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思路与方法
应用小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76例体会论文
应用小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76例的体会【摘要】目的:总结小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适用症与方法,以期望达到较好的效果。
方法:在肱骨外髁附近寻1-3个压痛点,用2%利多卡因2ml局麻后时针刀,顺肌肉走向平行刺入,针身与皮肤成900角,当小针刀接触骨面或病灶区域时,患者有明显酸胀感,此时,先纵行切割3-4刀,然后再横向剥离几下后出针刀,用纱布块压迫止血片刻,用无菌纱布块包扎。
结果:治愈64例,好转10例,无效2例。
结论:小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效果良好,小针刀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功效。
【关键词】肱骨外上髁炎;小针刀【中图分类号】r24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452-01肱骨外上髁炎是针灸科常见的疾病之一。
笔者自2010年以来用小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76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76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31例,女45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65岁,平均42岁,双侧18例,单侧58例。
病程最短3月,最长3年,平均6个月。
76例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肱骨外上髁炎诊断标准。
2 治疗方法患者取平卧位,患肢自然屈曲90度放于身侧,在肱骨外上髁附近寻1-3个压痛点。
常规消毒后,用2%利多卡因2ml 局麻后时针刀,顺肌肉走向平行刺入,针身与皮肤成900角,当小针刀接触骨面或病灶区域时,患者有明显酸胀感,此时,先纵行切割3-4刀,然后再横向剥离几下后出针刀,用纱布块压迫止血片刻,待不出血时停止压迫,用无菌纱布块包扎。
并嘱患者做伸曲、旋转、握拳运动5-10分钟。
一般治疗1次即可,未愈者7-15天后再行第2次治疗。
3 疗效观察3.1 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疼痛及压痛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好转:症状基本消失,功能改善;无效:症状、功能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76例中,治愈64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36%,治疗最少1次,最多2次。
传统医学的针刺加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手法操作技巧
滚法
用手掌或指间关节在患处进行滚 动按摩,力度适中,频率均匀, 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肌肉松
弛。
揉法
用拇指或掌根在患处进行旋转揉动 ,力度柔和深透,可以促进局部气 血流通和炎症消散。
弹拨法
用拇指或食指在患处进行弹拨按摩 ,力度适中,频率快而短促,可以 刺激局部神经和肌肉,缓解疼痛。
注意事项和禁忌
治疗过程
采用针刺加手法治疗,每周3次,连续治疗6周。针刺选穴除局部阿是穴外,还增加了肘 髎、手三里等穴位。手法治疗在原有基础上加强了关节松动术和肌肉拉伸等。
治疗效果
经过6周的治疗,患者左肘关节外侧疼痛显著缓解,活动度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有较大提 高。
案例三
患者情况
患者为一名60岁女性,因双肘关节外侧疼痛剧烈、活动受限严重就诊,诊断为重度肱 骨外上髁炎。
。
03 手法治疗原理及 操作技巧
手通过手法作用于局部,可以舒缓紧张 的肌肉和筋膜,促进气血流通,达到 舒筋活络的效果。
通过手法调整关节的位置和状态,可 以改善关节的功能和稳定性,促进关 节的自我修复。
消肿止痛
手法治疗可以刺激局部血液循环和淋 巴回流,有助于消除炎症和水肿,缓 解疼痛。
髁炎。
02 03
治疗过程
采用针刺加手法治疗,每周2次,连续治疗4周。针刺选穴以局部阿是穴 为主,配合远端穴位如合谷、曲池等。手法治疗包括推拿、按摩、拔罐 等,以舒筋活络、缓解疼痛。
治疗效果
经过4周的治疗,患者右肘关节外侧疼痛明显减轻,活动度改善,生活 质量提高。
案例二
患者情况
患者为一名50岁男性,因左肘关节外侧疼痛伴活动受限就诊,诊断为中度肱骨外上髁炎 。
注意事项 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病情和身体状况。
小针刀治疗网球肘
小针刀治疗网球肘针刀疗法对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有明显效果,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就是针刀治疗的适应症之一。
冯女士53岁,工人。
一年半前出现肘外侧疼痛、腕关节活动时疼痛明显,握物无力,拧毛巾、扫地等动作会加重、手不能平举重物,多种治疗方法无效,症状逐渐加重,现休息时亦有疼痛,影响睡眠而就诊。
天津市第一医院疼痛科张金山主任接诊发现,患者肘关节外侧肱骨外上髁部位压痛,前臂肌肉紧张伴压痛,肘关节不能完全伸直,活动受限,诊断为网球肘,选择了予小针刀治疗。
小针刀治疗在局麻下进行,选择三个治疗点,通过先纵行疏通剥离,紧贴骨缘进行较大范围的切割、铲剥、松解等手法,分离粘连组织。
治疗后拔针刀加压,活动关节数次结束。
治疗后患者即感疼痛减轻及活动自如,隔一周同法治疗2次,总共治疗3次,患者病症完全消失,随访半年无反复。
针刀被称为软组织疾病的克星是有道理的,小针刀是一个平刃针,兼有针的刺入、刀的切割及铲的功能,可在病变局部进行切割和疏通剥离等运针法,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针刀能松解组织粘连疤痕,使病变局部组织结构恢复接近正常的解剖关系和生理功能;激活相关组织的酶类,使形成粘连和疤痕化的胶原纤维分解。
血管神经卡压的情况得到改善。
针刀治疗点的选择多选病灶处,就是损伤变性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部位或粘连结疤处,这是造成慢性软组织损伤疼痛的主要病因。
所以,以针刀治疗病变处,松解或刺激该处软组织,改变其病理发展过程或使其发生逆转,就能达到治疗目的。
第一步,找到疼痛部位,通过问诊确定疼痛的位置,然后进行疼痛部位触诊,寻找压痛点,并确定软组织异常改变如硬结、条索、增厚和肌紧张等,了解其解剖层次结构的深浅。
在问诊、触诊和X线检查的基础上,根据人体解剖结构进行判断,确定进针点及进针层次结构。
如果治疗点的软组织病变处有神经和血管经过,治疗中要注意避开大血管、神经,临床治疗中以“压之有痛,进之到骨,刺之有物”为原则。
需要注意的是,针刀治疗后不宜局部热敷、理疗及按摩治疗,以防治疗部位有水肿或血肿的发生;治疗三日内,针孔处勿沾水,保持针孔处清洁,限制活动,三天后,开始适当活动或循序渐进地锻炼;治疗后注意防寒保暖,不要负重。
微创小针刀合并手法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50例
疗台上 , 或仰卧位 , 患侧 前臂置 于胸前 , 肘部 常规消 毒 , 铺 无菌 巾, 1 用 %利 多卡 因局部麻 醉 。术 者左 手拇 指 、 示指 压 紧肱骨外上髁 , 右手持针刀 , 针刀体 与外上 髁皮 面呈垂 直刺入 , 达骨 面 , 口线 与前 臂 纵 轴平 行 。切 开剥 离 直 刀 后, 再纵行 疏通 , 然后 使针 刀体 与 台面呈 4 。 5角左 右行 横 行铲剥法 , 刀刃紧贴 骨面剥开骨 突周 围软组织 粘连 , 使 如 有骨嵴样 物则 将 骨嵴样 物 铲平 。再 疏通 一下 伸腕 肌 、 伸 指总肌 、 旋后肌肌腱 。针 刀操作一 定要 到位 , 即一定要 把 粘连 、 瘢痕剥 离开来 , 刀下 必有 松动 感方 可 。术 毕 , 刀 针
参考文献
[ ] 朱盛修 . 1 现代骨科手术学 [ . M]北京 : 学出版社 ,97 19 科 19 :4 3
祖 国传统医学针灸的针 , 又有现代 医学手术 的刀 , 针和 刀 交融在一起 , 形成 了中西 合璧 的针刀 。针 刀术切 口小 , 无 需缝 合 , 几乎无 损 伤 , 大大减 少 了手术 的痛苦 , 少 了病 减 灶外层和周 围的损 伤 , 不存 在切 口愈 合过 程 和愈合 的伤 疤, 在针 刀术早期 ( ~2d ) 1 后 就可 以做 功能 锻炼 , 提高 了 治疗 效果 , 减少 和 消除 了手术 并发 症 和后遗 症。定 位精
自理 的动作 , 而使该处 肌腱 继续 损伤 、 粘连 结疤 , 牵拉 与
该处有牵连 的神经 支 , 致使 肌 痉挛 、 痛。 同时 , 疼 也可 以 造成 桡侧腕伸肌 肿胀 及桡 侧副 韧带 等损 伤 , 更增 加 了前 臂旋转功能受 限、 痛和持物无力。 疼
针刀虽小 , 融 汇 了中西 医学 的精 次 共治疗 3 。 次
小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小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病人取坐位,将肝关节屈曲90度,平放于治疗桌面上,前臂置于中立位,便于肱骨外上髁的显露,常规消毒后铺洞巾,可先行阻滞,阻滞时进针要快速准确,达肱骨外上髁或其前下方,病人有酸胀感,可放射到前臂外侧甚至手指,注放镇痛液,小针刀刃平行于肌纤维刺入,先行纵行疏通剥离,再用切开剥离法数次,刀下粘连组织有疏松感即止,一周后未愈可再做一次治疗,一般一次可治愈,最多不超过三次。
肱骨外上髁炎在治疗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休息,避免患臂的伸屈动作,避免受凉,受潮等。
术后为预防感染可适当口服抗生素。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痹症痹症经常表现为肌肉、筋骨、关于酸痛重着,屈伸不利,主要原因是风、寒、湿等外邪侵入人体,闭塞经络导致气血流行不畅。
将药物研成粉末,然后用蜂蜜调成糊状,做成直径2厘米的药饼,将药饼敷在穴位上,经10小时再揭去,隔三天治疗一次,10次为一疗程。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
也称粘连性关节囊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等软组只的炎症,形成关节内外粘连,阻碍肩的活动,临庆特征为肩痛和活动障碍,本病属于祖国医学“肩凝”“漏肩风”和“肩背痛”等范畴。
肩周穴,为治经外奇穴,位于足三里下一寸,即上巨虚穴上两寸。
应用针刺疗法,取对侧肩周穴,直刺1-2寸。
对体实者用强刺激,上下用力提插捻转。
以泻为主,对体虚病人患者手法宜轻、慢,以补为主,针刺一般半分钟至两分钟,待病人上举,外展疼痛消失,活动自如为止。
应用本法治疗,一般一次即愈,不愈者次日再针一次。
上面写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然后下面写中药一般一行4味中药中药要分君臣佐使就是主要的要先开然后后面跟着辅助的中药很简单最后写上几副水煎服日服一剂给你写个例子姓名李某性别女年龄25人参9G 茯苓12g 白术15g 当归15g川穹15g 熟地15g 白芍12g 桃仁6g红花6g 甘草12g7副水煎服日服一剂。
肱骨外上髁炎诊断和治疗新思路探讨
肱骨外上髁炎诊断和治疗新思路探讨该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现在有很多医生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感到很棘手,很多原因是由于人们对该病实质的认识。
过去认为该病由无菌性炎症引起的肱骨外上髁及其附近的疼痛综合征。
推拿疗法、针灸疗法、中药(祛寒散结,活血通络,舒筋消肿,止痛等等)、封闭疗法(3周为一疗程)和长臂夹板或石膏托固定(3~4周)等治疗方法疗效欠佳。
近年来,有人采用手术疗法,将肱骨外上髁处的腕伸肌腱切断,并加以手术剥离,提高了治愈率。
针刀疗法总结了前人的经验,虽然简化了治疗方法,对该病的病理有了新的认识,但还是有其欠缺的地方。
本文在针刀医学原理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诊断和治疗的思路。
【有关解剖】肱骨外上髁属肘关节外部分,为前臂伸肌总腱的起始部。
桡侧腕短伸肌、小指固有伸肌等均起自伸叽总腱。
桡侧腕长伸肌起于肱骨外髁上嵴下1/3。
肱桡关节由肱骨头与桡骨头凹构成,在肱尺关节屈伸运动时,肱桡关节本身无任何特殊运动但可以协助桡尺近侧关节的运动。
环状韧带围绕桡骨颈,对维持桡骨的位置有重要作用,其由坚强的纤维构成,内层衬一薄层软骨。
韧带的前后两端分别附着于尺骨的桡骨切迹前、后缘,形成3/4~4/5环。
环状韧带外侧仅有桡侧副韧带附着,比较活动。
肘关节强度内收时,紧张的桡侧副韧带可以牵拉相对活动的环状韧带。
【病因病理】一、外伤1.伸肌总腱及其下的骨膜间有撕裂.继而引起粘连或感染,肘关节外侧部滑囊、滑膜的创伤性炎症或退行性变引起桡侧腕短伸肌的收缩引起舷骨外上髁部位的疼痛;2.环状韧带与桡侧副韧带损伤可以影响外上髁处的肌肉排列而在该处产生疼痛;3. 手术后遗症等。
二、神经源性疾病肱骨外上髁炎不能单纯地考虑局部,起码要从颈椎开始检查,根据神经分节支配的不同结构来确定发病的根本原因。
根据神经性疾病的机理:1.神经机能失调会使其支配的组织过敏和肌肉缩短。
肌肉缩短可以拉紧肌腱而在局部产生疼痛;2.虽然大部分肌肉和骨骼疼痛症状局限在一个结构上,例如“外上髁炎”或“腱鞘炎”,可是仔细检查会找出神经疾病的症状,尤其是找出某个腱的肌肉以及属于同神经肌组的其他肌肉的易触痛感和缩短。
针灸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1 】 寅 惟 莞 . 加 雄 . 明 健 . 杉 总 黄 酮 对 肾性 高 血 0 叮 曾 石 水 压 大 鼠左 查 肥厚 的 作 用 【 】 中草 药 . 0 0 3 ( 1 : J. 2 0 .1 1 )
5 42.
1 1 陈方 , 胜 仲 , 洪 . 股 蓝 总 甙 对 培养 的 兔 动 脉 6 段 张 毁 平 滑 肌 细 胞 c o 基 因 表 达 的 影 响 【 】期 北 医 科 —ls J 大 学 学 报 ,9 7 1 ( )2 7 9 19 ,8 4 :9 —2 9
摘
要 :观察 针 是刀 治疗 肱 骨外上 释 炎 . 法 是在 外上释 处 寻找 最 痛点 多 卡 目局麻 , 灸 方 利 针
刀剥 离松解 , 效 满意 。 疗
关 键词 : 骨 外上释 炎 ;针刀疗 法 ;针是刀 肱
中 圉 分 类 号 R 8 . .4 1 6 1 7 2 5 3 9 文 献 标 识码 B 文 章 编 号 :0 2—2 0 (0 2 0 —0 O 10 4 6 2 0 )2 O 9一O 1
4 4. 8
8 范 英 昌 . 均 , 】 朱 陆融 琉 肝 活 血 方 对 体 外 培 养 动 脉平 滑肌 细 胞 膜 流 动 性 的 影 响 【】 天 津 医 药 、 9 6 2 J 19.4
( ) 5 5— 5 6 9 :4 4
1 】 秦 泰 春 . 搌 纶 . 世 增 槲 皮 素 对 压 力 超 负 荷 所 4 顾 捌 致 大 鼠心肌 肥 厚 的 影 响 【 中 草 药 . 99 3 ( ) ¨ 19,04 :
收 稿 E 期 :0 1 O 3 l 2 0 一l 一2
1 】 饶 曼 人 . 苑 斌 . 培 庆 . 胡 丙 素 对 高 血 压 大 鼠 1 剐 剐 前 血 臂 肥 厚 的细 胞 内 f a 】及 NO的 影 响 【】药 学 c i J. 学 报 ,0 13 ( )15—1 9 2 0 ,6 3 :6 6
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思路与方法
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思路与方法作者:高军大刘桂英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2012年第07期关键词: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针刀中图分类号:R274.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07-0095-02肱骨外上髁炎是肱骨外上髁处伸肌总腱起点附近的慢性损伤性炎症。
因早年发现网球运动员易发生此种损伤,故俗称“网球肘”。
尽管针刀治疗有着很好的效果,但临床仍经常遇到久治不愈的病例。
笔者通过10多年的针刀临床应用,对肱骨外上髁炎的辨治有了新的认识,现介绍如下。
1 诊断思路1.1 关于分类目前,肱骨外上髁炎在外科学上没有原发和继发的分类[1],可临床实践中肱骨外上髁炎与很多疾病有关,所以,笔者将肱骨外上髁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加以分析。
1.1.1 原发性肱骨外上髁炎原发性肱骨外上髁炎是指在肱骨外上髁处有疼痛及压痛,即在前臂的伸肌总腱的起点部有疼痛和压痛。
主要由于伸肌总腱在肱骨外上髁的起点,因慢性劳损造成撕裂、出血后有粘连形成,当粘连被牵拉时,产生局部疼痛,并沿桡侧伸腕短肌方向放射。
1.1.2 继发性肱骨外上髁炎有原发性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表现,但这些临床现象与其他疾病有关联,如伸肌总腱与肱桡关节之间的滑囊炎、头颈肩背病变等。
许多原发头颈肩背的疾病的传导痛常常在肘外侧部明显并形成传导性压痛点,经久未愈者可在肱骨外上髁处形成瘢痕粘连等无菌性炎症病变的压痛点,在不明确原发病变的情况下,治疗该点(肱骨外上髁)效果不理想。
1.2 临床检查根据针刀医学、软组织外科学、肌筋膜激痛点学说、运动解剖学等,既要注重局部的检查又要有全面的诊断思路,这正是中医学的整体观和西医学的精细解剖相结合。
临床上既要考虑肱骨外上髁炎的局部因素,又要考虑其可能的外部影响因素;既要考虑肌腱的起止点,又要考虑相关肌肉的肌腹中点的问题。
要树立全局意识,只有通过全面、仔细的物理检查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并采取合理的治疗手段。
笔者推崇《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2]中的检查方法。
针灸科 肘劳(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肘劳(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 001.1~001.9-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多见于特殊工种或职业,如砖瓦工、网球运动员或有肘部损伤病史者。
(2)肘外侧疼痛,疼痛呈持续渐进性发展。
拧衣服、扫地、端壶倒水时疼痛加重,常因疼痛而致前臂无力,握力减弱,甚至持物落地,休息时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3)肘外侧压痛,以肱骨外上髁处压痛为明显,前臂伸肌群紧张试验阳性,伸肌群抗阻试验阳性。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1)常缓慢起病,多见于特殊工种或职业,如木工、钳工、矿工、网球运动员、打字员等。
(2)因肘关节的受累,而导致肘关节疼痛,用力或劳累后疼痛加重,休息后减轻。
(3)握拳、伸腕及旋转动作可引起肱骨外髁处疼痛加重。
(4)查体有肱骨外上髁、桡骨头及二者之间局限性、极敏锐的压痛,皮肤无炎症,肘关节活动不受影响。
(5)伸肌腱牵拉试验(Mills)阳性。
(6)肘关节 X 线正侧位片证实无骨质病变,有时可见钙化阴影、肱骨外上髁粗糙、骨膜反应等。
(二)证候诊断1.瘀血阻络证:肘部肿痛或刺痛拒按,提物无力,活动痛增,夜间加重。
舌质暗红,苔黄,脉弦涩。
2.气血亏虚证:起病时间较长,肘部酸痛反复发作,提物无力,肘外侧压痛,喜按喜揉,可见少气懒言,面色苍白。
舌淡苔白,脉沉细。
二、治疗方法(一)针灸治疗1.毫针治疗(1)取穴:肘髎、曲池、尺泽、手三里、合谷、阿是穴。
(2)辨证配穴:瘀血阻络证:膈俞、血海;气血亏虚:足三里。
(3)操作方法:针刺穴位常规消毒后, 1.5寸毫针直刺或斜刺,肘髎、曲池、尺泽、手三里、合谷等腧穴施以平补平泻手法,膈俞、血海等腧穴行提插捻转泻法,足三里予以重插轻提补法,阿是穴可作多向透刺或多针齐刺,留针30分钟。
每天治疗1次。
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86例
肱骨外上髁炎,又名肘外侧疼痛综合症,俗称网球肘。是指肱骨外上髁腕伸肌肌腱起点处的无菌性炎症而言。中医称之为“肘劳”、“肘痛”。临床以腕关节无力,肘关节外侧疼痛、肱骨外上髁腕伸肌群附着处压痛,疼痛可放射至前臂或上臂,也可见肘部微肿,用力握拳及前臂旋转或提拿重物时疼痛加重为主要表现。笔者自2008年3月-2010年3月采用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86例,结果如下。
1.3治疗方法
1.3.1针刀治疗患者取坐位,患肢置于齐胸高的桌上,肘关节屈曲90°;或仰卧位,患侧前臂置于胸前。术者先用手大拇指触压患肢肱骨外上髁,以确定病灶的区域大小,有时可在患区触摸到一锐边,最痛处用记号笔作“+”标记交叉点即为进针点。肘部常规消毒,铺无菌巾,用1%的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术者左手拇指、示指压紧肱骨外上髁,右手持针刀,针刀体与外上髁皮面呈垂直刺入,朱氏进针4步骤(定点、定向,加压分离、刺入)进针,直达骨面,刀口线与前臂纵轴平行。先纵疏横剥2-3刀,然后向前沿肱骨外上髁前面的骨面铲剥2-3刀,范围不超过1cm。再提针刀于皮下,顺前臂肌肉肌纤维方向,向前臂方向提插疏通一下伸腕肌、伸指总肌、旋后肌肌腱之间的粘连后拔出针刀。可同时使用曲安奈德5mg和1%的利多卡因2ml混合液局部封闭一次,疗效更佳。如无明显炎性水肿渗出,则不必封闭。针刀操作一定要到位,即一定要把粘连、瘢痕剥离开来,刀下必有松动感方可。术毕,针刀口用创可贴覆盖,嘱患者3天内术区不沾水。10天后若未愈,再治疗1次,一般一次即可愈合,最多不超过3次。
参考文献
[1]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ZY/T001.1一T001.9-94.
[2]朱汉章.小针刀疗法[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6:170.
针刀、封闭、手法综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112例临床观察
(白城市 医院, 2 吉林 白城 1 7 0 ) 3 00
面部激 素依赖性皮 炎 ( D 临床上 治疗 是一个 棘手 的 H D) 问题。从 19 年 5月至今 , 者采用 中西 医结合治疗面部 激 99 笔 素依赖性皮炎 18例取得 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 。 2
外, 外用凉血解毒汤( 本科室制备 , 成份 : 白藓皮 、 银花 、 连翘 、 菊花 、 桅子 、 地榆 、 白芷 、 茯苓 、 黄柏 ) 冷湿敷 1 /, 次 d 每次 4 0分
钟, 两组均治疗 1 个月判定疗效 。
3 疗 效判 定 标 准
21 诊断标 准 ① 前臂持物或握拳无力 ;②压痛点 在肘 部 . 肱 骨外 上髁 、 局部无红肿 ; ③旋臂屈腕试验 阳性 。
维普资讯
■ 0固回圈 目田回国学
治疗组 中药外敷无 1 出现不 良反应。 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激素 依 赖性 皮 炎 临床 观 察
吴 焕 生 赵 向辉 。
( 向城市 中医医院 , 1 吉林 自城 1 7 0 3 0 0)
5 讨 论
面部 激素依 赖性皮炎 的发病 多因使 用护肤 品不 当 , 酒糟 鼻 、 痤疮 、 脂溢性皮炎 、 颜面再 发性 皮炎等基层 医生或非 专科 医生失 治、 误治或患者 自行长期外用 G S产生依赖 陛所致 。 C 西医一般给
龄 1 6岁 一 5岁 , 4 用药时间 2个月 一 。 5年
2 治 疗方 法
肱骨外上髁炎是临床 上常见病 ,笔者 自 1 9 9 9年 2月 ~ 0 5 2 0 年 1 ,以针刀 、封闭 、推拿综合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12 2月 1
肱骨外上髁炎的针刀治疗
七、针刀治疗
3.操作步骤
(1)体位: 坐位,将肘关 节屈曲90°平 放于治疗桌面 上。
七、针刀治疗
3.操作步骤
(2)体表定位 肱骨外上髁顶点处定 第1点(A),在肱骨外 上髁远端4cm处,做 伸指伸腕动作,找到 桡侧腕长、短伸肌的 肌间隙定第2点(B), 在第2点下方找到桡 侧腕短伸肌与指总伸 肌的肌间隙定第3点 (C)。
针刀医学认为:肱骨外上髁炎 是由频繁地伸指伸腕导致伸肌总腱 等软组织在肱骨外上髁处产生粘连、 瘢痕及挛缩,引起肘部力学平衡失 调所致。
二、应用解剖
肱骨外上髁形态扁平,位于肱骨下端的外侧、 肱骨小头的外上方,与内上髁不在一条水平线上, 而略高于内上髁。
二、应用解剖
外上髁未包于关节囊内,其前外侧有一浅压迹,为 前臂伸肌总腱的起始部。其上方(肱骨下段)从上向 下,以次为肱桡肌腱、桡侧腕长伸肌腱、桡侧腕短伸 肌腱的起始部;其下方为尺侧腕伸肌腱起始部。
针刀刀法:纵疏横剥
七、针刀治疗
③第3支针刀松解桡侧腕短 伸肌与指总伸肌之间的粘连 和瘢痕
四步进针刀规程进针刀 (定点、定向、加压分离、 刺入)
进针刀解剖层次:经皮肤 -皮下组织-筋膜-桡侧腕短 伸肌与指总伸肌肌间隙。
针刀刀法:纵疏横剥
七、针刀治疗
七、针刀治疗
(7)注意事项
定位要准确:摸准肱骨外上髁顶点(大多数情况下 也是压痛点),第一个点与第二个点之间的距离为4cm, 最主要的是在嘱患者做伸指伸腕动作时,摸准肌间隙。
肱骨外上髁炎3次针刀治疗可痊愈,若3次针刀治疗 后无明显疗效,就应考虑是否合并颈椎病,此时,应按 颈椎病的针刀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针刀疗法配合局封治疗肱骨外上髁炎100例疗效观察
者活动 自如 , 能胜 任 日常劳 作 。② 显效 :
症状 、 体征减轻 , 但未完全消失 , 仍需 继续
再经 2次治疗后痊愈 。随访 1年 , 4例 有
复 发 , 发 率 为 4 。 结 论 : 刀 疗 法 配 复 % 针 合 局 部 封 闭 是 治 疗 肱 骨 外 上 髁 炎 简 捷 有
解术 , 以达 到 松 解 病 灶 变 性 组 织 、 通 经 疏
治疗 台上 , 消毒无 菌单 , 者戴 无 菌手 铺 术 套。用 消毒后 的小 针 刀 ( 用 的针 刀 长 常
8 m, 径 14m, 针 头 上 有 0 8 c 直 .c 小 . mm 长
243 10 5江 苏 省 荣 军 医院
下, 然后调整针身 与桌 面成 4 。 。采 用 5角 横行铲 除剥法 3~ 4下 , 骨面剥 开周 围 沿 软组织粘连 , 松解肌腱 。出针后再用装 有 确炎舒 松 一A 1 l2 利 多卡 因 l l地 m ,% m, 塞米松 5 g 维生素 B 2 . m m, 0 5 g的一 次性 注射器局部封 闭。拔针后压迫 片刻 , 待不 出血后用创 口贴覆 盖 , 7天后 观察 , 未愈
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 消毒后的 小针 用
刀 , 肘 关节 屈 曲 9 。 平 放 治 疗 台上 , 将 0, 铺
消毒无 菌单 , 与伸腕肌走向平行刺入肱骨 外上髁 皮下, 进针刀点 以压痛最敏感处为
标记 , 先做 纵 行 疏 通 剥 离 2~ 3下 , 做 皮 再
下切 除剥 离 2下 , 然后调 整针 身与桌面成
4 。 。采 用横 行 铲 除剥 法 3~4下 , 骨 5角 沿 面剥 开周 围软 组 织粘 连 , 解 肌腱 。 出针 松
肿、 镇痛 、 抗传导 障碍 、 解粘 连 等作用 。 松 常用局部药物有 普鲁 卡 因、 多 卡因 、 利 氢
肱骨外上髁炎小针刀疗法
肱骨外上髁炎小针刀疗法
肱骨外上髁炎,又名肘外侧疼痛综合征,是指因急慢性损伤而致的肱骨外上髁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
以肘关节外侧疼痛,用力握拳及前臂作旋前伸肘动作时可加重,局部有多处压痛,而外观无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
本病名称较多,还有肱桡关节滑囊炎、桡侧伸腕肌起点损伤等称谓。
因网球运动员好发,故又名网球肘。
肱骨外上髁炎属中医学中“伤筋”、“肘痛”等范畴。
中医学认为系由肘部外伤、劳损或外感风寒湿邪致使局部气血凝滞,络脉瘀阻而发为本病。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气血虚弱,血不荣筋,肌失温煦,筋失湍养,加上前臂伸肌联合总腱在肱骨外上髁处长期反复牵拉刺激所致。
损伤后瘀血留滞,气血运行不畅或陈伤瘀血未去,经络不通。
或是久居潮湿之地,贪凉露宿,从而感受风、寒、湿邪,外邪注于肌腠经络,留滞于关节筋骨,导致气血痹阻而发为风寒湿痹,发为本病。
肱骨外上髁炎小针刀疗法一
针刀定点:肱骨外上髁敏感压痛点。
操作规程:将肘关节屈曲90°平放瘀治疗桌面上,在肱骨外上髁处常规消毒后,使小针刀刀口线和伸腕肌纤维走向平行后再刺入肱骨外上髁皮下,将针体和桌面垂直,先用纵行疏通剥离法,再用切开剥离法,将锐边刮平,然后使针身与桌面呈45°角左右,用横行铲剥法使刀口紧贴骨面剥开骨突周围软组织粘连,再疏通一下伸腕肌、伸指总肌、旋后肌肌腱等,然后出针,按压针孔1分钟。
术后,给予手法治疗,用推、按、擦法作用于肩前部肱二头肌长腱处,或于局部轻轻弹拨。
令患者屈曲肘关节,医生握住患肢腕上部做对抗牵拉,将患肢拉至伸直位。
操作间隔:每周一次,直至疾病痊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思路与方法
标签: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针刀
肱骨外上髁炎是肱骨外上髁处伸肌总腱起点附近的慢性损伤性炎症。
因早年发现网球运动员易发生此种损伤,故俗称“网球肘”。
尽管针刀治疗有着很好的效果,但临床仍经常遇到久治不愈的病例。
笔者通过10多年的针刀临床应用,对肱骨外上髁炎的辨治有了新的认识,现介绍如下。
1 诊断思路
1.1 关于分类
目前,肱骨外上髁炎在外科学上没有原发和继发的分类[1],可临床实践中肱骨外上髁炎与很多疾病有关,所以,笔者将肱骨外上髁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加以分析。
1.1.1 原发性肱骨外上髁炎原发性肱骨外上髁炎是指在肱骨外上髁处有疼痛及压痛,即在前臂的伸肌总腱的起点部有疼痛和压痛。
主要由于伸肌总腱在肱骨外上髁的起点,因慢性劳损造成撕裂、出血后有粘连形成,当粘连被牵拉时,产生局部疼痛,并沿桡侧伸腕短肌方向放射。
1.1.2 继发性肱骨外上髁炎有原发性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表现,但这些临床现象与其他疾病有关联,如伸肌总腱与肱桡关节之间的滑囊炎、头颈肩背病变等。
许多原发头颈肩背的疾病的传导痛常常在肘外侧部明显并形成传导性压痛点,经久未愈者可在肱骨外上髁处形成瘢痕粘连等无菌性炎症病变的压痛点,在不明确原发病变的情况下,治疗该点(肱骨外上髁)效果不理想。
1.2 临床检查
根据针刀医学、软组织外科学、肌筋膜激痛点学说、运动
解剖学等,既要注重局部的检查又要有全面的诊断思路,这正是中医学的整体观和西医学的精细解剖相结合。
临床上既要考虑肱骨外上髁炎的局部因素,又要考虑其可能的外部影响因素;既要考虑肌腱的起止点,又要考虑相关肌肉的肌腹中点的问题。
要树立全局意识,只有通过全面、仔细的物理检查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并采取合理的治疗手段。
笔者推崇《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2]中的检查方法。
该书对肱骨外上髁炎的原发性或继发性比较重视,根据肘外侧主诉痛和沿伸肌群走行方向的传导痛作肱骨外上髁、桡骨环韧带和肱骨外缘屈肘侧关节囊附着处等压痛点检查,提出这些阳性体征均属原发性与继发性肱骨外上髁炎共有的征象和体征。
其区别则可通过检查肩胛背面三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附着处的压痛点来进行排除。
其方法是检查者以一手的拇指尖压准肱骨外上髁的压痛点,引出剧痛后固定不动或保持压力不变;另一手的拇指尖滑动按压肩胛骨背面三肌附着处的压痛点。
结果:①只有当肩胛骨的压痛点不敏感或轻度敏感,其上滑动按压时不能缓解肱骨外上髁的主诉痛或压痛者,才是真正的原发性肱骨外上髁炎;②如果肩胛部压痛点高度敏感而使肱骨外上髁的主诉痛和压痛点立即消失,去除肩胛部的滑动按压后肱骨外上髁主诉痛和压痛点立即复原者,则其属肩胛部三肌附着处损伤发出的传导痛和传导性压痛点;③如果肩胛部压痛明显,且压痛未能改变肱骨外上髁的主诉痛和压痛点,这是继发性肱骨外上髁炎。
2 现代机理分析
原发性肱骨外上髁炎的发病机理目前已清楚,而继发性的肱骨外上髁炎的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但已知它与神经、经络的压迫刺激及肌肉、筋膜的刺激有关。
1969年,Selzer及Spencer以5种不同的机制为出发点解释了传导痛。
①初级传入轴突的周围分支:若疼痛信息从身体某一位置传入,大脑曲解来自神经末梢的位置,会以为由身体另一位置的神经末梢传入。
②汇集投射:脊髓中获得受伤器刺激的单一神经细胞,其刺激同时来自体内脏器、皮肤及肌肉。
感觉皮质不能分辨出来自内脏或者肌皮的信息,并扰乱了受伤器的信息。
③汇集促进:肌皮感觉传入兴奋信息,若脊髓视丘束的兴奋不足,则会促进强烈不正常的内脏传入信息。
④交感神经系统活动:交感神经纤维释放前列腺素,使得在刺激痛点的主要传入神经终端敏感。
⑤脊上层级的汇集或影像投射:汇集脊髓上、视丘层级的痛觉传导路径[3]。
可见,他们的观点是以神经反射学说为主的。
宣氏[2]认为,继发性肱骨外上髁炎是因为原发病经久不愈而继发性地在肘关节发生了无菌性炎症,产生了广泛的软组织损害,在肘关节外侧有了继发性的病灶。
3 治疗
3.1 原发性肱骨外上髁炎
由于原发性肱骨外上髁炎是典型的局部病变,以针刀局部治疗就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3.1.1 针刀治疗患者均采用坐位,将肘关节屈曲90°平放于治疗桌面上,找出明显的压痛点做好标记,进行常规消毒后,注入已配好的阻滞液(2%利多卡因2 mL+地塞米松5 mg+维生素B6 0.1 g+甲钴胺0.5 mg),在无菌条件下右手持刀柄,左手持无菌纱布块,扶持针体,使针刀口沿伸腕肌纤维走向平行,针体向桌面垂直刺入至肱骨外上髁,先用纵行疏通剥离法,再用切开剥离法,直至锐边已刮平。
然后使针体与桌面成45°角,用横形铲剥法使刀口紧贴骨面剥开骨突周围软组织粘连,再疏通一下伸腕肌、伸指总肌、旋后肌肌腱,出针[4]。
压迫针孔片刻,待不出血为止,5 d后还未愈,再做1次治疗,最多不超过2次。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疗原发性肱骨外上髁炎时,最好是先注入已配好的阻滞液,这样既能解除针刀治疗时的疼痛,又能起到阻滞液的治疗作用,最好不用曲胺萘德、醋酸泼尼松龙。
3.1.2 手法治疗针刀术后,患者正坐,医生坐于患者患侧,右手持腕使患者右前臂旋后位,左手用屈曲的拇指端压于肱骨外上髁前方,其他四指放于肘关节内侧,医生以右手逐渐屈曲患者肘关节至最大限度,左手拇指用力按压患者肱骨外上髁前方,然后再伸直肘关节,同时医生以左手拇指推至患肢桡骨头前面,沿桡骨头前外缘向后弹拨腕伸肌起点(左手反之),术后患者有桡侧三指麻木感及疼痛减轻的现象。
3.2 继发性肱骨外上髁炎
继发性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相对来说有一定难度。
在确诊是继发性肱骨外上髁炎后,可根据肘关节外侧的压痛情况来决定治疗方案。
局部压痛点通过头颈肩背等部位的处理治疗(针刀、神经阻滞)后已经消失者,肘关节处无需治疗,这种情况少见;多数患者在肘关节局部已经产生了继发性病变,需要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再按针刀医学原理进行肘关节局部治疗。
4 小结
肱骨外上髁炎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
笔者在临床中发现肱骨外上髁炎与多种疾病有关系,尤其是与头颈肩背部疾病相关联,尽管相关的机理解释尚不完全清楚,但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已经认识到,肱骨外上髁炎不是简单的“末端病”,临证应有局部与整体的临床思维,要用点、线、面、体的思路来进行诊断和治疗,才能提高整体疗效。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57-858.
[2] 宣蛰人.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155-172.
[3] 靳士英.中医常用外治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273-275.
[4] 朱汉章.针刀学原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35-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