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措施
知识产权优化政策措施
![知识产权优化政策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01f46af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e.png)
知识产权优化政策措施如下:
1.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
加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完
善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建立更加严格、严密、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2.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举办知识产权培
训等方式,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创新意识,形成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
3.优化知识产权管理机制。
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管理
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的申请、审查、维权等环节的管理,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能力。
4.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力度。
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
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保护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
5.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方式,促
进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6.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事务,加强与世
界各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知识产权挑战。
7.构建技术调查官、技术咨询专家、技术鉴定人员等参与诉讼活
动的技术事实查明机制,健全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推动知识产权司法大数据实现数据共享和深度应用,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8.优化知识产权精准服务。
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减证便民”工
作,开展知识产权公益培训等活动,构建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
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组织和公约
![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组织和公约](https://img.taocdn.com/s3/m/bc7976c0a76e58fafbb0035a.png)
2021/4/23
17
• (1)申请国际注册的程序 • (2)国际注册的效力 • (3)其他规定
2021/4/23
18
关于工业产权的其他重要国际公约
(1)《商标注册条约》 (2)《专利合作条约》 (3)《保护植物新品种巴黎国际公约》
2021/4/23
19
二、涉及版权领域的重要的国际公约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世界版权公约》 《兼有工业产权和版权的重要国际公约》
商标的独立性原则:如果一项商标没有能够在本国
获得注册,或它在本国的注册被撤销,不得影响
它在其他成员国的注册申请被批准。
2021/4/23
12
• 临时保护性原则
《巴黎公约》第11条第1款规定,“本联盟国 家应该按其本国法律对在本联盟任何国家 领土内举办的官方或经官方承认的国际展 览会展出的商品中可以取得专利的发明、 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和商标,给予临时保 护。”
• 《马德里协定》保护的对象包括了商标与服务商 标,其宗旨是解决商标的国际注册问题。按照这 个协定的规定,凡申请国家注册的申请人必须是 《马德里协定》成员的国民和在成员中有住所或 有实际营业所的非成员国民;商标注册的申请人 向本国主管部门递交一份法文和统一格式书写的 “国际注册申请案”,并缴纳有关费用,本国商 标主管部门核查后,转至世界知识产权国际局, 经审查符合要求的,就可能能取得在两个以上国 家的注册。
2021/4/23
8
《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
• 工业产权概念界定
• 国民待遇原则
所谓国民待遇,是指一个国家给予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 以相同于其国人的待遇。在给予国民待遇的范围内,外国 人享有与国人相同的权利;同时,承担不超过过人应承担 的义务和限制。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措施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f99bec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dd.png)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措施1. 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中,知识产权的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创造新的思想、发明、艺术品等方面所享有的权利,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
这些知识产权可以保护创造者的创新成果,激励创新,推动经济发展。
2. 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随着科技和交流的发展,知识产权的保护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盗版、抄袭、假冒等行为不仅损害了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利益,也阻碍了技术进步和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因此,国际社会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3. 国际组织的角色为了加强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国际社会设立了多个组织来协调各国之间的合作。
其中最重要的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和世界贸易组织(WTO)。
WIPO负责制定和推广知识产权相关的国际条约和规则,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支持和服务;而WTO则通过《知识产权协议》等文件,为知识产权提供强制性的保护措施。
4. 国际法律框架国际社会通过一系列国际法律文件确立了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框架。
其中最重要的是《巴黎公约》、《伯尔尼公约》和《世界贸易组织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
这些文件规定了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强制执行的要求,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合作机制。
5. 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国际社会鼓励各国之间的知识产权保护合作与经验交流。
通过成立专门的合作机构、举办国际会议,各国能够分享最佳实践、解决共同问题。
此外,国际组织还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提高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6. 创新文化的培养为了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效果,国际社会也在倡导创新文化的培养。
通过教育、宣传和法律教育等手段,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都在致力于培养公众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为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
7. 技术手段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技术手段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数字水印、加密技术、区块链等技术可以有效防止信息的盗用和篡改,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
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国际条约和公约
![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国际条约和公约](https://img.taocdn.com/s3/m/ec79477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e.png)
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国际条约和公约知识产权保护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
为了确保创新和知识的保护,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条约和公约。
这些条约和公约的目的是确保知识产权的合理使用和保护,促进创新和经济发展。
本文将介绍几个主要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条约和公约。
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下的条约和公约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是WIPO的基本法律文件,旨在推广和保护知识产权。
该公约确立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地位和职能,规定了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和相关规则。
2.《专利合作条约》《专利合作条约》是WIPO下的一项重要知识产权条约,旨在简化和协调专利申请程序,促进国际专利保护。
通过该条约,申请人可以在多个签约国提交一份国际专利申请,简化了申请流程。
3.《版权公约》《版权公约》是对文学和艺术作品版权的国际保护提供了基本框架。
该公约规定了版权的保护范围、权利和义务等内容,并为签约国之间的版权合作提供了基础。
二、世贸组织下的相关协议1.《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TRIPS协议是世界贸易组织旗下的一个重要协定,旨在将知识产权保护纳入国际贸易规则体系。
该协议规定了知识产权的保护标准、实施措施和争端解决机制,要求世贸组织成员国采取措施确保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
三、其他重要国际条约和公约1.《巴黎公约》《巴黎公约》是国际商标注册的重要依据,旨在简化和统一商标注册程序。
该公约规定了商标的保护原则、注册程序和国际商标注册的效力等内容,促进了国际商标的保护和管理。
2.《伯尔尼公约》《伯尔尼公约》是版权保护的重要国际公约,旨在促进版权的国际保护和合作。
该公约规定了版权的保护期限、权利归属和国际版权登记等内容,为作家、艺术家和音乐人等提供了版权的保护。
综上所述,上述几个国际条约和公约确立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规则,促进了国际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合作。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各国应积极参与和遵守相关国际条约和公约,建立起全球性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和环境。
知识产权的政策支持与激励措施
![知识产权的政策支持与激励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27c2e47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fa.png)
知识产权的政策支持与激励措施知识产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创新、保护创意作品发挥着关键作用。
为了鼓励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与激励措施。
本文将介绍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探讨相关政策和措施,以及对知识产权发展的展望。
一、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知识产权是指个人或组织在科学、文学、艺术、发明等方面的创意成果所享有的法律权益。
它可以激励人们进行创新、保护他们的成果,并为他们创造经济利益。
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在于:1. 促进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提供了保障。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驱动力,而知识产权的存在可以激励人们开展研究和创造,推动科技创新。
2. 保护创意作品:知识产权保护使得创意作品的创作者能够享有合法的经济利益。
这不仅可以激励作者创作更多精彩的作品,还能维护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性。
3. 经济利益: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和创新,提高经济效益。
国家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可以吸引外国企业在本国进行研发投资,推动经济发展。
二、知识产权政策支持措施为了鼓励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各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措施:1. 知识产权法律和法规的建立与完善:各国制定了知识产权法律和法规,对知识产权进行全面保护,并建立了相应的法律体系和司法机构来保护权益。
2. 知识产权注册与保护:各国设立了知识产权局或专门机构来负责知识产权的注册和保护工作,为创作者和创新者提供专门的服务和保障。
3. 激励措施:各国通过提供专利、著作权以及商标等知识产权的奖励和保护,鼓励创新和保护创意作品。
此外,还可以通过提供财政支持、优惠税收等经济激励手段,来促进知识产权的发展。
4. 国际合作与交流:各国加强知识产权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知识产权的全球保护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共同应对知识产权的挑战。
三、知识产权发展的展望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以下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的推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将看到更多新的创新产品和技术的涌现,同时也需要制定更加灵活和适应科技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促进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建议
![促进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f10c43b2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0.png)
促进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建议亲爱的读者,在面对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的挑战时,促进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各国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以应对这些挑战并推动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
1.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的基石,为创新者提供了合法的回报和保障。
为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1 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和执法机构:政府应加强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修订和制定,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科技创新形式。
同时,建立专门的执法机构,加强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和追究。
1.2 提供有效的争议解决机制:政府应建立高效、透明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以便快速解决知识产权纠纷,并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
1.3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力度:政府可以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促进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产权的环境。
2. 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教育为了提高全社会对知识产权的法律意识和保护意识,政府应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教育。
具体建议如下:2.1 加强教育体系中知识产权法律课程的设置:在教育体系中增加知识产权法律课程的设置,让学生在学校就能接触到知识产权法律的基本知识。
2.2 加强对企业和创新者的法律培训:政府可以组织相关的培训机构,为企业家和创新者提供知识产权法律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
2.3 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活动:政府可以举办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活动,利用各种渠道向公众普及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提高大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3. 鼓励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政府应采取以下措施鼓励科技创新:3.1 增加研发经费投入:政府应加大对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力度,提供更多的经费支持,鼓励企业和机构加大科技研发工作。
3.2 简化科技创新项目申报和审批程序:政府可以简化科技创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程序,减少创新者在繁琐的手续上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提高创新效率。
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合作方式
![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合作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4eab25be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a.png)
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合作方式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中,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各国发展经济和促进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于知识产权的跨国性质,国际合作成为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探讨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合作方式,并分析其对全球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双边协定双边协定是两个国家之间就知识产权保护达成的法律协议。
这种合作方式通常包括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维权程序以及知识产权的交流与合作等内容。
通过签订双边协定,各国可以建立起相互的法律保障机制,促进知识产权的创造和创新。
例如,中美之间的《中美知识产权合作备忘录》就是一种双边协定。
双方通过该协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加强了信息分享、合作调查和执法等方面的合作,提高了双方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权益和创新能力。
二、多边协定多边协定是由多个国家共同达成的知识产权保护协议。
最具代表性的多边协定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领导下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
该公约旨在维护和促进知识产权的保护,通过制定国际标准和准则,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多边协定的优势在于能够形成全球化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供了一个平等、公正的国际合作平台。
通过多边协定,各国可以共同制定并遵守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则,激励全球创新和技术交流,促进经济发展。
三、国际组织国际组织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是一个全球性的知识产权保护机构,通过提供专业知识、发展政策指导和支持技术合作等方式,促进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合作与发展。
除了WIPO,其他国际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WTO)也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工作。
WTO通过制定贸易协定,保护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中的权益,并鼓励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国际组织的合作方式不仅强调知识产权的保护,还注重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的能力。
通过提供技术援助和培训,国际组织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全球知识产权保护的均衡和公正。
四、跨国企业合作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面临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更加复杂。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机制与合作方式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机制与合作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e1844b7d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71.png)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机制与合作方式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创造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权利。
面对全球化的趋势,国际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保护创新与创造力的激励,国际社会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建立了一系列的保护机制与合作方式。
一、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主要包括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以及相关的国际公约。
WIPO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旨在促进全球知识产权保护与合作。
而国际公约则是为了确保各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达到一定的标准。
1.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WIPO为全球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提供重要的国际支持与协调。
它的成立旨在促进合作与协商,推动知识产权问题的国际共识。
WIPO 通过制定专门的国际公约,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和《版权条约》,为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2. 国际公约的建立为了确保各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达到一定标准,国际社会制定了多个重要的国际公约。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巴黎公约》、《伯尔尼公约》和《世界贸易组织协议》(TRIPS协议)。
这些公约为各国提供了相关的法律框架,规定了知识产权的范围、保护期限以及违法行为的惩罚。
二、国际知识产权合作方式为了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国际社会采取了多种合作方式。
下面介绍几种典型的合作方式。
1. 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合作与交流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途径。
各国可以通过交流经验、分享最佳实践等方式,共同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水平。
此外,各国还可以共同开展培训、研讨会等活动,加强专业人士的培养与交流。
2. 跨国合作执法跨国合作执法是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有效手段。
各国执法机构可以加强信息共享、案件协作等方式,共同打击跨国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如通过建立联合行动小组,跨国合作打击制售假冒侵权产品的犯罪活动。
3. 双边与多边合作项目双边与多边合作项目是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合作的重要形式。
各国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开展合作项目。
例如,各国可以共同建立知识产权监测与纠纷解决机制,促进跨国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2024年知识产权的心得体会范文
![2024年知识产权的心得体会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540193c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7.png)
2024年知识产权的心得体会范文引言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科学、文化、艺术、发明创造等领域中创造并拥有的各种知识和信息的权利,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
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对于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在全球创新和科技发展如火如荼的背景下,我的心得体会得以形成。
一、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于激发创新和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在2024年的世界,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日新月异,不断涌现出各种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理念。
保护知识产权能够鼓励企业和个人更加积极地进行创新活动,充分发挥创新的驱动力。
同时,知识产权保护还能够维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
二、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然而,在2024年的世界,知识产权保护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渠道的拓宽使得知识产权盗版和侵权行为更加容易。
这给创新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使得知识产权保护在互联网时代更加复杂和困难。
其次,全球化的经济和市场一体化也给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压力。
不同国家的法律、文化和经济体系之间的差异使得知识产权的跨国保护变得复杂且需要更多的合作和协调。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面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保护。
一方面,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是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
各国应加强立法工作,制定更加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和政策。
另一方面,加强国际合作和协调也是重要的途径。
各国之间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信息交流和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共同应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
此外,培养创新意识和法律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机构应加强知识产权教育,提高公众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和认识。
四、个人的心得体会在2024年的知识产权保护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知识产权的价值和重要性。
作为一名研究生,我深入研究了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也参与了几个知识产权保护案例的研究和解决。
通过这些实践,我深刻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和发展的基石,也是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条约
![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条约](https://img.taocdn.com/s3/m/06e2e8c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1c.png)
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条约知识产权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资产,对于促进创新、保护创造者权益、促进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知识产权跨越国界,需要国际间的合作与协商来实现有效的保护。
为此,国际社会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条约,旨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知识产权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巴黎公约与专利保护巴黎公约成立于1883年,是全球范围内最早的专利国际条约。
该公约的主要目的是推动专利的国际保护,减少在多国提出、审查和授权专利的程序上所需的时间和费用。
巴黎公约通过设立统一的专利申请程序,为发明者提供了在多个国家提交专利申请的便利。
二、伯尔尼公约与版权保护伯尔尼公约是1886年成立的一个国际版权保护机构,旨在促进版权的国际保护和文化交流。
该公约规定了承认在缔约国获得版权保护的作品,以及授予作者的权利和保护期限。
伯尔尼公约为版权持有人提供了一套国际上广泛接受的规则,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三、世界贸易组织与TRIPS协议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一个致力于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合作的国际组织。
TRIPS(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协议是WTO框架下的一个重要协议,旨在确保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国际贸易的一部分。
TRIPS协议规定了全球范围内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标准,并要求各成员国在自己的国内法中实施这些标准,包括专利、版权、商标等方面。
四、万国商标注册制度万国商标注册制度是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创立的国际商标保护机构。
该制度通过国际化的商标注册程序,帮助企业在多个国家注册和保护商标。
万国商标注册制度简化了商标注册程序,提高了商标的国际保护效力,并降低了围绕商标保护的成本和复杂性。
五、国际专利合作条约和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合作条约和专利合作条约是为了简化和加强国际专利申请程序而设立的国际条约。
这些条约的目的是促进国际间的合作和信息交流,使专利申请人能够用更简单和有效的方式在多个国家提交专利申请。
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0fe238d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f.png)
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保护创新和知识创造者的利益,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护知识产权。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个国际上较为重要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简称“WIPO公约)是保护知识产权最重要的国际公约之一。
该公约于1974年在日内瓦通过,确立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标准,并创立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来负责全球范围内的知识产权事务的监管和协调工作。
根据WIPO公约,各成员国要共同努力,通过适当的创新政策和法律措施来保护知识产权。
该公约规定了专利、商标、版权、工业设计和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和程序,并要求各国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促进创新和科技进步。
二、《世界贸易组织协议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方面》《世界贸易组织协议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方面》(简称“TRIPS协议”)于1994年通过,是世界贸易组织(WTO)下的一项重要协议。
该协议旨在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并使各成员国在知识产权领域达成一致的国际标准。
根据TRIPS协议,每个成员国都必须为所有领域的知识产权提供适当的保护,并建立有效的国内执行机制。
该协议还规定,成员国应相互提供对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的公平合理使用权,并承认其他成员国的知识产权。
三、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在中国的实施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和创新大国之一,对知识产权保护十分重视。
中国政府多年来致力于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实施。
中国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是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核心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规定了知识产权的范围、保护措施和法律责任等内容,为创新者提供了法律保障。
此外,中国还加入了WIPO和WTO,并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在国际范围内的保护与交流。
中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打击侵权行为,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知识产权的申请和运用。
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挑战
![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d29e9f1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dc.png)
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挑战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变得越来越重要。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创造、开发和应用各种创造性、发明性和商业价值的作品时所享有的合法权益。
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和其他形式的知识产权。
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着许多现状与挑战。
一、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1. 知识产权意识提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逐渐意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各国政府和组织纷纷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了企业和公众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
2. 法律法规完善各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法规来保护知识产权。
例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推动了一系列国际公约和条约,确保知识产权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保护。
此外,各国还建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负责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
3. 技术手段的应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各种有效的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知识产权保护。
例如,数字水印技术、反盗版技术等,有效地减少了盗版和侵权行为,提高了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
二、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挑战1. 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国侵权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着跨国侵权的挑战。
某些地区或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够,法律法规不健全,成为知识产权侵权的温床。
2. 技术复制的困扰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复制变得更加容易。
特别是在数字化时代,复制和分发知识产权作品的成本大大降低,导致知识产权的保护难度增加。
3. 跨界知识产权争议在创新日新月异的社会,很多技术在不同领域间迅速传播和应用,导致跨界知识产权争议的频繁发生。
例如,互联网公司之间常常发生专利侵权诉讼,导致知识产权保护变得复杂和困难。
三、应对知识产权保护挑战的措施1. 加强国际合作面对全球化和跨国侵权的挑战,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建立更加稳定和有效的合作机制,共同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开展。
2. 完善法律法规各国应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以适应技术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
如何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如何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609e49b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06.png)
如何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国家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使用的制度,是保证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的重要保障手段。
如今,世界各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形式和内容转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知识产权大国,而知识产权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必须的。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立法建设、加强知识产权意识教育、加强执法力度、加强国际合作。
一、加强立法建设法律是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最直接的保障,加强立法建设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一项重要任务。
加强立法能够明确各类知识产权的权利范围和法律保护的措施,从而提高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和保护水平。
例如,应该加强知识产权的法律教育,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其次,应该加强对于新技术的保护。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随之而来的是技术产权的新问题。
比如,新的技术挑战着旧有秘密、专利、版权等保护制度,需要特别制定新的法规来保护现代科技产权,保证科技创新。
因此,应该及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使其适应新技术的快速发展。
其他法律建设包括:加强商标、专利、著作权、植物新品种权等方面的保护,以全面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保护国家产权。
二、加强知识产权意识教育知识产权的保护,不仅仅是靠法律手段,需要加强知识产权的意识教育,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自觉性和自主性。
在教育模式方面,除了在大学开设知识产权保护课程,还要从小学、中学开始培养学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在宣传方面,通过互联网、电视、报纸等多样化的媒体平台,宣传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以及一系列的成功案例,让社会大众更好地了解知识产权的重要价值和严重后果。
在法律制度落地和实施方面,应该加强宪法和法律的宣传,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教育制度体系,做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与社会落实的紧密协作。
三、加强执法力度加强执法力度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重要措施,它可以确保各类知识产权的有效维护,加大惩戒措施费用和效果,让侵犯知识产权者付出惨重代价,从而扼杀侵权和假冒贸易的发展趋势,促进知识产权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和国内法律政策
![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和国内法律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b1e20e2d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7.png)
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和国内法律政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知识产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产权是指由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技术秘密等法律方式确立的对创造性和革新性成果的专有权利。
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涉及到个人和企业的利益,也关系到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经济实力。
因此,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政策,以维护知识产权的权益,促进社会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政策在全球范围内,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是负责协调知识产权保护的机构。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主要通过制定各种公约和协议来推进知识产权保护。
全球范围内,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法律政策包括:1.贸易协定中的知识产权条款:各国政府都通过与其他国家签订贸易协定中的知识产权条款来保护本国知识产权。
例如,世界贸易组织的《关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规定了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规则,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利益制定了相关的国内法律。
2.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公约和协议: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制定了一系列公约和协议,例如《著作权公约》、《专利合作条约》、《商标注册制度》等,这些公约和协议是全球范围内最为重要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文件。
3.区域性知识产权保护机构:除了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之外,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建立了以保护本国知识产权为主要目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构,例如欧洲专利局、亚洲专利局等。
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政策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中国也非常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法律政策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包括: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该法律明确了商标的定义、注册程序、保护范围等,为商标权利人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
2019年,中国商标局向社会公开发放商标注册证书达790,000份以上,比2018年增长了33%以上。
2.《专利法》:专利是最重要的知识产权之一,对于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产权法对跨境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机制
![知识产权法对跨境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176fce4d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8f.png)
知识产权法对跨境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机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境经济合作日益增多,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知识产权法作为一种法律机制,对于跨境知识产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知识产权法的角度探讨跨境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机制。
1. 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在了解跨境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机制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
知识产权法主要包括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其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公平原则、平等原则和保护原则。
公平原则指的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应当公平合理,不得滥用权力或损害他人的利益。
平等原则指的是不论国籍、种族、性别等身份差异,每个人都应当享有同等的知识产权保护。
保护原则则是指知识产权法要保护创造者的创作成果,以鼓励创新和创造。
2. 跨境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境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和保护标准存在差异,导致知识产权在不同国家的保护程度不同。
其次,跨境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常常涉及多个国家,协调起诉和追索权益变得更加困难。
此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给跨境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网络侵权、数字盗版等问题。
3. 国际合作与法律机制为了解决跨境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法律机制。
首先,各国通过签署国际公约和协议加强合作,例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巴黎公约》等,旨在统一知识产权的保护标准和程序。
其次,建立了一些国际组织来协调跨境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
这些组织通过合作与交流,推动跨境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标准和最佳实践。
此外,一些国家还采取了跨境执法合作的措施,例如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协调机构、加强执法人员培训等,以提高对跨境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打击效果。
4. 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全球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参与者,中国也加强了对跨境知识产权保护的努力。
中国通过完善知识产权立法和加大执法力度,提高了跨境知识产权保护的效果。
国内外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内外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a976fc35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5d.png)
国内外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了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
知识产权,作为一项重要的竞争力,对于创新型企业和知识产业的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国内外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进行分析,然后讨论对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启示。
一、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现状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已经逐渐完善。
我国通过颁布知识产权相关法规,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机构,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尽管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我们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一些企业仍缺少对知识产权的了解和认识,这导致一些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行动迟缓,有时会导致损失。
其次,一些地方政府还存在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过于简单化,对于一些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处置不当等问题。
二、国外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我国相比,许多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建设比我国更为成熟。
这些国家不仅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知识产权法律,而且建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
在全球范围,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了热门话题。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9、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几乎所有国家都意识到了知识产权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并采取了措施加强保护。
三、国内外知识产权保护的启示通过对国内外知识产权保护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1.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机构和司法保护力度。
3. 强化地方政府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视,加强对涉及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处置。
4. 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吸收知识产权保护的最佳实践,提高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5.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加强国际合作,深入了解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动态,促进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
综上所述,知识产权保护对于企业和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我国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教育,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大对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加强国际合作,提高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cadaf779f242336c1eb95ef8.png)
二、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历史分期
3、世界贸易组织时期:变革期 世贸组织的建立及《知识产权协定》的形成,标志着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进入到一个高水平、一体化保护的 新的历史时期。
《知识产权协定》规定了较高的保护标准,并且作为 “入世”的必备条件,大大提高了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的水平,扩展了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适用范围,世贸 组织的有力的监督执行机制保证了《知识产权协定》 在各缔约国的实施。
最低保护标准原则,是指各缔约国依据本国法对该条 约缔约国国民的知识产权保护不能低于该条约规定的 最低标准,这些标准包括权利保护对象、权利取得方 式、权利内容及限制、权利保护期间等。 最低标准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的区别在于:后者是对 各条约的缔约国知识产权立法自主权的尊重,而前者 是对这种立法自主权的限制。两者的统一性表现在: 接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最低标准,则正是各国行使知识 产权立法自主权的表现。
知识产权制度从国内法单独保护体系走向国际法一体保 护体系,是国际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进行协调的结果。 通过各国政府间的全球性或区域性的多边协商,形成包 含知识产权实体性国际标准和程序性国际规则的多边国 际条约,并通过各缔约方的国内法加以推行。
二、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历史分期
1、巴黎联盟与伯尔尼联盟时期:形成期 1893年,两个国际局合并 ,“保护知识产权联合国际 局”,在瑞士联邦政府监管之下 。 1945年联合国成立,作为联合国专门机构的教科文组 织也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专门机构。 特点: (1)在联盟内实现了相对统一的制度。(2) 这一时期的所缔结的工业产权的国际公约都以《巴黎 公约》为主导。
三、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基本原则
依据法律原则的普适性与层次性,知识产权国际保 护制度的原则分为两个类型:一是构建该项法律制 度而具有基础性意义的准则;二是存在于该项法律 制度之中且本身可以直接适用的原则。
当今世界应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当今世界应如何保护知识产权](https://img.taocdn.com/s3/m/707c8f33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05.png)
当今世界应如何保护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指人们通过智慧和创造力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技术等领域中创造出的独特成果所享有的权益。
保护知识产权对于保障创新和创造性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促进经济繁荣至关重要。
然而,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知识产权保护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因此有必要探讨当今世界应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一、完善法律体系和加强执法知识产权的保护需要在法律体系的支持下进行。
各国应加强知识产权法律的制定和完善,确保法律规定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此外,在执法方面也需要更加强力的措施,提高执法效率和打击盗版行为的力度,减少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发生。
二、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保护知识产权是全球合作的重要问题。
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和规则,加强知识产权的跨国执法和打击跨境侵权行为。
各国之间还应加强知识产权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面临的问题。
三、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知识产权意识是保护知识产权的关键。
各国应加强知识产权教育,提高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
通过多种途径,如举办宣传活动、开展教育讲座等,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
四、鼓励创新和技术进步创新和技术进步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
政府应加大对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和个人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为创新者提供更好的创新环境和利益保障,进一步推动创新和技术进步。
五、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是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
各国应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商业间谍活动,维护市场秩序的公平公正。
六、加强产权保护的国际对话国际对话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途径。
各国应加强多边对话,互相分享知识产权保护经验,共同面对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问题,建立起全球范围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合作体系。
总之,保护知识产权对于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国应加强法律保护、加强国际合作、加强教育宣传、鼓励创新和技术进步、规范市场秩序以及加强国际对话等方面的努力,共同推进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促进知识经济的繁荣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知识产权的政策环境
![知识产权的政策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203fc2cb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f0.png)
知识产权的政策环境一、引言在当今全球化与信息化的背景下,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成为了全球各国重视的议题。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和劳动成果所产生的智力财富,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各种形式的知识。
保护知识产权不仅能够鼓励创新和创造,还能够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本文将重点探讨知识产权的政策环境,包括在全球和国内范围内的相关政策。
二、全球知识产权政策1. 国际知识产权组织(WIPO)国际知识产权组织(WIPO)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致力于制定和推动全球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
WIPO通过制定国际公约和协议,鼓励各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框架和制度建设。
同时,WIPO还提供知识产权的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知识产权管理能力。
2. 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贸易组织(WTO)在知识产权方面制定了《世界贸易组织协议》(TRIPS协议),要求其成员国制定和执行适当的知识产权法律和措施。
TRIPS协议明确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最低标准,并规定了知识产权的争端解决机制,以确保成员国之间的合理和公正贸易。
三、国内知识产权政策1. 专利保护政策我国专利保护政策主要通过《专利法》等相关法规来实施。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强了对专利保护的重视,逐步加大对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支持力度。
政府通过提供税收优惠、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方式,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专利申请。
2. 著作权保护政策我国著作权保护政策主要通过《著作权法》等相关法规来实施。
政府高度重视著作权保护,加大力度打击盗版和侵权行为,并推动知识产权法律的完善和执行力度的提升。
同时,政府还推动知识产权教育和宣传,加强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3. 商标保护政策我国商标保护政策主要通过《商标法》等相关法规来实施。
政府加大对商标保护力度,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商标侵权行为,提高知名商标保护水平。
此外,政府还加强对商标的监管和培训,提升商标管理和运营水平。
四、知识产权政策的重要性1. 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够鼓励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激励人们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努力。
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a78d5f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62.png)
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保护措施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保护措施虽然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目前已形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但是,我国在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方面还存在着需要完善的方面:(一)我国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成本上升由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东西较少,因而我国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成本上升,从而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由于科学技术的供应源主要来自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技术供应方面的自然垄断地位,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市场的垄断权。
在此情形下,技术的转移将会出现更多的限制性的商业做法,从而迫使中国企业不得不付出更为高昂的成本以获取外国的先进技术,进而失去价格上的竞争优势。
例如,2003年我国“DVD”产品出口增速的大幅回落,显示其出口增长已呈减缓趋势。
造成这一态势的主要原因是专利费的收取导致成本增加,企业负担加重,出口竞争力减弱,直接阻碍了出口规模的扩大。
(二)国内大量的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我们在大力保护国外的驰名商标时,却忽视了对国内驰名商标的扶植与保护,致使国内一大批商标像“同仁堂”成药等在国外被抢注。
我国航天技术是强项,但在国内申请专利数仅几十项,国外来申请的有100多项。
自1985年以来,我国专利局受理国内发明专利申请3万件,其中向国外申请的不足4000件,这意味着99%的专利在中国以外地区可无偿使用。
(三)原产地标记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在国际贸易中,对进出口货物标明其原产地(地理标志)是一种通行做法,以表明产品的生长地、出生地、出土地或生产、加工、制造地以及某项服务来源地。
使用原产地标记的目的,既是为了维护生产者的利益,也是为了防止不法者假冒侵权杜绝欺骗性的或易引起误解的标记。
现在原产地标记已被许多国家列为维护本国利益的主要管制内容,并被一些国家当作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
原产地标记应该是我国的强项,但我国由于缺乏原产地概念,对原产地标记理解的肤浅,致使不能充分发挥原产地标记的功能。
(四)缺乏对知识产权滥用必要的、完善的限制措施当权利人以不公平、不适当的方式行使其权利(其实质是扩张其所享有的权利)时,即构成“权利滥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世界各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措施。
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如果将1474年威尼斯颁布的专利法作为知识产权制度的开端,那么世界上知识产权保护已走过了500多年的历程。
经过17~19三个世纪的漫长发展,知识产权的三大支柱体系:专利、版权和商标制度已基本成形。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变革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植物新品种、电子软件、生物技术相继加入知识产权保护的行列,1993年12月15日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通过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则进一步将当代知识产权的保护推进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世界各国出台实施了一系列强劲的知识产权政策措施。
1、知识产权已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美国作为世界上的¡°科技领先型国家¡±,建立了体系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且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扩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并在知识产权国际事务中强制推行其美国价值标准;在¡°技术赶超型国家¡±中,日本曾提出过¡°教育立国¡±、¡°贸易立国¡±、¡°科技立国¡±等口号,到2002年进一步认识到知识产权的战略地位,提出¡°知识产权立国¡±。
制定了《知识产权战略大纲》,出台了知识产权基本法,并每年制定年度¡°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以推进实施创造、保护、利用知识产权的政策措施,振兴科学技术,强化国际竞争力。
在“引进创新型国家”中,韩国确立了2015年成为亚洲地区科研中心、2025年成为科技领先国家的发展目标,通过修纲变法,保护本国的优势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逐渐重视本国知识产权的涉外保护,其立法接近美欧日的基本政策立场。
目前俄罗斯、乌兰克、印度等国也都制定了知识产权战略。
这些都对国际范围内的知识产权保护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变革和发展进入了空前活跃阶段。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这一时期,并将成为21世纪很长一个时期的主流。
2、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对侵权的处罚力度进一步加大。
近年来,美国率先建立了由司法部和专利商标局牵头,联帮调查局、海关等其他政府部门参加的部际协调机构,其主要目的在于集合各部门的力量来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的执行力度。
美国专利商标局向北京和上海专门派驻官员,对我国重点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情况进行监控,这是美国唯一在境外派住专利商标局官员的地方。
韩国、日本也建立了知识产权战略研究会及专门机构,主要任务之一是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进行调查,收集、跟踪、监督,从而以此来保护本国企业的利益。
美国通过其综合贸易法案¡°301条款¡±,采用国家立法的形式将知识产权与贸易制裁相联系,以保护美国企业在别国申请、注册知识产权的目的。
美国将其条款内容纳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中,在国际贸易中,将知识产权与贸易直接挂钩,并且引入统一的争端解决机制。
可以利用贸易手段,甚至交叉报复的经济制裁手段确保知识产权保护得以实现。
因此说,当前一个国家知识产权状况和水平如何,已经不能完全由其自主决定,在相当程度上已交世贸组织来评价、决定。
337条款又是美国为了保护自身利益而设定的知识产权武器,美国依据337条款进行的337调查是指美国针对进口贸易中不公平的竞争行为,主要是对知识产权侵权采取的一种措施。
美国337调查可以由厂商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起,也可以由ITC自行发动。
遭遇337调查的企业一旦被裁决侵犯了申请人在美国有效的知识产权,被诉企业将面临驱逐令和禁止令。
3、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在不断扩大,权利内容不断深化。
随着新技术、新知识的不断涌现,知识产权的新类别相继出现,现代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已从传统的专利、商标、版权扩展到包括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植物品种、商业秘密、生物技术等在内的多元对象。
4、知识产权审批的时间加快,保护的期限延长。
为了鼓励创新,增加知识产权的贮备量,许多国家通过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受理时间来提高审批效率。
目前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不同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已达到了国际公约的水平,而且还有进一步延长的趋势。
5、我国与大国发展双边或多边关系时,知识产权已成为热点问题。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发达国家对华的重要战略。
在战略层面,西方国家认为我国的崛起,己经对其构成潜在威胁,必须强化对其知识产权特别是核心专利技术的保护,以巩固和发展技术和产业优势。
因此,涉华知识产权纠纷问题常常成为美、日、欧等国关注的焦点,并已表现出泛政治化的倾向。
在贸易层面,美、欧与我存在贸易逆差,有意借炒作知识产权问题,以限制我国商品的对外出口,并对我国施压,要求我国扩大市场准入。
•(二)、中国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政策措施。
1、国家已经把知识产权工作提到议事日程。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奋斗目标。
创新型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在70%以上(中国39%);研发投入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中国1.4%);对外技术依存度一般在30%以下(中国大于50%);美日欧专利数占97%(中国1%左右)。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与运用能力,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这一论断表明,中国已经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重新审视知识产权制度的功能和地位。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已于2008年6月5日颁布。
2、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现代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
知识产权立法起点高,直接与国际水准接轨。
知识产权保护实行司法和行政双重保护机制。
开辟了知识产权的海关边境保护途径。
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审判庭。
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活动。
3、知识产权相关政策、措施不断完善。
(1)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
国务院发布了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纲要发布后科技部出台了“关于加强与科技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一、加强与科技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是促进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主要途径和重要保证。
1.充分认识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性,把加强与科技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提升到促进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的重要地位。
2.明确指导思想,突出工作重点,加强与科技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的政策指导和宏观战略研究。
二、加强与科技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是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之一。
1.调整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政策,激励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和广大科技人员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活动。
2.改革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把知识产权管理纳入科技计划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3.改革科技成果管理和鉴定制度,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科技成果管理体系,提升科技成果的法律内涵和市场外延。
4.增加各项科技管理工作的知识产权内涵,将知识产权拥有量及其保护和管理制度建设状况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科技人员职称评定、科技奖励评审等项工作的重要指标。
三、加强与科技有关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提高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创造、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
1.进一步提高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管理水平。
2.加强科技人员流动中知识产权特别是技术秘密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实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科技人才和技术资源的优化配置。
3.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知识和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切实保障职务技术成果完成人的技术权益和经济利益。
4.加强技术合同管理工作,切实保障技术提供方通过技术成果转让或者知识产权许可实施获得相应收益,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四、加强与科技有关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组织建设,提高与科技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1.支持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努力为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知识产权服务。
2.推动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自我保护和管理的社会组织建设。
五、深入普法,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查处和制裁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各种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六、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切实保护合作各方的知识产权权益,促进对外开放,优化投资环境•(3)继《纲要》后又出台了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定。
一、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申请、立项、执行、验收以及监督管理中全面落实专利战略。
各类科技计划应当根据各自特点确定知识产权目标,把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的取得、保护和运用,作为科技计划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编制科技计划项目指南时,对于明确提出技术指标要求的重点领域,应委托有关机构对国内外(包括主要国家和地区、主要研究机构和企业等)的知识产权状况进行调查,形成调查分析报告,作为制定发布指南的依据和确定项目研究开发路线的参考,避免研究开发盲目性和重复。
三、科技计划项目申请单位应当具备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有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负责知识产权事务,有用于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工作的专门经费,并为应用开发类申请项目指定专门的知识产权协调员。
四、申请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应当在项目建议书中写明项目拟达到的知识产权目标,包括通过研究开发所能获取的知识产权的类型、数量及其获得的阶段,并附知识产权检索分析依据。
五、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把知识产权作为独立指标列入科技计划项目评审指标体系,合理确定知识产权指标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
六、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在下达任务书或签订合同时,对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项目,应当明确约定国家对研究成果拥有的权利,并指定机构负责成果及其知识产权的管理,同时保障研究开发人员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应当享有的精神权利、奖励和报酬。
七、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下达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当按照以下要求加强相关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一)指定专人负责项目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并根据需要委托知识产权中介机构代理知识产权申请保护事宜。
(二)对项目执行中形成的资料、数据的保管和使用,专利申请、植物新品种登记、软件登记等保护手续的履行等,承担单位应当做出明确规定,使项目实施各阶段所产生的各种形式的成果能够及时、准确、有效地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