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

合集下载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2、插入燃烧匙太慢, 塞进瓶塞前瓶内部分 空气受热溢出。
本内容仅供参考,如需使用,请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更改后使用!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空 实验步骤: 气 中 1,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 氧 2,点燃红磷,迅速 气 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含 3,待集气瓶冷却到常 量 温时,打开止水夹。 的 测 定
1、集气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 答: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集气瓶内压强小于 外界大气压,水被压入集气瓶。
小结: 该实验是初中化学上册唯一一个 定量实验,实验误差原因分析是本节常考点。
误差
偏小
偏大
原因
1、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 室温;
2、装置漏气; 3、红磷的量不足; 4、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 未进入集气瓶;
5、燃烧一定程度时,瓶
内氧气含量小,红磷不能 继续燃烧。
1、弹簧夹没有夹紧, 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 空气受热从导管溢出;
海上生明月 春眠不觉晓—打一现象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稀有气体 其他气体
和杂质
二、各成分占多少体积呢?我们今 天学习一下氧气的测定方法。
空气; 氧气 固体
点燃 五氧化二磷 固体
实验现象:
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2、冷却后,瓶内水面上升了约 1/5体积
2.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瓶内剩余气体具有怎样的 性质?
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能溶于水
小明在实验中发现他的结果总是偏小,会有什 么原因呢?
答:(1)装置漏气; (2)红磷的量不足; (3)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
(4()2有)部装分置水漏留气在导;管中

中考化学教材实验总结: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中考化学教材实验总结: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教材实验总结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选择红磷的原因: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为固体;不与空气中其他成分反应。

不选择木炭和硫的原因:燃烧生成气体,不能形成压强差不选择铁丝的原因: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不选择镁条的原因:还能与空气中的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2.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沿导管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内空气体积的1/5。

3.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将银白色的液体汞加热,得到的氧化汞是红色粉末。

4.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5.燃烧的红磷熄灭了,说明剩余的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集气瓶内水面上了一定的高度后不再继续上升,说明氮气不溶于水。

6.误差分析: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少于1/5的原因有哪些: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未完全冷却就打开弹簧夹;导管中有水残留7.误差分析: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多于1/5的原因有哪些:点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速度过慢;弹簧夹未夹紧导致燃烧时部分空气逸出二、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1.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原因是要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发生装置的导管为何不能伸入试管太长,应露出胶塞一点即可,目的是便于气体导出。

2.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为何导管要靠近底部防止收集的氧气不纯。

3.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故也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说明气体已集满;排水法收集气体的优点是: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伸入集气瓶中的导管为何不宜太长?便于观察气泡的速度和取出集气瓶。

4.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为什么刚开始加热产生气泡时,不宜立即收集?刚开始的气体时装置内的空气;看到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才开始收集;实验完毕时先将导管从水中移出,后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实验原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等多种气体组成的,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以选择某种能与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其他气体反应的固体物质,利用氧气与该物质反应后生成固体物质,使密闭容器中气体体积减小,气体压强减小,引起水面发生变化,从而确
水,并做上记号。

【实验步骤】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③待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白烟;②烧杯中的水沿导气管进入集气瓶里,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占瓶内空间1/5;
【实验结论】①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
②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1。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拓展一、在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实验中,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体会从实验事实导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如图1)。

现象: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热;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倒流入集气瓶中,至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结论:通过实验得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

原理解释: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使集气瓶内压强变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倒流入集气瓶内,且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1/5,所以倒流入集气瓶内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1/5。

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要进行气密性检查) 反应物:1、反应物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2、反应物不能是气体。

3、反应物足量,确保氧气反应完,使测得氧气的体积更接近空气中氧气的实际体积。

生成物:生成物不能是气体读数:冷却至室温才能读数这个实验还可推论出氮气的性质 :氮气不能支持燃烧(化学性质);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可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物理性质)。

实验失败因素分析:在这个实验中,若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导致结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有:(1)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耗尽;(2)装置漏气;(3)未冷却至室温就读数。

若该实验中气体减少的体积大于1/5,原因可能是(1)点燃红磷后,插入燃烧匙时,瓶塞子塞得太慢,使得瓶中空气受热膨胀,部分空气溢出。

(2)实验开始时,没有夹或没夹紧止水夹。

(3)装置气密性不好;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反应物选择:1、燃烧法 可用红磷、白磷加热法 可用Cu 、Hg比较:A:红磷、白磷 原理相同:4P+5O 2—→2P 2O 5红磷须外部点燃;白磷着火点很低,微热即可,所以可直接在密闭装置内引燃实验结果:用白磷比用红磷误差小。

B :Cu 、Hg 汞有污染,不建议使用2、不可用:铁丝 因为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可用: Mg 因为Mg 能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氮气反应不可用:S 、C 、蜡烛 因为均有气体生成,※3、对实验进行改进后, S 、C 、蜡烛也能测氧气含量原理:S+O 2—→SO 2 C+O 2—→CO 2 蜡烛燃烧生成H 2O 和CO 2SO 2、CO 2能与碱溶液反应 如:CO 2+Ca(OH)2→CaCO 3↓+H 2O CO 2+2NaOH →Na 2CO 3+H 2O SO 2+2NaOH →Na 2SO 3+H 2O装置:三、利用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原理除去空气中的氧气方法一、红磷(白磷)燃烧法方法二、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如右图所示)点燃 点燃 点燃 S 或C 或蜡烛澄清石灰水或稀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成功满足条件 亚硫酸钠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题归类一、实验药品选择型例1.小军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认为可用木炭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左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探究实验设计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探究实验设计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探究实验设计1.化学反应原理如图5-1所示,利用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从而使容器内形成负压,打开止水夹后,水进入容器内。

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可粗略地认为是空气中所含氧气的体积。

2.实验仪器:集气瓶、燃烧匙、烧杯、玻璃管、乳胶管、止水夹。

实验药品:红磷、水。

3.探究方案:⑴在集气瓶中放入少是水(用于溶解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同时可吸收燃烧产生的热,有利于瓶内降温),做上记号,并将瓶内剩余体积均分为五等分。

⑶用止水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⑶红磷熄灭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不夹,观察到水进入集气瓶内,最终水面在五分之一记号处。

4.探究评价:该探究实验在反应原理上就存在错误。

我们都知道,反应物浓度越小,反应的速率越慢。

当燃烧持续进行时,氧气的浓度越来越小,氧化的速率也越来越小。

一旦燃烧放出的热量不足以维持可燃物在着火点以上温度时,燃烧便停止了。

这也是有些物质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但能在氧气中燃烧的原因。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利用燃烧试图除尽空气中的氧气,是很难达到目的的。

维持红磷燃烧需要的氧气浓度相对较高,因此就更无法除尽氧气了。

很多教师在做该实验时,都发现,最终水面停在十分之一处,而不是五分之一处,原因就在于此。

该实验装置可能发生气体泄漏的地方太多,加之燃烧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加热了内部的空气,使之外逸,都会导致实验的误差。

要做好该实验,关键要注意以下几点:⑴用更易燃烧的可燃物代替红磷(如白磷);⑶装置的气密性要好;⑶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的速度要快,并塞紧塞子。

5.资源开发: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在做好本探究实验除用白磷代替红磷外,就是尽可能防止或减少气体泄漏的可能。

我们可以利用以下装置来进行探究:⑴用凸透镜将太阳光聚焦到白磷,使白磷燃烧。

此法可以防止燃烧匙伸入集气瓶时气体的散逸。

如图5-2。

⑵用水浴加热的办法使白磷燃烧,也可以防止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内气体的散逸。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X
实验结论的应用和推广
实验结论: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可以了解空气质量、环境污染程度以及生物呼吸对空 气成分的影响。
应用领域:环境监测、生物科学、医学研究等。
推广价值:该实验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科学 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未来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方法将不断完善和改进, 为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效益。
04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包括 实验前后的氧气含量、实验时间、 温度等。
比较实验数据与理论值的差异,评 估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氧气 含量的变化量,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对实验结 果进行解释和讨论。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氧气含量的变化趋势 误差分析: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如气体泄漏、温度变化等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结论 实际应用:探讨实验结果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应用和意义
误差分析和实验改进
误差来源:装置气密性不好、读数不准确等 误差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改进:针对误差来源采取的措施和改进方案 实验结果可靠性评估:比较不同实验方案的优缺点和可靠性
实验的必要性和意义
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的重要性 实验原理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实验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实验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02 实验器材
实验所需器材的种类和数量
种类:集气瓶、燃烧匙、 弹簧夹、烧杯、橡皮管、 红磷或木炭

测量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实验

测量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实验

测量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实验一、引言空气中的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

了解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对于环境监测、工业生产、医疗保健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来测量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的原理基于氧气与亚硝酸铵溶液之间的化学反应。

亚硝酸铵溶液是一种含有氨基和氧气的溶液。

当氧气与亚硝酸铵溶液接触时,氧气会氧化亚硝酸铵,生成氮氧化物和水。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得知,反应发生1mol亚硝酸铵消耗1mol氧气。

通过测量亚硝酸铵的消耗量,可以间接测量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亚硝酸铵溶液、空气样品、烧杯、滴定管、酚酞指示剂。

2. 将适量的亚硝酸铵溶液倒入烧杯中,并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

3. 将待测的空气样品通过玻璃管或其他装置引入烧杯中,使其与亚硝酸铵溶液接触。

4. 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粉红色时,表示亚硝酸铵溶液已完全反应。

5. 记录亚硝酸铵溶液的消耗量,即可间接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四、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实验环境的清洁,避免其他物质干扰测量结果。

2. 操作时要小心,避免发生溅溶液或其他意外情况。

3. 实验结束后要将实验器材和废液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 为了获得准确的结果,建议多次重复实验,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步骤,我们可以得到亚硝酸铵溶液的消耗量,从而间接测量出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通过多次实验并取平均值,可以得到更可靠的结果。

六、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本实验方法相对简单,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实验结果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

其次,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测量误差,如试剂的误差、操作误差等。

为了改进实验方法,可以考虑引入更精确的仪器和试剂,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七、实验应用测量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在许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环境监测中,可以用于评估大气污染程度;在工业生产中,可以用于监控氧气含量对生产过程的影响;在医疗保健中,可以用于判断患者的呼吸功能等。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

结论:总结实验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误差分析
实验误差来源:仪器误差、操作误差、环境误差等
误差处理方法:剔除异常值、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
误差分析结果: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
误差计算方法: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平均误差等
5
实验注意事项
安全注意事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操作过程中,佩戴好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氧气。
数据处理方法:使用Excel或其他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如平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等
数据可视化:将分析结果以图表形式展示,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
结果分析
实验数据:记录实验过程中测量的氧气含量数据
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解释
结果讨论:讨论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的差异,分析可能的原因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原理:利用氧气支持燃烧的特性,通过测量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压强差原理
实验目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原理:利用压强差来测量气体体积
实验器材:气压计、氧气瓶、导管、三通阀、压力表等
实验步骤:首先,将氧气瓶与气压计连接,然后打开氧气瓶阀门,使氧气进入气压计,最后读取气压计上的压力值,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前,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避免氧气浓度过高。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现场,避免氧气泄漏。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实验安全进行。
操作注意事项
实验前,确保所有仪器设备完好,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校准和调试。
操作时,务必佩戴好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避免直接接触有害物质。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一、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实验原理】4P+5O
2P2O5
【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弹簧夹关闭。

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实验步骤】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③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②放热;③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结论】①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②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注意事项】
1.红磷必须过量。

如果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内的氧气没有被完全消耗,测量结果会偏小。

2.装置气密性要好。

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集气瓶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测量结果会偏
小。

3.导管中要注满水。

否则当红磷燃烧并冷却后,进入的水会有一部分残留在试管中,导致
测量结果偏小。

4.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如果弹簧夹未夹紧,或者塞塞子的动作太慢,测量结果会偏大。

5.在集气瓶底加水的目的: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

6.不要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原因:木炭和硫燃烧尽管消耗气体,但是产生了新的气体,
气体体积不变,容器内压强几乎不变,水面不会有变化。

7.如果预先在集气瓶内放入氢氧化钠溶液,就可以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8.不要用镁代替红磷!原因: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与氮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这样不仅
消耗氧气,还消耗了氮气和二氧化碳,使测量结果偏大。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分析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分析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分析实验方法:1.实验所需材料和设备:氧气吸收瓶、空气样品、水槽、水银密封辊。

2.实验步骤:a.将氧气吸收瓶置于水槽中,并确保瓶口完全浸入水中。

b.在水槽中加入一定量的水银密封辊,以保持气体封闭。

c.同时打开氧气吸收瓶和水银密封辊的出口,使空气样品自然进入氧气吸收瓶。

d.当空气样品中所有的氧气被吸收并转化为水中的氧化物时,停止该过程。

e.测量水银密封辊的高度差,这将提供吸收的氧气的体积。

3.数据处理:a.将水银密封辊的高度差转换为体积单位。

b.通过减去水银密封辊的体积来计算吸收的氧气体积。

c.通过将吸收的氧气体积除以空气样品的体积,计算空气中氧气的百分比。

这是氧气的含量。

实验探究:1.实验误差和改进:a.实验误差可能包括仪器误差和操作误差。

为了减小仪器误差,可以使用更精确的仪器来测量水银密封辊的高度差。

为了减小操作误差,可以在实验过程中更加仔细和准确地控制各个步骤。

b.实验中还可以进行重复性实验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实验结果分析:a.实验结果将提供空气中氧气的百分比。

这是空气中燃烧所需氧气的重要指标。

b.实验结果可以和空气中氧气的正常含量进行比较,以评估空气质量。

c.实验结果还可以与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点或不同地点的其他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以探究氧气含量的变化趋势。

3.进一步探究:a.实验可以在不同地点和不同环境条件下重复进行,以了解氧气含量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趋势。

b.实验可以结合其他指标,如二氧化碳含量、氮气含量等,来深入了解空气的组成和质量。

c.实验结果可以用于评估各种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如工业排放、交通污染等。

总结:通过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并通过实验探究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空气质量和环境影响。

实验结果可以用于评估和监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变化趋势,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措施和改善空气质量。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

空气方法一、拉瓦锡测定氧气的含1.测定原理 拉瓦锡测定空气的组成的2.实验装置 汞槽中汞的作用是,作反方法二、吸水法测定氧气的含1.测定原理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52.实验装置(1)仪器:集气瓶、燃烧(2)药品:红磷、水。

3.实验步骤(1)先在集气瓶内加入少(2)连接装置。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4)用弹簧夹夹紧橡胶管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气的含量组成的原理:2Hg+O 22Hg O ,2Hg O 2Hg作反应物,起液封作用,气的含量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4P+5O 22P 2O 5。

燃烧匙、导管、烧杯、橡胶管、弹簧夹。

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密性。

橡胶管。

2Hg+O 2。

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5)点燃红磷,迅速伸入(6)燃烧结束冷却至室温4.实验现象红磷在集气瓶内燃烧,簧夹,水经导管进入集气瓶5.实验成功的关键(1)红磷要过量。

(2)装置必须密封。

(3)导管内先注满水。

(4)冷却到室温后,打开6.实验分析与结论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集气瓶内的氧气,冷却后,大气消耗的氧气的体积,由此证明友情提示:通过此实验也7.实验注意事项(1)红磷要足量。

如果红磷密闭容器内水面上升不到原气(2)实验装置的密封性要致所测得的氧气体积偏小。

(3)不能用硫、木炭、所消耗的氧气,导致测得的氧气乎不会变化,因此密闭容器内(4)橡胶管要夹紧,燃烧瓶口逸出,导致进入水的体积(5)集气瓶内加少量的水方法三、注射器法测量氧气1.原理在加热的条件下,铜能跟空产生,减少的气体体积即为空气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速伸入集气瓶内。

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烟(五氧化二磷小颗粒),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打开弹簧夹。

化二磷固体,五氧化二磷极易溶于水,不占有体积。

空气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空气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某同学设 计了图所示的实验,在一个耐热活塞的底部放 一小块(足量)白磷(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温 度为40 ℃),然后迅速将活塞下压,可以观 察到的现象为 ;冷却至原来温度时, 松开手,活塞最终将回到刻度 处,试回答白 磷燃烧的原因 。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冷却至 原来温度时,松开手,活塞最终将 回到刻度4处;、能否用碳、硫、铁丝、镁带代替红 磷?为什么? • 2、若实验室只有硫,要完成该实验, 应如何改进?
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 程是: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 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 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红磷继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第三步: 待红磷熄灭后,冷却至室温。 打开弹簧夹, 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 气瓶中的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 容积的1/5。
.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 体积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 请根据图示 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闭合电源开关,可以 观察到白磷___________。(2)装置冷却到室 温,可观察到U型管内左侧液面_________。(3) 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4)此实验还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两点性 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该实验你还能知道氮气有什么 性质?
这个实验还可推论出氮气不能支持燃烧; 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继 续上升,可以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例题1.将足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在燃烧匙上 点燃(或灼烧),分别放入四只图2所示装置 的广口瓶中,立即塞紧橡皮塞,反应结束待 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导管中水柱上升最少 的是放入哪种物质的装置?( ) A.铁粉 B.磷 C.木炭 D.镁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
患。
应急处理措施
燃烧或爆炸
立即切断火源,使用灭火器或沙 土进行灭火,同时疏散人员并报
警。
有毒气体释放
迅速撤离实验区域,确保人员安 全,同时开启通风设备排除有毒
气体。
高温烫伤
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涂抹 烫伤药膏,并根据情况就医治疗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观察现象
在磷燃烧过程中,需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相关数据。
点燃磷
点燃磷时需远离易燃物品,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 行,确保实验安全。
处理废弃物
实验结束后,需妥善处理废弃物,避免对环境造 成污染。
03
实验步骤与操作
准备工作
80%
实验器材准备
集气瓶、燃烧匙、玻璃导管、橡 皮管、止水夹、弹簧夹、烧杯、 红磷等。
使用足量红磷
确保红磷量足够,以完全消耗装置内的氧气。
3
充分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以确保测 定结果准确。
提高实验准确性的建议
01
02
03
精确测量
使用精确的测量工具,如 电子天平、量筒等,提高 测量的准确性。
控制实验条件
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性, 如温度、湿度等,以减小 外部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 响。
与理论值比较
理论值
根据化学知识,我们知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理论值约为20.8%。
实验值与理论值比较
实验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为20%,略低于理论值。这可能是由于实验误差或实验操作不当 等原因导致的。
结果意义
虽然实验值与理论值存在一定偏差,但实验结果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实验结果 ,我们可以了解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实验05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解析版)

实验05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解析版)

【同步实验课】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方法。

2.通过观看和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发现实验的不足之处并能加以改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

【实验仪器】大集气瓶、酒精灯、燃烧匙、烧杯、弹簧夹、橡皮塞和导管【实验试剂】红磷、蒸馏水【实验步骤】(1)按图所示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 等份;(3)夹紧弹簧夹,取过量(或足量)红磷于燃烧匙中;(4)点燃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塞紧瓶塞;(5)红磷熄灭并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2)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一部分沿导管流入集气瓶中,瓶内液面上升约1/5。

【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1. 实验原理(1)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内的水进入集气瓶中,进入水的体积即为瓶内消耗氧气的体积。

(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注意】(1)此实验对实验药品的要求:只能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燃烧的产物不能是气体。

01实验梳理02实验点拨03典例分析04对点训练05真题感悟(2)实验开始时,预先在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①吸收热量,有利于降低温度;①吸收生成的白烟,防止污染空气。

(3)倒吸进集气瓶的水不能充满整个集气瓶的原因:空气中的其他气体不与红磷反应且不溶于水。

(4)集气瓶内剩余气体的性质:①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①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 实验误差分析(1)若实验结果小于1/5,原因可能是:①装置漏气,使装置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中;①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①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小。

(2)若实验结果大于1/5,原因可能是:①弹簧夹没有夹紧,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部分气体受热膨胀沿导管逸出;①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慢,使装置内气体受热逸出。

实验1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报告

实验1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报告
第二单元 实验 1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我们周围的空气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目的:
1.验证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2.学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方法。
实验用品:
弹簧夹(止水夹) 、带燃烧匙和玻璃导管的橡皮塞、酒精灯、火柴、烧杯、集气瓶; 红磷、水。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1.在集气瓶中放入少量的水,做上记号, 并将瓶内剩余体积均分为五等份。 2.用止水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 红磷燃烧发 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出热量,冒出大量的 。 3.红磷熄灭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光, 放 文字表达式: 。 实验现象 结源自、解释和文字表达式问题与讨论:
1.实验中为什么红磷的量要足?
2.红磷熄灭后,若不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会出现什么结果?为什么?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5)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图5所示 ),你认为改 进后的优点是:
6、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11)进行了 大胆改进,设计图12)(选用容积为45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 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指出实验中A、B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集气瓶 烧杯 。 点燃 (2)图1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P+5O2===P2O5 (3)图12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 松开弹簧夹。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 ,并按图12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④读取注射器活塞 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 ③ ① ② ④ 序号)。 (4)图12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_______________ 1 mL刻度处才停止。 (5)对照图12实验,你认为图11实验有何不足之处?(回答一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污染空气,误差大


B. 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 乳胶管 C. 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 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 氧气的体积
2、为测定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
分数,某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 验,在一个耐热活塞的底部放一小 块(足量)白磷(白磷在空气中燃 烧的温度为40 ℃),然后迅速将活 。 塞下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 为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冷却至 原来温度时,松开手,活塞最终将 回到刻度 4处,试回答白磷燃烧的 40 ℃ 原因迅速将活塞下压,使空气内能增大,温度达到 。

测定氧气含量实验报告

测定氧气含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2. 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方法;3. 熟悉实验仪器及操作步骤。

二、实验原理氧气是空气中的一种重要气体,其体积分数约为21%。

本实验采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方程式为:4P + 5O2 → 2P2O5。

通过测量反应前后集气瓶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以计算出氧气的体积分数。

三、实验仪器1. 集气瓶(容积为1000ml)2. 烧杯3. 红磷4. 燃烧匙5. 酒精灯6. 导管7. 止水夹8. 橡皮塞四、实验步骤1. 将集气瓶充满水,倒置于烧杯中,使瓶口紧贴烧杯底部;2. 用导管将集气瓶与酒精灯连接,确保连接紧密;3. 将燃烧匙中的红磷点燃,迅速放入集气瓶中,同时用止水夹夹紧导管;4. 观察红磷燃烧过程,待红磷完全燃烧后,用橡皮塞密封集气瓶;5. 将集气瓶倒置,使瓶口朝上,打开止水夹,让水缓慢进入集气瓶;6. 观察水进入集气瓶的体积,记录数据;7.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分数。

五、实验现象1.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2. 红磷燃烧结束后,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减小;3. 水进入集气瓶的体积与红磷燃烧前后的气体体积差基本相等。

六、实验数据及计算1. 集气瓶容积:1000ml2. 红磷燃烧前后气体体积差:100ml3. 氧气体积分数:100ml / 1000ml × 100% = 10%七、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结果为10%。

实验结果表明,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21%,与理论值基本相符。

八、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操作安全,防止烫伤;2. 红磷燃烧时,确保燃烧匙与集气瓶紧密接触,避免氧气逸出;3. 红磷燃烧结束后,及时密封集气瓶,防止外界气体进入;4. 观察水进入集气瓶的体积时,注意观察水的液面变化,避免读数误差。

九、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红磷燃烧法成功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加深了我们对氧气在空气中体积分数的认识。

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探究注意事项

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探究注意事项

临猗二中卢庆明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探究一、实验目的: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二、实验原理1、利用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使装置内外产生压强差。

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红磷+ 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三、实验装置四、实验步骤1、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中,双手紧握集气瓶,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在集气瓶内加少量的水。

目的是:(1)吸收五氧化二磷,防止空气污染。

(2)使装置快速降温。

(3)防止燃烧时的熔融物溅落使集气瓶炸裂。

3、将水面上方空间平均分成五等份。

目的是: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4、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目的:防止集气瓶内的气体逸散导致实验值偏大。

5、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目的:防止红磷燃烧时放热,使集体瓶内的气体逸散导致实验值偏大。

6、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读数。

目的:装置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会导致实验值偏小。

五、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时的现象:发出黄白色火焰,放热,生成大量的白烟。

2、打开止水夹的现象: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水平上升,约占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六、实验结论1、主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2、次结论:(1)氧气能支持燃烧。

(2)氮气难溶于水;氮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七、实验反思1、集气瓶内水的作用?2、实验值偏大的原因?3、实验值偏小的原因?(1)红磷不过量(2)装置不密封(3)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读数。

4、实验成功的关键有哪些?(1)红磷要过量(2)装置要密封(3)冷却到室温方可打开弹簧夹读数。

5、实验中能否用木炭、硫黄、铁丝代替红磷?不能,因为木炭、硫黄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气体,使装置内外不易产生压强差;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6、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什么?如何改进?不足:容易造成空气污染。

改进:用电热丝或者放大镜引燃装置内的红磷。

7、装置改进后的优点:(1)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终审稿)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终审稿)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原理
通过可燃物消耗氧气使装置内气压减小,外界液体就可以等体积进入,从而测定出氧气的体积.
实验仪器
集气瓶、燃烧匙、烧杯、玻璃管、乳胶管、止水夹
成功关键
红磷需过量,装置必须密封,导管内先注满水,冷却到室温后红磷在集气瓶内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烟(五氧化二磷固体小颗粒)
防止燃烧匙伸入集气瓶时气体的散逸
用更易燃烧的可燃物代替红磷(如白磷)用凸透镜将太阳光聚焦到白磷,使白磷燃烧/用水浴加热的办法使白磷燃烧
装置2
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先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上图2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再点燃酒精灯,再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最后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因为试管容积为45mL,所以试管中氧气的体积为45mL×1/5=9mL,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1mL刻度处才停止.
打开止水夹后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经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1/5
测值<1/5
1)红磷不足2)装置气密性不好3)导管事先未注满水4)装置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测值>1/5
1)燃烧匙插入得太慢,导致空气受热膨胀逸出?2)弹簧夹没有夹紧,导燃烧红磷时空气从弹簧夹逸出
方程式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4P+5O2点燃2P2O5
药品选择
在空气中能燃烧消耗氧气,不会跟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生成物为固体没有气体
不选
木炭,硫磺
燃烧生成物为气体,集气瓶中的压强没有变化,装置内外没有明显的气压差,水不会进入集气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
1、为什么红磷必须过量,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如果红磷的量不足,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大还是偏小?
红磷过量,燃烧时才能比较完全地消耗瓶内空气中的氧气,但不能完全消耗,原因是氧气含量低时,红磷在这样的实验条件下不能继续燃烧,所以红磷熄灭后,瓶内仍有少量残余的氧气。

如果红磷的量不足,则不能将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完全反应掉,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不到原剩余空气的体积的1/5,导致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2、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大还是偏小?
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当集气瓶内氧气耗尽时,瓶内压强减小,瓶外空气会进入集气瓶内,导致进入水的体积减少,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3、导管事先未注满水,会引起测量结果如何改变?
导管未注满水,燃烧冷却后,进入的水有一部分存在导管中,所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减少,故氧气的体积减少,测量结果偏低。

4、装置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测量结果偏高还是偏低?
实验要求只有冷却到室温时,才能打开弹簧夹。

这是因为温度较高气体压强较大,进去瓶内水的体积减少,引起测量结果偏低。

5、能否用硫、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红磷?
一般不用。

因为硫或木炭燃烧后生成的是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均为气体),而生成的气体的体积会弥补反应所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导致测得结果误差加大;而铁丝在空气中难以燃烧,瓶内空气的体积几乎不会变化,因而集气瓶内水面几乎不上升。

6、由以上分析可知,做此实验选择可燃烧时的两个条件:
一是该物质在空气中就能燃烧;
二是该物质燃烧后生成的物质为固体。

7、在分析与探究中,就可能引起测量结果偏低的原因进行了分类详解,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可能的原因:
①瓶内仍混有残余的氧气;
②装置漏气;
③红磷量不足,没有将氧气耗尽;
④装置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⑤导管未先注满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