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概述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概述教学研究21 第9期(总第162期)罗艳君: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概述课程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
课程集中而具体地体现了教育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规划。
教育的信息化以及现代化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因此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
系统地回顾和分析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演变历程,并总结其历史经验及教训,分析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可以为当今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课程理念及其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沿革概述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已经走过20余年,对其发展历程做一个简要的回顾是很有必要的,对现今以及以后该课程的发展方向起一个导向作用。
总体上看,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历史沿革可以分为5个阶段:1)计算机课程萌芽试验阶段(1978~1986年);2)计算机课程逐步发展阶段(1986~1991年);3)计算机课程快速发展阶段(1991~2000年);4)信息技术课程启动阶段(2000~2003年);5)信息技术课程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
总体趋势为:文化论——技术性学科——信息素养。
1.1 文化论1981年,前苏联的计算机教育学家伊尔肖夫(A.P.Ershov)提出“程序设计——人类的第二文化”(Programming,The Second Literacy)的理念。
他指出:“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人类只有第一文化就不够了,必须掌握阅读和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能力。
”[1]计算机课程萌芽试验阶段(1978~1986年)。
1981年,教育部5所直属重点大学附中首次在高中阶段以选修课方式开展计算机课程。
在这段时间内,我国中学计算机课程由无到有,并开展重点试验,几年间全国有数千所中小学相继配备计算机,开设选修课,或开展课外活动,编写教材,探索教学方法,撰写论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使中学计算机教学的研究逐步深入。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
3、方法评价 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如下优点:
(1)任务驱动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 的教学思想。 (2)易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3)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 基于问题的学习
1、方法简介
基于问题的学习是指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 意义的总是情境中,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 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或真实性的问题,形 成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问题”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题的方法。 (4)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
基于问题的学习的不足之处:
(1)需要花费的时间较多。 (2)难于形成合适的问题。 (3)应用难度比较大。
六 范例教学法
1、方法简介
范例教学法就是以典型范例为中心的教与学,使学生能够依靠特 殊(范例)掌握一般,并借助这种“一般”独立地进行学习。
从教学的方法论意义上讲,范例教学法首先要求根据学科理论体 系整理出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基本理论和应用在内的典型范例;
1、方法简介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言语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 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
特点:
① 要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进行讲授 ② 讲授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新知识并进行
思考 ③ 学生在倾听与反馈中建构知识 ④ 口头语言、表情语言、体态语言是传递知识的基本工
具 ⑤ 教师要对讲授的内容做合理的组织 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咱形式。
1.6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 在的问题与发展思路
1.6.1 存在的问题
1.观念跟不上、评价机制不完 善
2.发展不平衡 3.资金不足
4.师资缺乏
5.教法落后
6.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
标准没有颁布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ppt课件
ppt课件.
43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技microelectronictechnologyintegratedcircuit13电子线路使用的基础元件的演变真空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electronicbaseware14真空电子管vacuumtube在这个阶段产生了广播电视无线电通信仪器仪表自动化技术和第一代电子计算机晶体管transistor1948年发明再加上印制电路组装技术的使用使电子电路在小型化方面前进了一大步产生了第二代计算机electronicbaseware15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简称ic20世纪50年代出现以半导体单晶片作为材料经平面工艺加工制造将大量晶体管电阻等元器件及互连线构成的电子线路集成在基片上构成一个微型化的电路或系统
性能: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加法,或者400次乘法
ppt课件.
5
2、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是传递和交流信息的技术。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 和信息技术。
(1)古代通信技术:飞鸽传书、狼烟、 烽火、“鸣金收兵”---鼓声; (2)近代通信技术:广播、电报、电话、电视; (3)现代通信技术:包含数字技术、微波技术、卫星通信、 光纤通信等。
1992 16MHz 40MB 1998 200MHz 4.3GB 2007 2000MHz 160GB
1M 12寸单显
32M 14寸彩显
1024M 19英寸液 晶显示器
8000元 左右
6000元 左右
5000元 左右
配置越来越好,但价格越来越低
ppt课件.
32
四、 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概述(转)教学研究21 第9期(总第162期)罗艳君: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概述课程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
课程集中而具体地体现了教育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规划。
教育的信息化以及现代化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因此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
系统地回顾和分析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演变历程,并总结其历史经验及教训,分析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可以为当今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课程理念及其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沿革概述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已经走过20余年,对其发展历程做一个简要的回顾是很有必要的,对现今以及以后该课程的发展方向起一个导向作用。
总体上看,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历史沿革可以分为5个阶段:1)计算机课程萌芽试验阶段(1978~1986年);2)计算机课程逐步发展阶段(1986~1991年);3)计算机课程快速发展阶段(1991~2000年);4)信息技术课程启动阶段(2000~2003年);5)信息技术课程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
总体趋势为:文化论——技术性学科——信息素养。
1.1 文化论 1981年,前苏联的计算机教育学家伊尔肖夫(A.P.Ershov)提出“程序设计——人类的第二文化”(Programming,The Second Literacy)的理念。
他指出:“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人类只有第一文化就不够了,必须掌握阅读和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能力。
”[1]计算机课程萌芽试验阶段(1978~1986年)。
1981年,教育部5所直属重点大学附中首次在高中阶段以选修课方式开展计算机课程。
在这段时间内,我国中学计算机课程由无到有,并开展重点试验,几年间全国有数千所中小学相继配备计算机,开设选修课,或开展课外活动,编写教材,探索教学方法,撰写论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使中学计算机教学的研究逐步深入。
第一章《走进信息社会》第1课时《信息技术的发展脉络与趋势》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
5.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拓展任务。
五、课后作业
1.梳理信息技术发展脉络,制作思维导图。
2.撰写一篇关于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短文,分享自己的见解。
3. �搜索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
3.通过对信息技术发展脉络的学习,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思维导图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信息技术的发展脉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2.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帮助学生提炼信息技术的核心概念和关键知识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3)结合实践性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2.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事件,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学习信息技术的发展脉络:讲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各个阶段,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变迁,培养他们的历史观念。
4.教学策略: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针对性。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3)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4)加强团队合作指导,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阶段,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设计实践性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 教案
第一章信息时代的新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第一节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一、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必要性1、信息技术教育成为各个国家与民族振兴的重要手段(1)信息资源成为国家与地区重要的战略资源。
(2)克服数字鸿沟、实现教育同权的措施。
(3)信息多元化要求开拓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2、信息社会中个人发展的必要条件(1)信息技术成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2)信息素养成为个人就业的重要条件。
(3)信息技术发展改变了人们交流信息的方式与范围。
二、从计算机课程到信息技术课程1、课程名称的变化:从计算机课程到信息技术课程。
2、课程目标的变化:从计算机文化到信息素养3、信息素养培育途径分析(1)信息技术课程的显性课程(2)信息技术课程的隐性课程4、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1)、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试验启动阶段、逐步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
(2)、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体系的发展经历了教学大纲、指导纲要、课程标准三个阶段。
5、对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性的理解。
(1)新课程,许多问题正在探索(2)课程不断发展与变化三、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位置1、不同国家信息技术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2、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位置分析2000年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将“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之一。
3、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1)《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的新课程标准》在2003年颁布。
(2)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3)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培养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共包括六个模块。
(5)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学分为2+2+(x)其中必修2学分,科目内选修2学分,跨领域选修x学分。
(6)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修满4学分,才能取得高中毕业资格。
(7)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须和选修两部分,共六个模块,其中必须模块为:信息技术基础。
1.2信息技术发展脉络与趋势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
2.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方法: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的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入理解信息技术发展。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每个小组的问题给予解答和建议。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
4.多元评价,促进发展: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注重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5.情感教育,培养价值观:
-在教学中穿插信息技术伦理、网络安全等内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
-通过讨论信息技术对环境、社会的影响,引导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以及先前的学习经验,进行以下学情分析。高中阶段的学生在思维上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他们对信息技术已有一定的了解,能够使用基本的计算机软件和网络资源,但在深入理解和分析信息技术发展脉络与趋势方面,尚存在一定的困难。
-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并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筛选、整合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其在讨论和分析中能够提出有见地的观点。
-促进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协作,提高团队学习效率。
1.2信息技术发展脉络与趋势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信息技术基础(浙教版)课程教案
信息技术基础(浙教版)课程教案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与发展历程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基本原理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2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发展历程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信息技术的概念与发展历程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信息技术应用案例小组讨论法:讨论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4 教学资源教材:《信息技术基础》课件:信息技术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等案例资料:具体的信息技术应用案例1.5 教学评价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测试:考查学生对信息技术概念与发展的理解第二章:计算机基础知识2.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概念与发展历程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2.2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定义与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计算机的基本软件组成计算机的基本操作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概念与发展历程实验法:操作计算机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小组讨论法:讨论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2.4 教学资源教材:《信息技术基础》课件: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等实验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等2.5 教学评价实验操作:检查学生计算机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度作业:完成关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的练习题测试:考查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第三章:操作系统应用3.1 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功能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学会使用常用软件和应用程序3.2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的概念与功能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常用软件和应用程序的使用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操作系统的概念与功能实验法:操作Windows操作系统进行实际练习小组讨论法:讨论常用软件和应用程序的使用3.4 教学资源教材:《信息技术基础》课件: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等实验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等3.5 教学评价实验操作:检查学生操作系统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度作业:完成关于常用软件和应用程序的练习题测试:考查学生对操作系统应用的掌握第四章:网络与通信技术4.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与功能掌握计算机网络的连接与使用方法了解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4.2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功能计算机网络的连接与使用方法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功能实验法:操作计算机网络进行实际练习小组讨论法:讨论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4.4 教学资源教材:《信息技术基础》课件:计算机网络的连接与使用方法等实验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等4.5 教学评价实验操作:检查学生计算机网络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度作业:完成关于计算机通信技术练习题测试:考查学生对网络与通信技术的掌握第五章:文字处理与办公自动化5.1 教学目标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与使用方法学会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进行工作效率提升了解办公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5.2 教学内容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与使用方法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方法办公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与使用方法实验法:操作文字处理和办公自动化软件进行实际练习小组讨论法:讨论办公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5.4 教学资源教材:《信息技术基础》课件:文字处理软件和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方法等实验设备:计算机、投影第六章:电子表格与数据处理6.1 教学目标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功能与使用方法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了解电子表格软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6.2 教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功能与使用方法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电子表格软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案例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功能与使用方法实验法:操作电子表格软件进行实际练习小组讨论法:讨论电子表格软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6.4 教学资源教材:《信息技术基础》课件: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方法等实验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等6.5 教学评价实验操作:检查学生电子表格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度作业:完成关于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练习题测试:考查学生对电子表格与数据处理掌握的程度第七章:演示文稿制作7.1 教学目标掌握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功能与使用方法学会使用演示文稿进行有效沟通和展示了解演示文稿软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7.2 教学内容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功能与使用方法有效沟通和展示的技巧演示文稿软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案例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功能与使用方法实验法:操作演示文稿软件进行实际练习小组讨论法:讨论演示文稿软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7.4 教学资源教材:《信息技术基础》课件: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方法等实验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等7.5 教学评价实验操作:检查学生演示文稿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度作业:完成关于有效沟通和展示的练习题测试:考查学生对演示文稿制作的掌握程度第八章:数据库基础8.1 教学目标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与功能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学会使用数据库进行数据管理与分析8.2 教学内容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与功能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数据管理与分析的方法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与功能实验法:操作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实际练习小组讨论法:讨论数据管理与分析的方法8.4 教学资源教材:《信息技术基础》课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等实验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等8.5 教学评价实验操作:检查学生数据库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度作业:完成关于数据管理与分析的练习题测试:考查学生对数据库基础的掌握程度第九章:多媒体技术基础9.1 教学目标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功能掌握多媒体软件的使用方法学会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创意设计与表达9.2 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功能多媒体软件的使用方法创意设计与表达的方法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功能实验法:操作多媒体软件进行实际练习小组讨论法:讨论创意设计与表达的方法9.4 教学资源教材:《信息技术基础》课件:多媒体软件的使用方法等实验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等9.5 教学评价实验操作:检查学生多媒体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度作业:完成关于创意设计与表达的练习题测试:考查学生对多媒体技术基础的掌握程度第十章:信息安全与网络道德10.1 教学目标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掌握计算机安全防护的基本方法了解网络道德的基本规范与要求10.2 教学内容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计算机安全防护的基本方法网络道德的基本规范与要求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信息安全案例小组讨论法:讨论网络道德的基本规范与要求10.4 教学资源教材:《信息技术基础》课件:信息安全案例等重点和难点解析:1. 信息技术的概念与发展历程: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教学论
第一章信息技术教学论概述1、信息媒体和信息媒体应用的方法是信息技术的两个基本要素。
一般来说,信息技术的分类体系结构包括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和信息应用技术三个基本的层次。
2、信息技术教学论:信息技术教学论是研究信息技术教学现象和问题,揭示信息技术教学规律,指导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的一门理论兼应用的学科。
3、信息技术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全过程。
信息技术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包括:(1)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和任务;(2)信息技术的课程设置;(3)信息技术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4)信息技术教学评价;(5)信息技术教学环境;(6)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及其发展。
4、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基本特点:(1)信息技术教学论是一门综合性的独立的边缘性学科;(2)信息技术教学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3)信息技术教学论是一门发展中的理论;(4)信息技术教学论是一门具有创新型的理论学科。
5、开设信息技术教学论的目的: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和信息技术科研的能力。
6、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学习要求:(1)端正态度,明确信息技术教学论学习的重要性;(2)重视方法,提高能力;(3)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理论和技术。
7、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以计算机学科教学研究为主和以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究为主的阶段。
第二章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1、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1)信息技术教育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2)信息技术教育引发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3)信息技术教育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2、信息技术课程的作用:(1)提升信息素养,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2)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3)有效支撑其他学科的课程改革;(4)为培养信息技术人才起到奠基作用;(5)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美国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中小学生的技术活用能力,日本信息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运用能力,英国信息技术教育总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第一章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1.1信息技术设备的发展1.1信息技术发展的历程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利用信息的历史,也是人类不断创新知识的历史。
人类利用信息的历史,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
如:1.语言和文字的产生;2.印刷技术的发明;3.电报、电话、无线电、广播、电视、传真等交流工具的产生;4.计算机的诞生以及后来的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产生,大大强化了人们收集、存储、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5.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其基本内容是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完整的电脑网络系统,达到资源共享、互相协调和多种服务的目的。
美国学者阿多尔温·托夫勤在80年代出版的《第三次浪潮》曾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
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迄今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农业革命;第二次浪潮是工业革命;第三次浪潮是目前正在经历着的信息革命。
信息技术在当代是指应用现代化的手段生成、存储、传递、处理、显示、识别、提取、控制信息的技术。
可以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描述成: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以微电子技术为先导,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以光、电通信技术为载体,以多媒体为终端体现,以造福人类,服务社会为目的基本结构。
目前,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的广泛应用将改变我们的工作、生活及学习方式,同时也为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务。
1.2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在我国完成国家信息化的进程中,它首当其冲地成为重要的技术基础,成为人才素质和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50多年来,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5个重要阶段:1.大型计算机阶段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的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读作:埃尼阿克)。
大型机(Mainframe)经历了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发展,使计算机技术逐步走向成熟。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
文化论
LOGO
3.课程目标 3.课程目标
这一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计算机教育和计算机课程还处于发 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受到当时“ 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受到当时“程序设计是人类第 二文化”观点的影响, 二文化”观点的影响,以及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条件 限制和计算机教师队伍数量的限制, 限制和计算机教师队伍数量的限制,计算机课程以 选修课程的形式出现。 选修课程的形式出现。
YOUR SITE HERE
文化素养论
LOGO
3.课程目标 3.课程目标
培养信息素养 •2000年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000年的 2000年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中明确提出,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 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 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003年3月31日发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03年 31日发布的 日发布的《 2003 实验) 也明确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应把提升学生 (实验)》也明确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应把提升学生 的信息素养作为核心目标。 的信息素养作为核心目标。
以计算机操作和应用为主 • 1994年《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五 1994年 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个模块: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本操作与使用, 个模块: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本操作与使用, 计算机常用软件介绍,程序设计语言, 计算机常用软件介绍,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在现代 社会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社会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 1997年《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 1997年 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 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目的, 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目的,教学 内容和要求。 内容和要求。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课件
操作系统功能
包括处理器管理、内存管 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和作业管理等五大功能。
常见操作系统
Windows、Linux、Mac OS等。
常用软件介绍与应用
01
02
03
04
办公软件
如Microsoft Office、WPS Office等,用于文字处理、表
格制作、幻灯片演示等。
图像处理软件
如Adobe Photoshop、GIMP 等,用于图片编辑、美化、合
在信息技术领域,创新思维体现在不断尝试新的技术和方法,以 更高效、更准确地完成任务。
强调跨学科合作
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创新思维鼓励跨学 科合作,创造出更具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其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
电报、电话的发明和应用,实现了信息的 远距离快速传递。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使书籍、 报刊成为重要的信息储存和传递的媒体。
现代社会中信息作用
信息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资源 信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是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资源。
信息是决策的重要依据
在现代社会中,决策的正确与否往往 取决于所掌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
数据库应用实例
通过实例展示数据库在信息管理、 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应用,以及数
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生活场景体验
数字化生活的概念
01
阐述数字化生活的定义、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它对我们日常
生活的影响。
数字化生活场景
02
通过实例展示数字化生活在购物、娱乐、教育等领域的应用,
信息技术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ppt课件
04
数字化生活与产业变革
2024/1/26
15
数字化生活表现和影响
数字化生活表现
智能手机普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4/1/26
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数字内容消费成为日常娱乐主要方式。
16
数字化生活表现和影响
在线教育、远程办公、在线医疗等数字化服务广泛应用。
数字化生活影响
提高生活便利性,满足个性化需求。
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促 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度 融合。
增强国家竞争力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提升国家在信息时 代的竞争力,抢占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制高点。
2024/1/26
22
05
信息安全与伦理道德问题
2024/1/26
23
信息安全概念及威胁类型
学习建议
1
2
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3
多做实践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024/1/26
30
学习建议与拓展资源
• 关注最新技术动态,了解行业发展趋势。
2024/1/26
31
学习建议与拓展资源
01
拓展资源
2024/1/26
02
03
04
教材配套习题集及答案解析。
在线课程和学习网站,如 Coursera、edX等。
2024/1/26
应用软件
包括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游戏软件等,是基于系统 软件开发的,用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或实现特定功能的程 序。
工具软件
包括诊断程序、调试程序、病毒防治软件等,是用于维护 和管理计算机的工具。
第一章-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概况
第一章-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概况第一章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概况引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了社会层面的文化建设,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的内在素养的某种结构性的追求,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描述,“信息素养是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公民的基本素养”,“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信息素养”……,那么什么是信息素养呢?本章将梳理信息素养的概念,追溯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史,并通过介绍国外一些国家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状况,让大家去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对比、分析中外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异同。
学习目标本章学习目标: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信息素养的含义。
了解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能够总结出各个阶段的变化特点。
了解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与地区的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状况,能够概括出各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共性。
第一节信息素养概念的提出与发展围绕信息素养的概念,专家学者等研究人员众说纷纭。
对相关观点的整理,既可以沿循某条线索进行,譬如依据时间顺序加以整理从中总结发现对信息素养概念认识的变化,也可以从对比的视角来进行观察,譬如,理论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方面的尝试,国外的代表性观点及国内的典型认识,专家学者的认识与一线教师的定位。
本节综合运用了以上提及的几种线索对信息素养的概念进行梳理。
一、国外对信息素养的认识信息素养的概念最早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发展而来。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并把它定义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
与现在的信息素养理论相比,这个定义只是一个原始雏形。
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下设的“信息素养主席委员会”在其研究的总结报告中给信息素养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就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信息的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一概念迅速从图书情报界扩展到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逐渐成为信息时代的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第1章___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
一、计算机文化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82-1990)
3.课程目标
✓ 这一时期,我国计算机教育和计算机课程还处于发展 的初期阶段,由于受到当时“程序设计是人类第二文化” 观点的影响,以及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条件限制和计算机 教师队伍数量的限制,计算机课程以选修课程的形式出 现。
✓ 在1983年教育部主持召开的“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试验 工作会议”上,在总结试点学校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 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大纲,规定了相应的教学内容,规 定计算机选修课的目标是:(参看教材P4)
一、社会背景
1.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 2001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纲要中明确提出 了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指出:“大力发展现代远 程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水平”。
✓ “十五”期间,国家将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 重点支持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 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启动“校校通”工 程,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网络教育,把远程教 育网络建设纳入国家信息技术工程建设的格局。
✓ 1987年在听取了各方专家的意见以后,又颁布了 《普通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 行)》,规定教学目标与要求是:P5
一、计算机文化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82-1990)
4.课程内容—以计算机工作原理与计算机程序设 计语言为主
✓ 1984年当时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中学电子计 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行)》编写的教材共分 “计算机简介、BASIC语言、数的进位制和逻辑 代数”四个部分。
一、计算机文化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82-1990)
2.课程指导思想---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 伊尔肖夫还提出,现代人除了传统的读写算意识与能力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计算机文化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82-1990)
3.课程目标 1984年颁发了《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 (试行)》 1986年又在福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中学计算机教 育工作会议”,决定在1983年制订的教学大纲中 增加部分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内容,课程的目标也 相应地包括了计算机应用。 1987年在听取了各方专家的意见以后,又颁布了 《普通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 行)》,规定教学目标与要求是:P5
一、计算机文化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82-1990)
2.课程指导思想---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 伊尔肖夫还提出,现代人除了传统的读写算意识与能力这 些文化知识以外,还应该具有一种可以与之相比拟的程序 设计意识与能力,这就是说具有第二种文化—程序设计文 化。而教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可以帮助人们从小培育一种 程序设计意识与能力。 此外,美国计算机教育领域的学者也都不约而同在各自的 理论与实践中指出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可以成为学 生思维技能发展的一种途径。如,美国心理学家与计算机 教育家西摩· 佩泊特于1980年提出了计算机可以具体化形 式思维,进一步提出了“组合思维”的观点。美国加州大 学伯克利分校劳伦斯科学馆的副主任阿瑟· 刘赫曼1984年 也提出:“计算机文化也是一种思维技能。计算机文化意味 着能够吩咐计算机做那些你希望它做的事情。”此外他还 提出了程序设计形成了计算机文化的脊椎骨。
一、社会背景
1.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2001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纲要中明确提出 了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指出:“大力发展现代远 程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水平”。
“十五”期间,国家将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 重点支持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 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启动“校校通”工 程,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网络教育,把远程教 育网络建设纳入国家信息技术工程建设的格局。
一、计算机文化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82-1990)
1.社会背景 1984年邓小平同志在上海观看两位少先队员表 演计算机时提出的“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 这句话无疑成为计算机教育发展的最高指令,有 如黑夜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进进的道路。 1986年,教育部“第三次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 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决定成立国家教委全国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该中心于1987年正 式成立,分北京研究部和卜海研究部)。同时, 此次会议还制定了发展我国中学计算机教育的指 导方针,并在1983年制定的教学大纲基础上,增 加了部分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内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计算机文化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82-1990)
2.课程指导思想---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 “程序设计是人类第二文化”和“程序设计可以 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观点 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当时在计算机教育界一批很有 声望的学者和专家,多年来,计算机教育领域的 研究人员都把学习程序设计语言作为计算机课程 的核心内容,认为学生可以利用算法的学习来培 养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加把计算机程 序设计语言和程序设计方法的学习作为唯一获得 这种问题解决能力的途径。
第一节 计算机教育阶段的计算机课程 一、计算机文化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82-1990) 二、计算机工具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91-1999)
一、计算机文化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82-1990)
1.社会背景 2.课程指导思想
3.课程目标
4.课程内容
一、计算机文化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82-1990)
一、计算机文化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82-1990)
4.课程内容—以计算机工作原理与计算机程序设 计语言为主 1984年当时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中学电子计 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行)》编写的教材共分 “计算机简介、BASIC语言、数的进位制和逻辑 代数”四个部分。 1987年颁发的《普通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 纲要(试行)》中教学内容增加了文字处理、电 子表格和数据库等应用软件。
二、计算机工具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91-1999)
4.课程内容—以计算机操作和应用为主
1994年《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五个模块: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本操作与 使用、计算机常用软件介绍、程序设计语言、计 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1997年《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 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目的、 教学内容和要求(参看P10)
二、计算机工具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91-1999)
1.社会背景
(1)计算机工具化 (2)1991年10月召开第四次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 会议(计算机教育事业发展的里程碑)。国家教委副主
任柳斌在会上作了《积极稳步地发展中小学计算机教 育》的报告。报告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和规划 的宏观角度肯定了我国发展计算机教育的决心,提出 了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方针,指出计算机在 中小学的普及和提高将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此次 会议,国家教委还成立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领导小组, 随后,各个省市也陆续成立了相应的机构,我国中小 学计算机教育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健康发展。
一、社会背景
1.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和《中小学信息技 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三个重要文件。决定从 2001年开始,用5-10年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 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启动中小学 “校校通”’工程,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 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与互联网或中国教育卫 星宽带网连通,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 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会议还决定将信息技 术课程列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并对中小学信息 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目标、内容等做了详细的规 定,指出了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明确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目标与内容。
第1章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 程及其发展趋势
本章学习目标与要点
1. 了解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
2. 了解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指导
思想
3. 知道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
内容
4. 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趋势
outline
Ç第一节 Ç第二节 Ç第三节 计算机教育阶段的计算机课程 信息技术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 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趋势
一、社会背景
1.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截至2008年上半年,标志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 建设的两大工程—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和中 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已经初具规模,覆盖面已 遍及全国,初步形成了“天地合一”的现代远程教 育传输网络。
一、计算机文化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82-1990)
3.课程目标
这一时期,我国计算机教育和计算机课程还处于发展 的初期阶段,由于受到当时“程序设计是人类第二文化” 观点的影响,以及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条件限制和计算机 教师队伍数量的限制,计算机课程以选修课程的形式出 现。 在1983年教育部主持召开的“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试验 工作会议”上,在总结试点学校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 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大纲,规定了相应的教学内容,规 定计算机选修课的目标是:(参看教材P4)
1.社会背景 1981年教育部派代表团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与世界信息处理联合会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三届 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根据世界中小学计算 机教育发展需求,在听取了参会专家意见的基础 上,教育部于1982年做出了“在清华大学、北京 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5 所大学的附中试点开设BASIC语言选修课”的决定, 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从此拉开了序幕。 1983年,当时的教育部主持召开了“全国中学计 算机试验工作会议”,制定了计算机选修课的教 学大纲,规定了相应的教学日标和内容。
一、社会背景
1.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和地区已经认识到信息化 人才是教育信息化、国家信息化的重要保障。为 此,世界各国纷纷在基础教育领域发展信息技术 教育以适应国家信息化对人才培养方面带来的新 挑战,我国也不例外。 在2000年1月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 会议,当时的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会上做了题为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人大力普及信 息技术教育》的报告,会议还印发了《关于在中 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 《关于在中小
二、计算机工具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91-1999)
2. 课程指导思想---计算机工具论(以计算机应用 为主) 1985年,在美国弗吉尼亚举行的第四届世界计算 机教育大会(WCCE/85)上,有些专家提出:中小 学计算机课程应该从以程序设计语言为主转向把 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即以计算机应用为主)。 持“工具论”观点的人认为,计算机只不过是现 代社会中的信息处理、信息传播的工具,只要能 操作、会用就行了。也就是说,计算机教育应该 以培养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并将其作为解决问 题的工具为主要目标。
一、计算机文化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82-1990)
2.课程指导思想---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 这一观点是在1981年8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世 界信息处理联合会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三届世界 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由原苏联的计算机教育学 家伊尔肖夫提出的,他在会上所作的报告:“程序 设计—人类的第二文化”中提出了人类生活在一个 “程序设计的世界”的看法。 他指出,科学上的发现、社会组织工作、人们的 日常生活与学习都按照一定的过程进行,都是一 种有序的生活,善于还是不善于编排与执行自己 工作、生活与学习的程序是人们能不能有效地完 成各种任务与能够得到一种有条理的生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