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史》复习题完整版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Ⅱ世界经济史复习

高中历史必修Ⅱ世界经济史复习
22.0
南京师大附中 陶建萍
3.3 2.8 2.8 1.4 3.5 2.1 2.7
2.6
注:1995~2005年上述各国每年的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比 重与2001年的数字相当。 ——据刘玉安《福利国家与社会和谐:北欧模式探源》
请回答: (1)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有下列看法:①如果是穷 人,“当一个法国人绝对好于当一个美国人” ;②如果是富人,“做法国人就有其不利之处 了”。请忽略其他因素,利用材料分析①的合 理性;结合福利开支主要来自税收这一事实, 分析②的合理性。
南京师大附中 陶建萍
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 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 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A.美国经济的崛起 B.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2009 广东 19)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
南京师大附中 陶建萍
(2009 山东文综 14)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
南京师大附中 陶建萍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技术含量 工 业 科学与技 术尚未真 革 正结合 命 第 二 次 工 业 革 命 贡献 者 技师 或工 程师 ,如 瓦特 等 革命进程 首先发生于英 国,其他国家 工业革命的发 展进程相对缓 慢 几乎同时发生 在几个先进的 资本主义国家 ,有些国家是 两次工业革命 交叉进行,如 日 、德等国 开始领 域 轻工业 如棉纺 织 生产方式 世界 市场 人类 文明
(2010 上海单科 35) 从分散到整体
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历史的堆积,而是人 类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 的过程。 问题:自1500年起,人类开始走出分散状态,到20世纪初世 界已连成一体。叙述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云南财经大学复习资料世界经济史

云南财经大学复习资料世界经济史

复习资料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1500年作为一个重要的界限:1500年以前为(农业)社会,1500年以后为工业社会或现代社会。

2、公元前451年-公元前450年罗马就制定了(《十二铜表法》),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完善,罗马法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3、正是以国家命令统一全国货币制度,并由法律赋予黄金以主币资格是从(秦代)开始的,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法定货币制度,也是第一次实行(金铜共用)的复本位制。

4、中世纪欧洲农奴制是一个世袭制度,如果一个(自由人)和一个女农奴结婚,也将丧失自由,自由租户如果占有一块不自由的租地满(一年零一天),他也将丧失自由。

5、中世纪最著名的集市是法国的(香槟集市)。

6、林肯总统为了争取民心击败南方奴隶主,1860年颁布了(《宅地法》)。

实现了国有土地无偿分配的原则。

7、棉纺织工业的机器革命是从工具开始的,(1733 )年,约翰·凯伊发明飞梭。

8、1815年美国政府通过法令确立了(互惠)原则,标志着国家为国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了坚强保证。

9、棉纺织业是美国建立的第一个产业,但是它差不多是最后一个完成(进口替代)的产业。

10、1868年(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被推翻建立了以天皇为首的明治政府。

1、人类历史上的农业革命即从旧石器时代转向新石器时代,从狩猎和采集经济转向种植和畜牧经济始于( B )。

A、公元2000年左右B、公元前9000年左右C、公元900年D、公元1750年2、中央集权的半父权制-半奴隶占有制国家是指古代东方专制主义国家中的哪一国? CA、中国B、印度C、埃及D、古巴比伦3、著名的希腊城邦中,以工商业为城邦的是 BA、斯巴达B、雅典C、特洛伊D、底比斯4、罗马制定的《十二铜表法》是始于CA、公元前1000年左右B、公元451年~ 公元450年C、公元前451年~公元前450年D、公元1年5、中国封建领主制经济向封建地主制经济转变的时期是AA、战国时期B、春秋时期C、秦国同一时期D、商朝时期6、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以来保持的地租形式主要是CA、劳役地租B、货币地租C、实物地租D、赋税地租7、欧洲封建社会家产分割法和继承法实行的是AA、长子继承制B“多子均分”制C、长女继承制D、男女同等继承制8、在中国以国家命令统一全国货币制度并由法律赋予黄金以主币资格是从( B )开始。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0559]《世界经济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0559]《世界经济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西南⼤学⽹络教育[0559]《世界经济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0559]《世界经济史》⼀问答题(共4题,每⼩题15分,合计60分)1.⼯业⾰命引发了哪些社会变⾰?答:英国⼯业⾰命开启了⼀个世界范围的⼯业化时代。

⼯业⾰命加速了⼈类社会⽣产⼒和经济的发展。

⼯业⾰命还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

机器⼤⼯业不仅⽣产出可供世界市场消费的⼯业品,⽽且⽣产了世界市场所需要的交通和通讯⼯具。

2.⼈类控制和使⽤⽕的意义是什么?答:在⼈类的进化和发展史上,⽕的发现和使⽤肯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 ⽕的控制和使⽤,拓宽了⼈类的⾷物领域,促进了⼈类体质的进化和健康。

(2) ⽕的控制和使⽤,使⼈类可以驱除和抵御寒冷,它把⼈类从本⾝能量供应极为有限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祖先得以经历冰川时代⽽幸存下来。

3.⽐较英美两国⼯业化发展的共同特点?答:(1)都在私有制的基础上,依靠个⼈⼒量⾃发的发展起来。

英美两国实现⼯业化,都处在资本主义⾃由竞争时代,市场经济较发达,资本的积累和集中,⼈⼝的持续增长,⼟地所有权变⾰等为个⼈⼒量⾃我扩张奠定了基础。

(2)⼯业化发展的直接⽬标是追求利润,在资源配置上,政府⼲预较少。

⼯业化是由私⼈发动,政府的⼲预极少,⽽且政府还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限制进⼝,⿎励出⼝,促使本国⼯业化顺利进⾏。

4. 促使西欧城市形成的因素有哪些?答:西欧封建社会初期,罗马时代的城市⼤多数衰落了。

11世纪起,西欧开始了旧城复苏和新城产⽣的历史过程。

贸易关系的扩⼤和加强产⽣了重⼤影响。

欧洲经济适应国际贸易的程度开始远远超过东⽅诸较为⾃给⾃⾜的帝国的经济。

欧洲的消费者和⽣产者变得习惯于并依赖于外国的商品和市场。

随着⼈⼝的增长,交易的规模也增⼤。

⼈⼝压⼒加之诸国家和城市国家之间的竞争的促进⼒,驱使商⼈们去寻找新的产地、新的路线和新的市场。

他们的竞争态度截然不同于同时代的中国⼈;中国⼈虽曾航海数千哩,但完全是出于⾮经济⽅⾯的原因。

《世界经济史》复习题

《世界经济史》复习题

《世界经济史》复习题1、经济史作为经济学的实证工具,具有哪些方面的优势PPT1-62、阐述世界经济史的研究对象。

3、东方专制主义长期存在的经济原因是什么PPT2-4、简述农业革命的特点。

PPT2-65、简述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的意义。

PPT2-96、希腊大殖民运动的原因。

PPT3-117、罗马帝国时期的农业发展的特点。

PPT3-478、分析罗马帝国的衰落的原因。

PPT3-609、井田制度下的农奴经济的特点。

PPT4-910、简述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

PPT4-1311、简述我国小农经济存在的原因及其弊端。

PPT4-2512、中国古代为什么采取抑商政策。

PPT4-3213、西欧封建制度形成的基础来自于哪几个方面。

PPT5-514、简述西欧10世纪中叶-13世纪中叶拓殖运动的社会经济意义。

PPT5-3515、简述圈地运动的历史作用。

PPT5-4216、古代世界的区域贸易形成了哪几个贸易圈。

PPT6-417、简述古代世界贸易的作用。

PPT6-1618、什么是地理大发现?PPT7-619、简述地理大发现的动机和条件。

PPT7-820、马尔萨斯陷阱的含义PPT8-1021、简述促成近代农业体制变革的原因。

PPT8-1122、为什么说近代农业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PPT8-2223、简述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及宗教改革的背景。

PPT8-39、4224、简述15世纪末叶至19世纪中叶英国圈地运动的原因。

PPT8-5125、简述圈地运动的影响。

PPT8-5526、为什么16-17世纪的工场手工业未兴起于城市,而主要散布于农村。

PPT9-1227、简述银行和信用工具发展的原因。

PPT-10-528、英国在16-18世纪期间如何完成的资本的原始积累。

PPT11-829、简述工业革命的影响。

PPT11-5130、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市场制度的开放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PT12-1131、试述美国争取市场主体平等的过程。

PPT12-532、为什么小农经济的广泛存在对法国的工业化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世界经济史期末复习

世界经济史期末复习

世界经济史期末复习小题:单选、多选、判断、填空1.世界经济史从地缘结构上考察可以分为三个区域中心和三个核心经济形态,即东方经济形态、西方经济形态和西亚经济形态。

2.从共时性角度马克思提出了亚细亚的、古代的和日耳曼的三种生产方式。

这三种生产方式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既有竞争又有融合,既有趋同也有分化。

3.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制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剩余产品出现的必然结果。

4.私有制在原始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阶级的产生,社会分为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

5.奴隶的最初来源是战俘,后来出现因负债而把子女卖给别人当奴隶甚至自卖为奴隶的情况,这就是债务奴隶。

6.印度古代的奴隶制是与种姓制度联系在一起的。

7.著名的巴比伦的《汉穆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历史的最重要的史料。

8.古印度的财产所有制形式是个人所有制和家族共有制两种形式并存。

9.最早的农业出现于东方,最早的城市也出现于东方。

准确的说,是出现于今天的中东一带,主导的城市形式是城邦。

10.城邦的居民由两部分组成,即自由农和奴隶。

11.著名的希腊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

12.梭伦改革的第一个内容是解负令,即废除农民欠土地贵族的债务负担,废除债务奴役,禁止将雅典人卖给他人作奴隶。

13.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的殖民运动,包括全部黑海和部分地中海地区,史称:“大殖民”。

14.希腊人的殖民活动,对希腊经济社会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一,殖民活动使希腊人的活动范围大大扩大了;第二,殖民活动不仅使资源增加了,而且使希腊人牢牢掌握了海洋;第三,殖民地的拓展和贸易的扩大,促进了希腊世界的分工。

15.希腊城邦是典型的奴隶制城邦。

奴隶的来源主要是战争。

16.亚历山大不愧为英明的军事统帅和政治领袖,他不仅开创了一个属于他的帝国,而且成功地开辟了一个崭新时代,即“希腊化时代”。

17.希腊文明是以城市为标志的文明。

所以,希腊化的重要内容就是东方城市的兴起。

18.罗马在远古时期是一个农业氏族公社。

世界经济史复习题

世界经济史复习题
4从根本上说, 是由于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小块土地经营是一种最有效的经 营方式。
8.简述汉萨同盟的运行逻辑
9.郑和下西洋与西方新航路开辟的比较
10.古代世界的区域贸易圈主要有哪些?
(1)地中海贸易圈。中世纪的世界贸易中,地中海仍占据重要地位。 一方面,地中海沿岸国家的相互贸易始终很繁荣;另一方面,地中海是东西 方贸易的枢纽,它把西欧各国和东方各地区联系起来。 君士坦丁堡成为东西方 贸易的中心,后来被威尼斯和热那亚替代。
(1)将自由农变成隶农制。帝国认为,罗马世界所遭受的经济危机可以想办法 克服,而这种办法只有强制,但这种强制引起了更坏的后果。
(2)行会变成官家机关。帝国后期,手工业者和商人被固定在同业公会组织中, 不许离开城市, 而城市的市议员则被固定在公职上,负责监督数额巨大的对居民 征税的任务,而且由于法律的严苛,帝国末期市议员逃亡现象十分严重。
1.如何看待经济史的范式应该脱离史学范式,与经济学有机结合?
2.农业革命与私有产权制度的产生有何联系?
农业革命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产权制度的产生。 私有的产生是由于剩余产品 的出现和劳动的分工与交换。 而这两个条件都与农业革命有很大的关系。在狩猎 采集经济下, 人们难以获得超过维持劳动力所需的食物, 即使在短暂时期内获得, 也无法长期储存。农业革命后,人类的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使人类可以比较稳定 地获得较丰富的食物来源, 而且第一次有可能生产出超过维持劳动力所需的食物 并储存它,出现了剩余产品,这就使人口得以较大的增长,并可使一部分人去 从事维持生存以外的活动,从而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的 交换,从而导 致私有产权制度产生。
(3)波罗的海和北海贸易圈 波罗的海和北海贸易圈也就是北欧贸易圈,是中世纪才开始形成的。和地中 海贸易比较起来,北欧贸易到 14 世纪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由于这些国家农业发达,已经能把亚麻、大麻、油类、动物油 脂等大量有价值并便于运输的商品拿到市场上来;另一方面,也与德国东北部与 波罗的海的城市发展有关,如佛兰德斯是北欧贸易区的经济中心,汉堡、不来梅 等城市在中介贸易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北欧贸易圈还与罗斯地区的贸易关系密切。这个地区以基辅为中心。

世界经济史考试复习

世界经济史考试复习

1、论古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答:a、奴隶制经济的危机,罗马帝国的衰落,实质上是罗马奴隶制的衰落。

b、农民破产和农业的衰落,罗马经济基础是以小农为主的农业。

但是在帝国时期,由于农民破产的加剧,农业开始衰落,导致整个帝国经济基础的破坏。

大田庄取代了大庄园以及奴隶占有制的种植场经济,新的生产方式却在孕育着。

C、城市与中等阶级的衰落。

帝国的苛捐杂税十分沉重,城市中等阶级衰落;政府和人民都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许多城市处于破产状态。

商人和店主被压榨进一步导致中等阶级的衰落,并使城市陷于恶性循环之中。

D、领主制经济的兴起:国家长期处于战争状态,致使大批小农甚至中小土地所有者破产,大量土地被大土地所有者收买;二是庇护制盛行使大量土地和人口落入大土地所有者手中。

E、对经济自由原则的违背。

到了帝国后期,这种自由原则受到限制,经济活力被大大压制了。

a将自由农变成隶农制b行会变成官家机关。

c对物价的管制。

d剥夺人民自由迁徙的权利。

F、社会等第的固定化。

G、外患是另一个最重要的催化剂。

2、从经济史视域论古希腊、古罗马留给欧洲近代化的资产。

答:*价值观的传承与推广:私有、民主(democracy)、公民、法治、公平(竞赛)、进取精神、宗教情怀;*生产生活方式的传承与推广:私有制、选举制、集体决策、法制、城市生活、竞技、礼拜,商业和航海,自由贸易;*科学探索精神的传承与推广: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托勒密、修昔底德、苏格拉底、毕达哥拉斯、色诺芬等;*建筑、雕塑等。

3、从经济史视域论十字军东侵(原因、过程、结果)。

答:原因:经济上异教徒垄断东西方商道过程:给意大利诸城市创造了需求与供给。

美国学者蒂尔尼等指出,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大大促进了热那亚和比萨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意诸城市的需求;意人从穆斯林手中重新夺回了地中海贸易控制权;意人移民利凡特地区,建商站,在意制度和法律下经营工商业,主导从巴格达到大马士革的贸易;意城市经济兴起了。

波斯坦指出,“许多王侯在十字军东征中与意大利商人建立了密切联系;他们通过信贷的方式,一次又一次从意大利港口和位于利凡特的意大利人移民区获得钱、船只和物资。

通化师范成人教育《世界经济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通化师范成人教育《世界经济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级世界经济史试卷一、选择题(20分)1. 阅读“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1750-1900年)”对比表,对表格数据解读正确的是()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1750-1900年)(单位:﹪)A.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工业领跑世界B.独立战争促进了美国工业的迅猛发展C.闭关锁国造成了中国工业的严重落后D.制度创新是各国工业发展的共同原因2.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副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这主要说明英国工业革命()A.比古代神话还传奇 B.沉重打击了宗教势力C.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D.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3. 1700年至1800年间,欧洲人口由1.05亿增长到1.8亿,19世纪剧增到3.9亿。

欧洲人口的剧增从本质上反映了()A.社会制度重大变革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状况B.工业化的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C.殖民扩张的发展扩大了欧洲人的生存空间D.欧洲逐渐成为全世界人口流动和迁移的目的地4. 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从纽约运往英国的小麦或从孟买运往英国的棉花等主要商品的运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左右。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化进程刚刚起步 B.英国殖民掠夺的加剧C.工业革命带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D.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5. “知道美洲对钉子的需要的人,如果没见到过美洲极大量地用木头建造的房屋,是会感到惊异的……。

”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A.技术支持 B.劳动力支持 C.市场支持 D.资本支持6. 据蒋孟引《英国史》载:“1835年,英国棉纺织业中18岁以下的童工9.5万人,占全部工人的43.3%;女工11.9万人,占全部工人的54.3%。

1839年,在英国的419560名工人中,除了23%是成年男工之外,其余都是女工和儿童。

”这一记载反映出()A.女工相对于男工更适合从事棉纺织业B.资本家的本质是惟利是图C.工业革命导致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D.工业革命期间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增7. 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题大全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题大全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题《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题大全《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题第一章1.什么是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3.当代世界经济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1.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2.当代国际分工的变化及新趋势3.国际分工对世界经济的影响4.国际分工的类型第三章1.世界市场的含义和特征2.世界市场开拓基础条件和主要标志3.世界市场价格的种类及影响因素第四章1.什么是转移定价?转移定价的具体做法、目的'?2.跨国公司的影响。

3,垄断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

4.折衷理论的主要观点5.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及影响因素6.跨国公司与对外直接投资第五章1.金融国际化的含义、成因及表现2.金融国际化的影响与应对措施3.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化4.国际资本流动的内涵及形式5.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区别6.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第六章1.发达国家的经济特征及主要经济发展模式2.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3.发展中国家的类型及经济发展战略4.转型国家的经济转型的方式及不同转型方式带来的结果第七章1.贸易自由化的主要表现及特点2.关贸总协定的积极作用及局限性第八章1.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和成因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3.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4.WTO的原则第九章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分析3.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4.主要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第十章1.为什么说环境、资源与人口问题是当代世界经济增长中的重大问题?2.为什么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第十一章1.为什么人口问题是全球性核心问题?2.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第十二章1.当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给我国带来了哪些影响?2.如何顺应当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加快中国经济发展?。

世界经济史期末复习提纲

世界经济史期末复习提纲

世界经济史期末复习提纲
期末出题形式及复习提纲
一、出题形式
1、选择题(20道,40分)
2、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简答,共三题,40分)
3、分析论述题(20分)
二、复习要点
1、概念术语
地理大发现商业革命工场手工业两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政策计划经济
2、总复习思考题
(1)地理大发现引起价格革命,对欧洲社会阶层分化及资本主义关系形成所起的作用(2)简要说明欧洲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工业革命的作用
(3)为什么英国在世界上第一个爆发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及其世界意义(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其对奠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作用?试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特点
(5)试分析苏联建国初期列宁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及其政策,评论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
(6)如何看待公有制和私有制、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转化?如何看待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

世界经济史复习题终极版

世界经济史复习题终极版

世界经济史复习题终极版1、英国为什么是世界上第一个爆发工业革命的国家?在当时的世界各国中,只有英国具备了进行工业革命的各种条件和因素。

(1)英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在争夺殖民霸权战争中取得胜利,成为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

(2)15世纪末到17世纪初,英国在商业革命的冲击下,一切旧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形式都衰落了,制度创新成为主流。

(3)英国资产阶级政权通过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扩大了资本积累,增加了雇佣劳动力。

(4)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这些都为工业革命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试比较农业革命的三条道路。

(1)英国式道路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掠夺教会地产;欺骗性地出让国有土地;盗窃公有地。

用剥夺方法、用残暴的恐怖手段把封建财产和克兰财产变为现代私有财产。

(2)普鲁士道路的特点为:在保存君主制度、贵族特权、农民无权及中世纪残余的条件下实行改革,由农奴制地主经济缓慢地转化为资产阶级的容克式经济。

(3)美国式道路的特点是:地主经济已不存在,农民在普遍建立小农经济的基础上,通过自由竞争和分化,产生雇佣制的大农场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英国式道路带有明显地强制性,在此过程中,难免会遭到反抗,但是效果比较明显,过程相对来说更迅速。

普鲁士道路通过缓慢地方式进行改革,虽然改革受阻力较小,但是不彻底,或多或少地保存了一些封建残余。

美国式道路改变比较成功,小农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且铲除了封建残余,取得了胜利。

3、地理大发现的动机和条件是什么?(1)动机:西欧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诱发对贵金属的渴求;近东贸易危机阻碍了欧洲人想从东方获取金银的欲望(2)条件:科学技术尤其是天文学和航海技术发展的有力支持。

4、为什么说13—14世纪是欧洲商业变革的临界点?第一,贸易范围和贸易规模的扩大。

从11世纪开始,伴随着西欧在东欧平原和波罗的海沿岸的殖民活动,以及十字军在地中海区域的进展,商业交流的地理范围和规模都有所扩大。

世界经济史复习题

世界经济史复习题

世界经济史复习题一、解释下列概念1经济史学(the thoery of economic history):用经济学的方法、理论和模型来解释经济史中的经济结构、绩效、事件和过程的经济理论。

2解释(explanation):揭示过去的因果关系。

3预测(prediction):揭示未来的因果关系。

4经济模型(economic model):用他人容易重复的方式所表达的经济思想。

5受约束的最大化行为(constrained maximization behavior):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人类行为的假设,它假设每个经济行为人的行为都是它对它所面临的各种约束条件(如资源、收入、市场、生产技术、竞争对手、社会制度等等)的最佳反应。

此即,它假定经济行为人知道,如何在各种约束条件下,采取最有效的方式去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6新古典经济学(neoclassical economics):基于受约束的最大化假设进行推理的经济理论。

7技术或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the path dependence of technological or instituional changes):人们一旦选择了某种技术或制度,这些技术或制度就会沿着一条特定的路径一直演化下去,最后的结果却不一定是最优的,即使本来还存在着其他的也许是更好的技术或制度。

其原因是,特定的历史事件(particularly historical events)启动了某种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n)的过程,从而把人们最初选择的技术或制度锁在(lock in)了某个特定的路径上。

8世界经济史的历时性研究(the diachronic study of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world):使用经济理论和方法,按时序描述和阐释各个国家在不同时代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活动。

P89世界经济史的共时性研究(the synchronic study of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world):使用经济理论和方法,描述和阐释各个国家在特定时代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活动。

《世界经济史》练习题及答案

《世界经济史》练习题及答案

世界经济史练习题第一章选择题:经济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A)A 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自身演变过程及其内在规律B 研究社会经济活动C 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演变过程D 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演变规律思考题:1.什么是世界经济史?2.什么是学习和研究世界经济史的必要前提?第二章单项选择题:1、农业革命产生的基本条件是( C)A 男女分工 B采集能力的提高C植物栽培的原理被发现和应用 D动物的减少2、旧石器时代生产工具以什么为主( B)A 磨制石器B 打制石器C 敲击石器D 青铜器多项选择题:早期人类两种最基本的经济活动是( AB)A 采集B 狩猎C 捕鱼D 种植2、根据生产技术水平的发展,石器时代可分为:( ABC )A 旧石器时代B 中石器时代 C新石器时代 D 中古石器时代判断题:1、人类的第一次分工是男女分工。

(Y )2、在欧洲,最有代表性的石器是舍利文化和阿舍利文化的石刀。

( N)思考题:1.人类控制和使用火的意义是什么?2.中石器时代开始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变化给人类的经济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第三章单项选择题:1、畜牧业产生于( C)A 旧石器时代B 中石器时代C 新石器时代D 青铜时代2、农耕和游牧两大世界的基本特征是( A)A 南富北穷B 南穷北富C 东富西穷D 东穷西富3、什么的发明是生产工具变革史中最重要的里程碑( B)A 锄头的发明B 犁的发明C 镰刀的发明D 水车的发明4、什么是文明的核心特征和首要因素( D)A 乡镇B 部落C 农村 D城市多项选择题:1、人类最早的3个农业中心是哪些?( BCD )A 美洲B 西亚C 中南美洲 D东亚和南亚2、农业传播的最后结果是:( ABCD )A西亚、北谷类植物区 B 东亚和东南亚的稻米区 C 美洲的玉米区D西亚、北非、欧洲、中亚以及从中亚到黄河流域这一带的小麦区3、农耕和游牧两大世界的交往方式是( AC )A交流 B 融合 C 冲撞 D 排斥4、就暴力冲突而言,人类文明拓展的实现方式有哪两种:( AD )A 先进农耕国家对落后游牧地区的经略和征服,前者不断地吞食后者,使文明区域的周边地带逐步地被纳入到文明世界的体系之中B 先进的农耕国家和落后的游牧地区出于自己本身发展的需要而进行文化的交流,使落后地区向先进地区靠拢C 先进的农耕国家向落后的游牧地区派遣使者进行先进文化的传播,使落后地区接受先进文化D 落后的游牧民族,在条件具备时,以暴力为开路手段,冲入农耕世界,而后以定居或建立新王朝统治的方式,融入文明体系之中判断题:1、农业革命的直接起因,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自然环境的变异所导致的食物匮乏。

世界经济史考试题目

世界经济史考试题目

1洋务运动: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模仿、实施西式工业化的运动,是一场维护封建皇权前提下由上到下的改良运动。

分料到户制:将原料送交农民时指明所要求的种类和品质,同时付给他们工钱,并且开始组织家庭手工业者为他们生产商品。

2近代农业革命:表现为农业体制的变革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马尔萨斯陷阱:18世纪以前,整个农业发展的历史和世界人口的历史在单调地重复着。

当人口增加超过社会粮食供给时,生活水平开始下降,疫病、饥荒、海上和陆上的抢劫、战争等丑恶事情开始泛滥,极其粗暴地调整人口和粮食之间的平衡,之后,又开始新一轮的人口增长和衰减,不断地循环往复,这就是马尔萨斯论证的人口陷阱。

◇4工业革命.机器的发明应用以及工厂制的产生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技术革命是工业革命最重要表现.使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机器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发生巨大变化.它同时对英国乃至整个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都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使人类进入工业文明的新时代。

◇5技术革命.技术革命是工业革命最重要的表现。

这一时期,在英国由于技术革命而出现重大变化的产业主要是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机器制造业和交通运输。

6金银复本位:金币和银币同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7商业革命:地理大发现导致经济史上最大的一次商业冲击,使欧洲整个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这种变革集中表现在商业的革命性变化上。

8封建地主制经济:在封建社会中,地主将土地分租给农民,对他们榨取地租的剥削制度。

9封建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也可以说是自然经济,它的特点一是分散,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10普遍奴隶制:在普遍奴隶制下,作为社会主要生产者的是在国家统治下,被组织在村社中的广大农民。

他们不是奴隶,但也不具备独立的人格,他们依附于土地,依附于村社,依附于国家,而不依附于某个奴隶主普遍奴隶制指的是东方专制主义国家中人民所处的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明确的法律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经济史》复习题(1-16章)1、经济史作为经济学的实证工具,具有哪些方面的优势? PPT1-61)经济史所提供的经验或事实是大量的。

经济史造成了当前的事实,它也包括当前的事实。

这就大大扩展了经济学的实证范围。

2)经济史所提供的经验事实比经济学家所感知的现实经济世界要可靠得多。

3)经济学家可以利用经济史提供的经验世界,对经济学的假设和命题进行“试错”式研究。

4)经济史世界最适于经济学溯因法研究。

2、阐述世界经济史的研究对象。

经济史是经济学的一部分。

经济史与经济学并非相互包含或融为一体,而是相互提供方法论。

所以说,经济史又是与经济学相互独立并平行的两个分支学科。

经济史与经济学说史不同,经济学说史是经济学本身的发展历史,它是经济学的流,而经济史是经济学的源。

经济学的方法主要是实证方法——用经验和事实说话。

直接用经验和事实说话,正是经济史的根本特点和优势:一方面,经济史可以为经济学的假设和命题提供更可靠的经验实证;另一方面,可以为经济理论提供更符合经验事实的假定。

3、东方专制主义长期存在的经济原因是什么?古代公社是东方专制制度的基础。

恩格斯:“古代的公社,在它继续存在的地方,从印度到俄国,在数千年中曾经是最野蛮的国家形式——即东方专制制度的基础。

”经济基础是东方社会生产的组织方式。

东方各国都是利用河水泛滥来肥田,节省用水和共同用水是基本的要求,由于文明程度太低,幅员太广,不能产生自愿的联合,所以就迫切需要中央集权的政府来干预。

东方专制主义与军队组织和军事扩张有着紧密的联系。

4、简述农业革命的特点。

PPT2-61)经济活动的特点农业革命时代,社会生产力占主导地位的是农耕经济,生产形式是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基本单位的体力劳动,生产产品以满足自身基本生活需要的消费品为主,也就是我们习惯上常说的“男耕女织”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2)社会生活的特点农耕属于周期性生产劳动,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居”,定居成了农业时代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方式。

小农经济的生产比较散漫,各个农业家庭又以同一地理环境或同一血缘姓氏为依托,结合或者积聚在某个中心点上,形成农业时代特有的社会基层组织——村社。

3)意识形态的特点政治——农业国家地域广大、人口分散,需要巨大的水利灌溉工程,所以政权形式多以君主专制为主;文化——由于自然地形的制约,农业革命时代的文化传统具有相对封闭的鲜明地域特征。

5、简述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的意义。

1)攫取性经济转变为生产性经济。

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经济从旧石器时代以采集、狩猎为基础的攫取性经济转变为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生产性经济。

2)农业革命促使人类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

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劳动,要求人们较长时间居住在一个地方,以便播种、管理、收获。

这样,人类从旧石器时代的迁徙生活逐渐转为定居生活。

3)农业革命为以后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创造了物质基础。

人类从事农耕和畜牧后,才可能比较稳定地获得较丰富的食物来源,而且第一次有可能生产出超过维持劳动力所需的食物并储存它。

这就使人口得以较大增长,并可使一部分人从事维持生存以外的活动,从而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交换,还使某些人有可能积聚财富,导致原始社会的崩溃。

6、希腊大殖民运动的原因。

PPT3-11(1)主要原因是人口相对过剩由于生产不够发展,公民权要由一种不可违反的一定数量的对比关系来决定,超过这个对比关系的限度,惟一的出路就是强行殖民。

为了减轻人口压力,各城邦政府都鼓励向海外移民。

(2)社会矛盾(内部斗争)希腊城邦的殖民活动还与当时城邦内部激烈的阶级分化和阶级斗争密切关联。

那些失去土地、生活贫困的农民,为生计所迫,也不得不去海外寻求新的上地;还有些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派别出也往往被迫定居海外。

(3)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富有进取心的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了寻求商品市场、取得工业原料和奴隶也去海外建立新的居民点。

7、罗马帝国时期的农业发展的特点。

(1)农业和畜牧业并没有什么重大技术革新。

(2)农业在整个帝国范围内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区域分工。

(3)农业从森林、沼泽和沙漠中得到大量新的耕地,不少过去被认为是无法利用的土地,变成了以新方法经营的肥沃土地了。

8、分析罗马帝国的衰落的原因。

1)奴隶制使自由人鄙视劳动,奴隶缺乏生产的积极性,社会财富的再生能力疲软2)充足的财富,腐蚀了罗马人的精神(1)富足使罗马人奢侈成风。

(2)传统的道德丧失殆尽。

3)巨大游民阶级,是帝国的追命索4)帝制制造了暴行和腐败,也造成了政治的不正常和不尽的纷争5)创造力的全面萎缩6)蛮族的压力和侵入及国内民众的反抗9、井田制度下的农奴经济的特点。

PPT4-9农奴有了自己的土地,但农奴所拥有的仅仅是对土地的占有权而不是所有权;农奴要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农奴要使用自己的工具,用固定的时间在领主的土地上无偿劳动;领主除在农奴提供无偿劳动的前提下,保证农奴使用土地的权利外,对农奴的生产和生活方面不承担其他责任;农奴有了自己的利益。

10、简述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

①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其经济制度,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

②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③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

11、简述我国小农经济存在的原因及其弊端。

原因:地少人多;生产资料匮乏;“多子均分”的制度;小块土地经营是最有效的经营方式弊端:(1)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

(2)自给自足,生产经营模式老套,老旧,技术难以革新。

(3)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

12、中国古代为什么采取抑商政策。

(1)根源:封建社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是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和人民生计。

(2)国情决定: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解决这么多人吃的问题成为国家大计,因此重农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3)财政需要:在商品经济不太发达的古代社会,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还是靠土地税(田租),因此重农抑商相对来说可以保证政府的收入。

从两税法开始,政府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开始以土地税为主。

到明清时期,更加强调土地税,一条鞭法和地下银制度的实行,把各种杂税平均摊在田亩上,以银两的形式统一征收土地税。

(4)政治统治需要:“重农抑商”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人们流动性不强,有利于统治。

土地税和丁税相结合,统治者把老百姓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13、西欧封建制度形成的基础来自于哪几个方面。

PPT5-5西欧封建经济的两个源头:日尔曼所有制(日尔曼氏族公社所有制)衰落的或变态的罗马奴隶制西欧向封建社会过渡有两种途径。

一种称为综合式,通过西罗马帝国瓦解时孕育的封建因素——即罗马因素,与日耳曼人农村公社瓦解时产生的私有制和阶级因素——即日耳曼因素,在罗马生产力的影响下,相互发生作用的结果。

综合式发生在原西罗马帝国版图范围内所建立的日耳曼人王国里,如西哥特、东哥特、勃艮第和法兰克等,以法兰克王国为代表。

另一种称为跨越式,在日耳曼人农村公社瓦解的基础上,越过奴隶制社会阶段,直接过渡到封建社会。

跨越式主要发生在原西罗马帝国版图范围外所建立的日耳曼人王国里,如英国和德国,那里罗马的经济和文化影响极少,根本没有所谓罗马因素。

14、简述西欧10世纪中叶-13世纪中叶拓殖运动的社会经济意义。

新土地的开拓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生产关系变革方面所带来的影响——它是封建制度瓦解和走向衰落的起点。

15、简述圈地运动的历史作用。

1)对社会结构的影响贵族地主阶级是圈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由于经营理念的不同,经营水平差异,他们的分化也在所难免。

农民阶级也产生了分化。

少数富裕农民在圈地浪潮中,通过租地,买地和圈地,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发展成为租地农场主或自有农场主。

大多数自由自耕农、公簿持有农和租地农,在农业变革面前无所作为,错失良机。

2)对农牧业发展的影响圈地运动为近代大农业的兴起和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和空间,就像大工业提高了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一样,大农业以它先进的管理、充足的资金、科学的耕作,提高了农牧业的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圈地运动后,英国农村原有的“条田”连接成大片土地,为实施农业改良措施,变粗放型农业为集约型农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土地的单位面积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畜牧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圈地以后,由于蔓菁、三叶、驴喜豆、黑麦等饲料作物比以前更广泛的推广,冬季饲料问题得到了解决,使畜牧饲养量迅速提高。

3)对工业革命的影响一方面,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由于圈地运动,农业趋向于集约化经营,大量的过剩劳动力或者转入乡村工业,或者转向城市。

当工业革命在英国西北部纺织品工业区率先发动时,正是大量农村劳动力迁入城市之时。

另一方面,圈地运动引发的农业革命,为城市和工业发展提供了棉花、亚麻、淀粉、羊毛等多种工业原料,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为非农业劳动者提供了粮食、肉制品、水产品等生活必需品。

农牧业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变革对工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相应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农业革命带来的农牧民收水平的提高,消费能力的增强,也为工业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

16、古代世界的区域贸易形成了哪几个贸易圈。

PPT6-4一、地中海贸易圈当航海技术有了一定发展时,地中海就把沿岸的国家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环地中海贸易圈。

地中海贸易圈包括整个地中海和黑海地区。

二、东亚贸易圈东亚贸易圈是古代世界的另一个贸易圈,它始终是以中国为中心。

这个贸易圈包括中国、日本、朝鲜、南洋地区和中南半岛地区。

三、波罗的海和北海贸易圈波罗的海和北海贸易圈也就是北欧贸易圈,是中世纪才开始形成的。

和地中海贸易比较起来,北欧贸易到14世纪才具有重要意义。

17、简述古代世界贸易的作用。

古代世界的国际贸易作为区域贸易,对各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技术文化交流。

促进封建生产关系解体。

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导致新航路的探险活动,结果发生改变世界的地理大发现18、什么是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指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国家在大规模海外探险中对美洲大陆的发现和对通往东方新航线的开辟。

19、简述地理大发现的动机和条件。

PPT7-8西欧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诱发对贵金属的渴求近东贸易危机阻碍了欧洲人想从东方获取金银的欲望科学技术的支持天文学航海技术发展20、16世纪末,在国际分工出现萌芽的基础上,世界市场的中心、边缘和半边缘区基本形成。

试分析其形成机理。

边缘区向中心区提供原材料、初级产品、廉价劳动力、销售市场半边缘区介于两者之间:对中心区部分地充当边缘区角色,对边缘区部分地充当中心区角色。

中心区利用边缘区的原材料(包括用于铸币和饰物的贵金属)和廉价劳动力,生产制成品向边缘区销售牟利,并控制着世界金融和贸易市场的运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