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生态环境评价国内外研究综述

生态环境评价国内外研究综述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mote Sensing (ICRS)978-1-4244-8729-5/10/$26.00 ©2010 IEEE ICRS2010Synthetic Illustr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valuation Both Overseas and DomesticsTong LiSchool of Management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China litong2002@Abstra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valuation is an indispensible premise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hievemen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utlook, and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en more and more in depth. Many evaluation methods are proposed, and many evaluation models and indicator systems are established. Evaluation researches can be applied to realistic regions or cities, and quantitative results can be given. Some new methods, new concepts and new trains of thought are put forward, and the scope of research is enlarged. But at present studies especially in the domestic are still facing some problems: theories and practices are isolated; the channel of thought is still narrow; consideration to factors influencing environment is not comprehensive; studies from angles such as economics, management and social science are insufficient.Keywords-ecological environment;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GIS; AHP; Fuzzy synthetic evaluation生态环境评价国内外研究综述李 彤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天津 中国 300384litong2002@【摘要】生态环境评价是保护生态环境,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生态承载力研究现状与展望

生态承载力研究现状与展望
维普资讯
第2 4卷
第 5期

西
科 Leabharlann 学 Vo . 4 No 5 12 .
20 0 6年 1 月 O
JANGXI S ENCE I CI
Oc . 00 t2 6
文 章 编 号 :0 1 6 9 2 0 ) 5 3 7— 6 10 —37 (0 6 0 —0 8 0

1 生态承 载力 的由来及 内涵

2 G i n oigSao f ni n na P t t nB ma , agi ux 3 5 0 R ) . ux Moi r t i o vr met r e i u u J x G i 34 0P C i t n tn E o l o co i n i
Absr c : ma usana l e eo me t a t Hu n s t i b e d v lp ntmus e bul p o h o n to ft e e o y t m c ・ tb i u n t e f u dain o h c s se e o t
究的 展 望 。
关键词 : 承栽 力; 生态承栽 力; 可持 续发展
中 图分 类 号 : 1 11 X 7 . 文献标识码 : A
Cu r n iua i n a o pe to o o ia r y ng Ca a iy r e tS t to nd Pr s c n Ec l g c lCa r i p ct
U U Ho ・in , ANG i a JAN Mi・ i, iyn u xa T Ha・ n ,I n f NICa・ig y e
y ( .col f egah n n i n na Si c ,i g iN r l iest ,in x n c a g3 0 2 RC 1 Sho o or yadE vr met ce eJ nx oma Unvri Ja giNa h n 3 0 2 P G p o l n a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综述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综述

RESOURCES WESTERN RESOURCES2020年第一期资源综合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以改革开放为基础,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

现阶段,我国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明显提升,城市化、城镇化建设发展迅速,而在之前的发展过程中,是以消耗自然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而取得的经济发展,这就造成了一定的环境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现象时有发生。

这种以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发展形势已经不适用于现今发展的实际需求,我国社会各界普遍重视资源节约以及环境保护,希望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更好地体现出绿色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我国十八大和十九大更是将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作为了综合发展的方针,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标准进行指导,通过我国相关发展政策表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是影响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对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研究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相关概念资源环境承载力是由承载力这个概念发展和演变而来的,它主要描述一种在发展过程中人类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之间的影响。

承载力最早起源于工程地质领域,其本意是指地基的强度对建筑物负重的能力,但随着社会发展,承载力这个概念不断应用在经济、生态、科学等各个学科里,早在18世纪初,马尔萨斯在其著名的《人口学原理》中提出了环境承载力的相关观点,并明确提出资源对于人口生存之间的影响。

承载力一词最早是由人类生态学家帕克和伯吉斯基提出的,他们对于承载力做出了具体的论述,即在一定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个体所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它既可以指生存空间,也可以指营养物质,甚至是阳光等生态要素,可以说,他们理解的承载力是一定意义上各种物质的总和。

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环境承载能力做出了系统性的论述,他们表明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环境资源承载能力是原有空间范围内的能量资源之间的综合,侧重于自然资源和技术因素。

我国提出环境承载力概念是在1991年,当时福建省作了《福建省湄洲湾开发区环境规划综合研究总报告》,并具体描述了区域环境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综述王帅淇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22摘要: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在追求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认识到环境与发展平衡的重要性,这就使得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成为影响我国发展的重要因素。

国内外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相关研究综述

国内外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相关研究综述

国内关于旅 游环境 容量概念 的研 究始 于2 0世纪 8 年代初。1 8 年 ,赵红红对 0 93 苏州园林 的旅 游容量进 行了阐释 :楚义芳 ( 8 在其博 士论文 “ 1 9) 9 旅游 的空 间组织”
会心理环境承载力进行过一定研究 ,其 中
O Ri eI l y对旅 游环 境容量理 解最 为全面 ,
关■ 谓 :生 态旅 游环 境承 我 力 概 念 及
评价 体 系 量化 方 法 实证研 究
他认 为旅 游容量不能简单地理解 为旅游 目
的地 能容纳 的最大 游客量 ,旅游容量还应
旅游增长管理 过程 》 Nes n ( 9 3) 、 l 等 1 9 的 o
《 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等。
( )国 内研 究 二
干扰对生态旅游环境 系统存在一个 消极作
用并使其呈现 出逆 向演化 的趋势 ,就会造 成生态旅游 区的环境 问题 。生态旅游环境
合作 出版的 《 户外 游憩的环境影响 》一书 中, 提出了一个具 有科 学性的概括性定义 ,
深入研究 ,但他指 出 ,要反 映区域 的综合 环境承 载力 ,须对设施承载力 、资源环境 承载力、经济 环境承载 力及社会心理承载 力进行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还有 Win 和 ls l i Gi( 9 1) 《 l 1 9 的 旅游环境容量管理:一种 l
生 态旅 游 环 境 承 载 力概 念 及 评 价 体 系 的研 究
对旅 游 容量 问题 提 出 了进 一 步 的 讨论 。
中,难免会 出现人 为因素影响 与干扰 整个
生态旅游环境 系统 ,如果这种人 为影响与
1 7 年 出版的 《 游和休 闲的发展 :旅游 97 旅 资源评价 手册 》一 书中 ,F・ a o L ws n讨论

资源及生态环境承载力专项研究

资源及生态环境承载力专项研究

临西县城乡总体规划专题报告之四《临西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年》资源与生态环境承载力专题研究报告亚泰都会(北京)规划建筑园林设计研究院—河北分院2014.04目录前言............................................... - 1 -1.区域发展状况........................................ - 3 -1.1区域发展背景 .. (3)1.2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4)2.资源、生态环境利用现状.............................. - 6 -2.1水资源利用现状. (6)2.2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9)2.3生态环境现状 (13)3.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15 -3.1水资源供需状况 .. (15)3.2水资源承载力概念 (16)3.3水资源平衡分析 (22)3.4基本结论与建议 (25)4.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 27 -4.1县域承载力. (28)4.2中心城区承载力 (34)4.3建设用地管制措施 (35)5.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 - 37 -5.1生态环境承载力概念.. (37)5.2县域生态承载力评价 (38)5.3各乡镇生态承载力评价 (46)5.4生态环境重点建设区 (48)前言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发展的基本战略。

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基本框架中,资源、环境是重要的支撑要素。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实现人类社会与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如今,城镇化进程的加剧、经济的飞速发展加深了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自然生态系统是否能够健康和谐的发展则取决于系统能否持续承载,人类活动是否超越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限度。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旅游环境可承受的游客活动强度和数量,是衡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随着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日益受到。

本文旨在探讨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相关问题,以期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在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中已有一定的积累。

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框架构建、影响因素分析和模型方法研究等方面,而国内研究则更加实践应用和政策研究。

然而,现有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缺乏对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形成机制的深入探讨;二是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缺乏综合性研究手段;三是研究成果地域性和领域性较强,缺乏普适性。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GIS技术等多种研究方法,对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研究。

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案例;运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旅游景区游客承载力影响因子的数据;利用GIS技术建立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域进行承载力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和GIS技术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一是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游客行为、景区管理、自然资源状况和社会文化背景等;二是在不同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上,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具有明显的差异;三是提高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优化景区管理、提升游客环保意识、加强社区参与等。

本文认为未来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应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深入研究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规律;二是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引入更多新技术和方法;三是特殊类型旅游景区的承载力研究,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四是加强政策研究,推动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有效衔接。

本文从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结果与讨论和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对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了综合研究。

通过研究,我们深入了解了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案例,并从多个角度分析了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生态安全国内外研究综述

生态安全国内外研究综述

生态安全国内外研究综述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各种外界干扰时,能够保持其内在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安全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焦点。

本文将综述国内外生态安全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生态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资源开发利用、食品安全等方面,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和不足,并提出建议和措施,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生态安全的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其重要性逐渐得到全球范围内的认可。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国内外学者在生态安全领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涉及的概念、理论、方法不断丰富和发展。

本文将综述国内外生态安全领域的研究现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主体部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安全的重要方面,主要涉及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等方面。

国内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如河流水质改善、土壤修复、生态补偿机制等。

国外学者则空气污染控制、废物资源化等领域,如美国环保署提出了基于风险的废物管理策略,欧洲开展了广泛的循环经济实践。

这些研究和实践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应对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应对气候变化是生态安全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国内学者在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如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广低碳技术等。

国际社会也积极开展合作,如《巴黎协定》的签署和实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框架。

资源开发利用资源开发利用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过度开发利用会引发生态问题。

国内学者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生态补偿机制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案。

国外学者则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如德国的循环经济模式、美国的能源效率标准等。

这些研究成果为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生态安全的基础,也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

国内学者在食品安全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涉及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等方面。

国内外环境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外环境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外环境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引言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国内外环境研究一直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

本文将对国内外环境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现状分析国内环境研究的现状在国内,环境研究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政府、学界、企业等各方力量都在积极推动环境研究的发展。

环境监测、环境污染控制、生态保护等领域的研究得到了较大的突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同时,环境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行力度的加强也为环境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国外环境研究的现状在国外,环境研究的发展相对较早,并且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

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研究机构和体系,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人力,通过工程项目、科研项目等形式进行环境研究。

尤其是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国外的环境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发展趋势分析数据科学与环境研究的融合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数据科学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数据科学的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对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效率。

因此,在未来,数据科学与环境研究的融合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跨学科合作的加强环境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

未来,环境研究需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合作,如生态学、地理学、成本经济学等,共同解决环境问题。

跨学科合作的加强将为环境研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思路。

全球合作与知识共享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来解决。

未来,国际间的环境研究合作将更加紧密,各国之间的知识共享也将更加频繁和广泛。

通过合作和共享,可以更好地利用各国的优势资源,推动环境研究的发展。

绿色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绿色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未来,环境研究将更加关注绿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绿色技术不仅可以解决环境问题,还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结论国内外环境研究正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数据科学与环境研究的融合、跨学科合作的加强、全球合作与知识共享以及绿色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将是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旅游学课程相关名词解释

旅游学课程相关名词解释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旅游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客源市场分布的不平衡,在中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旅游产业也发生深刻的变化。

其主要特征是:从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过渡,高集中度的客源市场、旅游目的地的区域化、多元化市场、中心城市居民旅游消费升级、以及在这些背景下产生的中心城市“新旅游者”。

作为中国大陆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己形成中国规模最大的“新旅游者”的细分市场。

其特征主要是,有丰富的旅游体验经验,环境敏感,追求品质,讲究效率,行为独立。

①“新旅游者”在国内旅游时的消费在增加,但在外停留时间却在减少,“时间”是“新旅游者”的宝贵资源。

在供应层面方面,中国快速交通网络以渐形成。

以京沪穗为代表的双轨交汇体系(高铁、交通枢纽、地铁)大幅度的降低出游的总的时间成本。

时间是旅游中最宝贵的资源,降低行游比,是形成跨区域旅游的必要条件之一。

②“新旅游者”广泛接受低碳出行的理念。

在汽车保有率持续增涨的背景下,出车外游的自驾车比例基本稳定。

在大众旅游与低碳社会同时到来的时代,如何在整个旅游体系中设计低碳出游,而不是局部的改良,是旅游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③“新旅游者”使用互联网的比例就以超过70%,未出行,先体验,己成为一种消费模式。

如何减少“新旅游者”在旅途中的陌生感,信息的不对称,提高随机消费的合理性,高效利用旅游的“时间”资源,移动电子商务将在旅游产业有大的发展。

旅游不需要物流,因为顾客向提供服务的目的地地移动,旅游时顾客的位置是流动的,需求与交易随机实时产生.而实时移动电子商务,如LBS,AR(增强现实)将在旅游中有大量的应用。

④出行更便捷,服务有品质,消费有尊严,行动更独立是“新旅游者”旅行中的“标配”,而正是这种需求,为中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Tourism income multiplier旅游收入的乘数效应是指旅游目的国或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行业的投入引起各个经济部门的连锁反应,导致本地区经济总量的成倍增加。

生态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生态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论文标题:生态xx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论文作者xx/张宏业论文关键词,论文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论文单位济南,点击次数37,论文页数19~26页2007年2007月论文网承载力最初被引进区域系统是在生态学中的应用,其含义是在某种环境条件下,某种生物个体可存活的最大数量的潜力[1],在实践中的最初应用领域是畜牧业。

随着人地矛盾不断加剧,承载力概念发展并应用到自然——社会系统中,提出了土地资源承载力概念,即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

20年代70年代以后,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人口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也应运而生。

1986年,Catton定义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后来国外很多学者把它引申为生态承载力并定义为“在一定区域内,在不损害该区域环境的情况下,所能承载的人类最大负荷量”。

20世纪90年代初,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和Wackernagel提出“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的概念,使承载力的研究从生态系统中的单一要素转向整个生态系统[2,3]。

与此同时国外对于生态承载力的研究,也逐渐从静态转向动态,从定性转为定量,从单一要素转向多要素乃至整个生态系统,对于生态承载力的概念也日趋完善。

我国在总结吸收国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承载力进行了研究。

任美锷先生是我国最早注意到承载力研究重要性的学者。

在40年代末任美锷先生通过对四川省农作物生产力分布的地理研究,首先计算了以农业生产力为基础的土地承载力。

1986年中科院综考会等多家科研单位联合开展的“中国土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是我国迄今为止进行得最全面的土地承载力方面的研究[4]。

随着研究的深入,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承载力研究大多不再局限于某一种资源,而是更强调综合性,如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地理环境人口承载潜力、生存空间的人口承载力、区域承载力等。

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综述

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综述

109第2卷 第26期产业科技创新 2020,2(26):109~111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科研项目(2020-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801183);湖南省社科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8YBQ131),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一般项目(XSP18YBZ027)。

作者简介:胡文敏(1985- ),男,回族,湖南常德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土地规划、土地生态方面研究。

**通信作者:袁淑君(1983- ),女,湖南邵阳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研究。

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综述*胡文敏1,3,欧阳绿茵1,付钰珊1,袁淑君2**(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林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2.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51;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资源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01)摘要:水承载力由于视角和理论的不同,概念与方法的认知存在差异,文章总结了影响三种水承载力的因素,对比了不同水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不同视角下的水承载力适用性。

探讨了传统方法与新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不同方法的耦合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时间尺度上,较长的时间尺度上的水承载力衡量,以及以流域与行政区划为主的空间尺度成为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水生态承载力;指标评价体系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164(2020)26-0000-00当前,由于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水资源的不规则分布和人类非理性的利用方式,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当地水承载能力,严重的水污染问题,直接影响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1990年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被提出开始,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水资源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水生态承载力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

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综述

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综述

差量 对比 法
通过对比一定发展模式下区域 的资源占有量和社会经济发展 所需的资源量之间的差量,以 及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人们所 需求的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差 量,衡量区域的承载力
简便易行
没有体现对资源的间接消费 以及生态产品和服务的消费, 同时,转化因子忽略了社会 经济和科技进步等因素的影 响,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论文 综述
生态环境承载力
• 定义: • 一:确定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的最大承受能力(即在不破坏生态
系统服务功能的前提下,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强度) • 二:对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最大保障能力 • 三:在维持自身功能可持续正常发挥前提下,所支撑的人口、经
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规模 • ……
模型 多变的区域复合系统,结 束条件和动态预测,实现
合系统优化结果对区域承 评估结果与环境管理实践
载力进行评估和优化
的紧密结合
该方法所构建的闭合系统与区域复 合系统的开放性相违背,且模型存 在计算复杂和参变量难以科学率定 等问题,对系统长期发展情况的模
拟欠佳
优化目标的确定等因素受决策 者主观影响较大,且模型求解 复杂,难以在地方管理中实现
模糊评价法降低了评估过程中的主观影响,但模 型取大取小的运算法则容易遗失大量有效信息, 降低评估的准确性
考虑了承载力评估的层次性,但本质上无法摆脱 定性判断的主观性和随机性
保留了大部分的原始数据信息,消除了指标间的 相互影响,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模糊评价法的缺陷, 但计算过程烦琐,对样本数量要求较大,主观性 较强,可操作性不高

系统 动力 学模 型
从系统内部结构入手,通 过一阶微分方程组来反映 系统内各变量间的因果反 馈关系,建立系统动力学

生态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生态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论文标题:生态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论文作者高鹭/张宏业 论文关键词,论文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论文单位济南,点击次数37,论文页数19~26页2007年2007月论文网 承载力最初被引进区域系统是在生态学中的应用,其含义是在某种环境条件下,某种生物个体可存活的最大数量的潜力[1],在实践中的最初应用领域是畜牧业。

随着人地矛盾不断加剧,承载力概念发展并应用到自然——社会系统中,提出了土地资源承载力概念,即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

20年代70年代以后,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人口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也应运而生。

1986年,Catton定义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后来国外很多学者把它引申为生态承载力并定义为“在一定区域内,在不损害该区域环境的情况下,所能承载的人类最大负荷量”。

20世纪90年代初,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和Wackernagel提出“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的概念,使承载力的研究从生态系统中的单一要素转向整个生态系统[2,3]。

与此同时国外对于生态承载力的研究,也逐渐从静态转向动态,从定性转为定量,从单一要素转向多要素乃至整个生态系统,对于生态承载力的概念也日趋完善。

我国在总结吸收国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承载力进行了研究。

任美锷先生是我国最早注意到承载力研究重要性的学者。

在40年代末任美锷先生通过对四川省农作物生产力分布的地理研究,首先计算了以农业生产力为基础的土地承载力。

1986年中科院综考会等多家科研单位联合开展的“中国土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是我国迄今为止进行得最全面的土地承载力方面的研究[4]。

随着研究的深入,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承载力研究大多不再局限于某一种资源,而是更强调综合性,如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地理环境人口承载潜力、生存空间的人口承载力、区域承载力等。

国内外生态城市研究现状研究

国内外生态城市研究现状研究

国外生态城市研究现状研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为了追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全球围开展了关于生态化发展的运动,环境保护的口号也逐渐深入到各社会各阶层,城市是人类主要的生存空间,为了使城市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城市走生态发展的道路已成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以人为本更要以自然与人的协调发展为根。

一、生态城市理论产生过程生态城市的正式提出虽然仅有二十几年,但这一概念的历史渊源却已很久。

现代生态城市理论的源泉是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最初的生态城市理论来源于生态学,但是从二十世纪起算,城市问题的研究以及城市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学术界也先后出现了三次研究的高潮,将这一问题和理论推广至全世界并受到广泛的关注。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对生态城市的概念和发展模式进行了首次探讨。

从此以后,生态城市这一概念引起世界各国、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衍生出的绿色城市、园林城市以及环保模城市等名词也不断涌现。

联合国于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这一会议的召开预示着国际对城市发展前景的关注已经转移到获得社会、经济和环境共同发展上,1975年,由理查德·雷吉斯特等人创建的城市生态组织的成立及其开展的各种活动的国际影响,使得城市生态理论的研究不断发展,国际影响也继续扩大。

继1990年这一组织在巴克利召开第一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至今,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于生态城市的研究与探讨工作中,各种著作的出版把这一理论的涵不断的充实与丰富,其影响也扩大到全球围。

虽然至今仍未有对这一概念的统一定义,但是生态城市是公认的建立在自然和谐、社会公平、经济高效的理想良性循环区域,达到了人与自然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境界。

前联生态学家诺斯基把生态城市理解为一种理想的城市模型,并保持城市的自然条件与技术条件充分融合,同时使人类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发挥到最大的程度。

理查德·雷吉斯特(美国生态学家)对生态城市的理解是以聚居地为基础的充满活力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城市发展形态,即生态健康城市。

贵州省城市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

贵州省城市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

贵州省城市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秦趣;王艳红【摘要】从城市生态承载力内涵出发,以贵州省城市为研究对象,确立城市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城市生态承载力建立评价模型,并对贵州省城市生态承载力现状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贵州省城市生态承载力整体水平较低,仅有六盘水市城市生态承载力指数为低承载,其余城市生态承载力指数均为弱承载,生态承载力指数排序由大到小分别是六盘水、安顺市、铜仁市、贵阳市、黔南州、黔东南州、遵义市、黔西南州和毕节市.目前,贵州省城市发展面临较大的生态问题,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着力建设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促使贵州省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期刊名称】《国土资源科技管理》【年(卷),期】2019(036)002【总页数】12页(P1-12)【关键词】城市生承载力;评价指标;评价模型;贵州省【作者】秦趣;王艳红【作者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贵州六盘水 553004;乌蒙山区发展研究院,贵州六盘水 553004;六盘水师范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贵州六盘水 553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902;F293.2(273)社会逐步发展,城市成为人类活动中心,城市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城市环境能否容纳整个城市的人类活动,城市生态承载力相关研究已成为社会发展所关注的焦点。

外国学者对城市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广泛研究,主要包括概念、方法以及实践研究等方面。

1921年,帕克和伯吉斯在人类生态学中提出生态承载力概念,指物种个体数量存在一定条件下的最高极限[1]。

1984 年,贝利把承载力分为“生态承载力”和“经济承载力”[2]。

后来,Wackernagel、Erling等从生态足迹方面对城市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3-5]。

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有状态空间法[6]、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方法[7]、NPP法[8]、高能生态足迹模型法[9]等。

在实践应用研究方面,Onishi在基于市民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过着舒适生活的前提下,运用定量研究方法,对东京市中心区的承载力进行检验,并提出了应采取分散化的政策主张[10]。

海洋生态承载力研究

海洋生态承载力研究

结论
结论
本次演示介绍了海洋生态承载力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以及当前的研究现状、 方法、结果和讨论。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研究方 法和提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为了促进全球海洋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未来的 研究方向应包括:加强跨学科合作,提高研究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加强国际合作, 推动全球海洋治理;注重实践应用,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1.数量研究
1.数量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生态承载力研究论文数量不断增加。通过在学术期刊上搜索 关键词“生态承载力”,可以发现相关论文数量每年都在增长。此外,生态承载 力研究也逐渐从单一学科向跨学科方向发展,例如与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 叉融合,为生态承载力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2.质量研究
2.质量研究
随着生态承载力研究的深入,研究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国内外学者开始生态 承载力的机制、影响因素及其与人类活动的互动关系等方面。在研究方法上,逐 渐引入了系统分析、遥感技术、GIS技术等先进手段,使得生态承载力评估更加 科学、准确。例如,荷兰学者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对沿海地区的生态承载力进行 了综合性评估。
海洋生态承载力研究方法
3、模型构建:根据分析结果,构建预测模型,模拟不同情景下海洋生态系统 的发展趋势,以及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承载力的影响。
海洋生态承载力研究方法
4、方案制定:根据模拟结果,制定相应的保护和管理措施,为政府决策提供 科学依据。
海洋生态承载力研究结果
海洋生态承载力研究结果
通过研究,我们得出了全球海洋生态系统的状况和主要问题。研究发现,虽 然一些区域的海洋生态系统已经受到了严重破坏,但通过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 可以有效地恢复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此外,研究还发现气候变化是影响海洋生 态承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环境承载力及其研究进展

环境承载力及其研究进展

环境承载力及其研究进展摘要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

对环境承载力理论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可以为环境规划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本文首先阐述了环境承载力的起源,接着综合论述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内涵和特点,最后介绍了环境承载力目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环境承载力在规划环评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叙述。

关键字环境承载力本质研究进展环规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为了增强综合国力和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各项工作都是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来开展,继续高速发展经济,然而这必将会加剧经济的发展与环境间的矛盾。

为了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或“边污染边治理”的覆辙,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就应在经济发展之初,从总体上做好环境规划,对人们的经济活动提出合理的安排。

为此,应该研究环境对人们活动的承受能力,使人们的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不超过环境对人们活动的承受能力,这就要求对环境承载力理论进行较深入的研究,为环境规划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换言之,环境承载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比较客观的判断依据。

在可持续发展己深入人心的今天,这无疑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1 环境承载力的起源环境承载力概念的提出是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环境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其理论雏形源自于环境容量的概念[1]。

1968年,日本学者首先把电工学中的电容量的概念引入到环境科学中,提出了环境容量的概念,目的是为制定某一区域环境的污染物控制总量提供可量化的依据。

到70年代,该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科学领域。

由于环境要素中的水体、大气、土壤都制订有各自的环境标准,这些标准是限制污染物在水体、大气、土壤中达到最大的限量。

因此把水体、大气、土壤的某区域环境可能达到这个限度的量值,作为该区域的环境容量。

目前,国内外学者给予环境容量的定义非常多,归纳起来,这些定义可大致分为如下几类[2]:①环境容量是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与相应的环境标准浓度的比值;②环境容量是环境的自净同化能力;③环境容量是指不危害环境的最大纳污能力;④环境容量是环境标准与本底值确定的基本环境容量和自净同化能力确定的变动环境容量之和。

生态承载力研究综述_陈端吕

生态承载力研究综述_陈端吕

y生态承载力研究综述陈端吕,董明辉,彭保发(湖南文理学院经济与资源环境系,湖南常德415000)摘 要:生态承载力是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

它可分为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

对于生态承载的量化,国内外提出了许多直观的、较易操作的定量评价方法及模式。

关键词: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综述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154(2005)05-0070-04A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on Ecological Carrying PowerC HE N Duan -l ,DONG Ming -hui,PE NG Bao -fa(Department of Economy and Resources Environment,Hunan Universi ty of Arts and Science,Changde,Hunan,415000)Abstract:Ecological carrying power refers to the maxim limit of the quantity of indi vidual existence under certain condi tions.It can be d-i vided into resource carrying power 、environ ment carrying power and ecological carryi ng power .Many easy ways to measure ecological carrying power have been put forward at home and abroad.Key words:carryi ng power;ecological carrying power;su mmary一 生态承载力的内涵与类型(一)生态承载力的内涵和由来承载力是从工程地质领域转借过来的概念,其本意是指地基的强度对建筑物负重的能力,现已成为描述发展限制程度的最常用的概念。

浅谈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研究

浅谈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研究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由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产生了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受到了大自然的约束,为了更好的发展,人类必须调整人与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相关事宜,促进社会的永续发展,人们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的建设即为在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之内,保证各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经济的稳步前进及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而,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牵涉到很多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研究现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世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数量及规模持续膨胀,俨然已经成为地球巨系统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子系统。

因而,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选择。

探求一个可持续的生态城市建设模式,已经成为一些国际组织、政府机构、学术研究团体研究关注的热点领域,是当今世界研究的最先进的城市发展模式。

1.关于国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尽管生态城市迅速发展起来的时间开始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但关于生态城市的理念缺流传已久。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还是古代欧洲的村庄及美国印第安人的部落,都能看出生态城市的影子。

十八世纪二十年代,著名空想社会学家罗伯特欧文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念,十九世纪末,英国社会学家霍华德将其进一步完善,并在其著作《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给出了完整的定义:田园城市应该是一种同时拥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为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是为健康生活以及工业化生产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应以满足多彩的社会生活为准,不应过分扩张。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等西方城市由于城镇化进程过快,导致城市出现拥挤、环境变差、生态遭到破坏等问题,此时,田园城市的应用应运而生,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进展的并不顺利,许多城市都是依附于“田园城市”的名气,在城郊区域大力修建居住区。

但它为以后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如有机疏散论、卫星城镇理论等提供了参考,对城市的进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标题:生态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论文作者高鹭/张宏业论文关键词,论文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论文单位济南,点击次数37,论文页数19~26页2007年2007月论文网承载力最初被引进区域系统是在生态学中的应用,其含义是在某种环境条件下,某种生物个体可存活的最大数量的潜力[1],在实践中的最初应用领域是畜牧业。

随着人地矛盾不断加剧,承载力概念发展并应用到自然——社会系统中,提出了土地资源承载力概念,即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

20年代70年代以后,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人口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也应运而生。

1986年,Catton定义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后来国外很多学者把它引申为生态承载力并定义为“在一定区域内,在不损害该区域环境的情况下,所能承载的人类最大负荷量”。

20世纪90年代初,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和Wackernagel提出“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的概念,使承载力的研究从生态系统中的单一要素转向整个生态系统[2,3]。

与此同时国外对于生态承载力的研究,也逐渐从静态转向动态,从定性转为定量,从单一要素转向多要素乃至整个生态系统,对于生态承载力的概念也日趋完善。

我国在总结吸收国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承载力进行了研究。

任美锷先生是我国最早注意到承载力研究重要性的学者。

在40年代末任美锷先生通过对四川省农作物生产力分布的地理研究,首先计算了以农业生产力为基础的土地承载力。

1986年中科院综考会等多家科研单位联合开展的“中国土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是我国迄今为止进行得最全面的土地承载力方面的研究[4]。

随着研究的深入,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承载力研究大多不再局限于某一种资源,而是更强调综合性,如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地理环境人口承载潜力、生存空间的人口承载力、区域承载力等。

近年来,关于生态承载力的量化方法的研究日益兴旺,提出了一系列观点,主要研究者为王家骥和高吉喜[5,6],主要成果为黑河流域生态承载力的研究。

承载力概念的演化与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深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资源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承载力概念和相应的承载力理论。

1 概念与内涵在环境污染蔓延全球、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科学家相继提出了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等概念。

资源承载力是基础、环境承载力是关键、核心,生态承载力是综合[7]。

1. 1 资源承载力资源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

资源承载力是一个相对客观的量。

目前有关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领域,其中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历史较长,取得的成果也较多。

同时由于不同的侧重点和对象,出现了水资源承载力、森林资源承载力等的多种承载力[8]。

①土地资源承载力。

土地承载力是近20年来资源、人口、生态环境等许多领域的热点问题[9]。

它是继60~70年代能源危机、粮食短缺以及人口爆炸等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之后,所开展的一项务实的研究工作。

中国科学院综考会为土地资源承载力所下的定义是“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活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10]。

②水资源承载力。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许多专家、学者或课题研究组织对水资源承载力概念予以定义。

一般认为:水资源承载力是在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维护生态良性发展为条件,以可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据,在水资源得到适度开发并经优化配置的前提下,区域(或流域)水资源系统对当地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支持能力[11]。

也有的将其定义为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水平和社会生产条件下,水资源可最大供给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用水的能力[12,13]。

对于水资源承载力,必须强调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支撑能力。

它的主要涵义和内容有:第一,强调水资源承载力是水资源对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发展的支持能力;第二,强调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发展;第三,强调合适的管理技术,将水资源承载力的合理配置等技术方面的问题,上升到管理的角度和层次[14]。

③森林承载力。

森林承载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它的研究是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森林资源承载力研究是协调人口、环境保护,森林资源消耗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森林资源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森林资源在保证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受破坏所能承受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15]。

吴静和采用的是森林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森林资源承载能力是指在一定生产条件下森林资源的生产能力及其在一定生活水平下可以承载的人口数量[16]。

”④相对资源承载力。

相对资源承载力由土地承载力扩展而成,它将资源划分为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考虑到人是社会系统的主要组成因子,是承载力的承载对象。

因此,相对资源承载力即是将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作为主要的承载资源,以一个参照区域作为对比标准,根据参照区域的人均资源的拥有量或消费量、研究区域的资源存量,计算出研究区域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承载能力[17]。

1. 2 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从广义上讲,指某一区域的环境对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

从狭义上讲,即为环境容量。

关于环境承载力目前大致主要有3种定义方式:①从“容量”角度的定义,环境容量是指环境系统对外界其它系统污染的最大允许承受量或负荷量。

主要包括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等[18]。

环境容量具有客观性、相对性和确定性的特征。

如高吉喜[5]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一书中指出“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要求下,在不超出生态系统弹性限度条件下环境子系统所能承纳的污染物数量,以及可支撑的经济规模与相应人口数量”。

②从“阈值”角度的定义,如“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况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阈值[19]”。

中国大百科全书[20] 中,环境承载力的定义是“在维持环境系统功能与结构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整个地球生物圈或某一区域所能承受的人类作用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的限值”;郭秀锐等[21] 学者认为“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状态或条件下,一定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生物和人文系统正常运行的最大支持阈值”。

它不仅体现了环境系统资源的价值,而且还突出了环境系统与生物和人文系统间的密切作用关系。

环境承载力具有客观性、相对性、可调性和随机性的特征。

③从“能力”角度的定义,彭再德[22] 等学者将环境承载力定义为:“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区域环境功能不朝恶性方向转变的条件下,区域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Schneider[23] 强调,“环境承载力是自然或人造环境系统在不会遭到严重退化的前提下,对人口增长的容纳能力”。

环境承载力与环境容量有所不同。

环境承载力强调的是环境系统资源对其中生物和人文系统活动的支撑能力,突出的是其量化测度;而环境容量则强调的是环境系统要素对其中生物和人文系统排污的容纳能力,突出的是其质地衡量。

环境容量侧重体现和反映环境系统的纯自然属性;而环境承载力则突出显示和说明环境系统的综合功能(生物、人文与环境的复合)[24]。

1. 3 生态承载力高吉喜[25] 在研究黑河流域生态承载力时将生态承载力定义为: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及其可维育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并指出资源承载力是生态承载力的基础条件,环境承载力是生态承载力的约束条件,生态弹性力是生态承载力的支持条件。

对于某一区域,生态承载力强调的是系统的承载功能,而突出的是对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其内容应包括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要素应包含资源要素、环境要素及社会要素。

所以,某一区域的生态承载力概念,是某一时期某一地域某一特定的生态系统,在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两性循环发展的条件下,可持续承载人口数量、经济强度及社会总量的能力[26]。

张传国[27] 在“干旱区绿洲系统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相互作用的驱动机制分析”一文中,则认为绿洲生态承载力是指绿洲生态系统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在不危害绿洲生态系统的前提下的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由资源和环境承载力所决定的系统本身表现出来的弹性力大小,通过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生态系统的弹性力来反映。

程国栋[28] 在对西北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研究时认为:生态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所提供的资源和环境对人类社会系统良性发展的一种支持能力,由于人类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都是一种自组织的结构系统,二者之间存在紧密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因此,生态承载力研究的对象是生态经济系统,研究其中所有组分的和谐共存关系。

王家骥[6] 先生认为生态承载力是自然体系维持和调节系统的能力的阈值。

超过这个阈值,自然体系将失去维持平衡的能力,遭到摧残或归于毁灭,由高一级的自然体系(如绿洲)降为低一级的自然体系(如荒漠)。

生态承载力仅仅体现在生态系统的支持层,方创琳等综合表现层的生产承载力和生活承载力,发展了生态——生产——生活系统承载力(三生承载力)。

三生承载力是指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供容能力、经济活动能力和满足一定生活水平人口数量的社会发展能力的有机综合体[29]。

2 估算方法对于承载力的量化,国内外提出了许多直观的、较易操作的定量评价方法及模式。

2. 1 生态足迹法生态足迹分析法(Ecological footprint analysis)是1992年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和其博士生Wackernagel提出的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生物物理方法,即基于土地面积的量化指标。

将其定义为:任何已知人口的生态足迹是生产这些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所有废弃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土地的总面积和水资源量。

生态足迹分析法从需求面计算生态足迹的大小,从供给面计算生态承载力的大小,经对二者的比较,评价研究对象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生态足迹计算模型:任何个人或区域人口的生态足迹,应该是生产这些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废弃物而需要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面积总和[30]。

在计算中,不同的资源和能源消费类型均被折算为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化石燃料用地和水域六种生物生产土地面积类型(这六种土地类型在空间上被假设是互斥的)。

考虑到六类土地面积的生态生产力不同,因此将计算得到的各类土地面积乘以一个均衡因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