国际宏观经济学的新方法_NOEM-DSGE模型
金融危机后的DSGE宏观经济模型反思和改进

金融危机后的DSGE宏观经济模型反思和改进作者:彭文艳来源:《时代金融》2015年第30期【摘要】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在金融危机后受到质疑和改进,本文总结了主要的改进方面:在传统的三部门模型中纳入独立的金融部门成为四部门模型,改进传统的金融加速器模型,引入银行的融资约束机制、抵押物约束机制和银行信贷利差冲击。
这些改进增强了模型的预测精确度,也启发中国对该模型的研究。
【关键词】动态随机一般均衡 DSGE 金融危机作为宏观经济的计量分析模型,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最近二十年发展迅速,并成为美联储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央行和机构进行经济预测的重要分析工具之一,在中国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应用。
但该模型并没有很好地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因此宏观学术界在危机后的几年间对该模型进行了反思和改进。
本文总结了该模型的几个改进方向,主要以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近年来公布的DSGE模型为主,分析了如何在这一模型中充分考虑金融因素。
传统的DSGE模型是三部门模型(家庭、厂商和政府),而金融危机后的模型纳入金融部门成为四部门模型,对金融部门建立一个独立的结构性模块,引入金融部门的资产负债表,深入刻画金融部门的顺周期行为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对金融部门的研究方向分化为银行与家庭的关系,银行与银行之间的关系和银行与厂商之间的关系,从而开发出不同侧重点的模型。
一、金融危机前的DSGE模型结构简单来说,DSGE模型研究经济在不确定情况下的一般均衡问题,探索实际冲击(如技术冲击、利率冲击)如何传导并引发经济波动,描述GDP、消费、投资、价格、工资、就业和利率等变量的动态变化。
由于是在不确定情况下,所以采用了动态优化的方法对各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进行刻画,再加上资源约束、技术约束、信息约束等条件方程和市场出清条件等,构造出总体经济需要满足的方程组,求解该方程组得出一般均框架下的经济增长预期。
DSGE模型起始于实际经济周期模型,后者利用动态优化方法处理不确定环境下的行为主体行为决策,得到最优行为方程,这一方法成为DSGE模型的基础。
人民币汇率论文题目(导师拟定标题118个)

人民币汇率论文题目(导师拟定标题118个)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是代表人民币的对外价值,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在独立自主、统一性原则基础上,参照国内外物价对比水平和国际金融市场汇率浮动情况统一制订、调整,逐日向国内外公布,作为一切外汇收支结算的交换比率,它是官方汇率,没有市场汇率。
以下是118个关于人民币汇率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人民币汇率论文题目一:1、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进出口企业影响思考2、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研究3、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研究4、汇改后人民币汇率与股票价格间的动态相关性研究——基于时变相关系数突变性视角5、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分析6、2017年国际金融十大新闻之六引入逆周期因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7、泰勒规则、股价波动与人民币汇率动态决定8、人民币汇率指数有效性研究9、人民币汇率双锚机制及效应研究10、人民币汇率对中国碳价的冲击效应——基于区域差异的视角11、我国金融市场价格变动对人民币汇率的时变冲击——基于TVP-VAR模型的实证研究12、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13、人民币汇率与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投入产出关系的“空间”面板模型14、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微观思考——“人民币离岸交易市场与离岸金融中心建设”会议综述15、人民币汇率走势回顾与展望16、大量持有美国国债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17、人民币汇率对中国农产品进出口价格动态传递效应研究——基于TVP-VAR模型18、基于综合计量技术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化分析19、人民币汇率预期度量与影响因素研究20、离岸人民币汇率定价权初探——基于在岸与离岸汇率联动关系研究21、“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与股市、债市的联动效应——基于中美两国汇率及资本市场的实证研究22、人民币汇率决定因素分析23、基于VAR模型人民币汇率与股价联动关系的实证研究24、新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与汇率管理改革25、QFII、人民币汇率与股票价格的动态关系——基于TVP-SV-VAR模型的实证分析人民币汇率论文题目二:26、人民币汇率对外传递效应研究27、人民币汇率市场化与宏观审慎管理——基于NOEM-DSGE模型的研究28、人民币汇率波幅调整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机制的影响研究29、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劳动力技能偏向效应——来自中国微观企业的证据30、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改革对离岸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研究31、加快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32、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国出口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33、人民币汇率波动对银企以及政策的影响34、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35、汇率波动、交易规模与托宾税有效性——基于离岸人民币汇率视角的STR 模型36、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基于SV-TVP-FAVAR模型的实证分析37、略探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与完善38、人民币汇率、贸易方式与产品质量39、基于拓展泰勒规则汇率模型的人民币汇率动态决定: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40、人民币汇率合理性的实证研究——基于跨国面板的证据和启示41、黄金能对冲人民币汇率和股市风险吗?42、中国汽车制造业人民币汇率指数构建研究——基于权重视角的时间序列计量模型43、人民币汇率联动效应变迁与汇率管理问题研究44、基于事件分析法的美联储加息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研究45、扩展型泰勒规则与人民币汇率变动:理论机理与实证检验46、美国对人民币汇率施压的行为与动机分析47、“新汇改”后人民币汇率与股价指数的关系研究48、浅谈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贸易的传导效应49、有效隐含信息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的动态效应研究50、基于泰勒规则的人民币汇率预测研究:兼论多种汇率决定模型预测比较人民币汇率论文题目三:51、人民币汇率持续攀升将带来哪些影响——基于系统动力学52、后金融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市场化问题研究53、2018年人民币汇率是贬是升还是稳54、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及其影响的再思考55、人民币汇率预期的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56、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57、外部冲击、人民币汇率波动和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基于MS-VAR模型58、“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深化问题——兼论“汇率风险”应对59、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基于空间视角的邻国效应与中心效应60、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进出口的影响分析61、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企业出口产品决策的影响——基于垂直专业化的分析视角62、人民币汇率贬值的机制研究——基于2014年以后走势的理论和实证分析63、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安徽主要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影响实证分析64、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就业的影响:广东样本65、如何理解美元霸权与人民币汇率波动——从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出发66、在岸与离岸金融市场人民币汇率相关性实证研究67、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68、“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工业制成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69、人民币汇率和加工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理论及实证研究70、逆周期因子决定了人民币汇率走势吗71、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72、美联储加息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73、特朗普新政推进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及未来展望74、汇改视角下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成效75、股指与人民币汇率关联性的实证分析人民币汇率论文题目四:76、“一带一路”倡议下人民币汇率波动与贸易差额关系分析77、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下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管理研究——以Z跨国公司为例78、美国经济政策如何影响人民币汇率79、加入SDR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80、基于美元指数走势的人民币汇率分析及展望81、人民币汇率改革历程及其基本经验82、经济新闻的人民币汇率效应83、基于HP滤波分解的ARMA+BPNN的人民币汇率短期预测84、人民币不具备长期再贬值基础——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趋势分析85、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和相关政策建议86、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进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87、离在岸人民币汇率与利率波动的关系研究88、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逻辑89、汇改后人民币汇率与股票价格间非对称动态相关性分析90、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91、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下企业外汇资金管理问题研究92、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国进出口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93、人民币汇率与股市的风险溢出效应再检验——基于马尔科夫转换GARCH 模型和混合时变copula模型的研究94、基于BP神经网络的香港离岸人民币汇率预测95、理性看待人民币汇率96、企业势力与人民币汇率决定97、迎接不断深化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98、企业异质性、人民币汇率变化与中国企业出口99、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回报率影响的异质性研究100、人民币汇率波动、FDI对中国出口规模的影响研究人民币汇率论文题目五:101、有舍才有得的选择题:人民币汇率政策反思与前瞻102、基于货币群落视角的人民币汇率全球溢出效应研究103、人民币汇率弹性变动与货币政策目标104、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105、境内外人民币汇率均衡与联动效应研究106、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溢出效应分析107、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以中美农产品出口为例108、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09、加入SDR后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110、人民币汇率、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与房价——基于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研究111、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自律协调制度分析112、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与国际原油市场关系的实证分析113、新态势下人民币汇率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关联研究——基于VEC模型114、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述评:基于与日元的比较115、人民币汇率预期、人民币国际化与短期资本流动116、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影响因素研究117、人民币汇率变动、跨境资本流动与资本管制——基于多国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118、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异质性影响:基于传递效应的不完全性和非对称性。
基于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的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研究

摘要在全球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的背景下,世界经济发展进入疲软状态,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处于高速发展当中,并具有波动性较大的特征。
剧烈的经济波动会影响居民的幸福感,因此,保持经济平稳高速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为了了解驱动中国经济波动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为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出建议,本文将罗默的内生生产率增长框架纳入了一个中等规模的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中,并在其中加入名义价格粘性与工资刚性等“摩擦”来对中国1998~2017年各宏观经济序列进行周期趋势分解,对其短期波动和长期趋势进行研究。
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了对共同长期趋势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研究发现:(1)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仅造成了经济周期的衰退,还造成了经济增长的严重停滞;(2)研发成功概率的增加会通过对提高技术进步率的直接影响,和对刺激研发投资的间接影响;(3)研发成功概率冲击与TFP冲击具有不同的特征,研发成功概率冲击对经济的影响反应更为缓慢,需要较长的周期;(4)在对共同趋势的历史分解中,我们发现宏观经济变量共同增长趋势主要受到研发成功概率冲击的影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为研发成功概率的降低。
因此,本文建议政府应大力颁布支持政策,帮助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加快金融市场化,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使研发资金流入实体企业,并且国家应进一步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活动的支持,着力培养具有世界科技领先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
【关键词】NK-DSGE模型;内生增长理论;经济波动;周期趋势分解Abstract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complex global economic situation, the world economy has entered a state of weakness and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a new normal, shifting from rapid development to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economy has been developing at a high speed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great volatility. Violent economic fluctuations will affect residents' happines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a country to maintain stable and high-spee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factors driving China's economic fluctuation and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for the country's macroeconomic policy Suggestions, this article will romer's endogenous productivity growth framework into a medium-sized new Keynesian DSGE model, and join the nominal price stickiness and wage rigidity "friction" to China in 1998 ~ 2017 all macroeconomic sequence cycle trend decomposition, to study the short-term volatility and long-term trends. Through the research,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common long-term trend are obtained.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 not only caused the recession of economic cycle, but also caused the serious stagn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2) The increase of R&D success probability will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improving the rate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an indirect impact on stimulating R&D investment; (3) The impact of R&D probability of success ha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impact of TFP. The impact of R&D probability of success on the economy is more slow and requires a long cycle. (4) In the historical decomposition of the common trend, we find that the common growth trend of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impact of R&D success probability, and the main reason for China's economic downturn in the 2008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s the reduction of R&D success probability. Therefore, this article suggeste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vigorously support policies promulgated, help enterprises to carry out innovation activities, to speed up the financial market, improve the service efficiency of funds, to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unds into the entity enterprise, and countries 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support of high technology and new technology enterprise r&d activities, strive to develop high-tech industry with world leading technology ability.Keywords: NK-DSGE model; endogenous growth theory; economic fluctuation; cycle trend decompositionIII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2)1.3研究方法 (3)1.4研究内容 (4)2.文献综述 (6)2.1国内外研究现状 (6)2.2研究现状分析 (10)3.理论及模型 (11)3.1内生增长理论 (11)3.2基于内生增长框架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12)3.3参数评估方法 (22)4变量设置及参数校准 (24)4.1可观测变量与数据来源 (24)4.2可观测变量和内生变量之间的联系 (25)4.3参数校准与参数先验分布设置 (27)5实证分析 (28)5.1样本数据描述 (28)5.2参数估计结果 (30)5.3脉冲响应分析 (31)5.4宏观经济变量的周期趋势分解 (34)5.5方差分析 (37)5.6历史分解 (38)6结论及政策建议 (44)6.1结论及建议 (44)6.2创新点与不足 (45)参考文献 (47)附录一 (49)附录二 (56)致谢 (58)1.绪论1.1研究背景2008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再次遭受到了严重威胁。
dsge国内外主流研究全解析

DSGE(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模型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论,它可以用来解释经济周期、通货膨胀、政策效果等经济现象。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经济理论的发展,DSGE模型越来越受到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与重视。
本文将对DSGE模型的国内外主流研究进行全面解析,分析其发展历程、基本假设、模型结构、理论意义、以及在政策制定和实证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了解DSGE模型的视角。
一、DSGE模型的发展历程1.1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与DSGE模型的兴起DSGE模型的发展与宏观经济学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发展息息相关。
在此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DSGE模型兴起的历史背景和宏观经济学理论的主要发展阶段。
从凯恩斯革命到新古典经济学再到DSGE 模型的兴起,逐步总结出DSGE模型的理论渊源和学术基础。
1.2 DSGE模型的重要里程碑本部分将主要介绍DSGE模型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如雷尔模型、詹森模型等,重点分析这些模型在理论上的创新和在应用上的价值。
还将对国际学术界在DSGE模型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进行盘点,为读者展示DSGE模型的研究前沿和最新进展。
二、DSGE模型的基本假设与模型结构2.1 DS模型的核心假设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DSGE模型的核心假设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探讨DSGE模型对经济运行机制和行为的理论假设,如完全并等效于市场的假设、理性预期、生产函数形式等。
2.2 DSGE模型的基本结构本部分将详细介绍DSGE模型的基本结构,包括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中央银行部门的行为假设和相互作用关系。
还将对DSGE模型的均衡条件和求解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三、DSGE模型的理论意义与经济政策应用3.1 DSGE模型的理论意义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重点分析DSGE模型在理论上的意义,如动态一般均衡理论的意义、DSGE模型对经济周期、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现象的解释能力,以及DSGE模型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分析框架等。
新凯恩斯DSGE的推导模拟

[经济学模型] DSGE模型讨论之八——新凯恩斯DSGE的推导,模拟,频谱分析和参数估计(初级难度)这个帖子难度为初级。
此处下载note附件:BNK_corrected1.pdf (383.44 KB)这个新凯恩斯DSGE模型是根据Jordi Gali教材的第三章修改而来的。
包括了3个核心方程,如下图第一个是:Euler equation第二个是:New Keynesian Phillips Curve第三个是:Taylor Rule其中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的推导最为复杂,最简化的版本都有至少40个步骤以上的推导。
Optimisation的方法我全部用的Lagrangian,没有用任何动态规划的内容。
推导模型和建立模型一样重要。
当你自己要做研究的时候,你往往要修改别人的模型,加入和减去一些成分,所以一般自己都要重新推导整个模型,如果你对benchmark(标尺)模型非常熟练,你才会知道什么地方可以添加新东西,什么地方添加新东西也没有意义(因为推导过程中那个部分会被消掉)。
在能够独立做研究之前,都是要熟悉推导很多个(如果你非要我给数字,我会说至少100个)标尺模型及变种版本,才会有能力建立和推导自己的模型.同时我做了最大似然估计和贝叶斯估计,用的数据是Euro area的GDP per capita, CPI 和 3 month interest rate。
这些数据都要经过处理才能喂给DSGE模型。
人均GDP要用先log difference,用AR(4)预测延长4期,回到未差分数据,然后HP滤波,剔掉trend。
然后三个时间序列都要demean,意思就是全部观测值减去均值。
这个根据是来自"Frisch-Waugh-Lovell theorm"。
然后做Spectral analysis(物理学上叫光谱分析)。
我是用IRIS工具箱做得,这个Matlab 工具箱是新西兰中央银行的一个项目,专门用来模拟和估计DSGE模型,学习门槛比Dynare 高很多,需要有一定的编程基础才能看懂代码。
基于NOEM-DSGE模型中国宏观经济环境论文

基于NOEM-DSGE模型的中国宏观经济环境研究浅析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5-208-02摘要近十几年来,国际宏观经济学领域兴起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简称noem-dsge模型)。
该方法由于具有明确的微观基础,并引入了动态随机分析,在解释诸多经济问题时显示了其优越性。
本文首先介绍了noem-dsge模型的基本结构和应用领域,然后利用该模型来分析2010年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
关键词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国宏观经济环境一、noem-dsge模型国际宏观经济学,也可称为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是在开放经济背景下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和运用。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尤其在2003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大大加快。
随之而来的是我国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
因此利用国际宏观经济学领域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简称noem-dsge模型)来研究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意义尤其重大。
二、noem-dsge模型的应用noem-dsge模型在过去十几年中取得了长足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国际宏观经济领域的研究,且在研究对象和内容上呈现出日益丰富和不断扩展的态势。
在实际运用方面,noem-dsge模型也开始被引入到中央银行的预测和分析当中,如欧洲中央银行的nawm模型,美联储的sigma模型,imf的gimf模型等。
具体来看,noem-dsge 模型的应用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汇率分析。
作为noem-dsge的开创性文献,obstfeld and rogoff的“归来模型”主要关注汇率的决定以及汇率的动态变化,为分析汇率问题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
随后,学者们在这一基础上不断加以扩展:obstfeld and rogoff和bacchetta and van wincoop引入不确定性,考察汇率风险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
简析DSGE模型

RBC模型框架结构
技术—偏好—体制结构
•偏好:经济中当事人的目标必须说明。假定家庭最大 化其效用函数,厂商最大化其利润。 •技术:经济中当事人的生产能力必须说明。例如,假 定厂商按照这样的生产函数来进行生产:其产量取决 于劳动量和使用的资本数量。经济当事人的技术约束 也包括调整资本存量的成本,就业水平或价格水平。 •体制结构:经济当事人相互交易所赖以存在的体制约 束必须说明。这意味着经济当事人在某种外生的预算 约束条件下做出其决策,以及假定价格不断调整直至 市场出清。这也许意味着要详细说明货币政策和财政 政策规则,或政策规则和预算约束变化如何取决于政 治过程。
货币的流通速度是反周期的,且货币总量和产出之间的相关性 变化很大 (Danthine and Donaldson 1993);长期利率的波 动性小于短期利率,且后者与产出总是正相关,而长期利率与 产出大多为负相关或者接近于0,等等。
RBC 模型表明,在所有个体均具有理性预期,最大化自身 的前提下,可以在一般经济均衡模型中再现某些或者全部的上 述经济特征事实。
第三组
DSGE模型 ———产生与发展
DSGE模型的产生背景
经济背景:
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严重经 济滞涨,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并存。因此凯 恩斯主义受到质疑。 理论背景:
凯恩斯创建了现代宏观经济学基本框架,但 是他并没有在微观个体的最优化决策和总量经济 行为之间建立起直接的逻辑一致的关系。以凯恩 斯主义为基础的经济计量模型中控制结构方程的 参数发生了变化,使其得预测性和解释力崩溃。
对凯恩斯主义的两大批判
1、缺失“理性预期” 在凯恩斯的模型中,预期的形成却被置于心
理学的领域而没有置于经济学领域,因而还不属 于严格的经济分析。与凯恩斯不同,理性预期学 派把预期看成是利用最好的经济模型和所有现已 掌握的信息所得出的关于某个经济变量的水平或 变化率的明确的预测。换言之,预期的观念是以 经济模型为基础的合理的经济预测。
“新型开放宏观经济学”的两个前沿课题刍述

“新型开放宏观经济学”的两个前沿课题刍述摘要:“新型开放宏观经济学 (noem)”的两个新颖议题是主权投资组合理论和国际宏观金融学的构建.本文拟对它们作一“鸟瞰”式描述。
关键词:noem 主权投资组合管理国际宏观金融学一、主权投资组合问题lane & milesti - ferretti (2007)显示,就涉外资产/负债组合头寸和结构而言,新兴国家在股权和fdi上渐成借方,在债券等固定收益资产上则为贷方;发达国则相反.亟需解答的问题是,一国涉外资产头寸和最优风险分享型组合的决定因素,汇率和资产价格对涉外财富价值、冲击的国际传递和经济周期的影响等.devereux、sutherland和saito(2006)以“随机动态一般均衡”(dsge)方法作了初探.设有发达和新兴两国,前者具某先进技术,预期瞬间报酬和方差为和;后者持“传统”和“现代”技术而有和。
以发达国技术为例,报酬为,(1.1)为标准weiner过程增量;设、和间协方差均为零,即三种技术相互独立;因市场不完备,新兴国行为人无法购买发达国股份,发达国行为人只能购买新兴国现代部门股份(fdi);两国名义债券各以货币标示且含通胀风险,(1.2)即,平均通胀率为,标准差为,为标准weiner过程增量;和的协方差为,即名义债券报酬与发达国技术报酬关联度,表实际债券报酬呈同周期变动;和独立于;以所标债券瞬时名义报酬为,实际报酬为,(1.3)为调整性名义利率。
发达国预算约束为,(1.4)是财富,为无风险利率,、和为技术、名义债券和fdi的组合份额,故是实际无风险债券份额。
类似地可写出新兴国预算约束。
发达国行为人的偏好是,(1.5)为时间偏好率。
自上两式可得最优消费法则,及下列最优投资组合法则,发达国,(1.6)新兴国,(1.7)定义,可得,(1.8)(1.9)发达国均衡的fdi份额为,(1.10),为的增函数和的减函数,且受制于;若,的增加将导致其fdi 增加。
macro- model(宏观经济学中的经济模型解说)

1 Y f( ) P
P Y
AS—AD模型
• 均衡产出(Y)和价格水平(P)是内生变量, 政府支出,名义货币供应量、劳动力人数是外 生变量。当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同时达到均衡时(两个方程联立求解),即可 得到两个内生变量Y与P解。
Y P P (1 u) F (1 , z ) L
e
W : 名义工资 u:失业率 P P
z:the catchallvar iable
AD关系由IS-LM模型推导而来
Y C (Y T ) I (Y , i) G
M YL(i) P
解析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 宏观经济模型围绕着国民收入的决定展开, 即把国民收入作为内生变量,研究它由哪 些可调控的外生变量决定的。 • 为了降低复杂性,初等的宏观经济模型中 的变量之间的关系都以线性形式出现。
产品市场均衡(IS模型)
• 首先,从产品市场入手,把政府支出和 投资作为外生变量,形成IS模型,即收 入——支出模型 。该模型由三个方程组 成,包含三个内生变量(Y,C,M)和 三个外生变量。
•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前提是指所有的经济 学研究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前提和假 设在这一点上有共同之处。但前提是所 有研究者明确或隐含接受和认可的,而 假设则未必。在相同的前提下,可以有 不同的假设。不同的经济理论可以有共 同的前提,但一定有不同的假设。经济 学研究的基本前提,是经济学得以存在 的理由和意义所在。
AS-AD模型
• 将政府支出、货币供应量、劳动力人口 作为外生变量,将价格水平、产出、消 费、进口、投资、利率、货币需求、失 业率、名义工资作为内生变量,将产品 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力市场结合在一 起,建立起三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 AS-AD模型。
IS-LM模型

【时间】:1993年
【背景】: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鼓舞下,全国排除干扰,解放思想,又掀起了新一轮的经济建设高潮。到1993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的各项指标继续攀升,投资增长过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进一步加剧,市场物价水平迅速上升,经济形势十分严峻。
LM移动
产出变动
利率变动
税收增加
左
不变
减少
下降
税收减少
右
不变
增加
上升
支出增加
右
左
增加
上升
支出减少
左
不变
减少
下降
货币增加
不变
向下
增加
下降
货币减少
不变
向上
减少
上升
2.
AS关系:
AD关系:
短期
中期
产出水平
利率
价格水平
产出水平
利率
价格水平
货币扩张
上升
下降
上升
不变
不变
上升
赤字下降
下降
下降
下降
不变
下降
央银行体制的建立,货币政策作为一项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开始具有了特定的内涵和应有的作用,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开始得到确立,信贷资金成为社会资金来源的主渠道。货币政策开始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体 特别是在抑制通货膨胀、支持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一时期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
一是改革财政体制,实行“分灶吃饭”,促进各级财政实现收支平衡。
二是压缩基建规模,控制投资需求。
三是控制消费需求,压缩各项开支。
四是增加农业、轻工业投资,提高消费品供给能力。
国际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新方法NOEM-DSGE模型

国际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新方法NOEM-DSGE模型一引言国际宏观经济学,也可称为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是在开放经济背景下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和运用。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伴随着世界各国对外开放进程加快、市场一体化程度加深,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宏观经济学研究成为经济学界广为关注的热点领域。
相应的,国际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相继出现并不断发展。
本文介绍国际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一种新方法,即NOEM-DSGE模型。
文中首先梳理国际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指出传统研究方法的不足,进而介绍NOEM-DSGE模型的基本结构,及其在宏观经济领域的具体应用,最后指出NOEM-DSGE模型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国际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国际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传统方法以Mundell-Fleming(简称MF)模型为代表。
Mundell (1963)和Fleming(1962)以Keynes理论为基础,假设名义汇率自由浮动、国际资本完全流动、价格水平不变,运用IS方程、LM方程和非抵补利率平价(UIP)条件,考察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总量的关系,并且得出了著名的“蒙代尔三角”理论,即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自由流动与汇率稳定这三个政策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
Dornbusch (1976)在MF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理性预期与动态分析,从而发展出Mundell-Fleming-Dornbusch(简称MFD)模型。
MFD模型假设资本完全自由流动、汇率和利率可以灵活调整、商品市场存在价格黏性、经济主体具有静态理性预期,运用总需求方程、LM方程、非抵补利率平价条件(UIP)、价格方程(反映通货膨胀与超额需求的联系),研究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解释了浮动汇率体系下汇率波动性提高的原因。
此后,一些学者通过改变对理性预期、资本流动程度、黏性价格的设定,或引入信息因素等,对MFD模型进行了多方面的扩展,以分析国际宏观经济学领域的各类问题。
广东财经大学-广东商学院-国际金融研究-DSGE模型

Qt Kt 1 I t rt Kt
其中:
(12)
Kt 1 (1 ) Kt (
It ( It ) Kt Kt
It ) Kt Kt
(13)
I I (.) 0, (.) 0, (0) 0, ( ) K K
(14)
rt 为资本品生产者从中间品生产者租赁资本的价格, 为资本折旧率, 为递增的
1 P 1 t Rn ,t 1 t Ct Pt 1 Ct 1
期内最优消费与劳动力供给:
( 3)
1 Wt e L, t H t Ct Pt
2.中间品生产者 中间品生产者的生产者函数为: Yt ( At Lt ) K t
1
(4)
,对应的利润函数为: (5)
Yt Wt Pt Lt Pw,t Pt
(6)
Pw,t Yt P (1 ) K (1 )Qt t 资本品需求: t Qt 1
( 7)
每期期末,中间品生产者购买下一期的资本,使用的资金来源于净资产 N t (自有资金) 和银行贷款 Bt ,满足如下融资预算式:
Bernanke, Gertler 和 Gilchrist(1999)思想。净资产 N t 1 的演化路径为:
N t 1 [ Rk ,t Qt 1 K t Et 1 Rk ,t (Qt 1 K t N t )]
宏观经济学II的模型总结

中级宏观经济学导引1、引言 (2)1.1 概论 (2)1.2 准备知识 (3)1.2.2 投资和实际利率的关系 (3)1.2.3 汇率及进出口 (4)2.短期经济分析 (5)2.1 短期经济分析中的假定 (5)2.2 短期经济中均衡分析 (5)2.2.1 短期经济中的商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5)2.2.1.1封闭经济中的IS曲线 (5)2.2.1.2 开放经济下的IS曲线 (7)2.2.2 短期经济中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 (7)2.2.2.1 货币需求 (8)2.2.2.2货币供给 (8)2.2.2.3 利率的决定 (8)2.2.2.4导出LM曲线 (10)2.2.3 IS-LM模型(凯恩斯的短期基本模型) (11)2.2.3.1 基本的IS-LM模型 (11)2.2.3.2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IS—LM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13)2.2.3.2.1从利率平价公式到国内利率和汇率的关系 (13)2.2.3.2.2扩展后的IS-LM模型 (14)3. 中期经济分析 (16)3.1 从IS-LM模型到AD曲线 (16)3.2 从劳动力市场均衡到AS曲线 (17)3.2.1 工资,物价水平和失业的关系 (17)3.2.2 价格决定机制 (17)3.2.3工资决定机制 (18)3.2.4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18)3.2.5 导出AS曲线 (18)3.3 AD-AS模型 (19)3.4 Philips曲线,Okun定律和经济的动态调整 (21)3.4.1 Philips曲线 (21)3.4.2 Okun定律 (21)3.4.3 名义货币增长和通货膨胀到产出增长 (21)3.5 开放经济下的AD-AS模型 (22)4. 长期经济分析(Solow模型) (23)4.1技术和人口不变条件下的增长 (23)4.1.1模型的假定 (23)4.1.2 模型的核心方程 (24)4.2 加入技术增长和人口增长因素 (25)5. 总结 (25)1、引言1.1 概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总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它关注物价水平,就业水平,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增长这样四个变量,但是不可能一次性的对这四个变量进行全面的研究,它所采取的方法是通过对环境进行假定从而对经济变量进行有步骤的研究,这也就是宏观经济学假定不断发生变化的原因。
2024版(高级宏观经济学课件)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模型

01模型背景与基本概念Chapter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模型简介消费指居民用于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储蓄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可转化为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投资指企业用于购买固定资产、增加生产能力以及研发等方面的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乘数效应。
宏观经济学中的消费、储蓄与投资跨期选择与最优化原理跨期选择最优化原理02模型构建与假设条件Chapter代表性消费者假设代表性消费者消费者同质性完美市场与无摩擦环境完美市场无摩擦环境消费者偏好与效用函数消费者偏好模型中假设消费者具有稳定的偏好,这些偏好可以通过效用函数来表示。
效用函数描述了消费者在不同消费束之间的偏好关系。
效用函数性质通常假设效用函数是连续的、单调的、凹的,并且满足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这些性质保证了消费者的最优选择存在且唯一。
03动态规划与最优控制方法Chapter动态规划原理及应用动态规划基本原理在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模型中的应用最优控制方法简介最优控制方法概述在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模型中的应用模型求解思路及步骤04模型拓展与应用举例Chapter引入不确定性因素的拓展模型不确定性来源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对投资决策的影响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强,消费平滑化风险规避与资产配置策略调整未来生产率、政策变动、市场需求等政府支出与税收直接影响总需求与资源配置社会保障制度改变居民预期,影响消费与储蓄行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周期,改变市场均衡状态考虑政府行为的拓展模型030201应用举例:经济增长、社会福利等经济增长社会福利政策评估05模型评价与现实意义Chapter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模型的理论贡献提供了动态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引入了不确定性丰富了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01 02 03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社会保障政策模型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的应用模型假设过于严格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模型建立在完全竞争、完全信息和理性预期等假设之上,这些假设在现实中往往难以满足,因此模型的预测结果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
放松信贷约束的NOEM框架下参数校准与冲击响应

放松信贷约束的NOEM框架下参数校准与冲击响应作者:艾洪德,闫思,郭凯来源:《财经问题研究》 2013年第6期艾洪德,闫思,郭凯(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辽宁大连116025)摘要:笔者发展了一个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方法在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框架下的新凯恩斯粘性价格和粘性工资小国模型。
本文的理论模型继承了带有习惯的封闭经济DSGE模型,将其用NOEM的框架扩展到小国开放经济中,并尝试在家庭预算约束下加入信贷变量,进而放松其约束,辅以具有中国特色的货币政策方程,考察冲击带来的模型反馈。
文中重点是细致地分析理论模型之后加入货币政策冲击,来讨论中国各参数的设定和通过脉冲响应方程来评价模型的特点。
关键词:NOEM框架;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消费信贷;货币政策冲击中图分类号:F83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0-176X( 2013 )06-0041-07 一、前言本文所使用的是一个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 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即DSGE)方法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New Open Economy Macroeconomcs,即NOEM)框架下的模型。
而DSGE 与其说是一个模型,不如说是一种方法。
方法,是在框架之上的一个概念,不同的学派,不同的框架可是使用的是同一个方法。
比如DSGE方法,最先是由真实经济周期(Real Business Cycle,即RBC)学派提出的,但很快就被新凯恩斯学派所吸收融合,并在这个方法下提出了自己的框架。
而框架,是一个分析问题的结构,属于在方法之下的一个概念。
研究人员可以在特定的框架下建立自己的模型,对他人建立的模型进行修正和完善。
DSGE方法首先是建立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上的,具有的性质就是动态性。
而一般均衡方法,主要的推动者是阿罗和德布鲁。
所谓动态性,就是指采用跨期的方法,在最优化时考虑的是最优路径。
资源和各约束条件不再是只受一期的约束。
宏观经济模型大学微观经济学课件内容

宏观经济模型(二、三、四等总共需平衡式)章前导读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基本命题是: 一个经济社会国民收入的大小和就业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
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规律的作用。
这三个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
通过利率把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联系起来,货币市场的利率影响收入和投资,而产品市场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供给。
IS-LM模型把四个变量放在一起构成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作用如何共同决定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
这节我们介绍简单的凯恩斯模型,即抽象的总供求平衡理论。
凯恩斯认为,宏观经济学太复杂了,涉及的问题很多,他做了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把复杂的宏观经济进行抽象,让人们对宏观经济可以一目了然。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简单的凯恩斯模型。
两部门门的平衡◆ 一国宏观经济中主要有两个经济的部门,一是家庭,二是厂商。
◆ 家庭部门是由千千万万个居民户组成的。
家庭的经济作用在于,一方面向厂商提供生产要素(劳动),形成供给;另一方面从厂商购买生活消费品,形成需求。
◆ 厂商部门也是由千千万万个生产单位组成的。
它不仅包括提供物质产品的工厂、农场、矿山、建筑公司等单位,还包括提供服务(劳务)的商店、旅馆、运输公司、邮电所、学校、医院、影剧院等单位。
厂商一方面向居民提供产品,形成供给,另一方面向家庭购买劳动,形成需求。
◆ 两部门的经济要想正常运转的条件是,家庭挣的钱全花了,厂商生产的产品全卖了,这样宏观经济就能够正常运行了。
◆ 在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模型中,两个部门经济要想正常进行,平衡的条件是储蓄一定要等于投资。
◆ C+S=C+I三部门门的平衡◆ 凯恩斯在家庭、厂商两个部门之外,加上政府部门。
◆ 政府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政府通过税收将一部分国民收入征为国有,形成政府收入(T)。
税收是从流通中抽取货币,形成漏出效应。
宏观经济学新发展Bewley模型

宏观经济学新发展Bewley模型宏观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Bewley模型的应用与拓展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整体经济现象的学科,其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演变。
近年来,宏观经济学的新发展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可持续性等趋势。
本文将介绍宏观经济学的新动态,并探讨如何将Bewley模型与之结合,以更好地指导经济决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宏观经济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数字化革命。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使得经济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更加精确和高效。
数字经济的崛起也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消费和分配方式,为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智能化技术如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的应用,使得宏观经济分析更加智能化。
通过利用这些技术,宏观经济学家可以更好地挖掘和分析数据,以更精确的方式理解经济现象,从而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紧张等问题,宏观经济学开始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旨在平衡经济增长、社会福利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通过将可持续性纳入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有助于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Bewley模型是一种描述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宏观经济模型。
该模型由威廉·Bewley于1977年提出,基于以下假设:经济社会存在生产能力过剩,且生产能力提高的速度大于实际经济增长速度;货币中性,即货币供应的增长不会影响实际经济活动。
根据这些假设,Bewley模型得出了一个重要在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况下,物价水平稳定,而经济增长率取决于生产能力的提高速度。
该模型还强调了货币政策在维持物价稳定中的重要性。
在数字化背景下,Bewley模型可以更好地刻画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的关系。
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精确地计算生产能力过剩的程度,以及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从而为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提供更有价值的指导。
智能化技术可以帮助宏观经济学家更好地分析和预测经济数据。
广东省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模型

广东省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模型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整个经济体的总体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广东省考研经济学复习中,掌握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模型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介绍宏观经济学的三个主要理论模型:凯恩斯主义经济模型、货币数量论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1. 凯恩斯主义经济模型凯恩斯主义经济模型是宏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理论模型之一,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
该模型主张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影响经济增长和就业水平。
凯恩斯主义经济模型的基本假设是总需求决定了总产出和就业水平,而总需求又受到投资、消费和政府支出的影响。
2. 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论是一个用来解释通货膨胀的理论模型,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货币供应过度增长导致的。
货币数量论主要假设了货币的数量和价格的关系,并且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供应增加导致的。
该模型强调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政府可以通过调整货币供应来控制通货膨胀。
3.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是描述长期经济增长的模型,该模型关注的是生产要素的积累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认为,经济增长是由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推动的。
该模型中,资本和劳动是生产要素,技术进步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通过增加资本投资和提高技术水平,可以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总结: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模型包括凯恩斯主义经济模型、货币数量论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凯恩斯主义经济模型主要关注总需求对经济的影响,货币数量论解释了通货膨胀的原因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作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描述了长期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广东省考研经济学复习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这些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模型,对于提升经济学的分析能力和应对考试有着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P(( ) 3(]
9 # *
9 ’F
’F
8 9% ’FQR
货币冲击可能带来相对财富变化, 从而影响劳动力供给, 进而影响相对产出和相对价格。而在完全 ! 在这一金融市场结构设定下, 国际金融市场假定下, 经常账户和净国外资产作为动态传导机制的功能无法发挥出来, 一价定律下,完全的风险分担意味着货币冲击 不会带来财富转移效应。不过 $%&’( )* &+, - .##. / , 0)**1 &23 4)5)’)67 - .### / 发现两种金融市场结构设定下货币冲击的国际传导效果并 无太大差异。
本国和外国消费品也为组合消费品, 均满足 4(7(* ! C*(G+(*H 加总算子形式: $%8 * D $F8 * D
’ $ (( ) 3(] [(9 2)
9 % 2 # %, * %!9 % 9 % 9 2 F, * %!9 %
% %I9
( ) 3( ] [(99 !2) ’ $ (
% %I9
! 国货币和购买无风险债券。
代表性家庭 : 面临的动态预算约束为: >*$:8 * E <:8 * E >*K:8 * E >*0:8 *% <:8 * ! 9 E L*;:8 * E MN * J:8 * E OM :8 * E >* M* ! 9 0 :8 * ! 9 其中, <:8 * 和 <:8 * ! 9 分别表示期末和期初持有的货币; >*$:8 * 为消费支出; >*K:8 * 为投资支出; L*;:8 * 为提 供劳动所获工资收入, 假设劳动投入为同质品, MN MN L* 为名义工资率; * J:8 * 为资本租金收入, * 为资本租金 率; 若该值为负, 则代表家庭向政府缴纳的一次性税收。 0:8 * OM:8 * 为家庭从政府获得的一次性转移支付, (总利率) 为经济人在进入 * E 9 期持有的无风险债券, 。假定政府消费为 #, M* ! 9 表示债券的无风险利率 发行货币所得收入全部以转移支付形式返给家庭, 则 <* ! <* ! 9 D OM*。 代表性家庭面临的跨期动态最优化决策为: 在给定的动态预算约束下, 选择最优的消费、 实际货币 持有额、 劳动供给, 从而获得终身效用最大化。 ., 厂商的生产函数及价格设定 本国厂商包括最终产品生产商和中间商。 假定国内经济体只生产一种最终产品, 由 ( 种差异化的中 间投入品生产而成, 每种中间投入品由一个中间商生产。最终产品生产商的生产函数如下: P* D
%
:% & ’ ( 和 ;% & ’ ( 分别为第 ’ 个中间商所耗物质资本和劳动, $ 为固定成本。生产率冲击遵循 <5 & # ( 过 程: 9% 7 %9% ! # = &%, &% 序列不相关且 > & &% ( 7 )* ? % ? @#。 中间商并不是很频繁地调整价格, 且 假设中间商对价格的设定遵循 ,32A- B C D 交错价格调整模型 ’ , 价格调整机会的到来遵循一个外生的泊松过程,在每一期中,每个中间商可以重新优化其价格的概率 , , (’ ) (假定所有能重新优化其价格的中间商设定的价格相同) 7G ; 不能重 新设定的最优价格为 G 为 #E( ,
9 $!9 9 $!9 $ $!9
其中, $%8 * 和 $F8 * 分别表示本国消费品和进口外国消费品, $A# 表示本国消费品和进口外国消费品 之间的替代弹性。 相应地定义本国总体消费价格指数为:
9!$ E 9!$ ( > %, (9 ! 2 ) ( > F, >* D [ 2 *) *) ] 9 9!$
一、 国际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简称 ’+) 国际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传统方法以 ’;<=>?? ! +?>@A<B 模型为代表。’;<=>??
C2D C,D
和 +?>@A<B
以 E>F<>G 理论为基础, 假设名义汇率自由浮动、 国际资本完全流动、 价格水平不变, 运用 H) 方程、 8’
“蒙代尔 方程和非抵补利率平价 1 IHJ 3 条件, 考察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总量的关系, 并且得出了著名的 三角” 理论, 即货币政策独立性、 资本自由流动与汇率稳定这三个政策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 (KL<M;GNO
! "# !
!"#$#%&’(
Hale Waihona Puke ……!"#"$ "!
$% & ’ ( 为中间投入品, ’& & )* # ( 为连续区间, !+ 为生产加成。 假定国内中间商生产函数为 ,-.. ! /-01234 形式, 且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特性 & ,56 ( , 同时引入全要 素生产率的随机扰动项, 国内中间商生产函数如下 " : $% & ’ ( 7 8 9 : % & ’ ( # ;% & ’ ( # ! # ! $
# 具体表示为: 本国第 V 个代表性家庭的效用函数满足加性可分性, Y
W X ;VD+$7
7 X D
[IH !%
I ! %1 V, 7 1
!
[% I!% ( 7 \ P7 ) ZI V, 7 [ & 2 ) V, I [ %: I ! %2
:
2
]
! 两国模型设定形式可以突出国际传递渠道,允许利率、资产价格在国际资本市场内生决定,也可以分析国际政策的相互影响问 题。 价格不能灵活变动, 而是存在粘性。 "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 效用函数设定是一个关键问题, 不同的设定形式会产生不同的研究结论。新近的 # 对于具有微观基础的 -A;) ! +69; 模型来说, 模型在效用函数中引入了消费偏好冲击、 劳动供给冲击等随机因素, 或者在消费偏好函数中加入了习惯形成因素。
! "# !
经济学家
……
!"#"$ "!
其中, "& - #8 9 / 为主观贴现因子, $:8 * 为复合消费品, ;:8 * 为劳动投入, <:8 * = >* 表示实际货币余额, #? 8 (倒数) 消费的跨期替代弹性、 劳动供给弹性、 实际货币需求弹性。 #+8 #@ A# 分别表示逆 总消费为国内消费品和进口消费品组成的组合消费品, 且二者满足常替代弹性 - $BC / : ( (9 ! 2 ) ( [ 2) $ $ %, $ $ F, $* D ( * )$ E * )$ ]
(或外国) 其中, 不同消费品之间的替代弹性。 %A9 表示本国 本国家庭向厂商提供物质资本, 且满足如下资本累积过程: J* E 9 D - 9 ! & / J * E K* 其中, J* 表示 * 期的资本存量, && - #8 9 / 表示资本折旧率, K* 表示 * 期的投资。 假定国际金融市场不完全, 仅存在一种可交易的无风险债券, 本国家庭可将金融财富分配于持有本
中图分类号: +,,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0/0 1 2-,- 3 -2 —--"# —-#
国际宏观经济学,也可称为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是在开放经济背景下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和运 用。自二战以来, 伴随着世界各国对外开放进程加快、 市场一体化程度加深, 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 紧密, 国际宏观经济学研究成为经济学界广为关注的热点。相应地, 国际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相继 出现并不断发展。
RST
, 在商品市场垄断竞争和名义价格粘性的假设前提下,引入微观主体跨期最优化决策分
(简称 AF 模型) 。这一动态一般均衡的两国模型, 既具有 析, 开创性地提出 A?(7K%:L ! F/N/KK F%L=Q 模型 动态特征, 也具有坚实的微观基础, 为国际宏观经济分析提供了一个全新框架, 即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 纳入了随机分析, 形成了新开放经济 学 ! 动态一般均衡分析。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考虑不确定性因素, 宏观经济学 !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框架, 即 -A;) ! +69; 模型。 -A;) ! +69; 模型在具备明确微观基础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名义刚性和市场不完全, 极大地拓展了国际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模型的跨期分析方法可以更好地考察经济的动态特 征; 模型给出具体的效用函数、 生产函数等微观基础设定, 据此可以求解最优化问题, 得到长期均衡状态 和短期冲击反应, 并进行明确的福利分析; 模型中名义刚性和市场不完全的引入, 改变了外在冲击的传 导机制, 并导致社会福利损失, 表明宏观政策是重要的, 据此可以研究最优政策设计以及政策的国际协 调问题。
DOI:10.16158/ki.51-1312/f.2010.02.004
经济学家
……
!"#"$ "!
国际宏观经济学的 新方法: $%&’ ! ()*& 模型
!陈
(华南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广东 广州 !"###$)
云
近十几年来, 国际宏观经济学领域兴起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即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 ! 动态随 (简称 $%&’ ! ()*& 模型) 机一般均衡模型 。该方法由于具有明确的微观基础, 并引入了动态随机分 析,在解释诸多经济问题时显示了其优越性。本文在梳理国际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发展历程的基础 及其在国际宏观经济领域的具体应用, 最后指出这一模型 上, 介绍了 $%&’ ! ()*& 模型的基本结构, 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 名义刚性; 不完全市场
二、 -A;) ! +69; 模型的基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