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翻译过程看译者的主体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文学翻译过程看译者的主体性
张 莉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收稿日期:2004-01-09
作者简介:张 莉(1977-),女,河南许昌人,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教师,硕士。
摘要:从文化角度对翻译的研究,使得译者的主体性问题逐渐受到关注。翻译过程可分为准备、解码与组码三个阶段。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彰显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译作的优劣。译者的主体性与他的受动性相辅相成,二者不可或缺。
关键词:翻译过程;译者;主体性;受动性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989(2004)02-0054-03
长期以来,中西翻译界对翻译的研究都囿于对原著中心地位以及语言转换层面的研究,而对翻译文化的创造者)))译者及其特殊的文化地位却鲜有系统、深入的论述。译者被赋予/舌人0、/媒婆0、/仆人0、/带着镣铐的舞者0、/文化搬运工0等形象,被认为处于既要对作者俯首听命又要对读者迎合奉承的尴尬地位中,其创造性和主体性自然就更少有人提及了。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和研究层面的开拓,越来越多的理论研究者开始从文化角度来探讨翻译,从阐释学、接受美学、文化交流等切入点来研究翻译。这一转向使得译者的文化地位及其主体性成为其中重要的研究课题。那么,我们应如何来理解译者的主体性呢? 一、译者的主体性
余光中曾对译者以及翻译过程作过以下论述:/译者介于神人之间,既要通天意,又得说人话,真是-左右为巫难.。读者只能面对译者,通过译者的口吻,去想像原作者的意境。翻译,实在是一种信不信由你的-一面之词.。0(5余光中谈翻译6)这一论述说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客观存在着的,是不争的事实。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不仅仅是语言符号转换的过程,更是文化信息传递和感情移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译者作为沟通原作者与读者、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桥梁,他的表现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译作的优劣,因而成为翻
译过程中最积极、最主动的因素。其主体性也就是他在翻译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自觉的人格意识和创造意识。谢天振的5译介学6中/创造性叛逆0命题的提出,也正是对译者主体性的认可和论证。
我们可以引用查明建、田雨为译者主体性所作的界定:/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0
下面我们将从翻译过程的不同阶段来探讨译者的主体性问题。
二、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1.翻译的准备阶段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在译者动笔翻译之前就已开始发挥作用了。在此阶段,译者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以及翻译策略的确定等方面。
选择适当的翻译文本是译者开始翻译活动的前提。一般来讲,译者通过自己阅读或他人的推荐、评价等途径,形成对原作的初步印象。然后,译者会自觉地调动自己的文化意识、鉴赏能力、审美情趣等已有知识结构,对这一印象进行初步的评价与批评。当这一印象与译者的知识体系相近或吻合的时候,译者多表现为对原作文本的肯定与接受。反之,则表现出对文本的否定与排斥。可见,选择什么样的
#
54#2004年6月第19卷第2期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 OF ZHE NGZHOU ECONOMIC MANAGE MENT INSTITUTE
Jun.2004
Vol.19No.2
文本来翻译,多是译者根据自己个人的喜好而定,体现出了译者强烈的主体意识。而且,文本选择得当也有利于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使译者的风格自然地融于原作者的风格之中,从而产生一部成功的译作。
翻译的文化目的也是译者在动笔翻译之前主观上已确认了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文化内涵的交流与碰撞,而译者正是这一交流与碰撞的倡导者和实施者。从文化层面上来说,翻译的根本目的是借助翻译文本为译入语提供新的话语,支持或颠覆其主流地位。也就是说,译者在文化目的上无外乎有两种选择:一是引入外域文化来论证、坚固本土文化的主体地位,二是引入外域文化来挑战、质疑本土文化的正统地位。译者的选择取决于他对两种文化的感知和认知程度,这也是其主体性的重要体现。
翻译的文化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翻译策略的确定。基于宣扬本土文化的目的自然会使译者在翻译中凸显本土文化的优势,因而多采用归化、意译的手法;而基于挑战本土文化的目的则会使译者张扬异域文化的风格,因而多采用异化、直译等手段。另外,译者的读者意识,也是影响翻译策略确定的重要因素。在读者对异域文化认识的初级阶段,译者要更多地借助于本土文化来传播介绍异域文化的内涵;而当读者对异域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其审美期待也必将随之提高,此时如再过多依赖本土文化,就显得有些幼稚、嗦、不合时宜了。
2.翻译的解码阶段
在确定了翻译文本之后,译者开始了对文本的详细解读。此时,作为一名能动的读者,译者不仅要运用自己的语言能力对原作的语言符号代码进行/破译0,更要积极调动自己的情感、意志、审美、想像等文学能力对符号之下和符号之外的内容进行挖掘,发挥自己的文学同情心,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找出原作者/内心的声音0。当然,这个声音只能是译者自己听到的声音。而不同的译者,由于语言能力、文学素养等的差异,听到的声音也就不尽相同,甚至错听、误听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以至造成对原文和原作者的叛逆。
在解码阶段,译者的主观努力并非只停留在解读这一层面,他还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一名挑剔的批评家,对作品、对自己解读的内容进行着一定的阐释和鉴赏。他会运用自己早已存在的知识体系、价值评判体系和审美体系,来发掘作品的思想内涵与美学意蕴,来分析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并以此对自己解读的内容进行增减、处理、调整与定位,使之更符合自己认定的认知体系与审美期待。越是思想内涵深刻、美学意蕴丰富的作品,越是能为译者提供较大的解读与鉴赏空间,越容易产生形形色色不同的译本,也就越有价值与魅力。
因此,在解码阶段结束时,译者所看到的已不再是作者的原作,而是掺杂了译者的诸多主观意愿、经过了一系列加工改造之后的半成品,是/译者的原作0了。
3.翻译的组码阶段
如果说在准备阶段与解码阶段译者的主体性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意识,是译者自己确定了的、却并未明显地张扬出来而为读者所感知到的心理活动的话,那么组码阶段则是译者主体性的实实在在的彰显。在这一阶段,译者的创造意识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经过对原作的解读和阐释,译者已将/作者的原作0转换成了/译者的原作0,但正如前面所说,这一版本还只是个/半成品0,是一系列未表明的/意识0。组码阶段的艰巨任务就是将这种/意识0转化为译者个人认可并为目的语读者接受的语言。这一转化是一个质的飞跃,是译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首先,译者的双语能力不可避免地将在这一阶段发挥作用。语言的转换绝非机械的对译,语言本身灵活多变的特点以及两种语言的差异为译者提供了一定的灵活选择的空间,而这种选择结果的质量如何,则完全取决于译者的双语能力,尤其是其目的语的造诣。
其次,译者的双文化意识也自觉地卷入到了这一过程。语言符号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是最难翻译的内容,译者必须通过自身对两种文化的理解、感悟、对比、分析与掌握,通过自身文学素养的发挥,来把握文学与文化,尤其是目的语文学与文化的最新发展趋势与特点,以此来引导自己的翻译活动。
再次,正如在准备阶段所提及的那样,译者的读者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组码阶段的翻译活动。其实译者在准备阶段就已确定了自己的读者群,在
#
55
#
张莉从文学翻译过程看译者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