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的精准治疗选择

合集下载

结直肠癌诊疗指南

结直肠癌诊疗指南
结直肠癌患者常常面临心理压力和焦虑,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有助于缓解患者的 心理负担。
社会支持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如家庭、朋友和医疗团队的关心和支持,有助于提高 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04
结直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康复和生存质量
康复计划
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营养、运动、心理等方面的指导,以促进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康复 。
风险因素
高龄、男性、长期慢性炎症、息肉等都是结直肠癌发病的高 危因素。
诊断和分期
诊断
通过结肠镜、病理活检等手段确诊结 情况 ,将结直肠癌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 。
02
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首 选方法,通过切除肿瘤和周围 组织,达到根治的目的。
公共卫生策略
随着结直肠癌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将带来相应的社会和 经济影响,如医疗资源的配置、医疗费用的负担等。
制定针对结直肠癌的公共卫生策略,加强健康教育、筛查 和预防工作,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个体化治疗和精准医学的进展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基因、分子和免疫特征,制 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和减少副作用。
VS
精准医学
通过精准医学平台,整合患者的临床、影 像、病理和基因等多维度数据,实现精准 诊断和治疗的全程管理,提高诊疗效果。
社会和经济影响及公共卫生策略
要点一
社会和经济影响
要点二
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调整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增加蔬菜、水 果、全谷类食物的摄入,减少红肉、 加工肉类的摄入,有助于预防结直肠 癌。
规律运动
控制体重

直肠癌手术治疗的四个原则

直肠癌手术治疗的四个原则

直肠癌手术治疗的四个原则直肠癌是恶性肿瘤的一种,其发病率每年逐渐在增多。

直肠癌早期并无明显的症状。

偶尔会伴有少量的便血,但是情况较轻,并不能引起重视。

因此会导致肿瘤的变大,糜烂,坏死、形成溃疡,随着分泌物不断的增多,便血量也随之增加,便血时伴有血块。

因为其患病位置特殊,所以,在治疗上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每种癌症在手术治疗时,疾病不同,原则也不一样,要找寻适合病人的治疗方法,因此,直肠癌手术治疗时要注意以下四个原则。

第一,足够充分的原发灶切除。

手术时必须彻底切除原发灶,因为直肠癌隐藏的位置狭小,紧贴阴道、子宫、前列腺,如果肿瘤过大,会对这些器官带来影响。

想要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最好进行完全切除。

如果只将原发灶部分切除,那么没有太大意义。

因为紧连于肛门处,在手术时根据其特殊位置以及身体结构研究周全后方可制定手术方案,防止术后肿瘤复发。

有学者通过病理学研究表示,常规的2-3厘米的下切缘,对直肠癌保肛手术来说是不安全的。

如果切除3厘米后发现保肛手术不行,应该进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虽然双吻合技术应用较多,但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否则会导致手术失败。

第二,合理清扫区域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会导致癌症扩散,危及患者生命。

经我国科研学者研究表明,认为侧方淋巴结清扫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对腹膜返折以下的癌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我国研究发现,侧方淋巴转移多数都发生在腹膜折返之下的直肠癌。

对于侧方淋巴结清扫的操作比较简单,不会引起合并症,所以,在我国治疗直肠癌时,都建议对腹膜折返之下处进行清扫。

此项研究也被其他研究学者的广泛认同。

近些年,我们国家经过手术的直肠癌一般情况都在进展期,所以对于合理清扫区域淋巴结具有一定的意义。

第三,直肠系膜全切除。

在实施保肛手术治疗中,对扩大的淋巴结进行了清扫,但是,对于局部的复发感染风险还很高,所以直肠系膜全切除彻底清除周围的结缔组织,目的是减少局部的复发,使得保肛手术治疗成功。

为了观察研究直肠癌术后的复发情况,Heald首先提出了TME这一手术原则,而十几年前有学者将其引入到我国,从此在国内引起了直肠癌外科医生的重视及广泛讨论[1]。

不可切除结直肠癌治疗

不可切除结直肠癌治疗

不可切除结直肠癌的治疗面临诸多挑 战,如肿瘤耐药性的产生、治疗副作 用的影响、患者身体状况的限制等。
PART 02
诊断与评估
诊断标准及流程
诊断标准
通常基于临床表现、内窥镜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 息进行综合判断。
诊断流程
包括初步筛查、内窥镜检查、影 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步 骤,确保准确诊断。
影像学检查在评估中应用
腹部CT
评估肿瘤大小、位置、 与周围器官关系及淋巴
结转移情况。
胸部X线或CT
检查肺部是否有转移病 灶。
超声内镜
评估肿瘤浸润深度及与 周围组织关系。
MRI
对软组织分辨率高,有 助于评估肿瘤与周围结
构的关系。
实验室检查与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01
02
03
常规检查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便 常规、生化检查等,评估 患者一般状况。
象。
新型联合模式探索
01
免疫联合化疗
通过联合使用免疫药物和化疗药物,能够增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
伤作用,同时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治疗效果

02
靶向联合免疫治疗
针对结直肠癌患者的不同基因突变情况,设计个性化的靶向药物和免疫
药物联合治疗方案,能够更精准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提高治
未来不可切除结直肠癌的治疗 将更加注重多学科协作,包括 肿瘤科、外科、放疗科、影像 科等多个学科的专家共同参与 ,为患者制定更加科学、合理 的治疗方案。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伊立替康
通过抑制DNA拓扑异构酶I来发挥抗肿瘤作用,主 要用于治疗晚期大肠癌。

直肠癌MDT_评估精准治疗

直肠癌MDT_评估精准治疗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3, 13(8), 12291-12297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cm https:///10.12677/acm.2023.1381722直肠癌MDT 评估精准治疗秘如勇1*,周逢强2,孙强玉2,耿 振2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研究生部,山东 济南 2滨州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山东 滨州收稿日期:2023年7月4日;录用日期:2023年8月1日;发布日期:2023年8月8日摘 要直肠癌在我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直肠癌多学科治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在国外已经开展较长时间,已经成为国外直肠肿瘤病人进行治疗的固定模式。

近几年,我国也相继在各级医院逐步开展MDT ,MDT 的重要性逐步得到体现。

内镜下治疗、新辅助治疗、综合治疗、加速康复外科等多种治疗方式与模式的出现改变了人民以往追求手术根除恶性肿瘤的传统观念,外科医生对于恶性肿瘤治疗开始不仅仅局限于手术切除,逐步开始探索发展肿瘤的综合治疗,追求多学科诊治,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直肠癌的治疗已经演变成各学科综合治疗,本文将对直肠恶性肿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进行综述。

关键词直肠癌,多学科治疗,综合治疗MDT Evaluation of Precision Therapy in Rectal CancerRuyong Bi 1*, Fengqiang Zhou 2, Qiangyu Sun 2, Zhen Geng 21Graduate Faculty, 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 & 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Jinan Shandong 2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Binzhou People’s Hospital, Binzhou Shandong Received: Jul. 4th , 2023; accepted: Aug. 1st , 2023; published: Aug. 8th , 2023AbstractRectal cancer is a relatively common malignant tumor in our country. The Multi-disciplinary Team of rectal cancer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a long time in foreign countries, which has become a fixed *第一作者。

免疫治疗:结直肠癌精准治疗的新曙光

免疫治疗:结直肠癌精准治疗的新曙光

免疫治疗:结直肠癌精准治疗的新曙光根据临床研究的相关统计数据,直肠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肿瘤疾病的发病率中位居第三位,并且死亡率也处于第二位,随着我国基本国情的改变,结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也呈现为直线上升的状态。

早期结直肠癌通过手术可以获得90%的治愈率,而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14%(美国SEER数据库资料),随着诊疗水平的进步和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的出现,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实现了更长的生存获益。

一、结直肠癌治疗现状对于结肠腺瘤或部分T1分期的结肠腺癌及直肠高级别瘤变患者,临床上对其进行治疗的主要采取的方法首选内镜下切除(Ⅰ级推荐)或者手术治疗(Ⅱ级推荐),但是对于处于T2及以上分期并且没有发生远处转移的结直肠癌的患者来说,主要对其进行治疗的方式就是通过根治性手术治疗,并且需要对肿瘤所处的位置,T分期以及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进行判断,是否需要做术前新辅助治疗或转化治疗后再行手术治疗。

同时需要根据患者原发肿瘤的位置,术后病理、分期及基因检测结果以及手术完成后机体的恢复状况进行判断,是否要在手术后进行相应的辅助治疗。

临床的实际治疗中,术后辅助化疗一般都是在术后3周左右开始,不应迟于术后2个月,对于身体体质较差的患者,则需要将具体的治疗时间进行延后,辅助化疗总疗程一共为6个月,高危Ⅱ期(除外T4)和Ⅲ期的低危患者(T1-3N1)可考虑3个月的CapeOX方案辅助化疗。

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依照患者的实际体力状况以及药物的毒性对患者使用的药物剂量以及化疗的时间进行相应的调整。

其中,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中推荐的单药氟尿嘧啶方案包括:口服卡培他滨(首选),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持续静滴输注双周方案,推荐的联合化疗方案包括:CapeOx(又称XELOX,奥沙利铂+卡培他滨,三周方案)和mFOLFOX(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双周方案)。

而对于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需根据基因检测状态,考虑使用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联合全身化疗。

结直肠癌治疗现状

结直肠癌治疗现状
手术方式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根据病情 02 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方式。
手术切除后需要做好护理和康复工作,促进患者 03 恢复。
化疗
01 化疗是利用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可 用于结直肠癌的辅助治疗和晚期姑息治疗。
02 化疗药物有多种,包括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等,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靶向治疗是利用针对特定分子靶点的 药物进行治疗的方法,可用于结直肠
癌的辅助治疗和晚期姑息治疗。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药物有多种,根 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免疫治疗是利用免疫系统激活药物进 行治疗的方法,可用于结直肠癌的辅 助治疗和晚期姑息治疗。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 副作用,如高血压、心肌缺血等,需 注意监测和处理。
发病机制与风险因素
发病机制
结直肠癌的发生与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种 因素有关,目前对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风险因素
高龄、男性、遗传因素、慢性炎症、肠道息肉、 不良生活习惯(如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都是 结直肠癌发病的高危因素。
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
症状
结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可能 出现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泻、便 秘、便血、体重减轻等。
02 靶向治疗
针对结直肠癌的特定靶点,开发新型的靶向药物 和治疗策略,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03 免疫治疗
利用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的方法,开展免疫治 疗临床试验,为结直肠癌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 择。
降低治疗副作用
01
优化手术技巧
通过改进手术方法和操作技术, 降低手术并发症和创伤,提高患 者术后生活质量。
02 化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副 作用,需注意监测和处理。

保命还是保肛?早诊早治,让直肠癌患者不再纠结

保命还是保肛?早诊早治,让直肠癌患者不再纠结

保命还是保肛?早诊早治,让直肠癌患者不再纠结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

该疾病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且直肠癌中的低位直肠癌因为解剖位置的存在,还会涉及到是否进行保肛治疗。

而且对于直肠癌尤其是低位直肠患者来讲,保肛还是改道,永远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该疾病一直是肠癌治疗中的难点、热点。

肛门之于人体,不仅是一个器官,更肩负排泄重要功能。

保与不保,虽然只有一字之差,结果却是大相径庭。

保留肛门,不仅保留了原来的排便出口、保留了控制排便的功能,同时也意味着保全了身体外在的完整性。

那么,保还是不保,应该如何选择呢?另外,为什么有的直肠癌患者可以保肛,而有的不能保肛呢?是否可以保肛,在临床上,我们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通过CT,磁共振等一系列检查来判断肿瘤的大小,侵犯深度、有无转移外侵等,即肿瘤本身的临床病期是否适合进行保肛手术。

肿瘤的生物学特点需要进行评估。

近年来,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我们可以有目的的通过了解肿瘤的基因特点,精准的选择治疗方案从而个体化的制定保肛策略。

根据这些因素,准确分期、目标导向、全程管理,制定一个精准科学的保肛策略,才能够真的让患者获益。

(2)普外科腹腔镜等微创手术成为肠癌外科治疗的重要方式,微创手术能够在放大视野下操作,精细程度高,可以很好地保护神经功能,出血少,损伤小,恢复快。

同时,在腹腔镜下进行直肠癌根治术,可以更微创的把保肛手术的技术优势发挥出来。

在腹腔镜放大视野下,能够在盆腔狭小的空间里进行精细操作,提高了保肛手术的把握和质量。

总之,得了直肠癌并不可怕。

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及时的观察自己的健康状态,并且通过早期筛查、有效的诊断和治疗,那么绝大多数患者都能重新获得良好的功能和预后。

对于直肠癌患者而言保肛和保命,可以两全其美。

当然,保肛的最佳方式可能并不是手术,而是早期筛查,即肛门指检发现早期肿瘤。

早诊早治,则保肛无忧。

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2020 版)

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2020 版)

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2020版)第一部分诊疗指南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

结直肠癌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有15%~25%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即合并有肝转移,而另有15%~25%患者在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术后可发生肝转移,其中绝大多数(80%~90%)的肝转移灶初始无法获得根治性切除[3-7]。

肝转移也是结直肠癌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2],未经治疗的肝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6.9个月,无法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5%[8-9],而肝转移灶完全切除[或可以达到“无疾病证据(noevidenceofdisease,NED)”状态]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35个月,5年生存率为30%~57%[10-14]。

有一部分最初肝转移灶无法根除的患者经治疗后可以转化为可切除[15]或达到NED状态。

因此,通过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team,MDT)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个性化地制定治疗目标,开展相应的综合治疗,以预防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提高肝转移灶手术切除率和5年生存率[16-17]。

为了提高我国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和综合治疗水平,受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项目资助(2008年至2010年),中医学会外科分会胃肠外科学组和结直肠外科学组、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于2008年联合编写了《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草案),以指导我国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和治疗,并于2010年、2013年先后进行了2次修订。

2016年联合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结直肠外科医师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委员会修订了该指南。

2018年,编写组进一步与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肿瘤转移委员会联合修订了该指南。

2020年编写组再联合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结直肠肿瘤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等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最新进展修订了《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结直肠癌的临床应用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结直肠癌的临床应用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结直肠癌的临床应用抗血管生成治疗是一种新型的癌症治疗方法,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来阻止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抗血管生成治疗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其发展迅速且易于转移,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肿瘤、放疗和化疗,但对于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患者效果有限。

抗血管生成治疗通过靶向肿瘤血管的形成和发展,为结直肠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该治疗方法可以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活性或阻断其受体来干扰肿瘤血管的形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在临床应用中,抗血管生成治疗已经显示出显著的效果。

研究表明,与传统治疗相比,使用抗血管生成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此外,抗血管生成治疗还具有较少的毒副作用和较好的耐受性,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抗血管生成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结直肠癌患者。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合适的患者选择是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的关键。

因此,在结直肠癌的临床实践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综合考虑各种治疗方法,包括抗血管生成治疗,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抗血管生成治疗在结直肠癌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和发展,该治疗方法为结直肠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延缓疾病进展并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然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适当的患者选择是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的关键。

概述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它通常起源于结肠或直肠的黏膜细胞,并以恶性肿瘤形式生长和扩散。

发病率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增长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在许多国家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中居前列。

其发病率因地理位置、环境因素和个体遗传等多种因素而异。

病理特征结直肠癌的病理特征包括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级和浸润深度。

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结直肠癌可分为腺癌、粘液癌、鳞状细胞癌等。

结直肠癌的folfox化疗方案

结直肠癌的folfox化疗方案
5-FU对S期细胞敏感,通过持续抑制DNA合成,导致细胞增殖受阻并诱导细胞凋亡。
亚叶酸钙的治疗机制
亚叶酸钙(CF)作为生化调节 剂,能够增强5-FU的抗肿瘤作 用。
CF作为5-FU的生化修饰剂,能 够提高5-FU在肿瘤细胞内的浓 度和作用时间,从而增强疗效。
CF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抑制DNA合成,与5-FU产生协 同作用,对肿瘤细胞产生更强 的杀伤作用。
奥沙利铂(Oxaliplatin)
作用机制
奥沙利铂是铂类抗肿瘤药物,通过抑 制DNA的合成和复制来抑制肿瘤细胞 的增殖。
剂量与使用方法
副作用
奥沙利铂的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呕 吐、腹泻、疲劳、骨髓抑制等,少数 患者可能出现神经毒性反应,如感觉 异常、麻木等。
通常在5-氟尿嘧啶给药前给予,剂量 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情进行调整。
疗效与副作用
疗效
FOLFOX化疗方案对于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较好,可延长患 者的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泻、骨髓抑制等,但大多 数副作用是可控的。
05
FOLFOX与其他化疗方案的比 较
FOLFOX与FOLFIRI的比较
药物组成
FOLFOX方案由奥沙利铂、氟尿 嘧啶和亚叶酸钙组成,而
肿瘤活性。
04 FOLFOX化疗方案临床应用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结直肠癌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等。
禁忌症
对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过敏的患者,以及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心脏疾病的患者。
治疗方案与周期
治疗方案
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
周期
一般采用每2周1个疗程,共进行8-12 个疗程的治疗。

新的结直肠癌TNM分期

新的结直肠癌TNM分期

新的结直肠癌TNM分期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对于结直肠癌的准确分期,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的评估以及患者的管理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结直肠癌的 TNM 分期系统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TNM 分期系统是目前国际上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分期的标准方法,其中“T”代表原发肿瘤的情况,“N”代表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情况,“M”代表远处转移的情况。

每个字母后面的数字则表示肿瘤的具体程度和范围。

在新的结直肠癌 TNM 分期中,对于原发肿瘤(T)的评估更加细致和精确。

T 分期主要根据肿瘤侵犯肠壁的深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来确定。

以往,简单地分为 T1、T2、T3 和 T4 几个阶段。

而新的分期系统则进一步细分,例如对于 T3 期,根据肿瘤穿透肌层的深度不同,又分为 T3a、T3b 和 T3c 等。

这种细分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肿瘤的局部进展情况,为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术后辅助治疗的决策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区域淋巴结转移(N)的分期也有了重要的变化。

不再仅仅依靠转移淋巴结的数量来划分,而是综合考虑淋巴结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是否存在结外肿瘤种植等因素。

这使得对淋巴结转移情况的评估更加全面和准确,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以及是否需要更加强化的治疗。

远处转移(M)的分期相对较为简单,主要分为M0(无远处转移)和 M1(有远处转移)。

但在新的分期中,对于 M1 患者,进一步明确了转移的部位和数量,如单个器官的孤立转移与多个器官的广泛转移等,这对于选择治疗策略,如手术切除转移灶或者全身性的药物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新的结直肠癌 TNM 分期系统的更新,是基于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实践经验。

这些研究不仅包括了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深入探索,还结合了新的影像学技术、病理学检测方法以及治疗手段的发展。

通过对大量病例的分析和总结,发现了以往分期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从而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进和完善。

直肠癌tme标准

直肠癌tme标准

直肠癌tme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给全世界的公共卫生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治疗直肠癌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TME(全直肠系膜切除)标准被认为是治疗直肠癌的最佳方法之一。

TME标准是一种手术技术,主要是通过切除直肠周围的间隙组织和淋巴结,以确保完整清除肿瘤,减少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

TME标准手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减少直肠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TME手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精细的术前评估和术中操作,只有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才能完成这一手术。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术前的评估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医生选择适合患者的手术方案。

TME标准手术通常分为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两种方式。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TME标准治疗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成为治疗直肠癌的首选手术方式。

在TME标准手术中,术中的操作非常关键。

外科医生需要仔细划分手术范围,确保完全切除肿瘤,同时保留尽可能多的功能组织。

术中需要小心处理直肠周围的神经血管结构,以避免损伤造成功能障碍。

术中的淋巴结清扫也是至关重要的,清除所有潜在的转移风险。

除了手术技术,术后的康复和护理也非常重要。

直肠癌患者在术后需要接受严密的监测和康复计划,以及定期复查和随访。

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等辅助治疗也是直肠癌治疗中的重要环节。

TME标准是治疗直肠癌的最佳方法之一,但并不是适用于所有患者。

患者在接受治疗前需要经过全面的评估和讨论,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相信TME标准手术会在治疗直肠癌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我们也期待着更多的医疗机构和专家参与到直肠癌治疗的研究和实践中,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生存质量。

第二篇示例: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特点。

2023 CSCO结直肠癌指南

2023 CSCO结直肠癌指南

2023 CSCO结直肠癌指南
根据2023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的最新指南,以下是针对结直肠癌的一些重要指导原则和建议:
筛查和早期诊断
- 对于高风险人群,建议进行定期筛查,包括肠镜检查和粪便DNA检测。

- 结直肠镜检查是最常用的筛查方法,能够直接观察肠道粘膜的病变情况。

- 对于早期诊断,应充分利用影像学技术(如CT扫描)和肿瘤标志物检测。

分期和治疗选择
- 结直肠癌的分期是治疗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需要准确评估肿瘤的深浸病变和淋巴结转移情况。

- 手术切除仍然是根治结直肠癌的主要手段,但需要考虑术前辅助治疗(如放疗或化疗)的可行性。

- 对于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是重要的治疗选择。

- 进行个体化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肿瘤特征、身体状况以及治疗风险和益处。

近期发展和研究方向
- 新的药物、治疗方法和策略的研究仍在不断进行中,其中包括靶向药物的精准匹配和新型免疫治疗的应用。

- 早期诊断技术的改进和精准医学的发展有望进一步提高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 结直肠癌的预防和个性化治疗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以上是2023年CSCO结直肠癌指南的一些要点和建议,旨在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指导和参考,帮助提高结直肠癌的筛查、诊断和治疗水平。

参考文献:。

晚期直肠癌还有必要治疗吗

晚期直肠癌还有必要治疗吗

晚期直肠癌还有必要治疗吗晚期直肠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常常被认为是无法治愈的疾病。

然而,在当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下,治疗晚期直肠癌的效果已经有了显著的改善。

因此,对于晚期直肠癌患者来说,仍然有必要进行治疗,尽管治疗的目标可能不再是根治,而是延长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

晚期直肠癌的治疗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包括手术切除、放射疗法、化疗以及靶向药物治疗等。

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可以通过切除病灶以及周围淋巴结的方式去除癌细胞,从而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

然而,对于一些晚期直肠癌患者来说,手术已经不再是可行的选择,因为肿瘤可能已经扩散到其他器官,造成严重的转移。

对于这些患者,放射疗法和化疗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放射疗法是利用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的治疗方法。

它可以通过直接照射肿瘤区域来杀死癌细胞,也可以通过调整放射源的位置和强度来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放射疗法可以缓解晚期直肠癌患者的症状,如疼痛和出血,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此外,放射疗法还可以配合化疗药物使用,以增强治疗效果。

化疗是指使用药物来杀死或抑制癌细胞的治疗方式。

对于晚期直肠癌患者来说,化疗通常是与手术切除或放射疗法结合使用的。

化疗药物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的方式给予患者,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到达肿瘤区域,杀死癌细胞。

化疗药物不仅可以直接杀死癌细胞,还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近年来,针对晚期直肠癌的靶向药物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药物可以针对癌细胞的特定靶标进行作用,从而更加精准地杀死癌细胞,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虽然晚期直肠癌的治疗有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但它们并不意味着治疗毫无意义。

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减少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治疗还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给他们更多的时间与家人和亲人在一起。

尽管治疗无法根治晚期直肠癌,但它可以为患者带来希望和安慰,使他们的生命更加有意义。

除了传统的治疗方式,还有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正在不断研究和发展中。

免疫疗法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模式,它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

2021V2结肠癌NCCN指南发布,张卫教授解读4大更新点

2021V2结肠癌NCCN指南发布,张卫教授解读4大更新点

2021V2结肠癌NCCN指南发布,张卫教授解读4⼤更新点*仅供医学专业⼈⼠阅读参考⼀⽂知晓结肠癌的最新诊疗策略!近⽇,NCCN(美国国⽴综合癌症⽹络)官⽹更新了2021第⼆版(V2)结肠癌指南。

与2020版NCCN指南相⽐,2021 V1更新了许多新诊疗⽅案,包括靶向和免疫治疗,逐渐打破结肠癌既往以化疗为基础的治疗格局。

对此,“医学界肿瘤频道”有幸邀请到上海长海医院肛肠外科主任张卫教授围绕更新要点进⾏解读。

1优化辅助治疗周期:根据不同分期,细化FOLFOX、CAPEOX的治疗时长①T3,N0,M0的微卫星稳定(MSS)/错配修复基因完整(pMMR)且⽆⾼危因素的患者,卡培他滨、5-FU(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的新增治疗时限均为6个⽉。

②T3,N0,M0的⾼危患者或T4,N0,M0(MSS/pMMR)患者,卡培他滨、5-FU/亚叶酸钙、FOLFOX(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的新增治疗时限均为6个⽉;CAPEOX(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的新增治疗时限为3个⽉。

③T1-T3,N1的低危III期患者,移除了6个⽉FOLFOX的1类推荐,现FOLFOX时限为3-6个⽉。

④T4,N1-2;任意T,N2的⾼危III期患者,移除了6个⽉CAPEOX的1类推荐,现CAPEOX时限为3-6个⽉。

移除了6个⽉FOLFOX的1类推荐。

指南截图CAPEOX和FOLFOX治疗时长的依据:脚注u中指出,CAPEOX⽅案的3个⽉与6个⽉疗程⾮劣效性未被证实,但3个⽉CAPEOX的5年⽣存率在数值上与6个⽉疗程相似,为82.1%vs81.2%(HR 0.96),且毒副反应更少(Ander T,et al. Lancert Oncol 2020; 21:1620-1629),因此⽀持3个⽉CAPEOX⽤于⼤部分III期结肠癌患者。

对于T1-3,N1(低危III期患者),3个⽉CAPEOX的⽆疾病⽣存期(DFS)⾮劣效于6个⽉CAPEOX,但3个⽉与6个⽉FOLFOX⽅案的⾮劣效性未被证实。

2019 CSCO结直肠癌指南更新

2019 CSCO结直肠癌指南更新

2019 CSCO结直肠癌指南更新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为了给临床诊疗提供更科学、更规范的指导,CSCO(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不断对结直肠癌指南进行更新。

2019 年,CSCO 结直肠癌指南迎来了新的变化,这些更新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在诊断方面,新指南对于影像学检查的推荐更加细致和精准。

以往,对于结直肠癌的诊断可能主要依赖于某些常见的影像学手段,但随着技术的进步,新指南强调了多种影像学方法的综合应用,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例如,对于早期结直肠癌,增强 CT 可能不再是唯一的选择,磁共振成像(MRI)在某些情况下能提供更清晰的病灶细节,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浸润程度。

在治疗方面,2019 年的指南也有诸多重要更新。

对于早期结直肠癌患者,手术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但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和围手术期的处理,指南给出了更明确的建议。

比如,对于低位直肠癌患者,如何在保证肿瘤根治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肛门功能,指南中提供了更具体的评估标准和治疗策略。

在药物治疗方面,新指南根据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对化疗和靶向治疗的方案进行了优化。

对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过去可能只有有限的几种药物可供选择,但现在随着新药的研发和临床试验的开展,更多有效的治疗药物被纳入指南推荐。

例如,某些新型的靶向药物在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中显示出了显著的疗效,指南对此进行了相应的推荐,并明确了适用的人群和使用方法。

另外,免疫治疗作为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热点,也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逐渐崭露头角。

2019 年的指南对于免疫治疗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给出了初步的指导意见,强调了生物标志物检测的重要性,以筛选出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患者。

在随访方面,新指南也进行了更新和完善。

明确了不同治疗阶段的患者随访的时间间隔、检查项目等,以便及时发现肿瘤的复发和转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这些指南的更新,是基于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和专家的经验共识。

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进展

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进展

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进展结直肠癌是临床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以40-70岁人群最为多见,其发病机制目前仍在探讨之中,结直肠癌根治术是目前临床外科治疗的首选方案,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还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1]。

与传统术式相比,以微创为特点的腹腔镜手术不仅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且还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2-3]。

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发展,使得靶向治疗、精准治疗等理念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属于免疫抑制分子,一旦与配体PD-L1相结合便会导致T细胞进入程序性死亡,从而导致机体内肿瘤细胞得以逃避免疫系统的灭杀[4]。

因此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主要的免疫治疗在临床上得到了应用,并且在安全性、有效性上获得了认可[5-6]。

为进一步评价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进展,以及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本文特进行此次综述。

现报告如下。

1 PD-1抑制剂在结直肠癌免疫治疗中的应用PD-1是表达在T细胞表面的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跨膜蛋白,而PD-L1和PD-L2均是配体;肿瘤细胞表面能够表达PD-L1或者PD-L2,因此一旦肿瘤细胞与T细胞的PD-1蛋白结合便会导致T细胞无法再识别肿瘤细胞,从而使得肿瘤细胞能逃避免疫系统查杀。

而PD-1以及PD-L1抗体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在临床实体肿瘤的治疗中获得了显著疗效,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延长患者生存周期。

为此胡诗琪等[7]在研究中对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在化疗治疗的基础上,每3周给予200 mg帕博利珠单抗,持续1年直至进展、不可接受的毒性或停药,结果显示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分别达到21.7%、78.3%,而在不良反应事件中主要为Ⅰ、Ⅱ级常见,罕见Ⅲ级,没有Ⅳ级。

证实临床对于MSI-H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通过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疗效和安全性均理想。

裴风云等[8]在研究中探究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用于局部进展期错配修复缺陷(dMMR)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结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安全性与疗效,发现8例纳入研究的患者经完整新辅助免疫治疗后,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的患者为7例,主要病理缓解(mPR)8例,同时以CTCAE 5.0版进行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评价,结果全组均未发生3级及以上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此外研究中随后要对所有患者均顺利进行了肿瘤根治性切除手术,且术后均未发生手术相关不良事件。

直肠癌的预防及治疗策略

直肠癌的预防及治疗策略

直肠癌的预防及治疗策略直肠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做好预防就很重要,一旦发现,应及早治疗。

这里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直肠癌的预防及治疗一、直肠癌的预防1. 早期筛查与及时发现重视体检:为预防直肠癌,每个人都应该定期接受健康检查。

尤其是那些有家族史或遗传倾向的人群,应更为警觉。

与此同时,一般人群应避免过度沉迷于工作,而忽视身体健康,而应该定期、系统地进行体检。

生活习惯与筛查:长期维持不良的生活方式,如经常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食物,酗酒、吸烟等,都会增加直肠癌的风险。

这类人群应更频繁地进行筛查。

2. 健康饮食习惯限制腌制食品:频繁摄入腌制食品可能增加癌症风险。

为此,建议减少此类食物的摄入。

均衡饮食:避免过多摄入高热量和高脂肪食物,同时,增加蔬菜、水果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有助于维持健康的消化系统。

补充营养物质:适当增加维生素和其他必要营养素的摄入,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和抵抗力。

3. 改善生活方式积极锻炼: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帮助身体对抗各种疾病,包括癌症。

避免不良习惯:减少或戒除吸烟和酗酒,都可以显著降低直肠癌的风险。

保持健康体重:过重或肥胖可能增加癌症的风险。

通过合理饮食和锻炼,维持一个健康的体重是非常重要的。

4. 对待肠道疾病患有大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等肠道疾病的人群应加强自我监测,定期看医生,确保疾病得到及时治疗,从而降低癌变风险。

二、直肠癌的治疗1.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在直肠癌治疗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尤其在癌症初期。

早期直肠癌的手术策略:早期的直肠癌患者往往可以通过手术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局部切除和全结肠切除。

局部切除是指只切除癌变部分及其周围组织,而全结肠切除则是切除整个受影响的结肠部分。

在选择手术方法时,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由专业的医生团队做出决策。

晚期直肠癌的手术策略:对于晚期患者,手术的目的往往是为了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常见的手术方式有根治性手术和姑息性手术。

2019 CSCO结直肠癌指南更新

2019 CSCO结直肠癌指南更新

2019 CSCO结直肠癌指南更新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为了给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规范的诊疗指导,CSCO(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对结直肠癌指南进行了更新。

这一更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将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治疗和患者的预后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诊断方面,新指南更加注重精准诊断。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分子诊断和基因检测在结直肠癌的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例如,通过检测 KRAS、NRAS 和 BRAF 等基因的突变状态,可以更好地评估患者对靶向治疗的敏感性,从而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此外,新指南还强调了影像学检查的规范化,包括肠镜、CT、MRI 等检查的适应证、检查方法和评估标准,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分期的准确性。

治疗方面的更新是本次指南的重点之一。

手术治疗仍然是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新指南对于手术的适应证和手术方式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规定。

对于早期结直肠癌,内镜下切除的适应证进一步扩大,为部分患者提供了创伤更小的治疗选择。

对于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新指南强调了多学科综合治疗(MDT)的重要性,包括术前新辅助治疗、手术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的合理安排。

在新辅助治疗方面,化疗方案的选择更加多样化,同时放疗的应用也更加规范和精准。

对于晚期结直肠癌,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抗血管生成药物如贝伐珠单抗、阿柏西普等,以及抗 EGFR 药物如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等,在特定患者中的应用得到了更多的推荐。

免疫治疗方面,对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dMMR)的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等显示出了显著的疗效,新指南对此也进行了相应的推荐。

在药物治疗方面,新指南对化疗药物的使用进行了优化。

氟尿嘧啶类药物、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仍然是结直肠癌化疗的基石,但在药物剂量、给药方式和联合用药方案上进行了更加细致的调整。

同时,新指南还关注了药物的不良反应管理,提出了一系列预防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治疗耐受性和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显子 4
RAS
PI3K
NRAS
12 13
59 61
117 146
Src
RAF
PIP2
PIP3
PTEN
外显子 1
外显子 2
外显子 3
外显子 4
MEK
12 13
59 61
117 146
ERK
生长因子基因转录
AKT
MTOR
Rictor
MTOR Raptor
p70s6k
-
Adapted from Siena, et al. JNCI 2009
CMS1 MSI免疫性
14%
MSI, CIMP高, 高突变性
BRAF突变
免疫渗透和活化
CMS2 典型性 37% SCNA高
WNT和MYC活化
CMS3 代谢性 13% KRAS突变
代谢紊乱
CMS4 间叶细胞性
23% SCNA高
间质渗透,TGFB 活化,血管再生
mCRC患者中常见的突变基因
CMS1和CMS3亚型多见于右半结肠癌
KRAS1
NRAS2 BRAF3
6% 10%
39%
MMR-deficient4 4% PIK3CA5 20%
PTEN6 TP537
20% 50%
HER28 6%
0%
20%
61% 94% 90% 96%
80% 80%
50% 94%
40% 60% 80%
MT WT
100%
1. Neumann et al. Pathol Res Pract 2009; 2. Schirripa et al. Int J Cancer 2015; 3. Nor-manno et al. Ann Oncol 2015; 4. Koopman et al. Br J Cancer 2009;
PFS 时间 HR(95% CI)
p-值
12.0 vs 5.8 0.53 (0.27–1.04)
p=0.0615
5.6 vs 7.8 1.54 (1.04–2.29)
p=0.0309
7.5 vs 7.4 0.77 (0.28–2.08)
p=0.60
OS时间 HR(95% CI)
p-值
28.4 vs 20.2 0.69( 0.54–0.88)
53.3 vs 43.8
16
1.50 (0.34–6.53)
p=0.59
亚组
西妥昔单抗 + FOLFIRI n
FOLFIRI n
PFS 时间 HR(95% CI)
p-值
CRYSTAL
RAS WT
178
11.4 vs 8.4
189
0.56 (0.41–0.76)
p=0.0002

任何 RAS MT
246
5. De Roock et al. Lancet Oncol 2011; 6. Laurent-Puig et al. J Clin Oncol 2009 7. Naccarati. Mutagenesis 2012; 8. Roche. Data on file; 9. Guinney J et al, Nat Med. 2015 Nov;21(11);1350-6. 10. Schrag D et al, presented at 2016 ASCO Annual Meeting Abs 3505.
结直肠癌的精准治疗选择
-
目录 ➢ 从KRAS到RAS突变的意

➢ BRAF突变对治疗选择的 影响
➢ HER2扩增的临床价值 ➢ 个体化免疫治疗进展
-
从80405看肿瘤部位对生存的影响
KRAS wt N=1025
所有患者 Cet BV
右侧
中位 OS(月)
左侧
中位 OS(月)
19.4
33.3
16.7 36.0
目录 ➢ 从KRAS到RAS突变的意

➢ BRAF突变对治疗选择的 影响
➢ HER2扩增的临床价值 ➢ 个体化免疫治疗进展
-
从KRAS到RAS: 目前临床遵循的mCRC分子标志物检测位点
EGF TGF- HB-EGF 上皮调节蛋白
EGFR (HER1)
RAS 突变
KRAS
外显子 1
外显子 2
外显子 3
左侧
右侧
生存率
生存率
1.0 0.8 0.6 0.4 0.2 0.0
0
1.0 0.8 0.6 0.4 0.2 0.0
0
HR(95%CI) 1.53
(1.13,2.08) 0.82
(0.69,0.96) 1.26
(0.98,1.63)
20 20
右侧原发
贝伐珠单抗 西妥昔单抗
40
60
80
随访时间 (月)
左侧原发
全RAS检测:突变患者比例进一步增加到53%
随机研究中>5,000患者的荟萃分析
KRAS WT
58%
KRAS MT
42%
RAS WT
47%
RAS MT
53%
Sorich, et al. Ann Oncol 2015
增加个体化治疗的可测因子
OPUS
24.2
31.4
HR(95%CI)(校正)
1.55(1.32,1.82) 1.87(1.48,2.32) 1.32(1.05,1.65)
P(校正)
<0.0001 <0.0001
0.01
OS差异显著达19.3月!
生物学
任何治疗OS和PFS
Cet v. Bev OS
Cet v. Bev OS
原发部位 Cet v. Bev;左侧 Cet v. Bev;右侧
亚组
西妥昔单抗 + FOLFOX4
FOLFOX4 n
n
ORR 比值比(95% CI)
p-值
RAS WT
38
57.9 vs 28.6
49
3.33 (1.36–8.17)
p=0.0084

任何 RAS MT
92

其他 RAS MT
15
37.0 vs 50.7
75
0.58 (0.31–1.08)
p=0.0865

其他 RAS MT
32
7.4 vs 7.5
214
1.10(0.85–1.42)
p=0.47
7.2 vs 6.9
31
0.81 (0.39–1.67)
p=0.56
1. Van Cutsem, et al. JCO 201 2. Ciardiello, et al. ASCO 2014
-
3. Bokemeyer, et al. Ann Oncol 2011 4. Bokemeyer, et al. ASCO 2014
贝伐珠单抗 西妥昔单抗
40
60
80
100
随访时间 (月)
P(校正)
Pint=0.005
P=0.01
P=0.08
*对生物学、化疗方案、既往辅助治疗、既往放疗、年龄、性别、伴随疾病、原发-部位、肝转移进行校正
Venook A, et al. 2016 ASCO Abstract 3504.
从CMS看肿瘤部位差异背后的分子事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