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合集下载

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再如:
购—悬赏 履—鞋子 冠—帽子 叟—老头 子 豕—猪
辛—辣 甘—甜 兵—武器 师—军队 卒—士兵
(二)新词的增加:新词的增加比旧词的
消亡速度要快得多,数量要大得多。以文
字形式而论,据统计,甲骨文时期用以表 达衣食住的字只有15个,金文时已增加到71 个,说文时期增加到297个,几乎等于甲骨 文时的20倍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的不断发展,新词总是在不断产生。但新
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词义相同
现代词汇从古代词汇中继承了不少基本词和一般 词,这主要属基本词汇部分。如:
人 手 心 日 月 星 山 水 风 云 雷 电 冰 霜 天 地 泉 鸡 雪 冷 高 嫁 娶 湿 泪 稻 饮食 侵略 桥梁 边境 广大 驰骋 天下 国

天文 地理 道德 人民 蟋蟀 女郎 规则 布 帛
抢:《战国策·秦策》:“布衣之怒,亦免 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庄子·逍遥游》: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两处的“抢” 皆“碰、撞”之义。
羞:会意字,字形从手从羊,古义指“肉食品”, 或泛指“食”、“折琼枝以为羞兮”(《离 骚》),“羞”,即食品之意;“可羞于王公” (《左传·隐公元年》),即“可进献给王公作 美味”之意。这个意思现在写作“馐”。而“羞” 却指害羞,不好意思。
怜:古今都有可怜的意思,但是古代还有“爱” 的意思。如:《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 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售:古今都有卖东西的意思,但是“售”在 古代强调的是卖的结果,即把东西卖出去,卖掉。 《晏子春秋》:“而酒酸不售。”意思是直到酒 味变酸了也卖不掉。而今天“售”指卖的行为。
给:古常用义为供给。《战国策·齐策》:“孟 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今常用义为给予。

通论二2王力古代汉语词义演变

通论二2王力古代汉语词义演变

4.根据成语确定词义 金城汤池 若即若离 哭天抢地 走马观花 揭竿而起 举世无双 排山倒海 趾高气扬 勃然作色 苟且偷安 家给户足 顾影自怜 兵不血刃 感激涕零 假公济私 囗返回
作 业:
掌握此通论中所举例词的古义 (重点是有例句的词例)
《秋声赋》)
睡: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
时睡,弗听。(史记·商君列传)
坐着打盹
睡觉
3 根据连用的同义词或反义词来确定词义
怜: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战国策·赵策》) 爱,喜爱;怜,喜爱
穷:穷则独善天下,达则兼善天下。(《孟 子》)达,通达;穷,不通达
下: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孙子·虚实》) 高, 高处;下,低处
购:买;重金征求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 户。(史记·项羽本纪)
3.意义的轻重程度不同
恨: 秦民无不恨者。(史记·项羽本纪)
遗憾

怨: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史记·秦本纪)

埋怨
4.意义的感情色彩不同
爪牙: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国语·越语)
坏人的帮凶
得力的帮手
下流:下流多谤议。(司马迁·报任安书)
(影子) 暂:《说文》:突,犬从穴中暂出也。
(突然) 抢:《战国策·魏策》:布衣之怒,亦免冠徒
跣,以头抢地尔。
2. 意义相同
自然:风雨水火 动物:虎马牛羊 人体:心头首脑 方位:上下左右 亲属:父母兄弟 动作:拿打杀用 性状:好坏深浅 植物:花草竹林
3. 有同有异
劝:鼓励。《左传·成公二年》:赦之, 以劝事君者。(义之同异)
作 业检查:
从《辞海》、《汉语大字典》中查 出下面各字的部首、读音和页码:
麤 灪髆

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型之 3、詞義使用范围的变化。
古代的一些词,到现代汉语里不能单独使 用,而成为构词成分,即语素。
三、词义发展的历史性与地区性
所谓词义变化的历史性,主要指古与今是相对而言 的,对汉代而言,先秦是古,而对唐代而言,汉代 又成为古。 所谓词义变化的地区性,是指古今词义的变化在不 同的方言里表现是不一致的,古代不少词义,在现 代汉语里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甚至已经消失了, 但是,有可能仍然存在于方言中。
四、辨析古今词义异同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古今詞義的異同,難的不在迥別,而在微殊,因而細微 的差別易生誤解。 2、注意詞義異同的系列性,把相關的詞放在一起來考察。 3、詞與概念的對應關系。 4、古與今是相對的,要歷史地對待詞義,不能搞一刀切。
《左传·庄公十年》“乡人”指同乡人,而 非乡下人。 《左传·桓公三年》:“凡公女嫁于敌 国。”“敌国”指“与我地位相当、相匹敌 的国家。”
二、古今詞義發展和變化
(一)古今詞義發展變化的类型与方式: 三种类型: 1、詞義范围的變化,有三种方式: 〈1〉詞義的扩大:菜、睡、匠、響、江、好 〈2〉詞義的缩小:宮、瓦、金、禽、臭、子 〈3〉詞義的转移:湯、府、涕、腳、走
词义范围发展变化的三种情况图示
A
X
A
X
A
B
A 义取代X义:扩大
X义取代A义:缩小
A义取代B义:转移
應用
理:治玉→治理(扩大) 官:官府→官员(转移) 替:废弃、衰微→代替(转移) 玺:印章→皇帝的印章(缩小)
三种类型之 2、詞義感情色彩的变化
褒義 貶義
词的褒贬意义的变化 词义轻重的变化
貶義 褒義 中性 貶義 古义轻,今义重 古义重,今义轻
通論之二
古今詞義的異同

古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古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古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语言是发展的,学习语言要有历史发展的观点。

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又必须承认语言的继承性,看到古今汉语相同的方面;但是更应该重视语言的发展,看到古今汉语相异的方面。

继承和发展,是矛盾的统一,忽视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对的。

语言的各方面,词汇变化最快。

旧词不断消亡,新词不断产生,词义不断演变。

在学习古代汉语时,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古今词义的异同。

有没有这样的一些词:它们的意义直到今天仍旧是几千年前的意义,几乎没有发生变化的呢?有的。

例如“鸡”、“牛”、“大”、“小”、“哭”、“笑”等,它们所指称的仍旧是几千年前的同一概念。

这些是属於基本词汇的词,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语言的继承性、稳固性的重要表现之一。

但是,像这种意义几乎没有变化的词,在汉语词汇中只占少数。

有没有这样的一些词:它们的现代意义和古代意义是毫无关系的呢?也是有的。

例如“该”字在上古和中古都只当“完备”讲(注:古代汉语里,字和词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因此,研究古代汉语,传统上都以字为单位。

本书为了行文的方便,沿用了传统的办法,在论及某个具体的单音词时,往往不称“某词”而称“某字”,如不说“‘该’这个词”,而说“‘该’字”,以下皆同此(只是行文上这样,但我们实际上还是以词为单位)。

),宋玉《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些。

”王逸注:“该,亦备也。

”到了中古以后才有“应当”的意义,在这后起的意义和“完备”的意义之间,我们看不出继承的关系来(注:《说文》:“该,军中约也。

”段玉裁注:“凡俗云‘应该’者,皆本此。

”但是“军中约”的意思没有史料可以证明。

)。

又如“抢”(qiǎng)字,现代是抢劫的意思;《庄子·逍遥游》中“抢(qiāng)榆枋”的“抢”,是“突过”的意思,《战国策·魏策四》中“以头抢(qiāng)地尔”的“抢”,是“撞”的意思,都和“抢劫”的意义无关。

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我们知道语言是发展变化的。

特别是词汇,它的发展演变更为突出。

词汇的发展除了旧词消亡、新词产生以外,还表现为词义的不断演变。

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旧义不断地积累,新义不断地产生。

所以,随着社会和人们认识的发展,绝大多数词的意义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

我们学习古代汉语,要特别注意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基本未变,完全不同,同中有异。

1.古今词义相同,没有发生变化。

尽管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仍有一部分词意义基本没有变化。

如:马、牛、羊、山、水、日、月、人、手等。

这些词都属于基本词汇。

但基本词汇也并非意义都不变,如:江、河,由先秦的专指→泛指。

没变的是基本词汇的核心部分,即我们在小学一年级最先学习的词语,马牛羊人口手……2.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就是说,有一些词,字形古今一致,意义却迥然不同。

如“该”古义为“完备”。

宋玉《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些。

”招具:招魂所用的器具。

备,完备。

该,王逸注:“该,亦备也。

”永,长。

啸呼,指大声呼喊被招者的名字,这是招魂的习俗。

些(suò)句尾语气词,为楚人禁咒语惯用的句尾字。

3.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难点不在同,而在异;不在迥异,而在微殊。

P84例如:勸:以劝事君者(《左传成公二年》)——×规劝○劝勉、鼓励(上古)劝学、劝业场给: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战国策〃齐策》)——×给予(让对方得到)○供给(提供)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又○两次、第二次二、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1.词义范围的差异(1)词义范围的扩大——语言发展的一种总体趋势上面提到的“江、河”就属于这种情况。

再如:皮(毛)古:带毛的兽皮,类似于今天的裘皮。

《左传》:“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皮革去掉毛的,叫革。

西装革履、人造革(皮鞋)肤至于人的皮,古人称肤。

《诗经〃卫风〃硕人》:“肤如凝脂。

”脸皮、植皮嘴后起字。

古代汉语笔记

古代汉语笔记

古代汉语笔记(王力)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1)古今词义的异同,主要有三种情况:1、古今意义基本未变:例如“鸡”、“牛”、“大”、“小”、“哭”、“笑”等,这些是属于基本词汇的词,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语言的继承性、稳固性的重要表现之一。

但是,这类词在汉语词汇中只占少数。

2、古今意义完全不同:例如“备”,古义“完备”,今义“应当”;“抢”,古义有“突过”和“撞”之意,今义“抢劫”;“找”,古义“划的异体字”,今义“寻找”。

像这样使用同一形体而古今意义无关的词,在汉语词汇中更是少数。

3、古今意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例如“劝”,,古义“勉励、鼓励”,今义“劝解”;“给”,古义“供应、使足”,今义“给予”;“再”,古义“两次或第二次”,今义“重复”。

这类词古今义之间存在细微差别,难处不在同,而在异;不在“迥别”,而在“微殊”。

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一)古今汉语词汇的特点:古代汉语的词汇以单音词为主,而现代汉语的词汇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

(二)古代单音词和现代复音词的比较情况:1、换了完全不同的词:例如“与”变成“参加”,“师”变成“军队”。

2、加上词尾词头:例如“虎”变成“老虎”,“杯”变成“杯子”,“石”变成“石头”。

3、利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构成一个复音词,例如“儿”和“子”是同义词,合起来成为复音词“儿子”。

(三)复音词的四种类型:(1)汉语大部分的双音词都是经过同义词临时组合的阶段的。

最初并没有凝结成一个整体、一个单词。

理由是:1、最初某些同义词的组合没有固定的形式,几个同义词可以自由组合,甚至可以颠倒。

例如“险”“阻”“隘”(注:“隘”单用时,是狭的意思,同“险”“阻”的区别较大。

)是同义词,在上古常常单用,又可以互相组合。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既有“隘而不列”,“阻而鼓之”,又有“不以阻隘也”,“阻隘可也”。

后两句“阻”和“隘”虽然连在一起,但显然还是两个词。

4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4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中性→貶義 ※ 謗:中性 貶義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受上賞;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 受上賞 ; 諫寡人者,受中賞; 譏於市朝, 上書 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 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齊語》 聞寡人之耳者 , 受下賞 。 ——《國語 齊語 》 《 國語·齊語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 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孟 《 滕文公上》 子·滕文公上》 滕文公上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 秋水》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莊子 秋水》 《莊子·秋水
江:(古義)長江;(今義)所有水道。 古義)長江; 今義)所有水道。 古義)黃河; 今義)所有水道。 河:(古義)黃河;(今義)所有水道。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1、詞義的擴大: 詞義的擴大: 詞義範圍比原來有所 擴大, 古義小於今義, 擴大 , 古義小於今義 , 古義包含在今義之中, 古義包含在今義之中 , 成為今義外延的一個組 成部分。 成部分。
古义 今义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 鍛煉:貶義——褒義 鍛煉:貶義—— ——褒義 • 鍛煉:古代是貶義,玩弄法律對人進行誣陷。 鍛煉:古代是貶義,玩弄法律對人進行誣陷。 現漢中,鍛煉為褒義, 勞動鍛煉, 現漢中,鍛煉為褒義,“勞動鍛煉,思想鍛 鍛煉身體” 煉”、“鍛煉身體”。 • 則鍛煉而周納之。——《漢書·路溫舒傳》 鍛煉而周納之 ——《漢書·路溫舒傳》 而周納之。 • 鍛煉之吏,持心近薄。——《後漢書·韋彪 鍛煉之吏 持心近薄。——《後漢書· 之吏, 鍛煉,猶言成熟也。言深文之吏, 傳》注:“鍛煉,猶言成熟也。言深文之吏, 入人之罪,猶工冶與鑄陶, 入人之罪,猶工冶與鑄陶,鍛煉使之成熟 也。”

古代汉语通论

古代汉语通论

古代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基本概念基本词汇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基本理论古今词义的传承与存废古今词义在范围上的差异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的特点古今词义在情感色彩上的差异主要内容一、古今词义的传承与存废二、词义变化的主要形式三、辨析古今词义的异同应注意的问题四、掌握词的古义的手段一、古今词义的传承与存废(一)古用今废词(现代已经消亡)指在汉语史上被淘汰、已经失去了交际作用、随着旧事物的消亡而消失的词。

1、古代表示等级的词:王、公、大夫、士、皂、舆、隶、僚、仆。

2、区分牲畜种类的词:羜(zhù),五月生羔;羳(fán),黄肚羊;犙(sān ),三岁牛;牭,四岁牛;豯(xī)(三月小猪)豝(bā)(二岁)豣(jiān )(三岁)。

3、古代祭祀名称:祠,春祭;礿(yuè),夏祭;禅,祭天;社,祭地。

4、反映古代酷刑的词:劓(yì)、黥(qíng )、膑、刖。

其它:俑、笏、媵、耒耜、耦、薨。

(二)古今传承词1、古今义同词(这是汉语中为数不多的基本词汇,古今意义基本未变。

)天、地、日、月、水、火、人、手、口、心、耳、鼻、父、母、妻、子、兄、弟、马、牛、羊、农、牧、土……如:坐,古今坐的方式不同,词义所指的礼仪有了变化。

雷,古人认为雷是“天鼓”,司雷之神是“雷公”,雷有意志,可以罚暴惩恶。

虹,古人认为虹是一种有生命的虫类,传说它能吸饮,人们叫它“虹饮”。

甲骨文中有“出虹自北饮于河”。

这是由于古今对同一现象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2、古今义异词(1)古今词义迥异(古今词义完全不同,有些词,从形体上看,古今一致,从意义看,迥然不同)抢:在元明以前,都没有“抢夺”的含义,而是作“碰、撞”解。

《庄子·逍遥游》“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战国策·魏策》“以头抢地耳”。

“抢”是“撞”的意思。

今有成语“呼天抢地”即是此义。

通论(二)

通论(二)

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语言是发展的
(一)现汉是由古汉发展而来的,承认语言的继承性,既看到相同之处,又要重视发展性,即相异之处,两者不可忽视任何一方
(二)语言各方面,词汇发展最快,旧词不断消亡,新词不断产生,词义不断演变
二、古今词义异同关系
“该”古义指完备今义指应该
“抢”古义指撞今义指抢劫
“河”古义指黄河今义泛指一般河流
三、古今词义发展方式
(一)词义范围的变化
1“菜”古义专指蔬菜今义泛指蔬菜和荤菜
2“宫”古义指一切房屋今义专指帝王居所
3
“汤”古义指热水今义指“米汤”“菜汤”
(二)词义情感色彩的变化
4“爪牙”原意指得力的辅佐之臣,褒义后指坏人的帮手、走狗,贬义
5
“诛”原指言辞责编后指杀戮词义变重
四、辨析古今词义异同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词义演变的时代,词义随着时代的推移而产生发展变化,时代不同,词义可能有变化
(二)选择比较好的字典和辞书,在解释古代词义方面,《说文》是基本可信的
通论(二)。

通论二:古今词义

通论二:古今词义
之珠者,必遭其睡也”。 《庄子·列御寇》
(3)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白居易·长恨歌》
(4)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程颢·秋日偶成》
《说文·目部》:“坐寐也。”隋唐时期,表睡眠义。

(1)浴兰汤兮沐芳华。《屈原·云中君》 (2)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 (3)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孟子·告子
上》 (4)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
《吕氏·春秋尽数》
开水——菜汤、肉汤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庄公十年》
(2)一之谓甚,岂可再乎? 《左传·僖公五年》
(3)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 斯可矣。” 《论语·公冶长》 两次、第二次 ——又、又一次
经·系辞》 (2)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
《论语·子张》 (3)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
《孟子·滕文公上》 (4)萧丞相营作未央宫。《史记·高祖本纪》 (5)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文选·诸葛亮·前出师表》 (6)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杜甫·咏
(3)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左传僖公四年》
(4)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孟子滕文公上》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长江、黄河——一般江河
(二)词义的缩小
宫 (1)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易
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
第一,词义基本相同没有变化的。

基本词汇:天地人马牛羊,

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的异同
• 很: 《说文解字》: “很,不听从 也。”
《史记·项羽本纪》: (宋义)因下令日: ‘猛如虎, 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庄子.渔父》: “见过不更,闻谏愈甚谓很。” “不听从”是“很”的古义, 这个意义今天已 经没人使用了。
古今词义完全不同-偷
• 偷。古代的常用义是苟且、懈怠、懒散。
晋武帝始登阼, 探策得‘一’。王者世数, 系此多少。帝既 不说, 群臣失色, 莫能有言者。” (《世说新语·言语》) “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士也罔极, 二三其德。” (《诗 经》)
“吾固事之也, 不敢贰也。” (《左传·成公十八年》)
30
词义的缩小-金
古 义: 金属
后起意义: 黄金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古代的冶炼技术低下, 金属很少, 单用金指称所 有金属。银, 白金, 铜, 黄金, 铁, 黑金。后来出 现了黄金, 就用“金”专指“黄金”。
返回本章目录
词义的缩小-宫
古 义: 室、房屋
后起意义: 宫殿
父母闻之, 清宫除道。
通论二 古今词义的异同
1
古今词义异同的类型 古今词义发展的方式 古今词义文化意义的差异 古今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辨析古今词义应注意的问题
2
古汉语词汇的纵向观照
古用今废的 左司马 左尹 鲰生 历史词 瞋目 参乘 彘肩
竖子 啖 跽
阅读古文的
拦路虎
古今通用的 传承词
古今 义同
古今 义异
珍宝 壮士 鱼肉 怒 志 驰 告兄
中古以后: 羹汤
三日入厨下, 洗手作羹汤。
王建《新嫁娘
返回本章目录
词义的转移-庙、寺、观
上古义 后 起 意 义

通论二__古今词义的异同 公开课

通论二__古今词义的异同 公开课

2、古今词义完全不同的。如: 绸,古:缠绕。《尔雅·释天》:“素锦绸杠。” 今:丝绸
该,古:完备。《楚辞·招魂》:“招具该备。” 今:应当。 3、古今词义发展变化、有同有异的。如: 城:城墙→→城市 国:国都→首都→国家
二、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类型与方式
• (一)词义范围的变化 • (二)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后起意义:
宫 殿
父母闻之,清宫除道。
《战国策· 秦策》
词义的缩小-金
古 义:
后起意义:
金属
黄 金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劝学》
词义的缩小-丈夫
上古义:
对男子的尊称
后起意义:
女子的配偶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
《战国策· 赵策》
词义的缩小-臭
上古义:
各种气味,
读xiù 后起意义: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词义的扩大-江、河
后起意义:
后起意义:
泛指一般的江
古义:
泛指一般的河
古义:
长江
江汉朝宗于海。
《尚书· 禹贡》
黄河
以河为境。
《韩非子· 有度》
词义的扩大-脸
《韵会》:脸,目温庭筠《菩萨蛮》
指颧骨 部分
笑从双脸生。 晏殊《破阵子》
古词 今 义
颧骨部分
今义:
《易经· 系辞上》
其味甘,其臭香。
《礼记· 月令》
坏的气味,
读chò u
如恶恶臭。
《礼记· 大学》
3、词义转移:一个词的词义由原来的范围转移到 新的范围中叫做“词义转移”。 汤——古:热水。今:菜汤、米汤。 领——古:脖子。今:领子。 忙——古:心中烦乱。今:工作多。 脚——古:小腿。今:足。

复习签到2:古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复习签到2:古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复习签到2:古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一、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1、古今意义基本无变化的词,如:天、地、山、水等,复音词如:蟋蟀、仓庚、凤凰等。

2、古今意义毫无关联的词,如“该”,古代是“完备”的意思,现代是“应该”的意思。

另有古代意义已经消亡的词,如“章甫”。

由于词义所指的事物现在已经不存在,所以古意消亡。

3、古今意义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词。

如“再”在上古只有“两次”的意思,而现代汉语则表示“重复”等义。

(注:“再”和“复”的区别:“再”表示动作的数量,它代替了“二”,“复”只表示行为的重复,不表示数量。

现代汉语的“再”相当于古代的“复”。

)二、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1、词义范围的变化:词义所概括的客观对象的外延的变化。

⑴ 词义的扩大。

如“菜”本来专指蔬菜,后兼指鸡鱼肉蛋等荤腥。

“洗”本以为洗脚,后泛指洗涤,不拘于足。

⑵ 词义的缩小。

如“金”在先秦泛指各种金属,后来词义缩小,专指黄金。

“宫”本指一切房屋,后专制帝王所居。

“瓦”本指一切陶器,后专指盖房顶所用的陶制建筑器材。

⑶ 词义的转移。

如:“闻”的本意为听见,后来转指用鼻子闻。

“涕”的本意为眼泪,后转指鼻涕。

“汤”本指热水,后指米汤,菜汤。

“脚”本指小腿,后指踝关节以下的部分。

“府”本指藏文书财务的地方,后指官署。

2、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词义的感情色彩是词的附加意义,表现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喜恶即主观评价的好坏,以及词义轻重程度的判断。

⑴词义褒贬的变化。

如“谤”在古代是个中性词,无所谓褒贬。

《国语·周语》:“厉王虐,国人谤王”,是中性词;“贿”在上古指布帛之类的财务,中性词,后专指用钱财买通他人,贬义词;“爪牙”在先秦指武臣、国之猛将,也泛指辅佐君王者,用于褒义。

后来指坏人的帮凶、走狗,变成了贬义词。

⑵词义轻重的变化。

如“诛”本质言辞责备,词义较轻,后发展出杀戮之义,词义变重。

又如“贼”本指杀人越货、犯上作乱的人,词义很重,后指小偷,词义较轻。

通论二 词汇(一)

通论二    词汇(一)

3.被别的词代替——古语词。 屦 冠 豚 辛 司马迁《报任安书》:“文史星历,近 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 流俗之所轻也。”
(二)后代新词的增加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发展以 及人类思维的深化,新概念、新思想大量产 生,推动了新词的产生。 春秋战国:钱、斤、锯 汉唐:葡萄、玻璃、世界、因果、庄严 明清及近代:地球、几何、透视 直到今天,仍在不断的产生新词。
3.词义转移
涕:《庄子 大宗师》:“哭泣无涕,中心 不戚。” 领:《左传 昭公三十年》:“引领北望” 脚:“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走:《孟子 梁惠王上》:“兵刃既接,弃 甲曳兵而走。” 荤:《仪礼 士相见礼》:“夜侍坐,问夜, 膳荤,请退可也。”郑玄注:“荤,辛物, 葱韭之属,食之以止卧。”

5.词义轻重变化
A有的词古义轻,而今义重: “诛”:“于予与何诛?” “诛晁错, 清君侧” B还有一些词,古义重,而今义轻: “感激”:“世有紫姑神,古来相传 是人妾,为大妇所嫉,每以秽事相次 役,正月十五,感激而死。”
练习题: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词义 的差别,并指出差异的类型
1.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2.皆感激为之泣下。 3.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 4.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 5.皆栾氏之党也。 6.吾闻项王购我头千金。
4.词义的感情色彩变化
A由褒义词变为贬义词。 爪牙:“将军者,国之爪牙也。” B由贬义词变为褒义词。 “乖”:《韩非子 三征》:“内外乖 者,可亡也。”
C由中性词变为褒义词。 “祥” 《左传 僖公十六年》:“是何 祥也?吉凶焉在?” D由中性词变为贬义词。 “复辟”:《明史 英宗后纪赞》: “乃复辟而后,犹追念不已。”

2.通论(2) 古今词义的异同

2.通论(2) 古今词义的异同

㈢古今义同中有异 大量的一般词汇的意义古今既 有联系,又有发展,同中有异。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穆公访诸蹇叔。” 访:咨询。 《孟子· 告子上》:“冬日则饮 汤,夏日则饮水。” 汤:热水。
二、古今词义差异的类型
词义范围的差异 感情色彩的差异 义项的增减 古义 ㈠词义范围的变化 1.词义扩大 今 江:(古义)长江 (今义)所有水道。 义 河:(古义)黄河 (今义)所有水道。 诗:(古义)诗经 (今义)所有可以歌 咏朗诵的韵文。
6.变轻或变重
怨:(古常用义)仇恨,痛恨。 (今常用义)埋怨,责怪。 《史记〃淮阴侯列传》:“秦父兄怨此 三人,痛入骨髓。”
成语:怨声载道
词语:结怨
恨:(古常用义)遗憾,不满意。 (今常用义)仇恨,痛恨。
《出师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长恨歌》:“此恨绵绵无绝期。”
成语:相见恨晚
㈢义项的增减
由于文字假借或词义的多次引申等原因, 少量的一般词汇的意义古今完全不同。如: 绸(古义)缠绕; (今义)丝绸。 《尔雅· 天》:“素锦绸杠” 郭璞注: 释 “以白地锦韬(缠住,裹住)旗之杆。” 王逸注:“绸,缚束也。”
成语:未雨绸缪
该:(古义)完备(赅);(今义)应该。
楚辞《招魂》(宋玉):“招具该备,永啸呼 些(suò )。” 王逸注:“该,亦备也。言 撰设甘美招魂之具,靡不毕备,故长啸大 呼以招君也。” 成语:言简意赅
古义
今义
㈡感情色彩的变化 4.变贬 爪牙:(古义)勇猛的得力助手 (今义)帮凶 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今阁下为 王爪牙,为国藩垣。” 谤:(古义)不当面的批评; (今义)无中生有,诋毁污蔑。 《战国策· 齐策一》:“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古代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代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通论(二)
古今词义的异同
前(或者从先秦到中古汉语、近代汉语以前)一直使用;也不是 说,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的意义直到现代才出现。例如:
禽,指飞禽走兽,主要见于汉以前;汉以后,多专指鸟类。 涕,上古时表示“眼泪”,但在汉朝时期比较通俗的文献中, “涕”已经有了鼻涕的意义。 2、古义的保留 我们说一个词古今的意义不同。主要是就常用的、主要的意 义以及单独作为一个词的情形而言的。并不意味着古义就消失了, 不使用了。有些词义作为词素在后来的双音节词中保留,也有些 词义,在成语中保留。
(二)词义轻重的变化 1、由轻到重
通论(二)
古今词义的异同
诛,《说文》:“诛,讨也。”指责备、谴责。后引申为惩 罚。现代汉语指杀戮。
诬,《说文》:“诬,加也。”(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五 引文作“加言也。”)指说话夸大其实。后引申为欺骗。现代汉 语指捏造事实冤枉人。
2、由重到轻 购,《说文·贝部》:“购,以财有所求也。”段玉裁注: “县重价以求得其物也。”现代汉语指一般的买。 取,《说文》:“取,捕取也。从又,从耳。”指(捕获到野兽 或战俘时)割下左耳。引申指用强力取得,据为己有。现代汉语 指一般的获得。
睡:《说文》:“睡,坐寐也。”指坐着打瞌睡。现代汉语 “睡”,可以是打瞌睡,也可以是卧床睡。
洗:《说文》:“洗,洒足也。”指洗脚。 现代汉语“洗”指用水或汽油、煤油等去掉物体上面的脏东 西。 彊:《说文》:“彊,弓有力也。”现代汉语“彊”指力量
通论(二) 古今词义的异同
注意:“脸”,古代汉语指脸颊,现代汉语指脸部。不是 词义的扩大。词义扩大是词义由一个小类上升为所属的一个大 类,而脸颊和脸部不是小类和大类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 系。
有语言文献资料,单纯的形体分析很容易流于主观臆测。

通论古今词义的异同

通论古今词义的异同

通论古今词义的异同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一、“古今词义异同”概说(一)古汉语基础课中的字与词词是用字来记录的。

文言词大多是单音节的,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汉字就记录一个词。

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这个复句由十一个字记录,也就由十一个词组成;“朝令夕改”四个词构成了一个短语,也就有四个字来记录。

也就是说,在一般和多数的情况下,字和词在单位上是统一的。

古人从来都把一个字当作一个词,古代的注释书和字书、韵书上所说的“字”,实际上指的就是词,而他们所说的“词”,专指虚词。

这样,在阅读文言文时字和词常常是指同一个概念。

(二)古今词义确指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要素,词义的变化更为显著。

严格说来,“古今词义”这个概念,应当指不同历史时期的词义——先秦对汉代来说是古,汉代可以称今;先秦两汉对唐代来说是古,唐代可以称今;汉唐对清来说是古,清代相对来说是今;清代对现代说来是古,现代自然是今。

词义在各个不同的时代都有发展,因而也都需要辨异。

不过,在一般的古代汉语基础课里所说的“古今词义”,是一个特定的概念。

这个概念比较笼统,指的是文言文的词义和现代汉语的词义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把古代文献的词义,当成一个整体来看,不再计较它内部的小段分歧。

文言文是以先秦书面语为主,所以,谈到差异,一般多从先秦说起。

(三)古今词义差异类型由于语言的发展,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词义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在理论上必须认识到,在认识上必须会辨别。

不过,在古汉语基础课里,我们还是着重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辨异,而不过多去研究词义变化的内在规律。

说古今词义有差异,一般是指它们有不同的义项。

古今词义的差异主要有两种,一是同一个字古今表达的意义之间意义仍然有联系,例如: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庚。

”(《许行》)这里的“害”当“妨害”讲,现代汉语里“害”都当“危害”“伤害”讲。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这里的“居”当“占据(一个地位)”讲,而在现代汉语中,“居”的常用义是“住”。

13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13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1、词义扩大 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狭窄变宽泛,采取全面扩张的方式,使原 义寓于新义之中,并成为新义外延的一部分。
《庄子· 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赢粮而景从。——汉· 贾谊《过秦论》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居家为食,行道曰粮。” 桂馥曰:“粮乃行者之干食。”
• 2、风俗变迁 古代尊左尚右,但是分工不同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
• 注意词义时代性
• 币:
• 丝织品(本义)——礼物(先秦)——货币(秦汉后)
一般来说,古今词义指文言文的词义和现代汉语的词义
• 古代的词演变到后代,三种情况: 旧义消失,产生新义,也就是新义代替了旧义。 新义产生,旧义尚在,也就是新旧义并存。 词义保留,稍有变化。 观察古今词义异同有三个角度: a、变化的范围;(变与不变) b、变化的幅度;(迥异与微殊) c、变化的结果。(扩大、缩小、转移)
三、古今词义演变的类型
(一)词义范围不同
(2)词义由重变轻,即古义重今义轻
《史记· 项羽本纪》:“吾闻汉购吾头千金,邑万户。”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三、如何掌握词的古义 1、从字形上分析 幣、醒、劣 2、从语境上分析 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诗经》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秋声赋》 国人皆劝。 父勉其子, 兄勉其弟, 妇勉其夫。 《国语》
《左传〃僖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凶安在?” 《战国策〃齐策》:“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三)词义程度轻重不同
( 1)词义由轻变重,即古义轻今义重

通论2 古今词义

通论2 古今词义

(二)古今意义迥异
古今词义完全不同,有些词,从形体上看, 古今词义完全不同,有些词,从形体上看,古今 一致,从意义看,迥然不同。 一致,从意义看,迥然不同。

古义指缠绕, 尔雅·释天》 古义指缠绕,《尔雅·释天》:“素锦绸杠。” 素锦绸杠。 今义为丝织品的名称。 今义为丝织品的名称。

《战国策·魏策》:“以头抢地耳。” 战国策·魏策》:“以头抢地耳。 》: 庄子·逍遥游》: 我決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 《庄子·逍遥游》:“我決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两处的“ 之义。今义是“抢劫” 两处的“抢”是“碰、撞”之义。今义是“抢劫” 。
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
(一)古今意义基本相同
古今词义基本没有变化, 古今词义基本没有变化,如 基本没有变化 地等。 马、牛、天、地等。 个别词义所指仍有细微差别。 个别词义所指仍有细微差别。 如: 古今坐的方法不同, 坐,古今坐的方法不同, 词义所指的礼仪有了变化。 词义所指的礼仪有了变化。 虹
2、古贬今褒
锻炼
古义有玩弄法律诬陷人的意思。 古义有玩弄法律诬陷人的意思。《汉 路温舒传》 则锻炼而周纳之。 书·路温舒传》:“则锻炼而周纳之。”用 为贬义。今义则用为褒义。 为贬义。今义则用为褒义。
3、古中性今褒 、 祥
古义指吉凶的征兆、预兆。 左传· 古义指吉凶的征兆、预兆。《左传·僖 公十六年》 是何祥也?吉凶安在? 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凶安在?” 表示预兆时为中性词。今义指吉祥。 表示预兆时为中性词。今义指吉祥。

古义指打盹。 说文·目部》 古义指打盹。《说文·目部》:“坐寐也。” 坐寐也。 史记·苏秦列传》 读书欲睡, 《史记·苏秦列传》:“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 血流至足。 上例中“ 坐寐” 股,血流至足。”上例中“睡”为“坐寐”义。 后来“ 坐寐”发展到各种方式的睡觉。 后来“睡”由“坐寐”发展到各种方式的睡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ppt
7
上述情况说明了词汇的继承性的特点。在 古代汉语学习中,我们会发现,有许多词 语属于上述情况,这正是我们今天仍然能 够读懂文言文的基本条件。比如《木兰 辞》:“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其中绝大多数的词,意义及用法都与现代 汉语相同。
整理ppt
8
(二)词义迥异
该:古代常用义为完备。《楚辞·招魂》: “招具该备,永啸呼些。”王逸注:“该。 亦备也。言撰设甘美招魂之具,靡不毕备, 故长啸大呼以招君也。”《方言》卷十二: “备、该,咸也。”现常用意义为“应 当”。成语“言简意赅”一词中,“赅” 与“该”义同而形异。
11
给:古常用义为供给。《战国策·齐策》:“孟 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今常用义为给予。
勤:古常用义为辛劳、辛苦,与“逸”相对。 《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 夫子?”今常用义为勤劳、勤快。
劝:古常用义为鼓励、劝勉,《国语·越语》: “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 其夫。”今义为劝说。
爱:古今都是一个常用词,都有“喜爱” 的意思;但“爱”在上古还有“吝惜、舍 不得”的意思。如《孟子·梁惠王上》: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整理ppt
13
三、古今词义变化的主要形式
(一)词义的扩大:是指所指称的对象范围扩大
了。一般说,这种扩大具有从个别到一般,从部 分到全体的特点。例如:
绸:古义是“缠绕”之意,如“薜荔柏兮蕙绸。” (《九歌·湘君》),王逸注:“绸,缚束也。” 现代却指一种丝织即绸缎。
行李:古指外交使節,指人不指物。《左傳·僖
公三十年》:“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行李之往來,
共其乏困。”今指出行時攜帶的東西,指物不指
人。
整理ppt
10
(三)词义微别
如《左传·桓公三年》:“凡公女嫁于敌国。” 这里的“敌国”并非指与己相为仇敌的国家,而 是指与己地位相匹敌的国家。这是我们阅读古书 的难点,也是重点。
怜:古今都有可怜的意思,但是古代还有“爱” 的意思。如:《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 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售:古今都有卖东西的意思,但是“售”在 古代强调的是卖的结果,即把东西卖出去,卖掉。 《晏子春秋》:“而酒酸不售。”意思是直到酒 味变酸了也卖不掉。而今天“售”指卖的行为。
整理ppt
整理ppt
5
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词义相同
现代词汇从古代词汇中继承了不少基本词和一般 词,这主要属基本词汇部分。如:
人 手 心 日 月 星 山 水 风 云 雷 电 冰
霜 天 地 泉 鸡 雪 冷 高 嫁 娶 湿 泪 稻
饮食 侵略 桥梁 边境 广大 驰骋 天下 国 家
天文 地理 道德 人民 蟋蟀 女郎 规则 布 帛
整理ppt
2
再如:
购—悬赏 履—鞋子 冠—帽子 叟—老头 子 豕—猪
辛—辣 甘—甜 兵—武器 师—军队 卒—士兵
整理ppt
3
(二)新词的增加:新词的增加比旧词的
消亡速度要快得多,数量要大得多。以文
字形式而论,据统计,甲骨文时期用以表 达衣食住的字只有15个,金文时已增加到71 个,说文时期增加到297个,几乎等于甲骨 文时的20倍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的不断发展,新词总是在不断产生。但新
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汉语的词汇是发展变化的。词汇的发 展变化,首先表现在数量的增减上。
一、古今词汇的增减
(一)旧词的消亡:词所代表的客观事物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消亡了,这个词往往 也就消亡了,可以叫做历史词。比如《韩 非子·五蠹》:“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臘而 相遗以水。”“膢”是古代楚地在二月祭 祀饮食神的节日。后来之中祭祀形式消亡, 语言中“膢”这个词也就不用了。例如:
抢:《战国策·秦策》:“布衣之怒,亦免 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庄子·逍遥游》: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两处的“抢” 皆“碰、撞”之义。
整理ppt
9
羞:会意字,字形从手从羊,古义指“肉食品”,
或泛指“食”、“折琼枝以为羞兮”(《离
骚》),“羞”,即食品之意;“可羞于王公” (《左传·隐公元年》),即“可进献给王公作 美味”之意。这个意思现在写作“馐”。而“羞” 却指害羞,不好意思。
访:古义为询问、咨询。《左传·僖公三十二 年》:“穆公访诸蹇叔。”今义为探访、访问。
整理ppt
12
信:本义是“语言真实”,“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老子》)后引申为“传 递语言之义”,即“使者”,成为“信” 的常用义,如“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 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世 说新语·雅量》),这里“信”、“书”对 用,“信”指“使者”,“书”指“信”。 “信”大约在唐代才产生“书信”义。
整理ppt
1
耒 耜 戈 盾 笏 璧 玦 箪 刖 黥 膑 弑 辇
宰相 里正 公堂 衙役 宦官 太后 左师 舍 人 稽首
有些词所表示的事物和概念今天还存在, 但改换了说法,这样的词可叫古语词,例 如《报任安书》:“文史星历,近乎卜祝 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 所轻也。”句中的“倡优”指表演歌舞的 和表演杂技的艺人。现在一般叫做“演 员”,旧词“倡优”也就不用了
词的产生,一般来讲不影响我们对古书的
阅读理解,所以这里就不多分析这方面的 情况了。
整理ppt
4
二、古今词义异同的几种情况
古今词汇的发展变化,不仅表现在数量、 形式上,更主要的是表现在词义的变化上。 词义的发展变化是我们今天阅读古书的一 个难点,因为词义的差异(尤其是那些细 微的词义变化)会带来理解上的障碍。因 此有必要正确认识和掌握古今词义演变的 知识。王力先生说:“读古书要有历史观点, 要注意语言的时代性,要有发展的观点, 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
葡萄 琵琶 鸳鸯 道路 制度 风雨 昼夜 危
害整理ppt6Fra bibliotek还有些古代单音节的基本词,在现代汉语 中虽不再作为单音词使用,但却作为构成 新词的语素被继承下来。如:
目:古代是一个常用词,今一般已不单独 使用,但作为词素,保留在目的、目标、 目前、目光、目录、纲目、眉目、栏目等 双音词中。
忧:今天也单用,作为词素保留在忧愁、 忧伤、忧虑等双音词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