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区尺度研究
广州城市中心区街区尺度适宜性探讨——以天河体育中心片区街区为例
依 据 以人 为本 的价值观 标 准 ,判 断其 对城 市基 础 网
化。
为此 ,本文 具 体 针 对 街 区 的 平 面 尺 寸 进 行
尺度 的定量 性研 究 ,并结 合其他 因素对 街 区尺度 的 影 响 ,探讨 街 区所表 达 的综合 尺度 效应 。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0 1— 0 5
作者简介 : 黄烨勃 ( 1 9 7 5一) ,男 ,广东 梅州人 ,工程师 ,博 士 ,主要 研究方 向为城 市设计 及其 理论 。谢青 ( 1 9 7 7一) , 女 ,四川苍溪人 ,讲 师 ,硕 士 ,主要研 究方 向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
一
域 环境 背景 下 的人 的行 为 活动需 求 之 间的协调 性 。 同时 ,由于 适宜性 具 有 明确 的文化及 活 动针对 性 ,以至 较 难 找 到 产 生 适 宜 性 的 固 有 形 态 ,而
“ 适 宜也 并 非一成 不 变 地套 用 原 有 的行 为 和 空 间 的
关系 ,而是宽松的、有回旋余地的,是用 以创造惊 喜 的 ,应该 鼓励 创造 出新 的行 为模 式 、创 造行 为 和 空 问关 系 的新模 式 ” 。 1 J 1 ” 因此 ,在城 市设 计 中应减 少僵化控制而采用一种有弹性 的规定对待适宜性 ,
街区尺度研究
小尺度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分析
城市污染调控:
A.小尺度街区高密度支路网的建设对城市干道交通起有力的分流作用,城市干道交通容量的减小可以缓解由于交通大量聚集 造成的噪音污染。另外,小尺度街区的街道提倡步行交通和自行车交通,减少机动车交通出行的次数,对减小交通流量, 创造安静和谐的城市环境也有很大帮助。 B.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性气候的影响,夏季,小尺度的街区街道几何特征更有利于城市“穿堂风”的疏解。冬季,小尺度 街区也更有利于城市污染物的疏解。
街区尺度研究
街区
概念:
街区是欧美国家对城市基本单元的称呼,是现代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基础操作对象,由英文“block”直接翻译而来。街 区是指由城市道路围合而成的城市用地集合。街区尺度是人对于街区空间大小的感知,通常借助计量数据来进行表述和量 度。
路网是由城市范围内不同功能、等级、区位的道路所形成的网络体系结构。路网密度是指某一计算区域内所有的道路 的总长度与区域总面积之比,它是衡量区域内道路密集程度和交通可达性的重要指标。
“中国式宽马路”的不利影响
绿色开放街区的支路规划设计
我国在2016年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加强街区的规划和建设,分梯级明 确新建街区面积,推动发展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已建成 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树立‘窄马路、 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
国内对于步行距离的接受度普遍较高,彭群洁提出当步行交通作为衔接其他交通方式的辅助行为时,距离一般在300~ 800m,步行的优势出行距离位于1.5km范围内。王宁对上海市的研究显示,以小区出口200m为目的地,有588人次选择步行 出行,206人次选择私家车出行,而787m为适宜步行的距离阈值。
城市街区尺度研究的开题报告
城市街区尺度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城市街区是城市空间的基本单元,而城市街区的规划和设计直接影
响城市的形态、功能和品质。
近年来,城市街区尺度研究备受关注,尤
其是在城市更新、历史街区保护、交通规划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城市街区尺度的研究,探讨城市街区规划和设计
的方法和手段,促进城市空间的优化和提升。
三、研究内容
1. 城市街区的历史演变及分类
2. 城市街区与城市功能的关系
3. 城市街区尺度的规划和设计方法研究
4. 城市街区的交通规划与设计
5. 城市街区的空间品质评价
四、研究方法与步骤
1. 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了解城市街区
的历史演变、分类和规划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2. 实地调查法:通过对不同城市街区的实地考察,了解城市街区的
实际情况和问题。
3. 模拟仿真法:通过对城市街区的空间形态和功能进行模拟仿真,
分析其优化和改进的可能性。
4. 统计分析法:通过对城市街区规划和设计数据的统计分析,揭示
城市街区尺度规划和设计中的特点和趋势。
五、研究预期成果
1. 建立城市街区规划和设计的理论体系,为城市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 提出针对城市街区尺度问题的新思路和解决方案,为城市更新、历史街区保护和交通规划等领域提供参考。
3. 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增加城市规划和设计领域的研究产出。
街区尺度专题_ok
附录:徐州旧城中心区街区尺度研究 一. 研究概述一直以来,我们理想中的旧城中心区是一个繁华热闹而且具有活力的心脏地区。
然而,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在旧城中心区的改造更新过程中,出于城市形象及交通发展的需求,以大街区、宽马路的建设方式主导着整个改造更新过程,其街区尺度规模与特点往往与我们所希望拥有的旧城生活气息不相适应。
这种建设方式源自于普遍存在的误导观念:一个具有竞争力的、高效率的城市中心区必须有刺激视觉的城市标志、有高层林立的大尺度街区、有宽阔的马路以及有标准化的土地分类使用。
然而,当我们在这种观念下建成的市中心居住生活时,却发现实际的使用是混乱的、低效的、对公众来说甚至是不舒适、不公平的。
在各种纷扰复杂的问题之中,街区尺度过大的因素可以说是造成一系列其它旧城更新问题的关键所在。
许多城市的发展实例告诉我们,在街区尺度过大的现状下,即使道路宽度拓得再宽,也难以真正解决交通问题;另外,道路的不断拓宽也导致了城市中心区失去更丰富、更多彩的市民生活。
可以设想,如果未来徐州旧城中心区的改造更新,继续遵循着“大街区、宽马路”以及开发大量封闭式居住区的规划方式,旧城中心区中不可或缺的脉络——支路将被不断截断或蚕食;构成城市路网的骨架将几乎只能依靠的城市干道系统,大量交通聚集到仅有的几条主干道上;而这些干道往往由于同时承担生活性及交通性两方面的功能,负荷巨大,因此只能采取拓宽道路的方式来进行缓解;然而随着车辆的剧增,旧城中心区将渐渐地掉入了道路越宽、交通越堵的恶性循环之中。
因此,我们认为,把徐州旧城中心区的街区尺度研究作为旧城中心区空间梳理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完全符合旧城中心区改造更新朝良性方向发展的迫切需要的。
高层林立的建筑群、大尺度街区、宽阔的马路往往成为了具有“竞争力的、高效 率”的城市中心区意象广州天河新城市中心区主干道的“繁荣”景象对于徐州旧城中心区的街区尺度研究,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逐步进行分析和思考,以求从各种理论及实践中得到对具体的规划设计有所助益的思路:⏹旧城中心区街区尺度的理论分析⏹旧城中心区街区尺度的实例分析⏹徐州旧城中心区街区尺度分析⏹徐州旧城中心区街区尺度模式的设计建议徐州旧城中心区城市主干道街景二.旧城中心区街区尺度的理论分析1.旧城中心区的特色大部分旧城中心区与新城的区别是其由历史所形成的别具特色的城市肌理,而城市肌理的特征则基于城市街区的规模与尺度。
商业街区街道空间尺度的研究——以滨海新区响螺湾商务区为例
商业街区街道空间尺度的研究——以滨海新区响螺湾商务天津泰达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艾奕康(天津)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摘要:街道空间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间,本文通过研究相关案例,针对滨海新区响螺湾商务区的街道空间的现状问题,提出提升策略。
通过对响螺湾商务区街道空间尺度的研究,对今后的商务区街道空间的规划与设计可以提供一定的规划指导意见。
关键字:商业街区街道空间尺度开放空间1研究背景在以道路为骨架进行规划设计的城市当中,依托道路而产生的街道空间,成为城市中的极为重要的公共空间。
街道空间的活力程度,开始作为衡量这个地区活力程度的依据。
影响街道空间活力程度的各因素当中,尺度与规划设计有着最为密切的联系。
对商业街区街道空间尺度的研究,将为今后的规划设计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指导。
响螺湾商务区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并作为滨海新区CBD启动区。
随着极地海洋馆、彩带岛公园、浙商大厦、五矿大厦等公共设施投入使用,响螺湾商务区正成为海河南岸新的城市活力地区,因此本次研究对响螺湾商务区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街道空间正如前文所述,街道空间是城市当中依托道路而产生的空间,并有着公共性的特点。
街道空间,不仅承担着作为通行空间的交通需求,更是人们进行城市公共活动的空间载体。
街道空间的界定应由道路两侧的建筑决定,只有道路而没有建筑立面的围合,也无法形成街道空间。
因此,街道空间是以两侧的建筑立面为界,沿着道路延伸的城市空间。
由于车行道路对本次研究的影响较小,遂将本文中的街道空间简化为特指道路侧石至建筑立面之间的空间。
街道空间的构成应包含如下几个部分:①慢行空间,指提供人们慢行方式出行的街道空间,慢行出行方式包括公交车、自行车、步行;②开放空间,指提供人们游憩、休闲、商业等活动的街道公共空间,包括步行街区、街角广场等;③绿色空间,指街道中由植物、种植池构成的区域和界面,包括道路绿化、行道树、沿街绿化等;④停车空间,指提供停车空间与服务的街道空间,包括地面停车场、临时停车位等;⑤街道家具,指街道中所有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公交站点、自行车租赁点、贩售亭、灯具、座椅、果皮箱等。
关于鄞州区街区尺度的思考
关于鄞州区街区尺度的思考摘要:由于新城区的发展,交通出行方式的改变,而形成了大型街区,这种大型街区必然形成“疏而宽”的道路结构。
而过宽的道路形成了隔阂,类似河流带给人不可穿越的距离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已经从最初的物质追求上升到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本文结合鄞州新城区的建设对城市的发展提出了部分建议。
关键词:街区交通方式尺度灰空间鄞州经过撤县设区后十年的建设,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水平在宁波市中已经走在了前列,但也正因为快速的建设,造成了新城区有许多问题并没有解决。
鄞州新城区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我国目前其他县市造城运动中所形成的问题,而其中巨大的街区尺度所产生的问题正在缓慢而又极度深远的影响着城市人的生活。
在城市建设中巨大的城市街区空间短期内会给居民带来新奇感和自豪感,但是这种情绪逐渐会被孤独感和迷茫感所取代,因为巨大的城市空间相比传统的街区尺度并不能带来丰富的生活,相反是单调的、沉闷的。
沉闷的街区会让城市的建设变成机械的拷贝,无亮点和特色。
古希腊学者普罗泰格拉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的知觉、认知、感受和所处的周围空间的尺度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对于街区的尺度研究也应该在人的尺度上考虑。
万达广场附近是鄞州区目前比较成熟的地段,小区较多,人口较为密集。
而一般行走时间在15~20分钟公左右人不会感到疲劳,所以按人的行走速度是4~5公里/小时计算,对以万达广场为中心的1.5公里左右的范围进行了调查。
调查时间定在了元旦,周边的居民都休息,外出的概率会高很多。
调查中发现,除了贴近万达的公交站到万达广场之间的范围内,也就是仅超出万达200米左右的范围内,行人较多。
但是超过这个范围后就变得相对冷情,没有沿街商业的道路基本无人行走,有沿街商业的道路基本用来停车,而主干道上只有糟糕的交通,路上堵的基本是私家车。
以上问题说明人们相比步行更加愿意选择私家车出行,而且有一定数量的人更愿意去老城区。
天一广场周边路网世纪东方周边路网鄞州万达周边路网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除了天一广场外和鄞州区万达相似相对比较年轻的世纪东方广场附近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人性化商业街空间尺度探讨
人性化商业街空间尺度探讨荃摘要:结合街道尺度的基本理论、空间错视学的理论,研究了国外经典商业街案例,结合市核心商业街的实例探讨了人性化商业街的尺度关系,为营造人性化的商业街区莫定了基础。
关键词:空间尺度,空间错视,街廊比,人性化尺度1尺度与尺寸、街道尺度、商业街尺度所谓的尺度就是空间各构成要素使人产生的感觉,是空间的整体或局部给人的大小印象与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空间构成的形体的长度、宽度、小空间与整体、整体与城市,以及空间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对行为主体—人产生的心理影响。
尺度并非抽象的概念,是具有丰富含义并且是人们能够充分感知的概念。
尺寸是用度量单位,如:千米、米、尺、厘米等对空间要素的度量,是在量上反映空间各构成要素的大小。
不同的尺度带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它在空间设计中处于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
街道尺度是指在两侧商业建筑所围合形成的街道空间给人的感受。
商业步行街是城市中重要的场所空间,商业街设计在空间上的表达就是让空间适用,创造人性化的街道尺度空间。
2街道尺度的基本理论对于传统街道尺度的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其中以日本建筑学家芦原义信为代表的《街道的美学》《续街道的美学》《外部空间设计》等,对于街道的尺度的研究总结出很多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
街道空间尺度由街道长度(L)、街道宽度(D)、临街建筑高度( H)、临街店面宽度(W)这几项参数构成。
街道参数的比值关系反映了街道空间主要参数之间限定的空间尺度关系,主要由街廓比、面廓比、界面密度、贴线率四项指标构成。
街廓比(DlH)是指街道的宽度与街道两侧建筑物高度的比值,反映街道围合空间的宽高比例关系。
根据芦原义信的观点" DlH > 1时,随着比值的增大会产生空间的逐步远离感,DlH接近2时,空间产生开阔感,0.5<D/H<1时,随着比值的减小空间产生接近感,当刀/万二1时,产生空间的均匀感”。
面廓比(WlD提指临街商店的面宽与街道宽度的比值。
街区适宜尺度的判定特征及量化指标
街区适宜尺度的判定特征及量化指标黄烨勍;孙一民【摘要】By analyzing the connotation of blocks, the judg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a suitable block scale are summed up and are used to perform a 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the suitable block scale. Then,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data and the contrast analysis of the block scales of ninety urban central districts abroad, a quantitative index of suitable block scale is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urban design, the reasonable block scale should be controlled at less than 200 m; and that, as the block scale in Chinese cities tends to become larger, a more suitable scale should be set within the range of 150 ~200m. The presented quantitative index can be used as a general criterion for the judgement of optimal block scale and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determining suitable block scale in urban design.%通过对街区内涵的解析,归纳出了街区适宜尺度的具体判定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街区适宜尺度的量化研究,通过对国外90个大城市中心区街区尺度的统计和对比分析,确定了街区适宜尺度的量化指标.结果表明:在城市设计中对街区适宜尺度的选择,应倾向于把街区的合理尺度控制在200m以内;同时,结合我国城市建设中街区尺度普遍趋大的现实与规划实际情况考虑,这一尺度范围控制在150~ 200m更为恰当.该量化指标可作为一个通用的街区尺度适宜性判断基准,为城市设计中塑造适宜的街区尺度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40)009【总页数】8页(P131-138)【关键词】街区尺度;量化指标;城市设计【作者】黄烨勍;孙一民【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当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这使城市建设面临着更加纷繁复杂的发展问题,也为对城市设计进行趋向本源性的研究提出了现实要求,即寻找一种基本的切入点,获取整合不同层面设计因素的纽带,以使城市设计能更灵活地适应复杂的城市建设需要,引导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良性营造[1-5].街区作为城市结构与城市生活的基本组织单元,是城市设计的基本载体与技术工具,因此营造人性化的街区自然成为良性城市设计的本源性诉求与重要目标之一.街区尺度作为城市空间人性化品质表达的重要因素,对其适宜性的合理判断与选择,无疑是有效深入开展城市设计研究的本源性切入点,是对如何推动形成适应于可持续性城市发展需求的现代城市空间的本源性思考[6-11].目前对街区适宜尺度的判断仍停留在主观经验性认识的层面,缺乏一个通用的街区尺度适宜性判断基准.鉴于此,笔者探讨了街区适宜尺度的具体判别性特征,并在统计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得到量化了的街区适宜尺度范围,以期为不同层面的城市设计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直接的参考依据.1 街区内涵解析文中所理解的城市街区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特征:(1)城市街区首先是一种基础中介层面的城市空间概念,它介于城市空间基础结构层面与单元实体层面之间,因此同时具有结构组织与实体营造两方面的属性、功能特征与构成要素,从而上为城市格局结构落实为具体形态提供空间网络框架,下为具体营造城市空间实体提供基面与实施环境;(2)从形态与构成形式而言,城市街区是在网络化的城市道路或街道模式下,由城市级道路、街道或自然边界要素所围合界定的城市建设用地及公共空间网络的基本组织单元;(3)从构成内容而言,一个城市街区单元主要由街道以及街道所围合的街块两部分构成.街道与街块是形成街区的两个共生因素,两者的相互作用决定了街区的形态特征与功能性质,而街区也不可能脱离街道单独研究街块;(4)街区作为城市空间的基本组织单元,也是城市活动的基本组织单元.不同的街区模式深刻影响人们进行不同公共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因此,街区具有天然的社会内涵,其物质形态与功能组织的综合效应能充分体现城市空间对公众利益与公共价值的满足程度,以及对社会公平与效率的实现程度,是营造城市空间人性化品质的主要媒介. 概括而言,城市街区可以理解为:由网络化的城市级道路或街道及其围合的城市建设用地所组成的城市空间基本组织单元,并通过其形态与功能的组织效应表达对某种社会意义的实现.2 街区适宜尺度的判定特征2.1 街区尺度的概念尺度表达的是一种物体或空间的物质形态特征与人之间建立的量度感知关系.而城市街区作为组织城市空间的基本单元,在建构城市基础网络层面上表现为一种集合了建筑与空间的物质整体.因此,街区尺度可综合理解为街区的基本属性之一,用以表达街区的物质形态特征与人之间建立的量度感知关系,使人们可以籍此对街区建构的城市形体环境的质量形成某种认识与判断.由此可见,对街区尺度的判断是个主观认识过程,不仅包括对街区平面构成大小的描述,还应包含在多重因素影响下,人们对街区形态的量度关系及相应产生的场所氛围所形成的综合感知认识与情感判断,是整合了定量因素和定性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综合判断.2.2 街区尺度体现适宜性的特征因素对街区适宜尺度的判断,源于对表达一定尺度关系特征的街区能否有效组织城市空间与公共活动的运作相协调的认识,而这一认识是在地域环境特征、文脉背景及人的行为活动需要三种因素的制约下产生的.因此,笔者认为街区适宜尺度应该体现以下几个特征:(1)街区适宜尺度是个主观的概念,在主体上是相对人而言的,在客体上是针对城市街区这一空间类型的尺度,也就是从人的角度来衡量街区尺度的合理性与协调度;(2)街区所形成的尺度特征能表达其与自然环境特征的契合,体现自然环境特征对街区尺度的制约联系,使人建立对街区尺度与环境特征间的协调感知关系;(3)街区所形成的尺度特征能表达其与环境文脉肌理的契合,体现环境文脉肌理对街区尺度的制约联系,使人建立对街区尺度与文脉肌理间的协调感知关系;(4)街区所形成的尺度特征能表达其与人性化需求的契合,体现街区建构城市空间的过程对人性化这一基本要求的满足,从而使人建立对街区尺度与人性化空间场所间的协调感知关系.简单地说,街区适宜尺度应具有以下特征:街区形态所具有的一定量度感知关系能促使基于此的街区模式更有利于营造人性化的城市空间,使人对街区尺度的感知形成协调于人性化的认识,从而体现街区尺度的适宜性,而这种街区尺度发挥的协调性作用是通过与自然环境特征、环境文脉肌理以及人性化需求相契合的三个层面来予以体现.3 街区适宜尺度的量化研究3.1 研究依据及研究方法量化研究的依据主要在于:一方面,在建成环境中进行街区开发,其适当的规模尺度可以依据现有周边环境的肌理或结构模式推理得出,从而通过重建街区与更大范围环境的协调联系,有利于恢复或延续该区域功能的整体良性运作,继而推动形成适应于人性化生活需要的城市空间环境,以实现街区尺度对适宜性的体现.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未开发环境中营造新的街区,往往缺乏上述的环境线索来操作适宜街区规模尺度的形成.因此,对该类街区规模尺度的推敲更倾向于以先验的合适的街区尺度为基础,即已经经受考验的、获得普遍认可的街区模式所总结出的经验范畴,结合具体的环境条件与设计要求来进行具体的判断.Leon Krier认为理想的街区大小难以得到很精确的界定,但通过“比较和体验”,可以推断出能“更倾向于”形成一个“复杂的城市模式”的街区大小[12].这种复杂的环境能激发出丰富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以及亲切性氛围,而充沛的活力正是城市街区环境对满足人性化活动需求的重要表达.同时,Leon Krier也注意到,这种复杂的街区及环境通常都在城市中心区出现,越扩展到外围,街区越倾向于增大和简单化,最后逐渐分解为各个独立的块[1].此外,这些街区的形成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自然环境特征、环境文脉肌理以及人性化需求三层面因素的长期共同作用下所产生出的动态形式,因此其表达出的尺度特征也就体现出了与上述三个层面因素相契合的动态协调性,从而表达出自我的适宜性.因此,这些现状中心区的街区尺度所起的示范提示作用是应该得到肯定的,而基于它们的归纳总结也是可行的.基于上述量化研究依据,有别于以往对街区尺度的经验性认识,文中创新性地将图示法这一直观手段引入街区适宜尺度的研究中.通过对一系列有代表性的不同城市中心区街区尺度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从中提炼出能体现普遍意义的街区尺度范畴量化指标,作为适应于当代人性化社会生活需要而体现出适宜性的街区尺度范畴,从而为当前国内城市设计塑造适宜街区尺度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依据.3.2 研究对象的选择选择研究对象时,主要考虑街区类型和尺寸.首先,街区类型的差异性使其尺度特征应表达出的适宜状态具有一定差异性,这就意味着要以一种集合多种街区类型的综合性城市街区范畴作为研究范围,根据这种研究范围的具体情况研究城市街区适宜尺度问题,而不致过于宽泛和不确定.文中从城市区域结构和城市功能集聚强度的角度,将街区基本类型分为城市中心区街区和非中心区街区.城市中心区是城市的核心区域,集中了城市多种主要功能,更成为城市生活的核心地带,与人们的城市生活关系密切,它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问题与矛盾也最突出.鉴于城市中心区街区在功能与行为特征上具有较强的可识别性,文中集中选择城市中心区的街区尺度进行探讨.其次,街区尺度是个主观的相对概念,在定量研究中较难获得稳定确切的依据对其性状进行一致的衡量与评判,因此应区别研究其中的定量因素和定性因素.相对来说,街区尺寸是街区尺度最直观的表达属性及载体形式之一,具有基本稳定的可判断性,可通过明确的可量化数据进行对象的性状描述,是重要的定量因素.事实上,街区尺度的主观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相应的尺寸范围,如小尺寸的街区更易于形成亲切宜人、功能混合、适于步行及富于活力的空间环境,从而使街区表达的尺度效应更趋人性化.因此,文中主要从街区平面尺寸,即街区实体的二维平面尺寸方面理解街区尺度的定量研究.通过对这一可量化因素的定量分析,为街区尺度的适宜与否提供更直观的理性认识和数据支持.3.3 研究结果及分析笔者对90个国外大城市的中心区街区尺度进行了研究[13],以总结国外街区建设的实践经验,为国内街区规划提供借鉴.限于篇幅,文中仅列出部分结果,见图1.各城市中心区的街区研究范围按从中心点向外步行10min(约1km,即总长2km)的范围选取,进行图底分析;图1中的数据依据其中绘制的各街区图估算得出,街区长宽不分,一并进行范围值统计.根据对所选取的90个国外大城市中心区街区尺度的研究,可得到如图2所示的各城市中心区街区尺度分布.从图1、图2的图示及相关数据统计分析可见,在所选的90个城市中心区中,街区规模尺度在200m以内的出现频率相当高.由此,文中针对依据所选择的90个城市中心区街区平面图所采集的街区规模尺度范围数据,对0~600 m范围内(由于测得最大数据为580m,所以采用600 m为最大范围值)的各街区尺度范围段,以每50 m作为一尺度范围段,进行出现几率的分析统计,其结果如图3所示.图中数据的统计方法为在某一街区尺度段出现的城市数量占总城市数量的百分比.由图3可见,200m以内的4个街区尺度段(0~50、50~100、100~150及150~200 m 段)出现的几率依次分别达到36%、89%、83%和46%,明显大于200m以外的其他尺度段;其中,50~100m与100~150m两个尺度段的出现几率最大,大于80%,远远超过其他组数据.相对而言,从200~250 m尺度段开始,200m以外的其他尺度段的出现几率却急剧下降,远低于前者.由此可见,200 m是城市中心区街区规模尺度的适当界限值,而上述城市中心区的街区尺度的主要范畴也基本集中在200m以内.基于上述分析,在城市设计中对街区适宜尺度的选择应倾向于把街区的合理规模尺度控制在200m以内.其中,50~150m的街区规模尺度则是相对更适应于现实生活需求,且更为普遍存在的尺度范围,从而体现了街区表达更人性化品质的适宜性. 同时,结合我国城市建设中街区尺度普遍趋大的现实与规划实际情况考虑,这一尺度范围控制在150~200m更为恰当.图1 部分城市中心区街区尺度对比Fig.1 Block scale contrast of some city central districts图2 各城市中心区街区尺度分布Fig.2 Block scale distribution of every citycentral district图3 各街区尺度范围段出现几率的统计结果Fig.3 Statistics of appearing chance of every block scale range4 结语通过对街区内涵的解析,归纳了街区适宜尺度的具体判定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国外90个大城市中心区街区尺度进行了统计和对比分析,确定了街区适宜尺度的量化指标,在城市设计中对街区适宜尺度的选择应倾向于把街区的合理规模尺度控制在200m以内;同时,结合我国城市建设中街区尺度普遍趋大的现实与规划实际情况考虑,这一尺度范围控制在150~200m更为恰当.当然,文中提出的量化指标并不意味着是绝对的限制,而是以之作为城市设计的判断基础与控制原则,从而在可实施的情况下,尽量采用以小型或中等规模尺度的街区为主导的配置策略,尽可能消除过大的封闭街区.至于在规划中选择何种具体的街区规模尺度,则应根据具体情况的需要,适当选择具有不同尺度和功能组合的一系列街区,以灵活营造适应于实际情况需要的街区尺度而体现其适宜性.文中提出的尺度范围为塑造体现适宜性的街区尺度的良性城市设计提供了一种直观的判断依据与操作参考.对于商业与社会活动都更为密集的城市中心区而言,该量化指标显得尤为重要,可避免形成被少数宽阔的机动车道所环绕的大型封闭街区,而应形成更具渗透性的小型化中心区街区尺度,为创造出适应于中心区聚合效应的街区空间提供更适宜的载体.参考文献:[1]Hamid Sbirvani.The urban design process[M].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1985.[2]Allan B Jacobs.Great streets [M].Boston:MIT Press,1995.[3]Cliff Moughtin.Urban design:green dimensions[M].London:Architectural Press,1996.[4]Cliff Moughtin.Urban design:street and square[M].2nded.London:Architectural Press,1999.[5]Stephen Marshall.Streets & Patterns[M].New York:Spon Press,2005.[6]王金岩.城市街廓模式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2006. [7]肖亮.城市街区尺度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6. [8]刘代云.论城市设计创作中街区尺度的塑造[J].建筑学报,2007(6):1-3.Liu Dai-yun.Shaping up the block scale in creation of urban design[J].Architectural Journal,2007(6):1-3.[9]李晓西,卢一沙.适宜的城市街区尺度初探[J].山西建筑,2008(9):43-44.Li Xiao-xi,Lu Yi-sha.On appropriate block scale [J].Shanxi Architecture,2008(9):43-44.[10]梁江,陈亮,孙晖.面向市场经济机制的主动应对——深圳福田中心区22、23-1街坊控制性详细规划演进分析[J].规划师,2006(10):48-50.Liang Jiang,Chen Liang,Sun Hui.The active response to the mechanism of the market economy:analysis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of the 22nd and 23rd-1 blocks of the Futian central district of Shenzhen [J].Planners,2006(10):48-40.[11]刘敏霞.地块尺度对于城市形态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9(1):31-33.Liu Min-xia.Influence of the plot scale to the urban form[J].Shanxi Architecture,2009(1):31-33.[12]Matthew Carmona,Tim Heath,Taner Oc,et al.Public places-urban spaces:the dimensions of urban design[M].Burlington:Architectural Press,2003:82,85-86.[13]黄烨勍.基于街区尺度适宜性的城市设计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2008.。
基于空间句法的历史街区多尺度空间分析研究——以福州三坊七巷历史街区为例
个非尺度距离变龋.也不是一个固定的变量,随羞观察者在壤审窜视意的不黼.视距的癀近及远.步距离的由小变犬,深度值都将发生变化。
2研究区域概况和研究方法三坊七巷位于福州市区中心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东衡翔西南部.西至安泰河,南接安泰河.东抵八一七路,北邻杨荔鼍i1晨誉.占笺雾衾嘉瞰Oill.。
…Urbans…tructure…andlay…outofT面hre。
…梆州㈣椰m№㈧坊.文儒坊.光禄坊(<竹间续诿>》;七巷帮杨楱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榕城考古略》)。
目前三坊七巷基本保昭着明清时期的格局,备坊巷均失东嚣走向,共澄赢磊籀自囊自毙簌次布列,彩残鱼骨状的街区.尚商保存较为完好的翳.清古建筑计159座(图1.图2)。
本研究应用空闻句法朦理。
从城市整体.三坊七巷历史街区内部及建筑院落3个空淘尺度研究历史街嚣的空间形态结构特征。
提取1919.1948、1984、2004四个时期(福州城市发展熏耍的转折时期}城市、历史街区和建筑院落豹空润形态瀚信怠,禳攥空阁句法琢瑾建立句法轴线地图.借助Axwoman4.0软件.提取计算全局集成度,局部集成度和平均深度等数值,建立空间句法集成核图、全局集成茨图,曷部集残度图琴g举均深度值瀚。
在SPSS软件帮助下进行T分数值分析。
根据全局集成度、局部集成度平均深度值和丁分数值等数值,分析城市。
街坊和建筑内部3个尺度的空闻结构特征,同时,通过2009年福州市嚣地图和实地现状城市,街坊和建筑内部结构特征的调查.进行叠加分析.使3个尺度的空间结构特征樗以准确描述,为三坊七巷历史街隧的保护更耨和复兴提供有益参考。
图21919-2004四个时期福州城市全局集成梭Fig,2IllustrationofroadconcentrationdegreeofFuzhou,1919—20043空闻句法分析3。
{宏观足度分攒——疆矧城市空淘匀法分析5,1.1幂同时期全局集成核与福州城市结构特征根据朱东风”叫的研究,在整个空间系统构形中,必然鸯一部分轴线的全羼集成薤力处于支配地俊,这部分轴线构成了城市的全局集成核.代表城市中心性缀强区域。
干货 商业街历史尺度模式研究课件
设施完善
完善商业街的公共设施,如公 共卫生间、座椅、照明等,提 升商业街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景观设计
通过景观设计提升商业街的环 境品质,如绿化、雕塑、水景
等,营造宜人的购物氛围。
管理与发展建议
01
02
03
04
经营管理规范
制定商业街的经营管理 规范,规范商家的经营 行为,维护商业街的秩 序和形象。
品牌建设
王府井商业街位于北京市中心,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建筑 风格,是北京市的标志性商业街之一。
该区域交通便利,拥有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络和停车设施,吸引了大量游 客和消费者前来购物和休闲。
商业街历史尺度模式分析
商业街历史尺度模式分析主要从空间结构、建筑 风格、业态分布、消费者行为等方面入手,通过 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等方法,探究商 业街历史尺度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规律。
历史尺度是指时间尺度,即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时间过程。 在商业街历史尺度模式中,历史尺度关注的是商业街在长时 间段内的变化和发展。
模式
模式是指事物发展变化所遵循的规律或轨迹。在商业街历史 尺度模式中,模式关注的是商业街在长时间段内发展变化的 规律和特点。
商业街历史尺度模式的重要性
揭示商业街发展规律 通过研究商业街历史尺度模式,可以揭示商业街在长时间 段内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为商业街的规划和管理提供 科学依据。
研究目的与问题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商业街历史尺 度模式的研究,分析其形成机制、 演变过程和影响因素,为现代城 市规划提供借鉴和参考。
研究问题
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科学地 揭示商业街历史尺度模式的演变 规律,以及如何将这些规律应用 于现代城市规划实践中。
城市街区尺度研究
城市街区尺度研究摘要:中国城市经历了高速建设发展阶段,街区尺度呈现出不断增大的趋势,带来众多社会问题。
本文借鉴类型形态学的研究方法,归纳和分析不同时期中国城市街区形态的成因以及影响因素,总结出其演变特点和规律。
最后,深刻剖析当前形势下中国城市街区在尺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响应“开放小区”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历史街区演变规律尝试提出可行的策略,作为城市设计实践工作的参考。
关键词:街区;尺度;演变阶段1引言快速化的城市进程为人们带来便利生活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诸如机动车拥堵、人行交通不便和街道空间缺少活力等问题。
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城市规划尺度过大以及封闭式的管理方式。
本从实践和学术研究来看,需要提出的问题则是:适宜的街区尺度是什么样的?关于“街区尺度”的讨论,相关学者也表达了对未来街区建设的见解:张永和建议缩小城市空间的尺度,主张进行小规模、小尺度的开发[1]:王建国表示住区开放最核心的问题是关于“尺度”的探讨,并认为150m×150m(新区为250m×250m)是比较合理的街区划分尺度[2];杨保军提出了小街区的开发模式以及结合规范进行尺度调控的举措[3]。
中国近几十年的城市建设更多的是在借鉴甚至照搬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缺乏针对实际情况的研究和改进。
本文借鉴类型形态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城市的街区演变进行归纳整理,探寻其成因和发展规律,剖析当今中国城市街区在尺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结合开放小区的背景下提出可行的策略,作为城市设计实践工作的参考。
2街区尺度演变研究2.1街区尺度研究层级建立与选取在类型形态学的理论中,层级系统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结合中国特色布局,本文在宏观层面上,选取城市-街道和街区-地块-房屋作为基本要素,在微观层面选取街区-宅院-道路作为基本要素。
2.2街区尺度历史演进截至目前,夏、商两朝的城市街区处于考古空白的状态。
一般认为周代“营国”制度的建立,“闾里”才作为有据可查的城市单元而出现。
嘉兴市月河传统街区空间尺度研究
嘉兴市月河传统街区空间尺度研究一、引言1.1 研究背景和目的1.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1.3 研究意义二、文化、历史和地理背景2.1 嘉兴市月河区概述2.2 月河传统街区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点三、空间尺度的测量与分析3.1 空间尺度的基本概念3.2 空间尺度的测量方法3.3 月河传统街区的空间尺度分析四、空间设计与规划4.1 月河传统街区的空间规划4.2 空间设计与建筑风格4.3 传统街区保护与开发五、结论5.1 对月河传统街区空间尺度的总结5.2 传统街区保护和开发的启示5.3 未来研究的展望参考文献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及目的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嘉兴无疑具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在维护和保护方面,嘉兴市政府也一直非常重视,大力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其中,传统街区是嘉兴市历史文化资源的核心之一,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月河传统街区是嘉兴市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和良好的历史传承。
本文以月河传统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空间尺度的测量和分析,以及对其空间设计与规划的探讨,从中探索传统街区保护和建设的可行性,为研究其他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借鉴。
1.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分析法、实地调研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对月河传统街区进行了系统的探究。
同时,本文收集了大量的数据来源,包括历史记录、文献材料、地形图、空间影像等,从不同维度对传统街区进行了客观的评估和分析。
1.3 研究意义通过对月河传统街区空间尺度测量和分析,本文可以为相关部门制定传统街区保护和发展政策提供有益参考。
同时,在空间设计和规划方面,本文可以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实用性的指导,并为研究其他历史文化街区提供借鉴。
第二章:文化、历史和地理背景2.1 嘉兴市月河区概述嘉兴市月河区位于嘉兴市中心区域,南邻南湖区,北接秀洲区,是嘉兴市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活力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代表区域。
城市居住区小格网街区尺度及路网间距研究
城市居住区小格网街区尺度及路网间距研究作者:吕晓田来源:《文存阅刊》2020年第19期摘要:小格网道路交通组织方式可以有效解决车辆拥堵、居民出行不便、街区活力丧失、用地开发功能单一等多种问题,在相关政策、理论、实践的指导下,对城市居住区街区尺度及路网间距提出建议值,作为指导规划策划和规划管理工作的依据。
关键词:小格网;街区尺度;道路间距一、街区及路网概念街区最本原的构成要素是建筑实体和空间,包括建筑、内部路径、内部节点、外部边界等等。
街区的二维尺寸与路网互为圖底关系,街区的大小决定了道路间距的大小,而路网控制的关键问题是道路间距,道路间距在道路交通规划中以路网密度概念界定。
道路网密度反映了城市用地的各类道路间距。
在规划时,各地块上的道路间距应比较均匀,才能使道路发挥网络的整体效益。
因此,通过路网密度可以得出道路间距,从而得到街区的尺寸。
二、街区尺度影响因素(一)经济因素影响下的分析从街区地块开发的市场经济角度出发,提高土地开发效益的关键在于地块临街面和地块面积的比例,绿色尺度下的城市街区所具有的密路网和小地块开发,可以提供更多的临街面,比大街区开发的经济效益更大。
可以看出,同等面积大街区,这种街区模式可以获得更多的商业铺面和外部经济性。
但街区的临街面也并非可以无限制的增长,在街区再分的过程中,其尺度需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才能促进城市经济的均衡持续发展。
西方城市经验以60m到180m的临街面和1:1.5~1.3的地块临街宽度和进深比例,最能发挥基础设施的效率和最容易“裁剪”以配合不同的项目需要。
(二)市政公共设施影响下的分析城市的正常运作均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做保障,街区尺度直接影响了道路交通与其他市政基础设施对城市的服务水平。
如果街区尺度较大,则沿街区位的交通可达性较好,街区内部的交通可达性较差,同时,沿街区位的市政基础设施服务水平较高,由于大街区内部建设的无序性,这些设施的服务往往不容易深入街区内部,存在着从街区外围到内部服务水平的递减。
传统街道空间界面尺度与比例解析
通过对阆中的几条主要街道进行实测统计,其街巷 具有良好的比例尺度,是亲切、近人的,以街宽(D) 与围合街巷的建筑高度(H)的比值(D/H)列表如 下(见表2)。表中采用了街道的平均宽度和建筑的平 均高度,反映空间给人的总体感受,街道尺度比值的不 同,空间感受也不同。
三、结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街巷空间的D/H多数在 1—2之间,单纯的街道空间就具有明显的封闭感和连续 性,使人很容易感觉到它的容量,而且不会使人感到狭 窄,这种比例使人感到匀称而亲切。临街店铺面宽度与 街道宽度也有合适的比例,是一种最佳的比例尺度。因 此,能够好的很好的视觉效果和心里感受。街道的W/ H=0.5,当小于街道宽度的店面单元反复出现时,街道 的气氛显得更热闹。 同时,阆中街巷的尺度小巧,徜徉其中给人带来 的是一种私密、亲切之感。这也恰好能说明人们向心内 聚、追求安定亲切的交往空间的心理要求。END
虽然街道空间尺度的影响因素很多,但是首要因素 是街道的功能。功能决定了街道的尺度,功能变化了, 城市街道的尺度也变化了。汽车和马车需要的街道空间 尺度肯定是不一样的。现代城市交通具有大流量、高速
古城街道 宽高比小于1的街巷
小城镇建设 93
Styles & Features of Cities & Towns & Design 城镇风貌与建筑设计
Shuppansha,1990:137-139. [3]梁雪.传统村镇实体环境设计[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周孜孜. 传统街道空间更新模式研究[D]. 济南: 山东建筑大
学. 2008:12-14.
作者单位: 张仲军 安阳工学院建筑工程系 张 卫 侯姗姗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小城镇建设 95
二、街道空间界面尺度与比例关系 传统街道空间要素分为实体要素和行为要素。实体 要素主要是指空间建筑围合成的水平界面、两侧的垂直建 筑界面、街道节点以及部分设施小品等,也就是街道上的
关于城市小尺度街区研究
关于城市小尺度街区研究摘要:街区作为城市的基本构成单元,街区的形式与功能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城市;小尺度;街区引言:随着人们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传统强调功能主义与形式美的城市建设概念正在被“以人为本”,注重生态、绿色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论所取代。
1.城市街区的历史演进1.1 20 世纪前的城市街区历史演进这一时期人们的出行方式主要是以步行和马车为主,城市街区的发展变化更多的是受社会制度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
1.2 20 世纪后的城市街区历史演进人类进入 20 世纪后,开始进入汽车时代。
之前几千年的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都是以人的平面视野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城市结构都是以步行距离作为结构基础。
交通方式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建设发生颠覆性革命性的变化。
交通方式的变革导致城市两点之间的距离不再是以公里数为计量单位,而换算为时间作为距离的衡量单位。
在此情形下,规划师对于城市空间尺度的掌控不再是绝对的大与小的对比,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被机动交通连接之后,几千公顷的土地在图纸上反应的也只是几厘米的距离,换算为时间也只是几分钟的路程。
规划尺度的失衡导致城市空间的不断扩张,人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地位不断被汽车所挤压。
2.案例分析纵观芝加哥中心城、曼哈顿中城等数个著名城市中心区案例,城市肌理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网格尺度在80-200米。
由于弹性的、小尺度的城市肌理在实现城市活力、高效和特色方面有积极作用,已成为国内外城市中心区建设的推崇形式。
芝加哥中心城3.大尺度街区引发的城市问题研究2.1大尺度街区与城市交通2.1.1大尺度街区开发对机动车交通的影响目前城市交通中的停车问题日渐突出,在街区物质层面,停车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即需要的停车位越来越多,可利用的停车用地越来越少。
大尺度模式的城市街区建设对城市停车问题的影响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A.通行距离增加了停车需求,前文我们论述了街区的大尺度开发造成的通行压力增加。
城市道路网规划的街区尺度研究
城市道路网规划的街区尺度研究作者:刘轶芳周绍文来源:《价值工程》2017年第17期摘要:城市的道路是城市功能与结构的组织者和划分者,承担城市的骨架功能。
随着小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对于道路交通量的要求越来越大,道路的扩宽街区尺度的增加都给城市带来了不同的改变。
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一种现象,城市中原本绚丽夺目繁荣热闹的商业综合体渐渐变得萧条,小街小巷的生意依旧红红火火。
作为城市的规划者,研究城市道路网规划形成的街区尺度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城市经济商业需求的角度也就是商业设施的使用者对不同商业规模的需求对街区尺度的大小以及商业分层次布置进行研究。
宜人的街区尺度,有层次的布置商业活动不仅是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同时也是经济健康有机发展的正确方式。
Abstract: The city's road is the organizer and division of the city's function and structure, and the skeleton function of the city. As the number of cars increases, the demand for road traffic is increasing, and the increase in the scale of the road brings a different change to the city. In the daily life there has been a phenomenon, the city's original gorgeous business complex gradually become depressed, but the small street business is still booming. As a city planner,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impact of the block size of urban road network planning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mmercial needs of the city economy, namely the user of commercial facilities, the size of street scale and commercial hierarchical layout with the needs of different commercial scale are studied. Pleasant neighborhood scale, a hierarchical arrangement of business activities not only can meet the daily needs of residents but also is the right way for healthy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关键词:道路网规划;街区尺度;经济需求Key words: road network planning;street scale;economic needs中图分类号:U41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7-0038-030 引言曾经人们对于商业综合体充满了期许,集中繁荣的经营模式让人眼前一亮,聚集了各类型的商业服务,一度也成为城市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人尺度的街道景观研究
近人尺度的街道景观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曼哈顿最具代表性的几条街道进行研究,从场所感和近人性、绿色交通的安全性、环境历史感、视觉愉悦感和空间尺度的适宜性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意在探讨如何在大尺度城市空间中塑造宜人的街道感,以人为本,慢行优先。
关键词:近人尺度;街道景观;慢行引言:有幸自2011年开始参与于家堡城市规划及公共空间设计相关的工作。
于家堡城市设计由美国SOM公司主要负责,整体道路骨架采用了与曼哈顿类似的“窄街廓、密路网”设计,即一般每个街区为边长100米的方形。
相对于国内一般街区250-500米左右的尺度,SOM如此设计,意在鼓励步行人在城市中的活跃性,拉动区域整体活力,同时为拥挤的CBD提供高密度路网车行疏导方案。
结合国内城市街道公共空间的使用现状,此种方案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街道在汉语意境中是一个更具生活性的词汇,为两边修建有连续不断的房屋建筑的道路,两侧的建筑通常为住宅、商店或饭馆,是注重交往的空间。
曼哈顿的街道就非常注重街墙的设计,连续、规整又不失变化的建筑立面围合出与步行者相匹配的空间形态。
同样在亚洲或者欧洲,很多城市的老城区还依然存在这样的街道面貌,机动车有限制地通过,超过一半的地面空间供人们休闲、交流或者生活消费,人行的重视程度远超过了车行。
但随着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超大体量建筑和宽阔的街道随之出现,机动车的发展也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预料,以适应机动车通行要求为重心的道路逐渐替代传统街道,城市街道的活力渐渐消失。
为了探寻如何在大尺度的城市空间中塑造宜人的街道感,寻求大城市庞大的交通需求下如何实现以人为本、慢行优先的方法,此次美国之行,重点感受了一下曼哈顿的街道空间,以期进一步指导规划实践工作。
其中得出一些体会,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一、场所感和近人性:使街道成为适宜逗留,行人喜爱的空间城市街道的活力主要体现在人们对于街道空间的偏好,街道作为建成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不容忽视的情感价值。
西安骡马市商业步行街空间尺度调研报告
西安骡马市商业步行街空间尺度调研报告摘要: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公共空间的好坏,尺度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本文基于街道尺度的基本理论,结合西安骡马市商业步行街的现状,对人性化商业街的尺度关系进行探讨,为营造人性化的商业街道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西安骡马市、商业步行街、公共空间、空间尺度1 骡马市商业步行街概况1.1 骡马市商业步行街的区位骡马市位于西安城墙内的核心地段,东大街东段南侧,北起东大街,南至东木头市。
步行街既与作为传统文化代表的钟楼相望,又从属于体现时尚与现代商业文化氛围的东大街商业区。
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的交融必然成为街道设计需要考虑的文化主题。
1.2 骡马市商业步行街的历史沿革经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骡马市见证了西安旧城由传统的骡马时代迈向汽车轰鸣的现代社会,见证了改革开放初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兴旺到现代消费时代的来临,也见证了东大街由传统而狭窄的商业街道发展为基础设施落后的商贸中心再到今天旧城最为繁华最具生活气息的商业中心,街道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2 骡马市商业步行街尺度分析(1)骡马市商业步行街的长度根据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要求及习惯方式调查表明:人们愿意步行的距离一般在500米以内,其中300米内是步行者最愉快的距离,超过300米应设计休息场所。
骡马市主街长度为612m,比正常情况下,不需休息的行进距离多一点,辅助以休息区域和小品和店铺,这个长度是适宜游客浏览和进行购物的。
(2)骡马市商业步行街的宽度骡马市主街宽度为26m,为了使街道空间的街巷感更加强烈,步行街在设计中布置了具有公共设施功能的“绿带”贯穿于整条步行街中,它的布置填充了人们视线聚焦的中间空间,通过景观和街道设施弱化了空间的宽阔感。
这条“绿带”明显起到压缩街道宽度的作用,使得26 m的商业街宽度不显得那么开阔,这样利用人的错视觉将空间“由宽变窄”,给人一种相对强烈的场所感。
3骡马市商业步行街空间形态分析3.1 骡马市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结构特点骡马市商业步行街道的外部空间采用了现代商业步行街道点、线结合的布局方式,线形的步行主街集合了主要交通空间和休闲娱乐空间,在街道形态和空间的构成上,体现了现代商业文化的多元化、人性化和公共参与的特点。
城市道路间距与街区尺度探讨
多 为小尺 度 、 高密度 , 符合 经济原理 ; 形成原 因多为汽 车出现
前的马 车尺度 ; 中心 区道路 密度 普遍较 高 , 街区尺度 小 , 一般
在 6 - 2 0 之 间 , 区则 尺 度 变 大 ; 为 方 格 网道 路 , 路 0 0m - 郊 多 支
能 防 止 运 动 的 车 辆 对 行 人 的 威 胁 。街 区 是 显 示 建 筑 物 的 质 地 和 城 市 的公 共 空 间 的地 方 。尺 寸 : 区尺 度从 2 0英 尺 到 6 0 街 5 0
问题 的症结在于交通节点, 因一般 的交通堵塞大都发生在主要
道 路 交 叉 口 , 已 经不 能仅 仅 通 过 拓 宽 或 高 架 道 路 来 解 决 。而 这
多组织成单行 线。而 国内的尺度 明显高于国外 的尺度 , 整体 感
觉略显混乱。
六. 对我国城 市街 区尺度 的建议
由于 中国经济 的发展有着不 同于西方发达 国家的速度 , 城
市建设 的发展往往跟 不上经济快速发展 的步 伐 ,作 为城 市的
决 策者和管理 者们更应该 借鉴西 方城市 建设发展 的成 果 , 避 免走弯路 , 结合 中国实际 国情 , 出一条 适合 中国城市 建设的 走 路, 中国主要代表城市 的发展过程  ̄ ; 京 、 z l 上海等表面 大尺度 Dl : 的街 区不一定就 适合 中国 国情 。虽 然大尺度的街 区最 终形成
四. 当代西方对- l  ̄t 区尺度的认识和实践 i
1 . 新城市主义 中的街 区尺度
新 城 市 主 义 认 为 , 道 是 社 区 的 房 间和 通 道 模 式 : 个 单 街 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国标》的条文说明7.1.6可知,扣除全市一半以上不需要布置支路的用地面积,支路的实际密度至少应大干6km/ km2。由此来看,《深标》中所规定支路密度6.5km/km2 1 0km/km2是较为适宜的。在道路密度的基础上,可以对街区地 块的尺度进行估算,按照《深标》中总道路密度1 0km/km2~15km/km2进行计算,街区地块的边长约为120~160m。
资源社会共享:
较小的街区尺度降低城市开发门槛,利于资源的社会共享,避免不理性的资源浪费。
街区尺度和路网密度对交通碳排放的影响
国内:李铭对张家港三个片区路网密度及出行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路网密度低、地块尺度大的规划设计,居民出行
难以选择慢行交通,而路网密度高、街区尺度小的老城区,居民选择慢行交通的几率更高。
小尺度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分析
城市污染调控:
A.小尺度街区高密度支路网的建设对城市干道交通起有力的分流作用,城市干道交通容量的减小可以缓解由于交通大量聚集 造成的噪音污染。另外,小尺度街区的街道提倡步行交通和自行车交通,减少机动车交通出行的次数,对减小交通流量, 创造安静和谐的城市环境也有很大帮助。 B.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性气候的影响,夏季,小尺度的街区街道几何特征更有利于城市“穿堂风”的疏解。冬季,小尺度 街区也更有利于城市污染物的疏解。
小尺度街区的理论依据
1、TOD模式主张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适宜步行距离作为半径的街区作为开发单元,通过公交线路连接不同社区,打造功 能混合的高密度社区。TOD模式强调高密度的路网结构,土地的中强度混合使用,成系统的公园和开放空间,适宜步行的街 区尺度。TOD强调街区在城市中基本单元的地位,认为街区应该具有开放、紧凑、可行的、混合使用的特点。 2、TND模式是北美主导的城市和社区模式,强调以步行为导向的开发,同样强调小尺度的街区及高密度的街道网络,系统 的多样化开放空间和功能混合。其在更高层次上重新配置社区资源,发挥社区功能的社区模式。 3、集合住宅理论强调将城市住区当作城市街区设计,使用开放性街区的布局方法,打破封闭式居住小区的模式。主要内容 包括总体规划,街道的地区划分和街路建设,建筑设计和街区建设以及室内空间的设计和街道建设。集合住宅理论创造了 良好的街道环境和街区文化,对当前我国城市型居住街区以封闭居住小区为单元的建设具有很高参考价值。 4、紧凑城市理论是在通过城市功能的适度混合,提高城市密度和通行距离,以达到减少机动车交通量和提高步行、非机动 车交通量的目的,从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从图1、图2的图示及相关数据规模尺度在200m以内的出现频率相当 高。
由图3可见,200m以内的4个街区尺度段(0~50、50~100、100—150及150~200m段)出现的几率依次分别达到36%、89 %、83%和46%,明显大于200m以外的其他尺度段;其中,50~100m与100~150m两个尺度段的出现几率最大,大于80%, 远远超过其他组数据.相对而言,从200—250m尺度段开始,200m以外的其他尺度段的出现几率却急剧下降,远低于前者。 由此可见,200m是城市中心区街区规模尺度的适当界限值,而上述城市中心区的街区尺度的主要范畴也基本集中在200m以 内。
街区适宜尺度特征:
(1) 街区适宜尺度是个主观的概念,也就是从人的角度来衡量街区尺度的合理性与协调度; (2) 使人建立对街区尺度与环境特征间的协调感知关系; (3) 使人建立对街区尺度与文脉肌理间的协调感知关系; (4) 使人建立对街区尺度与人性化空间场所间的协调感知关系。
街区适宜尺度的量化研究
国外:Chao Liu用2001年美国全国家庭出行调查数据(NHTS),在巴尔地摩地区进行了城市土地利用特征对家庭出行行为
及出行能耗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街区网格设计和可达性对出行行为的影响显著。奥尔莫里社区和密尔顿凯恩斯新城的对 比研究显示,合理的街区尺度和土地混合,能够有效降低机动车出行比例,引导市民采取步行或自行车低碳出行,有效减 低平均出行距离达25%。
街区尺度研究
街区
概念:
街区是欧美国家对城市基本单元的称呼,是现代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基础操作对象,由英文“block”直接翻译而来。街 区是指由城市道路围合而成的城市用地集合。街区尺度是人对于街区空间大小的感知,通常借助计量数据来进行表述和量 度。
路网是由城市范围内不同功能、等级、区位的道路所形成的网络体系结构。路网密度是指某一计算区域内所有的道路 的总长度与区域总面积之比,它是衡量区域内道路密集程度和交通可达性的重要指标。
基于上述分析,在城市设计中对街区适宜尺度的选择应倾向于把街区的合理规模尺度控制在200m以内.其中,50~ 150m的街区规模尺度则是相对更适应于现实生活需求,且更为普遍存在的尺度范围,从而体现了街区表达更人性化品质的 适宜性。同时,结合我国城市建设中街区尺度普遍趋大的现实与规划实际情况考虑,这一尺度范围控制在150~200m更为恰 当。
在未开发环境中营造新的街区,往往缺乏上述的环境线索来操作适宜街区规模尺度的形成。因此,对该类街区规模尺 度的推敲更倾向于以先验的合适的街区尺度为基础,即已经经受考验的、获得普遍认可的街区模式所总结出的经验范畴, 结合具体的环境条件与设计要求来进行具体的判断。
Leon Krier认为理想的街区大小难以得到很精确的界定,但通过“比较和体验”,可以推断出能“更倾向于”形成一 个“复杂的城市模式”的街区大小。这种复杂的环境能激发出丰富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以及亲切性氛围,而充沛的活 力正是城市街区环境对满足人性化活动需求的重要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