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的使用方法
PNP与NPN两种三极管使用方法
PNP与NPN两种三极管使用方法PNP(正-负-正)与NPN(负-正-负)是两种常见的三极管类型。
它们在电路中的使用方法有所区别,以下是关于这两种三极管的详细说明。
PNP三极管是一种双极性晶体管,由两个P型半导体材料夹着一个N 型半导体材料构成。
NPN三极管则是由两个N型半导体材料夹着一个P型半导体材料构成。
1.工作原理:在PNP三极管中,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流方向是由基极到发射极,而NPN三极管中,电流方向是由基极流向发射极。
2.构成方式:PNP三极管由一个N型材料包围着两个P型材料形成,而NPN三极管则是由两个N型材料夹着一个P型材料形成。
3.极性:PNP三极管的极性是正负正,而NPN三极管的极性是负正负。
4.流程图表示:在电路图中,PNP三极管的符号是一个向内的三角形,而NPN三极管的符号是一个向外的三角形。
5.管脚标记:PNP三极管的管脚分别标记为:发射极(E)、基极(B)和集电极(C)。
NPN三极管的管脚也是类似的,分别标记为:发射极(E)、基极(B)和集电极(C)。
下面是PNP和NPN三极管在电路中的应用方法:PNP三极管的应用:1.开关应用:PNP三极管可以用作开关,当输入信号为高电平时,基极-发射极间会有电流,此时电流无法通过集电极-发射极间,所以负载被断开。
当输入信号为低电平时,基极-发射极间无电流,电流可以通过集电极-发射极间,负载闭合。
PNP三极管的开关应用主要用于高电平控制的逻辑开关电路。
2.放大应用:PNP三极管可以用作放大器,将弱电流放大为强电流。
在放大电路中,输入信号被加载在基极-发射极间,当输入信号为低电平时,基极-发射极间无电流,输出电流小;当输入信号为高电平时,基极-发射极间有电流,输出电流增大。
因此,PNP三极管广泛用于音频放大、功率放大等电子设备中。
NPN三极管的应用:1.开关应用:NPN三极管也可以用作开关。
当输入信号为低电平时,基极-发射极间会有电流,此时电流无法通过集电极-发射极间,负载被断开。
三极管命名及使用
同一器件的
不同档次
符 意义
号
A、 B、 C…
表 器 改 型
示 件 进
例如 1N4148 表示开关二极管,2N3464 表示高频大功率 NPN 型硅管。
2.3 日本半导体器件命名法
表 2-17 日本半导体器件命名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用数字表示器件 用 字 母 表 示 半
的电极数目
导体器件
符 意义 符
号
号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用符号表示器 件的等级
符 意义
号 J 军品
非军品 无
用数字表示 PN 结 数目
符 意义
号 1 二极管 2 三极管
3 四极管
用字母表示材 料
符 意义
号
表示不加 热即半导 N 体器件
用数字表示器 件登记序号
符号 意 义
2~4 登 记 位 顺序 数字 号
用字母表示
CS9018 310 100 12
8050 1000 1500 25
0.5
0.6
0.5
0.6
0.05 0.3 0.5
0.05 0.7 0.05 0.3 0.05 0.5 0.05 0.5
64
78
96
118 150
144
64
78
96 118 150
144
60
60
100 200 150
400
60 50
60
第四部分 用 2~3 位数字 表示器件登记 顺序号
第五部分 用拉丁字母表 示同一种型号 器件的改进型
例如 2SA53 表示高频 PNP 型三极管,1S92 表示半导体二极管。
三极管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三极管的作用和工作原理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三极管的结构。
三极管由三个掺杂不同的半导体材料层叠而成,分别是发射极(E)、基极(B)和集电极(C)。
发射极连接一个P型半导体,基极连接一个N型半导体,而集电极连接一个P型半导体。
这种结构决定了三极管的放大、开关和稳压等特性。
三极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放大和开关两个方面。
在放大电路中,三极管可以放大微弱的信号,使其具有足够的能量驱动负载。
在开关电路中,三极管可以控制电路的通断,实现数字信号的处理和控制。
这两种作用使得三极管在电子技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了解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三极管有三种工作状态,分别是放大状态、截止状态和饱和状态。
在放大状态下,通过控制基极电流,可以使得集电极电流的变化成倍放大,从而实现信号的放大。
在截止状态下,通过控制基极电流,可以使得集电极电流截断,实现开关功能。
在饱和状态下,通过控制基极电流,可以使得集电极电流达到最大值,实现信号的稳压。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可以用电子的输运和控制来解释。
当外加电压使得发射结和集电结正向偏置时,发射结注入少数载流子,集电结收集少数载流子,形成电流放大。
当外加电压使得发射结和集电结反向偏置时,少数载流子被阻挡,电流截断。
这种输运和控制的机制决定了三极管的放大和开关特性。
总的来说,三极管的作用和工作原理是非常复杂的,但是通过对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它于电子技术中。
三极管的放大和开关功能使得它成为电子技术中不可或缺的器件,其工作原理也为我们理解电子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三极管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三极管
Vceo
在选择晶体管时, 大约为所用电源电压2倍 在选择晶体管时,Vceo大约为所用电源电压 倍 S8050的Vceo为25V 的
S8050 NPN型三极管参数 型三极管参数
c
Ic
b
Ib Ie
Vce
+
e
最大集电极电流, 最大集电极电流,即流过三极管集电极的最大电流
Icm
在选择晶体管时, 在选择晶体管时,Icm大约为三极管正常工作时流过 集电极最大电流的2倍 集电极最大电流的 倍 S8050的Icm为0.5A 的
Ec = Ic x Rc + Vce
三极管仿真电路分析
Ib、Ic、Vce 波形 波形?
集电极电压V 集电极电压 c
NPN 型 集电极电源Ec 集电极电源
基极电源E 基极电源 b
三极管仿真电路分析
Vo 集电极电压(V) 集电极电压( Ic 集电极电流(mA) 集电极电流(
集电极电压V 集电极电压 c
驱动继电器(工作原理 驱动继电器 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Vcc
3.R1、R2电阻取值
D IN4007
例如: 例如: 若Vcc=+5V,Ics=50mA,β=100, 且R2=4.7kΩ,计算R1取值。 Vcc-Vbe . . I . b= R 1 5V-0.7V R1 . . . Vbe R2 Ic > β
+Vcc
释放
D IN4007
继电器
c
输入Vi 输入 +Vcc OFF 0V R2 4.7K R1
续流二极管
S8050
b e
用NPN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电路图 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电路图
驱动继电器(工作原理 驱动继电器 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3极管用法
三极管用法简介
三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具有放大、开关等功能,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以下是三极管的一些常见用法:
1.放大器:三极管可以作为放大器使用,将输入信号放大后输出。
三极管放大器通常由一个三极管、几个电阻和几个电容组成。
2.开关:三极管也可以作为开关使用,控制电流的通断。
三极管开关电路通常由一个三极管、几个电阻和几个电容组成。
3.稳压器:三极管可以组成稳压器电路,用于稳定电压。
稳压器电路通常由一个三极管、几个电阻和几个电容组成。
4.振荡器:三极管可以组成振荡器电路,用于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
振荡器电路通常由一个三极管、几个电阻和几个电容组成。
5.驱动器:三极管还可以作为驱动器使用,用于控制高功率负载。
驱动器电路通常由一个三极管、几个电阻和几个电容组成。
需要注意的是,三极管的使用需要掌握一定的电路设计和调试技能,否则可能会导致电路失效或损坏。
建议在使用三极管前,先了解相关的电路知识和操作方法。
三极管在电路中的使用(超详细_有实例)
一种三极管开关电路设计三极管除了可以当做交流信号放大器之外,也可以做为开关之用。
严格说起来,三极管与一般的机械接点式开关在动作上并不完全相同,但是它却具有一些机械式开关所没有的特点。
图1所示,即为三极管电子开关的基本电路图。
由图可知,负载电阻被直接跨接于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源之间,而位居三极管主电流的回路上。
输入电压Vin则控制三极管开关的开启(open)与闭合(closed)动作,当三极管呈开启状态时,负载电流便被阻断,反之,当三极管呈闭合状态时,电流便可以流通。
详细的说,当Vin为低电压时,由于基极没有电流,因此集电极亦无电流,致使连接于集电极端的负载亦没有电流,而相当于开关的开启,此时三极管乃胜作于截止(cut off)区。
同理,当Vin为高电压时,由于有基极电流流动,因此使集电极流过更大的放大电流,因此负载回路便被导通,而相当于开关的闭合,此时三极管乃胜作于饱和区(saturatiON)。
1 三极管开关电路的分析设计由于对硅三极管而言,其基射极接面之正向偏压值约为0.6伏特,因此欲使三极管截止,Vin必须低于0.6伏特,以使三极管的基极电流为零。
通常在设计时,为了可以更确定三极管必处于截止状态起见,往往使Vin值低于0.3伏特。
(838电子资源)当然输入电压愈接近零伏特便愈能保证三极管开关必处于截止状态。
欲将电流传送到负载上,则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射极必须短路,就像机械开关的闭合动作一样。
欲如此就必须使Vin达到够高的准位,以驱动三极管使其进入饱和工作区工作,三极管呈饱和状态时,集电极电流相当大,几乎使得整个电源电压Vcc均跨在负载电阻上,如此则VcE便接近于0,而使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射极几乎呈短路。
在理想状况下,根据奥姆定律三极管呈饱和时,其集电极电流应该为:因此,基极电流最少应为:上式表出了IC和IB之间的基本关系,式中的β值代表三极管的直流电流增益,对某些三极管而言,其交流β值和直流β值之间,有着甚大的差异。
《三极管基本知识》PPT课件
三极管是电子电路中的重要元件,广泛应用于放大、开关、振荡等电路中。随 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三极管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对电子工程师的要求也越来 越高。
课程内容和结构
课程内容
本课程将介绍三极管的基本原理、结构、特性、参数以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课程结构
本课程将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先介绍三极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然后逐步深入讲解三极管的特 性和应用。具体内容包括:三极管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分类;三极管的放大原理和特性;三极管的参数和选型; 三极管的应用电路和实例等。
输入特性曲线
输入特性曲线表示三极管在放 大状态下,基极电流(Ib)与 基极-发射极电压(Vbe)之
间的关系。
输入特性曲线与二极管的伏 安特性曲线类似,呈指数关
系。
当Vbe较小时,Ib几乎为零, 当Vbe超过一定值后,Ib随 Vbe的增大而迅速增大。
输出特性曲线
输出特性曲线表示三极管在放大状态下,集电极电流 (Ic)与集电极-发射极电压(Vce)之间的关系。
工业控制领域
三极管在工业控制电路中也有 着广泛的应用,如电机控制、
温度控制等。
消费电子领域
音响、电视、冰箱等消费电子 产品中也需要使用三极管进行
信号放大或电路控制。
03
三极管结构与工作原理
三极管内部结构
掺杂浓度
发射区掺杂浓度最高,基区很薄且 掺杂浓度最低,集电区掺杂浓度较 高。
PN结
三极管内部包含两个PN结,分别 是发射结和集电结。
三极管主要参数
01
02
03
电流放大系数
表示三极管对电流的放大 能力,是判断三极管放大 性能的重要参数。
极间反向电流
包括集电极-基极反向饱和 电流和集电极-发射极反向 饱和电流,反映了三极管 的截止性能。
如何正确连接和使用三极管
如何正确连接和使用三极管三极管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被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放大、开关和电流稳定等功能。
正确连接和使用三极管对于保证电路工作的稳定性和性能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连接、极性、电流和功率等方面,详细介绍如何正确连接和使用三极管。
一、连接方式三极管通常有三个引脚,分别是基极(B)、发射极(E)和集电极(C)。
正确连接三极管的引脚可以避免电路出现故障或损坏。
通常情况下,基极连接到控制信号源,发射极连接到地或负极,集电极连接到所需输出端。
二、极性三极管具有极性,需要正确连接才能保证正常工作。
通常情况下,三极管具有PNP和NPN两种极性。
正确的极性连接可以通过查找三极管数据手册中的引脚描述或标识来确认。
在连接过程中,要仔细核对引脚的极性,并将其正确地连接到电路中。
三、电流正确连接和使用三极管需要注意电流的限制和控制。
三极管的额定电流通常可以在数据手册中找到。
在实际使用中,电流过大可能会导致三极管损坏,电流过小可能会影响其正常工作或功率放大效果。
因此,在设计电路时,应根据所需功率和电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三极管并合理控制电流的大小。
四、功率三极管的功率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重要参数。
功率过大会导致三极管过热,甚至损坏,功率过小则可能影响其输出的放大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所需功率和工作条件来选取适当的三极管,并合理设计散热措施,以确保三极管的正常工作和可靠性。
五、综合考虑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注意事项,正确连接和使用三极管还需综合考虑其他因素,例如工作频率、环境温度等。
不同的三极管适用于不同的频率范围,因此,在选择三极管时应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合适的型号。
同时,环境温度和散热条件也会影响三极管的性能和可靠性,应注意合理布局,确保散热良好,避免过热问题。
在实际连接和使用三极管时,还应当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例如避免引脚短路、保持引脚间的间距、合理布局电路板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示波器等仪器来观察三极管输入输出的波形,以判断是否正常工作。
平尚细说三极管的选用、使用与代用的介绍
平尚细说三极管的选用、使用与代用的介绍(1)选用三极管的种类很多,用途各异,恰当,合理地选用三极管是保证电路正常工作的关键,下面介绍选用步骤:1)根据不同电路的要求,选用不同类型的三极管。
在不同的电子产品中,电路各有不同,如高频放大电路、中频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电源电路、振荡电路、脉冲数字电路等等。
由于电路的功能不同,构成电路所需要的三极管的特性及类型也不同,如高频放大电路所需要的是高频小功率管,如3DG79、3 DG80、3DG8l等,也可选用3DG91、3DG92、3DG93等超高频低噪声小功率管。
又如电源电路的调整管可选用3DA581、DF104D、2SC1875、2SC2060等。
功率放大电路可选用2SC1893、2SC189 4、D2027、2SC2383、DA2271等。
详细资料请访问我们的网站2)根据电路要求合理选择三极管的技术参数,由于三极管的参数较多,但其中主要的参数要满足电路的需求,否则将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如:①电流放大系数hFE;②集电极最大电流Icm;③集电极最大耗散功率;④特征频率fT等。
对于特珠用途的三极管除满足上述的要求外,还必须满足对特殊管的参数要求。
如选用光敏晶体管时,就要考虑光电流、暗电流和光谱范围是否满足电路要求。
3)根据整机的尺寸合理选择三极管的外形及其封装。
由于三极管的外形有圆形的、方形的、高简形的、扁平形等,封装又可分为金属封装、塑料封装等,尤其是近年来采用了表面封装三极管,其体积很小,节约了很多的空间位置,使整机小型化。
选用三极管时在满足型号、参数的基础上,就要考虑外形和封装,在安装位置允许的前提下,优先选用小型化产品和塑封产品,以减小整机尺寸、降低成本。
下面以21时彩色电视机为例说明三极管的选用。
高放AGC电路可选用2SC458、2SC1360、2SC383、BC548、3DG7C、3DG12OB、3DA151、3DG4、BG458、2SA844。
三极管实物使用方法
三极管实物使用方法篇11.三极管简介2.三极管类型与符号3.三极管工作原理4.三极管实物使用方法4.1 选择合适的三极管4.2 正确连接三极管4.3 设定工作点4.4 注意散热4.5 测试与调整正文三极管实物使用方法三极管是一种具有放大、开关等功能的半导体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
在使用三极管实物时,需要了解其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以确保正确、安全地运用。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三极管的类型与符号。
NPN和PNP是三极管的两种主要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对应的符号表示。
在电路中,我们需要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三极管类型。
接下来,理解三极管的工作原理是关键。
三极管通过控制基极电流来控制集电极电流,从而实现放大或开关功能。
这个过程中,需要保证三极管的工作点设置得当,否则可能导致性能下降甚至损坏。
那么,在具体的实物使用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首先,我们需要根据电路需求选择合适的三极管。
不同的三极管具有不同的参数和性能,如放大倍数、耐压值等,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其次,正确连接三极管。
三极管有三个引脚,分别是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
在电路中,需要将它们正确连接到相应的位置。
然后,设定合适的工作点。
根据电路需求和三极管的参数,合理设置工作点,以保证三极管正常工作。
此外,注意散热问题。
三极管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如果散热不良可能导致性能下降或损坏。
因此,需要采取合适的散热措施。
最后,对三极管进行测试与调整。
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定期对三极管进行测试和调整,确保其性能稳定可靠。
篇21.三极管简介2.三极管类型与符号3.三极管工作原理4.三极管实物使用方法4.1 选择合适的三极管4.2 正确连接三极管4.3 设定工作点4.4 注意散热问题5.使用三极管时的注意事项正文三极管是一种具有放大、开关等功能的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在使用三极管实物时,需要了解其使用方法,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并避免损坏。
首先,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三极管类型。
使用三极管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使用三极管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按照现代的制造工艺来说,根据不同的掺杂方式在同一个硅片上制造出三个掺杂区域,并形成两个PN结,由此就构成了一个晶体管。
晶体管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放大信号,它是放大电路的核心元件,能够控制能量的转换,将输入的任何微小变化量不失真地进行放大输出。
以下是我们在电路设计中使用三极管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还是老样子——“看图说话”:(1)需注意旁路电容对电压增益的影响:这个电路在国内各种模拟电路教材书上是司空见惯的了,也算比较经典的了。
由于这个旁路电容的存在,在不同频率环境中会有不同的情况发生:a、当输入信号频率足够高时,X C将接近于零,即射极对地短路,此时共射的电压增益为:b、当输入信号频率比较低时,X C将远大于零,即相当于开路,此时共射的电压增益为:由此可以看出,在使用三极管设计电路时需要掂量旁路电容对电压增益带来的影响。
(2)需注意三极管内部的结电容的影响:由于半导体制造工艺的原因,三极管内部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容值的结电容存在,当输入信号频率达到一定程度时,它们会使得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大打折扣”,更糟糕的是,它还会因此引起额外的相位差。
a、由于C be的存在,输入信号源的内阻R S和X Cbe形成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分压器,也可以看成是一个LPF,当输入信号的频率过高时,三极管基极的电位就会有所下降,此时电压增益就随之减小。
b、由于C bc的存在,当输入信号的频率过高时,V out的一部分会经过C bc反馈到基极,又因为此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有180°的相位差,所以,这样也会降低基极的电位,电压增益也由此下降。
(3)需明确把握三极管的截止频率:这个电路图是一个等效过后的图,其中C L是集电极到发射极、集电极到基极之间的结电容以及负载电容的等效电容。
当输入信号的频率达到时,三极管的增益开始迅速下降。
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就得花心思把C L尽量减小,由此,f H就可以更高一些。
3_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VBB
e
位关系应为VC>VB>VE。
4.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3)放大电路中电位的关系
PNP型三极管放大工作时,其电源电压VCC 极性与NPN型管相反,这时,管子三个电极的电 流方向也与NPN型管电流方向相反,电位关系则 为VE>VB>VC。
截止区: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相当于开关的断开状态。
U BE U ON , I B 0
放大区: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具有电流放大作用。
I C I B
三极管的前一种状态被广泛应用于信号的放大,后两种状态常被用作电子开关。
4.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1)电路组成 如图所示
Rcc Rbb C11 c b VT Vcc c2
三极管引脚读取方式
任务实施
三极管器件手册查阅 三极管引脚排列
三极管引脚识读如表所示 对于中小功率塑料三极管:按图使其平面朝向自己,三个引脚朝下放置 从左到右依次为e b c。
三极管引脚读取方式
四、三极管的使用常识
小功率三极管检测 1. 三极管基极和类型判断
如图
点击
当第一根表笔接某电极, 万用表置于R×1k挡。 用万用表的第一根表笔依次 接三极管的一个引脚,而第 二根表笔分别接另两根引脚, 以测量三极管三个电极中每 两个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 值。 而第二根表笔先后接触另外两个
三极管引脚排列有很多形 式,使用三极管之前应该先熟 半导体三极管也称为晶体 三极管。由于工作时,多数载 流子和少数载流子都参与运行, 因此又叫双极性晶体管,简称 BJT,是现代电子产品中必不可 少的半导体器件。 悉三极管的型号、用途、参数、 外形尺寸以及引脚的排列,以 保证能正确使用三极管。 三极 管的产生使PN结的应用发生了 质的飞跃。它分为双极型和单
三极管的结构和类型
三极管的结构和类型三极管,是半导体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是电子电路的核心元件。
三极管是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制作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两个PN结把正块半导体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基区,两侧部分是发射区和集电区,排列方式有PNP和NPN两种,如图从三个区引出相应的电极,分别为基极b发射极e和集电极c。
发射区和基区之间的PN结叫发射结,集电区和基区之间的PN结叫集电极。
基区很薄,而发射区较厚,杂质浓度大,PNP型三极管发射区"发射"的是空穴,其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故发射极箭头向里;NPN型三极管发射区"发射"的是自由电子,其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发射极箭头向外。
发射极箭头向外。
发射极箭头指向也是PN结在正向电压下的导通方向。
硅晶体三极管和锗晶体三极管都有PNP型和NPN型两种类型。
三极管的封装形式和管脚识别常用三极管的封装形式有金属封装和塑料封装两大类,引脚的排列方式具有一定的规律,如图对于小功率金属封装三极管,按图示底视图位置放置,使三个引脚构成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上,从左向右依次为e b c;对于中小功率塑料三极管按图使其平面朝向自己,三个引脚朝下放置,则从左到右依次为e b c。
目前,国内各种类型的晶体三极管有许多种,管脚的排列不尽相同,在使用中不确定管脚排列的三极管,必须进行测量确定各管脚正确的位置,或查找晶体管使用手册,明确三极管的特性及相应的技术参数和资料。
晶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晶体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其实质是三极管能以基极电流微小的变化量来控制集电极电流较大的变化量。
这是三极管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特性。
我们将ΔIc/ΔIb的比值称为晶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用符号“β”表示。
电流放大倍数对于某一只三极管来说是一个定值,但随着三极管工作时基极电流的变化也会有一定的改变。
晶体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截止状态:当加在三极管发射结的电压小于PN结的导通电压,基极电流为零,集电极电流和发射极电流都为零,三极管这时失去了电流放大作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相当于开关的断开状态,我们称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
npn三极管和pnp三极管驱动继电器原理_概述及解释说明
npn三极管和pnp三极管驱动继电器原理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NPN三极管和PNP三极管是常见的电子元件,它们在电路中广泛应用于继电器的驱动。
本文将对NPN三极管和PNP三极管驱动继电器原理进行概述和解释。
首先介绍两种三极管的基本原理,然后探讨它们与继电器的连接方式以及各自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接下来将比较两者之间的区别并提供选择合适驱动方案的方法。
最后从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出发,展望未来对这两种驱动方案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首先是引言部分,概述了本文关于NPN三极管和PNP三极管驱动继电器原理的内容以及文章结构。
第二部分将详细介绍NPN三极管驱动继电器原理,包括其基本原理、连接方法以及优势和应用场景。
第三部分则描述了PNP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的相同内容。
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比较两种驱动方案之间的区别,并给出选择合适方案的方法。
最后,第五部分总结了NPN三极管和PNP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的原理和应用,并展望了未来对这两种方案的研究与应用。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和解释NPN三极管和PNP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的原理、优势与应用场景,并帮助读者了解两种驱动方案之间的区别并选择合适的驱动方案。
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本文还将展望未来对这两种方案进一步研究与应用的可能性。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获得关于NPN三极管和PNP三极管驱动继电器原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为实际应用中做出明智的选择提供参考。
2. NPN三极管驱动继电器原理:2.1 NPN三极管基本原理:NPN三极管是一种常用的双面效应晶体管,由有源区、基区和集电区组成。
在NPN三极管中,有源区为n型材料,基区为夹在其中的p型材料,而集电区则是n型材料。
当在NPN三极管的基极加上正向电压时,就会形成足够的电子激发,使得位于有源区内的n型电子流进入p型基极。
这导致整个器件从开路状态变为导通状态。
2.2 NPN三极管与继电器连接方法:使用NPN三极管驱动继电器时,可以将继电器的控制端(也称为触发端)连接到NPN三极管的发射端。
指针万用表测3极管的方法
指针万用表测3极管的方法
指针万用表是一种常见的电路测量工具,它能够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等参数。
而在电子电路中,3极管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元件。
那么,如何使用指针万用表来测试3极管呢?
首先,需要了解3极管的引脚。
3极管一般有3个引脚,分别为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其中基极是最薄的引脚,发射极则比其他两个引脚稍微粗一些。
接下来,我们可以按照如下步骤来测试3极管:
1. 将指针万用表的旋钮设置在电阻档位。
2. 将测试的3极管放在测试台上,并将旋钮的红色探针连接到3极管的基极,将黑色探针连接到3极管的发射极。
3. 观察指针万用表的读数。
如果读数为无穷大或非常高的数值,说明该3极管是开路的,已经失效了。
4. 如果读数为低阻值,说明该3极管是通路的。
此时,应该将黑色探针改为连接到3极管的集电极。
如果读数变大,说明该3极管是正常的,可以继续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测试3极管时,必须确保指针万用表的电流和电压均为正常值,否则测试结果会受到影响。
此外,还要注意探针的连接方式,以免错误读数。
总之,使用指针万用表测试3极管是一项基本的电子电路测试技能,掌握了这项技能,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检测电路中的问题。
半导体三极管及其应用
器件的种类
材料 三极管
第二位:A锗PNP管、B锗NPN管、 C硅PNP管、D硅NPN管
第三位:X低频小功率管、D低频大功率管、 G高频小功率管、A高频大功率管、K开关管
表示晶体管特性的数据称为晶体管的参数,晶体 管的参数也是设计电路、选用晶体管的依据。
1、特性参数: 表明三极管的使用性能
1) 电流放大系数
为什么要研究特性曲线: 1)直观地分析管子的工作状态 2)合理地选择偏置电路的参数,设计性能良好的
电路
讨论共发射极接法的特性曲线
IC
mA
IB
+
A
+
RB
V UBE
+ 输– 入回–路
V UCE
+ EC
–
–
EB 共发射极电路
测量三极管特性的实验线路
1、输入特性
输入特性是指三极管输入回路中,加在基极和发射
2.3 1.5 0.06 0.04
40
12 UCE(V)
在以后的计算中,一般作近似处理: = 。
2) 极间反向电流
a 集-基极反向饱和电流 ICBO ICBO的下标CB代表集电极和基极, O是Open的字头,代表第三个电极E开路。 它相当于集电结的反向饱和电流。
ICBO
– A +
EC
ICBO是由少数载流子的 漂移运动所形成的电流,
深度饱和时,
2
40A
UCE =UCES 饱和电压
1 O3
6
9
20A IB=0 12 UCE(V)
硅管UCES 0.3V, 锗管UCES 0.1V。
临界饱和时: uCE = uBE
五、半导体三极管的型号和主要参数
三极管的应用电路 NPN和PNP型三极管的区别
三极管的应用电路NPN和PNP型三极管的区别了解三极管的使用方法、PNP和NPN区分及S8050和S8550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三极管介绍二、三极管结构(以NPN管为例)三、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四、NPN和PNP型三极管区别五、S8050和S8550六、三极管应用电路一、三极管介绍三极管,全称应为(半导体)三极管,也称双极型(晶体管)、晶体三极管,是一种(电流)控制电流的半导体器件,其作用是把微弱(信号)放大成幅度值较大的电信号,也用作无触点开关。
常见的三极管为9012、S8550、9013、S8050。
(单片机)应用电路中三极管主要的作用就是开关作用。
其中9012与8550为PNP型三极管,可以通用。
其中9013与8050为NPN型三极管,可以通用。
三极管结构有NPN和PNP两种,因为(电子)比空穴有更高的迁移率,所以NPN比PNP型三极管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每个公司生产的三极管脚位不一定一致,但是封装类型一般一样,常见的封装三极管有TO-92封装和SOT-23封装,如下图。
图1 三极管封装二、三极管结构(以NPN型为例)三极管的基本结构是由两个背靠背的PN结构成(如下图所示)。
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PN结称为发射结,基极和集电极之间的PN结称为集电结。
在三极管器件的设计中,通常会在发射区进行N型高掺杂,以便在发射结正偏时从发射区注入基区的电子在基区形成相当高的电子浓度梯度。
基区设计的很薄且浓度很低,这样注入到基区的电子只有很少一部分与多子空穴复合形成基极电流。
与基区电子复合的源源不断的空穴需要基极提供电流来维持。
在设计中对集电区则进行较低的P型掺杂且面积很大,以便基区高浓度的电子扩散进去集电区形成集电极电流。
三、三极管工作原理三极管有三个工作区域,分别为截止区(cut-offregion) 、放大区(acitveregion) 、饱和区(satura(ti)onregion) 。
下面我们结合下图对各个区域的工作状态进行分析。
三极管之PNP与NPN详解及如何用万用表判断基极
三极管之——PNP与NPN一.PNP与NPN 晶体管的检测方法NPN和PNP主要就是电流方向和电压正负不同,说得“专业”一点,就是“极性”问题。
方法一:鉴别基极B将数字万用表拨至二极管档,红表笔固定任接某个引脚,用黑表笔依次接触另外两个引脚,如果两次显示值均小于1V或都显示溢出符号“1”,则红表笔所接的引脚就是基极B。
如果在两次测试中,一次显示值小于1V,另一次显示溢出符号“1”,表明红表笔接的引脚不是基极B,此时应改换其他引脚重新测量,直到找出基极B为止。
区分NPN管与PNP管使用数字万用表的二极管档。
按上述操作确认基极B之后,将红表笔接基极B,用黑表笔先后接触其他两个引脚。
如果都显示0.500~0.800V,则被测管属于NPN型;若两次都显示溢出符号“1”,则表明被测管属于PNP管。
方法二:判定基极。
用万用表R×100或R×1k挡测量管子三个电极中每两个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
当第一根表笔接某一电极,而第二表笔先后接触另外两个电极均测得低阻值时,则第一根表笔所接的那个电极即为基极b。
这时,要注意万用表表笔的极性,如果红表笔接的是基极b。
黑表笔分别接在其他两极时,测得的阻值都较小,则可判定被测管子为PNP型三极管;如果黑表笔接的是基极b,红表笔分别接触其他两极时,测得的阻值较小,则被测三极管为NPN 型管如9013,9014,9018。
小注:使用数字万用表的二极管档测量二极管的正向压降,这时读数的单位是mV。
例如,用该档检测2AP3型二极管的正向压降,显示为“352”,即表示352mV或0.352V(此管为锗管)。
用该档检测IN4007型二极管时,正向显示为“509”,即表示正向压降为509mV或0.509V(此管为硅管)。
数字万用表的二极管档,还可以用来检测电路是否短路。
二、常见三极管之——9013 、90129013三极管9013是一种NPN型硅小功率的三极管它是非常常见的晶体三极管,在收音机以及各种放大电路中经常看到它,应用范围很广,它是NPN型小功率三极管。
三极管的使用方法
■1.三极管工作状态的判断方法:分析电路时,判断三极管的功能,如果能够知道该三极管三个管脚的电压 和该三极管起得作用(放大还是开关),o 对于NPN 而言,如果Uc>Ub>Ue, 该管处于放大状态,放大一定的电流,一般是在模拟电路中起了作用(此时 Uce 之间的电压是不确定的)―如果Ub>Ue, Ub>Uc,该管处于饱和状态,c-e 之间导通,其管压降为,与截止区相对立,此时该三极管起到了开关的作用, 一般应用在数字电路中。
如图所示:对于PNP 而言,当Ue>Ub>Uc,即集电极反偏、发射极正偏,处于放大状 态;当Ue>Ub 且Uc>Ub (这时候,Uc~Ue ),即集电极和发射极都正偏,处于饱 和状态。
2 •三极管的使用方法:我们经常在单片机系统中连接三极管起到开关的作用,经典电路如下图所 示:如果在单片机系统中出现三极管时,那么该三极管大多数其至儿乎全部情 况下都会处于开■关状态。
因为单片机输出的都是数字量,要么是6要么是 1,不可能出现别的情况。
因此对应的三极管也要么开通,要么关断。
在上面电路中,如果按照开始时说的三极管状态的判别方法,是不行的。
因为c 点得工作电压是不确定的(实际上在真正的电路中c 点电压是确定的, 但是从电路图中我们看不出来)。
真正的判断方法如下:Yl/O 引脚为高电平 时,b 点基极的电流是一定的,那么c 点电流也是一定的,而且是处在了三极 管的饱和区,因此b 点的电压为,三极管导通,则c 点的电压与e 点压相同 (比e 点略大,约为,即为Uce ),即OUT (输出端处于低电平)端为低电平状 态。
当I/O 引脚为低电平时,NPN 三极管断开,c ・e 之间不导通,那么此时c 点 (OUT )电位为高电平即VCC 电压。
这从而达到了用单片机引脚来控制Vcc 的 效果。
综上所述:当I/O 为高电平,b ・e 之间有电压,三极管导通,c ・e 管压降 小,OUT 为低电平;当I/O 为低电平时,b ・e 之间没电压,三极管关断, c-e Tf 'h'.R ;1 二OUT 为高 ill T'=Vcc :放大截止上面就是NPN的使用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三极管工作状态的判断方法:
分析电路时,判断三极管的功能,如果能够知道该三极管三个管脚的电压和该三极管起得作用(放大还是开关),。
对于NPN 而言,如果Uc>Ub>Ue ,该管处于放大状态,放大一定的电流,一般是在模拟电路中起了作用(此时Uce 之间的电压是不确定的);如果Ub>Ue ,Ub>Uc ,该管处于饱和状态,c-e 之间导通,其管压降为0.3-0.7V ,与截止区相对立,此时该三极管起到了开关的作用,一般应用在数字电路中。
如图所示:
对于PNP 而言,当Ue>Ub>Uc,即集电极反偏、发射极正偏,处于放大状态;当Ue>Ub 且Uc>Ub(这时候,Uc
≈Ue),即集电极和发射极都正偏,处于饱和状态。
2.三极管的使用方法:
我们经常在单片机系统中连接三极管起到开关的作用,经典电路如下图所示:
(
如果在单片机系统中出现三极管时,那么该三极管大多数甚至几乎全部情况下都会处于开-关状态。
因为单片机输出的都是数字量,要么是0,要么是1,不可能出现别的情况。
因此对应的三极管也要么开通,要么关断。
在上面电路中,如果按照开始时说的三极管状态的判别方法,是不行的。
因为c 点得工作电压是不确定的(实际上在真正的电路中c 点电压是确定的,但是从电路图中我们看不出来)。
真正的判断方法如下:当I/0引脚为高电平时,b 点基极的电流是一定的,那么c 点电流也是一定的,而且是处在了三极管的饱和区,因此b 点的电压为0.7v ,三极管导通,则c 点的电压与e 点压相同(比e 点略大,约为0.5v,即为Uce ),即OUT (输出端处于低电平)端为低电平状态。
当I/0引脚为低电平时,NPN 三极管断开,c-e 之间不导通,那么此时c 点(OUT )电位为高电平即VCC 电压。
这从而达到了用单片机引脚来控制Vcc 的效果。
综上所述:当I/O 为高电平,b-e 之间有电压,三极管导通,c-e 管压降小,OUT 为低电平(≈0.5);当I/O 为低电平时,b-e 之间没电压,三极管关断,c-e 管压降非常大,OUT 为高电平=Vcc ;
上面就是NPN 的使用方法。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在使用NPN 时,要尽可能将e 端接地,当b 端比e 端至少高0.7v 时,管子导通;否则管子断开。
同理,我们可以得出PNP 三极管的使用电路和方法:
放大区 12 3 截止区 3.3 3 饱和区
+5V
PNP三极管是通过比较e-b之间的电压,来决定e-c之间的导通状态。
当e端电压>b端电压+0.7v,则管子e-c导通,c端电压接近e端电压;否则,管子断开。
上图所示,当I/O为高电平时(+5v),管子关闭,OUT输出为低电平即0v;当I/O为低电平时(0v),b端电压低于e端电压,则管子导通,OUT输出为≈5v,即为高电平。
实际上,此时e-b端为0.7v,b端电压为4.3v,I/O电压为0v。
从而达到了用单片机端口来控制OUT的结果。
上面就是PNP的使用方法。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在使用PNP时,要尽可能将e端接电源,当e端比b端至少高0.7v时,管子导通;否则管子断开。
注意:不管是PNP还是NPN,当管子导通了之后,e-b(PNP)和b-e(NPN)之间的电压为0.7v(硅材料)。
最终总结:通过上述,判断NPN和PNP通断情况,就是要看e-b(PNP)和b-e(NPN)之间的电压大小情况。
三极管导通时,相当于c-e导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