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统计学2016年

合集下载

社会统计学(卢淑华),第十章

社会统计学(卢淑华),第十章

调查过程不应给被调查者带来身体或心理 上的伤害,避免涉及敏感或隐私问题。
数据处理与分析中的伦理问题
数据真实性
在处理和分析数据时,应确保数 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避免篡改
、伪造或选择性使用数据。
数据安全性
采取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确保数据的安全存储和传输, 防止数据泄露、损坏或丢失。
数据分析的客观性
报告统计结果时,应提供足够的信息 和数据支持结论,避免选择性报告或 隐瞒不利结果。
避免过度解读
在解释统计结果时,应避免过度解读 或夸大其意义,以免误导读者或产生 不必要的恐慌。
尊重被调查者的权益
在报告统计结果时,应注意保护被调 查者的隐私和权益,避免泄露个人信 息或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THANK YOU
社会问题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 法收集数据,了解社会问题的现
状、原因和影响。
社会问题分析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调查数据进 行处理和分析,揭示社会问题的
本质和规律。
社会问题解决方案
基于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解 决方案和建议,为政府和社会各
界提供参考。
社会政策的制定与评估
社会政策制定
01
运用统计数据和分析结果,为政府制定社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04
因子分析
一种通过降维技术,将多个相关变量简化为少数几个 综合变量的统计分析方法。
05
聚类分析
一种根据样本或变量之间的相似性或距离,将其分为 不同类别的统计分析方法。
02
描述性统计方法
频数分布与图形表示
频数分布表
将数据进行分类,并统计各类别出现的次数,形成 频数分布表,以直观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SAS是一款高级统计分析软件 ,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分析 和可视化功能,适用于大规模 数据处理和复杂统计分析。

南开大学社会学考研2016年社会学统计与方法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

南开大学社会学考研2016年社会学统计与方法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

何一个知识点。
这一遍主要Leabharlann 帮助进一步理解参考书的脉络,其次,对
整个参考书的内容有一个宏观把握和了解。但是,不要
太拘泥于细小的知识点。
2.考研英语
考研复习前期,主要是以单词为主,大概背诵两遍。采
取的复习方法是“反复,快速,多次“。每天大概背诵
的单词在 150 个以上为佳。
3.考研政治
此阶段,可以先不去关注政治。除非政治极差。
2016 年 12 月底
调整心态,准备考试。熟悉考试环境。
2017 年 2 月-5 月
查询成绩、关注复习情况,参加育明教育考研复试辅导 班,联系导师。
2017 年 6 月-7 月
关注录取通知书
2017 年 9 月
报到
预祝考研成功!!
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官网
析。英语复习要运用“真题复习法”。
具体来说:
做考研英语真题,从 2001 年开始。在育明教育咨询师和
发力 阶段
冲刺 阶段
2016 年 8 月-10 月 育明教育课程:
内容: 记住重要的考点
2016 年 10 月
2016 年 11 月前后
2016 年 11 月-12 月初 育明教育课程: 内容: 加强记忆 练习答题方法
复习 进度
时间
内容
复习任务: 2016 年 1 月-2016 年 6 月
1.专业课:
准备 阶段
育明教育课程: 授课内容:
学科框架 考试重点
专业课大概复习二遍。 复习方法: 第一遍,在明确重点的基础上,把握参考书的目录和框 架。 育明教育咨询师认为,首先掌握每本书的目录和框架,
对于建立学科体系有莫大裨益。尤其是对于跨专业的考

《社会统计学》人大版

《社会统计学》人大版

社会统计学的研究方法:统计 调查、统计分析、统计预测等
社会统计学的应用领域:社会 学、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 等
研究对象和范围
社会统计学的研究 对象:社会现象和 问题
研究范围:包括人 口、教育、就业、 收入、健康、犯罪 等社会领域
研究方法:采用定 量和定性相结合的 方法,包括描述性 统计、推论统计、 实验设计等
数据分析方法:描述性统计分析、推 论性统计分析、探索性数据分析等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描述性统 计量:平 均数、中 位数、众 数、标准 差、方差 等
数据的分 布:正态 分布、偏 态分布、 峰度、偏 度等
数据的集 中趋势: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等
数据的离 散程度: 标准差、 方差等
数据的分 布形状: 直方图、 箱线图等
添加标题
显著性水平:用于 判断假设检验结果 的标准,通常为 0.05或0.01
添加标题
双尾检验:同时检 验两个方向的假设, 适用于对称分布的 数据
添加标题
单尾检验:只检验 一个方向的假设, 适用于非对称分布 的数据
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
方差分析:用于比较两组或多组数据的平均值,判断它们是否 存在显著性差异
社会统计学PPT大纲
汇报人:XX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单击添加目 录项标题
社会统计学 概述
社会统计学 的理论基础
社会统计学 的技术方法
社会统计学 在各领域的
应用
社会统计学 的前沿和发
展趋势
添加章节标题
社会统计学概述
定义和概念
社会统计学:研究社会现象的 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社会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社会 现象的数量特征和变化规律

《社会统计学》PPT课件(110页)

《社会统计学》PPT课件(110页)

《社会统计学》PPT课件(110页)一、引言社会统计学是研究社会现象数量特征及其规律的学科,是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件将带领大家深入了解社会统计学的定义、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以及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

二、社会统计学的定义社会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数量分析和描述的学科。

它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社会数据,揭示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为社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社会统计学的研究方法1.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社会数据,了解社会现象的实际情况。

2. 实验研究法:在控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

3.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社会现象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4. 案例研究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内在规律。

5. 统计模型法:运用统计模型,对社会现象进行定量分析,预测社会现象的未来发展趋势。

四、社会统计学数据来源1. 政府统计部门:提供国家、地区和行业的社会经济数据。

2. 学术研究机构:发布学术研究报告,提供社会现象的定量分析结果。

3. 社会调查机构:开展社会调查,收集社会数据,为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决策依据。

4. 新闻媒体:报道社会现象,提供社会数据的实时更新。

5. 公共图书馆和档案馆:保存历史文献,为研究社会现象提供数据支持。

五、社会统计学在社会领域的应用1. 社会经济领域:分析经济增长、就业、收入分配等社会经济现象,为国家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3. 社会问题领域:分析社会问题,如贫困、犯罪、环境污染等,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4. 社会发展领域:研究社会发展规律,为推动社会进步提供理论支持。

5. 社会管理领域:分析社会管理现状,为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提供数据支持。

社会统计学作为一门研究社会现象数量特征及其规律的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掌握社会统计学的定义、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及其在社会领域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现象,为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决策依据,推动社会进步。

社会统计学2016年

社会统计学2016年

2016年秋社会统计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形成性考核作业一(第1章至第3章)表1是某大学二年级135个同学的《社会统计学》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请将数据输入SPSS软件,并(1)对考试成绩进行排序和分组(40分),(2)制作频数分布表(30分)并绘制频数分析统计图(30分)。

请注意分组时按照下列标准:表1某专业二年级同学社会统计学期末考试成绩(百分制)答:考试成绩按低至高排序如下表:频数分布表新成绩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 A 13 9.6 9.6 9.6 A- 28 20.7 20.7 30.4B+ 16 11.9 11.9 42.2B 22 16.3 16.3 58.5B- 8 5.9 5.9 64.4C+ 4 3.0 3.0 67.4C 12 8.9 8.9 76.3C- 7 5.2 5.2 81.5D+ 5 3.7 3.7 85.2D 3 2.2 2.2 87.4F 17 12.6 12.6 100.0合计135 100.0 100.0绘制频数分析统计图形成性考核作业二(第4章至第6章)表1为某大学对100个学生进行了一周的上网时间调查,请用SPSS 软件:(1)计算学生上网时间的中心趋势测量各指标(20分)和离散趋势测量各指标(30分)。

(2)计算学生上网时间的标准分(Z值)及其均值和标准差。

(20分)(3)假设学生上网时间服从正态分布,请计算一周上网时间超过20小时的学生所占比例。

(30分)表1某专业一年级同学一周上网时间(小时)(1)计算学生上网时间的中心趋势测量各指标和离散趋势测量各指标统计量上网时间N 有效100缺失0均值15.20中值14.00众数10标准差 6.286方差39.515全距29百分位数25 10.0050 14.0075 20.00(2)计算学生上网时间的标准分(Z值)及其均值和标准差(3)假设学生上网时间服从正态分布,请计算一周上网时间超过20小时的学生所占比例。

社会统计学课后题答案(卢淑华)

社会统计学课后题答案(卢淑华)

《社会统计学》课程练习题(1)答案一、略二、(1)对立事件(2)互不相容事件(3)互不相容事件(1)对立事件三、)(28.516200182525400)(5252004025504000元元=´++==´-+=M M d )(91.29040091.690)(91.690200226575600)(00.4002001510252001331元元元=-=-==´-+==´-+=Q Q Q Q Q )(66.225509245092410050924001001005260032760000)(2222元====-=-=åås s N N b n b n i i i i i i 四、(1)极差R=1529-65=1464R=1529-65=1464(百元)(百元)(2)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65 92 106 118 122 135 148 174 185 65 92 106 118 122 135 148 174 185 1529)74.25(102.5-176.75Q )(75.17625.0)174185(174Q )(5.10275.0)92106(92Q 25.84)110(375.241103131百元四分互差百元百元的位置的位置===´-+==´-+==+´==+=Q Q (3))(92.42164.178017101026742495204)(222百元==-=-=ååNNx x i i s五、五、32.010032)(15.08012)/(4.08032)/(4.010040)(12.010012)(6.02012)/(15.08012)/(2.010020)(8.010080)(==================AC P B A P A C P C P AB P B A P A B P B P A P六、六、633.010*******)()()()(375.0415101)()()/(214.0715101)()()/(101)(157)(154)(=-+=-+=+=´===´=====AB P B P A P B A P A P AB P A B P B P AB P B A P AB P B P A P七、七、(1)10口井皆产油的概率为:0000059.07.03.0)10(0101010===C P x(2) 10口井皆不产油的概率为:02825.07.03.0)0(1010===C P x(3)该公司赢利的机会为:85069.07.03.07.03.01)2(911101010=--=³C C P x八、八、1465.071828.28!24)2(4442=´====--e x P l 九、九、6022.0!137.1!037.1)1()0()10(37.137.1137.10=+==+==££=--e ex P x P x P l 十、十、。

社会统计学(卢淑华),第一章资料

社会统计学(卢淑华),第一章资料
社会统计学(卢淑华),第一章
一、社会统计学的发展
统计学的两大流派:数理统计学派和社 会统计学派
数理统计学派的原创始人是比利时的A ·凯特靳, 其最大的贡献就是将法国的古典概率引入统计 学,用纯数学的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 社会统计学派的首倡者是德国的K·克尼斯,他 认为统计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现象,研究方法为 大量观察法。
例:中学升学率调查
课题确定:升学率差异较大;学生择校
初探:收集文献,前人研究;咨询相关人员; 典型个案观察(好坏各2-3所中学)
假设:构思影响因素:1、师资专业水平,2、 学生入学水平,3、父母教育水平;
师资水平高
升学率高
入学成绩好
升学率高
父母教育水平高
升学率高
续例
操作化定义:如,师资:学历、职称、 获奖等;学生水平:考分、地域、性别 等;父母水平:学历、职业、教育子女的 时间等(注意:每一个定义就是一个变量, 要注意变量的各种可能取值)
1、混淆统计联系与因果关系 根据观测数据得到的统计联系(如相关 关系)只是因果关系存在的必要条件, 而不是充分条件。
2、事后解释错误 将探测性研究或描述性研究得到的理论 假设反过来作为假设检验来看待。
统计分析中常见的错误
3、生态学错误 混淆宏观模式与微观模式。 如:教育、经济水平越高的地区生育水平 越低,不能引申为个人教育水平与生育 水平的关系。 4、还原论错误 根据较低层次研究单位的分析结果推断较 高层次单位的运行规律。
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二、社会学不社会统计学
1、社会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课题---了解课题---假设---术语---问卷---调查---校核---统计

2016年上半年上海统计师考试《专业知识》:社会统计学研究对象试题

2016年上半年上海统计师考试《专业知识》:社会统计学研究对象试题

2016年上半年上海统计师考试《专业知识》:社会统计学研究对象试题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我国现行的统计基本法是______。

A.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C.统计行政法规D.统计规章E.规范性文件2.某市统计局副局长张某,欲调到税务局工作,此项调动应征得______同意。

A.国家统计局B.市统计局C.省统计局D.市人民政府统计机构3.某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国有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40%的股本,集体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30%的股本,私人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30%的股本。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该企业若实施改制,改制后国有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50%的股本,私人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50%的股本,未明确由谁绝对控股,则此时该企业属于______A.国有控股B.私人控股C.集体控股D.其他4.下面四个账户中属于“负债类”的账户是__。

A.本年利润B.银行存款C.应付职工薪酬D.应收账款5. 甲企业2009年12月向乙企业提供某专利的使用权。

合同规定使用期10年,一次性收取使用费360000元,不提供后续服务,款项已经收到。

则甲企业当年应确认的使用费收入为__元。

A.0B.6000C.72000D.3600006. 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__计量。

A.实际成本B.计划成本C.市价D.未来可变现的净值7. 表3-2是已公布的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简表,请根据此表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

(2006年1美元对人民币的中间价为7.9718)已知我国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10871.0亿元,则根据上表计算的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总收入)为()。

A.209933.9B.214135.8C.211808.1D.207606.28. 统计调查制度一经审批或者备案,即成为统计调查组织实施的法定依据,______。

辽宁省2016年下半年统计师考试:社会统计学研究对象试题

辽宁省2016年下半年统计师考试:社会统计学研究对象试题

辽宁省2016年下半年统计师考试:社会统计学研究对象试题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中期财务报表以中期为基础编制,其具体形式不包括__。

A.月报B.季报C.半年报D.年报2.表3-3是某年全国资金流量表部分资料:(单位:亿元)表3-3 设全国初次分配总收入为X 亿元,则全国可支配总收入应为()亿元。

A.X+17170B.X+17170-15711C.X+14425+17170D.X+14425-15087+17170-1571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职工薪酬核算内容的是__。

A.住房公积金B.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C.职工因工出差的差旅费D.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4.某企业上年末的资产总额为8000万元,负债总额为3500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4500万元(其中未分配利润为500万元);本年度发生主营业务收入3000万元,销售折让2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1200万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200万元,其他业务支出120万元,营业费用400万元,管理费用260万元,财务费用150万元,营业外收入30万元,营业外支出80万元;本年末的资产总额为9800万元,负债总额为4000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5800万元。

本年末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1)按规定税率33%计算出应交纳的所得税为297万元。

(2)按净利润的10%和5%分别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

(3)按规定计算出应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现金股利301.5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企业本年度的资本积累率为__。

A.(5800-4500)/4500×100%=28.89%B.(5800-4500)/5800×100%=22.41%C.(5800-4500)/(4500+5800)×100%=12.62%D.(5800-4500)/[(4500+5800)÷2]×100%=25.24%5. 在非经济普查年份,国家统计局对本单位统计的统计方法未作统一规定,一般采用______。

2016年10月自考社会统计学(00278)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10月自考社会统计学(00278)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社会统计学试卷(课程代码00278)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社会调查项目中,最适合采用全体调查的是A.了解中国农民的收入情况B.了解我国中小学生的身高C.了解美国华人的生活情况D.了解某中学学生的家庭情况2.在离散趋势测量中,只能用于分析定距变项的是A.离异比率B.质异指数C.四分位差D.标准差3.如果我们的研究目的是测量两个定距变项的相关强弱,最好是应用A.积矩相关系数B.回归系数C.相关比率D.区分系数4.检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随机样本的次数分布是否有差别,一般采用A.z检定B.t检定C.x2检定D.F检定5.复相关统计法要求所有的变项都是A.定类变项B.定距变项C.定序变项D.定比变项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6.对于较复杂的变项,可能要用上多个指标。

为便于分析,用上多个指标时,有时需要将各项指标合并起来。

合并的方法主要有A.类型法B.指数构成法C.尺度法D.随机法E.系列法7.级序相关测量有很多种,常用的有A.tau—y系数B.Gamma系数C.d y系数D.tau—a系数E.rh0系数8.下列抽样法中,属于随机抽样的有A.立意抽样B.偶遇抽样C.多段抽样D.集体抽样E.定额抽样9.在多因分析中,如果自变量(X1、X2、X3等)中有定类变项,也有定距变项,可以采用A.多因方差分析法B.协方差分析法C.多因分类分析法D.判别分析法E.复相关统计法10.在进行路径(因径)分析时,首先要将各个变项分类,以理解它们的性质。

社会统计学(卢淑华),第二章

社会统计学(卢淑华),第二章

计量资料频数表的编制
计量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频数表的编制
一般情况下,样本含量小于30的统计资料 无须编制频数表,但对于大样本含量的资料,
编制频数表有利于进一步的统计分析、且频
数表本身也具有统计描述的作用.
编制频数表的步骤
编制频数表的步骤
第一组段包括极小值,最后 一组段包括极大值,除最后 一组段可同时标出上下限,
续例
计量资料频数分布表
118 例 13 岁女孩身高(cm)资料频数表。 身高组段 (1) 129~ 132~ 135~ 138~ 141~ 144~ 147~ 150~ 153~ 156~ 159~162 合计 频数 (2) 2 2 8 20 26 25 20 9 3 2 1 118 组中值 (3) 130.5 133.5 136.5 139.5 142.5 145.5 148.5 151.5 154.5 157.5 160.5 —
*
144.9 145.5 139.3 146.2 145.2 155.2 148.7 148.7 137.5 146.7 152.3 149.5
152.2 149.5 144.8 146.8 146.8 138.9 139.5 153.2 143.5 139.2 141.8 147.5
145.0 141.1 147.5 142.3 148.9 140.9 140.6 146.5 150.0 142.6 150.8 140.3
%
20.0 27.6 52.4 100.0
干部 工人 农民 总数
二、统计表





统计表的制作 要注意的问题: 1、标题、内容简明 2、统计栏数多时,要加编号 3、数字填写要求:位数对准,同栏数字、小数位 要一致,相同数字不可以写“同上”,无数字栏 用 “—”,缺资料“…” 4、表中数字用同一单位时,标在右上角 5、表的左右两端不封闭 判断 练习:分别制作定类、定序、定距变量统计表 注意:统计表的分组科学性问题

卢淑华-《社会统计学》讲义

卢淑华-《社会统计学》讲义

社会统计学讲义第一章导论一、社会统计学1、社会统计学是运用统计的一般原理,对社会各种静态结构与动态趋势进行定量描述或推断的一种专门方法和技术。

研究对象:概括而言是指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

2、选择统计分析方法的原则是根据研究目的和资料本身的特点选择。

3、统计分析的作用:(1)可对资料进行简化和描述;(2)可对变量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和深入地分析(统计分析通过事后解释使得探讨变量间复杂的因果联系成为可能);(3)可通过样本资料推断总体(通过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将样本推论到总体并指出这种推论的误差及做出这种推论的把握有多大)。

4、社会统计的基本程序(1)制定计划;(2)统计调查;(3)统计整理;(4)统计分析;(5)统计报告。

5、几个基本概念(1)总体与单位总体又称母体,是作为统计研究对象的、由许多具有共性的单位构成的整体。

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个体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或个体。

3个基本特征:大量性、同质性和变异性。

(2)标志与变量总体的每个单位都具有许多属性和特性,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数量特征的名称在统计上称为标志,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

可变的品质标志无法用数值表示,我们称之为变项;可变的数量标志能够用数值表示,我们称之为变量。

(3)指标与指标体系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或样本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概念或范畴。

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由两部分构成: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

在社会统计中,如要全面把握对象总体情况,就不能单凭一个指标,而要靠一组相互联系的并与之相适应的指标来完整地反映对象总体。

指标体系就是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统计指标的集合体。

二、社会调查研究的程序社会学研究之阶段与步骤(1)确定课题:来源与社会学理论、当前社会现实和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为国家现代化服务;(2)了解情况:查阅文献和向有经验、有知识的人了解,运用个案调查、典型调查进行探索性研究;(3)提出一定的想法和建立假设:差异式、函数式;(4)建立概念和测量方法:采用适当的术语和概念;操作化定义;概念的表现形式往往具有多值性;(5)设计问卷:内容包括事实、态度与看法、行为趋向、理由;方式有固定答题式和自由答题式;(6)试填问卷:发现不周或遗漏之处在试填阶段予以纠正;(7)调查实施(抽样调查):从局部推论到全体(8)校核与登录(9)统计分析与命题的检验:检验最初研究阶段的命题或假设是否得到证实或部分证实,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内容提出建议和确定进一步的研究方案。

自学考试_浙江省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统计学试题(00278)

自学考试_浙江省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统计学试题(00278)

=11,25,.3某,…一…时时间,数有列Y,=当3取5+时2间8t变,若 取t=0,2,4,… … ,则 趋
势方程为
A.y=35+56t
B.y=70+28t
C.y=63+9t
16.我 国 2014 年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为 2011 年 的 123% ,此 指 标 为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17.加 权 算 术 平 均 数 的 大 小
A.主 要 受 各 组 标 志 值 的 大 小 影 响 ,而 与 各 组 次 数 多 少 无 关
B.主 要 受 各 组 次 数 的 多 少 影 响 ,而 与 各 组 标 志 值 大 小 无 关
C.既 受 各 组 标 志 值 大 小 的 影 响 ,也 受 各 组 次 数 多 少 的 影 响
D.高 度 负 相 关
6.在 平 均 指 标 中 ,不 受 变 量 数 列 中 极 端 值 影 响 的 是
A.算 术 平 均 数
B.调 和 平 均 数
C.几 何 平 均 数
D.众 数 和 中 位 数
00278# 社会统计学试题 第1页 (共6页 )
7.同 样 多 的 人 民 币 购 买 力 下 降 了 25% ,则 物 价 指 数 是
A.频 数 与 组 距 之 比
B.组 距 与 频 数 之 比
C.组 数 与 频 数 之 比
D.频 数 与 组 数 之 比
10.平 均 指 标 反 映 数 据 的
A.一 般 水 平
B.差 异 程 度
C.离 散 程 度
D.可 比 程 度
11.从 我 国 指 数 编 制 的 实 践 来 看 ,长 期 以 来 ,习 惯 采 用

社会统计学(卢淑华),第十章ppt课件

社会统计学(卢淑华),第十章ppt课件
以下是老中青三代对某影片的抽样能否认为三代人对该影片评价有显著差异很高一般454739262122一变量间的相关1列联表中的频次分布情况不仅是检验是否存在关系的依据同时也是度量变量间关系强弱的依据
第十讲 列联表
第一节 概念 1、研究内容 1)研究两定类变量的关系 2)为研究y的分类是否与x之分类有关,将
可编辑课件
30
E1即为猜错人数之和。 推广:
E1 n*1 (1 n*1 ) n*2 (1 n*2 ) n*r (
n
n
n 1
n
r
2
n j1 * j
可编辑课件
31
知道x与y有关后:用y的条件分布来猜y值 当x=男生时 随机10人,猜对聊天的人数:10×10/50 猜错的人数:10-10×10/50 随机40人,猜对游戏的人数:40×40/50 猜错的人数:40-40×40/50 猜错二者相加:=(10-10×10/50)+(40-40×40/50)
在1,1之间。
可编辑课件
20
1、 系数
ad bc
a bc d a cb d
0 ——当两变量相互独立
1 —— b、c为零, 值最大1
a、d为零, 值最小-1
1 ——一般情况
前例中计算
可编辑课件
21
2、Q系数
Q ad - bc ad bc
当a、b、c、d中有一个是零时,则 Q 1
x2 i 1
ni Ei2 Ei
~
2
r 1
3、
4、比较
可编辑课件
16
例:以下是老、中、青三代对某影片的抽 样,能否认为三代人对该影片评价有显 著差异



很高

社会统计学SocialStatistics

社会统计学SocialStatistics
年月。 10. [美] 著,刘明志译,《时间序列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 11. 中国统计年鉴
第一章 绪论
1 社会学研究的过程及统计学的应用 2 统计分析方法在社会学研究中的作用 3 抽样方法与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 4 变量的层次及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 Exe 本章习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社会学研究的过程及统计学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著,崔恒建译,《实用非参数统计》(第三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年月。
2. 卢淑华,《社会统计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年月。 3. 戴维.希尔德布兰德、加德曼.爱沃森、约翰.奥尔德里奇等著,《社
会统计方法与技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年月。 4. 浙江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教研组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人民教
一、变量及其分布 (二)变量的分布 变量分布指个体在变量取值上的分布。对一组观察值,一般用频
次分布、频率分布和累积频率分布三种方法描述变量分布。 、频次分布:变量取值与取值上拥有的个体数的集合称为频次分
布。若变量有个取值,则该变量的频次分布可表示为:
例如:调查户家庭,种家庭类型 户数的频次分布为: (核心家庭,户) (直系家庭,户) (大家庭,户) (断代家庭,户) (单亲家庭,户) (单身家庭,户)
第二章 单变量的描述统计分析 第一节 单变量的分布及其描述方法
一、变量及其分布
(二)变量的分布
、频率分布:变量取值与取值上拥有的个体数的频率的集合称为 频率分布。将频率分布的频率乘以,即是百分比。频率分布可 以表示为:
例如:调查户家庭,种家庭类型 户数的频率分布为: (核心家庭,) (直系家庭,) (大家庭,) (断代家庭,) (单亲家庭,) (单身家庭,) (其它家庭,)

社会统计学(卢淑华版)ppt课件

社会统计学(卢淑华版)ppt课件

的约
④剩余平方和RSS的自由度
剩余平方和BSS是围绕着各格AiBj的均值计算的,所以 剩余平方和BSS的自由度为abr-ab
28
⑤交互作用IA×B的自由度 自由度之间存在与平方和之间同样的关系式:
abr-1
a-1
b-1
?
abr-ab
交互作用IA×B的自由度=(abr-1)-(a-1)-(b-1)-(abr-ab)=(a-1)(b-1)
显著影响 • 注意:拒绝原假设,只表明至少有两个总体的均值
不相等,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均值都不相等 • 2、构造检验的统计量 • ⑴水平的均值
8
第二节:单因素方差分析/一元方差分析 • 假定从第i个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i的简单随机样本,第i
个总体的样本均值为该样本的全部观察值总和除以观察值 的个数。计算公式:
20
⑧计算均方 ⑵构造检验统计量
其中a-1是自由度 其中a-1是自由度 其中(a-1)、(b-1) 是自由度
21
⑷确定临界 值,并与检 验统计量进 行比较,得 出结论:
用Excel进行方差分析 (Excel分析步骤)
第1步:选择“数据 ”下拉菜单 第2步:选择【数据分析】选项 第3步:在分析工具中选择【单因素方差分析】 ,
离差平方和,反映全部观察值的离散状况,其计 算公式为:
⑷计算组间平方和BSS
组间平方和是各组平均值 与总平均值 的离差平方和, 反映各总体的样本均值之间的差异程度,计算公式为:
10
第二节:单因素方差分析/一元方差分析
• ⑸计算组内平方和RSS • 组内平方和是每个水平或组的各样本数据与其组
平均值的离差平方和,该平方和反映的是随机误 差的大小,计算公式为:

社会统计学课后题答案(卢淑华)【精选文档】

社会统计学课后题答案(卢淑华)【精选文档】

《社会统计学》课程练习题(1)答案一、略 二、(1)对立事件 (2)互不相容事件 (3)互不相容事件 (1)对立事件 三、)(28.516200182525400)(5252004025504000元元=⨯++==⨯-+=M M d)(91.29040091.690)(91.690200226575600)(00.4002001510252001331元元元=-=-==⨯-+==⨯-+=Q Q Q Q Q)(66.225509245092410050924001001005260032760000)(2222元====-=-=∑∑σσNNb n bn i i ii四、(1)极差R=1529-65=1464(百元)(2)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65 92 106 118 122 135 148 174 185 1529)74.25(102.5-176.75Q )(75.17625.0)174185(174Q )(5.10275.0)92106(92Q 25.84)110(375.241103131百元四分互差百元百元的位置的位置===⨯-+==⨯-+==+⨯==+=Q Q(3))(92.42164.178017101026742495204)(222百元==-=-=∑∑NNx xi iσ32.010032)(15.08012)/(4.08032)/(4.010040)(12.010012)(6.02012)/(15.08012)/(2.010020)(8.010080)(==================AC P B A P A C P C P AB P B A P A B P B P A P六、633.0101157154)()()()(375.0415101)()()/(214.0715101)()()/(101)(157)(154)(=-+=-+=+=⨯===⨯=====AB P B P A P B A P A P AB P A B P B P AB P B A P AB P B P A P七、(1)10口井皆产油的概率为:0000059.07.03.0)10(0101010===C P ξ (2) 10口井皆不产油的概率为:02825.07.03.0)0(100010===C P ξ (3)该公司赢利的机会为:85069.07.03.07.03.01)2(91110100010=--=≥C C P ξ1465.071828.28!24)2(4442=⨯====--e x P λ 九、6022.0!137.1!037.1)1()0()10(37.137.1137.10=+==+==≤≤=--e e x P x P x P λ 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秋社会统计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形成性考核作业一(第1章至第3章)表1是某大学二年级135个同学的《社会统计学》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请将数据输入SPSS软件,并(1)对考试成绩进行排序和分组(40分),(2)制作频数分布表(30分)并绘制频数分析统计图(30分)。

请注意分组时按照下列标准:表1某专业二年级同学社会统计学期末考试成绩(百分制)答:考试成绩按低至高排序如下表:频数分布表绘制频数分析统计图鬲血a形成性考核作业二(第4章至第6章)表1为某大学对100个学生进行了一周的上网时间调查,请用SPSS 软件:(1)计算学生上网时间的中心趋势测量各指标(20分)和离散趋势测量各指标(30分)。

(2)计算学生上网时间的标准分(Z值)及其均值和标准差。

(20 分)(3)假设学生上网时间服从正态分布,请计算一周上网时间超过20小时的学生所占比例。

(30分)表1某专业一年级同学一周上网时间(小时)(1)计算学生上网时间的中心趋势测量各指标和离散趋势测量各指标统计量上网时间(2)计算学生上网时间的标准分(Z值)及其均值和标准差(3)假设学生上网时间服从正态分布,请计算一周上网时间超过20小时的学生所占比例。

形成性考核作业三(第1 章至第12章)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 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 2 分,共20分)1.学校后勤集团想了解学校22000 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从中抽取2200 名学生进行调查,以推断所有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水平。

这项研究的总体是(A )A.22000 名学生B.2200名学生C.22000名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D.2200名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2.从变量分类看,下列变量属于定序变量的是(C)A .专业B .性别C •产品等级D .收入3. 在频数分布表中,比率是指(D)A .各组频数与上一组频数之比B .各组频数与下一组频数之比C .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D .不同小组的频数之比4. 某地区2001-2010 年人口总量(单位:万人)分别为98,102,103,106,108,109,110,111,114,115,下列哪种图形最适合描述这些数据(D)A .茎叶图B .环形图C •饼图D .线图5. 根据一个样本均值求出的90%的置信区间表明(C)A .总体均值一定落入该区间内B .总体均值有90%的概率不会落入该区间内C .总体均值有90%的概率会落入该区间内D .总体均值有10%的概率会落入该区间内6.判断下列哪一个不可能是相关系数(C)A.-0.89B.0.34C.1.32D.07.期中考试中,某班级学生统计学平均成绩为分。

如果学生的成绩是正太分布,可以判断成绩在生大约占总体的( A )A.95%B.68%C.89%D.90%8正态分布中,①值越小,则(A)A .离散趋势越小B •离散趋势越大C .曲线越低平D .变量值越分散80 分,标准差为4 72分-88分之间的学9.下面哪一项不是方差分析中的假定(D)A .每个总体都服从正态分布B .观察值是相互独立的C •各总体的方差相等D .各总体的方差等于010.对消费的回归分析中,学历、年龄、户口、性别、收入都是因变量,其中收入的回归系数为0.8,这表明( A )A .收入每增加1元,消费增加0.8元B .消费每增加1元,收入增加0.8元C .收入与消费的相关系数为0.8D .收入对消费影响的显著性为0.8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 .抽样单位与抽样框:抽样单位就是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

抽样框是指一次直接抽样时样本中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

2.均值:均值是集中趋势最主要的测量值,它是将全部数据进行加总然后除以数据总个数,也称为算数平均数。

均值包含一组数据中所有数值,它是先将所有数值进行加总,然后进行平均,在均值中所有数值都有所体现。

因而,我们说均值是集中趋势最主要的测量值。

3. 散点图:散点图是在坐标系中,用X轴表示自变量X,用Y轴表示因变量y,而变量组(x, y)则用坐标系中的点表示,不同的变量组在坐标系中形成不同的散点, 用坐标系及其坐标系中的散点形成的二维图就是散点图。

散点图是描述变量关系的一种直观方法,从散点图中直观的看出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是正线性相关还是负线性相关, 也可以大致看出变量之间关系强度如何, 但是对于具体关系强度则需要相关系数来判断。

4. 抽样分布:抽样分布是指样本统计量的概率分布, 它是在重复选取容量为n 的样本时,由每个样本计算出来的统计量数值的相对频数分布。

例如样本均值的分布、样本比例分布等。

5. 虚无假设与替换假设:将需要通过样本信息来推断其正确与否的命题称为虚无假设,也成为原假设或者零假设,通常用H0表示。

如果虚无假设不成立, 我们就拒绝虚无假设,需要在另个一假设中进行选择,这就是替换假设,替换假设通常用H1表示。

上面例子中,虚无假设为:H。

:卩=800替换假设为:H i :严1800a。

三、简答题(每题10 分,共30 分)1.等距分组和不等距分组有什么区别?请举例说明。

答:在对数据进行分组时,如果分组组距相等,就是等距分组,如: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组距设3,分成3-6 ,6-9 ,9-12 ,12-15 共4 个小组。

如果分组组距不相等,就是不等距分组。

如:人口分析,分婴幼儿组(0-6 ),少儿组(7-17 ),中青年组(18-59),老人组(60-130),组距不相等。

2.简述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和数值型变量集中趋势测量的方法。

答:定序变量是层次最低的变量,用众数作为其中心趋势的测量,定序变量主要使用中位数、四分位数作为集中趋势的测量,同时也可以使用众数作位测量值,但是中位数和四分位数利用序次关系,因而更多使用这两者,数值里数据(定距河定比数据)的集中趋势测量指标是平均数,同样数值型数据使用众数和中位数、四分位数作位中心趋势的测量,但是更主要是使用均值,因为均值利用所有数据信息。

3.如何对配对样本进行t 检验。

答:可运用以下2种方法对配对样本进行t 检验配对样本T 检验方法:配对样本检验主要是判断不同的处理或试验结果是否有差异。

配对样本T检验(Paired— Sample T tes)用于检验两个相关的样本(配对样本)是否来自具有相同均值的总体,因此针对配对样本我们可以首先计算出两个样本每个对应变量间的差值,然后再检验其差值的均值是否为零,若均值接近于零(即在给定的置信区间内),说明两个样本均值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上没有差异;若均值在给定置信区间以外,说明两个样本均值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上有差异。

二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某大学针对某项政策的态度调查,随机抽取300名被调查者,了解对政策的观点,调查结果见表1所示。

(15分)表1对某项政策态度的调查结果要求:(1)利用原始数据绘制包含百分比的二维表,并对绘制的列联表加以简要说明;答:赞同学生68.0教师57.0学校领导16.0合计141.0行百分比(% 48.2 40.4 11.3列百分比(% 53.5 42.5 41.0总百分比(% 22.7 19.0 5.3 47.0 反对34.0 41.0 10.0 85.0 行百分比(% 40.0 48.2 11.8列百分比(% 26.8 30.6 25.6总百分比(% 11.3 13.7 3.3 28.3 中立25.0 36.0 13.0 74.0行百分比(% 33.8 48.6 17.6列百分比(% 19.7 26.9 33.3总百分比(% 8.3 12.0 4.3 24.7合计127.0 134.0 39.0 300.0总百分比(% 42.3 44.7 13.0简要说明:学生赞同人数所占行比例、列比例、总比例越多,教师反对人数所占行比例、列比例、总比例与多,学校领导中立的列比例最大,教师中立的行百分比和总百分比越大。

(2)并计算Y系数,并进行说明、答:NS=68*(36+13+41+10)+57*(13+10)+25*(41 + 10)+36*10=6800+1311+1275+360=9746ND=16*(5+36+34+41)+57*(25+34)+13*(34+41)+36*34=2176+3363+975+1224=7738G=(NS-ND)/(NS+ND)=(9746-7738)/(9746+7738)=2008/17484=11.5% 说明:可见学生、教师和学校领导对某项政策的态度成正相关关系。

2.某汽车生产商欲了解广告费用(万元)对销售量(辆)的影响。

收集了过去12年的有关数据,通过分析得到:方程的截距为363,回归系数为1.42,回归平方和SSR=1600,残差平方和SSE=450。

要求:(1)写出销售量y与广告费用x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

答:Y=363+1.42X(2)假如明年计划投入广告费用为25 万元,根据回归方程估计明年汽车销售量。

答:当X=25 时Y=363+1.42*25=398.5 (辆)( 3) 计算判定系数,并解释它的意义。

答:判定系数:RT二SSR/SST二SSR/SSR+SSE=1600心600+450)=0.7805表明在汽车销售的总变量差中,有78.05%可以用货柜方程,说明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

形成性考核作业四(第1 章至第12章)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 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 2 分,共20分)1.先将总体按某标志分为不同的类别或层次,然后在各个类别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式抽取子样本,最后将所有子样本合起来作为总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D)A .简单随机抽样B .系统抽样C .整群抽样D .分层抽样2.在频数分布表中,某一小组中数据个数占总数据个数的比例称为(A)A .频率B .频数C •频次D •频谱3.某专业共8 名同学,他们的统计课成绩分别为86、77、97、94、82、90、83、92,那么该班考试成绩的中位数是(D)A.86B.77C.90D.884.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正太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 2 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C)A. 50%的数据B .68%的数据C. 95%的数据D. 99%的数据5.残差平方和(SSE)反映了y的总变差中(B)A .由于x 与y 之间的线性关系引起的y 的变化部分B .除了x对y的现有影响之外的其他因素对y变差的影响C .由于x与y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引起的y的变化部分D .由于x 与y 之间的函数关系引起的y 的变化部分6.某项研究中欲分析受教育年限每增长一年,收入如何变化,下列哪种方法最合适( A )A .回归分析B .方差分析C .卡方检验D .列联表分析7. 用样本统计量的值构造一个置信区间,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这种方法称为(B)A .点估计B .区间估计C .有效估计D .无偏估计8. 在假设检验中,虚无假设和备择假设(C)A .都有可能成立B .都不可能成立C •有且只有一个成立D •备择假设一定成立,虚无假设不一定成立9. 方差分析的目的是(D)A .比较不同总体的方差是否相等B •判断总体是否存在方差C •分析各样本数据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D •研究各分类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10. 用于说明回归方程中拟合优度的统计量主要是(D)A .相关系数B •离散系数C .回归系数D •判定系数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 •概率抽样:概率抽样就是按照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总体中每个个体都有一定的、非零的概率入选样本,并且入选样本的概率都是已知的或可以计算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