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花鼓

合集下载

古代民歌《凤阳花鼓》原文及赏析

古代民歌《凤阳花鼓》原文及赏析

古代民歌《凤阳花鼓》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古代民歌《凤阳花鼓》原文及赏析【导语】: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
花鼓新声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 “双条鼓”等,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 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一般认为 形成于明代。 凤阳花鼓 唱的都是民间小调,曲目有近百 种。历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徙江南巨户到凤阳。由于 凤阳地区人口激增,灾荒也不断,导致这些迁徙的江南巨 户希望回到江南,但朱元璋严禁他们离开凤阳,所以他们 想出了假扮乞丐乞讨、以打花鼓唱曲为生的方式离开凤阳。 又因明清两代,由于凤阳一带是“三年恶水三年旱、三年 蝗虫灾不断”的长年灾区,每年秋后都有成群结队的妇女 外出卖唱乞讨。同时也有身背花鼓流落各地卖唱的职业艺 人。清人赵翼《陔余丛考》中《凤阳乞者》条写道:“江 南诸郡,每岁冬必有凤阳人来,老幼男妇,成行逐队,散 入村落间乞食,至明春二三月间始回。”其中有一首著名 的《凤阳歌》,歌中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 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 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 方”。根据清代的记载,早期花鼓“音节凄婉,令人神醉 另有一首流传深广的是“左手锣,右手鼓,手拿锣中国改 革开放以后,凤阳花鼓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起了很大变化。 凤阳花鼓成了凤阳人自娱自乐的工具。花鼓演唱在城乡更 加普及,凡是遇到喜事,或接待宾客,凤阳人总要热情表 演一番,以表达欢乐的心情。左手锣,右手鼓,手拿着锣 鼓来唱歌,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单会唱一支凤阳歌”。 凤阳花鼓近年还走出国门,到日本表演,获得赞誉
安徽民歌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 •
各种地方民歌: 湖南民歌:浏阳河 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江苏民歌:茉莉花

凤阳花鼓的历史故事

凤阳花鼓的历史故事

凤阳花鼓的历史故事一、凤阳花鼓的起源凤阳花鼓,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之一,起源于凤阳县,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凤阳花鼓最早出现在明代,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演出形式。

下面将为您介绍凤阳花鼓的起源以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轨迹。

1. 引言在凤阳县的民间,有一种古老的文化艺术形式,它以热烈欢快的节奏和婉转悠扬的旋律,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和耳朵。

这就是凤阳花鼓。

2. 凤阳花鼓的起源据传,凤阳花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

当时,凤阳县的农民们在田间劳作之余,以花鼓形式表演娱乐,这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久而久之,凤阳花鼓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专门的表演艺术形式,并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和传承。

3. 凤阳花鼓在历史上的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凤阳花鼓经历了多次的起伏和发展。

在明代晚期至清代初期,凤阳花鼓逐渐走出了凤阳,传播到了附近的县城和乡村。

这一时期,凤阳花鼓的表演形式较为简单,演员多为农民,表演场合多集中在农村庙会和年节民俗活动中。

二、凤阳花鼓的表演形式和特点1. 表演形式凤阳花鼓的表演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一组演员集体表演,另一种是由单个演员独自表演。

(1)集体表演在集体表演形式中,通常由数位演员共同演绎一出剧目,通过各种动作和唱词的配合,展现出凤阳花鼓独特的韵律美和旋律美。

演员们通常按照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表演,他们需要背诵剧本,并通过歌唱和舞蹈来传达故事情节。

(2)独自表演在独自表演形式中,一位演员独自上台表演,通常需要同时扮演多个角色,通过不同的表情和动作来区分不同的角色。

这种表演形式要求演员具备较高的表演能力和技巧,能够快速切换不同的角色并流畅地进行台词和动作的表达。

2. 表演特点凤阳花鼓的表演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韵律美凤阳花鼓以其独特的旋律和节奏感,给人以强烈的视听刺激。

演员们通过击打花鼓和歌唱,配合着各种动作和舞蹈,展现出凤阳花鼓特有的韵律美。

(2)形象生动凤阳花鼓中的演员通过精湛的表演技巧和生动的表情动作,给观众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角色形象。

《凤阳花鼓》精品课件2023

《凤阳花鼓》精品课件2023

演唱欣赏
《凤阳花鼓》 欣赏
伴奏
安徽民歌
音乐卡片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 “双条鼓”等,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
音乐卡片 《凤阳花鼓》是用哪些打击乐器演奏的呢?



音乐卡片 我们用什么方式表现前奏和间奏锣鼓点的特征?
可以用拍手和跺脚的方式 来表现前奏和间奏锣鼓点。
第 三节
课堂思考
课堂思考
今天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了 打击乐器,在课后和大家一起 用打击乐器完成一次演奏。
第 四节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音乐是人们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窗口。民歌是 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来源于生活,通过 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创作改编才流传下来。
下节课见哟!
凤阳花鼓
目录
第一节 背景介绍 第二节 音乐赏析 第三节 课堂思考 第四节 课堂小结
第 一节
背景介绍
导入
同学们听过什么地方的什么歌曲? 我国 的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种类繁多,每个 民族、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歌,今天我 们学习一首安徽民歌《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表演
第 二节
音乐赏析
《凤阳花鼓》
音乐卡片 《凤阳花鼓》是一首安徽民歌
音乐互动
欣赏
伴奏
跟出双手拍打下列节奏,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XXXXXX XXXXX0
音乐互动
欣赏
伴奏
大家模仿打鼓的动作,配合歌曲。
音乐互动
欣赏
伴奏
老师邀请几位同学上台选择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来为歌曲伴奏, 剩下的同学用拍手、跺脚的方法一起配合,完成一次表演。

凤阳花鼓音乐课件课件

凤阳花鼓音乐课件课件

1. 春天主题:作品以 春天的美景为背景, 通过音乐表达出对大 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 的热爱。
2.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运用现代音乐创作 手法,同时融入传统 凤阳花鼓音乐的元素 ,呈现出独特的音乐 风格。
3. 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作品中融入了舞蹈 元素,通过舞蹈与音 乐的完美结合,使作 品更具有表现力和观 赏性。
保护政策与措施
法律法规保护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凤阳花鼓音乐进行保护和传承,如《中 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
政府资金支持
政府提供资金支持,用于凤阳花鼓音乐的传承、研究和表演等方 面的活动。
文化机构支持
文化机构积极参与到凤阳花鼓音乐的保护工作中,如设立博物馆、 艺术中心等,展示凤阳花鼓音乐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细心聆听
比较分析
在欣赏凤阳花鼓音乐时,要保持专注和安静 ,细心聆听其音色、旋律和节奏,感受其情 感和韵味。
通过比较不同演奏版本、不同演奏家的演奏 风格,分析其异同和优劣,有助于更深入地 理解和欣赏凤阳花鼓音乐。
经典曲目赏析
《凤阳花鼓》
这首曲目是凤阳花鼓音乐的代表作品之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曲 调婉转悠扬,节奏明快流畅,表现了凤阳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案例描述
该校编写了系统的凤阳花鼓音乐教材,制作了配套的 教具和音像资料,并聘请了专业的教师进行授课。在 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互动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等方 法,引导学生参与花鼓演奏和歌曲演唱,提高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教学,学 生的音乐素养和传统文化意识得到了提高,同时也促 进了凤阳花鼓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打柺调》
这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凤阳花鼓民间小调,其旋律优美动听,节奏轻快活泼,表现了凤阳 人民的生活情趣和对幸福的追求。

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
有什么共同之处?
2
曲式结构: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曲式结构
《凤阳花鼓》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 却朴实的像山间的一缕清风,记录着人们 生活的喜怒哀乐,这些民间音乐也需要我 们来传承和发展下去,希望同学们热爱属 于我们的民族调式,喜欢我们的民族音乐, 让它们焕发出新的光彩!
凤阳花鼓
花鼓 民间歌舞形式之一,
表演者通常为一男一女, 一人执锣,一人击鼓, 边歌边舞。又称双条鼓, 表演者单手持鼓,另一 只手持两根鼓条敲击鼓 面,双条鼓由此得名
• 左手锣右手鼓 • 手拿着锣鼓 • 来唱歌 • 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 • 单会唱个凤阳歌 • 凤阳歌来哎哎哎嗬 • 得儿另当 飘一飘 • 得儿另当 飘一飘 • 得儿~ 飘 得儿~飘 • 得儿另当 飘得儿飘得儿 • 另当 一得儿飘
歌曲中的“衬词”(得儿飘、 另当)很有特点,虽没有实际的文 词含义,但是极好渲染了欢快的气 氛,使得歌曲不那么沉重悲伤,使 歌词更生活化、口语化。
鱼咬尾
即前句(或前段)的末音与后句(或后段)的首音相同, 又叫“连锁传递”,接龙式,街尾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 结构形式,也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曲调延伸发展的一种创作手 法。
请同学认真仔细查找,曲谱中出现了哪几个音?
曲谱分析:
do re mi sol
la12356五声调式:
《凤阳花鼓》仅使用了do、re、mi、sol、la五个音,这 五个音在我国古代分别被称为宫、商、角、徵、羽。中国民 族音乐中许多作品只用这五个音,或者以这五个音为主,这
些音乐属于“五声调式”。
念一念、唱一唱, 歌曲中“手拿着”、“别的”、“单会”三处

凤阳花鼓的介绍

凤阳花鼓的介绍

凤阳花鼓的介绍
凤阳花鼓是安徽省的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它在明代就已盛行。

凤阳花鼓是流行于安徽淮河以北地区的民间舞蹈,属于汉族
戏曲的一个流派。

凤阳花鼓由大鼓、小鼓、锣、钹等伴奏,在表
演中常夹以各种道具,如:扇子、手绢等,边歌边舞。

凤阳花鼓
因其唱词多为民间口语,故又称为“俗曲”。

在明、清两代,凤
阳花鼓一直是农民自娱自乐的主要形式。

它是在民间歌舞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形成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其鼓词内容大多取材于劳动、爱情和日常生活,与劳动人民的生
活息息相关。

凤阳花鼓最早是由两个人演唱一段由一人伴奏,后
来发展为男女对唱或以男女对唱为主。

它在表演形式上有了新的
突破,由单人演唱发展为多人同台演出。

凤阳花鼓中最具代表性
的曲调是《四郎探母》和《回荆州》,这两个曲调结构完整,唱
腔优美动听。

《四郎探母》是一段单弦牌子曲,俗称“二六”。

—— 1 —1 —。

安徽民俗之凤阳花鼓

安徽民俗之凤阳花鼓

安徽民俗之凤阳花鼓杨明 P1*******一、摘要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凤阳花鼓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东部)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汉族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随后日臻完善,流传至今依然鲜活的存在于民众之中,并且愈加焕发出生命力。

本文以凤阳地区花鼓为中心,首先通过对凤阳花鼓传承与发展的介绍,简要缕清其历史发展的形态流变;然后从凤阳花鼓的多种存在形式加以介绍当今存在的现状;最后,通过对凤阳花鼓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认识到此类民俗在当今时代传承与保护所遇到的困难,并在此基础上试图提出一点思考和建议,以期对传统民俗凤阳花鼓的传承和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凤阳花鼓、民俗、传承、发展二、正文<一>凤阳花鼓的起源历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徙江南巨户到凤阳府。

由于凤阳府地区人口激增,灾荒也不断,导致这些迁徙的江南巨户希望回到江南,但朱元璋严禁他们离开凤阳府,所以他们想出了假扮卖艺、以打花鼓唱曲为生的方式离开凤阳府。

又因明清两代,由于凤阳府(今皖北地区)一带是“三年恶水三年旱、三年蝗虫灾不断”的长年灾区,每年秋后都有成群结队的妇女外出卖唱乞讨。

同时也有身背花鼓流落各地卖唱的职业艺人。

明末流传范围继续扩大,表演盛况空前。

清末,凤阳花鼓流传更广,有的甚至漂洋过海到东南亚一带活动。

乾隆年间,有人将二人演唱的凤阳花鼓改编为凤阳花鼓歌舞,在宫廷中为皇帝演出。

乾隆年间编纂的《霓裳续谱》一书中就收录了《花鼓献瑞》、《鼓乐呈祥》等歌舞节目。

到了本世纪三十年代,凤阳花鼓在唱片中广为流传。

上海的“百代”、“得胜”、“大中华”等唱片公司制作了大批凤阳花鼓唱片。

在解放后摄制的《大路》、《拉郎配》、《巨澜》、《鼓乡春晓》等影片中,均出现过凤阳花鼓的表演场面。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凤阳花鼓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起了很大变化。

凤阳花鼓成了凤阳人自娱自乐的工具。

新时代背景下凤阳花鼓的传播与传承

新时代背景下凤阳花鼓的传播与传承

新时代背景下凤阳花鼓的传播与传承背景介绍:中国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凝聚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曲等多种形式。

而其中的民间艺术更是源远流长,代代相传。

凤阳花鼓就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一种代表,它源于安徽省凤阳县,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已有着悠久的历史。

而在当代社会,随着科技、媒体和交流的发展,凤阳花鼓的传播和传承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本文旨在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凤阳花鼓的传播与传承,分析其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凤阳花鼓的传统传承凤阳花鼓是一种集音乐、舞蹈、表演于一体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它以花鼓为主要乐器,表演者演奏花鼓的还伴随着唱歌和舞蹈,形成了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受到了民众的热爱与喜欢。

凤阳花鼓在当地深受人们的喜爱,常常作为民间庆祝活动或节日表演的一部分,传统的演出形式得到了延续。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传统文化的流失和消逝成为了一个现实问题。

凤阳花鼓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许多传统花鼓表演者年龄偏大,年轻一代对于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认知和参与程度不高,导致了传统技艺的流失和传承断裂。

这种情况对于凤阳花鼓的传承和发展构成了巨大的障碍。

二、新时代背景下的传播现状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和媒体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多的传播途径和平台,可以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传统艺术,也为凤阳花鼓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

许多文化节目、展览、演出以及网络平台都为凤阳花鼓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一些相关的抖音短视频、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也成为了凤阳花鼓传播的新渠道,通过传统文化的与现代媒体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吸引年轻一代的目光,增加他们对于凤阳花鼓的了解和兴趣。

一些文化节目和活动也为凤阳花鼓的表演提供更多的舞台,促进其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

凤阳花鼓也因此逐渐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获得了更大的关注和认可,传统文化艺术的价值得到了重新的体现。

凤阳花鼓艺术特征

凤阳花鼓艺术特征
艺术风格
凤阳花鼓的音乐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演唱表现力强,情感表达真挚动人。 在演唱过程中,要求演唱者深入理解歌词内涵,把握好音乐的节奏和韵律,以展现出凤阳 花鼓独特的艺术魅力。
03
舞蹈艺术特征
舞蹈动作设计
丰富多变的动作
凤阳花鼓舞蹈动作丰富多变,包括身体各部位的独立或协调运动,如头部、颈部、肩部 、腰部、臀部等。这些动作既具有民间舞蹈的共性,又具有独特的个性。
地域特色
由于凤阳花鼓舞蹈起源于凤阳地区,因此其情感表达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舞 蹈中常常表现出对家乡的热爱、对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憧憬等情感。
04
戏剧艺术特征
剧情结构与情节设置
剧情紧凑
凤阳花鼓戏的剧情结构紧凑,情 节设置巧妙,往往通过简单的故 事情节展现深刻的社会问题。
情节生活化
情节多取材于民间故事和传说, 以日常生活为背景,描绘普通人 的喜怒哀乐。
节奏鲜明
舞蹈动作与音乐的节奏紧密结合,通过鲜明的节奏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气氛。节 奏的变化也是凤阳花鼓舞蹈的重要特征之一。
形象生动
舞蹈动作多以模仿生活场景和动物形态为基础,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凤阳地区的民俗风情 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舞蹈服饰与道具
服饰特点
凤阳花鼓舞蹈的服饰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通常以明亮的颜 色和丰富的图案为主,如红色、黄色、绿色等。服饰上常常 绣有各种花鸟、山水、云雾等图案,寓意吉祥如意。
感和动态变化。
节奏特点
01
节奏形态
凤阳花鼓的节奏形态通常为4/4拍或2/4拍,节奏明快、轻盈,具有鲜明
的律动感。
02
节拍重音
在节奏中,凤阳花鼓注重节拍重音的突出,通过重音的强调和轻音的弱

湘教版凤阳花鼓ppt课件

湘教版凤阳花鼓ppt课件

舞蹈动作
动作特点
湘教版凤阳花鼓的舞蹈动 作轻盈、优美,注重身体 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展现 出浓郁的民族风情。
基本步伐
以碎步、垫步、滑步等为 主,要求步伐准确、节奏 感强,能够表现出舞蹈的 韵律和动感。
手势与表情
手势丰富多样,表情生动 传神,强调情感的表达和 与观众的互动。
表演形式
表演场合
湘教版凤阳花鼓常用于庆典、庙会、婚礼等喜庆场合,是民间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舞蹈风格
动作丰富
表情生动
湘教版凤阳花鼓的舞蹈动作丰富多样 ,包括跳跃、旋转、翻滚等高难度动 作,展现出演员的技巧和舞蹈功底。
湘教版凤阳花鼓的舞蹈表情生动、形 象,演员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的 配合,表现出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变化。
节奏感强
湘教版凤阳花鼓的舞蹈节奏感强烈, 与音乐节奏相得益彰,营造出欢快热 烈的氛围,让观众感受到浓郁的地方 风情。
在文化旅游中的价值
文化传承价值
凤阳花鼓是安徽地区重要的非物质文 化遗产,通过ppt课件的介绍,可以 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促进 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
旅游开发价值
凤阳花鼓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可以为当地旅游业增添特色和亮点。 通过ppt课件的推广,可以吸引更多游 客前来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民间演出
传统的凤阳花鼓多在民间演出,通过现场表演的 方式传播和传承。
曲艺传承
凤阳花鼓的传承也体现在曲艺中,通过曲艺表演 的形式传承花鼓技艺。
现代创新发展
多媒体传播
利用多媒体技术,如网络 、电视等,扩大凤阳花鼓 的传播范围。
与其他艺术形式融合
尝试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 ,丰富凤阳花鼓的艺术内 涵。
创新表演形式

凤阳花鼓ppt幼儿园课件

凤阳花鼓ppt幼儿园课件

艺术特色与表现形式
艺术特色
凤阳花鼓以鼓为主要乐器,通过敲击鼓面和鼓棒的节奏变化 来表现音乐,同时配以歌唱和舞蹈来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 象。
表现形式
凤阳花鼓的表现形式多样,包括独唱、对唱、群唱、舞蹈等 多种形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双条鼓”表演,即两位艺 人一唱一和,通过舞蹈、歌唱和器乐的配合来展现故事情节 和人物形象。
舞蹈编排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己编排和创作凤阳花鼓的舞蹈,培养他们的 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
手工制作与绘画
手工制作
通过制作凤阳花鼓相关的手工艺品,如花鼓、彩带等,让幼儿了解其制作工艺和 材料,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绘画创作
引导幼儿以凤阳花鼓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通过画笔表达他们对这一民间艺术的 理解和感受,培养他们的艺术审美和表现能力。
3
创新教育内容
结合凤阳花鼓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设计富有 创意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 围中学习和成长。
跨学科融合的尝试与推广
01
02
03
跨学科融合的理念
倡导将艺术、科学、语言 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相互融 合,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 。
跨学科融合的实践
以凤阳花鼓为载体,将音 乐、舞蹈、文学、历史等 学科知识融入课件中,培 养孩子们的综合素养。
传承凤阳花鼓的文化内涵
挖掘凤阳花鼓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价值,如尊老爱幼、勤劳节俭等美 德,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 2
创新教育理念
引入现代儿童教育理念,强调在游戏中学习、在 探索中成长,培养孩子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创新教育方法
尝试运用多媒体、互动游戏等现代教学手段,激 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凤阳花鼓ppt

凤阳花鼓ppt

下面我们就来学进步到今天,凤阳花鼓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起了很 大变化,凤阳花鼓已经成为了凤阳人自娱自乐的工具。 凤阳花鼓的打法、舞步、演唱等揉进了现代歌舞的技巧, 在保持地方特色的同时,形式更加活泼多样,凤阳花鼓 的名声也越来越大。近年来,凤阳民间的花鼓艺术多次 参加全国民间艺术表演和比赛,还走出了国门,获得了 国际的赞誉,被誉为“东方芭蕾”。让我们一起欣赏一 段精彩的舞蹈《花鼓新声》。
改革开放以后,凤阳 花鼓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 起了很大的变化。凤阳花 鼓成了人们自娱自乐的工 具,凡遇到喜事,接待宾 客,凤阳人总要热情的表 演一番。它的形式更加活 泼多样,气氛更加热烈欢 快,凤阳花鼓的名声也越 来越大,近年还走出国门, 到国外表演,获得外国友 人的赞誉,成为我国的非 物质文化遗产。
凤 阳 花 鼓
凤阳是安徽省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县,却有 样东西很出名,那就是“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又叫双条鼓,最初表现为两个人, 一人击鼓,一人口唱小调,歌词较为悲切的内容, 旧时的凤阳旱涝灾荒不断,许多人唱着花鼓,乞 讨为生。凤阳花鼓成了讨饭的象征。
苦难的生活总会过去,美好的生活 就在眼前,如今的凤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 变化。你们看凤阳如今的美好景象:
课堂作业:
• 请同学们拿出五线谱本,把歌曲中的简谱转换成五线谱的形式。
下课
同学们再见!

音乐《凤阳花鼓》教案+说课稿

音乐《凤阳花鼓》教案+说课稿

音乐《凤阳花鼓》教案+说课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七章《民谣与风俗》第二节《凤阳花鼓》。

详细内容包括凤阳花鼓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演唱技巧以及相关民俗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凤阳花鼓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 学会演唱《凤阳花鼓》,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了解我国民间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凤阳花鼓的演唱技巧,如拖腔、甩腔等。

2. 教学重点:凤阳花鼓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歌曲的演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凤阳花鼓道具。

2. 学具:歌词单、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凤阳花鼓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凤阳花鼓的艺术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凤阳花鼓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演唱技巧等,为学生演唱歌曲打下基础。

3. 学唱:教师钢琴伴奏,引导学生学唱《凤阳花鼓》,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拖腔、甩腔等演唱技巧。

4. 实践:分组进行凤阳花鼓的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六、板书设计1. 《凤阳花鼓》2. 内容:a. 历史背景b. 艺术特点c. 演唱技巧d. 歌曲歌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凤阳花鼓》,录制演唱视频。

2. 答案:根据课堂学习,学生自行录制演唱视频,上交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的演唱情况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其他民间音乐,如京剧、黄梅戏等,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音乐课《凤阳花鼓》。

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七章《民谣与风俗》第二节,主要包括凤阳花鼓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演唱技巧以及相关民俗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导入、讲解、学唱、实践、课堂小结等环节,引导学生了解凤阳花鼓,学会演唱这首歌曲。

同时,通过分组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从凤阳花鼓看中国民间歌舞音乐的特点

从凤阳花鼓看中国民间歌舞音乐的特点

丰富内涵与象征意义
中国民间歌舞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凤阳花鼓的歌词中常常包含历史故事、神话传 说等内容,通过音乐的形式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民间歌舞音乐的象征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如祈求丰收、驱邪避灾、庆祝节日等。例如,凤阳花鼓在 春节期间表演,象征着辞旧迎新、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同时,其欢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也传递着 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将民间歌舞音乐与文化产业相结合, 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
促进国际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向世界 展示中国民间歌舞音乐的独特魅力和 文化内涵,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民间歌舞音乐的地域性差异还体现在歌词内容、演唱方式和舞蹈 动作等方面。不同地区的民间歌舞音乐往往反映着当地的历史文 化、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
多样化表演形式
中国民间歌舞音乐具有多种表演形式,如独唱、合唱、对唱、歌舞表演等。凤阳 花鼓既有独唱形式,也有对唱和合唱形式,同时还有舞蹈和打击乐器的伴奏。
民间歌舞音乐的表演形式灵活多变,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和需求进行调整。例如 ,在庆祝丰收、婚礼等喜庆场合,民间歌舞音乐往往以欢快、热烈的形式呈现; 而在祭祀、葬礼等庄重场合,则可能采用更为沉稳、肃穆的表演形式。
舞蹈表现
《打花鼓》的舞蹈动作矫健有力,步伐灵活多变,配合着 音乐的节奏,展现出民间舞蹈的独特魅力和生命力。Fra bibliotek《凤阳歌》
01 02
曲目概述
《凤阳歌》是凤阳花鼓中的另一首代表作品,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 演唱而广受欢迎。作品通过抒发对家乡凤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人们对 故土的眷恋和思念。

凤阳花鼓课件ppt

凤阳花鼓课件ppt
在学校教育中加入凤阳花鼓相 关内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 的兴趣和认同感。
创新表演形式与内容
结合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对 凤阳花鼓的表演形式和内容进 行创新,吸引更多观众。
建立传承人培养机制
鼓励和支持年轻一代参与凤阳 花鼓的学习和传承,建立完善
的传承人培养机制。
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结合现代音乐元素
将凤阳花鼓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创作出既有传统韵味又具现 代感的音乐作品。
传统表演形式的局限性
缺乏资金与支持
传统的凤阳花鼓表演形式单一,内容陈旧 ,难以吸引现代观众的眼球。
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凤阳花鼓的关注和投入 不足,缺乏资金支持,限制了其发展和传 承。
保护与传承的措施
政府支持与政策引导
政府应加大对凤阳花鼓的保护 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资
金支持,鼓励传承与创新。
教育普及与推广
习凤阳花鼓的基本动作和节奏。若干个段落,逐一练习,掌握每个段落
的节奏和动作。
持续练习
03
定期、持续地练习,不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表演技巧,形成自
己的风格和特色。
表演技巧与注意事项
保持节奏感
在表演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节奏感,使动作和音乐协调一致。
注重表情和动作的协调
在表演中,注重表情和动作的协调,增强表演的感染力。
02
凤阳花鼓的艺术特色
表演形式
01
02
03
集体表演
通常由十几人组成,身着 彩衣,手执花鼓,边歌边 舞,形成一种欢腾热烈的 气氛。
技艺展示
表演者通过各种高难度的 动作和技艺展示,如翻跟 头、转圈、跳跃等,展现 出花鼓技艺的精湛。
即兴发挥
表演者在节奏和动作上有 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使 得每次表演都有所创新和 变化。

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
简介
曲艺由来
图片状
主页
简介
凤阳花鼓,又称“双条鼓”, “花鼓”、 “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 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东部)是一 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但 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最 初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人击 锣,口唱小调,鼓锣间敲。“音节凄婉,令 人神醉,内容多是“状家室流离之苦。由于 它的起源背景和它悲凄的唱词内容,它一度 成了贫穷讨饭的象征。
曲目介绍
演唱形式:童声 、民间、娱乐、 流行 、伴奏
发展现状
安徽凤阳是我国农村改革发源地,也是著名的花鼓之乡。凤阳花鼓产 生于明初,是根植于凤阳民间的戏曲艺术瑰宝,有凤阳“一绝”和“东方 芭蕾”之美称,并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原生态的凤阳花鼓已经趋于衰亡,其中蕴涵的丰富艺 术资源还远没有被挖掘出来,这份珍贵的民间艺术遗产,需 要保护。
主页
我命苦,真命苦,一生一世讨不到好老 婆,人家的老婆如花又如玉,我家老婆 一双大花脚,量量一尺多。
谢谢,再见
主页
曲艺由来
凤阳——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虽然现在是安徽 省一个普普通通的县,但是,这里却有几样东西很出名。 其中之一就是凤阳人的绝活——凤阳花鼓,这是凤阳民 间独有的传统艺术,在全国都很有影响。 花鼓——是我国一种民间歌舞,南宋时期就有记载,是 由农民在田间插秧时击鼓演唱发展而来,表演形式是一 男一女,男敲小镗锣,女打小花鼓,边歌边舞,有时增 加乐器伴奏。各地花鼓的风格、曲调不同。 凤阳花鼓——流行于明清时期,唱的都是民间小调,曲 目有近百种。历史上凤阳地区灾荒不断,许多人家离开 家园,以打花鼓唱曲为生,凤阳花鼓又成了贫穷讨饭的 象征。其中有一首著名的《凤阳歌》,歌中唱道:“说 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 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可是,在当时凤 阳年岁丰收时,仍然有人唱着凤阳花鼓出走他乡谋生 。 主页

安徽民歌凤阳花鼓

安徽民歌凤阳花鼓

安徽民歌凤阳花鼓
凤阳——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虽然现在是安徽省一个普普通通的县,但是,这里却有几样东西很出名。

其中之一就是凤阳人的绝活——凤阳花鼓,这是凤阳民间独有的传统艺术,在全国都很有影响。

花鼓是我国一种民间歌舞,南宋时期就有记载,是由农民在田间插秧时击鼓演唱发展而来,表演形式是一男一女,男敲小镗锣,女打小花鼓,边歌边舞,有时增加乐器伴奏。

各地花鼓的风格、曲调不同。

凤阳花鼓流行于明清时期,唱的都是民间小调,曲目有近百种。

历史上凤阳地区灾荒不断,许多人家离开家园,以打花鼓唱曲为生,凤阳花鼓在古时便又成了贫穷讨饭的象征。

其中有一首著名的《凤阳歌》,歌中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根据清代的记载,早期花鼓“音节凄婉,令人神醉”。

可是,在当时凤阳年岁丰收时,仍然有人唱着凤阳花鼓出走他乡谋生,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其实,当时的凤阳也并不是每年都闹灾荒,出走他乡据说还另有原因:在明朝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为了要充实自己故乡凤阳的富裕,下令把江南富庶地方的苏州、松江、杭州、嘉兴、湖州一带有钱人家十四万户迁移到凤阳,不准他们返回原籍。

那些人家不敢违反皇帝的禁令,但又想回乡扫墓探亲,只好在冬季借口年荒,打鼓唱曲卖艺回乡,来年春季再回凤阳。

随后相沿成俗,不论丰收灾荒,仍要到江南去唱一番“花鼓”。

凤阳花鼓又以这种卖艺的形式走遍了四方。

在新中国成立后,凤阳花鼓被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保留下来,并成为我国汉族民间喜庆丰收、欢度节日和反映劳动人民幸福生活的一种民间歌舞表演形式,也成为了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凤阳花鼓》教案
31中邵士花
教材分析
《风阳花鼓》旋律优美动听易上口,叙事性较强,它的歌词是“说凤
阳,唱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元璋,十年倒有九
年荒。

大户人家卖田地,小户人家卖儿郎,我家没有儿郎卖,身背
花鼓走四方。

”从歌词内容来看,这首民歌的演唱形式虽是边歌边舞,
但情绪却是十分悲凉的;曲调采用商调式,旋律较平稳,略带忧伤。

新《凤阳花鼓》,为五声宫调、4/4拍、一部曲式结构。

歌曲为扩充
了的一段体,从第十一小节开始以独特的衬词增添了音乐的感染力
和生活气息。

全曲具有抒情叙事性,歌与舞相结合,富有浓郁的民
间歌舞风格。

前四句构成一个起承转合结构的乐段,每句间采用“鱼
咬尾”式的承递法,后三句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前面的乐段进行补充,
进而完善作品的结构。

前10小节旋律优美抒情,后面的衬词富有韵
味。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感受。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

应通过多种形式
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

扩大音乐欣赏的范
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

这段时间应增进学生对
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对《凤阳花鼓》进行再创作,使学生体会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好时光。

知识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凤阳花鼓》,让学生了解安徽民歌的风格;
能力目标:通过简单节奏伴奏,使学生能用鼓、锣为歌曲《凤阳花鼓》伴奏;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新旧凤阳花鼓音乐的不同之处;
2.歌曲《凤阳花鼓》中衬词的演唱,及运用打击乐器和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律动。

(播放歌曲《开心宝贝》)
师:快乐的音乐课又开始了,让我们随着音乐动起来吧
2、播放课件:开心宝贝坐着飞船的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谁?(开心宝贝)他们坐着飞船要带我们去哪里呢?她们在做什么呢?
新课教学:
1、带着思考欣赏音乐旧《凤阳花鼓》。

(播放视频)
2、学生述说小姐妹的故事。

⑴、同学们,你们看到这首歌曲中有谁?小姐妹手上拿着什么?(凤阳花鼓)(出示图片)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是旧时候的《凤阳花鼓》,是一首安徽民歌。

(出示课题卡片:凤阳花鼓)
⑵、同学们,我们回到旧时的安徽省凤阳县,看到了当时的凤阳环境是怎样
的?(很荒凉的)感觉那时候的生活很艰苦。

⑶、同学们,这首旧凤阳花鼓的情绪是怎样的?(凄凉的)
出示板书(旧凤阳花鼓:凄凉、委婉)
⑷、教师引导总结:是的,因为天灾人祸,她们背井离乡,四处逃荒,以唱花鼓戏来讨生活,凤阳花鼓成了讨饭的象征。

3、学习新《凤阳花鼓》。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人们努力拼搏,凤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凤阳人民的
生活也好了起来,凤阳花鼓成了凤阳人自娱自乐的工具。

凡是遇到喜事,或接待宾客,凤阳人总要热情表演一番,以表达欢乐的心情。

同学们,我们也随着“开心宝贝”的飞船“飞”回来看看今天的凤阳,让我们一起感受新《凤阳花鼓》这首歌曲吧!你们看:
(播放歌曲《凤阳花鼓》)
⑴、初听歌曲。

提问: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板书:新凤阳花鼓:欢
快、喜悦同学们!听了这么欢快、喜悦的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你们想不想学唱?
⑵、感受歌曲的节奏。

师:凤阳花鼓又称“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是安徽凤阳民间古老戏曲艺术的瑰宝,在旧社会,凤阳旱涝灾荒不断,许多人唱着花鼓,乞讨为生,凤阳花鼓成了讨饭的象征,歌词大都是较为悲切的内容,下面大家就来听听这首旧时的《凤阳花鼓》。

听听它在诉说什么?
2、学唱歌曲(出示歌谱)
(1)初听音乐,感受音乐情绪。

(2)再听,跟音乐轻声哼唱。

用啦哼唱。

(3)处理难点节奏,衬词部分。

(4)歌曲情绪处理。

师:旧时凤阳旱涝灾荒不断,许多人唱着花鼓,乞讨为生,凤阳花鼓成了讨饭的象征。

应该用什么情绪来演唱歌曲?(悲切)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6)歌曲分析:歌曲是八小节为一段,共二段,词句精练质朴,前四句直接
指出了明王朝统治下的饥荒景况,后四句叙述了人民的悲惨生活。

歌曲开头由四小节的锣鼓点作前奏,唱腔分两个乐段,一段唱后又以四小节锣鼓点为间奏,第二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反复句,最后又有四小节锣鼓点结束。

曲调具有抒情叙事性,歌和舞互相结合,富有浓郁的民间歌舞风格。

这是凤阳花鼓的节奏特点,多用打击乐器伴奏。

(7)认识打击乐器:
师:我们民族打击乐器种类繁多,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下面我们认识两件打击乐器:鼓、锣。

出示教师配上的简单的节奏谱,把学生分成小组练习,熟练后请拿乐器同学演奏打击乐器,下面的同学演唱旋律并且用拍手、跺脚等方式共同来伴奏。

歌词创编
1、苦难的日子已经过去,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后,
凤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凤阳日新月异的变化,老师借用“凤阳花鼓”的旋律,创作了一首新的《凤阳花鼓》,放伴奏,出示歌词,2、师范唱。

歌词:
说风阳,唱风阳,风阳就是好地方。

自从改革开放后,一年更比一年强。

大户人家来经商,小户人家种地忙。

如今凤阳真是美,欢迎宾朋来观光。

3、学生编创歌词
师:如今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们能否借用《凤阳花鼓》的旋律唱一唱我们家乡的变化呢?。

提示:尽量减少改动的字词,还要压韵。

4、作品展示:“我唱我歌”。

拓展延伸
师:时代进步到今天,凤阳花鼓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起了很大变化,凤阳花鼓已经成了凤阳人自娱自乐的工具。

凤阳花鼓的打法、舞步、演唱
等揉进了现代歌舞的技巧,在保持地方特色的同时,形式更加活泼多
样,凤阳花鼓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近年来,凤阳民间花鼓艺术多次参
加全国的民间艺术表演和比赛,还走出了国门,获得了国际的赞誉,
被誉为“东方芭蕾”。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精彩的舞蹈《花鼓新声》。

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随着“开心宝贝”感受新旧凤阳花鼓的不同情绪,体会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并且我们初步了解并初步掌握了打击乐器的使用方法,学唱了《风阳花鼓》又进行了再创作,这些都是我国民族文化中最宝贵的遗产,我们一定要让这些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在我们这一代得到继承和发扬,一定要代代流传下去。

教后反思
《凤阳花鼓》是一首安徽民歌。

本节课,我利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听赏
感受歌曲,通过情景的创设,歌曲对比,欣赏等环节,让学生学习歌曲,理解歌曲。

课上,我通过播放旧《凤阳花鼓》以及讲解原曲流传的情况,
让学生了解这首优美动听的民歌还有一个美妙又凄婉动人的故事。

再感受改革开放后人们过上幸福生活演唱的新《凤阳花鼓》。

让学生逐步了解音乐来自生活,它反映了一个地区劳动人民的生活,它是一方人情感的表达方式。

这样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