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药化学教案—第九章强心苷
第九章 强心苷
第九章强心苷第一节基本内容强心苷是指天然界存在的一类对心脏具有显著生理活性的甾体苷类。
一、强心苷元部分的结构与分类强心苷元属甾体衍生物,其结构特征是甾体母核的C-17位上连接一个不饱和内酯环。
(一)结构特征1.强心苷元中的甾体母核部分的A、B、C、D四个环的稠合方式为B/C环反式,C/D环多为顺式,个别反式。
A/B环则有顺、反两种稠合方式,但大多是顺式。
2.甾体母核的C-10、C-13、C-17位取代基均为β-构型。
C-3和C-14位上都连有β-羟基。
(二)分类根据甾体母核C-17位上连接的不饱和内酯环的不同,可将强心苷元分为两类。
1.甲型强心苷元(强心甾烯类)在甾体母核C-17位上连接的是五元不饱和内酯环,即△αβ-γ-内酯,共由23个碳原子组成,其基本母核称为强心甾。
2.乙型强心苷(蟾蜍甾烯类)在甾体母核C-17位上连接的是六元不饱和内酯环,即△αβ,γδ-双烯-δ-内酯,共由24个碳原子组成,其基本母核称为海葱甾或蟾蜍甾。
二、糖部分的结构特征及其与苷元的连接方式(一)结构特征1.α-羟基糖2.α-去氧糖主要有2,6-二去氧糖(如D-洋地黄毒糖)、2,6-二去氧糖甲醚(如L-夹竹桃糖、D-加拿大麻糖)等。
(二)与苷元的连接方式Ⅰ型强心苷:苷元-(2,6-二去氧糖)X-(D-葡萄糖)Y,如紫花样地黄苷A和洋地黄毒苷。
Ⅱ型强心苷:苷元-(6-去氧糖)X-(D-葡萄糖)Y,如真地吉他林。
Ⅲ型强心苷:苷元-(D-葡萄糖)Y,如绿海葱苷。
【例】:强心苷中糖和苷元连接方式正确的是(E)A.苷元-(葡萄糖)X-(6-去氧糖)YB.苷元-(葡萄糖)X-(2,6-二去氧糖)YC.苷元-(6-去氧糖)X-(2-去氧糖)YD.苷元-(葡萄糖)X-(2-去氧糖)YE.苷元-(2.6-二去氧糖)X-(葡萄糖)Y【例】:Ⅰ型强心苷的苷元C-3位羟基连接糖的类型是(D)A.(D-葡萄糖)XB.(D-葡萄糖)X-(2,6-二去氧糖)YC.(6-去氧糖)X-(D-葡萄糖)YD.(2.6-二去氧糖)X-(D-葡萄糖)YE.(D-葡萄糖)X-(6-去氧糖)Y第二节理化性质一、性状强心苷多为无定形粉末或无色结晶,具有旋光性。
(完整版)中药化学教案—第九章强心苷
(完整版)中药化学教案—第九章强⼼苷第九章强⼼苷课次:26课题:第九章强⼼苷第⼀节强⼼苷的结构与分类教学⽬的 1. 了解强⼼苷的含义、分类。
2. 掌握强⼼苷的结构类型。
教学内容 1. 强⼼苷的含义。
2. 强⼼苷的分类。
3. 强⼼苷的类型。
教学重点强⼼苷的结构类型。
第⼀节强⼼苷的结构与分类⼀、含义、结构和分类(⼀)含义强⼼苷类是指天然界存在的⼀类对⼼脏有显著⽣理活性的甾体苷类,可⽤于治疗充⾎性⼼⼒衰竭及节律障碍等⼼脏疾患,由强⼼苷元及糖缩合⽽成,其苷元是甾体衍⽣物,所连接的糖有多种类型。
(⼆)结构及分类强⼼苷的苷元是甾体衍⽣物,具有下列特征:1.苷元部分苷元部分根据在C17位上连接的不饱和内酯环不同分为两类:(1)甲型强⼼苷(强⼼甾烯类)也称甲型强⼼苷元C17位连接的是五元不饱和内酯环,即△αβ-γ内酯,⼤多数是β-构型,少数为α-构型(allo⼀体),其母核称强⼼甾。
在已知的强⼼苷元中,绝⼤多数属于强⼼甾烯类。
如强⼼甾烯。
(2)⼄型强⼼苷(蟾蜍甾⼆烯类)⼜称⼄型强⼼苷元或海葱甾⼆烯C17位连接的是六元不饱和内酯环,即△αβ,γδ-双烯δ内酯,是β-构型,其母核称蟾蜍甾或海葱甾。
⾃然界中仅少数⼏种强⼼苷元属于这⼀类型。
如蟾蜍甾⼆烯或海葱甾⼆烯。
2.其它特征:环戊烷多氢菲的结构特点:⽥字格结构,“⼭窝窝⾥两颗树,⾼⼭顶上⼀颗葱”;碳原⼦的编号与命名。
(1)天然存在的已知强⼼苷元B/C环都是反式稠合,C/D环都是顺式稠合,A/B环则顺反两种稠合⽅式都有,但⼤多数为顺式,如为反式调合,则称异强⼼甾。
(2)在苷元母核的C3、C14位上都有羟基,C3位上的羟基⼤多数是β-构型,少数为α-构型,当C3为α-构型时,命名时冠以“表(epi-)”字。
C3羟基与糖缩合⽽成苷键。
C14位上的羟基都是β-构型。
C10位上连接的多为甲基或其氧化产物(-CH2OH,-CHO,-COOH)。
C13位上连接的均为甲基。
(3)苷元母核的其他位置可能出现羰基、羟基、双键、环氧基等。
强心苷ppt课件
强心
强心甙治疗心衰后心肌耗氧量的变化 心 肌收缩力↑ 心肌耗氧量↑ • 心输出量↑ 反射兴奋迷走神经 • 心内残留血↓ • 心体积↓ 室壁张力↓ 心率↓
心肌耗氧量↓ • 综合后心肌总耗氧量不变或↓
加快心肌纤维缩短速度,是心肌收缩敏捷, 因此舒张期相对延长。
• 2)中毒机制: • 重度抑制Na+-K+-ATP酶
4、老年心衰:年龄大于85岁者,对生存率及生活 质量有不利影响,而ACEI有益 年龄大于65岁者,无适应症使用死 亡率明显增加 5、联合用药:地高辛和ACEI、利尿剂合用可增加 疗效,减少副作用,是较理方案 不恰当地停用地高辛可使病情恶化, 如病因不能去除,应长期应用地高辛,一般在使用 ACEI和利尿剂症状仍未控制的情况下联合应用,特 别推荐于伴快速心室率的房颤患者 6、剂量和疗效:较低剂量的地高辛既能改善心力 衰竭病人的左心室功能,又能纠正神经内分泌异常, 而且更加安全
适应症
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1、治疗心力衰竭合并房颤为首选,也可以 用于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率过快者 2、单纯右心衰竭:不能对其血流动力学变 化产生良好影响,仅对伴有房颤者有效 3、无症状的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无论有 无房颤,均应予洋地黄治疗,旨在改善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但不能提高心力衰竭病人的 存活率
强心苷类
• 强心苷的主要作用是选择性作用于心 脏,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脏的作功效 率,但不相应增加心肌的耗氧量。
来源:主要从植物中提取,如洋地 黄、夹竹桃、羊角拗、铃兰、万年 青等;动物来源有蟾酥。
强心苷类18世纪用来治 疗水肿。20世纪初用来 治疗心律失常。20世纪 50年代末才正式以强心 为目的在心衰中被使用。
自我启动
自 动 去 极 达 阈 电 位(-40mV) 慢 Ca2+ 通 道(L型)开 放 Ca2+ 内 流 ↑ 产 生 AP 的 0 期 自我终止 自我发展
《强心苷》ppt课件
临床应用
地高辛:慢性心衰 心衰伴房颤、房扑
去乙酰毛花苷:急性心衰 慢性心衰急性发作
不良反应(中毒症状,极其 重要)
1、胃肠道症状:强心苷中毒的信号 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腹痛
2、心血管系统: (1)心律失常(快速型、缓慢型) (2)心力衰竭 3、神经系统:意识丧失、眩晕、嗜睡、神经异常、亢奋,色觉异常(黄视、绿视)
洋地黄 不良反应(口诀)
不良反应洋地黄 胃肠反应心失常 红绿不分成色盲 神经亢奋睡得香
洋地黄中毒的治疗
1.停药:停洋地黄类药物、停排钾利尿药 2.药物治疗:
(1)补钾,严重的快速型心律失常用苯妥英钠 (2)室性心律失常:利多卡因 (3)窦缓和房室传导阻滞:阿托品,不宜补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注意事项
1、洋地黄类药物治疗指数窄,易发生中毒。
治疗量约为中毒量的一半最小中毒量为最小致死量的一半及时轻微的血药浓度变化都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2药物相互作用与各种药物合用几乎都增加洋地黄药物毒性3中毒诱因
第九章 第四节 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教学目的
1 掌握强心苷的药理作用、临床应 用、不良反应及防治。
2 熟悉其他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 物
3 了解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 改变及治疗药物的分类。
荷量的维持量法,可减少中毒发生率。
• 地高辛每日0.25mg(0.125-0.375mg),经6-7d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本节课重要知识
1、常用强心苷类药物,及其抗心衰作用 机制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表现,预防和治疗不良反应
1、地高辛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A.减轻心脏前负荷 B.扩张冠状动脉 C.增强心肌收缩力 D.降低心脏的传导性 E.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中药化学 第九章 强心苷课件
第九章强心苷考点精要:1.强心苷苷元部分的结构特点和分类;2.强心苷糖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其与苷元的连接方式;3.强心苷的理化性质(显色反应、水解);4.强心苷的提取与分离;5.强心苷的UV光谱特征;6.去乙酰毛花苷、地高辛的化学结构特点和提取分离方法。
一、大纲:二、分值本章占历年考试4分左右。
第一节概述强心苷是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类对心脏有显著生理活性的甾体苷类。
一、强心苷元部分的结构与分类(一)结构特征天然存在的强心苷元是C-17侧链为不饱和内酯环的甾体化合物。
其结构特点如下:(1)甾体母核A、B、C、D四个环的稠合方式为A/B环有顺、反两种形式,但多为顺式;B/C环均为反式;C/D环多为顺式。
(2)甾体母核C-10、C-13、C-17的取代基均为β型。
C-10多有甲基或醛基、羟甲基、羧基等含氧基团取代,C-13为甲基取代,C-17为不饱和内酯环取代。
C-3、C-14位有羟基取代,C-3羟基多数是β构型,少数是α构型,强心苷中的糖常与C-3羟基缩合形成苷。
C-14羟基均为β构型。
有的母核含有双键,双键常在C-4、C-5位或C-5、C-6位。
(二)分类根据C-17不饱和内酯环的不同,将强心苷元分为两类。
1.甲型强心苷元(强心甾烯类)甾体母核的C-17侧链为五元不饱和内酯环(△αβ-γ-内酯),基本母核称为强心甾,由23个碳原子构成。
在已知的强心苷元中,大多数属于此类。
2.乙型强心苷元(海葱甾二烯或蟾蜍甾二烯类)甾体母核的C-17侧链为六元不饱和内酯环(△αβ,γδ-δ-内酯),基本母核为海葱甾或蟾蜍甾。
自然界中仅少数苷元属此类,如中药蟾蜍中的强心成分蟾毒配基类。
二、糖部分的结构特征及其与苷元的连接方式(一)结构特征根据它们C-2位上有无羟基可以分成α-羟基糖(2-羟基糖)和α-去氧糖(2-去氧糖)两类。
α-去氧糖常见于强心苷类,是区别于其他苷类成分的一个重要特征。
1.α-羟基糖组成强心苷的α-羟基糖,除常见的D-葡萄糖、L-鼠李糖外,还有L-呋糖、D-鸡纳糖、D-弩箭子糖、D-6-去氧阿洛糖等6-去氧糖和L-黄花夹竹桃糖、D-洋地黄糖等6-去氧糖甲醚。
天然药物化学第九章强心苷白版
O O
CHO
OH HO
绿海葱苷元
O CH2CH3
OH HO
蟾毒素
常见的含强心苷的天然药物
• 铃兰、紫花洋地黄
O
O
O
O
CHO
OH RO
R为鼠李糖 铃兰毒苷
OH RO
洋地黄毒苷
黄花夹竹桃
O
O
O
O
CHO
OH RO
黄夹苷甲
OH RO
黄夹苷乙
羊角拗
O O
HO
OH RO
R为L-夹竹桃糖 羊角拗苷
蟾蜍
O O
• 但强心苷类能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而 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且有剧毒, 若超过安全剂量时,可使心脏中毒而停止 跳动。
• 其中某些强心苷对动物肿瘤有效,主要是 细胞毒作用。
1785年,W.Withering 使用洋地黄叶治疗水肿, 到现在已从十几个科一百多种植物中发现强 心苷类,主要有夹竹桃科、玄参科、萝摩科、 卫矛科、百合科、大戟科等等。
△16(17)活性降低或消失 增加成CH3CO-(糖或苷元) 活性
4.糖部分
强心苷中的糖本身不具有强心作用,但它们的 种类、数目对强心苷的毒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苷元连接糖形成单糖苷后,毒性增加。 随着糖数的增多,分子量增大,苷元相对比例减 少,又使毒性减弱。如毒毛旋花子苷元组成的三 种苷的毒性比较,结果见表。
• 较重要的植物有黄花夹竹桃、紫花洋地黄、 毛花洋地黄、杠柳、铃蓝、海葱、福寿草、 羊角拗等。
• 动物中尚未发现有强心苷类成分,蟾蜍中所 含的蟾毒也对心肌有兴奋作用,具强心作用, 但其非苷类,而属甾类。
天然存在的强心苷元
O O
O
天然药物化学-第九章-强心苷
和乙型强心苷。
(1)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Kedde反应): 取样品的醇溶液,加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如产生
红色或深红色,表示可能含有强心苷。 (2)碱性苦味酸试剂(Baljet反应):橙色或橙红色, 《中国药典》测定强心苷类药物含量。 (3)间二硝基苯试剂(Raymond反应):紫红色或蓝紫色 (4)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Legal反应):深红色
天然药物化学
第九章 强心苷
第一节 结构类型
第二节 理化性质
第三节 提取与分离
课 堂 目 标
1. 掌握强心苷的结构类型。
2. 掌握强心苷的溶解性和水解性
3. 掌握强心苷的显色反应
重 要 知 识 点
1.甲型强心苷元
2.乙型强心苷元
3.酸催化水解 4.碱催化水解
5.酶催化水解
6.显色反应
第一节 结构类型
一、基本概念 强心苷类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类对心脏具有显著生物活 性的甾体苷类化合物。
由强心苷元和糖缩合而产生的一类苷。
强心苷是治疗室率过快心房颤动的首选药和慢性心功能 不全的主要药物。 毒性:强心苷类能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而引起恶心、 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且有剧毒,若超过安全剂量时,可
Ⅰ型:苷元 C3-O-(2,6-去氧糖)X-(D-葡萄糖)Y Ⅱ型:苷元 C3-O-(6-去氧糖)X-(D-葡萄糖)Y Ⅲ型:苷元 C3-O-(D-葡萄糖)Y X=1-3; Y=1-2
一般初生苷其末端多为葡萄糖。 天然存在的强心苷多数属于Ⅰ型和Ⅱ型,Ⅲ型较少。
第一节 结构类型
甲型强心苷
Ⅰ型:苷元-(2,6-去氧糖)X-(D-葡萄糖)Y Ⅱ型:苷元-(6-去氧糖)X-(D-葡萄糖)Y Ⅲ型:苷元-(D-葡萄糖)Y
模块十一 强心苷教案
4.掌握强心苷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响, 能利用化学方法区别 甲型及乙型强心苷。
4.掌握强心苷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响,能利用化学方法区别甲型及乙型强心苷。
学生情况
班级:
人数:
出勤:
教学设计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一、强心苷类化合物的概念
2.酶水解 反响条件温和、专属性强。在含强心苷的植物中, 有水解葡萄糖的酶, 但无水解α-去氧糖的酶, 所以只能水解去掉分子中的葡萄糖而保存α-去氧糖, 从而生成次级苷。
3. 碱水解
时间
70min
10min
教法教具
讲授
比拟
归纳
习题
教学 设 计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种类
试剂
特点
酰基的水解
碳酸氢钠、碳酸氢钾
〔一〕强心苷类化合物的提取
提取时需考虑强心苷在植物体中的存在形式, 同时应根据研究和生产的需要明确提取的目的是原生苷还是次生苷。
提取原生苷, 要注意抑制酶的活性, 防止酶解。原料需新鲜, 采收后要低温〔50~60℃〕通风快速枯燥、保存期间注意防潮, 同时提取过程中注意防止酸或碱的影响。可用70%~80%的乙醇为提取溶剂, 提取效率较高且可抑制酶的活性。也可参加硫酸铵等无机盐使酶变性后再用适宜溶剂提取。
〔1〕醋酐-浓硫酸〔Liebermann-Burchard〕反响
〔2〕三氯醋酸〔Rosenheim〕反响
〔3〕氯仿-浓硫酸〔Salkowski〕反响
〔4〕三氯化锑〔或五氯化锑〕反响
2. C17位上不饱和内酯环的颜色反响:
甲型强心苷C17位连接的五元不饱和内酯环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的醇溶液中发生双键转位, 生成C22活性亚甲基, 因而能与以下活性亚甲基试剂发生颜色反响。乙型强心苷在碱性醇溶液中不能生成活性亚甲基, 故无此类反响。可利用此性质区分甲型强心苷与乙型强心苷。
中药化学-第九章 强心苷
第九章强心苷考点精要:1.强心苷苷元部分的结构特点和分类;2.强心苷糖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其与苷元的连接方式;3.强心苷的理化性质(显色反应、水解);4.强心苷的提取与分离;5.强心苷的UV光谱特征;6.去乙酰毛花苷、地高辛的化学结构特点和提取分离方法。
第一节概述强心苷是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类对心脏有显著生理活性的甾体苷类。
一、强心苷元部分的结构与分类(一)结构特征天然存在的强心苷元是C-17侧链为不饱和内酯环的甾体化合物。
其结构特点如下:(1)甾体母核A、B、C、D四个环的稠合方式为A/B环有顺、反两种形式,但多为顺式;B/C环均为反式;C/D环多为顺式。
(2)甾体母核C-10、C-13、C-17的取代基均为β型。
C-10多有甲基或醛基、羟甲基、羧基等含氧基团取代,C-13为甲基取代,C-17为不饱和内酯环取代。
C-3、C-14位有羟基取代,C-3羟基多数是β构型,少数是α构型,强心苷中的糖常与C-3羟基缩合形成苷。
C-14羟基均为β构型。
有的母核含有双键,双键常在C-4、C-5位或C-5、C-6位。
(二)分类根据C-17不饱和内酯环的不同,将强心苷元分为两类。
1.甲型强心苷元(强心甾烯类)甾体母核的C-17侧链为五元不饱和内酯环(△αβ-γ-内酯),基本母核称为强心甾,由23个碳原子构成。
在已知的强心苷元中,大多数属于此类。
2.乙型强心苷元(海葱甾二烯或蟾蜍甾二烯类)甾体母核的C-17侧链为六元不饱和内酯环(△αβ,γδ-δ-内酯),基本母核为海葱甾或蟾蜍甾。
自然界中仅少数苷元属此类,如中药蟾蜍中的强心成分蟾毒配基类。
练习题最佳选择题强心苷的甾体母核特点是()A.A/B环多为反式稠合B/C环为顺式稠合C/D环多为顺式稠合B.A/B环多为反式稠合B/C环为反式稠合C/D环多为反式稠合C.A/B环多为顺式稠合B/C环为顺式稠合C/D环多为反式稠合D.A/B环多为反式稠合B/C环为反式稠合C/D环多为反式稠合E.A/B环多为顺式稠合B/C环为反式稠合C/D环多为顺式稠合[答疑编号5630090101]【正确答案】E名称A/B B/C C/D C17-取代基强心苷顺、反反顺不饱和内酯环甾体皂苷顺、反反反含氧螺杂环胆汁酸顺、反反反戊酸二、糖部分的结构特征及其与苷元的连接方式(一)结构特征根据它们C-2位上有无羟基可以分成α-羟基糖(2-羟基糖)和α-去氧糖(2-去氧糖)两类。
第九章-强心苷
章目录
难点释疑
简述强心苷的水解特点及水解产物? 强心苷的温和酸水解可使Ⅰ型强心苷苷元
和2,6-二去氧糖或2,6-二去氧糖之间的苷键 水解切断,但是2,6-二去氧糖和葡萄糖及葡 萄糖之间的苷键在此条件下不易断裂,因此水 解产物为苷元和2,6-二去氧糖、双糖或三糖。
甾体部分四个环的立体结构比较特殊,B/C环 都是反式绸合,C/D环都是顺式绸合,如为反式 则无活性。而A/B环二种绸合方式都存在,但以 顺式绸合较多。
章目录
一、强心苷元部分
根据C17上连接的不饱和内酯环不同可将强 心苷元分成两种类型。 (一)甲型强心苷元
C17位连接五元的不饱和内酯环 (二)乙型强心苷元
章目录
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积累
1. 强心苷主要有两种分类方式 根据C17上连接的不饱和内酯环不同可将
强心苷分成两种类型:甲型强心苷、乙型强心 苷;
根据与苷元直接相连的糖种类不同,可 将强心苷分为三种类型:Ⅰ型、Ⅱ型、Ⅲ型。
章目录
点滴积累
2. 构成强心苷的糖主要有2,6-二去氧糖、 6-去氧糖、D-葡萄糖,其中2,6-二去氧糖 是强心苷中的特殊糖。
章目录
四、强心苷的显色反应
(一)甾体母核的显色反应 4. 冰醋酸-乙酰氯反应(Tschugaeff反应) 5. 磷酸反应 6. 三氯化锑或五氯化锑反应
这类显色反应与皂苷中同类显色试剂显色反应 相同。
章目录
四、强心苷的显色反应
(二)五元不饱和内酯环的显色反应 甲型强心苷类C17位连有五元不饱和内酯环,
第九章 强心苷 - 安徽中医药高专
Liebermann-Burchard反应 取试样溶于冰醋酸,加 浓硫酸-醋酐(1∶20)混合液数滴,反应液呈黄 →红→蓝→紫→绿等变化,最后褪色。本反应液 的呈色变化过程随分子中双键数目与位置不同而 有所差异。 Tschugaeff反应 取试样溶于冰醋酸,加无水氯化 锌及乙酰氯后煮沸,或取试样溶于氯仿或二氯甲 烷,加冰醋酸、乙酰氯和氯化锌煮沸,反应液呈 紫→红→蓝→绿等变化,B环有不饱和双键的作用 更快。
二、构效关系
构效关系即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 系。强心苷的生物活性与结构有密切关系, 当强心苷中某些结构发生改变时,强心作 用也随之改变。强心作用与甾体母核的立 体结构、不饱和内酯环和取代基的种类、 构型有关。糖部分本身不具有强心作用, 但可以改变强心苷的水/油分配系数,影响 强心苷对心肌细胞膜上类脂质的亲和力, 进而影响强心作用的强度。
(一)酸水解
温和酸水解法用稀酸0.02mol/L~0.05 mol/L的盐酸或
硫酸在含水乙醇中经短时间(半小时至数小时)加热回流, 可使苷元与α-去氧糖之间的苷键、α-去氧糖与α-去氧糖之 间的糖苷键水解断裂,而α-去氧糖与α-羟基糖、α-羟基糖 与α-羟基糖之间的糖苷键不易被水解。
剧烈酸水解法用3%~5%的盐酸或硫酸在含水乙醇中
加温加压的条件下,可使所有的糖苷键水解。
氯化氢丙酮法(Mannich和Siewert法)强心苷
的丙酮溶液中加入1%氯化氢试剂,20℃放置两周。可水解 得到原生苷元和糖衍生物。
(二)碱水解法
酰基的水解:强心苷的苷元或糖分子中常有酰基存在,在
碱性条件下可水解脱去酰基。α-去氧糖上的酰基最易脱去, 一般用碳酸氢钠、碳酸氢钾水解就可使糖分子上的酰基除 去。羟基糖或苷元上的酰基须用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水解 才能除去。酰基的水解条件较缓和,不能使内酯环水解开 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强心苷课次:26课题:第九章强心苷第一节强心苷的结构与分类教学目的 1. 了解强心苷的含义、分类。
2. 掌握强心苷的结构类型。
教学内容 1. 强心苷的含义。
2. 强心苷的分类。
3. 强心苷的类型。
教学重点强心苷的结构类型。
第一节强心苷的结构与分类一、含义、结构和分类(一)含义强心苷类是指天然界存在的一类对心脏有显著生理活性的甾体苷类,可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节律障碍等心脏疾患,由强心苷元及糖缩合而成,其苷元是甾体衍生物,所连接的糖有多种类型。
(二)结构及分类强心苷的苷元是甾体衍生物,具有下列特征:1.苷元部分苷元部分根据在C17位上连接的不饱和内酯环不同分为两类:(1)甲型强心苷(强心甾烯类)也称甲型强心苷元C17位连接的是五元不饱和内酯环,即△αβ-γ内酯,大多数是β-构型,少数为α-构型(allo一体),其母核称强心甾。
在已知的强心苷元中,绝大多数属于强心甾烯类。
如强心甾烯。
(2)乙型强心苷(蟾蜍甾二烯类)又称乙型强心苷元或海葱甾二烯C17位连接的是六元不饱和内酯环,即△αβ,γδ-双烯δ内酯,是β-构型,其母核称蟾蜍甾或海葱甾。
自然界中仅少数几种强心苷元属于这一类型。
如蟾蜍甾二烯或海葱甾二烯。
2.其它特征:环戊烷多氢菲的结构特点:田字格结构,“山窝窝里两颗树,高山顶上一颗葱”;碳原子的编号与命名。
(1)天然存在的已知强心苷元B/C环都是反式稠合,C/D环都是顺式稠合,A/B环则顺反两种稠合方式都有,但大多数为顺式,如为反式调合,则称异强心甾。
(2)在苷元母核的C3、C14位上都有羟基,C3位上的羟基大多数是β-构型,少数为α-构型,当C3为α-构型时,命名时冠以“表(epi-)”字。
C3羟基与糖缩合而成苷键。
C14位上的羟基都是β-构型。
C10位上连接的多为甲基或其氧化产物(-CH2OH,-CHO,-COOH)。
C13位上连接的均为甲基。
(3)苷元母核的其他位置可能出现羰基、羟基、双键、环氧基等。
3.糖部分对糖结构的教学,设想通过对比分析和2-羟基糖的结构不同,导出羟基数目与化合物水溶性的关系,再对强心苷中糖结构进行分析,使学生认识强心苷中糖链的特殊性。
构成强心苷的糖有20多种,根据它们的C2位上有无羟基可以分成α-羟基糖和α-去氧糖两类,常见的有:(1)α-羟基糖除广泛分布于植物界的D-葡萄糖、L-鼠李糖外,还有:a.6-去氧糖,如L-夫糖、D-鸡纳糖、D-弩箭子糖、D-6-去氧阿洛糖等。
b.6-去氧糖甲醚,如L-黄花夹竹桃糖(L-黄夹糖)、D-洋地黄糖等。
(2)α-去氧糖a.2,6-二去氧糖,如D-洋地黄毒糖等。
b.2,6-二去氧糖甲醚,如L-夹竹桃糖、D-加拿大麻糖、D-迪吉糖和D-沙门糖等。
(三)糖和苷元的连接方式强心苷中,糖和苷元的连接方式有三种类型:Ⅰ型:苷元-(2,6-去氧糖)x-(D-葡萄糖)yⅡ型:苷元-(6-去氧糖)x-(D-葡萄糖)yⅢ型:苷元-(D-葡萄糖)y植物界存在的强心苷种类很多,以Ⅰ、Ⅱ型较多,Ⅲ型较少。
(四)结构与强心作用的关系强心苷为心脏兴奋剂,主要作用是延长传导时间,兴奋心肌。
主治慢性心脏病、心代偿失效及重症心房纤维颤动等,其强心作用主要取决于苷元部分,但糖部分对强心苷的生理活性也有影响。
1. 苷元结构与强心作用的关系(1)如前所述,强心苷元甾体母核必须具有一定的构象和C17位连接的不饱和内酯环及其β-构型是不可缺少的,若异构化为α-型(allo-体)或开环或不饱和内酯环被氢化或双键位移,均无毒性或毒性显著降低。
(2)C14位上羟基只有是β-构型的才有效,C14-βOH如与邻近的碳原子(如C8,C15)上的氢脱水形成双键或与C8脱氢成氧桥,均使强心作用减低或消失。
C14-βOH可能是保持氧的功能和C/D环为顺式构象的重要因素。
(3)A/B环顺式的甲型强心苷元,C3位羟基必须是β-构型,α-构型无活性。
(4)C10位上的甲基氧化成羟甲基或醛基或羧基后,可影响强心作用的强度或毒性,但不是决定因素。
(5)引入5β、11α、12β-羟基有增强活性作用,而引入1β、6β、16β-羟基有降低活性作用,例如异羟基洋地黄毒苷的毒性大于羟基洋地黄毒苷。
(6)在母核上引入双键,对强心作用影响不一致,引入△4(5)与引入5β-羟基的影响相似,能增强活性,而引入△16(17)则活性消失或显著下降。
(7)无论在苷元或糖基上增加乙酰基都有增强活性的作用。
2. 构成强心苷的糖对强心作用的影响构成强心苷的糖的数目和种类不同,对强心苷活性影响不同。
(1)甲型强心苷元及其苷的毒性规律一般为:苷元<单糖苷>二糖苷>三糖苷(2)单糖苷的毒性大于苷元是由于其对心肌细胞膜上类脂质的亲和力大于苷元,而二糖苷、三糖苷的毒性小于单糖苷是由于随着这些分子中糖基数目的增加,水溶性增大,亲脂性降低,与心肌细胞膜上类脂质的亲和力减弱,使强心作用减小。
(3)单糖苷的毒性次序为:葡萄糖苷>甲氧基糖苷>6-去氧糖苷>2,6-去氧糖苷。
(4)乙型强心苷元及其苷的毒性规律为:苷元>单糖苷>二糖苷。
(5)甲型、乙型强心苷元比较,乙型强心苷元的毒性大于相应的甲型强心苷元。
为了寻找更理想的强心药,可用人工合成或生物合成方法改造强心苷的结构。
课次:27课题:第九章强心苷第二节理化性质第三节检识方法—颜色反应教学目的 1. 掌握强心苷的理化性质。
2. 掌握强心苷的显色反应。
教学内容 1. 强心苷的理化性质。
2. 强心苷的显色反应。
教学重点 1. 强心苷的理化性质。
2. 强心苷的显色反应。
第二节理化性质一、理化性质(一)性状多为无色晶体或无定形粉末,中性物质,有旋光性。
C17位上的侧链为β-构型者味苦,而α-构型者味不苦,但无疗效。
对粘膜有刺激性。
(二)溶解性1. 溶解性强心苷一般可溶于水、甲醇、乙醇、丙酮等极性溶剂,难溶于乙醚、苯、石油醚等非极性溶剂。
弱亲脂性苷略溶于氯仿-乙醇(2∶1),亲脂性苷略溶于乙酸乙脂、含水氯仿、氯仿-乙醇(3∶1)等。
2. 影响溶解性的因素强心苷的溶解性随着分子中所含糖基的数目、糖的种类以及苷元中所含的羟基多少和位置不同而异。
(三)脱水反应强心苷混合强酸(3~5%HCl)加热水解反应的同时,苷元往往发生脱水反应,生成缩水苷元。
比较容易脱水的羟基有:C14-OH、C16-OH、5β-OH等等。
(四)水解反应水解法是研究强心苷组成的常用方法,分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两大类。
化学方法主要有酸水解,碱水解和乙酰解;生物方法主要有酶水解。
强心苷的苷键水解难易因组成糖的不同而异,水解产物亦不同。
1.酸水解法(1)温和酸水解用稀酸如0.02~0.05mol/L的盐酸或硫酸在含水醇中经短时间(自半小时至数小时)加热回流,可使Ⅰ型强心苷水解成苷元和糖。
此法可水解苷元和α-去氧糖之间的苷键或α-去氧糖与α-去氧糖之间的糖苷键,对α-去氧糖与葡萄糖之间的苷键不易切断,对苷元的影响小,不致引起脱水反应,对不稳定的α-去氧糖亦不致分解,故常得到双糖和叁糖。
此法不适用于16位有甲酰基的洋地黄强心苷类。
(2)强烈酸水解Ⅱ型和Ⅲ型强心苷中的糖,均非α-去氧糖,由于α-羟基阻挠了苷原子的质子化,使水解反应较为困难,不能用上法使之水解,必须增高酸的浓度(3~5%),增加作用时间或同时加压,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得到定量的葡萄糖,但易得到缩水苷元。
此外,常用冰乙酸-水-浓盐酸(35∶55∶10)混合液(Kiliani混合液)来水解强心苷类,沸水浴上加热1小时即能水解完全。
(3)氯化氢丙酮法(Mannich和Siewert法)Mannich和Siewert曾将乌本苷置于1%氯化氢丙酮中,经20℃放置2周并时时振摇,得到了乌本苷元单丙酮化合物和氯代L-鼠李糖丙酮化合物,再经稀酸水解即得乌本苷元。
用此法对铃蓝毒苷及多数Ⅱ型苷进行水解,证明它是得到原来苷元的有效方法,对Ⅲ型苷推想亦应有效(Ⅲ型强心苷主要用酶解法)。
此法多用于单糖苷中能溶于丙酮者,难溶于丙酮的苷类可用丁酮等代替丙酮。
2. 酶水解法在含强心苷的植物中,有水解葡萄糖的酶,无水解α-去氧糖的酶,所以能水解除去分子中的葡萄糖而保留α-去氧糖。
除了植物中与强心苷共存的酶外,其他生物中的水解酶也能使某些强心苷水解,尤其是蜗牛酶(是一种混合酶)几乎能水解所有的苷键,能将强心苷分子中的糖逐步水解,直至获得苷元,常用来研究强心苷的结构。
糖及苷元的类型不同,被水解难易也有区别。
3. 碱水解法碱试剂可使强心苷分子中的酰基水解,内酯环裂开、△20(22)转位及苷元异构化等。
(1)酰基水解常用来水解强心苷中酰基的碱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钡,前二个碱主要使α-去氧糖上的酰基水解,而α-羟基糖及苷元上的酰基往往不被水解;后二个碱可以使α-去氧糖上的、α-羟基糖上的、苷元上的酰基水解。
氢氧化钠的碱性太强,不但能使糖基和苷元上的酰基全部水解,而且还使内酯环破裂,故不常用。
甲酰基较乙酰基活泼易水解,提取分离用氢氧化铅处理时已有使甲酰基水解的危险。
(2)内酯环的水解NaOH或KOH水溶液可使强心苷内酯环开裂,酸化后又闭环,但在强心苷的醇溶液中加NaOH或KOH内酯环开裂,酸化后不再有可逆变化。
甲型强心苷在醇性氢氧化钾溶液中,通过内酯环的双键转移和质子转移形成C22活性亚甲基,是许多颜色反应的基础,乙型强心苷则无此反应。
4. 乙酰解法在研究强心苷的结构时,乙酰解常用来研究糖与糖之间的连接位置,如葡萄糖之间的1,6糖苷键很容易乙酰解,而1,4糖苷键较难乙酰解。
第三节检识方法—颜色反应一、颜色反应强心苷的颜色反应很多,根据颜色反应发生在分子的不同部位可以分为以下数种:1. 作用于甾体母核的反应一般在无水条件下,经强酸(如硫酸、磷酸、高氯酸)、中等强度的酸(如三氯乙酸)或lewis 酸(如三氯化锑、二氯化锌等)的作用,甾体化合物经脱水形成双键、双键移位,分子间缩合形成共轭双键系统,并在浓酸溶液中形成多烯阳碳离子的盐而呈现一系列的颜色变化。
常见的反应有:(1)乙酐浓硫酸反应(Liebermann-Burchard反应):取试样溶于冰醋酸,加浓硫酸-醋酐(1∶20)混合液数滴,反应液呈黄→红→蓝→紫→绿等变化,最后褪色。
(2)Tschugaev反应:取试样溶于冰醋酸,加无水氯化锌及乙酰氯后煮沸,或取试样溶于氯仿或二氯甲烷,加冰醋酸、乙酰氯和氯化锌煮沸,反应液呈紫→红→蓝→绿等变化,B环有不饱和双键的作用更快。
(3)磷酸反应(4)Salkowski反应:将试样溶于氯仿,沿试管壁加入浓硫酸,静置,氯仿层呈血红色或青色,硫酸层有绿色荧光。
(5)三氯乙酸氯胺T(chloramine T)反应:将试样醇溶液点在滤纸(或薄板)上,喷以三氯醋酸-氯胺T试剂(25%三氯醋酸乙醇溶液4 ml加3%氯胺T水溶液1ml混匀),待纸片干后,100℃加热数分钟,于紫外光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