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计算机文化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82-1990)
1.社会背景 1984年邓小平同志在上海观看两位少先队员表 演计算机时提出的“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 这句话无疑成为计算机教育发展的最高指令,有 如黑夜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进进的道路。 1986年,教育部“第三次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 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决定成立国家教委全国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该中心于1987年正 式成立,分北京研究部和卜海研究部)。同时, 此次会议还制定了发展我国中学计算机教育的指 导方针,并在1983年制定的教学大纲基础上,增 加了部分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内容。
二、计算机工具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91-1999)
2. 课程指导思想---计算机工具论(以计算机应用 为主) 1985年,在美国弗吉尼亚举行的第四届世界计算 机教育大会(WCCE/85)上,有些专家提出:中小 学计算机课程应该从以程序设计语言为主转向把 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即以计算机应用为主)。 持“工具论”观点的人认为,计算机只不过是现 代社会中的信息处理、信息传播的工具,只要能 操作、会用就行了。也就是说,计算机教育应该 以培养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并将其作为解决问 题的工具为主要目标。
一、计算机文化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82-1990)
3.课程目标 1984年颁发了《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 (试行)》 1986年又在福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中学计算机教 育工作会议”,决定在1983年制订的教学大纲中 增加部分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内容,课程的目标也 相应地包括了计算机应用。 1987年在听取了各方专家的意见以后,又颁布了 《普通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 行)》,规定教学目标与要求是:P5
一、社会背景
1.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和地区已经认识到信息化 人才是教育信息化、国家信息化的重要保障。为 此,世界各国纷纷在基础教育领域发展信息技术 教育以适应国家信息化对人才培养方面带来的新 挑战,我国也不例外。 在2000年1月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 会议,当时的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会上做了题为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人大力普及信 息技术教育》的报告,会议还印发了《关于在中 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 《关于在中小
一、计算机文化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82-1990)
2.课程指导思想---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 “程序设计是人类第二文化”和“程序设计可以 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观点 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当时在计算机教育界一批很有 声望的学者和专家,多年来,计算机教育领域的 研究人员都把学习程序设计语言作为计算机课程 的核心内容,认为学生可以利用算法的学习来培 养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加把计算机程 序设计语言和程序设计方法的学习作为唯一获得 这种问题解决能力的途径。
一、计算机文化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82-1990)
2.课程指导思想---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 这一观点是在1981年8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世 界信息处理联合会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三届世界 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由原苏联的计算机教育学 家伊尔肖夫提出的,他在会上所作的报告:“程序 设计—人类的第二文化”中提出了人类生活在一个 “程序设计的世界”的看法。 他指出,科学上的发现、社会组织工作、人们的 日常生活与学习都按照一定的过程进行,都是一 种有序的生活,善于还是不善于编排与执行自己 工作、生活与学习的程序是人们能不能有效地完 成各种任务与能够得到一种有条理的生活的关键。
1.社会背景 1981年教育部派代表团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与世界信息处理联合会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三届 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根据世界中小学计算 机教育发展需求,在听取了参会专家意见的基础 上,教育部于1982年做出了“在清华大学、北京 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5 所大学的附中试点开设BASIC语言选修课”的决定, 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从此拉开了序幕。 1983年,当时的教育部主持召开了“全国中学计 算机试验工作会议”,制定了计算机选修课的教 学大纲,规定了相应的教学日标和内容。
二、计算机工具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wenku.baidu.com(1991-1999)
1.社会背景
(1)计算机工具化 (2)1991年10月召开第四次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 会议(计算机教育事业发展的里程碑)。国家教委副主
任柳斌在会上作了《积极稳步地发展中小学计算机教 育》的报告。报告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和规划 的宏观角度肯定了我国发展计算机教育的决心,提出 了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方针,指出计算机在 中小学的普及和提高将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此次 会议,国家教委还成立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领导小组, 随后,各个省市也陆续成立了相应的机构,我国中小 学计算机教育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健康发展。
一、社会背景
1.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2001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纲要中明确提出 了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指出:“大力发展现代远 程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水平”。
“十五”期间,国家将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 重点支持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 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启动“校校通”工 程,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网络教育,把远程教 育网络建设纳入国家信息技术工程建设的格局。
二、计算机工具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91-1999)
3.课程目标
受到计算机工具论思想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 计算机应用软件的能力是这一时期计算机课程 的教学目标,计算机课程的开设也都以教授计 算机应用软件为主。 1994年10月《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 行)》(参看P8) 1997年10月《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 订稿)》
一、社会背景
1.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和《中小学信息技 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三个重要文件。决定从 2001年开始,用5-10年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 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启动中小学 “校校通”’工程,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 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与互联网或中国教育卫 星宽带网连通,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 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会议还决定将信息技 术课程列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并对中小学信息 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目标、内容等做了详细的规 定,指出了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明确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目标与内容。
第1章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 程及其发展趋势
本章学习目标与要点
1. 了解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
2. 了解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指导
思想
3. 知道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
内容
4. 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趋势
outline
Ç第一节 Ç第二节 Ç第三节 计算机教育阶段的计算机课程 信息技术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 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趋势
一、计算机文化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82-1990)
4.课程内容—以计算机工作原理与计算机程序设 计语言为主 1984年当时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中学电子计 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行)》编写的教材共分 “计算机简介、BASIC语言、数的进位制和逻辑 代数”四个部分。 1987年颁发的《普通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 纲要(试行)》中教学内容增加了文字处理、电 子表格和数据库等应用软件。
一、社会背景
1.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截至2008年上半年,标志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 建设的两大工程—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和中 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已经初具规模,覆盖面已 遍及全国,初步形成了“天地合一”的现代远程教 育传输网络。
第二节 信息技术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 2000年—至今
一、社会背景 二、课程指导思想
三、课程目标
四、课程内容
一、社会背景
1.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Internet的发展及广泛 应用,国际上开始提出了信息化社会的概念。 教育如何应对信息化社会的挑战成为教育家们 和政治家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这一时期,美国、欧洲、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 纷纷提出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战略、积极投 入资金发展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同期,我国也 开始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于1996 年拟定了一个关于1000所学校教育手段现代化 试点项目的五年计划,至1998年底己有近半数 学校实现联网,每校平均装备微机百余台。
一、计算机文化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82-1990)
3.课程目标
这一时期,我国计算机教育和计算机课程还处于发展 的初期阶段,由于受到当时“程序设计是人类第二文化” 观点的影响,以及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条件限制和计算机 教师队伍数量的限制,计算机课程以选修课程的形式出 现。 在1983年教育部主持召开的“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试验 工作会议”上,在总结试点学校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 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大纲,规定了相应的教学内容,规 定计算机选修课的目标是:(参看教材P4)
第一节 计算机教育阶段的计算机课程 一、计算机文化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82-1990) 二、计算机工具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91-1999)
一、计算机文化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82-1990)
1.社会背景 2.课程指导思想
3.课程目标
4.课程内容
一、计算机文化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82-1990)
二、计算机工具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91-1999)
4.课程内容—以计算机操作和应用为主
1994年《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五个模块: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本操作与 使用、计算机常用软件介绍、程序设计语言、计 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1997年《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 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目的、 教学内容和要求(参看P10)
一、计算机文化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82-1990)
2.课程指导思想---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 伊尔肖夫还提出,现代人除了传统的读写算意识与能力这 些文化知识以外,还应该具有一种可以与之相比拟的程序 设计意识与能力,这就是说具有第二种文化—程序设计文 化。而教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可以帮助人们从小培育一种 程序设计意识与能力。 此外,美国计算机教育领域的学者也都不约而同在各自的 理论与实践中指出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可以成为学 生思维技能发展的一种途径。如,美国心理学家与计算机 教育家西摩· 佩泊特于1980年提出了计算机可以具体化形 式思维,进一步提出了“组合思维”的观点。美国加州大 学伯克利分校劳伦斯科学馆的副主任阿瑟· 刘赫曼1984年 也提出:“计算机文化也是一种思维技能。计算机文化意味 着能够吩咐计算机做那些你希望它做的事情。”此外他还 提出了程序设计形成了计算机文化的脊椎骨。
二、计算机工具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91-1999)
1.社会背景 (3)颁发系列指导文件(P5-6) 1992年7月,教育部随即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计算机 教育的几点意见》 1994年10月,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正式下发《中小学计 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对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 性质、日的和内容有了比较洋细的要求。 1996年12月,教育部又颁发《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五年发 展纲要》(1996一2000),其中详细规定了到2000年我国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方针,并对师资建 设、教育软件的研发管理、经费投入等重要问题做了规划。 1997年10月,教育部颁发《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 (修订稿)》,自1998年9月起在全国实行,此纲要是国家 对中小学计算机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是编写计算机学科 教材和考试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