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筛查门诊流程
检验科产前诊断操作规程SOP文件
![检验科产前诊断操作规程SOP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927f1e700abb68a882fb76.png)
检验科产前诊断操作规程SOP文件本文档提示医院从孕妇初次到医院抽血筛查直至最后孕妇妊娠结局,孕妇、检验科、产科涉及其它相关部门需要注意的一些步骤、过程以及其他本卷须知。
各医院能够结合自身流程融入这些步骤。
一、孕妇告知书:在孕妇进行唐氏征产前筛查之前,医院有义务告知孕妇〝什么是筛查〞,〝产前筛查是做什么的〞〝筛查报告的结果和意义〞,需要提到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可能。
在孕妇知情并签字同意后才能进行筛查。
告知书的内容能够参考另一文档。
通常情形下,孕妇告知书能够和孕妇资料收集同时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孕中期唐氏筛查的最正确时刻是孕15 周0 天到18 周0 天,本软件能够筛查的孕周时刻是14 周0 天到21 周6 天。
由于唐氏筛查是为随后可能需要的诊断测试服务,而目前专门多地点做产前诊断需要排专门长时刻的队,这专门可能耽搁后续措施实施的最正确时刻。
医院能够依照那个情形,适当缩短能够筛查的时刻范畴,并在孕妇告知书里注明那个缘故。
二、孕妇资料收集:知情书经孕妇本人签字后,孕妇还需如实提供一些筛查必须数据,并提供一些筛查相关数据。
筛查必须数据包括:姓名、出生日期、末次月经信息、B 超信息、体重、糖尿病史、人种、吸烟史。
相关数据包括夫妇的遗传病史和孕妇的孕产史。
其中筛查必须数据一定要准确录入唐氏软件,假如孕妇在唐筛之前还没有做过B 超,大夫能够建议孕妇在唐筛的同时做第一次B 超。
其它一些便于医院统计的数据能够依照需要决定是否录入唐氏软件,包括住院号、门诊号、有效联络方式等,软件能够提供大部分信息导出的文件,可用Excel 打开。
另外,为了说明医院尽到告知义务,假如孕妇不原意做唐筛,最好也让她签字〝不筛查〞,医院也留一份底。
三、检验申请单:大夫开具检验申请单,并附上孕妇告知书和孕妇资料。
四、采样:检验科大夫依照检验申请单采集孕妇静脉全血样本,并在检验申请单中注明采样日期。
采集全血样本许多于5ml。
唐氏筛查的采血无需空腹,同时也不宜吃太刺激油腻的食物。
产前筛查工作流程图
![产前筛查工作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12abe113915f804d2b16c1a0.png)
孕妇孕早期检查或孕期建立保健手册时对产前筛查进行宣教, 告知筛查目的及意义,告知孕妇产筛的时间(孕14-20周),
详细告知自治区产筛补助项目内容
同意筛查
告知目前筛查的先天性疾病检 出率、假阳性率及意义
不同意筛查
书面告知孕妇妊娠结局中如发 现筛查疾病可能导致的不良后
果,孕妇签字确认
孕妇知情选择并签知情同意书,武宣 农业户籍的孕妇,凭户口本可以直接
获得自治区补助115元,自费29元
高风险或高危孕妇 孕14-20周抽血
低风险孕妇 定期常规产前检查
定期常
医疗保健机构开展产前诊断产前筛查技术服务审批服务指南
![医疗保健机构开展产前诊断产前筛查技术服务审批服务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3fd48658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65.png)
医疗保健机构开展产前诊断产前筛查技术服务审批服务指南在现代社会,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技术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医疗服务。
为了规范医疗保健机构开展产前诊断产前筛查技术服务的行为,特制定本审批服务指南,以便于管理和监督相关工作。
一、服务范围医疗保健机构开展的产前诊断产前筛查技术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唐氏综合征、胎儿染色体异常、神经管缺陷等相关疾病的筛查与诊断。
二、审批流程1.医疗保健机构需提交相关资质证明和技术设备清单,经相关部门审核后方可开展产前诊断产前筛查技术服务。
2.医疗保健机构需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确保技术服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医疗保健机构需定期对技术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测,确保服务质量。
三、服务要求1.医疗保健机构开展产前诊断产前筛查技术服务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服务过程合法合规。
2.医疗保健机构应保护患者隐私,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患者个人信息。
3.医疗保健机构应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能力。
四、服务效果1.医疗保健机构开展产前诊断产前筛查技术服务应保证服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医疗保健机构应建立完善的病例记录和技术档案,便于查证和追溯。
五、监督管理1.相关部门将定期对医疗保健机构开展产前诊断产前筛查技术服务进行检查和评估,对违规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理。
2.患者有权对服务质量提出投诉和意见,医疗保健机构应主动接受监督和改进。
六、其他事项1.医疗保健机构应建立服务咨询和应急处理机制,保障服务顺利进行。
2.医疗保健机构应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设备,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以上即为医疗保健机构开展产前诊断产前筛查技术服务审批服务指南,希望医疗保健机构能够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提供优质的服务,为社会大众健康服务做出积极贡献。
医院产前筛查质量管理制度
![医院产前筛查质量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72054db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c.png)
一、总则为保障母婴健康,提高产前筛查质量,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成立医院产前筛查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产前筛查质量管理制度,监督、检查、指导全院产前筛查工作。
2.各科室设立产前筛查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产前筛查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监督。
三、工作职责1.产前筛查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1)制定、修订产前筛查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制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
(2)组织全院产前筛查质量管理培训和考核,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
(3)监督、检查、指导全院产前筛查工作,确保筛查质量。
(4)定期召开产前筛查质量分析会,对筛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产前筛查质量管理小组职责:(1)负责本科室产前筛查工作的具体实施,确保筛查流程规范、准确。
(2)严格执行产前筛查质量管理制度,确保筛查质量。
(3)对筛查结果进行审核、分析,确保报告准确、及时。
(4)对筛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并协助解决。
四、筛查流程及质量控制1.筛查流程:(1)孕妇进行产前筛查咨询,了解筛查项目及注意事项。
(2)孕妇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筛查项目,填写知情同意书。
(3)医务人员进行筛查操作,采集相关样本。
(4)将样本送至产前筛查实验室,进行检测。
(5)检测结果反馈给孕妇,进行后续咨询和指导。
2.质量控制:(1)严格执行筛查操作规程,确保筛查结果准确。
(2)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
(3)对筛查结果进行审核、分析,确保报告准确、及时。
(4)定期对筛查流程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培训和考核1.对从事产前筛查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2.定期组织产前筛查质量考核,确保医务人员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六、监督与检查1.医院产前筛查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对全院产前筛查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各科室产前筛查质量管理小组对本科室筛查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产前筛查制度模板
![产前筛查制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117d482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5.png)
产前筛查制度模板一、目的为保障母婴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证产前诊断技术的安全、有效,规范产前诊断技术的监督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和《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妇产科、儿科、影像科(放射科、B超室)、检验科等相关科室。
三、筛查流程1、宣传发动:通过各种方式对辖区内孕妇进行宣传,提高孕妇对产前筛查的认识和重视。
2、预约登记:孕妇如需进行产前筛查,应提前向医院预约,并填写相关登记表格。
3、筛查实施:根据预约时间,孕妇前往相关科室进行筛查。
筛查内容包括:血液学检查、超声检查、基因检测等。
4、结果解读:筛查结果由专业人员进行解读,并将结果告知孕妇。
5、随访追踪:对筛查结果为高风险的孕妇进行随访追踪,提供相应的咨询和转诊服务。
四、工作规范1、各相关科室应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开展产前筛查工作。
2、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产前筛查的技术和方法,确保筛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对于筛查结果为高风险的孕妇,应立即进行咨询,并通知家属及时转诊。
4、对于筛查结果为低风险的孕妇,应告知其继续关注胎儿健康状况,并在必要时进行进一步检查。
5、对于筛查结果为临界风险的孕妇,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咨询和指导。
五、质量控制1、建立产前筛查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对筛查工作进行质量评估和监控。
2、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3、定期对筛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建立筛查结果数据库,实现数据信息化管理。
六、资料管理1、孕妇的个人信息和筛查结果应严格保密,避免泄露。
2、筛查资料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归档,便于查阅和追踪。
3、对于筛查结果为高风险的孕妇,应建立详细的随访档案,记录其转诊、治疗和随访情况。
七、责任追究1、违反本制度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开展产前诊断技术的非医疗保健机构,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产前筛查规章制度
![产前筛查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8af439d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a.png)
产前筛查规章制度一、引言产前筛查是预防出生缺陷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保障母婴健康、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产前筛查工作,提高筛查质量,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开展产前筛查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三、职责分工(一)医疗机构1、建立健全产前筛查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筛查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和人员,保障产前筛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3、对产前筛查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定期评估筛查效果。
(二)医务人员1、严格遵守产前筛查的操作规范和流程,认真履行职责。
2、为孕妇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指导,解答疑问。
3、及时准确地记录筛查结果和相关信息。
四、筛查对象(一)所有孕妇均应接受产前筛查的咨询和建议。
(二)具有以下高危因素的孕妇应作为重点筛查对象:1、年龄大于 35 岁的孕妇。
2、曾生育过染色体异常患儿的孕妇。
3、夫妇一方为染色体异常携带者的孕妇。
4、有多次自然流产、死胎、死产等不良孕产史的孕妇。
5、孕期接触过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的物质的孕妇。
五、筛查项目(一)血清学筛查1、孕早期血清学筛查:测定孕妇血清中的妊娠相关血浆蛋白 A (PAPPA)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结合超声检查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评估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
2、孕中期血清学筛查:测定孕妇血清中的甲胎蛋白(AFP)、βHCG、游离雌三醇(uE3)等指标,结合孕妇年龄、孕周、体重等因素,计算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神经管缺陷等疾病的风险。
(二)超声筛查1、孕早期超声筛查:在孕 11-13+6 周进行,主要检查胎儿的NT 厚度、鼻骨发育情况、三尖瓣血流等,评估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
2、孕中期超声筛查:在孕 18-24 周进行,系统检查胎儿的解剖结构,包括头颅、面部、脊柱、心脏、腹部、四肢等,筛查胎儿是否存在结构畸形。
(三)其他筛查项目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必要时可进行无创 DNA 检测、羊水穿刺等进一步的产前诊断。
医院产前筛查规章制度
![医院产前筛查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225eed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92.png)
医院产前筛查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产前筛查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院从事产前筛查工作的医务人员和相关部门。
第三条产前筛查工作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安全、保密的原则,确保筛查结果的准确性,尊重和保护孕妇及家庭的隐私权。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医院应当设立产前筛查管理领导小组,负责产前筛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产前筛查工作应当由具有相关专业资格的医务人员负责,并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
第六条产前筛查实验室应当具备相应的技术条件和设备,确保筛查结果的准确性。
第三章筛查流程第七条孕妇应当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孕期进行产前筛查。
第八条产前筛查包括超声检查、生化免疫实验室检测等,筛查内容应当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医院实际情况确定。
第九条产前筛查结果应当及时告知孕妇,并对筛查结果进行解读和指导。
第十条对筛查结果异常的孕妇,应当及时进行产前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第四章质量控制第十一条医院应当建立产前筛查质量控制制度,确保筛查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二条产前筛查实验室应当参加国家或地方相关部门组织的质量控制和评估,确保实验室检测质量。
第十三条产前筛查工作人员应当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五章信息安全第十四条医院应当建立产前筛查信息管理制度,确保孕妇个人信息和筛查结果的安全。
第十五条产前筛查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信息安全管理规定,不得泄露孕妇个人信息和筛查结果。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六条违反本制度的,由医院依法依规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第十七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解释权归医院所有。
第十八条本制度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适时修订。
产前筛科室工作制度
![产前筛科室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d49ba34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1.png)
产前筛查科室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产前筛查科室的管理,提高产前筛查工作的质量,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1. 产前筛查科室设主任一名,负责科室全面工作。
2. 产前筛查科室设副主任若干名,协助主任开展工作。
3. 产前筛查科室设专业技术人员若干名,负责具体产前筛查工作。
三、工作职责1. 主任职责:(1)负责产前筛查科室的全面工作,组织实施科室工作计划。
(2)负责产前筛查科室的人员管理,提高科室人员业务水平。
(3)负责产前筛查科室的设备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负责产前筛查科室的质量管理,确保筛查结果的准确性。
2. 副主任职责:(1)协助主任开展工作,负责产前筛查科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2)负责产前筛查科室的技术指导,提高科室人员业务水平。
(3)负责产前筛查科室的质量控制,确保筛查结果的准确性。
(4)负责产前筛查科室的科研与教学等工作。
3. 专业技术人员职责:(1)负责具体产前筛查工作,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负责产前筛查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3)负责产前筛查结果的解读,向孕妇及家属提供咨询。
(4)参与产前筛查科室的科研与教学等工作。
四、工作流程1. 产前筛查预约:孕妇可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预约产前筛查时间。
2. 产前筛查登记:孕妇就诊时,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登记,填写相关信息。
3. 产前筛查检查:孕妇按照预约时间进行相关检查,包括血液学检查、超声检查等。
4. 产前筛查结果解读:专业技术人员对筛查结果进行解读,向孕妇及家属提供咨询。
5. 产前筛查随访:对筛查结果异常的孕妇进行跟踪随访,指导其进一步检查和处理。
五、质量管理1. 产前筛查科室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筛查工作的准确性。
2. 定期对产前筛查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定期对产前筛查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业务水平。
4. 定期对产前筛查工作进行质量评估,持续改进筛查工作。
产前筛查诊疗技术规范
![产前筛查诊疗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f5fd67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2e.png)
产前筛查诊疗技术规范产前筛查是一项重要的诊疗技术,其核心是让所有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都有机会接受产前筛查,并对筛查结果做出正确的解释。
为了确保产前筛查的质量,需要遵循以下规范:1.对所有孕妇进行宣传,让她们了解产前筛查的意义和目的,并有机会进行知情选择。
2.建议小于35岁的孕妇在孕15-20周进行产前筛查,而大于35岁的孕妇和高位孕妇则需要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
3.对于需要进行产前筛查的孕妇,必须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问诊。
这包括询问年龄、末次月经、体重、是否有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是否为多胎妊娠,是否吸烟,异常妊娠史以及前胎是否患有21-三体、18-三体等疾病。
4.咨询医生应根据妇产科学、遗传学、优生学等知识,对遗传咨询做出科学的解答。
在整个咨询过程中,医生应向病人陈述可能发生的情况和后果,让病人自行选择采取的措施。
此外,医生还需让筛查者清楚筛查的局限性,并要求孕妇签署知情同意书。
最后,医生应根据孕妇的年龄、孕周等病史开出产前筛查送检单。
5.对于筛查结果的解释和临床处理原则,高风险的21-三体、18-三体孕妇应告知其结果只是说明胎儿患这两种先天异常的可能性很大,但并非确诊,建议进行羊水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
对于年龄≥35岁的高龄孕妇,即使筛查结果为低风险,医生也应告之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区别,给孕妇提供选择细胞遗传学检查的机会。
对于NTD高风险孕妇,应建议B超检查以排除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可能性。
对于筛查阴性或低风险的孕妇,应告知其结果只是说明孕妇胎儿患某一先天缺陷的可能性很小,但并非绝对排除。
6.下列孕妇应直接进行产前诊断: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产前筛查结果属高危人群、曾生育过染色体病患儿的孕妇、产前筛查怀疑胎儿患染色体病的孕妇、夫妇一方为染色体异常携带者的孕妇、孕妇可能为某种X连锁遗传病基因携带者的孕妇、以及曾有不良孕产史或特殊致畸因子接触史的孕妇。
7.对于建议进行产前胎儿细胞遗传学检查的孕妇,主治医生应向其详细解释羊膜腔穿刺术和脐血采集等手术的诊断价值和风险,让孕妇明确知情并做出选择。
产前筛查相关工作流程
![产前筛查相关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07ccf7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e8.png)
产前筛查相关工作流程1. 引言产前筛查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检查程序,旨在评估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
本文档将介绍产前筛查的相关工作流程,包括流程概述、具体步骤和结果解读。
2. 流程概述产前筛查的工作流程可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 风险评估:医生根据孕妇的个人和家族病史,以及其它相关因素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产前筛查。
2. 预约和准备:孕妇在确定进行产前筛查后,医生将安排预约并提供必要的准备指导,如进食要求和禁忌事项。
3. 采样收集:在预约的日期,医生将收集血液和其他所需样本,以供进一步检测。
4. 检测和分析:采集的样本将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和分析,结合孕妇的个人信息进行综合评估。
5. 结果解读:医生根据检测结果和综合评估来解读筛查结果,并与孕妇进行沟通和讨论。
6. 建议和进一步步骤:医生将根据筛查结果和孕妇的需求,提供相应的建议和进一步步骤,如进一步检查或治疗。
3. 具体步骤产前筛查的具体步骤如下:1. 风险评估和确定筛查方案;2. 安排预约,并向孕妇提供准备指导;3. 按预约时间采集所需样本,如血液、唾液或尿液;4. 将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和分析;5. 根据结果解读,确定是否存在潜在问题或风险;6. 向孕妇解释和讨论筛查结果,并提供建议;7. 根据孕妇的需求和筛查结果,提供进一步步骤和治疗建议。
4. 结果解读产前筛查的结果可以分为正常和异常。
正常结果意味着孕妇和胎儿的风险较低,无需额外担忧。
异常结果可能暗示存在某种风险或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评估。
根据产前筛查的不同类型,如唐氏综合征筛查、血清生化筛查等,异常结果的解读和进一步步骤会有所不同。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为孕妇提供详细的解释和建议,以助于做出决策和采取相应行动。
5. 总结产前筛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能够帮助孕妇和医生了解胎儿的健康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本文档介绍了产前筛查的工作流程,包括流程概述、具体步骤和结果解读。
通过遵循正确的流程,能够保证筛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产前筛查相关工作程序
![产前筛查相关工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e5d0f195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08.png)
产前筛查相关工作程序
引言
产前筛查是指在孕期对胎儿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定是否由染色体异常、基因缺陷以及其他可能影响胎儿健康的因素。
本文将介绍产前筛查的相关工作程序。
产前筛查的流程
产前筛查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初次产检:建档及两次B超。
2. 知情同意:医务人员应当向孕妇通报产前筛查的必要性、目的、方法、可能的风险和好处等内容,对孕妇的疑问进行解答,征得孕妇的知情同意。
3. 产前筛查方案选择:根据孕妇的年龄、受孕方式等情况,选择适合的产前筛查方案。
4. 筛查检测:按照选择的产前筛查方案进行相应的检测项目。
5. 结果解读:对检测结果进行解读和评估。
6. 结果告知:将检测结果告知孕妇,并进行必要的咨询和辅导。
产前筛查方案
目前常用的产前筛查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风险评估法:包括年龄、受孕方式、家族遗传史等因素进行
综合评估。
2. 两步筛查法:首先进行血清学检测,如阳性再进行羊水穿刺
检测。
3. 无创DNA筛查:通过采集孕妇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具有安全、准确的特点。
注意事项
1. 筛查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不必要的焦虑和紧张。
2. 孕妇应遵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产前筛查项目,不能自行决定或
中途放弃。
3. 对于筛查结果阳性的孕妇,应及时进行进一步的检査和诊疗。
结论
产前筛查是保障孕妇和胎儿健康的重要措施,需要在医生的指
导下,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筛查方案,并注意筛查过程中的注
意事项。
人民医院产前筛查管理制度及流程
![人民医院产前筛查管理制度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d7ff2b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17.png)
一、目的为保障母婴健康,降低出生缺陷率,提高人口素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及流程。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及流程适用于我院开展产前筛查工作的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和孕产妇。
三、组织机构1. 成立产前筛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产前筛查管理制度、监督执行情况及组织协调工作。
2. 设立产前筛查工作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产前筛查工作,包括筛查宣传、预约登记、检查、诊断、随访等。
四、管理制度1. 筛查宣传(1)加强产前筛查知识的普及,提高孕产妇对出生缺陷的认识。
(2)开展产前筛查宣传活动,提高孕产妇参与筛查的积极性。
2. 预约登记(1)孕产妇可在我院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预约产前筛查。
(2)孕产妇到我院产前筛查办公室现场预约,需提供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等有效证件。
3. 检查(1)根据孕产妇预约情况,安排产前筛查时间。
(2)医护人员为孕产妇进行各项检查,包括超声检查、血清学筛查等。
4. 诊断(1)对筛查结果异常的孕产妇,及时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2)诊断结果由我院产前筛查专家团队进行评估,提出治疗方案。
5. 随访(1)对筛查结果异常的孕产妇,定期进行随访,了解病情变化。
(2)对产前筛查异常的孕产妇,提供相应的咨询和指导。
五、工作流程1. 孕产妇预约产前筛查,提供相关证件。
2. 产前筛查办公室根据预约情况,安排检查时间。
3. 医护人员为孕产妇进行各项检查。
4. 检查结果反馈给孕产妇,异常者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5. 诊断结果评估及治疗方案制定。
6. 对筛查结果异常的孕产妇进行随访,提供咨询和指导。
六、保障措施1. 加强产前筛查队伍建设,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
2. 配备先进的产前筛查设备,确保检查质量。
3. 完善产前筛查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4. 加强与上级医院的沟通与协作,确保孕产妇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5. 定期对产前筛查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持续改进工作流程。
七、附则本制度及流程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我院产前筛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产前筛查规章制度
![产前筛查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64065c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83.png)
产前筛查规章制度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前筛查作为一种重要的预防性医学检测手段,在提高胎儿和孕妇健康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和标准化产前筛查过程,保障筛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产前筛查规章制度变得尤为重要。
一、背景和目的产前筛查规章制度旨在规范产前筛查的操作流程,并确保筛查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制定这样的规章制度能够提高筛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胎儿和孕妇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二、范围和适用对象产前筛查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产前筛查工作的医疗机构或个人。
无论是在公立医院、私立医疗机构还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应按照该规章制度进行产前筛查工作。
三、筛查流程1. 提供咨询:产前筛查工作应该始终强调信息的透明和客观性。
在接受筛查前,孕妇应获得有关产前筛查的详细咨询,包括筛查的目的、方法、优点、局限性、风险和结果解释等。
2. 筛查手段选择:根据孕妇的背景和风险因素,医生应选择适当的筛查手段。
常用的产前筛查手段包括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和神经管缺陷的筛查。
3. 筛查实施:产前筛查的实施包括采集样本、中间检验和结果确认等步骤。
医生应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筛查工作,确保样本的准确采集和实验室测试的可靠性。
4. 结果解读和告知:产前筛查结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解读,并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告知孕妇。
医生应向孕妇详细解释筛查结果的意义、可能的风险和后续的处理建议。
四、质量控制和管理1. 供应商资质评估:医疗机构应定期对与产前筛查相关的供应商进行资质评估,确保设备、试剂和技术符合相关标准。
2. 设备维护和校准:产前筛查设备应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校准,以确保其性能和准确性。
3. 数据安全和保密:医疗机构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产前筛查结果的安全性和隐私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使用。
五、培训和继续教育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产前筛查相关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筛查操作流程、样本采集和实验室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怀孕检查流程检查
![怀孕检查流程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fc4f58e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88.png)
怀孕检查流程检查怀孕是一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为了确保母婴的健康,孕妇需要定期进行怀孕检查。
本文将详细介绍怀孕检查的流程和相关内容。
1. 首次产前检查:首次产前检查通常在怀孕初期进行,一般是在孕周6-10周之间。
这次检查的目的是确认怀孕,评估孕妇的身体状况,并为后续的检查提供基准数据。
在首次产前检查中,医生会询问孕妇的个人和家族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体重、血压等,以及进行常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血型和RH血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等。
2. 孕期定期产前检查:孕期定期产前检查的频率根据孕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通常,孕妇在孕周12-28周之间每4周进行一次检查,孕周28-36周之间每2周进行一次检查,孕周36周后每周进行一次检查。
在这些产前检查中,医生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孕妇的体重、血压、腹围等。
医生还会通过听胎心、触诊腹部等方式评估胎儿的生长和发育情况。
3. 产前血液筛查:产前血液筛查是为了评估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或神经管缺陷的风险。
这项检查通常在孕周9-13周之间进行,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测量孕妇血清中的两种蛋白质(β-HCG和PAPP-A)的浓度,二是进行超声波检查测量胎儿的颈部透明度。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胎儿患染色体异常的风险。
4. 产前超声检查:产前超声检查是怀孕期间最常见的检查之一,它可以提供关于胎儿的详细信息。
产前超声检查可以帮助确定胎儿的大小、位置、发育情况,检查胎儿的器官是否正常发育,以及评估胎盘的位置和功能等。
通常,孕妇在孕周11-14周之间进行一次产前超声检查,称为“早期超声检查”;在孕周18-22周之间进行一次产前超声检查,称为“中期超声检查”;在孕周32-36周之间进行一次产前超声检查,称为“晚期超声检查”。
5. 糖耐量测试:糖耐量测试是为了筛查孕妇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
这项检查通常在孕周24-28周之间进行。
孕妇需要在空腹状态下饮用一定量的含葡萄糖的溶液,然后在1小时或2小时后抽血检测血糖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前筛查采血点门诊流程
1、采血点必须建立产前筛查的宣传告知制度,对所有孕妇进行产前筛查的宣传和告知,每一位孕妇均应当签署《产前筛查告知书》。
告知书一式两份,上下两联孕妇和采血点各保存一份。
告知书的内容由签署协议的产前诊断机构或产前筛查机构提供样本。
(请自行下载,编号)
3、在孕15-20+6周采血点具有资质的妇产科临床医生应当对同意进行产前筛查的孕妇进行知情告知。
医务人员应事先告知孕妇产前筛查的性质和目的,与产前诊断相比的局限性。
在孕妇完全知情并理解产前筛查的意义后,自愿签署产前筛查知情同意书并到检验科有资质的检验人员处抽血;不同意进行产前筛查的孕妇则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常规围产保健服务。
知情同意书的样本由与之签署协议的产前诊断机构或产前筛查机构提供样本。
4、以下情况应当直接进行相关产前诊断1)预产期年龄等于或大于35周岁所有孕妇;2)生育过染色体异常胎儿的孕妇;3)夫妻双方之一为染色体异常的平衡易位携带者;4)产前检查怀疑胎儿患染色体病的孕妇;5)孕妇为X连锁遗传病基因携带者;6)生育过神经管缺陷患儿者,7)以及根据医学遗传学知识分析胎儿可能患有,且目前能够进行产前诊断的一切出生缺陷。
5、临床医师应在产前筛查申请单上准确填写下列资料:孕妇的姓名、身份证号、出生日期(公历),采血日期,孕龄,体重,民族/种族,末次月经日期(公历)、月经周期,孕妇是否吸烟,本次妊娠是否为双胎或多胎,孕妇是否患有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既往是否有染色体异常或者神经管畸形等异常妊娠史、唐氏综合征家族史,本次妊娠已经做过的产前筛查结果,是否已经做过产前诊断(如绒毛吸取术),孕妇的通信地址和联系电话;记录超声测定的头臀长(早孕期)或双顶径值(中孕期)以及超声检查时间、孕妇提供的对确定孕周有重要价值的其它信息资料。
6、对所有进行了产前筛查的病例均应进行登记。
登记的内容至少应包括:编号、就诊时间、姓名、年龄、联系电话、身份证号、末次月经时间、就诊时孕周、医学建议、医生签名等。
产前筛查登记样本由与之签署协议的产前诊断机构或产前筛查机构提供。
(编号应为产前告知书上的编号,以便查找)
7、报告解释:1、筛查结果为低风险的,应向孕妇说明此结果并不是代表胎
儿完全正常,依然有一定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只是风险比较小;2、对于筛查结果为高风险的孕妇,告知其筛查结果并不等于确诊,需进一步进行产前诊断。
8、及时填写高风险转诊单转诊到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对21三体高风险和18三体高风险的孕妇建议行胎儿细胞遗传学检查;对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筛查高风险的孕妇建议行超声产前诊断;高风险转诊病人应登记到高风险登记本上。
(高风险转诊单编号应填写到高风险登记本编号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