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组成与构成专题复习学案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学案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总第( 2 )课时复习目标:1、知道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它们的联系2、说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化学变化的实质:2、原子的结构: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带电荷的和核外绕核高速运动的带电荷的构成;原子核是由带电荷的和构成。
(1)等量关系:(2)三决定: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决定原子质量的是3、离子:定义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写出:两个钙离子三个硫酸根离子两个氢氧根离子两个碳酸根离子两个硝酸根离子两个铝离子4、元素:定义H表示的含义①②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的规律同一纵行的规律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如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 4非金属元素:如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 4稀有气体元素:如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或二、典型示例,对应训练例1、原子序数为94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45 B.核外电子数为94 C.质子数为94 D.核电荷数为239练习: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 B.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C.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 D.原子的体积及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是由电子决定2、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
已知锰原子的质子数为25,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锰原子的电子数为()A.25 B.30 C.55 D.803、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
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同C.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D.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例2、在下列微粒中,属于原子的有(用序号填空,下同),属于阳离子的有,属于阴离子的有,属于同种元素的有,与金属钾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②与⑤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①②③④⑤⑥练习 1.根据下列三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ww w.xk b1.cA.②③化学性质相同B.它们表示两种元素C.①表示的是原子,②表示的是离子D.②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2.甲、乙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阳离子 B.乙是阴离子C.甲、乙属于不同种元素 D.甲、乙都属于金属元素三、限时作业1、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①A.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C.①③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2、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C.蔗糖溶于水是由于蔗糖分子变成了水分子D.钠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钠离子的质子数3、不久前日本科学家成功用硅原子排列出世界上最小的元素符号──Si。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奥秘《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奥秘《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学习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从宏观角度认识“水”教师活动1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出示一瓶装有蒸馏水的试剂瓶,提问,引导,点拨,总结评价归纳学生活动1学习任务1:今天老师带来一瓶没有标签的蒸馏水,请帮助老师用水的化学式完成图1标签的书写。
问题1:由水的化学式可知水由什么组成?小组代表回答: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归纳总结:1.物质由元素组成的;2.地壳中居前四位的元素:氧硅铝铁;生物体中居前四位的元素:氧碳氢氮;空气中居前两位的元素:氮氧。
【练习1】【检测目标1】(1)二氧化碳由组成;过氧化氢由组成;高锰酸钾由组成。
(2)地壳中,含量第一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A. Fe3O4B. SiO2C. CaOD. Al2O3(3)由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A. Na2CO3B. Mg(NO3)2C. Al(NO3)3D. Fe2(SO4)3活动意图说明:本环节通过水的化学式的书写引出物质由元素组成,即从宏观上认识“水”,再通过练习达到复习巩固自然界中元素的分布的目的。
环节二:从微观角度认识“水”教师活动2提出问题点拨分析相互评价归纳总结学生活动2学习任务1:将瓶中蒸馏水倒入烧杯中,若把蒸馏水放大200万倍,我们可以看到构成水的微粒。
如果用“○”代表一个水分子,请在图2中画出微观的水。
学习任务2:如果继续放大水分子,我们会发现一个水分子是如何构成的呢?如果用“○”代表一个氢原子,如果用“●”代表一个氧原子,请在图3中画出水分子(至少2个)。
学习任务3:将食盐放在水中,很快就消失了,食盐是怎么溶解的呢?请从微观角度描述食盐扩散过程,尝试在图4中画出该过程。
学习任务4:对比图 2 、图 3和图4,上述图中传递出哪些信息?提出问题点拨分析相互评价归纳总结点拨分析相互评价归纳总结小组代表回答:(1)水是水分子构成;(2)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3)氯化钠由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构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一轮复习物质的构成复习教案
⎩_____(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年 九年级 级课 物质的构 学科主备人 化学 制定日期执教人课型使用时复习课题 成知识与技能目标间1.掌握分子(原子)的性质2.认识分子与原子,学会从微观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教 学 目 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掌握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中感受宏观与微观的联系物质的微观构成宏观变化与微观结构间的联系一、考点梳理复习方式:自主复习记忆(回归课本)一.考点梳理考点 1 分子和原子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个人 修订分子原子概念相同点区别联系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 原子是 _____变化中的最小 _______性质的最小粒子 粒子①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②质量和体积都很____;③都在不停 地____;④粒子间都有一定的_____在化学变化中分子___再分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___再分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是由______构成的2.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构成物质的分子 ______变成其他分子。
如水变成水蒸气只是水分子 的______发生了变化。
(2)化学变化:构成物质的______破裂为______,______重新组合成新的______。
考点 2 原子的构成⎧ ⎧_____(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_____(带 ___电)原子⎨⎩_____(不带电)⎪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和核外电子的电荷______相等、且______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温馨提示】(1)原子核不一定有中子,如氢原子核内无中子。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考点 3 核外电子排布1.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1)通常用电子层表明运动着的电子离核远近的不同。
(2)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______层,最多的有7层,最外层电子最多不超过______个。
(只有1层的不超过2个)2.原子结构示意图(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2)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元素种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______个______个______(氦2个)元素的性质原子易______电子原子易______电子不易得、失电子,稳定结论______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考点4离子1.概念离子是带电的______,带正电的离子叫______,带负电的离子叫______。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奥秘复习课教案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奥秘复习教案
瓦房店市第十六初级中学
目的要求
知识与技能:系统整理认识元素、化学式的知识网络,加深理解概念间相互联系。
复习元素符号,化学式的所表示的意义,总结元素符号周围数字所表示不同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逐步学会,归纳比较整理,分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认真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元素符号、化学式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区分元素符号周围数字所表示的不同含义
关键:精确掌握知识点
内容分析:本单元中物质构成的奥秘,分为4课时。
第1课时复习物质微观构成的分子、原子、离子的知识,第三单元中关于分子性质的内容;第2课时复习物质宏观组成元素、化学式的含义;
第3课时复习化合价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问题。
第4课时处理习题中出现的问题。
本课时中使学生重新梳理对物质宏观组成的知识,重点解决学生对元素、化学式含义的理解,
帮助学生梳理化学符号周围的含义,注意区分微观构成--微粒与宏观组成—元素之间的区别于
注:
1、周期(横行):7个【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
相同
2、族(纵行):16个族【同一族元素的原子
相同
3、每个周期开头是元素(第一周期除
外),靠近尾部是元素,结尾是。
注:不管是元素符号还是化学式,化学符号前
练习:说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
(1)2H (2)2SO2
、练习:
(1)化学用语含义:
A、符号:H、H2、H+、H+12O、2H、2H2、2H+
B、数字“2”含义:2H2、2H+、2H、2Mg2+、H2O、M+2gO。
物质的组成结构复习教案
C.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90 D.乳酸充分燃烧的生成物只有CO2
二、我会填
1.在下列空格里,用“元素、原子、分子或离子”填空:
(1)水是由氧、氢两种组成的;
(2)带电的原子叫;
(3)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碳;
(4)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A.原子序数是14 B.原子个数是14 C.相对原子质量是14 D.质子数是28.1
解析:本题考察的知识很综合,包括元素周期表的原子序数是与质子数相对应的,包括周期表中各个位置是死固定的:上左的位置是原子序数的,上右的位置是元素符号,中间的位置是元素名称,下边的位置是相对原子质量。所以B、C、D是错的。答案:A
(4)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如:Fe、Mg、Al等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2.原子团
记住几种常见的原子团:NO3、SO4、OH、CO3、NH4
3.离子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方法指导:(1)由于带电情况不同所以分为阴阳离子。
(2)离子与原子的联系:原子得到电子→阴离子,原子失去电子→阳离子
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离子所带电荷数。
(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如:O2、H2O等。
(3)分子的构成:由原子构成,其中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合物分子。如:O2、H2O等。
(4)分子的性质:1.分子很小;2.分子在永不停息的作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有间隔。
(5)分子与物质的变化: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也发生变化。
(3)离子符号的书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上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注意数字在前,电性在后。如:Ca2+、Al3+、Cl-、O2-
初中化学公开课教学教案《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
初中化学公开课教学教案《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物质的构成微粒,如原子、分子、离子等;(2)了解物质的分类,如纯净物、混合物、化合物等;(3)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如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巩固物质构成的知识点;(3)利用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物质的构成微粒;(2)物质的分类;(3)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2. 教学难点:(1)物质的微观构成与宏观表现之间的关系;(2)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与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如水、空气、盐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物质构成的奥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复习物质的构成微粒、物质分类和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等知识点,巩固已学内容。
3. 课堂讲解:(1)讲解物质的构成微粒,通过示例讲解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及特点;(2)讲解物质的分类,明确纯净物、混合物、化合物等概念,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3)讲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4. 案例分析:选取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如钢铁生锈、中和反应等,让学生分析其背后的化学原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课堂练习:布置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并及时批改、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整理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物质构成的理解;3. 收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热情。
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教案
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物质构成的基本概念,包括原子、分子、离子等。
2. 能够运用物质构成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3. 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质构成的基本粒子:原子、分子、离子。
2.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元素、化合物、晶体等。
3.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反应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物质构成的基本概念,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2. 难点: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物质构成的奥秘。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物质构成的概念。
3.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采用小组讨论和互助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如水、空气、食盐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的构成是什么。
2. 讲解:介绍物质构成的基本粒子,如原子、分子、离子等,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进行展示和解释。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物质构成的奥秘。
4.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如水的沸腾、食盐的溶解等,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运用物质构成的知识进行解释。
6. 作业:布置一些有关物质构成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物质构成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操作和解释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物质构成的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从业者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物质构成的深入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化学实验室或相关企业,直观地了解物质构成的实际应用。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15 第四章物质构成 复习课 教案
教 后 感
通过复习,学生对于原子,离子,元素的原理知识掌握程度较好, 通过复习,学生对于原子,离子,元素的原理知识掌握程度较好,学困生 的基础知识反馈也乐观,但是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太差。 的基础知识反馈也乐观,但是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太差。有些知识所涉及的 基础知识认识,但是其变式却不会答。 基础知识认识,但是其变式却不会答。 下一届学生学习时,此章知识的学生要在其中加入大量的变式练习, 下一届学生学习时,此章知识的学生要在其中加入大量的变式练习,提 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下发第四章学习知识的 快速阅读知识概 为整体的复习 总结, 重新回忆起知识。做好心理基础, 总结,让学生用 5 分钟时间 括,重新回忆起知识。做好心理基础,认 自主复习 进行自学,回忆曾学过的知 识不足之处, 识不足之处 ,集中 进行自学,回忆曾学过的知 精力学习薄弱点。 精力学习薄弱点。 识。 明确学习方向 教师口述本节课所要求 明确本节课应该 明确学习方向 大家掌握的知识要点。 大家掌握的知识要点。 掌握的知识。 掌握的知识。 1 原子的结构与电性 学习目标 2 原子质量的表示方法 3 电子排布方式 4 离子的形成与书写方 式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课 题 授 课 时 间 教 学 目 标 《物质构成奥秘》复习课 物质构成奥秘》 教案序号 15
2011 年 4
月
1
日
课型
复习
教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教 具 等 准 备
知识: 知识: 记忆且可以复述相关知识: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元素, 1 记忆且可以复述相关知识: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元素,核外电子的 排布,元素周期表。 排布,元素周期表。 可以书写原子,离子,元素符号, 2 可以书写原子,离子,元素符号,化学式 记忆常见元素和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3 记忆常见元素和和原子团的化合价,能利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能力: 能力: 1 可以根据元素周期表查相关元素的信息 可以认识化学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认识原子外层电子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2 可以认识化学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认识原子外层电子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3 可以看懂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情感: 情感: 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重点: 重点: 1 原子的结构 2 化学式的意义与书写 难点: 难点: 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关计算应用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复习课教学案例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复习课教学案例作者:朱浩遐来源:《化学教与学》2011年第10期文章编号:1008-0546(2011)10-0062-02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1.10.031一、背景分析《物质的组成与构成》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第四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共分为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化学式与化合价四个课题,这部分内容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课题1、2、3内容比较抽象,学生感性知识不充分,缺乏微观想象力,对一些知识的理解容易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所以在实际使用中概念容易混淆,搞不清在分析物质宏观组成时用“元素”,在研究物质微观结构时用“原子”。
故本节复习课针对这种情况,将这些知识进行系统地整理,从而把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帮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弄清宏观和微观含义;(2)学会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3)掌握物质的分类,了解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1)学会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2)学习运用活动探究的方法,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获取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确立“结构决定性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2)发展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方法:问题教学、分组协作学习、归纳总结四、教学思路与设计学生对物质的认识是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物质开始的。
在第一、二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对身边的物质及其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
虽然在物理中已学习了分子、原子,但对于什么情况是“组成”,什么情况下谈“构成”,一直混淆不清,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属不同的使用范畴,加上物理中对此知识并没有强调,以至于有的学生由于思维定势的缘故,一年下来都不能记住,所以此部分知识的复习归纳非常重要。
第三单元物质组成复习课学案
第三单元复习课学案复习目标:1. 掌握构成物质的粒子种类分为原子、分子、离子和它们之间的联系,并成认识相应的常见的几种物质。
2、掌握元素的含义,并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用途。
3、能正确书写常见的物质的化学式,说出化学式的意义。
4、认识相对原子质量,并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定量计算。
复习重点、难点: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并能根据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书写常见的物质的化学式。
学习过程:1、 发现史(1 (2)原子中,核电核数= =(3)为什么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是由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在化学反应中,多数金属原子易_____电子,多数非金属元素易_______电子;既不易失去电子,也不易得到电子的是____________的原子。
3、离子①定义:_____________的原子或原子团。
②分类:阳离子:由原子_______电子形成,带____电,如镁离子符号为________阴离子:由原子_______电子形成,带____电,如硫离子符号为________ ③符号:3Fe 3+前面的3表示_____________,Fe 右上角的3表示_________________4、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些,有何异同,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5、相对原子质量是以______原子质量的______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到的比值。
相对原子质量=-------------------跟踪训练:1、 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个质子,最外层上有____个电子。
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离子,符号是________、什么是元素?、元素符号表示的宏观意义和微观意义分别是 、(分类依据 ))4、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一个__________,共有____个。
每一个纵行叫一个 ___,共有_____个。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一轮复习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复习教案设计
年级九年级学科化学制定日期课型复习课课题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主备人执教人使用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物质的元素组成2.知道物质的分类。
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感受物质的宏观组成教学重点1.物质的组成 2.物质的分类教学难点1.物质组成与分类间的联系,建立知识网络图。
一.考点梳理考点1 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纯净物宏观:由______的物质混合而成宏观:由______物质组成微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中含有______分子微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中______分子组成不固定,各成分保持原有的化学性质组成固定,有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一般不能用一个化学式表示有唯一的化学式考点2 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化合物概念由______元素组成的______ 由______元素组成的______联系二者均属于______,【温馨提示】(1)纯净物和混合物是根据物质的种类来分的。
(2)单质和化合物是根据元素的种类来分的。
(3)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不一定是单质,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是单质。
考点3 氧化物、酸、碱、盐1.氧化物:由______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______的化合物,如H2O、CO2、Fe3O4等。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KMnO4等。
2.酸、碱、盐个人修订考点4 有机物和无机物1.无机化合物指不含______的化合物。
【温馨提示】少数含碳的化合物,如CO、CO2和CaCO3等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做无机化合物。
2.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有机化合物都含有______,最简单的有机物是______,常见的有机物还有乙醇(C2H5OH)、葡萄糖(C6H12O6)等。
考点5 元素1.概念:具有相同_________(即__________)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符号: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的______的第一个_________来表示元素,若第一个字母相同,就再加一个__________来区别。
最新《物质组成的表示专题复习》教案和学案
最新《物质组成的表示专题复习》教案和学案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合价、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2、掌握元素符号、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教学重点:化学用语的意义和正确书写教学难点:正确书写化学式。
教学过程一、元素及元素符号(简单概述元素符号的书写及意义)1、元素:(1)定义:具有相同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分布: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金属元素是 ;空气中含量最多元素是 。
(3)物质的分类(简单概述物质的分类情况)提问:1、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2、元素符号:(1)书写:(2)意义:① ② ③提问:1、N 可表示的意义有:___________ ; ___________2、用化学用语表示“2个镁原子”______________(通过讨论得出哪些元素符号只能表示一种元素和一个原子,哪些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二、离子符号(简单概述离子符号的书写及意义)1、书写:2、意义:(1) ;(2)提问:1、Mg 2+可表示哪两种意义;(强调:离子符号只表示微观意义)2、用化学用语表示两个镁离子___________【学海泛舟】根据投影在学案上写出原子或离子的符号三、化学式1、定义:用 表示 的式子。
(种类 ( ) ( ) 元素种类 ( ) ( )2、说一说:你从化学式CO2中能获取的信息有:2、化学式的意义:说一说:你从化学式H2O中能获取的信息有:(1);(2);(3);(4)。
练习:用化学式填空1.最常见的金属 ,氩气。
最轻的气体。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找规律:从上面的练习中,你能总结出书写化学式时有哪些规律?3、化学式的写法与读法(1)单质的化学式(2)化合物的化学式规则: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四、化合价1、定义:表示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简要介绍)2、要求;回忆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通过讨论找出化合价与离子符号的异同化合价: -1 +2 -2Cl Mg SO4离子符号: Cl- Mg2+ SO42-思考:1、化合价与离子符号写法有什么不同?2、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么?讨论: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练一练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1)4个二氧化碳分子(2)7个铁原子(3)1个氧分子(4)5个硫原子五、粒子结构示意图:(画出几个粒子结构示意图并作简单分析)简要归纳:1、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2、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可以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分类,元素的化合价(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
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导学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构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2)了解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和使用,记住常见的元素符号。
(3)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
(4)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认识物质,首先我们回忆一下,如何从这两发面来描述物质?一、物质的组成与构成水由什么组成?水由什么构成?水分子由什么构成?一个水分子由什么构成?回答:水由和组成水是由构成水分子由和构成1个水分子由和构成【归纳总结】⒈物质由组成⒉物质由粒子(、、)构成⒊分子是由构成【物质与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的关系】请同学们自己画图【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二氧化碳是由二个氧元素和一个碳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二氧化碳分子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
4、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5、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
6、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二、构成物质的几种微粒1.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请同学们自己画图)2.原子的内部结构“一定”、“不一定”与“一定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原子核内有中子,有质子。
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相同。
分子比原子大3.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纯净物:只由 物质组成它没有固定的 和混合物:由 或 物质混合而成三、物质的分类1、按照物质的 不同,可以将物质分为( )和( )。
2、按照 不同,可将纯净物分为( )和( )。
区分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标准:物质是否是 物质区分单质与化合物的标准:纯净物中元素是否是纯净物分为 和 它具有固定的 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2.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 【温故知新】我们学过的分类方法四、符号与数字 1.符号与数字的意义R1、说出下列化学符号中“2”的含义: (1)2H _____________________ (2)2SO2 _____________________ (3)Mg2+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符号O 、 ① O ②Fen ±yx3、用符号和数字表达含义5个氧原子:2个铜原子:氮元素:3个磷原子:【归纳总结】三个等式= =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三个决定决定了元素的种类;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了相对原子质量。
九年级化学全册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专题复习学案 鲁教版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加深理解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知识,掌握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及其联系,学会从微观角度看物质,全面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2.掌握元素的概念,加深理解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学会从宏观元素的角度看物质。
3学会梳理辨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物质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并建立知识网络。
4.理解化学用语与宏观物质、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形成宏观元素、微观粒子、化学符号的三角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复习深化,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思辨及概括能力,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合作交流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一、物质的微观构成——分子、原子、离子【交流讨论】1.列举常见物质说出它们的微粒构成2.谈谈你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比较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和联系?【学以致用】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②分子大、原子小③分子、原子之间有间隔,离子之间没有④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⑤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⑥分子、原子、离子都在不停地运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⑤⑥2.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结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3)A和B两种粒子的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4)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由(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二、物质的宏观组成——元素【交流讨论】1.列举常见物质,说说它们的元素组成,谈谈你对元素的认识。
2.元素与原子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学以致用】1.科学家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学案教案
《物质的构成与构成》专题复习学习目标1、能够正确的说出物质的类型,会划分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
2、知道物质是由元素构成的3、会判断物质的构成4、会描绘分子的构成5、会进行对于化学式的简单的计算6、能利用学过的知识确立分子中原子的个数、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等可能用到的知识点:(一)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物混淆物单质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物质种类罕有气体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质纯净物元素种类无机物酸其余氧化物碱化合物有机物盐有关定义混淆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淆而成 (或由不一样种物质构成)比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淆而成的物质是混淆物,红磷和白磷混淆也是混淆物。
纯净物、混淆物与构成元素的种类没关。
即一种元素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淆物,多种元素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淆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构成的。
比如:水、水银、蓝矾(CuSO4·5H2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淆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
比如 :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化合物:由不一样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构成的纯净物。
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 CO、 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指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高达几百万或更高,如淀粉、蛋白质等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 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氧化物:由两种元素构成,此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二)物质的构成与构成1、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由原子构成2、原子的构成( 1)原子构造。
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原子核①原子中子:不显电性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根源:*K②不一样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样,核外的电子数也不一样。
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教案
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质的组成,掌握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粒子的概念及性质。
(2)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了解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
(3)掌握化学键的类型,理解其形成过程和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提高学生对物质构成原理的理解。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物质与粒子: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粒子的概念及性质。
2. 元素与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
3.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化学键的类型、形成过程和作用。
4. 晶体结构:晶体的分类,晶体的空间结构及性质。
5.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物质的转化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物质与粒子的关系及性质。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应用。
(3)化学键的类型、形成过程和作用。
(4)晶体的结构与性质。
(5)物质的变化规律。
2. 教学难点:(1)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形成过程和作用。
(2)晶体结构的复杂性及性质差异。
(3)物质变化的微观解释。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质与粒子、元素与周期表、化学键等基本概念和理论。
2. 实验法:进行晶体结构、物质变化等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分析物质构成的奥秘。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物质构成的奥秘。
2. 知识讲解:讲解物质与粒子、元素与周期表、化学键等基本概念和理论。
3. 实验观察:进行晶体结构、物质变化等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复习学案
业副市器成阳光实验学校高三二轮复习讲义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和分类考试说明:1.了解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元素概念的涵义,了解原子团的义。
2.理解混合物和纯洁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3.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4 . 以白磷和红磷为例,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5.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知识络:分子微观--- 原子离子组成游离态宏观---元素-化合态物质混合物金属分类单质非金属无机化合物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整理归纳:1.构成原子的根本微粒:原子核〔质子、中子〕;核外电子。
注:11H无中子2.金属:常温下唯一为液态的是汞〔Hg〕;金属的分类方法;金属单质的构成粒子3.非金属:常温下唯一为液态的是溴〔Br2〕4.无机化合物〔1〕氢化物金属氢化物:氢元素呈负一价。
如NaH、CaH2扩展:金属氢化物、金属氮化物和金属碳化物与水反方程式书写方法。
非金属氢化物:氢元素呈正一价。
如HCl、H2O。
〔2〕氧化物①酸性氧化物〔酸酐〕:有非金属氧化物,也有金属氧化物。
但酸酐不一是酸性氧化物。
扩展:酸性氧化物与酸酐的联系比拟;无机酸、有机酸的酸酐确方法②碱性氧化物:均为金属氧化物③氧化物〔义〕④不成盐氧化物:和物质反不能直接生成盐的氧化物。
如CO、NO⑤特殊氧化物:如Fe3O4、Pb3O4〔注意两种价态氧化物的书写方法及盐的书写〕;Na2O2〔3〕酸〔4〕碱〔5〕盐5.四同比拟6.由分子构成的物质〔1)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如H2、O2、P4、S8、Ne、Ar。
〔2)非金属氧化物,如CO2、SO2、SO2、NO、NO2。
〔3〕非金属气态氢化物,如NH3、H2S、HCl、H2O。
〔4〕酸类,如HNO3、H2SO4、CH3COOH。
〔5〕大多数有机物,如CH4、C2H5OH、C6H12O6。
〔6〕少数盐类和碱,如AlCl3、NH3·H2O。
7.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1〕少数非金属单质,如石、硅、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庄中学张东平
考点综述
考点要求:能从微观上知道物质的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知道分子、原子、离子是怎么构成物质的,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能分别举出它们构成物质的例子。掌握原子、离子的结构图及它们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如何用化学符号表示它们。化学式表示的意义。知道化学式中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水的分解和合成很好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有关指定元素组成各类物质问题的考查,历年均是各地中考命题的热点,且题型常考常新。本专题多为开放性试题,解答此题应根据题给信息全面思考
⑤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 。
解析:混合物和化合物很容易混淆,混和物是指含不同种物质的混和体,如空气中喊有氮气、氧气等;化合物首先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且内含不同种元素,如氧化镁中含有氧和镁两种元素。含氧化合物与氧化物的区别在于:氧化物只含有两种元素,含氧化合物则是指化合物中含有氧元素即可。
在化学变化中分,变化前后种类和数目不发生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单原子离子一般不可分,但原子团构成的离子可能分割成其它离子、原子或分子。
是否独
立存在
能独立存在,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变。
有些能独立存在,并直接构成物质,且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变。
阴、阳离子共同构成物质。
构成
分子由同种或不同种构成。且纯净物中仅含有一种分子。
举一反三2
下图示中,表示纯净物的是,表示混合物的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表示单质的是,表示化合物是。
2元素和元素符号
例3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C60B.O2C.H D.Au
解析:金属、固态非金属及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
答案:D
点拨:所有的元素符号都表示两层含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微观表示一种原子。当物质由原子构成时,它们还表示一种物质。
考查热点:从物质的组成上区分物质。
知识回顾
1.元素定义:。
2.元素的分类
金属元素:如最外层电子数特点是4
非金属元素:如最外层电子数特点是4
稀有气体元素:如最外层电子数特点是(或)
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为:。
3.表示方法:元素符号
(1)书写方法:一大二小(2)表示意义 表示某种元素
表示该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A. CuO、Fe、ZnCl2B. SO2、Fe、HNO3C. CaO、C、BaCO3D. SO2、S、NaNO3
6.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饮用矿泉水。图2是某饮用矿泉水部分商标图,图中列出了理化指标。这里的钙、镁、钾、钠指的是()
A. 单质 B. 原子 C. 分子 D. 元素
7. 在一定条件下,置于密闭容器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再冷却到常温,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物质的组成元素和分类
王庄中学张东平
考点综述
考查要求:对物质能够正确的认识,知道其多样性。知道物质的宏观组成用元素来解释。能对物质进行分类。
考查难点: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能从组成上识别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
考查方式: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出现,以生活实际为载体,进一步解释生活中的物质。
A.莽草酸是有机化合物
B.莽草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
D莽草酸中含有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
例2:写出下面氧元素符号周围数字“2”分别表示的含义:
(1)O2;
(2)2O;
(5)H2 ;
(6)2H2O。
解析元素符号可以表示元素以及该元素的一个原子,所以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是一个分子中该原子的数目,这些原子已经成为一个分子中的一部分,不是独立的原子。元素符号右上角一般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注意电荷数在前,正负号在后,一个单位电荷,数字不写。元素符号正上方用来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正负号在前,化合价的数值在后。
一般有、和核外电子三种微粒构成。
由原子得失电子形成,原子得电子带电荷成为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带电荷,成为离子。
所显电
性情况
电性
电性
阴离子:带电荷
阳离子:带电荷
表示
方法
用(分子式)表示
用或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分别以阴、阳离子符号或离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联
系
在化学
反应中
的表现
在化学反应中原分子破裂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
考题预测
1. 下列是生活中常用的物质,其中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冰红茶 B. 洗洁精 C. 牛奶 D. 蒸馏水
2. 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加热石油使不同沸点的组分分别汽化、冷凝,分离后能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由此可以判断石油属于()
A. 化合物 B. 混合物 C. 单质 D. 纯净物
3. 美国和日本的3位科学家以导电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成果荣获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在其相关技术中用碘来掺杂聚合物,这使其导电能力增加 倍,具有金属般的导电能力。碘(I2)属于()
答案①属于混合物的是空气 ②属于单质的是O2、P
③含氧元素的化合物是(写化学式) MgO、CO2H2O KClO3
④含有氧分子的是空气、氧气,⑤属于氧化物的是MgO、CO2H2O 。
点拨按所含物质种类,将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在纯净物中按所含元素的种类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掌握好物质的分类标准有助于对化学的学习和理解。
答案(1)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组成;(2)两个氧原子;(3)①两个氧分子;②每个氧分子中含2个氧的子;(4)①2个氧离子;②每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5)水中氧元素显-2价;(6)2个水分子。
点拨元素符号的周围,如前面、右下角、右上角、正上方都可能出现一些数字或符号,他们的特定意义,是专属于化学的表示方法,应得到充分重视。
B.钠原子、钠离子的质子数都为11
C.一个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失去一个电子,因此,钠元素为+1价
D.钠原子和钠离子不属于同一种元素
解析D钠原子和钠离子的核内质子数相同,所以他们属于同种元素。直正掌握原子和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举一反三3
9.(2009·黄石)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的是()
举一反三2
(2009.临沂市)23.请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
(1)干冰__________;(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
(3)3个二氧化氮分子__________;(4)2个磷原子__________
例3.(2009·山东)分析钠原子、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得到的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钠原子有三个电子层,钠离子有两个电子层
如H表示,。2H表示。
注:金属、固态非金属及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如)。在元素符号前加上计量数后,该符号只有微观含义(如3O表示)。
4.物质的分类
金属(如)
单质 固态非金属(如)
稀有气体(如)
双原子气体(如)
物 纯净物 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如)
质 金属氧化物 (如)
化合物 酸(如)
阳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典例赏析。
例1有关水的组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由水元素组成
C.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D.水由氢气和氧元素组成
解析: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但水是纯净物,不含氢气和氧气,只是含有氢和氧元素。如果写出水的化学式H2O,对水的组成才会有正确的理解。若生硬地将化学式H2O分裂成H2和O两部分,就会误认为H2O中含有H2
答案
举一反三1.D, 举一反三2.A、C、D, B, C, A、D举一反三3.D
考题预测答案
1.D2.B3.B4.C5.B6.D7. A 8.
9.还原性:H2、CO、C 毒性:CO、SO2、NO2可燃性:H2、CO、C(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10.①单质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②化合物可分为பைடு நூலகம்化物、酸、碱、盐等(其他合理规律也可)
碱(如)
盐(如)
混合物
典例赏析
例题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铜 B.空气C.矿泉水D.大理石
解析:空气、矿泉水、大理石都是由多种成分,故为混合物。
答案A
点拨:理解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弄清楚各物质的组成,只含一种物质的纯净物,只要含有其他物质的就是混合物。
举一反三1
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A.纯碱 干冰 B.盐酸 水银 C.食醋 加碘食盐 D.空气 冰水共存物
例2:现有氧化镁、空气、氧气、红磷、二氧化碳、氯化钠、水、氯酸钾八种物质中:
①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 ②属于单质的是(写化学式)_________;
③含氧元素的化合物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④含有氧分子的是_____________;
质子②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电荷。
③决定种类。
原子核①每个中子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1,约等于一个氢原子的质量。
原中子②电荷。
③决定同类元素中的不同种原子。
子①质量约等于(或)质量的1/1836。
②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电荷。
③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性质。
原子中:核电荷数 =数 =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 中子数。(为什么?)
举一反三3
下列元素符号所具有的意义最多的是()
A.H B.Cl C.O D.Fe
例4. 在毕业晚会上,小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化学接龙游戏:
解析:本题采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将有关的物质分类与化学符号书写的考查融合到游戏的情景中,增强了试题的趣味性。本题属于基本题,同时又具有开放性,在掌握题目要求基础上,不难确定本题的一组答案。如H2O––NaOH––– ––– ––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