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一、课题
《地震中的父与子》
二、授课者
李国玥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认识“杉、矶、混、昔、墟、曼、爆、砾”8个生字;会写“杉、矶、混、昔、墟、曼、疾、爆、砾、砸、颤”11个生字。
(二)技能目标
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父爱的伟大。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三)情感目标
感受父子亲情,理解伟大的父爱能给人巨大的勇气,能使人在危急时刻变得更加坚强,能够无所畏惧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五、教学准备
生:查阅有关地震的资料,了解地震的危害性以及震后可能会出现的危险。
师:查阅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的资料,搜集相关的照片;
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
3课时
七、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师:各自默读本组课文的导语,说说本组专题的内容及学习要求。
生:自读导语,交流体会。
师:课前布置大家搜集有关地震及其危害的资料,请大家在班级上进行展示。
生:展示搜集的相关资料,自由表述他们对地震及其危害的认识。
师:(教师展示地震的相关影响资料)
是啊!地震是多么的残酷,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流离失所。1994年,当大地震侵袭美国洛杉矶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十七课——《地震中的父与子》。
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师: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语句认识生字和新词;并用波浪线画出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再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读自悟,寻找问题的答案。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交流你们的看法。(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引导学生重点记住“墟、砾、颤”等字形。)
生:根据自学进行全班交流,初步汇报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师:现在请你们默读课文,思考:(课件出示思考题)用比较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画出不懂的词语、句子,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在小组交流讨论。
生:默读课文,小组交流问题。
师:进行巡视,适时解决简单问题。
现在我们来交流交流。请用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说出主要人物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谈一谈,读了课文,自己有什么感受?并说出你是从哪些句子中领悟到的。
(四)再读课文,读出感受
师:请你们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再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
生:自读课文。
(五)写生字。
指名学生板书难写的生字,师生互评。
(六)预留作业,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排一出话剧;
由学生小结收获。
第二课时
(一)课堂小话剧,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十七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手势示意学生齐读课题)。首先,有请我们班的小演员们,为我们上演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让我们通过他们的表演一起来回顾这篇赞扬伟大父爱的文章。P2生:话剧表演。(5分钟)P3
师:掌声送给你们自己,你们真是一批优秀的小演员。同学们,看了他们的表演,你们说说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呀?
生:了不起的父与子。(板书了不起)P4
(二)品读课文,体会浓浓父爱
师:你们从哪里看出来的?你来说。
生:请同学们跟我看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很好找得很准确。(课件展示: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现在请你们结合刚才小演员们的表演,默读课文,找一找哪些语句表现了父亲的了不起?P5
XXX请你来说。
生:我找到的是课文的5-10自然段,请同学们跟我读——
师:课件出示课文的5-10自然段P6(电子白板勾画:“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生:我觉得这里表现了父亲的了不起,因为这里告诉我们,阿曼达的父亲不顾余震的危险,不顾他人的劝说,执着地挖掘他的儿子!
师:恩,恩,同学们,大地震过后还会有危险吗?
生:有!
师:有哪些危险?
生:(自由答)余震导致的爆炸,砖石的再次倒塌,道路再次出现崩裂......
师:(示意生坐下)孩子们读完5到10自然段后,你们发现了什么?P7生:七嘴八舌。
师:XXX,你来说!
生:有三句话是一样的。
师:哦,这三句话的意思一样P8,其中有两句甚至在表述上怎么样?——生:完全一样!
师:完全一样!老师有问题要问了,这三句话要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呀?按照自己的理解分别读一读!
生:自由朗读。
师:好了,谁来给我们演示一下?请XXX来读第一句。
生:“谁愿意来帮助我!”
师:这句要读出——
生:恳求的语气。因为父亲渴望得到别人的帮助,一起寻找埋在废墟下的儿子。
师:分析得很到位,读得很准确。那第二句呢?请XXX来读第二句。
生:你是不是来帮我的。
师:同学们从他的语气里你们听出了什么?
生:他很着急。
师:嗯!因为他想尽快救出自己的——
生:儿子!
师:第三句呢?请XXX来读。
生:“你是不是来帮助我的!
师:这又是什么语气?
生:不耐烦的语气。
师:可是我不太听得出来,你们用方言来试一试不耐烦怎么读?你来!
生:你葛是来帮我尼啊?
师:精彩!说说看,为什么是不耐烦?
生:因为,他在想,如果你们不是来帮忙,就请不要拦着我,我还要抓紧时间救我的阿曼达。
师:我们给他一个赞。让我们一起来读!P9
(三)深度探究,掌握表达技巧
师:是啊,父爱如山,深沉而含蓄,阿曼达的父亲,就这样默默地用自己的行动表达着他对儿子的爱。他坚信,他一定能就出——
生:儿子!
师:就这样,他冒着余震的危险,在废墟中(课件出示P10,示意学生读)生:“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师:联系上下文思考,如果把作者罗列的时间省略,换成“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好不好?
生:不好。
师:为什么不能省略?
生:如果省略了,我们就很难体会父亲挖掘儿子时间的漫长。
师:嗯,体会不到时间的漫长,也就很难体会父亲寻找儿子的坚持不懈是这样吗?
生:是!
师:你说说为什么不能省略?
生:如果省略掉罗列的时间,文章就没有那么强的感染力了,我们也就体会不到父亲在与时间赛跑,分秒必争的挖掘儿子的情境。
师:分析得很透彻,你已经能当小老师了!
师:请你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联系上下文,讨论一下这句话应该怎么来读?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P11
生:组内交流读法。
师:(适时指导。)
现在我们来交流交流。请你代表你们组来读。
生:“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语气越来越慢)。
师:(示意生坐下)你为什么要读得越来越慢?
生:因为,阿曼达的父亲已经挖掘了36个小时,已经没有力气了。所以我读得越来越慢。P12·动作1、2
师:这是他们的理解,还有不同的读法吗?好的有请你们组。
生:“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语气越来越急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