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矿实验报告
西藏某低品位氧化铜矿选矿试验研究报告
![西藏某低品位氧化铜矿选矿试验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f856229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d.png)
西藏某低品位氧化铜矿选矿试验研究报告西藏某低品位氧化铜矿选矿试验研究报告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某低品位氧化铜矿选矿技术,选出品质较好的铜精矿。
试验选择的氧化铜矿石含铜量为0.91%,选矿工艺包括粗磨-粗选-二次磨-中选-精选-部分回收铜浸液等步骤。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发现该选矿工艺大幅提升了品质,选矿率从原来的5.23%提升至19.73%,铜品位达到23.80%。
关键词:低品位氧化铜矿,选矿试验。
一、选矿原理和工艺流程低品位氧化铜矿选矿试验的原理是通过机械物理和表面化学作用,在矿石表面形成一层带正电的氧化物膜,并利用匝道作用实现氧化铜矿和贫矿物分离。
本试验选择的选矿工艺包括:1. 粗磨-粗选:将矿石通过初级破碎、研磨等工艺,将含铜物质分离出来。
2. 二次磨-中选:在初选后,将结构更加密实的矿石再次进行破碎,将其适当细化。
然后通过中选实现铜和矿细粒子的分离。
中选选择的是机制相同但粒度不同的矿浆。
3. 精选:将经过中选的浮选精矿,进一步提纯铜等金属元素。
4. 部分回收铜浸液:通过回收和再利用浸液,提升铜的含量。
二、实验样品和方法1. 材料和设备试验中用到的样矿来自西藏某采掘区。
选矿设备包括球磨机、筛子、浮选机等。
2. 实验方法(1)粗磨:将样矿粗磨至0.074mm以下(2)粗选:粗磨后通过筛子进行筛选。
(3)二次磨:对筛选后的物料再次进行破碎(4)中选:给矿浆加入中选药剂,使用浮选机将铜精矿从悬浮的矿料中分离。
(5)精选:使用浮选机对铜精矿进行精选,进一步提取铜等金属元素。
(6)部分回收铜浸液:使用铜浸液反应棒将回收的铜浸液加入弱硫酸中进行沉淀和浓缩,得到含铜浸液。
三、实验结果1. 矿石品位原料废石片段不属于选矿过程中的矿物部分,而为矿山中的无用石头部分。
试验中样品含铜量为0.91%。
2. 矿石回收率试验中,对同等重量的样品进行选矿处理,矿石回收率由原来的5.23%提升至19.73%。
3. 铜品位试验中选择的选矿工艺在提纯铜精矿等金属元素上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提升,铜品位由原来的0.13%提升至23.80%。
金川铜镍矿贫矿石选矿产品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报告
![金川铜镍矿贫矿石选矿产品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0dbee5d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6.png)
金川铜镍矿贫矿石选矿产品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报告金川铜镍矿是我国重要的多金属矿床之一,其含铜镍物质主要存在于矿石中,并与黄铁矿、辉锑矿、绿泥石等多种矿物伴生。
经过初步破碎、磨矿和浮选等工艺处理后,得到的金川铜镍矿矿石含金属较多,但同样也包含大量的低品位矿物,称为贫矿石。
为了提高铜镍的回收率和品位,需要进行贫矿石的选矿处理。
本文将对金川铜镍矿贫矿石选矿产品的工艺矿物学研究进行报告。
一、选矿工艺流程首先,对金川铜镍矿矿石进行一般性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分析,了解其主要性质和成分,从而制定合适的选矿工艺流程。
在实际生产中,根据矿石的性质和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选矿方法和流程。
以金川铜镍矿为例,其选矿工艺流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粗选:将原矿经过破碎、磨矿等处理后,采用机械枪选等粗选方法,将黄铁矿等硫化矿物与非硫化矿物(如绿泥石)分离出来,为后续的选矿过程做好准备。
(2)中选:采用浮选法,将含铜镍矿物及其伴生矿物与废物矿物分离出来。
具体流程为:先将矿石粉碎磨细,然后将矿浆加入浮选槽中,与气泡一起升上水面,浮选出含铜镍矿物及其伴生矿物的浮选泡沫,废物矿物沉入底部。
(3)精选:对浮选出的含铜镍矿物及其伴生矿物进行进一步的选矿处理,提高金属含量。
方法一般采用电选法、磁选法或重选法等。
在这些方法中,采用重选法进行精选较为常见,通常使用螺旋选矿机、离心筛选机等设备进行操作。
选矿列采用的设备具有高效、能耗低、选效好的优点,能够实现更高的回收率和更好的铜镍品位。
二、选矿产品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工艺矿物学研究是选矿工艺和选矿产品改进和优化的基础,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矿石中的矿物学组成和性质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矿物的影响,制定不同的选矿流程,最终获得高品位和高回收率的选矿产品。
对于金川铜镍矿的贫矿石选矿,工艺矿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矿物学分析:对含铜镍矿物及伴生矿物(黄铁矿、辉锑矿、绿泥石等)进行分析和测试,确定各种矿物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辽宁思山岭铁矿石阶段磨选试验研究报告
![辽宁思山岭铁矿石阶段磨选试验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787d1c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4.png)
辽宁思山岭铁矿石阶段磨选试验研究报告辽宁思山岭铁矿石阶段磨选试验研究报告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旨在探究辽宁思山岭铁矿石在不同磨选阶段的磨选条件下的选矿效果,为该矿山的选矿工艺流程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材料和设备1. 原矿料样品:辽宁思山岭铁矿石2. 磨选设备:球磨机、脱泥器、选别机等相关设备。
三、试验方法1. 磨矿工艺流程:(1)粗磨:使用φ1500×2400mm球磨机对原矿进行粗磨,选用100mm的钢球作为磨矿介质,磨矿时间为120分钟,设定磨矿品位为67%,磨矿密度为68%。
(2)一次手选:将粗磨后的矿石送入一次手选机进行分选,选择直径为30-60mm粒径范围内的矿物作为有效矿物品位,设定一次手选的品位为31%,产出初级精矿。
(3)中磨:使用φ1200 × 2400mm球磨机对初级精矿进行中磨,选用25mm的钢球作为磨矿介质,磨矿时间为60分钟,设定磨矿品位为60%,磨矿密度为65%。
(4)二次手选:将中磨后的矿石送入二次手选机进行分选,选择直径为15-30mm粒径范围内的矿物作为有效矿物品位,设定二次手选品位为68.5%,产出中间精矿。
(5)细磨:使用φ900×1800mm球磨机对中间精矿进行细磨,选用12mm的钢球作为磨矿介质,磨矿时间为45分钟,设定磨矿品位为59.5%,磨矿密度为63%。
(6)三次手选:将细磨后的矿石送入三次手选机进行分选,选择直径为5-15mm粒径范围内的矿物作为有效矿物品位,设定三次手选品位为72.5%,产出精矿。
2. 试验参数设置:(1)粗磨磨矿时间:120分钟(2)一次手选品位:31%(3)中磨磨矿时间:60分钟(4)二次手选品位:68.5%(5)细磨磨矿时间:45分钟(6)三次手选品位:72.5%四、试验结果与分析经过以上磨选工艺流程,三次手选产出的精矿品位可达72.5%,经浮选选择后,品位可提高到最终品位的65%,达到了预期效果。
四川会理岔河锡矿区ⅳ号矿体北矿段北部混合样选矿试验报告
![四川会理岔河锡矿区ⅳ号矿体北矿段北部混合样选矿试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97c57c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e.png)
四川会理岔河锡矿区ⅳ号矿体北矿段北部混合样选矿试验报告摘要:一、引言1.背景介绍2.试验目的二、试验矿样及方法1.矿样来源2.矿样性质3.试验方法三、试验结果与分析1.试验过程简述2.试验数据及分析四、结论与建议1.试验结论2.存在问题3.改进措施正文:一、引言1.背景介绍四川会理岔河锡矿区是我国重要的锡矿资源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矿石品位逐渐降低,选矿难度越来越大。
为此,对本矿区ⅳ号矿体北矿段北部混合样进行选矿试验研究,以期为现场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2.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北矿段北部混合样的选矿工艺及技术指标,探讨合理的选矿流程,提高矿石选矿回收率,降低生产成本。
二、试验矿样及方法1.矿样来源本次试验的矿样来源于四川会理岔河锡矿区ⅳ号矿体北矿段,共采集了多个混合样。
矿样经过严格筛选、破碎、研磨等预处理后,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
2.矿样性质矿样呈黑色,主要有用矿物为锡石,伴生有少量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等。
矿石具有较高的氧化程度,氧化矿物主要为锡石、铅锌矿和黄铁矿。
3.试验方法本次试验采用重选、浮选、磁选等方法,对矿样进行了一系列的选矿试验。
在对比分析各种方法的基础上,确定适宜的选矿工艺。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1.试验过程简述根据试验方案,对矿样进行了多次试验,记录了各试验阶段的指标数据。
试验过程中,对各种选矿方法进行了优化调整,以期达到最佳的选矿效果。
2.试验数据及分析经过多次试验,得到了以下试验数据:重选回收率约为60%,浮选回收率约为75%,磁选回收率约为55%。
从试验数据来看,浮选效果最佳。
四、结论与建议1.试验结论根据试验结果,本次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矿样中主要有用矿物为锡石,伴生有少量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等;(2)采用浮选方法,可获得较高的选矿回收率;(3)重选和磁选方法也可应用于现场生产,但回收率相对较低。
2.存在问题本次试验存在以下问题:(1)矿样氧化程度较高,对选矿效果产生了一定影响;(2)浮选药剂的选择和用量还需进一步优化。
选矿实验报告完整版
![选矿实验报告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805bd5a9b89680202d8255f.png)
选矿实验报告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选矿试验报告的内容选矿试验报告是选矿试验成果的总结和记录。
试验报告应该数据齐全可靠、问题分析周密、结论符合实际、文字和图表清晰明确、内容能满足设计的要求。
试验室试验报告的内容应比较详细。
半工业试验及工业试验一般都是在试验室试验或前一种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其试验报告的内容应结合前面所做的基础试验编写,但着重反映本次试验的情况。
选矿工艺流程试验报告的主要内容通常有:(1)前言。
包括试验任务的来源、目的和要求、试验确定的工艺和达到的结果。
(2)矿样的采集制备与代表性的评价。
(3)原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包括矿石中的主要金属矿物与脉石矿物的成分和百分含量;研究矿石的结构与构造,根据结构、构造确定矿石的自然类型及工艺类型;矿物粒度统计分析、有用矿物解离度分析;研究各矿物嵌布状态、颗粒形态与其它矿物的嵌连关系等。
(4)选矿试验。
包括探索试验、工艺方案的选择对比、药剂种类与用量条件试验、矿浆调整条件试验、开路与闭路流程试验。
(5)精矿产品(包括某些中间产品)的分析检查结果。
(6)尾矿产品的分析结果。
(7)技术经济分析。
(8)结论:试验结果的评述、推荐意见、存在问题和建议。
(9)有关附件。
篇二:选矿试验报告选矿试验报告** 研究院2 0** 年 *月一前言受**公司委托对某铜铅锌硫化矿进行选矿试验研究,以确定处理该矿较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为原有铅锌选矿厂增建回收铜系列提供技改参考依据。
1.1试验内容要求进行较系统的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试验,包括药剂种类及药剂用量条件试验。
并进行“优先浮铜”和“铜铅混浮再分离”两大工艺流程的对比试验,确定处理该矿较合理的工艺流程和选矿指标。
1.2试验研究结果该矿原矿品位:铜**%,铅**%,锌**%。
选矿试验采用优先浮选工艺流程,在磨矿细度占**%的条件下,使用**捕收剂优先浮铜,低碱(ph=*)以下用**浮铅、**浮锌,试验获得的指标:铜精矿产率**%、铜品位**%、铜回收率**%;铅精矿产率**%、铅品位**%、铅回收率**%;锌精矿产率**%、锌品位**%、锌回收率**%,试验指标理想。
化学选矿实验报告
![化学选矿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a98591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1.png)
一、实验目的与摘要实验目的:1. 了解和掌握化学选矿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习利用化学药剂对矿石进行分离和提纯。
3. 通过实验,熟悉实验操作步骤,提高实验技能。
摘要:本实验以某金属矿石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选矿方法,利用化学药剂对矿石进行分离和提纯。
实验过程中,观察了矿石的溶解、沉淀、过滤等过程,分析了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二、实验器材与药品1. 实验器材:- 烧杯- 烧瓶- 玻璃棒- 滤纸- 漏斗- 量筒- 滴定管- 铁架台- 酸式滴定瓶- 碱式滴定瓶2. 实验药品:- 某金属矿石- 硫酸- 氢氧化钠- 碳酸钠- 氯化钠- 硝酸银- 硫酸铜- 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铜溶液- 氯化钠溶液三、实验步骤1. 称取一定量的某金属矿石,放入烧杯中。
2. 加入适量的硫酸,搅拌溶解。
3. 观察溶解过程,记录溶解时间。
4.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值至中性。
5. 观察沉淀现象,记录沉淀量。
6. 用滤纸过滤沉淀,收集滤液。
7. 将沉淀用适量的水洗涤,去除杂质。
8. 将洗涤后的沉淀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搅拌溶解。
9. 观察溶解过程,记录溶解时间。
10. 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观察沉淀现象,记录沉淀量。
11. 用滤纸过滤沉淀,收集滤液。
12. 将沉淀用适量的水洗涤,去除杂质。
13. 将洗涤后的沉淀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观察沉淀现象,记录沉淀量。
14. 将沉淀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15. 将滤液用滴定管滴定,测定金属离子的含量。
四、实验现象与数据记录1. 矿石溶解过程:矿石逐渐溶解,溶液颜色变深。
2. 沉淀现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3. 沉淀量:第一次沉淀量为5g,第二次沉淀量为3g。
4. 滴定结果:金属离子含量为0.5g。
五、实验结果分析1. 矿石中的金属离子在硫酸的作用下溶解,生成金属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2.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金属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物沉淀。
印尼某砂铁矿选矿实验报告
![印尼某砂铁矿选矿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aa9132ae2bd960590c67749.png)
对从海滨砂a中回收铁精矿进行了全流程试验。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全流程试验的选别工艺参数确定为:粗选磁场强度为:1200Gs;粗精矿磨矿粒度为-0.045mm为96%,粗精矿精选磁场强度为:1130Gs。所得全流程试验结果见图4-5及表4-5。
表4-5全流程试验结果(化学分析)
磁选
制度
产品
产率%
品位/%
表4-6标准样及待测样磨矿动力学表
矿样
粒度
(%)
磨矿时间(min)
4
7
10
15
19
24
标准样
攀枝花钒
钛磁铁矿
-200目
-400目
18.2
8.6
29.5
15.1
41.7
21.1
67.9
33.3
95.1
60.13
99.8
90.21
矿样
粒度(%)
9
12
15
18
待测样
海滨砂粗精矿
—200目
—400目
98.12
(2)采取一段磁选-粗精矿磨矿-二段磁选精选的选别流程,对海滨砂BL进行了系统的选矿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选别制度为一段磁选磁场强度1200Gs; 粗精矿磨矿粒度-0.045mm为96%;粗精矿精选磁场强度为1130Gs。采用CRIMM—φ400—300型圆筒磁选机进行分选,可以获得TFe60.69%、回收率68.68%,V2O50.44%、回收率62.4%,TiO29.00%、回收率66.70%的铁精矿,其中的有害杂质仅P较高,达到了0.15%。此种精矿用于炼铁时,可回收其中的钒,但需采取特殊的冶炼制度,最好供给有使用此类精矿经验的厂家。此外,从海滨砂BL中回收的铁精矿粒度细,-0.045mm粒级达到了97.73%,在用于炼铁进行造块处理时,采用球团法较为适宜。
选矿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
![选矿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f43da9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9.png)
选矿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选矿依据可行性研究概述为了有效地利用矿产资源,提高矿石的品位和回收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必须进行选矿依据可行性研究。
选矿依据可行性研究是指根据地质特征、矿石性质及市场需求等综合因素,在矿产资源勘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原矿进行选矿实验,确定选矿工艺、设备及生产规模,制定合理的选矿方案,对选矿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评价。
本报告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对某金矿选矿依据的可行性研究,对选矿项目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察和分析,提出了一套完善的选矿方案,以期能够为该矿产项目的开发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二、选矿依据可行性研究的背景和必要性1. 选矿依据可行性研究的背景该金矿矿产资源丰富,金品位较高。
然而,由于矿石中含有较多的有益元素和杂质,制约了金的提取率。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该金矿,提高金的提取率,降低生产成本,需要进行选矿依据可行性研究。
2. 选矿依据可行性研究的必要性从金矿的开采到最终产品的生产,需要经过矿石选矿、矿石浸出、金提取等多个环节。
选矿依据可行性研究是对整个选矿生产过程的全面评估,是确保金矿开发能够高效、经济、环保地进行的重要保障。
只有通过选矿依据可行性研究,才能找出最适合该金矿的选矿工艺和设备,制定最合理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计划,为后续生产提供可行性保障。
三、选矿依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1. 地质勘查和矿石性质分析对金矿的地质背景、矿石性质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获得矿石的组成、结构及品位等信息。
2. 选矿实验和工艺研究通过对金矿的选矿实验和工艺研究,确定适合该金矿的选矿工艺和设备,制定合理的选矿方案。
3. 生产工艺和设备分析进行生产工艺和设备分析,制定生产规模和生产计划,保证生产过程的高效、安全、节能。
4. 技术经济分析进行选矿工艺和设备的投资分析,结合市场需求和金价走势,进行经济效益评估。
5. 环境影响评价对选矿工艺和设备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提出环境保护措施,确保生产过程的环保。
凡口铅锌矿选矿实习报告
![凡口铅锌矿选矿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fd637a7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6f.png)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
铅锌矿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其选矿工艺的研究与优化对于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铅锌矿选矿工艺,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我于2023年6月至7月期间在广东省仁化县澌溪河畔的亚洲最大铅锌矿——凡口铅锌矿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选矿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1. 熟悉铅锌矿的基本特性及其选矿工艺流程;2. 掌握选矿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操作规范;3. 了解选矿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4. 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矿样采集与实验室分析实习初期,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对凡口铅锌矿的矿样进行了采集。
采集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采样规范,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矿样。
采集回来的矿样经过破碎、磨细、过筛等预处理后,送至实验室进行化学分析。
通过实验室分析,我们了解了矿样的基本成分,包括铅、锌、铜、硫等元素的含量,为后续的选矿工艺研究提供了依据。
2. 选矿工艺流程学习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重点学习了凡口铅锌矿的选矿工艺流程。
该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粗碎:将原矿破碎至一定粒度,便于后续的选矿作业;(2)中碎:进一步破碎矿石,为磨矿作业提供合适的粒度;(3)磨矿:将矿石磨细,使其达到选矿所需的粒度;(4)选矿:根据矿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采用不同的选矿方法,如重力选矿、浮选、磁选等,将铅、锌等有价金属从矿石中分离出来;(5)精矿脱水:将选出的精矿进行脱水处理,提高其品质;(6)尾矿处理:对选矿过程中产生的尾矿进行妥善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选矿设备操作与维护实习期间,我们亲身体验了选矿设备的使用,包括破碎机、磨矿机、浮选机、磁选机等。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会了设备的操作方法及维护保养技巧。
4. 常见问题处理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常见问题,如设备故障、矿石性质变化等。
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我们掌握了相应的处理方法,提高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某复杂铜镍硫化矿选矿试验
![某复杂铜镍硫化矿选矿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81d6b114a300a6c30c229fc2.png)
都最高。在后续 的试验 中选用丁黄药与 B 9 8组 K0
合药剂作为铜镍混选 的捕收剂 。
铜精矿 0 8 .1
2 . 2 0 7 0 1 .3 0. 4 6. 4 9 2 O 0. 4 0. 7 0
6.8 6 1
1 8 4
铜镍混浮一 镍精矿 5 1 .9 铜镍分离流程 尾 矿 9 .0 4 0
将 试样 磨 至 一0 04m 占 7 % , 定碳 酸钠 .7 m 0 固
用量 为 5 0 g tC 0 / , MC用量 为 2 0 / , 察 各 种 捕 收 0 g t考
剂 进行铜 镍混 合浮 选 , 用活 性炭脱 药 、 采 加石灰 进行
铜镍分离 , 预先脱除滑石的流程增加了添加 B 24 K 0
1 4
呼振 峰 : 某复杂铜 镍硫 化 矿选矿 试 验
10 O 8 0
21 年 1 01 1月第 1 期 1
冰
褥
回
s 。
蔷 o
2 0
0
磨 矿 细 度 一00 4m n % .7 r/
CMCJ 量 /( /) F f j gt
图 4 磨 矿细度试验结果
- 一铜 回收率 ; 一镍 回收率 ; 一铜 品位 ; ・ ▲ ◆ 一镍品位 ; 一氧化镁品位 0
关键 词 铜镍硫 化 矿 混 合浮 选 铜镍分离
Re e r h o i e a r c s i g Te h o o y o m p e p e - i k lOr s a c n M n r lP o e sn c n lg fa Co l x Co流 程对 比试 验 .
才 能返 回到球磨 机 使 用 , 综合 考 虑 上 述 两 个 流程 方 案, 选择 铜 镍 混 浮一铜 镍 分离 工 艺 流程 进 行 条件 试
尾矿试验报告
![尾矿试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d4384f4fab069dc5022013e.png)
18 96.8
我们通过软件画出磨矿曲线图,找到-0.074 毫米的细度占 90%时相应的时 间。对于焦家样而言,所需的研磨时间是 18.10 分钟,对于测试样而言,所需的 矿石研磨时间是 13.95 分钟。所以相应的可磨性系数在-0.074 毫米的细度占 90% 的时候,是 K = 18.10/13.95 = 1.30。因此,在这个矿区的矿相比焦家样是容易 磨的。
通过对该矿石进行系统的选矿试验研究,我们得到如下的测试结果:当磨矿
细度为-0.074 毫米的占 90%,矿石加工采用全泥氰化炭浸法的技术:使用 2.0kg/ t
的氧化钙,和 1.34kg/ t 的氰化钠,浸出时间的 24 小时,滤渣金矿品位下降至 0.49
g / t,浸出效率为 93.21%,在这种条件下,各项指标非常理想。测试结果和具体
1
1.2 试样备制
矿石样本到达本所后,由于样品粒度是非常微小的,粒度达到-0.074 毫米的 超过 42%,所以不需要再进行粉碎(除极少粘结样品需进行手工处理)。通过均匀 混合,我们得到了此次测试所需的样本。
2.矿石性质
2.1 原矿光谱分析
原矿光谱分析(X 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见表 2。 表 2 原矿光谱分析结果ω(B)/10‐6
产率 %
4.42 9.15 33.06 11.34 23.09 18.94 100.00
金矿品位 g/t 5.21 4.42 7.40 8.34 4.81 12.78 7.23
分布率(%)
单体
富集
9.50
9.50
5.52
5.52
33.39
38.90
12.91
51.81
15.15
66.97
33.03
《选矿学》实验指导
![《选矿学》实验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527b4dd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77.png)
《选矿学》实验指导目录一、细粒物料粒度组成筛分分析二、物料可磨度测定三、松散物料密度组成测定及数据分析四、异类粒群悬浮分层的规律研究五、细粒物料螺旋分选六、摇床分选七、物料的静电分选八、磁性物料的分选回收九、散体物料磁性物含量测定十、材料表面润湿接触角测定十一、最大泡压法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十二、小浮选实验十三、微细矿物油团分选十四、悬浮液絮凝沉降特性研究十五、悬浮液过滤特性试验十六、简振系统动力学试验附件:实验报告编写提纲一、试验目的细粒物料粒度组成筛分分析学习使用振筛机对松散细粒物料进行干法筛分的方法;学习筛分数据的处理及分析方法,研究、确定、分析物料的粒度组成及分布特性;学习、训练利用筛分试验结果数学分析及粒度特性曲线分析。
二、基本原理松散物料的筛分过程主要包括两个阶段:1.易于穿过筛孔的颗粒和不能穿过筛孔的颗粒所组成的物料层到达筛面;2.易于穿过筛孔的颗粒透过筛孔。
实现这两个阶段,物料在筛面上应具有适当的相对运动,一方面使筛面上的物料层处于松散状态,物料层将按粒度分层,大颗粒位于上层,小颗粒位于下层,易于到达筛面,并透过筛孔;另一方面,物料和筛子的运动都促使堵在筛孔上的颗粒脱离筛面,有利于其它颗粒透过筛孔。
松散物料中粒度比筛孔尺寸小得多的颗粒在筛分开始后,很快透过筛孔落到筛下产物中,粒度与筛孔尺寸愈接近的颗粒(难筛粒),透过筛孔所需的时间愈长。
振筛机一般,筛孔尺寸与筛下产品最大粒度具有如下关系d最大KD(1-1)式中d最大——筛下产品最大粒度,mm;D——筛孔尺寸,mm;K——形状系数。
K值表孔形K值圆形0.7方形0.9长方形1.2~1.7通常用筛分效率E 来衡量筛分效果,其表示如下:E()()(1-2)式中E——筛分效率,%;——入料中小于规定粒度的细粒含量,%;——筛下物中小于规定粒度的细粒含量,%;——筛上物中小于规定粒度的细粒含量,%。
三、仪器设备及材料1.1.振筛机一台,摇动次数221次/min,振动次数147次/min;振筛仪1台;2.2.标准套筛,直径200mm,孔径0.5、0.25、0.125、0.075、0.045mm的筛子各一个,底、盖一套;3.3.盘天平一台,称量200~500g,感量0.2~0.5g;4.4.中号搪瓷盘6个,中号搪瓷盆6个;大盆2个;5.5.-0.5mm散体矿样若干(煤泥、石英沙、磁铁粉各400g);6.6.制样铲、毛刷、试样袋。
重力选矿实验报告
![重力选矿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ef4035c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6.png)
序言通过一个学期的理论学习,知道了重力选矿是一门利用矿物间密度差异,使矿石在运动介质所受重力、流体动力和其他机械力不同,从而实现按密度进行分选矿粒群的工艺过程。
重选是一种应用最早的选矿方法,重选过程中,矿物的分离是在运动过成中逐步完成的,因此介质的作用是相当中重要的,根据介质的运动形式分选原理的不同,重选可分为分级、重介质选矿、跳汰选矿、摇床选矿、溜槽选矿、洗矿等几种工艺方法,近年来,由于资源贫乏,重选生产面临着提高设备处理能力和强化对微细粒级回收的任务,设备也正向着大型化、离心化和多层化方向发展,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原材料的需求日益庞大,矿物原料加工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重选生产技术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因此提高实践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而其中选矿工艺实验往往是根据实际生产发展需要提出的,每一方面的突破都可能促使某类矿产的工艺发生较大的变革,实践生产中,只有不断研究,不断探索,才能使我国的选矿科学技术逐步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适应国民经济稳定,协调的发展。
实验之前应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包刮试样、实验用具的准备,熟悉的读懂实验原理,认真阅读实验的流程,掌握好每一步操作,仔细的观察出现的现象,并具体的分析每一个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并找出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如果实验过程中,出现紧急情况,应该沉着、冷静的应对,实验时还应该注意安全。
最后希望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都积极参与,用严谨的实验态度参与本次实验,对浮游选矿实验室操作有具体的认识,学会做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流程,并能高质量的达到实验目的,锻炼我们独立思考、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每一种现象,使我们实验的水平得到一个大幅度提升,我们也会在老师的认真知道下出色的完成实验过程,达到实验目的,祝愿本次实验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实验一 摇床选矿一.实验目的⒈ 熟悉摇床选矿的操作和摇床选矿的实验方法。
⒉ 了解摇床选矿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
二.实验流程及条件⒈ 实验设备和用具试样:铁矿石 粒度为0.2~0mm设备:摇床(1200x500mm )1台,天平1台,铝铲一把,烘箱1台,接料盘四个。
选矿实习报告
![选矿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57f7fd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04.png)
选矿实习报告
我在一家矿业公司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矿石勘探和开采的一些工作,并且对矿山的管理和运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我参与了矿山的地质勘探工作。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如何使用地质仪器对矿区进行勘探,并且学会了如何分析地质数据以确定矿藏的情况。
通过这些工作,我对地质勘探的流程和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且学会了如何正确地使用仪器和工具。
其次,我参与了矿石的开采工作。
在矿山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学习了如何使用爆破器材和挖掘机进行矿石的开采作业,并且了解了在开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通过这些工作,我对矿石开采的流程和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学会了如何正确地操作和维护相关设备和机器。
最后,我还参与了矿山的管理和运营工作。
在矿山管理人员的指导下,我学习了如何进行矿产资源的评估和规划,并且了解了矿山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通过这些工作,我对矿山的整体运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且学会了如何进行矿山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让我对矿山勘探、开采和管理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提升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
我相信这段宝贵的实习经历将对我的未来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石墨矿选矿试验研究报告
![石墨矿选矿试验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c1ccd493b3567ec102d8a6e.png)
石墨矿选矿试验报告目录第一章前言 (1)第二章样品制备 (2)1试验样品制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矿石性质 (3)1.主要矿物组成 (3)2主要矿物的含量 (3)3矿石的结构构造 (3)4.主要矿物特征 (4)4.1石墨 (4)4.2黄铁矿 (6)4.4钙钒榴石 (7)4.4其他矿物 (8)第四章选矿试验研究 (9)4.1磨矿细度试验 (9)4.2粗选捕收剂、起泡剂用量试验研究 (10)4.3水玻璃用量试验 (12)4.4氧化钙用量试验 (13)4.5矿浆浓度试验 (15)4.6浮选流程试验 (16)4.7开路试验 (18)4.8最终闭路流程试验 (21)第五章结语 (25)第一章前言对该石墨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和选矿试验研究。
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该矿石矿物组成较简单,主要有用矿物为石墨矿,固定碳品15.20%。
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云母、钙钒榴石等,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少量的闪锌矿和褐铁矿。
根据该矿矿石特点,选矿试验采用多段磨矿-多次选别的工艺流程:一段粗磨、一次粗选、一次扫选、三段再磨、七次精选,中间产品顺序返回的工艺流程,实验室小型试验可获得最终精矿产率14.96%,精矿固定碳品位97.57%,回收率96.03%的分选指标。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具有较好的可选性。
第二章样品制备对采集的试验样品破碎至-2mm后混合均匀。
原矿分析样品试验样品图2.1 样品制备工艺流程经分析化验后,该矿混合样固定碳含量为15.20%。
第三章矿石性质1.主要矿物组成矿石中的主要矿物是石墨、石英、钡冰长石,其次是白云母和钙钒榴石,金属矿物主要是黄铁矿,少量的闪锌矿和褐铁矿。
2主要矿物的含量在显微镜下目估的结果,结果仅供参考,见表1.表1主要矿物的含量3矿石的结构构造(1)矿石的构造类型:条带状构造:石墨与脉石矿物呈条带状产出。
选矿实验报告完整版
![选矿实验报告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805bd5a9b89680202d8255f.png)
选矿实验报告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选矿试验报告的内容选矿试验报告是选矿试验成果的总结和记录。
试验报告应该数据齐全可靠、问题分析周密、结论符合实际、文字和图表清晰明确、内容能满足设计的要求。
试验室试验报告的内容应比较详细。
半工业试验及工业试验一般都是在试验室试验或前一种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其试验报告的内容应结合前面所做的基础试验编写,但着重反映本次试验的情况。
选矿工艺流程试验报告的主要内容通常有:(1)前言。
包括试验任务的来源、目的和要求、试验确定的工艺和达到的结果。
(2)矿样的采集制备与代表性的评价。
(3)原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包括矿石中的主要金属矿物与脉石矿物的成分和百分含量;研究矿石的结构与构造,根据结构、构造确定矿石的自然类型及工艺类型;矿物粒度统计分析、有用矿物解离度分析;研究各矿物嵌布状态、颗粒形态与其它矿物的嵌连关系等。
(4)选矿试验。
包括探索试验、工艺方案的选择对比、药剂种类与用量条件试验、矿浆调整条件试验、开路与闭路流程试验。
(5)精矿产品(包括某些中间产品)的分析检查结果。
(6)尾矿产品的分析结果。
(7)技术经济分析。
(8)结论:试验结果的评述、推荐意见、存在问题和建议。
(9)有关附件。
篇二:选矿试验报告选矿试验报告** 研究院2 0** 年 *月一前言受**公司委托对某铜铅锌硫化矿进行选矿试验研究,以确定处理该矿较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为原有铅锌选矿厂增建回收铜系列提供技改参考依据。
1.1试验内容要求进行较系统的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试验,包括药剂种类及药剂用量条件试验。
并进行“优先浮铜”和“铜铅混浮再分离”两大工艺流程的对比试验,确定处理该矿较合理的工艺流程和选矿指标。
1.2试验研究结果该矿原矿品位:铜**%,铅**%,锌**%。
选矿试验采用优先浮选工艺流程,在磨矿细度占**%的条件下,使用**捕收剂优先浮铜,低碱(ph=*)以下用**浮铅、**浮锌,试验获得的指标:铜精矿产率**%、铜品位**%、铜回收率**%;铅精矿产率**%、铅品位**%、铅回收率**%;锌精矿产率**%、锌品位**%、锌回收率**%,试验指标理想。
张庄铁矿选矿试验研究报告
![张庄铁矿选矿试验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6766b9f453610661fd9f403.png)
安徽马钢张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张庄铁矿选矿试验研究报告马钢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马钢张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〇一二年六月马钢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院长:陈孝文副院长:葛新建总工程师:矿业所所长:孙业长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刘建华参加试验人员:江斌何丽萍姚卫红张志华束剑王美强黄凯陈文宜沈亚娟张歆王世标刘建华孙业长葛新建报告编写:何丽萍江斌刘建华报告审核:王世标孙业长葛新建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王运敏主管院长:项宏海科技管理部部长:黄礼富二级单位负责人:孙炳泉课题负责人:杨任新李俊宁参加试验人员:杨任新李俊宁李亮王炬袁启东陈平顾兰松安徽马钢集团张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经理:邓培蒂副经理:朱开桂项目负责人:朱开桂课题负责人:参加试验人员:胡冬林耿文元朱开桂目录1前言 (1)2试验矿样 (5)2.1 来样 (5)2.2 配样 (6)2.3试验样品代表性描述 (8)3矿石性质 (9)3.1 矿石多元素、铁物相分析 (9)3.2 矿物组成 (10)3.2.1 矿石矿物组成 (10)3.3.2 原矿x-射线衍射分析(XRD) (10)3.2.3 矿石矿物含量 (11)3.3矿石自然类型和结构构造 (12)3.3.1矿石自然类型 (12)3.3.2矿石结构构造 (13)3.4矿石中主要铁矿物和脉石矿物工艺粒度分析 (14)3.5 有用元素和有害杂质的赋存状态 (16)3.5.1 x-射线电子探针单矿物化学成份分析 (16)3.5.2有用元素Fe和有害杂质SiO2、Al2O3的赋存状态及平衡计算 (21)3.6 矿物嵌布特征及共生关系 (23)3.6.1 金属矿物 (23)3.6.2 脉石矿物 (25)3.7 选矿产品解离度分析、理论指标预测和最终精矿硅的赋存状态及平衡计算 (27)3.7.1 选矿产品解离度分析及理论指标预测 (27)3.7.2 最终精矿中硅的赋存状态及平衡计算 (32)3.8 工艺矿物学研究小结 (32)4 选矿试验 (36)4.1 试验方案 (36)4.2干式磁选抛废试验 (37)4.2.1 -50mm矿样干磁抛尾试验 (37)4.2.2 -30mm矿样干磁抛尾试验 (41)4.2.3 -16mm矿样干磁抛尾试验 (43)4.2.4干式磁选抛废试验小结 (44)4.3高压辊磨试验 (45)4.3.1 -50mm干抛粗精矿高压辊磨试验 (45)4.3.2 -30mm干抛粗精矿高压辊磨试验 (46)4.3.3 -16mm粒级原矿产品高压辊磨试验 (47)4.3.4 高压辊磨试验小结 (48)4.4湿式中场强磁选抛尾试验 (49)4.4.1高压辊磨样品粒度分析 (49)4.4.2高压辊磨样品湿式中场强磁选抛尾试验 (50)4.5中场强磁选粗精矿磨选流程试验 (52)4.5.1磨矿细度试验 (52)4.5.2磁场强度试验 (54)4.5.3一段粗精矿的生产制备 (55)4.5.4二段磨矿细度试验 (55)4.5.5二段磨矿一次磁选磁场强度试验 (56)4.5.6中场强磁选粗精矿阶段磨选流程试验 (57)4.5.7套用流程试验 (60)4.6全流程试验 (64)4.6.1 -50mm样品全流程试验 (64)4.6.2原矿-30mm粒级全流程试验 (65)4.6.2 -16mm矿样全流程试验 (68)4.7 降硅试验 (69)4.8 产品检查 (70)4.8.1 试验产品化学分析 (70)4.8.2 试验产品密度测定 (74)4.8.3 试验产品粒度筛水析分析 (74)4.8.4 试验产品自然沉降试验 (77)4.9 试验小结 (80)5 扩大连选试验 (84)5.1 -3.15mm的预选粗精矿扩大连选试验 (86)5.1.1 连选试验过程描述 (86)5.1.2 连选试验结果 (86)5.1.3 全流程试验结果 (89)5.1.4 产品考查 (91)5.2 -6.3mm的预选粗精矿扩大连选试验 (95)5.2.1.连选试验过程描述 (95)5.2.2 连选试验结果 (96)5.2.3 全流程试验结果 (99)5.2.4 选矿产品考查 (101)5.3 扩大连选试验小结 (103)5.4 综合尾矿浓密与澄清试验 (104)5.4.1 静态试验 (104)5.4.2 动态试验 (105)5.5 铁精矿过滤试验 (108)5.5.1 陶瓷过滤试验 (108)5.5.2 盘式真空过滤试验 (109)6 可磨度试验及邦德功指数试验 (111)6.1 可磨度试验 (111)6.1.1 -50mm矿样辊磨产品抛尾粗精矿相对可磨度试验 (111)6.1.2 -30mm矿样辊磨产品抛尾粗精矿相对可磨度试验 (112)6.1.3 -16mm矿样辊磨产品抛尾粗精矿相对可磨度试验 (114)6.1.4 相对可磨度系数计算 (115)6.2 邦德功指数试验 (117)6.2.1 -16mm样品球磨功指数测定 (118)6.2.2 -30mm样品球磨功指数测定 (125)6.2.3 说明 (132)6.2.4 试验小结 (132)7 结论 (133)附件目录:1、张庄采样技术要求中冶北方科技公司2011.112、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报告中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2012.33、扩大连选试验报告中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2012.64、邦德功指数报告中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2012.65、精矿盘式过滤机过滤试验报告中钢天源科技有限公司,2012.36、精矿陶瓷过滤机试验报告宜兴非金属化机公司2012.37、精矿陶瓷过滤机试验报告铜陵铜冠机械公司2012.38、尾矿浓缩试验上海里孚科技公司2012.61前言安徽马钢张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安徽霍邱县城西北31km 处,地处周集镇和冯井镇之间,整个矿床共有三个平行排列的矿体组成,自西向东分别为Ⅰ、Ⅱ、Ⅲ号矿体,其中Ⅱ号矿体为矿床的主矿体,占全矿床储量的90.41%。
选矿实验报告
![选矿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9c86fa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0e.png)
选矿实验报告选矿实验报告选矿实验是矿山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对矿石进行分选和提纯,可以获得所需的矿石产品。
本次实验旨在探索不同选矿方法对矿石分选效果的影响,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为含有铜、铁、硫等元素的矿石样本,我们使用了浮选法、重选法和磁选法进行分选。
首先进行的是浮选法实验。
浮选法是一种利用物理和化学性质差异的方法进行矿石分选的技术。
在实验中,我们将矿石样本与水和一种称为捕收剂的化学药剂混合,然后通过气泡的吸附作用使矿石颗粒浮起来。
通过调整药剂种类和用量,可以实现对特定矿石的有效分选。
实验结果表明,浮选法对含铜矿石的分选效果较好。
在添加适量的捕收剂后,铜矿石颗粒能够迅速浮起,而其他杂质矿石则下沉。
这是因为铜矿石表面具有一定的亲水性,而捕收剂能够使其表面变得疏水,从而与气泡结合并上浮。
通过控制药剂的种类和用量,我们可以实现对铜矿石的有效分离。
接下来是重选法实验。
重选法是一种利用矿石在重力场中的不同沉降速度进行分选的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台重力分选机,通过调节机器的倾角和水流速度,使不同密度的矿石颗粒在分选机中分层。
然后,我们收集每一层的矿石样本,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重选法对含铁矿石的分选效果较好。
铁矿石颗粒具有较高的密度,能够快速下沉到分选机的底部,而其他杂质矿石则悬浮在上层。
通过调节分选机的倾角和水流速度,我们可以实现对铁矿石的有效分离。
最后是磁选法实验。
磁选法是一种利用矿石对磁场的不同响应进行分选的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台磁选机,通过调节磁场的强度和方向,使具有磁性的矿石颗粒被吸附到磁选机的磁极上,而非磁性的矿石则通过磁极。
实验结果表明,磁选法对含硫矿石的分选效果较好。
硫矿石具有一定的磁性,能够被磁场吸附。
通过调节磁场的强度和方向,我们可以实现对硫矿石的有效分离。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不同的选矿方法对不同矿石的分选效果有所差异。
浮选法适用于含铜矿石的分选,重选法适用于含铁矿石的分选,磁选法适用于含硫矿石的分选。
金属矿选矿试验报告范本
![金属矿选矿试验报告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ed0764d3b9f3f90f76c61b08.png)
1. 前言永平厂街矿区和水泄矿区统称为永平铜矿。
属于北澜沧江--无量山--营盘山区域低温动力热变质带的铜矿床。
其中厂街矿区探明铜储量38.8Kt,平均含铜品位1.38%;为小型富铜矿床〔1〕。
2011年01月30日,经云南省国土资源厅批准,永平云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云腾矿业公司)合法取得《永平县厂街地区铜矿项目》的矿业权和探矿权(探矿证号:T53120080902015971,勘探面积:14.33KM2)。
2011年12月20日,永平县发展和改革局下发永发改〔2011〕76号文件,批准云腾矿业公司在永平县厂街乡义路村三家村新建厂街铜矿铜选厂,建设规模为日处理铜矿原矿300t。
为了给选厂的设计和建设提供技术依据,云腾矿业公司组织相关的选、冶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了永平厂街弥勒山铜矿原矿的选矿试验研究,提出了选矿工艺技术方案,确定了破碎、磨矿及浮选作业的操作条件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将含铜品位1.18%的弥勒山铜矿原矿破碎、细磨至80%-200目,经小型粗选、扫选、精选闭路选矿工艺试验,可获得铜品位为21.84%,产率为4.88%,铜回收率为90.34%的铜精矿。
2.永平厂街弥勒山铜矿成分与性质2.1 铜矿原矿试样本次试验的矿样,取自永平厂街弥勒山铜矿地宝洞采场采出的硫化铜矿堆上的的原矿,样品重量约为20Kg。
矿石为浅灰色致密块状,断面上有黄铜矿、黄铁矿等矿物不规则粒状聚集或嵌布。
样品经粗破、细碎至-2mm缩分后,分别取样化验分析,进行选矿试验。
由于弥勒山铜矿矿体的矿石类型相同,因此,矿石样品具有真实可靠的代表性。
2.2 铜矿样品的主要成分及特性2.2.1 铜矿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弥勒山铜矿的主要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弥勒山铜矿主要成分分析结果(%)2.2.2 铜物相分析结果弥勒山铜矿铜物相分离结果见表2.表2弥勒山铜矿铜物相分析结果2.2.3 物理参数测定结果弥勒山铜矿物理参数测定结果见表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矿试验报告的内容选矿试验报告是选矿试验成果的总结和记录。
试验报告应该数据齐全可靠、问题分析周密、结论符合实际、文字和图表清晰明确、内容能满足设计的要求。
试验室试验报告的内容应比较详细。
半工业试验及工业试验一般都是在试验室试验或前一种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其试验报告的内容应结合前面所做的基础试验编写,但着重反映本次试验的情况。
选矿工艺流程试验报告的主要内容通常有:(1)前言。
包括试验任务的来源、目的和要求、试验确定的工艺和达到的结果。
(2)矿样的采集制备与代表性的评价。
(3)原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包括矿石中的主要金属矿物与脉石矿物的成分和百分含量;研究矿石的结构与构造,根据结构、构造确定矿石的自然类型及工艺类型;矿物粒度统计分析、有用矿物解离度分析;研究各矿物嵌布状态、颗粒形态与其它矿物的嵌连关系等。
(4)选矿试验。
包括探索试验、工艺方案的选择对比、药剂种类与用量条件试验、矿浆调整条件试验、开路与闭路流程试验。
(5)精矿产品(包括某些中间产品)的分析检查结果。
(6)尾矿产品的分析结果。
(7)技术经济分析。
(8)结论:试验结果的评述、推荐意见、存在问题和建议。
(9)有关附件。
篇二:选矿试验报告选矿试验报告** 研究院2 0** 年 *月一前言受**公司委托对某铜铅锌硫化矿进行选矿试验研究,以确定处理该矿较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为原有铅锌选矿厂增建回收铜系列提供技改参考依据。
1.1试验内容要求进行较系统的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试验,包括药剂种类及药剂用量条件试验。
并进行“优先浮铜”和“铜铅混浮再分离”两大工艺流程的对比试验,确定处理该矿较合理的工艺流程和选矿指标。
1.2试验研究结果该矿原矿品位:铜**%,铅**%,锌**%。
选矿试验采用优先浮选工艺流程,在磨矿细度-0.074mm占**%的条件下,使用**捕收剂优先浮铜,低碱(ph=*)以下用**浮铅、**浮锌,试验获得的指标:铜精矿产率**%、铜品位**%、铜回收率**%;铅精矿产率**%、铅品位**%、铅回收率**%;锌精矿产率**%、锌品位**%、锌回收率**%,试验指标理想。
选矿废水经检测,全面达到国标gb8979—1996二类企业排放标准。
该铜铅锌矿的浮选采用本试验推荐的药剂制度,不会发生废水超标的问题。
二试样的采集和加工试样由委托方采集并送至我院,试样重约**kg。
为制备试验矿样,对送来的矿样进行了加工。
加工流程如图2.1所示。
图2.1 试样加工流程图三试样性质研究3.1试样化学分析试样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见表3.1。
表3.1 试样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成分含量(%)cupbznsasfeag 注: ag单位为g/t。
从表3.1结果看:原矿铜品位**%、铅品位**%、锌品位**%、银品位**g/t,具有回收价值,原矿含砷**%较低。
3.2试样铅物相分析试样铅物相分析结果见表3.2。
表3.2 试样铅物相分析结果从表3.2结果看:原矿硫化铅占有率**%,氧化铅占有率**%,铅氧化率较高,将严重影响铅回收率的提高。
四选矿试验研究4.1 磨矿细度曲线磨矿细度试验在实验室型***锥形球磨机中进行,每次磨样**g,磨矿浓度为**%。
通过改变磨矿时间,并筛分测定-200目占有率,然后绘制磨矿细度曲线。
磨矿细度测定结果见表4.1,磨矿曲线见图4.1。
表4.1 磨矿细度测定结果图4.1 磨矿曲线图根据选厂现行为一段磨矿,试验选择磨矿细度-0.074mm(-200目)含量**%,为一段磨矿最常用的细度,其磨矿时间为*分钟。
4.2铜浮选试验4.2.1浮铜方案的确定对于铜铅锌硫化矿,铜浮选常用工艺有优先浮铜和铜铅混合浮选再分离流程。
试验对两大工艺进行了对比。
**研究院开发的**用于铜铅锌硫化矿的优先浮铜,在选厂生产应用中取得较好效果。
本试验引用其成果应用于该矿的优先浮铜。
试验按图4.2进行,试验结果见表4.2。
铜铅混合浮选再分离方案,尽可能不使用对废水污染严重的氰化钠法和重铬酸盐法,参照目前生产实践较佳工艺,经探索试验确定较合理药剂制度,进行了开路试验,试验流程见图4.3,试验结果见表4.2。
药剂:g/t 时间:分钟硫酸锌**×篇三:云南实验室选矿实验报告云南省xxx磷矿实验室选矿试验报告2010年1月—2010年3月承担单位: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委托单位:xxx公司项目负责人:吴艳妮试验人员:陈南华吴艳妮李艳报告编写:吴艳妮总工程师:夏学惠提交单位: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提交时间:2010年3月目录第1章前言 (1)1.1 项目来源 (1)1.2 目的任务 (1)1.3 技术路线及指标 (1)1.4 完成情况 (1)第2章矿石性质 (3)2.1 矿石类型及其特征 (3)2.2 矿石的结构与构造 (3)2.3 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 (3)2.4 原矿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质 (4)第3章选矿试验 (8)3.1 矿样的采取与制备 (8)3.2 试验主要设备及药剂 (8)3.3 条件试验 (9)3.4 开路流程试验 (13)3.5 闭路流程试验 (16)3.6 硫酸部分替代磷酸探索性试验 (20)第4章产品分析 (21)4.1 精矿多项分析 (21)4.2 精矿、尾矿粒度分析 (21)4.3 精矿、尾矿沉降试验 (22)4.4 精矿、尾矿比重测定 (23)4.5 尾矿水水质分析 (23)第5章精矿选矿成本估算 (24)第6章结语 ......................................... 25 附件一:《云南省xxx磷矿岩矿鉴定报告》附件二:中化地质矿山总局中心实验室《检测报告》第1章前言1.1 项目来源受xxx公司委托,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承担了云南省xxx磷矿实验室选矿试验研究任务。
1.2 目的任务试验目的:确定合理的联合工艺流程,进行实验室闭路试验,获得各种技术参数条件,为连续扩大试验提供依据,并达到作为小型选矿厂初步设计的依据。
试验内容:确定该类型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有用组分含量,为选矿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进行浮选试验研究和其他选矿试验研究,确定选矿技术方案和工艺条件;对所获得的工艺路线进行经济评价分析;提供小型选矿厂设计所需其它物理参数。
合同要求:当原矿品位p2o5为27%左右时,达到磷精矿品位p2o5≥30%,其中mgo≤1.0%,磷回收率大于85%。
试验矿样:由甲方提供有代表性的矿样200公斤。
1.3 技术路线及指标本试验采用反浮选工艺流程,磨矿细度-200目含量占66.4%,用磷酸作为反浮选抑制剂,试验指标为原矿p2o5品位27.07%,精矿p2o5品位32.91%(碱溶为34.46%), mgo含量0.92%,磷回收率92.88%;用硫酸作为反浮选抑制剂,试验指标为原矿p2o5品位27.34%,精矿p2o5品位32.23%, mgo含量1.17%,磷回收率94.65%。
1.4 完成情况矿样于2010年1月22日运抵我院,重量为400㎏。
试验研究于2010年2月完成,精矿产品质量合格,试验指标达到了合同要求。
第2章矿石性质2.1 矿石类型及其特征2.1.1 矿石的自然类型云南省xxxxxx磷矿属沉积型磷块岩矿床。
根据矿石的结构构造特征,矿石自然类型为白云质条带状磷块岩和块状磷块岩。
2.1.2 矿石的工业类型根据矿石的化学组分特征,工业类型为钙镁质磷矿石。
2.2 矿石的结构与构造2.2.1 矿石的结构泥晶结构:由磷酸盐胶体沉积形成的一种质地均一结构,其矿物组成主要是泥晶磷灰石,集合体形态呈凝胶状,碎屑状,偏光显微镜下显均质性或弱非均质性。
砂屑结构:由泥晶磷灰石组成的磷质砂屑呈次棱角状或次圆状,粒径在0.1~0.2mm之间,被微晶白云石胶结。
鲕粒结构:磷质鲕粒呈同心圆状,鲕粒核心为磷质内碎屑或白云岩碎屑,鲕粒直径一般在0.2~0.6㎜。
2.2.2 矿石的构造条带状构造:灰黑色磷质条带与灰白色白云岩纹层呈相间分布,构成条带状构造。
块状构造:由泥晶磷灰石组成的磷质砂屑颗粒大小分布均匀,被白云质和磷质胶结,构成块状磷块岩。
2.3 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①泥晶磷灰石(胶磷矿):单偏光镜下呈深灰色,正交偏光下显弱非均质性。
通常为隐晶质集合体,由泥晶磷灰石组成的集合体颗粒以次棱角状砂屑为主,其次还有磷质鲕粒、磷质团粒、磷质团块、磷质篇四:金属矿选矿试验报告范本1. 前言永平厂街矿区和水泄矿区统称为永平铜矿。
属于北澜沧江--无量山--营盘山区域低温动力热变质带的铜矿床。
其中厂街矿区探明铜储量38.8kt,平均含铜品位1.38%;为小型富铜矿床?1?。
2011年01月30日,经云南省国土资源厅批准,永平云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云腾矿业公司)合法取得《永平县厂街地区铜矿项目》的矿业权和探矿权(探矿证号:t53120080902015971,勘探面积:14.33km)。
2011年12月20日,永平县发展和改革局下发永发改?2011?76号文件,批准云腾矿业公司在永平县厂街乡义路村三家村新建厂街铜矿铜选厂,建设规模为日处理铜矿原矿300t。
为了给选厂的设计和建设提供技术依据,云腾矿业公司组织相关的选、冶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了永平厂街弥勒山铜矿原矿的选矿试验研究,提出了选矿工艺技术方案,确定了破碎、磨矿及浮选作业的操作条件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将含铜品位1.18%的弥勒山铜矿原矿破碎、细磨至80%-200目,经小型粗选、扫选、精选闭路选矿工艺试验,可获得铜品位为21.84%,产率为4.88%,铜回收率为90.34%的铜精矿。
2 2.永平厂街弥勒山铜矿成分与性质2.1 铜矿原矿试样本次试验的矿样,取自永平厂街弥勒山铜矿地宝洞采场采出的硫化铜矿堆上的的原矿,样品重量约为20kg。
矿石为浅灰色致密块状,断面上有黄铜矿、黄铁矿等矿物不规则粒状聚集或嵌布。
样品经粗破、细碎至-2mm缩分后,分别取样化验分析,进行选矿试验。
由于弥勒山铜矿矿体的矿石类型相同,因此,矿石样品具有真实可靠的代表性。
2.2 铜矿样品的主要成分及特性 2.2.1 铜矿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弥勒山铜矿的主要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弥勒山铜矿主要成分分析结果(%)2.2.2 铜物相分析结果弥勒山铜矿铜物相分离结果见表2. 表2弥勒山铜矿铜物相分析结果2.2.3 物理参数测定结果弥勒山铜矿物理参数测定结果见表3。
表3 弥勒山铜矿物理参数测定结果 2.2.4矿石性质用于选矿试验的米勒山铜矿为砂质单一硫化矿,原矿含铜品位1.18%,含砷较高0.57%,金和银的含量均低于工业边界品味。
硫化矿中的铜矿物主要是黄铜矿(cufes2),并有砷黝铜矿(4cu2s〃as2s3)及少量辉铜矿(cu2s)和铜蓝(cus),伴生矿物有黄铁矿(fes2)、毒砂(feas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