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探析
英美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探析
![英美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4c0d2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75.png)
英美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探析英美文学是了解英美文化的重要窗口,是英美国家文化的知识瑰宝,是英语语言的精粹和重要载体。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充分利用英美文学作品的教育功能,体现其独特的教育价值,提高外事人员的综合英语能力。
标签:英美文学;文学作品;阅读引言:英美文学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知识课程。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
多年的实践证明开设《英美文学》课程对增强学生的语言基本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和研究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英美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虽然,学者们关注英语本科生文学教学的出发点和角度有别,但所提出的问题都能引起我们的深思。
问题一:让文学课服务于语言教学当前从事英语文学教学的一大障碍就是让文学课服务于语言教学。
殷企平教授在最近一次题为“文学教学在英语教育中的作用”的发言中指出,文学课有面临边缘化甚至被抛弃的危险。
文学有可能成为一件“饰物”。
殷教授的担心不是空谷来风,相当数量的老师撰文主张利用文学课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像《英美文学教学与语言能力的关系研究报告》,《英语文学教学与语言能力培养》,《文学教学课对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作用》等。
对于英语文学课的本质目的,孙琳等在《谈英美文学教材的选编问题》中总结如下:“可以丰富学生对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和批判能力。
”“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郭英剑总结了四个层次:“学其语言”、“学其文学”、“学其文化”和最高层次的“学习人类之文明”。
这些观点都表明,通过文学课学习语言充其量只能是其目的之一。
文学作品是表层文本与深层文本之间的并存与互动,文学语言与其它语言的区别不是“正式”与“非正式”,也不是“优雅”与“通俗”。
英美文学作品鉴赏
![英美文学作品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cb1ffa13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6.png)
英美文学作品鉴赏鲁迅曾说:“故事要从现在讲起,英雄从鲁迅做起。
”然而,在欣赏英美文学作品之前,我们还是要从源头出发,追溯到英美文学的发展历程,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思潮和历史。
一、英美文学的发展历程英美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史诗和传说,在《贝奥武夫》、《亚瑟王传说》等作品中体现了当时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
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英美文学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
莎士比亚的作品成为英文戏剧的代表,他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剧作至今仍具有重要影响力。
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英美文学的题材和风格也发生了转变。
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学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为主,经典代表作有狄更斯的《雾都孤儿》、莱尔的《咏史诗》等。
现代主义文学则更加注重对内心世界和对传统的反思,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等作品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典范。
二、英美文学作品的鉴赏1. 《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剧作之一,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亲的死而悲伤,追求真相并寻求复仇的故事。
这部戏剧通过对人性、道德和权力的探讨,展现了人类内心的复杂和矛盾。
哈姆雷特作为一个智慧而矛盾的角色,他的独白和哲理性的思考赋予了整个作品深刻的内涵。
2. 《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是一部脍炙人口的爱情小说,通过对英国上层社会和婚姻制度的描绘,展现了女性对自由和尊严的追求。
小说中的伊丽莎白·班内特是一个聪明机智、不拘小节的女性形象,在与达西先生的爱情故事中,她逐渐认识到自己先入为主的偏见,学会了宽容和宽恕。
3. 《老人与海》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是一部以渔夫与大海之间的斗争为主线的小说,通过描写老渔夫与巨大的马林鱼的搏斗,表达了人与命运的较量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小说中的老人桑提亚哥展现了坚毅、无私以及对自然界的敬畏,他的形象代表了人类面对困难时的无畏精神和顽强生活。
三、如何进行英美文学作品鉴赏1.了解作品背景:掌握作者的生平背景、时代背景和创作动机,深入了解作品在当时社会文化和思潮中的位置。
文化互鉴视角下的英美文学赏析的路径与对策
![文化互鉴视角下的英美文学赏析的路径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149542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6d.png)
文化互鉴视角下的英美文学赏析的路径与对策
文化互鉴是指不同文化之间通过交流互相学习,相互影响和融合的过程。
英美文学是西方文学的重要分支,它以英语为载体,融合了英国和美国的文学传统。
在文化互鉴的背景下,英美文学赏析需要通过以下路径和对策:
路径一:历史传承。
英美文学的历史传承是深厚的,在赏析英美文学时需要了解其发展历程和文学流派。
可以通过研读文学史和文学理论,深入掌握不同文学时期和文学流派的特点,了解其影响和意义。
对策一:深入学习文学史和文学理论,掌握不同文学时期和文学流派的变迁和发展。
路径二:跨境阅读。
英美文学有着丰富多样的作品类型和风格,如小说、诗歌、戏剧等,涉及到各个领域。
通过跨境阅读,可以领略到不同文学风格的独特魅力,更好地理解英美文学的内涵。
对策二:广泛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注重多角度、多维度地体验作品。
路径三:语言沟通。
英美文学是以英语为载体的文学传统,要欣赏和理解其意义,需要熟练掌握英语语言。
在学习和赏析英美文学时,应注重英语语言的日常练习和语境理解。
对策三:频繁使用英语进行沟通和练习,积累英语生词和用法,注重语境理解和语感培养。
综上所述,要想深入了解和赏析英美文学,需要通过历史传承、跨境阅读和语言沟通等路径和对策,注重文本研究与文化解读的结合,进一步促进中西方文学的良性互动与交流。
英美文学鉴赏
![英美文学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4df88a1f55270722182ef703.png)
英美文学鉴赏——从人物的语言角度赏析鉴赏一篇文章,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而作品中人物的语言描写就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角度。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一段精彩的语言描写可以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
作品中出现的独白是人物心理活动的表现。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哈姆雷特》中有这样一段经典的独白:“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Whether '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父亲突然死亡,叔叔继位并且娶嫂为妻,与此同时,一个深夜,父亲冤死的鬼魂出现,让他复仇,之前精神的痛苦已使哈姆雷特的精神颓唐,而鬼魂揭露的真相又加重了他的心理负担。
在这样的情况下,哈姆雷特的内心才有这样一段独白。
这段独白反映了当时哈姆雷特内心的痛苦与纠结,他既希望可以可走出黑暗,但又摆脱不了对死亡的恐惧。
语言描写不仅反映了人物的心理活动,而且还预示并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从这段独白来看,我们不难看出接下来哈姆雷特会不惜一切代价复仇,而最终以悲剧收尾。
相比于独白,以对话形式出现的语言描写更常见。
从这些对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物的一些性格特征。
在马克•吐温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喂,汤姆,让我来刷点儿看看。
”汤姆想了一下,正打算答应他;可是他立刻又改变了主意:“不,不行,本,我想这恐怕不行。
要知道,波莉姨妈对这面墙是很讲究的,这可是当街的一面,不过要是后面的,你刷刷倒也无妨,姨妈也不会在乎的。
是,她对这道墙是非常讲究的。
刷这墙一定得非常精心。
我想在一千,也许在两千个孩子里,也找不出一个能按波莉姨妈的要求刷好这道墙的。
”“是吗?哎,就让我试一试吧。
我只刷一点儿,汤姆,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会让你试试的。
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策略分析
![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策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4f56fc9c281e53a5902ff7c.png)
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策略分析英美文学是一种展现英美文化的直接途径,因而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必然不能脱离英美文化的背景,而是需要结合英美文化所具有的特点,在个人知识能力不断丰富和完善的条件下,更加深入地挖掘到作品中的内涵,从中感受到英美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文从把握内在意义与价值、强化内涵与情感体验、理清作品脉络与内涵这三个方面,探讨了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策略。
标签:英美文学;作品阅读;鉴赏策略一、基于多元角度,把握内在意义与价值对于英美文学,从阅读和鉴赏的层面来进行分析,其内在的意义和价值非常丰富。
《牛虻》是全球著名的文学作品,其中主要阐述了主人公牛虻和宗教之间所存在的纷繁关系,通过对这种关系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内化,从而使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鲜明。
马克·吐温的代表作《竞选州长》中也对社会现状进行了充分的讽刺,其采用夸张的手法,对语言进行凝练。
《竞选州长》在语言方面极具调侃的意味,而这种更加迎合大众口味的作品所形成的批判效果也更能够得到当时社会的认同,作者从社会背景的层面出发对社会中充斥的恶俗习气进行全面的揭露,与公众之间迅速形成的共鸣,该作品时代特征鲜明,其现实意义非常深远。
二、仔细品读作品,强化内涵与情感体验无论对哪种文学作品进行赏析,都必须要从读者的层面来进行解读,对其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全方面的赏析,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对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进行玩味,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或者表现出的社会现实,从而与作者在情感上形成深度的交流,对其思想内涵进行升华,进而形成更加广泛而充分的理解。
莎士比亚的著名作品之一《哈姆雷特》讲述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父亲驾崩,哈姆雷特对父亲的死因产生质疑,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尽管在小说最后是以哈姆雷特之死作为终结,不过整个故事情节紧凑、起伏跌宕,其中蕴含了深刻的人文色彩。
莎士比亚在这部作品中将故事以非常真切的方式表述出来,使观众与作品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英美经典文学的鉴赏与阅读审美分析
![英美经典文学的鉴赏与阅读审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79d7836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e2.png)
读·闻·观62摘要:英美经典文学作品数不胜数,享誉全世界。
而鉴赏和阅读英美经典文学作品,既有助于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又有助于其找到国内外文化的差异。
赏析英美经典文学作品,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西方国家文化语言在语言特色以及人物刻画等方面的魅力。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英美经典文学的鉴赏与阅读审美,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英美经典文学;鉴赏;阅读审美英美经典文学在西方国家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学生通过英美经典文学的鉴赏和阅读,可以培养自身的鉴赏和阅读英美文学作品能力。
当前,我国高校设置专业课程的内容时,需要利用鉴赏和分析英美文学经典作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态,加强自身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一、全面解读英美经典文学作品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以及时代背景有着紧密的关联,因此,对英美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鉴赏时,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全面分析,深入解读作品中包含的语言特色和创作手法,进而科学把握文学作品的主题和内涵[1]。
比如:著作《牛虻》,这是爱尔兰的一部经典文学作品,主要描写了意大利革命党人牛虻参与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民族独立统一的斗争,最后牺牲自己。
故事紧紧围绕牛虻、教会和神父进行,三者之间彼此联系,在作品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在鉴赏该部作品时,需要全面认识作品主题。
例如:解读牛虻时,应该重点围绕其道德冲突和理想的心理对话开展,从这个角度对其心理上的双重矛盾性进行深入剖析。
二、掌握作品中包含的国家和民族思想在分析英美经典文学作品时,必须要认真梳理作品的整体脉络,合理分析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和年代背景,以深入鉴赏文学作品。
在鉴赏的过程中,需要理解英美经典文学作品中包含的国家思想和民族思想,提高个人的阅读审美水平,采用辩证分析的方式,更加全面的认识这些文学作品。
比如:著作《失乐园》,这是英国的经典文学作品。
在这部作品中,诗人弥尔顿将良好的艺术技巧表现出来,诗人无限的想象和强烈的革命热情,让其塑造出壮观的形象,包括死亡以及撒旦等等。
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与阅读审美分析
![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与阅读审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38c3af1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bb.png)
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与阅读审美分析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与阅读审美分析在西方文学的发展史上,英美经典文学有极大的影响力。
阅读并赏析英美经典文学作品,不仅有利于学生熟悉西方文化背景,还有利于学生发现中西文化的不同。
尤其是对部分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赏析,有助于学生体会西方文学语言在人物刻画、主体结构和语言特色方面的独特魅力,学生可以通过对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赏析来不断提高自身鉴赏英美文学作品的能力。
现阶段高校专业课程的内容设置,应该通过赏析英美经典文学作品,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提升其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本文立足于英美文学作品的特点,阐述了帮助学生鉴赏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鉴赏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英美经典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是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思想文化,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重要渠道。
英美两国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时代背景和很多社会风俗都会被写入文学作品。
世界文坛不少知名作家都来自英美两国,他们的作品广为传颂。
如海明威、爱默生、莎士比亚以及马克吐温等人的作品,具有较为鲜明的语言风格,表现了特定的人文思想及独特的时代背景。
因此,在英美经典文学作品鉴赏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时的英美文化背景,才可能领会作品的精髓。
通过阅读这些文学作品,学生读懂了西方文化,提高了文学鉴赏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审美能力。
通过对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赏析,学生了解了英美两国的文化历史,提高了自身的文化修养,拓宽了知识面,形成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与此同时,在对英美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学生具备了优秀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比如,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记笔记或读后感的方式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加深印象,最终实现个人文化素养的提高。
二、鉴赏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方式及阅读审美分析1.多角度解读英美经典文学作品英美经典文学作品,其作品内容与时代背景及思想关系密切。
因此,在鉴赏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应引导学生通过多角度分析,全面解读作品的语言特色、创作手法,从而正确把握文学作品的内涵及主题。
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赏析
![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fd9617f78a6529647d5326.png)
学术研讨Academic research■ 赵月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赏析摘要:作为英美文化的代表,英美文学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英美文学中所表达出的语言艺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散发着不同的文化魅力。
赏析英美文学中蕴含的语言艺术,需要结合不同环境下的文化背景,这样的赏析具有客观性与针对性。
关键词:英美文学;赏析;跨文化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是人类抒发情感与思想的重要形式。
怎样才能将自身的情感与想法细腻丰富的表达出来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学问。
而具有时代特征与时代意义的表达则是一门高级的语言艺术。
文学作品的出现,其展现出的姿态,是文化与时代相互交融出的文化结晶,是感悟人生与赏析语言艺术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探讨与赏析时,侧重跨文化的特性是十分必要的。
1英美文学中体现出的语言艺术根据地域文化的不同,每一部文学作品所表达的出的文化内涵也会不同。
例如我国的文学创作,全都来源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里。
但是,对于英美文化来说,对其影响最深的是古代的希腊神话与基督文化。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1圣经中的语言艺术圣经在经过了漫长的沉淀与发展之后,如今已经不仅仅是基督教义的法典,同时也成为不同文化汇集一身的结晶,出现在英美文化各种文学作品之中。
圣经中包含的文化内核与精神力量,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艺术源泉,为英美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1]。
圣经中主要被提炼出的文学元素主要由“直接运用寓意故事”、“借鉴寓意故事”、“将思想直接融入故事”等三种方式组成。
第一种直接运用寓意故事的形式如贝奥武夫这部长篇小说。
书中对上帝的描述是直接引用自圣经中的创世纪章节,所以,在阅读这样的文学作品时,首先对于圣经的理解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对圣经的基本有所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文学作品中人物所处的背景环境。
第二种,借鉴寓意故事的形式,如天路历程这部作品,在作品中,主要以宣扬基督教的存在意义,贯穿整部作品。
英美文学赏析题技巧
![英美文学赏析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19d5d6e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7.png)
英美文学赏析题技巧英美文学赏析题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背景知识:在赏析英美文学作品之前,了解作品的背景知识非常重要。
这包括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作品的主题和风格等。
这些背景知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从而更好地回答赏析题。
2. 分析作品主题:主题是英美文学作品的中心思想,是作者想要传达的主要信息。
在赏析时,要深入分析作品的主题,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的思想。
3. 探讨作品风格:风格是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和写作方式。
在赏析时,要注意分析作品的风格,包括语言特点、修辞手法、叙事方式等。
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和作品的独特之处。
4. 抓住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英美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元素,是作者用来表达主题和思想的重要手段。
在赏析时,要抓住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行为表现以及作者塑造他们的意图。
5. 体会作品意义:英美文学作品通常具有深刻的意义和启示。
在赏析时,要深入体会作品的意义,理解作者通过作品所传达的信息和价值观。
6. 分析作品结构:结构是英美文学作品的框架,是作者安排情节和组织素材的方式。
在赏析时,要注意分析作品的结构,理解作者的构思和布局,从而更好地把握作品的脉络和整体感。
7. 注重细节:细节是英美文学作品的灵魂,是作者用来刻画人物、情节和环境的重要手段。
在赏析时,要注重作品中出现的细节描写,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效果。
8. 练习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英美文学赏析的基础。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练习阅读理解,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从而更好地回答赏析题。
以上是英美文学赏析题的技巧,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英美文学作品的美学欣赏研究
![关于英美文学作品的美学欣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f3ca6d5f111f18582d05a6d.png)
关于英美文学作品的美学欣赏研究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美学;欣赏世界文学作品中,英美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是非常强的,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英美国家的文化通过英美文学作品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让世界的各国读者都对于英梅国家的地域文化予以了解,这也是英美文学作品的价值。
一、英美文学作品所蕴含的价值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时候,可以对英美文学作品所蕴含的知识有所了解,同时,还可以通过欣赏作品对英美国家有所认识。
英美文学作品中,优秀的作品是非常多的,包括英国莎士比亚所創作的文学作品、美国海明威所创作的文学作品,都是非常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除了将非常具有美感的故事呈现给读者,还让读者了解了英美文化的的独特之处。
从世界文学发展的角度而言,英美文学作品是重要的文学财富。
英美文学作品的价值是很高的,读者欣赏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汇总,就可以对英美文化的渊源、所具备的特点有所了解,还可以丰富自身的英语知识,提高英语语言的运用水平。
二、英美文学作品的美学欣赏(一)英美文学作品能够给人以语言美感英美文学作品中,语言是重要的内容,对于文学作品的风格用语言呈现出来。
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方式使得事物的描述更为直观,而且有着丰富的情感,让读者在阅读有作品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创作者的思想,通过作品的内容能够激发起联想。
英美文学作品的内容表达中运用了生动的语言,使得作品就好像是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一样,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比如,《竞选州长》是美国的作家马克·吐温所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使用了幽默风趣的语言描绘了故事情节。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就可以对造谣者进行准确定位,认识到,在马克·叶温而言,造谣者是非常下流的,是用没有事实根据的语言对别人进行重伤。
对于此,马克·叶温在修饰语的运用上非常夸张,批判效果得以增强。
《猫的摇篮》是美国的作家库特·冯内古特所创作的作品,同样运用了讽刺的语言,语言思维上打破了传统,使用手法非常夸张。
英文文学鉴赏
![英文文学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358b180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b1.png)
英文文学鉴赏英文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魅力,一直吸引着无数读者。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英文文学的鉴赏,分析其特点、价值以及如何欣赏英文文学作品。
一、英文文学的特点1. 语言优美:英文文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语言的优美。
优秀的英文文学作品往往运用生动的词语、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精妙的句式,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2. 思想深邃:英文文学作品在思想深度和广度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它们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入的思考,展现出人类内心的矛盾、挣扎以及对于生命、爱情、社会等永恒主题的探索。
3. 形式多样:英文文学涵盖了各种形式,从诗歌、小说到戏剧、散文,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这使得读者能够在不同的文学形式中领略到英文文学的丰富多彩。
二、英文文学的价值1. 提升语言能力:阅读英文文学作品有助于提高英语水平,包括词汇、语法、阅读理解等各个方面。
通过阅读,读者能够更好地掌握英语这一语言工具。
2. 启迪思想:英文文学作品能够启迪读者的思想,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它们帮助读者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现象,拓宽视野,培养批判性思维。
3. 丰富人生经验:优秀的英文文学作品往往来源于生活,反映了人类的真实情感和社会变迁。
通过阅读,读者能够体验到不同的人生,感受到世界的多样性,从而更加珍惜和感恩自己的人生。
三、如何欣赏英文文学作品1. 了解文化背景:在欣赏英文文学作品之前,了解相应的文化背景对于理解作品至关重要。
这包括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作品所反映的文化现象。
2. 注重语言艺术:欣赏英文文学作品时,要关注作品中的语言艺术。
注意作者是如何运用词语、修辞和句式来表达情感、描绘景象和塑造人物的。
同时,要品味作品中的警句、妙语和诗篇,领略其语言之美。
3. 分析主题思想:深入分析英文文学作品中的主题思想是欣赏作品的关键步骤。
读者要思考作品所探讨的主题,如生命、爱情、人性等,并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英美文学赏析
![英美文学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ebd8ba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b.png)
英美文学赏析摘要:一、英美文学简介1.英美文学的历史发展2.英美文学的主要特点二、英美文学赏析方法1.了解作品背景2.把握作品主题3.分析文学技巧4.体会语言风格三、英美文学经典作品举例1.英国文学a.《哈姆雷特》b.《罗密欧与朱丽叶》c.《傲慢与偏见》2.美国文学a.《了不起的盖茨比》b.《老人与海》c.《杀死一只知更鸟》四、英美文学对我国的影响1.英美文学在我国的传播2.英美文学对我国文学创作的影响3.英美文学在我国的教育意义正文:英美文学赏析英美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作品丰富多样。
为了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英美文学作品,我们需要了解其背景知识,把握作品主题,分析文学技巧,并体会作品独特的语言风格。
一、英美文学简介英美文学起源于古英语时期,历经中世纪、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阶段,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英美文学作品在题材、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类精神世界。
二、英美文学赏析方法1.了解作品背景在欣赏英美文学作品时,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是十分重要的。
这包括作者的生活时代、生平经历、创作意图等。
只有充分了解作品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主题。
2.把握作品主题英美文学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表现,因此把握作品主题是欣赏作品的关键。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象征意义等。
3.分析文学技巧英美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作者常常运用各种文学技巧来表达主题和情感。
分析文学技巧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例如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修辞手法等。
4.体会语言风格英美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如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充满诗意,简·奥斯汀的小说语言风趣幽默。
通过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作品的艺术魅力。
三、英美文学经典作品举例1.英国文学英国文学历史悠久,作品丰富。
其中,《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傲慢与偏见》等作品堪称经典。
英美文学作品的鉴赏
![英美文学作品的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03c8fafcd1f34693daef3e79.png)
英美文学作品的鉴赏作者:肖赫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32期摘要:英美文学作品是世界众多文学作品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世界上众多的文学作品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成分。
而且,许多闻名遐迩的作家都是出自英美国家,比如我们常见的莎士比亚、海明威、马克·吐温、杰克·伦敦等等这些名冠中西的大作家们都来自英美。
由此我们可以看见,在这众多的文学作品中,英美文学作品的经典性和独特性。
英美文学作品确实具有其本身特有的一些性质,这些性质的展示使得英美文学作品相比较其他文学作品来说更加带有民族特色,创造出了独特的英美国家的文学文化。
本文通过对一些典型的例子来说明英美国家的文学经典和时代背景所带给这个民族的文化特性。
此外还会探讨到有关英美文学作品的鉴赏,本文主要说明了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意境、人生三个方面所展现的文化气息。
希望能对有关研究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生活中的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英美文化;文学作品;鉴赏[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2--011.研究鉴赏英美文学作品的意义研究英美文学作品对于我国文化的意义就在于借鉴性上,我们通过研究英美国家的文化交流状况讨论英美国家文化发展的进程,这对于我国在现阶段的文学创作是有意义的,这个方面来说,我们要看到在经济贸易发展的情况下我们要看到文学软实力对于经济发展和人文水平提升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对文化软实力的问题,更是中华民族人文情怀境界的提升,这对于我国人民的精神健康水平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在这个方面我们具有很大的劣势,我国现阶段的人文素养整体上来讲无疑是落后的,一方面需要我们传承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也需要我们借鉴西方民族的文化传统,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我国的国民的人文素养,还能能够为我国的外交以及在国际之间行走提供诸多便利。
2.英美文学经典中鉴赏中的要点2.1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英美国家的语言非常注重礼貌,尤其是英国所传承下来的那种英伦绅士风度是世界各国所崇拜的一种文化风尚,在文学作品中,这种风尚也会被完美的展现出来,在作家常用的语言里,常常描写到了妙龄少女的美貌,舒适静谧的草原,安静温馨的小楼,这些语言的描写中很容易吧读者带进当时的场景中去,让读者完全的感受到了所处情景的美妙,当然也有惊险刺激的语言描写,在《老人与海》中,作者海明威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海上的风浪和雷雨交加的天气等等这些惊险刺激的描写使得读者也跟着整个心境随着情节的推进不断地发展变化,甚至会为书中的人物产生各种心理感受,为他的行为感到担忧。
试析英美文学作品研究方法
![试析英美文学作品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c25c03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8.png)
试析英美文学作品研究方法
研究英美文学作品的方法包括:1.了解此文学作品的作者及其作品的基本情况:可通过浏览资料书籍,了解作者在创作时所涉及的社会经济现实等背景;2.结合课外资料:可以深入地研究学习作品背后的历史及其他影响因素;3.仔细阅读:可以从主要担负者、情节展开、描写方式等多方面了解故事、语言和文学修辞,以及作品给读者带来意义。
4.把握主要内容:要突出文学作品的内容,考察文章的主题意义,发现藏在文章背后的另一个世界;5.运用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文学批评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文学作品,理解文作者的写作目的、作品主题意义、作品特征等;6.结合相关案例:可以结合现实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深入分析欣赏英美文学,通过全面的了
解以及分析可以较为准确系统地传播文学传统,增加读者的美学阅读素质。
英美文学作品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方法探讨
![英美文学作品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方法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3134ed2f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75.png)
英美文学作品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方法探讨英美文学作品是了解英美文化的窗口,是人们学习英美文化的重要通道。
英美文学作品是英美文化形态的有机构成部分,是其重要的语言载体。
在其中有很多大家创作出的举世闻名的作品,非常值得我们去欣赏,比如歌德、培根、海明威、莎士比亚等。
不论是其文学魅力,还是语言表达能力,乃至其哲学思想都堪称人类宝贵的财富。
因其价值不菲,故我们非常有必要加以学习,尤其是從事外交事业的相关人员,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一些文学作品来了解英美文化、生活习俗和思想发展。
可以通过这些文学作品扩展知识面,提升自身素养。
一、英美文学作品阅读时存在的问题目前,一些高校已经将英美文学作为必修课,通过对其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体会文学作品的深意。
但因学生英语水平有限,故阅读时常缺乏策略,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
(一)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时缺少计划,缺乏自觉性成功的阅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英美文学的阅读更是如此。
古人有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所以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之前,读者必须要有计划地搜集和整理一些与作者、作品有关的信息,了解该作品创作的背景,从而端正学习态度。
(二)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时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制力虽然读完却不解其中味,造成学生在以后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时产生恐惧心理,进而失去阅读的耐心和信心。
长此以往,形成流于表面的情况,不能充分理解作品的深意。
(三)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时自我调节能力差因文学作品中使用的英语为地道的英语,故可能会出现生词和长句,一时难以理解,需要读者反复阅读,并结合全文进行理解,及时了解相关资料和背景知识。
但是现实中,大部分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多半会直接放弃,从而不能完整地阅读文学作品,学习效果也非常不好。
(四)阅读过程中学习能力不强这里主要指学习归纳能力,它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评价。
虽然能够勉强通读全文,却无法对其进行总结归纳,找不到主旨、作品的线索以及作者的意图,无法形成对文章和自我的客观评价,提升学习归纳能力。
英美文学作品的鉴赏与阅读审美初探
![英美文学作品的鉴赏与阅读审美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f3498ae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c.png)
英美文学作品的鉴赏与阅读审美初探
英美文学作品的鉴赏与阅读审美初探
英美文学作品的鉴赏与阅读审美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知识分析的复杂而细致的过程,它可以深入挖掘作品藏象义,增强读者眼光和读者体验,本文主要分析英美文学鉴赏与阅读审美的基本要素。
首先,在进行英美文学鉴赏和阅读审美的过程中,必须注重语言的艺术技巧,特别是作品的语言表现形式。
英美文学常以贴近日常生活的美式文学语言表达,如简洁明快的叙事布局、显然优美的语言表现以及精神交流的特殊性等;归根结底,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在于语言的诉唁,所以必须重视原文对文学作品的主观思想和艺术性质的表达。
紧接着,在英美文学鉴赏之中,阅读者也要善于思考作者立足于社会实际、以及作品的内涵与题旨。
例如,在美国文学中,作者多按照探索个人价值观以及自我角色定位的视角,来挖掘主叙剖析,也注重文章结构习作者如何将文学元素穿插到情节之中,从而传达其意义表达。
此外,在英美文学鉴赏与阅读审美中,最重要的是注重作品形式及其艺术表现。
同时要突破表面,以刺激性、思想性和审美性的眼光读取文本,深入地探讨作者讲话的深层意义。
尤其是在文学判断的时候,要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和对作品整体的艺术性表现及其主旨、结构及细节的分析以及作者所强调的意识形态等。
总而言之,英美文学作品的鉴赏与阅读审美,其实牵涉到一定程度的文化素养、洞察力和思想审美能力,必须综合性有效地去深入理解作品的实质内容,把握作品的深刻含义才能真正达到鉴赏与阅读审美的要求。
以上只是初涉英美文学作品的鉴赏与阅读审美的第一步,后续还有大量的英美文学的历史、文论、文学理论方面的分析将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深入探索,期待能学到更多。
英美文学经典作品赏析与研究
![英美文学经典作品赏析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351698f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bb.png)
英美文学经典作品赏析与研究英美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众多经典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学史上的瑰宝,更是人类思想和情感的宝库。
本文将就几部英美文学经典作品展开赏析与研究,探讨它们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一、《傲慢与偏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以19世纪英国上层社会为背景,讲述了伊丽莎白·班内特与达西先生之间的爱情故事。
通过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奥斯汀展示了社会等级观念和个人偏见的毒害力量。
小说中的主人公伊丽莎白·班内特是一个聪明、独立的女性形象。
她对追求地位和财富的人持有批判的态度,坚持追求真爱和内心的满足。
而达西先生则是一个傲慢自大的绅士,但在与伊丽莎白的相处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最终改变了对她的看法。
通过这对主角的塑造,奥斯汀揭示了人们对他人的偏见和误解是可以被改变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真爱和内心追求的重视。
《傲慢与偏见》的艺术魅力在于奥斯汀对社会风气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性格的深入刻画。
她通过对话和行为的描写,展示了人们的虚伪、傲慢和偏见。
小说中的幽默和讽刺手法也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奥斯汀对女性地位和婚姻制度的批判也为后来的女权主义文学奠定了基础。
二、《百年孤独》《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
这部小说以布恩迪亚家族为中心,讲述了他们在马奇亚多的一个小村庄中的七代人的故事。
小说通过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了时间的循环、命运的无常和人性的复杂。
小说中的布恩迪亚家族经历了无数的悲剧和荣耀。
他们的命运似乎被注定要经历一系列的重复和循环,而无法逃脱。
马尔克斯通过对家族成员的描写,反映了人类的孤独和渺小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命运和历史的思考。
《百年孤独》的艺术魅力在于马尔克斯对语言和形式的创新。
他运用了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将奇幻和现实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独特的文学世界。
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意义也使得作品具有了深度和厚度。
[英美,文学赏析,经典]对英美经典文学赏析的探讨
![[英美,文学赏析,经典]对英美经典文学赏析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245afef580216fc710afd9f.png)
对英美经典文学赏析的探讨内容摘要:西方文学中,英美文学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对英美的经典文学进行赏析,不但能够使我们直观地了解英美乃至整个西方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差异,更为重要的是,在当前全球一体化大趋势下,使我们能够在足不出户的前提下体会西方语言的魅力,通过西方文学对人物、社会环境的刻画,从中吸取西方文化中精华的东西,使之与东方文化相结合,提升人们的文学素养,丰富人们的世界观。
关键词:英美经典文学赏析东西方文化差异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导致我们如果不去西方国家实地考察的话,很难理解西方文化的某些要素,在学习西方语言等方面就会产生障碍。
因此,我们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尝试了解西方文化,对西方经典文学进行赏析就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英美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代表,了解英美文学能够使我们很好地了解西方文化背景,这是因为文学作品往往是以现实中的真实社会和历史背景为基础的,并且文学塑造必定要注重写作技巧,对西方社会的刻画也就更为生动。
一、重视英美经典文学赏析的重要意义为什么要重视西方文学的赏析?这是因为既然我们想要从文学里读出西方文化,那么就不能仅仅沉浸在西方语言的独特性和故事情节,我们需要以一套科学有效的赏析方法来引导我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西方文学的主要架构,从而了解西方文化。
为什么要重视英美文学?这是因为英国和美国是西方文化的代表,上述两个国家主要用的语言―英语必将又是世界通用的语言,我们要适应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就必须了解全球的语言,就必须了解使用这种语言的国家的文化背景。
通过对英美文化进行赏析,对其刻画人物的方式和所描述的社会生活进行研究,从而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为什么要重视英美经典文学?因为历史研究法是我们研究社会的重要方法,对于我们不了解的西方文化,我们仅从当今来看很多地方我们无法理解,如果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去看,了解英美国家发展的历史沿革,我们就会对文学里面的一些事物和社会状况有更为直观和深刻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美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探析
摘要:指出英美文学教学和阅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英美文学中的主要文学类型——小说、诗歌和戏剧为例,根据不同的文学形式,论述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提出有益的阅读方法对读者提高文学修养和文学鉴赏的能力、丰富读者的人文素质都大有裨益。
关键词:小说;诗歌;戏剧;欣赏方法
项目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校级科研立项(编号:XJ0651)。
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和英语教学。
一、文学作品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英美文学作品解读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少。
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文学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
上述目标的实现要求在教学中必须将文学史和文学作品两者并重,史料结合。
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却因为教学内容过多以及时间安排不合理,很难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上述教学目标。
常常是在学期结束时,教学内容还停留在浪漫主义时期,或者尚未完成18世纪英国小说,这样学生对作家和作品的理解支离破碎,就无法形成对文学史的框架理解。
许多学校的英美文学课采用“文学史+选读”的模式。
上文学史课时,教师罗列一大堆文学史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
学生因为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复述”,对怎样形成自己对文学作品的见解便无从谈起。
传统的文学课除了教授文学史外,还要讲一点文学选读,作为对史的补充。
这种“语录”式节选,破坏了作品的完整性。
教师处理这些选段时,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解释句子和单词的意思上面。
学生浅尝辄止,虽然上了一两年的文学课程,却没有接触过一部完整的小说或一个完整的剧本,没能学会如何欣赏和分析文学原著。
由于教学内容是些死的知识,不少人便觉得英美文学课乏味、无用。
在传统的文学史课上,教师往往以“满堂灌”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文学知识。
其实,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学生可以很容易地通过网络、百科全书光盘等途径搜寻到这些知识。
调查表明有些院校英美文学的教学手段落后、教法单一。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沿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被动接受成分较多,易消耗学生对文学课的
兴趣,更无从谈创新与发现。
文学课授课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培养。
外语专业的本科生往往缺乏相关学科的知识。
部分学生知识结构和人文素养偏低直接影响了英语文学课的教学和阅读效果。
针对英美文学教学和阅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提出以下积极有效的欣赏方法。
二、按照文学形式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
英美文学课的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如何欣赏和分析文学作品上面。
针对不同的文学形式,读者学习运用不同的欣赏方法和角度全面把握作品的意义。
在对英美小说的分析上,我们既要对小说的概念进行把握,又要理清小说的分类。
小说的构成要素一般为背景、氛围和基调、情节和结构,以及人物塑造,叙述角度等。
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读者要学会分析主题表现、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叙述角度、象征细节、语言风格等。
不论是短篇、中篇还是长篇小说,赏析的方法基本是一致的。
在哈代的《还乡》中,伊登荒原的贫瘠、苍白、幽暗、单调和神秘似乎一直扼杀人们的欢乐与幸福的追求。
这样的背景预示着不幸,象征着厄运,生发出了种种悲剧。
在《傲慢与偏见》开局的一句:“这是一个举世公认的真理:一个有钱的单身汉,必定需要一个妻子。
”这种反差的基调产生了幽默,创造了轻松活泼的氛围,这也就是整部小说的基调。
詹姆斯•鲍德温的《向苍天呼吁》讲述的是一个男孩成长的经历。
作者运用倒叙的手法描绘他的母亲和继父的所作所为,从而使读者对主人公性格的形成有一个历史的回顾,对影响个人成长的环境有了广泛的社会透视。
对小说中人物塑造手法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对小说的理解,人物带动情节,显示主题。
《简•爱》中塑造的简•爱的形象是多面性的,简•爱的形象为我们解读作家本人的生活,作家所处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社会面貌以及作品所反映的主题意义都有较大的影响。
叙述角度指作者在叙述一个故事时确立的一种视角。
作者总是通过一定的角度向读者展示一部虚构作品中构成故事叙述成分的人物、情节、背景和事件。
如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尼克的第二人称叙述视角就十分独特。
尼克的叙述对本作品的主题表达、人物塑造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诗歌一般指人们用韵律语言富有想像地对世界、对自身,对世界和自身之间关系的强烈感受的一种文学形式。
由于人的审美趣味千变万别,审美能力不同,阅读诗歌的目的也不尽相同,人们阅读诗歌的角度和目的也不尽相同。
作为普通读者,我们首先要以作品本体为中心阅读。
也就是说,将注意力放在诗歌作品本身的语言结构、修辞手段、文体风格、意象、韵律、节奏等纯形式的因素上,这是最重要最具审美价值的欣赏角度,也是读者丰富自己诗歌审美能力和经验的基本角度,有助于读者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
W•B•叶芝的《当你年
老》这首情诗所使用的丰富的意象、包孕的韵律、整齐的节奏都旨在表达作者本人对心爱的女人的一片痴心,读罢令人十分感动。
其次,读者要注意作者的角度。
对一首诗歌的欣赏,我们常常需要对作者有所了解。
从作者的角度欣赏诗歌就是注重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文学素养、哲学和社会观念、思维方式和心理特点、个人特征,以及作者的文学主张与实践等因素,尤其是这些因素与作品的联系,例如爱伦•坡的诗作——《安娜贝勒•李》就显示作者自身的审美情趣和独特的生活和情感经历。
再次是读者的角度。
这一角度是指读者发挥自己的主体性,随心所欲地运用自己的主观欣赏能力去阅读诗作。
阅读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未走的路》一诗时,读者体会到人生常常面临着无数的选择,不同生活阅历的人会做出不同的人生选择,对诗作做出不同的阐释。
戏剧作为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和深邃的意义。
戏剧主要有四个基本类型——悲剧、喜剧、悲喜剧和情节剧。
戏剧的构成要素一般有:结构、动作和语言、舞蹈和音乐、舞台效果等。
剧本的赏析方法往往因人而异,但大致分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戏剧性感受,其次是作者技巧分析、再次是作品意义和主题分析等。
如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剧作给人留下荒诞不经的感受。
在笑声和漫画式动作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可悲而又严肃的主题:在现代生活中,人们遭受着巨大的失败和痛苦,生活在盲目的希望之中,在遥遥无期地等待着一个模糊而难以实现的希望。
结果是失望,再等待,再失望,到头来只是一场梦。
戏剧舞台是人类社会的缩影,剧中的流浪汉正是人类的象征。
尤金•奥尼尔的《琼斯皇》中逐渐增强的鼓声是琼斯内心外化的表征。
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中人物的独白揭示人物内心的冲突,推动剧情的发展,同时,点明剧作的主题。
与小说、诗歌不同,戏剧作品既要把握其主题意义、分析其创作技巧,同时,戏剧的独特的舞蹈和音乐、舞台效果都影响着戏剧作品成功与否,因此,莎士比亚十分关注自己作品的演出,奥尼尔创作的作品也是先演出,再修改,然后出版发行。
人们在观看或阅读一部戏剧作品时必须注意戏剧的特点。
首先,在阅读作品的时候,读者要有丰富的想像力。
在重视文本的同时,还要注意戏剧的艺术形式。
戏剧还包括了空间设计、灯光照明、服装的安排、音响的效果、音乐、动作、舞蹈等等。
我们在阅读一个剧本时应努力想像舞台的场面和气氛。
戏剧一般都有人物的对话和独白。
因此在阅读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剧作家语言的运用。
读者需要认真读对话部分,了解对话的含义,更要有意识地揣摩对话以外的各种内涵。
《奇异的插曲》中有一段尼娜的独白:“我的三个男人!……我感到他们的欲望都汇聚在我的身上……形成了一种完美的男人的欲望,我感触到了……他们都溶化在我心中,他们的生命就是我的生命……我跟三个男人怀的孕!丈夫!……情人!……父亲!……还有第四个男人!……小男孩!……小戈登……他也是属于我的!这样才算完美无缺!”这一席话就把一个贪婪女人的丑恶嘴脸刻画得活灵活现。
戏剧的“强化”特点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舞台的生活是高度浓缩了的生活。
小说可以用很大篇幅描写人物,刻画背景,而在舞台上演出的戏剧作品只能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经历,不可能按照时间年代按部就班地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