襦裙裁剪纸样
襦裙制作——汉服制作资料文档
上襦的裁剪尺寸
齐胸襦裙由上襦和下裙组成。
我们先看看上襦。
因为束在裙内,所以上襦一般不做很长,免得面料堆积起来慵肿。
再看一下,下裙。
这裏下裙是由前后两个裙片组成,在腋下开衩,留下15到20CM左右长度的衩位。
下裙的裙前片。
这裏细说一下,假设用布幅60CM宽的,用四片拼成一片240CM宽的裙片,然后收折收至腰头55CM宽。
这样的摆度是非常大的了。
如果想出纺缍形的效果,只要裙长能拖地,并且面料够软够垂,当然,你的胸部够大能够撑起来的话,纺缍状的效果就出来了。
裙的后片
注意一下裙后片的做法与前片差不多。
只是腰头的大小不同。
因为人体是有曲线的。
前片的胸部把布料顶起,会占去一部分长度,所以后片相应的减少一点尺寸,这样穿起来前后片的下摆就能够持平。
完成后的效果
对了,前后片的差别还在於腰带和系带的长短。
后片的系带系於胸前,所以尽量细点。
前片的腰带绕过身后,再与胸前头交缠,所以长度尽量长一点,我一般做到一米五到两米左右。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
描述:襦裙-
图片:00016.jpg
描述:汉服袄裙(儒裙)裁剪图-
图片:1.jpg
描述:汉服袄裙(儒裙)裁剪图-
图片:2.jpg
描述:汉服袄裙(儒裙)裁剪图-
图片:3.jpg
描述:汉服袄裙(儒裙)裁剪图-
图片:d44adcdc5d7edfde77c63845.jpg。
现代汉服裁剪参照图集(下)无水印版
第七章半臂半臂又称“半袖”,是从魏晋以来由上襦发展而出的一种短外衣,大致可分为交领和对襟两种,与长袖上衣相比,其不同之处是袖长及肘即可。
在唐朝时,半臂就已经成为一种男女都可穿的流行服饰,在漫长的岁月里其穿法也基本限为套在其他长袖衣服之外,因为在正式场合,古代人是绝对不会单穿半臂而露出胳膊的。
但笔者以现代审美来看,今天的交领半臂完全可以在夏天单穿,这有些类似现代人所穿的短袖T恤,女子也可以直接把交领半臂当做半袖的袄裙来穿,又因其袖长较短,搭配现代裙其实也无妨,男子也可穿半臂,而下身配时尚裤装。
对襟半臂依靠胸前的系带来固定两襟,因领口宽大,两襟开口,所以必须套在其它衣服外(这一点与褙子相同),另外两侧需要开衩,下身可搭配褶裙或裤。
对襟半臂还可分为直对襟半臂和斜直对襟半臂两种,外形上是非常相似的,区别仅仅在于领子的形式。
交领半臂直对襟半臂斜对襟半臂规格型号衣长(mm)成衣胸围(mm)下摆宽度(mm)袖口宽度(mm)通臂长(mm)领口宽度(mm)领缘宽度(mm)155/80A64090055022092015865 160/84A66094057022597016265 165/88A680980590235103016870 170/92A7001020610240108017470 175/96A7201060630250113018075 180/100A7401100650255118018675 185/104A7601140670265123019475直对襟半臂尺码表规格型号衣长(mm)成衣胸围(mm)下摆宽度(mm)袖口宽度(mm)通臂长(mm)领口宽度(mm)领缘宽度(mm)155/80A64092052022092015665 160/84A66096054022597016270 165/88A6801000560235103016670 170/92A7001040580240108017275 175/96A7201080600250113017675斜对襟半臂尺码表规格型号衣长(mm)成衣胸围(mm)下摆宽度(mm)袖口宽度(mm)通臂长(mm)领口宽度(mm)领缘宽度(mm)155/80A64092052022092016060 160/84A66096054022597016665 165/88A6801000560235103017065 170/92A7001040580240108017670 175/96A7201080600250113018070155/80A交领半臂外观图155/80A交领半臂透视图155/80A交领半臂展开图155/80A交领半臂详细尺寸图160/84A交领半臂外观图160/84A交领半臂透视图160/84A交领半臂展开图160/84A交领半臂详细尺寸图165/88A交领半臂外观图165/88A交领半臂透视图165/88A交领半臂展开图165/88A交领半臂详细尺寸图170/92A交领半臂外观图170/92A交领半臂透视图170/92A交领半臂展开图170/92A交领半臂详细尺寸图175/96A交领半臂外观图175/96A交领半臂透视图175/96A交领半臂展开图175/96A交领半臂详细尺寸图180/100A交领半臂外观图180/100A交领半臂透视图180/100A交领半臂展开图180/100A交领半臂详细尺寸图185/104A交领半臂外观图185/104A交领半臂透视图185/104A交领半臂展开图185/104A交领半臂详细尺寸图二.直对襟半臂155/80A直对襟半臂外观图155/80A直对襟半臂透视图155/80A直对襟半臂展开图155/80A直对襟半臂详细尺寸图160/84A直对襟半臂外观图160/84A直对襟半臂透视图160/84A直对襟半臂展开图160/84A直对襟半臂详细尺寸图165/88A直对襟半臂外观图165/88A直对襟半臂透视图165/88A直对襟半臂展开图165/88A直对襟半臂详细尺寸图170/92A直对襟半臂外观图170/92A直对襟半臂透视图170/92A直对襟半臂展开图170/92A直对襟半臂详细尺寸图175/96A直对襟半臂外观图175/96A直对襟半臂透视图175/96A直对襟半臂展开图175/96A直对襟半臂详细尺寸图三.斜对襟半臂155/80A斜对襟半臂外观图155/80A斜对襟半臂透视图155/80A斜对襟半臂展开图155/80A斜对襟半臂详细尺寸图160/84A斜对襟半臂外观图160/84A斜对襟半臂透视图160/84A斜对襟半臂展开图160/84A斜对襟半臂详细尺寸图165/88A斜对襟半臂外观图165/88A斜对襟半臂透视图165/88A斜对襟半臂展开图165/88A斜对襟半臂详细尺寸图170/92A斜对襟半臂外观图170/92A斜对襟半臂透视图170/92A斜对襟半臂展开图170/92A斜对襟半臂详细尺寸图175/96A斜对襟半臂外观图175/96A斜对襟半臂透视图175/96A斜对襟半臂展开图175/96A斜对襟半臂详细尺寸图第八章裋褐裋褐也称“短打”,其原意是用粗麻或兽毛编织的粗布上衣,是我国古代平民日常所穿的一种简单的交领上衣,一般下身搭配较为宽松的裤子,多作平时便服或劳作服之用。
服装设计现代汉服裁剪参照图集(下)
《服装设计现代汉服裁剪参照图集(下)》一、下摆裁剪技巧及细节处理1. 直筒裙下摆裁剪直筒裙下摆简洁大方,适合日常穿着。
在裁剪时,确保裙片前后的宽度一致,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将下摆直线裁剪。
为防止裙摆走光,可在裙内增加一层内衬,内衬长度比外裙短510厘米。
2. 鱼尾裙下摆裁剪鱼尾裙下摆设计独特,展现女性优雅气质。
裁剪时,需注意裙片前后弧度的过渡。
绘制出鱼尾裙的基本轮廓,然后在裙片底部裁剪出鱼尾形状。
为使裙摆更加飘逸,可在裙片底部加入荷叶边或蕾丝装饰。
3. 百褶裙下摆裁剪百褶裙下摆层次丰富,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在裁剪时,需先计算出所需褶子的数量和宽度,然后按照等分原则将裙片分割成若干小块。
将小块面料依次折叠、压烫,形成规律的褶子。
将褶子按照设计要求缝合在下摆位置。
二、上衣裁剪技巧及细节处理1. 立领上衣裁剪立领上衣具有严谨的线条感,适合庄重场合。
在裁剪时,要注意领口与颈部的贴合度。
测量颈部尺寸,然后在领口位置绘制出合适的大小。
领子部分可适当增加一定的松量,以方便穿脱。
2. 圆领上衣裁剪圆领上衣简约大方,适合各种场合。
裁剪时,需确保领口圆滑、整齐。
在绘制领口线时,可使用圆规辅助绘制,确保领口尺寸一致。
3. 斜襟上衣裁剪(1)确定斜襟的位置和宽度,一般斜襟宽度为58厘米。
(2)绘制斜襟线条时,要确保线条流畅,避免出现尖角。
(3)在斜襟两侧增加贴边,以增强上衣的层次感。
《服装设计现代汉服裁剪参照图集(下)》三、袖子裁剪技巧及设计创新1. 灯笼袖裁剪灯笼袖以其独特的造型受到许多设计师的喜爱。
在裁剪时,要确定袖子的肥度和长度。
袖子上半部分与普通袖子相似,下半部分则需在袖口处增加一定的宽度,形成灯笼状。
为了使袖口更加立体,可以在袖口处加入抽绳或松紧带。
2. 广袖裁剪广袖的裁剪讲究宽松与飘逸,适合展现古典美。
在裁剪时,袖子宽度应大于普通袖子,同时在袖口处可以设计成微喇形状,增加动感。
为了保持袖子的挺括,可在袖子内侧加入硬衬。
汉服袄裙裁剪研究分析
汉服袄裙裁剪分析————————————————————————————————作者:————————————————————————————————日期:2袄裙制作有多难?为什麽那麽多人在讨论这家的版型如何那家的版型如何如何? 我是个粗人,喜欢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仔细对比一些参考文物,做出如下几个裁剪的猜想,如果做得不对,请多指教早期汉服交领上衣多称“襦”,魏晋以后多用“袄”、“衫”,唐以后则逐渐代替“襦”一字。
“袄裙”为“襦裙”的不同时期的称呼,她们都是指上衣下裙的打扮,并不特指明代襦裙。
很多还人认为衣掩裙的打扮只在明代存在,其实这种穿法在宋代及以前的壁画中就很常见。
(百度百科)首先是袄.有衬里的中式上衣。
通常分为3类:一面一里两层的夹袄;里面之间加絮料的棉袄;以鞣制的动物皮制作的皮袄。
袄的名称最早出现于中国南北朝时期,隋代的缺胯袄子用作武官制服,并于唐代传入日本。
唐代受胡服影响出现翻领袄。
宋代出现由唐代上襦发展而成的对襟袄(旋袄)。
清末,袄的基本形制为立领、连肩袖、右大襟、开衩摆。
从20世纪初开始,男袄渐以对襟式为主;女袄则采用右大襟、偏襟、琵琶襟、对襟、左大襟和背开襟,其领、袖、衣摆也多变化。
再来分析一下马面裙。
马面裙,又名“马面褶裙”,裙类名称,前后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侧面打裥,中间裙门重合而成的光面,俗称“马面”。
(百度百科)展开裙子看裙片的裁剪阴影处为收褶部位马面裙始于明朝(可能可以追溯更早),延续至民国,是我国传统裙装中很重要的一种。
按照西式裙类的名称,这种式样造型的女裙,称“间隔裥裙”。
明代马面裙较为简洁,两侧的褶大而疏,为活褶。
有没有任何装饰的马面裙,有装饰底襕的,有装饰底襕+膝襕的裙子。
和清代马面裙不同的是,明代马面裙不重视马面的装饰,多与裙襕一体。
这裏先不表示裙襕了,制作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加或不加。
11。
[汉服裁剪图]襦裙简易裁法
[汉服裁剪图]襦裙简易裁法裙的裁法汉服传统的裙是围合式的裙子,裙由数幅裙片拼成,上接裙腰。
裙腰两侧有系带(如图(6)。
裙片的数目不固定,因为古代布幅窄,裙片的数目越多,裙围与裙摆的幅度才会越大。
汉代裙式仅四幅,唐代一般为六幅,宋代裙幅多在六幅以上,明末多用八幅、十幅。
现代的布幅宽,可以增大裙片的面积而减少裙片的数目,现代围合式裙子的裙片数一般为3~4片,但从传统的继承上来说,做汉式裙最好还是采用传统的裙片数,如6、8、10、12片等。
下面介绍裙片的裁法。
这里介绍的裙片裁法为剪开法(借鉴现代裁剪法,非传统方法,个人觉得这种方法比较方便),须做纸样,不能直接用布料裁。
步骤一:开剪前先掌握以下数据:腰围(或上胸围/下胸围)、裙围、裙长。
腰围(或上胸围/下胸围):需要哪一个数据视基本款式而定。
裙的穿法有胸上束、胸下束、束腰。
应根据穿法的不同量出上胸围、下胸围、腰围的数据。
裙围:=腰围(或上胸围/下胸围)×1.5~2倍+褶量+裙左右侧增加的止口量(2~4CM)。
其中倍数根据个人的行走习惯和布料的重量决定,走路时步伐越大,裙围的倍数就要越大,布料的垂感越好,手感越重,裙围的倍数则可略小些,但不能小于1.5倍,否则有会有走光的危险。
褶量大小决定裙子褶裥的数量与大小,褶裥的方法有百褶、抽褶等,这里不详述。
但要注意褶的数量与大小要根据布料的厚薄与人的体型来决定,因为褶裥会增加裙上部的体积感,所以厚的布料不宜做太多太大的褶,体型比较丰满的人也要注意只做适量的褶裥(适量的褶裥可以起到掩饰体形的作用,不过若布料较硬并且裙下摆较大能形成较多的波浪,也可不要褶裥)。
裙长:由款式决定。
但裙长下方须到脚踝处,若裙长过短,露出袜口或小腿都是不雅观的。
步骤二:开格并剪好。
开格大小如图(7)。
开格后在纸样上画出垂直的辅助线,数量2、4条不限,最好以格子中线为准两边对称距离画辅助线(如图(8))。
步骤三:放摆(如图(9))。
【裁剪图】普通交领上襦或短打的裁剪图及裁剪方法详解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汉服制作研习吧)。
举例身材数据:胸围84,腰围68,肩宽35,裙长100,手臂长79,短打上衣长75(如果做上襦衣长50)布料:棉麻,布料幅宽150厘米,长度150厘米提示:看完了还不明白,有问题就去请教伊秩老师吧!∙回复∙1楼∙2012-08-01 14:08∙举报 |∙∙水脉晚槿∙依样葫芦4【提示】由于没有锁边机,只有缝纫机,所以采用来去缝(不知道是不是叫这个名字啊)的方法,因此缝边的宽度留的比较多,为1.5厘米,如果有锁边机的,可以将缝边的宽度留的少些,比如0.75厘米左右。
【提示】举例数据的虚拟模特体重100左右。
1,保持布料幅宽150厘米不变,把长度150厘米对折,于是长度变为75厘米。
2,保持布料长度75厘米不变,再把布料的150厘米宽度对折,于是宽度也变为75厘米,布料厚四层。
布料幅宽的边缘(就是买布时边缘带小眼眼的)其实就是四个中缝。
3,胸围84除以4约等于21.5厘米,21.5厘米+缝边的1.5厘米+缝边的1.5厘米=24.5厘米袖子的宽度估算23厘米(除非胳膊特别胖需要增加宽度)于是可以画出“图一”中的A点(24.5厘米是从右向左量的,23厘米是从上向下量的)A点为袖根4,臀围90厘米除以4=22.5厘米,+缝边1.5厘米,+缝边1.5厘米=25.5厘米于是可以画出“图一”中的B点(25.5厘米是从右向左量的,60厘米是从上向下量的)5,连接A与B并延长至C点,此时已经可以把袖口至ACO点一起剪,图中左下角多余的空白布料备用。
6,袖根因为是腋下,所以要画个弧度,直角不舒服,于是请见袖根的红色笔弧线7,“图一”最左边的袖口剪开成四层8,H点到D点是领子开的距离。
一般随个人喜好开15到20厘米(15领子比较紧包,比如做袄)E点距腋下弧度下端2厘米左右,连接DE(不要剪开)9,剪衽。
把备用的多余布料对折,摆衣服上,剪成DOFG的面积。
F点距C点1到2厘米,**距E点1到2厘米。
修身无领无袖连衣裙裁剪制版纸样及制作教程
修身无领无袖连衣裙裁剪制版纸样及制作教程
款式描述
低腰连衣裙,无袖无领造型,前后衣身均收胸腰省,层层塔裙设计充满层次感和跳跃性。
面辅料准备
面料:110cm幅宽(S、M)300cm ~ (L、XL) 320cm
辅料:90cm宽粘合衬30cm;56cm拉链1根;挂钩1组
面料推荐
麻纱,粗纺呢均可。
裁剪图
缝制流程及重点工艺图解
缝制前准备:在前后领贴边、袖窿贴边背面粘贴粘合衬。
包缝衣片肩缝、侧缝、后片背缝、塔裙裙片上边缘及侧缝、贴边外侧、后裙片中缝等部位缝份。
1.缝合前衣片胸腰省,后衣片后背省及肩省,省量向中心压倒烫平。
2. 缝合前后衣片肩线,劈烫缝份。
3. 缝合前后领贴边、前后袖窿贴边肩部接缝处,劈烫缝份。
4. 将前后领贴边、袖窿贴边与衣身正面相对对齐,沿净缝线缉合,将贴边翻至里侧,熨烫平整,在距缉合边缘0.1cm处缉线固定,熨烫平整。
5. 缝合前后衣片侧缝,劈烫缝份。
6. 缉合各层前后裙片侧缝,缉合前后裙里布侧缝,劈烫缝份;将各层裙片按图示与裙里缉合,熨烫平整;各层裙片下边缘抽丝做出毛边效果。
7. 在衣身后中缝处装隐形拉链。
8. 沿净缝线缝合衣片和做好的塔裙,包缝缝份,并将缝份向下压到烫平。
9. 裙里布下摆贴边向里翻折,缝份再次向里翻折熨烫,缉合固定,
熨烫平整。
10. 在后领处拉链顶端钉挂钩,完成。
齐胸襦裙具体剪裁方法
齐胸襦裙进行裁好后的效果把衣料对折再把裁好的纸样平铺在侧缝和接袖处留出一厘米开始沿黄线的位置裁剪底边已经预先留出折边尺寸不需要再留出缝量接袖位置是通臂长的四分之一上图是前片接袖四面都需要留出一厘米的缝量就无需演示了有些争议的梯形裙片裙头为胸围加六厘米除以所需裙片数之后加上想要的褶子量要大褶就多加要小褶子就少加可自由掌握下摆为所需裙摆尺寸除以裙片数此款齐胸为10片拼合两片式先裁出5片前片缝合然后把前片纸样的裙头下折胸小的MM两厘米胸大的MM多一些三厘米即可之后裁出5片后片缝合至于为什么要短两厘米明天细说所用胸围尺寸为绕胸部经最丰满处一周的尺寸而不是穿好齐胸之后裙头所在位置的上胸围尺寸至于一片式就不需要注意这个了缝合时下面一片要跟上面的稍稍错开之后把宽出来的那边往里卷把短的那片包裹进去压线很窄的小边哦正面的效果把领缘材料对折用铅笔画出需要的宽度不要使用划粉尤其是油质划粉那个很难清洗的之后用熨斗沿铅笔线熨烫熨烫好了沿边缘画出缝纫线跟衣片缝合在一起缝合的时候线迹要稍稍向内偏离铅笔线为的是能压住背面领缘正面走线成品出炉上襦完工开始下裙首先裙头这个会很有争议是否使用这种方法自己选择弧形是前片裙头直条是后片裙头吧裙头里衬反过来放在料子上缝合上面的弧线和直线翻转熨烫好的样子方法同领缘将缝合好的前片折叠一下将侧缝那边剪掉两道三公分如图让侧缝跟后片一样长将就着看一下吧手抖了起在群头那里留出15公分不缝合衬纱裙头处留出16公分不缝合了缝完开叉开始打褶子打完褶子缝裙头方法同领缘只是要加上前后系带发现红色拍照很悲惨于是拿另一件同板型的简单说一下缝好开叉和裙头正面的效果面说一下系带两片式要先绑后片系带【貌似众所周知】先罗嗦一句吧之后吧前片覆在胸前两根长带子绕到背后交叉拉到前面拉紧再拧一下开始打结拉紧整理一下另一侧相同或者可以这么做。
(5)汉服裁剪制作图
(5)汉服裁剪制作图(转载收藏,感谢豆瓣分享用户:春花秋月四季飞)1.收錄內容並非對古代服飾的復原,而是現代漢服的製作。
2.收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保證百分之百的正確,在你制作的過程中還請保持思考。
3.收錄內容的選擇只是針對漢服的剪裁製作,有益則收,至於其它方面的爭論以及作者和相關網站的立場並不在考慮之中,也不是本目錄關注的方向。
4.收錄內容有作者則標明作者,引址系轉載亦只標明作者;如作者未知則注明不詳;如原帖系發帖人收集整理則只注明收集整理者,不再一一列出具體作者;如原文系多人合作,人數少則列出執筆者和所有參與作者,人數太多則列出執筆者和参与作者所屬群體。
5.收錄內容根據情況隨時刪減增改。
如有鏈接失效或者圖片失鏈的內容,還希望你能夠及時向我反饋。
另外若你看到本目錄缺乏的資料或者比本目錄所收內容更好的資料,也希望你能夠向我提供,感激不盡。
6.歡迎轉載,請勿隨意修改。
——————————————————————————————————————————『交領上衣篇』【示意圖】上襦、中衣、上衣、襖的基本裁剪圖作者:宋軍遺民網址:/club/8381360/p/4146151【分享】漢服吧計劃服製剪裁圖之襦作者:北宮嬛網址:/f?kz=626599962襦的裁剪分析作者:纖雲館主網址:/f?kz=721766702N久以前的一個交領半臂製作過程貼——一步一步做半臂作者:纖雲館主網址:/f?kz=703947908仿正倉院半臂衣裙作者:纖雲館主網址:/f?kz=958664589【教程】裋褐制作全教程作者:南楚小將琥璟明網址:/f?kz=816842884【剪裁】女子上襦作者:幽然靈動網址:/club/8381360/p/8320626——————————————————————————————————————————『對襟篇』一起做褙子吧作者:纖雲館主網址:/f?kz=675958102新年禮物一起做件夾衣過冬吧作者:纖雲館主網址:/f?kz=689664402褙子的縫紉技法作者:幽然靈動網址:/club/8381360/p/8124063【示意圖】披風制作裁剪示意圖作者:宋軍遺民網址:/club/8381360/p/10459159——————————————————————————————————————————『圓領篇』圓領袍的裁剪分析(開袴)作者:纖雲館主網址:/f?kz=755065183圓領袍的實踐出品作者:纖雲館主網址:/f?kz=847386741——————————————————————————————————————————『明制襖裙篇』襖裙裁剪分析作者:纖雲館主網址:/f?kz=688743474【圖解】馬面裙製作圖解作者:宋軍遺民網址:/club/8381360/p/9271745明式襖裙製作(剪裁及注意事項)作者:出岫紫雲網址:/bbs/viewthread.php?tid=40116&extra=page=1自己動手給明襖上護領——全手工暗線過程圖作者:含笑忘憂網址:/f?kz=966223989——————————————————————————————————————————『齊胸襦裙篇』齊胸襦裙的猜想性復原及穿著步驟作者:瞳莞網址:/f?kz=473732227分享一下齊胸襦裙的裁剪心得作者:纖雲館主網址:/f?kz=688562176齊胸襦裙進行時作者:幽然靈動網址:/f?kz=832030291【齊胸的改進】如何使齊胸襦裙不會掉~~ 之全圖解探討作者:清風子函網址:/f?kz=997855571一種齊胸襦裙的新系法作者:缃缡網址:/f?kz=781601131——————————————————————————————————————————『褲子篇』宋代開裆褲側開衩褲的裁剪分析作者:纖雲館主網址:/f?kz=909138129簡易褲子裁剪圖作者:纖雲館主網址:/f?kz=721766480【原創】多圖教程——大絝作者:赤俠網址:/f?kz=796850489大紹的初步復原,另附搭配短襦效果。
简易的襦裙剪裁法
摘自汉网论坛白桑儿的贴下面要介绍的是后中补量法(这是我经常用的方法,因为我觉得这种方法要更传统一些)。
步骤一:开剪前首先要掌握以下几个数据:胸围、肩袖长、背长、衣长、袖缘宽、领边宽、袖口止口、衣服下摆止口等。
胸围:指衣服的胸围而非人体的胸围。
它等于人体的净胸围+衣服松量。
把软尺水平状通过乳峰点的位置测得人体的净胸围(注意软尺要松紧适度),衣服松量由自己喜好决定,一般来说,松量4CM~6CM为紧身型(适合要求比较紧身的中衣或单穿的襦),8-10CM为合体型(可单穿或里面再加一两件衣服),14CM以上算是宽松型,但这是对一般厚度的布料而言的,如果是比较厚的冬天布料或者里面准备做夹棉,还要在各型的基础上视面料的厚度而加大松量。
如果不方便量,可以参考现代成人女子的净胸围尺寸:S型76CM,M型82CM,L型88CM,XL型96CM肩袖长:从脖子后隆起的那块颈椎(也称后颈点)量至手臂上你所想要做到的袖子位置上。
肩袖长里面还包含了袖缘的宽度。
长袖可量到手指尖(如果考虑到汉服袖长回肘的说法,可以做得更长一些),短袖除非想做半臂,否则建议最短只做到小臂中部,因为汉女服的讲究是不露手,现代虽然可放宽些标准,但太短了也不雅观。
现代参考尺寸(只到小臂与手掌的交界处):S型59CM,M型61.5~63.5CM,L型63~64CM,XL型64.5CM。
背长:从后颈点量到腰部最细处。
现代参考尺寸:S型36.5~37.5CM,M型38~39.5CM,L型38~40CM,XL型39CM。
衣长:可以直接量,是从后颈点量到腰部以下你所想要的位置上,但不要到臀部最宽的地方(因为这是短襦)。
如果不想量,也可以用背长加,一般背长加上5~14CM都可以。
袖缘宽:随个人喜好自定。
至于是否要袖缘,一般来说,窄袖可无缘,大袖须有缘,中袖则有无缘自定。
领边宽:随个人喜好自定。
但注意其宽窄比例要与人的脸型与身材配合,不可太夸张。
如瘦小的人则不宜做太宽的领边。
教大家制作最简单的汉服裙子(裁剪图+制作教程)
教⼤家制作最简单的汉服裙⼦(裁剪图+制作教程)曾经有⼀个时代叫汉唐,曾经有⼀条河流叫长江,曾经有⼀对图腾叫龙凤,曾经有⼀件⽻⾐
——名叫霓裳! ——华夏汉服之美
她有秦之古朴,汉之肃穆,唐之飘逸,宋之娟丽,明之端庄。
瑜瑾在握,为何要凭他们去宣扬?!
他们在何处?⽽你在何⽅?!
裁剪后
剪裁:96cm*50cm 布⽚四块
尽量⽤剪的,撕布料是个坏⽑病(会被线割到⼿,缝合的时候布料经纬紧密度变松,缝起来⽐较难操作)
缝制教程
第⼀步:剪好后四⽚缝合在⼀起,边边和下⾯裙摆顺便包边缝好。
第⼆步:打褶⼦:我从来不会计算每个褶⼦的⼤⼩,随意弄⼤⼩差不多就⾏了……要保持打好褶⼦后,【腰围/胸围的长度=1.5个腰围/胸围】。
第三步:⽤长衔针固定
每两个褶⼦之间的缝隙最好能有⼀针跨着,有⽤处。
第四步:全部固定好后上裙头:
裙头宽⼀般不要超过10cm⽐较好。
这个做了9cm
⽩⾊的是布衬
预先固定会省下很多⿇烦
⼀定要对齐固定
第五步:缝制裙头把针距调⼩⼀点
第六步:缝制裙头
第七步:装上裙带(在裙头两边),完⼯……
完⼯,整体效果图。
史上最全汉服裁剪制图 都在这了(收藏吧)
史上最全'汉服'裁剪制图都在这了(收藏吧)导读:罩衫、冠服、玄端、曲裾、襕衫道袍、袄裙、文官一品公服、蟒袍、一品公服、团龙袍、史上最全汉服裁制图,都在这了,收藏吧!来源|人人网用户ID:汉服妹纸汉服文化是反映儒家礼典服制的文化总和,贯穿西周到明朝的儒家书史体系最重要的是通过对汉服裁剪图的理解,切身的感受到汉服的文化意味!上图为明代立领,下图为明代罩衫,作为番外篇,未编入《图集》,仅作示意;相册前面的韩服示意和汉服人物绘画也未编入正式图集。
将玄端和曲裾的修改如下,修改玄端上衣下摆的形状,以及两件礼服的束腰。
将明制婚礼冠服的修改如下,增加男装补子,增长女装大衫的长度。
▼马面裙▼对襟襦和褙子▼袄裙▼团龙袍▼ 一品公服将蟒袍的袍料方案改为如图,这样更合理,可留出布料接口。
另外可以解释类似的十字形图案的服饰为什么非常费布料。
▲ 蟒袍展开▲ 蟒袍明代汉服(上图)与近代韩服(下图)之间的区别。
▲文官一品公服▲明:道袍、袄裙▲宋:襕衫、褙子▲唐:圆领衫、齐胸襦裙▲ 汉:玄端,曲裾▲汉服元素与现代时装结合——男款制服。
▲汉服元素与现代服装的结合——女式办公制服,相当于银行、保险公司、公务员等穿的制服,请忽略我设计后的违和感。
▲汉服元素与现代时装结合——通用学士服,直接套用去掉外摆的盘领袍,简单大气实用。
▲汉服元素与现代时装结合——男款校服,圆领右衽设计▲汉服元素与现代服装的结合——女式校服▲明制婚礼冠服▲中衣中裤▲ 交领袄裙▲ 袄裙透视▲ 袄裙展开▲ 袄裙细化分解▲ 交领襦裙▲ 对襟襦裙▲ 盘领袄▲ 半臂▲ 两种对襟半臂▲ 斜对襟褙子▲ 直对襟褙子▲ 齐胸襦裙▲ 裋褐▲深衣▲ 道袍(暗摆)▲ 直裰(分衩)▲ 直身(明摆)▲ 便服、常服、礼服袖长示意▲ Word里的排版截图▲ 曳撒▲ 圆领袄▲《图集》里的配图示例之马面裙,非裁剪图,只做形制说明▲ 大袄配马面▲ 女式盘领▲曲裾▲ 盘领官袍▲ 襕衫。
汉服结构工艺流程
汉服结构工艺流程汉服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造型美感。
汉服的结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裁剪、缝制、装饰、补饰等环节。
下面将以制作汉服中的代表性衣裳之一——襦裙为例,介绍汉服的结构工艺流程。
首先,制作汉服的第一步是裁剪。
裁剪是确定汉服的尺寸和形状的重要环节。
裁剪在纸样上测量出各个部分的尺寸,然后根据纸样将布料裁剪成相应的形状。
襦裙通常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部是襟、袖子和领口,下部是裙身,所以需要分别裁剪这两个部分。
接下来是缝制。
缝制是将裁剪好的布料按照设计要求拼缝起来的过程。
在汉服的制作中,使用的缝纫技巧主要是手工针线缝制。
这种缝纫技巧要求缝纫技师有熟练的手工技巧和精细的耐心。
缝制襦裙时,需要将上下两部分的布料从襟部开始缝合起来,然后逐渐向下缝制裙摆,最后完成整个襦裙的缝制。
缝制完成后,就进入了装饰的环节。
汉服的装饰是汉族服饰的独特特点之一,装饰的方式多种多样。
常见的装饰方式有绣花、刺绣、描金、锦绣等。
在襦裙上常见的装饰有胸前的绣花、裙身的描金等。
这些装饰不仅能让汉服更加美观,还能突出汉服的文化特色。
最后是补饰的环节。
补饰是将汉服的细节进行填充和修饰的过程。
在襦裙上,常见的补饰有腰带、衣领、纽扣等。
腰带的用途是固定襦裙的位置,增加束腰效果;衣领则是起到装饰和舒适的作用;纽扣则是固定襦裙前襟的一种方式。
综上所述,汉服的结构工艺流程包括裁剪、缝制、装饰和补饰。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工匠的精心制作和细致处理,才能制作出一件完美的汉服。
汉服的制作工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服饰的独特魅力和精湛工艺。
在今天社会的发展中,对于汉服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让汉服的魅力得以延续和发扬。
襦裙裁剪纸样
襦裙裁剪纸样这里贴的是襦裙的基本型裁法,其中襦为合身型的交领短襦,宽度以人的胸围大小为基准,长度仅过腰部而未及臀(如果是长度到臀部或超过臀部的,下摆需加宽而成圆弧形,就不是图(1)中的方形下摆了。
当然也可以继续采用这种剪裁法,但宽度须以臀围大小为基准,这样当襦束在裙内后,上身就会有太多多余的布量),裙为围合式半截长裙。
一、襦的裁法交领襦的常见裁法有两种。
因为交领的缘故,前襟会重叠一部份的布,一片布很难满足前襟布量的要求,因此,这两种常见的裁法都是由两片布来组成一件襦。
一种是后中破开法(如图(1)所示),两片布的缝合线在后背正中。
古画中常见人的衣服后背正中有一道明显的线,当是采用了这种裁剪方法;另一种是前襟补量法,即两片布的缝合线在右前襟,这种剪裁法的优点是缝合部位被左襟所掩盖,衣服表面看不出来。
这两种方法之外还有一种是通过调整肩袖部斜度来满足前襟重叠部位所需布量的剪裁方法,只需要一片布即够,不需要另外再裁开来,但因为我不是很了解这种方法,也就不详说了。
下面要介绍的是后中补量法(这是我经常用的方法,因为我觉得这种方法要更传统一些)。
步骤一:开剪前首先要掌握以下几个数据:胸围、肩袖长、背长、衣长、袖缘宽、领边宽、袖口止口、衣服下摆止口等。
胸围:指衣服的胸围而非人体的胸围。
它等于人体的净胸围+衣服松量。
把软尺水平状通过乳峰点的位置测得人体的净胸围(注意软尺要松紧适度),衣服松量由自己喜好决定,一般来说,松量4CM~6CM为紧身型(适合要求比较紧身的中衣或单穿的襦),8-10CM为合体型(可单穿或里面再加一两件衣服),14CM以上算是宽松型,但这是对一般厚度的布料而言的,如果是比较厚的冬天布料或者里面准备做夹棉,还要在各型的基础上视面料的厚度而加大松量。
如果不方便量,可以参考现代成人女子的净胸围尺寸:S型76CM,M型82CM,L型88CM,XL型96CM。
肩袖长:从脖子后隆起的那块颈椎(也称后颈点)量至手臂上你所想要做到的袖子位置上。
各种汉服款式剪裁图大全-资料
中 单 围 裳 披 鹤 氅
男子首服、足服
冠巾帽 鞋履袜
补充:领制划分
补充:袖制划分
『解说』袖制划分
漢服袖子比較長,按照明制分爲出手後回返至肘、出手後回返至肘不足 三寸、出手七寸三等。文物上統計,大概兩袖展開(包括衣寬)180cm 到240cm之間,當然也有更短或更長的。更長有超過三米的。短的則有 半臂,袖端在肘部和比甲,無袖。
漢服講求寬鬆,所以袼(腋部)應比較大,至少是一尺,但也不需要高 於上臂長度,也就是高度在50cm以内。
袖子的末端可以收袪,也可以敞開。袪的寬度至少容納兩手掌並起的寬 度(當然便裝窄袖不在此列)。收祛的方法可以是袖子漸漸用圓滑綫收 上來,也可以外形如同廣袖,只是縫合收口。
袖端的裝飾可以不緣邊,也可以緣邊。緣邊的寬度按照深衣為一寸半, 明制寬些,最寬到四寸。
汉服剪裁图大全
百里奚整理
男子汉服
仪服类:衣裳端服
朝服、祭服、玄端
周制玄端
明制玄端祭服 网友笑非绘制
『解说』端服
特徵是上衣和下裳分開,上衣至少長過臍下七寸,一般到膝蓋,最長不能到腳面。 《禮記》的《玉藻》篇,《儀禮》的《喪大記》有制度記載,《周禮》有服用記 載,漢先師鄭玄、唐先賢孔穎達、賈公彥註疏甚詳。文物上講,成都三星堆大立 人、故宮博物院藏西周玉人、湖南曾侯乙墓編鐘鍾業上的銅人算是比較典型的。 在禮服上,衣裳制出了戰亂或被佔領時期的短暫缺席,從商代一直延續到明朝, 由大裘冕、袞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加上爵弁及後來的梁冠,構成了持 續兩千餘年的肌膚體系。而大朝會的朝服也基本採用衣裳制。對衣裳制禮服的研 究載于歷朝禮志,是幾乎所有大儒顯宦都探討過的服制。尤其在周朝燕居使用的 玄端,除了畫作上表現的歷代文人(比如所有的孔子像)外,到了明朝嘉靖年間, 由世宗主持,閣臣張璁定制,正式成爲官員燕居服,稍后又普及爲學者專用的儒 服……在利馬竇的中國札記裏,我們就可以找到對他的準確描述。大家如果感興 趣,也可以參看王普、戴震、任大椿等人的考據文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襦裙裁剪纸样这里贴的是襦裙的基本型裁法,其中襦为合身型的交领短襦,宽度以人的胸围大小为基准,长度仅过腰部而未及臀(如果是长度到臀部或超过臀部的,下摆需加宽而成圆弧形,就不是图(1)中的方形下摆了。
当然也可以继续采用这种剪裁法,但宽度须以臀围大小为基准,这样当襦束在裙内后,上身就会有太多多余的布量),裙为围合式半截长裙。
一、襦的裁法交领襦的常见裁法有两种。
因为交领的缘故,前襟会重叠一部份的布,一片布很难满足前襟布量的要求,因此,这两种常见的裁法都是由两片布来组成一件襦。
一种是后中破开法(如图(1)所示),两片布的缝合线在后背正中。
古画中常见人的衣服后背正中有一道明显的线,当是采用了这种裁剪方法;另一种是前襟补量法,即两片布的缝合线在右前襟,这种剪裁法的优点是缝合部位被左襟所掩盖,衣服表面看不出来。
这两种方法之外还有一种是通过调整肩袖部斜度来满足前襟重叠部位所需布量的剪裁方法,只需要一片布即够,不需要另外再裁开来,但因为我不是很了解这种方法,也就不详说了。
下面要介绍的是后中补量法(这是我经常用的方法,因为我觉得这种方法要更传统一些)。
步骤一:开剪前首先要掌握以下几个数据:胸围、肩袖长、背长、衣长、袖缘宽、领边宽、袖口止口、衣服下摆止口等。
胸围:指衣服的胸围而非人体的胸围。
它等于人体的净胸围+衣服松量。
把软尺水平状通过乳峰点的位置测得人体的净胸围(注意软尺要松紧适度),衣服松量由自己喜好决定,一般来说,松量4CM~6CM为紧身型(适合要求比较紧身的中衣或单穿的襦),8-10CM为合体型(可单穿或里面再加一两件衣服),14CM以上算是宽松型,但这是对一般厚度的布料而言的,如果是比较厚的冬天布料或者里面准备做夹棉,还要在各型的基础上视面料的厚度而加大松量。
如果不方便量,可以参考现代成人女子的净胸围尺寸:S型76CM,M型82CM,L型88CM,XL型96CM。
肩袖长:从脖子后隆起的那块颈椎(也称后颈点)量至手臂上你所想要做到的袖子位置上。
肩袖长里面还包含了袖缘的宽度。
长袖可量到手指尖(如果考虑到汉服袖长回肘的说法,可以做得更长一些),短袖除非想做半臂,否则建议最短只做到小臂中部,因为汉女服的讲究是不露手,现代虽然可放宽些标准,但太短了也不雅观。
现代参考尺寸(只到小臂与手掌的交界处):S型59CM,M型61.5~63.5CM,L型63~64CM,XL型64.5CM。
背长:从后颈点量到腰部最细处。
现代参考尺寸:S型36.5~37.5CM,M型38~39.5CM,L 型38~40CM,XL型39CM。
衣长:可以直接量,是从后颈点量到腰部以下你所想要的位置上,但不要到臀部最宽的地方(因为这是短襦)。
如果不想量,也可以用背长加,一般背长加上5~14CM都可以。
袖缘宽:随个人喜好自定。
至于是否要袖缘,一般来说,窄袖可无缘,大袖须有缘,中袖则有无缘自定。
领边宽:随个人喜好自定。
但注意其宽窄比例要与人的脸型与身材配合,不可太夸张。
如瘦小的人则不宜做太宽的领边。
袖口止口:止口(又叫缝份)是用于接合布料的量。
如果有袖缘,止口1CM即可,如果无袖缘,那么要留2~3CM。
下摆止口:2~3CM。
步骤二:开格,剪出一块方形的布料或纸样(图(2))。
如果是比较不容易变形的布料如棉、呢等,可以直接在布料上操作,如果是容易变形的布料如雪纺真丝之类,最好先做纸样。
开格的大小为:长=1/4胸围+肩袖长-袖缘宽+袖口止口;宽=(衣长+下摆止口)×2开格后在布料(纸样)上画出以下几条辅助线,辅助线的位置如图(2),说明如下:肩袖线:是襦前后部分的中分线(或者说对折线)1/4胸围线:这条线可确定后背正中的位置1/2胸围线:这条线确定衣服的宽度背长线:确定腰的位置胸围线:这条线通过胸部但并非通过乳峰点,可表示袖窿(袖子与衣身的交界线)深度的位置,距肩袖线的垂直距离为:净胸围/6+7CM步骤三:画出衣身与袖子下方的线、后中线、领口线、左前襟线(图(3))。
衣身与袖子下方的线:如图所示。
袖子下方的线与衣身的交界处宜在胸围线与背长线之间,如果在胸围线之上,则袖窿过窄,如在背长线之下,则袖窿过宽。
这条线决定袖子的形状,图中仅为示范,至于是窄袖还是大袖、琵琶袖、直袖之类的,由个人选取的款式决定这条线的画法。
须注意的是袖口下方最好是直角,以方便袖子前后片的拼接。
后中线:后背正中的线。
把图2中的辅助线变为实线即可。
领口线:画法如图。
AB长度=后领横+(领边宽-N)+M,其中后领横=1/4颈围=净胸围/20+2.9CM;M为领边离脖子的宽度,M越大领口越大;N的大小为0CM~领缘的宽度,在M为0的前提下,它决定着领边的角度,理论上,当N为0时,领边刚好到颈侧,当N等于领边的宽度时,领边则立起来包住颈部。
但是,AB长度<1/2大肩宽(大肩宽是左右肩峰点的长度,测量时要通过后颈点)。
后领深=1/3后领横。
领口线与后中线的交界处须为直角,然后画圆顺的弧线经B点到C点。
图中C点为胸围线到背长线间的左边线上的任一点,但最高不能超过袖子下方的线与衣身的交界点,最低不宜低于背长线。
B点到C点的弧线弧度不能太大,弧度最大处离BC的直线最好不要超过1~1.5CM。
注意一整条线都要圆顺流畅。
左前襟线:在BC弧线上作垂直线到下摆线上,垂直线离最左边线的距离约为2~6CM(如果距离太大,两侧的衣缝会被拉得变形,如果太小,就不能靠衣襟的系带来调节领口的大小与衣身的松紧)。
步骤四:把布料(纸样)沿肩袖线对折,画出袖子下方与衣身的止口(1CM)(如图(4)),然后把袖子下方线与衣身线剪出来(图中阴影部分的外侧线)步骤五:剪出衣片。
把对折的布料(纸样)打开,画出后中线、领口线与左前襟线的止口(1CM),然后沿止口线外侧剪开(如图(5)。
图中箭头表示与布料边沿平行的经纱方向。
步骤六:画出第二块衣片。
把图(5)中的布料(纸样)反过来,覆在另一块布料上,照这块衣片的形状剪出第二块衣片。
步骤七:剪出领边与袖缘(图略)。
领边的长=图(3)中领口线的长度×2,领边的宽=(做好后款式所需的宽度+止口1CM)×2。
袖缘的长=袖口长度+止口2CM,袖缘的宽=(做好后款式所需的宽度+止口1CM)×2襦的剪裁完成。
二、裙的裁法汉服传统的裙是围合式的裙子,裙由数幅裙片拼成,上接裙腰。
裙腰两侧有系带(如图(6)。
裙片的数目不固定,因为古代布幅窄,裙片的数目越多,裙围与裙摆的幅度才会越大。
汉代裙式仅四幅,唐代一般为六幅,宋代裙幅多在六幅以上,明末多用八幅、十幅。
现代的布幅宽,可以增大裙片的面积而减少裙片的数目,现代围合式裙子的裙片数一般为3~4片,但从传统的继承上来说,做汉式裙最好还是采用传统的裙片数,如6、8、10、12片等。
1.jpg (28.49 KB)下面介绍裙片的裁法。
这里介绍的裙片裁法为剪开法(借鉴现代裁剪法,非传统方法,个人觉得这种方法比较方便),须做纸样,不能直接用布料裁。
步骤一:开剪前先掌握以下数据:腰围(或上胸围/下胸围)、裙围、裙长。
腰围(或上胸围/下胸围):需要哪一个数据视基本款式而定。
裙的穿法有胸上束、胸下束、束腰。
应根据穿法的不同量出上胸围、下胸围、腰围的数据。
裙围:=腰围(或上胸围/下胸围)×1.5~2倍+褶量+裙左右侧增加的止口量(2~4CM)。
其中倍数根据个人的行走习惯和布料的重量决定,走路时步伐越大,裙围的倍数就要越大,布料的垂感越好,手感越重,裙围的倍数则可略小些,但不能小于1.5倍,否则有会有走光的危险。
褶量大小决定裙子褶裥的数量与大小,褶裥的方法有百褶、抽褶等,这里不详述。
但要注意褶的数量与大小要根据布料的厚薄与人的体型来决定,因为褶裥会增加裙上部的体积感,所以厚的布料不宜做太多太大的褶,体型比较丰满的人也要注意只做适量的褶裥(适量的褶裥可以起到掩饰体形的作用,不过若布料较硬并且裙下摆较大能形成较多的波浪,也可不要褶裥)。
裙长:由款式决定。
但裙长下方须到脚踝处,若裙长过短,露出袜口或小腿都是不雅观的。
步骤二:开格并剪好。
开格大小如图(7)。
开格后在纸样上画出垂直的辅助线,数量2、4条不限,最好以格子中线为准两边对称距离画辅助线(如图(8))。
步骤三:放摆(如图(9))。
沿格中的辅助线剪开,最上方留一丝连着不要剪断,然后覆在另一张较大的纸上,用大头针之类定住中间的一片,把其余几片按相同的距离展开,展开的距离越大,裙片上方的弯曲度就越大,做成的裙子裙下摆也就越大,同时下摆起的波浪度也越大。
这里也要根据布料的厚度、硬度来决定摆量的大小,布料越厚越硬,放的摆量就要适量,否则做出来裙下部的体积会过于庞大。
步骤四:沿上层放好的纸样外沿,在下层的纸上画出裙片的轮廓线(如图(10)。
注意裙片上方与下方的弧线都要画得圆顺,同时四个角要保持直角。
步骤五:画好裙片的止口,裙片上方、两边都是1CM,下摆处为2~3CM,打好经纱方向线(如图(11)),剪出来(图(12)),裙片纸样的做法完成。
一般来说裙片的经线方向是与地面垂直的,也有经纱方向与地面成斜角的做法,这种做法可以形成比较柔和的波浪,但不宜用于太容易变形的布料以及会破坏花纹的布料。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步骤六:用纸样在布料上裁出所需的裙片数。
裁完后注意再用纸样对照一下,因为裙片的边是斜线,容易拉长变形,所以需要再对照一下原样,把因拉伸而长出来的部份剪掉。
步骤七:裁出裙腰。
裙腰长度=裙围-褶量-裙左右侧增加的止口量(2~4CM)+止口量(2CM)。
裙腰的宽度自定。
注意当裙腰的宽度增加到一定量时,裙腰也可像宽腰带一样,起到修正腰形的作用(最好裙腰采用比襦和裙片颜色略浅的布料)。
但裙腰的宽度不宜大于腰与人体胸前肋骨最下方之间的距离(除非特别设计的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