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概论妇产科学教学大纲讲解

合集下载

临床医学概论妇产科大纲(2014)-推荐下载

临床医学概论妇产科大纲(2014)-推荐下载

二、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定义 2、 熟悉功血分型,了解功血的病因
3、 熟悉功血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第二十三章 妇科
(3 课时)
第一节妇科常见症状和体征
(第一-二节共 1.5 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妇产科常见症状和体征。 第二节 盆腔炎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盆腔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原则。
2、熟悉慢性盆腔炎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第二节 妇科肿瘤
(1 课时)
第六节 前置胎盘
(0.5 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前置胎盘的定义和分类。 2.掌握前置胎盘的临床表现、诊断、熟悉鉴别诊断要点。 3.了解前置胎盘的处理。
3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1根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0不工资仅艺料可高试以中卷解资配决料置吊试技顶卷术层要是配求指置,机不对组规电在范气进高设行中备继资进电料行保试空护卷载高问与中题带资2负料2,荷试而下卷且高总可中体保资配障料置各试时类卷,管调需路控要习试在题验最到;大位对限。设度在备内管进来路行确敷调保设整机过使组程其高1在中正资,常料要工试加况卷强下安看与全22过,22度并22工且22作尽22下可护都能1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况保复进护杂行层设自防备动腐与处跨装理接置,地高尤线中其弯资要曲料避半试免径卷错标调误高试高等方中,案资要,料求编试技5写、卷术重电保交要气护底设设装。备备置管4高调、动线中试电作敷资高气,设料中课并技3试资件且、术卷料中拒管试试调绝路包验卷试动敷含方技作设线案术,技槽以来术、及避管系免架统不等启必多动要项方高方案中式;资,对料为整试解套卷决启突高动然中过停语程机文中。电高因气中此课资,件料电中试力管卷高壁电中薄气资、设料接备试口进卷不行保严调护等试装问工置题作调,并试合且技理进术利行,用过要管关求线运电敷行力设高保技中护术资装。料置线试做缆卷到敷技准设术确原指灵则导活:。。在对对分于于线调差盒试动处过保,程护当中装不高置同中高电资中压料资回试料路卷试交技卷叉术调时问试,题技应,术采作是用为指金调发属试电隔人机板员一进,变行需压隔要器开在组处事在理前发;掌生同握内一图部线纸故槽资障内料时,、,强设需电备要回制进路造行须厂外同家部时出电切具源断高高习中中题资资电料料源试试,卷卷线试切缆验除敷报从设告而完与采毕相用,关高要技中进术资行资料检料试查,卷和并主检且要测了保处解护理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临床医学妇产科学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妇产科学教学大纲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060010课程名称:妇产科学(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学分:4学分总学时:76学时理论课:56学时见习课:20学时先修课程要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等适应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教材: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03参考教材:2.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04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妇产科学是一门研究妇女生殖系统的生理、病理以及与妊娠有关的生理和病理的学科,也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临床学科。

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综合性与独特性,是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业必修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

培养的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妇产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诊疗方法以及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措施。

安排大量临床见习;结合临床案例进行PBL、CBL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由此提高学生内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达到能初步处理妇产科急、难、重症,初步具备妇产科科学研究的能力。

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妇产科临床及其它临床学科的工作奠定较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1.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妊娠诊断、正常分娩;熟悉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妊娠生理、正常产褥;了解孕期监护及保健,自学孕期营养及合理营养。

(2)掌握流产、异位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定义、病因、病理生理、分类、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

(3)掌握子宫颈癌、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定义、病因、病理生理、分类、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

(4)熟悉异常分娩、早产、胎膜早破、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胎儿窘迫定义、病因、病理生理、分类、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

《妇产科学》课程说课(临床医学)课件

《妇产科学》课程说课(临床医学)课件

2023《妇产科学》课程说课(临床医学)课件•课程概述•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教学重点与难点目录•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资源与效果•教学计划与进度•实践教学内容及安排01课程概述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重要学科基础课程之一,为医学生提供妇产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妇产科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涉及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病理、妊娠、分娩、妇科疾病等多个方面,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要求较高。

学科基础课程应用性强的学科掌握妇产科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和方法,了解妇产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沟通技巧和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其具备从事妇产科工作的基本职业素质和技能。

先修课程医学生需要先修《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学科,以了解人体结构和生理机制,为学习妇产科学打下基础。

后续课程《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等学科的深入学习和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为医学生提供必要的医学知识和技能,为其未来从事医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02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教学内容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分娩与产褥期的生理及管理妇产科常用检查和治疗方法妇产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发展史妊娠生理与妊娠期管理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010203040506学时安排总学时:54学时自学:无理论授课:36学时,占总学时的66.67%实验授课:18学时,占总学时的33.33%03教学重点与难点妇产科学基本知识介绍妇产科学的基本概念、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等。

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讲解妇产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妇产科手术的手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针对不同手术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进行详细讲解,包括人工流产、产前诊断、剖宫产等。

对于一些复杂的妇产科疾病,其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需要深入讲解,同时需要结合临床案例进行剖析。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临床)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临床)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年专54学时一、课程的地位与任务妇产科学是医学科学的组成部分,属于临床医学中的一门涉及面较广和整体性较强的独立学科,是专门研究妇女特有的生理和病理的一门学科,包括产科学和妇科学两大部分。

对于将要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医学生,是必修的主干课程。

二、课程简述1、课程目标:产科学是关系到妇女妊娠、分娩、产褥全过程,要求对该过程中所发生的生理现象、心理和病理改变进行诊断和处理,以及协助新生命诞生。

妇科学是研究妇女非妊娠期生殖系统的生理和病理改变。

包括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生殖内分泌疾病、女性生殖器损伤、女性生殖器畸形等,要求掌握妇科基础知识并能对发生的病理改变做出诊断与相应处理。

妇产科学还包括计划生育,主要研究女性生育调节,要求掌握避孕、绝育及优生等知识。

本门课程主要介绍妇产科学的专业基础理论、生理产科、病理产科的基本知识及妇科、计划生育的基本知识及其疾病的诊治。

主要分为妇科学和产科学两大部分。

产科学是一门关系到妇女妊娠、分娩、产褥全过程,并对该过程中所发生的生理现象、心理和病理改变进行诊断和处理,以及协助新生命诞生的医学学科。

产科学包括产科学基础、生理产科学、病理产科学、胎儿及早期新生儿学四大部分。

妇科学是一门研究妇女非妊娠期生殖系统的生理和病理改变、并对其进行诊断和处理的医学学科。

妇科学包括妇科学基础、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生殖内分泌疾病、女性生殖器损伤、女性生殖器畸形及其他女性生殖器疾病等内容。

妇产科学还包括计划生育,主要研究女性生育调节,包括避孕、绝育和优生等内容。

2、教学方法:妇产科学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考试等。

其中课堂讲授是通过教师结合CAI课件,运用启发式、提问式、以问题为先导等教学方法对指定教材讲解。

实验是教师在实验室里指导学生进行四步触诊法以及骨盆测量等的操作练习,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联系,并通过教师的指导熟练操作技能。

《妇产科学》(第9版)教学大纲(适用临床医学专业)

《妇产科学》(第9版)教学大纲(适用临床医学专业)

《妇产科学》(第九版)教学大纲Obstertrics and Gynaecology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课程总学时73(理论总学时40/实践总学时33)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学分3.5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临床专业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章节内容学时章节内容学时第一章绪论自学第十七章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自学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自学第十八章外阴及阴道炎症0.3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2第十九章子宫颈炎症0.2第四章妊娠生理 1.5第二十章盆腔炎性疾病及生殖器结核1第五章妊娠诊断0.5第二十一章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2第六章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自学第二十二章女性生殖器发育异常自学第七章遗传咨询、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与胎儿手术自学第二十三章盆底功能障碍性及生殖器官损伤疾病0.5第八章妊娠并发症第二十四章外阴肿瘤自学自然流产1第二十五章子宫颈肿瘤2异位妊娠1第二十六章子宫肿瘤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第二十七章卵巢肿瘤、输卵管肿瘤及原发性腹膜癌2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0.5第二十八章妊娠滋养细胞疾病2早产0.5第二十九章生殖内分泌疾病第九章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异常子宫出血 1.5心脏病1闭经1糖尿病1多囊卵巢综合征1病毒性肝炎0.5绝经综合征0.5性传播疾病1第三十章不孕症与辅助生殖技术1急性阑尾炎自学第三十一章计划生育自学第十章胎儿异常:胎儿窘迫、多胎妊娠 1.5第三十二章性及女性性功能障碍自学第十一章胎儿附属物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膜早破2.5第三十三章妇女保健自学第十二章正常分娩2第三十四章妇产科常用特殊检查自学第十三章异常分娩2第三十五章妇产科内镜自学第十四章分娩期并发症2第十五章产褥期与产褥期疾病-产褥感染0.5第十六章妇科病史及检查自学教学进度安排序号内容所属章节学时1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第三章2 2妊娠生理、妊娠诊断第四、五章2 3自然流产,早产,胎膜早破第八、十一章2 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第八章2 5心脏病、糖尿病第九章2 6性传播疾病、病毒性肝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第八、九章2 7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第十一章2 8正常分娩第十二章2 9异常分娩第十三章2 10胎儿窘迫、多胎妊娠、产褥感染第十、十五章2 11分娩期并发症: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子宫破裂第十四章2 12异位妊娠、不孕症与辅助生殖技术第八、三十章213生殖器炎症、盆腔器官脱垂第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三章214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第二十一章215子宫颈肿瘤第二十五章216子宫肿瘤第二十六章217卵巢肿瘤、输卵管肿瘤及原发性腹膜癌第二十七章218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第二十八章219异常子宫出血、绝经综合征第二十九章220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第二十九章2妇产科学是专门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病理变化以及生育调控的一门临床学科。

《妇产科学》(第9版)教学大纲(适用临床医学专业)

《妇产科学》(第9版)教学大纲(适用临床医学专业)

《妇产科学》(第九版)教学大纲Obstertrics and Gynaecology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课程总学时73(理论总学时40/实践总学时33)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学分3.5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临床专业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章节内容学时章节内容学时第一章绪论自学第十七章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自学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自学第十八章外阴及阴道炎症0.3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2第十九章子宫颈炎症0.2第四章妊娠生理 1.5第二十章盆腔炎性疾病及生殖器结核1第五章妊娠诊断0.5第二十一章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2第六章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自学第二十二章女性生殖器发育异常自学第七章遗传咨询、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与胎儿手术自学第二十三章盆底功能障碍性及生殖器官损伤疾病0.5第八章妊娠并发症第二十四章外阴肿瘤自学自然流产1第二十五章子宫颈肿瘤2异位妊娠1第二十六章子宫肿瘤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第二十七章卵巢肿瘤、输卵管肿瘤及原发性腹膜癌2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0.5第二十八章妊娠滋养细胞疾病2早产0.5第二十九章生殖内分泌疾病第九章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异常子宫出血 1.5心脏病1闭经1糖尿病1多囊卵巢综合征1病毒性肝炎0.5绝经综合征0.5性传播疾病1第三十章不孕症与辅助生殖技术1急性阑尾炎自学第三十一章计划生育自学第十章胎儿异常:胎儿窘迫、多胎妊娠 1.5第三十二章性及女性性功能障碍自学第十一章胎儿附属物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膜早破2.5第三十三章妇女保健自学第十二章正常分娩2第三十四章妇产科常用特殊检查自学第十三章异常分娩2第三十五章妇产科内镜自学第十四章分娩期并发症2第十五章产褥期与产褥期疾病-产褥感染0.5第十六章妇科病史及检查自学教学进度安排序号内容所属章节学时1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第三章2 2妊娠生理、妊娠诊断第四、五章2 3自然流产,早产,胎膜早破第八、十一章2 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第八章2 5心脏病、糖尿病第九章2 6性传播疾病、病毒性肝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第八、九章2 7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第十一章2 8正常分娩第十二章2 9异常分娩第十三章2 10胎儿窘迫、多胎妊娠、产褥感染第十、十五章2 11分娩期并发症: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子宫破裂第十四章2 12异位妊娠、不孕症与辅助生殖技术第八、三十章213生殖器炎症、盆腔器官脱垂第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三章214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第二十一章215子宫颈肿瘤第二十五章216子宫肿瘤第二十六章217卵巢肿瘤、输卵管肿瘤及原发性腹膜癌第二十七章218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第二十八章219异常子宫出血、绝经综合征第二十九章220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第二十九章2妇产科学是专门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病理变化以及生育调控的一门临床学科。

妇产科教学大纲.临床

妇产科教学大纲.临床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GYNEMETRICS,供临床医学专业三年制教学用一、课程性质妇产科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妇女特有的生理和病理的一门学科,包括产科学和妇科学两大部分。

产科学是一门关系到妇女妊娠、分娩、产褥全过程,并对该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生理、心理、病理改变进行诊断、处理的医学科学,是一门协助新生命诞生的医学科学.妇科学是一门研究妇女非妊娠期生殖系统的一切病理改变并对其进行诊断、处理的医学科学.理论学时62,实验学时10。

二、课程教学目标在三年制专科妇产科教学中,要始终按照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三严(严肃态度、严格要求和严密的方法)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作好妇产科医生和进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授课条理分明,由浅入深,突出重点,结合国内外新动力、新成就、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调动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教学内容1。

讲解女性内外生殖器及相关临床联系。

2。

讲解女性生殖系统血管、淋巴、神经的分布及临床意义。

3.讲解女性骨盆的特点、重要径线及其生理病理意义及盆底结构。

讲解女性内外生殖器邻近器官的解剖及意义。

目的要求1。

熟悉女性外、内生殖器官解剖.2.了解盆腔血管,淋巴及神经的分布。

3.熟悉女性骨盆的形态与分娩有关的解剖特点。

4。

熟悉女性骨盆底的解剖。

5.熟悉女性生殖器官邻近器官的解剖及意义。

第三章女性生殖生理教学内容1。

一般介绍妇女一生中各时期的生理特点及月经的临床表现。

2.详细讲解卵巢的功能及卵泡的发育、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和萎缩的过程,以及它所分泌的性激素,雌、孕和雄激素的生理作用。

3.重点讲解卵巢激素对生殖器官的作用和引起的详细的周期性变化.4.重点讲解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的神经内分泌轴对月经周期的调节机理。

目的要求1。

了解妇女一生中各阶段的生理特点.2。

《妇产科学》见习教学大纲(临床医学,法医)

《妇产科学》见习教学大纲(临床医学,法医)

《妇产科学》见习教学大纲(临床医学,法医)《妇产科学》见习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法医学专业)I 前言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中一门重要学科,与临床各科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学习好妇产科学是学好临床医学的关键科目之一。

通过妇产科学的见习学习,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妇产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和治疗原则等方面都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为日后学习和从事临床各科的医疗实践奠定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妇产科学、急救医学、法医学专业(方向)学生使用。

总教学参考学时为20学时。

II 正文一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学生深入病房,亲自接触病人,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了解各种化验情况和诊断与治疗等,使学生对妇产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检查和诊治原则等各个方面有一个比较全面和系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能熟悉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知识和相应的诊治技能。

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从医素质、掌握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和解决临床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教学要求妇产科学的见习教学需深入各个专科,以临床见习为主,结合当前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实际情况,以分析实际病例为主要手段,充分消化、吸收理论课的内容。

老师在带见习过程中,应根据当前医学发展趋势,介绍一些新理论、新观点和新的诊疗技术,同时注意加强三基训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切实提高对妇产科疾病的诊治能力。

三教学内容(一)妇科:阴道炎、异位妊娠、子宫肌瘤、宫颈癌(二)产科:分娩机制、产科四步触诊、产程观察注:见习内容可根据临床情况作适当调整。

III 教学组织与方法一实施机构:由第一临床学院妇产科学教研室执行。

二组织内容:教案讲义审稿、集体教学备课、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手段应用。

三教学方法:1.见习教学:见习分组10—15人/组,带教教师按照教学要求指导询问病史,规范体格检查和病历书写、组织临床病例讨论等。

2.教学点:在第一临床学院教学,承担教师由第一临床学院妇产科学教研室委派。

《妇产科学》理论教学大纲(临床医学等)

《妇产科学》理论教学大纲(临床医学等)

《妇产科学》理论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等专业使用)Ⅰ 前言妇产科学是一门有关妇女、胎儿、新生儿保健和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临床学科。

主要研究妇女在妊娠、分娩、产褥期的生理和病理,胎儿和新生儿的生理和病理以及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能掌握妇产科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并能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原则和预防措施,为今后担当妇女、儿童的保健工作和医学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便更好地为妇女儿童的健康服务。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提高课堂的讲授效果,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妇产科学的基础知识,疾病病因和发病机理以及疾病的防治措施,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要结合临床病例讨论,应用模型、电影、投影及幻灯进行直观教学,并适当介绍国内外现代科学的新进展、新成就。

教学方法应采取直观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妇产科学、医学美容、医学影像学、麻醉学、法医学、急救医学专业(方向)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以便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84学时,即讲课64学时,实验(见习)20学时。

理论与实验(见习)学时之比3.2:1 。

四使用教材:《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乐杰,6版,2004年。

II 正文总论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一教学目的在掌握女性盆骨的形态结构及与分娩有关的解剖特点的基础上,掌握女性内、外生殖器的解剖及其同邻近器官的关系。

二教学要求(一) 复习并掌握女性盆骨的形态结构,掌握与分娩有关的解剖特点。

《妇产科学》教学大 纲

《妇产科学》教学大 纲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前言妇产科学是医学科学的组成部分,是属于临床医学中的一门涉及面较大和整体性较强的学科。

是专门研究妇女特有的生理和病理的一门学科,包括产科学和妇科学。

教材为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大纲适用于预防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总学时54学时,其中大课34,见习20学时。

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妇女一生中各阶段的生理特点。

2.掌握卵泡的发育过程、卵泡各时期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3.了解性激素的来源,合成和分泌的特点,激素作用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及研究动态。

4.掌握性激素的生理作用和生殖系统(重点子宫、卵巢、阴道上皮)的周期性变化及临床意义。

5.熟悉月经的临床表现,掌握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机制。

二、计划学时数 2学时三、教学内容(一)妇女一生中各阶段的生理特点:重点介绍青春期、性成熟期和围绝经期的特点。

(二)月经临床表现:月经、月经初潮的定义。

月经周期的计算方法。

经期、经量、经血的特征及伴随的症状。

(三)卵巢的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卵巢的功能:(1)产生卵子及排卵;(2)内分泌功能1.详细讲解卵泡发育、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和萎缩的过程。

2.重点讲解伴随着卵巢卵泡发育、排卵、黄体形成及其所分泌激素对生殖器官的作用及周期性变化。

3.了解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的生理作用。

4.详细介绍卵巢在卵泡期及黄体期的激素分泌特点,以及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对月经的调节机理。

(四) 了解月经周期的调节机制,说明由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的下丘脑、脑垂体、卵巢、了宫内膜互相存在着调节的关系。

四、见习内容1.基础体温图像示教。

2.阴道脱落细胞或宫颈粘液结晶取样、制片及示教。

3.子宫内膜图片示教。

4.说明临床上监测排卵的手段。

第四章妊娠生理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悉受精、着床、胚胎发育及胎盘形成过程。

2.掌握妊娠期间母体生殖系统、乳房、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及其他系统的生理变化特点。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完整版)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完整版)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Obstetric and Gynecology(供五年制麻醉医学本科专业用)前言1.课程基本信息:总学时/总学分:54学时/3学分理论学时/学分:36学时实验学时/学分:18学时开课单位: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教研室2.课程性质:妇产科学作为麻醉学专业的专业课,是一门研究妇女生殖系统的生理和病理,以及与妊娠有关的生理和病理的学科。

3.教学目的:妇产科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以后从事临床工作和进行医学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4.教学要求:妇产科学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及见习(门诊及病房)两大部分,在课堂讲授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授课中条理分明,由浅入深,重点突出,提高课堂讲授效果,加强基础理论,阐明妇产科基础知识及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适当介绍国内外新成就,反映现代科学水平并说明某些课题研究方向,使学生逐步熟悉社会-心理-生物的医学模式。

通过见习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临床病例讨论,CAI、SP模型、幻灯、示教等方法达到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并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将来的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同学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程地位: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学科组成的一部分,是临床医学中涉及面较广且独立性较强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妇产科学是一门研究妇女生殖系统的生理和病理,以及与妊娠有关的生理和病理的学科。

本课程需要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等相关知识作基础。

6.参考教材:本大纲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谢幸、苟文丽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八版《妇产科学》配套使用,适用于五年制麻醉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学。

7.考核方法:本课程为校考课,学生理论课考核采用笔答考试方式为主,其成绩可占总成绩的70%。

平时成绩按课程形成性评价考核实施占30%,平时成绩由课堂出勤记录、阶段测试、实验/实践组成。

妇产科教学大纲临床医本

妇产科教学大纲临床医本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Gynecology & Obstetrics》课程编号:课程类型:必修,专业课总学时:86。

理论学时:大课42,小课16,见习学时:26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医学课程简介: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妇产科学是医学临床课程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包括妇科学、产科学、围产医学及计划生育等专业。

学习妇产科知识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对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保障广大妇女、胎儿及新生儿的健康。

通过妇产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见病与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学习体格检查,特别是妇科情况及产科情况的检查;培养严格的无菌观念,熟悉各种消毒方法;重视手术基本操作的训练;掌握常见病及难产的手术适应症、禁忌症及了解一些手术方法;学习妇科及产科病历的书写;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及综合判断处理的能力,为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Course introduction –ObstetricsδGynecology (OB/GYN)OB/GYN is a basic subject of clinic medicine course, which is included in gynecology, obstetrics, perinatology, and family planning. During studying, the students must consist in a principle of preventing diseases and focus on the obstetric and gynecologic care of women throughout their life span, especially in the period of fetus, puberty, sexual maturity and menopause. They must attach importance to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the female diseases in the early period. By studying this course, medical students are supposed to gain the essential OB/GYN knowledge, which include etiology, pathogenesis,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diagnostics and management of the common diseases. Meanwhile, the students will learn how to make physical examination, such as pelvic examination, fetus palpation and pelvic inlet examination. They will also master the concept of asepsis during every procedure and be familiar to the sterilizing methods , the indications and contraindications of various kinds of OB/GYN procedure, and operating skill .In order to set up the foundation of OB/GYN clinic practice, they need to cultivate their abilities of making out the case history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 the procedure skills training, the clinical thinking, judgments, and solutions to problems step by step.二、学时分配(一)大课讲授内容理论学时教学方法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2 大课讲授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2 大课讲授妊娠生理 2 大课讲授妊娠诊断 1 大课讲授正常分娩 2 大课讲授流产 1 大课讲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2 大课讲授异位妊娠 1 大课讲授胎盘早剥 1 大课讲授前置胎盘 1 大课讲授妊娠合并心脏病 1 大课讲授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1 大课讲授妊娠合并糖尿病 1 大课讲授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1 大课讲授异常分娩 3 大课讲授产后出血 1 大课讲授羊水栓塞 1 大课讲授子宫破裂 1 大课讲授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3 大课讲授子宫颈癌 1 大课讲授子宫肌瘤 1 大课讲授子宫内膜癌 1 大课讲授卵巢肿瘤 2 大课讲授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2 大课讲授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1 大课讲授闭经 1 大课讲授围绝经期综合征 1 大课讲授子宫内膜异位症 1 大课讲授不孕症 1 大课讲授计划生育 2 大课讲授总计42(二)小课讲授内容理论学时教学方法孕妇监护 1 小课讲授评估胎儿健康的技术 1 小课讲授分娩机转(头位、臀位) 2 小课讲授早产0.5 小课讲授过期妊娠0.5 小课讲授双胎妊娠 1 小课讲授巨大胎儿0.5 小课讲授羊水过多0.5 小课讲授羊水过少0.5 小课讲授胎儿生长受限 1 小课讲授胎儿窘迫 1 小课讲授胎膜早破0.5 小课讲授产褥感染 1 小课讲授妇科病史及检查 1 小课讲授临床常见症状的鉴别要点 2 小课讲授多囊卵巢综合症 1 小课讲授子宫脱垂 1 小课讲授总计16(三)见习:26时(四)自学内容:正常产褥胎儿先天畸形死胎妊娠合并贫血产前优生遗传咨询脐带异常晚期产后出血痛经经前期综合征妇女保健妇产科常用特殊检查三、理论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讲授学时:2学时(大课讲授)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1.掌握内生殖器各部分解剖与生理功能。

临床医学妇产科学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妇产科学教学大纲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060010课程名称:妇产科学(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学分:4学分总学时:76学时理论课:56学时见习课:20学时先修课程要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等适应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教材: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03参考教材:2.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04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妇产科学是一门研究妇女生殖系统的生理、病理以及与妊娠有关的生理和病理的学科,也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临床学科。

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综合性与独特性,是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业必修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

培养的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妇产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诊疗方法以及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措施。

安排大量临床见习;结合临床案例进行PBL、CBL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由此提高学生内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达到能初步处理妇产科急、难、重症,初步具备妇产科科学研究的能力。

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妇产科临床及其它临床学科的工作奠定较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1.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妊娠诊断、正常分娩;熟悉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妊娠生理、正常产褥;了解孕期监护及保健,自学孕期营养及合理营养。

(2)掌握流产、异位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定义、病因、病理生理、分类、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

(3)掌握子宫颈癌、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定义、病因、病理生理、分类、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

(4)熟悉异常分娩、早产、胎膜早破、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胎儿窘迫定义、病因、病理生理、分类、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学概论妇产科学教学大纲
I 前言临床医学教育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但近十余年来一直沿用过去的医学教材。

在卫生部组织和指导下,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04年2 月出版了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第 6 版临床医学专业教材《妇产科学》。

这一教材的出版,必将极大地推动医学专业妇产科学的教学实践,医学生更好地掌握作为高级临床医师所必备的妇产科学专业知识,从而对整个医学教育事业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教材变更必然带来教学计划的相应变动,为规范教学活动,统一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使医学专业妇产科学教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使每一位医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妇产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制定这本教学大纲,供教学及考核时参考使用。

本大纲是用于临床医学概论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1.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章节均列出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三个部分。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即按国家职业医师标准要求),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

(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一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2.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班级及专业采用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3.根据教学计划总教学时数为12学时,其中理论课10 学时,示教课2 学时。

n 正文
产科部分
正常分娩
教学目的:在了解妊娠的过程后,熟悉决定分娩的因素、掌握枕先露的分娩机转、掌握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处理。

教学要求:
1.掌握决定分娩的三因素。

2.掌握枕先露的分娩机转.
3. 掌握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处理
教学内容:
1. 讲解决定分娩的三因素即产力、产道及胎儿,并说明三者间的相互关系
2. 重点详细讲解三个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
3. 分娩的先兆征象.,临产的诊断及产程的分期..
产后出血
教学目的:了解原因、分类、熟悉临床表现和诊断、掌握防治措施。

教学要求:
1. 掌握产后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及诊断•
2. 熟悉产后出血的各种预防措施.
3. 掌握产后出血的处理方法.h
教学内容:
1•讲解产后出血的定义及四大主要原因•
2•讲解不同病因所引起的产后出血的临床特征.
3. 讲解加强孕期保健、孕产期管理对预防产后出血的意义•
4. 详细讲解各种病因引起产后出血的治疗措施及应急抢救原则、出血性休克的...
抢救.
产褥期感染
教学目的:了解造成产褥感染的诱因,常见病菌和病理变化、熟悉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措施。

教学要求:
1. 掌握产褥感染的常见病因、诱因、病理变化、掌握临床表现、诊断防治措施。

2. 熟悉晚期产后出血病因、诊断和防治.
教学内容:
1•重点讲解产褥感染的途径、生殖器官周围以及所引起的全身感染的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断。

2•讲解产褥感染的预防要点以及治疗措施.…..
妇科学部分
流产
教学目的:了解病因和病理变化、熟悉不同发展阶段和处理、掌握几种特殊情况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教学要求:
1. 掌握流产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处理。

2. 掌握流产一系列过程中各阶段的临床表现及不同阶段的处理原则。

教学内容:
1. 了解流产的定义。

2. 重点掌握流产各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3 •熟悉习惯性、感染性及过期流.产等特殊类型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

...
4. 了解流产的鉴别诊断。

异位妊娠
教学目的:了解异位妊娠的定义和分类、了解输卵管妊娠的病因和病理变化、掌握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特点,辅助诊断方法、掌握输卵管妊娠的处理原则。

教学要求:
1. 熟悉异位妊娠的定义和分类。

2. 了解输卵管妊娠的高危因素。

3. 掌握输卵管妊娠早期诊断的方法及急症处理。

4. 熟悉不同类型异位妊娠的处理原则,异位妊娠药物治疗的适应证及方法。

教学内容:
1. 了解异位妊娠的定义、分类及高危因素。

2. 掌握异位妊娠病因、病理及转归。

3・熟悉输卵管妊娠早期诊断方法和处理原则。

.……
4. 了解输卵管妊娠与流产、黄体破裂、盆腔炎的鉴别诊断.
生殖器炎症
教学目的:在了解外阴,阴道自然防御功能的基础上,学习外阴,阴道正常菌群及
各种外阴阴道炎症的病因,临床表现的异同点,诊断及处理.学习急慢性宫颈炎的病
理变化,诊断及治疗。

教学要求:
1. 了解外阴炎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

2. 掌握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病因、传染方式、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防治•
3. 掌握宫颈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的转化机制,明确宫颈糜烂与宫颈炎的区别,及各
自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

4. 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自然防御机制。

5. 熟悉急性盆腔炎的病因、病理变化及不同发展过程的临床表现以及防治原则。

_ 教学内容:
1. 重点掌握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的生物学特性症状、体征,诊断方法及治疗。

2. 掌握慢性宫颈炎的分类及各自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

3•了解活跃鳞柱交界、原始鳞柱交界、转化带.了解宫颈炎治疗的适应症及方法.
4. 熟悉女性生殖器结核的传播途径、戒理亠临床表现、诊断―一(确诊方法丄、鉴别
诊断(尤其与卵巢癌)及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指征」
子宫颈癌
教学目的:在了解宫颈癌诱发因素的基础上学习其组织发生,发展,掌握宫颈癌的癌前病变,病理类型,早期诊断。

教学要求:
1. 了解子宫颈癌的流行病学及病因、子宫颈癌的组织发生和发展。

2. 掌握子宫颈癌的病理变化、熟悉其转移途径及临床分期。

3. 掌握子宫颈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及早期诊断方法。

4. 掌握子宫颈癌的治疗原则。

5. 了解子宫颈癌的预后、预防及随访。

教学内容:
1. 一般介绍子宫颈癌的流行病学及病因
2. 一般介绍子宫颈癌的组织发生和发展
3. 讲解子宫颈癌的病理变化:鳞状上皮癌、不典型增生、原位癌、镜下早期浸
润癌、鳞状上皮浸润癌、腺癌
4. 重点讲解转移途径及临床分期。

…….
5. 重点讲解诊断方法与鉴别诊断。

6. 讲解子宫颈癌的处理原则:1.不典型增生的处理;2.原位癌处理;3.镜下早期浸
润癌处理;4.浸润癌的处理
7. 讲解子宫颈癌的预后、预防及随访普查
子宫肌瘤
教学目的:通过了解与子宫肌瘤发病有关的一些因素,病理变化,来学习子宫肌瘤分类,变性,临床表现及诊疗手段。

教学要求:
1. 掌握子宫肌瘤的类型、临床表现及诊断。

2. 重点掌握各类子宫肌瘤的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
1. 了解子宫肌瘤的发病情况
2. 掌握子宫肌瘤的病理变化及不同的类型
3. 熟悉各种类型子宫肌瘤的不同临床表现及其诊断方法……,肌瘤变性的临床表现
4. 了解子宫肌瘤药物治疗的指征,方法及手术处理的原则.
5. 了解子宫肌瘤与娃振的相互影响、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
川教学组织与方法
1、实施机构:由临床医学院妇产科教研室执行。

2、组织内容:教案讲义审核、集体教学备课、教学方法研究、示教课病人及教员的配备,双语教学计划。

3、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以集体授课为主,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课堂教学,辅与现代教育技术如
CAI课件。

核心内容讲授为主,重点内容介绍为主,一般内容自学为主
实验教学:示教分组(15人/组)示教类型:病人示范,病例讨论,小型讲课,幻灯片,录像片
辅导形式:课堂及示教课答题
4、考核办法: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操作考试
IV 教学时数分配表
讲课内容教学手段
时数
教学内容
- 见习内容时数类型
核心重点
1、正常分娩CAI211分娩、妇科肿瘤录象2临床示教
2、前置胎盘CAI111
3、产后出血CAI111
4、产褥感染CAI111
5、流产CAI111
6、异位妊娠CAI111
7、生殖器炎症CAI121
8、宫颈癌CAI112
9、子宫肌瘤CAI111
合计101010合计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