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课堂中的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师生双方的互动,数学课堂没有了互动,也就没有了课堂教学的活动和师生的对话与沟通。

”由此可以看出,在提倡互动型课堂的趋势下,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应再是传统的、单纯的静态知识传授,而应是互动型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相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沟通”与“合作”的过程。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进行师生互动,才能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真正实现高效数学课堂。

一、师生互动首先要师生角色的转变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交流的过程,我们要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的思维就容易被激活,课堂教学效果就好。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

”很多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一名老师而去喜欢他所教的科目,而不会由于喜欢一门科目而去喜欢一个老师,相互融洽,相互信任的感情是是调动学生学好数学的强劲动力,也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

反之,如果师生不能产生情感互动,学生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也就根本谈不上有效的教学,学生甚至放弃学习,这样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

因此教师必须要真正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注意把握课堂情绪,创设积极的课堂气氛。

教师必须始终做到“眼中有生、心里有生”,确立学
生主体的教学观。

在整个师生互动过程中,要以一种商量、协商的口吻进行对话。

例如,“你说得的方法很好,请讲慢一点,让大家学学好吗?”“这个问题,我还有这种不同的解法……你们觉得行吗?”这样的话语使学生与教师的心拉近了。

“老师,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认为……”“老师你说的我还是不理解,我还是觉得我有道理!”这样的积极互动,势必能完全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逐步形成数学高效课堂的前提。

2.教师变“教”为“导”,学生变“接受”为“自学”
高效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不仅是指他们之间简单的、狭隘的语言谈话,应该是师生间共同协作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师生互动的直接体现,要求教师从已经习惯了的传统角色中走出来,从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学思想。

如在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解法时,通过让学生先回忆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然后自己来求ax2+bx+c=0(a≠0,b2-4ac≥0)的根,通过自学推导出的公式学生易理解,易牢记。

接着引导学生根据被开方数是非负数的性质归纳出根的判别式(δ>0,δ=0,δ<0)三种情况与方程根的情况的关系,通过生生互动交流、师生互动的情况下,学生很快了解并掌握它们间的关系。

所以,改变课堂教学的“灌输式”课型,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师生互动得以体现。

二、师生互动应积极营造一个互动的环境
1.从现实生活出发,利用生活里常见的事物进行形象教学
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时,我以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出示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活动的衣架;校门口的活动门等,学生对看到的事物并不陌生,从而有了极强的参与意识,课堂一下活跃起来了。

学生通过交流活动,自主得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不稳定性、对边平行且相等)。

2.创设问题情景,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师生的合作与交流是“师生互动”的直接表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应是随机发生,而不一定要人为地设计出某个时间段老师讲,某个时间段学生讨论,也不一定是老师问学生答。

即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创设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语言上尽量用“激励式”、“诱导式”语言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尽量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回答,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及培养学生创设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完全平方公式”时,可以这样来进行:
(1)提出问题:(a+b)2=a2+b2成立吗?
(显然学生的回答有:成立、不成立、不一定成立等等)
(2)引导学生计算:
①(a+b)(a+b)= ②(m+n)(m+n)= ③(x+y)(x+y)= ④(c-d)(c-d)=
(3)引导学生发现①算式的左边就是完全平方式(a+b)2
算式的结果形式是a2±2ab+b2 显然不得于a2+b2
(4)进一步提出:能直接写出结果吗(a+1)2=?
这样学生也就一下子明白了这个规律可以作为公式…
通过教师的诱导,学生的参与,使学生既认识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形成,对该公式的掌握也一定有很大的帮助,这种探索精神也势必激励学生去习,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3.设置问题串,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意
通过十多年的数学教学工作,我已认识到自学数学的基本任务不只是“授之以鱼”,而是要“授之以渔”,因此,在教学数学“双基”的同时,我更加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问题串,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意,从而更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我向李庾南老师学习,重视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分析研究、抽象概括等活动,我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习了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同学们能否根据定义自己动手操作将一张矩形纸片对折后,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在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后,我引导学生进行全班分析研究:首先提问学生为什么剪成的图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学生回归到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接着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对折时的折痕抽象为几何图形,是什么图形?它有什么作用?由此得到等腰三角形的哪些性质?经过师生的交流讨论,推理论证,从而使学生获得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其推论1,而后让学生将定理及其推论1的文字表达转化为符号表达。

最后我又提供数学材料,让学生将定理及其推论1的简单应
用练习,从深化对定理的认识,初步理解定理的应用价值,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加深了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了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比较、联想猜想、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用数学的思想方法阐述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提升,思维水平和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学数学的方法得到进一步掌握,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意和学习热情。

4.是要及时鼓励表扬,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实践证明,人的人脑在兴奋状态时,思维和表现效果最佳。

让学生的大脑兴奋起来,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对此应适当加以表扬和鼓励。

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其积极性。

表扬和鼓里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始终如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才能体现高效的数学课堂。

三、师生互动还要创设有效的互动路径
1.体验过程
在高效数学课堂中有效的师生互动应该有“经历体验”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特点。

如在学习“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as)”时,可分别给学生一个角(一条边)、两个角(两条边、一角一边)、两条边及其夹角(两条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的条件,让学生去画一画、想一想,究竟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唯一确定一个三角形(或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动手或指导学生,让学生在互动中充分经历和体验了判定三角形全等所需要的条件,
因此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2.思维碰撞过程
在高效数学课堂中有效的师生互动,必须有师生思维碰撞的过程。

它既可能是师生思维的冲突,也可以是师生思维过程的相互补充。

如在上面提到的“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引出的过程中,教师组织了一次促进学生思维完善的互动过程,从而有效地促使学生构建起“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意义。

总之,师生互动作为高效数学课堂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要真正体现它的有效性,教师不仅要在理念上重视它,更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互动中形式与实质的关系,要以平等的师生观来指导与学生的交往过程,掌握互动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唯有从本质上理解并把握自己的互动角色,才能真正地实现数学高效课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