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说明
第四章 推拉力计使用说明
备注:为了使推拉力计能测得准确及稳定的测试值,请务必充分利用附带的夹具。
4、维护保养
• • (1) 请勿施加超过推拉力计最大负荷的荷重,以免损坏仪器。 (2) 请按规定妥善保管和存放,避免将推拉力计保管或使用于低溫、低湿或高 溫、高湿及有腐蚀介质的场所,以免损坏仪器。
二 数显式推拉力计
1、数显式推拉力计功能:
SH系列数显式推拉力计是新一代通用型便携式推拉负荷测试仪器,具有体积小、 重 量轻、容易携带、多功能、高精度等特点,适用于各种产品的推拉负荷测试、插 拔 力测试、破坏试验等,并可结合各种机台和夹具组合成不同用途的小型试验机。
2 、数显式推拉力计的规格参数
3、数显式推拉力计的特点: • ① 高精度、高分辨率; • ②上下限偏差值自由设定判断,红绿指示灯及蜂鸣器自动声 光报警设置; • ③ 测试方向显示; • ④ 可开关蓝色背光灯; • ⑤可存储10组测试数据,并自动计算存储数据平均值; • ⑥ 三种单位N(kN)、kgf(tf)和lbf(klbf)自动换算关系; • ⑦ 液晶屏上的数据可翻转显示; • ⑧具有峰值保持功能、峰值自动解除功能及解除时间自由设 定; • ⑨无操作自动关机的省电设计,关机时间自由设定; • ⑩ 串口(RS-232C)输出,连接电脑可实现曲线测试功能, 连接打印机可打印10组存储的测试数据和最大值、最小值、 平均值或不合格值判断,,连接专用机台实现到达预定停止 值使机台停止移动。
第四章 推拉力计
• 一 指针式推拉力计
• 二 数显式推力计
一 指针式推拉力计
1、推拉力计简介
• SN系列推拉力计(图4-1 )是小型 简便的推力、拉力测试仪器。具有高 精度、易操作及携带方便之优点,而 且有一个峰值切换操作旋钮,可做荷 重峰值指示及连续荷重值指示。适用 于电子电器、轻工纺织、建筑五金、 打火机及点火装置、消防器材、制笔、 制锁、渔具、动力机械、科研机构等 行业推拉负荷测试。是代替管形推拉 力计的新一代产品。 特点:手持设计,体积小巧,操作简 单,并可结合各种夹具使用;指针指 示,读数方便,测试精确度高;峰值 保持功能和连续荷重指示自由切换; 公差带指示器装置,可实现上下限设 置;N和kgf两种单位(单位可定制)同 时显示,无须单位换算; 图4-1
第四章分机功能使用说明(DOC)
第四章分机功能使用说明一、分机功能使用说明1.分机功能使用主要是对单个分机进行功能设置及使用,既可以在普通分机也可以在数字专用功能话机上编程及使用,但分机的内线呼叫等级必须不低于4级。
2.分机功能编程、使用无须进入特殊的状态,话机空闲时摘机即可进行。
3.分机功能编程、使用没有连续输入的数据,每次编程结束,都有提示音,提示音种类与系统编程同。
4.分机功能编程、使用时若要中断当前设置,拍叉或挂机均可。
5.分机功能编程、使用时所有内码端口都必须是实际存在的,否则系统给出无效音。
6.分机功能编程时,部分参数的前导0可以省略不输,如内码032可以只输32,具体参见指令说明。
7.未作特别说明,所有指令只能单机框使用。
8.数字功能话机及普通话机的分机使用功能及编程都可使用如下指令。
二、(一)分机功能总清此设置可将分机已设置的分机功能恢复成初始状态。
指令*00 AAAA*说明1.该指令用于清除本分机的部分设置,分机设置时AAAA不输。
2.取消的功能为:提机直拨、热线电话、勿打搅、呼叫转移、遇忙转移、帐号使用、帐号驻留、代接封锁、闹钟设置、定时器设置初始设置无相关编程提机直拨、热线电话、勿打搅、呼叫转移、遇忙转移、帐号使用、帐号驻留、帐号驻留撤消、代接封锁、闹钟设置、定时器设置二.(2)更改分机密码每部分机都有一个自己的专有密码,用户可以随时修改。
指令*10 AAAA*BBBB*CCCC*说明1.AAAA为旧密码,BBBB和CCCC为新密码,密码长1~4位。
2.密码可用字符为0~9,密码中的前导0不能省略。
3.若用户忘记了已修改的分机密码,可由系统管理员将该分机重新弹性编码一次,分机密码即恢复为初始设置“0000”。
举例某部分机原密码为1234,改为0987。
设置如下:1.摘机2.*10 1234* 0987* 0987*初始设置初始密码为“0000”相关编程无二.(3)设置分机等级及自锁分机可在系统等级规定的范围内随意调整自己的使用等级,满足实际需要。
人教版《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编写说明
2021年4月Vol.39No.07中学物理•专论一聚焦新教材•人教版《杨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更章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编写说明魏昕(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100081)摘要:对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四章“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的编写意图进行梳理、说明.明确本章结构的设计特点,展现教材编写的逻辑线索,对教材中如何落实学科的核心素养目标进行了解读•在具体说明中,围绕本章的具体内容进行细致说明并给出教学建议.关键词:原子结构;波粒二象性;物理核心素养;编写说明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在量子力学建立之前,玻尔曾在前人关于原子结构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普朗克、爱因斯坦等提出的量子概念建立了前期量子论,可以部分地说明原子的若干性质•虽然玻尔的理论能够解决的问题有限,文章编号:1008-4134(2021)07-0016-03并且被后来的量子力学所取代,但是应该看到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中,每一重大进展都是建立于在此之前的认识之上,必须明确问题所在,进行新的观察和理论研究,不是凭空一蹴而就的•教材以上述科学发展的作者简介:魏昕(1986-),男,青海人,博士,副编审,研究方向:物理课程与教材.人突然下蹲或起立时,体重计的示数是变化的,由于过程很快,很难看清具体是怎么变化的,但可以看到体重计的示数是变化的,不是总等于人的体重的•这种学生亲身体验跟前概念里的超重和失重不一样,对超重和失重现象的理解和内化有很大帮助•3.3合理设计合作任务,让学生便于观察、思考(1)课前改装好弹簧测力计•把橡皮筋套进测力计的刻度盘的两端,在橡皮筋上夹上两片红色的硬纸片(或是方形泡沫),指针在两纸片之间.当指针上移时上面的纸片会上移,指针下降时会推动下面的纸片下移•这样做便于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变化情况,也可以纪录指针上升或下降的最大示数.(2)由于生活中的失重和超重现象的过程一般很快,而本节课选取课前拍摄的不同运动情况下的电梯中台秤(弹簧秤)的示数的视频,把失重和超重的过程“延长”,学生可以“慢”下来观察5种不同过程的视重,把示数和运动过程结合在一起分析•这就要求拍摄的电梯上升或下降的楼层应不少于4层.3.4异质分组、明确分工有利于开展合作学习根据异质分组原则分配任务和合作,按编号分配学习任务,公平、明确,共同参与.而同号同学互相核对结果、解释和交流,互相帮助,确保每个同学都弄懂.专家组合作学习后回到原来的基组,每位同学讲解,平等的、充分的交流和展示,以最大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由于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亲历分析推理、解析交流的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超重和失重现象的理解和内化,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科学思维和解释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参考文献:[1]袁勇,林桂红,付民,吴巧燕.目标协同结构法合作学习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一以楞次定律”一节课为例[J]•课程教学研究,2019(07)=28-35.[2]张玉彬.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7.[3]麦建华,袁勇.物理合作学习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一基于卡干结构法的应用〔J].课程教学研究,2018(02):74 -80+1.[4]牟尚婕,潘鸯鸯,盛群力.聚焦卡干合作结构法:使合作学习成为课堂常态[J].课程教学研究,2015(03):4-10.[5]约翰逊,史密斯著.刘春红,孙海法译.合作性学习的原理与技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美)斯宾塞•卡干,(美)米格尔•卡干,(美)劳里•卡干著.马斯婕,盛群力译.59种卡干合作学习结构[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9.[7]马兰.合作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岀版社,2005.(收稿日期:2021-02-05)・16・中学物理Vol.39No.072021年4月历史脉络为线索,通过对黑体辐射理论、光电效应、原子模型的发展、粒子波动性,以及波粒二象性等重要内容的介绍,展示了量子理论的建立过程,在讲授相关知识的同时,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体会物理观念转变的过程,了解当中蕴含的思想和方法.1全章概述《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要求:(1)了解人类探索原子及其结构的历史•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通过对氢原子光谱的分析,了解原子的能级结构.(2)通过实验,了解光电效应现象.知道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及其意义•能根据实验结论说明光的波粒二象性.(3)知道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了解微观世界的量子化特征.体会量子论的建立对人们认识物质世界的影响.《物理(必修第三册)》中在对黑体、能量子等概念初步描述的基础上,本章第一节主要介绍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通过实验规律与经典电磁辐射理论的矛盾,引出普朗克的能量量子化假说.第二节介绍光电效应实验规律,以及爱因斯坦提出光子概念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此外,本节又介绍了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不仅具有能量,而且具有动量,光子的动量与光的波长和普朗克常量有关•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从此,人们意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第三、四节主要涉及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第三节介绍电子的发现过程,以及卢瑟福提岀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第四节介绍了氢原子光谱的规律,以及玻尔在核式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原子理论•第五节主要介绍了粒子的波动性,波的频率、波长与粒子的能量和动量的关系,以及粒子波动性的实验验证.本章在核心素养方面有以下考虑:(1)物理观念•通过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的学习,促进对于微观世界物质、能量特点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物质观、能量观•此外,学生通过物理学史能够领略到经典物理观向量子物理观发展的过程,体会到量子理论不仅以其概念、原理揭示了自然界中物质运动的诸多规律,而且这一重大发现,同时改变了人们的自然观、科学观,思考这一过程中促使观念转变的重要因素以及所蕴含的思想方法,为学生今后物理观念乃至科学观的发展奠定基础.(2)科学思维.本章介绍了黑体、能量子、电子、原子、波粒二象性等一系列物理模型,通过对这些模型的学习,体会建立过程中的思维特征,促进学生建模能力的提升•此外,这些模型具有紧密的联系,体现了物理学逐步发展的特点,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生也能够体会到创新的内涵,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创新当中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3)科学探究.学生既可以通过实际动手学习科学探究,也可以通过了解前人的探究活动学习科学探究.本章所涉及的内容,对于学生自己动手探究而言难度较大,教材通过对原子结构发展的介绍,体现了当时物理学家的探究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探究微观世界的方法与途径,拓展他们对科学探究本身以及如何学习科学探究的理解.(4)科学态度与责任.本章中再现了多位著名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他们严谨、不放过细节,同时又大胆、敢于提问与想象,这些优秀品质能够感染学生,加深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有助于提升自身品格.教材在本章最后介绍了量子力学的应用,展现了量子力学与现代生活的密切联系,希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时安排建议第1节普朗克黑体辐射理论1课时第2节光电效应1课时第3节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1课时第4节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的原子模型1课时第5节粒子的波动性和量子力学的建立1课时2具体说明2.1突出量子理论对人类物理观念的改变在普朗克提出能量子假说之前,人们已经知道场与物质能够发生相互作用,并且相互交换能量,但认为这种能量交换是连续的.1900年,在黑体辐射现象面前,普朗克作出了与经典观念相冲突的假设,即辐射的能量是一份一份地向外发出的,而且实验证实他是正确的.1905年,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发展出了光子的概念.随后,德布罗意从类比和对称性的角度岀发,认为在对实物粒子的研究上,可能过多地强调了粒子性,而忽视了粒子存在的波动性•这种思考导致了一种新的物理观念——物质具有波粒二象性被树立起来•至此,原有的观念——物质或者只能是粒子、或者只能是波的观念被破除了.新的观念深刻地改变了人们对科学的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与思考:对于宏观对象,我们可•17•2021年4月Vol.39No.07中学物理以根据直接经验,建立粒子模型和波动模型进行研究,并得出它们的运动规律•对于微观粒子,虽然缺少感官的直接认识,但是我们也要建立一些模型来研究它们的运动规律,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就是这样的模型•即使这一模型与学生的直接经验十分不符,但只要基于它所建立的概念及理论与实验结果一致,就说明该模型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正确地代表我们要研究的对象.2.2拓展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拓展对科学探究的认识,知道既可以通过实际动手来学习科学探究,也可以通过了解科学家的真实探究历程来了解科学探究.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过原子的结构,但并不了解这些知识的获得过程•本章教材介绍了人类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深入认识原子结构的,学生通过这段历史可以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人类研究微观对象的方法和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发展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教材将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现电子•线索如下:(1)根据实验现象提出问题——阴极射线究竟是电磁辐射还是带电微粒?(2)汤姆孙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情况断定它的本质是带负电的粒子流,并求出了这种粒子的比荷•(3)汤姆孙进一步发现,用不同材料的阴极做实验,所得比荷的数值都是相同的,这说明不同物质都能发射这种带电粒子,它是构成各种物质的共有成分.(4)汤姆孙通过比较阴极射线粒子的比荷与氢离子的比荷,认为阴极射线粒子电荷量的大小与一个氢离子的电荷量相同,后来他用实验证明了自己的猜想,阴极射线粒子即为电子•(5)密立根实验精确测定了电子电荷量,并发现电荷是量子化的,任何带电体的电荷只能是电子电荷量的整数倍.(6)汤姆孙进一步对光电效应、热离子发射、B射线等新现象进行研究,发现它们当中都包含电子.第二阶段:认识原子的结构•线索如下:(1)汤姆孙发现电子后,提出了原子的“西瓜模型”;(2)a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西瓜模型”的正确性;(3)根据a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卢瑟福提岀了自己的原子结构模型一一核式结构模型;(4)卢瑟福以核式结构模型为依据,利用经典力学计算了各个方向散射的a粒子的比例,结果与实验事实相一致,证明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正确性.第三阶段:在对电子运动的研究中,经典电磁理论遇到了矛盾,玻尔提出了新的观念.线索如下:(1)经典电磁理论无法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2)玻尔提出新的假设,即轨道和能量具有分立性,并进行了数学推理;(3)理论计算与氢光谱实验等结果一致,证实原子玻尔模型的有效性;(4)玻尔模型不能解释比氢原子稍复杂的原子的光谱,仍具有局限性.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可以体会到:理论和实验相互促进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理解•科学家在对实验、事实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能够对其进行描述和解释的模型或假说,这些模型或假说又要在后续的实验中接受检验,正确的被接受,与实验不符的则被否定,或是在新的实验基础上再次提出新的假说•学生应当认识到,真实的科学探究就是这样不断交错展开的,科学就是这样不断向前发展的.2.3引导学生体会创新思维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教材希望学生通过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能够体会创新的思维方式,正确认识创新当中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例如,在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中,汤姆孙发现电子后提出了“西瓜模型”,但这一模型与a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不相符,因此被卢瑟福提出的核式结构模型所替代.但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核式结构模型又无法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的分立光谱,于是,玻尔保留了其合理的部分一有原子核存在,而滨弃了其他不合理的部分,发展岀了半经典、半量子的玻尔原子理论.同样,玻尔原子理论也具有局限性,虽然它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但面对稍微的或更复杂一点的原子,玻尔原子理论也无法解释它的光谱现象•在随后的量子理论中,玻尔提出的定态和跃迁的概念被保留,而经典粒子的观念——将电子的运动看作经典力学描述下的轨道运动便被抛弃了.从以上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历程可以看出,新、旧理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物理教学应该在帮助学生熟知已有知识体系的同时,培育学生正确看待这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以及对新事物敏感的思维品质,鼓励他们敢于解脱传统观念,勇于提出新见解.(收稿日期:2021-01-20)•18•。
01 第四章备课说明【教案】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理
本章备课说明一、本章课标要求基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章课标要求如下:1.借助地图和相关资料,举例描述中国农业、工业等生产活动的分布,并用实例说明科学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中国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征,以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022年版课标中添加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师课上可适当补充。
本章内容是在中国自然地理知识学习基础上过渡到部门地理的学习,以自然地理为基础,学习交通运输业发展、工农业的分布与发展。
结合图表和相关资料,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得出中国交通线、农业和工业的分布特点,形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区域认知素养;结合图文资料,学生能够归纳影响交通运输、农业和工业布局的因素,形成从地理综合的视角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综合思维素养;通过设计旅游线路或规划工农业布局或通过实地考察研学、野外考察等方式,学生可以培养地理实践能力;通过学习工农业因地制宜,学生能够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人地协调观;通过学习“科学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等知识,学生能够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与情怀,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本章教材分析“中国的经济发展”是课标要求中认识中国全貌的重要内容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但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学习本章内容,旨在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展望经济发展前景,形成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
本章内容共分三部分。
第一节: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本节内容共有两个标题,思路也非常明确。
教材首先介绍了如何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接着介绍了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第二节:农业。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本节共分四个标题:“农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
四川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第四章混凝土工程说明
搅 拌 楼 规 格2×3.0m3自落式
常 态混凝土1.00
加 水混凝土1.00
加粉煤灰混凝土1.10
碾 压混凝土1.30
搅 拌 楼 规 格4×3.0m3自落式
常 态混凝土1.00
加 水混凝土1.00
加粉煤灰混凝土1.10
3.搅拌机(楼)清洗用水已计入拌制定额的零星材料费中。
4.混凝土拌制定额按拌制常态混凝土拟定,若拌制其他混凝土,则按表4-1系数对定额进行调整。
表4-1
搅 拌 楼 规 格1×2.0m3强制式
常 态混凝土1.00
加 水混凝土1.20
加粉煤灰混凝土1.00
四川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第四章 混凝土工程
说 明
一、本章包括现浇混凝土、碾压混凝土、预制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定额共79节。
二、混凝土定额的计量单位除注明者外,均为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成品实体方
三、现浇混凝土、碾压混凝土、预制混凝土部分包括预制混凝土构件吊(安)装、钢筋制作及安装,混凝土拌制、运输等定额。适用于拦河坝、水闸、船闸、厂房、隧洞、竖井、明渠、渡槽等各种水工建筑物工程。
垫层:指敷设于填筑体表面与沥青混凝土之间的过渡层。
封闭层:指面板或斜墙最表面,涂刷于防渗上层层面的沥青胶涂层。
涂层:指涂刷在垫层、整平胶结层、排水层或防渗层表面起胶结作用或保护下层作用的沥青制剂或沥青胶。包括乳化沥青、稀释沥青、热沥青胶及再生橡胶粉沥青胶等。
岸边接头:指沥青混凝土斜墙与两岸岸边接头的部位。
十九、沥青混凝土铺筑、涂层、运输等定额,适用于堆石坝上游面及库盆全面防渗处理,堆石坝和砂壳坝的心墙、斜墙及均质土坝上游面的防渗处理。
人防工程——第四章、施工组织机构说明
第四章、施工组织机构说明第1节管理机构设置为确保优质、高速、安全、文明地完成泰安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体育场人防工程(901工程)的建设任务,本工程开工后,按照项目法施工管理,我公司对本项目进行两级管理,一是公司组成由公司总经理任领导,各相关处室负责人组成的项目指挥部,以确保该工程施工所需的各种资源的及时到位和全面履行合同中我公司的各项承诺的实现;二是配备我公司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一级建造师担任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简历见附表-二),对工程施工进行组织、指挥、管理、协调和控制。
项目经理部本着科学管理、精干高效、结构合理的原则,设项目经理一名、项目技术负责人一名组成项目管理层。
由我公司统一组织劳务作业层施工承包范围内的土建及安装工程。
工程指挥部及项目经理部主要施工管理人员简历见附表二,项目部组织布置如下图:第2节管理机构职能1指挥部管理职能1.1贯彻执行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
1.2指挥部管理层要向项目人员解释和说明本工程项目合同、项目设计、项目进度计划及配套计划、协调程序等文件。
1.3做好施工准备,落实具体计划,形成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系统。
1.4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预见问题,处理矛盾。
1.5建立高效率的通讯指挥系统。
1.6对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和场容等进行监督管理、考核验收、全面负责。
1.7组织好项目生产调度会、项目经济活动会等关键性会议。
1.8组织制定项目经理部各类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和各项规章制度,搞好与公司各职能部门的业务联系和经济往来,每月向公司经理报告工作。
1.9严格财经制度,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推行项目内部承包责任制。
1.10按照公司与业主签定的工程承包合同,严格履行全部合同条款。
2 项目部管理人员职责2.1、项目经理主要职责:(1)代表企业法人对工程项目实施全面管理,贯彻实施公司的质量方针。
(2)科学地管理人、财、物等生产要素,确保项目承包合同中规定的各项指标全面落实。
第4章 4.2 概要设计说明书
4.3 设计原理 “我们对付复杂问题的最重要的办法是抽象,因此, 对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应该立刻用计算机指令、数字和 逻辑符号来表示,而应该用较自然的抽象语句来表示, 从而得出抽象程序。抽象程序对抽象的数据进行某些 特定的运算并用某些合适的记号(可能是自然语言) 来表示。对抽象程序做进一步的分解,并进入下一个 抽象层次,这样的精细化过程一直进行下去,直到程 序能被计算机接受为止。这时的程序可能是用某种高 级语言或机器指令书写的。” 随着软件开发工程的进展,在软件结构每一层中的 模块,表示了对软件抽象层次的一次细化。层次结构 的上一层是下一层的抽象,下一层是上一层的求精。 通过逐步分解对功能的宏观陈述而开发出层次结构, 直至最终得出用程序设计语言表达的程序。所以说, 逐步求精与抽象是一致的。
4.2.2.2总体设计 在概要设计说明书的总体设计部分, 要说明 系统的需求规定、运行环境、基本设计概念 和处理流程、模块结构等。分别叙述如下:
4.2.2.2总体设计 1. 需求规定 2. 运行环境 3. 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4. 概要设计模块结构图与描述表
4.3 设计原理
4.3.1 模块化 软件结构是软件模块之间关系的表示,它决定了整 个系统的结构,也确定了系统的质量。那么何为模块? 模块在程序中是数据说明、可执行语句等程序对象的 集合,或是单独命名和编址的元素,如高级语言中的 过程、函数、子程序等。在软件的体系结构中,模块 是可组合、分解和更换的单元。模块具有以下几种基 本属性: ⑴接口:指模块的输入与输出。 ⑵功能:指模块实现什么功能。 ⑶逻辑:描述内部如何实现要求的功能及所需的数 据。 ⑷状态:该模块的运行环境,即模块的调用与被调 用关系。
4.3 设计原理 即单独解决问题P1和P2所需的工作量之和比把P1和 P2组合成一个问题来解决时所需的工作量要少。这正 是模块化提出的根据:把复杂问题分解成许多容易解 决的小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是,模块化设计并不意味着无限地划分模块。开 发软件过程中,为了追求较少的工作量使模块数目增 加,确实使每个模块的规模减少,但随着模块数目的 增加,设计各模块间接口所需的工作量也将增加。因 此,每个程序都相应地有一个最适当的模块数目M,才 能使系统的开发成本最小,如图3-1描述了模块化与软 件成本的关系。
01 第四章本章备课说明【教案】七年级上册地理湘教版
本章备课说明一、本章课标要求基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章课标要求如下: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空间分布特点。
2.通过阅读图像、观看视频或实地考察等,描述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及其变化。
3.运用反映人种、语言、宗教、习俗等内容的图片资料,描述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树立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识。
人口要素是认识全球的人文环境的开始。
从区域范围上着眼于全球,课标要求的重点是从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空间分布两个角度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人口状况;聚落是人类的聚居地,城镇和乡村为聚落的两大类型。
课标要求主要包括聚落景观特征和聚落变化两方面;景观特征首先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描述,在不同时间尺度中观察并描述;“描述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内容要求,要初步认识文化的含义,从群族历史、语言文字、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多方面、多角度,尤其是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对文化进行理解。
二、本章教材分析本章涉及课标“世界地理”中的“居民与文化”,这部分课程内容由人口与人种、聚落、丰富多彩的文化(语言、宗教)3个方面构成,共安排了“世界的人口”“世界的聚落”和“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三节内容。
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7—9年级地理学习所要形成的基本观念之一,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人口问题及其影响是形成正确人口观的重要知识基础。
教材在“世界的人口”一节中,以“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和“世界的人口问题”为目标题,通过文字叙述和活动设计,力求让学生认识到人口自然增长如果不能与社会生产以及资源、环境相协调,就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而适度的人口自然增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之一。
人口分布的差异包括人口密度的差异和人种分布的差异。
“世界的聚落”一节在让学生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去发现不同文化所特有的价值。
学生只有了解了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及其差异,才能明白各种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
STATA第四章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命令输出结果说明
第四章 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命令与输出结果说明·单因素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又称为Oneway ANOVA,用于比较多组样本的均数是否相同,并假定:每组的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具有相同的方差,且相互独立,则无效假设。
原假设:H0:各组总体均数相同。
在STATA中可用命令:oneway 观察变量分组变量[, means bonferroni]其中子命令bonferroni是用于多组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检验。
例:测定健康男子各年龄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见表,问:各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均数之间的差别有无显著性?健康男子各年龄组淋巴细胞转化率(%)的测定结果:11-20 岁组:58 61 61 62 63 68 70 70 74 7841-50 岁组:54 57 57 58 60 60 63 64 6661-75 岁组:43 52 55 56 60用变量x 表示这些淋巴细胞转化率以及用分组变量group=1,2,3分别表示11-20岁组,41-50岁组和61-75岁组,即:数据表示为:x 58 61 61 62 63 68 70 70 74 78 54 57 group 1 1 1 1 1 1 1 1 1 1 2 2x 57 58 60 60 63 64 66 43 52 55 56 60 group 2 2 2 2 2 2 2 3 3 3 3 3则用 STATA 命令:oneway x group, mean bonferroni| Summary of xgroup | Mean ①-------------+------------1 | 66.52 | 59.8888893 | 53.2------+------------Total | 61.25 ②Analysis of VarianceSource SS df MS F Prob > F-------------------------------------------------------------------------------Between groups 616.311111③ 2 ④ 308.155556⑤ 9.77⑥ 0.0010⑦Within groups 662.188889⑧ 21⑨ 31.5328042⑴-------------------------------------------------------------------------------Total 1278.50 23 55.586956(2)Bartlett's test for equal variances:chi2(2) = 2.1977 (3)Prob>chi2=0.333Comparison of x by group(Bonferroni)Row Mean- |Col Mean | 1 2-------------- --|--------------------------------------2 | -6.61111 (4)| 0.054 (5)|3 | -13.3 (6) -6.68889(8)| 0.001 (7) 0.134 (9)①对应三个年龄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均数;②三组合并在一起的总的样本均数;③组间离均差平方和;④组间离均差平方和的自由度;⑤组间均方和(即:⑤=③/④);⑧组内离均差平方和;⑨组内离均差平方和的自由度;(1)组内均方和(即:(1)=⑧/⑨);⑥为F 统计值(即为⑤/(1));⑦为相应的p值;(2)为方差齐性的Bartlett检验;(3)方差齐性检验相应的p值;(4)第二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样本均数—第一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的样本均数的差;(5)第二和第一组均数差的显著性检验所对应p 值;(6)第三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样本均数—第一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的样本均数的差;(7)第三和第一组均数差的显著性检验所对应的 p 值;(8)第三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样本均数—第二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的样本均数的差;(9)第三和第二组均数差的显著性检验所对应的p 值。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本章备课说明
本章备课说明一、本章课标要求基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章课标要求如下:·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模拟播报天气。
·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阅读某地区气温、降水数据资料,并据此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描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结合实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明天气和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其中“模拟播报天气”属于2022年版课程标准新增内容,目的是突出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让我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二、本章教材分析本章主要包括四节内容。
第一节是多变的天气,主要介绍了天气的含义及天气预报;第二节是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主要介绍了气温的测量和变化,还有气温的分布规律;第三节是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主要介绍了降水的测量和变化,还有降水的分布规律;第四节是世界的气候,主要介绍了气候的特征和差异、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还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本章是对前面内容的整合和深化,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及其他地理工具,观察并说出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要素的基本状况,以及自然环境要素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本章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善于表现,但是思想还不够成熟,因此课上可设计贴近生活的、多种多样的活动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运用全球或区域资料,结合具体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情境;用地球仪、地图、遥感影像、影视资料、数据可视化图等资料,结合若干能够反映地理环境特点的素材,如世界气候之最等,帮助学生认识全球自然环境的基本状况,提高学生对有关全球议题的理解能力。
第四章-基本信号显示的图解与说明
第四章基本信号显示的图解与说明一、进站色灯信号机进站信号机(含接车进路信号机和接发车进路信号机)显示下列信号:(一)进站信号机(四显示自动闭塞区段除外)以下解释适用于半自动闭塞、自动站间闭塞和三显示自动闭塞。
1.一个绿色灯光——准许列车按规定速度经正线通过车站,表示出站及进路信号机在开放状态,进路上的道岔均开通直向位置,见图4—1。
说明:进直出直,进路上列车信号机均在开放状态,通过车站。
2.一个黄色灯光——准许列车经道岔直向位置,进入站内正线准备停车,见图4—2。
说明:进直出弯。
只要发车进路经过道岔侧向,不论道岔号(辙叉号)是多大,进站信号机均显示黄灯。
3.两个黄色灯光——准许列车经道岔侧向位置,进入站内准备停车,见图4—3。
说明:经辙叉号18号以下道岔的侧向接车,不论次一架信号机开放与否,进站信号机均显示两个黄灯。
4.一个黄色闪光和一个黄色灯光一一准许列车经过18号及其以上道岔侧向位置,进入站内越过下一架已经开放的信号机,且该信号机的进路经道岔的直向或18号及其以上道岔的侧向位置,见图4——4(a)。
说明:图中带圈道岔是指18号及其以上道岔,显示黄闪、黄时,必须同时满足如下条件:——接车进路开通侧向位置的道岔必须是18号及其以上道岔;——发车信号机在开放状态;——发车进路上道岔均开通直向位置,或开通侧向位置的道岔必须是18号及其以上道岔。
图4—4(b)是作对照用的,说明虽经18号及其以上道岔侧向位置,但后一架信号机关闭或经小于18号道岔侧向位置开通进路时,仍应显示两个黄灯。
5.一个红色灯光——不准列车越过该信号机,见图4—5。
6.一个绿色灯光和一个黄色灯光——准许列车经道岔直向位置,进入站内越过下一架已经开放的接车进路信号机准备停车,见图4—6。
说明:下一架接车进路信号机(或接发车进路信号机)显示一个黄灯,注意下一架正线上的进路信号机应设成接车性质的信号机,如图4—6最下面站场的正线上的进路信号机,尽管无两个黄灯的显示,也要设成接发车进路信号机,因为接发车信号机能区分进路的弯与直。
第四章功能指令说明及应用
第四章功能指令说明及应用基本功能指令一览表(续)条件跳转 [CJ]CJP16位指令CJ(连续执行型)3步CJP (脉冲执行型)适用软元件指针(P)可以指定下列编号·P0~P127·指针编号可作变址修改功能和动作作为执行序列的一部分的指令,有CJ、CJP指令,可以缩短运算周期。
在上图示例中,如果X000“ON”,则从0步跳到23步(标记P0的后一步)。
X000“OFF”时,不进行跳转,顺序执行。
当X000“ON”时,进行跳转,跳转中的线圈动作如下:●Y、M、S保持以前动作;●T在跳转前若没有触发,跳转后即使触发,定时器也不动作。
若被触发,时钟继续运行,但触点不动作,当X000“OFF”时,触点立即动作;●C在跳转前若没有触发,跳转后即使触发,计数器不动作。
若被触发,计数中断,当X000“OFF”时继续计数;●功能指令跳转后不动作;●定时器及计数器的复位指令在跳转外时,计时线圈及跳转的计数线圈复位(接点复位及当前值的清除)有效;●对END步跳转,需标明标号(P0~P127都可以),线圈动作如上。
●主控制指令和跳转指令的关系及动作如下,·从MC外向MC内跳转时,与MC的动作无关,即使M100处于“OFF”状态下,P0以下M100视为“ON”;·从MC内向MC内跳转时,M100处于“OFF”时,不能跳转;·从MC内向MC外跳转时,M100处于“OFF”时,不能跳转,当M0“ON”时,可跳转,但MCR无效子程序调用[CALL]子程序返回[SRET]●若X001“ON”,则执行调用指令跳转到标记P11步,执行完通过执行SRET指令返回原来的步,再往下执行;●在FEND指令后对标记(子程序)编程;●CJ指令的标记和子程序的标记不能重复编号;●在子程序内最多可以允许有四层嵌套,如上例,还可增加2层,整体而言可做5层;●指针编号可作变址修改,如P0Z(0+12=12),如果变址得出的编号没有,嵌入式PLC停止工作。
软件工程第四章形式化说明技术
N
姓名 学号
性别 系
学生
N
M
学
年级 成绩
课程号
课程
课名
学时
学分
图3.2 某校教学管理ER图
3.5 数据规范化
通常用范式定义消除数据冗余的程度。第一范式(1 NF)数据冗余度 最大,第五范式(5 NF)数据冗余度最小。但范式级别越高,(1)存 储同样多数据需要分解成更多张表,“存储自身”的过程越复杂;(2) 数据存储结构与基于问题域的结构间的匹配程度也随之下降,需求变 化时数据稳定性下降;(3)需要访问的表增多,性能下降。(第三范式) 第一范式:每个属性都是原子值 第二范式:满足第一范式条件,每个关键字属性都仅有关键字决定 第三范式:符合第二范式条件,每个非关键字属性都仅有关键字决 定,并且一个非关键字属性值不依赖于另一个非关键字属性值
用户和开发人员共同组成联合小组
加强联系 促进交流 增进合作
3.2.2 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求精
借助数据流图、数据字典、IPO图等,细化、完善详 细的数据流图,等到各处理环节对应的功能。
需要分解
有补充修正
分析追踪数据 流图
用户复查
无补充修 正
细化 数据流图
不需分解
图3.1 需求分析基本过程
3.2.3 简易的应用规格说明技术
3.7.3 IPO图
在需求分析阶段可以使用IPO图简略地描述数据流图中各个处理 的基本算法(着重说明处理功能而不是具体实现功能的算法)。 当然,在需求分析阶段,IPO表中的许多附加信息暂时还不具备。 但是,在软件设计阶段可以进一步补充、修正这些表,继续作为 设计阶段的文档。这正是在需求分析阶段用IPO表作为描述基本算 法的工具的重要优点。
(1)选择合适的形式化方法;适用于当前项目 (2)需要形式化,但不能过渡形式化,不能放弃传统的需求 表达方法; (3)应该估算成本; (4)应该有形式化方法的专家提供指导; (5)不应该放弃传统的开发方法;
第四章“运用多种方法说明”教学简案
在 中学 的各 种 实 用 文体 中 ,
除 记 叙 文 之 外 , 可 能 最 重 要 的就 是 说 明性 文 体 了 。 初 中 到 高 中 , 从 学 生 在 课 内学 过 近 1 0篇 说 明 文 , 应 该 说 已掌 握 了说 明文 的基 本 特
@◎@
|
l
点 、 明 的顺 序 、 见 的 说 明 方 法 说 常
等 基 础 知 识 ,但 是 学 生 在 实 际 的 学 习 中 ,在 内 心 深 处 往 往 十 分 排 斥 这种 “ 燥 ” 文体 。在教 学实 枯 的 践 中 , 们还 发现 , 着 年级 的增 我 随
目豳
一
、
情境 创设
q 文 学讯。 8 话孰 通 2^A 。, 9
三 、 讨 巩 固 研
或 两 种 以上 非 对 立 的 事 物 加 以 对
点拨学生所写“ ” 片段 , 比, 雪 的 以显 示 事 物 的异 同 、 劣 或 高 优
种 说 明 方 法 的 要 点 ,熟 练 运 用 多 种 方 法 ,提 高 说 明 文 写 作 的 感 悟
能力 和应用 能力 。 过 程 和 方 法 :通 过 说 明 文 写
者 之一 。 教 的《 执 数 学 的 光 彩 》 一 课 教
学 光 盘 已 由 人 教 社 出版 发 行 。
领 学 习 。 同 时 注 意 区别 记 叙 性 写 王 惠 丽 ,首 都
师 范 大 学 附 属 丽 泽
作 与 说 明 性 写 作 的 区别 。 注 意 强 调说 明方式 的多项运 用 。
二 、 典 范 例 经
1不 能 准 确 区 9- 定 义 和 作 . ) 下
诠 释 这 两 种 说 明 方 法 ,对 其 含 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说明
教学参考
0315 1553
第四章说明
教学目标
一、了解特写这种新闻体裁的特点,体会新闻性与文学性的有机结合。
二、把握人物特写、场景特写的不同特点。
三、把握人物特写、场景特写的写作要领,尝试写作新闻特写。
教学设想
“知识导引”部分关于特写这种体裁的相关知识,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主要由学生自主阅读。
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做一些点拨、指导。
指导时,要注意援引课内外的实例,不要灌输太多的术语。
本单元所选的三篇课文,都是典范的特写精品,既具有新闻的一般特征,又富有很强的文学性,在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从新闻性和文学性两个方面,紧扣特写的写作特色来组织教学。
《毛泽东先生到重庆》是一篇人物特写,抓住了毛泽东到重庆参加国共谈判时的几个细节,表达了广大民众对于和平的渴望,并出色地展现了毛泽东平易近人、朴实诚恳的形象。
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一些背景知识,像国民党的舆论封锁和歪曲宣传,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笔下的毛泽东形象。
其次,作为中共地下党员,一方面要为毛泽东来渝的诚意作宣传,一方面又要应付国民党的新闻检查,因此在写作时,她尽量客观、冷静,不表露自己激动的心情,但在某些场面的描写中还是能够体现出的激动和兴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隐藏的情感。
再次,为了传达给读者一个真实的毛泽东形象,敏锐地捕捉了几个细节,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这些细节,讨论其表达效果。
《梦碎雅典》也是一篇人物特写,描写了一位失败的英雄,在她的身上有着似乎永远摆不脱的宿命,但她一次次站在起跑线上,用自己的行动阐释着奥林匹克永不言败的精神。
教学这篇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奥蒂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永不言败的精神,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这篇文章以情动人,的情感
由同情、悲壮开始,升华到赞扬、敬佩,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这种情感的变化。
另外,细节描绘、蒙太奇的表现手法、背景材料的巧妙穿插,也都是课文最突出的特色,要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漫步在无人区》是一篇场景特写。
深入位于以色列阵地和法塔赫最靠近前线的一个哨所之间的战争腹地,通过自己的视觉和听觉观察、体验着周围的环境,感受着交战双方的心理状态,真实记录了巴以战争战场的可怕氛围。
出色的环境描写和人物语言的真实记录是课文的主要特色,教学时要抓住这两个特点把握主要内容。
课文教学完成后,建议老师用一堂课的时间对所学内容进行一下总结,关键是引导学生比较新闻特写与一般的人物特写及场景特写的不同,认识新闻特写的新闻属性。
相关资料
“特写”这个名称取自于电影学术语,是一种以描写为主要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的片断和细节,做形象化的再现或放大的新闻体裁。
人们对特写的体裁归属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有人把它视为消息的一种,称为特写性消息,还有人把它等同于通讯,称为特写性通讯,我们更愿意把它看做与消息、通讯并列的新闻体裁。
因为它兼具消息和通讯的某些特征,比如在报道的具体、细致方面,与通讯比较接近,而在报道的迅速、及时方面则与消息相同。
特写的出现,与电台记者的现场报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早期的新闻报道中,文字记者更倾向于对某一事件或者状态进行来龙去脉的把握;而电台记者则善于将他所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一切,用最鲜活的语言予以记录和讲述。
这种报道方式体式灵活,较少约束,可以随时插入对新闻现场或者被报道主体的细节铺陈,大大增加了报道文章的可信度和感染力,因此为文字记者广泛采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新闻体裁。
美国丹尼尔·威廉森教授在其《特写写作技巧》中说:“特写是一种带有创造性的,有时也带有主观性的文章,旨在给读者以精神享受,并使他们对某件事、某种情况或对生活的某个侧面有所了解。
”那么,除了新闻作品的共性之外,特写还有哪些突出的特征呢?
其一,截取横断面。
特写选材的时空跨度小,不注重表现人物或事件的全貌,也不仔细叙述人物成长或事物发展的历程,只是抓住一个局部、一个侧面或者一个瞬间,进行充分的展开。
这就需要记者仔细观察,发现人物或场景中最富有特征的细节,加以认真描绘。
其二,写作主体的适度参与。
新闻的写作强调客观性,注意以事实说话,要求记者只是充当旁观者和传达者的角色,但特写的常常冲破这种限制,适度参与进事件或场景中。
有的在新闻事实中适当融进自己的感受和评价,使读者对事实的认识得以升华。
比如《梦碎雅典》的最后一节:“奥蒂以永不向厄运低头的勇气证明了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
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何尝不是英雄?!”这是一句点题的话,是直接站出来发表的评论。
更有将自己作为一个被观察的对象列入事件中,或者直接描写自己的体验,增强了报道的可信度。
在必修教材第一册中学过的《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通篇描述的都是自己参观奥斯威辛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虽然主观色彩很强,却使读者获得了更强烈的认知。
其三,适度的文学手法。
新闻特写要表现富有特征的片断和镜头,不仅要用客观的事实说话,而且要用可视可感的具体形象说话,这就需要通过文学手法来描写景物、场面和人物形象。
把文学手法融会进新闻采写之中,既保证了新闻的准确性,又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增强了感染力。
但是特写又不同于文艺创作,它的前提是事件的真实、客观,所以又有个“度”。
对人物的描写,多用白描或细描,重在突出人物的内在性格,揭示内心世界。
比如《毛泽东先生到重庆》一文写道:“毛先生敞了外衣,又露出里面的簇新白绸衬衫。
他打碎了一只盖碗茶杯,广漆地板的客厅里的一切,显然对他很生疏。
他完全像一个来自乡野的书生。
”这里,通过对到达重庆的毛泽东的动作、衣着的描写,客观表现了这位伟人的平凡朴实,从而使国统区的人民对这位被国民党称为“匪首”的共产党最高领导人能有真实的、正确的认识。
新闻特写的场景描写,常常抓住那些能体现内蕴的有特点的细节,着力点染,为表现主题服务。
《漫步在无人区》一文一上来就有一些细致的场景描绘,比如:“这里,就像被火山埋掉的庞培一样,只不过没有岩浆而已。
一切都静止不动了。
就在空空的房屋旁,堆着一筐筐橘子,没有任何人去碰它们。
”这些景物传达出一种可怕的寂静,渲染了战争的恐怖。
新闻特写要形象地“再现”“瞬间”的“镜头”,增强直观的视觉效果,就离不开具体的、形象的细节描写。
细节的选择要注意突出人物、事物的个性特征。
还是《毛泽东先生到重庆》中,注意到一个细节:“我看到他的鞋底还是新的。
无疑这是他的新装。
”这个富有意味的细节,形象地传达出毛泽东的朴实。
其四,结构的灵活性。
从结构特点看,特写写作灵活自如,无一定之规,因此结构松散,变化无穷。
西方新闻界认为,“特写文章就是讲故事”,“怎样能使读者对你讲的故
事感兴趣就怎样写”。
用“文无定法”来形容特写在结构上的特点是再恰当不过的。
新闻写作教科书在介绍特写的结构形式时,也讲到倒金字塔式、时间金字塔式、华尔街日报体、连续对话式等几种,但在实际写作中,记者并不受这些形式的束缚,往往根据需要自由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