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用水指标先进值(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
第三部分节水型社会效果评价
综合性指标 人均GDP增长率,人均综合用水量,万元GDP取水量,农业、 工业、生活、生态用水比例等 节水管理 管理体制与管理机构,制度法规,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 的实施,促进节水的水价机制,节水投入保障,节水宣传
生活用水
评价
项目评价
全过程评价 专项评价
效果评价
Hale Waihona Puke 项目评价:是对已建工程项目进行回顾评价,针对工程本 身及运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具体建议, 以便提高已建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延长项目 的可持续性。
项目全过程评价:从项目的勘测设计、立项决策等前期工 作开始,到项目建成投产运营若干年以后的全过程进行评 价。
第三部分
节水型社会建设效果评价
◆节水型社会建设效果评价的意义 ◆节水型社会阶段的划分 ◆节水型社会效果评价
节水型社会建设效果评价的意义
评价:人们根据评价目标,选择多个因素或指标,通过 一定的数学模型,将多个评价因素或指标转化为能反映 评价对象总体特征的信息,对被评价对象进行的客观、 公正、合理的全面评价。
6、谈节水与节水型社会的区别(背景、内涵、措施、效果) 7、根据课堂讲解内容,谈要保持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长期良性 运转,应解决那些关键问题。 8、课堂主要讲解节水型社会建设初期的做法,谈随着节水型 社会建设的渗入开展,相应的工作还应如何转变。 9、谈节水型社会建设中一些主要因素(基础工程、制度、 政府)所起的作用
农业发展速度、地方财政收入 (3)生态发展 城镇绿化覆盖率、水土流失治理率、草地治理面积、工业废 水达标排放率 (4)资源状况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缺水率、饮用水 源水质达标率
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一、前言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日益紧张,因此节约用水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二、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1. 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包括单位产值用水量、单位能耗用水量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或企业对于有限的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 水环境保护指标包括污染物排放量、污染物处理率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或企业在保护水环境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3. 水资源管理指标包括供水可靠性、管网漏损率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或企业对于水资源管理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4. 水文化建设指标包括公众对于节约用水意识的普及程度、政府部门推广节约用水政策的力度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或企业在培养公众节约用水意识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三、节水型社会评价方法1. 定量评价法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定量分析,得出一个地区或企业的节水型社会评价得分。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出一个地区或企业在节约用水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2. 定性评价法通过对各项指标进行定性分析,得出一个地区或企业的节水型社会评价等级。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比较直观地反映出一个地区或企业在节约用水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3. 综合评价法将定量评价法和定性评价法相结合,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得分和等级,得出一个地区或企业的综合节水型社会评价。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利用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点,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度和可信度。
四、结语建立科学、全面、可行的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于推动全球节约用水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积极探索适合本国情况的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于节约用水的认识和意识,从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计算
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计算随着全球水资源紧缺问题的日益突出,建设节水型社会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为了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节水型社会建设情况,可以利用一系列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并对其计算方法进行说明。
一、国家水资源利用效率国家水资源利用效率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它通常以单位面积或单位产值的水资源消耗量来衡量。
计算公式如下:国家水资源利用效率=国家总用水量/国家总用水面积或国家水资源利用效率=国家总用水量/国民生产总值二、农业灌溉效率农业灌溉是全球用水量的最大消耗部分,因此农业灌溉效率的提高对于节水型社会建设至关重要。
农业灌溉效率可以通过计算作物产量与灌溉用水量的比值得到。
计算公式如下:农业灌溉效率=农业总产量/农业灌溉水量三、市政用水管理效率市政用水管理效率是评价城市节水型社会建设情况的关键指标之一、它可以通过计算城市居民用水量和总用水量的比值来衡量。
计算公式如下:市政用水管理效率=城市居民用水量/城市总用水量四、工业用水效率工业用水效率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节水型社会建设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可以通过计算工业产值与工业用水量的比值得到。
计算公式如下:工业用水效率=工业总产值/工业用水量五、居民用水节约意识居民用水节约意识是评价一个社会节水型建设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可以通过调查居民对节水意识的认知程度和实际行为来获得。
例如,通过调查居民是否采取了减少冲洗、修理漏水设施等措施来衡量居民用水节约意识。
总之,通过对上述指标的计算和评估,可以客观地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节水型社会建设情况。
这些评价指标不仅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当前的节水型社会建设状况,还可以为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节水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2023年生活知识_生活节水小常识问答题
2023年生活节水小常识问答题生活节水小常识答题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 C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A、精神与物质文明B、精神文明C、生态文明D、物质文明2、我国现行《水法》规定,水资源属于所有。
水资源的所有权由代表行使。
( D )A、全民…国务院…全民B、国家…水利部…国家C、全民…水利部…全民D、国家…国务院…国家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C)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节水防污B、节能减排C、资源节约D、节水4、我国现行《水法》规定,本法所称水资源,包括和。
( A )A、地表水地下水B、地表水自备水C、自来水地下水D、城市用水农村用水5、我国现行《水法》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 D )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A、中央管理与地方管理B、政府管理与社会管理C、国际管理与国内管理D、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6、我国现行《水法》规定,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 ( A )。
A、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B、总量控制和总量管理相结合制度C、定额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制度D、省、市、县管理相结合制度7、《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规定,实施取水许可必须符合水资源综合规划、流域综合规划、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和( B )。
A.饮水安全规划B.水功能区划C.节水规划 D、水资源保护规划8、我国现行《水法》规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应当与当地( C )条件和防洪要求相适应,并进行科学论证。
A、经济B、基础设施C、水资源D、生态9、《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规定,实施取水许可应当坚持( B )统筹考虑,开源与节流相结合、节流优先的原则,实行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
A.工业用水与农业用水B.地表水与地下水C.工农业用水与城市用水 D、生态环境用水与地下水10、我国现行《水法》规定,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A),并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
节水社会建设技术指标计算方法
节水社会建设技术指标计算方法节水社会建设技术指标计算方法一、综合节水指标1、万元GDP用水量:行政区域用水总量〔按新水取用量计〕与GDP的比值。
WGDP=W总/G总式中:WGDP——万元GDP用水量,单位为立方米〔m3〕;W总——行政区域用水总量,按水资源公报统计口径统计,不包括非常规水源利用量,单位为立方米〔m3〕;G总——行政区域国民生产总值,按统计年鉴统计口径统计,单位为万元。
2、再生水回用率:行政区域再生水利用量与污水处理总量的比值。
〔再生水:污水经适当处理后,到达一定水质指标,能够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使用的水。
〕R再生=W再用/W污处式中:R再生——再生水回用率,%;W再用——行政区域再生水利用量,指污水经处理后到达相应水质标准,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生态环境、市政杂用、绿化等方面的水量,不包括企业内部的回用量,单位为立方米〔m3〕;W污处——行政区域污水处理总量,单位为立方米〔m3〕。
二、农业节水指标1、万元农业增加值用水量:行政区域农业用水总量〔按新水取用量计〕与农业增加值的比值。
W农G=W农/G农式中:W农G——万元农业增加值用水量,单位为立方米〔m3〕;W农——行政区域农业用水总量,按水资源公报统计口径统计,不包括非常规水源利用量,单位为立方米〔m3〕;G农——行政区域农业增加值,按统计年鉴统计口径统计,单位为万元。
2、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行政区域作物净灌溉需水量占灌溉水量的比例,按《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技术指南〈2022年〕》提出的“首尾测算分析法”测算,即直接灌入田间可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水量〔净灌溉用水量〕与灌区从水源取用的灌溉总水量〔毛灌溉用水量〕的比值。
K灌=W净灌/W毛灌式中:K灌——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W净灌——行政区域净灌溉用水总量,单位为立方米〔m3);W毛灌——行政区域毛灌溉用水总量,单位为立方米〔m3)。
3、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比例:行政区域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百分比。
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
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摘要:一、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的背景与意义1.我国水资源现状2.节水型社会的重要性3.评价标准的制定目的二、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的构成1.节水意识与宣传教育2.节水技术与设备推广3.节水政策与管理措施4.节水成果与效益评估三、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的实施1.政府主导与政策支持2.社会各界的参与3.节水型社区的创建4.节水型产业的培育四、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的效果与展望1.节约水资源的意义2.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3.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建设正文:在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评估各地区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情况,我国制定了一套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
首先,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的背景与意义体现在我国水资源现状上。
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排名世界第六,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地区分布不均衡,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需求不断增加,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因此,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的制定旨在推动全社会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国家水安全。
其次,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包括四个方面:节水意识与宣传教育、节水技术与设备推广、节水政策与管理措施、节水成果与效益评估。
这四个方面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体系。
其中,节水意识与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节水意识的基础;节水技术与设备推广是实现节水目标的关键;节水政策与管理措施是推动节水工作的保障;节水成果与效益评估则是衡量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效的重要手段。
在实施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方面,政府主导与政策支持至关重要。
政府需要加强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领导,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和规划,加大资金投入,推动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在各地区的实施。
同时,社会各界也要积极参与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形成全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的良好局面。
总之,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我国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节水型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指标分类 指标体系 用水总量控制指标 综合指标 万元GDP用水量 人均综合用水量 管理体制与管理机构 制度与法规 制度与管理 节水宣传与公众参与情况 保障节水的投入 取用水计量率 计划用水率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农业节水 亩均灌水 工业用水大户主要产品用水定额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工业废污水处理会用率 城镇生活人均综合用水量 生活节水 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 城镇节水器具普及率 用水户装表计量率 再生水、雨水、海水、苦咸水等非常 规水源的利用量 再生水利用率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水生态与环境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非常规水源利用目标
指标体系
备注
缺水地区需提出该项目标指标
应为100%
节水型社会与节水型城市评价指标浅析
节水型社会与节水型城市评价指标浅析摘要:为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水利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活动,住建部门牵头组织节水型城市创建活动,这是节水领域颇有影响的两项活动。
两项活动有各自独立的评价体系,在介绍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评价指标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比较。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节水行动,针对两套评价指标的差异和不足提出建议:适当降低制度性节水指标数量与分值、适当增加工业和农业节水指标数量与分值、加强农村节水宣传教育、鼓励城市同时开展节水型社会和节水型城市创建,供节水实践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节水行动;节水型社会;节水型城市;评价指标Analysis of water-saving society and water-saving city//Yang JiaxiangAbstract: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national water conservation action, the water conservancy department has launched an extensive nationwide campaign to build water-saving societies at county level, and the housing and construction department has taken the lead in creating water-saving cities, which are two influential activities in the field of water conservation. The two activities have their own independent evaluation systems, and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in detail on the basis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s introduced. To fully implement the national water conservation action,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to address the difference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two sets of evaluation indicators: appropriately reduce the number and score of institutional water conservation indicators, appropriately increase the number and score of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water conservation indicators, strengthen rural water conservation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and encourage cities to developboth water-conserving societies and water-conserving cities. Thispaper provides references and lessons for water conservation practice.Keywords: water-saving action; water-saving society; water-saving city; evaluation index.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将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上升为国家战略,把节水工作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1]。
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
附件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试行)一、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县级行政区和直辖市所属区(县)节水型社会评价工作。
二、必备条件1.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确定的控制指标全部达到年度目标要求。
2.近两年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结果为良好及以上。
3.节水管理机构健全,职责明确、人员齐备。
三、评价方法1.除标准特别指出之外,应当采用上一年的资料和数据进行评价计算得分。
2.总分85分以上者认定为达到节水型社会标准要求。
3.如遇缺项,则该项不得分,评价总分按照公式进行折算,折算公式为:评价总分=(实际总得分-加分项得分)*100/(100-缺项对应分值)+加分项得分。
加分项不计入缺项。
- 1 -节水型社会评价赋分表- 2 -- 3 -- 4 -- 5 -- 6 -说明[1]城镇非居民用水单位是指纳入取水许可管理和从公共供水管网取水的工业、服务业用水单位。
[2]农业灌溉用水计量率是指有计量设施的农业取水口灌溉取水量占灌溉总取水量的比例。
[3]北方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其它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南方地区,包括江河源头区的青海、西藏。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5]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际实施面积是指县级行政区(含直辖市所辖区、县)自部署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来已实施的总面积,计划实施面积是指计划实施的总面积。
[6]重点用水行业包括火电、钢铁、纺织染整、造纸、石油炼制、化工、食品等行业。
[7]公共机构是指县(区)级机关和县(区)直事业单位。
[8]居民小区是指由物业公司统一管理、实行集中供水的城镇居民小区。
[9]公共场所是指公用建筑物、活动场所及其设施等。
- 7 -[10]再生水是指污水经过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再次利用的水。
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计算全解
m3/Adt
单位产品 取水量
m3/t产品
重复利用率
%
二、节水型企业标准
表3
一、取水量 单位产品取水量 1、棉、麻、化纤及混纺机织物 2、丝绸机织物 3、针织物及纱线 二、重复利用 1、重复利用率 2、间接冷却水循环率 3、冷凝水回用率 4、废水回用率 三、用水漏损 用水综合漏失率 (%) ≤6% (%) (%) (%) (%) ≥45 ≥95 ≥98 ≥20 (m3/100m) (m3/100m) (m3/t) ≤2 ≤3 ≤100
指标 漂白化学木(竹)浆 本色化学木(竹)浆 化学机械木浆 漂白化学非木(麦草、芦苇、甘蔗渣)浆 脱墨废纸浆 未脱墨废纸浆 新闻纸 印刷书写纸 生活用纸 包装用纸 白纸板 箱纸板 瓦楞原纸 纸浆 纸及纸板 单位 考核值 ≤70 ≤50 ≤30 ≤100 ≤24 ≤16 ≤16 ≤30 ≤30 ≤20 ≤30 ≤22 ≤20 ≥70 ≥85
(一)技术类指标
2、农业节水指标
农业取水总量( W农) 万元农业增加值用水量 (W农G) 农业增加值( G农)
式中: W农G — 万元农业增加值用水量,单位为立方米(m3);
节水型企业管理指标
项 目
水计量器具的配备与管理符合GB 24789的要求(附水计量器具一览表、技术档案等相关 材料)
企业废水排放符合标准要求(附地方环保局证明) 不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水设备和器具 有取用水资源的合法手续(附批件复印件) 近三年用水无超计划(附地方节水办证明)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时实施节水“三同时”、“四到位”制度。节水“三同时”即节 水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四到位”即工业企业要 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管水制度到位、节水措施到位。
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
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一、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直辖市所辖区,设区市所辖区,县(县级市、自治县、旗)等节水型社会评价工作。
经济开发区等区域的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可参照本标准进行评价。
二、必备条件(一)制定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实施方案,明确达标建设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
(二)评价年县域用水总量和强度符合控制指标要求。
(三)评价年县域江河取水量和地下水取水量符合控制指标要求。
(四)评价年中央环保督察、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中央巡视、国家审计、媒体报道等未发现节水重大问题。
三、评价内容本标准评价指标共分12项,具体包括:用水定额管理、计划用水管理、用水计量、水价机制、节水评价、节水“三同时”管理、节水载体建设、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生活节水器具推广、非常规水源利用、节水宣传和加分项。
12项评价指标细化为24项评价内容,详见《节水型社会评价赋分表》。
四、评价方法(一)除标准特别指出之外,计算得分[1]采用上一年的资料和数据进行评价。
(二)发现同一问题,涉及多个评价指标扣分项的,不重复扣分。
(三)总分[2]85分及以上者认定为达到节水型社会标准要求。
节水型社会评价赋分表34567说明[1]标准中涉及相关评价指标要求,应按创建当时国家最新规定执行。
[2]如遇缺项,则该项不得分,评价总分按照公式进行折算,折算公式为:评价总分=(实际总得分-加分项得分)×100/(100-缺项对应分值)+加分项得分。
加分项不计入缺项。
[3]北方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南方地区。
[4]农业灌溉用水计量率是指有计量设施或者以电折水等间接计量方式的农业取水口灌溉取水量占灌溉总取水量的比例。
[5]工业用水计量率指工业用水计量水量与工业用水总量的比值。
[6]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际实施面积是指县级行政区自部署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来已实施的总面积。
水利部: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试行)
水利部: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试行)为深入贯彻节水优先方针,落实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利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总结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是落实节水优先方针的重要举措,对加快实现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粗放用水方式向高效用水方式转变,从过度开发水资源向主动节约保护水资源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可以全面提升全社会节水意识,倒逼生产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需求,增强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贯彻中央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加快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把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为方向性、战略性举措来抓,将节水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全过程。
二、明确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的目标任务(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北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40%以上县(区)级行政区、南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除外)20%以上县(区)级行政区应达到《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见附件)要求。
(二)主要任务1.指导推动各县级行政区开展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
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方案》《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三五”规划》《全民节水行动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统筹制定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的总体目标、年度任务和实施计划,落实保障措施,按目标要求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并于2017年6月底前报我部。
2.组织开展辖区内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考核工作。
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广泛动员各县级人民政府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强化分类指导,组织实施技术评估和达标考核。
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表
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建设节水型社会,重点是建立三大体系:一是建立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这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二是建立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三是建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节水工程和技术体系。
《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为《评价指标体系》)围绕三大体系而构建,力图系统、全面、科学地反映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进展。
通过评价工作,及时掌握试点建设的进程,分析、总结试点建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明确工作重点,加强对试点建设的指导,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本《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适用于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地区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工作,也可用于其它地区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
本《评价指标体系》为试行,将在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践中不断予以完善。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指标体系》的构建遵循以下原则:1.力求全面。
所选指标尽量涵盖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2.体现层次。
所选指标既能反映总体情况,又能反映各分类、各单项情况;3.相对独立。
所选每个指标均反映一个侧面情况,指标之间尽量不重复交叉;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所选指标即有定性描述的,又有可量化的;5.综合性与单项性相结合:所选指标既有反映综合情况的,又有反映单项情况的。
二、《指标体系》的内容《指标体系》包括综合性指标、节水管理、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生态指标共五类32项主要评价指标,具体内容见表1。
评价单位可从中选择适合本地区的指标,也可视情况增补其它评价指标。
表1 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表三、《指标体系》说明1.指标解释与计算分析方法指标解释与计算分析方法见表2。
表2 指标解释与计算分析方法注:《指标体系》仅列出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评价指标,各地区可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根据需要增补其它指标。
附录1:国外有关节水先进指标注:我国北京2002年为17.5。
附录2:我国各类型区有关指标先进值说明:根据各地水资源(考虑过境水)和人均GDP情况,将全国划分为6个类型区,分区如下:89。
《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编制说明
《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国家标准编制说明《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编制组《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及目的1、标准的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编制计划(项目计划编号为20074651-T-332),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组织牵头,成立标准起草专家组,负责起草国家标准《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2、标准的编制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明确提出“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
”2001年以来,我国开展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通过制度建设,着力构建全社会自觉节水的新机制,大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目前,各省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均取得积极进展,但在评价考核时存在量化困难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国内有关部门、科研机构提出的节水指标较多,很多指标定义不一致,统计口径不同,统计数据往往相差很大,对数据使用造成一定困难。
因此,制订《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国家标准,是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
二、编制过程2003~2004年水利部委托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开展了节水型社会建设科研项目“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本标准执笔人是该项目的负责人和执笔人)。
2005年,水利部以此为基础,用办资源[2005]179号文印发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各地在编制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编制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各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在中期评估及试点验收时,都参照了该指标体系选择评价指标,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个别指标组成评价指标体系,对该指标体系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及有关专家进行了沟通。
各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在中期评估、试点验收时,都有专家组参与,并对相应指标的数据来源及其真实性进行了审核。
2006年,水利部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申请编制国家标准《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节水型企业建设评价标准
自备水年取水5万方以上企业已安装取水实时监控装置并接入取水实时监控系统
8-2
用水纳入用水计划管理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企业用水中的公共供水、自备水均需附相关主管部门证明)
9
经公示无重大安全和环境事故举报
10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时实施节水“三同时”、“四到位”制度。节水“三同时”即节水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四到位”即工业企业要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管水制度到位、节水措施到位。
4
19
完成节水指标和年度节水计划
查阅有关资料
完成节水指标和年度计划各得2分
4
20
用水设备管道器具定期检修制度
查阅有关资料文件查看现场
有定期检修制度得4分
4
21
开展节水技术改造,已使用的节水设备管理好运行正常
查看现场及有关资料、制度
开展节水技术改造、运行正常各得2分
4
22
开展非常规水资源利用
查看现场
制定计划、设施运行正常各得2分
11
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完整规范,按照要求完成统计报表并进行分析
查阅有关资料,核实数据
两项符合要求得4分,一项符合要求得2分
4
12
用水情况清楚定期巡回检查问题及时解决
查看巡回检查记录和落实情况
符合要求得4分
4
13
有近期完整的管网图
查阅图纸和查看现场
管网图完整清晰规范得4分
4
14
实行定额管理,节奖超罚
查看定额管理节奖超罚文件和资料
见附件1: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标准水平
8
4
间接冷却水循环率
间接冷却水循环率=间接冷却水循环量/(间接冷却水取水量+间接冷却水循环量)*100%
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计算解析
三、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一)技术类指标
4、城乡生活节水指标
供水管网漏损率( R管) 供水总量(W供) 有效供水总量( W收) 100% 公共供水总量( W供)
式中: R管 — 供水管网漏损率,单位为%,可采用供水统计年鉴数;
W供 — 行政区域公共供水总量,即自来水厂出厂水量,单位为立
G总 —行政区域国民生产总值,按统计年鉴统计口径统计,
单位为万元。
三、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一)技术类指标
1、综合节水指标
式中: R再生 — 再生水回用率,单位为%; W再用 — 行政区域再生水利用量,单位为立方米(m3); W污处 — 行政区域污水处理总量,单位为立方米(m3)。
三、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节水型企业技术考核要求—纺织染整行业
二、节水型企业标准
表4 节水型企业技术考核要求—石油炼制行业
考核内容 取水量 加工吨原(料)油取水量(m3/t) 重复利用率(%) 浓缩倍数 重复利用 软化水、除盐水制取系数 蒸汽冷凝水回收率(%) 含硫污水汽提净化水回用率(%) 污(废) 水回用率(%) 用水漏损 用水综合漏失率(%) 考核值 ≤0.7 ≥97.5 ≥4.0 ≤1.10 ≥60 ≥60 ≥50 ≤7
F有效 — 行政区域有效灌溉面积,按水利统计年鉴口径统计,单位为千公
顷。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包括低压管灌、喷滴灌、微灌工程。
三、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一)技术类指标
3、工业节水指标
工业取水总量( W工)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W工G) 工业增加值( G工)
式中: W工G —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单位为立方米(m3);
节水器具包括节水型水龙头、便器、淋浴器和洗衣机,也包括采用节 水措施改造的以上用水器具。
我国用水指标先进值(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
类型区指标1区2区3区4区万元GDP取水量(m³)155********人均GDP增长率(%)15.212.415.716.3万元GDP取水量下降率(%)15.114.516.811.7计划用水率(%)100100100100自来水厂供水损失率(%)7.6(珠海)7.5(大庆)5.9(保定)7.4(桂林)居民生活用水户表率(%)100100100100灌溉水渠系利用系数0.650.550.790.6节水灌溉工程面积率59.357.681.845.6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m³)104703517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0.3729146.3水功能区达标率(%)100100100100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87.195以上97以上87.21区上海、苏南苏中、浙江、福建、广东、海南2区辽宁(辽河流域除外)、黑龙江、河南中部3区北京、天津、辽宁(辽河流域)、山东4区安徽中南部、江西、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5区吉林、苏北、安徽北部、青海中东部6区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北部、陕北、甘肃、宁夏、新疆5区6区备注224259按省级行政区(2004年值)13.917.5按省级行政区(2000-2004)14.816.4按省级行政区(2000-2004)100100目标3.8(兰州)5.8(哈密)根据2000年城镇供水年鉴100100目标0.550.7按省级行政区(2003年值)37.265.8按省级行政区(2004年值)145108按省级行政区(2004年值)5981按省级行政区(2003年值)100100目标84.587.3按省级行政区(2002年值)、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南、青海西部北、甘肃、宁夏、新疆。
2023年生活知识_生活节水小常识问答题_1
2023年生活节水小常识问答题生活节水小常识答题一、什么是节水型社会?节水型社会指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得到了极大提高,并贯穿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
在政府、用水单位和公众的参与下,以完备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律体系为保障,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工程等措施,结合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全社会的合理用水和高效益用水。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是什么?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就是通过体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建立起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水利工程体系;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树立自觉节水意识及其行为的社会风尚,切实转变全社会对水资源的粗放利用方式,促进人与水和谐相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内涵是什么?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内涵应包括以下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1)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上,节水型社会是把水资源的粗放式开发利用转变为集约型、效益型开发利用的社会,是一种资源消耗低、利用效率高的社会运行状态。
(2)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涵盖明晰水权、统一管理,建立政府宏观调控、流域民主协商、准市场运作和用水户参与管理的运行模式。
(3)从社会产业结构转型上看,节水型社会又涉及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城市、节水型服务业等具体内容,是由一系列相关产业组成的社会产业体系。
(4)从社会组织单位看,节水型社会又涵盖节水型家庭、节水型社区、节水型企业、节水型灌区、节水型城市等组织单位,是由社会基本单位组成的社会网络体系。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来探索和实现新时期水利工作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根本性转变;探索和实现新时期治水思路和治水理念的大跨越;探索和实现从传统粗放型用水向提高用水效益和效率转变;探索和实践人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新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型区
指标1区2区3区4区
万元GDP取水量(m³)155********
人均GDP增长率(%)15.212.415.716.3
万元GDP取水量下降率(%)15.114.516.811.7
计划用水率(%)100100100100
自来水厂供水损失率(%)7.6(珠海)7.5(大庆)5.9(保定)7.4(桂林)
居民生活用水户表率(%)100100100100
灌溉水渠系利用系数0.650.550.790.6
节水灌溉工程面积率59.357.681.845.6
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m³)1047035170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0.3729146.3
水功能区达标率(%)100100100100
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87.195以上97以上87.2
1区上海、苏南苏中、浙江、福建、广东、海南
2区辽宁(辽河流域除外)、黑龙江、河南中部
3区北京、天津、辽宁(辽河流域)、山东
4区安徽中南部、江西、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5区吉林、苏北、安徽北部、青海中东部
6区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北部、陕北、甘肃、宁夏、新疆
5区6区备注
224259按省级行政区(2004年值)
13.917.5按省级行政区(2000-2004)
14.816.4按省级行政区(2000-2004)
100100目标
3.8(兰州)5.8(哈密)根据2000年城镇供水年鉴
100100目标
0.550.7按省级行政区(2003年值)
37.265.8按省级行政区(2004年值)
145108按省级行政区(2004年值)
5981按省级行政区(2003年值)
100100目标
84.587.3按省级行政区(2002年值)
、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南、青海西部北、甘肃、宁夏、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