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地质灾害设计要点.
高陡岩质边坡地质灾害勘察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

高陡岩质边坡地质灾害勘察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发布时间:2023-02-07T02:33:31.349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9月第18期作者:谢明新[导读] 本篇文章也将目光集中于高陡岩质边坡地质灾害勘查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探讨和分析可以为相应的工作团队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有效落实地质灾害勘查工作。
谢明新云南省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昆明 650000摘要:高陡岩质边坡是地质灾害勘测中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在山区地质勘查的过程中更是重中之重,构成高陡岩质边坡的原因是相对较多的,有自然原因也有可能会因为工程建筑等人为原因构成,明确高陡岩质边坡地质灾害勘查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十分必要,这可以较好的应对高陡岩质边坡造成的滑坡、泥石流等问题,本篇文章也将目光集中于高陡岩质边坡地质灾害勘查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探讨和分析可以为相应的工作团队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有效落实地质灾害勘查工作。
关键词:高陡岩质边坡;地质灾害;勘查设计要点;注意事项高陡岩质边坡地质灾害勘查工作的落实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应对自然灾害、提高土地利用率甚至保障周边人们的人身安全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明确高陡岩质边坡地质灾害勘查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做出针对性调整至关重要,以下,笔者也从高陡岩质边坡的勘查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两个角度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高陡岩质边坡地质灾害勘查设计要点从高陡岩质边坡地质灾害勘查流程的角度来分析,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从以下几点做出优化和调整,明确勘查设计要点,提高高陡岩质边坡地质灾害勘查质量。
1、明确勘查重心高陡岩质边坡地质灾害勘查工作的重点在于有效收集数据信息,在此基础上做出信息评估与分析,为后续防治工作的落实提供数据参考,而在数据信息分析的过程中,相应工作人员需要要着重分析的也是勘查区域的地质稳定性,主要分析的内容包含高陡岩质边坡起伏结构面、岩层间夹层分布、节里缝隙的张合程度和密度、岩层断层和地下水情况等等。
山区低等级公路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勘察设计文件

山区低等级公路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勘察设计文件目录一、前言(一)任务来源及目的任务1.任务来源2.目的与任务(二)勘查设计依据及收集利用资料(三)路堑(公路拓宽)工程概况及勘查范围1.路堑(公路拓宽)工程概况2.勘查范围(四)勘查设计工作级别(五)工作概况及质量评述二、勘查部分(一)自然地理及区域地质概况1.交通位置2.经济地理概况3.气象水文4.地形地貌5.地层岩性6.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二)路堑(公路拓宽)工程地质条件1.工程地质特征(1)形态特征(2)岩土分层及特征(3)结构面发育特征(4)坡体结构分析2.水文地质特征(1)地下水类型与特征(2)水化学类型及水质评价(三)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与评价1.路堑工程地质条件分析2.现状地质灾害发育特征3.边坡稳定性评价三、设计部分(一)设计基本原则(二)路堑地质灾害治理暨公路拓宽路基开挖方案设计及评价1.路基开挖方案设计2.削坡方案暨边坡稳定性评价(三)路堑拓宽削坡设计(四)削坡治理工程量及工程造价估算(五)施工技术要求(六)监测工作布置(七)结论与建议1.结论2.建议2011年7月29日,XX市XX镇人民政府在XX市邀请专家(名单附后)及XX 市国土资源局等单位有关领导,对XX省XX地质大队提交的《XX市XX镇XX村XX公路边坡地质灾害防治勘查暨设计》(简称《勘查与设计》,下同)进行了评审,在听取编写单位的汇报后,经认真讨论,形成专家组审查意见如下:一、本《勘查与设计》中对现状路堑及两侧采土场通过工程地质测绘、走访等勘查工作,采用方法得当,完成工作量较合理,基本查清了道路路堑边坡范围及周边包括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在内的工程地质条件,以及路堑边坡岩土体结构特征,得出的评价结论依据较充分.二、本《勘查与设计》满足对现状路堑边坡地质灾害的治理要求,同时较好地兼顾了村级道路路基拓宽及安全等级的建设要求,采取对保持北东侧边坡脚位置不变,南西侧边坡外移10m后按坡率法分台阶削坡的路堑设计针对性强,边坡整体稳定性高,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总之,提供的防治设计方案较合理.三、本《勘查与设计》中提出施工期间安全监测、施工防治效果监测和长期跟踪监测的要求,不但可以保障施工安全,而且可以检测边坡稳定性和防治工程效果。
边坡设计方案

边坡设计方案边坡设计方案1. 简介边坡是指沿道路、铁路、水电工程等工程建设项目路段两侧山地的侧面。
边坡设计方案是为了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边坡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而制定的一系列设计计划和措施。
本文档将介绍一种常见的边坡设计方案,包括边坡选址、边坡稳定性分析、护坡方式选择等方面的内容。
2. 边坡选址边坡选址是边坡设计的第一步,合理的选址将有助于减少后续工程的风险和成本。
在进行边坡选址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1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决定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选择边坡位置时,需要考察地质构造、岩性、土层厚度等。
一般情况下,边坡应尽量选择在工程地质条件好的区域。
2.2 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对边坡稳定性也有重要影响。
在选址时,需要考虑降雨量、地下水位、河流湖泊的位置等水文地质条件,并确定合理的排水方案。
2.3 工程建设条件工程建设条件包括交通运输、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的设施条件。
在选址时,需要综合考虑工程建设条件,并选择能够满足基础设施需求的边坡位置。
3. 边坡稳定性分析边坡稳定性分析是边坡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边坡稳定性分析,可以评估边坡在各种外力作用下的稳定性,并确定合理的设计参数和护坡措施。
3.1 荷载分析荷载分析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关键环节。
在进行荷载分析时,需要考虑重力荷载、地震荷载等,以及水荷载、雪荷载等特殊荷载。
通过合理的力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可以得到边坡的受力状态和应力分布。
3.2 强度分析强度分析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强度分析,可以评估边坡材料的抗剪强度、抗压强度等力学性能。
同时,还需要考虑边坡材料的变形性能,并进行合理的变形分析。
3.3 稳定性分析在荷载和强度分析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整体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常用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有切片法、限平衡法、有限元法等。
通过稳定性分析,可以评估边坡的滑动安全系数、翻滚安全系数等指标。
4. 护坡方式选择根据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结果,可以确定合适的护坡方式。
浅谈土质边坡地质灾害勘察设计思路

浅谈土质边坡地质灾害勘察设计思路摘要:土质边坡工程项目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在施工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地质灾害的勘察工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基于此,重点阐述土质边坡地质灾害勘察设计思路。
关键词:土质边坡;地质灾害;勘察设计0引言边坡地质灾害的存在严重威胁着周边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需要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边坡工程事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需要综合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其中,对于边坡工程中的地质灾害要重点防范。
尤其是土质边坡本身的稳定性较差,更要重点关注。
因此,需要全面做好土质边坡地质灾害的勘察设计工作,为工程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便利[1-2]。
1土质边坡地质灾害勘察设计基本环节在对土质边坡工程进行地质灾害勘察时,需要遵循专业性原则,对项目所在的地质环境、地质灾害产生原因、地质灾害发生的危害程度及发展趋势进行综合分析,提升勘察工作的时效性,根据勘察结果,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
通过对地质灾害的危害性进行评估可以发现,在实际勘察和信息收集调研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以及潜在的地质危害,土质边坡地质灾害潜在安全隐患还会对周边的工程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影响周围居民的人身安全,不利于当地经济的稳定发展。
因此有关部门需要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对土质边坡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进行评估,确定危害程度,并将最终结果作为后续勘察工作的重点。
在土质边坡地质灾害中,滑坡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其危害性较大、危害程度高,能够对社会造成严重的恶劣影响,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尤其是雨季,由于降雨的影响,土质边坡的含水量增加,导致坡体的稳定性下降,因此土质边坡需要结合实际的自然环境条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勘察工作的开展需要以实际项目为依据,客观分析影响土质的因素,不断完善勘察设计工作。
土质边坡地质勘察设计的主要环节如下:(1)选择科学的勘察方式;(2)客观分析土质边坡地质灾害相关因素。
护坡技术要点与施工过程中的地质灾害防范

护坡技术要点与施工过程中的地质灾害防范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护坡工程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的护坡技术,可以保护山体和土地资源,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护坡技术的要点,并阐述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如何进行地质灾害的防范。
第一部分:护坡技术要点护坡技术是通过工程手段来保护坡体稳定,防止土地滑坡、坡体塌方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护坡技术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坡体勘测与监测:在进行护坡施工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测,了解坡体的地质结构、土质特性和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
同时,还应设置监测装置,及时监测坡体的位移、裂缝等情况。
2. 坡体加固与巩固: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采用合适的加固技术进行坡体的巩固,如喷射混凝土、草坪植被等。
加固措施要选择材料优良、施工工艺先进的方案,确保坡体的稳定性。
3. 排水处理:坡体的稳定性与排水情况密切相关。
因此,在护坡工程中要注意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确保坡体内部的水分能够及时排除,防止水分积聚引发地质灾害。
4. 植被覆盖:植被是保护坡体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护坡工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植被种类和植被覆盖密度,促进土壤的结构稳定,并增加坡体的抗风蚀能力。
第二部分:施工过程中的地质灾害防范在进行护坡施工过程中,地质灾害防范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几个方面是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地质灾害防范措施:1. 打好基础:坡体护坡工程首先要保证基础的牢固。
在施工前要进行地基处理,去除软黏土、松散土等不稳定的地层,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基础处理,确保基础的稳定性。
2. 施工材料的选择:在施工过程中要选择优质的护坡材料,如高强度混凝土、优质石头等。
材料选择要符合地质条件,并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施工的可靠性。
3. 施工工艺的控制:护坡施工中的工艺控制是防范地质灾害的关键。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避免因施工不当而引发地质灾害。
4. 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立:在护坡施工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及防治措施建议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及防治措施建议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为了寻求利益的最大化,进而导致了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我国环境恶化,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例如,人们的乱砍乱伐以及过度开垦的现象造成森林植被减少,这也就导致滑坡地质灾害现象越来越严重。
所以面对这一现象,要想减少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更好地保护环境,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公共设施资金的安全,就需要重视滑坡地质灾害的勘察与防治工作,对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开展相应的预防,所以本文将从滑坡地质灾害勘察与整顿工作展开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滑坡;灾害;防治滑坡灾害形成的原因有许多种,所以在进行防治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的采取治理措施,并且结合合理的地质勘察方案,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以及避免地质工程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使得国内的建筑行业取得长久稳定的发展,滑坡地质灾害出现的概率相当高,主要是由于斜坡里的岩土层在重力的作用下,会有沿着坡度向下移动的岩土,不过这些岩土层的改变主要是因为外力作用因素和内功因素的一致危害所产生的。
在研究滑坡承受力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滑坡的承受力因素,而且危害性非常大。
在研究滑坡的地质状况的时候也可以依据滑坡的结构特点和剪切破坏的储存部位来推断。
一、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一)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导致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来源于地质标准、地形地貌标准两方面,由于我国山区地带的独特地质构造,一般会有由以上两种要素所引起的滑坡地质灾害。
在本质上剖析,导致公路边坡滑坡的重要因素是岩石层种类。
由于山区地带地形的独特性,构造较分散的、抗侵蚀性较差的岩层在湍急的水流影响下也会产生全局性的改变,易导致滑坡灾难的发生。
(二)人为要素人们频繁地活动及地球内部的稳定运动也是影响滑坡灾难发生的主要原因。
人们频繁地活动使地质承受不住,毁坏后地质无法自然恢复,最后导致滑坡灾难。
人们频繁地活动大多数是违反了生态资源规律,其中过多开发公路边坡花草树木、滥砍滥伐使植物群落遭受毁坏,进而导致公路边坡土壤侵蚀比较严重,土层储水功能变弱,立即破坏地质。
某地质灾害滑坡治理设计方案

地质灾害(滑坡)治理设计方案地质灾害(滑坡)治理设计方案项目负责:设计:审核:总工程师:总经理:地质灾害(滑坡)治理工程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本场区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黄洞村玉泉七号路商铺南侧。
坡前商铺以外为约宽的道路,道路北侧为新建工业区(厂房三层、员工住宅六层)。
场区东面、西面和南面均可见大面积开挖削坡,人类工程活动强烈。
场区(滑坡)地处丘陵北坡(原坡顶高程,坡脚),原自然坡度<°。
坡下人工开挖(约~)并削坡放坡,现状坡度~°。
人工开挖等人类活动强烈破坏了岩土体的稳定,加剧滑坡体的下滑,出现滑体土体严重开裂、错动、下陷、剪出等现象,并且险情正在进一步的发展中,随时可能引起更剧烈的滑动,对附近建筑物、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潜在严重威胁。
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一、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根据广东省地质工程公司提交的本场地勘查报告,本场区地层情况:、松散土类主要为第四系坡积层()和残积层()。
自上而下为:()坡积层()主要为粉质粘土,区内大部分地段都有分布。
土黄、红黄等色,湿,可塑为主,遇水易软化。
据收集的钻探资料,该层层厚约~,滑体中、前部稍薄。
()残积层()为碎屑岩风化土,据现场调查主要为长石砂岩、泥质粉砂岩风化而成的粉质粘土,局部含较多风化碎石。
灰黄、棕红等色,稍湿,硬塑为主,遇水易软化。
该层层厚约~。
、硬质岩类场区及滑坡所在山体地层露头(后人工揭露)均为碎屑岩,岩性为薄层砂岩、粉砂质泥岩等,单层厚~,产状°∠°。
根据其风化程度及揭露情况,自上而下分为:()全风化岩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区。
灰黄色、红褐色,岩石风化为土状,结构已基本破坏,原岩结构尚可辨认。
层面标高约~,厚度约~。
()强风化岩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区。
灰黄、灰白、红褐等色,岩石风化强烈,节理裂隙发育,原岩结构可辨认,呈半岩半土状,遇水易软化、崩解。
层面标高约~,厚度约~。
()中风化岩高层分布于整个场区。
地灾边坡工程

1、边坡稳定影响因素:(1)岩土性质的影响;(2)岩层的构造与结构的影响;(3)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4)地貌因数;(5)风化作用的影响;(6)气候作用的影响;(7)地层作用;(8)人类活动2、滑动形式:(1)牵引式滑坡(2)推移式滑坡(3)整体式滑坡3、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1)边坡自身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2)边坡的形状和尺寸(3)边坡的工作条件(4)边坡的加固措施4、滑坡发生的原因:(1)地震(2)雨雪天气(3)与附近煤矿地下开采有关5、边坡工程的地质勘探:内容:地形地貌特征、地层结构特征、地质构造、地下水、地层、边坡岩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边坡的稳定性现状及边坡邻近的建筑物情况。
6、边坡工程地质勘探手段:钻探、探井、探槽和物探。
7、对于边坡岩土体的试验通常仅考虑下列项目的试验:(1)粘性土:天然容重、天然含水量、土粒容重、可塑性、压缩性及抗剪强度。
(2)沙土:颗粒分析、天然容重、天然含水量、土粒容重及自然休止角。
(3)碎石土:颗粒分析,对含粘性土较多的碎石土,宜测定粘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可塑性,必要时大体积容重试验。
(4)岩石:测定天然状态和饱和状态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8、边坡滑动面的地址勘探主要目的:查明滑动面的位置、形态、力学特征、滑体结构、各地层面物理力学性质、滑动的成因、稳定程度,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8、边坡处治的常用措施(1)放缓边坡;(2)支挡;(3)加固:注浆加固、锚杆加固、土钉加固、预应力锚索加固;(4)防护:植物防护、工程防护(砌体封闭防护、喷射素混凝土防护、挂网锚喷防护)(5)排水:截水沟、坡内排水沟。
9、边坡工程中的极限状态设计原则边坡设计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在边坡的稳定与经济之间选择一种合理的平衡,力求以最经济的途径使服务于工程建筑物的边坡满足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10、边坡坡度的确定:根据岩石性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方法、边坡的高度等因素,对照当地自然极限边坡或人工边坡的坡度确定;对于土质均匀的边坡,可采用力学检验法或稳定性验算法进行确定。
土质边坡地质灾害勘察设计思路

土质边坡地质灾害勘察设计思路发表时间:2020-09-14T07:53:09.758Z 来源:《建筑细部》2020年第14期作者:李斯喆[导读] 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补给量受降水及季节的控制。
尽管无需考虑地下水对滑坡产生的影响,却不能忽略大气降水在渗流过程中对基岩上部的土体形成短暂渗透压力。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00摘要:土质边坡地质灾害勘察设计工作至关重要,相关部门要落实科学动态化勘察流程,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有效结合国家设计标准和要求,确保在满足具体施工环境要求的同时,提升应用防治措施的合理性,减少灾害问题产生的不良影响,从根本上维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关键词:土质边坡;地质灾害;勘察设计1土质边坡地质灾害勘察工作要点(1)土质条件。
土质边坡地质灾害勘察工作中,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和地质因素是关键,要利用技术手段完成采样和试验处理,以确保提高地质信息数据的采集水平,优化分析效果。
滑坡区地下水分为基岩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两种类型,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补给量受降水及季节的控制。
尽管无需考虑地下水对滑坡产生的影响,却不能忽略大气降水在渗流过程中对基岩上部的土体形成短暂渗透压力。
(2)灾害成因。
土质边坡地质灾害勘察工作中,从地质环境条件、发生时间、诱发因素及变形迹象分析,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为地形地貌、坡体地层结构与岩性、水文地质条件及气象、人类工程活动等因数形成。
(3)边坡稳定性。
对于滑坡结构而言,滑体岩性、滑带土强度、滑面形态、主滑段、抗滑段滑体重量、地表与地下水作用及人类活动都是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任何因素的变动都会增加边坡结构失稳的几率。
(4)边坡灾害趋势预测。
在土质边坡地质灾害勘察工作中,滑坡所处地质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滑坡稳定性宏观分析等综合分析,滑坡体受降雨下渗影响较大。
随着雨季到来降雨再次并持续下渗,滑坡会加剧变形、在强降雨时可能发生整体滑移失稳。
边坡地质灾害设计要点

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
3、地质灾害防治法规
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是 我国第一部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的行政法规,它的出台和实施 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地质灾害防治工 作进入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条例》所确立的三项原 则、五项制度和五项措施,明确规范了政府、部门、单位和 公民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权利和义务,健全了我国地质灾害 防治、应急和救助的法律制度,为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 作、有效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的发生、最大限度避免地质灾 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提供了法律保障。
<500 <5000 简单
工程投资/万元
>1000
1000~500
<500
滑坡荷载
滑坡体自重 滑坡体上建筑物等产生的附加荷载 地下水产生的荷载,包括静水压力和渗 透压力等 地震荷载 动荷载,如汽车荷载等 江(库)水位
滑坡防治工程荷载强度标准表
滑坡防治 暴雨强度重现期/a 工程级别
设计
校核
地震荷载(年超越
二、边坡地质灾害防治及治理措施
2 治理措施
(1) 排水措施:(同上 ) (2) 削方、堆:格栅(室)护坡
1 (3) 支挡工程:
挡墙、挡土桩、抗滑桩、地下连续墙 (4) 锚固工程:单一锚杆(索)
挂网+喷浆+锚杆(索)、 构+锚杆(索) (5)支挡、锚固结合形式:
桩+锚 桩+墙(板、梁) (6) 坡面防护:横向护坡、植基绿色护坡 (7) 其它: 固结灌浆 阻滑键(栓)
我们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 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 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地质灾害护坡工程设计规范

在坡面铺砌预制砌块防止坡面冲刷剥蚀的工程措施。
3.1.10喷锚护坡anchor-plate retaining
由锚杆、网筋、锚杆拉筋及喷射混凝土面层组成的护坡结构。
3.1.11主动防护网active net
采用锚杆和支撑绳固定方式将金属柔性网覆盖在具有潜在变形和不稳定的斜坡面上,实现坡面加固或限制落石运动范围的防护结构。
在坡面上设置的横向截水沟和纵向排水沟,以达到及时排泄坡面水流,防止地表水下渗及冲刷坡面的工程措施。
3.1.17坡体排水groundwater drainage
在坡体内设置排水孔、盲沟及透水层等,用于排泄坡体地下水的工程措施。
3.1.18加筋土护坡reinforced earth protecting
前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湖北省城市地质工程院、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化工地质调查总院、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中南勘察设计院(湖北)有限责任公司、广东肇庆广地爆破工程公司、武汉中南冶勘资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湖北永业行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陈少平(主要起草人)、吴礼生、刘天林、徐池明、江鸿彬、祁宁、何坤、孔纪名、包兴隆、陈永桂、苏志军、崔云、钟卫、贺小黑、王迎霜、官善友、徐光耀、龙治国、马郧、黎学平、陈仲超、阮剑剑、梁强新、廖展宇、李松波、刘宇青、王亮、邓敏、田野。
11挡土墙护坡24
关于公路边坡工程地质相关灾害问题及措施的阐述

关于公路边坡工程地质相关灾害问题及措施的阐述摘要:公路的发展严重的影响着人们的出行方便程度,因此处理好公路边坡工程地质灾害工作非常重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公路边坡地质灾害类型,提出了公路边坡地质灾害相关问题及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边坡;灾害类型;问题;措施我国是人口大国,加上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对公路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公路边坡地质灾害是影响公路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公路边坡(滑坡、泥石流)问题受制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其失稳滑塌严重危机到国家财产和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对边坡的正确认识、合理设计、适当的治理,把边坡失稳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是岩土工程界的学者和工程设计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
1公路边坡地质灾害类型1.1滑坡引起滑坡有两种因素。
一是内在因素:主要表现为边坡(岩)土体强度与滑坡下滑的剪切力是否相适应,当剪切力大于边坡自身强度所形成的抗滑力时,边坡就会变形,直至破坏滑动。
而当(岩)土体自身的强度较大,所产生的抗滑力大于下滑的剪切力时,边坡就稳定。
控制边坡稳定程度的内在因素,主要是(岩)土体的性质和其内部结构,地应力的大小等;二是外在因素:边坡是否产生活动还决定于外在因素,边坡的边界条件,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影响,地震和爆破震动的影向,人类活动影响等等。
1.2崩塌崩塌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产生在土体中者称土崩,产生在岩体中者称岩崩。
同滑坡的诱发因素一样,崩塌的诱发因素主要有大气降雨、地震和人类工程活动等。
而巨型崩塌的主要诱发因素也是降雨尤其是连续暴雨,其次是地震因素引起的崩塌。
1.3泥石流泥石流是斜坡上或沟谷中松散碎屑物质被暴雨或积雪、冰川消融水所饱和,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或沟谷流动的一种特殊洪流。
特点具有爆发突然,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和巨大的破坏力。
泥石流的形成主要受暴雨控制。
1.4地震与爆破地震对公路边坡的影响极大,究其原因,首先是地震的强烈作用使边坡(岩)土体的内部结构发生破坏和变化,原有的结构面张裂、松弛,再加上地下水也有较大变化,特别是地下水位的突然升高或降低对边坡稳定很不利。
崩塌滑坡治理设计及泥石流工程措施

04
工程实例分析
某山区崩塌滑坡治理案例
总结词
成功利用锚索、抗滑桩等结构进行加固,降低灾害风险。
详细描述
该案例中,山区崩塌滑坡问题较为严重,威胁到附近居民的生命安全。设计采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 等结构进行加固,有效提高了山体稳定性,降低了灾害风险。同时,对山体表面进行植被恢复,防止 水土流失,提高了生态环境质量。
某地区崩塌滑坡与泥石流联合治理案例
总结词
综合应用多种措施,包括锚索、抗滑桩、拦沙坝、谷 坊等,实现崩塌滑坡与泥石流联合治理。
详细描述
该案例中,崩塌滑坡与泥石流问题同时存在,且相互 影响,形成复杂的灾害链。设计采用多种措施进行联 合治理,包括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等结构进行加固, 拦沙坝、谷坊等措施减少泥石流形成和规模。同时, 对山体表面和流域内进行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提高 生态环境质量。这些措施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减少了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和危害。
总结崩塌滑坡与泥石流治理设计的关键要素
01 02 03 04
泥石流治理设计
排水措施:合理设置排水沟、排水管等排水设施,降低地表水对泥石 流的触发作用。
防护工程:修建挡土墙、拦砂坝等防护工程,防止泥石流冲刷、侵蚀 危害。
生态修复:加强植被保护和生态修复,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减少水 土流失,从根本上抑制泥石流的发生。
03
综合治理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的目标和思路
目标
通过设计综合治理方案,有效控制崩 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提高灾害防治水平,确保人民生命 财产安全。
思路
以地质勘查为基础,分析灾害成因, 评估灾害风险,结合工程技术和非工 程技术手段,制定综合性治理方案。
崩塌滑坡与泥石流的联合治理方案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钢筋质量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进场钢筋均应检查产品合格证或出厂检验报告,并应按规范要求进行现场见证取样送检,复检合格才能使用。进场钢筋应按规格、型号、批号分开堆放,钢筋下方用道木架空,并挂标识牌,注明钢筋的型号、批号、检验状态。
03
钢筋制作安装
01
钢筋制作场地宜选择在钢材能顺利进场,且距抗滑桩较近的位置,场地应进行硬化处理。
3 抗滑桩施工
一般规定
抗滑桩的施工次序应根据滑坡的稳定性确定,一般可采取先两侧后中部、先浅桩后深桩的开挖顺序。
挖孔过程中须跟踪进行施工地质编录,应将开挖施工视为对滑坡进行再勘查的过程,完整记录开挖地质情况,详细记录和描述滑带的位置及地质特征,以利于反馈设计。
开挖的弃碴应及时外运,不得堆放在孔口附近。
1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 14、《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 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 50204) 16、《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 17、《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79) 18、《道路工程术语标准》(GB 124) 1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 20、《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 21、《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 50290) 2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 23、《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01) 2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 ……
应对桩孔有毒气体进行检测,采取必要的通风措施,由地面专门设备向孔内送风,孔底凿岩及爆破时应加大送风量。孔内空气质量不达标时严禁下孔作业。
3 抗滑桩施工
桩孔开挖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的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措施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的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措施摘要:边坡稳定问题是地质灾害工程中的常见问题,相关单位在治理过程中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滑坡问题和边坡稳定性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从而寻找切实有效的治理方案,这样才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理效果。
本文主要对地质灾害工程中边坡稳定及滑坡治理措施展开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质灾害工程;边坡稳定;滑坡治理在地质灾害工程中,边坡失稳问题极为常见,并且对地质结构的稳定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边坡的稳定性不强,将会直接影响到地质灾害的治理效果。
通常来说,边坡问题还会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进度,因此,施工单位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从而达到治理效果。
1产生边坡失稳以及滑坡问题的主要原因1.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造成边坡稳定性及滑坡问题的重要原因,大范围的降雨会导致雨水堆积,从而引起水流冲刷,使得边坡失稳以及山体出现滑坡;动物的造穴以及风化因素导致山体的荷载结构出现变化,由于结构荷载的降低,很容易导致山体滑坡现象的出现。
在当前阶段,因自然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非常的常见,因此,需要引起有关单位的重视,这样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
1.2人为因素在当前阶段,人为因素也是导致边坡失稳及滑坡问题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肆意地砍伐树木、挖掘矿产资源,从而引起的一系列地质灾害现象。
结合相关调查研究数据显示,人为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山区和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这种地质灾害通常属于可控范围,对于生态环境的危害相对较小。
1.3地质结构因素一般来说,地质结构在发展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但是这种稳定性需要建立在物理结构平衡的前提下。
随着时间的累积,土壤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在风力和雨水的作用下,一部分土壤开始流失,由于地质结构引起的地质灾害也较为常见,并且这种地质灾害一般来说是不可控的,该区域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监管,提前治理。
2地质灾害工程中边坡稳定及滑坡治理的有效措施2.1混凝土砂浆喷涂技术混凝土砂浆喷涂技术在地质灾害治理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这种技术工艺简单,施工成本相对较低,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有着很高的效率,能够很好地提升工程施工的质量。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摘要:我国部分地区经常发生地质灾害,例如地震、台风、泥石流等情况,对政府和人民群众都带来不良影响。
而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地貌结构各不相同,因此进行相应的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尤为重要。
本文分析了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的设计步骤与难点,结合施工管理措施的探讨,以提高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水平和施工管理,解决地质灾害的治理问题。
关键词:地质灾害;治理;设计中国幅员辽阔,而跨度较大,每个地域有具有不同的气候、地貌、人文和地理的差异,这也使各个地区发生的地质灾害存在差异。
我国部分地区经常发生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的安全威胁。
相关的地质技术人员灵活应用专业知识,结合工程经验,通过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良好设计和施工管理,有效的解决和研究地质灾害的治理问题。
1、地质灾害概述地质灾害主要指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损失,出现的地质崩塌、滑坡、凹陷等现象作用,这些地质灾害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命财产都造成了威胁,例如地震、台风、泥石流、暴雨等现象。
地质灾害的本质是由于地球的内部产生的内外动力,一旦能力超出了承受的范围就会通过地震、火山爆发来释放能量,造成了地球表面的山川、地理环境发生变化。
另外也有人为因素的干扰造成水土严重流失从而引发的地质灾害。
在发生地质灾害后应进行治理工作,改变较小的区域要进行恢复原貌整改工程,改变中等的区域在设计之后进行修复工程,增设加固装置,改变较大的区域已经不再适宜居住,政府要疏散居民,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2、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2.1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步骤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工作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为论证可行性方案、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
首先在论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时,设计人员要根据执行规范对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勘探,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灾区进行合法的重新设计,对当地的地质结构、地质水文和地形地貌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并进行论证,保证可行性方案的适用性和合理性,努力恢复地质原貌。
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地质灾害防治(75页)

面为剪切滑移面。
根据与路线关系的不同,主要有顺层斜交和
斜交 边坡 结构
层 岩
状 体
反和层多界倾构面为。斜造和两块体交结一组两 构 组 构的种 面 构 造切割控 造 结。度制 结 构岩和构 面体,稳面 为的顺定位 滑变层性滑移形斜主移面破交要面坏岩,受主体,层产要破面反状受坏为倾岩层多后斜层面为边交、查构度的明造及空岩节其间层理与组层发开合面育挖关、程面系
似连续介质
大
体
软硬相间的岩石组合,通常有 软弱破碎带以碎屑、碎块、岩粉、泥为主;骨
一系列近于平行的软弱破碎带,架部分为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岩块。软弱夹 它们与完整性较好的岩体相见 层和各种成因类型的破碎带发育。软化、泥化
不连续介质
存在
作用甚为明显。
岩性复杂,构造变动作用剧烈,碎屑和大小不等、形态不同的岩块。各类结构
采用适宜坡比开挖,浅层加 固,尤其注意对潜在失稳块
体的加固。
不同岩性组合对也有影响。
正交层 的边坡 体结构
状 岩
岩开体挖稳面构定性造受结构构面造切结割构岩面体控的制剪,切主滑要移为破倾坏向。查的度
明 产
构 状
造 、
结 发
构 育
面 程
略缓于倾向开挖面构造结构 面坡比开挖,坡面防护或浅 层加固。
2 边坡岩土体稳定性定性分析 顺层结构
2 边坡岩土体稳定性定性分析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岩体结构分类
岩体结构类型 整体状结构
块状结构 层状结构 裂碎状结构 散体结构
岩体地质类型
巨块状岩浆岩和 变质岩,巨厚层
沉积岩
厚层状沉积岩, 块状岩浆岩和变
质岩
变韵律薄层、中 厚层状沉积岩,
副变质岩
地灾勘查设计方案

番禺香江汽车商贸城边坡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方案广东省地质建设工程勘察院二〇一一年三月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案本项目的边坡以由国土资源相关部门定性为地质灾害隐患点,本次是否需要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目的就是评估灾害隐患点的危险性级别。
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共划分为危险性大、中等和小三种级别,其中危险性小的边坡可以简化治理手段,危险性中等和危险性大的边坡需采用专项治理或者必然等措施,根据现场踏勘的结果,这个边坡评估结果不可能是危险性小,是需要进行专项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
由于本边坡业主方已打算进行灾害治理,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结果也是需要治理,因此在边坡治理之前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没有必要的,我们建议不必开展此项工作,直接进入边坡地质灾害防治勘查、设计和施工。
本项工作的综合报价:不推荐开展。
二、地质灾害防治勘查方案根据边坡的地质环境条件,初步确定地质灾害危害对象等级为二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等级I级。
根据现行地质灾害勘查相关规范的规定,本边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手段为:地质灾害综合调查、钻探、标贯和岩土水测试等。
按照广东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规定,所提交的报告需有国土资源专家组评审通过后方可提交给设计单位使用。
有关勘查实施方案如下:1、地质灾害综合调查:开展此项工作之前委托方需提供最新的1:500地形图和坡脚建筑物布置图。
地质灾害综合调查的范围为现有边坡包括坡脚第一排建筑物,坡顶延伸至第一斜坡带或分水岭,两侧外扩适当范围。
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已发地质灾害的现状并分析边坡的坡体特征、潜在地质灾害的规模、形成机制等。
2、钻探:根据边坡的规模和防治等级,本边坡需布置3条勘探线,每条勘探线布置2-3个钻孔,钻孔分别布置在坡脚、坡中和坡顶,拟定本坡布置7个钻孔,其中坡顶3个、坡中1个、坡脚3个。
3、岩土水测试:根据现行地质灾害勘查规范的规定,本边坡的岩土水可进行常规分析,同时需测试岩土层的易溶盐、坡体主要岩土层的三轴UU试验和饱和直剪试验,钻探过程中需分别测定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边坡地质灾害防治及治理措施
1 防预措施
(1)绕避:改线
(2)防渗与排水:
地表排水:排水沟、坡面防渗 地下排水:盲沟、排水洞、排水孔 (3)拦截:拦石墙、防护网 (4)监测预警
二、边坡地质灾害防治及治理措施
2 治理措施
(1) 排水措施:(同上 ) 1 (2) 削方、堆:格栅(室)护坡 (3) 支挡工程: 挡墙、挡土桩、抗滑桩、地下连续墙 (4) 锚固工程:单一锚杆(索) 挂网+喷浆+锚杆(索)、 构+锚杆(索) (5)支挡、锚固结合形式: 桩+锚 桩+墙(板、梁)
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
1、什么是地质灾害? 通常指由于地质作用引起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 地质灾害可划分为30多种类型。由降雨、融雪、地震等因 素诱发的称为自然地质灾害,由工程开挖、堆载、爆破、 弃土等引发的称为人为地质灾害。 我们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 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 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 害。
治种类。
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
3、地质灾害防治法规
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是 我国第一部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的行政法规,它的出台和实施 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地质灾害防治工 作进入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条例》所确立的三项原 则、五项制度和五项措施,明确规范了政府、部门、单位和 公民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权利和义务,健全了我国地质灾害 防治、应急和救助的法律制度,为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 作、有效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的发生、最大限度避免地质灾 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提供了法律保障。
主 要 内 容
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
二、边坡地质灾害防治及治理措施
三、边坡地质灾害设计
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
1、什么是地质灾害? 通常指由于地质作用引起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 地质灾害可划分为30多种类型。由降雨、融雪、地震等因素 诱发的称为自然地质灾害,由工程开挖、堆载、爆破、弃土 等引发的称为人为地质灾害。 我们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 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 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前
言
众所周知,环境、人口及资源已并列成为当代世界最突 出和亟待解决的三大难题。人类的生存环境究其本质是地质 环境,离开了地质环境就无法完整地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周 围环境。由于全球人口激增和人类经济活动日趋频繁,人类 与地质环境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地质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 灾害。随着社会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地质灾害越来 越普遍,成为自然灾害中给人类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一种灾 害。为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意识,切实保障人民 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地质灾害特别是人为活动引发的地 质灾害,降低地质灾害损失。
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
1、什么是地质灾害?
滑坡
崩塌
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
1、什么是地质灾害?
泥石流
地面塌陷
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
2、地质灾害定义所包括的含义:
包含三方面的含义:
(1)是地质灾害的引发因素为自然因素、人为活动,或者是二者的 综合; (2)是地质灾害的形成是致灾地质作用与受灾对象(人民生命和财 产)相遭遇的结果,没有致灾作用,灾害无法发生,若作用没有遇到有 价值的受灾对象,基本不造成损失,则不能称其为灾害; (3)明确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是我省地质地质灾害
①什么是滑坡? 指在山坡岩体或土体 顺斜坡向下滑动的现象。 一般由降雨、河流冲刷、 地震、融雪等自然因素 引起。在农村,滑坡也 俗称“地滑”、“走 山”、“垮山”和“山 剥皮”等。
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
后缘壁 滑坡 台阶 前缘 鼓丘
滑动面
横向 裂缝
滑坡示意图
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
地 面 塌 陷 示 意 图
二、边坡地质灾害防治及治理措施
防治指的是预防与治理两方面:
① 滑坡预防:指的是滑坡灾害没有产生以前,人们已经了解其
存在的危险性和危害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使滑坡损 失降至最小程度。预防是以勘察分析、预测预报、动态监测为基 础,同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设计施工工作。 ② 滑坡治理:指的是对潜在不稳定体采取有针对性的工程措施, 确保其稳定,从根本上消除隐患。治理是一项工程,它包括对灾 害体的勘察、评价,提出经济合理的工程措施,并付之实施。
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
②、什么是崩塌?
指陡倾斜坡上的岩土体 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 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 (或沟谷)的地质现象。根 据运动型式,崩塌包括倾倒、 坠落、垮塌等类型。根据岩 土体成分,可划分为岩崩和 土崩两大类。崩塌的运动速 度极快,常造成严重的人员 伤亡。
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
坡面 掉块
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
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
泥 石 流 示 意 图
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
泥 石 流 示 意 图
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
④、什么是地面塌陷?
指地表岩、土体在 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 下向下陷落,并在地 面形成塌陷坑(洞) 的一种动力地质作用 现象。根据其发育的 地质条件和作用因素 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岩溶塌陷、采空区塌 陷。
(6) 坡面防护:横向护坡、植基绿色护坡
(7) 其它: 固结灌浆 阻滑键(栓)
二、边坡地质灾害防治及治理措施
3 边坡处治的本质
1、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水的作用,往往是导致边坡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
(1)为防止外围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
(2)在滑坡区内,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沟。 (3)截、排水沟如修在岩坡上,沟底裂隙应用灰浆沟缝;
坡脚 堆积
崩 塌 示 意 图
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
③、什么是泥石流?
指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或库塘溃坝 等水源激发,形成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等 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往往突然爆发,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 的山沟奔腾咆哮而下,山谷雷鸣,在很短时间内 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 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很大 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