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35a08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7.png)
5 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他们
是生态系统中的 分解者。
6 芽孢 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 环境有较强
的抵抗力。
能力链接
7、下图为细菌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细菌的【 4 】
__细__胞__质____内没有
叶绿体等结构,说 明一般细菌的营养
放大500倍的钉子
放大1000倍的钉子 放大5000倍的钉子
放大15000倍的钉子 放大30000倍的钉子
放大70000倍的钉子
针尖上不同放大倍数的细菌
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亿个细 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
杆状细菌
大肠杆菌
棒状杆菌(可引起炭疽热)
泡菜坛中的乳酸菌
梭状芽孢杆菌
巴斯德通过大量科学实验证明,如 果原奶加工时温度超过85℃,则其中的 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会被大量破坏, 但如果低于85℃时,则其营养物质和生 物活性物质被保留,并且有害菌大部分 被杀灭,有些有益菌却被存留。所以, 将低于85℃的消毒法称作巴氏消毒法。
巴氏消毒法所到达的温度低,达不 到灭菌的程度 ,不能保存太长时间。
巴斯德还有那些主要贡献?
1、发现乳酸菌、酵母菌; 2、提出巴氏消毒法; 3、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微生物学之父”
从细菌的发现故事中,你对科 学的发现有什么样的认识?
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 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的
一、细菌的发现
1、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 克用自制显微镜发现了细菌。
2、细菌的产生:
特有 结构
荚膜、鞭毛
有 有
有
有
叶绿体 大液泡
细菌的分裂生殖
度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的教学设计
![度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3bb008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55.png)
1.教学内容:教师介绍细菌的定义、分类、形态、结构和繁殖方式。重点讲解细菌的芽孢、荚膜等特殊结构,以及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举例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细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细菌的基本知识,理解细菌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深度思考:请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以下问题:
-细菌在自然界中是如何发挥分解者作用的?
-细菌与人类生活有哪些紧密联系?请举例说明。
-细菌的芽孢和荚膜等特殊结构对其生存有何意义?
4.小组合作:分组进行课题研究,选择一个与细菌相关的主题,如细菌在环保、医疗、食品等方面的应用,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最后以PPT或小论文的形式进行成果展示。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生物学科已有一定的基础,掌握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了解了一些生物分类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细菌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接受能力。然而,由于细菌在形态、结构及生活习性上的特殊性,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难度。此外,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和实验室操作技能尚不熟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耐心指导和个别辅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爱,激发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2.培养学生关爱生态环境,关注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增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批判性思维。
4.通过了解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生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创新精神。
教学设计:
度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细菌的基本概念,掌握细菌的分类、形态、结构和繁殖方式。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课件-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共张44ppt)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课件-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共张44ppt)](https://img.taocdn.com/s3/m/28b6e2bb1eb91a37f0115cc9.png)
一、细菌的发现
1、细菌是谁发现的呢? 十七世纪后叶 荷兰人列文.虎克
2、细菌是从哪里来的呢?
十九世纪中叶 存在两大学说
自然发生论
细菌是由肉汤 自然产生的
巴斯德
细菌是由原来已经 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肉汤在开口烧 瓶中加热沸腾
几天后 肉汤腐败
▪ C.能否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 D.生命活动中是否消耗能量
谢谢
• 通过本节的学习,懂得了发现细菌的存在 是荷兰的列文.虎克,证明细菌存在于空气 中的人是法国的巴斯德,同时也了解了细菌 的形态有杆菌 、 球菌 、螺旋菌 等,细菌具 有 细胞的结构,但无成形的细胞核,其营养 方式是 异养型,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繁殖方 式为 分裂 生殖,在不良的环境可形成 芽孢。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
(C )
▪ A.密封很严,细菌没有机会进入. ▪ B.密封很严,细菌无法呼吸而死. ▪ C.封盖前高温灭菌,封盖后罐内没有
细菌. ▪ D.高温高压影响了罐内细菌繁殖.
▪ 6.龋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D )
A.牙齿中缺钙 B.刷牙太勤 C.贪吃导致对牙的磨损过度 D.口腔中细菌等微生物分解食物产生的 物质会损坏牙齿
汤变质,乙肉汤仍然保鲜。请问:
(1)乙保鲜的原因是 无菌
。
(2)该实验的变量是 有无细菌。
(3)乙装置采取的是 巴氏 消毒法。
(4)实验后,将乙装置的玻璃管取走,并放在冰箱中,
若干天后,肉汤还是新鲜的。为什么?
温度不适,细菌无法繁殖
(5)以上说明细菌繁殖的条件
是: 适宜的温度 、水分、营养物质(有机物)。
细菌虽然有遗传物质DNA,却成没形有的细胞核
(完整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细菌
![(完整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细菌](https://img.taocdn.com/s3/m/3bdd26d4af45b307e97197af.png)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细菌》教材分析:细菌和真菌是组成生物圈的一个成员,是生物圈中的分解者,在自然界中对物质循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后,自然也就应该认识细菌和真菌它们的特点和作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复述细菌的发现过程和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
能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能力目标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通过计算了解细菌的繁殖特点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细菌的发现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教学难点细菌的营养方式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列表法、比较法等形态和结构学生认识细菌的三种形态和细胞结构组成形态和结构并说出它们的功能察识图能力3、细菌的营养给出细菌的细胞结构图、动物和植物的细胞结构图,列出表格,引导学生识图、填表,总结细菌细胞结构和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观察细胞结构图,完成表格填写,总结细菌细胞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培养学生的识图填表,分析归纳等能力。
4、细菌的生殖给出问题:细菌的生活需要营养才能更好的生长,那么它们是怎么繁殖后代的呢?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61,学习细菌的生殖。
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61“技能训练"中的计算。
学生阅读课本P61,描述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完成P61“技能训练”的计算,了解细菌的生殖特点.通过计算了解细菌的生殖特点达标测评利用导学案中的习题进行检测。
课堂小结你能告诉我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吗?板书设计第一节细菌一、细菌的发现1、发现细菌第一人:列文·虎克2、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巴士消毒法二、细菌的形态和结构1、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2、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鞭毛或荚膜三、细菌的营养方式:异养(腐生、寄生)四、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作业布置导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思考:1、梨怎么会烂了?2、这是针尖上的细菌,这个图片说明什么?导入语:梨的腐烂是由于细菌将梨中的有机物分解利用了,针尖上的细菌图说明了细菌非常的微小,那这么微小的细菌是怎么被发现的呢?二、明示学习目标1、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细菌](https://img.taocdn.com/s3/m/5618222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fb.png)
巴斯德怎样证明细菌存在于空气中?
示巴 他斯 的德 实在 验展
P a u s e
回忆实验:
结论煮:沸
完好
变质
变质
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
在的细菌产生的,肉汤的腐败是来自空气中
的细菌造成的。
自然发生论 细菌是由肉汤 自然产生的
推 翻
巴斯德 细菌是由原来已经存 在的细菌产生的
巴斯德还有那些主要奉献?
半!我们不得不佩服细菌的生活能力呀!
1、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细菌的
细胞中没有:[ D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成形的细胞核
2、芽孢的作用是 ( C )
A.繁殖后代
B.生殖方式
C. 通过休眠度过恶劣环境 D.贮藏养料
3. 细菌通常的生殖方式是 ( A )
A.分裂生殖 B.形成芽孢
的是防止细菌进入病人体内;戴手套是为了 防止因手消毒不干净而留有细菌;戴口罩是 防止医生呼气时将细菌带入病人体内。
上述做法都是为了防止细菌感染病人。反之, 也防止病人身体的细菌感染医生。
7、细菌的哪些特点和它们的 分布广泛有关?
答案:
1、细菌个体微小,极易为各种媒介携带;
2、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数量多;
芽孢:不是细菌的生殖细胞 是细菌的休眠体 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
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的能力
芽孢的抵抗恶劣环境的本领可能高得出乎我们的想象 有一个真实的事情:
在人类登上月球之前,美国向月球发射了一颗人造卫星,卫星上携带了一台 电视摄像机。两年半后,美国的阿波罗12号飞船到达了月球,宇航员把这台 摄像机带了回来。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把摄像机的一小块塑料隔离板放在 营养液中,几小时后观察,在培养液中发现了一串串链球菌。它25分钟繁殖 一代,据此可以推算出,至少有一个链球菌生活在这个摄像机上。在人类登 上月球以前,这个链球菌竟然在月球那么严酷的环境下不吃不喝生活了两年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二节细菌》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二节细菌》](https://img.taocdn.com/s3/m/613f7a1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2e.png)
教学设计2024秋季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二节细菌》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学生能够理解细菌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分类,认识到细菌作为生命体在自然界中的普遍存在和重要性。
2.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细菌与其他生物体的异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推理能力。
3.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或模拟实验活动,引导学生探究细菌的生长条件、繁殖方式等特性,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4.社会责任:增强学生对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的认识,理解细菌传播与防控的重要性,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点•细菌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分类。
•细菌的生长条件和繁殖方式。
三、教学难点•理解细菌微小但复杂的结构特点。
•区分细菌与其他微生物(如真菌、病毒)的区别。
四、教学资源•教材及配套教辅资料。
•多媒体课件(包含细菌形态结构示意图、生长过程动画等)。
•显微镜及细菌样本(视条件而定,可进行观察实验或展示已观察的细菌图片)。
•课外读物或网络资源,介绍细菌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多媒体展示:通过图片、动画等直观展示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长过程。
•观察实验法(可选):组织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样本,增强感性认识。
•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讨论细菌的特性及其在自然界中的意义,促进思维碰撞。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生活实例导入:展示一张因细菌污染导致食品变质的图片或视频片段,提问:“这些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出细菌的话题。
•揭示课题: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了解细菌的基本形态、结构和特性。
2. 新课教学•细菌的形态结构:•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的示意图,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讲解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等,强调其微小但复杂的结构特点。
•通过对比真菌和病毒的图片,帮助学生区分细菌与其他微生物的区别。
•细菌的分类:•简要介绍细菌的分类依据和方法,如根据形态、生理特性、遗传信息等进行分类。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生物课件 第四章 第二节 细菌 57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生物课件 第四章 第二节 细菌 5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4ed72f002d276a201292e4a.png)
当人体受伤伤口较深时,破伤风杆菌能 够在缺氧条件下生存并繁殖,导致人患破伤 风。如果只是皮肤表面划伤,伤口浅,破伤 风杆菌无法在氧气充足的地方生存,就不会 导致人患破伤风。
预防破伤风,一是减少或避免受伤,二是 受伤后及时清理伤口,伤口较深时,如被生 锈的钉子扎伤后应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大约10亿个细菌堆起来, 才有一颗小米那么大。
这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菌的几种 形态,请你认真观察,并尝试进行分类。
A
B
D
C E
三、细菌的形态
大肠杆菌
杆
状
枯草杆菌
炭疽杆菌
乳酸杆菌
葡萄球菌 球状
肺炎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链球菌
螺旋菌
霍乱弧菌
螺旋状
三、细菌的形态
1.球菌
2.杆菌
3.螺旋菌
四、细菌的组成 细菌是多细胞还是单细胞的呢?
虽然有些连接成长链或球团,但每个 细菌都能独立生活,所以细菌是单细胞。
植物细胞
细胞壁
细胞膜 叶绿体 细胞核 液泡
细胞质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动物细胞
五、细菌的结构和营养方式
DNA
遗传物质
鞭毛 运动
细胞质
荚膜
细胞膜 细胞壁
保护
DNA
鞭毛
细胞膜
细胞质 荚膜 细胞壁
细菌的主要结构有:_细__胞__壁__ 细胞膜 、__细__胞___质, 细菌虽然有遗传物质DNA,却没有 成形的细胞核 .
分裂生殖
20分钟~30分钟,细菌就能分裂一次, 细菌的生殖速度是相当快的 。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0b2cdb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3.png)
6.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出至少三个问题,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提高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要注重实践性和探究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一瓶酸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酸奶中的有益菌是什么吗?”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酸奶中的有益菌就是乳酸菌,它是一种细菌。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关于细菌的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难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分类
学生对细菌的形态和结构认识较为模糊,容易混淆细菌的分类和命名。因此,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清晰、准确的细菌知识体系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设想:运用实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形象直观地展示细菌的形态、结构和分类,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通过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帮助学生梳理细菌知识,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认识。
4.适时反馈,关注个体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5.总结反思,提升素养
在课堂结束时,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反思,梳理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其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八年级学生对生物学科已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掌握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对生物的多样性和分类有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细菌的学习将面临以下挑战:细菌形态微小,不易观察,学生对细菌的形态和结构认识较为模糊;细菌的分类和命名较为复杂,学生容易混淆;细菌在生活中的作用及与人类关系方面,学生的认识有待深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实物、模型、多媒体等,帮助学生建立细菌的直观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究细菌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此外,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应给予个性化指导,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细菌课件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细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26320479563c1ec5da71a9.png)
2、细菌的结构
不同种类的细菌形态不同,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
④
没有成形 细胞核
① 细胞膜
⑥
② 细胞壁 ③ 细胞质
③ ⑤ ① ②
细菌结构模式图
④ DNA ⑤ 荚膜(保护) ⑥ 鞭毛(便于在 液体中运动)
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相 比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细菌虽然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 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属于原核生物。
虎克当年寄文章文章给英国 皇家学会的信中所付的图之一。
这就是人类第一次观察 到细菌时发出的感叹 !
细菌到底从哪儿来的?
1、19世纪中叶一些著名的科学家认为细菌是自然发生的
例如:肉汤里就会自然形成细菌,使汤变质。 2、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证明了肉
汤的腐败是由来自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
巴斯德怎样证明细菌存在于空气中?
一、细菌的发现
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空气、水、土壤、 人体体表及内部都存在,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到它?
细菌是谁最初发现的呢?
十七世纪后叶 荷兰人列文.虎克
列文虎克和他制造的能 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
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雨水和牙垢等物质, 发现了很多呈杆状、螺旋状和球状的小生物,有的 单个存在,有的连在一起,这就是后人所说的细菌。 他惊叹地记录道: “它们像蛇一样用优美 的弯曲姿势运动。” “在人口腔的牙垢中生 活的小居民,比整个荷 兰王国的人还要多。”
小而轻的芽孢可随风
飘散各处,落在适当环
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
细菌一般在100º C的高温下煮 10分钟就被杀死, 芽孢要在140º C的高温下蒸煮 2~3小时才能死亡。 芽孢:不是细菌的生殖细胞,而是细菌的休眠体。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细菌](https://img.taocdn.com/s3/m/b4ef513fb90d6c85ed3ac609.png)
细菌的芽孢是休眠体
芽孢一般条件下可以生 存10多年,对不良环境 有较 强的抵抗力,特别能够耐受
高温和干燥。
小而轻的芽孢可随风 飘散各处,落在适当环境中 ,又能萌发成细菌。
1、细菌分布广泛与它们的哪些特点有关?
个体微小,极易为各种媒介携带
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数量多 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形成芽孢,抵抗外界不 良环境,易扩散
2、当咳嗽或打喷嚏时,会把 口腔或鼻腔内的液滴喷出2米以 外。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想一 想这会对他人带来什么危害?我 们应该怎样做呢?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鼻腔黏膜上的黏液会将空气中的细菌
或芽孢粘住,口腔黏液内也会残留有细菌等微小生物。当人咳嗽或打喷嚏
时,气流会把口腔和鼻腔中的黏液带出很远,黏液中的水分很快蒸发,细 菌等微小生物就会随着气流四处散布,威胁他人的健康。因此,在咳嗽或
二、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电镜下头发上看到的细菌
针头上的细菌
1、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亿 个细菌堆起来,才有一颗小米那么大
细菌的大小
2、300个细菌竖着排列只有
普通的一张纸那样厚。
细菌形体微小,通常以微米(1um=1/1000mm)为测量单位。
肉眼的最小分辩率为0.2mm,因此,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必 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到上千倍才能看到。
细胞质
比较动物、植物和细菌的结构
结构 类型
细胞 细 壁 胞 膜
有 没 有 有 有 有 有
细 胞 质
有 有 有
细 胞 核
有 有 DNA
叶绿体
有
植物
动物 细菌
无
没有
细菌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细 菌 的 结 构
细胞壁 细菌没有成 细胞膜 基本结构 形的细胞核 细胞质 和叶绿体 DNA 荚膜:保护细菌 特殊结构 鞭毛:使细菌能在液 体中运动
第四章第二节细菌的结构课件(人教版生物)
![第四章第二节细菌的结构课件(人教版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cf5e5a72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e1.png)
活动4:比一比
1、视察图片,比较细菌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 胞的异同 。
细菌结构示意图
植物细胞 结构示意图
动物细胞 结构示意图
活动4:比一比
2、填写表格
结构
细胞核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叶绿体
动、植物细胞
有成形细胞核 植物细胞有, 动物细胞无
活动7:练一练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
(1)所有的细菌都具有鞭毛。( × ) (2)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 DNA。(√ ) (3)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 ) (4)所有细菌都属于分解者。( × )
有 有
部分植物细胞有, 动物细胞无
细菌 无成形细胞核
有 有 有
无
活动5:说一说
1、细菌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2、试根据细菌的结构估计,细菌能够像植物 那样自己制造有机物吗?说出你的理由。
细菌结构示意图
活动5:说一说
1、细菌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原核生物)
细菌结构示意图
乳酸菌
幽门螺旋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枯草杆菌
霍乱弧菌
活动1:认一认
视察图片,认识细菌的结构
DNA(遗传物质)
鞭毛
(特殊结构, 有助于游动)
细胞质
荚膜
细胞膜
细胞壁 (特殊结构,
起保护作用)
细菌结构示意图
活动2:画一画Biblioteka 请在纸上画出一个细菌的结构示意图
DNA
鞭毛
荚膜
细胞膜 细胞壁
细菌结构示意图
细胞质
活动3:做一做
第四章第二节细菌课件(人教版生物)
![第四章第二节细菌课件(人教版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241eca7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6d.png)
破伤风杆菌是一种适于在缺氧 条件下生存和繁育的细菌,感染 人体后会使人患破伤风。 当伤口较深时(如被铁钉扎伤) 容易得破伤风,而皮肤表面划破 一般不会得破伤风,这是为什么? 怎样预防破伤风?
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
1、细菌具有哪些形态结构特征? 2、细菌是怎样进行生殖的?
1
细菌的发现
1、细菌是谁发现的呢? 十七世纪后叶 荷兰人列文.虎克 2、他是怎样发现细菌的?
列文虎克和他制造的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 镜
探索微观世界的先驱--列文.虎克
他惊叹地记录道: “在人口腔的牙垢中生活的
小居民,比整个荷兰王国的 人还要多。”
这就是人类第一次视察到细菌时发出的感叹!
3、细菌是从哪里来的呢?
十九世纪中叶 存在两大学说
自然产生论 细菌是由肉汤 自然产生的
巴斯德 细菌是由本来已经 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细菌等微小生物就会随气流四处散布,威胁他人健康。所以 应使用手帕或纸巾挡住口鼻,并且避免直接面对他人。
4.在医学上,人们将医疗器械进行严格的消毒,其 消毒灭菌的标准是( B ) A.杀死荚膜 B.杀死芽孢 C.杀死孢子 D.杀死细菌
5.所有的细菌都具有的结构是( C ) A鞭毛 B芽孢 C细胞膜 D荚膜
外科大夫在给病人做手术之前,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手 术时还要戴上消过毒的口罩和手套,这样做有哪些好处?
3
细菌的生殖
分裂繁育:一分为二分裂
速度:20分钟-30分钟,细菌就能分裂一次, 细菌的繁育速度是相当快的。
细菌的分裂繁育: 2n
课堂小结
细菌
细菌的发现
杆状 细菌的形态 球状
螺旋状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菌的结构 细胞质 拟核:有DNA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芽孢 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
细菌(11)初中生物课件
![细菌(11)初中生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da47755901020207409c75.png)
巩固练习: 3、当咳嗽或打喷嚏时,会把口腔或鼻腔内的液 滴喷出2米以外。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想一想 这样会对他人带来什么危害?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鼻腔黏液内也 会残留有细菌等微小生物。当人咳嗽或打喷嚏时, 气流会把口腔和鼻腔中的黏液带出很远,黏液中 的水分很快蒸发,细菌等微小生物就会随着气流 四处散布,威胁他人的健康。因此,在咳嗽或打 喷嚏时,应使用手帕或纸巾挡住口鼻,并且避免 直接面对他人。
二、细菌的形态结构特征
• 1、大小: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 亿个细菌堆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 大。
• 2、形态: 杆状、螺旋状、球状
• 3、结构
有 荚 膜 的 细 菌
细菌的荚膜具有粘性,较松厚。功能:
1.保护作用:保护细菌免受干燥的影响,保护不受其它细菌吞噬作用。
2.具荚膜的致病菌毒力强,失去荚膜的致病力下降。
3.提供养料和堆积代谢废物的作用。
4.是鉴定细菌依据之一。
鞭毛
细菌依靠鞭毛泳动。 鞭毛是从细胞膜上 一个基点生出的穿 过细胞壁和粘液层 的细长丝状物,其 长度可以是菌体长 度的几倍。大多数 球菌无鞭毛,有些 杆菌生有鞭毛,螺 旋菌都生有鞭毛。
细菌的生殖
细 菌 的 繁 殖 过 程 细菌的繁殖很快,在适宜条件下每20~30
枯草杆菌
螺旋菌
葡萄球菌
有荚膜的细菌结构
细菌的结构
(1)单细胞个体 (2) 主要部分
(3)荚膜、鞭毛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DNA
讨论1
细菌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1、细菌的主要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 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遗传物质 DNA)。 2、没有叶绿体。 3、有的细菌有荚膜,有的细胞有鞭毛。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生物)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be0b56f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13.png)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观察作业:请同学们在课后观察家中或学校附近的自然环境,寻找可能的细菌生活迹象,如腐烂的植物、水体富营养化等,并记录下来。通过观察,让学生认识到细菌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存在和重要作用。
2.家庭实验:鼓励学生在家中尝试简单的细菌培养实验,如利用废旧酸奶机培养益生菌,观察其生长情况。此实验旨在让学生亲身体验细菌的繁殖过程,增强他们对生物学实验的兴趣。
5.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提高合作能力。
本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细菌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学习生物课程时,已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对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生命现象有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细菌的了解可能局限于生活中的常见例子,如食物变质、生病等,但对其深入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足。因此,教学中需关注以下几点:
5.掌握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细在食品、医药、环保等方面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对细菌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分析细菌的共性和特性。
3.利用图表、模型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细菌的繁殖和生长过程。
4.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观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2.难点:
(1)细菌的形态多样性及分类;
(2)细菌的繁殖速度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细菌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包括有益和有害方面。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二节《细菌》【课件】(共19张PPT)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二节《细菌》【课件】(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1b4cb29ad51f01dc381f1c6.png)
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
微生物学之父
巴斯德还有哪些主要贡献呢? 1.发现乳酸菌、酵母菌; 2.提出巴氏消毒法; 3.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探究任务二: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 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 起来,才有一颗小米 粒那么大。只有用高 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 观察到细菌的形态。
针尖上不同放大倍数的细菌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12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12日星期四2021/8/122021/8/122021/8/12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122021/8/12August 12,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122021/8/122021/8/122021/8/12
植物 有
有
没有 动物
有
细菌 有
有
有
有 有叶绿体
有
有 无叶绿体
没有成形的 有的细菌有鞭 有 细胞核,只 毛和荚膜,但
有DNA集 没有叶绿体 中的区域
细菌的结构特点:
探究任务三:细菌的生殖
细菌的繁殖速度快!
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
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 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小
细 形态 需要_高__倍__显__微__镜__观察
菌
一般结构:_细__胞__壁__、__细__胞__膜__、__细__胞__质__、__D_N_A_
结构 特殊结构:_荚__膜__、__鞭__毛__
没有_叶__绿__体__、异养生活
生理 _分__裂__生殖
可以通过_芽__孢__度过不良环境
课堂练习:
针尖上不同放大倍数的细菌
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亿个细菌 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
三、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1.球菌
2.杆菌 3.螺旋菌
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 胞。细菌是单细胞个 体
虽然细菌相互连接成 团或者成链,但每个 细菌是独立生活的。
请回顾:
下面两副图片分别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 构示意图,请你认真观察,填写结构名称。
植物细胞有叶绿体 可进行 光合作用 自制有机物
自养
细菌没有叶绿体 不可进行 光合作用 利用现有的 有机物生活
异养
四、细菌的生殖
1个细菌
遗传物质复制
中部向内凹陷
形成2个细菌
2 细菌的分裂生殖:
n
算一算
假设你手上有100个细菌,在没有洗 手的情况下,4个小时后,你手上的 细菌有多少?(细菌的繁殖速度按 每半小时繁殖一代计算)
100×28=25600
细菌的休眠体 芽孢
个体缩小、细胞 壁增厚形成
对不良环境有较 强抵抗的能力
一般细菌在100ºC的高温下煮10分钟就被杀死, 芽孢要在140ºC的高温下蒸煮2~3小时才能死亡。
这对你搞好个人卫生有什么启示?
_列__文__虎__克__——发现其存在 发现 _巴__斯__德__——发现其来源
二、细菌的产生
自然发生论
细菌是由肉 汤自然产生 的。
细菌是由原来 已经存在的细 菌产生的。
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
肉汤的腐败是来自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细 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已经存在的细菌 产生的。
细菌是由 巴 已经存在 斯 的细菌产 德
生
推倒
自 然
细菌是
发 自然产
生生
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巴斯德还有哪些主要贡献?
1.细菌的发现者是 列文虎克
2.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例如能引发咽喉炎 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呈 球状 ,大肠杆菌 呈 杆状 ,小螺菌呈 螺旋状 。
3.细菌和动植物细胞结构上最主要区别是: 细菌虽有 DNA 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 的 细胞核 。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细菌细胞特点的是( c )。
A.个体是单细胞的
Thank you!
第四章 第二节 细菌
细菌个体都很微 小,无法用肉眼 观察。
细菌是怎么被发 现的?是怎么产 生?
一、细菌的发现
列文·虎克 (1632-1723) 出生时,家庭非常贫寒,但这并没
有使他屈服。他如饥似渴的自学了许多科学书籍,并学会 了磨制玻璃眼镜片的工艺。 他经过努力磨制出了一个直 径只有 3mm,但却能将物体放大200倍的镜片。他把镜 片镶嵌在木片挖成的洞孔内,用来观察微小的物体。列文· 虎克在他第一架能放大三百倍的显微镜下,第一次看到了此 前从未看到过的世界,这一伟大的发现不仅震动世界,给日后科技 发展提供了一件在当时可称得上最先进的武器,同时,给顽固的反 科学的教会当头一击。这使科学由黑暗走向光明迈出的坚实的一 步,从此这种被肉眼所不能看到的微小生命被命名为“微生物”。
细胞壁
细胞膜 叶绿体 细胞核
液泡 细胞质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
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
细菌的结构
细胞壁
细 菌 的
基本结构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菌没有成 形的细胞核
DNA
和叶绿体
结
鞭毛:使细菌能在
构 特殊结构
液体中运动
荚膜:保护作用
细菌以什么为食?
细菌能像绿色植物一样通 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吗? 为什么?
1、发现乳酸菌、酵母菌; 2、提出巴氏消毒法; 3、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微生物学之父”
知识链接
巴氏消毒也称低温消毒,是利用低于100℃的温度对 物品进行消毒。能够杀死繁殖型微生物,包括常见致病 菌,而又最大限度保持食品结构及营养素,温度范围为 60一95℃。
巴氏消毒多用于鲜奶、啤酒、酱油、某些饮料等的 杀菌。包括63℃30分钟的传统巴氏消毒法,和72— 95℃10一30秒的高温瞬间巴氏消毒法,后者生产效率高 ,杀菌效果相同。
B.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C.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
D.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5.芽孢是细菌的( B )。
A.分泌物
B.休眠体
C.后代
D.生殖细胞
6.罐头食品长时间不会腐败的原因是( c ) A.密封很严,细菌没有机会进入
B.密封很严,细菌无法呼吸而死
C.封盖前高温灭菌,封盖后罐内没有细菌
D.高温高压影响了罐内细菌繁殖
列文•虎克用自 制的显微镜观察雨水 和牙垢等物质,发现 了很多呈杆状、螺旋 状和球状的小生物, 有的单个存在,有的 连在一起,这就是后 人所说的细菌。 他惊叹地记录道: “它们像蛇一样用优 美的弯曲姿势运动。” “在人口腔的牙垢中 生活的小居民,比整 个荷兰王国的人还要 多。” 这就是人类第一次观 察到细菌时发出的感 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