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

合集下载

深基坑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分析与探讨

深基坑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分析与探讨

深基坑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分析与探讨摘要:本文主要对深基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特点及要点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深基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技术要点一、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城市中大量涌现大型现代化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作业也随之增加。

特别是在建筑基础底板施工中,其底板混凝土厚度、深度都在加大。

而施工中,混凝土内部水化热聚集难以散发,会加大内外温差,在温度因素影响下混凝土会出现裂缝缺陷,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对施工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深基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特点及要点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深基坑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特点(1)均为地下或半地下建筑,有防水要求,钢筋混凝土必须控制裂缝开展,一般不存在承载力不足问题。

结构形式常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温差和收缩变化复杂约束作用较大,容易引起开裂。

(2)超静定的地下建筑结构,一般都能满足承载力要求,有较大的安全度,控制温度收缩作用是控制裂缝的主要因素。

混凝土标号高,水泥用量多,水灰比大,收缩变形较大,经常会出现收缩裂缝。

这些结构一般均为配筋结构,其构造配筋率约为0.2%-0.5%,控制裂缝必须考虑钢筋作用。

(3)水化热升温较高,降温散热较慢,收缩和降温共同作用是引起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

控制裂缝的方法主要是靠改进构造设计,合理配筋及改进浇筑方案,加强养护等方法提高结构的抗裂性能。

三、深基坑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要点(1)测量定位。

建筑物定位及施工测量。

第一,建筑物定位及施工测量。

依据现场引桩坐标点和总平面图确定建筑红线以及拟建建筑物外轮廓线,从而给建筑物定位。

经校核无误后,把轴线桩引测到距基坑2m以外。

做成永久性桩妥善保护。

第二,基底标高控制在挖出作业面之后,人工清槽前,先钉出距槽底1m 的控制桩,校测现场高程控制点。

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

论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摘要:本文根据作者实际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主要内容如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法及措施、施工缝的处理措施、混凝土的养护和对成品的保护等问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0 引言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大体积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基础中。

但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特点,容易产生质量问题,给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应用技术进行探讨十分必要。

1 工程概况该工程为某综合办公楼项目,地下室一层,共13843m2。

地下室顶板面标高分别为-0.700m、-1.650m。

伸缩后浇带、沉降后浇带和膨胀加强带地下室底板厚度最大有1600mm承台厚度最大尺寸为3000mm。

基础梁截面高度最大尺寸为1500mm;地下室顶(即一层结构)梁截面高度最大尺寸为2450mm。

框架柱截面最大尺寸为700mm×1700mm。

2 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本工程地下室混凝土设计为c30~c50商品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6。

2.1 生产厂家的选择由于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生产厂家的选择是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2.2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控制2.2.1 混凝土的水泥选择及用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既要满足强度和抗渗要求,又要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尽可能小。

2.2.2 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求尽可能控制在70mm~110mm,其用水量根据商品混凝土的骨料选择控制在190kg/m3~220kg/m3。

2.2.3 粗、细骨料的用量监控本工程采用泵送混凝土,其配合比的粗、细应符合以下规定:碎石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小于或等于1:3;通过0.315mm 筛孔的砂子应不大于15%,砂率宜控制在38%~42%。

2.2.4 掺加外加剂及粉煤灰①为了减少混凝土水泥用量,采用掺加粉煤灰,其方法以基准混凝土配合比为基础,用超量取代法进行计算调整。

关于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

关于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

水泥 水化热减 少, 降低 混凝土温升 , 并可减 少混凝土 收缩, 用 选
合理含砂率也能相应提高混凝土 的可泵性 。 一般来说 , 采用的中
砂 。 平 均粒 径> .r 含 泥 量 < %。 应 05 m, a 5
1 粗 骨料 . 3
采用碎石 , 其粒径 5 2 m 含泥量< %。选用粒径较大 、 - 5 m, l 级 配 良好的石子配 制的混凝土 , 易性较好 , 和 抗压强度 高, 还可 减 少用水量 及水泥用量 ,从而使水泥水化热减少 ,降低混凝土温
() 1混凝土配合 比应按照国家现行 《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 验收规范》 普通混凝土配合 比设计规程》《 《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 术规范》 中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设计。 () 2 大体 积混凝 土配 合 比的设计 、 试配和 确定 由试验 室负
1 混凝土原材料选 择
11 水 泥 .
普通 水泥水化热较 高, 特别是应用到大体 积混 凝土中, 大量 水泥水化热不 易散发 , 在混凝土内部温度过 高, 与混凝土表面 产 生较 大的温度 差, 混凝 土 内部产 生压应力 , 使 表面产 生拉应力 。 当表 面拉应力超 过早期混凝土 抗拉强度 时就会产生温度 裂缝 。
速度 , 时反馈信 息, 及 保证混 凝土均匀连续供应 , 最大 限度 缩短
罐车等待时 间, 避免 因供应不及时造成冷缝现象 的发生。
322 混 凝 土 浇 筑 ..
③ 测温孔布 置在 混凝土 中部和表 面 。将温度 计放 入孑 内 L
3 n后 读 数 , 混 凝 土 温 度 升 阶 段 每 2 mi 在 h测 一 次 。 般 在 5 以 d 后 的 降温 阶段 每 6 一 次 , 时 测量 大气 温 度 。若 发现 混凝 土 h测 同

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施工技术摘要:裂缝的控制与预防仍是目前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一大难点。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施工技术。

从施工准备、配合比的优选、混凝土测温控制、水化热的处理、养护为施工关键点,进行了科学施工,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取得了良好的抗裂效果,为主体工程的顺利施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施工;测温;养护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建筑规模不断的扩大,高层建筑在城市中不断涌现,于是出现很多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尤其是在底板的设计当中。

大体积混凝土底板由于一次浇筑量大、厚度大、强度等级高等特点,如果施工中不加以控制,浇筑后极易出现裂缝。

混凝土一旦发生裂缝,将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因此,就对施工单位提出了更高的施工要求,以确保施工质量。

为此,本文就结合高层建筑实例,对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施工技术进行相关探讨。

1工程概况四会市碧海湾碧海华庭高层建筑工程,建筑占地面积2509m2,地下1层。

其中群楼5层主楼A、B幢26层高,主楼为筏板基础,底板厚1200mm,电梯井、集水坑最厚处达1400mm,筏板基础为L形,最长处99m,宽28.8,55.5m,面积3616m2,自防水混凝土等级为C30P8,混凝土用量达5377m3,用2台地泵、一台汽车泵浇筑,分2次浇筑完成。

主楼与地下车库间设沉降缝。

2施工准备2.1技术准备(1)现场实验室设置及设备准备从事试验工作的专业人员应熟悉相关规定与技术要求,经培训合格后上岗。

现场实验室建立完整的试验仪器设备,试验仪器设备按有关规定周期进行校准,当试验仪器设备出现破损、刻度不清、或按键不灵敏时不得继续使用。

(2)对技术交底的要求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应协同施工现场组织好原材料及成品供应准备,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及质量控制措施。

2.2机具准备现场需准备的机具有:地泵2台,汽车泵1台,混凝土振捣棒8个,布料杆1个,水平泵管150m,垂直泵管100m,45°弯管8个,90°弯管10个,塑料薄膜3650m2,阻燃保温被3650m2,进场时间为10月。

大体积混凝土论文详解

大体积混凝土论文详解

大体积混凝土论文详解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厚实,混凝土用量大,工程条件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水泥水化热较大,易使结构产生温度变形。

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开裂,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与特点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 1m 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混凝土用量大,结构厚实。

二是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升温快。

三是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容易产生温度裂缝。

四是混凝土强度等级比较高,对施工技术要求严格。

二、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泥水化热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体积较大,热量不易散发,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迅速升高,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从而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产生温度应力。

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2、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体积收缩,包括化学收缩、干燥收缩、自收缩等。

收缩变形受到约束时,就会产生拉应力,从而导致混凝土开裂。

3、外界气温变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间,外界气温的变化对混凝土的开裂有较大影响。

特别是在气温骤降时,混凝土表面温度迅速下降,而内部温度变化相对较小,产生较大的温度梯度,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从而引发裂缝。

4、约束条件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由于基础、垫层或相邻结构的约束,使其不能自由变形,当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和温度变形受到约束时,就会产生约束应力。

当约束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5、施工工艺及养护不当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搅拌不均匀、浇筑顺序不当、振捣不密实等因素,以及养护期间养护措施不到位,如保湿、保温措施不佳,都会增加混凝土开裂的风险。

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实践论文

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实践论文

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实践【摘要】结合大面积地下室混凝土施工的实例工程,详细介绍了混凝土的浇捣、养护、后浇带与施工缝的施工和处理方法,并阐述了具体工程施工方案以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以供相关专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地下室;混凝土施工;浇筑;后浇带1 工程概况本工程总用地约为20003㎡,为一幢26层住宅楼,一幢24层办公楼,一栋商业会馆及一栋保留用房,总建筑面积86700㎡。

办公楼底板厚度2000mm,裙房及车库750mm,高层住宅楼底板厚度1500mm,底板下垫层厚100mm。

2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捣2.1 浇捣施工底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遵循“一个坡度,薄层浇捣,循序渐进,一次到顶”的原则。

根据混凝土泵送布料管分布,每一个布料管组织二个浇捣班组以供换班。

浇捣时根据砼泵送时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每一个浇筑带的前、中、后布置三道振动器,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混凝土的密实;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坡面中部至混凝土坡脚处,确保中下部混凝土的密实。

第三道振动器在坡上来回振捣,保证整个坡面每2小时至少振捣一次。

2.2 混凝土施工温度监测本工程的基础底板形状基本为对称形状,其总长度约为126m,最大宽度约为112m,厚度为0.75~2.0 m,混凝土的浇灌总量约为13000m ,属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在该基础底板的6轴与18轴间的中心线上,设置一条测温轴线。

在这条测温轴线上,共布有六个测温点,由分别为测点f、a、b、c、d、e 。

每个测温点上分别设置3个传感器。

该基础底板的左右对称线上,设置另一条测温轴线。

在这条测温线轴上,共布有二个测温点,分别为测点g、a (其中a点为公共点)。

每个测温点上分别设置3个传感器。

基础底板的砼表面上及附近的大气中,还各布有一个温度测点,每个测点上分别设置1个传感器。

这样,共计布有7 个测温点、23个传感器。

3 结构混凝土工程3.1 混凝土浇筑安排地下室顶板浇筑时,因栈桥拆除且砼量较大,施工现场内满足不了施工要求,需配合业主沟通区交通及环保部门,安排在淮海西路和虹桥路用地泵进行浇筑。

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浅谈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摘要:本文通过对工程实例,主要从温度应力控制、水平施工缝和竖向后浇带的处理、混凝土输送过程中离析和坍落度的控制等,探讨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其体积巨大,所以混凝土中的水泥在水化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水化热和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的散热不均所产生的温差和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收缩的共同作用,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进而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从而给工程结构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

下面,笔者结合工程实例,对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进行分析探讨。

一、工程简介阳江市某大楼工程建筑物地下2层,裙房3层,主楼30层组成。

总建筑面积为51195.2m2,其中:地下室2层暂时为人防工程,平时地下2层为车库、设备用房,地下室1层为停车库。

1、3层为商业用房,4、5层为写字楼,6层11层为宾馆,12层30层为住宅楼,31层为电梯机房,32层为水箱间,11与12层之间有一个转换层,建筑总高度为108.9m。

1.建筑物结构特点本工程结构形式框剪结构,基础为筏板基础。

工程设防:(1)人防地下室:人民防空设防级:六级。

(2)抗震:抗震设防烈度为八度。

(3)防火:耐火等级为三类一级。

(4)防水:地下室防水为二级,屋面防水二级。

2.材料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垫层c15,基础筏板c45p12,地下室侧壁c50p12,蓄水池c35p12,地下室1-2层,地上1-8层柱子、剪力墙c50,9-16层柱子、剪力墙c45,17-25层柱子、剪力墙c50,26-31层剪力墙c35,塔楼c30,楼梯、构造柱c30;各楼层梁、板均比同楼层柱子强度降低两级。

二、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1.基础工程概况工程基础为天然地基满堂筏板,四周基础埋深-11.03m,中心筒体部位基础设计埋深-11.65m。

基础底板为菱形,东西长70.50m,南北宽47.40m,厚度为1.80m和2.40m二种,混凝土体积约5500m3。

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技术在不断进步,建筑物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大型现代化建筑设施不断增多。

大型建筑物不断升高的同时,也逐步往地下发展,因此,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逐渐成为大型现代化建筑设施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一些探讨。

一、工程概况某住宅楼工程地下二层地上四十层总建筑面积约57000平方米。

结构型式为框支剪力墙结构。

基础筏板厚2000mm,,面标高-7.600m;地下室底板采用c40s8抗渗混凝土,属大体积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特别在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

因此需要从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等有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

二、施工准备技术要点1、混凝土原材料的选定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

对主要材料要求如下:(1)水泥:考虑普通水泥水化热较高,特别是应用到大体积混凝土中,大量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在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与混凝土表面产生较大的温度差,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

当表面拉应力超过早期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所采用水泥宜为低水化热的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也可以使用外掺粉煤灰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2)粗骨料:级配良好的骨料,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同时通过大量试验表明,骨料中含泥量过大,对混凝土的强度、干缩、徐变及和易性等都产生不利的影响,尤其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引起混凝土抗拉强度的降低,对混凝土的抗裂十分不利。

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较高,同时可以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从而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摘要:近年来,大体积混凝土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基础底板当中,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问题仍然是困扰施工人员的难题。

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在分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基础上,就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以温度控制、监测为施工关键控制点,进行了科学施工,使大体积混凝土质量得到保证,其施工经验值得参考。

关键词: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温度控制;监测近年来,随着建筑规模不断的扩大,大型的现代化建筑不断涌现,于是出现很多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尤其是在建筑基础底板的当中,底板混凝土已经变的是越来越厚,而且深度是越来越大。

但和很多混凝土工程一样,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会因水化热聚集在混凝土内部不易散发,使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

内表温差、升降温变化会导致混凝土产生不均匀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进而混凝土会出现裂缝,严重影响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

这就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工程概况某建筑工程,由两栋高层建筑及辅楼部分组成,其中1#楼地下1屋,地上19层,建筑高度68.3m;底板厚度1900mm;2#楼地下1屋,地上26层,建筑高度85.8m,底板厚度2500mm。

2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所谓大体积混凝土,一般理解为尺寸较大的混凝土,日本建筑学会标准(jass5)规定:“结构断面最小厚度在80cm以上,同时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称为大体积混凝土”。

美国混凝土学会(aci)规定:“任何现浇混凝土,其三维尺寸达到必须解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以最大限度减少开裂的,即为大体积混凝土”。

一般认为:最小边长大于1m的混凝土构件被称为大体积混凝土。

3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产生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一是温差裂缝,主要是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在凝结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大量水化热积聚而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升较快;加上混凝土结构本身体积厚大,热量不易散发,从而造成与混凝土表面产生过大温差,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

建筑工程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建筑工程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建筑工程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摘要:本论文旨在对建筑工程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

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施工过程进行详细阐述,讨论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 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底板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上部结构和荷载的传递。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施工方法,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耐久性好等优点,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然而,由于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和管理问题较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仍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问题。

因此,深入分析该技术的施工过程、问题及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背景和意义(一)背景工程规模的扩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工程的需求不断增加,需要使用更大规模的混凝土进行施工。

而传统的小体积混凝土施工无法满足这种需求,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运而生。

施工效率的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采用了现代化的施工设备和工艺,能够实现快速、高效的施工。

相比传统的小体积混凝土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可以大幅度减少施工时间和人力成本。

结构性能的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实现混凝土的高密实性和均匀性,从而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这对于高层建筑、大型桥梁等工程来说尤为重要,能够保证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二)意义推动工程进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工程建设更加快速、高效、安全。

它可以有效推动工程进步和提高施工质量,满足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降低施工成本: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减少施工时间和人力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这对于工程建设单位来说,可以降低工程投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工程质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以某城市航站楼配套工程基础底板为例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以某城市航站楼配套工程基础底板为例

6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 OGY INF ORM TION2008NO.06SCI EN CE &TECHNOLOGY I NFORMATI ON工程技术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1原材料的选用①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符合国标G B175-1999的要求。

②考虑混凝土可泵性,降低收缩,保证强度,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裂性,采用(5~25)m m 连续粒径的碎石;针片状含量不大于15%,含泥量小于1%。

③为了达到混凝土拌合物28℃的出灌温度,采用深井地下水搅拌;④在混凝土中掺加U E A 膨胀剂和中效混凝土泵送剂Z K -9011,该外加剂减水率大于12%,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延缓水化物的释放,推迟峰值温度的出现,减少底板的温度应力,提高可泵性;避免施工过程出现冷接逢而产生裂缝。

⑤在混凝土中掺入Ⅱ级粉煤灰来降低水化热提高和易性。

⑥采用天然中砂,细度摸数2.3以上,含泥量小于2%,其他各项应符合国标JGJ52-92要求。

⑦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对温度敏感,各种原材料必须严格控制,如水泥严禁随出厂随用,必须存放15天以上方可使用,其他材料初始温度均应控制在日平均气温以下。

1.2施工配合比根据施工要求:混凝土坍落度140±20m m,确定施工配比(见表1)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艺2.1浇筑方法主楼底板混凝土浇筑量大,要求一次连续浇筑完成,不留施工缝。

考虑配备固定式混凝土输送泵2台,混凝土泵车3台,控制每台泵泵送量(20~25)m 3/h 。

浇捣水平沿底版方向平行推进。

混凝土浇筑采取由南向北斜面分层,斜坡度约为1∶8,循序渐进,薄层浇筑,自然流淌,连续施工,一次到顶的浇筑方法。

分层浇筑厚度40cm,各泵浇筑带前后略有错位,以提高浇筑混凝土的泵送效率,确保混凝土上下层的结合。

2.2振捣振捣采用振动棒及平板振动机想结合,混凝土表面在钢筋下采用振动棒振捣,钢筋以上部分采用平板振动机振捣,在每层浇筑的混凝土自然形成的斜坡,水平长度限制在20m 以内,在每个浇筑带混凝土卸料点的中部、坡角处布置3道振捣器,使混凝土先形成自然坡度而后进行全面振捣。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摘要:本文主要对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应用进行了相关阐述,对混凝土原材料的选定和配合比的控制及混凝土测温、保温及养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问题及看法,以便同行借鉴、参考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施工技术tv544+.91一、工程概况某项目工程建筑面积178596m2,高度98.8m。

地下2层、地上29层,为全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

基础底板厚2.5m,混凝土浇筑量4100m3,混凝土强度等级c45,抗渗等级p6,属于典型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设计要求基础底板混凝土一次浇筑不留施工缝,以保证底板的整体性和刚度要求。

二、混凝土原材料的选定和配合比的控制1.原材料选定水泥选用炼石52.5r级水泥。

粗骨料采用5~25mm碎石,含泥量6h。

混凝土斜面上下层覆盖时间的间隔≤2h,混凝土从搅拌站出站后4h内必须下料入模。

3.混凝土振捣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坡度的实际情况,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布置2道振动器,每道2台。

第1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的振实;第2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角处,确保下部混凝土密实。

为防止混凝土集中堆积,先振捣出料口处混凝土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然后全面振捣。

每层振捣时,上下层振捣搭接50~100mm,每点振捣时间30s左右,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间距和插入深度。

4.泌水处理浇筑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浆顺混凝土坡面下流到坑底,在筏板外模底部隔10m留150mm×150mm排水口,使泌水顺混凝土垫层排出模板外,在混凝土浇筑方向的末端,可以考虑预留集水井,使泌水流向集水井,然后通过潜水泵排出。

5.表面处理由于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浇筑后2~6h,初步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然后用木搓板反复搓压数遍,使其表面密实,在初凝前再用铁抹子压光,这样能较好地控制混凝土表面龟裂,减少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发,促进了养护。

五、混凝土测温、保温及养护1.测温(1)测温方法及仪器设备预埋测温套管,在套管的不同高度放置测温元件,通过热电交换、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可以在电脑上显示某时刻某点的温度。

大体积砼施工论文

大体积砼施工论文

浅析大体积砼施工【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浇注方案,测温,养护瑞安塘下中心区b-8-1地块国际名都工程,位于瑞安市塘下镇官进村,南靠塘梅公路,东临塘松路,西面塘下东路,北依大畔河,交通便捷,环境自然资源优越,由地下一层(停车场),地上4幢30层的高层住宅和2层裙房(沿街商业配套)组成,总建筑面积为100821.1m2,主楼建筑高度93.3m,主体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体系。

本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地基采用机械钻孔灌注桩,地下室为筏板基础,基础底板厚度为400、450、500mm。

砼强度等级:基础垫层c15,基础底板c35p6,抗渗等级承台和地下室顶板、外墙为p6,地下室顶以下梁板、内墙柱为c35,底板设计有坑中坑,底板最深处的板面标高-7.3,抗震等级6级。

砼总量4800m3。

基础底板配双层双向φ14@150。

底板总混凝土量为2600m3。

共十个区,砼方量分别为680 m3、2100 m3、760 m3、2400 m3、2600 m3、600 m3、680 m3、600 m3、800 m3,共计约11000 m3。

1 大体积砼施工难点1.1 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42.5#水泥。

(根据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提供的配合单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p.o。

)水化热高,对大体积砼施工不利。

1.2 由于大体积砼底板下有 135根φ800钻孔灌注桩,桩顶伸入底板长度100mm。

锚入底板钢筋16φ18,砼垫层c10。

这样大体积砼浇注后,受到桩基及地基的约束,当温度变化后,产生外部约束应力,不利于大体积砼裂缝控制。

2 大体积砼原材料选用2.1 严格控制砼骨料的规格和质量。

依本地建材质量情况,粗骨料用石子采用5~31.5mm粒径连续级配石子,针片状颗粒含量≤15%,含泥量≤1%,细骨料选用细度模数为2.4以上的中砂,含泥量≤2%,砂石中不得含有有机质等杂物。

2.2 减少水泥用量。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工程底板,基础底板厚度为1m,强度等级为C35P10,并掺加聚丙烯纤维,浇注方量2.3万多m 3。

就大体积混凝土而言,由于结构面积大,混凝土数量较多,混凝土在水化过程中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作用,因此大体积混凝土除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外,还应满足结构物的整体性和耐久性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经常出现的问题不是力学上的结构强度,而是混凝土温度裂缝,为此,需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避免裂缝的出现。

1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选用优质的原材料,不含放射性元素,以便生产出绿色无毒害混凝土。

同时加强对进场的每批原材料的检验,确认原材料批量中存在的个体差异。

为了避免混凝土出现色差,从工程开始施工到工程完工,保持原材料和配合比得一致性。

根据我们使用原材料的经验,对该工程采用以下原材料。

1.1水泥选用质量稳定、活性较高、需水量低、流变性能好的P O42.5水泥,C 3S 含量≥55%,C 2S 含量≥25%,C 3A 含量≤8%,碱含量≤0.6%的低收缩水泥。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同样选用P O42.5水泥,同时掺加粉煤灰和磨细矿渣,可以降低最高温升。

水泥水化热对比结果见表1。

王作金,包振东(朝阳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辽宁朝阳122000)[摘要]温度裂缝一直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难点.本文从混凝土原材料和外加剂的选择上;混凝土配合比上阐述了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施工技术,并针对夏季和冬季做了热工计算.结果表明质量符合要求。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混凝土内外温差[中图分类号]TU 76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0142(2008)09-0037-03[收稿日期]表1水化热对比试验/J kg -11.2砂采用天然砂,细度模数2.30~2.90,含泥量≤2.5%,内照射指数与外照射指数均≤1.0%的Ⅱ区中砂,且属低碱活性集(B 类)。

探讨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探讨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探讨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工程实践,对建筑工程中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做出了详细论述,供同行参考交流。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浇筑;测温中图分类号:tv54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文献: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土建工程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土建工程已经逐渐向着复杂化、智能化、现代化发展,混凝土浇筑是土建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笔者从事相关工作多年,对此有较为丰富的经验,介绍了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1、工程概况清远市某高层建筑工程总建筑面积51628.23㎡,包括主楼和裙楼两部分。

主楼为剪力墙结构,地下2层,地上32层,建筑高度98.7m;裙楼为框架结构,地下2层,地上5层,建筑高度21.3m。

卵砾石地基,筏板式基础,长84m,宽25m,基础底标高-10.5m,底板厚2.2m,基础底板混凝土量为5825m3。

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40,抗渗等级为s6,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

基础底板及地下室外墙设有卷材防水层。

本工程施工难点如下:本工程主楼共有三个单元,因西侧第三单元拆迁未完成,留作二期施工。

一期施工时间在7月份,正值盛夏,施工温度控制成为第一施工难题。

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较高,按常规配合比,水泥用量大,标号也高,水化热相应也高,不利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

如何合理选择原材料,减少水泥用量,优化配合比,降低水化热,推迟温峰出现,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底板大而厚,混凝土总方量多,满足混凝土连续浇筑,严防冷缝出现,是保证基础整体性的关键。

如何组织好混凝土的供应和浇筑时的组织协调工作显得更为突出。

2、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方法及措施本工程从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控制入模温度、选择合理浇筑方法、控制升降温速度、减小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等方面入手,全方位采取措施,控制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

2.1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合理选用原材料,采用“双掺”技术,优化配合比,降低水化热,从而降低混凝土内部绝热温升,推迟温峰的出现,从根本上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工作性能。

基础底板大体积砼施工技术论文

基础底板大体积砼施工技术论文

探讨基础底板大体积砼施工技术【摘要】本文结合某高层住宅楼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实例,重点介绍了施工大体积混凝土需要采取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1 工程概况某高层住宅楼工程为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21800㎡,地下一层,地上三十三层,总高度99.7m。

该工程地下室基础底板长30.5m,宽21.5m,底板厚1.5m,混凝土浇筑总量达1000 m3,底板底钢筋和面筋均为双向φ25@150,中间一层钢筋为双向φ14@200,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抗渗等级为p6。

底板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功,不留施工缝。

该底板砼于2009年7月28日浇筑完毕,经检查未发现任何温度裂缝,砼强度均符合设计要求。

2 施工方案:2.1 混凝土采取搅拌站集中统一搅拌,砼输送泵一次输送到位的方法。

2.2 混凝土浇筑方向和浇筑顺序:混凝土采用斜面分层,一次平仓连续施工的方案,分层厚度500mm,根据搅拌站及输送泵所处位置,确定混凝土沿短边方向。

砼缓凝时间定为8小时。

3 施工准备3.1 原材料选用:水泥选用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砂子选用细度模数在2.65~2.8含泥量小于3%的中砂;石子选用连续级配、含泥量小于1%的5~31.5 mm的碎石;粉煤灰选用ⅱ级磨细粉煤灰。

3.2 配合比设计:3.2.1 优化配合比:采用掺加粉煤灰、sp402减水剂和uea微膨胀剂的方法优化配合比。

3.2.2 配合比的确定:选用混凝土坍落度为160±20mm,缓凝时间为8~9小时,配合比为:水泥345kg;中砂653kg;碎石1162kg;粉煤灰76kg;uea-n膨胀剂34.5kg;sp402减水剂5.2kg;水180kg。

水灰比:w/c=0.523.3施工现场准备:现场建立统一搅拌站,配备两台500l混凝土搅拌机,一台350l混凝土搅拌机备用。

一台hp1200电脑自动计量配料机,二台hbt60混凝土输送泵(其中一台备用)。

最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最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混凝土养护[论文摘要]从合理选择施工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混凝土的供应,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加强混凝土养护等方面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以达到降低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提高混凝土本身抗拉性能的目的。

一、前言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大体积混凝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混凝土大坝、高层建筑的地下室混凝土底板都是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而成的。

但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有关因出现裂缝而影响工程的质量甚至导致结构垮塌的事故也时有发生合理选择施工材料,优化混凝上配合比的目的是使混凝土具有较大的抗裂能力。

(一)施工材料的选择1.水泥的选择。

内部混凝土主要考虑抗裂性能好、兼顾低热和高强两方面的要求,一般采用低热矿渣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

外部混凝土,除抗裂性能外,还要求抗冻融性、耐磨性、抗蚀性、强度较高及干缩较小,因此一般采用较高标号的中热硅酸盐水泥。

当环境水具有硫酸盐侵蚀时,应采用抗硫酸盐水泥。

2.骨料的选择。

选用结构致密,并有足够强度的优良骨料,特别是粗骨料,具体应符合有关的标准、规范和规程。

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①骨料要求表面洁净,不含杂质。

②砂子采用中砂,石子采用大粒径的卵石或碎石。

③砂子含泥量不得超过3%,石子含泥量不得超过1%。

④粉煤灰在混凝土的配合比中以部分粉煤灰代替水泥,不仅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有利于施工操作,而且对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有益。

在混凝土工程中,掺人粉煤灰时应满足:选用细度合格、质地优良的粉煤灰;粉煤灰的掺量一般以15%~20%为宜。

(二)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优化通过试验室进行多种配合比的试验和研究,选用最佳配合比作为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最佳配合比应满足以下要求:1.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少于6小时。

2.混凝土的砂率控制在35——40%。

3.混凝土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为0.06%。

4.混凝土中的最大碱含量为3.0kg/m3。

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论文

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论文

论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摘要:本文作者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工程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方量多,厚度变化大。

我们采用综合法在混凝土施工控制,在底部浇注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水化热分析和计算、浇注工艺、施工组织、信息化建设和维护等方面的全过程控制,取得了成功。

关键词:混凝土;技术措施;施工控制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概述建筑面积为9500平方米,其中地下室1层,开挖深度7.5米,地上12层。

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按一定比例混合防水添加剂。

此外,防水添加剂应补偿混凝土的收缩作用,减少混凝土的收缩裂缝,防水剂和膨胀剂结合使用。

在该工程基础底板浇捣前,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控制要素,并分别对基础深坑和大底板进行混凝土水化热计算,以论证确定施工方案可行性。

该工程基础底板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同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抗渗等级高。

基础环梁混凝土c40,其他部位混凝土c35,抗渗等级为s8。

图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控制要素在规划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案中,充分重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注重现场监测,在混凝土凝固温度测点,严格控制内外温差,保证温度不超过25°c。

图1。

对某地区的混凝土搅拌站情况进行仔细的考察,选择符合要求的大型的混凝土搅拌站负责提供混凝土,要求提供同一配合比,相同水泥、外加剂、粉煤灰及矿粉的混凝土,控制好混凝土供应的数量和时间,以保证现场混凝土的供应。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加强混凝土供应商的沟通,要求拌站在配合比设计中,适当减少水泥用量,增加粉煤灰、矿粉的含量,参加适当的减水剂、加剂、低水化热。

基础底板混凝土设计如表1。

表1基础底板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建筑施工采用42.5r矿渣硅酸盐水泥、粗骨料粒径5~25mm级配。

细骨料的选择,砂的细度模数在2.50。

严格控制粗骨料含泥量,石子含量控制在1%以下,黄沙含泥量控制在2%以下。

此外,粉煤灰、矿渣的活性混合材料,取代部分水泥,可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水化热,发生延误时间的峰值温度。

建筑工程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摘要:在建筑工程中,基础底板的稳固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能显著提高这些属性,并对整个构筑物的持久性和功能性发挥决定性作用。

对此,本文讨论了大体积混凝土在建筑工程基础施工中的价值及具体的施工技术,谨以此为相关技术或管理人员提供建筑或管理灵感,保障建筑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引言优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能提升防渗透性、合理控制好建筑工程施工效率与其中混凝土的收缩及裂缝等不足,以此建造高质量的基础底板,保障建筑工程施工效果。

因此,结合当前建筑工程建设的整体状况而言,基础底板质量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好坏息息相关[1]。

对此,只有明确其在建筑工程基础中的应用价值,才能更好地探寻到其施工技术,以此借助不断改进得创新技术。

一、大体积混凝土在建筑工程基础中的应用价值结合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可知,基础底板是建筑整体中的关键部分,建筑工程质量对该组成部分的稳定性与质量要求极高。

而相关技术人员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所应用的施工技术及其大体积混凝土本身具备的力学性能、较低的水胶比以及较高的耐久性,对保障建筑工程基础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

将其应用于基础底板中能更好地支撑建筑上半部分的重型结构,承受起大的重力。

具体而言,大体积混凝土在建筑工程基础中的应用价值可从以下几方面体现:(一)抵抗地下环境的侵袭、增强建筑稳固性结合建筑实际及地下环境特点可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对建筑抵御地下环境而言功不可没。

在进行地基施工时,施工人员经常会面临地下水位高、土壤腐蚀性强等不利因素,这些外在条件会对普通混凝土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对于建筑工程的结构而言,裂纹和渗水都是主要的破坏源,会大大缩短建筑物的寿命。

而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浇筑可以有效减少接缝和冷缝,以此有效避免由此导致的细小裂纹和渗水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3]。

(二)提高施工效率、保障经济效益优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有利于相关建造单位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保障经济效益。

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摘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直接关系到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

因此,需要合理运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如浇筑施工技术、沁水施工技术、钢筋施工技术、模板施工技术等。

此外,应对施工技术加以控制,选择适合的混凝土材料,并且降低混凝土水化热,进而确保高层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关键词: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前言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高层建筑在城市里显而易见,对于组成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材料及施工,人们也越来越重视。

大体积的混凝土指的是结构大于一米的混凝土。

由于在混凝土中包含胶凝材料,容易产生水化和收缩等情况,使得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极其容易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对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进行分析十分重要。

1高层建筑基础底板中常用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1.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混凝土浇筑作业前应做好施工前相关准备工作,按浇筑顺序作业,在混凝土浇筑的时候加强对四周环境观察,选择低温条件浇筑。

与此同时,应该结合具体施工状况确定浇筑的方式,保证混凝土浇筑作业的整体质量。

(1)实行温控监测,对于现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作业而言,应实行温度监控、确定监测点布置的范围,根据几何尺寸、内部监测点明确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度的差异,然后在混凝土表面、内部、地面等分别设置1个温度监测点,距离保持在500mm左右,同时测定大体积混凝土内外部温差。

(2)实行振捣作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间,完成浇筑工作后可借助振捣器实行振捣作业,振捣时有效控制时间、深度,可将振捣的时间和深度分别设置为25s和8cm。

混凝土振捣需要满足振捣严实的要求,完成振捣作业后使混凝土保持平整状态,以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3)实行养护作业,待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振捣后,作养护处理,夏季天气温度较高,会对混凝土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故而应进行混凝土表面洒水处理,使混凝土表面温度下降,避免因温差过大引发混凝土裂缝;若处于冬季建议对混凝土进行覆盖处理,旨在避免因温度过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大而引发裂缝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摘要:本文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建筑工程中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底板混凝土施工、混凝土配合比、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法及底板混凝土温度控制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相关阐述。

关键词: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温度控制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建筑施工技术得到了迅速的提升,混凝土体积由几百立方米逐渐增大到几万立方米,因此,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现代建筑中时常涉及到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如高层楼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水利大坝等,它主要的特点是体积大,一般实体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1m。

以下便以本人实际工作中的某学校新建综合楼工程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为例,分析建筑工程中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供同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工程概况
某新建综合楼工程基础底板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抗渗标号等级为s8,总体厚度1m,局部建筑外延部分底板厚度为0.5m,总体积约3400m3,按大体积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原设计将底板平面0.5m厚部分与1m厚整体之间设置成2条1m 宽沉降后浇带,同时,在底板平面中部沿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设置成十字形交叉的伸缩后浇带。

经甲方、施工、设计和监理单位四方共同论证,将南北向伸缩后浇带取消,改成相应增加多条能够同底
板混凝土连续施工的加强带,底板混凝土掺kea-ⅱ复合型外加剂,按补偿性混凝土浇筑。

2、底板混凝土施工时的技术关键
2.1基于底板混凝土防水抗渗的设计要求,掺加kea-ⅱ复合型外加剂,配制微膨胀补偿性混凝土,改善混凝土自身的各项性能,控制其内部约束应力产生的收缩裂缝。

2.2实行混凝土分层连续浇筑,按缓凝时间控制每层混凝土覆盖周期,确保混凝土层间不出现冷缝。

2.3采用蓄热法保温养护和微机控温技术,控制浇筑后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差不超过25℃,降温速率低于2℃/d,避免混凝土强度增长期间出现温度收缩裂缝。

2.4控制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和入模温度,加强覆盖保温措施,保证其正常温度下,混凝土强度增长值不低于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的30%。

3、c30、s8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1材料选用
①水泥采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
②考虑混凝土可泵性,采用碎石粒径为1~3cm,含泥量小于1%;
③选用细砂(受地方条件限制),含泥量小于2%;
④掺加kea-ⅱ复合型外加剂,具有微膨胀、泵送、缓凝、抗渗和防冻多重功能,内掺12%,初凝时间可控制在8.5h。

3.2施工配合比(见表1)
4、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法
4.1基础底板采用分条、分段、斜面分层、连续推进、自然流淌、一次到顶的混凝土浇筑方案。

4.2在基坑南北两侧分设2个搅拌站和泵组。

在1m厚底板平面内布置了4台混凝土输送泵和管道,每台混凝土泵配置了1台500ml 混凝土搅拌机,按混凝土搅拌站自动计量装置准确配料,北侧泵组按由西向东浇筑混凝土,南侧泵组由东向西浇筑混凝土,中间以后浇带分割,部分0.5m3厚底板混凝土由沉降带分隔,则分段组织混凝土连续浇筑。

4.3混凝土条浇筑宽度20m,按斜面1∶6坡度,其流淌距离为6m左右,分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cm,按4h覆盖1层,则每小时4条混凝土的输送量不小于60m3。

因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大于8h,保证了每层混凝土按期覆盖浇筑。

4.4根据混凝土泵送时的自然坡度情况,在每条浇筑条前后布设2道振捣器。

随着混凝土向前推进浇筑,振捣器相应跟进。

4.5混凝土浇筑约3~4h后,初步按标高用长括尺括平,在初凝前用铁滚桶纵横碾压数遍,待混凝土收水沉实后,用木抹子搓平混凝土表面,封闭其收水裂缝,然后间隔覆盖2层塑料布、2层草袋保温、保湿。

5、底板混凝土加强带和后浇带施工
5.1加强带通常设置在两相邻柱轴间的中央部位,净宽1.5m,
并在其两侧各外延1m,形成过渡区。

浇筑加强带混凝土为c35,内掺13.5%kea-ⅱ复合型外加剂。

5.2加强带位置增设水平方向温度配筋9mm、长5.5m,在两侧搭接长度1m,温度筋为原配筋率的10%。

5.3浇筑底板c30混凝土至加强带过渡区时,改用c35配合比浇筑带内混凝土,至过渡区,再改用c30配合比继续浇筑混凝土。

5.4在加强带过渡区加设钢丝网隔离,并加强该部位的振捣,使两种配合比混凝土混合均匀,形成过渡性中等膨胀混凝土带。

5.5伸缩后浇带在底板浇筑40d后施工,沉降后浇带在主体完工后浇筑。

浇筑前先清除带内杂物,用压力水清洗,然后以c35、s8(内掺13.5%kea-ⅱ复合型膨胀剂)混凝土浇筑,坍落度为14~16cm,终凝后加强保温、保湿养护14d。

6、底板混凝土温度控制
6.1由实际c30混凝土配比得:425号水泥用量407kg,kea-ⅱ复合型外加剂55.5kg,另测得混凝土浇筑温度10℃,按公式求混凝土3d龄期内部最高温升
tmax=t0+q1/10+q2/10=10+407/10+55.5/10=56.3℃。

为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低于25℃,经计算决定采用2层塑料布间隔2层草袋,形成多层空气腔,进行保温、保湿养护。

6.2按平均温度11℃和复合保温层测算,混凝土底板在11℃下持续降温11d,表面温度接近13℃,冷却期内平均温度(混凝土表面)22.4℃,使混凝土强度达到80%以上。

6.3温度监测
①采用混凝土温度测定仪和微机进行底板混凝土温控过程的
24h连续监测;
②采用电流型的进口精密集成温度传感器作温感元件,传感器经筛选并作老化处理后用金属管套封保护,隔氧密封,正式布设后对已作密封的传感器再次标定;
③测温点选择西北角底板平面内1/4区域布置,凹凸折角和混凝土底板侧面及底板中心各部位,分别代表性地布设测温点,共计55个测点,分上中下3层或5层设置;④实际保温监测期为24d,监测期内,混凝土浇筑后最初3d左右,内部温升均达到最高点,实测最高温度46.5℃,低于计算值。

复合保温层覆盖之后,混凝土上下表面和混凝土中部温度变化较为平缓,降温速率为1.5~1.8℃/d,温差15℃左右,保温效果良好。

监测后期,随着大气温度的回升,混凝土内外温差接近(约5~6℃),降温曲线趋于平缓。

最后,仅留下1层塑料布保湿,混凝土温度监控期即告结束。

7、结束语
7.1采取混凝土加强带取代南北向伸缩后浇带方案,可避免人为造成带内混凝土接茬冷缝,有利于保证混凝土质量。

同时,可免去清理后浇带、补浇混凝土的工序,节省工期,且综合费用没有明显的增加。

7.2采取微机进行混凝土内部温度自动监测,可便于随时掌握
混凝土底板内外温差和降温速率,预测其温度的变化趋势,适时增减混凝土表面覆盖层的厚度,体现了混凝土信息化温控的重要作用。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