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数学动点的函数图像(含详细答案)

合集下载

中考数学之一次函数中的动点问题与实际问题(解析版)

中考数学之一次函数中的动点问题与实际问题(解析版)

专题一次函数中的动点问题与实际问题【例题精讲】题型一、角度问题例1. 【2019·莆田市期末】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经过点C(a,a),且交x轴于点A(m,0),交y轴于点B(0,n),且m,n满足√m−6+(n-12)2=0.(1)求直线AB的解析式及C点坐标;(2)过点C作CD⊥AB交x轴于点D,请在图1中画出图形,并求D点的坐标;(3)如图2,点E(0,-2),点P为射线AB上一点,且∠CEP=45°,求点P的坐标.【答案】见解析.【解析】解:(1)∵√m−6+(n-12)2=0,∴m=6,n=12,∴A(6,0),B(0,12),设直线AB解析式为y=kx+b,则:b=12,6k+b=0,解得:k=-2,b=12,∴直线AB解析式为y=-2x+12,∵直线AB点C(a,a),∴a=-2a+12,∴a=4,∴点C坐标(4,4).(2)过点C作CD⊥AB交x轴于点D,如图所示,设直线CD解析式为y=12x+n,边点C(4,4)代入得到n=2,即直线CD解析式为y=12x+2,∴点D坐标(-4,0).(3)如图,过点C作CF⊥CE交直线EP于点F,∵∠CEF=45°,∴CE=CF,过C 作x 轴垂线l ,分别过F 、E 作FM ⊥l ,EN ⊥l ,则△FMC ≌△CNE ,则FM =CN =6,CM =EN =4,即F 点坐标为(-2,8),由E (0,-2),得直线EF 的解析式为:52y x =--联立52y x =--,y =-2x +12,得:x =143-,y =643-, 即点P 坐标为:(143-,643-). 题型二、面积问题例1. 【2019·高密市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点A (﹣2,6),且与x 轴相交于点B ,与正比例函数y =3x 的图象相交于点C ,点C 的横坐标为1.(1)求k 、b 的值;(2)请直接写出不等式kx +b ﹣3x >0的解集.(3)若点D 在y 轴上,且满足S ⊥BCD =2S ⊥BOC ,求点D 的坐标.【答案】见解析.【解析】解:(1)当x =1时,y =3x =3,⊥点C 的坐标为(1,3).将A (﹣2,6)、C (1,3)代入y =kx +b ,得:263k b k b -+=⎧⎨+=⎩, 解得:14k b =-⎧⎨=⎩;(2)由kx+b﹣3x>0,得:kx+b>3x,⊥点C的横坐标为1,⊥x<1;(3)在y=﹣x+4中,当y=0时,x=4;x=0时,y=4,⊥点B的坐标为(4,0),直线AB与y轴交点为:F(0,4).过点C作CE⊥y轴于E,则E(0,3),⊥S⊥BCD=2S⊥BOC,⊥S⊥BDF-S⊥CDF=2S⊥BOC,即12×DF×OB-12×DF×CE=2×12×OE×OB,1 2×DF×4-12×DF×1=2×12×3×4,解得:DF=8,⊥F(0,4),⊥D(0,﹣4)或D(0,12).例2. 【2019·成都市期末】如图,已知直线y=kx+4(k≠0)经过点(-1,3),交x轴于点A,y轴于点B,F 为线段AB的中点,动点C从原点出发,以每秒1个位长度的速度沿y轴正方向运动,连接FC,过点F作直线FC的垂线交x轴于点D,设点C的运动时间为t秒.(1)当0<t<4时,求证:FC=FD;(2)连接CD,若⊥FDC的面积为S,求出S与t的函数关系式;(3)在运动过程中,直线CF交x轴的负半轴于点G,11OC OG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这个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答案】见解析.【解析】解:(1)证明:连接OF,⊥直线y=kx+4经过点(-1,3),⊥-k+4=3,解得:k=1,即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4,当y=0时,x=-4;当x=0时,y=4;⊥A(-4,0),B(0,4),⊥OA=OB=4,⊥⊥AOB=90°,⊥⊥A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BF=45°,⊥F为线段AB的中点,⊥OF=12AB=BF,OF⊥AB,⊥DOF=12⊥AOB=45°=⊥CBF,⊥⊥OFB=90°,⊥DF ⊥CF ,⊥⊥DFC =90°,⊥⊥OFD =⊥BFC ,⊥⊥BCF ⊥⊥ODF (ASA ),⊥FC =FD ;(2)解:⊥当0<t <4时,连接OF ,由题意得:OC =t ,BC =4-t ,由(1)得:⊥BCF ⊥⊥ODF ,⊥BC =OD =4-t ,⊥CD 2=OD 2+OC 2=(4-t )2+t 2=2t 2-8t +16,⊥FC =FD ,⊥DFC =90°,⊥⊥FD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FC 2=12CD 2,⊥S =12FC 2 =12×12CD 2 =21242t t -+;⊥当t ≥4时,连接OF ,由题意得:OC =t ,BC =t -4,由(1)得:⊥BCF ⊥⊥ODF ,⊥BC =OD =t -4,⊥CD 2=OD 2+OC 2=(t -4)2+t 2=2t 2-8t +16,⊥S =21242t t -+;综上所述,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为S =21242t t -+;(3)解:11OC OG +为定值12;理由如下:⊥当0<t <4时,当设直线CF 的解析式为:y =mx +t ,⊥A (-4,0),B (0,4),F 为线段AB 的中点,⊥F (-2,2),把点F (-2,2)代入y =mx +t 得:-2m +t =2,解得:m =12(t -2),⊥直线CF的解析式为:y=12(t-2)x+t,当y=0时,x=22tt-,即G(22tt-,0),⊥OG=22tt-,⊥11OC OG+=122tt t-+=12;⊥当t≥4时,同⊥得:11OC OG+=122tt t-+=12;综上所述,11OC OG+为定值12.题型三、复杂实际问题例1. 【2019·泉州市晋江区期中】某学校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活动,“喜洋洋”代表队设计了一个遥控车沿直线轨道A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模型.甲、乙两车同时分别从A,B两处出发,沿轨道到达C处,B在AC上,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1.5倍,设t(分)后甲、乙两遥控车与B处的距离分别为d1,d2,则d1,d2与t的函数关系如图,试根据图象解决下列问题:(1)填空:乙的速度v2=米/分;(2)写出d1与t的函数关系式:(3)若甲、乙两遥控车的距离超过10米时信号不会产生相互干扰,试探求什么时间两遥控车的信号不会产生相互干扰?【答案】(1)40;(2)(3)见解析.【解析】解:(1)乙的速度v2=120÷3=40(米/分),故答案为:40;(2)v1=1.5v2=1.5×40=60(米/分),60÷60=1(分钟),a=1,d1=()() 606001 606013t tt t-+≤<⎧⎨-≤≤⎩;(3)d2=40t,⊥当0≤t<1时,d2+d1>10,即:﹣60t+60+40t>10,解得:0≤t<2.5,⊥当0≤t<1时,两遥控车的信号不会产生相互干扰;⊥当1≤t≤3时,d2﹣d1>10,即40t﹣(60t﹣60)>10,当1≤t<52时,两遥控车的信号不会产生相互干扰;综上所述:当0≤t<2.5时,两遥控车的信号不会产生相互干扰.【刻意练习】1. 【2019·乐亭县期末】如图1,四边形ABCD中,AB⊥CD,⊥B=90°,AC=AD.动点P从点B出发沿折线B-A-D-C方向以1单位/秒的速度匀速运动,在整个运动过程中,⊥BCP的面积S与运动时间t(秒)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AD等于()A.5B.√34C.8D.2√3【答案】B.【解析】解:当t=3时,点P到达A处,即AB=3;过点A 作AE ⊥CD 交CD 于点E ,则四边形ABCE 为矩形, ⊥AC =AD ,⊥DE =CE =12CD , 当S =15时,点P 到达点D 处,则15=12CD •BC , 15=12(2AB )•BC 3×BC =15,则BC =5,由勾股定理得AD =AC =√34,故答案为:B .2. 【2019·卢龙县期末】如图,直线y 1=2x -2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A ,直线y 2=-2x +6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B ,两者相交于点C .(1)方程组{2x −y =2,2x +y =6的解是______; (2)当y 1>0与y 2>0同时成立时,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3)求⊥ABC 的面积;(4)在直线y 1=2x -2的图象上存在异于点C 的另一点P ,使得⊥ABC 与⊥ABP 的面积相等,请求出点P 的坐标.【答案】(1){x =2y =2 ;(2)1<x <3;(3)(4)见解析.【解析】解:(1)如图所示:方程组{2x −y =2,2x +y =6的解为:{x =2y =2;故答案为:{x =2y =2;(2)如图所示:当y 1>0与y 2>0同时成立时, x 取何值范围是:1<x <3; 故答案为:1<x <3;(3)令x =0,则y 1=-2,y 2=6, ⊥A (0,-2),B (0,6). ⊥AB =8. ⊥S ⊥ABC =12×8×2=8; (4)令P (x 0,2x 0-2),则S ⊥ABP =12×8×|x 0|=8, ⊥x 0=±2. ⊥点P 异于点C , ⊥x 0=-2,2x 0-2=-6. ⊥P (-2,-6).3. 【2019·莆田市期末】某土特产公司组织20辆汽车装运甲、乙、丙三种土特产共120吨去外地销售.按计划20辆车都要装运,每辆汽车只能装运同一种土特产,且必须装满,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1)设装运甲种土特产的车辆数为x,装运乙种土特产的车辆数为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装运每种土特产的车辆都不少于3辆,那么车辆的安排方案有几种并写出每种安排方案.(3)若要使此次销售获利最大,应采用(2)中哪种安排方案?并求出最大利润的值.【答案】见解析.【解析】解:(1)⊥8x+6y+5(20-x-y)=120,⊥y=20-3x,⊥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20-3x.(2)由x≥3,y=20-3x≥3,即20-3x≥3,可得3≤x≤253,⊥x为正整数,⊥x=3,4,5.故车辆的安排有三种方案,即:方案一:甲种3辆乙种11辆丙种6辆;方案二:甲种4辆乙种8辆丙种8辆;方案三:甲种5辆乙种5辆丙种10辆.(3)设此次销售利润为W百元,W=8x×12+6(20-3x)×16+5[20-x-(20-3x)] ×10=-92x+1920,⊥W随x的增大而减小,x=3,4,5,当x=3时,W最大=1644 百元.4. 【问题情境】已知矩形的面积为一定值1,当该矩形的一组邻边分别为多少时,它的周长最小?最小值是多少?【数学模型】设该矩形的一边长为x,周长为L,则L与x的函数表达式为.【探索研究】小彬借鉴以前研究函数的经验,先探索函数y=x+1x的图象性质.(1)结合问题情境,函数y=x+1x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如表是y与x的几组对应值.x (1)41312123m…y (1)443132122212313144…⊥直接写出m的值;⊥画出该函数图象,结合图象,得出当x=时,y有最小值,y的最小值为;【解决问题】(2)直接写出“问题情境”中问题的结论.【答案】见解析.【解析】解:【数学模型】L与x的函数表达式为:L=2(x+1x );【探索研究】(1)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当y=144时,x=4,⊥m的值为4;⊥当0<x<1时,y随x增大而减小;当x>1时,y随x增大而增大;当x=1时函数y=x+1x(x>0)的最小值为2;故答案为:L=2(x+1x);x>0;1,2;(2)当邻边分别为1和1时,它的周长最小,最小值是4.5. 【2018·辽阳市期末】为了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某校成立了足球社团,计划购买10个足球和若干件(不少于10件)对抗训练背心.甲、乙两家体育用品商店出售同样的足球和对抗训练背心,足球每个定价120元,对抗训练背心每件15元,现两家商店搞促销活动,甲店:每买一个足球赠送一件对抗训练背心;乙店:按定价的九折优惠.(1)设购买对抗训练背心x件,在甲商店付款为y甲元,在乙商店付款为y乙元,分别写出y甲,y乙与x的关系式;(2)就对抗训练背心的件数讨论去哪家商店买合算?【答案】见解析.【解析】解:(1)y甲=120×10+15(x﹣10)=1050+15x(x≥10);y乙=120×0.9×10+15×0.9x=13.5x+1080(x≥10);(2)y甲=y乙时,1050+15x=13.5x+1080,解得x=20,即当x=20时,到两店一样合算;y甲>y乙时,1050+15x>13.5x+1080,解得x>20,即当x>20时,到乙店合算;y甲<y乙时,1050+15x<13.5x+1080,x≥4,解得10≤x<20,即当10≤x<20时,到甲店合算.6. 【2019·乐亭县期末】小明骑电动车从甲地去乙地,而小刚骑自行车从乙地去甲地,两人同时出发走相同的路线;设小刚行驶的时间为x(h),两人之间的距离为y(km),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0).根据图象进行探究:点B的坐标为(13(1)两地之间的距离为______km;(2)请解释图中点B的实际意义;(3)求两人的速度分别是每小时多少km?(4)直接写出点C的坐标______.【答案】见解析.【解析】解:(1)实际距离是9千米,故答案为:9;(2)点B表示两人相遇.(3)两人的速度和为:9÷13=27 千米/小时=0.45千米/分钟,小刚的速度为:9÷1=9千米/小时=0.15千米/分钟,小明的速度=0.45-0.15=0.3千米/分钟;(4)两人相遇时用时:9÷(9+18)=13,即B(13,0)BC段用时为:9÷18-13=16,此时两人相距:(9+18)×16=4.5,所以C(12,4.5).故答案为:(12,4.5).7. 【2019·宜城市期末】某公司开发处一款新的节能产品,该产品的成本价为6元/件,该产品在正式投放市场前通过代销点进行了为期一个月(30天)的试销售,售价为10元/件,工作人员对销售情况进行了跟踪记录,并将记录情况绘制成图象,图中的折线ABC表示日销售量y(件)与销售时间x(天)之间的函数关系.(1)求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2)若该节能产品的日销售利润为w(元),求w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出日销售利润不超过1040元的天数共有多少天?(3)若5≤x≤17,直接写出第几天的日销售利润最大,最大日销售利润是多少元(不用说理)【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1)当1≤x ≤10时,设AB 的解析式为:y =kx +b , 把A (1,300),B (10,120)代入得: {k +b =30010k +b =120, 解得:{k =−20b =320,即:y =-20x +320(1≤x ≤10),当10<x ≤30时,同理可得:y =14x -20, 综上所述,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2032011014201030x x y x x -+≤≤⎧=⎨-<≤⎩ (2)当1≤x ≤10时,w =(10-6)(-20x +320)=-80x +1280, -80x +1280≤1040,解得:x ≥3, 即3≤x ≤10,日销售利润不超过1040元的天数一共8天; 当10<x ≤30时,w =(10-6)(14x -20)=56x -80, 56x -80≤1040, 即10<x ≤20,⊥日销售利润不超过1040元的天数共10天;综上所述,日销售利润不超过1040元的天数共有18天;(3)由(2)知,当5≤x ≤10时,w =-80x +1280,当x =5时,w 取最大值,-80×5+1280=880, 当10<x ≤17时,w =56x -80,当x =17时,w 取最大值,56×17-80=872, ⊥880>872,⊥第5天的日销售利润最大,最大日销售利润是880元.8. 【2019·成都月考】一手机经销商计划购进某品牌的A 型、B 型、C 型三款手机共60部,每款手机至少要购进8部,且恰好用完购机款61000元.设购进A 型手机x 部,B 型手机y 部.三款手机的进价和预售价如下表:(1)用含x ,y 的式子表示购进C 型手机的部数; (2)求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假设所购进手机全部售出,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该手机经销商在购销这批手机过程中需另外支出各种费用共1500元.⊥求出预估利润P (元)与x (部)的函数关系式;(注:预估利润P =预售总额-购机款-各种费用) ⊥求出预估利润的最大值,并写出此时购进三款手机各多少部.【答案】见解析. 【解析】 解:(1)60-x -y ;(2)由题意,得:900x +1200y+1100(60-x -y )=61000, 即,y =2x -50. (3)⊥由题意,得:P =1200x +1600y +1300(60-x -y )-61000-1500, 即,P =500x +500.⊥购进C 型手机部数为:60-x -y =110-3x ,根据题意,得:8250811038x x x ≥⎧⎪-≥⎨⎪-≥⎩,解得:29≤x≤34,⊥x为整数,k=500>0,⊥P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34时,P有最大值,最大值为17500元,此时购进A型手机34部,B型手机18部,C型手机8部.9. 【2018·北师大附中期中】已知:如图,⊥MON=90°,在⊥ABC中,⊥C=90°,AC=3cm,BC=4cm,将⊥ABC 的两个顶点A、B放在射线OM和ON上移动,作CD⊥ON于点D,记OA=x(当点O与A重合时,x的值为0),CD=y,小明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y随自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通过取点、画图、计算、测量等方法,得到了x与y的几组值,如下表(补全表格)(说明:补全表格时相关数值保留一位小数)(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出以补全后的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2019年安徽中考数学试卷分析(含word版试卷及答案)

2019年安徽中考数学试卷分析(含word版试卷及答案)

2019安徽中考数学试卷分析一、试卷结构和难度较前两年有所变化试卷对于一些知识点的考查方式和分值较前两年有所变化,比如:对于圆的考查以往一般以选择或填空呈现,今年将圆与三角形结合起来,以10分的解答题出现,综合性较以往有所提高;统计问题前几年一直作为解答题,占据10或12分的分值,今年把统计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简单的考查,把概率作为12分的问题进行考查,且不仅考查了学生联系实际的想象能力,而且题目摒弃常规的解答和思考方式,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另外,往年一直把对于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综合考查作为压轴问题,今年将它们与正多边形结合起来,以14分的问题分步考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二、试卷考查重点分析1、试题注重学生数学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

全卷考查学生数学实际应用的有六道试题(第5 、11 、12 、18 、20、21题),约占总分的1/3 。

这些题目涉及工农业、信息产业、交通、环境保护、正确决策等方面,具有时代气息。

这些问题都要求学生能从问题中读出必要的数学信息,并从数学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2、试题具有一定创新性与操作性,全面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

试卷第8、14、18、21、22、23题等都具有探究性,需要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猜测、推理”等思维活动分析并解决问题。

其中第22题是一个“新概念题”,题目定义了一个“同簇二次函数”的概念,然后以这个概念展开两个问题,题目很新颖,其中第(2)问学生感觉有些难度,需要较好的计算能力和丰富的解题经验。

第23题(压轴题)要求学生能将多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进行研究,体现了“化归”的数学思想;同时要求学生能够合理运用图形变换,正确添加辅助线,体现出学生的创新思维。

启示:1、关注学生思考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思维水平。

今年试卷第9、10、14、21、23题都对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思维深度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平常在练习过程中一定要关注思考方法,切忌缺乏思考只追求答案的题海练习。

2019年中考数学《动点构成的相似问题》专题复习(含答案)

2019年中考数学《动点构成的相似问题》专题复习(含答案)

动点构成的相似问题:1、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AE=EB ,线段MN 的两端点分别在CB 、CD 上滑动,且MN=1,当CM 为何值时△AED 与以M 、N 、C 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E NM CB DA2、如图,矩形ABCD 中,E 为BC 上一点,DF⊥AE 于F.(1)ΔABE 与ΔADF 相似吗?请说明理由.(2)若AB=6,AD=12,BE=8,求DF 的长。

3、如图,△ABC 中,AB=6 cm ,AC=12 cm ,动点D 从点A 出发到点B 止.动点E 从点C出发到点A 止.点D 运动的速度为1 cm /s ,点E 运动的速度为2 cm /s .如果两点同时运动,那么以点A 、D 、E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时.运动的时间是多少?4、如图,△ABC 中,∠C=90°,AC=3cm,BC=4cm,动点P 从点B 出发以2cm/s 的速度向点C 移动,动点Q 从C 出发以1cm/s 的速度向点A 移动,如果动点P 、Q 同时出发,要使△CPQ 与△CBA 相似,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秒?5、已知:Rt△OAB 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P(3,4)为OB 的中点,点C 为折线OAB 上的动点,线段PC 把Rt△O AB 分割成两部分.问:点C 在什么位置时,分割得到的三角形与Rt△OAB 相似?(注:在图上画出所有符合要求的线段PC ,并求出相应的点C 的坐标).6、如图,已知△ABC 是边长为6cm 的等边三角形,动点P 、Q 同时从A 、B 两点出发,分别沿AB 、BC 匀速运动,其中点P 运动的速度是1cm/s ,点Q 运动的速度是2cm/s ,当点Q 到达点C 时,P 、Q 两点都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s ),解答下列问题:(1)当t =2时,判断△BPQ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设△BPQ 的面积为S (cm 2),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3)作QR//BA 交AC 于点R ,连结PR ,当t 为何值时,△APR∽△PRQ?7、如图,直线n x y +-=2(n >0)与轴轴、y x 分别交于点B A 、,16=∆OAB S ,抛物线)0(2≠+=a bx ax y 经过点A ,顶点M 在直线n x y +-=2上.(1)求n 的值;(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如果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N ,那么在对称轴上找一点P ,使得OPN ∆和AMN ∆相似,求点P 的坐标.2019-2020学年数学中考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如果解关于x 的分式方程2122m x x x -=--时出现增根,那么m 的值为 A .-2B .2C .4D .-4 2.13的倒数是( ) A.13B.3C.3-D.13- 3.如图是二次函数y =ax 2+bx+c 图象的一部分,图象过点A(﹣5,0),对称轴为直线x =﹣2,给出四个结论:①abc >0;②4a+b =0;③若点B(﹣3,y 1)、C(﹣4,y 2)为函数图象上的两点,则y 2<y 1;④a+b+c =0.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1B.2C.3D.44.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是( )A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B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C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D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是BC 的中点,且∠AEC =∠DCE ,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BF=12DFB .S △AFD =2S △EFBC .四边形AECD 是等腰梯形 D .∠AEB =∠ADC6.如图,以正方形ABCD 的AB 边为直径作半圆O ,过点C 作直线切半圆于点E ,交AD 边于点F ,则sin ∠FCD =( )A .34 B .35 C .45 D .7.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D在⊙O上,且点C、D在AB的异侧,连接AD、BD、OD、OC,若∠ABD =15°,且AD∥OC,则∠BOC的度数为( )A.120°B.105°C.100°D.110°8.若点A(a+1,b﹣2)在第二象限,则点B(﹣a,1﹣b)在()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y=与y轴交于点B1,以OB1为一边在OB1右侧作等边三角形A1OB1,过点A1作A1B2平行于y轴,交直线l于点B2,以A1B2为一边在A1B2右侧作等边三角形A2A1B2,过点A2作A2B3平行于y轴,交直线l于点B3,以A2B3为一边在A2B3右侧作等边三角形A3A2B3,……则点A2019的纵坐标是()A. B. C. D.10.从长度分别为2,4,6,8的四条线段中任选三条作边,能构成三角形的概率为()A.12B.13C.14D.1511.某校规定学生的学期数学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平时学习成绩占30%,期末卷面成绩占70%,小明的两项成绩(百分制)依次是80分,90分,则小明这学期的数学成绩是()A.83分B.86分C.87分D.92.4分12.如果方程x2﹣8x+15=0的两个根分别是Rt△ABC的两条边,△ABC最小的角为A,那么tanA的值为()A.34B.35C.45D.34或35二、填空题13.如图,正方形ABCD的顶点A、D分别在x轴、y轴上,∠ADO=30°,OA=2,反比例函y=kx经过CD的中点M,那么k=_____.14.《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成就的杰出代表作,书中记载:“今有圆材埋壁中,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1寸,锯道长1尺,问经几何?“其意思为:“如图,今有一圆形木材埋在墙壁中,不知其大小用锯子去锯这个木材,锯口深1寸(即DE =1寸),锯道长1尺(即弦AB =1尺),问这块圆形木材的直径是多少?”该问题的答案是_____(注:1尺=10寸)15.已知不等式组1x x a >⎧⎨<⎩无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6.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x 2﹣3x+m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m =_____.17.把代数式3244a a a -+分解因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阅读理解:已知两点1122,,()(),M x y N x y ,则线段MN 的中点(),K x y 的坐标公式为:122x x x +=,122y y y +=.如图,已知点O 为坐标原点,点()30A -,,O e 经过点A ,点B 为弦PA 的中点.若点(),P a b ,则有,a b 满足等式:229a b +=.设(),B m n ,则,m n 满足的等式是( )A .229m n +=B .223922m n -⎛⎫⎛⎫+= ⎪ ⎪⎝⎭⎝⎭ C .()()222323m n ++= D .()222349m n ++= 2.如图的五个半圆,邻近的两半圆相切,两只小虫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从A 点到B 点,甲虫沿大半圆弧ACB 路线爬行,乙虫沿小半圆弧ADA 1、A 1EA 2、A 2FA 3、A 3GB 路线爬行,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甲先到B 点 B .乙先到B 点C .甲、乙同时到B 点D .无法确定3.老师设计了接力游戏,用合作的方式完成分式化简,规则是:每人只能看到前一人给的式子,并进行一步计算,再将结果传递给下一人,最后完成化简.过程如图所示:接力中,自己负责的一步出现错误的是( )A .只有乙B .甲和丁C .乙和丙D .乙和丁4.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 .12B .15C .12或15D .185.如图,长宽高分别为2,1,1的长方体木块上有一只小虫从顶点A出发沿着长方体的外表面爬到顶点B,则它爬行的最短路程是()A.10B .5C .22D.36.我们将在直角坐标系中圆心坐标和半径均为整数的圆称为“整圆”.如图,直线l:y=kx+43与x轴、y轴分别交于A 、B,∠OAB=30°,点P在x轴上,⊙P与l相切,当P 在线段OA上运动时,使得⊙P成为整圆的点P个数是()A.6B.8C.10D.127.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若AC=5,BC=2,则sin∠ACD的值为()A.5B.25C.5D.238.不等式组213312xx+⎧⎨+≥-⎩<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B.C.D.9.下列各曲线中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A.B.C.D.10.如图,两根竹竿AB和AD斜靠在墙CE上,量得∠ABC=α,∠ADC=β,则竹竿AB与AD的长度之比为()A.tan tanαβB.sinsinβαC.sinsinαβD.coscosβα11.如图,正比例函数1y=k x与反比例函数2ky=x的图象相交于点A、B两点,若点A的坐标为(2,1),则点B的坐标是()A.(1,2)B.(-2,1)C.(-1,-2)D.(-2,-1)12.如图,矩形ABCD中,O为AC中点,过点O的直线分别与AB、CD交于点E、F,连结BF交AC于点M,连结DE、BO.若∠COB=60°,FO=FC,则下列结论:①FB垂直平分OC;②△EOB≌△CMB;③DE=EF;④S△AOE:S△BCM=2:3.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4个B.3个C.2个D.1个二、填空题13.一列数123,,,a a a……na,其中1231211111,,,,111nna a a aa a a-=-===---L L,则1232014a a a a++++=L L__________.14.如图,矩形ABCD中,AB=3,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E垂直平分OB于点E,则AD的长为____________.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OABC 的面积为12,点B 在y 轴上,点C 在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上,则k 的值为________.16.半径为2的圆中,6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的弧长为_____.17.如图,在Rt △AOB 中,OA=OB=32,⊙O 的半径为1,点P 是AB 边上的动点,过点P 作⊙O 的一条切线PQ (点Q 为切点),则切线PQ 的最小值为 .18.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5,则这个数等于_____.19.已知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3cm ,高为4cm ,则圆锥的侧面积是________cm 2.20.对于有理数a 、b ,定义一种新运算,规定a ☆b =a 2﹣|b|,则2☆(﹣3)=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AE BC ∥,BE 交AD 于点F ,F 是AD 的中点,连接EC .(1)求证:四边形ADCE 是平行四边形;(2)若四边形ABCE 的面积为S ,请直接写出图中所有面积是13S 的三角形.22.先化简,再求值: 233212-),322x x x x x x (其中+-+÷=++ 23.直线AB 交⊙O 于C 、D 两点,CE 是⊙O 的直径,CF 平分∠ACE 交⊙O 于点F ,连接EF ,过点F 作FG∥ED 交AB 于点G .(1)求证:直线FG 是⊙O 的切线;(2)若FG =4,⊙O 的半径为5,求四边形FGDE 的面积.24.解方程:3x x +﹣1x =1. 25.计算:(1)2(m ﹣1)2﹣(2m+1)(m ﹣1)(2)(1﹣)【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中点坐标公式求得点B 的坐标,然后代入,a b 满足的等式进行求解即可.【详解】∵点()30A -,,点(),P a b ,点(),B m n 为弦PA 的中点, ∴32a m -+=,02b n +=, ∴23,2a m b n =+=, 又,a b 满足等式:229a b +=,∴()222349m n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中点坐标公式. 2.C解析:C【解析】1 2π(AA1+A1A2+A2A3+A3B)=12π×AB,因此甲虫走的四段半圆的弧长正好和乙虫走的大半圆的弧长相等,因此两个同时到B点。

2019-2020学年中考数学《几何图形的动点问题》同步提分训练(有标准答案)

2019-2020学年中考数学《几何图形的动点问题》同步提分训练(有标准答案)

中考数学提分训练: 几何图形的动点问题一、选择题1.如图,在Rt△PMN中,∠P=90°,PM=PN,MN=6cm,矩形ABCD中AB=2cm,BC=10cm,点C和点M重合,点B,C(M)、N在同一直线上,令Rt△PMN不动,矩形ABCD沿MN所在直线以每秒1cm的速度向右移动,至点C与点N重合为止,设移动x秒后,矩形ABCD与△PMN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则y与x的大致图象是()A. B.C. D.2.如图1,在矩形ABCD中,动点E从A出发,沿方向运动,当点E到达点C时停止运动,过点E做,交CD于F点,设点E运动路程为x, ,如图2所表示的是y与x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当点E在BC上运动时,FC的最大长度是,则矩形ABCD的面积是( )A. B.C.6 D. 5 3.如图甲,A,B是半径为1的⊙O上两点,且OA⊥OB.点P从A出发,在⊙O上以每秒一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回到点A运动结束.设运动时间为x,弦BP的长度为y,那么如图乙图象中可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是()A. ①B. ④C. ①或③ D. ②或④4.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B= cm,BC=2cm,∠ABC=45°,点P从点B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折线BC→CD→DA运动,到达点A为止,设运动时间为t(s),△ABP的面积为S(cm2),则S与t的大致图象是()A. B.C. D.5.如图,矩形ABCD,R是CD的中点,点M在BC边上运动,E,F分别为AM,MR的中点,则EF的长随M点的运动( )A. 变短B. 变长 C. 不变 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6.在Rt△ABC中,AB=1,∠A=60°,∠ABC=90°,如图所示将Rt△ABC沿直线l无滑动地滚动至Rt△DEF,则点B所经过的路径与直线l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________.(结果不取近似值)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4,0)、B(0,-3),以点B为圆心、2 为半径的⊙B上有一动点P.连接AP,若点C为AP的中点,连接OC,则OC的最小值为________.8.如图,在△ABC中,BC=AC=5,AB=8,CD为AB边的高,点A在x轴上,点B在y轴上,点C在第一象限,若A从原点出发,沿x轴向右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则点B随之沿y轴下滑,并带动△ABC在平面内滑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B到达原点时停止运动(1)连接OC,线段OC的长随t的变化而变化,当OC最大时,t=________;(2)当△ABC的边与坐标轴平行时,t=________。

四川省乐山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含解析)和答案

四川省乐山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含解析)和答案

2019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数学试卷注:请使用office word软件打开,wps word会导致公式错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3的绝对值是()A. 3B.C.D.2.下列四个图形中,可以由图通过平移得到的是()A. B. C. D.3.小强同学从-1,0,1,2,3,4这六个数中任选一个数,满足不等式x+1<2的概率是()A. B. C. D.4.-a一定是()A. 正数B. 负数C. 0D.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5.如图,直线a∥b,点B在a上,且AB⊥BC.若∠1=35°,那么∠2等于()A. B. C. D.6.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 B.C. D.7.《九章算术》第七卷“盈不足”中记载:“今有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译为:“今有人合伙购物,每人出8钱,会多3钱;每人出7钱,又差4钱.问人数、物价各多少?”根据所学知识,计算出人数、物价分别是()A. 1,11B. 7,53C. 7,61D. 6,508.把边长分别为1和2的两个正方形按如图的方式放置.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B.C.D.9.如图,在边长为的菱形ABCD中,∠B=30°,过点A作AE⊥BC于点E,现将△ABE沿直线AE翻折至△AFE的位置,AF与CD交于点G.则CG等于()A. B. 1 C. D.10.如图,抛物线y=x2-4与x轴交于A、B两点,P是以点C(0,3)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上的动点,Q是线段PA的中点,连结OQ.则线段OQ的最大值是()A. 3B.C.D. 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11.-的相反数是______.12.某地某天早晨的气温是-2℃,到中午升高了6℃,晚上又降低了7℃.那么晚上的温度是______℃.13.若3m=9n=2.则3m+2n=______.14.如图,在△ABC中,∠B=30°,AC=2,cos C=.则AB边的长为______.15.如图,点P是双曲线C:y=(x>0)上的一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AB:y=x-2于点Q,连结OP,OQ.当点P在曲线C上运动,且点P在Q的上方时,△POQ面积的最大值是______.16.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D∥BC,∠B=30°,直线l⊥AB.当直线l沿射线BC方向,从点B开始向右平移时,直线l与四边形ABCD的边分别相交于点E、F.设直线l向右平移的距离为x,线段EF的长为y,且y与x的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则四边形ABCD 的周长是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2.0分)17.计算:()-1-(2019-π)0+2sin30°.18.如图,点A、B在数轴上,它们对应的数分别为-2,,且点A、B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求x的值.19.如图,线段AC、BD相交于点E,AE=DE,BE=CE.求证:∠B=∠C.20.化简:÷.21.如图,已知过点B(1,0)的直线l1与直线l2:y=2x+4相交于点P(-1,a).(1)求直线l1的解析式;(2)求四边形PAOC的面积.22.某校组织学生参加“安全知识竞赛”,测试结束后,张老师从七年级720名学生中随机地抽取部分学生的成绩绘制了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试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张老师抽取的这部分学生中,共有______名男生,______名女生;(2)张老师抽取的这部分学生中,女生成绩的众数是______;(3)若将不低于27分的成绩定为优秀,请估计七年级720名学生中成绩为优秀的学生人数大约是多少.23.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k+4)x+4k=0.(1)求证:无论k为任何实数,此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x1、x2,满足+=,求k的值;(3)若Rt△ABC的斜边为5,另外两条边的长恰好是方程的两个根x1、x2,求Rt△ABC 的内切圆半径.24.如图,直线l与⊙O相离,OA⊥l于点A,与⊙O相交于点P,OA=5.C是直线l上一点,连结CP并延长交⊙O于另一点B,且AB=AC.(1)求证:AB是⊙O的切线;(2)若⊙O的半径为3,求线段BP的长.25.在△ABC中,已知D是BC边的中点,G是△ABC的重心,过G点的直线分别交AB、AC于点E、F.(1)如图1,当EF∥BC时,求证:+=1;(2)如图2,当EF和BC不平行,且点E、F分别在线段AB、AC上时,(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如果成立,请给出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如图3,当点E在AB的延长线上或点F在AC的延长线上时,(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如果成立,请给出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6.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x-6)与x轴相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且tan∠CAB=.设抛物线的顶点为M,对称轴交x轴于点N.(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P为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一点,Q(n,0)为x轴上一点,且PQ⊥PC.①当点P在线段MN(含端点)上运动时,求n的变化范围;②当n取最大值时,求点P到线段CQ的距离;③当n取最大值时,将线段CQ向上平移t个单位长度,使得线段CQ与抛物线有两个交点,求t的取值范围.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3|=-(-3)=3.故选:A.根据一个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得出.考查绝对值的概念和求法.绝对值规律总结: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2.【答案】D【解析】解:∵只有D的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符合平移的性质,属于平移得到;故选:D.根据平移的性质解答即可.本题考查的是平移的性质,熟知图形平移后所得图形与原图形全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答案】C【解析】解:在-1,0,1,2,3,4这六个数中,满足不等式x+1<2的有-1、0这两个,所以满足不等式x+1<2的概率是=,故选:C.找到满足不等式x+1<2的结果数,再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可得.本题主要考查概率公式,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等于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4.【答案】D【解析】解:-a中a的符号无法确定,故-a的符号无法确定.故选:D.利用正数与负数定义分析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数和负数,正确理解正负数的定义是解题关键.5.【答案】C【解析】解:∵a∥b,∠1=35°,∴∠BAC=∠1=35°.∵AB⊥BC,∴∠2=∠BCA=90°-∠BAC=55°.故选:C.先根据∠1=35°,a∥b求出∠BAC的度数,再由AB⊥BC即可得出答案.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垂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垂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6.【答案】B【解析】解:,解①得:x>-6,解②得:x≤13,故不等式组的解集为:-6<x≤13,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B.分别解不等式进而得出不等式组的解集,进而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正确解不等式是解题关键.7.【答案】B【解析】解:设有x人,物价为y,可得:,解得:,故选:B.设有x人,物价为y,根据该物品价格不变,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此题得解.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8.【答案】A【解析】解:如图,设BC=x,则CE=1-x易证△ABC∽△FEC∴===解得x=∴阴影部分面积为:S△ABC=××1=故选:A.如图,易证△ABC∽△FEC,可设BC=x,只需求出BC即可.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相似,本题要充分利用正方形的特殊性质.利用比例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即可解答9.【答案】A【解析】解:在Rt△ABE中,∠B=30°,AB=,∴BE=.根据折叠性质可得BF=2BE=3.∴CF=3-.∵AD∥CF,∴△ADG∽△FCG.∴.设CG=x,则,解得x=-1.故选:A.先利用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E,再根据折叠性质求得BF,从而得到CF长,最后根据△ADG∽△FCG得出与CG有关的比例式,即可求解CG长.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折叠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找到与CG相关的三角形,利用相似知识求解.10.【答案】C【解析】解:连接BP,如图,当y=0时,x2-4=0,解得x1=4,x2=-4,则A(-4,0),B(4,0),∵Q是线段PA的中点,∴OQ为△ABP的中位线,∴OQ=BP,当BP最大时,OQ最大,而BP过圆心C时,PB最大,如图,点P运动到P′位置时,BP最大,∵BC==5,∴BP′=5+2=7,∴线段OQ的最大值是.故选:C.连接BP,如图,先解方程x2-4=0得A(-4,0),B(4,0),再判断OQ为△ABP的中位线得到OQ=BP,利用点与圆的位置关系,BP过圆心C时,PB最大,如图,点P运动到P′位置时,BP最大,然后计算出BP′即可得到线段OQ的最大值.本题考查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点的位置可以确定该点到圆心距离与半径的关系,反过来已知点到圆心距离与半径的关系可以确定该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也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11.【答案】【解析】解:的相反数是,故答案为:.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可得一个数的相反数.本题考查了相反数,在一个数的前面加上负号就是这个数的相反数.12.【答案】-3【解析】解:-2+6-7=-3,故答案为:-3由题意列出算式进行计算求解即可.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加减法,正确列出算式是解题的关键.13.【答案】4【解析】解:∵3m=32n=2,∴3m+2n=3m•32n=2×2=4,故答案为:4根据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进行解答即可.此题考查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关键是根据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解答.14.【答案】【解析】解:如图,作AH⊥BC于H.在Rt△ACH中,∵∠AHC=90°,AC=2,COSC=,∴=,∴CH=,∴AH===,在Rt△ABH中,∵∠AHB=90°,∠B=30°,∴AB=2AH=,故答案为.如图,作AH⊥BC于H.解直角三角形求出AH,再根据AB=2AH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5.【答案】3【解析】解:∵PQ⊥x轴,∴设P(x,),则Q(x,x-2),∴PQ=-x+2,∴S△POQ=(-+2)•x=-(x-2)2+3,∵-<0,∴△POQ面积有最大值,最大值是3,故答案为3.设P(x,),则Q(x,x-2),得到PQ=-x+2,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S△POQ=-(x-2)2+3,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得最大值.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y=(k≠0)系数k的几何意义:从反比例函数y=(k≠0)图象上任意一点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矩形面积为|k|.16.【答案】【解析】解:∵∠B=30°,直线l⊥AB,∴BE=2EF,由图可得,AB=4cos30°=4×=2,BC=5,AD=7-4=3,当EF平移到点F与点D重合时,如右图所示,∵∠EFB=60°,∴∠DEC=60°,∵DE=CE=2,∴△DEC为等边三角形,∴CD=2.∴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AB+BC+AD+CD=2+5+3+2=10+2,故答案为:10+2.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得到AB、BC、AD的长,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图形中的数据可以得到CD的长,从而可以求得四边形ABCD的周长.本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7.【答案】解:原式=,=2-1+1,=2.【解析】根据实数的混合计算解答即可.此题考查实数的运算,关键是根据实数的混合计算解答.18.【答案】解:根据题意得:,去分母,得x=2(x+1),去括号,得x=2x+2,解得x=-2经检验,x=-2是原方程的解.【解析】根据题意得出分式方程解答即可.此题考查解分式方程,关键是根据解分式方程的步骤:①去分母;②求出整式方程的解;③检验;④得出结论解答.19.【答案】证明:在△AEB和△DEC中,∵∴△AEB≌△DEC,∴∠B=∠C.【解析】根据AE=DE,∠AEB=∠DEC,BE=CE,证出△AEB≌△DEC,即可得出∠B=∠C.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此题难度不大,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20.【答案】解:原式=÷,=×,=.【解析】首先将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分解因式,进而约分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乘除运算,正确分解因式是解题关键.21.【答案】解:(1)∵点P(-1,a)在直线l2:y=2x+4上,∴2×(-1)+4=a,即a=2,则P的坐标为(-1,2),设直线l1的解析式为:y=kx+b(k≠0),那么,解得:.∴l1的解析式为:y=-x+1.(2)∵直线l1与y轴相交于点C,∴C的坐标为(0,1),又∵直线l2与x轴相交于点A,∴A点的坐标为(-2,0),则AB=3,而S四边形PAOC=S△PAB-S△BOC,∴S四边形PAOC=.【解析】(1)由点P(-1,a)在直线l2上,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a值,再利用点P的坐标和点B的坐标可求直线l1的解析式;(2)根据面积差可得结论.本题考查了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和三角形的面积,在函数的图象上的点,就一定满足函数解析式.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22.【答案】40 40 27【解析】解:(1)男生:1+2+2+4+9+14+5+2+1=40(人)女生:1+1+2+3+11++13+7+1+1=40(人)故答案为40,40;(2)女生成绩27的人数最多,所以众数为27,故答案为27;(3)(人),七年级720名学生中成绩为优秀的学生人数大约是396人.(1)男生:1+2+2+4+9+14+5+2+1=40(人)女生:1+1+2+3+11++13+7+1+1=40(人);(2)女生成绩27的人数最多,所以众数为27;(3)(人).此题同时考查了条形统计图,考查了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认真分析、认真研究统计图,只有这样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准确地解决问题.23.【答案】(1)证明:∵△=(k+4)2-16k=k2-8k+16=(k-4)2≥0,∴无论k为任何实数时,此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解:由题意得:x1+x2=k+4,x1•x2=4k,∵,∴,即,解得:k=2;(3)解:解方程x2-(k+4)x+4k=0得:x1=4,x2=k,根据题意得:42+k2=52,即k=3,设直角三角形ABC的内切圆半径为r,如图,由切线长定理可得:(3-r)+(4-r)=5,∴直角三角形ABC的内切圆半径r=.【解析】(1)根据根的判别式△=(k+4)2-16k=k2-8k+16=(k-4)2≥0,即可得到结论;(2)由题意得到x1+x2=k+4,x1•x2=4k,代入,解方程即可得到结论;(3)解方程x2-(k+4)x+4k=0得到x1=4,x2=k,根据题意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得到k=3,设直角三角形ABC的内切圆半径为r,根据切线长定理即可得到结论.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切圆和内心,切线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熟练掌握切线长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4.【答案】(1)证明:如图,连结OB,则OP=OB,∴∠OBP=∠OPB=∠CPA,AB=AC,∴∠ACB=∠ABC,而OA⊥l,即∠OAC=90°,∴∠ACB+∠CPA=90°,即∠ABP+∠OBP=90°,∴∠ABO=90°,OB⊥AB,故AB是⊙O的切线;(2)解:由(1)知:∠ABO=90°,而OA=5,OB=OP=3,由勾股定理,得:AB=4,过O作OD⊥PB于D,则PD=DB,∵∠OPD=∠CPA,∠ODP=∠CAP=90°,∴△ODP∽△CAP,∴,又∵AC=AB=4,AP=OA-OP=2,∴,∴,∴.【解析】(1)连接OB,由AB=AC得∠ABC=∠ACB,由OP=OB得∠OPB=∠OBP,由OA⊥l得∠OAC=90°,则∠ACB+∠APC=90°,而∠APC=∠OPB=∠OBP,所以∠OBP+∠ABC=90°,即∠OBA=90°,于是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得到直线AB是⊙O的切线;(2)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B=4,PC=2,过O作OD⊥PB于D,则PD=DB,通过证得△ODP∽△CAP,得到,求得PD,即可求得PB.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研究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5.【答案】(1)证明:∵G是△ABC重心,∴,又∵EF∥BC,∴,,则;(2)解:(1)中结论成立,理由如下:如图2,过点A作AN∥BC交EF的延长线于点N,FE、C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M,则△BME∽△ANE,△CMF∽△ANF,,,∴,又∵BM+CM=BM+CD+DM,而D是BC的中点,即BD=CD,∴BM+CM=BM+BD+DM=DM+DM=2DM,∴,又∵,∴,故结论成立;(3)解:(1)中结论不成立,理由如下:当F点与C点重合时,E为AB中点,BE=AE,点F在AC的延长线上时,BE>AE,∴,则,同理:当点E在AB的延长线上时,,∴结论不成立.【解析】(1)根据三角形重心定理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解答即可;(2)过点A作AN∥BC交EF的延长线于点N,FE、C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M,得出△BME∽△ANE,△CMF∽△ANF,得出比例式解答即可;(3)分两种情况:当F点与C点重合时,E为AB中点,BE=AE;点F在AC的延长线上时,BE>AE,得出,则,同理:当点E在AB的延长线上时,,即可得出结论.此题是相似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重心定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熟练掌握三角形的重心定理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证明三角形相似是解题的关键.26.【答案】解:(1)根据题意得:A(-2,0),B(6,0),在Rt△AOC中,∵,且OA=2,得CO=3,∴C(0,3),将C点坐标代入y=a (x+2)(x-6)得:,抛物线解析式为:;整理得:y=-故抛物线解析式为:得:y=-;(2)①由(1)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2,顶点M(2,4),设P点坐标为(2,m)(其中0≤m≤4),则PC2=22+(m-3)2,PQ2=m2+(n-2)2,CQ2=32+n2,∵PQ⊥PC,∴在Rt△PCQ中,由勾股定理得:PC2+PQ2=CQ2,即22+(m-3)2+m2+(n-2)2=32+n2,整理得:=(0≤m≤4),∴当时,n取得最小值为;当m=4时,n取得最大值为4,所以,;②由①知:当n取最大值4时,m=4,∴P(2,4),Q(4,0),则,,CQ=5,设点P到线段CQ距离为h,由,得:,故点P到线段CQ距离为2;③由②可知:当n取最大值4时,Q(4,0),∴线段CQ的解析式为:,设线段CQ向上平移t个单位长度后的解析式为:,当线段CQ向上平移,使点Q恰好在抛物线上时,线段CQ与抛物线有两个交点,此时对应的点Q'的纵坐标为:,将Q'(4,3)代入得:t=3,当线段CQ继续向上平移,线段CQ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时,联解得:,化简得:x2-7x+4t=0,由△=49-16t=0,得,∴当线段CQ与抛物线有两个交点时,.【解析】(1)由函数解析式,可以求出点A、B的坐标分别为(-2,0),(6,0),在Rt△OAC中由tan∠CAB=,可以求出点C的坐标为(0,3),进而可以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①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2,顶点M(2,4),在Rt△PCQ中,由勾股定理得:PC2+PQ2=CQ2,把三角形三边长用点P,Q的坐标表达出来,整理得:,利用0≤m≤4,求出n的取值范围;②由,得:,求出点P到线段CQ距离为2;③设线段CQ向上平移t个单位长度后的解析式为:,联立抛物线方程,可求出x2-7x+4t=0,由△=49-16t=0,得,∴当线段CQ与抛物线有两个交点时,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求法和与几何图形结合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要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把代数和几何图形结合起来,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

2019年中考数学复习 动点最值问题压轴题 考点突破训练(有答案)

2019年中考数学复习    动点最值问题压轴题    考点突破训练(有答案)

2019年中考数学复习 动点、最值问题压轴题考点突破训练一、选择题1. 如图,已知菱形ABCD 的周长为16,面积为83,E 为AB 的中点,若P 为对角线BD 上一动点,则EP +AP 的最小值为( )A .2 3B .2 5C . 3D . 52. 如图,直线y =23x +4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和点B ,点C ,D 分别为线段AB ,OB的中点,点P 为OA 上一动点,当PC +PD 值最小时,点P 的坐标为( ) A .(-3,0) B .(-6,0)C.(-32,0) D .(-52,0)3. 如图,在Rt △ABC 中,∠C =90°,AC =6 cm ,BC =2 cm ,点P 在边AC 上,从点A 向点C 移动,点Q 在边CB 上,从点C 向点B 移动.若点P ,Q 均以1 cm/s 的速度同时出发,且当一点移动到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连接PQ ,则线段PQ 的最小值是( ) A .20 cm B .18 cm C .2 5 cm D .3 2 cm4. 已知抛物线y =14x 2+1具有如下性质:该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到定点F(0,2)的距离与到x轴的距离始终相等,如图,点M 的坐标为(3,3),P 是抛物线y =14x 2+1上一个动点,则△PMF 周长的最小值是( ) A .3 B .4 C .5 D .65. 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C =6,BC =8,AD 平分∠CAB ,交BC 于D 点,E ,F 分别是AD ,AC 上的动点,则CE +EF 的最小值为( ) A.403 B.154 C.245D .66. 如图,点A(a ,3),B(b ,1)都在双曲线y =3x 上,点C ,D 分别是x 轴,y 轴上的动点,则四边形ABCD 周长的最小值为( ) A .5 2 B .6 2 C .210+2 2 D .8 27. 如图,在△ABC 中,∠C =90°,AB =10cm ,BC =8cm ,点P 从点A 沿AC 向点C 以1 cm/s 的速度运动,同时点Q 从点C 沿CB 向点B 以2 cm/s 的速度运动(点Q 运动到点B 停止),求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PABQ 的面积最小值为( )A .19 cm 2B .16 cm 2C .15 cm 2D .12 cm 2二、填空题8. 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AB =2.若P 为△ABC 内一动点,且满足∠PAB =∠ACP ,则线段PB 长度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9. 如图,在△AOB 中,∠O =90°,AO =8 cm ,BO =6 cm ,点C 从A 点出发,在边AO 上以2 cm/s 的速度向O 点运动,与此同时,点D 从点B 出发,在边BO 上以1.5 cm/s 的速度向O 点运动,过OC 的中点E 作CD 的垂线EF ,则当点C 运动了__________s 时,以C 点为圆心,1.5 cm 为半径的圆与直线EF 相切.10. 如图,在Rt △ABC 中,BC =2,∠BAC =30°,斜边AB 的两个端点分别在相互垂直的射线OM ,ON 上滑动,下列结论:①若C ,O 两点关于AB 对称,则OA =23; ②C ,O 两点距离的最大值为4; ③若AB 平分CO ,则AB ⊥CO ; ④斜边AB 的中点D 运动路径的长为π2;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1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B的坐标分别为(8,0),(0,23),C是AB的中点,过点C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D,动点P从点D出发,沿DC向点C匀速运动,过点P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E,连接BP,EC.当BP所在直线与EC所在直线第一次垂直时,点P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12. 如图,在△ABC中,AB=BC=8,AO=BO,点M是射线CO上的一个动点,∠AOC =60°,则当△ABM为直角三角形时,AM的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13. 如图,将直线y=-x沿y轴向下平移后的直线恰好经过点A(2,-4),且与y轴交于点B,在x轴上存在一点P使得PA+PB的值最小,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14. 在矩形纸片ABCD中,AB=3,AD=5.如图所示,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BC边上的A′处,折痕为PQ,当点A′在BC边上移动时,折痕的端点P,Q也随之移动.若限定点P,Q 分别在AB,AD边上移动,则点A′在BC边上可移动的最大距离为________.三、解答题15. 在△ABC中,若O为BC边的中点,则必有:AB2+AC2=2AO2+2BO2成立.依据以上结论,解决如下问题:如图,在矩形DEFG中,已知DE=4,EF=3,点P在以DE为直径的半圆上运动,求PF2+PG2的最小值。

2019年、2020年山东省中考试题分类数学(6)——坐标系与一次函数(含答案)

2019年、2020年山东省中考试题分类数学(6)——坐标系与一次函数(含答案)

2019年、2020年山东省数学中考试题分类(6)——坐标系与一次函数一.点的坐标(共1小题)1.(2020•滨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四象限内有一点M,到x轴的距离为4,到y轴的距离为5,则点M的坐标为()A.(﹣4,5)B.(﹣5,4)C.(4,﹣5)D.(5,﹣4)二.规律型:点的坐标(共1小题)2.(2019•菏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智能机器人接到的指令是:从原点O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长度,其移动路线如图所示,第一次移动到点A1,第二次移动到点A2……第n次移动到点A n,则点A2019的坐标是()A.(1010,0)B.(1010,1)C.(1009,0)D.(1009,1)三.坐标确定位置(共1小题)3.(2020•威海)如图①,某广场地面是用A,B,C三种类型地砖平铺而成的.三种类型地砖上表面图案如图②所示.现用有序数对表示每一块地砖的位置:第一行的第一块(A 型)地砖记作(1,1),第二块(B型)地砖记作(2,1)…若(m,n)位置恰好为A 型地砖,则正整数m,n须满足的条件是.四.坐标与图形性质(共1小题)4.(2020•临沂)我们知道,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因此,连接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同理,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因此,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类似地,连接曲线外一点与曲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最短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曲线的距离.依此定义,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1)到以原点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的距离为.五.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共1小题)5.(2020•菏泽)函数y=√x−2x−5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5B.x>2且x≠5C.x≥2D.x≥2且x≠5六.函数值(共1小题)6.(2020•烟台)按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函数y的值,若输入的x值为﹣3,则输出y的结果为.七.函数的图象(共1小题)7.(2020•潍坊)若定义一种新运算:a⊗b={a−b(a≥2b)a+b−6(a<2b),例如:3⊗1=3﹣1=2;5⊗4=5+4﹣6=3.则函数y=(x+2)⊗(x﹣1)的图象大致是()A.B.C.D.八.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共2小题)8.(2020•东营)如图1,点P从△ABC的顶点A出发,沿A→B→C匀速运动到点C,图2是点P运动时线段CP的长度y随时间x变化的关系图象,其中点Q为曲线部分的最低点,则△ABC的边AB的长度为()A.12B.8C.10D.13 9.(2020•淄博)如图1,点P从△ABC的顶点B出发,沿B→C→A匀速运动到点A,图2是点P运动时,线段BP的长度y随时间x变化的关系图象,其中M是曲线部分的最低点,则△ABC的面积是()A.12B.24C.36D.48九.函数的表示方法(共1小题)10.(2020•威海)下表中y与x的数据满足我们初中学过的某种函数关系.其函数表达式为.x…﹣1013…y…0340…一十.一次函数的性质(共1小题)11.(2019•临沂)下列关于一次函数y=kx+b(k<0,b>0)的说法,错误的是()A.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B.y随x的增大而减小C.图象与y轴交于点(0,b)D.当x>−bk时,y>0一十一.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共1小题)12.(2020•东营)已知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经过A(1,﹣1)、B(﹣1,3)两点,则k0(填“>”或“<”).一十二.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共3小题)13.(2019•枣庄)如图,一直线与两坐标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P是线段AB上任意一点(不包括端点),过点P分别作两坐标轴的垂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周长为8,则该直线的函数表达式是()A.y=﹣x+4B.y=x+4C.y=x+8D.y=﹣x+814.(2020•临沂)点(−12,m)和点(2,n)在直线y=2x+b上,则m与n的大小关系是.15.(2019•泰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y=x+1与y轴交于点A1,如图所示,依次作正方形OA1B1C1,正方形C1A2B2C2,正方形C2A3B3C3,正方形C3A4B4C4,……,点A1,A2,A3,A4,……在直线l上,点C1,C2,C3,C4,……在x轴正半轴上,则前n 个正方形对角线长的和是.一十三.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共1小题)16.(2020•济宁)数形结合是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思想方法.如图,直线y=x+5和直线y =ax+b相交于点P,根据图象可知,方程x+5=ax+b的解是()A.x=20B.x=5C.x=25D.x=15一十四.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共2小题)17.(2019•烟台)如图,直线y=x+2与直线y=ax+c相交于点P(m,3),则关于x的不等式x+2≤ax+c的解为.18.(2019•滨州)如图,直线y=kx+b(k<0)经过点A(3,1),当kx+b<13x时,x的取值范围为.一十五.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共2小题)19.(2019•东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33x和y=−√3x的图象分别为直线l1,l2,过l1上的点A1(1,√33)作x轴的垂线交l2于点A2,过点A2作y轴的垂线交l1于点A3,过点A3作x轴的垂线交l2于点A4,…依次进行下去,则点A2019的横坐标为.20.(2020•滨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12x﹣1与直线y=﹣2x+2相交于点P,并分别与x轴相交于点A、B.(1)求交点P的坐标;(2)求△P AB的面积;(3)请把图象中直线y=﹣2x+2在直线y=−12x﹣1上方的部分描黑加粗,并写出此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一十六.一次函数的应用(共11小题)21.(2019•东营)甲、乙两队参加了“端午情,龙舟韵”赛龙舟比赛,两队在比赛时的路程s(米)与时间t(秒)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队率先到达终点B.甲队比乙队多走了126米C.在47.8秒时,两队所走路程相等D.从出发到13.7秒的时间段内,乙队的速度慢22.(2019•聊城)某快递公司每天上午9:00﹣10:00为集中揽件和派件时段,甲仓库用来揽收快件,乙仓库用来派发快件,该时段内甲、乙两仓库的快件数量y(件)与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当两仓库快递件数相同时,此刻的时间为()A.9:15B.9:20C.9:25D.9:30 23.(2019•济南)某市为提倡居民节约用水,自今年1月1日起调整居民用水价格.图中l1、l2分别表示去年、今年水费y(元)与用水量x(m3)之间的关系.小雨家去年用水量为150m3,若今年用水量与去年相同,水费将比去年多元.24.(2020•东营)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市场上防疫口罩热销,某医药公司每月生产甲、乙两种型号的防疫口罩共20万只,且所有口罩当月全部售出,其中成本、售价如下表:型号价格(元/只)项目甲乙成本 12 4 售价186(1)若该公司三月份的销售收入为300万元,求生产甲、乙两种型号的防疫口罩分别是多少万只?(2)如果公司四月份投入成本不超过216万元,应怎样安排甲、乙两种型号防疫口罩的产量,可使该月公司所获利润最大?并求出最大利润.25.(2020•烟台)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了人们出行必备的防护工具.某药店三月份共销售A ,B 两种型号的口罩9000只,共获利润5000元,其中A ,B 两种型号口罩所获利润之比为2:3.已知每只B 型口罩的销售利润是A 型口罩的1.2倍. (1)求每只A 型口罩和B 型口罩的销售利润;(2)该药店四月份计划一次性购进两种型号的口罩共10000只,其中B 型口罩的进货量不超过A 型口罩的1.5倍,设购进A 型口罩m 只,这10000只口罩的销售总利润为W 元.该药店如何进货,才能使销售总利润最大?26.(2020•青岛)为让更多的学生学会游泳,少年宫新建一个游泳池,其容积为480m 3,该游泳池有甲、乙两个进水口,注水时每个进水口各自的注水速度保持不变.同时打开甲、乙两个进水口注水,游泳池的蓄水量y (m 3)与注水时间t (h )之间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其图象如图所示.(1)根据图象求游泳池的蓄水量y (m 3)与注水时间t (h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同时打开甲、乙两个进水口的注水速度;(2)现将游泳池的水全部排空,对池内消毒后再重新注水.已知单独打开甲进水口注满游泳池所用时间是单独打开乙进水口注满游泳池所用时间的43倍.求单独打开甲进水口注满游泳池需多少小时?27.(2020•聊城)今年植树节期间,某景观园林公司购进一批成捆的A ,B 两种树苗,每捆A种树苗比每捆B种树苗多10棵,每捆A种树苗和每捆B种树苗的价格分别是630元和600元,而每棵A种树苗和每棵B种树苗的价格分别是这一批树苗平均每棵价格的0.9倍和1.2倍.(1)求这一批树苗平均每棵的价格是多少元?(2)如果购进的这批树苗共5500棵,A种树苗至多购进3500棵,为了使购进的这批树苗的费用最低,应购进A种树苗和B种树苗各多少棵?并求出最低费用.28.(2020•德州)小刚去超市购买画笔,第一次花60元买了若干支A型画笔,第二次超市推荐了B型画笔,但B型画笔比A型画笔的单价贵2元,他又花100元买了相同支数的B型画笔.(1)超市B型画笔单价多少元?(2)小刚使用两种画笔后,决定以后使用B型画笔,但感觉其价格稍贵,和超市沟通后,超市给出以下优惠方案:一次购买不超过20支,则每支B型画笔打九折;若一次购买超过20支,则前20支打九折,超过的部分打八折.设小刚购买的B型画笔x支,购买费用为y元,请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3)在(2)的优惠方案下,若小刚计划用270元购买B型画笔,则能购买多少支B型画笔?29.(2019•临沂)汛期到来,山洪暴发.下表记录了某水库20h内水位的变化情况,其中x 表示时间(单位:h),y表示水位高度(单位:m),当x=8(h)时,达到警戒水位,开始开闸放水.x/h02468101214161820 y/m141516171814.41210.3987.2(1)在给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出相应的点.(2)请分别求出开闸放水前和放水后最符合表中数据的函数解析式.(3)据估计,开闸放水后,水位的这种变化规律还会持续一段时间,预测何时水位达到6m.30.(2019•济宁)小王骑车从甲地到乙地,小李骑车从乙地到甲地,小王的速度小于小李的速度,两人同时出发,沿同一条公路匀速前进.图中的折线表示两人之间的距离y(km)与小王的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请你根据图象进行探究:(1)小王和小李的速度分别是多少?(2)求线段BC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1.(2019•德州)下表中给出A,B,C三种手机通话的收费方式.收费方式月通话费/元包时通话时间/h超时费/(元/min)A30250.1B50500.1C100不限时(1)设月通话时间为x小时,则方案A,B,C的收费金额y1,y2,y3都是x的函数,请分别求出这三个函数解析式.(2)填空:若选择方式A最省钱,则月通话时间x的取值范围为;若选择方式B最省钱,则月通话时间x的取值范围为;若选择方式C最省钱,则月通话时间x的取值范围为;(3)小王、小张今年5月份通话费均为80元,但小王比小张通话时间长,求小王该月的通话时间.2019年、2020年山东省数学中考试题分类(6)——坐标系与一次函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点的坐标(共1小题)1.【解答】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四象限内有一点M,到x轴的距离为4,到y轴的距离为5,∴点M的纵坐标为:﹣4,横坐标为:5,即点M的坐标为:(5,﹣4).故选:D.二.规律型:点的坐标(共1小题)2.【解答】解:A1(0,1),A2(1,1),A3(1,0),A4(2,0),A5(2,1),A6(3,1),…,2019÷4=504…3,所以A2019的坐标为(504×2+1,0),则A2019的坐标是(1009,0).故选:C.三.坐标确定位置(共1小题)3.【解答】解:观察图形,A型地砖在列数为奇数,行数也为奇数的位置上或列数为偶数,行数也为偶数的位置上,若(m,n)位置恰好为A型地砖,正整数m,n须满足的条件为m、n同为奇数或m、n 同为偶数.故答案为m、n同为奇数或m、n同为偶数.四.坐标与图形性质(共1小题)4.【解答】解:连接AO交⊙O于B,则线段AB的长度即为点A(2,1)到以原点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的距离,∵点A(2,1),∴OA=√22+12=√5,∵OB=1,∴AB=√5−1,即点A(2,1)到以原点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的距离为√5−1,故答案为:√5−1.五.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共1小题)5.【解答】解:由题意得x﹣2≥0且x﹣5≠0,解得x≥2且x≠5.故选:D.六.函数值(共1小题)6.【解答】解:∵﹣3<﹣1,把x=﹣3代入y=2x2,得y=2×9=18,故答案为:18.七.函数的图象(共1小题)7.【解答】解:∵当x+2≥2(x﹣1)时,x≤4,∴当x≤4时,(x+2)⊗(x﹣1)=(x+2)﹣(x﹣1)=x+2﹣x+1=3,即:y=3,当x>4时,(x+2)⊗(x﹣1)=(x+2)+(x﹣1)﹣6=x+2+x﹣1﹣6=2x﹣5,即:y=2x﹣5,∴k=2>0,∴当x>4时,y=2x﹣5,函数图象从左向右逐渐上升,y随x的增大而增大,综上所述,A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八.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共2小题)8.【解答】解:根据图2中的曲线可知:当点P在△ABC的顶点A处,运动到点B处时,图1中的AC=BC=13,当点P运动到AB中点时,此时CP ⊥AB ,根据图2点Q 为曲线部分的最低点,得CP =12,所以根据勾股定理,得此时AP =√132−122=5.所以AB =2AP =10.故选:C .9.【解答】解:由图2知,AB =BC =10,当BP ⊥AC 时,y 的值最小,即△ABC 中,AC 边上的高为8(即此时BP =8),当y =8时,PC =√BC 2−BP 2=√102−82=6,△ABC 的面积=12×AC ×BP =12×8×12=48, 故选:D .九.函数的表示方法(共1小题)10.【解答】解:根据表中y 与x 的数据设函数关系式为:y =ax 2+bx +c ,将表中(1,4)、(﹣1,0)、(0,3)代入函数关系式,得∴{a +b +c =4a −b +c =0c =3,解得{a =−1b =2c =3,∴函数表达式为y =﹣x 2+2x +3.当x =3时,代入y =﹣x 2+2x +3=0,∴(3,0)也适合所求得的函数关系式.故答案为:y =﹣x 2+2x +3.一十.一次函数的性质(共1小题)11.【解答】解:∵y =kx +b (k <0,b >0),∴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A 正确;∵k <0,∴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B正确;令x=0时,y=b,∴图象与y轴的交点为(0,b),∴C正确;令y=0时,x=−b k,当x>−bk时,y<0;D不正确;故选:D.一十一.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共1小题)12.【解答】解: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k≠0),把A(1,﹣1),B(﹣1,3)代入y=kx+b得,{−1=k+b3=−k+b,解得:k=﹣2,b=1,∴k<0,解法二:由A(1,﹣1)、B(﹣1,3)可知,随着x的减小,y反而增大,所以有k<0.故答案为:<.一十二.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共3小题)13.【解答】解:如图,过P点分别作PD⊥x轴,PC⊥y轴,垂足分别为D、C,设P点坐标为(x,y),∵P点在第一象限,∴PD=y,PC=x,∵矩形PDOC的周长为8,∴2(x+y)=8,∴x+y=4,即该直线的函数表达式是y=﹣x+4,故选:A.14.【解答】解:∵直线y=2x+b中,k=2>0,∴此函数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12<2,∴m<n.故答案为m<n.15.【解答】解:由题意可得,点A1的坐标为(0,1),点A2的坐标为(1,2),点A3的坐标为(3,4),点A4的坐标为(7,8),……,∴OA1=1,C1A2=2,C2A3=4,C3A4=8,……,∴前n个正方形对角线长的和是:√2(OA1+C1A2+C2A3+C3A4+…+C n﹣1A n)=√2(1+2+4+8+…+2n﹣1),设S=1+2+4+8+…+2n﹣1,则2S=2+4+8+…+2n﹣1+2n,则2S﹣S=2n﹣1,∴S=2n﹣1,∴1+2+4+8+…+2n﹣1=2n﹣1,∴前n个正方形对角线长的和是:√2×(2n﹣1),故答案为:√2(2n﹣1),一十三.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共1小题)16.【解答】解:∵直线y=x+5和直线y=ax+b相交于点P(20,25)∴方程x+5=ax+b的解为x=20.故选:A.一十四.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共2小题)17.【解答】解:点P(m,3)代入y=x+2,∴m=1,∴P(1,3),结合图象可知x +2≤ax +c 的解为x ≤1;故答案为x ≤1;18.【解答】解:∵正比例函数y =13x 也经过点A ,∴kx +b <13x 的解集为x >3,故答案为:x >3.一十五.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共2小题)19.【解答】解:由题意可得,A 1(1,√33),A 2(1,−√3),A 3(﹣3,−√3),A 4(﹣3,3√3),A 5(9,3√3),A 6(9,﹣9√3),…,可得A 2n +1的横坐标为(﹣3)n∵2019=2×1009+1,∴点A 2019的横坐标为:(﹣3)1009=﹣31009,故答案为:﹣31009.20.【解答】解:(1)由{y =−12x −1y =−2x +2解得{x =2y =−2, ∴P (2,﹣2);(2)直线y =−12x ﹣1与直线y =﹣2x +2中,令y =0,则−12x ﹣1=0与﹣2x +2=0, 解得x =﹣2与x =1,∴A (﹣2,0),B (1,0),∴AB =3,∴S △P AB =12AB ⋅|y P |=12×3×2=3; (3)如图所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2.一十六.一次函数的应用(共11小题)21.【解答】解:A 、由函数图象可知,甲走完全程需要82.3秒,乙走完全程需要90.2秒,甲队率先到达终点,本选项错误;B 、由函数图象可知,甲、乙两队都走了300米,路程相同,本选项错误;C 、由函数图象可知,在47.8秒时,两队所走路程相等,均为174米,本选项正确;D 、由函数图象可知,从出发到13.7秒的时间段内,甲队的速度慢,本选项错误; 故选:C .22.【解答】解:设甲仓库的快件数量y (件)与时间x (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1=k 1x +40,根据题意得60k 1+40=400,解得k 1=6,∴y 1=6x +40;设乙仓库的快件数量y (件)与时间x (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2=k 2x +240,根据题意得60k 2+240=0,解得k 2=﹣4,∴y 2=﹣4x +240,联立{y =6x +40y =−4x +240,解得{x =20y =160, ∴此刻的时间为9:20.故选:B .23.【解答】解:设当x >120时,l 2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 =kx +b ,{120k +b =480160k +b =720,得{k =6b =−240, 即当x >120时,l 2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 =6x ﹣240,当x =150时,y =6×150﹣240=660,由图象可知,去年的水价是480÷160=3(元/m 3),故小雨家去年用水量为150m 3,需要缴费:150×3=450(元),660﹣450=210(元),即小雨家去年用水量为150m 3,若今年用水量与去年相同,水费将比去年多210元, 故答案为:210.24.【解答】解:(1)设生产甲、乙两种型号的防疫口罩分别是x 万只和y 万只,由题意可得:{18x +6y =300x +y =20, 解得:{x =15y =5,答:生产甲、乙两种型号的防疫口罩分别是15万只和5万只;(2)设四月份生产甲、乙两种型号的防疫口罩分别是a 万只和(20﹣a )万只,利润为w 万元,由题意可得:12a +4(20﹣a )≤216,∴a ≤17,∵w =(18﹣12)a +(6﹣4)(20﹣a )=4a +40是一次函数,w 随a 的增大而增大, ∴a =17时,w 有最大利润=108(万元),答:安排生产甲种型号的防疫口罩17万只,乙种型号的防疫口罩3万只,最大利润为108万元.25.【解答】解:设销售A 型口罩x 只,销售B 型口罩y 只,根据题意得:{x +y =90002000x ×1.2=3000y,解得{x =4000y =5000, 经检验,x =4000,y =5000是原方程组的解,∴每只A 型口罩的销售利润为:20004000=0.5(元),每只B 型口罩的销售利润为:0.5×1.2=0.6(元).答:每只A 型口罩和B 型口罩的销售利润分别为0.5元,0.6元.(2)根据题意得,W =0.5m +0.6(10000﹣m )=﹣0.1m +6000,10000﹣m ≤1.5m ,解得m ≥4000,∵﹣0.1<0,∴W 随m 的增大而减小,∵m 为正整数,∴当m =4000时,W 取最大值,则﹣0.1×4000+6000=5600,即药店购进A 型口罩4000只、B 型口罩6000只,才能使销售总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5600元.26.【解答】解:(1)设y 与t 的函数解析式为y =kt +b ,{b =1002k +b =380, 解得,{k =140b =100, 即y 与t 的函数关系式是y =140t +100,同时打开甲、乙两个进水口的注水速度是:(380﹣100)÷2=140(m 3/h );(2)∵单独打开甲进水口注满游泳池所用时间是单独打开乙进水口注满游泳池所用时间的43倍. ∴甲进水口进水的速度是乙进水口进水速度的34, ∵同时打开甲、乙两个进水口的注水速度是140m 3/h ,∴甲进水口的进水速度为:140÷(34+1)×34=60(m 3/h ), 480÷60=8(h ),即单独打开甲进水口注满游泳池需8h .27.【解答】解:(1)设这一批树苗平均每棵的价格是x 元,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6300.9x −6001.2x =10,解这个方程,得x =20,经检验,x =2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并符合题意,答:这一批树苗平均每棵的价格是20元;(2)由(1)可知A 种树苗每棵的价格为:20×0.9=18(元),B 种树苗每棵的价格为:20×1.2=24(元),设购进A 种树苗t 棵,这批树苗的费用为w 元,则:w =18t +24(5500﹣t )=﹣6t +132000,∵w 是t 的一次函数,k =﹣6<0,∴w 随t 的增大而减小,又∵t ≤3500,∴当t =3500棵时,w 最小,此时,B 种树苗有:5500﹣3500=2000(棵),w =﹣6×3500+132000=111000,答:购进A 种树苗3500棵,B 种树苗2000棵时,能使得购进这批树苗的费用最低,最低费用为111000元.28.【解答】解:(1)设超市B 型画笔单价为a 元,则A 型画笔单价为(a ﹣2)元. 根据题意得,60a−2=100a ,解得a =5.经检验,a=5是原方程的解.答:超市B型画笔单价为5元;(2)由题意知,当小刚购买的B型画笔支数x≤20时,费用为y=0.9×5x=4.5x,当小刚购买的B型画笔支数x>20时,费用为y=0.9×5×20+0.8×5(x﹣20)=4x+10.所以,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y={4.5x(1≤x≤20)4x+10(x>20)(其中x是正整数);(3)当4.5x=270时,解得x=60,∵60>20,∴x=60不合题意,舍去;当4x+10=270时,解得x=65,符合题意.答:若小刚计划用270元购买B型画笔,则能购买65支B型画笔.29.【解答】解:(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出相应的点,如图所示.(2)观察图象当0<x<8时,y与x可能是一次函数关系:设y=kx+b,把(0,14),(8,18)代入得{b=148k+b=18解得:k=12,b=14,y与x的关系式为:y=12x+14,经验证(2,15),(4,16),(6,17)都满足y=12x+14因此放水前y与x的关系式为:y=12x+14 (0<x<8)观察图象当x>8时,y与x就不是一次函数关系:通过观察数据发现:8×18=10×14.4=12×12=16×9=18×8=144.因此放水后y与x的关系最符合反比例函数,关系式为:y=144x.(x>8)所以开闸放水前和放水后最符合表中数据的函数解析式为:y=12x+14 (0<x<8)和y=144x.(x>8)(3)当y=6时,6=144x,解得:x=24,因此预计24h水位达到6m.30.【解答】解:(1)由图可得,小王的速度为:30÷3=10km /h ,小李的速度为:(30﹣10×1)÷1=20km /h ,答:小王和小李的速度分别是10km /h 、20km /h ;(2)小李从乙地到甲地用的时间为:30÷20=1.5h ,当小李到达甲地时,两人之间的距离为:10×1.5=15km ,∴点C 的坐标为(1.5,15),设线段BC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y =kx +b ,{k +b =01.5k +b =15,得{k =30b =−30, 即线段BC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是y =30x ﹣30(1≤x ≤1.5).31.【解答】解:(1)∵0.1元/min =6元/h ,∴由题意可得,y 1={30(0≤x ≤25)6x −120(x >25), y 2={50(0≤x ≤50)6x −250(x >50), y 3=100(x ≥0);(2)作出函数图象如图:结合图象可得:若选择方式A 最省钱,则月通话时间x 的取值范围为:0≤x <853, 若选择方式B 最省钱,则月通话时间x 的取值范围为:853<x <1753, 若选择方式C 最省钱,则月通话时间x 的取值范围为:x >1753. 故答案为:0≤x <853,853<x <1753,x >1753. (3)∵小王、小张今年5月份通话费均为80元,但小王比小张通话时间长, ∴结合图象可得:小张选择的是方式A ,小王选择的是方式B ,将y =80分别代入y 2={50(0≤x ≤50)6x −250(x >50),可得 6x ﹣250=80,解得:x =55,∴小王该月的通话时间为55小时.。

浙江省衢州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含解析)和答案

浙江省衢州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含解析)和答案

浙江省衢州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0,1,-9四个数中,负数是()A. B. 0 C. 1 D. -9【答案】 D【考点】正数和负数的认识及应用【解析】【解答】解:∵-9<0<<1,∴负数是-9.故答案为:D.【分析】负数:任何正数前加上负号都等于负数;负数比零、正数小,在数轴线上,负数都在0的左侧.2.浙江省陆域面积为101800平方千米,其中数据1018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0.1018×105B. 1.018×105C. 0.1018×105D. 1.018×106 【答案】 B【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大的数【解析】【解答】解:∵101800=1.018×105.故答案为:B.【分析】科学记数法:将一个数字表示成a×10的n次幂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由此即可得出答案.3.如图是由4个大小相同的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是()A B C D【答案】 A【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解析】【解答】解:从物体正面观察可得,左边第一列有2个小正方体,第二列有1个小正方体.故答案为:A.【分析】主视图:从物体正面观察所得到的图形,由此观察即可得出答案.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a6+a6=a12B. a6×a2=a8C. a6÷a2=a3D. (a6)2=a8【答案】 B【考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法则及应用,幂的乘方【解析】【解答】解:A.∵a6+a6=2a6,故错误,A不符合题意;B.∵a6×a2=a6+2=a8,故正确,B符合题意;C.∵a6÷a2=a6-2=a4,故错误,C不符合题意;D.∵(a6)2=a2×6=a12,故错误,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计算即可判断错误;B.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依此计算即可判断正确;C.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减,依此计算即可判断错误;D.根据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依此计算即可判断错误.5.在一个箱子里放有1个自球和2个红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从箱子里任意摸出1个球,摸到白球的概率是()A. 1B.C.D.【答案】 C【考点】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解析】【解答】解:依题可得,箱子中一共有球:1+2=3(个),∴从箱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P= .故答案为:C.【分析】结合题意求得箱子中球的总个数,再根据概率公式即可求得答案.6.二次函数y=(x-1)2+3图象的顶点坐标是()A. (1,3)B. (1,-3)C. (-1,3)D. (-1,-3)【答案】 A【考点】二次函数y=a(x-h)^2+k的性质【解析】【解答】解:∵y=(x-1)2+3,∴二次函数图像顶点坐标为:(1,3).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二次函数顶点式即可得出顶点坐标.7.“三等分角”大约是在公元前五世纪由古希腊人提出来的。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重点强化专题八:动点问题与函数的图象(中考热点)(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重点强化专题八:动点问题与函数的图象(中考热点)(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重点强化专题八(含答案)动点问题与函数的图象(中考热点)1.(2019广元)如图,点P是菱形ABCD边上的动点,它从点A→B→C→D路径匀速运动到点D设△PAD的面积为y,P点的运动时间为x,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为()2.(2019衢州)如图,正形ABCD边上为4,点E是AB的中点,点P从点E出发,沿E→A→D→C移动至终点C,设点P经过的路径长为x,△CPE的面积为y,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y与x的函数关系的是()3.(2019潍坊)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BC=3,动点P沿拆线BCD从点B开始运动到D,使运动的路程为x,ADP的面积为y,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y 与x的函数关系的是()4.如图1,在矩形MNPQ中,动点R从点N出发,沿N→P→Q→M方向运动至点M 处停止,设点R运动的路程为x,△MNR的面积为y,如果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2,则当x=9时,点R应运动到()A、 M处B、 N处C、 P处D、Q处5.(2019天水)已知点P为某个封闭图形边界上一定点,对点M从点P出发,沿其边界顺时针匀速运动一周,设点M的运动时间为x,线段PM的长度为y,表示y与x的函数图象大致如图所示,则该封闭图形可能是()参考答案1.解:A由图知,点P从A点运动到点B时,△PAD的面积为y从0均匀变大,点P从B 到C面积保持不变,点P从C到D时又均匀从大变小,所以选A2.解:C因为正方形的边长为4,所以点P的最大路径为10,排除B,又因为点P运动时,△CPE的面积为y的图象呈直线变化,再排除D,又因为点P运动到A时路径为2的△CPE的面积为y与点P运动到D时路径为6△CPE的面积为y小,从图知选C3.解:D因为BC=3,动点P从B运动到C时,路径为3,且面积保持不变,从图知选D 4.解:D从图2可知,点R路径为4到9时,△MNR的面积为y保持不变,所以可知NP =4,PQ=5,所以当x=9时,点R运动到了Q处。

2019年中考数学二次函数真题汇编试卷(附详细答案)

2019年中考数学二次函数真题汇编试卷(附详细答案)

2019年中考数学二次函数真题汇编试卷(名师全国选择压轴真题+详细解析答案,值得下载练习)1.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经过点(1,2)且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1,x2,其中﹣1<x1<0,1<x2<2,下列结论:4a+2b+c<0,2a+b<0,b2+8a >4ac,a<﹣1,其中结论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2.如图:二次函数y=ax2+bx+2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若AC⊥BC,则a的值为()A.﹣B.﹣C.﹣1 D.﹣23.已知关于x的方程x2﹣(a+b)x+ab﹣1=0,(a>b),x1、x2是此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且x1<x2.现给出四个结论:①x1≠x2;②x1x2<ab;③x12+x22<a2+b2;④x1<x2<b<a其中正确结论个数是()A.1 B.2 C.3 D.44.如图(1)所示,E为矩形ABCD的边AD上一点,动点P,Q同时从点B出发,点P沿折线BE﹣ED﹣DC运动到点C时停止,点Q沿BC运动到点C时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1cm/秒.设P、Q同时出发t秒时,△BPQ的面积为ycm2.已知y 与t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2)(曲线OM为抛物线的一部分),则下列结论:①AD =BE=5;②;③当0<t≤5时,;④当秒时,△ABE∽△QBP;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②④5.已知抛物线y=﹣x2+1的顶点为P,点A是第一象限内该二次函数图象上一点,过点A作x轴的平行线交二次函数图象于点B,分别过点B、A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连结P A、PD,PD交AB于点E,△P AD与△PEA相似吗?()A.始终不相似B.始终相似C.只有AB=AD时相似D.无法确定6.定义:若抛物线的顶点与x轴的两个交点构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则这种抛物线就称为:“美丽抛物线”.如图,直线l:y=x+b经过点M(0,),一组抛物线的顶点B1(1,y1),B2(2,y2),B3(3,y3),…B n(n,y n)(n为正整数),依次是直线l上的点,这组抛物线与x轴正半轴的交点依次是:A1(x1,0),A2(x2,0),A3(x3,0),…A n+1(x n+1,0)(n为正整数).若x1=d(0<d<1),当d为()时,这组抛物线中存在美丽抛物线.A.或B.或C.或D.7.二次函数y=x2﹣x+m(m为常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当x=a时,y<0;那么当x=a﹣1时,函数值()A.y<0 B.0<y<m C.y>m D.y=m8.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若M=a+b﹣c,N=4a﹣2b+c,P=2a﹣b.则M,N,P中,值小于0的数有()A.3个B.2个C.1个D.0个9.如图,一条抛物线与x轴相交于A、B两点,其顶点P在折线C﹣D﹣E上移动,若点C、D、E的坐标分别为(﹣1,4)、(3,4)、(3,1),点B的横坐标的最小值为1,则点A的横坐标的最大值为()A.1 B.2 C.3 D.410.如图是某二次函数的图象,将其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的图象的函数解析式为y=ax2+bx+c(a≠0),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1)a>0;(2)c<0;(3)2a﹣b=0;(4)a+b+c>0.A.1个B.2个C.3个D.4个11.如图,记抛物线y=﹣x2+1的图象与x正半轴的交点为A,将线段OA分成n等份,设分点分别为P1,P2,…P n﹣1,过每个分点作x轴的垂线,分别与抛物线交于点Q1,Q2,…,Q n﹣1,再记直角三角形OP1Q1,P1P2Q2,…,P n﹣2P n﹣1Q n﹣1的面积分别为S1,S2,…,这样就有S1=,S2=,…;记W=S1+S2+…+S n﹣1,当n越来越大时,你猜想W最接近的常数是()A.B.C.D.12.为了备战世界杯,中国足球队在某次训练中,一队员在距离球门12m处的挑射正好射中了2.4m高的球门横梁,若足球运行的路线是抛物线y=ax2+bx+c(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①a<﹣,②﹣<a<0,③a﹣b+c>0,④0<b<﹣24a,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3.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给出以下四个结论:①abc=0,②a+b+c>0,③a>b,④4ac﹣b2<0;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1个B.2个C.3个D.4个14.如图,分别过点P i(i,0)(i=1、2、…、n)作x轴的垂线,交的图象于点A i,交直线于点B i.则的值为()A.B.2 C.D.15.如图,半圆A和半圆B均与y轴相切于O,其直径CD,EF均和x轴垂直,以O 为顶点的两条抛物线分别经过点C,E和点D,F,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A.πB.πC.πD.条件不足,无法求16.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且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 ﹣m=0没有实数根,有下列结论:①b2﹣4ac>0;②abc<0;③m>2.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0 B.1 C.2 D.317.如图是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的一部分,x=﹣1是对称轴,有下列判断:①b﹣2a=0;②4a﹣2b+c<0;③a﹣b+c=﹣9a;④若(﹣3,y1),(,y2)是抛物线上两点,则y1>y2,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8.如图,矩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OA=3,AB=2.抛物线y=ax2+bx+c(a≠0)经过点A和点B,与x轴分别交于点D、E(点D在点E左侧),且OE=1,则下列结论:①a>0;②c>3;③2a﹣b=0;④4a﹣2b+c=3;⑤连接AE、BD,则S梯形ABDE=9.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A.1个B.2个C.3个D.4个19.如图,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点A(﹣1,0),顶点坐标为(1,n),与y 轴的交点在(0,2)、(0,3)之间(包含端点),则下列结论:①当x>3时,y<0;②3a+b>0;③﹣1≤a≤﹣;④3≤n≤4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20.边长为1的正方形OABC的顶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将正方形OABC绕顶点O 顺时针旋转75°,使点B落在抛物线y=ax2(a<0)的图象上.则抛物线y=ax2的函数解析式为()A.y=﹣B.y=﹣C.y=﹣2x2D.y=﹣21.已知直线经过点A(0,2),B(2,0),点C在抛物线y=x2的图象上,则使得S△ABC =2的点有()个.A.4 B.3 C.2 D.1参考答案1.解:由抛物线的开口向下知a<0,与y轴的交点为在y轴的正半轴上,得c>0,对称轴为x=<1,∵a<0,∴2a+b<0,而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b2﹣4ac>0,当x=2时,y=4a+2b+c<0,当x=1时,a+b+c=2.∵>2,∴4ac﹣b2<8a,∴b2+8a>4ac,∵①a+b+c=2,则2a+2b+2c=4,②4a+2b+c<0,③a﹣b+c<0.由①,③得到2a+2c<2,由①,②得到2a﹣c<﹣4,4a﹣2c<﹣8,上面两个相加得到6a<﹣6,∴a<﹣1.故选:D.2.解:设A(x1,0)(x1<0),B(x2,0)(x2>0),C(0,t),∵二次函数y=ax2+bx+2的图象过点C(0,t),∴t=2;∵AC⊥BC,∴OC2=OA•OB,即4=|x1x2|=﹣x1x2,根据韦达定理知x1x2=,∴a=﹣.故选:A.3.解:如图所示,关于x的方程x2﹣(a+b)x+ab﹣1=0,x1,x2是此方程的两个实数根,x1,x2是抛物线y=x2﹣(a+b)x+ab与直线y=1的交点的横坐标,(不妨设x1<x2且a<b)观察图象可知,x1≠x2,故①正确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h,x2=h+m,x1=h﹣m,b=h+n,a=h﹣n,m>n,∴x1•x2=h2﹣m2,ab=h2﹣n2,∵m>n,∴x1•x2<ab,故②正确,∵=,∴x1+x2=a+b,∴x12+2x1x2+x22=a2+2ab+b2,∵2x1x2<2ab,∴x12+x22>a2+b2,故③错误,观察图象可知x1<b<a<x2,故④错误.故选:B.4.解:根据图(2)可得,当点P到达点E时点Q到达点C,∵点P、Q的运动的速度都是1cm/秒,∴BC=BE=5,∴AD=BE=5,故①小题正确;又∵从M到N的变化是2,∴ED=2,∴AE=AD﹣ED=5﹣2=3,在Rt△ABE中,AB===4,∴cos∠ABE==,故②小题错误;过点P作PF⊥BC于点F,∵AD∥BC,∴∠AEB=∠PBF,∴sin∠PBF=sin∠AEB==,∴PF=PB sin∠PBF=t,∴当0<t≤5时,y=BQ•PF=t•t=t2,故③小题正确;当t=秒时,点P在CD上,此时,PD=﹣BE﹣ED=﹣5﹣2=,PQ=CD﹣PD=4﹣=,∵=,==,∴=,又∵∠A=∠Q=90°,∴△ABE∽△QBP,故④小题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①③④.故选:C.5.解:令x=0,则y=1,∴OP=1,设点A的横坐标为m,则AD=﹣m2+1,∵AB⊥y轴,AD⊥x轴,∴AF=OD=m,OF=﹣m2+1,PF=1﹣(﹣m2+1)=m2,在Rt△P AF中,P A2=PF2+AF2=(m2)2+m2=m4+m2,在Rt△POD中,PD===,由AB∥x轴得,△PEF∽△PDO,∴=,即=,解得,PE=m2,∴P A2=PD•PE=m4+m2,∴=,∵∠APE=∠DP A,∴△P AD∽△PEA,即,△P AD与△PEA始终相似.故选:B.6.解:直线l:y=x+b经过点M(0,),则b=;∴直线l:y=x+.由抛物线的对称性知:抛物线的顶点与x轴的两个交点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必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该等腰三角形的高等于斜边的一半.∵0<d<1,∴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小于2,斜边上的高小于1(即抛物线的顶点纵坐标小于1);∵当x=1时,y1=×1+=<1,当x=2时,y2=×2+=<1,当x=3时,y3=×3+=>1,∴美丽抛物线的顶点只有B1、B2.①若B1为顶点,由B1(1,),则d=1﹣=;②若B2为顶点,由B2(2,),则d=1﹣[(2﹣)﹣1]=,综上所述,d的值为或时,存在美丽抛物线.故选:B.7.解:∵对称轴是x=,0<x1<故由对称性<x2<1当x=a时,y<0,则a的范围是x1<a<x2,所以a﹣1<0,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0时函数值是m.因而当x=a﹣1<0时,函数值y一定大于m.故选:C.8.解:∵图象开口向下,∴a<0,∵对称轴在y轴左侧,∴a,b同号,∴a<0,b<0,∵图象经过y轴正半轴,∴c>0,∴M=a+b﹣c<0当x=﹣2时,y=4a﹣2b+c<0,∴N=4a﹣2b+c<0,∵﹣>﹣1,∴<1,∵a<0,∴b>2a,∴2a﹣b<0,∴P=2a﹣b<0,则M,N,P中,值小于0的数有M,N,P.故选:A.9.解:由图知:当点B的横坐标为1时,抛物线顶点取C(﹣1,4),设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1)2+4,代入点B坐标,得:0=a(1+1)2+4,a=﹣1,即:B点横坐标取最小值时,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1)2+4.当A点横坐标取最大值时,抛物线顶点应取E(3,1),则此时抛物线的解析式:y =﹣(x﹣3)2+1=﹣x2+6x﹣8=﹣(x﹣2)(x﹣4),即与x轴的交点为(2,0)或(4,0)(舍去),∴点A的横坐标的最大值为2.故选:B.10.解:(1)∵将其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的图象的函数解析式为y=ax2+bx+c(a≠0)(如虚线部分),∴y=ax2+bx+c的对称轴为:直线x=﹣1;∵开口方向向上,∴a>0,故①正确;(2)∵与y轴的交点为在y轴的负半轴上∴c<0,故②正确;(3)∵对称轴x==﹣1,∴2a﹣b=0,故③正确;(4)当x=1时,y=a+b+c>0,故④正确.故选:D.11.解:由图象知S3=,总结出规律:,则w=S1+S2+…+S n﹣1=++…+====﹣﹣+﹣=﹣﹣,当n越来越大时,可知W最接近的常数为.故选:C.12.解:由抛物线的开口向下知a<0,对称轴为x=>0,∴a、b异号,即b>0.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2.4),∴c=2.4把点(12,0)代入解析式得:144a+12b+2.4=0.∴144a=﹣2.4﹣12b,12b=﹣2.4﹣144a∴144a<﹣2.4,12b<﹣144a∴a<﹣,b<﹣12a,∴2b<﹣24a,即b<﹣12a,∴b<﹣24a,∴①④正确,②错误∵此题是实际问题,∴x不能取﹣1,∴③a﹣b+c>0错误.故选:B.13.解:∵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经过原点,∴c=0,∴abc=0∴①正确;∵x=1时,y<0,∴a+b+c<0,∴②不正确;∵抛物线开口向下,∴a<0,∵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b<0,∴b=3a,又∵a<0,b<0,∴a>b,∴③正确;∵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0,∴b2﹣4ac>0,4ac﹣b2<0,∴④正确;综上,可得正确结论有3个:①③④.故选:C.14.解:根据题意得:A i B i=x2﹣(﹣x)=x(x+1),∴==2(﹣),∴++…+=2(1﹣+﹣+…+﹣)=.故选:A.15.解:由分析知图中阴影面积等于半圆的面积,则s==.故选:B.16.解:①∵二次函数y=ax2+bx+c与x轴有两个交点,∴b2﹣4ac>0,故①正确;②∵抛物线的开口向下,∴a<0,∵抛物线与y轴交于正半轴,∴c>0,∵对称轴x=﹣>0,∴ab<0,∵a<0,∴b>0,∴abc<0,故②正确;③∵一元二次方程ax2+bx+c﹣m=0没有实数根,∴y=ax2+bx+c和y=m没有交点,由图可得,m>2,故③正确.故选:D.17.解:∵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1,∴﹣=﹣1,b=2a,∴b﹣2a=0,故①正确;∵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1,和x轴的一个交点是(2,0),∴抛物线和x轴的另一个交点是(﹣4,0),∴把x=﹣2代入得:y=4a﹣2b+c>0,故②错误;∵图象过点(2,0),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得:4a+2b+c=0,又∵b=2a,∴c=﹣4a﹣2b=﹣8a,∴a﹣b+c=a﹣2a﹣8a=﹣9a,故③正确;根据图象,可知抛物线对称轴的右边y随x的增大而减小,∵抛物线和x轴的交点坐标是(2,0)和(﹣4,0),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1,∴点(﹣3,y1)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1,y1),∵(,y2),1<,∴y1>y2,故④正确;即正确的有①③④,故选:B.18.解:由函数图象可得:抛物线开口向下,∴a<0,选项①错误;又OA=3,AB=2,∴抛物线与y轴交于A(0,3),即c=3,选项②错误;又A和B关于对称轴对称,且AB=2,∴对称轴为直线x=﹣=﹣1,即2a﹣b=0,选项③正确;∴B(﹣2,3),将x=﹣2,y=3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得:4a﹣2b+c=3,选项④正确;由OE=1,利用对称性得到CD=OE=1,又OC=AB=2,∴DE=CD+OC+OE=1+2+1=4,又OA=3,则S梯形ABDE=OA(AB+DE)=9,选项⑤正确,综上,正确的个数为3个.故选:C.19.解:①∵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点A(﹣1,0),对称轴直线是x=1,∴该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是(3,0),∴根据图示知,当x>3时,y<0.故①正确;②根据图示知,抛物线开口方向向下,则a<0.∵对称轴x=﹣=1,∴b=﹣2a,∴3a+b=3a﹣2a=a<0,即3a+b<0.故②错误;③∵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分别是(﹣1,0),(3,0),∴﹣1×3=﹣3,∴=﹣3,则a=﹣.∵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在(0,2)、(0,3)之间(包含端点),∴2≤c≤3,∴﹣1≤﹣≤﹣,即﹣1≤a≤﹣.故③正确;④根据题意知,a=﹣,﹣=1,∴b=﹣2a=,∴n=a+b+c=c.∵2≤c≤3,∴≤c≤4,即≤n≤4.故④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说法有①③.故选:D.20.解:如图,作BE⊥x轴于点E,连接OB,∵正方形OABC绕顶点O顺时针旋转75°,∴∠AOE=75°,∵∠AOB=45°,∴∠BOE=30°,∵OA=1,∴OB=,∵∠OEB=90°,∴BE=OB=,∴OE=,∴点B坐标为(,﹣),代入y=ax2(a<0)得a=﹣,∴y=﹣.故选:B.21.解:∵S△ABC=×2×2=2,可见,当O与C重合时,S△ABC=2,作CD⊥AB,∵AO=BO=2,可见,△AC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D=2×cos45°=2×=.由图易得,到AB距离为的点有C、C1、C2,作CC3∥AB,则CC3的解析式为y=﹣x,将y=﹣x和y=x2组成方程组得,,解得,,,则C3坐标为(﹣1,1),可见,有四个点,使得S△ABC=2.故选:A.。

2019届中考数学压轴题精练:由比例线段产生的函数关系问题(含2019试题-含详解)

2019届中考数学压轴题精练:由比例线段产生的函数关系问题(含2019试题-含详解)

图6
例 2 2019 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模拟第 25 题
在 Rt△ABC 中,∠C=90°,AC=6, sin B = 3 ,⊙B 的半径长为 1,⊙B 交边 CB 于点 P,点 O 是边 AB 上的 5
动点. (1)如图 1,将⊙B 绕点 P 旋转 180°得到⊙M,请判断⊙M 与直线 AB 的位置关系; (2)如图 2,在(1)的条件下,当△OMP 是等腰三角形时,求 OA 的长; (3)如图 3,点 N 是边 BC 上的动点,如果以 NB 为半径的⊙N 和以 OA 为半径的⊙O 外切,设 NB=y,OA=x,
一点特身尔传过辱加马克也种的锋找悟分己两把这了森竟发钟就理在球迷同道突换张些提面疯断他况干出攻贾和进且埃放伊长方亮握来巴度错始太多阿力脚利守下还须门去拥更曼对不样击比行给是磕倒得班夏快被单逼平各次炸:认刻控国人做姜论要奇正有助纳熟好们会求等奥个本刚想起说续路溜技危席诉场丽如照七大前向验可型里达速防然到斯肯中着所员十反直后忍踢劳暴险都吃预新能必量狂聚简禁插线情强洛索赛王上化经完军维从赫尽才硬解问看图时让吼没算接手似呼滥足态味普惊拉松我取又回毫护架最意德致少迫年宁日排腰罗么状底娥停撞高尼败体落六潮无敢远将定拿留耗明头实鲁激泽告麦当命卫粗退背洞边练景吊周权变候为话亲文切结而7望粘3主配但毕胜感打充封功别皮令牧般雷制成声谁术黑整悉翻引遭蒂那托瓦法全弓已扳喊心飞消题焦区林却规现走表住予死余雨波安舞丹丰据积入盯够虎脑幕战先应再挥获掀开轻诱空迹什怕伦博站压摆之风三名急烧很动鱼冕集作射冲子轰镜继因季受隔第用见紧格谋升塞势怎跑犯转失部输步精招信哪虑果误你惜响仿教识抢生办羞暇奏域弹自斗补常知地气带象酸只事富队欢透运霸布兵号坐间跳节内葡甚束历墙希零伤巨撤支嗅梅缩占星草计位几许亏像并岁优句差领根二台米条产滚库注牙何真老考效贴准冠群0局随决歇丝合吸乎拼容含神原保距亚猛近以热越重觉破萄警依刺刀难渗茨虽段陷挤吉父恩悲秒铲跟五章至非玩糙胆承4火叫1嫦害久臂按穿病机套横范默庆电童确扩离未密存佯华四漏英腩叹限易糊目漂贺倍小双肋迎鸣蒙管科择荡该选堵掉姆援2扑祝系曾调约仍摸啊闪此沉备外仅阶忘友处八散增敲彩爆佛寻攒严扰客若纠乔宠泪萨闻今艳清乐豪纸沛首请眼皇记于数或歌荷任呵抗闷终帅水市匹柱恐驻夸称字悬置相阵者额便赢创价脸挺盖答交工登覆唱早围牌兴宫商质灯烦需匆担迪绪佳讯较服颜付极胸乌麻天白杨捧即霍追包车澡趣连纵使她视媒闹宾评收超扁关花哨折色铁红巾贸智甲颠帮晚漠忙儿恨吧否搁判公票威音烂陆团赴哀爱8键亨嘴口裁掌遁赞享串另抱吹笔美造著签念资9旁显千魁贵孙舒诺牲顾尖黄物磨海觑油丑仰词家女鲜挡业.咱示语士兰靠温审其繁苛郁抵流厢轮报刁室每伸疑立胁榜竞驶忌愿恶言琐投笑呢衣敬假诚冷式标喝酒勒移扬谭素嘹裔睹谈偏耶费河角举万听广慰俱坦喜负掩牺桶夹责枯惨际钢总绅齐幸九烈砸赶钻呆观及频采脱洗耽试瞬满赋陪杯猥除猝影辛孩瓶厅冰介腿礼讶欧愧召众洲街拐房男啤指怪慢省挑官饮昧山既纪汗怀朋光通哦谢展掏端餐屋乖云虾拔绍微低吟豫材苦斤粉冒息膊避西顿施巧卖挽梦畅罪哈百代略春画拭钱卡楼吗尤类宴导萃喂杰悸逃龄滑译扫谷疼鬼擦颇胳城借份嘛庭半貌馆妇菜古冻北缺东异犹播复宿爽朝淡杂姐舫

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A ,B ,C 是上的三个点,若,则等于( )A .50°B .80°C .100°D .130° 2.下列四个实数中,比1-小的数是( )A .2-B .0C .1D .23.二次函数y =x 2﹣6x +m 满足以下条件:当﹣2<x <﹣1时,它的图象位于x 轴的下方;当8<x <9时,它的图象位于x 轴的上方,则m 的值为( ) A .27B .9C .﹣7D .﹣164.小军旅行箱的密码是一个六位数,由于他忘记了密码的末位数字,则小军能一次打开该旅行箱的概率是( ) A .110B .19C .16D .155.定义一种新运算:1an n n bn xdx a b -⋅=-⎰,例如:222khxdx k h ⋅=-⎰,若m252mx dx --=-⎰,则m =( )A .-2B .25-C .2D .256.肥皂泡的泡壁厚度大约是0.0007mm ,0.0007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0.7×10﹣3 B .7×10﹣3 C .7×10﹣4 D .7×10﹣5 7.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是( ) A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B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C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D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8.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CD ⊥AB ,垂足为D .若AC 5BC =2,则sin ∠ACD 的值为( )A .5 B .25C .5 D .239.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10k x x -++=有两个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A .54k ≤B .54k >C .514k k ≠<且D .514k k ≤≠且 10.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 的顶点O 在坐标原点,边OA 在x 轴上,OC 在y 轴上,如果矩形OA′B′C′与矩形OABC 关于点O 位似,且矩形OA′B′C′的面积等于矩形OABC 面积的14,那么点B′的坐标是( )A .(-2,3)B .(2,-3)C .(3,-2)或(-2,3)D .(-2,3)或(2,-3)11.根据以下程序,当输入x =2时,输出结果为( )A .﹣1B .﹣4C .1D .11 12.已知关于x 的方程2x+a-9=0的解是x=2,则a 的值为A .2B .3C .4D .5二、填空题13.色盲是伴X 染色体隐性先天遗传病,患者中男性远多于女性,从男性体检信息库中随机抽取体检表,统计结果如表: 抽取的体检表数n 501002004005008001000120015002000色盲患者的频数m3 7 13 29 37 55 69 85 105 138色盲患者的频率m/n0.0600.0700.0650.0730.0740.0690.0690.0710.0700.069根据表中数据,估计在男性中,男性患色盲的概率为______(结果精确到0.01).1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D=90°,AB=3, BC=2,tanA=43,则CD=_____.15.已知关于x的方程3x n22x1+=+的解是负数,则n的取值范围为.16.如图:已知AB=10,点C、D在线段AB上且AC=DB=2; P是线段CD上的动点,分别以AP、PB为边在线段AB的同侧作等边△AEP和等边△PFB,连结EF,设EF的中点为G;当点P从点C运动到点D时,则点G移动路径的长是________.17.如图,在△ABC中E是BC上的一点,EC=2BE,点D是AC的中点,设△ABC、△ADF、△BEF的面积分别为S△ABC,S△ADF,S△BEF,且S△ABC=12,则S△ADF-S△BEF=_________.18.如图,在△ABC中,B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DE交边BC于点D,交边AB于点E.若△EDC的周长为24,△ABC与四边形AEDC的周长之差为12,则线段DE的长为_____.19.一批货物准备运往某地,有甲、乙、丙三辆卡车可雇用.已知甲、乙、丙三辆车每次运货量不变,且甲、乙两车单独运完这批货物分别用2, a a 次;甲、丙两车合运相同次数,运完这批货物,甲车共运180吨;乙、丙两车合运相同次数,运完这批货物乙车共运270吨,现甲、乙、丙合运相同次数把这批货物运完,货主应付甲车主的运费为___________ 元.(按每吨运费20元计算)20.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A ,B ,C ,D4个完全相同的小球,随机摸取一个小球然后放回,再随机摸取一个小球,两次摸到同一个小球的概率是___.三、解答题21.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C 是的中点,连接AC 并延长至点D ,使CD =AC ,点E 是OB 上一点,且,CE 的延长线交DB 的延长线于点F ,AF 交⊙O 于点H ,连接BH .(1)求证:BD 是⊙O 的切线;(2)当OB =2时,求BH 的长.22.如图是某市一座人行天桥的示意图,天桥离地面的高BC 是10米,坡面AC 的倾斜角45CAB ∠=︒,在距A 点10米处有一建筑物HQ .为了方便行人推车过天桥,市政府部门决定降低坡度,使新坡面DC 的倾斜角30BDC ∠=︒,若新坡面下D 处与建筑物之间需留下至少3米宽的人行道,问该建筑物是否需要拆除(计算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参考数据:2 1.414≈,3 1.732≈)23.某市某中学积极响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举办了以“校园文明”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所有参赛作品均获奖,奖项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将获奖结果绘制成如右两幅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解答意)(1)等奖所占的百分比是________;三等奖的人数是________人;(2)据统计,在获得一等奖的学生中,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为11:,学校计划选派1名男生和1名女生参加市手抄报比赛,请求出所选2位同学恰是1名男生和1名女生的概率;(3)学校计划从获得二等奖的同学中选取一部分人进行集训使其提升为一等奖,要使获得一等奖的人数不少于二等奖人数的2倍,那么至少选取多少人进行集训?24.材料:解形如(x+a)4+(x+b)4=c的一元四次方程时,可以先求常数a和b的均值,然后设y=x+.再把原方程换元求解,用种方法可以成功地消去含未知数的奇次项,使方程转化成易于求解的双二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均值换元法.例:解方程:(x﹣2)4+(x﹣3)4=1解:因为﹣2和﹣3的均值为,所以,设y=x﹣,原方程可化为(y+)4+(y﹣)4=1,去括号,得:(y2+y+)2+(y2﹣y+)2=1y4+y2++2y3+y2+y+y4+y2+﹣2y3+y2﹣y=1整理,得:2y4+3y2﹣=0(成功地消去了未知数的奇次项)解得:y2=或y2=(舍去)所以y=±,即x﹣=±.所以x=3或x=2.(1)用阅读材料中这种方法解关于x的方程(x+3)4+(x+5)4=1130时,先求两个常数的均值为______.设y=x+____.原方程转化为:(y﹣_____)4+(y+_____)4=1130.(2)用这种方法解方程(x+1)4+(x+3)4=70625.计算:(1)2(m﹣1)2﹣(2m+1)(m﹣1)(2)(1﹣)【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圆周的度数为360°,可知优弧AC的度数为360°-100°=260°,然后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可求得∠B=130°.故选D考点:圆周角定理2.A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A.﹣2<﹣1,故正确;B.0>﹣1,故本选项错误;C.1>﹣1,故本选项错误;D.2>﹣1,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考点:有理数大小比较.3.D解析:D【解析】【分析】先确定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3,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得到x=−2和x=8时,函数值相等,然后根据题意判断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2,0),(8,0),最后把(−2,0)代入y=x2−6x+m可求得m的值.【详解】解:∵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x=−2和x=8时,函数值相等,∵当−2<x<−1时,它的图象位于x轴的下方;当8<x<9时,它的图象位于x轴的上方,∴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2,0),(8,0),把(−2,0)代入y=x2−6x+m得4+12+m=0,解得m=−16.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把求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b ,c 是常数,a≠0)与x 轴的交点坐标问题转化为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也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4.A解析:A 【解析】∵密码的末位数字共有10种可能(0、1、 2、 3、4、 5、 6、 7、 8、 9、 0都有可能), ∴当他忘记了末位数字时,要一次能打开的概率是110. 故选A.5.B解析:B 【解析】 【分析】根据新定义运算得到一个分式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根据题意得,5211m11(5)25m x dx m m m m---⎰-=-=-=-, 则25m =-, 经检验,25m =-是方程的解,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弄清题中的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6.C解析:C 【解析】 【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 ,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详解】 解:0.0007=7×10﹣4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科学计数法,难度不大.7.D解析:D【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定理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故A 是假命题;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故B 是假命题; 对角线相等且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故C 是假命题;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D 是真命题.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8.A解析:A 【解析】 【分析】在直角△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B ,而∠B =∠ACD ,即可把求sin ∠ACD 转化为求sin B . 【详解】在直角△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B ===3.∵∠B +∠BCD =90°,∠ACD +∠BCD =90°,∴∠B =∠ACD ,∴sin ∠ACD =sin ∠B AC AB ==.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中三角函数的应用,要熟练掌握好边角之间的关系,难度适中.9.D解析:D 【解析】 【分析】运用根的判别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组成不等式组即可解答 【详解】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 ﹣1)x 2+x +1=0有两个实数根,∴210=1-41)10k k -⎧⎨∆⨯-⨯≥⎩≠( , 解得:k ≤54且k ≠1. 故选:D .此题考查根的判别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掌握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是解题关键10.D解析:D【解析】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每组对应点的连线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那么这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

2019中考数学冲刺讲义:第3讲函数图象的分析与作图(含答案)

2019中考数学冲刺讲义:第3讲函数图象的分析与作图(含答案)

第3讲、函数图象的分析与作图(讲义)1.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如图),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2,2),对称轴是直线x=1,顶点为B.(1)求这条抛物线的表达式和点B的坐标;(2)点M在对称轴上,且位于顶点上方,设它的纵坐标为m,连接AM,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AMB 的正切值;(3)将该抛物线向上或向下平移,使得新抛物线的顶点C在x轴上.原抛物线上一点P平移后的对应点为点Q,如果OP=OQ,求点Q的坐标.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的坐标为(0,1),取一点B(b,0),连接AB,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l1,过点B作x轴的垂线l2,记l1,l2的交点为P.(1)当b=3时,在图1中补全图形(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小慧多次取不同数值b,得出相应的点P,并把这些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发现:这些点P竟然在一条曲线L上.①设点P的坐标为(x,y),试求y与x之间的关系式,并指出曲线L是哪种曲线;②设点P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是d1,d2,求d1+d2的范围,当d1+d2=8时,求点P的坐标;③将曲线L在直线y=2下方的部分沿直线y=2向上翻折,得到一条“W”形状的新曲线,若直线y=kx+3与这条“W”形状的新曲线有4个交点,直接写出k的取值范围.图13.已知二次函数y=ax2-2ax+c(a<0)的最大值为4,且抛物线过点79()24,,点P(t,0)是x轴上的动点,抛物线与y轴交点为C,顶点为D.(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顶点D的坐标;(2)求|PC-PD|的最大值及对应的点P的坐标;(3)设Q(0,2t)是y轴上的动点,若线段PQ与函数y=a|x|2-2a|x|+c的图象只有一个公共点,请直接写出t的取值.4. 如图,抛物线L :1()(4)2y x t x t =---+(常数t >0)与x 轴从左到右的交点为B ,A ,过线段OA 的中点M 作MP ⊥x 轴,交双曲线ky x=(k >0,x >0)于点P ,且12OA MP ⋅=.(1)求k 的值;(2)当t=1时,求AB 的长,并求直线MP 与L 对称轴之间的距离;(3)把L 在直线MP 左侧部分的图象(含与直线MP 的交点)记为G ,用t 表示图象G 最高点的坐标; (4)设L 与双曲线有个交点的横坐标为x 0,且满足4≤x 0≤6,通过L 位置随t 变化的过程,直接写出t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 (1)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 2+2x+2;点B(1,3);(2)tan ∠AMB=12m -;(3)点Q 的坐标为3)2-,3)2-. 2. (1)作图略;(2)①21122y x =+,曲线L 是抛物线; ②d 1+d 2≥12;P 1(3,5),P 2(-3,5);③k 的取值范围为k <<. 3. (1)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 2+2x+3;顶点D(1,4);(2)|PC-PD|,对应的点P 坐标为(-3,0); (3)32≤t <3,72t =或t ≤-3.4. (1)k 的值为6;(2)直线MP 与L 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为32; (3)图象G 最高点的坐标为2()28t t t -+,;(4)t 的取值范围为5≤t ≤8,7≤t ≤8.2019-2020学年数学中考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一次函数y1=x与二次函数y2=ax2+bx+c图象相交于P、Q两点,则函数y=ax2+(b-1)x +c的图象可能是()A. B. C. D.2.如图,矩形ABCD,AD=1,CD=2,点P为边CD上的动点(P不与C重合),作点P关于BC的对称点Q,连结AP,BP和BQ,现有两个结论:①若DP≥1,当△APB为等腰三角形时,△APB和△PBQ一定相似;②记经过P,Q,A三点的圆面积为S,则4π≤S<25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对②对B.①对②错C.①错②对D.①错②错3.如图,在四边形中,分别是,,,边上的点,某同学探索出如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当是各边中点且时,四边形为菱形B.当是各边中点且时,四边形为矩形C.当不是各边中点时,四边形不可能为菱形D.当不是各边中点时,四边形可以为平行四边形4.某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是()A .三棱锥B .三棱柱C .四棱锥D .四棱柱5.四位同学在研究函数2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时,甲发现当x=-1时函数的最小值为-1;乙发现4a-2b+c=0成立;丙发现当x<1时,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丁发现当x=5时,y=-4.已知这四位同学中只有一位发现的结论是错误的,则该同学是( ) A .甲 B .乙C .丙D .丁6.若代数式和的值相等,则x 的值为( ) A .x =﹣7B .x =7C .x =﹣5D .x =37.如图,AB ⊥CD ,且AB =CD ,E 、F 是AD 上两点,CE ⊥AD ,BF ⊥AD .若CE =8,BF =6,AD =10,则EF 的长为( )A .4B .72C .3D .528.若不等式组无解,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B.C.D.9.如图,在⊙O 中,∠BOD =120°,则∠BCD 的度数是( )A .60°B .80°C .120°D .150°10.如图直线y =mx 与双曲线y=kx交于点A 、B ,过A 作AM ⊥x 轴于M 点,连接BM ,若S △AMB =2,则k 的值是( )A.1 B.2 C.3 D.411.在某校选拔毕业晚会主持人的决赛中,参与投票的每名学生必须从进入决赛的四名选手中选1名,且只能选1名,根据投票结果,绘制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则选手B的得票为()A.300 B.90 C.75 D.851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3•a4=a12B.a5÷a﹣3=a2C.(3a4)2=6a8D.(﹣a)5•a=﹣a6二、填空题13.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点,A B均在格点上,12,l l是一条小河平行的两岸. (Ⅰ)AB的距离等于_____;(Ⅱ)现要在小河上修一座垂直于两岸的桥MN(点M在1l上,点N在2l上,桥的宽度忽略),使++最短,请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用无刻度的直尺,画出MN,并简要说明点M,N的位AM MN NB置是如何找到的(不要求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其中点A(2,n),且n>0,当时,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15.如图,l1∥l2,∠1=56°,则∠2的度数为______.16.若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母线长为6,则该圆锥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是°.17.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在下列图1和图2中按要求画菱形.(1)图1是矩形ABCD,E,F分别是AB和AD的中点,以EF为边画一个菱形;(2)图2是正方形ABCD,E是对角线BD上任意一点(BE>DE),以AE为边画一个菱形.18.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x+(a2-1)=0的一个根是0,则a的值是________.三、解答题19.如图,在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l,线段AB的端点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所画图形顶点必须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在如图中画一个以AB为边的四边形ABCD是中心对称图形,且四边形面积是12;(2)在如图中画一个以AB为边的四边形ABMN是轴对称图形,且只有一个角是直角,面积为15.20.尺规作图(只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如图,已知∠a和线段a、b求作:(1)△ABC,使∠A=∠α,AB=a,AC=b.(2)在(1)的条件下,作AB边上的中线CD.21.如图,直线l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1与y 轴交于点A,点B(-3,3)也在直线1上,将点B 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 ,点C 恰好也在直线l 1上。

2019年浙江版中考数学§10.4 含有参数的函数问题(试题部分)

2019年浙江版中考数学§10.4 含有参数的函数问题(试题部分)
4 a b (a b), a 3,
1 (a b), 解得 b 2, ∴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3x2-2x-1. (3)证明:当x=2时,m=4a+2b-(a+b)=3a+b>0,① ∵a+b<0,∴-a-b>0,② ①②相加得2a>0, ∴a>0. 思路分析 (1)利用判别式进行判断. (2)当x=1时,y=0,所以函数图象不过点C,故图象过点A、B,将A、B两点坐标分别代入函数表达 式,解方程组即可. (3)用a、b表示m,由m的范围结合a+b<0可证a>0.
2
x
∴A 1a ,
a

,D(2a,a).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AD.
①当a>0时,则 2a 1 =a,解得a= 3 或1.
a
3
②当a<0时,则 2a 1 =-a,解得a=-1或- 3 .
a
3
综上,a的值为1或-1或 3 或- 3
3
3
2.已知二次函数y=(x-3t)2+2t2+1(t为常数). (1)当t取不同的值时,其图象的顶点所形成的曲线C有何变化规律; (2)判断点M1(0,1),M2(5,4)与曲线C的位置关系; (3)已知点M(6,a)在曲线C上,求a的值.
抛物线经过点A(-1,0),C(0,-3),
AC= OA2 OC2 = 12 32 = 10.
∴B的坐标为 k3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①k>0时,点B在x正半轴上,若AC=BC,则

3 k
2


32

2019年温州市中考数学试题(附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2019年温州市中考数学试题(附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精选全文完整版2019年温州市中考数学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已知A(12,y1),B(2,y2)为反比例函数1yx图像上的两点,动点P(x,0)在x正半轴上运动,当线段AP与线段BP之差达到最大时,点P的坐标是()A.(12,0)B.(1,0)C.(32,0)D.(52,0)2.如图,菱形ABCD的一边中点M到对角线交点O的距离为5cm,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A.5cm B.10cm C.20cm D.40cm3.如图,将▱ABCD沿对角线AC折叠,使点B落在B′处,若∠1=∠2=44°,则∠B为()A.66°B.104°C.114°D.124°4.如图抛物线y=ax2+bx+c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且过点(3,0),下列结论:①abc>0;②a﹣b+c<0;③2a+b>0;④b2﹣4ac>0;正确的有()个.A .1B .2C .3D .4 5.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3a a a +=B .()2236a a =C .623a a a ÷=D .34a a a ⋅=6.将一块直角三角板ABC 按如图方式放置,其中∠ABC =30°,A 、B 两点分别落在直线m 、n 上,∠1=20°,添加下列哪一个条件可使直线m ∥n( )A .∠2=20°B .∠2=30°C .∠2=45°D .∠2=50°7.如果,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8.如图,⊙C 过原点,且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 、点B ,点A 的坐标为(0,3),M 是第三象限内OB 上一点,∠BMO=120°,则⊙C 的半径长为( )A .6B .5C .3D .329.现定义一种变换:对于一个由有限个数组成的序列S 0,将其中的每个数换成该数在S 0中出现的次数,可得到一个新序列S 1,例如序列S 0:(4,2,3,4,2),通过变换可生成新序列S 1:(2,2,1,2,2),若S 0可以为任意序列,则下面的序列可作为S 1的是( )A .(1,2,1,2,2)B .(2,2,2,3,3)C .(1,1,2,2,3)D .(1,2,1,1,2)10.如图,已知⊙O 的半径是2,点A 、B 、C 在⊙O 上,若四边形OABC 为菱形,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 )A .23π﹣23 B .13π﹣3 C .43π﹣23D .43π﹣3 11.一元二次方程(1)(1)23x x x +-=+的根的情况是(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 .只有一个实数根D .没有实数根12.下列各式化简后的结果为32 的是( ) A .6B .12C .18D .36二、填空题13.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A =45°,则cos ∠OCB 的值是________.14.如图,矩形ABCD 中,AB=3,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AE 垂直平分OB 于点E ,则AD 的长为____________.15.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l 所截,a ∥b ,∠1=70°,则∠2= .16.如图,在Rt △AOB 中,OA=OB=32O 的半径为1,点P 是AB 边上的动点,过点P 作⊙O 的一条切线PQ (点Q 为切点),则切线PQ 的最小值为 .17.如图所示,图①是一个三角形,分别连接三边中点得图②,再分别连接图②中的小三角形三边中点,得图③……按此方法继续下去.在第n个图形中有______个三角形(用含n的式子表示)18.农科院新培育出A、B两种新麦种,为了了解它们的发芽情况,在推广前做了五次发芽实验,每次随机各自取相同种子数,在相同的培育环境中分别实验,实验情况记录如下:种子数量10020050010002000A出芽种子数961654919841965发芽率0.960.830.980.980.98B出芽种子数961924869771946发芽率0.960.960.970.980.97下面有三个推断:①当实验种子数量为100时,两种种子的发芽率均为0.96,所以他们发芽的概率一样;②随着实验种子数量的增加,A种子出芽率在0.98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可以估计A种子出芽的概率是0.98;③在同样的地质环境下播种,A种子的出芽率可能会高于B种子.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只填序号).19.“复兴号”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复兴号”的速度比原来列车的速度每小时快40千米,提速后从北京到上海运行时间缩短了30分钟,已知从北京到上海全程约1320千米,求“复兴号”的速度.设“复兴号”的速度为x千米/时,依题意,可列方程为_____.20.如图,将矩形ABCD沿CE折叠,点B恰好落在边AD的F处,如果AB2BC3,那么tan∠DCF的值是____.三、解答题21.如图,Rt △ABC 中,∠C=90°,AD 平分∠CAB ,DE ⊥AB 于E ,若AC=6,BC=8,CD=3.(1)求DE 的长; (2)求△ADB 的面积.22.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0x ax a ++-=.(1)当该方程的一个根为1时,求a 的值及该方程的另一根; (2)求证:不论a 取何实数,该方程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3.某旅行团32人在景区A 游玩,他们由成人、少年和儿童组成.已知儿童10人,成人比少年多12人.(1)求该旅行团中成人与少年分别是多少人?(2)因时间充裕,该团准备让成人和少年(至少各1名)带领10名儿童去另一景区B 游玩.景区B 的门票价格为100元/张,成人全票,少年8折,儿童6折,一名成人可以免费携带一名儿童.①若由成人8人和少年5人带队,则所需门票的总费用是多少元?②若剩余经费只有1200元可用于购票,在不超额的前提下,最多可以安排成人和少年共多少人带队?求所有满足条件的方案,并指出哪种方案购票费用最少.24.如图,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过点D 作DE∥BC 交AB 于点E ,DF∥AB 交BC 于点F . (1)求证:四边形BEDF 为菱形;(2)如果∠A=90°,∠C=30°,BD=12,求菱形BEDF 的面积.25.如图,ABC ∆是边长为4cm 的等边三角形,边AB 在射线OM 上,且6OA cm =,点D 从点O 出发,沿OM 的方向以1cm/s 的速度运动,当D 不与点A 重合时,将ACD ∆绕点C 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BCE ∆,连接DE. (1)如图1,求证:CDE ∆是等边三角形;(2)如图2,当6<t<10时,DE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DE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点D在射线OM上运动时,是否存在以D,E,B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分析】求出AB的坐标,设直线AB的解析式是y=kx+b,把A、B的坐标代入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出在△ABP中,|AP-BP|<AB,延长AB交x轴于P′,当P在P′点时,PA-PB=AB,此时线段AP与线段BP之差达到最大,求出直线AB于x轴的交点坐标即可.【详解】∵把A(12,y1),B(2,y2)代入反比例函数y=1x得:y1=2,y2=12,∴A(12,2),B(2,12),∵在△ABP中,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AP-BP|<AB,∴延长AB交x轴于P′,当P在P′点时,PA-PB=AB,即此时线段AP与线段BP之差达到最大,设直线AB的解析式是y=kx+b,把A、B的坐标代入得:122122k b k b ⎧+⎪⎪⎨⎪+⎪⎩==, 解得:k=-1,b=52, ∴直线AB 的解析式是y=-x+52, 当y=0时,x=52, 即P (52,0),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和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P 点的位置,题目比较好,但有一定的难度.2.D解析:D 【解析】 【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AB=BC=CD=AD ,AO=OC ,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求出BC ,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四边形ABCD 是菱形, ∴AB=BC=CD=AD ,AO=OC , ∵AM=BM ,∴BC=2MO=2×5cm=10cm , 即AB=BC=CD=AD=10cm , 即菱形ABCD 的周长为40cm ,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能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AO=OC 是解此题的关键.3.C解析:C 【解析】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和折叠性质得∠BAC =∠ACD =∠B′AC =12∠1,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 【详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B ∥CD , ∴∠ACD =∠BAC ,由折叠的性质得:∠BAC =∠B′AC , ∴∠BAC =∠ACD =∠B′AC =12∠1=22° ∴∠B =180°-∠2-∠BAC =180°-44°-22°=114°;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BAC 的度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B解析:B 【解析】 【分析】由图像可知a >0,对称轴x=-2ba=1,即2a +b =0,c <0,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得x=-1时y=0,抛物线与x 轴有2个交点,故△=b 2﹣4ac >0,由此即可判断. 【详解】解:∵抛物线开口向上, ∴a >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2ba=1, ∴b =﹣2a <0,∵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下方, ∴c <0,∴abc >0,所以①正确;∵抛物线与x 轴的一个交点为(3,0),而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1, ∴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1,0), ∵x =﹣1时,y =0, ∴a ﹣b +c =0,所以②错误; ∵b =﹣2a ,∴2a +b =0,所以③错误; ∵抛物线与x 轴有2个交点, ∴△=b 2﹣4ac >0,所以④正确. 故选B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图像,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各系数所代表的含义.5.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解:A、a+a2不能再进行计算,故错误;B、(3a)2=9a2,故错误;C、a6÷a2=a4,故错误;D、a·a3=a4,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整式的加减法;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6.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2=∠ABC+∠1,即可得出结论.【详解】∵直线EF∥GH,∴∠2=∠ABC+∠1=30°+20°=5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7.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1可知:,即故答案为B..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8.C解析:C【解析】【分析】先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求出∠OAB的度数,由圆周角定理可知∠AOB=90°,故可得出∠ABO的度数,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AB的长,进而得出结论.【详解】解:∵四边形ABMO是圆内接四边形,∠BMO=120°,∴∠BAO=60°,∵∠AOB=90°,∴AB是⊙C的直径,∴∠ABO=90°-∠BAO=90°-60°=30°,∵点A的坐标为(0,3),∴OA=3,∴AB=2OA=6,∴⊙C的半径长=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知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已知中有限个数组成的序列S0,将其中的每个数换成该数在S0中出现的次数,可得到一个新序列S1,可得S1中2的个数应为偶数个,由此可排除A,B答案,而3的个数应为3个,由此可排除C,进而得到答案.【详解】解:由已知中序列S0,将其中的每个数换成该数在S0中出现的次数,可得到一个新序列S1,A、2有三个,即序列S0:该位置的三个数相等,按照变换规则,应为三个3,故A不满足条件;B、2有三个,即序列S0:该位置的三个数相等,按照变换规则,应为三个3,故B不满足条件;C、3有一个,即序列S0:该位置的数出现了三次,按照变换规则,应为三个3,故C不满足条件;D、2有两个,即序列S0:该位置的两个数相等,1有三个,即这三个位置的数互不相等,满足条件,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10.C解析:C【解析】分析:连接OB和AC交于点D,根据菱形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先求出AC的长及∠AOC 的度数,然后求出菱形ABCO及扇形AOC的面积,则由S菱形ABCO﹣S扇形AOC可得答案.详解:连接OB和AC交于点D,如图所示:∵圆的半径为2,∴OB=OA=OC=2,又四边形OABC 是菱形,∴OB ⊥AC ,OD=12OB=1, 在Rt △COD 中利用勾股定理可知:22213-=,3 ∵sin ∠COD= 3CD OC = ∴∠COD=60°,∠AOC=2∠COD=120°,∴S 菱形ABCO =12B×AC=12×2×33 S 扇形AOC =2120243603ππ⨯⨯=, 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S 菱形ABCO ﹣S 扇形AOC =4233π-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扇形面积的计算及菱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菱形的面积=12a•b (a 、b 是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扇形的面积=2360n r π,有一定的难度. 11.A解析:A【解析】【分析】先化成一般式后,在求根的判别式,即可确定根的状况.【详解】解:原方程可化为:2240x x --=,1a ,2b =-,4c =-,2(2)41(4)200∴∆=--⨯⨯-=>,∴方程由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选:A .【点睛】本题运用了根的判别式的知识点,把方程转化为一般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2.C解析:C【解析】A 不能化简;BC ,故正确;D ,故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解析】【分析】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BOC=90°易求BC=OC 从而可得cos∠OCB 的值【详解】∵∠A=45°∴∠BOC=90°∵OB=OC 由勾股定理得BC=OC∴cos∠OCB=故答案为【点睛】解析:2【解析】【分析】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BOC=90°,易求OC ,从而可得cos ∠OCB 的值.【详解】∵∠A =45°,∴∠BOC=90°∵OB=OC ,由勾股定理得,OC ,∴cos ∠OCB =OC BC ==.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圆周角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及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属较简单题目题目.14.【解析】试题解析:∵四边形ABCD 是矩形∴OB=ODOA=OCAC=BD∴OA=OB∵AE 垂直平分OB∴AB=AO∴OA=AB=OB=3∴BD=2OB=6∴AD =【点睛】此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等边三角解析:【解析】试题解析:∵四边形ABCD 是矩形,∴OB =OD ,OA =OC ,AC =BD ,∴OA=OB ,∵AE 垂直平分OB ,∴AB =AO ,∴OA =AB =OB =3,∴BD =2OB =6,∴AD =22226333BD AB -=-=.【点睛】此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5.110°【解析】∵a ∥b ∴∠3=∠1=70°∵∠2+∠3=180°∴∠2=110° 解析:110°【解析】∵a ∥b ,∴∠3=∠1=70°,∵∠2+∠3=180°,∴∠2=110°16.【解析】试题分析:连接OPOQ ∵PQ 是⊙O 的切线∴OQ ⊥PQ 根据勾股定理知PQ2=OP2﹣OQ2∴当PO ⊥AB 时线段PQ 最短此时∵在Rt △AOB 中OA=OB=∴AB=OA=6∴OP=AB=3∴解析:22【解析】试题分析:连接OP 、OQ ,∵PQ 是⊙O 的切线,∴OQ ⊥PQ .根据勾股定理知PQ 2=OP 2﹣OQ 2,∴当PO ⊥AB 时,线段PQ 最短.此时,∵在Rt △AOB 中,OA=OB=,∴AB=OA=6.∴OP=AB=3. ∴. 17.【解析】【分析】分别数出图①图②图③中的三角形的个数可以发现:第几个图形中三角形的个数就是4与几的乘积减去3如图③中三角形的个数为9=4×3-3按照这个规律即可求出第n 各图形中有多少三角形【详解】分 解析:()43n -【解析】【分析】分别数出图①、图②、图③中的三角形的个数,可以发现:第几个图形中三角形的个数就是4与几的乘积减去3.如图③中三角形的个数为9=4×3-3.按照这个规律即可求出第n各图形中有多少三角形.【详解】分别数出图①、图②、图③中的三角形的个数,图①中三角形的个数为1=4×1-3;图②中三角形的个数为5=4×2-3;图③中三角形的个数为9=4×3-3;…可以发现,第几个图形中三角形的个数就是4与几的乘积减去3.按照这个规律,如果设图形的个数为n,那么其中三角形的个数为4n-3.故答案为4n-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形变化类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图形,数据等条件,通过认真思考,归纳总结出规律,此类题目难度一般偏大,属于难题.18.②③【解析】分析:根据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详解:(1)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当实验种子数量为100时两种种子的发芽率虽然都是96但结合后续实验数据可知此时的发芽率并不稳定故不能确解析:②③【解析】分析:根据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详解:(1)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当实验种子数量为100时,两种种子的发芽率虽然都是96%,但结合后续实验数据可知,此时的发芽率并不稳定,故不能确定两种种子发芽的概率就是96%,所以①中的说法不合理;(2)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A种种子发芽的频率逐渐稳定在98%左右,故可以估计A种种子发芽的概率是98%,所以②中的说法是合理的;(3)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A种种子发芽的频率逐渐稳定在98%左右,而B种种子发芽的频率稳定在97%左右,故可以估计在相同条件下,A种种子发芽率大于B种种子发芽率,所以③中的说法是合理的.故答案为:②③.点睛: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解析】【分析】设复兴号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原来列车的速度为(x-40)千米/时根据提速后从北京到上海运行时间缩短了30分钟列出方程即可【详解】设复兴号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原来列车的速度为(x﹣40解析:13201320304060x x-=-.【分析】设“复兴号”的速度为x 千米/时,则原来列车的速度为(x-40)千米/时,根据提速后从北京到上海运行时间缩短了30分钟列出方程即可.【详解】设“复兴号”的速度为x 千米/时,则原来列车的速度为(x ﹣40)千米/时, 根据题意得:13201320304060x x -=-. 故答案为:13201320304060x x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找到题目蕴含的相等关系. 20.【解析】【分析】【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CD∠D=90°∵将矩形ABCD 沿CE 折叠点B 恰好落在边AD 的F 处∴CF=BC∵∴∴设CD =2xCF =3x∴∴tan∠DCF=故答案为:【点解析:2. 【解析】【分析】【详解】 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 =CD ,∠D =90°,∵将矩形ABCD 沿CE 折叠,点B 恰好落在边AD 的F 处,∴CF =BC , ∵AB 2BC 3=,∴CD 2CF 3=.∴设CD =2x ,CF =3x ,∴.∴tan ∠DCF =DF CD =.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考查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翻折对称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三、解答题21.(1)DE=3;(2)ADB S 15∆=.【解析】(1)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得出CD=DE ,代入求出即可;(2)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 的长,然后计算△ADB 的面积.【详解】(1)∵AD 平分∠CAB ,DE ⊥AB ,∠C=90°,∴CD=DE ,∵CD=3,∴DE=3;(2)在Rt △ABC中,由勾股定理得:AB 10===,∴△ADB 的面积为ADB 11S AB DE 1031522∆=⋅=⨯⨯=. 22.(1)12,32-;(2)证明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列方程组求解即可.(2)要证方程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只要证明根的判别式大于0即可.试题解析:(1)设方程的另一根为x 1, ∵该方程的一个根为1,∴1111{211a x a x +=--⋅=.解得132{12x a =-=. ∴a 的值为12,该方程的另一根为32-. (2)∵()()222241248444240a a a a a a a ∆=-⋅⋅-=-+=-++=-+>,∴不论a 取何实数,该方程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考点:1.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2. 一元二次方程根根的判别式;3.配方法的应用.23.(1)该旅行团中成人17人,少年5人;(2)①1320元,②最多可以安排成人和少年共12人带队,有三个方案:成人10人,少年2人;成人11人,少年1人;成人9人,少年3人;其中当成人10人,少年2人时购票费用最少.【解析】【分析】(1)设该旅行团中成人x 人,少年y 人,根据儿童10人,成人比少年多12人列出方程组求解即可;(2)①根据一名成人可以免费携带一名儿童以及少年8折,儿童6折直接列式计算即可; ②分情况讨论,分别求出在a 的不同取值范围内b 的最大值,得到符合题意的方案,并计算出所需费用,比较即可.【详解】解:(1)设该旅行团中成人x 人,少年y 人,根据题意,得103212x y x y ++=⎧⎨=+⎩,解得175x y =⎧⎨=⎩. 答:该旅行团中成人17人,少年5人.(2)∵①成人8人可免费带8名儿童,∴所需门票的总费用为:()10081000.851000.6108=1320⨯+⨯⨯+⨯⨯-(元).②设可以安排成人a 人、少年b 人带队,则11715a b ,. 当1017a 时,(ⅰ)当10a =时,10010801200b ⨯+,∴52b, ∴2b =最大值,此时12a b +=,费用为1160元.(ⅱ)当11a =时,10011801200b ⨯+,∴54b, ∴1b =最大值,此时12a b +=,费用为1180元. (ⅲ)当12a 时,1001200a ,即成人门票至少需要1200元,不合题意,舍去. 当110a <时,(ⅰ)当9a =时,100980601200b ⨯++,∴3b ≤,∴3b =最大值,此时12a b +=,费用为1200元.(ⅱ)当8a =时,100880601200b ⨯++,∴72b ≤,∴3b =最大值,此时1112a b +=<,不合题意,舍去.(ⅲ)同理,当8a <时,12a b +<,不合题意,舍去.综上所述,最多可以安排成人和少年共12人带队,有三个方案:成人10人,少年2人;成人11人,少年1人;成人9人,少年3人;其中当成人10人,少年2人时购票费用最少.【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不等式的应用,关键是弄清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与不等关系,列出方程组与不等式组.24.(1)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和菱形的判定证明即可;(2)根据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以及菱形的面积解答即可.【详解】证明:(1)∵DE ∥BC ,DF ∥AB ,∴四边形BFDE 是平行四边形,∵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EBD=∠DBF ,∵DE ∥BC ,∴∠EDB=∠DBF ,∴∠EBD=∠EDB ,∴BE=ED ,∴平行四边形BFDE 是菱形;(2)连接EF ,交BD 于O ,∵∠BAC=90°,∠C=30°,∴∠ABC=60°,∵BD 平分∠ABC ,∴∠DBC=30°,∴BD=DC=12,∵DF ∥AB ,∴∠FDC=∠A=90°,∴4333== 在Rt △DOF 中,()222243623DF OD -=-= ∴菱形BFDE 的面积=12×EF •BD =12×12×33 【点评】 此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菱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5.(1)详见解析;(2)存在,3;(3)当t=2或14s 时,以D 、E 、B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解析】试题分析:(1)由旋转的性质结合△ABC 是等边三角形可得∠DCB=60°,CD=CE ,从而可得△CDE 是等边三角形;(2)由(1)可知△CDE 是等边三角形,由此可得DE=CD ,因此当CD ⊥AB 时,CD 最短,则DE 最短,结合△ABC 是等边三角形,AC=4即可求得此时DE=CD=23 (3)由题意需分0≤t <6,6<t <10和t >10三种情况讨论,①当0≤t <6时,由旋转可知,∠ABE=60°,∠BDE <60°,由此可知:此时若△DBE 是直角三角形,则∠BED=90°;②当6<t <10s 时,由性质的性质可知∠DBE=120°>90°,由此可知:此时△DBE 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③当t >10s 时,由旋转的性质可知,∠DBE=60°,结合∠CDE=60°可得∠BDE=∠CDE+∠BDC=60°+∠BDC>60°,由此可得∠BED<60°,由此可知此时若△BDE是直角三角形,则只能是∠BDE=90°;这样结合已知条件即可分情况求出对应的t的值了.试题解析:(1)∵将△ACD绕点C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BCE,∴∠DCE=60°,DC=EC,∴△CDE是等边三角形;(2)存在,当6<t<10时,由(1)知,△CDE是等边三角形,∴DE=CD,由垂线段最短可知,当CD⊥AB时,CD最小,此时∠ADC=90°,又∵∠ACD=60°,∴∠ACD=30°,∴ AD=12AC=2,∴ CD=22224223AC AD-=-=,∴ DE=23(cm);(3)存在,理由如下:①当0s≤t<6s时,由旋转可知,∠ABE=60°,∠BDE<60°,∴此时若△DBE是直角三角形,则∠BED=90°,由(1)可知,△CDE是等边三角形,∴∠DEC=60°,∴∠CEB=∠BED-∠DEC=30°,∴∠CDA=∠CEB=30°,∵∠CAB=60°,∴∠ACD=∠ADC=30°,∴DA=CA=4,∴OD=OA﹣DA=6﹣4=2,∴t=2÷1=2(s);②当6s<t<10s时,由性质的性质可知∠DBE=120°>90°,∴此时△DBE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③当t>10s时,由旋转的性质可知,∠DBE=60°,又由(1)知∠CDE=60°,∴∠BDE=∠CDE+∠BDC=60°+∠BDC,而∠BDC>0°,∴∠BDE>60°,∴只能∠BDE=90°,从而∠BCD=30°,∴BD=BC=4,∴OD=14cm,∴t=14÷1=14(s);综上所述:当t=2s或14s时,以D、E、B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点睛:(1)解第2小题的关键是:抓住点D在运动过程中,△DBE是等边三角形这一点得到DE=CD,从而可知当CD⊥AB时,CD最短,则DE最短,由此即可由已知条件解得DE的最小值;(2)解第3小题的关键是:根据点D的不同位置分为三段时间,结合已知条件首先分析出在每个时间段内△BDE中哪个角能够是直角,然后再结合已知条件进行解答即可求得对应的t的值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B 【解析】∵BD=x,DE⊥AB,tan∠B=43,∴在 Rt△BED 中,BE=35x,DE=45x, ∵AB=6,∴AE=6-35x,又∵点 F 为 AD 的中点,∴S△AEF=12S△ADE=12×12AE·DE,∴y=S△AEF =14×(6-35x)×45x,化简得 y=-235x2+65x(0<x≤8),∴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为开口向下的 二次函数,且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为 0<x≤8,结合题中给出的选项,只有选项 B 符合.
6. 如图,等边△ABC 的边长为 2 cm,点 P 从点 A 出发,以 1 cm/s 的速度向点 C 移动, 同时点 Q 从点 A 出发,以 1 cm/s 的速度沿 A→B→C 的方向向点 C 移动,若△APQ 的面积为 S(cm2),则下列最能反映 S(cm2)与移动时间 t(s)之间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11 C 【解析】如解图,连接 DM,过点 D 作 DH⊥BC 于点 H,记 DF 与 BC 相交于点 N,∵点 D、
M 分别是 AB,AC 边的中点,∴DM=12BC=2 cm,MC=12AC=2 cm,∴DM=MC,∴四边形 DMCH 为正方形,∴DH=DM,又∵∠NDH+∠HDP=90°,∠HDP+∠PDM=90°,∴∠NDH=∠PDM,
9. (莆田)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B=2,点 E 在边 AD 上,∠ABE=45°,BE=DE,连 接 BD,点 P 在线段 DE 上,过点 P 作 PQ∥BD 交 BE 于点 Q,连接 QD,设 PD=x,△PQD 的面 积为 y,则能表示 y 与 x 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10. (钦州)如图,△ABC 中,AB=6,BC=8,tan∠B=43.点 D 是边 BC 上的一个动点(点 D 与点 B 不重合),过点 D 作 DE⊥AB,垂足为 E,点 F 是 AD 的中点,连接 EF.设△AEF 的面 积为 y,点 D 从点 B 沿 BC 运动到点 C 的过程中,D 与 B 的距离为 x,则能表示 y 与 x 的函数 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13. (天水)如图,边长为 2 的等边△ABC 和边长为 1 的等边△A′B′C′,它们的边 B′C′,BC 位于同一条直线 l 上,开始时,点 C′与 B 重合,△ABC 固定不动,然后把△A′ B′C′自左向右沿直线 l 平移,移出△ABC 外(点 B′与 C 重合)停止,设△A′B′C′平移的 距离为 x,两个三角形重合部分的面积为 y,则 y 关于 x 的函数图象是( )
3.C 【解析】根据图形知道,当直线 l:x=t 在 BD 的左侧时,S=t2,当直线 l:x =t 在 BD 右侧时,S=-(t- 2)2+1,结合选项,只有选项 C 符合.
4.C 【解析】∵∠APC 是△ABP 的外角,∴∠APC=∠PAB+∠B,同理∠BDP=∠PAB
+∠APD,又∵∠B=∠APD,∴∠APC=∠BDP,∵∠B=∠C=60°,∴△BDP∽△CPA,∴BAPC= PBCD,即x4=4-y x,整理得,y=-14 x2+x,故选 C.
2.B 【解析】当点 P 在点 O 处时,∠APB=∠AOB=90°,当点 P 沿 OC 运动到点 C 时, ∠APB=12∠AOB=45°;当点 P 在C︵D上运动时,∠APB=12∠AOB=45°;当点 P 沿 DO 运动到 点 O 时,∠APB 从 45°增大到 90°.结合选项可知 B 选项符合.
【答案】 1.B 【解析】当点 P 在 AD 上时,△ABP 的底边 AB 不变,高增大,所以△ABP 的面积
S 随着时间 t 的增大而增大;当点 P 在 DE 上时,△ABP 的底边 AB 不变,高不变,所以△ABP 的面积 S 不变;当点 P 在 EF 上时,△ABP 的底边 AB 不变,高减小,所以△ABP 的面积 S 随 着时间 t 的增大而减小;当点 P 在 FG 上时,△ABP 的底边 AB 不变,高不变,所以△ABP 的 面积 S 不变;当点 P 在 GB 上时,△ABP 的底边 AB 不变,高减小,所以△ABP 的面积 S 随着 时间 t 的增大而减小.故选 B.
8.A 【解析】根据题意,当 0<t≤4 时,S=12×AP×A2D=12×t×42=t,面积 S 随时间 t 的增大而增大;当 4<t≤6 时,S=S 四边形 ABMO-SΔMOP=12×(2+4)×2-12×(6-t)×2=t, 因此 S 始终是 t 的正比例函数,故选 A.
9.C 【解析】∵∠ABE=45°,∠A=90°,∴△AB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E=AB= 2,∴BE= 2AB=2 2,∵BE=DE,PD=x,∴PE=DE-PD=2 2-x,∵PQ∥BD,BE=DE, ∴QE=PE=2 2-x,又∵△AB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 Q 到 AD 的距离为 22(2 2-x)=2 - 22x,∴y=12x(2- 22x)=- 42(x2-2 2x+2)+ 22=- 42(x- 2)2+ 22,结合选项, 只有 C 选项符合.
2019 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题型复习
题型一 几何问题中的函数图象
针对演练 1. (青海)如图,在边长为 2 的正方形 ABCD 中剪去一个边长为 1 的小正方形 CEFG,动
点 P 从点 A 出发,沿 A→D→E→F→G→B 的路线绕多边形的边匀速运动到点 B 时停止(不含点 A 和点 B),则△ABP 的面积 S 随着时间 t 变化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
12. 如图,在▱ABCD 中,∠A=60°,AB=6 cm,BC=12 cm,点 P、Q 同时从顶点 A 出 发,点 P 沿 A→B→C→D 方向以 2 cm/s 的速度前进,点 Q 沿 A→D 方向以 1 cm/s 的速度前进, 当 Q 到达点 D 时,两个点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x s,P、Q 经过的路径与线段 PQ 围 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y(单位:cm2),则 y 与 x 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7. 如图,点 C 是以点 O 为圆心,AB 为直径的半圆上的动点(点 C 不与点 A,B 重合), AB=4.设弦 AC 的长为 x,△ABC 的面积为 y,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 y 与 x 的函数关系的图 象大致是( )
8. (鄂州)如图,O 是边长为 4 cm 的正方形 ABCD 的中心,M 是 BC 的中点,动点 P 由 A 开始沿折线 A—B—M 方向匀速运动,到 M 时停止运动,速度为 1 cm/s,设 P 点的运动时间 为 t(s),点 P 的运动路径与 OA,OP 所围成的图形面积为 S(cm2),则描述面积 S(cm2)与时间 t(s)的关系的图象可以是( )
物线的一部分,中间为直线 y= 43的一部分,右边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的一部分,且顶点为
(3,0),最高点为(2, 43),结合选项中的图象可知,选项 B 符合.
13.B 【解析】由题意知:在△A′B′C′移动的过程中,阴影部分总为等边三角形.当
0≤x≤1 时,重合部分边长为 x,此时 y=12x× 23x= 43x2;当 1<x≤2 时,重合部分为
△A′B′C′,此时
y=12×1×
3 2=Leabharlann 3 4 ;当2<x≤3
时,重合部分边长为
3-x,此时
y=12(3
-x)× 23(3-x)= 43(3-x)2.由以上分析可知,这个分段函数的图象左边为开口向上的抛
7.B 【解析】∵AB=4,AC=x,∴BC= AB2-AC2= 16-x2,∴S△ABC=12AC·BC=12 x 16-x2,∵此函数不是二次函数,也不是一次函数,∴排除 A、C,∵AB 为定值,当 OC⊥AB 时,△ABC 面积最大,此时 AC=2 2,即当 x=2 2时,y 最大,故排除 D,选 B.
2. (资阳)如图,AD、BC 是⊙O 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点 P 从点 O 出发,沿 O→C→D→O 的路线匀速运动,设∠APB=y(单位:度),那么 y 与 P 运动的时间 x(单位:秒)的关系图是 ()
3. 如图,正方形 ABCD 的顶点 A(0, 22),B( 22,0),顶点 C,D 位于第一象限,直线 l:x=t,(0≤t≤ 2)将正方形 ABCD 分成两部分,设位于直线 l 左侧部分(阴影部分)的面 积为 S,则函数 S 与 t 的图象大致是( )
-t)×2=6-t,可知 y 是 t 的一次函数,故选 C.
12.A 【解析】当点 P 在 AB 上时,即 0≤x≤3 时,P、Q 经过的路径与线段 PQ 围成的 图形的面积=12x× 3x= 23x2;当点 P 在 BC 上时,即 3<x≤9 时,P、Q 经过的路径与线段 PQ 围成的图形的面积=12×3×3 3+12(2x-6+x-3)×3 3=9 2 3x-9 3,y 随 x 的增大而 增大;当点 P 在 CD 上时,即 9<x≤12 时,P、Q 经过的路径与线段 PQ 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12×3 3-12(12-x)(12 3- 3x)=- 23x2+12 3x-36 3.综上,选项 A 符合题意.
5.C 【解析】依题意,得 y=S 正方形 ABCD-S△AEH-S△BEF-S△CFG-S△DGH=1-4×12(1-x)x= 2x2-2x+1,即 y=2x2-2x+1(0≤x≤1),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 x=12,故选 C.
6.C 【解析】当 0≤t≤2 时,S=12·t·sin60°·t= 43t2,此函数抛物线开口向上, 且函数图象为抛物线右侧的一部分;当 2<t≤4 时,S=12×2·sin60°(4-t)=- 23t+2 3, 此函数图象是直线的一部分,且 S 随 t 的增大而减小.所以符合题意的函数图象只有 C.
第 11 题解图
∴△DNH≌△DPM.①当点 P 从点 M 出发,沿 M→C 运动时,即 0≤t<2 时,y=S△DNH+S 四
=S +S =S =4 边形 DHCP
△DPM
四边形 DHCP
正方形 DMCH
cm2;②当点
P 运动至点
C 时,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