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上草原莜面苦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坝上草原莜面苦力

沿111国道北行200公里,就到了丰宁坝上草原,这里盛产大豆、莜麦和胡麻油。以此三种东西为原料的莜面苦力,是一道地道的乡野美食。

坝上农家做苦力,通常都是用大灶铁锅,以麦秸为柴。锅内放胡麻油少许,烧热、葱花炝锅后加入热水,撒一点食盐。汤烧沸后放入去皮的土豆炖煮,待土豆酥烂时再徐徐撒入莜面并不停搅动,直到锅内汤汁基本收干,土豆泥与莜面混成一体为止。接下来盖上锅,改用小火焖蒸,在此过程中依旧要经常搅动。及至面中水份蒸去大半,形成松散的颗粒,苦力也就做成了。刚出锅的苦力,色泽褐黄,油香面香土豆香混合而成的特殊香味直扑鼻孔,入口绵软爽滑,嚼起来异常筋道。食时若能佐以酸黄菜(坝上人自制的一种小菜,常以芹菜、胡萝卜丝为原料,色微黄,味咸略酸),味道会更加甘美。

苦力之名我自小就熟悉,《丰宁满族自治县志》中也有关于它的记载,但那里面仅仅说它是一种地方食品,名称的来历与含义至今无人可考。在过去,这种味美、易做、耐饥的东西曾经在很长时间里供当地贫苦的老百姓充饥裹腹、打牙祭,帮他们度过许多艰难的岁月。到了今天,坝上搞起了旅游,它又成了一道地道的地方风味,不仅让游人一饱口福,而且也给当地人带来了经济效益。

草原食趣

盛夏的坝上草原,鲜花如锦,翠野接天,引得无数游人来此避暑度假,纵马驰骋。当他们满意而去时,总流露出一丝意外的惊喜。数年来,我一直为这一丝惊喜所困惑。几经询问才知道,他们在草原上吃到了许多新奇的东西,吃出许多情趣来。

七、八月间的草原,一阵小雨过后,茵茵绿草间闪烁起一群“星星”,那是草原上特有的口蘑,白嫩肥厚,采回去清水煮汤,加点儿盐,汤沸即食,清香嫩滑,未及仔细咀嚼便溜入肚中。更有趣者,携带素油、精盐至野外,燃起一堆篝火,待火焰燃尽只剩下红红的炭火时,采口蘑数只,拔去菌柄,菌伞上就升腾起缕缕白气,油盐尽渗入褶页之中,异香扑鼻。取食之,别有一番滋味,食后口齿余香久久不去。草原上有大黄,绿叶红茎,粗大鲜嫩,采其茎剥皮后上屉蒸熟,加少许白糖食用,酸甜适度,令胃口大张。草原上的浅山丘陵,森林茂密,林间遍生一种野菜,浅绿色,粗茎,茎一侧生长着细碎锯齿状略显卷曲的叶子,整株形如鸟翼,其名字叫野鸡翅膀子,十分形象。捋上几把带回去洗净切碎,然后备数片肥肉,半锅清水,煮至肉烂汤肥时加入野菜。开锅全饮汤、其味美无法以文辞表达┄┄

草原上的饮食,并非仅仅一个“野”字就能概括其面貌,它们往往在野的中间蕴含着一种粗犷豪放的民族精神,烤全羊、手把肉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坝上的羊只,食鲜嫩的绿草,饮清澈的河水,其肉质鲜嫩,膻味极小。选百斤以内者宰杀剥皮去掉头蹄内脏,置于专门制作的铁架子用炭火烘烤,不时翻动并刷上调料。待其外表稍焦时,以刀片一层食之,鲜香异常。片肉的刀法要讲究,太薄,仅下

一层焦肉,无法体味到外焦里嫩的效果;太厚,割下许多生肉,难以入口。手把肉的取材与烤全羊相同,只是将整羊斩成大块,清汤白煮,肉略生,手把刀切而食。肉做法不奇,贵在原汁原味,吃法豪放。

草原饮食,颇具草原风情,粗犷中蕴有极丰富的内涵。看上去极普通劳动者的莜面窝子,非一面三熟而不可成:莜麦炒熟,莜面烫熟、窝子蒸熟┄┄如此精工细做之物,怎能不让游客叹服,食之又岂有无味无趣之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