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知识结构图

合集下载

历史九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

历史九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知识结构目的:明确单元主题、课题、历史事件列出单元结构体系图,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归纳展现历史的阶段特征。

(1)近代史主线: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

(2)第一单元知识主线:关键词:过渡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通过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欧洲就“跨入了近代社会的门槛”。

(3)第二单元知识结构:历史事件:A新航路的开辟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文艺复兴运动D美国独立战争E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兴起兴于14世纪的意大利,核心思潮是人文主义。

定义:14-16世纪的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们发掘和继承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思想文化运动。

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封建统治、要求自由的思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资产阶级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打破了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2)文艺复兴的先驱是但丁,他的代表作品是《神曲》。

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3)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品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和《麦克白》被称为“四大悲剧”。

文艺复兴的认识:思想解放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第二课:新航路开辟概况: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是、。

四条航线:(向东)1487年迪亚士率船队到达好望角;1497年达·伽马率船队绕过非洲,1498年到达印度;(向西):1492年哥伦布率船队横跨大西洋先后到达过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最后到达美洲,发现新大陆;1519年麦哲伦率船队,作环球航行。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①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②开阔了眼界,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一起,拓展了人类活动空间和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③但随之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也从此开始了。

【部编历史】九下三单元知识结构思维导图

【部编历史】九下三单元知识结构思维导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
原因
根本原因1
重要原因10
导火线(直接原因)7
大战的爆发
时间1
标志1
战争双方1
主战场1
主要战线1
大战的进程和结果
转折点5
加速战争结束的因素3
结束时间、标志1
结果1
战争影响13
战争性质1
特点1
启示3
列宁与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3
十月革命
时间1
领导者1
政党1
主力1
地点1
方式1
结果1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1917.11.7
斯莫尔尼宫
主要内容3
巩固政权
政治4
军事:三年国内战争(1918-1920)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凡尔赛条约》1919.1,巴黎和会22
《九国公约》1921-1922,华盛顿会议
目的1
与会国1
成果1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实质1
积极作用1
消极影响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新经济政策
背景2
内容3
特点1
实施时间1
作用1
评价1
启示3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又一探索
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背景5
开始1
过程2
特点2
成果2
短时间取得成果说明什么1
局限性1
农业集体化
背景1
时间1
主要措施2
苏联模式
特征1
建立标志1
评价4
教训5
苏维埃俄国成立意义3。

九年级历史中考必考知识点汇总中国史一、二册(中国史)全国通用

九年级历史中考必考知识点汇总中国史一、二册(中国史)全国通用

中国古代史必考知识点汇总(中国历史一、二册)一、夏商周奴隶制时代:1、上古三代:是指夏、商、周三代。

其中,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朝代是商朝。

夏商周三代简表:2、西周的制度——分封制:目的:加强对全国各地的统治。

内容:周王把土地和臣民封赐给同姓和异姓的贵族,建立诸侯国,即“授民授疆土”。

诸侯王在封国内在逐级分封给卿、大夫、士。

诸侯必须效忠周王。

作用:对拓展周的统治,加强周王室权力起了重要作用。

3、西周灭亡和平王东迁: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族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典故)。

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北),因洛邑在镐京东面,故称为东周。

二、东周时代:1、 东周时代特征:周王室势力和威望一落千丈,诸侯国由春秋时期的列国并立,逐渐发展为战国时期的大国对峙。

2、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

各国争霸战争频繁,大的诸侯国打出“尊王攘夷”口号(目的是为确定各国在政治上的霸主地位),出现了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春秋五霸。

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

大国互相兼并,形成战国七雄。

(具体地理方位:齐楚秦燕赵韩魏,东南西北到中间)3、商鞅变法:背景:战国后期,变法成为一种社会潮流。

秦国是七雄中最弱的国家。

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

时间: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实行变法。

内容:①、经济方面:奖励耕织;(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军事方面:奖励军功;(此内容触犯了大贵族利益)③、政治方面:建立县制,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编定户口,实行连坐制度。

(加强国家对地方的统治)结果:由于新法触犯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惨遭极刑,但变法已深入民心,仍然推行下去。

作用:使秦国的国力骤增,军队战斗力大大增强,成为七雄中最强的国家,为最终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体现了商鞅“依法治国”思想。

第17讲++封建时代的欧洲、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梳理突破结构化课件

第17讲++封建时代的欧洲、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梳理突破结构化课件
传播 伴随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广泛传播
阿 雏形 622年,穆罕默德率领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穆斯林公社,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
拉 统一 630年,穆罕默德占领麦加,此后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伯 帝
形成 穆罕默德的继承者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与扩张,至8世纪中期, 阿拉伯帝国 形成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 17 讲 封建时代的欧洲、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封建时代的欧洲、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时空坐标
封建时代的欧洲、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单元框架
封建时代的欧洲、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知识梳理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基督 教的 兴起
法兰 克王

创立 1世纪,在巴勒斯坦地区,相传创始人是“救世主”耶稣
代表 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博洛尼亚大学
封建时代的欧洲、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知识拓展
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有哪些区别
(1)中世纪西欧的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而古代中国 的城市是作为政治经济中心。 (2)中世纪西欧的城市规模都较小,人口较少,而古 代中国的城市规模较大。 (3)二者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中世纪西 欧城市孕育了近代西方文明,而古代中国的城市则没 有这么突出的作用。
案例分析 (2022·山东东营·中考真题)1170年《英王 亨利二世给予林肯城的特许状》提到“将林肯 城人民在英王爱德华、威廉与亨利时代所享有 之自由、习惯于法律赐予彼等”该材料反映的 是 A.雅典的民主政治 B.封君封臣制度 C.城市的自由与自治 D.大学的自治地位
封建时代的欧洲、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性质 一场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影响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 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促进了日本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1--12课知识结构导图课件(共13张PPT)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1--12课知识结构导图课件(共13张PPT)

第11课 古代日本
1--2世纪出现 百多个小国 5世纪大和统一 日本 “大王” 646年 孝德天 皇 大化改新 武士及武士集 团形成
王室贵族有领地
中央集权 封建国家
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 地位近似奴隶
12世纪晚期 镰仓幕府掌握实权 日本进入幕府统治 时期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7世纪初 穆罕默德创立 伊斯兰教 8世纪中期 阿拉伯横跨 亚欧非三洲
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 教育自主权。
设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拜占庭帝国 的黄金时代 查士丁尼 《罗马民法大全》
《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 《新法典》
奠定了欧洲民法 的基础
7世纪遭到阿拉伯人进攻
9世纪被多个军事势力进攻进攻
拜占庭帝国 的灭亡 十字军东征攻打拜占庭一度灭亡,领土缩小,国势衰弱 14世纪初,受到奥斯曼土耳其人的进攻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
第8课 西欧庄园
出现:9世纪 发展:11世纪 领主 佃户农奴 无专门的工作人员,领主 或管家主持法庭
出现与发展
成员构成
直领地 份地 共用地
自给自足 的经济政 治单位
土地构成
西 欧 庄 园
时间地点也不固定
庄园 法庭
审理佃户与领主纠纷、佃 户之间纠纷 惩罚:罚金,罚金归领主 维护领主的利益,一定程 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西罗马帝国 灭亡
《十二铜表法》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文学 《荷马史诗》 奥林匹亚神庙宙斯像、《掷铁饼者》 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 雅典帕特农神庙 罗马大竞技场、万神殿等 法学 《十二铜表法》、罗马法学系统 罗马

九年级历史第三单元知识树

九年级历史第三单元知识树

尼罗河流域的文明
文化和科技
古埃及文明起源于尼罗河流域,以农 业为基础,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宗教 信仰。
古埃及人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等领 域取得了重要成就,同时创造了象形 文字和楔形文字等独特的文化遗产。
法老时代
古埃及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 建造了众多金字塔和神庙,成为了世 界文化遗产。
古代希腊文明
九年级历史第三单元知识树
目录
• 第三单元概述 • 古代文明的发展 • 中世纪欧洲的社会变革 • 近代世界的曙光 • 现代世界的形成与发展
01 第三单元概述
时代背景和特点
01
时期
九年级历史第三单元主要涵盖的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时期,即清朝末年
至民国初年。
02 03
社会背景
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从封建王朝向近代国家的转型,面临着内忧外患 的严重局面。内部有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民生凋敝等问题,外部则遭 受着列强的侵略和压迫。
05 现代世界的形成与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
背景、原因、经过、结果和影 响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的形成 与瓦解、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
背景、原因、经过、结果和影 响
冷战与热战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 弹危机等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与原因
思想文化
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各种新思想、新文化在中国传播开来,对传统思 想文化产生了冲击和挑战。同时,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救亡图存的运动也 在这一时期兴起。
重要事件和人物
重要事件
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这些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上 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风华中学校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风华中学校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风华中学2024-2025年上学期九年级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如下所示知识结构图,①处的内容应为()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D.《天方夜谭》2.欧洲文明长期以来吸引着世界的眼球。

欧洲人强烈的反省精神打造了哲学的深度,不断追寻的精神开创了民主的先河,在与蒙昧和野蛮的交战中,逐渐形成了复杂而独特的“欧洲模式”。

上述材料中提及的“欧洲文明”的发祥地是()A.古代埃及B.古代印度C.古巴比伦D.古希腊3.“用最迅速最深入的方式将希腊文化灌注到亚洲”,而“东方的影响也以席卷一切之势涌入西方”。

历史学家布恩的观点反映出亚历山大的扩张A.使东方从属于西方B.中断了东西方文化发展进程C.打通了亚欧商贸通道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汇4.观察下面希腊、罗马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帕特农神庙是希腊最早文明的遗迹B. 希腊、罗马建筑艺术只体现在神庙C.罗马建筑吸收希腊建筑特点并创新D. 万神庙的修建主要为召开公民大会5. 在一份学生课前预习笔记中出现了“自营地”“封君封臣制度”“拜占庭帝国”等关键词,由此判断这位同学即将学习的主题是()A. 古代亚非文明B. 古代爱琴文明C.封建时代的欧洲D.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6.日本著名学者上山春平说,今天的日本文化表面上有浓厚的“欧洲色彩”,剥去这一层,下一层是中国文化色彩很强的“农业社会”文化……这层中国文化色彩从制度上主要来源于一次模仿。

这次“模仿”指的是()A.幕府统治B.倒幕运动C.大化改新D.明治维新7.“这一时期,人们重新开始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将人类自身的本来面目还给了自身,将人的现实性、独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及丰富的个性发掘出来。

”这一时期是()A.希腊城邦时期B.文艺复兴时期C.宗教改革时期D.启蒙运动时期8.世界各地的新商品,如烟草、茶叶、甘蔗、咖啡、可可及白糖和稻米等,被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所食用,成为输入欧洲的极其重要的商品。

2.6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件-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2.6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件-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2.劳动力结构变化
☛劳动力结构变化,就女性社会角色的变化谈谈你的看法 。
·工业革命促进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①农业人口减少,从事工业和商业的人数增加; ②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
1
19世纪,从事工业及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均超过
农业就业人数。妇女成为工业及服务业劳动者。
工业革命使女性成为独立劳动者,提高了妇女 2 的经济地位,解放了妇女。她们为经济发展和社会
城市化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二 、城市化
城市化
●定义: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
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背景: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越 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城市人口比例越大。
变化:人口迅速增长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一、人口的增长与大众教育
1.人口的增长
☛阅读课本并结合材料,分析推动人口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研读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社会具
备了提倡个人的自由发展和独立生存权利的经 济基础,人口增长出现了明显变化。在工业革 命时期后的50年人口更是加速增长,几乎增长 了一倍。威廉姆斯用“人口爆炸”来形容19世 纪英国人口的增长。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引起死 亡的疾病、瘟疫、饥荒、地方性战争有所减少, 人口增长至少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作用的结 果。 --舒小昀《欧洲的历史与文明》
居里夫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第一人)
★ 19世纪妇女运动最有意义的突破 是争取到了妇女读大学和获得专业资 格的权利。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一、人口的增长与大众教育
3.大众教育
(3)大众教育的推广的经过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提纲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提纲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提纲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考点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开始的标志:1640年, 议会重新召开。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3)1649年, 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英国成立了共和国, 克伦威尔掌握了政权, 担任“护国主”(4)结束:1688年,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其他不满国王专制统治的人士发动宫廷政变, x制统治。

(5)《权利法案》目的:为限制国王的权利, 时间:1689年, 机构:英国议会。

意义:《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6)意义:见课本。

考点二、美国的诞生(1)独立战争的起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过程:1775年4月。

来克星顿的枪声, 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的开始。

5月, 北美召开大陆会议, 决定组建军队同英国军队战斗,华盛顿被任命为总司令。

(3)1776年7月4日(时间), 大陆会议(机构)发表了《独立宣言》, 宣告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意义)。

(4)1777年, 在萨拉托加战役中, 美军打败英军, 迫使英军五千多人投降。

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1783年, 英国存认美国独立。

(5)1787年, 美国制定了宪法, 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 又是政府首脑, 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6)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使美国赢得了独立。

这场战争同时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影响)考点三、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1)原因:封建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始标志: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 巴黎人民发动起义, 攻占了关押政治犯的巴士底狱, 掀起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2)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 宣称人们生来自由, 权利平等,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级历史上册知识结构图思维导图

级历史上册知识结构图思维导图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例如:云南、北京、重庆……2、元谋人生活年代:距今170万年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生活生产: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地位: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的发现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发现过程:1921—1929---此后发现化石意义:为复原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重要证据。

三、北京人的特征体质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直立行走。

生活特征:工具、组织、用火1、能够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2、北京人过群居生活。

3、使用天然火,能保存火种。

★(怎样得到火?获得用途?火的意义?)地位及意义:P5四、山顶洞人生活年代:距今约三万年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体质特征: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生产生活:已掌握钻孔和磨制技术;具有审美观念•三二二二一:三个远古人类、两个地点、两个大河流域、两个社会阶段—群居和氏族、一个时期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一、半坡居民的生活1、生活年代:距今约六千年2、地点: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3、生产生活:•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生产工具:磨制石器、骨器、角器等•种植农作物:粟•畜牧业:猪、狗等•手工业:彩陶和装饰品、乐器陶埙、纺织、制衣(生活物资来源:打猎、采集、种植、渔业、畜牧等)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生活年代:距今约七千年2、地点: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3、生产生活情况:•建筑:A干栏式房屋、B木构水井•主要农作物:水稻•农业工具:骨耜•畜牧业:猪、狗、水牛等•手工业:陶器、玉器、乐器;雕刻技术;天然漆三、原始农业的发展1、兴起过程:•时间:稻距今约10000年、粟距今约9000~7000•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发展变化:刀耕火种到耒耜等翻土工具耕种。

2、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3、兴起和发展的意义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炎帝联盟•时间: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地点:黄河流域•背景:部落间攻伐---合并---联盟(首领)•经过: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双方、过程、结果)•影响:炎黄部落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同步练习】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作业)

【同步练习】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作业)

第11课古代日本一、知识结构二、知识点突破知识点一、6世纪前的日本:5世纪,大和政权基本实现统一。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 ”,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例1.下图“统治结构示意图”反映的是A.6世纪前的日本B.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C.8世纪的法兰克王国D.9世纪的东罗马帝国知识点二、大化改新(646年,仿效唐朝进行一系列改革):1.背景:6世纪-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

2.性质: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3.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颁给公民,六年一颁,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4.结果(意义):日本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例2.2019年的日本新年号出自于日本传统古籍《万叶集》中的“初春令月,气淑风和”.不过从“大化”开始,日本共有247个年号出自中国古籍。

大化年间,通过学习中国的文化与典章制度,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A.天皇从此掌握了国家实权B.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C.全面引进了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D.大化改新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知识点三、武士和武士集团:1.出现的原因:根本原因:①土地私有、土地兼并盛行,封建庄园形成,享有“ ”的特权;②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直接原因:为保护,出现武士和武士集团2.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3. 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 ”称号,设幕府于镰仓。

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统治时期。

4. 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初中历史知识图谱绘制

初中历史知识图谱绘制

初中历史知识图谱绘制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知识图谱绘制在教育领域,历史知识图谱的绘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绘制初中历史知识图谱。

一、知识图谱的概念知识图谱是一种图形化的知识表示方法,它通过节点和边来表示实体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历史学科中,知识图谱可以用来表示历史事件、人物、地点等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因果、时间、地点等关系。

二、绘制知识图谱的步骤1.确定知识图谱的主题:在绘制初中历史知识图谱时,首先需要确定一个明确的主题,例如“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等。

2.收集相关的历史知识:根据主题收集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地点等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些知识可以来自教材、参考书、网络等渠道。

3.确定知识图谱的结构:根据收集到的历史知识,确定知识图谱的结构,例如选择树状、网状等结构。

4.绘制知识图谱:根据确定的结构,使用图形化工具(如思维导图软件、画图工具等)绘制知识图谱。

在绘制过程中,注意使用清晰的标签、颜色、图标等元素,以提高知识图谱的可读性。

5.优化和完善知识图谱:在绘制完成后,对知识图谱进行优化和完善,例如调整布局、修正错误、增加细节等。

三、绘制初中历史知识图谱的实践案例以下是一个关于“中国古代史”的知识图谱绘制案例:1.确定知识图谱的主题:中国古代史。

2.收集相关的历史知识:–事件:夏朝建立、商朝建立、周朝建立、春秋战国时期、秦朝建立、汉朝建立等。

–人物:黄帝、尧舜禹、商汤、周武王、秦始皇、汉武帝等。

–地点:中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

3.确定知识图谱的结构:选择树状结构。

4.绘制知识图谱:–事件:夏朝建立(节点1)、商朝建立(节点2)等,节点1和节点2之间连接一条因果边。

–人物:黄帝(节点3)、尧舜禹(节点4)等,节点3和节点4之间连接一条因果边。

–地点:中原(节点5)、黄河流域(节点6)等,节点5和节点6之间连接一条因果边。

5.优化和完善知识图谱:调整布局,使节点之间的距离更加合理;修正错误,如添加遗漏的事件、人物、地点等;增加细节,如为事件、人物、地点等添加时间、地点等属性。

中考历史思维导图

中考历史思维导图

中国近代史知识结构图(1840——1949)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之间的矛盾主要特征:屈辱与反抗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始沦为2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陷入侵略与反抗1林则徐虎门销烟2左宗棠收复新疆反抗3邓世昌命捐黄海4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5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1840——1919)学技术:洋务运动自强求富戊戌变法救亡图存近代化的探索学制度辛亥革命三民主义学思想: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开始:彻底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中共成立:开天辟地焕然一新1、国民革命时期1、黄埔军校(第一次合作)(1924-1927) 2、北伐战争1、南昌起义2、土地革命时期2、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7-1937)3、井冈山会师(第一次分裂4、长征(遵义会议生死攸关转折点)十年内战) 1、局部抗战:九一八事变(193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1919——1949)3、抗日战争时期事变的和平解决(1937-1945)3、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1937)(第二次合作) ①第一次大捷:平型关大捷4 抗战②重大胜利:台儿庄战役③主动出击最大规模百团大战、重庆谈判:《双十协定》2、内战爆发:1946 进攻中原解放区3、揭开进攻序幕:挺进大别山4、解放战争时期①辽沈战役解放东北(1945-1949)4主力决战②淮海战役奠定解放长(第二次分裂江以南各省的基础三年内战) ③平津战役解放华北(1949 ---------至今)筹备:第一届政协会议成立:标志:开国大典(1949.10.1)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抗美援朝(1950---1953 )巩固土地改革(1950----1952)新中国的成立并政治:三大改造(1953--1956)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过渡经济:执行“一五”计划(1953--1957)(1949----1956)民主法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良好开端:中共八大(1956)大跃进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失误教训:要立足国情,遵循经济规律,(1956----1966)人民公社化运动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施展:中国史纲50讲知识结构图

施展:中国史纲50讲知识结构图

清 末 | 民 国
主导全球自由贸 易秩序,统一又 适度繁荣的中国 最符合其利益 (35、38)
民 国 | 新 中 国
在各种内外要素的刺激下,革命走 亚细亚主义, 向激进化(39) 深度刺激中国 传播共产主义 经济上拉动中 救亡,压缩中 革命,打开中 国,反倒造成中 国的视野 国的普世主义 国的内在撕裂化 (37) 格局 共产主义被内化 国民党的民族 (39、41) (40、42) 于中国历史 主义(37、40 (41) 、41) 共产党的普世主 国民党的组织 义(42) 技术(40、 主导全球的经济秩序,构成所有国家的外部约束条件(35) 海洋世界拉动中国经济崛起(43) 在冷战中陷入困境(45) 中国经济崛起的奥秘(43) 中国经济崛起对全球秩序的影响 (44、45、46、49) 后冷战时期大陆地区的困境 (47、48)
作为世界枢纽的中国,其崛起所带来的历史责任与世界意义(50)
施展:中国历史50讲知识结构图
导论(第1讲) 对于“何谓中国”、“休谓历史”的总体解释 分析历史的“第一性原则”的思维导图 商周之变 轴心文明在中原开始出现,波斯、印度文明从西域的方向开始传播 海洋 商 | 周 中原 草原 西域 高原
秦 | 汉
轴心文明出现, 中亚文明的传 封建秩序 入 (3、4、5) 周秦之变 技术变迁,剌激中原生成大一统帝国: 草原受中原剌激,生成游牧帝阒: 中原受草原冲击,向海洋方向传播文明: 西域、雪域起催化剂作用,决定着中原、草原互动的历史节奏 海洋 中原 草原 西域 因技术变迁,生 成农耕帝国,封 建终结 作为中原与草 因中源刺激, (6) 原博弈的地缘 生成游牧帝国 战略支点 中原豪族帝国的 (7、8) (28) 内在演化逻辑 (10、11、16、 17) 中原与草原的互动,所带来的复杂 演化过程,及豪族的变迁 (7、8、9、13、14、15、19) 草原的压力下,中原向海洋方向传播秩序 (13) 西域作为催化剂,对中原的精神世界与帝国战略 的复合影响(18) 高原作为催化剂,与中原、草原、西域的互动 (20) 融合了中原-草原的二元帝国,形成灿烂文化,向海洋方向传播文化 (15、16) 唐宋之变 技术变迁,刺激中原社会结构从豪族社会变为平民社会; 草原帝国从辽开始主动构建二元帝国,到大清发展为多元帝国; 西域、雪域的催化剂作用,以新的方式呈现; 海外白银,从海洋上到来,白银供给变化影响帝国的命运起伏。 海洋 中原 安史之乱催生技 术变迁,终结了 豪族社会,进入 平民社会(17) 中原帝国的内在 演化逻辑 (22、23、26) 草原 西域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工业革命(课件)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工业革命(课件)
的角色; 2. 展品按照「棉纺织业」「动力革新」
「交通运输」三个展区来分类; 3. 给出你展览这一展品的理由。
1 纺织技术的革新
开始部门:棉纺织业
纺纱
棉 纺 织 业
织布
棉纺织行业 效率低下
1 纺织技术展区
02 观盛会之况
①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成就 ②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大机器进行生产, 工人集中在一个场所 工人受规章制度管理, 生产的产品面向市场
3 交通运输展区
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 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 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 路时代”的开始。
02 观盛会之况
意义:为社会提供了更为 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 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 得更加密切。
动力来源:
促进工厂制度确立
人力、畜力 水力、风力
蒸汽动力
蒸工汽厂机可的以历设史在意 义远无离论河怎流样夸的大地也方 ,不 提规为供模过推也。动它力变为的得机手更械段大, 因进而入结束19了世人纪类,对 传畜力统、的风手力工和工水场力
逐的由渐来被已大久工的厂依替赖。
代,现代工厂制 —度—最《终全确球立通。史》
探盛会之果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万国工业博览会带来了……
1851年伦敦博览会取得的成功,在国际上也掀起了举办大型博览会的热潮。
从1855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世界共举办了60次大型博览会,主办城市 包括:纽约、费城、悉尼、墨尔本、阿姆斯特丹等等。
——《工业革命的盛宴:1851年伦敦万国博览会》
第20课
问题:请结合所学,分析第五、 六单元课与课之间有什么关联, 并简要说明理由。
资产阶级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第22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梳理突破结构化课件

第22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梳理突破结构化课件

特点 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直接联系,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影响 新经济政策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苏联成立 1922年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苏联成立时仅有4个加盟共和国,后发展到15个
社会主义 工业化
时间 特点 成就
1926年开始 优先发展 重工业;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以牺牲农业发展和农民利益为代价
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使 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影响 (1)积极:使苏联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 (2)消极: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步被固定下来,致使后来苏联的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2.(2022·黑龙江大庆·统考中考真题)“历时约10个月之久的凡尔登战役异常惨烈,交战 双方损失近百万人,因而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和‘屠场'之称。”材料旨在强 调 A.战争的规模 B.战争的性质 C.战争的残酷 D.战争的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中考链接
3.(2022·北京·统考中考真题)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是1790-1914年间欧洲主
中考链接
5.(2022·内蒙古包头·统考中考真题)据图可知,十月革命的胜利表明社会主义
19 世纪中期~20世纪初期社会主义革命的历程 A.工业化成功实现 B.由理想变成现实 C.计划经济的形成 D.从暴力走向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知识梳理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印度非 暴力不 合作运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精美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精美课件

意大利商业城市——佛罗伦萨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农村新的变化 2、农奴和领主之间的关系变化 3、庄园的衰落 4、租地农场 5、手工业的发展变化 : 6、商人的变化 7、土地关系的变化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
8、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 9、市民阶级的出现:
请结合课文内容,概括租地农场有什 么特点?新的手工业经营有什么特点?
情境导入,生成问题
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 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都发生 了和大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对欧洲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 学习目标:
• 1、了解中世纪晚期,农村垦殖运动的发展,分析欧 洲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的原因。 • 2、能够概括租地农场的特点以及新的手工业经营的 特点;通过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认识 中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 • 3、了解中世纪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的出现及其意义。
D
5、在欧洲中世纪末期,城市中的手 工业者和商人都成为______,享有 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
A.城市公民 B.城市居民 C.城市劳动者 D.城市建设者
B
“礼貌是人生的第一张名片”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比尔盖茨给青少年的忠告
第五单元 第14课
步入近代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2、农奴和领主之间的关系变化:
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 不再为领主提供劳役,以此获得自己 劳动力的自由支配;又通过缴纳迁徙 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 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农民也逐渐 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3、庄园的衰落:
农民取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 新的生产经营活动,加上一些领主不善 于经营,于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土 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领主通过转让、 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 在一起。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廊坊市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廊坊市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廊坊市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1. 构建知识结构图,能很好地从整体驾驭和把握所学知识。

如图是一幅未完成的知识结构图,其中“?”处是()A. 西欧城市的兴起B.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C. 早期资产阶级出现D. 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化2.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文艺复兴既不是一个与中世纪相对立的时期,也不是一个断代时期或转折点,而是从中世纪转向近代文明的一个过渡时期。

”这反映出文艺复兴()A. 推动人类走向近代 B. 全盘否定基督教会 C. 标志着中世纪结束D. 兴起具有其必然性3.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沦》中指出:“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这一系列事件的世界意义是()A. 人类世界开始形成一个整体B.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C. 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D. 出现了经济全球化趋势4. 如表是《非洲通史》中记载的1678-1780年法属西印度群岛的人种、人口变化表,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时间白人非洲奴隶非洲自由人非洲人口占法属西印度群岛总人口的比重1678年6786人7397人0人52%1780年63682人437738人13429人88%A. 工业革命B. 美国独立战争C. 法国大革命D. “三角贸易”5. 《英国史》写道:“(1688年革命)真正‘光荣’的地方:它是不流血的,它无须乎内战、屠杀、放逐或报复……往日国王及国会间糜费精神的竞争今改为两者之合作,而国会则占着上风。

”从中可知英国政治权力分配的特点是()A. 形成分权制衡B. 国王掌握实权C. 议会权力至上D. 两党轮流执政6.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公民”一词的使用量在新制定的州宪法中急剧上升,并为1787年制定的《联邦宪法》所采用,而“臣民”一词则逐渐淡出相关的宪法性文件。

这一用词变化表明独立战争()A. 增强了人民的参政意识B. 促进各州经济发展C. 传播了自由民权的思想D. 鼓舞北美人民斗志7. 拿破仑在附庸国废除了贵族和教士的特权,没收并出售了一部分教会的地产,取消十一税和封建赋税,取消内地关卡和行会制度,实行法国的《民法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近代史知识结构图(14、16世纪——1917年)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思想基础促进资本主萌芽义的产生、新航路开辟:(哥伦布、麦哲伦)物质基础发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克伦威尔《权利法案》三个文献是资产确立美国独立战争华盛顿《独立宣言》 1787年宪法阶级反封建革命法国大革命拿破仑《人权宣言》《法典》的纲领、理论旗帜资
本工业革命(英国)珍妮机、蒸汽机、火车机车—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
主三角贸易
义殖民扩张
社英克莱武殖民印度给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金
会发展(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章西女王、拉美独立运动玻利瓦尔)
巩固:美南北战争奴隶制存废林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统一巩固俄1861年改革农奴制阻碍方式:自上而下的改革
与扩大扩大结果:走上资本主义道路(19世纪60年代)日明治维新民族、幕府危机局限性: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德)电力、汽车飞机,卡尔·本次、莱特兄弟、爱迪生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演变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性质: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热爱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大集团: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远离战争
残酷性:凡尔登战役 (战略转折)
生:工业革命时期
登上历史舞台:英国宪章运动(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有了科学理论指导:《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无世界尝试建立政权:巴黎公社
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
阶1922——1991)新纪元

发传播:新文化运动后期 1917
展中国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
史建立政党: 1921年中共成立
建立政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纪元独立自主
世界现代史知识结构图(1917年——至今)
开端:十月革命: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世界历史新纪元。

探索:(苏俄)1、列宁:新经济政策—多种经济并存发展商品经济苏联 2、斯大林:实施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工业国
形成:1936年,《新宪法》,进入社会主义,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凡尔赛和约》-凡尔赛体系--欧西亚非
凡尔赛形成
—华盛顿体系--《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东亚太平洋
(一战后)美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指导经济—对工业调整
经济危机(开创政府干预经济先河,资本主义有自我调节功能)
德日建立法西斯---过会纵火案、反犹暴行
催化剂:慕尼黑会议---绥靖政策实质、影响
全面爆发:德入侵波兰,扩大:德入侵苏联(莫斯科
保卫战)进一步扩大: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偷袭
珍珠港),联合:《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反法西
斯同盟形成,加速二战胜利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世界政治两极格局二战
格局的演变(二战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欧洲战事结束:
攻克柏林
世二战结束日本投降
界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冷战开始
现冷战表现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
代形成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史北约、华约的建立
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
主要原因: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会
决定因素:经济实力
一超多强美欧日发展的共同原因:重视教育、发展科技、制定符合国情
的政策
多极化趋势(欧盟:促进成员国经济,提高地位,体现经济全球化,成
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
要力量之一)
影响因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宗教纷争、民族矛盾、地区
矛盾
霸权事例: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
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表现:最重要的是WTO的成立;跨国公司
世界经济影响
有利:对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参与国际竞争、发展本国经济是
好的机遇
全球化不利:拉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跨国公司不公平行为
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应对:中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来促进了经济
的高速发展
举例:2001年,加入WTO;承办上海APEC会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