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名人故事

合集下载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三、陶冶情操,乐观对待现实,幽默是一 种宽容精神的体现。要善于体谅他人 ,要使自己学会幽默,就要学会雍容 大度,克服斤斤计较,同时还要乐观 。乐观与幽默是亲密的朋友,生活中 如果多一点趣味和轻松,多一点笑容 和游戏,多一份乐观与幽默,那么就 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也不会出现整 天愁眉苦脸,忧心忡忡的痛苦者。 四、培养深刻的洞察力提高观察事物的能 力,培养机智、敏捷的能力,是提高 幽默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迅速地捕 捉事物的本质,以恰当的比喻,诙谐 的语言,才能使人们产生轻松的感觉 。当然在幽默的同时,还应注意,重 大的原则总是不能马虎,不同问题要 不同对待,在处理问题时要极灵活性 ,做到幽默而不俗套,使幽默能够为 人类精神生活提供真正的养料。
绝世好男人 林语堂出生于福建漳州 城内,婚前曾有两位恋 人。林语堂的妻子廖翠 凤是他的第三位恋人。 廖翠凤是鼓浪屿的首富 廖家的二小姐,1919年1 月9日林语堂与廖翠凤结 婚。结婚后,他征得廖 翠凤的同意,将结婚证 书烧掉了,他说“结婚 证书只有离婚才用得 上”。
1919年林语堂和妻子廖翠凤 结婚照
做一个有趣的人远比做一个有爱的,有责任感的人更 重要。生活需要幽默.幽默是一种修养,一种文化,一种艺术, 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 领会幽默的内在含义,机智而又敏捷 地指出别人的缺点或优点,在微笑中加以肯定或否定。幽 默不是油腔滑调,也非嘲笑或讽刺。正如有位名人所言: 浮躁难以幽默,装腔作势难以幽默,钻牛角尖难以幽默, 捉襟见肘难以幽默,迟钝笨拙难以幽默,只有从容,平等 待人,超脱,游刃有余,聪明透彻才能幽默。
1922 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 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 1923 年获博士 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 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曾任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 副会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 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1966年定 居台湾。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

名人青春奋斗的故事简短近代

名人青春奋斗的故事简短近代

名人青春奋斗的故事简短近代【名人青春奋斗的故事简短近代】据说“青春是一道经不起消磨的风景”,这句话的背后透露出的是一种非常真实的现象,那就是年轻人的时间和精力非常充裕,但同时也容易被各种事情所吸引和迷惑,对未来的规划和追求也缺乏清晰的方向。

但是,在我们的历史上,也不乏一些明星和名人的青春奋斗故事,他们利用自己的时间和能力,实现了自我的突破,也树立了许多可取的榜样和榜样。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近代名人青春奋斗的故事。

1.马云如果说现在有一个人能代表当下年轻人的梦想和追求,那就是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

马云,在年轻时曾经历过种种的波折和挫折:初中毕业时,他曾考试不及格,没能进入高中,甚至不得不重读一年。

之后,他曾尝试了许多职业,包括教英语和售货员,但他的事业总是缺乏方向和动力。

最终,他通过一次美国游学的机会,接触到了互联网的领域,为自己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周杰伦相信大多数人都听过周杰伦这个名字,他是一位著名的音乐人,也是一名优秀的演员和导演。

然而,在年轻时,周杰伦并没有想过要走艺术家这一条路。

他的父母都是学校老师,为了让儿子能有一个稳定的职业,曾安排他去了警校。

但周杰伦并不满足于此,他在警校期间开始了自己的音乐创作,期间做了很多演出和磨练。

他所创造出来的音乐风格也极具特色和个性,受到了无数粉丝的喜爱和追捧。

3.林语堂林语堂是一位在文学界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在他的一生中写下了大量的小说、散文和论文。

但是,他的成就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年轻时,林语堂其实并没有接受过正式的文学课程,大学时代还在攻读工科专业。

但他对于文学的热爱和执着,并没有因为一些阻碍而消失,反而让他更加刻苦地钻研。

最终,他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成为了一位享誉全球的文学大家。

4.李宗伟如果说在体育领域有一个人能代表青春奋斗精神的话,那肯定是羽毛球名将李宗伟。

在年轻时,李宗伟曾经面临过身体不适和伤病的困扰,让他的职业生涯几乎面临终结的危险。

但他凭借着自己的毅力和坚持,通过身体训练和技术升级,一步步打破了自己和外界对于他的种种质疑和限制,成为了一位国际级数一数二的羽毛球运动员。

家风的名人故事

家风的名人故事

家风的名人故事家风,是指一家人代代相传的家庭风范和家族传统。

一个家族的家风,往往可以通过一些名人的故事来展现。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家风优秀的名人故事。

第一位名人是孔子。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的家风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家风的典范。

孔子在家庭中,受到了父亲的慈爱和严厉的教导,他的家风以“孝”为核心,他在家庭中孝敬父母,尊重长辈,教育子女,以身作则,深受后人的尊敬和崇敬。

第二位名人是林则徐。

林则徐是清朝末年的一位著名官员,他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家。

林则徐的家风以“忠”为核心。

他在家庭中以身作则,教育子女要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事业,他的家风影响了他的后代,也影响了整个社会。

第三位名人是林语堂。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翻译家、文化名人。

林语堂的家风以“诚”为核心。

他在家庭中讲诚信,做人要诚实守信,他的家风影响了他的子女,也影响了他的后代。

第四位名人是李光耀。

李光耀是新加坡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新加坡第一任总理。

李光耀的家风以“勤”为核心。

他在家庭中勤奋工作,勤俭节约,他的家风影响了他的子女,也影响了整个新加坡社会。

第五位名人是贝聿铭。

贝聿铭是著名的建筑师,他设计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建筑。

贝聿铭的家风以“和”为核心。

他在家庭中讲和睦相处,家庭和睦,和谐相处,他的家风影响了他的子女,也影响了整个建筑界。

以上这些名人的故事,展现了不同家庭的不同家风。

这些家风优秀的名人,他们的家风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子女,也影响了整个社会。

我们可以从这些名人的家风中,学习到许多宝贵的家庭美德,让我们在家庭中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的家风,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家庭。

林语堂散文

林语堂散文

林语堂散文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字海明,号山谷主人,江苏镇江人,中国著名的现代作家、文化名人。

他以散文作品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散文之王”,其作品以独特的视角、深入的思考和优美的文笔深受读者喜爱。

一、林语堂的生平林语堂出生于一个文化家庭,自小接受良好的教育。

他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英文文学,并留学美国,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

在美国期间,林语堂接触到了西方文化,深受启发。

回国后,他致力于文化事业,为中国文化的推广和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林语堂散文的特点林语堂的散文作品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1. 独特的视角林语堂的散文作品总是以独特的视角出发,他能够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新奇,从琐碎的生活中发现深层次的意义。

他的作品充满了智慧和哲理,读者在阅读时常常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2. 深入的思考林语堂的散文作品总是充满了深入的思考。

他对人性、社会、生活等诸多问题都进行了深度的思考和剖析,从而给读者带来了许多启发。

他以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考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观点。

3. 优美的文笔林语堂的文笔非常优美,他善于运用华丽的修辞手法和生动的叙述方式,使得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思想性,还具有艺术性。

他的文字通俗易懂,读起来非常流畅,给人以愉悦的阅读体验。

三、推荐几篇经典的林语堂散文1.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描写了一位老教授的一天生活,通过对他的观察和描写,展现了一个智慧、平和而又富有人生哲理的人物形象。

全文充满了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优美的文笔让人叹为观止。

2. 《故乡》《故乡》是林语堂的代表作之一,以极富感情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他用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描写让读者产生共鸣,引发了人们对故乡的思考和回忆。

3. 《生命的短暂》这篇散文以生命的短暂为主题,通过对生命的反思和思考,教人珍惜和感悟生命的宝贵。

林语堂以深刻的洞察力和优美的文笔,让人读后深思。

结语林语堂的散文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入的思考和优美的文笔,成为了经典的文学之作。

关于文化保护的名人故事

关于文化保护的名人故事

关于文化保护的名人故事文化保护的名人故事一、坚守本土文化的守护者1. 鲁迅(1881年-1936年)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伟大先驱之一,他以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对社会现实的冷眼观察而闻名。

他的作品如《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等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呼唤人们觉醒和奋起抵抗压迫。

鲁迅秉持着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理念,他通过批判西化现象、提倡本土文化,为中国现代文化的独立性和自信奠定了基础。

2. 林语堂(1895年-1976年)林语堂是一位知识渊博、多才多艺的作家、翻译家和教育家。

他长期在海外工作,一方面将中国文化介绍给世界,另一方面也通过翻译西方经典进一步丰富了中国读者的视野。

林语堂主张文化的多元共存和相互影响,他认为文化要适应时代的变迁,但也要保持独立性,不被异质文化所同化。

3. 郭沫若(1892年-1978年)郭沫若是中国现代诗歌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一位热衷于文化保护的名人。

他用诗歌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郭沫若提倡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相结合,在探索中国文化复兴的道路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践行保护文化的艺术家1. 陈逸飞(1931年-)陈逸飞是中国著名的传统剪纸艺术家,他将中国传统纸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创作出了大量独具特色的作品。

陈逸飞不仅坚持传统剪纸技艺的传承和创新,还积极参与相关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努力推动剪纸艺术的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门传统工艺。

2. 吴冠中(1919年-2010年)吴冠中是中国现代美术界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以绘画和中国画的创作闻名。

吴冠中擅长将中国传统艺术元素与西方绘画技法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延续并发扬了中国画的传统。

他的作品充满了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同时又具有现代艺术的审美观念,为中国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 王蒙(1930年-)王蒙是中国当代作家、评论家和教育家,他长期致力于文化保护和思想启蒙的工作。

名人事例 林语堂

名人事例 林语堂

事例1 关键词:幽默 风度
30年花12万美元制造中文打印机
• 1916年,林语堂就对中文打字机和中文检字 产生了很大的兴趣。1919年商务印书馆制造 事例 2 关键词: 了中国第一台中文打字机 ,最初,使用这 坚持、爱国、信 种打字机必须经过专业训练。于是,林语 堂决定借鉴外文打字机,发明一个更为简 念 单快捷的打字机。林语堂的打字机一直到 1946年5月才完成,高9英寸,宽14英寸,深18 英寸,64个键盘取代商务机器的庞大字库, 储存7000字。
林语堂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美 哈佛大学文学系硕士。德国入莱 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任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 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后任外交 部部秘书、香港中文大学语言系 主任。《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 主编《论语》半月刊、《人间 世》、《宇宙风》。著作有《吾 国与吾民》《风声鹤唳》, 《京 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 这台名为“明快”的打字机花光了林语堂 全部的积蓄和向朋友以及银行借的钱贷的 款 ,那笔借款全家还了好几年才还完 。因 为这台打字机,林语堂和赛珍珠二十多年 的友谊破裂。当年林语堂去美国是因为赛 珍珠的邀请,赛珍珠拥有林语堂著作的出 版权,但其却不遵守出版规则多拿40%的版 税,在林语堂发明打字机最缺钱的时候, 经济富裕的赛珍珠断然拒绝了他的求助。 事后,林语堂痛心地说:“我看穿了一个 美国人。”
对爱人忠贞呵护
• 林语堂出生于福建漳州城内,婚前曾有两 位恋人。林语堂的妻子廖翠凤是他的第三 位恋人。廖翠凤是鼓浪屿的首富廖家的二 小姐,1919年1月9日林语堂与廖翠凤结婚。 结婚后,他征得廖翠凤的同意,将结婚证 书烧掉了,他说“结婚证书只有离婚才用 得上”。
事例3 关键词:忠贞

名人林语堂研究报告

名人林语堂研究报告

名人林语堂研究报告引言林语堂(1895年-1976年),字幼南,号静轩,是中国近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以优秀的文字才华和广泛的知识深受世人喜爱,被誉为20世纪一位了不起的思想家。

本报告将对林语堂的生平、学术成就以及对中国文化和教育的贡献进行研究和分析。

生平林语堂出生在中国福建省龙溪乡一个农村家庭。

他的父亲是一位小学校长,对教育非常重视。

林语堂从小就展示了卓越的才智,并在15岁时进入厦门大学学习英语。

后来,他留学美国,先后在美国孟菲斯大学和哈佛大学深造,获得了文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学术成就作为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和翻译家,林语堂的研究领域涉及英语、中文、法语等多种语言。

他的翻译作品相当丰富,包括《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翻译,也包括美国文学名著《老人与海》等的译作。

他所翻译的作品通俗易懂,风格流畅,深受读者喜爱。

林语堂还以他的散文而闻名于世。

他的散文作品内容广泛,思想深刻,风格独特。

他尤其擅长运用比喻和寓言手法,以幽默的方式探讨人性、社会和文化问题。

他的代表作品《围城》是一部关于现代人处境的小说,以犀利的洞察力和生动的描写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赞赏。

此外,林语堂还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在《中国人的性格》等书中探讨了中国人的性格特点以及中西文化的差异。

他指出,中国人注重集体利益,强调礼仪和道德,与西方个人主义有着显著的区别。

他的这些观点对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中国文化和教育的贡献林语堂在中国文化和教育领域的贡献不可忽视。

他提倡以文化为基础的教育,主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他的这些观点在当时对中国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林语堂还积极推动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互动。

他在国外留学期间,与许多西方学者和作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使得西方国家更加了解和尊重中国文化。

【名人故事】林语堂

【名人故事】林语堂

【名人故事】林语堂林语堂既有扎实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又有很高的英文造诣,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

早年留学国外,美国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曾任北京大学英文系主任、厦门大学文学院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

林语堂作品《风声鹤唳》《瞬息京华》《逃向自由城》《宇宙风》《语言学论丛》《信仰之旅》《无所不谈》《开明英文文法》《苏东坡传》《老子的智慧》《武则天传》《无所不谈合集》《红牡丹》《赖柏英》《人生的盛宴》《中国人》《生活的艺术》《人生不过如此》《啼笑皆非》《京华烟云》《大荒集》《剪拂集》《不亦快哉》《中国新闻舆论史》《孔子的智慧》《板桥家书》《浮生若梦》《优游人间》《我的话》《吾国与吾民》《冥寥子游》《披荆集》林语堂晚节不保对于林老,以前认为他是国际大师。

挺尊敬的。

但今天居然发现他晚年是多么的贪腐。

当时的南洋大学--由新加坡华人捐助。

建国时期左右。

校董会安排清华大学的校长--梅贻琦担任。

与此同时,林语堂主动说我要当校长。

因为那时的新加坡华人主要是由福建闽南人组成,林老是福建人,又是当时响当当的国际大师。

校董会最后决定给林老担任吧。

福建人是很讲感情的--相当于现在的广东潮汕人。

好了,林老把他女儿、女婿、侄子都带过来了。

而且各担任要职。

副校长、财务部长、办公室主任类似的职务。

新官上任,而且还要求把当时新盖的教学楼要求拆下,才刚建立不久,都是侨乡的血汗钱。

说要盖什么世界一流的教学楼,南洋要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

另外,当时给的工资就是世界第一高。

连当时的哈佛、耶鲁的校长都没有那么高。

OKAY。

校董会也答应了。

本来每个学校都有基金管理的,是由校董会负责的。

林语堂说他要拿来管理【这管得也太宽了吧、老狐狸尾巴露出来了】校董会当然不答应,据说有两千多万的。

然后林还要求把校董会告了,要搞得对薄公堂。

连律师都不帮他打【当时的律师有良心啊】。

就打算劝和。

在会议上,林语堂指着捐助金额最大的陈六使先生说他背信弃义。

《京华烟云》不得不说的作者,林语堂简介

《京华烟云》不得不说的作者,林语堂简介

《京华烟云》不得不说的作者,林语堂简介在漳州文化中有着一个好名“鱼米花果之乡”它养育着一方名人,历史上养育着一大批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以及文学家等。

在现代同样也出现过较为闻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他就是林语堂,他是贫穷的牧师家庭出生,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林语堂(1895年-1976年),中国现代着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和发明家。

1895年出生于福建一个基督教家庭,父亲为教会牧师。

林语堂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

林语堂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着名学者。

林语堂于1940年、1950年和1975年三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林语堂出生于福建龙溪(今漳州平和坂仔),婚前曾有两位恋人。

林语堂的妻子廖翠凤是他的第三位恋人。

廖翠凤是鼓浪屿的首富廖家的二小姐,而当二人拟订终身时,廖翠凤的母亲却有异议,说:“和乐(林语堂的本名)是牧师的儿子,家里很穷。

”廖翠凤却坚决果断地说:“贫穷算不了什么。

”就是这句话一锤定音,成就了林语堂与她的婚姻。

1919年1月9日林语堂与廖翠凤结婚。

结婚后,他征得廖翠凤的同意,将结婚证书烧掉了,他说“结婚证书只有离婚才用得上”。

烧掉结婚证书,表示了他们永远相爱、白头偕老的决心。

婚后不久,林语堂和廖翠凤到美国哈佛大学留学,攻读硕士学位。

在哈佛读了一年,助学金却被停了,林语堂只好前往法国打工,后来到了德国。

先在耶拿大学攻读,期间通过转学分的方式获得了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后又到莱比锡大学攻读比较语言学,1923年获得博士学位。

经济困难时,廖翠凤只得变卖首饰以维持生活。

终其一生,林语堂在操守上也是绝对纯洁的。

美色当前,欣赏一番,幽他一默,亦不讳其所好,惟不及乱耳。

先在耶拿大学攻读,1922年通过转学分的方式获得了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后又到莱比锡。

名人介绍_林语堂

名人介绍_林语堂


之 与妻相处之道
如果廖翠凤在生气,林语堂连话也不说一句,保持沉默。倘若真的吵架了,也是吵 过就算了,他的绝招是“少说一句,比多说一句好;有一个人不说,那就更好了。” 他认为夫妻吵嘴,无非是意见不同,在气头上多说一句都是废话,徒然增添摩擦,毫 无益处。他说:“怎样做个好丈夫?就是太太在喜欢的时候,你跟着她喜欢,可是太 太生气的时候,你不要跟她生气。”廖女士最忌讳别人说她胖,最喜欢人家赞美她又 尖又挺直的鼻子;所以林语堂每逢太太不开心的时候,就去捏她的鼻子,太太自然就 会笑起来了。林语堂曾经说过:“只有苦中作乐的回忆,才是最甜蜜的回忆。”他们 即使穷得没有钱去看一场电影,也可以去图书馆借回一叠书,俩人守住一盏灯相对夜 读,其乐不改。所以大师亦说,穷并不等于“苦”,他从来没有“苦”的感觉;世俗 所谓的“贫穷夫妻百事哀”的逻辑,完全被他推翻了。 林语堂和廖翠凤结婚后,一直恩爱,而对陈锦端一直念念不忘。女儿长大了,也知 道父亲心内一直有陈锦端。因为每逢锦端姨来家里做客,父亲都会非常紧张。平时画 画时,又总是将画中的女子画成陈锦端的样子:留着长发,再用一个宽长的夹子将头 发夹在身后。他的女儿问他:“您为何老是画这样的发型?”林语堂抚摸着画纸上的 人像,说:“锦端的头发是这样梳的!”上世纪70年代中期,林语堂住在香港,病魔 缠身,靠着轮椅活动。一天,陈锦端的嫂子登门拜访,林语堂关切地问起音讯不通多 年的恋人的情况,听说陈锦端还住在厦门时,他那有些浑浊的老眼忽地一亮,高兴地 说:“你告诉她,我要去看她!”廖翠凤当然知道林语堂的心,但她并不吃醋和嫉妒, 有时还会开玩笑地对孩子说,林语堂是喜欢过陈锦端。他们之间,一直彼此信赖,廖 翠凤相信他,他娶了她就会好好待她。 林语堂和廖翠凤二人有六十年的美满婚姻。他爱妻子廖翠凤,心里念着初恋情人 陈锦端。这并不矛盾,是因为林语堂的聪明和坦荡,也因为廖翠凤的理解和宽容

福建名人故事

福建名人故事

福建名人故事福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孕育了许多杰出的名人。

他们或是政治家、军事家,或是文学家、艺术家,他们的事迹和成就都为福建增添了光彩。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些福建名人的故事吧。

第一位名人是福建著名的革命家林觉民。

林觉民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杰出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林觉民曾经参与领导过福建事变,领导了福建人民的武装起义,建立了福建苏维埃政权。

他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之一。

第二位名人是福建著名的文学家林语堂。

林语堂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作家、翻译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化名人。

他的文学作品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刻的内涵而著称,代表作有《吾国与吾民》、《中国的历史与文化》等。

林语堂的作品被译成多种语言,广泛传播于世界各地,对中国文学的国际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位名人是福建著名的音乐家邓丽君。

邓丽君是中国著名的女歌手,被誉为“亚洲音乐天后”。

她的歌声温柔动人,深受人们喜爱,代表作有《甜蜜蜜》、《何日君再来》等。

邓丽君的音乐作品风靡了整个华语乐坛,她被誉为“永远的偶像”,对中国流行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四位名人是福建著名的画家黄宾虹。

黄宾虹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被誉为“近代国画宗师”。

他擅长山水画,作品以其雄浑大气、意境深远而著称,代表作有《巴山夜雨》、《寒江孤影》等。

黄宾虹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中国画坛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就是一些福建名人的故事,他们各自在不同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福建乃至整个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事迹和成就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他们的功绩,传承他们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福建漳州的名人故事

福建漳州的名人故事

福建漳州的名人故事有:
1.陈元光:唐朝时期的人物,开漳圣王陈元光,字廷炬,号龙湖,出生于河南光州固始县。

他的父亲是陈政,母亲是司空氏。

在唐朝初年,中原发生战乱,陈元光就随父母来到福建漳州。

他的父亲陈政在漳州担任刺史,母亲司空氏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性,辅助丈夫治理漳州。

陈元光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熏陶,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

他博览经书,贯通文史,自学兵法,服习骑射。

2.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

在平和坂仔出生、生长的林语堂,沿着九龙江泛舟,闽南话作为初期的母语深入他生命深处。

学成归来的他,仍保持漳州人崇尚自然的本性,许多文章中都融入了闽南话、闽南文化的元素,并用一辈子的时间来书写、叙说它们。

慢能让我们更好地感受生活的美好的名人作文素材

慢能让我们更好地感受生活的美好的名人作文素材

慢能让我们更好地感受生活的美好的名人作文素材你会不会经常有这样的习惯?在吃早餐的时候翻一翻知乎或者豆瓣朋友圈;在上班的路上回复各种消息打电话;在晚上洗澡的时候还在追剧;……总之不断的在与时间赛跑,习惯多线程开展日常工作过生活。

心理学家把这中状况叫做“群体性的孤独”,意思是我们身边虽然有人,但是我们自己却处于孤立自我的状态,没有或者缺少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

作家米兰·昆德拉在名为《慢》的一本书中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他写道富兰克林的名言“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做为大工业时代的座右铭,曾经影响了整个世界,激励了无数人化身为社会机器的一个齿轮,越来越多的人沦为时间的奴隶……慢的乐趣是什么时候开始消失了呢?如何才能重新找回它呢?且先来看看5位慢生活名人的故事:一号人物——本雅明瓦尔特·本雅明是20世纪欧洲最伟大的懒鬼。

他天天无所事事,在街头闲逛,城市街头漫游开拓者,写下了作品《拱廊街》,他说:"艺术家、诗人看似最不潜心工作的时候,往往是他们最潜心其中的时候。

"本雅明个性独特而又怪异。

他喜爱旧玩具、邮票、明信片和仿真缩微景观。

他可以在一页纸上密密麻麻地写上一百行字。

他敏于思,却拙于行。

苏珊.桑塔格这样评说道:"对于一个土星性格的人来说,时间只是履行这压抑、单调、重复使命的介质,在时间中,一个人只能是他所是的这一个人:他一开始是什么,就永远是什么。

......土星气质的人生性迟缓、优柔寡断,以致于有时不得不用刀子为自己开辟通路,有时就把刀尖最终对准了自己。

"本雅明是个独特的"收藏家",他喜欢藏书,不只是为了阅读,而是为了在其中游荡。

书,对他来说,是历史的沉积,或者说物质化,书使得历史变得可以触摸、可以把玩。

他是这样看待人与书的关系的"不重功能与实用,不讲究有用,而是把书作为命运的场景、舞台来研究和欣赏。

"对于一个收藏者,最大的诱惑就寓于最终的快感,即拥有者的快感之中,在于将一件件藏品锁入一个魔圈,永久珍藏。

林语堂事迹500字

林语堂事迹500字

林语堂事迹500字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和语言学家,他的事迹非常丰富。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事迹:
1. 早年经历:林语堂出生于福建一个小镇,从小就热爱文学和语言学。

他在家乡接受教育,后来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

2. 创作生涯:林语堂的文学创作涉及小说、散文、诗歌等多个领域。

他的作品风格幽默风趣,富有哲理,深受读者喜爱。

3. 提倡幽默:林语堂非常注重幽默的力量,他提倡用幽默来化解生活
中的矛盾和冲突。

他曾担任《论语》、《人间世》等杂志的主编,致
力于推广幽默文学。

4. 婚姻家庭:林语堂一生共有四次婚姻,其中第三次婚姻最为长久。

他在婚姻中非常注重家庭生活,提倡夫妻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

5. 语言改革:林语堂在语言学方面也有所贡献。

他积极参与推广简化
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运动,为中国的语言改革做出了贡献。

6. 思想贡献:林语堂的思想主张以“幽默”、“性灵”为主要特征,
他主张文学应该反映现实生活,应该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

他的思想
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 社会活动:林语堂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曾担任过多次社会职务,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董事兼
常务理事等。

除了以上这些事迹外,林语堂还有很多其他的事迹,如关注教育、文
化交流、慈善事业等。

他的事迹表明他是一位多才多艺、思想深刻的
文化名人。

翻译 名家 林语堂

翻译 名家 林语堂

1939年在美国出版的《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使林语堂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三、林语堂在翻译方面的造诣 林语堂对东西方文化的了解与对中 英文的掌握都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这 使他能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世界间自 由驰骋,游刃有余,为他在翻译方面的 造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从林语堂的 文学生涯来看,他很少有翻译方面的专 著或专题论文,仅为后世留下一篇《论 翻译》,可谓是他关于翻译理论的重要 论文。他的翻译作品从数量上看也不能 算多,根据他女儿林太乙的整理,他的 英译中作品有:《国民革命外纪》(原 著者待查)、《女子与知识》(英国罗 素夫人原著)、《卖花女》(英国萧伯 纳原著)、《新俄学生日记》(俄国奥 格约夫原著,与张友松合译)、《新的 文凭》(英国施伯因干原著),等等。
二、林语堂主要著作书目 《剪拂集》(杂文集)1928,北新 《新的文评》(评论集)1930,北新 《语言学论丛》1932,开明 《欧风美语》(散文集)1933,人间 《大荒集》(杂文集)1934,生活 《我的话》(第1卷,杂文集,又名 《行素集》),1934,时代 《我的话》(第2卷,杂文集,又名 《拙荆集》),1936,时代 《林语堂幽默文选》1936.万象 《生活的发见》1938,东京创元社 《新生的中国》1939,林氏出版社 《俚语集》(杂文集)1940,上海朔 风书店 《第一流》 1941,上海地球出版 社 《语堂文存》1941,林氏出版社
林语堂(右二)与鲁讯等合影
九、对林语堂的评价 林语堂才华横溢,著作等身,一生写了60多本书,上千篇文章。 《京华烟云》和《风声鹤唳》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分别在海峡两 岸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出版的各种不同版 本的林语堂著作约800种,其中中文版400多种,外文版300多种。 仅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大陆出版的不同版本的林语堂著作就超 过200种。 林语堂的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日文、法文、德文、葡萄牙文、 西班牙文等21种文字,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主要语种,其读者 遍布全球各地,影响极为广泛,在国际上享有文化使者的美誉。他 为人类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一位世界级的文化名人。 林语堂热爱家乡,在他的自传和许多著作中一再提到家乡,满 怀深情地描绘家乡的山光水色和风俗人文。他在76岁时写的《我的 家乡———漳州》中说:“我经常思念起自己儿时常去的河道,听 河水流荡的声音,仰望高山,看山顶云彩的变幻。”

文人林语堂轶事_名人故事

文人林语堂轶事_名人故事

文人林语堂轶事8岁时,林语堂说长大后要当作家,他偷偷写了一本教科书,一页是课文,隔一页是插图,后来被大姐发现了,全家的兄弟姐妹都能背诵其中的一首诗:“人自高,终必败;持战甲,靠弓矢。

而不知,他人强;他人力,千百倍。

”林语堂热爱运动,擅长打网球、踢足球、划船、赛跑。

他曾以5分钟一英里的成绩刷新了圣约翰大学该项运动的学校纪录;曾任校划船队的队长;一度对棒球兴趣浓厚,一有空闲,就拉上夏威夷来的留学生根耐斯一起练球,一练就是几个小时,不久他就成了一个高水平的垒手,投的上弯球和下坠球很少有人能接住。

在大二的结业典礼上,林语堂先后四次走上领奖台,其中三次是个人得奖,剩下一次是以讲演队队长身份领取获胜的银杯,轰动一时。

林语堂生活上不拘小节,在宴席上,他弄不清自己的酒杯和邻人的酒杯,经常喝错。

有一次,他和夫人应邀去一个美国朋友家中吃饭,结果弄错了日子,提前一个星期去了,二人知道弄错后还傻傻地一直坐在朋友家的客厅里,朋友的夫人只好马上准备饭食,胡乱给他们做了点吃的。

章克标回忆,林语堂到上海时,不再着西服,而是穿中式长袍马褂,足登青布鞋子。

他说中式服装穿着最舒服,四肢百骸自由自在,穿西服像被绑捆了一样,动弹不得,尤其领带一系,扣住喉咙,气都透不过来,他将系领带称做“狗领”。

叶灵凤回忆,林语堂办《论语》,每期都要由出版社时代公司带着稿费和编辑费去,他才给稿件。

当时林语堂住在吉斯菲尔路的一栋洋房内,门口立着写有“内有恶狗”的木牌子,时代公司的职员恨他的态度过于“狂犬”,曾提议替他在木牌上续两句:“认钱不认人,见访诸君莫怪。

”林太乙上小学时,学校的英文教材《开明英文读本》、《开明英文文法》等都是林语堂编写的。

高年级的男生一旦英文考试不及格,就于课间休息时间围着林太乙,跺着脚指着林太乙骂道:“都是林玉如的阿爹勿好!都是林玉如的阿爹勿好!”上世纪30年代在美国,由于版税丰厚,林家生活优渥。

1939年,林语堂的收入为43000美元,开销为17500美元,年底,他为廖翠凤买了一枚价值1000美元的3。

名人故事:赛珍珠与林语堂,名人故事

名人故事:赛珍珠与林语堂,名人故事

名人故事:赛珍珠与林语堂,名人故事
美国着名女作家赛珍珠所以如此熟悉中国人民的生活并进行成功的描述,完全得益于她在中国长期生活的经历。

她在中国度过了将近40年,而这40年是她一生
最难以忘怀的岁月。

赛珍珠一贯对中国社会的状况和发展很关注,她住在南京时,手边有一份英文
”赛珍呼:
1936年初,林语堂接到美国夏威夷大学请他去执教的邀请,加上赛珍珠的不断催促,林语堂于是决定赴美生活一段时日,用来专心写作。

到美国后,林语堂携妻女暂住在赛珍珠在宾州的家里,和赛珍珠夫妇结为至交。

1937年3月初,也就是林语堂到美国整整7个月后,他开始用英文写作《生活的艺术》,该书次年成为全美国最畅销的书,高居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达52个星期之
和赛珍珠一起创作过剧本,还打算共同把我国古典名着《红楼梦》翻译成英文,后因难度太大而改变初衷。

林语堂便借鉴《红楼梦》的艺术形式,于1938年8月8日至1939年8月8日写成了70万字的《京华烟云》,立即把《京华烟云》完稿的消息打电报告诉赛珍珠夫妇,赛珍珠在回电中盛赞林语堂说:“你不知道你的创作是多么伟大。

”《京华烟云》获1975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爱情语录。

50
赚钱的。


林语堂遂请律师办手续将他所有的书的版权划归自己。

沃尔什夫妇大感惊奇,赛珍珠打电话给林语堂的二女儿林太乙问:“你的父亲是不是疯了?”20年后,林语堂回顾往事还生气地说:“我看穿了一个美国人。

我二人的交情,可以说情断义尽了。

我决定就此绝交。

”。

名人故事:林语堂上课请学生吃长生果_350字

名人故事:林语堂上课请学生吃长生果_350字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名人故事:林语堂上课请学生吃长生果_350 字
林语堂曾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英文课,一次,开学第一天,上课钟打了好一会儿他还没又来,学生引颈翘首。

林先生终于来了,而且夹了一个皮包。

皮包装得鼓鼓的,快把皮包撑破了。

学生们满以为林先生带了一包有关讲课的资料,兴许他是为了找资料而迟到了。

谁知道,他登上讲台后,不慌不忙地打开皮包,只见里面竟是慢慢一包带壳的花生。

他将花生分送给学生享用,但学生们并不敢真的吃,只是望着他,不知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幺药。

林先生开始讲课,大讲其吃花生知道。

他说:“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

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


说到这里,他将话锋一转,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

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

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要长性子,不要逃学。

则甚幸甚幸,三生有幸。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林语堂,名人故事
林语堂既有扎实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又有很高的英文造诣,他一生笔耕不辍,着作等身。

早年留学国外,美国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曾任北京大学英文系主任、厦门大学文学院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

校董会安排清华大学的校长--梅贻琦担任。

与此同时,林语堂主动说我要当校长。

因为那时的新加坡华人主要是由福建闽南人组成,林老是福建人,又是当时响当当的国际大师。

校董会最后决定给林老担任吧。

福建人是很讲感情的--相当于现在的广东潮汕人。

好了,林老把他女儿、女婿、侄子都带过来了。

而且各担任要职。

副校长、财务部长、办公室主任类似的职务。

新官上任,而且还要求把当时新盖的教学楼要求拆下,才刚建立不久,都是侨乡的血汗钱。

说要盖什么世界一流的教学楼,南洋要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

高。

【这
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爱的人。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

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贵豪华,贵简洁;不贵富丽,贵高雅;不贵昂贵,贵合适。

万事可忘,难忘者名心一段;千般易淡,未淡者美酒三杯。

延缓年老展长青春的第一条规矩,是避免一切情绪上的烦扰。

最合于享受人生的理想人物,就是一个热诚的、悠闲的、无恐惧的人。

世界上的强盗,再没有比劫夺我们思想自由的罪恶更大的了。

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

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