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天气学原理第七章(简)
兰大大气学院天气学原理教程锋生锋消
自春到夏,锋生带逐渐北移,自夏到冬,则逐渐南 移。
34
北方锋生区
北方锋生区季节变化特征 • 冬季,由于这一带经常位于高空脊前槽后,地面反
气旋活动频繁而强,所以锋生不多。
3月以后,这一带冷空气势力减弱,暖空气势力增强,高
• 与地面锋线配合的高空槽减弱,地面甚至出现辐散流 场,锋将减弱、消失。
• 维持锋面的冷暖平流减弱、消失,锋也将减弱、消失 。如东北地区冷锋锋消与冷平流减弱、中断有关。当 冷中心位于低槽的西南或南部时,冷平流较弱甚至出 现暖平流,锋减弱消失。
• 当地面锋两侧变压差减弱或与锋相联系的天气区强度 减弱,范围缩小,都是锋消的征兆。
响
锋
(2)垂直运动作用 T2
生 函
T2 表示沿温度垂直梯度方向上,垂直速度的水平梯度产生的锋生 作用。若大气为稳定层结∂ θ / ∂ z>0,当暖气团中下沉运动w<0 ,而冷气团中有上升运动w>0,相应有n ·▽h w<o,则T2 >0,
数
表示锋生;相反为锋消过程
的
(3)水平运动辐合 T3
因 子
T3 表示在已有的水平温度梯度情况,水平辐合(D<0)或水 平辐散(D>0)产生的水平温度梯度的增加(或减弱),即锋
28
次级环流又对锋生发生作用 高层辐合发生在b点(冷边界),低层辐合发 生在a点(暖边界),使得锋区发生倾斜,使 这两处温度梯度加大,锋区加强。 中层暖空气绝热冷却,冷空气绝热增温,中层 趋于锋消
29
4.3
(l)非绝热加热 T1
影
T1 表示沿已存在温度梯度方向的非绝热加热的梯度产 生的锋生作用。
南京大学 天气学原理 期末复习提纲
复习思考题1.大尺度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1.准静力平衡只有当运动的水平尺度非常小(L<102m)和运动非常强烈(V>50m/s)的情况下,才不成立。
即一般大、中、小尺度都满足。
2.准定常状态在零级简化中,时间偏导数项(∂/∂t)可略去。
但若要作预报,则需保留,如取一级简化。
3.准水平运动运动方程的零级和一级简化中不出现含有w 的项,故大尺度运动是准水平的。
但垂直运动对天气形成有重要作用,常需将对流项保留。
4.准地转平衡零级简化表现为地转平衡。
2.尺度分析的概念、地转风的定义尺度分析法是依据表征某类运动系统各场变量的特征值,来估计大气运动方程中各项量级大小的一种方法。
满足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科氏力平衡的大气运动称为地转风3.涡度定义、绝对涡度的表达式,自然坐标中涡度的表达式及意义气象中的涡度是指速度旋度的垂直分量,在z 坐标系中即为 ζ为相对涡度,f 为地转涡度,ζ+ f 为绝对涡度。
自然坐标中的涡度表达式 曲率项 :由流线(或等高线)弯曲造成的涡度,风速愈大,曲率愈小,涡度愈大;当流线为气旋性弯曲时ζ>0,当流线为反气旋性弯曲时ζ<0。
切变项 :当有气旋式切变时ζ>0,当有反气旋式切变时ζ<0,4.涡度方程及各项的物理意义在p 坐标系下铅直涡度方程 v u k V x y ζ∂∂=⋅∇⨯=-∂∂V V R n ζ∂=-∂V V R n ζ∂=-∂V V R nζ∂=-∂1)相对涡度的平流2)相对涡度的的铅直输送3)水平散度作用4)β效应项5)倾斜项6)摩擦项5.简化的涡度方程式6.控制大气环流的基本因子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大气环流是指大范围的大气运动状态。
太阳辐射在地表加热不均匀,使空气质点运动,形成经圈环流;地球自转使气流发生偏转,将单圈环流修正成三圈环流,产生纬向气流和高低压气压带;地面摩擦构成角动量输送的一环,对大气环流的形成和维持起重要作用;()()()u v V f f t x y ζζζ∂∂∂+⋅∇+=-++∂∂∂()()V f f t pζωζζ∂∂+⋅∇+=+∂∂地表不均匀使纬向气流发生断裂,造成大气环流经度间的差异和季节差异,形成闭合的高低压中心和高空槽脊,形成季风。
南京大学动力气象Chap7
p
T p+△p T+△T
隔板
L
N
T p T+△T
p+△p
初始静止时,只有位能和内能 。当隔板抽开,暖空气上升、 冷空气下沉,位能减少,动能 增加
p
N
T
p+△p
T+△T
L
p
T p+△p T+△T
○N L
正压状态,稳定层结,仍具有 一部分全位能。但由于无外力 作用,这部分全位能无法释放 。
静力平衡和地转平衡使得锋面 得以维持,等压面上仍维持一 定的水平温度梯度,部分能够 释放的全位能没有释放出来
二、纬向平均动能方程( ) 和涡动动能方程( ) 1、气块纬向平均动能方程
由连续方程: 运动方程写为:
i) 变量分解代入上式,并取纬向平均
(1) (2)
(3) (4)
ii)
,得到纬向平均运动动能方程:
(5)
利用静力方程,并利用纬向平均连续方程
代入(5)
(单位质量气块的纬向平均动能方程) iii) 将上式对整个大气质量积分,并利用边界处速度为零
• 上面例子说明两个问题: 第一,全位能往往不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只有其中一部分能
转化为动能; 第二,全位能转化为动能的部分是起始状态的全位能与在一
定条件下最小全位能之差。
有效位能:(Lorenze 1955)
闭合系统中大气总位能与经过绝热过程重新调整后产生的具 有稳定水平层结的温度场所具有的最小总位能之差,这是大 气位能能够转换为动能的最大值。 (最小总位能指经过绝热调整后产生的正压状态和稳定层结 下的全位能。)
(出闭合系统的动能方程:
将分解式代入上式,并取纬向平均,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第7章--刘强--整理模板
天⽓学原理和⽅法--第7章--刘强--整理模板第七章第⼀节降⽔的形成与诊断⼀、降⽔形成过程(⼀)⼀般降⽔的形成过程(有三个条件)1、⽔汽条件:⽔汽由源地⽔平输送到降⽔地区2、垂直运动条件:⽔汽在降⽔地区辐合上升,在上升中绝热膨胀冷却凝结成云3、云滴增长条件:云滴增长变为⾬滴⽽下降前两个条件决定于天⽓学条件,是降⽔的宏观过程,第三个条件主要决定于云物理条件,是降⽔的微观过程。
云滴增长的条件主要决定于云层厚度,⽽云层厚度,由决定于⽔汽和垂直运动的条件,所以在降⽔预报中,通常只要分析⽔汽条件和垂直运动条件即可。
⼀般任务云滴增长的过程有两种:⼀种是“冰晶效应”可促使云滴迅速增长⽽产⽣降⽔,在中⾼纬度,这种过程起着重要作⽤;另⼀种是云滴的碰撞合并作⽤,尤其是云层发展较厚时,这种过程更明显。
(⼆)暴⾬的形成条件凡是⽇降⽔量达到和超过50.0毫⽶的降⽔称为暴⾬。
有三个普遍的主要条件,分别是充分的⽔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较长的持续时间,另外还有⼀个地形条件,就是有利的地形条件。
1、充分的⽔汽供应暴⾬是在⼤⽓饱和⽐湿达到相当⼤的数值以上才形成的,700hpa上⽐湿≥8克/千克(对北京来说,⽐湿≥5克/千克),是出现⼤、暴⾬的必要条件;有了相当⾼的饱和⽐湿条件,还必须有充分的⽔汽供应,因为只靠某⼀地区⼤⽓柱中所含的⽔汽凝结下降量很⼩,因此必须研究⽔汽供应的环流形势。
2、强烈的上升运动强烈的上升运动只有在不稳定能量释放时,才能形成,因此暴⾬预报必须分析不稳定能量的储存和释放问题,研究形成暴⾬的中、⼩尺度系统。
⼆、⽔汽⽅程和降⽔率(⼀)⽔汽⽅程⽔汽⽅程是表⽰⽔汽输送和变化的基本⽅程。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单位⾯积的⽔汽量,称为⽔汽通量。
⽔汽⽅程表达式:此式说明,⼀个运动的单位质量湿空⽓块,其⽐湿的变化等于凝结率及湍流扩散率之和。
单位时间内,某⼀体积所含⽔汽的变化量主要有四个⽅⾯的因素决定:⽔平⽅向上⽔汽的净流⼊量,垂直⽅向上⽔汽的净流⼊量,凝结量,湍流扩散。
南大天气学原理第七章(简)
§7.3.2 强垂直风切变
• 飑线的发生对应着较强的垂直风切变 ,因 为具有垂直切变的环境风能提供对流发展 的能量,促使风暴生长。
– 暴雨过程和强对流过程不同,它是发生在弱的 垂直切变环境中。
这是强对流与暴雨物理条件的重要区别之一。
环境风的垂直切变对强风暴的作用:
①在切变环境中使上升气流倾斜,从而使上升气流中形成的 降水质点能够脱离出上升气流,而不致因拖带作用减弱上 升气流的浮力。相反,降落到下沉气流中的降水质点,因 蒸发冷却和下沉拖带作用,会增强下沉冷空气出流,从而 维持和激发上升气流增强; ②可以增强中层干冷空气的吸入,加强风暴中的下沉气流和 低层的冷空气外流,而后通过强迫抬升,使流入的暖湿空 气更强烈的上升,导致对流加强; ③造成一定的散度分布,有利于风暴在顺切变一方不断再生, 使风暴向前传播; ④能产生流体动力学压强,有利于在风暴左侧新的对流单体 增长。
④在迎风坡暴雨区中,风速垂直切变要求在云底以下的气层中
风速甚强,而在云层里风速要弱。 条件①、②要求有与山脉近乎正交的强气流吹向迎风坡,且这股气流 中空气潮湿,层结不稳定。如果山脉的坡度越陡,吹向山脉的风速越 强,则地形上升速度愈强,可造成大量水汽凝结。条件④中的风速垂
直切变可使雷雨云在山坡上停留少动,造成山坡区大量降水。
• 但在强风暴类的对流性中尺度系统中,空气运动 是非静力的,浮力可以使气块产生较强的垂直加 速度,度系统的形成机制
• 一种主要是由非均匀性质下垫面引起强迫 作用的结果,
– 如山地背风波、背风槽和中尺度低压等;
• 另一种主要是由大气内部过程产生出来的,
– 如高空急流锋和中尺度雨带等。
• 在大风核左侧为气旋性涡 度中心,因此,在其左前 方和右后方为正涡度平流 和辐散区;而在大风核的 右前方和左后方情形相反, 为负涡度平流区和辐合区。 • 通过入口区的垂直环流圈 为暖空气上升、冷空气下 沉的直接(正)环流圈; • 而在出口区,为暖空气下 沉、冷空气上升的间接 (逆)环流圈。
南信大天气学原理重点复习
南信大天气学原理重点复习天原复习题1、站在转动的地球上观测单位质量空气所受到力有哪些各作用力定义、表达式及意义如何答:气压梯度力、地心引力、惯性离心力、重力、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的分析(1)、气压梯度力:当气压分布不均匀时,单位质量气块上受到的净压力称为气压梯度力。
表达式:拉普拉斯算子:-▽p为气压梯度,由气压分布不均匀造成。
G的大小与ρ成反比,与▽p的大小成正比G的方向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2)、地心引力:地球对单位质量的空气块所施加的万有引力。
表达式:其中:K:万有引力常量,M:地球质量,a:空气块到地心的距离大小:不变,常数方向:指向地心。
(3). 摩擦力:单位质量空气所受到的净粘滞力。
表达式:其中:为粘滞系数大气为低粘性流体,一般只在行星边界层(摩擦层)考虑摩擦作用,自由大气中则忽略摩擦作用。
(4)、视示力:由旋转坐标系的加速作用而假想的力(惯性离心力、地转偏向力)1. 惯性离心力:观测者站在旋转地球外观测单位质量空气块所受到一个向心力的作用,但站在转动地球上()观测它的运动,发现它是静止的(),这必然引入一个与向心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力,此力称为惯性离心力。
表达式:大小:与纬圈半径成正比,即:与纬度成反比;方向:在纬圈平面内,垂直地轴指向外2.地转偏向力(科氏力)观测者站在旋转地球上观测单位质量空气块运动(),发现在北半球有一个向右偏的力,在南半球向左偏的力。
称此力为地转偏向力,又名科氏力。
表达式:VAΩ-=2地转偏向力的大小:(1)与相对速度|V|大小成正比(因角速度为常数);当|V|=0时,A=0,只有在做相对运动时,A才存在。
(2)与速度夹角也成正比。
水平地转偏向力:大气中垂直运动一般也较小,气块主要受x方向和y方向地转偏向力,即:水平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地转偏向力方向:与垂直地轴和速度方向垂直,只能改变气块的运动方向,不能改变其大小。
在不考虑w和Az的情况下,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指向运动方向右侧,在南半球,地转偏向力指向运动方向左侧。
天气学原理
2、两次季节突变
①6月突变——冬季环流型转为夏季环流型
②10月突变——夏季环流型转为冬季环流型
控制大气环流的基本因子
太阳辐射 地球自转 地表非均匀(海陆与地形) 地面摩擦
(一)地球自转作用---地转偏向力,f随 纬度变化
1、北半球对流层大气环流模式 三圈经向环流:
极地环流圈——强 费雷尔环流圈——弱 哈德莱环流圈——强
8、地转偏差
地转偏差(偏差风)——实际风与地转风的矢量 差 产生原因:地球自转及空气中的摩擦力存在 意义:地转偏差使实际风穿越等压线,引起气压 场的改变;并使大气动能改变,促使 风速变化; 地转偏差也是造成垂直运动的重要原因。
第二章 气团与锋
要点
1. 2. 3. 4.
锋的概念及空间结构 锋的类型 锋生和锋消 我国主要的锋生区、锋消区
周 几天 1天 几小时
3、控制大气运动的基本定律
动量守恒---大气运动方程 质量守恒---连续方程 能量守恒---热力学能量方程
4、地转风
地转平衡:对中纬度天气尺度运动,在水平 方向上地转偏向力与气压梯度力平衡。 地转风:是水平地转偏向力和水平地转梯度 力平衡条件下,空气沿着平行等压线的水平 直线运动。
二、锋的分类
1. 按移动分类
a.冷锋:冷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 动,称为冷锋。 b.暖锋: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 动,称为暖锋。 c.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很少移动的锋,称 为准静止锋。(6小时无移动,24小时移动在2个纬度 之内) d.锢囚锋:冷锋后部的冷气团与暖锋前的冷气团的交界 面,称为锢囚锋。
南京大学 天气学原理 期末复习提纲
复习思考题1.大尺度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1.准静力平衡只有当运动的水平尺度非常小(L<102m)和运动非常强烈(V>50m/s)的情况下,才不成立。
即一般大、中、小尺度都满足。
2.准定常状态在零级简化中,时间偏导数项(∂/∂t)可略去。
但若要作预报,则需保留,如取一级简化。
3.准水平运动运动方程的零级和一级简化中不出现含有w 的项,故大尺度运动是准水平的。
但垂直运动对天气形成有重要作用,常需将对流项保留。
4.准地转平衡零级简化表现为地转平衡。
2.尺度分析的概念、地转风的定义尺度分析法是依据表征某类运动系统各场变量的特征值,来估计大气运动方程中各项量级大小的一种方法。
满足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科氏力平衡的大气运动称为地转风3.涡度定义、绝对涡度的表达式,自然坐标中涡度的表达式及意义气象中的涡度是指速度旋度的垂直分量,在z 坐标系中即为 ζ为相对涡度,f 为地转涡度,ζ+ f 为绝对涡度。
自然坐标中的涡度表达式 曲率项 :由流线(或等高线)弯曲造成的涡度,风速愈大,曲率愈小,涡度愈大;当流线为气旋性弯曲时ζ>0,当流线为反气旋性弯曲时ζ<0。
切变项 :当有气旋式切变时ζ>0,当有反气旋式切变时ζ<0,4.涡度方程及各项的物理意义在p 坐标系下铅直涡度方程 v u k V x y ζ∂∂=⋅∇⨯=-∂∂V V R n ζ∂=-∂V V R n ζ∂=-∂V V R nζ∂=-∂1)相对涡度的平流2)相对涡度的的铅直输送3)水平散度作用4)β效应项5)倾斜项6)摩擦项5.简化的涡度方程式6.控制大气环流的基本因子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大气环流是指大范围的大气运动状态。
太阳辐射在地表加热不均匀,使空气质点运动,形成经圈环流;地球自转使气流发生偏转,将单圈环流修正成三圈环流,产生纬向气流和高低压气压带;地面摩擦构成角动量输送的一环,对大气环流的形成和维持起重要作用;()()()u v V f f t x y ζζζ∂∂∂+⋅∇+=-++∂∂∂()()V f f t pζωζζ∂∂+⋅∇+=+∂∂地表不均匀使纬向气流发生断裂,造成大气环流经度间的差异和季节差异,形成闭合的高低压中心和高空槽脊,形成季风。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
P=RT, P/RT
dFFuFvFwF dt t x y z
dF dtZ
F t Z
uF xZ
vFyZ
wF z
dF dt
Z
F t
Z
u F x
Z
v
F y
Z
w F z
dF dt
p
F t
p
u
F x
p
v
F y
p
F p
W= dz/dt
ω= dp/dt
( F)
A 2 V
V
ui
vj
wk
cos j sin k
ij
k
A 2 0 cos sin
uv
w
A2 讨 论V :
地转偏向力的大小? 什么是水平地转偏向力? 地转偏向力(大小方向)与速度矢量的
关系? 地转偏向力与角速度矢量的关系? 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方向为何不同?
第一章 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
地球大气的各种天气现象和天气变
化都与大气运动有关。大气运动受质量
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基本物理
定律所支配。
对气象上有意义的是:将这些物理
定律应用于相对于自转地球的大气运动。
坐标系
空间固定(绝对、惯性)坐标系 旋转(相对、移动、非惯性、局地直角)
坐标系 Z坐标系,P坐标系,球坐标系
§1.1影响大气运动的作用力
牛顿第二运动学定律: Fm a
力
真实力(基本力,牛顿力,在空间固定、绝对坐标
系中):
气压梯度力、地心引力、摩擦力
非真实力(视示力、外观力,在旋转坐标系中):
惯性离心力、地转偏向力
一、基本作用力(真实力)
1. 气压梯度力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1_5]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第一章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地球大气的各种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都与大气运动有关。
大气运动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很宽的尺度谱,天气学研究的是那些与天气和气候有关的大气运动。
大气运动受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基本物理定律所支配。
为了应用这些物理定律讨论在气象上有意义的相对于自转地球的大气运动,本章首先讨论影响大气运动的基本作用力,和在旋转坐标系中所呈现的视示力,然后导出控制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大尺度运动系统的风压场和气压场的关系,并引出天气图分析中应遵循的一向基本指导原则。
第一节旋转坐标系中运动方程及作用力分析一、旋转坐标系中运动方程1. (绝对速度)与(相对速度)t时刻一空气质点位于P点,经t 时间,质块移到Pa点,地球上的固定点P移到了Pe位置位移假设为R,质块相对固定地点的位移为R,图1.1 旋转坐标系显然当 0位移很小时单位时间内的位移为由此得此关系式表明:绝对速度等于相对速度与牵连速度之和2.与的关系地球自转角速度为则于是由此可得微分算子将微分算子用于则有再将代入上式右端得(*)式中为地转偏向力加速度,即柯氏加速度为向心力加速度3.牛顿第二定律单位质量的空气块所受到的力在绝对坐标系中单位质量空气块受到的力有+:地心引力F:摩擦力将此式代入(*)式:二、作用力分析1.气压梯度力①定义:单位质量空气块所受的净空气的压力②表达式G=-(1.1)③推导:图1.1.2 作用于气块上的气压梯度力的X分量x方向:B面 PA面:-(P+净压力:-同理y方向:z方向:净空气总压力④讨论:大小:气压梯度力的大小与气压梯度成正比,与空气密度成反比方向: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指向的方向,即由高压指向低压的方向2.地心引力① 定义:地球对单位质量的空气块所施加的万有引力② 表达式(1.2)K:万有引力常量M:地球质量a:到地心的距离③ 推导:图1.1.3 地心引力受力分析图④ 讨论:大小:不变,常数方向:指向地球心3.惯性离心力① 定义:观测者站在旋转地球外观测单位质量空气块所受到一个向心力的作用,但站在转动地球上(观测它的运动,发现它是静止的,这必然引入一个与向心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力,此力称为惯性离心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动力气象学第7章PPT课件
C dx dt 常量
=( 2 x 2 t )=常量 2 dx - 2 =0
LT
L dt T
C dx
=L
dt 常量 T
一个周期,正好移动一个全波形
S ( x ,t ) A c2 o x 2 st ) ( A ck o x t ) s A c (k ( o x c ) s
.
42
①求解困难:作线性化或者求数值解 ②大气中存在非线性现象
如多态、突变。
在某些条件下把非线性方程线性化。 介绍微扰动线性化方法。
基本思想: (1)任一气象要素(变量),由已知基 本量叠加上未知扰动量组成,即:
sss 且 s s 微扰动
.
43
(2)基本量满足原方程。
(3)扰动量的二次及二次以上乘积项 (非线性项),可作为高阶小量忽略。 →得到线性方程。
.
15
T——周期: 质点完成一个全振动需要的时间;
c——波速或相速: 等位相线&等位相面的移动速度,即槽
的移速; 波动学中,求解天气系统移动的问题,
即求解波速c的问题。
k——波数:
k2L2 距离内波的数目;
ω——圆频率:
2T2时间内质点完成全振动
的次数。
.
16
(kx t)
波速:等位相线(面) 的移速。
扰动量二次以上乘积项可忽略
u t V u V u 1 P x 2 P xfv
此时,方程形式上虽然多了几项,但由于基
本量是已知的,故现在的方程是线性方程。
.
46
微扰动线性化方法适用于小振幅的扰动。 对于有限振幅的扰动,这时不满足
A A
扰动量的二次以上乘积项不能作为高阶 小量忽略。非线性项重要。
天气学原理
6、降水的天气尺度系统及其作用
天气尺度系统的作用 A、制约和影响形成暴雨的中尺度系统的活动 B、供应暴雨区的水汽
7、暴雨中尺度系统
中尺度雨团、中尺度低压 中尺度辐合中七章 大型降水天气过程
8、中尺度系统的不稳定发展
对称不稳定理论 触发条件: 锋面抬升、露点锋抬升 能量锋的触发、地形抬升 近地层非均匀加热、重力波抬升 海陆风
2021/7/25
36
第七章 大型降水天气过程
4、大范围降水
A、华南前汛期降水 B、江淮梅雨 (梅雨锋:主要是湿度对比,温度梯度对比时 有时无) C、华北雨季
2021/7/25
37
第七章 大型降水天气过程
5、降水的形星尺度系统及其作用
A、西风槽 B、阻塞高压 C、副热带高压 D、热带环流系统 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请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
3
第一章 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
4、风与气压场的关系 很复杂、准平衡情况 地转风关系 科氏力与气压梯度力平衡 fV=(1/ρ)▽φ 特点:风沿等压线吹,等压线越密,风速越大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 高压在右,低压在左
2021/7/25
6
第一章 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
4、风与气压场的关系
梯度风关系 科氏力与气压梯度力与惯性离心力平衡
静止锋
锢囚锋(两条锋面相遇)
2021/7/25
12
第二章 气团与锋
2、锋
锋附近的要素场特征
锋面两侧的要素场是有差异的,主要 表现在温度、湿度、气压、风、变压、变温、 天气等
在确定锋面位置时,应考虑上述要素的分布 特征
2021/7/25
13
第二章 气团与锋
2、锋
冷锋附近的要素场特征 锋后为冷区、高压、干燥、负变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低空急流对强天气的作用主要有三方面:
– 通过低层暖湿平流的输送产生位势不稳定层结; – 在急流最大风速中心的前方有明显的水汽辐合 和质量辐合或强上升运动; – 在急流轴的左前方是正切变涡度区。
2.高空急流的作用
§7.2.3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
•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简称为MCC),是一种有组织的 对流天气系统。 定义
§7.2.4 飑线
• 飑:强阵风的意思。
• 飑线:由许多雷暴单体排列而成的强对流 云带。
– 长约150-300km,生命期一般4-18小时。
– 沿着飑线可出现大风、强雷暴、强降水和冰雹 等强对流天气。
§7.3.2 强垂直风切变
• 飑线的发生对应着较强的垂直风切变 ,因 为具有垂直切变的环境风能提供对流发展 的能量,促使风暴生长。
– 暴雨过程和强对流过程不同,它是发生在弱的 垂直切变环境中。
这是强对流与暴雨物理条件的重要区别之一。
环境风的垂直切变对强风暴的作用:
①在切变环境中使上升气流倾斜,从而使上升气流中形成的 降水质点能够脱离出上升气流,而不致因拖带作用减弱上 升气流的浮力。相反,降落到下沉气流中的降水质点,因 蒸发冷却和下沉拖带作用,会增强下沉冷空气出流,从而 维持和激发上升气流增强; ②可以增强中层干冷空气的吸入,加强风暴中的下沉气流和 低层的冷空气外流,而后通过强迫抬升,使流入的暖湿空 气更强烈的上升,导致对流加强; ③造成一定的散度分布,有利于风暴在顺切变一方不断再生, 使风暴向前传播; ④能产生流体动力学压强,有利于在风暴左侧新的对流单体 增长。
§7.2.1 中尺度雨团
中尺度雨团的基本特征:
(1)水平尺度小,通常不超过200km。 (2)生命期短,一般在10小时以内。 (3)低空辐合强,对流层低层水平散度达10-4s-1。 (4)多次发生,一次强降水过程中可出现多个中尺度 雨团。 (5)降水强度大,1小时降水量可达 50mm以上。 (6)两种动态:移动性和准静止性,多数中尺度雨团 是移动性的。
• 低空辐合和暴雨或强对流活动关系密切,
– 是因为低空辐合可造成较强的上升运动,使暖湿不稳 定的空气释放不稳定能量,促使对流发展。
• 上升或下沉运动区和强天气落区的关系:暴雨位 于上升运动区,但不一定和上升运动最大中心区 相一致。
– 在暴雨区的西北方是下沉运动区,而西南方则是上升 运动区。 – 强对流系统的初生阶段,其天气区常和上升区吻合, – 而在成熟强盛阶段,强天气位于下沉气流区中。
• 但在强风暴类的对流性中尺度系统中,空气运动 是非静力的,浮力可以使气块产生较强的垂直加 速度,导致猛烈天气生成。
§7.2 中尺度系统
中尺度系统的形成机制
• 一种主要是由非均匀性质下垫面引起强迫 作用的结果,
– 如山地背风波、背风槽和中尺度低压等;
• 另一种主要是由大气内部过程产生出来的,
– 如高空急流锋和中尺度雨带等。
§7.3.6 地形的作用 • 地形对强对流的作用在于它能引起空气被 迫抬升,从而激发对流发展。 • 地形粗糙度的变化(如水面与陆地、平原与 高原不同),也可引起局部地区的垂直运动 (如海陆风),引发对流天气形成。
地形看作是强对流发生的一个触发条件
• 最有利于山区暴雨发生的大尺度环境条件是:
①在很深厚的一层大气中,空气非常潮湿,层结是不稳定的; ②在迎风坡上存在准静止云系,大量降水是从该云层中降落的; ③迎风坡有强的地形上升运动,造成大量水汽凝结,补充空中 降水造成的水分消耗;
– 据估计,应达暴雨区本身面积的 10倍或以上,也就是 供应水汽的地区比水汽集中区要大一个量级。
§7.3.4 急流的作用
• 低空急流的作用 • 高空急流的作用 • 急流耦合所产生的作用
1.低空急流的作用
• 出现在对流层低层,风速最大值达 12或 16m/s以 上的强风区,通常称为低空急流。 • 低空急流一般在 850 hPa或 700 hPa层上最明显, 在其附近风的水平和垂直切变很强。
• 在大风核左侧为气旋性涡 度中心,因此,在其左前 方和右后方为正涡度平流 和辐散区;而在大风核的 右前方和左后方情形相反, 为负涡度平流区和辐合区。 • 通过入口区的垂直环流圈 为暖空气上升、冷空气下 沉的直接(正)环流圈; • 而在出口区,为暖空气下 沉、冷空气上升的间接 (逆)环流圈。
在高空急流大风核的左前方和右后方,即在 环流圈的上升支内,有利于对流云的发展
3.急流耦合所产生的作用
• 高、低空急流上下重叠,呈适当耦合时, 强对流天气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 对流风暴和龙卷常发生在高空急流入口区的负 涡度区与低空急流的正涡度区相重叠的部位; – 在高空急流出口区的正涡度区与低空急流大风 核左前方相叠加的部位,也有利于强对流的发 生发展。
§7.3.5 低空辐合和上升运动
• 造成低空辐合区的天气系统: 气旋、锋面、切变线、辐合线等等。
– 锋面是产生有组织的雷暴系统的一种重要机制,它可 以触发锋前不稳定区能量的释放,造成强烈的对流。 – 低空风的切变线或辐合线也是启动对流活动的系统。 这种切变线不但有明显的低空辐合,而且常和干线或 露点锋有关,这更有利于风暴的发生。
– 低压槽内常有气流辐合线,沿此线既有风向辐合,又 有风速辐合。暴雨或强对流区的轴线常和辐合轴线趋 于一致。
• 中尺度雨带的种类:
– 锋面气旋区中尺度雨带 – 梅雨区中尺度雨带 – 台风区中尺度雨带
• 按雨带在气旋中所处的部位,将其分成六类:
– 暖锋雨带、暖区雨带、宽冷锋雨带、窄冷锋雨带、锋 前冷涌雨带和锋后雨带。
• 按对流发生的位置,又分成三种类型:
– U型雨带,对流发生在对流层中上层 – L型雨带,对流发生在对流层下层 – D型雨带,为贯穿整个对流层的深厚对流。
– 锋面、气旋、反气旋、长波槽脊、阻塞系统、热带气 旋等
2.气象要素梯度大,天气强烈
• 气象要素梯度大,是中尺度天气系统区别于大尺 度系统的显著特征之一。
• 在飑线中尺度系统区,气压梯度达 1-3 hPa/km,温度梯度达 5º C/10km;飑线过境,气压涌升1hPa/1-2min,温度骤降 1º C/1min,
§7.3.3 水汽辐合和湿舌
• 丰富的水汽供应,是风暴的主Fra bibliotek能量来源,– 可以使强对流系统得以发生发展和维持。
• 风暴的降水主要由水汽辐合形成,而水汽的辐合 主要由低层水汽通量辐合导致。
– 随着风暴的发展,辐合层上升。
• 水汽水平辐合轴一般与强对流轴线一致。为了供 应暴雨区所必须的水分,所要求的辐合区是相当 大的。
第七章 中尺度天气系统
§7.1 概述
§7.1.1 什么是中尺度天气系统
• 中尺度天气系统是介于大尺度和小尺度之 间的天气系统 ,
– 水平空间尺度100-103km量级 – 时间尺度 103-105s量级
• 分为三类:
– 中尺度(102-103km,1-5天),中尺度对流复合体 – 中尺度(101-102km, 3小时-1天 ),飑线 – 中尺度(100-101km,1小时),雷暴单体
§7.4 中尺度系统发展和大气过程不稳定
§7.4.1 对流不稳定
• 实际大气中常会发生整层空气被抬升的 情况。气层被抬升后,它本身的会发 生变化。
设气层AB初始为稳定层结(<m), A’B’为其露点,下湿上干。设该气 层被抬升时其截面积不发生变化, 由于质量守恒,其顶、底之间的气 压差也不发生变化。开始A、B两 点都沿干绝热线上升。因A点湿度大,先于B点达到饱和(C点), 此时B点到达C‘点,因其较干而未达饱和。如气层继续被抬升, 则 A点沿湿绝热线上升,而 B点仍沿干绝热线上升,直到 B点 达到其凝结高度E点,整层达到饱和状态,此时底部A移到D 点。 DE为初始AB气层被抬升整层达饱和时的温度层结。显 然,此时有>m,呈现出不稳定状态,这就是对流不稳定(或通 称位势不稳定)。
§7.1.2 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基本特征
1.水平尺度小、生命期短
• 中尺度天气系统的水平空间尺度为100-103km量级, 垂直尺度为 10 km左右; 其生命期大多为几小时至 1天以内。
– 强烈对流性中尺度天气系统的水平尺度只有101-102km 量级
• 而大尺度系统的水平尺度一般在103km量级以上, 生命期常达 1天至几天。
– 而在大尺度天气系统中,气象要素梯度小得多,要素 随时间变化也小得多。
• 同这种大的气象要素梯度相联系,中尺度系统所 伴随的天气通常较强烈,
• 常带来大风、暴雨、冰雹,甚至出现龙卷和下击暴流等强烈致 灾天气,且具有突发性和急剧变化的特征。
– 而大尺度所伴随的天气则弱得多,且较持续,变化也 较缓慢。
§7.3 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的 大尺度环境条件
①位势不稳定层结,并常有逆温存在; ②强的垂直风切变; ③低层有湿舌和强水汽辐合; ④常有急流活动: ⑤低空辐合和上升运动; ⑥地形的作用等。
§7.3.1 位势不稳定层结
• 考虑深厚气层。在这种情形下,只要通过抬升或 降水蒸发使空气达到饱和,建立温度递减率大于 湿绝热递减率(>m),就会出现位势不稳定。 • 位势不稳定的建立主要取决于高、低层水汽和热 量平流的差异,
– 高层冷平流或干平流, – 低层是暖平流或中低层比上层增暖或增湿更明显。
• 在强对流爆发前,中低层还常有逆温层或稳定层 存在。它暂时把低空湿层与对流层上部的干层分 开,使风暴发展所需要的高静力能量得以积累。 • 逆温层或稳定层的破坏至少有两种方式:
– 地面加热, 这可以从下面使逆温层减弱或消失。但这种过程只能 使弱逆温层消失,而不能使强逆温层消失。 – 有组织的垂直运动。 抬升一方面造成逆温层上面干空气绝热冷却,同时使 低层空气饱和湿层厚度增加,其冷却率是按湿绝热进 行的。由于上下有不同的冷却率,结果使气层的温度 递减率大于m,导致逆温层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