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二轮练习-诗歌鉴赏5(可编辑修改word版)

合集下载

2019高考语文二轮练习-诗歌鉴赏5(最新整理)

2019高考语文二轮练习-诗歌鉴赏5(最新整理)

2019高考语文二轮练习-诗歌鉴赏5古典诗歌鉴赏第一讲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

②寄托什么志。

鉴赏例如1、读下面的诗,回答以下问题白云泉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流。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2〕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答案:1、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

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2、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2、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以下问题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陈焕〕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

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似妇人。

【注】留侯:汉代名将张良,功高位重,但却摒弃人间富贵。

传说他有大丈夫的胸怀,又有美如少女的外貌。

王安石和陈焕两首咏梅诗,都抓住了梅花的同一特征进行歌咏,这一特征是什么?两位诗人是怎样借此抒发他们的情感的?答:傲然独立的风姿。

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描写了严冬群芳纷谢,独有梅花凌寒开放的景象,歌咏了不怕困难、倔强不屈的傲然风骨。

陈焕的“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

”写出在深山僻野、人迹罕至的地方,诗人突然发现了傲然特立、寂寞开放的一树梅花,感到意外、惊喜。

抒写了诗人高蹈自守的襟怀。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6分)泾溪〔唐罗隐〕泾溪石险人惊惧,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注】径溪是指今甘肃天水市东南的泾谷水,今名永川河。

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语文:专题05 诗歌鉴赏语文(解析版)

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语文:专题05 诗歌鉴赏语文(解析版)

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语文:专题05 诗歌鉴赏语文(解析版)专题05:诗歌鉴赏【2019年高考】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答案】14.C15.“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解析】14.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

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

故C错误。

15.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意、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

诗歌翻译: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

万里江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

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

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这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表达对画家画的高度赞美之情。

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刷题练习题5(含答案解析)

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刷题练习题5(含答案解析)

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刷题练习题5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葛长庚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

相留相送,时见双燕语风樯。

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

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

漏声残,灯焰短,马蹄香。

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

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

又是春将暮,无语对斜阳。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情与景相兼相融,虽情感悲戚,景象凄清,但语言晓畅,气韵生动。

B.上片主要写作者和好友在中途分别的场景,下片抒发了自己的孤寂感情。

C.词篇描写离别,用所见的江、山、云、双燕、飞花等直接表现离人的辛酸。

D.结尾句描写了词人的形象,将所有的情思凝聚在深沉的眼神里,耐人寻味。

2.葛长庚的词讲究语言凝练,工于推敲。

请结合本词内容选取两处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及第后送潘图归宜春①卢肇②三载皇都恨食贫,北溟今日化穷鳞③。

青云乍喜逢知己,白社犹悲送故人。

对酒共惊千里别,看花自感一枝春。

君归为说龙门事,雷雨初生电绕身。

末秋到家潘图归来无所利,骨肉亦不喜。

黄犬却有情,当门卧摇尾。

【注】①潘图:袁州宜春人,唐会昌年间贫居长安三载,应举不第。

②卢肇:唐会昌三年状元,此前他在科场困厄近二十年。

③出自《庄子·内篇·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3.下列对《及第后送潘图归宜春》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下句典出《庄子·内篇·逍遥游》以北溟鱼化为大鹏比喻自己科场及第,扣合题意。

B.颔联与“身处朱门,而情游江海;形入紫闼,而意在青云”中的“青云”都指“隐居”。

C.颈联对仗工整,抒发了饯别友人的嗟惊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的欣喜。

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一部分难点突破篇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1.5.5“五抓”析情感

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一部分难点突破篇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1.5.5“五抓”析情感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构思别致,主客对答,情节性强,先总起写劝酒场面,接着两句是客人 表白心怀,于是主人再次劝酒致辞,客人最后再作回应。 B.“主父”句使用了贤士主父偃入关后不得任用,资财匮乏,屡遭白眼的典 故,作者以此自比,“困不归”一语中寓无限愤怒之意。
C.“马周”句使用唐初名臣马周年轻时投宿新丰的典故,马周当时处境比主父 偃更狼狈,这从“天荒地老无人识”的夸张表达中可推知。 D.“空将”句引用了马周后来代写条陈,令太宗大悦而被破格提拔的典故,但 事实上马周并未“直犯龙颜”,主动自荐,主人如此表述是鼓励少年要敢于进 取,极尽循循善诱之意。
【解析】第一问,由诗中“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可知诗人认为只知纵情 享乐、生活奢靡的贵族根本不知道平民百姓受冻受苦、不能保障温饱的疾苦,体 现了诗人对豪门大族的反感、痛恨和对平民百姓的同情。第二问,这种情感并未 直接表达出来,诗人只是在大雪纷飞这一特定环境中将“豪贵家”和“饥寒人” 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让读者在比较中感受诗人的情绪。
★2.请从颈联的意象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答案】①“落叶何心定流水”句撷选“落叶”和“流水”两个意象。“流水” 喻指时代大势,“落叶”是自喻,喻指个人力量。诗人用“何心定”串联两个意 象,表达了自己难以阻挡这一历史趋势的悲痛之情。②“黄花无主更西风”撷选 “黄花”和“西风”两个意象。“黄花”,即黄菊,素有生命力顽强、品格高贵 的寓意。“西风”,即秋风,常寄予肃杀之意。“黄花”无主却更胜肃杀的“西 风”,诗人以勇立“西风”中的无主“黄花”自喻,表达了自己坚守理想和民族 大义、绝不屈服的决心。
【解析】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句进 行分析。 【诗意】我潦倒穷困漂泊落魄,唯有借酒消愁,主人持酒相劝,相祝身体健康。 当年主父偃向西入关,资用匮乏,滞留异乡,家人思念他,折断了门前杨柳。我 听说马周客居新丰之时,天荒地老无人赏识,一直被冷落。他只凭“两行书”即 得皇帝赏识。我有迷失的魂魄,无法招回,但我深信雄鸡一叫,天下必将大亮。 年轻人胸中应当有凌云壮志,老是唉声叹气,那是谁也不会怜惜你的。

2019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古诗鉴赏)(含答案)(精校Word版)

2019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古诗鉴赏)(含答案)(精校Word版)

2019年高三二模古诗鉴赏汇编宝山区(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

(8分)临江仙.寒柳①(清)纳兰性德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②。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

湔裙③梦断续应难。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注释]①-般认为这是一-首悼亡之作。

②相关: 美心。

③灌(jiān)裙:溅湿了衣裙。

这里用遇柳枝姑娘的典故,柳枝表示三天后将涉水溅裙来相会。

12.这首词押韵的字数正确的一项是( ) (1 分)A.4B.5C.6D.81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杨花飞絮飘泊零落,又遭冰雪摧残,以物喻人,形象写出凄苦命运。

B.“春山”往往比喻女子眉毛,这里指代女子,由咏柳引出怀念之人。

C.两人无缘相会,面“梦断”之后连梦中的欢会也不可得,更添愁苦。

D.“眉弯”即柳叶,这是拟人修辞,言西风有恨却无法吹去枝头柳叶。

14.鉴赏上阙划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4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

(8分)12.C(1分)13.D (3分)14、“疏疏”正面描写寒柳萧条、稀疏的形态,又以“憔停”刻画其弱不禁风、惹人爱怜的情态。

“五更寒”“明月”写出夜阑天寒,明月映照的环境,侧面烘托寒柳的萧瑟之状。

写明月关心寒柳,运用拟人手法(移情),更表现作者对寒柳的挚爱之情(也可以说:以树喻人,寄托词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4 分。

正面描写1分:侧面描写1分:修辞或写作手法1分:效果1分)崇明县(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

(8分)咏怀(其十四)(魏)阮籍开秋肇①凉气,蟋蟀鸣床帷。

感物怀般忧,悄悄令心悲。

多言焉所告,繁辞将诉谁。

微风吹罗袂,明月耀清辉。

晨鸡鸣高树,命驾起旋归。

【注释】①肇:初始12.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内容来看,本诗是一首送别诗B.从形式来看,本诗是一首格律诗C.“蟋蟀鸣床帏”采用起兴手法触发情感抒发D.“晨鸡鸣高树”采用虚实结合手法描写环境13.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

诗歌鉴赏选择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诗歌鉴赏选择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诗歌鉴赏选择题答案一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ft小。

1 理解正确的是(C )A“齐鲁青未了”是指齐鲁大地虽不是一片绿色,ft色却是无边无际的。

B“阴阳割昏晓”描写了ft中黄昏明暗交替的景色。

C“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了黄昏时的ft景和诗人的感受。

D“一览众ft小”表达了诗人登临ft巅所产生的无往不胜的傲气。

2 理解不正确的是(A )A“岱宗夫如何”句,写出了作者乍一望见泰ft时对自然造化神奇的疑惑之情。

B“造化钟神秀”句,“钟”是“聚集”的意思,“钟”字将大自然写得十分有情。

C“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给人泰ft如刀的感觉,突出了泰ft险峻崎岖的形象。

D“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出了黄昏时ft中云气层出的ft景和诗人的感受。

3 理解不正确的是(D )A 首联写远望之景。

以距离之远烘托泰ft之高,表现了诗人初见泰ft时激动喜悦、惊叹不已的心情。

B 颔联写近望之势。

“钟”字,写大自然格外倾情,把奇景凝聚在泰ft;“割”字,写挺拔的ft峰使得ft南ft北一明一暗。

C 颈联写细望之景。

ft中层云缭绕,使心灵受到涤荡。

极目远眺,飞鸟还巢,可知诗人瞩望之专注。

D 尾联写诗人登上了泰ft极顶,以脚下群ft的渺小反衬泰ft的雄伟,蕴含深刻的哲理。

4 理解不正确的是(C )A.第一句表达了诗人高ft仰止的感叹。

B.第二句诗人以距离远衬托ft势高峻。

C 第三句是说泰ft非常有运气和福气。

D 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的雄心和气概。

5 理解不正确的是(B )A 首联一问一答,表达诗人敬慕之情。

B..颔联写远观泰ft神秀巍峨的形象。

C 颈联写黄昏时的ft景和诗人的感受。

D 尾联表达诗人睥睨天下的豪情壮志。

6这是一首五言古诗,表现了泰ft高大险峻、神奇秀丽的特点。

[2013 松江一模]7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 C )[2013 松江一模]A.泰ft别名“岱”,因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2019诗歌鉴赏高考真题汇编语文(解析版)

2019诗歌鉴赏高考真题汇编语文(解析版)

专题05:诗歌鉴赏【2019年高考】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答案】14.C15.“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解析】14.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

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故C错误.15.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意、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

诗歌翻译: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万里江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

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这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表达对画家画的高度赞美之情。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含答案).doc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含答案).doc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 含答案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石鼻城①苏轼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

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从此送残山。

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

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

【注】①石鼻城即宝鸡东北30 里的武城镇,相传是诸葛亮所筑,曾是蜀、魏的战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曾经是古战场的石鼻城,如今一派太平的景象,路上行人各自奔忙。

B. 颔联写南来北往的人到此的感受,用“新险”“残山”突出石鼻城地势险峻。

C. 颈联写“暗月朦胧”“奔河苍茫”,形象地表现了“独穿”“愁渡”的黯然迷蒙。

D.尾联写向西南行进,风景逐渐优美,路旁是修长的翠竹,耳畔是潺潺的流水。

(2)宋诗富含理趣,常在具体的形象中蕴藏抽象的哲理。

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出了哪些理趣。

【答案】( 1) B( 2)① 首联借石鼻城古今变迁,表达对变与不变的思考;② 颔联借南北旅人来到石鼻城感受差异,表明角度不同导致体验不同;③ 末两联借石鼻城两侧景色和旅人感受的变化,形象地表达逆境会转为顺境的信念。

【解析】【分析】⑴本题中,颔联的意思“石鼻寨对北方人来说,是刚涉秦岭的险要之处,可对经剑阁栈道而来的蜀人来说,只不过是小丘陵”,所以“新险”“残山”是不同行进方向的人的感受。

故选B。

⑵ 本题中,“从这首诗中读出了哪些理趣”,其实是对诗人情感的把握,要多方位把握,这首诗的意思:现在祖国统一了,但南来北往的旅客们依然闲不住,石鼻寨对北方人来说,是刚涉秦岭的险要之处,可对经剑阁栈道而来的蜀人来说,只不过是小丘陵。

在月色朦胧中渡过奔腾的渭河,渐向西南,风景渐变,修竹萧萧,流水潺潺。

由此可概括为答案为:① 首联借石鼻城古今变迁,表达对变与不变的思考;② 颔联借南北旅人来到石鼻城感受差异,表明角度不同导致体验不同;③ 末两联借石鼻城两侧景色和旅人感受的变化,形象地表达逆境会转为顺境的信念。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古代诗歌鉴赏有答案与2019届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古代诗歌鉴赏有答案与2019届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古代诗歌鉴赏(有答案)与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文言文阅读(带答案)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古代诗歌鉴赏(有答案)[真题回顾]例1.(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

②六帝:代指六朝。

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

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8.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审题立意】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意境的鉴赏与分析能力。

分析时要抓住“万里”“九龙盘”等表现其水势浩瀚、气势博大的特点。

后一句中的“豁”指割裂,写出了江水泛滥中国的情景,“崔嵬”指高大雄伟,“飞迅湍”表现江水之波涛汹涌迅疾奔流。

第一句宏观联想江流的宏大分布,第二句具体描绘江水之浩瀚与奔腾,这种宏大的景象暗示当时盛唐气象的象征性,其主要目的是为后四句的议论抒情铺垫与蓄势。

【参考答案】第一问: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

第二问: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9. 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审题立意】本题考查对诗歌艺术手法的鉴赏与分析能力,具体分析典故的作用。

最后两句紧承第7、8句的“大唐王朝统一天下、无为而治的盛况”的意思反用典故。

当年的任公子因为水中有巨鱼而钓,如今水中无巨鱼,任公子也无所作为了。

依据注释,“水中无巨鱼”表示世无巨寇,显然对大唐王朝的赞颂,同时作者自比任公子,本想有番作为,却也只能像任公子一样“罢钓竿”,有失落之感。

(完整word)2019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文档

(完整word)2019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文档

2021 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东城二模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20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6 题。

〔共 12 分〕即事【1】文天祥痛哭辞京阙,微行访海门。

久无鸡可听,新有虱堪扪。

鹤发应多长,苍头【2】稀有存。

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

注:【1】1276 年,元军兵临南宋国都临安城下,文天祥出使元营谈判,被拘禁,后出险。

此诗作于诗人从通州逃至海门时。

【2】苍头:这里指士卒、奴仆。

14.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微行访海门〞中的“访〞字写出诗人谨慎打听道路的神情。

B.“新有虱堪扪〞中的“虱堪扪〞写出了诗人狼狈的逃亡生活。

C.“苍头稀有存〞中的“稀有存〞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存亡之险。

D.“但令身未死〞中的“但〞突出表达了诗人报效国家的意愿。

15.“鹤发应多长〞一句经过描述诗人形象,间接抒发内心悲苦之情。

以下诗句不属于...间接抒情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A.自经丧乱少睡眠,永夜沾湿何由彻!〔杜甫?草屋为秋风所破歌? 〕B.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C.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D.壮心未与年俱老,去世犹能作鬼雄。

〔陆游?书愤? 〔其二〕〕16. 同为现实主义诗人的杜甫,目睹国势衰落也写诗发出浩叹。

阅读杜甫 ?宿江边阁?,结合详尽词句,比较两首诗在表达感情上的异与同。

〔6 分〕宿江边阁【注】杜甫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注:年近花甲的杜甫在漂泊夔州时遭受蜀中大乱,彻夜无眠,遂作此诗。

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共 8 分〕祖先特别重视精神上的快乐,精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快乐也各有不相同。

陶渊明的快乐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的田园之乐;欧阳修的快乐是 ?醉翁亭记?中“,〞,风霜高洁、实情大白的山川之乐;刘禹锡的快乐是陋室之中的“,〞,可谓高雅充足;苏轼的快乐那么是赤壁之下月夜泛舟的“,〞,一派自由洒脱。

专题05+象征手法-备战2019年新高考之诗歌鉴赏易错手法分析+Word版含解析

专题05+象征手法-备战2019年新高考之诗歌鉴赏易错手法分析+Word版含解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水调歌头·游览【宋】黄庭坚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春入武陵溪”,承上启下,用“桃花源”的典故表现对现实的不满。

B.上片从第二句开始,用倒叙的手法,逐层描写神仙世界的美丽景象。

C.“我欲穿花寻路”三句,写词人穿过桃花源找到了施展才能的世界。

D.“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写词人孤独寂寞、难觅知音的处境。

E.“我为灵芝仙草”两句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暗示对功名利禄的追寻。

2.结合全词,分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特征。

【参考答案】1.CE2.全词塑造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却又苦苦追寻自得其乐的世外桃源而不得的词人形象。

通过对“桃源仙境”的神游和“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等的描写塑造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形象;“我欲穿花寻路”等句子塑造出苦苦追寻自得其乐的世外桃源而不得的形象特征。

【试题分析】E项,“暗示对功名利禄的追寻”错误,“追寻”错误,从词中来看,“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仙草”即开头的“瑶草”,“朱唇丹脸”指第三句“溪上桃花”,这两句是比喻和象征的语言,“长啸亦何为”意谓不必去为得不到功名利禄而忧愁叹息,可见此处应是“放弃功名利禄”。

2.这是考查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考生应注意结合词中主人公的言行和生活的环境分析。

如“春入武陵溪”,一、了解“象征”的概念象征,指的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古诗词中运用象征手法可以给读者带来丰富的联想空间,显得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二、明确“象征”在古诗词中的运用在屈原的《离骚》中,他把才德和有作为的人比做“美人”:“恐美人之迟暮”。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六 古代诗歌鉴赏含答案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六 古代诗歌鉴赏含答案

专题六古代诗歌鉴赏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00页古代诗歌鉴赏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也是考生感觉难度较大的一个题型。

很多考生面对一首诗歌鉴赏题时,不知该如何下手。

下面就我们面对一道诗歌鉴赏题时,该从哪些方面考虑和下手提供如下的几个切入点。

古代诗歌鉴赏六大切入点一、看标题。

诗歌的标题往往是诗歌的眼睛、核心,常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点出了诗歌所抒写的人物和事件,暗示着诗歌的类型与意境等。

鉴赏时可以根据诗歌提供的信息,较为准确地理解诗歌。

二、看作者。

看作者就是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和风格来解读诗歌。

每个作者有每个作者的风格。

如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陆游诗风的雄浑奔放、明朗流畅;辛弃疾词风的气势雄壮;等等。

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看意象。

写诗是为了抒情、言志,而情和志是虚的,需要借助于实物来传达,我们可以抓住这些典型的意象,把握诗歌的意境和主旨。

四、看注释。

注释是对诗歌写作的说明或提示,往往隐含着写作的动因、背景等重要信息,它凝聚着前人的智慧,也是帮助我们打开诗歌艺术宝库的钥匙。

五、看所属类别和诗歌风格。

我们有时可以借助内容和风格来把握诗作的思想倾向和诗人的情感变化。

1.山水田园诗: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

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时所寄托的感情。

3.边塞诗:鉴赏边塞诗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

4.咏史诗: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从而表现作者历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

六、看题干。

在诗歌鉴赏中,试题也为我们解读诗歌,得出正确答案,提供了不少信息。

【读文示范】。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附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附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附解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附解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附解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附解析)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山东卷〕1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以下问题。

〔8分〕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

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5分〕【答案】孤舟联结者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2019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讲义:专题六 抢分点二四类鉴赏分析题 Word版含答案

2019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讲义:专题六 抢分点二四类鉴赏分析题 Word版含答案

抢分点二四类鉴赏分析题——情感、形象、语言、技巧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04页突破点一鉴赏诗歌的情感[典例](2017·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

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

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

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

正声:雅正的诗篇。

④伏:服气。

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6分)[答题流程]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第1步:看提示,定基调。

题目要求从“戏赠”入手,“戏赠”的意思是戏谑、赠送给两位老友。

可见诗歌中会有“调侃”意味。

结合注释可知,“老元偷格律”“短李伏歌行”正是这种写法。

第2步:抓意象,挖内涵。

由于这是一首序跋性质的小诗,没有意象,但可以根据诗中写到的人和事分析。

第3步:品词句,悟感情。

“应无分”“合有名”。

按照常理,自己应能“赢得生前身后名”。

一个“应”字,一个“合”字,表明应该,但现实恰恰未能如愿。

“气粗言语大”是对自己前文“海口”的评价,有自嘲之意。

[规范作答]答案:①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②诗歌并非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

[评分细则]能从夸耀自己和无奈自嘲两个角度概括,并结合具体内容略加分析即可。

每点3分。

,【对点训练】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丑奴儿令龚自珍沉思十五年中事,才也纵横,泪也纵横,双负箫心与剑名。

春来没个关心梦,自忏飘零,不信飘零,请看床头金字经[注]。

【注】金字经:指佛经。

下片后三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绪变化?答:答案:“自忏飘零”写出了十五年来词人劳苦奔波,怎奈一事无成,而今想来后悔不已,情绪落寞低沉;“不信”二字,又表达了词人心有不甘、意欲奋发的强烈愿望,情绪顿时昂扬;然而现实无情,挣扎无功,无奈只能通过拜佛诵经求得心安、解脱,情绪归于平静。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比较鉴赏题专练(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比较鉴赏题专练(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比较鉴赏题专练(含答案)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比较鉴赏题专练知识回顾:一、形象异同比较一是形象内涵、特点异同比较,二是形象作用异同比较。

形象内涵、特点异同比较,主要集中在意象内涵的分析比较方面,兼及人物形象特征的分析比较。

如何把握住意象的内涵特点呢?①注意意象本身所包含的传统内涵。

如杜鹃代表着悲情,松柏象征着高洁。

②揣摩诗中意象自身的特点。

要抓住描述意象的关键性词语,把握其外在与内在特点,归纳出其表层义和深层义。

形象作用异同比较的前提是把握住意象在诗中的作用。

其作用主要有:①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营造意境方面的作用。

②塑造环境或背景的作用。

它多表现为通过多个意象组成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环境或背景。

③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这是最主要的。

一些传统意象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往往是固定的,如“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出“诗人的羁旅之苦”,“空城落花”传达出“作者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等。

诗歌中的意象在传达情感方面的作用,则是由具体诗歌决定。

④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

多表现在咏物诗中。

⑤结构上的线索作用。

有的意象贯穿始终,则往往为线索。

形象作用异同大都是“求异”比较,这是做题可以利用的地方。

二、语言比较鉴赏题语言比较赏析题本质上同一般的语言赏析题一样,看语言是否造境、写景、表情,是否传神等。

但既然是比较赏析,一定要选好比较点,如联系描写的情景进行比较,看谁更符合语境;从表现作者情感上进行比较,看谁更能准确表达诗人当时的情感;从表达特点上进行比较,看谁更生动形象;从结构特点上进行比较,看谁更能使结构浑然一体、更能起照应等作用。

其次,重点把理由说清楚、说充分。

三、词语比较鉴赏词语比较赏析题本质上同一般的词语赏析题一样,看该词是否造境、写景、表情,是否传神等。

但既然是比较赏析,一定要选好比较点,如联系描写的情景进行比较,看谁更符合语境;从表现作者情感上进行比较,看谁更能准确表达诗人当时的情感;从表达特点上进行比较,看谁更生动形象;从结构特点上进行比较,看谁更能使结构浑然一体、更能起照应等作用。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古诗歌阅读(含解析)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古诗歌阅读(含解析)

古诗歌阅读通过一轮复习来看,考生已初步掌握了古诗歌阅读的相关知识和解题技巧,已有基本的应对之策,但是考生读不懂诗歌仍是一个棘手问题,直接影响着答题的准确性;而在各个题型的细节处理上,还存在一些失误,造成失分严重。

故二轮复习中,我们准备从如下两方面突破:(1)再次强化读懂诗歌的能力,进一步帮助考生利用多方面的信息来疏通诗意;(2)针对考生失分点,逐点例析,并提出应对策略补短板。

第1讲读懂诗歌通诗意,首要任务要明了准确答题是建立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的,在二轮复习中应继续强化“读懂”诗歌的能力,这仍是备考“古诗歌阅读”的首要任务。

一、明确考场读懂“标准”--- 别“求全责备”1•“读懂”只是相对的对于一首诗来说,“读懂”可能永远“在路上”。

考场上的“读懂”,仅限于把握了诗的大体内容,思路是什么,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不要求有多么深刻、全面。

不要为达不到平时课堂上在老师带领下理解得那么深入、只是“懂”而已。

2•咬文嚼字,理解诗意至少要读三遍,要把时间用在品读语言理解诗意上,尤其要咬文嚼字,要寻找最直接、最快捷、最牢靠的读懂路径。

3•多方联系,扫除障碍高考所给的诗歌会尽可能让考生读懂,但绝不可能让考生一览无余,其会在某一处某一点上有障碍,如某一两处诗句或词语,诗的层次跳跃性偏大,诗的感情不是那么明显。

而这些,只要多读几遍,多方联系,“连猜加蒙”,也会迎刃而解的。

二、掌握读懂“两大路径”一一要“双管齐下”[增分策略]1•最直接快捷的路径一一善借标题、注释和情语(1)看标题古诗歌,除一部分词、曲只有词牌、曲牌外,多数是有标题的。

唐人作诗,最重标题。

它们或标明写作对象、重点,或表现感情基调。

此外,诗题还可能会提示写作时令秋)、节日(如除夕、重阳)、题材(情感)(如送别怀人、即事抒怀)等。

总之,抓住了标题,就等于抓住了诗歌最直接、最牢靠的信息内容。

(2)析注释注释往往暗示着重要信息,一定要仔细审读。

诗歌注释蕴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①介绍写作背景T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②介绍作者T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③介绍疑难词语、地名T帮助读懂诗句;④介绍相关诗句T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⑤提供与“此诗作于作者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的注解T与诗人仕途失意、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等情感有关。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精练精析:古代诗歌鉴赏(含答案)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精练精析:古代诗歌鉴赏(含答案)

语文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专题三古代诗歌鉴赏1.(2018·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②无奈眉。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③迟。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1)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奠定了词的感情基调。

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

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2.(2018·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高考语文二轮练习-诗歌鉴赏 5古典诗歌鉴赏第一讲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

②寄托什么志。

鉴赏例如1、读下面的诗,回答以下问题白云泉白居易天平ft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流。

何必奔冲ft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2〕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答案:1、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

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2、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2、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以下问题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陈焕〕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

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似妇人。

【注】留侯:汉代名将张良,功高位重,但却摒弃人间富贵。

传说他有大丈夫的胸怀,又有美如少女的外貌。

王安石和陈焕两首咏梅诗,都抓住了梅花的同一特征进行歌咏,这一特征是什么?两位诗人是怎样借此抒发他们的情感的?答:傲然独立的风姿。

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描写了严冬群芳纷谢,独有梅花凌寒开放的景象,歌咏了不怕困难、倔强不屈的傲然风骨。

陈焕的“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

”写出在深ft僻野、人迹罕至的地方,诗人突然发现了傲然特立、寂寞开放的一树梅花,感到意外、惊喜。

抒写了诗人高蹈自守的襟怀。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6 分)泾溪〔唐罗隐〕泾溪石险人惊惧,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注】径溪是指今甘肃天水市东南的泾谷水,今名永川河。

这首诗寓含着—种什么哲理?谈谈你的看法。

答:许多事故往往出于人人自以为安全而失去警惕的时候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

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诗歌也可通,你觉得哪一种更好些?请简述理由。

答案:〔1〕讽刺、揭露得势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们必定无好下场。

〔2〕用“天地”好。

“天地”着眼于空间,有立体感,突出了正气浩然之态。

“秋后” 与“清霜”重复。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以下问题瀑布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艺术形象。

答: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

第二讲思乡怀人诗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

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

鉴赏例如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

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戎昱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

诗中写“归梦”突出了什么?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答案:〔1〕写猛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乡思之深,之切。

〔2〕归梦”因旅次见闻引发,前两句中江水漫流之声、月下竹影之形,是“归梦”之因;而“归梦”那么是思想之情的集中表现。

所以可以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

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以下问题。

江楼感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1〕一三两句用“同来”与“独上”相照应,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2〕二句“月光如水水如天”都用了哪些手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答:①表达了诗人怀念和寂寞惆怅的情怀。

②比喻、以动衬静、叠字回环。

描写了江楼下如水的月光照临波光荡漾的江面那种浩渺恬静的景色。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漫书司空图长拟求闲未得闲,又劳行役出秦关。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ft。

有人评论道:“却恨莺声似故ft”,一个“恨”字,出人意表,“无理之极”。

你同意吗?试作简要分析。

答:看似无理,实在情中。

诗人恨鸟不改“乡音”,就是恨人改了“乡音”,就是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

把听不到“乡音”之恨,移到不改“乡音”的鸟的身上。

使所抒之情更深更曲,出人意表。

读来颇有神奇之感。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ft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⑴指出这首诗前两联与后两联在情感表达上采用的不同手法。

⑵请对历来受到好评的第二联作简要赏析。

答:①前两联:借景抒情;后两联:直抒胸臆。

②以景传情,情景交融:“叶”和“孤舟”的意象,具有飘零的性质,表现了诗人漂泊不定的哀凄之情。

而“叶”被风吹得簌簌作响,“孤舟”处于清冷的月色之中。

更加强化了孤寂、凄凉、漂泊的情感。

第三讲送别诗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

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说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如李白《赠汪伦》直接书写离情别意;王昌龄的《别刘胥》〔“身在江海上,云连京国深。

行当务功业,策马何骎骎。

”〕,抒发自己“天生贤才”,却终未被用的激愤;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那么重在对友人的劝勉;而柳永的《雨霖铃》那么重在抒发离愁别恨。

鉴赏这类诗必须仔细体味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思想情感的类型。

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

鉴赏例如1、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

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去解行舟,红叶青ft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⑴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⑵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ft”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答案:⑴本诗抒发的是作者的离别之愁。

⑵红叶青ft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利反衬。

景色越美,越觉离别的难堪。

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2、阅读以下两首诗,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1)《送魏二》全诗四句都有写景,【一】二句和【三】四句所写之景有何不同?(2)试比较分析两首诗的作者所抒发的离别之情是否相同。

答:①前两句写眼前的实景,后两句写分别后想像的虚景(未点明是分别后的想象之景,不得分)。

②《送魏二》一诗表现了作者离别时的惆怅哀婉之情;《别董大》中的离别之情那么于慰藉中寄希望,带有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

3、阅读下面唐诗,完成题目送人东归温庭筠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ft。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洒慰离颜。

〔1〕请从现实与想象交融的角度,说说作者在尾联中流露了怎样的情感。

〔2〕清朝有位文学批评家称这首诗的首联“起调最高”;其意思是,起笔便显露了不凡的格调。

请参考这一评价,写出你对首联的理解和评价。

答:〔1〕就要分别了,主人与归客开怀畅饮,期盼着别后再相逢。

表现出思念友人的情感。

〔2〕送友人东归,但见荒废的古堡,凋零的黄叶。

这本是充满别愁离绪的场景。

殊料,友人心志高远,既不悲秋也不伤离别,于是诗人便以“浩然离古关”奏响了昂扬的主旋律。

起笔写深秋送别,却意气洋洋,确实格调不凡,正所谓“起调最高”。

4、阅读下面王勃的两首诗,回答以下问题。

江亭月夜送别〔其一〕江送巴南水,ft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江亭月夜送别〔其二〕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ft此夜寒。

〔1〕王勃的这两首同题送别诗,在表达感情方面写法有何主要区别?请作简要分析。

〔2〕有人评点《江亭月夜送别〔其二〕》这首诗时,称赞“寒”字之妙:“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答:〔1〕第一首用“谁见泣离群”直接抒情,表达离愁;第二首用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手法委婉〔间接〕地表达离情。

〔2〕同意。

作者感到此夜江ft寒,一个“寒”字极写出友人离去后心情的沉重与冷寂。

第四讲ft水田园诗南朝谢灵运开ft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ft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ft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这类诗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法上常常是白描、衬托。

鉴赏例如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东溪梅尧臣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守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自唐以来,古人作诗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说诗人既要以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情感。

请指出在这首诗中最能表达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并说说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又是如何表达的。

(1)最能表达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2)表达的思想情趣:(3)如何表达的:答案:〔1〕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2〕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闲情逸趣和对优美自然景色的赞美。

〔3〕能结合景〔“野凫眠岸”“老树著花”〕和情〔“有闲意”“无丑枝”〕加以分析即可。

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以下问题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