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交线与平行线重点难点精编
相交线与平行线教案
5.3.1 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平行线的性质(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并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二.重点、难点重点:探索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用平行线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难点:能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混合应用.三.教学过程(一)、引导学生逆向思维现在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利用同位角相等,或者内错角相等,或者同旁内角互补, 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三种方法.在这一节课里:大家把思维的指向反过来: 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数量关系又该如何表达?(二)、实践探究1.学生画图活动: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出两条平行线a∥b,再画一条截线c与直线a、b相交,标出所形成的八个角(如课本P21图5.3-1).2.3.学生根据测量所得数据作出猜想.图中哪些角是同位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图中哪些角是内错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图中哪些角是同旁内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在详尽分析后,让学生写出猜想.4.学生验证猜测.学生活动:再任意画一条截线d,同样度量并计算各个角的度数,你的猜想还成立吗?c b a4321平行线具有性质: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称为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称为两直线平行, 内错相等.性质3:两条直线按被第三条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称为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教师让学生结合右图,用符号语言表达平行线的这三条性质,教师同时板书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 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因为a∥b, 因为∠1=∠2,所以∠1=∠2 所以a∥b.因为a∥b, 因为∠2=∠3,所以∠2=∠3, 所以a∥b.因为a ∥b, 因为∠2+∠4=180°, 所以∠2+∠4=180°, 所以a ∥b.6.教师引导学生理清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行线判定的区别. 学生交流后,师生归纳:两者的条件和结论正好相反:由角的数量关系(指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得出两条直线平行的论述是平行线的判定,这里角的关系是条件,两直线平行是结论.由已知的两条直线平行得出角的数量关系(指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的论述是平行线的性质,这里两直线平行是条件,角的关系是结论. 7.进一步研究平行线三条性质之间的关系.教师:大家能根据性质1,推出性质2成立的道理吗?结合上图,教师启发分析:考察性质1、性质2的结论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1换成∠3,教师再问∠1与∠3有什么关系?并完成说理过程,教师纠正学生错误,规范地给出说理过程. 因为a ∥b,所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3=∠1(对顶角相等),所以∠2=∠3.教师说明:这是有两步的说理,第一步推理根据平行线性质1,第二步推理的条件不仅有∠1=∠2,还有∠3=∠1.∠2=∠3是根据等式性质.根据等式性质得到的结论可以不写理由. 学生仿照以下说理,说出如何根据性质1得到性质3的道理. 8.平行线性质应用.例 (课本P23)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线全部分,量得∠A=100°,∠B=115°,梯形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教师把学生情况,可启发提问:①梯形这条件如何使用?②∠A 与∠D 、∠B 与∠C 的位置关系如何,数量关系呢?为什么? 讲解按课本.(三)、巩固练习 1.课本练习(P22). (四)课堂小结: 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并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五)课堂作业:练习卷 (六)课堂反馈 一、判断题.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同旁内角互补.(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同位角相等.(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一对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 二、填空题.1.如图(1),若AD ∥BC,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_______=180°; 若DC ∥AB,则∠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ABC+∠_________=180°.87654321DCBAFEDC B A(1) (2) (3) 2.如图(2),在甲、乙两地之间要修一条笔直的公路, 从甲地测得公路的走向是南偏西56°,甲、乙两地同时开工,若干天后公路准确接通, 则乙地所修公路的走向是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D C BA3.因为AB∥CD,EF∥CD,所以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4.如图(3),AB∥EF,∠ECD=∠E,则CD∥AB.说理如下:因为∠ECD=∠E,所以CD∥EF( )又AB∥EF,所以CD∥AB( ).平行线的性质(第2课时)平行线的性质(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综合运用平行线性质和判定解题过程与方法.理解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的含义,了解命题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综合应用,两条平行的距离,命题等概念. 难点: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灵活运用.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1.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哪些?(注意: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三种,另外还有平行公理的推论)2.平行线的性质有哪些.3.完成下面填空.已知:BE 是AB 的延长线,AD ∥BC,AB ∥CD,若∠D=100°,则∠C=_____, ∠A=______,∠CBE=________.4.a ⊥b,c ⊥b,那么a 与c 的位置关系如何?为什么? 二、进行新课已知:如上图,a ∥c,a ⊥b,直线b 与c 垂直吗?为什么?学生容易判断出直线b 与c 垂直.鉴于这一点,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1)要说明b ⊥c,根据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意义, 需要从它们所成的角中说明某个角是90°,是哪一个角?通过什么途径得来?(2)已知a ⊥b,这个“形”通过哪个“数”来说理,即哪个角是90°.(3)上述两角应该有某种直接关系,如同位角关系、内错角关系、同旁内角关系,你能确定它们吗? 让学生写出说理过程,师生共同评价三种不同的说理.(1)下列各图中,已知AB ∥EF,点C 任意选取(在AB 、EF 之间,又在BF 的左侧).请测量各图中∠B 、∠C 、∠F 的度数并填入表格.通过上述实践,FECBAFECBA(1) (2) 教师投影题目:学生依据题意,画出类似图(1)、图(2)的图形,测量并填表,并猜想:∠B+∠F=∠C.在进行说理前,教师让学生思考:平行线的性质对解题有什么帮助? 教师视学生情况进一步引导: ①虽然AB ∥EF,但是∠B 与∠F 不是同位角,也不是内错角或同旁内角. 不能确定它们之间关系.②∠B 与∠C 是直线AB 、CF 被直线BC 所截而成的内错角,但是AB 与CF 不平行.能不能创造条件,应用平行线性质,学生自然想到过点C 作CD ∥AB,这样就能用上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BCD. ③如果要说明∠F=∠FCD,只要说明CD 与EF 平行,你能做到这一点吗?以上分析后,学生先推理说明, 师生交流,教师给出说理过程.E D CB AFEDCB A作CD ∥AB,因为AB ∥EF,CD ∥AB,所以CD ∥EF(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所以∠F=∠F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因为CD ∥AB.所以∠B=∠B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所以∠B+∠F=∠BCF. (2)教师投影课本P23探究的图(图5.3-4)及文字.①学生读题思考:线段B 1C 1,B 2C 2……B 5C 5都与两条平行线的横线A 1B 5和A 2C 5垂直吗?它们的长度相等吗?②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线段B 1C 1,B 2C 2……,B 5C 5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直线A1B5和A 2C 5,并且它们的长度相等.③师生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下定义.学生分清线段B 1C 1的特征:第一点线段B 1C 1两端点分别在两条平行线上,即它是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第二点线段B 1C 1同时垂直这两条平行线. 教师板书定义:(像线段B 1C 1)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 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④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来定义两条平行线的距离.F EDCBA教师画AB ∥CD,在CD 上任取一点E,作EF ⊥AB,垂足为F.学生思考:EF 是否垂直直线CD?垂线段EF 的长度d 是平行线AB 、CD 的距离吗? 这两个问题学生不难回答,教师归纳: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可以理解为: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 教师强调: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处处相等,而不随垂线段的位置改变而改变. 3.了解命题和它的构成.(1)教师给出下列语句,学生分析语句的特点.①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②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 ③对顶角相等;④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那么同位角不相等.这些语句都是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是”或“不是”的判断. (2)给出命题的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教师指出上述四个语句都是命题,而语句“画AB ∥CD”没有判断成分,不是命题.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是命题和不是命题的语句. (3)命题的组成.①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②命题的形成.命题通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接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接的部分是结论.有的命题没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题设与结论不明显,这时要分清命题判断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已知事项,再改写成“如果……,那么……”形式.师生共同分析上述四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重点分析第②、③语句.第②命题中,“存在一个等式”而且“这等式两边加同一个数”是题设,“结果仍是等式”是结论。
七年级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整理教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总结性教案一、重点:1、了解对顶角、邻补角、补角等有关的概念,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对顶角相等2、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会利用三角板或量角器做垂线。
3、了解平行的概念,知道平行公理及推论4、掌握好三线八角5、了解命题的概念,能判断简单的真、假命题6、了解平移的性质,并会作简单的平移图形,并掌握平移的性质二、难点和关键点:1、利用垂直公理、平行公理及推论、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进行简单的推理,及求一些角度的度数2、正确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会写推理的过程,善于归纳总结3、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5.1相交线1、邻补角与对顶角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的角,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⑵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⑶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
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易错点:未能够充分理解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和性质 例1:如图:直线AB,CD 相较于点O ,OE ,OF 是两条射线。
(1)写出 的邻补角(2)若 ,则 为多少?例2:如图,两条直线相交,共有4对邻补角,那么三条直线相交,共有()对邻补角。
AOE ∠40DOF ∠= COF ∠例3:一个角的邻补角是()A 锐角B 直角C 钝角D 以上都有可能 例4:下列选项中,互为对顶角的是()2、垂线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如图所示:AB ⊥CD ,垂足为O⑵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称:垂线段最短。
平行和相交教案:知识难点攻克备战教材
标题:深入浅出——平行和相交教案的知识难点攻克备战教材引言平面几何中的平行和相交是基础知识,但常常因为概念不清、应用不当等问题,成为学生难以攻克的知识难点。
为了帮助广大中学生更好地掌握平行和相交相关知识,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一、平行和相交定义及特性;二、平行和相交探究题;三、经典习题讲解;四、教学案例分析。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为广大中学生提供实用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帮助大家轻松备战平行和相交相关考试。
一、平行和相交定义及特性1.平行线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任意两条直线相交于一个点,如果它们的任意一个角度都是180°,那么这两条直线就是平行线。
平行线的特性:-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平行线之间距离相等;-同一平面内,且与同一条直线垂直的平行线只有唯一一条;-同一平面内,不存在平行于一条直线且与这条直线没有交点的直线。
2.相交线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任意两条直线相交于一个点,这两条直线就是相交线。
相交线的特性:-相交线之间夹角的大小可大可小;-相交线必定有交点;-两条相交线的交点唯一;-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平行的直线必定相交。
二、平行和相交探究题1.判断题(1)AB和CD互相平行正确,因为AB和CD的夹角为180°,满足平行线的定义。
(2)直线MN和直线PQ互相平行不正确,因为MN和PQ之间不存在与它们垂直的第三根线,不符合平行线的特性。
2.填空题(1)平面内至少有多少条直线可以与一条给定的直线平行?A.一条B. 两条C. 三条D. 四条答案是D。
由平行线的特性可知,同一平面内不存在与一条直线平行的直线,因此至少有四条直线可以与一条给定的直线平行。
(2)已知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E,若∠AEC=118°,求∠BED的度数。
∠BED=62°。
由∠AEC和∠BEC的和为180°可知∠BEC=62°,且∠AED和∠CEB是相对应角,故∠AED=62°。
平行线与相交线的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平行线与相交线(1)一、知识概述(一)从台球桌面上的角,引出有关角的概念1、两角互余、互补的概念及性质(1)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是18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如图)简称互补.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如图)简称互余.说明:①互余、互补是指两个角的关系.②互补或互余的两个角,只与它们的和有关,而与其位置无关.③用数学语言表述为:若∠α+∠β=180°,则∠α与∠β互补;反之,若∠α与∠β互补,则∠α+∠β=180°.若∠α+∠β =90°,则∠α与∠β互余;反之若∠α与∠β互余,则∠α+∠β=90°.(2)性质:①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2、对顶角的概念(1)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如图中的∠1和∠3,∠2和∠4是对顶角.由对顶角的位置特点也可将其描述为:①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其中不相邻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②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说明:只有两条直线相交时,才能产生对顶角,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③对顶角的本质特征是: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其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2)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二)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1、两条直线相交构成四个有公共顶点的角.一条直线与两条直线相交得八个角,简称“三线八角”,则不共顶点的角的位置关系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如图所示,直线 AB、CD被直线EF所截,形成了8个角.(1)同位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的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如∠1和∠5,∠3和∠7,∠4和∠8,∠2和∠6.(2)内错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两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例如∠3和∠5,∠4和∠6.(3)同旁内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例如∠4和∠5,∠3和∠6.2、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二、重难点知识剖析1、互为补角和互为邻补角的关系. 互为补角是两个角的和为 180°,与它们的位置无关. 而互为邻补角既与它们的和为 180°有关,又与位置有关,不要混淆.2、灵活运用互余、互补等知识点以及对顶角的性质列方程求解,即学会用代数法解几何题的方法.3、证明两直线平行时,必须弄清所用条件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而成的,因为推出的结论是除截线外的另两条直线平行.平行线与相交线(2)一、知识概述1、平行线的特征特征一: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使用方法如图:∵ a∥b,∴∠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特征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使用方法:∵ a∥b,∴∠2=∠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特征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使用方法:∵ a∥b,∴∠2+∠4=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直线平行的条件与平行线的特征的区分表3、尺规作图的意义在几何里,把限定用直尺和圆规来画图,称为尺规作图。
2023年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归纳总结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结一: 相交线(1)相交线旳定义两条直线交于一点, 我们称这两条直线相交.相对旳, 我们称这两条直线为相交线.(2)两条相交线在形成旳角中有特殊旳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旳有对顶角和邻补角两类.(3)在同一平面内, 两条直线旳位置关系有两种: 平行和相交(4)对顶角: 有一种公共顶点, 并且一种角旳两边分别是另一种角旳两边旳反向延长线,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旳两个角, 互为对顶角.∠1和∠3, ∠2和∠4是对顶角.(5)邻补角:只有一条公共边,它们旳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旳两个角,互为邻补角.如图:∠1和∠2,∠2和∠3是邻补角.(6)对顶角旳性质:对顶角相等.(如图∠1=∠3, ∠2=∠4)(7)邻补角旳性质:邻补角互补, 即和为180°.(如图∠1+∠2=180°)(8)邻补角、对顶角成对出现, 在相交直线中, 一种角旳邻补角有两个. 邻补角、对顶角都是相对与两个角而言, 是指旳两个角旳一种位置关系. 它们都是在两直线相交旳前提下形成旳。
二、垂线(1)、垂线旳定义: 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旳四个角中, 有一种角是直角时, 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旳垂线, 它们旳交点叫做垂足.如图, OD⊥AB, 垂足为O(2)、垂线旳性质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注意: “有且只有”中, “有”指“存在”, “只有”指“唯一”“过一点”旳点在直线上或直线外都可以。
(3)、垂线段: 从直线外一点引一条直线旳垂线, 这点和垂足之间旳线段叫做垂线段.(4)垂线段旳性质: 垂线段最短.对旳理解此性质, 垂线段最短, 指旳是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作旳垂线段最短. 它是相对于这点与直线上其他各点旳连线而言.(如图, PA,PB,PC等线段中, PO最短)(4)、点到直线旳距离(如图, PO旳长)(1)点到直线旳距离:直线外一点到直线旳垂线段旳长度, 叫做点到直线旳距离.(2)点到直线旳距离是一种长度, 而不是一种图形, 也就是垂线段旳长度, 而不是垂线段.它只能量出或求出, 而不能说画出, 画出旳是垂线段这个图形.三、平行线1.在同一平面内, 两条直线旳位置关系有两种: 平行和相交.(1)平行线旳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旳两条直线叫平行线.记作: a∥b;读作: 直线a平行于直线b.(2)同一平面内, 两条直线旳位置关系: 平行或相交, 对于这一知识旳理解过程中要注意:①前提是在同一平面内;②对于线段或射线来说, 指旳是它们所在旳直线.(3)平行公理:通过直线外一点,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如图, 过点P只有直线a 与直线b 平行(4)平行公理中要精确理解“有且只有”旳含义.从作图旳角度说, 它是“能但只能画出一条”旳意思.(5)平行公理旳推论:假如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如图, 假如a∥c, b∥c, 那么a∥c2.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1)同位角: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旳角中, 若两个角都在两直线旳同侧, 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旳同旁, 则这样一对角叫做同位角.例如∠1和∠5,∠3和∠7,∠4和∠8,∠2和∠6.(2)内错角: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旳角中, 若两个角都在两直线旳之间, 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旳两旁, 则这样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例如∠3和∠5, ∠4和∠6.(3)同旁内角: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旳角中, 若两个角都在两直线旳之间, 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旳同旁, 则这样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初一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整理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整理摘要:注意点: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⑵如果αβ∠∠与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β∠∠与不一定是对顶角,⑶如果αβ∠∠与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180αβ∠+∠=︒;反之如果180αβ∠+∠=︒,则αβ∠∠与不一定是邻补角。
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5.1相交线1、邻补角与对顶角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的角,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图形 顶点 边的关系 大小关系 对顶角∠1与∠2有公共顶点 ∠1的两边与∠2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对顶角相等 即∠1=∠2 邻补角∠3与∠4 有公共顶点 ∠3与∠4有一条边公共,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3+∠4=180°注意点: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⑵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 ⑶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
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2、垂线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如图所示:AB ⊥CD ,垂足为O⑵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称:垂线段最短。
3、垂线的画法:⑴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⑵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1 2 4 3A B C D O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
画法: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
相交线与平行线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相交线与平行线重点难点归纳总结说到相交线和平行线,嘿,别以为这只是枯燥的数学题目,没什么意思。
你要知道,它们背后可隐藏着不少的智慧呢!你看,相交线和平行线,真的是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
说实话,要说这两者有什么共通之处,恐怕就只有那一份“命中注定”了。
毕竟它们是那么的“注定不可能”有交集,又那么“执着地”在自己的轨道上走。
讲真,咱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能碰到这些东西,不信?你看看你家窗框和对面楼的窗框,哎呀,那不就是一条条平行线嘛。
至于相交线嘛,你走路的时候也得小心,左右转弯的时候,哪个拐角里就是相交的地方,生怕自己撞个满怀!先说平行线吧。
大家都知道,平行线就是“永远不相交”的一对好基友。
它们的距离始终如一,不远也不近,就在那儿平平静静地陪伴着你。
不管是你走到哪里,它们就是不打扰你,也不想和你有什么过多的交情。
想想看,生活中有很多“平行”的事物,工作中那些永远不喜欢打扰你的同事,见面就是点个头打个招呼,不说多余的话。
你看,平行线也是一样,它们虽然“并肩而行”,但两者之间就是有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没错,它们可能走得很近,差不多方向,也可能是差不多的轨迹,但永远没有交集。
说白了,平行线就是一种“互不打扰、各自安好”的关系。
可不是吗?平行线给我们一种特别稳妥的感觉。
就像你和某些人的关系,你们虽然不常见面,也不常聊,但一旦见面了,也能轻松聊开,关系就那么稳稳当当的,永远不可能破裂。
哎,这种关系真的像平行线一样,永远保持着距离,也永远不会让你觉得有压力。
但再想想,平行线也有它的“难题”。
你也会觉得,哎呀,真的是“无聊”啊。
两条平行线就这么平平淡淡地走下去,好像没有一点点的变化。
生活中,可能我们也会有些时候,觉得自己的日子就像平行线一样,一成不变,稳稳当当的,走着走着就有点单调了。
好了,咱再来说说相交线。
别看平行线和相交线是两条不太一样的道路,但它们也有各自的“挑战”啊。
什么叫相交线呢?就是两条线在某一点上打个照面,啪啪一声,两者交汇。
精编版平行线与相交线知识点整理总复习
精编版平行线与相交线知识点整理总复习平行线与相交线是几何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平面几何、解析几何以及立体几何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对平行线与相交线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整理总复习。
一、平行线的定义与性质:1.定义:在平面上的两条直线,如果它们没有交点,就称为平行线。
2.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同一条直线上的两条直线,如果与另一条直线平行,则它们互相平行。
(2)用直角板判定法:如果两直线上各取一点P和Q,再通过P、Q各画一条与给定直线垂直的直线,则这两条垂直线相交的点连同P、Q四点是否共线,如果共线,则给定直线与这两条垂直线平行;否则,不平行。
(3)用平行线定理判定:如果两直线上各取一点P和Q,并通过Q画一条与给定直线平行的线段,则通过P和平行线段的直线相交的点与P、Q、两直线上平行线段的两个端点是否共线,如果共线,则给定直线与平行线段平行;否则,不平行。
3.平行线性质:(1)平行线具有等斜率。
(2)平行线的判定是对称的,即如果直线l与直线m平行,那么直线m与直线l也平行。
(3)平行线的传递性。
(4)平行线的交线和倾斜度。
(5)两个平行线与同一直线的交线上的对应角相等。
(6)两个平行线分别与同一直线的两条截线上的对应角相等。
二、相交线与交角的定义与性质:1.定义:在平面上的两条直线如果有一个交点,就称为相交线。
2.存在且唯一:平面上任意两条不平行的直线都有一个且仅有一个交点。
如果两条直线有两个或多个交点,则它们必定重合。
3.交角的定义:两条相交线之间的夹角。
三、平行线与相交线的相关知识点:1.平行线的判定与构造:可以通过几何推理来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也可以通过构造垂直线段或平行线段等方法来构造平行线。
2.平行线于直线的夹角:直线与平行线的夹角为0度。
3.平行线与截线的夹角:一条直线与平行线的截线上的各个角的和等于180度。
4.形成平行线的条件:如果两个直线分别与一条第三条直线相交,在交点两侧所夹的内角或外角相等,则这两个直线平行。
相交线和平行线重难点
(1)OD C B A 七年级数学第五章相交线和平行线重难点相交线[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 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 激发好奇 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在我们的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
教师出示一块布片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刀剪布过程,提出问题: 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两个把手之间的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剪刀张开的口又怎么变化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得出:握紧把手时,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刃之间的角边相应变小. 如果改变用力方向,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大,剪刀刃之间的角也相应变大.教师点评: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两条相交的直线,以上就关系到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问题,本节课就是探讨两条相交线所成的角及其特征.二.认识邻补角和对顶角,探索对顶角性质1.学生画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 共能组成几对角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当学生直观地感知角有“相邻”、“对顶”关系时,教师引导学生用 几何语言准确表达延长线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有一条公共边与OA ,AOD AOC ∠∠;BOD AOC ∠∠与有公共的顶点O ,而且AOC ∠的两边分别是BOD ∠两边的反向延长线2.学生用量角器分别量一量各角的度数,发现各类角的度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结论:相邻关系的两个角互补,对顶的两个角相等) 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角 分类 位置关系 数量关系教师提问:如果改变的大小,会改变它与其它角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吗 4.概括形成邻补角、对顶角概念和对顶角的性质 三.初步应用练习:下列说法对不对(1) 邻补角可以看成是平角被过它顶点的一条射线分成的两个角 (2) 邻补角是互补的两个角,互补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3) 对顶角相等,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学生利用对顶角相等的性质解释剪刀剪布过程中所看到的现象四.巩固运用例题:如图,直线a,b 相交,ο401=∠,求4,3,2∠∠∠的度数。
相交线与平行线重难点详解
相交线与平行线平面内,点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分为两种:①点在线上②点在线外同一平面内,两条或多条不重合的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①相交②平行一、相交线1、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反之,若两条直线只有一个交点,则这两条直线相交。
)两条直线相交,产生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邻补角:两角共一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邻补角互补。
要注意区分互为邻补角与互为补角的异同。
对顶角:两角共顶点,一角两边分别为另一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对顶角相等。
注:①、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对顶角相等。
反过来亦成立。
②、表述邻补角、对顶角时,要注意相对性,即“互为”,要讲清谁是谁的邻补角或对顶角。
2、垂直是两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况。
注意:两直线垂直,是互相垂直,即:若线a垂直线b,则线b垂直线a 。
垂足: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交点叫垂足。
垂直时,一定要用直角符号表示出来。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注:这一点可以在已知直线上,也可以在已知直线外)3、点到直线的距离。
垂线段:过线外一点,作已知线的垂线,这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垂线段。
垂线与垂线段:垂线是一条直线,而垂线段是一条线段,是垂线的一部分。
垂线段最短: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或说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大于直角边。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注:距离指的是垂线段的长度,而不是这条垂线段的本身。
所以,如果在判断时,若没有“长度”两字,则是错误的。
4、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三线六面八角:平面内,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将平面分成了六个部分,形成八个角,其中有:4对同位角,2对内错角和2对同旁内角。
注意:要熟练地认识并找出这三种角:①根据三种角的概念来区分②借助模型来区分,即:同位角——F型,内错角——Z型,同旁内角——U型。
特别注意:①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均互为同旁内角;②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称呼并不一定要建立在两条平行的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前提上才有的,这两条直线也可以不平行,也同样的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新人教七年级数学下册_第五章_相交线与平行线_全章讲与练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一节、知识梳理:相交线与平行线一、学习目标1.理解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掌握其性质,会用其性质进行有关推理和计算;2.掌握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3.掌握“三线八角”的内容.二、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1.邻补角、对顶角以及点到直线距离的概念;2.掌握两直线平行的三个判定方法.学习难点: 1.对顶角的性质、垂线性质;2.灵活运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来解题.三、知识概要1.要正确理解邻补角、对顶角的含义:(1)判断两个角是否是邻补角,关键要看这两个角的两边,其中一边是公共边,另外两边是互为反向延长线;(2)邻补角是成对的,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互补的角;(3)判断两个角是否是对顶角,看这两个角是不是有公共顶点且有相同的邻补角,只有符合这两个条件时,才能确定这两个角是对顶角.2.垂线、垂线段和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不要混淆:(1)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是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况,特殊在交角都为直角,垂线是其中一条直线对另一条直线的称呼;(2)垂线是直线,垂线段是一条线段,是图形.(3)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垂线段的长度,是一个数量,不能说成垂线段是距离.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在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前提下提出来的,它们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一是相交(有一个公共点),二是平行(没有公共点):(1)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关键是要抓住“三线八角”,只有“三线”出现且必须是两线被第三线所截才能出现这三类角;(2)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时要正确判断出是什么角,什么关系,由此可以推出哪两条直线平行.四、知识链接1.本周相交线、平行线是以前学的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延伸.2.通过内错角、同位角、同旁内角等角度的比较得到平行线.而由平行线又可得到下周的平行线性质.五、中考视点平行与相交线中的垂直是经常考的内容.一般考其基础知识,以填空选择为主.平行线的性质与平移一、学习目标1.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会应用.2.理解命题并会判断.3.理解平移的定义并会应用平移的特征.二、知识概要1.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对于这个概念,应注意三点:(1)两条直线必须是平行的;(2)第三条直线同时垂直于它们;(3)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个具体的数,而不是线段这个图形.3.关于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每个命题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的.4.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就称做为平移. 5.平移的基本特征平移的基本特征是: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三、重点难点学习重点:1.平行线的性质及其应用.2.平移的特征.学习难点:1.命题的判断.2.平移变换及其性质应用.四、知识链接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定理有互逆性,平移变换及性质是研究动态几何的基础内容之一.五、中考视点平行线的知识是每年必考的内容,在填空选择中经常直接考平行线的性质.在解答题中经常与其他知识联系,综合考查.平移知识也是考的比较多的内容,尤其是在做辅助线时经常用到.第二节、教材解读:理解“三线八角”当两条直线AB和CD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如图),可得到八个角.根据位置特征不同,把∠1和∠5、∠2和∠6、∠4和∠8、∠3和∠7这样的称作同位角;把∠4和∠6、∠3和∠5这样的称作内错角;把∠4和∠5、∠3和∠6这样的称作同旁内角.在数学中也常把与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相关的问题称作“三线八角”问题.1.所谓同位角也就是位置特征相同,如∠1和∠5同在“左上”(AB和CD左侧,EF上方);∠2和∠6同在“左下”(AB和CD左侧,EF下方);∠4和∠8同在“右上”(AB和CD右侧,EF上方);∠3和∠7同在“右下”(AB和CD右侧,EF下方).2.所谓内错角是指在两条被截直线之内,在第三条直线左右错开的位置的角,如∠4和∠6在AB和CD之内,而在EF左右两边错开的角;∠3和∠5在AB和CD之内,而在EF左右两边错开的角.3.所谓同旁内角是指在第三条直线同旁,而在两条被截直线之内的位置的角,如∠4和∠5同在EF 上边而在AB和CD之内;∠3和∠6同在EF 下边而在AB和CD之内.第三节、错解剖析【例1】填空: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 ____,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错解:垂线段.【思考与分析】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垂线段的长度,它是一个数量而不是图形.错误的原因是概念不清.正解:垂线段的长度.【例2】判断正误:有公共端点且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错解:正确.【思考与分析】此题错在没有抓住对顶角概念的实质,出现了扩大概念实质和概念外延的错误,把一些不是对顶角的角看成了对顶角,如下图中∠1和∠2有公共顶点且没有公共边,但它们不是对顶角.错误的原因是概念不清.正解:如果一个角与另一个角有公共端点且两边分别是这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叫对顶角.【例3】如图,若AB∥CD,CD∥EF,则AB∥EF.理由是什么?错解:等量代换.【思考与分析】上面的回答把相等和平行混为一谈,相等说的是两个量的大小关系,平行说的则是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完全不是一码事,所以,平行线的传递性是不能用"等量代换"来表达的.错误的原因是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混淆正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例4】判断正误: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是平行线.错解:正确.【思考与分析】平行线是讲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不相交的两条射线或线段有可能延长或反向延长后相交.错误的原因是没有分清“三线”的区别和联系.正解: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例5】判断正误: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错解:正确.【思考与分析】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但在空间里很容易找到不相交的两条直线,而且它们并不平行,错误的原因是思考不周.正解: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第四节、思维点拨【例1】已知,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OE平分∠BOD且∠AOE=150°,你能求出∠AOC的度数吗?【思考与分析】观察图形我们可知,∠AOE与∠BOE是邻补角,所以∠BOE的度数可求,又由OE是∠BOD的角平分线可求得∠BOD=2∠BOE,而∠AOC与∠BOD是对顶角,故∠AOC 可求.解:∵ AB是直线(已知),∴∠AOE与∠BOE 是邻补角(邻补角定义).∴∠AOE+∠BOE=180°(补角定义).又∠AOE=150°(已知),∴∠BOE=180°-∠AOE=180°-150°=30°(等式性质).∵ OE平分∠BOD(已知),∴∠BOD=2∠BOE(角平分线定义).即∠BOD=2×30°=60°.∵∠AOC与∠BOD是对顶角(由图可知),∴∠AOC=∠BOD(对顶角相等).∴∠AOC=60°.反思:在思考过程中抓住角平分线DE与各个角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例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于点O,OF平分∠AOE,∠1=15°30′,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2=45°B.∠1=∠3C.∠AOD与∠1互为补角D.∠1的余角等于75°30′思考与解: ∵OE⊥AB,∴∠AOE=90°.∵OF平分∠AOE,∵∠1与∠3是对顶角,∴∠1=∠3.∴B正确.∵∠AOD与∠1互为补角.∴C正确.∵∠1=15°30′,∴∠1的余角=90°-15°30′=74°30′.∴D不正确.故选D.【小结】我们在做这类选择题时,首先把题中条件与图形一一对应,然后看每个结论是否与条件冲突.【例3】已知,如图,直线AB、CD互相垂直,垂足为O,直线EF过点O,∠DOF=32°,你能求出∠AOE的度数吗?【思考与分析】我们由AB⊥CD可知∠AOC=90°,因此,∠AOE与∠EOC 互余.又因为∠EOC与∠DOF是对顶角,于是∠EOC=32°,于是∠AOE可求.解法一:∵直线CD与EF交于O(已知),∴∠EOC=∠DOF (对顶角相等).∵∠DOF=32°(已知),∴∠EOC=32°(等量代换).∵AB、CD互相垂直(已知),∴∠AOC=90°(垂直定义).∴∠AOE+∠EOC=90°.∴∠AOE=90°-∠EOC=90°-32°=58°.解法二:∵直线AB、CD互相垂直(已知),∴∠BOD=90°(垂直定义).∴∠BOF+∠DOF=90°.∵∠DOF=32°(已知),∴∠BOF=90°-∠DOF=58°.∵直线AB与直线EF交于点O(已知),∴∠AOE=∠BOF(对顶角相等).∴∠AOE=58°.反思:第一种解法先用对顶角后用互余,第二种解法先用互余后用对顶角,我们在平时做题时也应该多想多做,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例4】如图3,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F,EF⊥CD,则∠AFE与∠DFB之间的关系是______.【思考与分析】我们由所给的条件EF⊥CD,得∠CFE=90°,也就是说∠AFE+∠AFC=90°,又根据对顶角相等,得∠AFC=∠DFB,所以∠AFE+∠DFB=90° .本题也可利用平角的定义来解,即由∠AFE+∠DFB+∠EFD=180°,又因为∠EFD=90°,所以∠AFE+∠DFB=90°.解:∠AFE与∠DFB互为余角(或∠AFE+∠DFB=90°).【小结】这类题目的特点是有条件而无结论,要从所给的条件出发,通过分析、比较、猜想,寻找多种解法和结论,再进行说理证明.这类题目具有较强的探索性,思维空间较大且灵活,突破了死记概念的传统模式.【例5】平行直线AB和CD与相交直线EF、GH相交,图中的同旁内角共有()对.A. 4对B. 8对C. 12对D. 16对【思考与解】我们可将原图分解为八个“三线八角”即“直线AB和CD 被直线EF所截”、“直线AB和CD 被直线GH所截”、“直线EF和GH被直线AB所截”、“直线EF和GH被直线CD所截”、“直线AB和EF被直线GH所截”、“直线EF和CD 被直线GH所截”、“直线AB和GH被直线EF所截”、“直线GH和CD 被直线EF所截”.每一个“三线八角”都有两对同旁内角,故原图中共有16对,因此选择D.【小结】解这类问题,关键是如何用图形分解法把图形分成若干个“三线八角”.【例题】(1)如图1,在△ABC中,∠ABC=90°,∠A=50°,BD∥AC,则∠CBD的度数是°.(2)已知:如图2,直线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BEF的平分线与∠DF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你能说明∠P=90°吗?(3)如图3,已知AB∥CD,∠C=75°,∠A=25°,则∠E的度数为 .【思考与解】(1)解法一:由题意我们知BD∥AC.所以∠ABD+∠BAC=180°.所以∠CBD=180°-50°-90°=40°.解法二:由题意我们知∠C=90°-∠A=90°-50°=40°.又因为BD∥AC. 所以∠CBD=∠C=40°.(2)因为AB∥CD.所以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BEF+∠EFD=180°.又因为EP、FP分别平分∠BEF和∠EFD.所以∠P=180°-(∠1+∠2)= 180°-90°=90°.(3)因为AB∥CD. 所以∠BFE=∠C=75°.所以∠AFE=180°-∠BFE= 180°-75°=105°.所以∠E=180°-∠A-∠AFE=180°-25°-105°=50°反思:我们在做这类题的时候,一定要想是不是这样做最简单,是不是只有这一种解法?【例6】如图1,如果∠B=∠1=∠2=50°,那么∠D= .【思考与分析】我们通过观察图形,由∠B=∠1=∠2=50°可得AB∥DC、AD∥BC,再利用其性质同旁内角互补可得∠D的度数.解:因为∠B=∠1,所以AB∥DC,所以∠B+∠BCD=180°,∠BCD=130°.又因为∠B=∠2,所以AD∥BC,所以∠BCD+∠D=180°,∠D=50°.反思:我们解题时用的是同旁内角互补.还可以利用∠D=∠1=∠B=50°.也可以利用∠D=∠2=∠B=50°.大家可以试一试.【例7】如图2,直线l1、l2分别与直线l3、l4相交,∠1与∠3互余,∠3的余角与∠2互补,∠4=125°,则∠3= .思考与解:因为∠1与∠3互余,∠3的余角与∠2互补,所以∠1+∠2=180°.所以l1∥l2.所以∠3=∠5=180°-∠4=55°.反思:我们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1+∠2=180°?我们可由题意列式∠1+∠3=90°,90°-∠3+∠2=180°.两个式子相加可得∠1+∠2=180°.在解决有关平行问题的时候,有时需要添加必要的辅助线,而添加平行线作为辅助线,更是解决此类问题好的帮手.下面举几例说明.【例8】如图1所示,直线a∥b,∠ACF=50°,∠ABE=28°,求∠A的大小.【思考与分析】要求∠A的大小,关键是确定辅助线的位置.于是我们会想到过点A作AD∥b,这样利用平行线的知识即可求解.解:过点A作AD∥b,则∠DAC=∠ACF=50°.又因为a∥b,所以AD∥a.所以∠DAB=∠ABE=28°.所以∠BAC=∠DAC-∠DAB=50°-28°=22°,即∠A的大小是22°.反思:在解题时我们做AD∥b,那么是不是必须要做辅助线呢?我们继续思考:∠A在△ABG中,∠ABE也在△ABG中且等于28°,那么只要求出∠AGB的度数,就可求∠A的度数.【例9】如图2,AB∥CD,EO与FO相交于点O,试猜想∠AEO、∠EOF、∠CFO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思考与分析】由于∠BEO、∠EOF、∠DFO三个角的位置较散,设法通过辅助线使之相对集中,我们可以考虑AB∥CD,可以过点O作MN∥AB,这样即可找到三个角之间的关系了.由此猜想∠AEO+∠CFO+∠EOF=360°.解:过点O作MN∥AB.因为AB∥CD,所以CD∥MN.所以∠AEO+∠EOM=180°,∠MOF+∠CFO=180°.所以∠AEO+∠CFO+∠EOF=∠AEO+∠EOM+∠MOF+∠CFO=180°+180°=360°.反思:我们解这道题是用的两组同旁内角之和.其实我们还可以连结EF,正好把这三个角分成一组同旁内角和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由同旁内角和三角形内角和可得出同样的结论.【例10】如图3,已知AB∥ED,α=∠A+∠E,β=∠B+∠C+∠D.试探索β与2α的数量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思考与分析】我们由已知条件AB∥ED可知α=∠A+∠E=180°,于是只需知道β=∠B+∠C+∠D的大小即可探索出β与2α的数量关系.此时可以过点C作CF∥AB,从而求出β=∠B+∠C+∠D=360°,即有β=2α.解:猜想β=2α.理由是:过C作CF∥AB,因为 AB∥ED,所以∠α=∠A+∠E=180°.又因为AB∥ED,所以CF∥DE,即(∠B+∠1)+(∠2+∠D)=360°.故β=2α.【小结】这道题的思路与我们做的上题是相同的,也可以连结BD来解.第五节、竞赛数学在竞赛试题中,平行和垂直是做为基础知识应用在一些综合性的题目之中,单独出题的情况很少,但当平行和垂直的性质与实际情况结合时,往往也会被做为新题型来考查.【例1】请说明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及交点个数.【思考与分析】本题有多种分类,如以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类,再考虑第三条直线的位置;又如以三条直线交点的个数分类等.下面我们就第二种分类加以说明.解:(1)如图1,三条直线互相平行,此时交点个数为0;(2)如图2,三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此时交点个数为1;(3)如图3,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且不交于同一点,此时交点个数为3;(4)如图4,其中两条直线平行,都与第三条直线相交,此时交点个数为2.综上所述,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为0或1或2或3个.(如果按第一种情况进行分类研究,又该如何呢?请大家思考一下.)反思:求解中(2)、(3)两种情况称为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当题目中图形不全或不确定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分类.【例2】(1)请你在平面上画出6条直线(没有三条共点),使得它们中的每条直线都恰与另3条直线相交,并简单说明画法.(2)能否在平面上画出7条直线(任意3条都不共点),使得它们中的每条直线都恰与另3条直线相交,如果能,请画出一例,如果不能,请简述理由.【思考与分析】“6条直线相交且任意3条都不共点”,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首先画出两条相交直线,这样可以发现若不出现3条直线共点可以出现平行线.对于(2)中所求,可以根据(1)得到的结论先对其进行推理,不要盲目的画图.解:(1)在平面上任取一点A,过A作两直线m1与n1.在n1 上取两点B、C,在m1上取两点D、G.过B作m2∥m1,过C作m3∥m1,过D作n2∥n1,过G作n3∥n1,这时m2、m3、n2、n3交得E、F、H、I四点,如图所示.由于彼此平行的直线不相交,所以,图中每条直线都恰与另3条直线相交.(2)在平面上不能画出没有3线共点的7条直线,使得其中每条直线都恰与另外3条直线相交.理由如下:假设平面上可以画出7条直线,其中每一条都恰与其它3条相交,因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又因没有3条直线共点,所以每条直线上恰有与另3条直线交得的3个不同的交点.根据直线去数这些交点,共有3×7=21个交点,但每个交点分属两条直线,被重复计数一次,所以这7条直线交点总数为因为这与交点个数应为整数矛盾.所以,满足题设条件的7条直线是画不出来的.反思:本题在说明理由时应用了假设法.利用假设推导出结果是否与题中条件冲突.这与我们以后要学的反证法相类似.【例3】平行直线AB和CD与相交直线EF、GH相交,图中的同旁内角共有()对.A. 4对B. 8对C. 12对D. 16对【思考与解】我们可将原图分解为八个“三线八角”即“直线AB和CD 被直线EF所截”、“直线AB和CD 被直线GH所截”、“直线EF和GH被直线AB所截”、“直线EF和GH被直线CD所截”、“直线AB和EF被直线GH所截”、“直线EF和CD 被直线GH所截”、“直线AB和GH被直线EF所截”、“直线GH和CD 被直线EF所截”.每一个“三线八角”都有两对同旁内角,故原图中共有16对,因此选择D.【小结】解这类问题,关键是如何用图形分解法把图形分成若干个“三线八角”.【例4】有10条公路(假设公路是笔直的,并且可以无限延伸),无任何三条公路交于同一个岔口,现有31名交警,刚好满足每个岔口有且只有一名交警执勤,请你画出公路示意图.【思考与解】我们可以把公路想象成直线,岔口想象成交点,由警察的人数及题意可知,10条直线刚好有31个交点.根据前面所学知识,平面上的10条直线,若两两相交,最多出现45个交点,现在只要求出现31个交点,就要减去14个交点,这种情况下,通常采取两种办法:(1)多条直线共点;(2)出现平行线.根据题意,方法(1)不能实现,所以想到使用平行线.在某一方向上有5 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减少10个交点,若6条直线平行,则可减少15个交点,所以这个方向上最多可取5条平行线,这时还有4个点要去掉,换一个方向取3条平行线,即可再减少3个交点,这时还剩下2条直线与1个要减去的点,只须让其在第三个方向上互相平行即可,如图所示:【小结】本题考查我们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做题时,要牢牢把握平行线的性质,与图形结合,从简单的图形推理找出问题的入手点.【例5】把正方形ABCD边AD平移得到EF,作出平移后的正方形能有几种作法?【思考与分析】据题意,平移是指正方形整体平移,只有一个.我们根据以前学过的作图方法和本周学的平移作图,作法有如下几个:作法1:过E作EF的垂线,截取EG=EF,过G点作EF的平行线,截取GH=EF(注意截取方向),连接FH就得到平移后的正方形.如图(1).作法2:过E、F分别作EF的垂线,截取EG=EF,FH=EF(注意截取方向),连接GH,就得到平移后的正方形.如图(1).作法3:过F作EF的垂线,截取FH=EF,过H点作EF的平行线,截取GH=EF(注意截取方向),连接EG就得到平移后的正方形.如图(1).作法4:过E作AC的平行线,过F作BD的平行线,截取EH=AC,FG=BD(注意截取方向).连接EG,GH,HF,就得到平移后的正方形.如图(2).作法5:连接EA,FD,过B点作EA的平行线,过C作FD的平行线.截取BG=EA,CH=FD (注意截取方向).如图(3).连接EG,GH,HF,就得到平移后的正方形.【小结】平移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连结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要描述一个平移变换,必须指出平移的方向和移动的距离.【例6】电脑游戏上有一种俄罗斯方块的游戏,游戏规则:在所给各种各样的方块中,通过平移、旋转的方式,罗列方块使之排满每一横行,每排满一行,便消去一行,得100分,依次类推(本题特殊规定,只准平移),小方块在屏幕顶端居中出现(奇数列时居中偏左).现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如图所示).(1)若按规定,想得分,甲方块需要怎样平移,才可能直接得分或为以后打下得分基础?乙方块呢?(2)若你把甲方块放到左侧,发现屏幕已暗示出丙方块为形状,在这种情况下,丙方块只需如何移动,便可得多少分?(注:屏幕上一共有10行10列)【思考与分析】第(1)题观察甲方块与底部方块的特点,我们可得出平移方式.第(2)题将丙方块通过平移嵌入空隙之中,即可得分.解:(1)甲方块可左移3个单位,下移7个单位放到屏幕左侧;乙方块需向右平移3个单位,下移8个单位,放到屏幕右侧.(可用其他平移方式)(2)丙方块下移7个单位,便可排满2行,得200分.【小结】解本题的关键是将各个方块通过平移嵌成一个长方形,需根据方块和现有图形选择合理的平移方式.【例7】如图1,已知直线l1∥l2,直线l3和直线l1、l2交于点C和D,在C、D之间有一点P,如果P点在C、D之间运动时,问∠PAC,∠APB,∠PBD之间的关系是否发生变化.若点P在C、D两点的外侧运动时(P点与点C、D不重合),试探索∠PAC,∠APB,∠PBD 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思考与分析】若P点在C、D之间运动时,我们只要过点P作出l1的平行线即可知道∠APB=∠PAC+∠PBD;若点P在C、D两点的外侧运动时(P点与点C、D不重合),则可以分为如图2和如图3两种情形,同样分别过点P作出l1或l2的平行线,即有∠APB=∠PBD -∠PAC或∠APB=∠PAC-∠PBD.解:若P点在C、D之间运动时,则有∠APB=∠PAC+∠PBD.理由是:如图1,过点P作PE∥l1,则∠APE=∠PAC,又因为l1∥l2,所以PE∥l2,所以∠BPE=∠PBD,所以∠APE+∠BPE=∠PAC+∠PBD,即∠APB=∠PAC+∠PBD.若点P在C、D两点的外侧运动时(P点与点C、D不重合),则有两种情形:(1)如图2,有结论:∠APB=∠PBD-∠PAC.理由是:过点P作PE∥l1,则∠APE=∠PAC,又因为l1∥l2,所以PE∥l2,所以∠BPE=∠PBD,所以∠APB=∠BPE-∠APE,即∠APB=∠PBD-∠PAC.(2)如图3,有结论:∠APB=∠PAC-∠PBD.理由是:过点P作PE∥l2,则∠BPE=∠PBD,又因为l1∥l2,所以PE∥l1,所以∠APE=∠PAC,所以∠APB=∠APE-∠BPE,即∠APB =∠PAC-∠PBD.【小结】我们做这类题的时候可以发现:点的移动带动角的位置变化,角的位置变化决定了角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分类思想来分析题意,解决多种情况的讨论.第六节、本章训练基础训练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5分)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一组同位角的平分线的关系是().A.互相垂直B.互相平行C.相交但不垂直D.不能确定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C.同旁内角互补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互补3.如图1所示,已知DE∥BC,CD是∠ACB的平分线,∠B=72°,∠ACB=40°,那么∠BDC等于().A.78°B.90°C.88°D.92°4.下列说法:①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④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其中是平行线的性质的是().A.①B.②和③C.④D.①和④5.船向北偏东50°方向航行到某地后,依原航线返回,船返回时方向应该是()A.南偏西40°B.北偏西50°C.北偏西40°D.南偏西50°6.线段AB是由线段CD经过平移得到的,那么线段AC与BD的关系为().A.平行B.相交C.相等D.平行且相等7.如果两个角有一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而另一条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的关系是().A.相等B.互补C.相等或互补D.没有关系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5分)8. a∥b,a∥c则_______∥_______,根据______.9.经过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______.和______.分别相等,图形的______.和______.没有发生改变.10.在同一平面上,如果AB⊥EF,AC⊥EF,那么点C与直线AB的位置关系是______.11.把△ABC向右平移4cm得△A1B1C1,再把△A1B1C1向下平移3cm得△A2B2C2,若把△A2B2C2看成是由△ABC经一次平移得到的,请量一量,其平移的距离是______.cm.12.船的航向从正北方向依逆时针方向驶向西南方向,它转了_____度.13.已知梯形ABCD,AD∥BC,BC=6,AD=3,AB=4,CD=2,AB平移后到DE处,则△CDE的周长是_____14.如果△ABC经过平移后得到△DEF,若∠A=41°,∠C=32°,EF=3cm,则∠E=______,BC= ______ cm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5.如图,AC⊥AB,∠1=30°,∠B=60°,(1)你能确定AD与BC平行吗?(2)能确定AB平行于CD吗?16.如图,AD平分∠EAC,AD∥BC,你能确定∠B与∠C的数量关系吗?17.如图所示,AB∥CD,AD∥BC,∠A的2倍与∠C的3倍互补,求∠A和∠D的度数.答案一、 1.B 2.B 3.C 4.A 5.D 6.D 7.C二、 8. b,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9. 对应角、对应边,形状、大小10. 在直线AB上11. 512. 13513. 914. 107°,3三、15.【思考与分析】通过观察图形并结合题中条件我们可以得到:∠ACB=180°-∠BAC -∠ABC=180°-90°-60°=30°.由此可得AD∥BC.但是由题中条件我们求不出∠D或者∠ACD,因此不能判定AB与CD是否平行.解:(1)因为∠BAC=90°,∠B=60°,且∠BAC+∠B+∠ACB=180°,所以∠ACB=180°-∠BAC-∠B=180°-90°-60°=30°.所以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不能确定.因为求不出∠D或者∠ACD,找不到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条件,所以AB与CD不一定平行.16.【解题思路】我们通过观察图形并结合题中条件可知,要想知道∠B与∠C的数量关系,就得利用AD∥BC,从而得到∠B=∠1,∠C=∠2.只要∠1=∠2,那么∠B=∠C.而题中给出了AD平分∠EAC,正好得到∠1=∠2!解:因为AD∥BC,所以∠B=∠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所以∠C=∠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因为AD平分∠EAC,所以∠1=∠2.所以∠B=∠C.17.【思考与分析】经过仔细分析我们可知,题目要求∠A和∠D的度数,而条件只给出了∠A和∠C的关系.因此,分清∠A、∠C和∠D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解:因为AB∥CD,所以∠A+∠D=180°.所以∠A=180°-∠D.因为AD∥BC,所以∠C+∠D=180°.所以∠C=180°-∠D.所以∠A=∠C.再由2∠A+3∠C=180°解得∠A=∠C=36°.所以∠D=144°.提高训练题一、填空题1. 直线l1,l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则它们的位置关系是.2. 若直线l1// l2,l2// l3,则 ____ // ____,其理由是.3. 若直线l1//l2,一条射线与l1有交点,那么这条射线与l2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 下列哪种情况,直线l1和l2不一定是平行线()A. l1和l2是不相交的两条直线B. l1和l2都平行于直线l3C. 在同一平面内l1和l2没有一个公共点D. 在同一平面内,l1⊥l3,l2⊥l32. 若∠1与∠2的关系为内错角,∠1=40°,则∠2等于()A. 40°B. 140°C. 40°或140°D. 不确定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两个角相等,则这两个角是对顶角B.若两个角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是相等C.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D.所有的对顶角相等三、解答题1. 如图,已知三角形ABC,分别过A,B,C三点作它们的对边BC,CA,AB的平行线.。
相交线与平行线教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识别和绘制相交线与平行线。
3. 学生能够运用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几何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培养解决问题、勇于尝试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概念及性质。
2. 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绘制方法。
难点:1. 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判断与证明。
2. 相交线与平行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
2. 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图片或实物。
3. 练习题和答案。
学生准备:1. 笔记本和笔。
2. 学习几何的基础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概念,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 知识讲解:教师详细讲解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性质和绘制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4. 课堂练习:教师给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相交线与平行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绘制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图形,并写上对应的性质。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平面上的相交线与平行线,还有哪些情况下的相交线与平行线?例如,在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相交线与平行线。
2. 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知识进行解决,并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七、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布置课后反思题目,要求学生思考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学习效果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初一数学下册 【相交线与平行线】重难易错点
初一数学下册| 【相交线与平行线】重难易错点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重难易错点一、重点、难点重点:复习正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交和平行的位置关系,以及相交平行的综合应用.难点:垂直、平行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应用.二、易错讲解1、平行线的性质【例题】如图,B C⊥A E于点C,C D∥A B,∠B=55°,则∠1等于()A.35°B.45°C.55°D.65°【解析】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的性质求得∠A=35°,然后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A=35°。
【答案】∵B C⊥A E,∴∠A C B=90°∴∠A+∠B=90°又∵∠B=55°∴∠A=35°又C D∥A B∴∠1=∠A=35°【误区纠错】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2、平行线的判定【例题】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满足,则a,b平行。
【解析】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1=∠2时,a∥b.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答案】∵∠1=∠2,∴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可填∠1=∠2。
【误区纠错】分不清三线八角,以及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误区。
二、知识点整理1、一条边公共,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2、有公共的顶点,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角,互为对顶角3、对顶角相等。
4、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初一数学语文英语)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6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7、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这里我们把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注意:点到直线的距离和两点间的距离一样是一个正值,是一个数量,所以不能画距离,只能量距离.8、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 B与直线C D平行,记作“A B∥C D”.注意:①“同一平面内”是前提,以后我们会知道,在空间即使不相交,可能也不平行;②平行线是“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两条线段或两条射线平行,就是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③“不相交”就是说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
相交线与平行线重点难点
相交线与平行线重点难点在几何学中,相交线与平行线是学习的重点难点之一。
相交线与平行线不仅在平面几何中有重要的应用,也是解题和证明的基础。
本文将重点介绍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和相关应用。
一、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定义相交线是指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的情况。
平行线是指在同一平面内没有相交点的两条直线。
二、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性质1. 相交线的性质:a. 相交线的交点称为交点或交点。
b. 相交线的夹角称为相交线夹角,可以分为内角和外角。
c. 相交线夹角的性质:- 内角性质:相交线内角互补,即内角的和等于180度。
- 外角性质:相交线外角相等。
d. 相交线构成的补角:互相补角是指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度。
2. 平行线的性质:a. 平行线的符号表示为“∥”。
b. 平行线的性质:- 平行线上的任意两个点和一直与这两点在同平行线上的点连线的两直线垂直。
- 平行线夹角的性质:平行线夹角相等。
- 平行线的传递性:若两条直线分别与第三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之间也平行。
三、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应用1. 构建平行线:有时候,需要在给定的条件下构建一条平行线。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我们可以使用尺规作图法或者使用已知的平行线来构建平行线。
2. 利用平行线证明等式:平行线的性质在证明等式时经常被使用。
当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截线交叉时,所形成的对应角、同位角、内错角等可以用来证明等式的成立。
3. 平行线交截线:平行线与一条截线相交时,会形成一系列特殊的角,如同位角、内错角、对应角等。
利用这些角的性质可以解决与平行线相关的问题。
4. 解题技巧:在解决与相交线和平行线相关的问题时,可以运用以下一些解题技巧:a. 注意观察图形中的平行线和相交线的角,找到对应的角或同位角等。
b.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找到相应的等式或平行线之间的关系。
c. 运用逆否命题、反证法等证明方法,进行推理和证明。
总结:相交线与平行线是几何学中的重点难点,对于理解几何学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整理
关键词:相交线平行线知识点整理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整理摘要:注意点: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⑵如果αβ∠∠与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β∠∠与不一定是对顶角,⑶如果αβ∠∠与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180αβ∠+∠=︒;反之如果180αβ∠+∠=︒,则αβ∠∠与不一定是邻补角;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相交线1、邻补角与对顶角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的角,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注意点: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⑵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⑶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2、垂线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如图所示:AB ⊥CD,垂足为O ⑵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 3、垂线的画法:⑴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⑵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注意:①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②过一点作线段的垂线,垂足可在线段上,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AB C DO画法: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 4、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记得时候应该结合图形进行记忆;如图,PO ⊥AB,同P 到直线AB 的距离是PO 的长;PO 是垂线段;PO 是点P 到直线AB 所有线段中最短的一条;现实生活中开沟引水,牵牛喝水都是“垂线段最短”性质的应用;5、如何理解“垂线”、“垂线段”、“两点间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些相近而又相异的概念分析它们的联系与区别⑴垂线与垂线段区别:垂线是一条直线,不可度量长度;垂线段是一条线段,可以度量长度;联系:具有垂直于已知直线的共同特征;垂直的性质⑵两点间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区别:两点间的距离是点与点之间,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点与直线之间;联系:都是线段的长度;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特殊的两点即已知点与垂足间距离; ⑶线段与距离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一个量;线段是一种图形,它们之间不能等同;平行线1、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 与直线b 互相平行,记作a ∥b ; 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⑴相交;⑵平行;因此当我们得知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不相交时,就可以肯定它们平行;反过来也一样这里,我们把重合的两直线看成一条直线判断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根据它们的公共点的个数来确定: ①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两直线相交; ②无公共点,则两直线平行;③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点,则两直线重合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平行公理――平行线的存在性与惟一性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4、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如左图所示,∵b ∥a ,c ∥a ∴b ∥c注意符号语言书写,前提条件是两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才会结论,这两条直线都平行;5、三线八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八个角,它们构成了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如图,直线b a ,被直线l 所截①∠1与∠5在截线l 的同侧,同在被截直线b a ,的上方, 叫做同位角位置相同②∠5与∠3在截线l 的两旁交错,在被截直线b a ,之间内,叫做内错角位置在内且交错•P A B O 1 2 3 456 7 8③∠5与∠4在截线l 的同侧,在被截直线b a ,之间内,叫做同旁内角;④三线八角也可以成模型中看出;同位角是“A ”型;内错角是“Z ”型;同旁内角是“U ”型; 6、如何判别三线八角判别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的关键是找到构成这两个角的“三线”,有时需要将有关的部分“抽出”或把无关的线略去不看,有时又需要把图形补全;例如:如图,判断下列各对角的位置关系:⑴∠1与∠2;⑵∠1与∠7;⑶∠1与∠BAD ;⑷∠2与∠6;⑸∠5与∠8;我们将各对角从图形中抽出来或者说略去与有关角无关的线,得到下列各图;如图所示,不难看出∠1与∠2是同旁内角;∠1与∠7是同位角;∠1与∠BAD 是同旁内角;∠2与∠6是内错角;∠5与∠8对顶角; 注意:图中∠2与∠9,它们是同位角吗不是,因为∠2与∠9的各边分别在四条不同直线上,不是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 7、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方法一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方法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方法三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几何符号语言: ∵ ∠3=∠2∴ AB ∥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1=∠2∴ AB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2=180°∴ AB ∥C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请同学们注意书写的顺序以及前因后果,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相等,然后得出平行;平行线的判定是写角相等,然后写平行;注意:⑴几何中,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一般都与某种“数量关系”有着内在的联系,常由“位置关系”决定其“数量关系”,反之也可从“数量关系”去确定“位置关系”;上述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就是根据同位角或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这种“数量关系”,判定两直线“平行”这种“位置关系”;⑵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还有两种:①如果两条直线没有交点不相交,那么两直线平行;②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典型例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给予改正: ⑴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定平行线;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重合的两条直线,如果它们不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⑶过一点可以且只可以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1 6 B A D 23 4 5 7 89 F EC A B F 2 1 A B C 1 7A B C D 26A DB F 1 BA F E 5 8 CA B C DE F 1 2 3 4解答:⑴错误,平行线是“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是一项重要条件,不能遗漏; ⑵正确⑶不正确,正确的说法是“过直线外一点”而不是“过一点”;因为如果这一点不在已知直线上,是作不出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典型例题:如图,根据下列条件,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并说明判定的根据是什么∥DE,根据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F,根据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C ∥DF,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几何符号语言:∵AB ∥CD ∴∠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 ∥CD ∴∠3=∠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B ∥CD∴∠4+∠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如图,直线AB ∥CD,EF ⊥AB 于E,EF ⊥CD 于F,则称线段EF 的长度为两平行线AB 与CD 间的距离;注意:直线AB ∥CD,在直线AB 上任取一点G,过点G 作CD 的垂线段GH,则垂线段GH 的长度也就是直线AB 与CD 间的距离; 3、命题:⑴命题的概念: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⑵命题的组成每个命题都是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命题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具有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用“如果”开始的部分是题设,用“那么”开始的部分是结论;有些命题,没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题设和结论不明显;对于这样的命题,要经过分析才能找出题设和结论,也可以将它们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注意:命题的题设条件部分,有时也可用“已知……”或者“若……”等形式表述;命题的结论部分,有时也可用“求证……”或“则……”等形式表述; 4、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①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互逆的关系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B A BCDEF 1 2 3 4 A EG B C FHD其中,由角的相等或互补数量关系的条件,得到两条直线平行位置关系这是平行线的判定;由平行线位置关系得到有关角相等或互补数量关系的结论是平行线的性质; 典型例题:已知∠1=∠B,求证:∠2=∠C 证明:∵∠1=∠B 已知 ∴DE ∥BC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2=∠C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注意,在了DE ∥BC,不需要再写一次了,; 典型例题:如图,AB ∥DF,DE ∥BC,∠1=65° 求∠2、∠3的度数解答:∵DE ∥BC 已知∴∠2=∠1=6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 ∥DF 已知∴AB ∥DF 已知∴∠3+∠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180°-∠2=180°-65°=115°平移1、平移变换①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②新图形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 ③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2、平移的特征:①经过平移之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图形的形状与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②经过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典型例题:如图,△ABC 经过平移之后成为△DEF,那么:⑴点A 的对应点是点_________;⑵点B 的对应点是点______; AB 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_____;A 的对应角是______; ,对应点的连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解答;A D FB EC 1 2 3。
七下第六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树与重难点分析
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 独立思维能力较差 动手操作能力相对稍强
推理能力较弱。
1 .了解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了 解垂线,垂线段概念。 2.了解平行线的概念,知道平行公理及 其推论,会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 内角,探索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3.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理解对应点 连线平行且相等的性质。 4.了解命题的概念,能初步区分命题的 题设和结论。
1. 本章的重点是垂线的概念与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2.本章的难点就是学生推理 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说 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空间与 图形”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这些内容 学生在前两个学段已经有所接触。本 章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继续研究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这些内 容在以后学习过程中经常要用到。
教学重点、 难点
教学目标
第
五
章 相 交
线
与 平 行 线
第一页,共1页。
说学情
教法 学法
1.给学生提供探索学习交流的 时间和空间。
2.注意加强直观性。 3.注意突出重点内容 。
4.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 表达。注重几何语言的教学及概念间 的联系。
(完整版)相交线与平行线重点难点
相交线与平行线重难点【知识点拨】一.余角、补角、对顶角1,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2,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3,对顶角: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并且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4,互为余角的有关性质:①∠1+∠2=90°,则∠1、∠2互余;反过来,若∠1,∠2互余,则∠1+∠2=90°;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如果∠l十∠2=90°,∠1+∠3=90°,则∠2=∠3.5,互为补角的有关性质:①若∠A+∠B=180°,则∠A、∠B互补;反过来,若∠A、∠B互补,则∠A+∠B=180°.②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如果∠A+∠C=180°,∠A+∠B=180°,则∠B=∠C.6,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认识及平行线的性质7,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或平行.8,“三线八角”的识别:三线八角指的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的八个角.正确认识这八个角要抓住:同位角位置相同,即“同旁”和“同位”;内错角要抓住“内部,两旁”;同旁内角要抓住“内部、同旁”.三.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9,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10,平行公理: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11,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指在一条直线上任意找一点向另一条直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就是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12,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13,平行线的判定定理:(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4,平行线的性质定理:(1)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难题巧解点拨】例1求证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相交线和平行线重难点
七年级数学第五章相交线和平行线重难点5.1相交线[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好奇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在我们的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
教师出示一块布片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刀剪布过程,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两个把手之间的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剪刀张开的口又怎么变化?(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得出:握紧把手时,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刃之间的角边相应变小.如果改变用力方向,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大,剪刀刃之间的角也相应变大.教师点评: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两条相交的直线,以上就关系到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问题,本节课就是探讨两条相交线所成的角及其特征.二•认识邻补角和对顶角,探索对顶角性质1. 学生画直线AB CD相交于点0,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当学生直观地感知角有“相邻”、“对顶”关系时,教师引导学生用几何语言准确表达■ A0C与.A0D有一条公共边0A,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C-A0C与.B0D有公共的顶点0而且• A0C的两边分别是• B0D两边的反向延长线2 •学生用量角器分别量一量各角的度数,发现各类角的度数有什么关系?成下表: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角分类宀护¥方位置大糸数量关系教师提问:如果改变• A0C的大小,会改变它与其它角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吗4 •概括形成邻补角、对顶角概念和对顶角的性质三.初步应用练习:下列说法对不对(1)邻补角可以看成是平角被过它顶点的一条射线分成的两个角(2)邻补角是互补的两个角,互补的两个角是邻补角(3)对顶角相等,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学生利用对顶角相等的性质解释剪刀剪布过程中所看到的现象四•巩固运用例题:如图,直线a,b相交,.1 =40,求.2厂3厂4的度数。
相交线与平行线重点难点精编
订交线与平行线重难点【知识点拨】一.余角、补角、对顶角1,余角:假如两个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2,补角:假如两个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3,对顶角:假如两个角有公共极点,而且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伸线.4,互为余角的相关性质:①∠ 1+∠ 2= 90°,则∠ 1、∠ 2互余;反过来,若∠1,∠ 2互余,则∠ 1+∠ 2= 90°;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假如∠l十∠ 2=90°,∠ 1+∠ 3= 90°,则∠ 2=∠ 3.5,互为补角的相关性质:①若∠ A+∠B=180°,则∠ A、∠ B互补;反过来,若∠A、∠ B互补,则∠ A+∠B= 180°.②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假如∠ A+∠C=180°,∠ A+∠ B= 180°,则∠ B=∠ C.6,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认识及平行线的性质7,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地点关系是:订交或平行.8,“三线八角”的辨别:三线八角指的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的八个角.正确认识这八个角要抓住:同位角地点同样,即“同旁”和“同位”;内错角要抓住“内部,两旁”;同旁内角要抓住“内部、同旁”.三.平行线的性质与判断9,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订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10,平行公义: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11,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指在一条直线上随意找一点向另一条直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就是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12,假如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相互平行.13,平行线的判断定理:(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4,平行线的性质定理:(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
在原来的方向
B.第一次向左拐40°,第二次向右拐40°
C.第一次向左拐40°,第二次向左拐140°
D.第一次向右拐40°,第二次向右拐40°
7、已知:如图,AB//CD,则图中:、:、:三个角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A、 :+ :+=360 :
B、:+:+=180:
C、:+:-=180:
D、:-:-=90:
相交线与平行线重难点
【知识点拨】
一•余角、补角、对顶角
1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2,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3,对顶角: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并且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4,互为余角的有关性质:
1/1+Z2=90°,则/1、/2互余;反过来,若/1,72互余,则/1+Z2=90°;
5、如图,在LABC中,已知AB=AC点D E分别在AC AB上,且BD=BC AD=DE=EB那么.A的度数是(B)
30°B、45°C、35°D
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
A.
B.
C.
D.
A
6、
上
、45°
平行前进,则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以是A.第一次向右拐40°,第二次向左拐140
)
O
Z2互补,则Z1-Z3=.
^寸同位角,B解答题
已知:如图2—33,ZABCZADC BF、DE是ZABCZADC的角 分线,Z仁Z2.
求证:DC// AB.
在3X3的正方形ABCD的方格中,
:1+:2+:3+:4+:5+:6+ 7+:8+9之 是多少度?
对内错角,
对同旁内角.
CD//EF,Z1=65:,Z2=35:,求Z3与
后绕点M逆时针方向旋转22,则三角板的斜边与射线OA的夹角:
2、如图2—30,直线CD EF相交于点A,则在Z1、Z2、Z3、 中.
(1)
(2)
(3)
_B
、ZB和ZC这6个角
同位角有_内错角有_同旁内角有
第1
3、如图2—31,
(1)Z
(2)
4、女
三、
1、
平
M
2、
图2-31
b
C
和
解:
3、
第2题图
线:a、b被直线AB所截,且AB丄BC,町角:
小试牛刀
一、选择题
1.图2—17中,同旁内角共有
A.4对B.3对
2、光线a照射到平面镜CD上,
入射角.
C
D
^12-15
()
C.2对D.1
然后在平面镜AB和CD之间来回反射,光线的反射角等于 若已知/1=35°,/3=75°,则/2=()
A.50°
3、如图
贝U/ AED•等于(
B.55°
3,把长方形纸片沿 )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4,平行线的性质定理:
(1)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难题巧解点拨】
例1求证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a
例2如图,AB CD两相交直线与EF、MN两平行直线相交,试问一共可以得到同旁内角多 少对?
&如图,把三角形纸片沿
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E呐部
时,
则/A与/1+Z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
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A)/A=Z1 +Z2
(B)2/A=Z1+Z2
(C)3ZA=2Z1+Z2
(D)3ZA=2(Z1十Z2)
二、填空题
1、用等腰直角三角板画ZAOB=45:,并将三角板沿0B方向平移到如图.17所示的虚线处
A.50
B.55
第2题图
C
k
n-C
C.66°D
EF折叠,使D,C分别落在D,
65°
•的位置,若/EFB=65,
/r
65°
D. 65
图
内错
第3
4.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所成8个角中有一对 角相等,那么()
8角均相等
只有这一对内错角相等 凡是内错角的两角都相等,凡是同位角的两角也相等 凡是内错角的两角都相等,凡是同位角的两角都不相等
9,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10,平行公理: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
11,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指在一条直线上任意找一点向另一条直线作垂线,垂线段的 长度就是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12,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13,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已知:如图,
Z4的度数.
解:
4、如图,哪些条件能判定直线AB// CD?
D F
E
图2”芻
/
M
G
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认识及平行线的性质
7,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或平行.
8,“三线八角”的识别:
三线八角指的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的八个角.
正确认识这八个角要抓住: 同位角位置相同,即“同旁”和“同位”;内错角要抓住“内 部,两旁”;同旁内角要抓住“内部、同旁”
三.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2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如果/l十72=90°,/1+/3=90°,则72=/3.
5,互为补角的有关性质:
1若/A+7B=180°,则/A、/B互补;反过来,若/A、/B互补,则/A+7B=180°.
2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如果/A+/C=180°,/A+/B=180°,则/B=/C.
6,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例3已知:/E+/D+/F=360°.求证:AB// EF.
例4如图,/1+/2=/BCD求证AB// DE。
【典型热点考题】
C
B
E
D
例1如图2—15,/ 仁/2,Z2+Z3=180°,AB// CD吗?AC//BD吗?为什么?
例2已知直线a、b、c在同一平面内,a//b,a与c相交ep,那么b与c也一定相交.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