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新版(一起)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科学全册教案
![新版(一起)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科学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7ff26ebb68a98271fefaed.png)
三年级上册科学(新青岛版六年制)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新青岛版是2017年开始从一年级起就开始科学课的学习,经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对科学课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还处在一二年级玩中学的态度。
经过对比可以发现,三年级课本的内容对比一二年级的难度有了很大跨度的提升,现在三年级教材的内容有不少是老教材四、五年级的内容,包括一些生字相对四五年级都是很难写的。
而三年级也是小学阶段的一个学生转变期,学习纵向难度和横向跨度都有了不小的难度提升。
怎样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思考习惯。
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二、教材分析: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由“动物与环境”、“植物的生活”、“土壤与岩石”、“物体的形态”、“地球上的水”以及“测量工具”六个单元组成。
五个单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
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的结合,体现科学的探究能力的发展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始终是教学的核心,本册主要突出的事对生活环境的更深层次的认识,以及怎样借助工具和方法来更加深入的认识世界,并兼顾了少量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习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物质世界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用途和变化,对生命对环境的影响,生命的特征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
3、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对动植物的特征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形成初步的认识。
4、通过对地球与宇宙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惟一家园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1、知道身边有哪些科学道理。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7d84a888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0e.png)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科学课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他们在经过一二年级的科学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思维能力。
但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还较弱,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在教学中需要采用生动有趣、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二、教材分析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包括《动物与环境》《植物的生活》《土壤与岩石》《固体和液体》《测量工具》五个单元。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知道土壤和岩石的种类及用途,理解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区分固体和液体的性质,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会使用常见的测量工具,准确测量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2. 科学探究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工具进行观察和测量。
能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并通过实验、调查等方式寻找答案。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类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科学态度对科学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愿意参与科学活动。
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敢于质疑和创新。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善于合作、乐于分享的精神。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科学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动物和植物的特征及与环境的关系。
土壤和岩石的性质及用途。
固体和液体的区别和性质。
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探究动物和植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理解土壤的成分和岩石的形成过程。
比较固体和液体的不同性质。
运用测量工具进行准确测量并记录数据。
五、教学措施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入教学内容。
2. 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和观察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最新的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最新的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f0668eb3551810a6f52486c7.png)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
本单元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 观察、认识”的生活经验为引领,引导 学生进一步认识身边的物体,解释观察 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 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方法、步骤,为 学生亲历科学提供入门的钥匙。
第三单元:水的科学
本单元以“学生对水已有的认知”为线 索,引导学生认识水中物体的沉浮、探究改 变物体浮沉的方法、认识水的表面张力现象 和毛细现象,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生 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 过程和方法,了解、认识水的特点。
3、科学知识:能用感官判断事物的特征,如:大小、
轻重、形状、颜色、冷热等,并加以描述;能根据特征对
物体进行简单分类或排序;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
度,会使用温度计、量筒,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知道
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
单元重点目标:注重某一项 技能的应用、掌握与熟练程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温度计 2.量筒
4.怎样认识物体
题选择内容。
第一单元:科学在我们身边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 第三单元:水的科学 第四单元: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第五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研究与实践
六个单元 24个课题 32课时
3、单元特点:
单元设计思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
线索切入到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
第一单元:科学在我们身边
本单元以学生玩玩具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展 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 与假设,知道科学探究应从问题入手,领悟 到猜想和假设能帮助我们明确探究的目标和 方向,使学生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 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1.玩具里的科学
2.提出我们感兴趣的问题:教材是两个卡通人物交 流的场景,找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科学性的研究。引 导学生在“玩玩具—体验乐趣—描述特点”的基础上 发现问题,鼓励学生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等不同角度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 意识。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完整版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5a575d358f5f61fb7366661.png)
科学教案青教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力求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
本册教科书主要围绕“走进科学”、“亲历科学”、“自主探究”三个专题选择内容,构建了《科学在我们身边》、《我们怎么知道》、《水的科学》、《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我们周围的空气》五个单元,最后是《研究与实践》,共22个课题,32课时。
各单元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
本册教科书从整体上看,所选内容似乎没有形成明显的知识体系,只是以生活经验及其相关链接构建单元。
但教科书的灵魂在于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在各单元的内容上,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
第一课玩具里的科学一、教材分析:玩具是学生的童年伙伴,每个小学生都是在玩玩具中成的。
对于玩玩具,学生具有非常鲜活的生活经验。
学生通过玩玩具,用感官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够满足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
初步感受玩具里面有科学,科学并不神秘,我们也能研究科学。
二、教学目标:1、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体验玩玩具的乐趣。
3、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
三、教学准备:学生自带各种玩具。
教师准备各种玩具的图片、投影片等。
教师自制各种玩具的课件。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
难点: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上科学课,它将把我们带进科学的大门,去探索科学的奥秘。
最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最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71a3646915f804d2a16c142.png)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
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
为让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发展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做计划如下:一、三年级学生现状分析三年级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欠缺,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
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ppt课件等,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本册书共24课。
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部分:1、科学在我们身边:(1---3)课,以学生玩玩具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展开,拓展到了解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通过亲历活动,使学生“走近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2、我们怎么知道:(4---9)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物体,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3、水的科学:(10---14)课,以“学生对水已有的认知”为线索,通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分布、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了解水的三态、认识水中物体的沉浮、认识水的压力等各种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认识水的特点。
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三年级上册8《气体的体积和质量》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三年级上册8《气体的体积和质量》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8687275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5.png)
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三年级上册8《气体的体积和质量》教学设计8《气体的体积和质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气体的体积和质量》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物体的形态》中的第三课,指向新课标中的核心概念是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空气总是占据一定的空间,气体有确定的质量,没有固定的体积。
、二、教学目标1.知道空气总是占据一定的空间,气体有确定的质量,没有固定的体积。
2.能开展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确定的质量等探究实验。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实验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培养探究精神。
4.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到空气能占据空间,知道气体有确定的质量,没有固定的体积。
2.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与探究精神。
四、教学准备锥形瓶、杯子、纸团、水槽、气球、托盘天平等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固体、液体的相关知识,出示表格,学生补充完整。
2.猜一猜,如果向锥形瓶中快速倒水,水容易流进去吗?预设生:容易流进去。
不容易流进去。
师:我听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我们的猜想需要用实验来验证,请一位同学上来把水快速倒入漏斗中,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现象。
你有什么发现?预设生:水留在漏斗中,不容易流进锥形瓶。
师:水为什么流不进瓶子里?预设生:我认为可能是锥形瓶中有空气。
师:为什么有空气水就流不进去?预设生:因为空气把瓶子里的空间都占据了。
师:有没有办法让水很容易地流进瓶子里呢?预设生:把橡皮塞拔出一点,使塞子和瓶口之间留一些缝隙,让空气流出。
学生上台拔出橡皮塞,有什么发现?为什么水流进去了?师小结:是啊,看起来空空的瓶子里实际充满了空气,如果空气出不来,水就进不去,当空气流出,水很容易流进瓶内。
看来——空气总是占据一定的空间。
(二)探究空气的体积1.做空气占据空间小实验(1)师:为了进一步验证空气是不是能占据一定的空间,我们再做一个实验。
实验材料有杯子、纸团、装满水的水槽。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3ed02d452d380eb63946d48.png)
教材编写特点
四、模块化设置“技术与工程”单元,在活动中完成课 程目标
技术与工程领域
第六单元 测量工具
第
第一课
一
动物的四肢
单 元
第二课
动物的皮肤
动
第三课
物
动物的翅膀
与 环 境
第四课
冬眠与迁徙
第 一
观察猫的足,说一说猫足的特点。 爪子:捕食、搏斗、爬树、锐利、
课
伸缩……
肉垫:消音、缓冲、防滑、降温、
动
清洁、感知……
物
猫足的肉垫很敏感,可以……
的
获取地面的信息,顺利行走于不平
青蛙:体温下降,钻进泥土中不吃不动......
有些动物冬天躲进洞里,蜷缩着身子,不吃不动。这种现象
冬
称为冬眠。
眠
变温动物又称冷血动物,体内没有自身调节体温的机制,仅
与
能靠自身行为来调节体热的散发或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来
迁
提高自身的体温。当外界环境的温度降低时,动物的代谢率
徙
也随之降低,体温也逐渐下降。
科学知识学段目标(3-4年级)
1.测量、描述物体的特征和材料的性能;
物质 科学 2.描述物体的运动,认识力的作用; 领域
3.了解不同形式的能量;
科学知识学段目标(3-4年级)
1.初步了解植物体和动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知道动
生命 植物的生命周期; 科学 2.初步了解动物和植物都能产生后代,使其世代相传; 领域 3.能根据有关特征对生物行简单分类;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三单元《土壤语岩石》教材分析解读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三单元《土壤语岩石》教材分析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83f8d0c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6c.png)
法治在线旨在从法律的角度,引导学 生关爱土壤、关爱环境等,增强学生的社 会责任感。
拓展活动意在引导学生开展制作“肥料” 活动,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善待土地、保 护土壤的情感教育。
学情分析:
认知基础:同学们在一年级下册的时候就学过《土壤与植物》单元, 知道土壤中生长着许许多多的植物,也有许多的小动物生活在土壤中,土 壤能给人类提供各种物质。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土地流失、荒废、污染等 情况非常严重,保护土壤、合理利用土壤成为当前最重要的问题。
通过渗水性实验,得出结论: 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3类:含 沙多的是沙质土;含沙少的是黏质土;含沙适中的是壤 土。这3类土壤的渗水能力不同。
活动二: 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什么植物?
学生们拿出课前调查的、搜集的资料 进行展示、交流。
认识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
拓展活动:到附近的花园、菜地或农田调查土壤类型, 了解适宜生长什么植物。
1.要选取松散的土壤,否则板结的土壤孔隙过小,会影响 土壤的渗水性。
2.土壤不可过多、水量不能太少,否则实验效果不明显。 3.注意“四个同”:同样多的三种土壤、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在相同时间内,比较各种土壤渗水量的多少。
10 土壤的种类
内容分析:
准备活动提出问题:植树、种草对土壤有 什么好处?以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教学重点:知道土壤可以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并 了解这三类土壤的不同特点。
青岛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动物的四肢》教学案例
![青岛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动物的四肢》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b2167b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77.png)
《动物的四肢》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基于生命科学领域“动物能适应环境”这个主要概念来组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动物通过皮肤、四肢、翼、鳍、鳃等接触和感知环境。
本节课要落实的单元课标要点是“举例说出动物通过四肢接触和感知环境。
”本节课的活动板块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观察猫足的特点,二是对比观察其他动物四肢的特点,三是动物的四肢是怎样适应环境的,这三部分内容的的设计体现了科学概念的层层建构。
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学习本课能够激发学生对动物探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感受生命世界的神奇与精彩。
二、学情分析1、三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已经初步掌握了科学学习和实验探究的一些简单方法,但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不足。
2、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动物能够通过眼睛、耳朵、鼻子等感知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三、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课标要求,我制定的本节课的四维目标为: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动物通过四肢接触、感知并适应环境。
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引导下,运用感官观察并描述动物四肢的外部形态特征;依据动物在多种环境中的表现,运用推理的方法,推断出他们可以通过四肢接触和感知环境:通过模拟实验认识猫足肉垫的特点和作用。
科学态度目标: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动物如何通过四肢感知并适应环境表现出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树立保护动物及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是了解动物通过四肢接触和感知环境。
难点是设计模拟实验感受猫足肉垫的特点和作用。
五、说教法和学法好的教法和学法能够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借鉴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教学做合一”,采用启发式教学,将教法和学法相互融合,运用多媒体设备和图片直观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推理、概括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足的观察图片学生准备:四脚板凳、毛巾、橡皮筋、实验记录单和科学活动手册。
以上材料贴近生活,能较好的服务于教学。
七、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播放动物世界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去掉发现)动物在奔跑、追逐的过程中主要靠四肢运动,从而引出本课探究内容《动物的四肢》。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66f57267ec102de2bd8987.png)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
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
为让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发展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做计划如下:一、三年级学生现状分析三年级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欠缺,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
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ppt课件等,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本册书共24课。
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部分:1、科学在我们身边:(1---3)课,以学生玩玩具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展开,拓展到了解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通过亲历活动,使学生“走近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2、我们怎么知道:(4---9)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物体,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3、水的科学:(10---14)课,以“学生对水已有的认知”为线索,通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分布、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了解水的三态、认识水中物体的沉浮、认识水的压力等各种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认识水的特点。
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水面的秘密》
![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水面的秘密》](https://img.taocdn.com/s3/m/fd82d33ecc175527072208bd.png)
---------------------------------------------------------------最新资料推荐------------------------------------------------------ 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水面的秘密》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水面的秘密》教材分析:本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 13 课《水面的秘密》。
水的表面张力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抽象的,如只凭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
本节教材试图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活动,来生动形象地让学生感知水的表面张力的现象,发现水的表面张力的特点,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能针对水面现象提出问题;并能通过观察、猜想、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做出合理的解释。
2.引领学生关注身边生活现象,并善于思考;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了解水的表面张力现象。
学生准备:塑料小叉子;一元的硬币; 1 分、 2 分、 5 分或 1 角的硬币;抹布。
教师准备:回形针(每组一盒)、水槽、烧杯、平口玻璃杯、滴管、滴1 / 13瓶、水。
一、创设情境,感知问题师:看到桌上的物品,能猜出咱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吗?生:水。
师:非常聪明,咱们今天就是要研究水,也可以说是玩玩水。
以前玩过水吗?生:玩过。
师:不错,玩水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谁说说平时你是怎样玩水的?生:(自由汇报)师:那既然同学们有这么多的玩法,老师想请大家帮一个忙,把你们桌上的这个空杯子装满水,不难吧?生:不难,太简单了。
师:那利用桌上的材料,你准备怎样装满呢?生 1:直接把杯子放入水中把它灌满。
生 2:用桌上的滴管一滴一滴的往里滴。
生 3:用烧杯来倒。
---------------------------------------------------------------最新资料推荐------------------------------------------------------ 生 4:把水槽里的水直接往杯子里面倒就可以了。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教案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62e58ff7ec4afe05a1df6f.png)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学期备课一、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刚刚开设科学课,重要的是他们对科学这个词有着神秘感,同时生活中的许多为什么也激起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我希望通过我的科学课学生能够热爱科学,培养起他们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科学》三年级上册由“科学在我们身边”、“我们怎么知道”、“水的科学”和“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四个单元组成。
“科学在我们身边”通过学生了解周围的生活,初步探索周围的科学。
“我们怎么知道的”在这里是对科学探究方法的初步训练与感知,而“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是学生通过对天气观察进一步将科学与生活结合起来。
最后的“水的科学单元”通过以物质世界中学生最熟悉的物质水入手,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物质世界。
科学在我们身边——走近科学感知科学,我们怎么知道——科学方法掌握技能,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水的科学、研究与实践:亲历科学---自主探究体验过程三、教材分析第一单元课与课之间的主要联系:《科学在我们身边》单元是科学工作者教科书的绪论单元,它是小学生学习本套教科书的基础。
本单元包括六课内容,分别是《玩具里的科学》、《我们周围的动物》、《我们周围的植物》、《我在哪里》、《猜猜我是谁》、《科学在我们身边》。
设计了“用感官判断玩具的特征”、“认识周围常见的动植物”、“定性描述人和物体的位置”三方面内容及“判断声音”和“找科学”两节弹性内容,它们都与学生平日生活相关,便于学生直接感受“科学在我们身边”的道理,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更重要的是教科书在培养学生方面层次性强,较好的树立了开放教学观念,科学课不仅局限于教室,而是将学生领入到家庭、社会和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紧密结合了学生已有的探究经验和方法,是本册书集中体现“科学探究”方法理念的单元。
通过本单元学生对探究方法和探究过程可以获得更多的体验,可以更好地为今后的科学探究做准备。
本单元由运用感官认识到利用工具测量,以及对事物内部本质的探究、对同类事物进行对比探究,较好地体现了科学探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ecb9747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05.png)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引言】科学是一门灵动的学科,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正是为了培养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而编写的。
本篇文章将介绍该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探讨如何利用这本教材进行科学教学。
【科学知识点】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涵盖了多个科学知识点,其中包括天体知识、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物体的性质和能量等方面。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科学常识,并且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1. 天体知识:教材以知识点“地球与周围环境”为例,介绍了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自转等基本概念。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星星、云朵和太阳的运动,来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和地球与其他天体之间的关系。
2. 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这一部分内容包括了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繁殖方式以及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活习性等。
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植物的生长环境,观察植物的根、茎、叶以及花果等部分,了解植物的生命现象。
3. 物体的性质和能量:教材中涉及了物体的性质、物体的形态变化和物体的热现象等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物体的状态变化、物体的颜色和硬度等性质,并探究物体能量的转换和传递。
【学习方法】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材中融入了实验、观察和思考等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1. 实验:教材中提供了多个简单易行的实验,例如“温度影响物体的性质”、“水的状态变化实验”等。
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结合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进行思考和总结。
2. 观察:教材中的观察环节要求学生细致入微地观察自然界中的现象和物体。
例如,要求学生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活习性等。
通过观察,学生可以提升他们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3. 思考:教材中提出了一些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例如,“为什么水会蒸发?”、“为什么冰可以融化?”等。
这些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青岛版(五四制)(2017)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五四制)(2017)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3405d06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34.png)
青岛版(五四制)(2017)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科学这门学科,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思维能力,但他们的科学知识储备相对较少,对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还不够熟悉。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实验和表达能力,为今后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青岛版(五四制)(2017)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包括“动物与环境”“植物的生活”“土壤与岩石”“物体的形态”“地球上的水”五个单元。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主题和重点,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实验,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了解科学知识。
三、教学目标科学知识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
知道植物的生长过程和所需的条件,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
认识土壤的成分和类型,了解岩石的特征和用途。
知道物体的形态和状态会发生变化,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
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和循环,知道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科学探究能够运用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能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
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探究成果。
科学态度对科学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究和实践。
尊重事实,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动物和植物的特点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
认识土壤和岩石的性质和用途。
理解物体形态和状态的变化。
知道地球上水的循环和节约用水的方法。
教学难点设计科学实验,探究动物和植物的生存环境。
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区分不同类型的土壤和岩石。
解释物体形态和状态变化的原因。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落实节约用水的行动。
五、教学措施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动画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青岛版科学3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青岛版科学3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ae879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7f.png)
题一一猜想与假设一一设计实验方案一一实施实验一一获得结
论一一提出新问题”的科学探究全过程,并在此过程中,通过对
比实验、控制变量的实验、搜集资料等,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科学
探究的方法,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三维目标得到螺
旋式上升。
本册书共24课。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部分:
L科学在我们身边:(卜一3)课,以学生玩玩具的生活经验
本册教材所涉及的实验主要有:
实验一 吹蜡烛实验(选做)
实验二 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必做) 实验二 热水温度的变化(必做) 实验四 加快热水降温的实验(拓展) 实验五 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必做) 实验六 下沉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必做) 实验七 改变浮和沉(必做) 实验八 水的表面张力(必做) 实验九 自动变圆的棉线圈(拓展) 实验十 毛细现象(必做) 实验十一 会浇花的毛巾(选做) 实验十二 雨量器的制作(拓展) 实验十三 制作简易风向仪(拓展) 实验十四 空气占据空间(必做) 实验十五 将空气从一个杯子倒进另一个杯子(必做) 实验十六 空气的成分(必做)
4.天气与我们的生活:(15-19)课,以“学生对天气的亲身
体验”为线索,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增强
学生观察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身边常见科学
现象的情感,意识到探究科学可以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入手。
5.我们周围的空气:(20--22)课,以“空气”为探究对象展
开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空气的一般性质,知道空气的主要组
4.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 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5.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 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 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课件ppt
24
11、有趣的浮沉现象
活动 它们在水中是浮还是沉?
探究水的浮 力
探究下沉的物 体也受到水的
浮力
主要目标:以水为载体,经历探究科学的过程。
精选课件ppt
25
12、改变浮和沉
活动 想办法,让浮着的物体沉下
去,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
发散性思维训 练
探究科学的方 法能力培养
主要目标:以水为载体,经历探究科学的过程。
我们周 围的空气
研究 与实践
认识科学
亲历科学… … … … …自主探究
生活经验 (线索)
探究活动 (预测、观察、记录、评价… … )
科学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科学知识
精选课件ppt
科学素养(小资料) 4
第一单元:《科学在我们身边》
以学生玩玩具、对动植物 的了解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展开, 从提出问题入手,解决科学是 什么的问题。
精选课件ppt
熟练使用温度计。
17
8、哪杯水多
包括两个活动
我们来比较,哪 杯水多?
怎样测量才 能更准确?
发散性思维 训练
量筒的使用
主要目标:掌握量筒使用的方法、技能。
精选课件ppt
感悟发明创造源于人类的需要。
18
9、有趣的不倒翁 活动 不倒翁为什么不倒呢?
解暗箱
主要目标:掌握解暗箱的基本思路。
精选课件ppt
明确分类的标准,如“大小”、“形状”等。
精选课件ppt
15
6、哪杯水热
活动 比一比,哪杯水更热?
认识温度计
掌握温度计 的正确操作
方法
主要目标:掌握使用温度计的基本方法、技能。
精选课件ppt
16
7、水温的变化
活动 热水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猜想与假设
探究活动 会做统计
图
实验数据分 析
主要目标:经历探究科学的过程。
主要目标: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简单梳理。
精选课件ppt
7
2、我们周围的动植物
包括两 个活动
我们周围有哪些动植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提出我们感兴趣的问题
我们能想办大的发现。”对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能帮助我们 明确探究的目标和方向。
主要目标: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 并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
精选课件ppt
研究科学要明确研究的8目标和方向。
3、科学在我们身边
科学是什么?
包括两 个活动 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
科学是什么?
实际上,我们做的这些实验都是科学家曾经做过的。 科学家为了弄明白一个事物的真理和原理,就要不断地 做实验,直到弄清楚为止。科学就是提出问题,然后想 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精选课件ppt
注重探究方法的多样性。
26
13、水面的秘密
活动
水的表面是什么样的?
生活中的现 象
生活经验
探究实验 多种方法,殊途同归
主要目标:以水为载体,经历探究科学的过程。 注重实验的精确性,细心、耐心。
精选课件ppt
27
14、水往高处走
包括两个活动
这些现象告 诉我们什么?
想办法让 水往上爬。
生活现象 的引领
由问题开始至问题“结束”
精选课件ppt
22
第三单元:水的科学
10认识 水
11有趣 的浮沉
现象
12改 变浮 和沉
13水 面的 秘密
14水 往高 处走
体验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
精选课件ppt
23
10、认识水
活动 我们来观察:水是什么样的?
用感官认识 水
实验探究水 的性质
主要目标:以水为载体,经历探究科学的过程。
精选课件ppt
11
本单元主要探究目标
注重某一项技能的应用、掌握与 熟练程度,不强调科学探究过程的完 整性。
精选课件ppt
12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
4怎样 认识物
体
5给文 具分类
6哪杯 水热
7水温 的变 化
8哪杯 水多
9有趣 的不倒
翁
感官认 识物体
分类
温度 计使 用
熟练 使用 工具
量筒 使用
解暗 箱
技能与方法
精选课件ppt
13
4、怎样认识物体
包括两个活动
它们各有什 么特点?怎 么辨认它们?
比较不同 和相同。
一看二闻三 尝
可自由活动
主要目标:利用感官认识物体。
精选课件ppt
14
5、给文具分类
包括两个活动
交流我们的 调查结果。
给我们的 文具分类。
课前调查, 已有经验。
主要探究活 动
主要目标: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技能。
19
案例片断分析 6.哪杯水热
精选课件ppt
20
第三单元 :《水的科学》
以“学生对水已有的认知” 为线索,围绕水展开各种探究活 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 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 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精选课件ppt
21
本单元主要探究目标
经历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与假 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获 得认识--发现新问题
主要目标:知道科学家做科学的方法。 明白科学就是提出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精选课件ppt
9
案例片断分析
1.玩具里的科学 (片断)2008.8三 上科学教材培训案 例\玩具里的科 学.doc
精选课件ppt
10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
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 的观察、认识”的生活经验为 引领,初步掌握科学探究基本 的技能、方法、步骤,为学生 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精选课件ppt
2008.9 1
三年级上册教科书 简要分析
精选课件ppt
2
三年级所处的位置
●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 进行猜想与假设,尝试解决问题。
● 处于基础性地位
●重点是引导性探究,逐步向自主 性探究过渡
精选课件ppt
3
三年级上册内容结构框图
科学在 我们身边
我们怎 么知道
水的科学
天气与 我们的生活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
现。”对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能帮助我们明确探究的 目标和方向。
科学就是提出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精选课件ppt
6
1、玩具里的科学
包括两 玩一玩,说一说我们的玩具。 个活动
提出我们感兴趣的问题
哪个问题更有 研究价值?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往往比解决一个 问题更重要。”对观察过的事物能提出“为什么”, 是我们解决问题、走向创造的起点。
精选课件ppt
5
本单元主要探究目标
观察与提问--最基本的技能和科学思维品质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
更重要。”对观察过的事物能提出“为什么”,是孩子 们解决问题、走向创新的起点。
爱观察、爱提问≠会观察、会提问
在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记录问题,成 为敢提问、爱提问、会提问的孩子。
多种方法并 行的探究活
动
主要目标:以水为载体,经历探究科学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