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发展理论——弗洛伊德、霍妮、埃里克森(整理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理论背景

精神分析学说是一种治疗神经病的方法,也是一种研究心理功能的技术,更是一种心理学的理论。精神分析学说是莱布尼茨、赫尔巴特的心理哲学和叔本华、尼采的反理性哲学与精神病医学临床实验相结合的产物。

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两个核心概念无意识和本能的来源:

(一)无意识的来源

1.莱布尼茨。德国心理学奠基人、哲学家莱布尼兹认为,客观存在的、能活动(即有意识)的实体,是由单子组成的,单子是一切实体的元素,类似于知觉。单子不生、不灭、不变,依其本性的规律不加外力而永行不息。它们间的和谐,预先存在于单子的法则之内,单子的发展是一种明了化的过程,即一些不明了的知觉逐渐向明了的知觉发展,所以实体表现出活动的等差,也就是意识的等差。低级的为微觉,微觉是无意识的,如一滴水的知觉,是无意识的知觉,知觉继续发展为意识的实现,便成了统觉。

2.赫尔巴特。被誉为科学教育学之父的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赫尔巴特(J.F.Herbart,1776—1841)认为心理学就是观念的静力学和动力学。他从联想主义观点以及力学的引力和斥力的原理出发,认为观念不仅相互吸引,而且互相排斥,观点联结的方式是融合和复合。此外,他在莱布尼兹的微觉统觉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意识阈”与“统觉团”的概念。认为一个观念若要由一个完全被抑制的状态进入一个现实观念的状态,便须跨过“意识阈”这道门槛。而任何观念要想进入意识内部,必须与意识内原有观念的整体相和谐,否则就会被排斥而降入无意识内,意识阈随着意识与无意识的相互转化而变化。

不同的是莱布尼茨关于无意识的观念倾向于纯粹的描述,认为有些观念为人“意识到”,有些观念不被人意识到,即为无意识;而赫尔巴特认为存在着一个叫做无意识的心理区域。

(二)本能的来源

如果说,意识和无疑是属于心理形态的问题,那么,本能则属于心理动力的问题。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所有行为都是由一种或多种生理本能所驱动,通过某种行为方式降低生理张力。最基本的本能是自我本能与性本能。后来,弗洛伊德把自我本能与性本能合称生本能,又提出一个与之相应的死本能。所有这些本能,很难把人与动物分出贵贱来,人绝无“高级的天性”,所谓的“高级天性”,只不过是文化压抑或理性的产物。

1.叔本华。19世纪德国哲学的反理性主义者。叔本华(A.Schopenhauer,1788—1860)悲观地认为人生是悲惨的。人生不仅受痛苦和无聊的任意抛掷,而且还受个体化原理支配,每个人都为自己的生存在奋斗,自私自利是人的普遍行为准则。人生之所以悲惨,是因为人所遭受的不幸乃是根源于人类自身,根源于人的求生意志及其客观化。更为悲惨的是人具有智慧,智慧越高认识越明,痛苦越多。叔本华还联系性爱与死亡来说明人生的不幸与悲惨。他认为性的关系是生存意志的核心,是人的世界的世袭君主,它揭开另一个人生的序幕,使痛苦延续下去,而死亡则是必然要取胜的,人的努力注定耍失败。尼采与弗洛伊德更为相近.两人都把文明视为人类动物天性的大敌。这些强烈的反理性倾向,在弗格伊德的学说中都得到集中的表现。

2.布伦塔诺。弗洛伊镕从他的老师布伦塔诺(F.Brentano,1838—1917),接受了意动心理学的观点。布伦塔诺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是心理活动,而不是意识

经验的内容。他称这种心理活动为意动。如人看见颜色,这颜色是心理内容,不是心理学的主要对象,而“看见”即为意动,它才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弗洛伊德从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里接受了动力的观点和精神构造的观点,也包括一些死本能的观点。

(三)弗洛伊德的职业经验。弗洛伊德学习精神病治疗时发现:第一,癔病属于机能性精神病,不属于器官性疾病。第二,精神病治疗中,总与生殖器官方面的问题有关。

二、弗洛伊德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的动态能量系统,能量在人格中的分布情况决定了儿童行为的特点。本我处在潜意识中,是与生俱来的,包含了个体的一切原始的冲动和本能欲望。它遵循快乐原则来发泄本能的冲动,而这种本能冲动是整个人格系统的能量来源,是整个人格系统的基础。

本我是天生就有的,而自我却是儿童在生命的头两年里通过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是从本我中分化发展而来的。自我要反应分析现实,尽量满足本我的需要,同时还受到超我的监督。它本身没有能量,必须从本我中汲取能量,因而本质上是依附于本我的,它最根本的目的是为本我的本能满足服务,不同的是它遵循现实原则。

儿童在大约五岁时开始形成超我,超我处在人格的最高层次,是从自我中发展而来道德化了的自我,它遵循至善原则进行自我监督。超我包括自我理想和良心,自我理想是通过赞赏以及表扬形成的,而良心则是儿童在受到惩罚时形成的。

总之,弗洛伊德认为,人体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弗洛伊德所指的‘性’,不仅包括两性关系,还包括儿童由吮吸、排泄和身体某些部位受刺激而产生的快感。在人的生活中,性的能量——力比多既可以直接表现为性欲,也可能被压抑在潜意识中,还可能转化为艺术、科学、哲学等高级文化活动。因此,在弗洛伊德的眼中,心理的发展也就是性的发展,即一个人人格的发展和适应都源于力比多投注于人体有关部位的变化和发展。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相继有不同的身体部位成为力比多的活动和兴奋中心,这些部位就叫做性感区。据此,弗洛伊德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生殖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青春期(11—13岁开始)。

弗洛伊德认为,人在个性发展方面的许多差异都是由于上述各个发展阶段进展的不同情况造成的。在力比多的发展过程中,儿童在某一阶段如果得到过多满足或受到过多挫折,就会在其人格中留有该阶段的特定印记,造成儿童在某一阶段的固着和退化。任何一个心理活动都与另外的心理活动有因果关系;所有的心理活动都是持续的;现在的心理特征或病症可以追溯到过去,追溯到幼儿期。总之他认为心理发展是有阶段的,心理的发展是有其生理基础的,性欲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内部机制。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

1.口唇期(0—1岁)。婴儿出生后,最大的生理需要是获得食物,维持营养。新生儿的吸吮动作是快感的来源,口唇是产生快感最集中的区域。弗洛伊德将口唇期又细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0—6个月,此时儿童还没有现实的人和物的概念,世界仿佛是“无对象的”,只是渴望得到快乐和满足。后期为6—12个月,儿童开始分化人与物,开始认识自己的母亲。母亲的到来引起快乐,母亲的窝去引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