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呼吸衰竭康复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慢性呼吸衰竭康复护理
一.定义慢性呼吸衰竭是指在原有肺部疾病(常见于COPD)基础上呼吸功能障碍逐步加重致使气体交换不能正常进行,出现PaO低于60mmHg或伴有PaO高于50mmHg。由于慢性呼吸衰竭缓慢发生,有时持续时间较长,虽能保持一22定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但反复发作,使患者身心
受到严重损害,因此有必要向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减慢呼吸频率,缓解呼吸困难,增强活动能力,减少急性发作,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二.临床表现
除呼衰原发疾病的症状、体征外,主要为缺氧和CO潴留所致的呼吸困难和多脏器功能障碍。21、呼吸困难:多数病人有明显的呼吸困难,急性呼吸衰竭早期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加,病情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辅助呼吸肌活动增加,可出现三凹征。慢性呼衰表现为呼吸费力伴呼气延长,严重时呼吸浅快,并发CO2麻醉时,出现浅慢呼吸或潮式呼吸。
2、发绀:是缺氧的典型表现。当SaO低于90%时,出现口唇、指甲和舌发绀。另外,发绀的程度与还原型血2红蛋白含量相关,因此红细胞增多者发绀明显,而贫血病人则不明显。
3、精神、神经病状:急性呼衰可迅速出现精神错乱、狂躁、昏迷、抽搐等症状。慢性呼衰随着PaCO升高,2出现先兴奋后抑制状态。兴奋症状包括烦躁不安、昼夜颠倒、甚至谵妄。CO潴留加重时导致肺性脑病,出现2抑制症状,表现为表情淡漠、肌肉震颤、间歇抽搐、嗜睡、甚至昏迷等。
4、循环系统表现:多数病人出现心动过速,严重缺氧和酸中毒时,可引起周围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心肌损害、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CO潴留者出现体表静脉充盈、皮肤潮红、温暖多汗、血压升高;慢性呼衰并发2肺心病时可出现体循环淤血等右心衰竭表现。因脑血管扩张,病人常有搏动性头痛。
5、消化和泌尿系统表现:严重呼衰时可损害肝、肾功能,并发肺心病时出现尿量减少。部分病人可引起应激性溃疡而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三.主要功能障碍
1.有效呼吸减低患者在呼吸过程中的有效通气量降低,呼气末残留在肺部的气体增加,可影响气体的吸入;长期慢性炎症,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不畅,影响了肺部充分的气体交换;部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因年龄偏大,伴有不同程度的胸廓畸形,限制了胸廓的活动,导致了肺通气量下降,出现缺氧症状,表现为劳累性气短、气促、咳嗽、咳痰等。
2.病理性呼吸模式慢性炎症使支气管逐渐破坏,特别是弹力纤维层破坏,支气管壁对抗压力的能力降低。呼气时增高的肺间质压首先使支气管壁过早塌陷,加重了气道狭窄。如用力呼气,则肺间质的压力增加和气道流速增加而导致支气管内的负压效应,可使气道狭窄进一步恶化。此外,慢性呼衰患者由于呼吸困难而用力和快速呼吸,使胸腔内压力更为增大,从而使支气管壁塌陷更加恶化,肺泡通气量降低,解剖死腔增加,呼吸耗能无谓增加,形成以呼气困难为特征性的异常呼吸模式。
3.呼吸肌无力患者有效呼吸减少、呼吸困难及病理性呼吸模式的产生,均可影响膈肌、肋间肌、腹肌等呼吸肌的运动,因而产生呼吸肌无力。
气促又气短、原本不该参与呼吸的肌群也参与呼吸活动,在病理呼吸模式中,耗能增加和活动能力减退.4.
使患者精神和颈背部乃至全身肌群饿紧张,增加了体能消耗。此外,患者可因惧怕出现劳累性气短,不断限制自身活动,少数患者甚至长期卧床,逐渐丧失了日常活动能力和工作能力。
5.心理负担加重由于长期处于供氧不足,气短、气促造成患者精神紧张、烦躁不安、睡眠障碍,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
四.康复评定
1.一般评估包括职业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吸烟使,营养状况,生活习惯,活动及工作能力:既往的用药、治疗情况,现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生化检查、动脉血气分析、痰培养、药物敏感试验、胸部X线检查、CT等。
2.呼吸功能评估
1).气短气急症状分级根据Brog量表改进(南京医科大学)。1级—无气短气急;2级—稍感气短气急;3级—轻度气短气急;4级—明显气短气急;5级—气短气急严重,不能耐受。
2).呼吸功能改善或恶化程度可以用以下分值半定量化:-5 明显改善;-3 中等改善;-1 轻改善;0 不变;1 加重;3 中等加重;5 明显加重。
3).肺功能测试
(1)肺活量:指尽力吸气后缓慢而完全呼出的最大空气容量,是最常用的指标之一,随病情严重的增加而下降。
(2)FEV:指尽力吸气后尽最大努力快速呼气,第1秒所能呼出的气体容量。FEV占用力肺活量比值与COPD11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良好。
COPD肺功能分级标准
分组 FEV%VC 1≥Ⅰ级(轻) 70
50~69 Ⅱ级(中)
50
<级(重)Ⅲ
3.运动能力评定值、运动时间等相关量化指MET、最大心率、最大采用分级运动实验测定)1.
平板或功率车运动试验 VOmax2RPE标来评定患者运动能力,也可通过等相对指标评定患者运动能力。分钟,记录其所能行走的最长距离。试验与上述分级运动试验有良2).分钟或让患者步行612定量行走评定
以判断患者的运动能分钟行走距离测定,对于不能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的患者可行好的相关性。6分钟或12 力及运动中发生低氧血症的可能性。采用定距离行走,计算行走时间,也可以作为评定方式。如自我照顾、日常活动、家务劳动、购物及人际交能力评估.3)ADL ,慢性呼衰患者常有日常生活活动障碍往障碍等。慢性呼衰患者由于呼吸困难和对窒息的恐惧,经常处于焦虑状态。此外,由于慢性缺氧可引)4 .心理评估起器质性脑损害,故慢性呼衰患者也可表现有认知、情绪等神经精神症状。.
4.日常生活能力评定
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
五.康复护理
1.保持良好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天定时通风2次,每次15~30分钟,避免刺激性气体、烟尘等;保持室内温度在18°C~28°C,湿度50%~70%。睡眠时保持环境安静,心情放松,辅以适合的照明。
2.呼吸训练
1).肌肉松弛训练慢性呼衰患者常因气促、气急而产生焦虑和恐惧,使辅助呼吸肌群处于紧张状态,组织耗氧量增加,进一步加重缺氧,产生恶性循环。这一训练通过放松紧张的辅助呼吸肌群,尤其是放松肩部和颈部的辅助呼吸肌,减少不协调呼吸,降低呼吸肌耗氧量,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提高呼吸效率。
2).腹式呼吸法肺气肿的呼吸常采用比较浅快的胸式呼吸为主,为代偿低氧和高二氧化碳而动用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但这对改善通气功能影响不大,相反增加了呼吸肌的耗氧量。腹式呼吸又称膈呼吸,主要靠腹肌和膈肌的收缩进行,腹式呼吸较胸式呼吸缓慢而深长,可增加潮气量,减少残气量,降低呼吸功耗,减轻呼吸困难症状。因此,腹式呼吸对于有CO潴留的患者是非常有益的。训练开始每日2次,每次10~15分2钟,以后逐渐增加次数和时间,争取成为自然呼吸习惯。具体方法如下:
(1).指导患者取立位、坐位或平卧位,初学时,以半卧位容易掌握。两膝半屈(或膝下垫小枕),使膈肌放松。
(2).两手分别放于前胸部和上腹部。
(3).用鼻缓慢吸气时,膈肌最大限度下降,腹肌松弛,腹部手感向上抬器起;胸部手原位不动,抑制胸廓运动;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手感下降)帮助膈肌松弛,膈肌随腹腔内压增加而上抬,增加呼气潮气量。
(4).同时可配合缩唇呼气法,每天进行锻炼,时间由短到长,逐渐习惯于平稳而缓慢的腹式呼吸。
(5).当腹式呼吸能无意识进行时,即开始边行走,边做腹式呼吸练习,此时步调要配合呼吸,吸气两步,呼气四步,直到能做到一边步行一边腹式呼吸为止。
3).缩唇呼气法又称吹笛样呼气法,由于由于慢性呼衰患者支气管受到慢性炎症的侵蚀,细支气管塌陷、变形,失去了对呼气状态胸腔内压力增加时的支撑力,从而妨碍了气体的呼出。缩唇呼吸是提高支气管内压最简单的方法,其通过增加呼气时的阻力,防止支气管及小支气管被增高的胸内压过早压瘪,增加肺泡内气体排出,减少肺内残气量,从而可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缓解缺氧症状。具体方法如下:
(1).指导患者呼气时腹部内陷,胸部前倾,尽量吸气后,将口唇缩小(呈吹口哨样),缓慢尽量将气呼出,以延长呼气时间。
并适当延,90cm以后可逐渐延长距离至处的烛焰倾斜而不熄灭为度。20cm~15呼气流量以能使距口唇.)2(.
长时间。
(3).吸气和呼气的时间比为1:2或1:3,尽量深吸慢呼,每分钟7~8次,每次10~20分钟,每天训练2次。
4).缓慢呼吸缓慢呼吸有助于减少解剖死腔,提高肺泡通气量。因为当呼吸急促时,呼吸幅度必然较浅,潮气量变小,解剖死腔所占的比值增加,肺泡通气量下降,而缓慢呼吸可纠正这一现象,但过度缓慢呼吸可增加呼吸功,反而增加氧耗,因此每分钟频率宜控制在10次左右。5).胸部扩张呼吸医护人员手掌在患者两侧下胸壁或胸背部加压,用力程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或在胸壁局部或腹部放置一定重量的沙袋让患者对抗,患者同时进行积极的吸气,对肺不张或肺膨胀不全者,充分吸气后应保持3秒钟,这将比普通呼吸有效得多,尤其在术后。
6).呼吸操训练包括深呼吸与扩胸、弯腰、下蹲和四肢活动等相结合的各种体操运动,分为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