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重点版整理)

合集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重点

现代教育技术重点

1.A 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3.教育技术的五个范畴:①设计;详细说明学习条件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生成策略或产品②开发:针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案予以实施将其转化为物理形式的过程③利用;通过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活动的过程④管理: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来控制教学⑤评价:对一个事物价值的确定4.AECT’05和AECT’04定义的比较:⑴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研究范畴被缩减为用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并有合适的技术(支持)的过程和资源的“创造,使用和管理”等三个范畴⑵“理论与实践”这两个研究领域被更改为“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⑶“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这两个研究对象被变换为“用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并有合适技术(支持)的过程和资源”5.教育技术学的定义:通过设计,开发,利用,管理。

评价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来促进学习并提高绩效的理论与实践6.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①哲学方法②一般研究方法:a.质性研究方法b.量的研究方法c.综合的方法7.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有关技术主义和人本主义的阐述,特别是两者关系的论述是教育技术学最主要的哲学基础8.技术主义把技术活动看做是人类“器官的投影”9.人本主义强调主体的创造作用,把一切事物都看做是认得意志和生命派生的10.存在主义主张应以个人的自我完善为目标,使人能认识到自己的存在11.系统科学:是从现代工程学,生物科学,物理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理论,是研究一切系统的原理,规律和模式的交叉学科①整体原理:一个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关键在于它是否具有整体性,各部分之间能否协同工作。

②反馈原理: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可能实现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目的i.正反馈:反馈信息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ii.负反馈:反馈信息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反③有序原理:任何系统只有开放而且有涨落即偏离平衡态,才可能走向有序12.传播理论揭示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13.传播理论的发展:①以纸质为媒介的报纸是第一媒体;②以音频调制的电磁波为媒介的广播是第二媒体;③以音视频调制的电磁波为媒介的电视是第三媒体;14.学习理论:⑴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用“刺激-反应-强化”来概括;学习的起因在于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人类的学习过程被看做是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⑵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对外界刺激作出的主动地,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加涅的联结—认知学习理论>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的共识:①以学习者为中心;②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③学习过程包括两方面的建构,既包括对旧知识的改组与重构,也包括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④学习需要交流与合作;⑤强调资源对于意义建构的重要性15.教育技术的内涵:物化形态和智能形态16.教育技术的三个发展阶段:手工技术<手工技术时代>;机械电气技术<机电技术时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时代>17.教育技术发展图:18.美国教育技术的历史演变过程:19.直观教学-教育技术的先声: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提出的直观教学观点为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知识点归纳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知识点归纳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1.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5点)①作为学习检测的工具,帮助学习者和教师对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进行设计、追踪监察和评价反思。

②作为媒体,承载和传递各种类型的教学信息。

③作为信息工具,帮助学习者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并设计成新的信息。

④作为社群工具,支持学习者与学习社群成员的交流互动。

2.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作用和价值(角色和功能p4)信息工具(获取资源/探究知识,支持在建构中学习);情境工具(创设情境,支持在做中学);交流工具(支持协作学习);认知工具(支持高阶学习,发展高阶思维);评价工具(记录学习过程,展示学习作品,促进反思);效能工具(提高学习效率,支持知识的建构)3.教育技术的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4.教育技术的AECT’05定义:教育技术室通过创设、利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5.05定义与94定义的区别(4点)①05定义采用的是“educational technology”(教育技术),而在94定义采用的是b“instructional technology”(教学技术)。

②05定义主要包括3个范畴:创设、利用、管理,其中94定义中的设计、开发职能在新定义中演化为一个职能:创设。

在新定义中,评价范畴也不再被列为一个单独的范畴,已经将其融入创设、利用、管理中。

③05定义添加了有关改善绩效的新内容。

改善绩效的提法强调了学习的含义不单指获取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提高能力。

④05定义更加强调过程和资源的技术性与合适性。

倾向于认为教育技术的技术性是教育技术区别于教育领域中其他过程或资源的根本所在。

6.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教育技术也将不断发展,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日益突出,其应用及研究将走向生态化的发展道路,教育技术是与教育学、心理学、哲学、通信技术学等多种学科息息相关的交叉学科;②在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开始从重视技术应用过渡为重视技术的设计与效果检验技术,尤其是媒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重点。

现代教育技术重点提要

现代教育技术重点提要

现代教育技术一、名词解释(5个)教育技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总结、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电化教育电化教育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投影、幻灯、录音、录像、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传递教育信息,并对这一过程进行设计、研究和管理的一种教育形式。

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是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总结、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侧重于教学技术中与现代教育媒体、现代教育理论以及现代科学方法等相关内容,是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的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一种体系。

教育传播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

它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传播理论传播理论主要研究信源和信宿之间,信息有效传递的途径与机制。

传播理论研究的是传播过程,即信源、信宿、信道、信息表征(编码解码)、安全可靠性、传播效果效率的评价等。

系统科学系统科学即以系统思想为中心、综合多门学科的内容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综合性科学门类。

系统科学按其发展和现状,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联通主义联通主义表述了一种适应当前社会结构变化的学习模式。

学习不再是内化的个人活动。

当新的学习工具被使用时,人们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目的也发生了变化。

联通主义建立在这样一种理解上:即知识基础的迅速改变导致决策的改变、新的信息持续被获得、区分重要信息与非重要信息的能力至关重要。

联通主义的起点是个人,个人的知识组成了一个网络,这种网络被编入各种组织与机构,反过来各组织与机构的知识又被回馈给个人网络,提供个人的继续学习。

情境学习是由美国让·莱夫和爱丁纳·温格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重点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重点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重点第一章: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1、信息技术的四基元:四基元:通信技术(传导神经网络功能延伸)、计算机与智能技术(思维器官延伸)、感测技术(感觉器官延伸)、控制技术(效应器官功能延伸)四基元之间的关系:通信技术和计算机与智能技术是整个信息技术的核心,感测技术和控制技术则是核心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接口。

2、教育信息化各要素关系:信息网络是基础,信息资源开发是和核心,信息资源开发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目的,而信息化人才、信息技术产业以及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是其保障。

3、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1)教材多媒体、(2)资源全球化、(3)教学个性化(4)、学习自主化(5)、活动合作化(6)管理自动化、(7)环境虚拟化(8)、系统开放化4、教学技术(AECT):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5、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1)创造和使用各种技术性学习资料(2)用系统方法设计和组织技术性教学过程(3)追求教育的最优化6、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1)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学科(2)现代教育技术是一个专业(3)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项事业(4)现代教育技术是一个产业7、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1)课堂教学领域(2)自主学习领域(3)远程教学领域(4)在职人员培训领域8、教师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1)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2)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未来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教师适应和创造新的教学组织形势和方法。

(4)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

第二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要1、教育传播的演进:口语传播(BC3000)——文字传播(BC3000-19世纪末)——电子传播(19世纪末-20世纪90年代)——网络传播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是数字化学习,即E-Learning(电子化学习),它是指主要通过因特网进行的学习与教学活动,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重点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重点
协作
会话
意义建构
4教学模式
1.支架式教学
a搭脚手架
b进入情境
c独立探索
d协作学习
e效果评价
2.抛锚式教学
a创设情境
b确定问题
c自主学习
d协作学习
e效果评价
3.导引式教学
(2)代表人物
皮亚杰
(前苏联)维果斯基
4、人本主义
(1)基本观点 :
1.强调人的价值,重视人的意识所具有的主观性、选择能力和意愿;
2.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成;
生提供较为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它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
九、四大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
2、认知主义
3、建构主义
4、人本主义
1、行为主义
(1)主要内容:
将学习看做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新联结的过程(即S-R之间的联结)。
这种观点把,
人类的学习过程归结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只是向学习者传授知识, 学习者的任务则是接受和消化。
认为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却因人而异。
2对于学习的解释 学习不是教师的简单传递与学生的被动接受, 而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 借助他人(包括老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
积极主动地利用 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取知识的过程。
3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
情境
(三)巴班斯基
(四)加德纳
发展教学理论
结构发现教学理论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
(一)赞可夫
发展教学理论
(前苏联)
1五条教学原则
(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2)以高速进行的原则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重点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重点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复习资料第一章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1、信息技术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传统的教育和管理方式受到猛烈的冲击,引起教育的重大变革,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教育模式以至教育体制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使教育由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由传统民族性教育向现代国际化教育转变,由传统的课堂传授教育模式向网络化开放性教育模式转变。

而且对人们传统的学习方式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引发了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重大革新。

2、应用在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因特网络技术计算机局域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数字音像技术 3、教育信息化:指在教育与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人才,以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

4、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研究对象 基本研究内容5、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教育技术发展年代 20世纪20年代 30-40年代 50-60年代 70-80年代 90年代 21世纪初阶段 起步阶段 初级阶段 发展阶段 系统化阶段 数字化阶段 虚拟化阶段体现无声电影录音 电影电视 程序教学机录像 卫星 CAI多媒体 人工智能 因特网虚拟现实 虚拟社区6、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包括视听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科学理论。

7、戴尔的“经验之塔”8、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的基本观点:①把它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升,则越趋抽象; ②教育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到抽象;③教育教学不能至于具体经验,而要向首相和普遍发展,要形成概念;④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得学习更为具体,从而造成更好的抽象;⑤宝塔中层的视听媒体,较言语、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并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其他直接经验方式之不足;⑥过分看重直接经验方式的危险固然存在,但不会太大,如果教学太过于具体化,那就是没达到更普遍的充分的了解,但在今日这种危险只是理论的。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重点版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重点版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宋海涛)第一章1. 从广义上来说,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分为有形的(物化形态)和无形的(智能形态)狭义上指的是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中所运用的媒体技术、传播技术和系两大类;统技术。

2.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对教育技术下的定义是: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两个研究对象)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研究领域)的理论与实践。

该定义明确地指出了教育技术的两个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学习资源)和五个研究领域(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

3.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电子通讯技术、互要技术手段的教育技术。

联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

现代教育技术突出“现代”二字,一是迎合现代社会的现代意义;二是指代新技术在教育技术中的意义。

4.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a.视觉教育阶段b.视听教育阶段c.视听传播阶段d.教育技术阶段。

5. 视觉教育:是利用视觉教材(如图片、实物、模型)作为辅助,以使学习活动更为具体化,在学校课程中组合运用各种视觉教材,将抽象的概念作具体化的呈现的教育。

6. 视听教学:指的是依据教育理论,运用多种媒体,充分发挥视听感官的功能,有目的地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活动。

具体而言,视听教学是指运用照片、图表、模型、电视、电影等视听手段进行教学、教育活动,以及直接由视听觉获得知识的教学活动。

如参观、旅行、表演、展览、实验、实习等。

7. 1972年,AECT将其实践和研究的领域正式定名为教育技术,由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领域。

8. 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a.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支撑教育改革(从四个方面给与支持:硬件和技术、模式和方法、教学资源、文化和思维)b.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c.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9.教育部于2004年12月25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该标准具体规定了相关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结构要求和达到各等级的培训所需的基本内容。

自考00413现代教育技术串讲重点汇总

自考00413现代教育技术串讲重点汇总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卷面的安排每章常考知识点每章常考知识点每章常考知识点考题举例【正确答案】D考题举例【正确答案】BD考题举例【参考答案】考题举例学习需要分析AB C教学策划的制定D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形成性评价E 修改考题举例【参考答案】考题举例【参考答案】考题举例【参考答案】考题举例【参考答案】考题举例【参考答案】本章知识框架考点1、教育技术概念的演变例题【正确答案】A考点1、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例题【正确答案】C例题【正确答案】B本章知识框架考点1、教育技术的基本定义例题【正确答案】C考点1、AETC关于教育技术1994年定义的结构例题【正确答案】C考点2、我国《教育大辞典》中有关教育技术学的阐述例题【正确答案】A本章知识框架考点1、媒体与教学媒体的定义例题【正确答案】C考点1、传播过程的模式信道信息信号(编码)(解码)接受到的信号信息噪声考点1、传播过程的模式信息信息编码者释码者译码者译码者释码者编码者例题例题【正确答案】A例题【正确答案】B考点1、教学媒体的共同特性和个别特性考点1、教学媒体的共同特性和个别特性例题【正确答案】B考点2、媒体中学习经验的具体与抽象——经验之塔例题【正确答案】D本章知识框架考点1、实物和模型作为教具的共同优点••。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重点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重点

教育技术:就是人类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它分为有形(物化形态)技术和无形(观念形态)技术两大类。

教育(学)媒体:是指在教育(学)情景中所使用的承载教育(学)信息和传递教育(学)心机的所有工具、中介。

视听结合媒体:是指发出的信息同时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的媒体。

交互媒体:是指能够在媒体与人之间构建起信息传递的双向通道,使双方能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媒体。

常见的有程序教学媒体和计算机媒体。

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集中注意,激发动机;材料直观,有利感知;形象具体,有利理解;便于回忆,有利巩固;提供示范,培养技能;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视听媒体传播教学:是指在传统的学校教育基础上形成的以学校和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系统,借助现代视听媒体进行教学信息的传播,并以班级授课制这种集体化教学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的教学活动。

集体化教学源于杰克的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中国于1963年开始集体化教学。

视听媒体教学的优缺点:1、可以使学校根据时间表的安排比较有效地利用其人力资源和设备器材资源,教师也可以根据时间表来制定教学计划,安排课程进度,从而使整个教学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并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整个教材的讲解。

2、过分依赖于教师的技能与才干;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宰,因此选择哪种教学方法是由教师决定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很多都不适合来完成那些技能和态度方面的目标;这种双基模式的授课方式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认知发展:是指主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体的过程和现象。

学习风格:学习者感知不同刺激,并对不同刺激坐车反应,以及对这两个方面产生影响的所有心理特性。

学习动机分类:内部动机、外部动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内部动机: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

外部动机:指人们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教育技术为教学提供了更多元化、互动化、个性化的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提高了教学效果。

本文将重点探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围绕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虚拟现实教学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

通过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教师可以将丰富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融入教学中,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生动和直观。

比如,教师在地理课上使用地图软件展示不同国家的地理位置,通过多媒体图片和视频介绍不同地区的人文景观,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上都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网络教学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教学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将课件、资料等资源上传到网上,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进行学习。

同时,学生还可以在网上参与讨论、提交作业,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

网络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室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为学生提供了更加自主、便捷的学习方式。

比如,教师可以在网上发布视频讲解,学生在家中观看并进行学习,这种方式不仅节省了学生的时间,还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三、虚拟现实教学虚拟现实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以沉浸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比如,在生物课上,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设备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模拟植物的生长过程,在虚拟的环境中学习和探索生态知识。

虚拟现实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总结来说,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丰富了教学手段,拓展了学习方式,提高了教学效果。

但是在使用教育技术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合理使用,避免过度依赖技术。

除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现代教育技术应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与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相结合,共同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灵活、高效的学习体验。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经验之塔”的理论要点
(1)塔基的经验最具体,最直接,学习起来也最容易,越往上越抽象,塔的顶层经验最抽象。但并不意味获得任何经验都必须经过从底层到顶层的各个阶段,或下一层的经验比上一层的经验更有用。
(2)位于塔中部的是观察经验,易于培养学习者的观察能力。特别是位于塔中层的视听教学媒体,比用语言、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的和易于理解的经验,能不受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
九.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理论、掌握学习理论和评价理论
目标分类
布卢姆最早提出将学生学习行为作为教育目标并对教育目标加以分类研究,他将学生学习目标分为三个基本领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而这几个领域又包含若干个层次,其中关于认知领域包括六个主要类别:⑴知识;⑵领会;⑶运用;⑷分析;⑸综合;⑹评价。每个主要类别都包括若干子类别
信息道德——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要让学生学会对媒体信息进行判断和选择,自觉地选择对学习、生活有用的内容,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内容,不组织和参与非法活动,不利用计算机网络从事危害他人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这也是师范生信息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
四.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活动、社会发展和科学实验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认识、调控和改造的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等的综合体。
信息知识——既是信息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又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要求。通过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与应用它。它不仅体现着师范生所具有的信息知识的丰富程度,而且还制约着他们对信息知识的进一步掌握。
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系统与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等。这也是信息时代重要的生存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重点总结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重点总结

1.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 通过对教与学旳过程和资源旳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 以实现教学优化旳理论和实践。

2、现代教育技术旳内涵详细体目前如下几种方面:(1)现代教育技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

(2)现代教育技术以信息技术为重要手段。

(3)现代教育技术旳研究对象是教与学旳过程和资源。

(4)系统措施是现代教育技术旳关键思想。

3.现代教育技术旳研究领域(内容)现代教育技术旳研究领域包括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旳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5个方面旳理论与实践。

第一,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旳5个领域详细内容:第二,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旳设计, 是指为到达给定旳教学目旳, 首先进行学习者旳特性分析和教学方略制定, 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系统及教学信息设计, 包括教学内容确实定、教学媒体旳选择、教学信息与反馈信息旳展现内容与展现方式设计等。

以发明最优化旳教学模式, 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成功旳学习者。

第三,学习过程和学习环境旳开发, 是指对音像技术、电子出版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 以及多种技术综合集成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旳开发。

第四,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旳运用, 应强调对新兴技术、各有关学科和最新研究成果, 以及多种信息资源旳运用和传播, 并要设法加以制度化、法规化, 以支持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旳不停革新。

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旳管理, 是指对所有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旳评价, 是指要重视对教育教学系统旳总结性评价, 更要重视形成性评价, 并以此作为质量监控和不停优化教学系统与教育过程旳重要措施。

7、信息素养旳构成要素: 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

(1)信息意识是指个人对信息价值有敏感性, 有寻求信息旳爱好, 有需求信息旳意念, 有运用信息为个人和社会发展服务旳愿望。

(2)信息能力是指可以有效地获取、加工和运用信息旳能力, 包括操纵信息工具旳能力、检索获取信息旳能力、加工提炼信息旳能力、整合创立信息旳能力、交流传播信息旳能力等。

现代教育技术重点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重点整理

1.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重视对问题的设计。

问题的提出通常是以一个框架的形式出现,这个问题框架由基本问题和结构化问题组成。

结构化问题通常由基本问题分解得到。

我们可以使用“五何”问题设计法来设计结构化问题。

2. 在一门课程中,各单元学习内容之间存在着三种类型的联系:并列型、顺序型和综合型。

3. 常用的多媒体创作工具有Powerpoint、Authorware4. 多媒体课件开发的基本流程分析、设计、制作编辑、测试评价、应用推广5.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被认为是人类教育史上继语言技术、文字技术、印刷技术之后的第四次革命。

6. 双绞线能有效传递的距离:10米、50米、100米7. 常见的网络互联设备: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8. 数码照相机的调焦大多是利用电子测距器自动进行的。

9. 相机结构中,可以控制曝光量的是快门和光圈10. 视听教育理论的核心理论:经验之塔11. 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它们的研究目的是一致的。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区别在于现代教育技术更强调和关注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1分,20分)1 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 B )A 19世纪末、20世纪初B 1918—1942C 二战时期D 1945---19552 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一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 C )A 计算机辅助教育B 网络技术应用C 电化教育D 虚拟技术3 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而出现是始于下列哪一项内容( D )A 计算机辅助教育B 网络技术应用C 程序教学法D 视听运动4 大约在何时我国已开始进行幻灯教学实验( C )A.19世纪末 B.1922年C.20世纪20年代 D.1936年5 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用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 B )A.戴尔B.斯金纳C.克劳德 D.加涅6 程序教学法是强调以什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B )A.教学资源 B.学习者C.系统设计思想 D.教学实践7 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C )A.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B.20世纪60年代早期CAI系统主要用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性劳动C.当前,CAI系统在学校的广泛应用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D.早期的CAI系统的产生曾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强烈影响8 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D )A.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以前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基本是各自独立发展的B.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中的概念和模式相互影C.教育技术是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三种概念整合形成的一种分析、解决教育或教学问题的综合技术D.20世纪70年代,由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三种概念结合的教育技术的实践已广泛应用9 教育技术发展为一门专业和学科,大约经历了多少年 ( A )A.80年 B.70年C.60年 D.50年10 在视听教学运动背景下,教育技术基本定义的错误表述是 ( A )A.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B.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开发和教学设计C.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D.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11 教育技术领域的最后定义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哪一年作出的 ( A ) A.1972 B.1973C.1977 D.199412 美国学者把教育技术应用于解决教学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 A )A.以学习者为中心,依靠资源和运用系统方法的整合应用B.依靠开发、使用学习资源与学习者相互作用来提高人的学习质量C. 因为学习者的情况对于选择目标、确定步骤、确定评价性质等许多教育决策产生影响,必须重视分析、研究学习者的特点D.进行一系列的教育开发工作,即进行有效教学资源的开发13 下列哪一内容不属于学习资源 ( C )A.信息和人员 B.材料和设备C 设计和制作D 技巧和环境14 下列哪一内容不属于教育开发职能 ( A )A.组织和管理 B.评价和使用推广C.设计和制作 D.供应和使用15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1994年关于教育技术定义结构的内容是 ( B ) A.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B.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为了促进学习C.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为了促进学习D.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为了促进学习16 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 B )A.教学技术和教育技术是同一概念B.教学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下属概念C.教学技术应用范围广,包含了宏观、中观与微观不同层次D.教育技术是微观层次的教学实践17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 ( C )A 媒体技术B 资源开发技术C 教育技术D 教学方法与手段18 教育技术学的的基本理论是( B )A.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B.媒体开发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C.媒体开发理论和教学管理理论D.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19 我国于哪一年开始了广播电视大学教育试点 ( B )A.1954 B.1960C 1978 D.198020. “媒体炉”的含义是 ( C )A.在教学中只使用一种媒体B.将多种媒体在教学中使用C.多种媒体融合为一体D,媒体不再发挥作用21 第一个传播过程模式是 ( A )A.香农一韦弗模式 B.施拉姆循环模式C.香农一施拉姆模式 D.贝罗模式22 在香农一韦弗模式中,噪声产生于哪一部分 ( B )A 编码B 信道C 解码D 接受者23 施拉姆循环模式在香农一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 B )A 译码B 反馈C 干扰D 信号24 在施拉姆循环模式中,增加了反馈,表明了传播的( C )A单向性 B简单性C双向性 D复杂性25 贝罗模式是香农一韦弗模式在哪一方面的一个发展( D )A 教育学B 媒体理论C 社会学D 传播学26 下列哪一个不是影响信息的因素( A )A.信号 B.符号C.内容 D.处理27 编码的过程是 ( B )A 信息转换为符号B 信息转换为信号C 符号转换为信号D 信号转换为符号28 译码的过程是 ( B )A.符号转换为信号 B.信号转换为信息C.符号转换为信息 D.信号转换为符号29 媒体使用的符号系统中不包括哪一类( D )A.数序符号 B.形状符号C.模拟符号D.控制符号30谁提出了“媒体是人体的延伸” ( D )A.香农 B.韦弗C.贝克 D.麦克卢汉31谁提出了“经验之塔” ( C )A.香农 D,麦克卢汉C.戴尔 D.施拉姆32在经验之塔中,最高层是 ( A )A.言语符号 B.视觉符号C.观摩示范 D.设计的经验33媒体根据什么标准可分为电声类媒体、光学投影类媒体、电视类媒体、计算机类媒体( A )A物理性能 B传播范围C呈现的形态 D使用方式34最便于重现的媒体是 ( A )A.教科书 B.幻灯投影C.无线广播 D.电影电视录像35接触面最广的媒体是 ( D )A教科书 B幻灯投影C录音和计算机D电视和无线广播36戴尔“经验之塔”强调的是 ( D )A做的经验 B观察的经验C抽象的经验 D给学习者的刺激37布鲁纳的“贴标签教学活动方案”强调的是 ( A )A智力活动B动作C形象D抽象38哪类媒体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信息传播的新篇章 ( B )A.语言B.文字和纸C.印刷术D.电子媒体39哪类媒体的出现,引起了教育的一次重大变革 ( C )A语言B文字和纸 C印刷术D电子媒体40我国教育家陶行知1917年回国后,为推行平民教育活动,举办干字课教学试验,用什么媒体作为教授工具 ( A )A幻灯B电影 C电视D计算机41计算机在教学上主要应用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和 ( D )A.利用计算机自学B.计算机辅助设C.计算机联网D.计算机管理教学4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电子媒体终将取代传统媒体B传统媒体将得到发展和完善C.电子媒体的功能越来越强 D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促进43传播按方式可以分为大众传播和 ( D )A.教育传播B.经济传播 C.娱乐传播D.人际传播44传播过程是一种信息传送和什么的过程( B )A反馈B交换C编码D解码45第一个传播过程模式是谁提出的 ( A )A.香农B.韦弗 C.施拉姆D.贝罗46表征信息的符号有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语言符号包括口头谙言符号和( D )A符号B图形符号 C目视符号D文字符号47 在传播过程中,传递的是 ( C )A信息D信号 C符号D意义48 施拉姆循环模式强调了 ( C )A.在传播过程中只有去除噪声,传播才能完成B.在传播过程中,只有加入了反馈,传播才能完成C.只有信息源与接受者的经验有重叠的共同经验部分,传播才能完成D.只有变成社会学的传播,传播才能完成49由于媒体的什么特性,一些专家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 ( B )A.固定性B.扩散性C.重复性D.能动性50.只要实现了什么传递,都属媒体范畴 ( C )A信号B符号C信息D内容51.下列哪一个不是电子媒体发展引发的结果 ( A )A传播得以实现 B增进了信息的存储C增进了人类的传播能 D提高了传播的效率52 电影放映机是由谁研制的 ( C )A莫尔斯B爱迪生C卢米埃尔D古腾堡53金属活字印刷法是谁发明的 ( D )A.毕升B.莫尔斯C.爱迪生D.古腾堡54教学媒体能够把丰富的教学经验逐渐积累并传递下去,是因为教学媒体的( A )A固定性B扩散性 B重复性D组合性55戴尔“经验之塔”的第一层是 ( A )A.直接有目的的经验B.设计的经验 C.演戏的经验D.观摩示范56非投影视觉材料的共同特点是 ( C )A寓教于乐B形式简练 C成本低廉D图像逼真57目前学校中最有弹性和最经济的展示平面是 ( A )A黑板和粉笔B布板C磁板D电子白板58在图示材料中,表示年代、数量、层次等抽象关系的图形是 ( B )A.简略图B.图表 C.统计图D.广告画59使用最广泛的非投影视觉材料是 ( C )A实物和模型教具B参观旅行C印刷材料D图示材料60某一机器内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是 ( A )A.简略图B.图表C.统计图D.图片61表示事物程序或过程的流程图是( B )A.简略图B.图表C.统计图D.图片62某公司每天销售额的柱形图是( C )A.简略图B.图表 C.统计图D.图片63某一运动过程的系列照片是( D ) ·A.简略图B.图表 C.统计图D.图片64在教学中用幽默和讽刺的图示材料来强化重点和指出易犯约错误是( D )A简略图B图表C广告画D漫画65引导学生爱护花草、保护环境的图示材料是 ( C )A简略图B图表C广告画D漫画66图示材料是一种什么样的视觉图像( B )A.真实化B.组织化C.类比化D.形象化67实物与模型是一种什么样的视觉图像( A )A.真实化B.组织化C.类比化D.形象化68统计图是数据资料的什么表示 ( A )A.真实化B.组织化C.类比化D.形象化69常用的表格是 ( B )A.简略图B.图表C.统计图D.图片70 投影视觉媒体最主要的特点是( C )A.静止画面B.动态显示C.视觉材料放大D.声画并茂71投影媒体利用的是什么原理 ( B )A.化学成像B.光学成像C.光化反应D.实物成像72.投影器的集光系统不包括 ( A )A.放映物镜B.螺纹透镜C.新月镜D.凹面反射镜73.投影器的成像部件是 ( B )A,反射镜B.凸透镜(放映物镜) C 菲涅尔透镜D.新月镜74.投影器投影成像的位置决定于 ( A )A.反射镜B.凸透镜(放映物镜) C.菲涅尔透镜D.新月镜75.投影器容易产生图像梯形畸变,解决的方法是 ( A )A.让银幕前倾B.让银幕后倾 C.让银幕上移D.让银幕下移76.如果已在银幕上呈清晰的投影图像,但图像较小,应将投影器 ( B ) A前移B后移C上移D下移77.关于投影的指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可以用指示棒指示银幕B.可以用手指示银幕C 可以用指示棒指示投影片D 可以用手指示投影片78.复合投影片一般不超过几张投影片 ( 4 )A.3 B.4 C.5 D,679投影片的制作方法中,最快的是 ( D )A.复印法B.印刷法 C.摄制法D.手绘法80使用最广泛的幻灯机类型是 ( A )A.单片幻灯机B。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重点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重点

1.信息技术是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施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

2.信息技术四基元: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与智能技术、控制技术。

3.信息技术可以看做是一个由基础技术、支撑技术、应用技术、主体技术组成的完整体系。

4.教育信息化: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比较全面的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

5.教育信息化的六要素:应用、开发、网络、产业、人才、政策。

6.其中网络是基础,信息资源的开发是核心,信息资源开发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目的,而信息化人才、信息技术产业以及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是其保障。

7.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是实现信息化教育。

8.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系统开放化。

9.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是利用适当的技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创造、使用和管理,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复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10.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创造和使用各种技术性资源、用系统方法设计和组织技术性教学过程、追求教学最优化。

11.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学科,是一个专业,是一项事业,是一个产业。

12.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1.课堂教学领域;2.自主学习领域;3.远程教学领域;4.在职人员培训领域。

13.教育传播演进的发展阶段:1.口语传播(公元前3000年以前)2.文字传播(公元前3000年~19世纪末)3.电子传播(19世纪末~20世纪90年代中期)4.网络传播(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14.信息技术教学发展过程中,初级阶段是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然后是ITAI(网络化,教学过程和部分实现网络化)阶段。

1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三个基本属性:1.营造或构件信息化教学环境2.实现新型的教学模式3.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

16.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有赖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营造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和由此形成的新型的教学与方式,正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意义及其本质所在。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重点版整理)汇总-共8页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重点版整理)汇总-共8页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宋海涛)第一章1. 从广义上来说,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分为有形的(物化形态)和无形的(智能形态)两大类;狭义上指的是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中所运用的媒体技术、传播技术和系统技术。

2.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对教育技术下的定义是: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两个研究对象)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研究领域)的理论与实践。

该定义明确地指出了教育技术的两个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学习资源)和五个研究领域(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

3.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的教育技术。

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电子通讯技术、互联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

现代教育技术突出“现代”二字,一是迎合现代社会的现代意义;二是指代新技术在教育技术中的意义。

4.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a.视觉教育阶段b.视听教育阶段c.视听传播阶段d.教育技术阶段。

5. 视觉教育:是利用视觉教材(如图片、实物、模型)作为辅助,以使学习活动更为具体化,在学校课程中组合运用各种视觉教材,将抽象的概念作具体化的呈现的教育。

6. 视听教学:指的是依据教育理论,运用多种媒体,充分发挥视听感官的功能,有目的地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活动。

具体而言,视听教学是指运用照片、图表、模型、电视、电影等视听手段进行教学、教育活动,以及直接由视听觉获得知识的教学活动。

如参观、旅行、表演、展览、实验、实习等。

7. 1972年,AECT将其实践和研究的领域正式定名为教育技术,由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领域。

8. 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a.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支撑教育改革(从四个方面给与支持:硬件和技术、模式和方法、教学资源、文化和思维)b.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c.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9.教育部于2019年12月25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该标准具体规定了相关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结构要求和达到各等级的培训所需的基本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基本重点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基本重点内容

P299L4课堂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明确学习内容要求达到的学习水平;确定教学策略,也就是选择要达到预期目标所需要的资源、程序和方法。

包括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等。

进行学习评价,重点在形成性练习的设计,以便能及时获取反馈信息,检查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

见图9—4P295L4-6教学设计是一种以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以教育传播过程为对象,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分析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

P280-P287略P282倒L1按下Alt+Print Screen即可将当前活动窗口显示画面置入剪贴板,按下Print Screen即可全屏幕拷贝,并置入剪贴板。

P267L14-20教育信息资源: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信息材料,它能够激发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创造的方式来寻找和处理信息,从而使数字化学习成为可能。

而我们通常把教育信息资源理解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信息资源,以及为达到某种教学目的的教学支撑系统软件与资源管理软件系统等,包括数字视频、数字音频、多媒体教学软件、教育网站、电子邮件、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在线讨论、数据文件、数据库等等。

P241倒L3-P242略P241L3-4远程教育也成为远距离教育(distance education),是指教师和学生依赖远程传播技术而进行的非面对面的教育形式。

P230L2-3在线学习是指学习者在Internet的环境下,利用网上提供教育教学服务系统获取学习资源,解决学习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P213略P193L7-P194L3(P193L20-21;P193倒L1-P194L3)略P192倒L9-8为了实现不同网络类型之间的互联通信,除了依靠路由器寻找路由,还需要通信协议(TCP/IP协议)的保障。

P187L12-13网络设备是构成网络的一些基本部件,包括网卡、网桥、中继器、集线器、路由器、网关、调制解调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宋海涛)第一章1. 从广义上来说,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分为有形的(物化形态)和无形的(智能形态)两大类;狭义上指的是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中所运用的媒体技术、传播技术和系统技术。

2.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对教育技术下的定义是: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两个研究对象)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研究领域)的理论与实践。

该定义明确地指出了教育技术的两个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学习资源)和五个研究领域(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

3.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的教育技术。

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电子通讯技术、互联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

现代教育技术突出“现代”二字,一是迎合现代社会的现代意义;二是指代新技术在教育技术中的意义。

4.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a.视觉教育阶段b.视听教育阶段c.视听传播阶段d.教育技术阶段。

5. 视觉教育:是利用视觉教材(如图片、实物、模型)作为辅助,以使学习活动更为具体化,在学校课程中组合运用各种视觉教材,将抽象的概念作具体化的呈现的教育。

6. 视听教学:指的是依据教育理论,运用多种媒体,充分发挥视听感官的功能,有目的地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活动。

具体而言,视听教学是指运用照片、图表、模型、电视、电影等视听手段进行教学、教育活动,以及直接由视听觉获得知识的教学活动。

如参观、旅行、表演、展览、实验、实习等。

7. 1972年,AECT将其实践和研究的领域正式定名为教育技术,由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领域。

8. 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a.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支撑教育改革(从四个方面给与支持:硬件和技术、模式和方法、教学资源、文化和思维)b.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c.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9.教育部于2004年12月25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该标准具体规定了相关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结构要求和达到各等级的培训所需的基本内容。

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 (历)10.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称刺激—反应(S—R)理论,它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做强化,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提供有效实用的方法。

a.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只要确定了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控制环境任意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b.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认为学习是大脑皮层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巩固与恢复的过程;习得律、泛化、分化)c.桑代克,动物心理学鼻祖,联结主义心理学创始人(认为学习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随着错误反应逐渐减少正确反映逐渐增加,终于形成稳固的刺激—反应的联结,即S—R之间的联结;试误学习成功的条件有三个:练习律、准备率、效果律)d.斯金纳,行为主义学派最负盛名的代表人(操作性条件反射说:心理学所关心的是可以观察到的外表的行为,而不是行为的内部机制;R=f(SA))1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比S—R联结要复杂得多的过程,注重解释学习行为的中间过程,即目的、意义等,认为这些过程才是控制学习的可变因素。

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

认知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a.格式塔的顿悟说:每一种心理现象都是一个分离的整体,是一个格式塔,是一种完形。

人脑对环境作组织的反应,提供一种组织或完形,即顿悟,其作用就是学习。

创始人:魏特墨、科夫卡和苛勒b.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认知结构,就是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它是学习者全部观念或某一知识领域内观念的内容和组织,学习使新材料或新经验和旧的材料或经验结为一体,这样形成一个内部的知识结构,即认知结构c.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学习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对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学习;通过主动发现形成认知结构d.奥苏泊尔的认知同化论:有意义学习的过程是新的意义被同化的过程;同化可以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进行e.加涅的学习条件论:学习受外部和内部两大类条件所制约。

外部条件主要是输入刺激的结构与形式,内部条件是主体以前习得的知识技能、动机和学习能力等。

教育是学习的一种外部条件,其成功与否在于是否有效地适合和利用内部条件f.加涅的信息加工论:学习过程是对信息的接受和使用的过程,学习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当刺激情境与记忆内容以某种方式影响学习者的操作水平时,学习便发生了(文)1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张研究整体的人及高级心理活动,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潜能。

强调学习者个人的自我参与、自我激励、自我批评人本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a.马斯洛的学习理论:极端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者的条件作用学习理论,学习不能由外铄,只能靠内发;学习的活动应由学生自己选择和决定b.罗杰斯的学习理论:学生中心教育: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1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体不能通向外部世界,而只能通过利用内部构建的基本的认识原则去组织经验,从而发展知识。

是影响当前教育理论和实践改革的重要理论。

建构主义知识观、建构主义学习活动观、建构主义学生观建构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a.杜威的经验性学习理论:真正的理解是与事物怎样动和事情怎样做有关的,理解在本质上是联系动作的;教育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教育就是经验的生成和经验的改造b.维果茨基教育思想:儿童是在摆脱日常概念和成人概念的“张力”中学习科学概念的。

重视原有的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

日常经验为“自下而上的知识”,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为“自上而下的知识”,两者之间要相互联系(文)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活动观、学生观 (历)14. 爱德加·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是视听教学理论的核心主要观点:三类十层意义:指出电影、电视、广播、录音等媒体具有传播“替代经验”的作用,看到替代经验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即它们是连接具体经验和抽象经验的桥梁和纽带传播理论:是传播研究者对某些传播现象和问题的系统解释和集中探讨,是由与该现象有关的一组命题组成的体系,是有助于弄清该现象的任何一种解释。

有助于推动传播学的学科建设,有助于正确解释和合理解决传播现象和问题,有助于提高传播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增强信息传播的效果,有助于人们开发和利用资源 (文)教育传播:通过对教育传播现象和问题的研究,去解释教育传播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传播学是研究教师和学生传播行为来建立关系的学问。

教师和学生如何相互影响、如何传授与接受信息、如何教人与受教等,都是教育传播学研究的范围。

(历)16. 拉斯韦尔的5W 模式:在一切传播行为中。

(历)17. 教育传播的特点:教育性;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多样性谁?控制分析说什么? 内容分析 什么通道? 媒介分析 对谁? 受众分析 什么效果? 效果分析第二章18.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的称为“第五媒体”19. 多媒体有两种含义:一个是指多种物化的信息传递工具和手段即媒体的简单组合,另一个含义是指能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如文本、图形、影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20. 现代教学媒体: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而产生的一批新型教学媒体,利用电子技术等现代技术承载和传递教学信息的传播媒体,如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以及相应的组合系统,如语音实验室、多媒体综合教室、计算机网络系统等,这些媒体被引入教学领域,被统称为现代教学媒体(要素:硬件和软件)21. 根据媒体所作用的感官和信息的流向,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觉媒体、交互媒体(教学媒体最为普遍的分类方法) (历)22. 教学媒体的个性:表现性、重现性、接触性、参与性、受控性(表重参接受)参与性:指教学媒体在发挥作用时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

学习者和媒体会发生某种程度的互动,不同的媒体互动性大为不同。

电影、电视、无线电广播、多媒体计算机等媒体有较强的感染力,刺激学生的情绪反应较为强烈,容易诱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参与。

23. 教学媒体的发展过程(阶段):(一)口语语言媒体阶段(二)文字媒体阶段(三)印刷媒体阶段(四)电子媒体阶段(五)数字媒体阶段戴尔的“经验之塔”((2)观察的经验的五个层次:1.观摩示范 2.见习、旅行 3.参观展览 4.电视、电影 5.广播、录音、照片、幻灯 (历)(2)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上升的抽象的概念。

(历)24.麦克卢汉的媒体观,“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强调“媒介即是信息”选择媒体教学的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历)25.多媒体学习是指学习者接受两种或两种以上形式信息的学习。

26.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家理查德。

E。

梅耶在其书《多媒体学习》中提出了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27.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三个假设:双通道假设,容量有限假设,主动加工假设。

32. 多媒体设计的原则(简答):多媒体认知理论原则;空间接近原则;时间接近原则;一致性原则;通道原则;冗余原则;个体差异原则(识记理解) (历)33. 影响多媒体设计的因素:学习者特征;多媒体表征方式;教学设计因素34.学习者的许多特征影响了多媒体学习的效果,如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风格、先前经验等35. 学习者特征是如何影响多媒体设计:学习者的先前知识经验;学习者的视觉空间能力;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年龄图形表征并不总是以相同的方式使各种类型的学生受益的,其效果取决于学习者的视觉空间能力和知识经验。

(历)图形特征是如何影响多媒体学习设计的:图形的真实性、图形的复杂性、图形的交互程度 (历)第三章35. 信息化教学是指教育者与学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36. 信息化教学的特征:从技术层面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从教育层面看:教学内容多媒体化;教学资源全球化;教学过程个性化;教学活动合作化;学生学习自主化;教学管理自动化;教学环境虚拟化教学模式:是指在相关教学理论与实践框架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构建的教学活动结构和教学方式。

(历)37.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指技术支持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式,是教学模式在信息化时代下的新发展。

常见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个性化教学模式、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基于概念地图的教学模式、基于电子档案的教学模式38. 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97):学生: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习过程过于机械化,缺乏主动性与创新性,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容易被忽视,学生无法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信息化教学模式下,学生被视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生在具体的知识情境中实现有意义的学习教师: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与施教者,教师掌握一切学习资源,决定学习进度,占主导地位;信息化教学模式中的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其本质是为学生服务,促进学习过程的有效发生媒体:媒体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扮演着传授知识的角色,更多的关注集中在媒体的技术意义上,缺乏人本主义思考;信息化教学模式中的媒体是一种认知工具、交互工具以及学习工具,而非单纯的传播载体39. 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的特征: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的最终产物是一个成形的作品①用以激活学习者的学习状态,有利于学习者的知识加工②融入更多的学科领域,跨学科的学习形式比较常见③生成的作品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起到广泛传播的效果,实现社会化学习40.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来辅助和支持协作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