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七图文转换学案解析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7图文转换课件
2.柱形图表阅读概括题 此类题目将数据以直观的图形显示出来,用坐标表示两个或多个关系项,向阅读者介绍或展示某个情 况。答题者需认真弄清题设,搞清关系,然后准确地把握住规律,解决问题。 典例 2 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给图表拟一个标题。(不超过 25 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表数据,得出相关结论。(不超过 40 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您认为礼仪教育的承担者应该是(多项选择) A.家庭 C.社会 B.学校 D.以上都是 调查对象 选项 A B C D 学生 20.23% 9.83% 8.67% 65.32% 市民 22.62% 15.48% 13.10% 58.33%
调查显示,学生与市民对礼仪教育的认识有诸多相同之处。在是片转换。 图画类转换就是要求考生用文字对徽标、图片(摄影作品)等非文字信息进行转述的试题,是高考常见 的考查形式,它体现了高考对社会生产、人文现象、科技信息发展等的关注,是对考生语言综合表达能力 的考查。 3.漫画类图文转换:描述画面内容、提示漫画寓意、拟写漫画标题。 漫画类图文转换: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 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漫画类转换一般结合语言表达从以下几个角 度入手:①概括寓意;②拟加标题;③描述画面内容。 重难点:1.图表类转换中看懂图表的内容。 2.漫画类转换明确漫画的寓意。
3.结构图表阅读概括题 此类题采用结构式图表,将事物或某些概念连接起来,要求答题者根据这种结构关系,特别是要注意 箭头方向所表达的意思,用语言将所示内容表现出来。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 考点四 图文转换 Word版含解析
考点四 图文转换1.(2018·全国卷Ⅰ)下面是某校为教师编写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而提供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6分)答: 答案 编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首先要进行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定位并设置发展目标,然后制订达成目标的操作策略,最后展开评估与信息反馈,再据此作进一步修订。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作答时,首先确认流程图表达的对象:编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然后认清流程图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包含哪些构成要素,各环节和各要素间是何种关系。
最后提炼要点,按顺序全面概括。
注意概括时要选择恰当的过渡语和关联词连缀内容。
2.(2018·全国卷Ⅲ)某同学拟了一个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框架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6分)答: 答案 (示例)面对拒绝,有人会说“算了”,然后结束这件事,另作打算;有人会说“好吧”,心中闷闷不乐,感觉被挫败;有人会问“凭什么”,随后不断怀疑、批判;有人会问“为什么”,接着分析原因,再作尝试。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解答本题,考生首先要解析框架图,明确陈述对象是“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其次要把握给定的四种反应及其应对方式的关系,及先后顺序;最后,组织此题答案,在开头必须有一句话指出限定的语境,后面的内容应该将框架图中四种反应及其应对方式的内容按一定顺序组织进去,要注意话语的完整性和流畅性,同时注意字数要求。
3.(2018·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作答。
(6分)鲁迅提过,“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丰子恺的漫画《村学校的音乐课》却没有画人的眼睛。
你觉得二者矛盾吗?请结合画面说明理由。
答: 答案 (示例一)①不矛盾。
②材料中引用鲁迅的话重点是欲表达出省俭地表达出人物的特点,漫画中虽然没有画出眼睛,但是通过嘴与动作的描绘,同样表现出了人物的特点:老师的专心与同学的认真。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之图文转换 课件
2.
为了进一步了解汉字,班级准备出一期“感受汉字魅力,增加文
表 化积淀”的壁报。下面的表格准备用于“汉字的发展”这一栏目,为
格 了帮助大家明确主要信息,请你简要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类
中国历代字典辞书收录汉字字数统计 表头
考法二 流程图转换
解答流程图类题技巧
要点
解说
第一步读题明对象 看清楚题干要求,明确陈述对象是什么。
①把握概念间的关系:框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流程图 中的关键环节,不能遗漏。 第二步读图抓关键 ②把握环节间的关系:抓箭头和箭头上的词语。箭头表示事 件发展的趋势或动作行为的走向;线上的词语属于概念(环 节)间发生关系的方式,起过渡和连贯的作用
[答案] ①鼓励学生以父母、师长、同学等“身边人”为榜样。②多宣传 英模劳模等杰出人物的事迹。③对崇拜影视明星的学生要正面引导。④ 关注榜样缺失的学生群体。(任选其二即可)
针对训练
1.柱状图类
下面是某研究院关于《平凡的世界》阅读调查的部分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供
的信息,完成题目。
(1) 根据图表概括出两条规律性结论。(每条不超过20字,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答案】首先输入账号密码,密码正确则输入手机 号,反之则密码不正确。输入手机号后,符合要求 则进行手机验证码校验,流程结束,反之则手机号 不符合规则要求。
典题示例 下面是某高校为 2024 级新生入校绘制的报到流程图,请把这 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 不超过 150 个字。
【答案】普洱茶可制成熟茶和
普
生茶。鲜叶在摊晾、杀青、
洱
揉捻、解块、晾干的基础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第一讲图画解读类课件
-10-
考点分析 真题试做
3.(2015·天津高考)下列三幅劝阻吸烟的手势图,你认为哪一幅最好? 请结合图像说明理由。要求70字左右。
答案示例:“我介意”最好。“我介意”表明了自己反对吸烟的立场,捂 住口鼻,表示自己不愿意吸入烟雾,从而给对方传达吸烟妨害他人 的信息。直接制止,态度生硬;双手手势也不易被吸烟者接受。 解析:解答本题要先表明自己的态度,然后结合图像,分条说出自己 的理由,还要有与另外两幅图的比较,注意字数的限制。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14-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2018·全国高考Ⅰ)右面是某校为教师编写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而 提供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 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
-15-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思路解析这是一个专业发展规划的“流程图”,对这类题目,可根据 图示的先后顺序,逐项说明。编写个人发展计划,先要进行“环境分 析”和“自我分析”,然后据此进行“个人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制定 “操作策略”,开展“评估反馈”,还要根据“评估反馈”的情况,对原来的 分析进行调整修改。解答此题,重要的是“连贯”,选用恰当的词语连 缀所给的项目。所选词语有两类,一类是顺序词,“首先”“其次”“然 后”之类;一类是能和所给项目词搭配的关键动词,比如“明确”“制 定”“开展”之类。
第一讲 图画解读类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13-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流程图类 流程图,顾名思义,就是用来直观地描述一个工作过程的具体步 骤的示意图。通常用一些图框来表示各种类型的操作,在框内写出 各个步骤,然后用带箭头的线把它们连接起来,以表示执行的先后 顺序。用图形表示工作流程,直观形象,易于理解。多是某项活动 的流程、政府机关的办事流程、某种思想观点的内部构成等。一 般为线性结构,中间加入一两个分支。总体看,难度不大。
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讲义:第一单元 第七节 图文转换 Word版含答案
第七节图文转换命题分析一、近五年全国卷图文转换考查统计二、近年高考图文转换的命题趋向1.“图文转换”题型热度很高。
三年来一直集中在描述构思框架、描述图案内容、揭示图案寓意等方面。
考查形式是由图表(表格、曲线图、柱状图、饼状图、流程图等)、徽标、图片、漫画等转化为文字语言。
2.题型具有综合性,选材贴近现实生活。
易与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等考点结合起来考查;一般为主观题,分值在4~6分;命题时注重挖掘现实,聚焦民生热点,创设特定情境,展现特殊意义;常要求考生根据图表内容分析材料,揭示隐含信息、深刻寓意,或进行综合评价。
走进高考【P】例1(2018·全国卷Ⅰ)下面是某校为教师编写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而提供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编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首先要进行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定位并设置发展目标,然后制订达成目标的操作策略,最后展开评估与信息反馈,再据此作进一步修订。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得认真观察此图,明确各层级的关系。
根据箭头指向,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编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首先得进行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定位并设置发展目标,接着制订达成目标的操作策略,最后进行评估和信息反馈,结束后,需要再进一步修订。
只要依照顺序表述清楚即可,注意字数要求。
]例2(2018·天津)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作答。
鲁迅提过,“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丰子恺的漫画《村学校的音乐课》却没有画人的眼睛。
你觉得二者矛盾吗?请结合画面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不矛盾。
浙江省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图文转换课件
-12学案一
学案二
典例导学 右面是我国颁布的“中国环境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 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字。
解析:解答“图文转换题”,一要细心观察,图中的任何形体都是“要 素”,都不可放过,如本图中的山、水、太阳、十环等;二要有序地呈 现出来,本图可以按“由内而外”的顺序来说明。解读寓意,一要注意 同音相关,如“圆环”与“环境”;二要会联想,如由图中的“青山”“绿水” 想到人们的生活环境等。
-24学案一
学案二
对应训练 (2018· 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作答。
鲁迅提过,“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丰子恺的漫画《村学校的音乐课》却没有画人的眼睛。你觉得二 者矛盾吗?请结合画面说明理由。 答案:略
-25学案一
学案二
解析:鲁迅这句话代表一类人的观点;丰子恺的图画有着他作画的 初衷,也代表着一类人的观点。可以根据对鲁迅的话的理解,以及 对丰子恺画的理解,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5-
解析:图表题一般是给出一幅图表,要求能根据图表中的有关信息, 对题中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 点。图文转换综合考查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和语言的概括能力。在 解答此类非连续性文本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要注意表头 和表脚的文字,弄清楚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并注意答案 的字数限制。此题中表脚告诉我们的是全国与浙江2013—2014年 的阅读率数据比较。第(2)题是要求根据数据,得出相关结论。在细 读图表时要全面准确捕捉信息,找出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各种数 据及变化特点。图中,浙江的报纸期刊及综合阅读率高于全国水平, 而图书阅读率低于全国水平,浙江人要重视图书阅读的结论由此得 出。回答时注意分点陈述和字数要求。
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图文转换
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图文转换【考点分析】新课标最新《考试大纲》虽并未把图文转换单独列为一个考点,但高考中往往把它作为一种命题式。
从考查的具体形式与内容来看,需要考生具备以下知识储备及能力素养:(1)分析图画、图案、图表等有关材料的内容,理解其蕴涵信息的能力;(2)辨析或挖掘某些隐含信息的能力;(3)对材料进行综合性鉴赏评价或推断的能力;(4)准确概括、描述图画、图案、图表信息的能力。
【考情分析】(1)综合性强。
图文转换涉及语言表达准确、生动、简明、连贯、得体及修辞等诸多考点,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等多种题型。
(2)紧扣时代脉搏。
所选用的材料大多来自报刊、网络中反映社会现象或生活现象的漫画、新闻图片、调查材料,以及国内外某些节日或社团活动所采用的徽标,能紧扣生活或时代的脉搏。
近年新课标区域的试卷,涉及图文转换的频次较低,但根据高考题型轮换考查的规律,也不排除对这种空缺几年的题型重新考查的可能,因此备考时不可忽视。
【考点精析】一、图文转换的特点有内涵——所给材料均蕴涵一定的信息,或揭示某种现象,或表达某种寓意。
有规律——所给材料往往有特定的规律,由此可得出判断。
【特别提醒】做任何图文转换题,都要根据要求认真分析所给图画(徽标、图表),同时还要有主题(话题)意识,因为题目往往紧扣图画(徽标、图表)的主旨或主要话题来设置。
二、三种常见的题型1.“图画→文字”转换型2.“徽标→文字”转换型3.“图表→文字”转换型【方法归纳】一、认真审题,确定题型与要求图文转换题命题形式多样,只有明确命题的类型与具体要求,才能确定做题的思路与方向。
二、理清思路,据题型解答1.“图画→文字”转换:三“看”一“联”(1)三“看”:看画面、看标题、看注释,明确画面的构成要素。
审读图画的过程就是对图画中的人、景、物等信息点认知的过程,除审读图画本身之外,图画的标题、画面中或画面外的注释文字等都是解读画面的关键要素。
2024年全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之 图文转换
第一章语言文字运用第11节图文转换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进入了“读图时代”,图文转换题也成为高考试卷中的常考题型。
这类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题目。
它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提供的信息,解读相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评价或推断,并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图文转换题从表面来看是“看图说话”,实际上是对语言表达应用能力的综合考查。
一、图文转换“3大题型”图文转换题是要求考生用文字对徽标、漫画、图片等非文本信息进行转述的试卷,是高考常见的考查形式。
它体现了高考对社会生产、人文现象、科技信息发展等的关注,是对考生语言综合表达能力的考查。
题型一徽标类徽标,即徽记、标志,它不是一般的图标,往往“言简意赅”,高度凝练,蕴含着丰富的含义。
因此,解读徽标,一定要透过现象挖掘本质,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其内涵。
徽标类题目答题“3步骤”例:下面是联合国发行的“联合我们的力量”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
【解析】第一步:分析要素和顺序这个图形,从整体上看,是一只衔着橄榄枝的和平鸽;而和平鸽是由许多旗帜组成的。
第二步:深挖内涵和寓意从橄榄枝及和平鸽的角度分析,它象征着和平、和谐;从旗帜的角度分析,这些旗帜代表着不同国家,象征着各国团结起来,维护世界和平等。
第三步:规范语言和逻辑根据徽标的各构成元素的方位,按一定的顺序作答。
【答案】(示例)图形由橄榄枝和多面旗帜组成,这些旗帜又巧妙地构成一只飞翔的鸽子。
旗帜代表不同国家,鸽子代表和平,飞鸽衔着橄榄枝,强化了和平寓意,整个图形表示各国应齐心协力、维护和平。
题型二漫画类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
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幽默、诙谐的画面,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漫画的构成:①标题(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可以没有);②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图文转换教师用书(PDF,含解析)
(示例 2)东风 轻 拂ꎬ柳 条 上 钻 出 了 片 片 嫩 叶ꎬ丝 丝 柔 条ꎬ 袅袅依依ꎮ 几只黑天鹅伸着长长的脖子ꎬ如公主般雍容优 雅ꎬ在一池碧水中自在地嬉戏ꎬ悠然地游弋ꎻ绿水微漾ꎬ泛起 圈圈涟漪ꎮ
欣赏 右 边 的 天 鹅 戏 水 图ꎬ 围 绕 “早春”ꎬ写一首小诗或一则短文ꎮ 要求:
专题七 图文转换 8 9
������������������������������������������������������������������������������������������������������������������������������������������������������
表文转换 5分 3%
1 题/2 卷
素养要求
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连续性文本阅读组合机会较多ꎮ 2.与现实生 活 密 切 相 关ꎬ 引 导 考 生 关 注 社
会生活ꎮ
07 备考建议 1.掌握图表、徽标、流程图等的阅读规律ꎮ 2.答题时要 读 懂 图 表 等ꎬ 分 析 关 键 词 与 思
考路径间的整体关系ꎮ
( 2) “ 创意” 要从大的方面思考ꎬ如保障人民安全之类ꎬ表述 要简明、规范、准确ꎮ
答案 (1) 徽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构图要素ꎮ ( 2) 雨后天晴的彩虹寓意美好和希望ꎻ伞是人们防雨的常用 工具ꎬ其弧形形象代表保护、呵护之意ꎻ两个人代表大家携手ꎬ共 同防灾减灾ꎮ 整个徽标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 的安全之意ꎮ
下面是国 家 防 灾 减 灾 日 的 徽 标ꎬ 请 根 据 这 个 徽 标 回 答 问题ꎮ
1.下面是联合国难民署的主体图形ꎬ请写出构图要素ꎬ并说明图 形寓意ꎮ 要求语意简明ꎬ句子通顺ꎬ不超过 80 字ꎮ ( 图案中的 外文可忽略)
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江苏专用版讲义:第一章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七 Word版含解析
专题七图文转换——明确图表类型,准确转换信息考点要求图文转换 E简释:它并不是《考试说明》中真正的要求,只是因为它考题的独特性和复习教学中的习惯性,才把它单列出来。
“图表”指的是图表、图片、图画、徽标及流程图等非连续文本。
“转换”是指把读懂的图(表、片、画、徽)的相关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
表面上是“看图说话”,实际上是综合了语言表述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等多个考点。
1.(2013·江苏)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
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大多数作家(1分)需要十年左右的创作积累(3分),才能进入创作成熟期(1分)。
答题提示:本题从图表的角度考查图文转换。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作家发表处女作的高峰年龄段是20~30岁,发表成熟时期的代表作的高峰年龄段却是31~45岁,这两者相差十年左右,这十年,就是写作逐步成熟的时期。
2.(2014·江苏)阅读下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A.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
B.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间寻找中庸。
C.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D.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他人幸福。
答案 C答题提示本题以图文转换的形式考查对画面的理解,实质考查把握漫画的寓意。
首先要读懂漫画,漫画的中间是一个写意的人,代表手的线条抓着一些东西。
而头部后转,代表眼睛的黑点紧盯着未被抓住的东西。
再比对选项,可以确定寓意为我们总是想不到我们已经得到的,而总是盯着(想要)我们未得到的。
3.(2015·江苏)下列对“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标志整体呈圆形,既体现民族团结、和谐包容的文化内涵,也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
江苏2020版高考语文第一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七图文转换讲义(含解析)
专题七图文转换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考点、®释【考点要求】图文转换E简释:它并不是《考试说明》中真正的要求,只是因为它考题的独特性和复习教学中的习惯性,才把它单列出来。
“图表”指的是图表、图片、图画、徽标及流程图等非连续文本。
“转换”是指把读懂的图(表、片、画、徽)的相关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
表面上是“看图说话”,实际上是综合了语言表述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等多个考点。
■真题精做1.(201 3 •江苏)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
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大多数作家(1分)需要十年左右的创作积累(3分),才能进入创作成熟期(1分)。
答题提示:本题从图表的角度考查图文转换。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作家发表处女作的高峰年龄段是20〜30岁,发表成熟时期的代表作的高峰年龄段却是31〜45岁,这两者相差十年左右,这十年,就是写作逐步成熟的时期。
2.(2014 •江苏)阅读下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A.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
B.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间寻找中庸。
C.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D.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他人幸福。
答案C答题提示本题以图文转换的形式考查对画面的理解,实质考查把握漫画的寓意。
首先要读懂漫画,漫画的中间是一个写意的人,代表手的线条抓着一些东西。
而头部后转,代表眼睛的黑点紧盯着未被抓住的东西。
再比对选项,可以确定寓意为我们总是想不到我们已经得到的,而总是盯着(想要)我们未得到的。
3.(2015 •江苏)下列对“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标志整体呈圆形,既体现民族团结、和谐包容的文化内涵,也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
名校名师精编高考语文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人教版 语言文字运用 第17题 图文转换题 课件
答:
解析:图文转换题是语言表达题的一类常见题型。要正确 作答这类试题,必须全面理解图文信息。就本题而言,既 要分别指出男孩女孩在不同场地原地休息和进行运动的时 间的差别,也要指出在时间分配上男孩女孩之间的差异。 参考答案:女孩在五种场地原地休息的时间均多于进行运 动的时间,而男孩只有在硬场地和天然场地原地休息的时 间多于进行运动的时间。女孩在五种场地原地休息的时间 均多于男孩。
图画题,表达到位揭意旨——明主题
图画类的试题包括图片类试题和漫画类试题。
(一)解答图片类题目的 3 大切入点
1.从画面的构成切入。画面构成包括人与景物、不同景 物之间的组合,不同色彩的巧妙组合以及光影的搭配,体现 了创作者的主观意图和情感。因此,解读画面应从这些构成 中揣摩作者的意图。
2.从场景和细节切入。画面定格的是人或物在特定场 景中的精彩动作、 传神表情以及物体的细微而突出的特征, 解题时要抓住这些场景和细节,或形象地描绘,或准确地 说明。 3.从想象图片以外的内容切入。读图不能仅仅叙述图 片内容,要透过画面分析图片的内涵以及主题,这就要发 挥读图者的想象力,延伸画意,想象画面内人物可能的心 理情感活动。
第 2 步,二维分析,找出规律。在明确了图表中比较对 象和比较角度的基础上,要仔细分析图表中各个项目的数据 及其变化特点,要从纵向、横向两个维度比较分析数据的增 减变化情况,然后在综合纵向、横向两个维度数据变化的共 性基础上总结出规律。 第 3 步,依类作答,准确规范。考生除了要运用图表中 给出的专业术语外,还要根据图表数据的变化规律来选用准 确的词语。
[典例]
(2015· 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要求完
成题目。(5 分)
(1)给图表拟一个标题。(不超过 25 字)(2 分) (2)根据图表数据,得出相关结论。(不超过 40 字)(3 分)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精练17图文转换其他含解析20190621428
图文转换其他1、下面是根据某校高一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对各个阶段的学生就“遇到不开心的事,首先和谁说”这一问题的调査结果而绘制的图表。
请认真阅读图表,完成后面的问题。
1.请用概括性的语言写出该图表所反映的两种现象。
2.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2、2018年12月20日中国教育在线发布《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考研大军规模不断壮大,从2000年的39.2万到2019年的290万。
20年间翻了9倍。
下图所显示的是对考研动机的调查结果。
请据图概括出一条结论,并给出一条忠告。
3、下面的图表,是某校高三学生周末放假学习生活情况的调査结果。
请仔细阅读图表,简明的语言完成后面的题目。
根据图表反映的信息,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请根据结论为高三学生提出—条合理的建议。
4、下面是2015—2016年我国国民食品安全认知素养的调查图表,请根据两个图表中的调查数据分别概括它们所反映的情况。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每条不超过30个字。
5、下图是2018年以来,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情况。
按要求完成问题。
【注】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受自然条件变化影响,持续改善的基础还不稳固。
一些地方对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有所弱化,还有一些地方在执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中出现"一刀切"现象。
1.用一句话概括图表反映的事实。
(不超过30字)2.2019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你认为环保部门怎么做?6、下面是“素质教育冰山模型”图,请把这个模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7、请根据下面这幅图写出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的主要内容。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示意图港珠澳大桥将珠海、澳门至香港的陆路交通时间从三小时缩短至约四十五分钟。
8、阅读下面有关“共享出行”的调查图,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请对共享单车和共享汽车的雷达图进行比较分析,然后据此从备选短语中选择最恰当的短语分别填入①②处。
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板块“图文转换”配套检测提能训练一含解析
提能训练(一)热考流程图专项练1.(2018·全国卷Ⅲ)某同学拟了一个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框架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6分)答:解析:首先,明确要求所写文段的中心词——“拒绝”。
其次,看看分为几部分。
框架中列举了四种不同的反应,答题的时候要分别说明。
要注意使用一些关联词串联句子,使其连贯、通顺。
参考答案:面对拒绝,有人会说“算了”,然后结束这件事,另作打算;有人会说“好吧”,心中闷闷不乐,感觉被挫败;有人会问“凭什么”,随后不断怀疑、批判;有人会问“为什么”,接着分析原因,再作尝试。
2.(2016·全国卷Ⅱ)下面是某校团委“中国梦演讲赛”工作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6分)答:解析:图表总体为“中国梦演讲赛”赛事组织的流程图,涉及各类工作及各项要求,只要理清树形图的结构,就不难读懂图意。
表述时要注意内在逻辑关系。
参考答案:“中国梦演讲赛”拟于5月4日举行,赛事需要组织和宣传。
组织工作需要联系报告厅,选拔20名参赛者,最后评出6个奖项;宣传工作包括出海报、组稿,并在学校网站和校报报道。
(内容得当,给2分;表述准确,给2分;语言连贯,给2分。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可酌情给分;字数超出要求,酌情扣分) 3.下面是某校学生会招聘流程图,请将这个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6分)答:参考答案:加入学生会,可申请“优才计划”免试推荐,也可参加面试。
如未能通过第一志愿部门面试,还可选择参加第二志愿部门面试;如未参加或未通过第二次面试,将被推荐到其他学生组织。
4.下面是某旅行社出境游报名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6分)答:解析:答题前审清写作对象“某旅行社出境游报名流程”,然后弄明白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七图文转换考点要求图文转换 E简释:它并不是《考试说明》中真正的要求,只是因为它考题的独特性和复习教学中的习惯性,才把它单列出来。
“图表”指的是图表、图片、图画、徽标及流程图等非连续文本。
“转换”是指把读懂的图(表、片、画、徽)的相关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
表面上是“看图说话”,实际上是综合了语言表述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等多个考点。
1.(2013·江苏)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
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大多数作家(1分)需要十年左右的创作积累(3分),才能进入创作成熟期(1分)。
答题提示:本题从图表的角度考查图文转换。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作家发表处女作的高峰年龄段是20~30岁,发表成熟时期的代表作的高峰年龄段却是31~45岁,这两者相差十年左右,这十年,就是写作逐步成熟的时期。
2.(2014·江苏)阅读下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
B.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间寻找中庸。
C.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D.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他人幸福。
答案 C答题提示本题以图文转换的形式考查对画面的理解,实质考查把握漫画的寓意。
首先要读懂漫画,漫画的中间是一个写意的人,代表手的线条抓着一些东西。
而头部后转,代表眼睛的黑点紧盯着未被抓住的东西。
再比对选项,可以确定寓意为我们总是想不到我们已经得到的,而总是盯着(想要)我们未得到的。
3.(2015·江苏)下列对“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标志整体呈圆形,既体现民族团结、和谐包容的文化内涵,也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
B.标志中的太阳神鸟图案动感很强,既体现中国文化强大的向心力,也体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C.标志中的神鸟与太阳光芒的数目,暗合中国文化中四季、四方、十二生肖、十二时辰等元素。
D.标志中光芒四射的太阳,既象征着光明、生命和永恒,也象征着我国飞速发展的文化产业。
答案 D答题提示本题以图文转换的形式考查对画面的理解。
实质考查对图案及寓意的理解。
D项中“也象征着我国飞速发展的文化产业”不恰当。
4.(2017·江苏)下列诗句中,与下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 )A.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
B.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
C.学语莺儿飞未稳,放身斜坠绿杨枝。
D.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答案 D答题提示首先,观察漫画的构图要素,把握其体现的意境;其次,分析选项,找出符合漫画意境的诗句。
画面上有一艘小船,船家拿着长篙等待来人上船,准备开船。
来者是一老一少,他们走向小船,背后留下串串脚印。
二人后方是一棵垂柳,柳枝上立着一只黄莺,黄莺脖颈向前伸出,张嘴啼鸣,仿佛与行人相识,似在问询行人去处。
A项漫画中并无“白马嘶”。
B项画面中并无“平桥”。
C项“飞未稳”“斜坠”与漫画不符。
D项“浑相识”“欲别频啼”契合漫画意境。
5.(2018·江苏)下列对下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过程特别艰难,可能预示着这一次收获很大。
B.在我们不注意的地方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困难。
C.对努力挣得的东西,人们会牢牢地抱住不放。
D.懂得知足常乐,会使生活中的困难更少一些。
答案 A答题提示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漫画。
画面由上、下两部分组成:漫画的上半部分是地面上,背着胡萝卜的小白兔在拔胡萝卜;漫画的下半部分是一根大胡萝卜和两根小胡萝卜以及两个胡萝卜坑。
该题目B项只关涉该漫画的下半部分内容,C项只关涉该漫画的上半部分内容,D项“懂得知足常乐”与本漫画的寓意不符。
只有A项关涉漫画的两个部分,而且与漫画的寓意关联紧密,应是最吻合的一项。
1.考查的频率“高”。
从2012年至2018年从未断过,可谓江苏卷的高频考点。
2.考查的材料“全”。
从漫画到表格再到徽标,都涉及了。
3.考查的形式“稳”。
除2013年采用主观题外,接下来全部采用四选一式选择题。
选择题都是3分,难度不大。
4.考查的重点“懂”。
虽说图文转换题的重点在“转换”,但因采用的是选择题型,故考查的重点实际上放在了“读懂”图表上,只有读懂了图表,答题才会轻而易举。
一、漫画类转换漫画是一种讽刺性、批评性或幽默性的图画,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漫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①标题(可以没有),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②画面,主体各“因素”构成的情景;③注释(可以没有),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
这三部分是显性信息,而寓意则是隐性信息。
1.对下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提醒人们在物质诱惑面前要能发现其中隐藏的陷阱。
B.讽刺有些人在机遇面前因多虑迟疑而丧失机会。
C.寓示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是社会发展的陷阱。
D.讽刺那种因惧怕失败而自我保护不思进取的人。
答案 C解析地上有一个钱包,一个人走到钱包前却又绕道而行,走过去后又回头看那个钱包,他在想这是不是一个陷阱。
漫画中的钱包本不是陷阱和诱惑,画中人有这种想法是社会发展中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造成的。
2.下列诗句中,与下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A.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B.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C.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D.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答案 C解析A项“有霜”“月寒”与画面表现的春天之景不合。
B项“雪半消”与景色不合。
D 项“马去疾如鸟”与画面马之状态不合。
3.为下面的公益广告图拟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美德点亮生活B.携手创造光明C.节能人人有责D.科技驱散黑暗答案 A解析首先仔细观察广告图上的内容,黑色的画幅上是一个明亮的灯泡,灯泡上面有两个人,其中一人伸出双手搀扶另一个弯腰驼背、拄着拐杖的人。
然后结合题干中的“公益广告”分析,可分析出漫画的主旨:人们善意的举动、助人的美德照亮了生活,让生活有了光明。
A 项符合公益广告图片的旨意。
B项把画面上的“搀扶”看作“携手”,理解有偏差。
C项完全忽视了图中一人对老人帮扶的内容,偏离了图片的主旨。
D项只看灯泡不顾人物,未读懂图片。
1.读懂漫画:一看二抓三联一看:看画面,做到看全、看细、看透。
看画面就是找构图要素。
构图要素就是画面上的标题、背景、注释、文字信息,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
二抓:深入思考,抓要素主体、细节。
要素主体就是漫画所要表现的对象,这个对象多数是显性的,有时是隐性的。
找到对象后再分析它与其他对象的关系(因果关系、对比关系、相似关系、矛盾关系等)。
细节处往往表达真正的意图,更不可放过。
三联:深入思考,联系社会生活揭寓意。
①文字画面兼顾,把握漫画主题。
②注意对比夸张,明确批评方向。
③联系现实生活,找出讽刺对象。
④从不同角度思考,理解其中哲理。
⑤简洁描述画面,深刻挖掘寓意。
2.因题而答(1)概括寓意题。
①看选项含义是否囊括所有画面,有无丢三落四,尤其看是否抓住主体。
②看概括是否能够由画面联系生活,是否由实及虚,由表及里,由物到人,再到一类人或一种现象。
尤忌就事论事,或无中生有、无限拔高。
③用词是否准确。
如“讽刺”“揭露”“批评”“赞扬”“反映”等概括寓意的谓语中心词的使用是否准确。
(2)诗画意境题。
关键看画与诗(选项)是否高度吻合。
如两者的意象是否相同,时令景物是否相同,意境是否吻合等。
(3)拟标题题。
拟标题的方法有中心事件(对象)描述法、引用画中人物语言法、揭示寓意法、比喻法等。
要看所拟标题是否紧扣画面内容或寓意拟写。
二、徽标类转换徽标,即徽记、标志,它言简意赅、高度凝练、意蕴丰富。
一般是为某一组织、行业、机构、活动而专门设计,通过图像、形状、颜色等多种元素的组合,表现该组织、行业、机构、活动的纲领、宗旨、理念、目标等,甚至带有宣传和鼓动性质。
解答徽标类图文转换题,需要深入分析图像、形状、颜色等各种元素及其组合后的内涵。
因为在考题中颜色要素一般不作为重要元素来考虑,所以应重点分析徽标的构成元素分别承载的含意,各元素及其组合后所反映的主题。
4.下列对南京书展徽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标志左上方图形由“南”字拼音首字母化入,似打开的城门,展现出南京书展欢迎包容的姿态。
B.标志右上方文字是繁体“書”字的艺术变体,说明此次展览主体是书籍,同时表示书籍繁多。
C.标志下方有“南京书展”四个汉字,下面又有对应的英文翻译,表明此次书展中外书籍齐全。
D.该标志图文结合,疏密有致,寓意丰富,在和谐统一中传达出南京的历史特色和文化气息。
答案 C解析南京书展徽标由南京首字母N和繁体的“书”字组成,字母N象征开放的城门,也是南京历史文化的代表符号,表示南京书展欢迎与包容的态度。
另外,徽标虚实相间,既代表了引领和搭建书籍交流平台的实力,也象征了不断增长和繁荣的图书交易。
A、B、D三项正确,C项过度解读。
5.春华中学举行“全校师生读书月”徽标征集活动,下列是各徽标及推荐理由,其中最切合活动主题的一项是( )A.①以学生作为画面主体,展现当代青年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定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B.②画面洗练风趣,猫头鹰专心读书的神态启迪学生读书要专注,给学生方法的指导。
C.③众人开卷阅读的画面,既突出了读书的主题,又强调了此次活动“全体性”的特点。
D.④人形的树表达了读书助人成长的寓意,地球图案传达了读书人要行万里路的理念。
答案 C解析A项偏在“学生”。
B项偏在“学生”。
D项“行万里路”没有依据。
1.读懂徽标:细观察、巧联想(1)细观察①观察分析构图元素——图形、色彩,宏观把握徽标的外形特点,结合徽标主题,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缩写变化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
②抓住构成特征,如整个图形是个什么形状、什么事物等。
(2)巧联想联想的五个角度:①徽标主题或应用领域。
任何构图要素都是为主题或某个应用领域服务的,沿着这个方向联想不会错。
②图形。
图形有两类,具象图形(具体事物)和象征图形。
后者是重点,应该说大部分象征图形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只是抽象变化了而已,只要用心感知、联想,看明白寓意应该不成问题。
联想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设计者选择这些构图要素?为什么要设计成这样?这几个构图要素代表哪些含义?当然,象征图形有时不止一个,要注意图形的分与合。
③文字。
徽标里的文字大都是变形的,有汉字变形、阿拉伯数字变形、英文及首写字母变形;也有汉字的分与合,如把“食品”的“食”拆成“人”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