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血糖管理研究
艾塞那肽用于血糖控制差的2型糖尿病并腹膜透析患者
![艾塞那肽用于血糖控制差的2型糖尿病并腹膜透析患者](https://img.taocdn.com/s3/m/ae85f5dac281e53a5902ff9e.png)
艾塞那肽用于血糖控制差的2型糖尿病并腹膜透析患者摘要】本文为国内外首次报道1例艾塞那肽应用于血糖难以控制的2型糖尿病并腹膜透析患者。
患者女,66岁,因发现血糖升高10余年,血糖控制差14月入院。
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30年,非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14月病史。
体重83kg,BMI 31.2kg/m2,HbA1C 9.6%。
C肽释放试验提示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强化治疗总量60单位/天,血糖控制差。
予皮下注射艾塞那肽 5ug 2次/日,5天后血糖改善。
随访1月后空腹血浆葡萄糖7mmol/L,体重下降至80kg,BMI30.1kg/m2。
2个月后出现严重胃纳差终止艾塞那肽治疗。
予胰岛素总量48单位/天,血糖可控制。
对血糖难以控制的行CAPD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艾塞那肽可能是比较好的治疗选择。
【关键词】艾塞那肽 2型糖尿病非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6-0087-01患者女性,66岁,因发现血糖升高10余年,血糖控制差14月,于2011年11月8日入院。
患者缘于10余年前体检时发现空腹血糖15mmol/L,就诊我院检查后确诊为2型糖尿病,予口服格列齐特 80mg bid及阿卡波糖 50mg tid,血糖控制在6-10mmol/L。
5年前因血肌酐进行性升高至260umol/L,停口服降糖药,改为诺和灵30R早、晚餐前8单位皮下注射。
3年前复查血肌酐升至450umol/L,诺和灵30R增至早、晚餐前12单位,血糖可控制7-10mmol/L。
2010年4月因发现左侧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术后化疗复查血肌酐达970umol/L,此后行规律血液透析。
因患者无法忍受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呕吐、头痛等症状,2010年9月改为非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每日1.5%葡萄糖透析液2000ml×2袋,2.5%葡萄糖透析液2000ml×2袋),此后血糖进行性升高,诺和灵30R增至早、晚餐前26单位皮下注射,监测血糖仍为空腹血糖15-18mmol/L,2小时餐后22-26mmol/L。
糖尿病肾病行腹膜透析21例饮食干预
![糖尿病肾病行腹膜透析21例饮食干预](https://img.taocdn.com/s3/m/8d7120dc3186bceb19e8bbba.png)
中图分类号 : 4 35 R 7 .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6—75 (0 0 2 0 2 0 10 2 6 2 1 )5— 0 7— 2 活动量大小 、 临床指 标及是 否有并 发症 而确定 。具体 计算 步
治疗的基础上进 行饮 食干预 , 干预时间为 4周 。
13 观 察 指 标 观察 两组 患 者 干 预前 后 的 临 床症 状 、 腹 血 . 空
卧床休息 1 2 a/ k d ; 5~ 0 cL( g・ ) 肥胖 者重体力 劳动 3 a ( g 5 el k /
・
d, ) 中体力 劳动 3 a ( g・ ) 轻体 力 劳动 2 2 a 0 cl k d , / 0~ 5 ei /
拈抗剂 ,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控制血压 。均在 采用 B xe atr
公 司 生 产 的 双联 系统 及腹 透 液 进 行 腹 膜 透 析 。 治 疗 组 在 常 规
者重体力劳动 4 a ( g・ ) 中体力 劳动 3 a ( g・ ) 0 cl k d , / 5 cl k d , / 轻体 力劳动 3 0—3 a ( g・ ) 休息 2 5 el k d , / 5—3 a/ k d , 0 cL( g・ )
齐鲁 护理 杂志 2 1 00年第 1 第 2 6卷 5期
糖 尿 病 肾病 行腹 膜 透 析 2 例 饮 食 干预 1
刘 樱
( 汉大 学人 民 医院 武
摘
湖 北 武 汉 4 07 ) 300
要 目的: 讨糖尿病 肾病行腹膜透析患者的饮食 干预方法。方法 : 4 探 将 2例糖尿病 肾病 行腹膜透析 患者随机
7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护理论文
![7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护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506286f27d3240c8447ef7b.png)
7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腹膜透析的护理体会[摘要]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腹膜透析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
方法对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入院治疗的7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腹膜透析治疗的同时,给予细致的护理,包括血糖监测、严格无菌操作、切口护理、饮食指导以及对家属的指导等。
结果 76例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治疗,在精心细致的护理下,患者的电解质紊乱得到纠正,尿素氮、肌酐以及血钾水平与透析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进行腹膜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细致的护理,比如血糖监测、严格无菌操作等,对于提高腹膜透析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护理[中图分类号] r587.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190-01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患者发展后期,往往导致肾功能不全,需要进行肾脏功能替代治疗。
腹膜透析技术由于无需建立血管通路,并且血液动力学稳定可控,因而成为糖尿病肾病患者末期的首选治疗方案[1]。
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比较,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接受腹膜透析后往往具有较高的风险,死亡率明显升高。
因此,需要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腹膜透析治疗进行精心细致的护理,以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治疗风险[2-4]。
我们对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入院进行腹膜透析的7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细致的护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样本与方法1.1 样本来源 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入院治疗的7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为疾病晚期,需要腹膜透析进行治疗。
其中男性42例,女性34例,年龄在48-76岁之间,平均年龄58.4岁。
1.2 透析方法采用m291386腹膜透析仪,在患者手术后7天开始进行间歇性腹膜透析,7天后开始连续性腹膜透析。
在患者住院期间,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培训,以便今后继续进行腹膜透析治疗。
自我管理教育对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血糖及容量状况的影响
![自我管理教育对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血糖及容量状况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5e3d633580216fc700afd69.png)
2 结 果
院腹 膜透析 中心行规律腹膜透 析治疗 , 并符合标 准的 5 2例糖尿 病患 者纳入本研究 。纳入 标 准 : 符 合 2 1 ① 0 0年 A A糖尿 病诊 D 断标 准 , 确诊为 2型糖 尿病 ; 规律 透析 ≥3个 月 ; ② ③具 有完 全 的认 知和行为能力 ; 自愿参加本研究 。排除标准 : ④ ①存在精
名, 所有 团队成员均理解 自我管理 教 育的 内涵 。 I2 2 制订 自我管 理教育计 划 .. ① 每 2周组 织 1次腹膜 透析 22 容 量状 况 自我管理教育后 3 月 , . 个 患者的体重和总排钠 量较教育前显著下 降 , 而血压控制水平显著提高 , 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 ( 0 0 )详见表 2 表 3 P< .5 , , 。
知识 讲座 , 针对 患者水盐 控制现 状进行个 性化教 育 , : 肿的 如 水 评估 标准 、 保持体 液平衡 的方法 、 限盐 限水 的方 法等 ; 每 2周 ② 组织 1次糖尿 病健康 教育讲座 , 内容 包括 : 血糖 监测方法 , 岛 胰 素标 准注射方法 , 发症 的预防等 ; 营养师每月组织 1 并 ③ 次糖尿
糖 尿病 肾病 ( i ei N prptyD 是糖尿病的主要 并发 Da t ehoah , N) b c 症之一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 生活方式 的改变 , 其发 病率正逐 年上升 , 在美 国, N已成为终末期 肾衰竭和接受维持性透析 治疗 D 的 首位病因 。腹膜透析是糖尿病 终末期 肾衰竭 患者 肾脏替代 治疗的主要方式之~ 。但 由于腹透液本身为高浓度葡萄糖溶液 , 导致患者的血糖更难控制 , 而糖尿病患者长期 以来养成 的多饮多 食的习惯 , 也使水盐控制更加艰难 , 因此 , 糖尿病肾病腹透患者更 容易出现容量 负荷过重 。自我管理教 育是近年来应 用较多 的
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如何控制血糖水平
![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如何控制血糖水平](https://img.taocdn.com/s3/m/e63fd9c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3.png)
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如何控制血糖水平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促使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在蹭蹭地往上增长。
根据最新的国际糖尿病联盟的调查,在20岁至80岁这个阶段的成年人中,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大概就有4亿人,其患病率高达9%。
如果不加以控制,估计到2035年时,全世界的人口中大概会有6亿人患上糖尿病。
其中,我国的糖尿病患者在世界中是属于患者最多的国家。
1.糖尿病是什么?糖尿病是一种因为人体内的胰岛素不能完全发挥作用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糖浓度上升及糖尿。
感染、肥胖、环境等因素都会诱发糖尿病的产生。
2.何为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产生的肾脏疾病,在糖尿病中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划分为5个阶段,一般去医院就医时多为3期、4期的病人。
第一期到第三期的患者,不会感觉到任何不适感,在对尿液进行检查时,会发现有些许的白蛋白,可以正常的生活、工作。
当处于第四阶段时,尿中会时常出现蛋白,表示患者的肾脏功能已经受到了损伤,精力与体力没有以前那么好了。
当到第五期时,患者伴随着高血压、全身水肿,需要依靠人工透析来延续生命。
此时需要注意,当在进行尿检时,如果尿中出现微量的白蛋白,一定要引起重视,根据医生的建议接受相应的治疗,好好的进行控制是可以改善病情的。
引起病因的因素有很多种,在一定的遗传和潜在危险的共同发力下,都会引起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情况的发生,严重时会促使肾衰竭,出现生命危险。
对于此类型的患者来说,目前还没有特定的方法进行完全治愈,只能通过预防的方式,延缓它的进程。
3.对血糖的认识(1)血糖水平血糖水平是指人体的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含量。
避免肾脏病严重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症状初期时对血糖进行控制,使其在合理、正常的范围内。
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可以减少相关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促使死亡率减低。
当人体内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l/L,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大于等于11.1mmol/L时为糖尿病的判定标准。
肾内科腹透患者血糖管理论文
![肾内科腹透患者血糖管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5406a2eccbff121dd3683f4.png)
浅析肾内科腹透患者的血糖管理【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274-01【摘要】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据统计,在我国腹膜透析患者中,很大一部分患者都患有肾病和糖尿病,且比例仍在不断上升,所以肾内科腹膜透析的血糖管理便成为一个焦点和热点,如何对进入透析阶段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进行管理是一项值得研究的临床问题,本文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对肾内科腹透患者的血糖管理进行探析。
【关键字】腹膜透析;糖尿病;血糖管理;胰岛素终末期肾病,简称esrd,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杀手,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通常情况下,患有esrd 的患者都采用腹膜透析的方法进行治疗。
1 肾内科腹透患者血糖管理的三种方法由于肾内科腹透患者由于出现一些不良症状,表现为营养不良、消化不好等,出现这种症状的原因是腹透液增加导致腹压增加影响患者食欲、患者消化道水中、腹透液及尿中蛋白丢失等,尤其是由糖尿病腹透患者表现更为明显,所以要对肾内科腹透患者的血糖进行管理,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方法一——口服降糖药对肾内科腹透患者血糖控制管理的方法之一是让患者口服降糖药,但是服用前,要谨慎选择药物,例如在磺脲类药物中,氯磺丙脲的排泄方式是通过肾脏排泄的,而优降糖、格列吡嗪(吡磺环己脲)、醋磺己脲、甲苯磺丁脲的活性代谢产物也是通过肾脏排泄的,肾功能衰竭患者若服用这类药物,会导致患者出现低血糖的症状,无独有偶,磺脲类降糖药蛋白的结合率比较高,所以如果患者采用透析治疗,容易导致透析不能被清除干净,所以在为患者选择口服降糖药时,对一种降糖药是否适用于透析糖尿病患者的评价主要考虑以下几点:蛋白结合率的高低以及透析是否能将其清除;药物是否通过肾脏代谢,有活性或者原型的代谢产物是否通过尿液排出;药物的副作用都有什么,是否在esrd患者可承受范围内;方法二——胰岛素腹膜透析患者的胰岛素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与患者每日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相对抗,另一方面是与腹膜透析液中的碳水化合物相对抗,所以腹膜对腹膜透析液中葡萄糖的吸收直接影响患者体内血糖的高低,通常情况下葡萄糖的吸收率用如下公式来计算:葡萄糖的摄取=11.3×(腹透液中糖浓度平均值一10.9)×腹透液的容量如果患者慢性肾功能衰竭则会直接影体内胰岛素的代谢,患者体内肝脏和肾脏对胰岛素的代谢会明显降低,所以要对患者胰岛素的剂量进行跟踪观察,及时调节控制,当患者体内肾小球滤过滤>50ml/min时不需要对胰岛素的剂量进行调整,当肾小球滤过滤大于等于10ml/min且小于等于50ml/min时,要在基础值的基础上将胰岛素剂量减少75个百分点,当肾小球滤过滤低于10ml/min,需将胰岛素剂量减少一半,对患者采用腹膜透析的治疗方式可以对胰岛素的抵抗力进行改善,并且使胰岛素的降解能力增强,所以要对患者血糖进行跟踪监测,并合理的进行控制管理,具体的治疗方案主要有三种,如下进行详细介绍:(1)腹腔内注射胰岛素:腹腔内注射胰岛素是目前应用比较普遍的方法,受到广泛的推崇,因为对腹膜透析患者采用腹腔内注射胰岛素可以有效减少向患者皮下注射的次数,通过这样的方式,即使患者皮下深度、部位和局部血流等其他因素影响,也不会影响胰岛素在患者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所以会使患者的血糖波动不大,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由于门静脉直接吸收胰岛素,在患者进行腹膜透析的过程中,可以持续对患者使用胰岛素,且吸收效果良好。
论肾内科腹透患者的血糖管理分析
![论肾内科腹透患者的血糖管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d0d235c33687e21af45a95b.png)
论肾内科腹透患者的血糖管理分析作者:彭晓静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16期摘要:浅析肾内科中末肾病腹透患者血糖值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主要原因,对管理方法进行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肾内科;腹透患者;血糖管理终末期肾病,简称esrd,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通常情况下,患有esrd的患者都采用腹膜透析的方法进行治疗。
血清中的糖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1]。
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
正常人在清晨空腹血糖浓度为80~120mg%。
空腹血糖浓度超过130mg%称为高血糖。
如果血糖浓度超过160~180mg%,就有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这就是糖尿。
血糖浓度低于70mg%称为低血糖。
小粒径负离子,则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易于透过人体血脑屏障,进入人体发挥其生物效应。
对于降糖有良好的疗效[2]。
1 肾内科腹透患者血糖管理的方法由于肾内科腹透患者由于出现一些不良症状,表现为营养不良、消化不好等,出现这种症状的原因是腹透液增加导致腹压增加影响患者食欲、患者消化道水中、腹透液及尿中蛋白丢失等,尤其是由糖尿病腹透患者表现更为明显,所以要对肾内科腹透患者的血糖进行管理,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3]。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如何对进入透析阶段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进行管理是一项值得研究的临床问题,本文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对肾内科腹透患者的血糖管理进行探析[4]。
1.1方法1:口服降糖药,对肾内科腹透患者血糖控制管理的方法之一是让患者口服降糖药,但是服用前,要谨慎选择药物,例如在磺脲类药物中,氯磺丙脲的排泄方式是通过肾脏排泄的,而优降糖、格列吡嗪(吡磺环己脲)、醋磺己脲、甲苯磺丁脲的活性代谢产物也是通过肾脏排泄的,肾功能衰竭患者若服用这类药物,会导致患者出现低血糖的症状,无独有偶,磺脲类降糖药蛋白的结合率比较高,所以如果患者采用透析治疗,容易导致透析不能被清除干净,所以在为患者选择口服降糖药时,对一种降糖药是否适用于透析糖尿病患者的评价主要考虑以下几点:蛋白结合率的高低以及透析是否能将其清除;药物是否通过肾脏代谢,有活性或者原型的代谢产物是否通过尿液排出;药物的副作用都有什么,是否在esrd患者可承受范围内。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根源分析与护理对策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根源分析与护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4f10f2b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a8.png)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根源分析与护理对策【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发生原因以及护理对策。
方法:抽选出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间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样本。
采用抽签的方式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护理)和观察组(预见性护理)。
分析两组患者发生低血糖原因,并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低血糖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过程当中,因为葡萄糖浓度下降,透析液无法及时补充,很容易出现低血糖。
临床上需要提高护理干预措施,加强预防措施,积极降低低血糖的发生。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低血糖;发病原因;护理对策近年来,糖尿病发生率明显增加,糖尿病患者随着病情发展,会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出现。
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患者需要接受血液透析,维持正常的身体代谢。
但是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当中,部分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等不良情况,降低患者治疗效果。
为了保证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安全性,加以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非常必要。
本文中就针对本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展开分析,探究预防护理的应用效果,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线信息对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分组,所有入组对象均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而且所有患者针对本次研究知情。
排除患有恶性肿瘤患者、病情不稳定患者、糖尿病酸中毒、存在沟通障碍患者。
80例患者中,男女性比例分别为:42例、38例,年龄范围:56~78岁,组内年龄均值为(65.3±4.3)岁,病程范围:7~16年,平均为:11.4±2.3年。
8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入院以后展开常规护理服务:评估患者的病情并进行药物指导,告诉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在血液透析期间,注意做好患者临床指标检查。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159acf7d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32.png)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发布时间:2021-09-22T07:03:16.286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3期作者:张金栋[导读] 探究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出现低血糖现象张金栋临沂市高新医院 , 山东临沂276017【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出现低血糖现象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使用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期间,给予低血糖管理治疗干预模式;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干预模式;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和治疗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为16.00%,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74.00%,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将低血糖管理治疗模式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中,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低血糖;发生率;满意度为了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效果,降低低血糖这一并发症的发生率,本院临床治疗人员在工作实践中给予糖尿病肾病患者低血糖管理治疗干预,干预效果十分显著,现将心得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使用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本组50例患者。
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在55~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42±4.37)岁;病程1~4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61±0.47)年。
糖尿病患者腹膜透析治疗的研究新进展
![糖尿病患者腹膜透析治疗的研究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0342e6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0f.png)
糖尿病患者腹膜透析治疗的研究新进展发布时间:2022-09-29T09:54:07.641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3期作者:陈蓓蓓[导读] 糖尿病患者相较于正常群体,发生肾脏疾病的概率更高。
陈蓓蓓苍南县第三人民医院浙江省苍南县325800【摘要】糖尿病患者相较于正常群体,发生肾脏疾病的概率更高。
且患者在长期患病的过程中多伴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这使得其肾脏功能持续恶化,最终发展至终末期。
因此必须选择有效的肾脏代替治疗方法,以维持患者生命,提高其生存期限。
腹膜透析治疗作为肾脏替代治疗的方式之一,存在着明显优势的同时也有着相关缺点,本文便对此进行了相关阐述。
【关键词】糖尿病;腹膜透析;治疗进展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与糖尿病有重要的联系,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时,主要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等方法,但是受患者实际身体状况、经济、年龄等方面因素的限制,透析成为了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实际经验,对糖尿病腹膜透析治疗的优缺点、管理措施等内容作出了以下综述。
1 糖尿病透析治疗时机当糖尿病肾病患者,其病情发展至终末期时,治疗难度增大,有着更多的并发症,同时也有较高的死亡率。
所以患者多通过透析治疗来延长其生存期限。
而为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就需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以确保疗效收益最大化。
但是笔者通过检索、查阅大量文献,了解到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最佳开始透析时间,还未有明确的规定标准。
目前主要将透析时间分为早期与晚期两个阶段。
部分学者认为,糖尿病肾病早期开始透析,首先会给患者增加更大的经济压力,同时也并不能有效改善其预后,反而会提升死亡风险[1]。
也有研究表明早期透析,对于患者存活率的改善并无较大关系。
可见,目前也尚未有直接的证据可以证明,早期透析能改善患者预后。
透析治疗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导致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若是患者过早进行透析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的过度超滤,会使得患者的肾脏残余功能出现恶化的趋势,影响其生存质量。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透析患者透析期间血糖及血压的影响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透析患者透析期间血糖及血压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ae16d27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58.png)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透析患者透析期间血糖及血压的影响一、糖尿病透析患者血糖及血压管理的重要性透析期间,糖尿病透析患者的血糖及血压管理尤为重要。
由于糖尿病肾病的存在,患者的血糖控制常常较为困难。
而血压控制不当则可能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加重患者的病情。
科学有效地管理患者的血糖及血压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营养干预通过合理的饮食管理,控制透析患者的饮食结构,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
科学合理的膳食配方也能够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增强机体代谢功能,进而降低血糖的波动。
2. 药物干预综合护理干预中,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对透析患者进行血糖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在透析过程中,因为透析对患者的血糖代谢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及时调整患者的降糖药物剂量,保持患者血糖平稳。
3. 运动干预透析患者常常因为身体不适、体力不支等原因而减少运动,而缺乏运动会导致身体代谢功能下降,血糖的控制也会受到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中,可以通过开展适当的运动配合生理生化指标的监测,帮助患者恢复运动能力,提高机体代谢水平,从而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4. 心理干预糖尿病透析患者常常因为疾病的困扰而产生心理压力,进而影响了患者的血糖水平。
在综合护理干预中,心理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树立乐观的态度,降低心理压力,对于稳定患者的血糖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
1. 药物干预在综合护理干预中,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对糖尿病透析患者进行血压管理至关重要。
适当使用ACEI、ARB等降压药物不仅有助于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还可以起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2. 营养干预合理的营养干预也对于糖尿病透析患者的血压管理具有一定的影响。
限制食盐摄入、补充富含钾、镁等微量元素的食物,有效降低血压水平。
3. 运动干预适当的运动对于降低患者的血压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综合护理干预中,鼓励患者适当参与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降低血压水平。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并发低血糖的护理新进展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并发低血糖的护理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d59cf89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ce.png)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并发低血糖的护理新进展[摘要]本文旨在对近年来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并发低血糖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并发低血糖的现状、危害、发生原因、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总结,以期为今后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并发低血糖的患者的护理提供可靠的参考,提供患者的护理质量,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低血糖;护理近年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随之带来的是人口老龄化等严峻的社会问题,同时,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1]。
糖尿病发展至终末期,常易并发糖尿病肾病,增加了疾病的治愈难度,同时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不良影响。
糖尿病患者常易发生低血糖等危急情况,根据临床调查研究显示,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体重低、年龄高以及糖尿病肾病[2]。
目前临床中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式主要血液透析,由于其并发低血糖的几率较高,降低了患者的血浆渗透压,进一步的造成了低血压情况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临床治疗的疗效,甚至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3]。
因此,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糖的情况进行研究,以期为目前临床中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低血糖的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靠,具有十分重要和积极的临床意义。
1.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发生低血糖的现状分析低血糖是糖尿病肾病患者行透析治疗后常易发生的并发症,据临床统计资料显示:低血糖的发生率约为17.3%~48.1%,处于较高的水平范畴[4]。
李堃宜等人的研究中选取了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现整体样本在进行血液透析中有8例发生了低血糖的情况,其发生率为26.7%,同时发现随着透析时间的不断延长,低血糖发生率也有逐渐升高的趋势[5]。
耿留珍等人的研究中发现,56例正在接受血液透视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有22例患者发生了低血糖的情况,其发生率为39.3%。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04d3186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3.png)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低血糖是一个常见而且严重的并发症。
低血糖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透析过程中管理低血糖是至关重要的。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以确保糖尿病肾病患者在透析过程中能够及时有效地管理低血糖。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低血糖管理制度。
医护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糖尿病肾病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容易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
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包括低血糖的识别标准、处理流程、急救措施等内容。
建立低血糖事件的报告系统,及时记录和分析低血糖事件的发生情况,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调整。
加强患者的教育和管理。
透析室应当配备专业的糖尿病教育医生,对每位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和指导。
患者需要了解低血糖的症状和预防措施,学会自我监测血糖并掌握必要的应对技能。
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血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干预。
医疗设备和药物的使用也是关键。
透析室需要配备血糖监测仪和其他必要的医疗设备,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
对于已知存在低血糖风险的患者,可以在透析前适当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或者频率,以减少低血糖的发生风险。
对于已知低血糖风险较高的患者,可以适当调整透析时间和速率,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概率。
加强团队合作也是持续质量改进的关键。
透析室内的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协作,共同关注患者的低血糖情况。
定期组织讨论和交流,分享低血糖管理经验和总结教训,共同完善管理机制和流程。
与糖尿病科和内分泌科等相关专科医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制定适合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持续质量改进需要有有效的监测和评估机制。
建立低血糖事件的追踪和评估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透析室需要不断进行内部评估和外部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通过不断的监测和评估,我们可以及时了解低血糖管理的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胰岛素应用
![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胰岛素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2a28c1c0b4e767f5acfceff.png)
暖圈
糖 尿 病 腹 膜透 析 患者 的胰 岛素 应 用
北 京大学第一 医院内分泌科 张婷婷 张俊 清
糖
升 ,糖尿 病肾 病 已成 为终 末期 肾病 ( S D 的首 位病 ER )
因 ,约 占3 %~4 %,所 导致 的 肾 脏替 代 治 疗 也逐 0 0
多 年来 治 疗糖 尿病 肾病 腹 膜透 析 患者 的 临床 经验 进
率 更低
地特胰 岛素( vm r L e i e )
预混
症 ,如心 脑 血管 疾 病 等 ,血 糖 控 制是 糖 尿 病E R 腹 透 时 使用胰 岛素 仍 有可 能造 成 蓄 积 引起 低血 糖 , S D 腹 透 患者 长 期 存 活的 重 要 预后 因素 。 因此 , 良好 所 以胰 岛素 的 选择 以短 效 为 主 ,并应 根 据血 糖 情 况 ] 的血 糖控 制 对 于延 缓糖 尿病 E RD 者 其 他并 发 症 灵活 调整 。速 效胰 岛 素类 似物 起 效时 间快 、能 模拟 S 患 的进 展 、降低 病 死率 有 重要 意 义 ,然而 ,腹膜 透 析 生 理 性胰 岛素分 泌 ,作用 时 间短 、能减 少 低血 糖发 额 外地 增加 了机 体的 葡 萄糖 负荷 ,所 以给 血糖 控 制 生 。 与 肾功 能 正 常 者 相 比 ,在 肾 功 能 受 损 的 患 者
行 探讨 。
胰 岛素剂型及 给药方案 的选择
胰 岛素 是 糖 尿病 腹膜 透析 患 者 最有 效 的降糖 治
年增加 。 肾脏替 代方 法包 括血 液透 析(amo iyi h e da s , l s
HD 、腹 膜透 析(ei n a day i P ) 肾脏移 疗 药物 ,5 %~6 %在 肝脏 代 谢 , 其余 量在 肾脏和 ) p r o e l ils , D 和 t s O 0 植 。虽然 糖 尿病 肾病 患者 进行 肾脏移 植 的生 存 率 明 其 他 组织 代谢 ,其 中在 肾脏 代 谢 约2 %。 由于胰 岛 0
4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难控制高血糖胰岛素治疗分析
![4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难控制高血糖胰岛素治疗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d784e30580216fc710afd01.png)
[ ]D l A,B resA SeeJ 2 aa S i ugs R, i l H,ca.P l c r tr i lpe g t 1 e i f cue nmut l v a i
t u :c s f ai ym c a i s e a e o r n i u a r ma l s ct n b e h ns i k yt p t m f g n — ai i o m o t oa j
摘要: 目的 探讨 终 末 期 糖 尿 病 肾病 ( N 患 者 合 理 的 胰 岛 素应 用 方 法 。 方 法 回顾 4例 接 受 透 析 治 疗 至 少 6 D )
个 月以上的终末期 D N患者透析前 、 后胰岛素的使用方法 、 剂量调 整方案及血糖控制情况 。结果
血 糖 、 化 血 红 蛋 白均 得 到 良好 控 制 。 结 论 糖 中图 分 类 号 :5 7 2 R 8 .4 关 键 词 : 尿 病 肾病 ; 析 ; 糖 ; 岛 素 强化 糖 透 血 胰 文 献 标 志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22 6 2 1 )80 8 - 10 6 X( 00 4 -0 8 2 0
。
1 资料 与方 法
11 临床 资料 .
病例 1女 , 龄 5 , 年 7岁 , 病程 1 , 0a体
D 已跃 升 为终 末 期 肾病 的首 位病 N
质量指 数 ( MI 2 . g I , 始 透析 时 间 20 B ) 34 k/l 开 l 0 3年
1 0月 8日, 析 时程 7 透 2个 月 , 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方 式 腹 膜 透 析 透
行 血管造 影术 ; 于血 压严重 不稳 的患者 , 对 不应超 过
透析病人血糖控制标准
![透析病人血糖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e3486c2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1.png)
透析病人血糖控制标准
腹透病人的血糖控制,要求空腹血糖在7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要控制在10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要小于7%。
腹透的患者的腹透液是含糖的,糖可以起到超滤脱水的作用。
随着患者水肿的加重,腹透液中糖的浓度逐渐增加,腹透液中的糖会吸收入血,导致患者血糖升高,尤其在患者有糖尿病的前提下,会出现血糖升高,进一步影响了血糖的控制。
所以对于腹透患者,血糖如果超过了上述的标准,则需要控制。
例如平时要减少摄入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物,例如蛋糕、稀饭、馒头、米饭等,可以吃一些蛋白丰富的食品,其次就是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
具体情况还需咨询肾内科医师。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腹膜透析治疗时的血糖控制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腹膜透析治疗时的血糖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a3279214c5da50e2524d7f79.png)
( 1 4±1 8 m o/ , 酐 ( 1 1. 5 . ) m lL 肌 7 5 3±8 ) 3~5d内 , 6 2例 是 胃 纳 好 转 饮 食 未 控 化 , 在保 证充分透 析 的基 础上 。 合理 控 制。 制 饮 食 , 态 监 测 血 糖 , 时 调 整 胰 岛 动 及 mm lL 肌 酐 清 除率 <1 / i。 o , / 5mL m n 1 治疗方法 4 . 2 5例 患 者 在 药 物 对 症 3 讨 论 素剂量 降血糖的治疗 目标是空腹血糖
l5 82
实用 医学杂志 2 1 第 2 0 0年 6卷第 1 0期
・
经 验 交 流 ・
终末期糖尿病 肾病患者腹膜透析治疗时的血糖控
卢旭姿
随 着 经 济 条 件 的 改 善 和 生 活 水
H监 测 血 糖 4~5次 .根 据 血 糖 情 况 .
P D患 者 由 于代 谢 改 变 及 透 析 治 疗
1 材 料 与 方 法
透超 滤效果 常欠佳 .多需用 高渗超滤 , 如未及时 给予相应剂量胰 岛素对抗 , 血
尿 病肾病 的诊断标 准 ,均 为 2型糖尿
~
10 8 6 / 0~9 H 。住 院期 间 . 0mm g 有低 患者食物摄取不足或吸收减少 . 给予小
共 2 其 病 。其 中男 2 8例 , 1 , 女 7例 年龄 3 血 糖 发 生 9例 , 计 1 次 : 中 有 典 型 剂量胰 岛素就很容易 出现低血糖。故在 9~ 8 岁 , 均年龄 6 1 平 0岁 , 尿 病 疗 程 3~ 低 血糖 症 状 的 4次 .无 明 显 症 状 的 8 降血糖 同时须避免低血糖发生。而糖 尿 糖 3 0年 , 均 98年 。所 有 患 者 均伴 有 不 次 : 胰 岛素 使 用 不 当 5次 , 平 . 口服 药 物 病 肾病 患 者对 血 糖 波 动反 应 不 灵 敏 。 低 同程 度 水 肿 、电解 质 紊 乱 、高 血压 、 贫 使 用 不 当 1 , 食 少 6次 。发 生 高 血 I糖 或 高血 糖 时 症 状 多不 典 型 , 误 诊 次 进 l f 【 易 血 。4 5例 患 者 人 院 时 平 均 空 腹 m 糖 糖 1 2例 ( 糖 1. 血 1 2~2 . m o/ , 漏 诊 。而 不 同患 者 对 胰 岛素 敏 感 性也 不 16 m lI 4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1daa423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8.png)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糖尿病肾病是指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肾脏损伤而引起的慢性肾脏疾病。
糖尿病肾病患者常常需要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以帮助肾脏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液体。
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低血糖的情况,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健康风险。
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是非常重要的。
低血糖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特别危险,因为他们通常还存在其他合并症,例如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病变。
一旦发生低血糖,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意识丧失甚至生命危险。
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特别需要加强对低血糖的管理和预防。
为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教育患者和家属重点向糖尿病肾病患者和家属传授关于低血糖的知识,包括低血糖的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
帮助他们了解控制血糖的重要性,以及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风险因素。
这样可以增强患者和家属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
2. 定期评估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和风险评估。
通过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透析前后的体征和症状,及时发现低血糖的迹象,并进行干预和治疗。
在评估的过程中,还可以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药物使用情况和运动量,以便更好地制定个性化的低血糖预防方案。
3. 多学科合作建立多学科的团队合作机制,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社会工作者等。
通过各个专业的合作,共同制定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低血糖风险评估和管理方案。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调整药物剂量,护士可以监测患者的体征和血糖情况,营养师可以设计合理的饮食方案,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等。
4. 改进透析技术不断改进血液透析技术,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和损伤。
避免透析过程中出现血压下降和血容量不足的情况,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要保持透析设备的良好状态,确保透析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5. 健康教育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和宣传。
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日血糖的改变及护理干预
![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日血糖的改变及护理干预](https://img.taocdn.com/s3/m/ce02bf0c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72.png)
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日血糖的改变及护理干预谢巧珍【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日血糖的改变及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方法选择该院诊治的76例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患者透析日与透析后第1天血糖的改变、低血糖发生率情况。
采取加强饮食管理、个体化胰岛素治疗方案、加强营养支持及输入含糖透析液等综合护理方法,评价护理干预效果。
结果患者透析期间1~4 h各时段血糖值显著低于透析后第1天相应时段血糖值,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结束后1~2 h 血糖与透析后第1天相应时段血糖值无明显差别;透析日与透析后第1天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28.9%和13.2%;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2周后患者透析时段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
结论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日血糖降低,加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期刊名称】《安徽医药》【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3页(P2211-2212,2213)【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血糖;护理干预【作者】谢巧珍【作者单位】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透析科,海南海口 570102【正文语种】中文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临床常见的并发症,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重要原因[1]。
由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对胰岛素的清除和灭活能力下降,因此胰岛素治疗者低血糖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2]。
近年来研究发现糖尿病肾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者血糖波动较大,低血糖的发生会增加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日血糖的改变及护理干预效果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诊治的76例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2例,女24例,年龄46~75岁,中位数年龄64.2岁。
患者病程12~22年,平均病程(16.09±3.80)年。
腹膜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资料分析
![腹膜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资料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e7b819e83d049649b665880.png)
腹膜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资料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腹膜透析(PD)的临床分析,讨论PD中存在的问题,旨在进一步提高PD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方法对56例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进行非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治疗,观察CAPD 前后的临床和生化指标、生存率、主要并发症等。
结果CAPD可显著改善患者尿毒症症状及重要生化指标,血糖控制良好。
结论早透析,充分透析可延长生存期。
超滤不宜过多,过多可合并心梗,脑梗。
可腹腔给胰岛素,应注意低血糖发生。
感染和营养不良可导致透析失败或死亡。
【关键词】尿毒症;糖尿病肾病;非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目前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糖尿病肾病尿毒症趋于增多。
由于透析技术的进展,腹膜透析(PD)已成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净化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自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采用CAPD治疗糖尿病肾病尿毒症28例,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男30例,女26例;年龄31~80岁;病程11~25年,1型糖尿病2例、2型糖尿病54例。
并发症有:视网膜病变35例,其中失明7例,酮症史42例,高血压34例,冠心病25例,急性左心衰31例,末稍神经炎38例,心包积液17例,大量腹水22例。
腹透前BUN38.46±6.25mmol/L,Scr862.4±268.6μmol/L,血糖12.11±6.28mmol/L。
所有患者均符合尿毒症诊断标准[1]。
1.2 透析方法本组患者全部采用标准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
用美国百特公司(Baxter)Oset管,均采用本公司生产的1.5%、2.5%、4.25%三种乳酸盐透析液。
每日透析4次,每次2000ml,CAPD前按糖尿病一般治疗,即控制饮食,控制高血压,控制感染,口服降糖药,胰岛素应用和对症治疗。
28例均用普通胰岛素,术后1周内在原用胰岛素量的基础上每1000ml透析液(含葡萄糖20g)加普通胰岛素4U,此期根据病人血糖和饮食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