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3章-6病因病机(ymm)ppt课件

合集下载

病因病机ppt课件

病因病机ppt课件
46
4)肝阳上亢: 孕期血聚冲任养胎,肝血愈虚,肝阳偏亢, 或肝风内动—妊娠眩晕、妊娠痫证。 5)肝经湿热:
湿热蕴结,下注冲任,损伤任带,使任脉不
固,带脉失约—带下病、阴痒。
47
6)肝胃不和: 孕期冲脉气盛,夹胃气上逆—妊娠呕吐。 (3)脾:脾主运化,主中气,统血,为气血 生化之源。
48
1)脾气虚弱:
妇产科疾病中的常见发病机制。
54
一般说来,
情志变化主要引起气分病变;
而寒热湿邪主要引起血分病变。
55
(1)气病机制:情志变化常先引起气分病 变,继而累及血分。 1)气虚、气陷: 气虚可致冲任不固,血失统摄—月经先期、 崩漏、胎动不安;
气虚之甚,虚而下陷—子宫脱垂。
56
2)气郁、气滞
气郁、气滞可致血行不畅,冲任失调—月经 先后无定期、经行乳胀; 气郁化火,迫血妄行—月经先期、崩漏、经 行吐衄。
病情不断加重。
35
4.疾病过程中局部与全身的关系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局部病变可累及到全 身,全身病变也可以影响局部。
36
二、中医对妇产科疾病发病机制的
认识
可概括为三大方面: 脏腑功能失常;
气血失调;冲任督带损伤。
37
其核心机理为冲任(督带)的损伤, 只有在损伤冲任(督带)的功能时,才能导致
经、带、胎、产、杂诸病的发生。
26
(3)劳逸过度 妇女在月经期、妊娠期和产育期劳逸失常, 都可使气血失调,引起经、带、胎、产诸病。
27
(4)跌仆损伤
妇女在月经期、妊娠期如跌扑闪挫,也可导
致妇产科疾病的发生。 (5)环境因素 主要为物理、化学性的环境污染,与妇产科
疾病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

病因病机PPT课件

病因病机PPT课件

13
5、燥邪
燥邪:致病具有干燥、收敛清肃特性的外邪。
燥邪性质及致病特征
致病临床表现
燥邪其性干燥,侵犯 初起干燥症状:以口唇燥裂、
燥性干涩 人体,最易损伤津液,鼻干咽燥,皮肤干燥粗糙甚皲
易伤津液 出现各种干燥、涩滞 裂,毛发干枯不荣,小便短少等;
不利的症状。
甚阴损,阴虚生内热。
燥邪伤人,常自口鼻 干咳少痰或无痰,或痰粘难咯,
血热 致瘀
瘀 血
血 瘀 发 展
34
望诊:舌有瘀斑
35
瘀血致病的病机特征示意图
瘀血
血脉 心肝
脏腑 血脉
脏腑 失养
影响 血行
阻滞 气机
新血 不生
胸痹心痛 口唇青紫 皮肤瘀斑 舌有瘀点 脉涩不畅 出血暗红 局部青紫 肿胀疼痛
血入营分,扰乱心神。 高热,狂躁妄动,神昏谵语。
易致肿疡
热毒入血分,聚于局部,腐蚀 痈疽疮疡,以局部红肿热痛为特征。
血肉 , “热胜则肿”。
15
寒 邪
寒痹—膝盖的变形
屈伸不利
燥邪
署邪
16
腹部水肿
湿
湿痹 —下肢溃疡,反复发作

下肢水肿
17

口舌生疮

高热神昏
易致疮痈
18
(二)疠气
1、疠气的基本概念
●疠气: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 邪。
●传染途径:空气传染;口鼻侵入;饮食、蚊虫叮 咬、虫兽咬伤、皮肤接触等。
●疠气致病种类:大头瘟、虾蟆瘟、疫痢、白喉、 烂喉丹痧、天花、霍乱、鼠疫。
19
2、疠气的致病特点 (1)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2)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3)特异性强,症状相似。

中医-病因病机PPT

中医-病因病机PPT
一、外感致病因素 (一) 六淫
1.定义: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出现不正常变化,超过人 体适应能力,导致疾病,便称为六淫,或“六邪”。它是外感疾 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6
六 太过 导致人体发病 六

不及 急骤变化

正气不足
关于太过、不及
时未至而气已至 太过 (图)
时已至而气未至 不及
时:时间,太阳到达黄经某一位置的时刻 气:主气、当令之气(气温、气候)
(2) 暑性升散,扰神耗气伤津
(3) 暑多挟湿
14
湿邪 (Dampness)
4.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 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
(2) 湿性重浊
(3) 湿性粘滞
① 病程缠绵 ② 证候粘滞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15
燥邪 (Dryness/Dryness Evil)
5. 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一、正邪相争 正: 邪:
(一)正邪相争与发病 1. 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 2. 邪气侵袭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3. 邪正相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
29
正邪相争(二)
(二)正邪相争与病邪出入:
正不胜邪:表邪入里,病情恶化; 正能胜邪:邪气出表,病情向愈。
30
正邪相争(三)
(三) 正邪相争与虚实变化 实证: 虚证:
病因分类
内伤
其他(意外)
七情
外伤
可致病的病 理产物
痰饮
疠气
饮食
烧烫伤
瘀血
劳逸
冻伤
结石
虫兽伤
4
病因
3.病因的相对性 致病与非致病
六气——正常气候变化 七情——正常情志反映 饮食劳逸——正常生理需要 病理产物与病因

《病因病机》PPT课件 (2)

《病因病机》PPT课件 (2)
▪ 风邪外袭多自皮毛肌腠而入,从而产生外风 病证。
精品医学
15
▪ (一)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 l.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由于善 动而易犯于上,故属于阳邪。风邪侵袭,易 袭阳位,常伤及畜体的上部(头面)、阳经和肌 表。
▪ 2.风性善行而数变 风性“善行”是指风邪 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数 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 的特性而言,同时,由风邪为先导的外感疾 病,一般发病多急,传变也较快。
清窍
渴气急,甚或昏迷
惊厥
精品医学
29
▪ (三)祛暑法 暑邪致病当用祛暑法。
暑伤津气,则清热涤暑,益气生津,代表 方如王氏清暑益气汤。
暑湿弥漫,则清暑祛湿,宣通三焦,代表 方如三石汤。
暑入心营,则清营泄热,清心开窍,代表 方如清营汤。
精品医学
30

▪ Ⅳ、湿
湿邪是指自然界中使动物致病而产生具有 水湿之重浊、粘滞、趋下特性病状的外邪。 湿为长夏主气。夏秋之交,阳热下降,氤氲 熏蒸,水气上腾,潮湿充斥,故为一年之中
精品医学
36
▪ (一)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l.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干,干燥;涩,
涩滞;燥邪为干涩之病邪,燥与湿正好相反,
故外感燥邪,一方面最易耗伤畜体的津液,
精品医学
16
▪ 3.风为百病之长 风邪为六淫病邪的主要致
病因素,所以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 4.风性主动 风邪具有使物体摇动的特性,
如风吹则树动,故其致病具有类似摇动的症
状。大凡临床上见到的眩晕、抽搐等均可归 属在风性主动的范围。所以,《素问·阴阳 应象大论》说:“风胜则动”,《素问·至
真要大论》则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

《病因病机》课件

《病因病机》课件
病邪直接侵入内脏,而不经过 经络由表入里的过程。
转属
某一经络的病,经过传变,转 属于另一经络。
转系
一脏之病,可转变而累及所属 之脏。
传变的规律
01
传变规律与五行的生克 制化有关。
02
传变规律与阴阳盛衰有 关。
03
传变规律与脏腑经络的 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有 关。
04
传变规律与邪正盛衰有 关。
04
预防与治则
详细描述
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它们的正常运行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 功能至关重要。一旦气血津液失调,就会导致脏腑功能紊乱,引发各种疾病。 常见的气血津液失调包括气滞、血瘀、痰饮等。
03
疾病传变
传变的形式
01
02
03
04
传经
病邪从外侵入,由表入里,或 由浅入深,按经络的次序,逐渐深入。 Nhomakorabea直中
湿邪
湿邪粘滞重浊,易侵犯 人体下部,引起关节疼 痛、沉重等症状,如湿
痹。
内伤病因
01
02
03
七情内伤
喜、怒、忧、思、悲、恐 、惊等情绪变化,影响脏 腑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
饮食内伤
饮食不节、过饥过饱、偏 食等,影响脾胃功能,导 致消化不良、肥胖等疾病 。
劳逸失度
过度劳累或过度安逸,均 可导致身体机能下降,易 感染疾病。
预防
预防原则
健康生活方式
预防为主,强调在疾病发生前采取措施, 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 量运动、规律作息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 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疫苗接种
定期检查
根据疾病流行情况,及时接种相应疫苗, 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病因病机 ppt课件

病因病机  ppt课件
Ø 六淫:风 寒 暑 湿 燥 火
(淫,有太过、浸淫之意,六淫指反常的六气,属不正之气,故又称为 “六邪”)
Ø 疠气: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
ppt课件
7
风—六淫之首
Ø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风性善动,具有轻扬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属阳邪;开泄,是指 风易使腠理疏泄而开张,气液外泄,出现汗出、恶风等症;易袭阳位, 指风邪常易侵犯人体的头面、阳经和肌表、肺等阳位,表现畏寒、发热 等症状。
ppt课件
13

❖ 火为阳邪,其性上炎
火热之性燔灼、升腾上炎,属阳邪。常见高热、面赤、咽喉肿痛等症。
❖ 火易扰心神
轻者见烦躁、失眠;重者见狂躁不安,神昏谵语等。
❖ 火易耗气伤津
一是热迫津外泄而大汗,使津液化汗耗伤;二是热邪消灼煎熬阴津,可见口渴引 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等症。
❖ 火易生风动血
热极生风—火热之邪燔灼肝经,劫灼阴液,使筋脉使其滋养濡润而至肝 内内动,症见高热神昏、四肢抽搐等。 热盛动血—热入营血,火热之邪可迫血妄行,甚则迫血灼伤脉络,见各 种出血。
暑为阳邪,主升主散,侵犯机体可上扰心神及头目;暑邪多直入气分。
❖ 暑多夹湿
暑季炎热,且多雨而潮湿,故暑邪多兼夹湿侵犯机体。
ppt课件
11
湿
❖ 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
湿性类水,其性属阴,阴盛则阳病,故湿邪易损人之阳气;湿为有形之邪,最易 阻滞气机,使气机升降失常。
❖ 湿性重浊
湿邪具有沉重、重着的特点。如湿困于头,则头重如裹、昏昏欲睡。
❖ 寒主收引
寒邪袭体,使体内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
❖ 寒性清澈
分泌物或排泄物出现清稀状,如寒邪客肺的白痰。

中医护理第三章病因病机课件

中医护理第三章病因病机课件
严重病理状态,临床多表现为昏厥或亡脱等。
【小结】
不发病
正气不足
正胜邪退
(内因)
发病后向 阴阳偏盛 极
正不敌

(邪气盛则实 阴阳格 邪) Nhomakorabea拒
正邪斗争


阴阳失调
阴阳亡 失
邪气侵袭 (外因)
邪胜正负 (发病)
阴阳偏衰 发展
发展
(精气夺则虚 阴阳互


气机失常:气滞、气逆、气陷、气闭、 气脱
阴阳离决
【思考题】
病因
六、瘀血 (三)致病特点 • 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 • 肿块:久之可触及,按之不移 • 出血:血色多呈紫暗,或挟有瘀块 • 青紫或瘀斑、瘀点:局部见 • 舌象: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或舌下静脉曲张 • 脉象:多细涩、沉弦或结代
病因
七、外伤、虫兽伤 (一)外伤 • 外力损伤 • 烧烫伤 • 冻伤 (二)虫兽伤
病因
二、疠气 (二)致病特点 • 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 发病急聚、病情危重 • 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 传染方式、各有途径
病因
二、疠气 (三)发生与流行的条件 • 气候因素 • 环境和饮食因素 • 防治失时 • 社会因素
病因
三、七情 (一)概念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 志变化,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应,是机 体的精神状态。 (二)致病的特点 1.与精神刺激有关 2.直接伤及内脏 3.影响脏腑气机 4.情志波动,影响病情变化
病因
一、六淫 (六)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 2.火易伤津耗气 3.火易生风动血 4.火易致肿疡 5.火易扰心神 • 附:内火证
病因
二、疠气 (一)疠气的含义 ➢ 疠气,即疫疠之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

病因病机PPT课件

病因病机PPT课件
20
钩虫:又称伏虫,常由手足皮肤粘膜接 触被钩虫污染的粪土后而感染,症见腹 部隐痛、食欲不振、面黄肌瘦。
21
血吸虫:多因皮肤接触了有血吸 虫的疫水而感染。
22
药邪,是指因药物加工、使用不当而引起疾病 发生的一类致病因素。
多因用药过量、炮制不当、配伍不当、用法不 当而成。


中毒
特 点
加重病情,变生他疾
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疾病的临床表现可见与其病 机的虚实本质不符的假像。
真实假虚:一般是由于邪气亢盛,结聚体内,阻滞 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所致。“大实而有羸状”。
真虚假实:一般是由于正气虚弱,脏腑经络之气不
足,推动、激发功能减退所致。“至虚有盛侯。
27
正胜 邪退
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正气奋起抗邪,驱 邪外出。疾病趋向好转、痊愈。






外感性 季节性 地域性 相兼性 转化性
3
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 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
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风性善行而数变

风性主动

风为百病之长
风邪
4
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的 外邪,称为寒邪。

寒为阴邪,易作阳气
病 特
寒性凝滞

寒性收引
寒邪
5
凡致病具有重浊、粘滞、趋下特性的外邪, 称为湿邪。
病机
25
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 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实,指邪气盛,是以邪气亢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 病理状态。临床上常见壮热、狂燥、声高气粗、腹痛 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等。

病因病机PPT课件

病因病机PPT课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健康宣教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疾病预防知识,提 高公众对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定期检查
鼓励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便早期发 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疫苗接种
根据疾病流行情况,及时接种相应疫 苗,提高人群免疫力。
治则
综合治疗
个体化治疗
针对不同疾病采取多种治疗手段,包括药 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 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03 疾病传变
传变的形式
01
02
03
04
传经
疾病按照一定的经络脏腑顺序 相传。
直中
病邪直接侵犯某一脏腑,不经 过经络而发病。
转属
疾病由某一脏腑转到另一脏腑 ,以相生相克的关系相传。
转由
疾病由某一脏腑转归到另一脏 腑,以表里关系相传。
传变的规律
脏腑经络先后发病
疾病多从皮毛、肌肤、经脉开始,逐渐深入 脏腑,按照经络脏腑的顺序发病。
等。
饮食不节
过饥、过饱、饮食不规律等造 成脾胃损伤,影响气血生化。 如食积、泄泻等。
劳逸失度
过度劳累或长期缺乏运动导致 气血不畅,脏腑功能失调。如 劳倦过度、虚劳等。
痰饮瘀血
体内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痰饮, 血液运行不畅形成瘀血,痰瘀 互结导致多种病变。如瘿瘤、
瘰疬等。
其他病因
外伤
包括跌打损伤、烫伤、 冻伤等,直接伤害人体
03
暑邪
暑为阳邪,耗气伤津,易致热扰心神。 如中暑、暑湿感冒等。
燥邪
燥为阳邪,易耗伤津液,造成阴津亏 损。如秋燥、温燥等。
05
04
湿邪

病因病机篇.ppt

病因病机篇.ppt

• 大寒立春节前后也。此时大气降极而升,由静而动,地下 水中所藏上年秋季所收降的阳热,升动出土。造化个体。 根气摇泄,人身下部的阳热,亦升动摇泄。身体不强中气 不足之人,尤其是年老之人、与常病之人,此时必感觉精 神不振,食减不安。小儿如于此时发生麻疹,必多呕吐凶 证。下部阳泄,中气失根故也。如麻疹发生於小 寒前後多死,阳根拔散故也。冬至后有小虫飞动,或起热 风、或闻雷声,即是阳根拔散之事实也。
• 人体天地紊乱
• 升降失常——郁
• 圆运动失常
• 类如冬令以寒藏为常。倘若冬令之后,气候忽暖, 水中阳热,当藏不藏。水中阳热,在造化为中气之 根,在人身为生命之本。今当藏不藏,泄出地面。 外则化为邪热,内则根本空虚。人与造化同气,于 是冬温等病发生,人多死亡也。鼠疫即冬温之最重 者。
• 春令以温生为常,倘或初春之时,气候过温,水中应 当上升的阳热升的太过。则阳根拔泄,人与造化同 气,於是春温等病发生,人多死亡也。腥红热,即 春温之最虚者。
• 东南之域,下卑湿热,其人腠理疏通,汗液妄泄,阳 气内虚,故宜食椒、姜辛热之物,以助其阳也;西北 之域,高陵风寒,其人腠理致密,汗液内固,阳气充 实,不宜食椒、姜辛热之物,反盖其阳也。东坡先生 仕黄州,其民疫疠流行,先生以圣散子治之,其功甚 效。是其地卑湿,四时郁热,腠理疏通,汗液妄泄, 阳气虚寒,是以相宜。西北疫疠,民用之死者接踵, 此余之目击也。
• 夏令以热长为常。此时太阳盛满地面的热,以下降土 中为贵。夏日雨多,则阳热下降,酷热无雨、则阳 热不降。人与造化同气,如阳热不降,于是霍乱等病 发生,人多死亡也。 • 秋令以凉收为常。倘或深秋之时,大气燥结不降。 热气散而不收。人与造化同气、於是发生时行感冒 热伤风也。大气有病之时。惟中气健旺之人,自已 本身运动能圆,然后不随大气之不圆以俱病也。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风性主动:所致疾病症状具 有动摇不定的特点。 如眩晕、抽搐、震 颤。
(4)风为百病之长:风邪侵入肌 体的机会最多,其 他邪气常常依附于
2、寒邪 寒是冬季的主气。寒邪伤于 肌表者,阻遏卫阳, 称为“伤寒”;寒邪 直中脏腑者,伤及脏 腑阳气,称为“中 寒”。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为阴邪:寒冷的为阴。 易伤阳气:寒易伤及人体阳气使证候呈
(2)传染性强,易于流行:可通 过空气、食物等多种途径在人 群中传播。疫疠发病,既可大 面积流行,也可散在发生。
(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疫疠 侵犯人体,发为何病,具有一 定的特异性,且临床表现基本 相似。
2、疫疠的发生与流行条件 (1)气候反常:久旱、酷热、 洪涝、湿雾瘴气等。
(2)环境污染:空气、水源、 食物等受到污染。
(1)燥性干燥,易伤津液:燥性干 涩,损伤津液,引起 口咽干燥、皮肤干燥、 口唇干裂等。
(2)燥易伤肺:肺主气,司呼吸, 开窍于鼻,燥邪多由 口鼻而入,肺脏喜润 恶燥,极易伤肺,出
6、火邪 火为阳盛之气,包含温、热之邪。 三者性质相同,程度有异。温为热之渐,火 为热之极。火热旺于夏季,但不同于暑邪有 明显的季节性,且不受季节气候的限制,四 季均可发生。 (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
(3)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碍 气机
湿的本质属于水,故为阴邪,损伤 阳气,阻遏脾阳导致脾失健运。湿邪 留滞在脏腑经络使气机升降出 入失常出现脘腹胀满大便不爽。
(4)湿性趋下:湿的本质为水,水
往低处流,病变、部位多在人体下部, 如下肢水肿,泄泻、带下等。
5、燥邪 燥是秋季的主气。初秋夏 末多为温燥,深秋冬 天寒气渐起,多为凉 燥。
火的性质具有升腾上炎的特点,火邪致病 出现高热,面红目赤的症状,火热上炎扰动 神明出现神昏谵语、狂妄躁动。 (2)火易消灼津液
火为热极,迫津外泄,消灼津液出现烦渴 多饮,口干咽燥,小便短赤,大便干结。
(3)火易生风动血 火热之邪灼伤肝经导致肝风内动,热及生 风,出现高热、神昏谵语、四肢抽搐、颈 项强直。 火邪灼伤经脉迫血妄行,出现各种出血, 如吐血、尿血、便血等。 (4)火热易扰心神 火热与心相通应,故火热之邪入营血、扰 心神,可见心烦失眠、躁狂妄动、神昏谵 语等。 (5)火易致肿疡 火邪聚于局部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 症见疮疡局部红肿热痛。
第3章-6病因病机(ymm)
教学目标
➢掌握:六淫的性质与致病特点。 ➢理解:饮食致病的原因,劳逸致病
的原因。 ➢了解:七情致病特点、痰饮及瘀血
致病特病发生的原因,又 称致病因素、“邪 气”。
病因病机:疾病发生、发展与变 化的机制。
数变:发病迅速和病情变化无常, 如荨麻症,风团时 有时无。
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六淫 性质和致病特点
风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善行、数变; 风性主动;风为百病之长
寒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主收引 暑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
暑多挟湿 湿 湿性重浊;湿性黏滞;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
碍气机;湿性趋下 燥 燥易伤津;燥易伤肺 火 火性炎上;消灼津液;生风动血
(3)暑多挟湿
暑令气候炎热,多雨潮湿,暑 邪伤人多兼湿邪。常见头身困重, 脘腹胀满。
4、湿邪 湿是长夏的主气 。夏秋之交 是湿气最重的时期。地处潮湿,或从 事水中作业均可致湿邪为病。 (1)湿性重浊:重—沉重,感受湿邪 常见头重如裹,四肢困重;浊:秽浊 不清,湿邪所致疾病的的分泌物和排 泄物是秽浊不清的,如小便混浊,白 带过多。 (2)湿性黏滞:湿邪所致疾病病程长、 缠绵难愈或反复发作,如湿疹。
作业 六淫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二)疫疠
疫疠是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 的外感致病因素,又称为 “疫”“疠气” 、“戾气”、“疫 毒”、“毒气”、“异气”、“乖 戾之气” 等。
1、疫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发病急骤,病情危重。疫疠多
属热毒之邪,其性疾速,且常夹湿 毒、秽浊之气。故疫疠之邪虽同六 淫属外感之邪,但其发病更显急骤、 来势凶猛、变化多端、病情险恶。
现寒象。 寒邪伤表则恶寒发热、头身痛疼。 寒邪伤及脾胃则脘腹冷痛、腹泻。
(2)寒性凝滞 凝滞:凝结、阻滞不通。寒邪使经
脉气血凝滞不通,不通则痛,痛疼遇 冷加重。寒邪阻滞经络则肢体关节冷 痛。如过食生冷出现胃肠痉挛、腹痛 的症状。 (3)寒主收引
收缩牵引。寒邪可使气机收敛腠理 闭塞,筋脉收缩挛急。如夏天游泳出 现抽筋。 风寒感冒出现头痛、恶寒、 无汗的症状。
⑵影响脏腑气机 喜则气缓:缓解精神紧张,过 度使心气涣散、精神不集中甚 至精神狂乱。 怒则气上:使肝气上逆,出现 面红目赤、昏厥的症状。 悲忧则气消:使肺气消耗,意 志消沉,常见萎靡不振。
恐则气下:使肾气不固,气泄于 下,常见二便失禁。 惊则气乱:心气紊乱,惊慌失 措,常见心悸。 思则气结:伤脾导致气机郁结, 脾胃的运化失常,常见脘腹胀 满、纳呆。
(3)影响病情
七情不仅可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 ,而且可以影响病情的好转或 恶化。如高血压病人,遇事恼 怒,肝阳暴张,血压可以迅速 升高,发生眩晕,甚至突然昏 厥,或昏扑不语,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故在疾病的防治中 ,应充分重视人的情志因素。
(3)预防措施不当:预防隔离 工作不力。
(4)社会因素:社会动荡不安, 工作环境恶劣、生活极度贫困, 也是疫疠发生和流行的因素之一。
三、七 情
1.七情的基本概念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 惊七种情志变化。 七情致病,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 因素之一,故又称为“内伤七情”。 2.七情致病的特点 ⑴直接伤及内脏 喜伤心,怒伤肝, 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心主神志,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肝主疏泄,七情 致病以心、肝、脾功能失调多见。
3.暑邪 暑是夏季的主气。暑邪致 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产生于炎热 的夏季。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为夏天火热之气所化,其性 炎热。暑邪致病出现阳热症状。 中暑出现高热、烦渴、汗多等症 状。
(2)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
暑邪易升易散,使毛孔开放而 多汗,汗出过多耗气伤津。中暑 出现头晕或昏倒、出冷汗,四肢 发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