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近百年城市规划思想及其脉络

合集下载

百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演变与启示

百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演变与启示

百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演变与启示城市规划由物质空间而始,最终是服务于人的。

西方在百年城镇化进程中,规划理论也同样经过了百年思考与创新;中国的城镇化用三十年走过了西方百年的路,所做的甚多,沉心静思则相对较少。

在中国城市缓速、提质、增效的背景下,不妨回顾一下西方城市规划的发展道路,以史为鉴,集思以助远行。

从田园城到和谐城为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国提出两大战略思想: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发展理念和政策目标,也是不断实践的过程,与现代城市规划所秉承的理想主义、理性主义与实用主义[1](仇保兴,2005)完全吻合。

“五个统筹”的核心在城市[2](仇保兴,2006),和谐城市是落实这两大战略思想的重要载体,也为当前和今后的中国城市规划发展注入“以人为本,环境友好”的美好城市愿景、科学理性的新精神以及规划实践的新方式。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与实践,西方城市规划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教训。

正处于向城市社会快速转变的中国,要自我完善、后发超越,就需要对之进行了解。

1890年,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Garden City),这标志着现代城市规划的诞生,奠定了现代城市规划100多年来建设美好城市的发展基调与奋斗目标[3](吴志强,1999)。

国内已有不同学者对西方城市规划理论进行了整理、引荐与分析(吴志强,2000;周岚,2001;方澜等,2002;仇保兴,2003;王凯,2003;李强等,2004;张京祥,2005;曹康顾朝林,2005;曹康吴丽娅,2005;丁宇,2005;左慧敏,2005;李健宁越敏,2006)[4-15],以求为中国城市规划的理论建设与工作实践等提供借鉴与启迪,在此不予细数。

从田园城到和谐城,是一次“新的升华”,本文冀望从城市规划的功能取向这一视角切入,在和谐城市的目标导引与政策语境下,通过对西方百年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梳理,探寻中国城市规划当前和今后可以有何作为、如何才能有所作为。

西方城市规划发展历史

西方城市规划发展历史

全球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01
跨国公司和国际投资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许多跨国公司和国际投资进入城市,对城市规
划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2
城市间的竞争与合作
全球化背景下,城市间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吸引力
和竞争力。同时,城市间也需要开展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03
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对城
市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需要采取措施减少碳排放、节约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谢谢聆听
03
居住区规划
古希腊城市规划中,居住区规划相对简单,以临近街道 的独立住宅为主。
古罗马城市规划
01
02
03
城市规模
古罗马城市规模较大,如 罗马城的人口达到了10万。
道路系统
古罗马城市规划重视道路 系统建设,如罗马帝国的 道路网。
公共设施
古罗马城市规划注重公共 设施的建设,如浴场、剧 场、竞技场等。
影响
城市美化运动对西方城市的规划和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城市景观和公共空间 的建设。
D
区域规划和地方政府的角色
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是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旨在解决城市与区域 发展的协调问题。区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区域发展目标 、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
地方政府角色
地方政府在现代城市规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地方政府负责 制定城市规划政策、法规和标准,并监督规划的实施。同时 ,地方政府还需要与中央政府、区域政府以及私人部门等各 方利益相关者进行协调。
卫生条件差
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卫生条件差,运动

西方城市规划发展历史

西方城市规划发展历史
重启心灵 -文艺复兴时期
自然主义盛行 -城市建设尊重自 然地形
高雅与精英主义的 理想思维
绝对君权时期
唯理与 古典主义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及建设成就发展脉络
近代资 本主义 社会的 城市
现代 城市
先驱探索-资本主义 初期的规划思想
大师理论:霍华德田园城市理 论,工业城市、带形城市理论;
区域观:盖迪斯区域规划理论;


5


近现代资
现代以来
纪 公 本主义时 纪 公

元 18

元 19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及建设成就发展脉络
古代 城市
文明基石: 古希腊时期
唯物主义、“尚文” -小尺度的城市空间
帝国观念 -古罗马 时期
唯心主义、尚武-大尺 度的城市空间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及建设成就发展脉络
中古 城市
文明禁锢 -中世纪时期
.
19
总结






城市建设综



合成就

古 埃 及
古 希 腊
罗 马

中 世 纪 的 城 市
艺 复 兴 的 城 市
权 时 期 的 城 市
本 主 义 的 城 市
城 市

时间轴
古代 前 几 千 年
纪公 元 5 世
中古
近现代资
现代以来纪 公 本主义时 公至元 18

元 19



古希腊的城市
-西方古典文化的先驱与欧洲文明的摇篮
希腊三大柱式:多利克柱式, 爱奥 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 对后来的建筑与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极 其重要的元素

历代城市规划思想内容总结

历代城市规划思想内容总结

历代城市规划思想内容总结历代城市规划思想是指人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理论思想和实践经验总结。

历代城市规划思想体现了不同时代人们对城市发展的追求、需求和理念。

以下是对历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内容总结: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主要体现在古希腊城邦和古罗马城市规划中。

古希腊城邦规划强调城市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城市布局以中心广场为核心,周围分布着不同功能的区域。

古罗马城市规划则注重交通布局和公共设施的规划,如修建大型街道和供给水道等,确保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

中世纪城市规划思想:中世纪城市规划思想受到宗教影响较大,城市往往以教堂为中心,城市布局呈放射状展开,象征着神圣的力量。

城市的街道狭窄且弯曲,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防卫需求和城市本身的有限空间。

此外,中世纪城市规划还注重城市市场和商业区的布局,以促进城市内外的贸易活动。

文艺复兴时期城市规划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追求协调、和谐和对称。

城市街道和广场布局规整,城市中心一般设置有集会广场,规划上强调建筑物的统一外观和城市整体的美学效果。

此外,城市中的公共空间和绿地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供了人们休闲娱乐和社交交流的场所。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主要体现在工业革命以后。

此时,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规划主要着眼于交通、环境和社会改善。

城市规划开始注重交通网络的设计,道路、铁路、水路等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成为重要任务。

同时,城市环境保护成为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包括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和环境绿化等。

社区规划也开始受到重视,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效益。

当代城市规划思想:当代城市规划思想主要体现在可持续发展和人本主义城市规划思想中。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确立使得城市规划开始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城市规划开始注重减少碳排放、节能减排、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等方面。

此外,人本主义城市规划思想强调人的需求和权益的保护,通过提供便利的交通、良好的教育和医疗设施、多样化的文化娱乐等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西方城市规划理论进程(doc 15页)

西方城市规划理论进程(doc 15页)

西方城市规划理论进程(doc 15页)百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进程2010年11月27日目录一、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城市规划理论 (1)1空想社会主义的城市 (1)2田园城市 (1)3工业城市 (1)4带形城市 (1)5保护自然、建设绿地与园林系统 (1)二、20世纪二次世界大战前理论 (1)1、1916年纽约区划法规 (1)2、田园城市、城郊居住区与盖迪斯 (1)3、盖迪斯对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贡献 14、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 (1)5 、未来主义城市 (1)6、格里芬的堪培拉规划 (1)7、勒.柯布西耶的“明日的城市” (1)8、居住组群与街坊建设 (1)9、卫星城理论 (1)10、雷德伯恩体系 (1)11、邻里单位 (1)12、划区 (1)13、雅典宪章 (1)14、广亩城市 (1)15、带状与指状发展城市 (1)三、战后40年代 (1)1、大伦敦规划 (1)2、哈罗新城 (1)3、勒.柯布西耶的居住单位 (1)四、20世纪50年代 (1)1、城市化和郊区化运动 (1)2、英国第二代新城 (1)3、新建大城市 (1)4、中心地学说和增长极核理论 (1)五:20世纪60年代以来 (1)1、大城市连绵区 (1)2、反磁力吸引体系 (1)3、英国第三代新城 (1)4、马丘比丘宪章 (1)百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进程一、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城市规划理论18、19世纪之交,是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

新的生产方法和交通通讯工具的产生导致了城市迅速增长,城市成为矛盾的焦点,促使了某些统治阶级、社会开明人士以及空想社会主义者尝试新的理和进行新的实践。

著名的有空想社会主义的城市、田园城市(Garden City),工业城市(Industrial City)和带形城市(Linear City)的理论等。

1空想社会主义的城市背景: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工厂代替手工作坊是的资本主义剥削严重。

内容:早期:托马斯.摩尔(Thomas Moore)的乌托邦(Utopia)(及乌有之乡、理想之国)安德雷亚的基督教之城,康博内拉的太阳之城。

第三节西方近现代城市规划思想

第三节西方近现代城市规划思想

(3)社会城市
“田园城市” 只是实现“社会城市”的局部试验和 示范。霍华德本人更喜欢用“社会城市”而不是“ 田园城市”来表达他的思想。(p29)
一个面积12000英亩、人口58000人的中心城市和若 干个面积6000英亩、人口32000人、名称和设计各异 的田园城市,共同组成总面积66000英亩、总人口 250000人的城市群,即社会城市。
(4)田园城市的历史贡献
①城市规划思想立足点发生根本转移; ②摆脱了就城市论城市的狭隘观念; ③设想了一种先驱性的模式,一种比较完整的规划
思想与实践体系。 ④首开了在城市规划中进行社会研究的先河。
5. 现代机械理性规划思想 (1)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理论
基本原则:运输经济,通勤耗时最少 目的:既可享受城市型的设施又不脱离自然 实践:哥本哈根(1948年)指状式发展、巴黎(1971
柯布西耶1923年发表论文《走向新建筑》, 明确提出了机械美学的观点和相应的理论 体系。 否定传统的装饰和含情脉脉的空间美,认 为最代表未来的是机械的美。房屋只是 “居住的机械”。“只有驴子才会走出曲 折的线条。”
1922《明日城市》(The City of Tomorrow)
“30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反对传统的街道和广场, 追求由严谨的城市格网和大片绿地组成的充满秩序与 理性的城市格局,在城市中心建筑富有雕塑感的摩天 楼群换取公共空地,体现几何形体之间的协调与均衡, 透射出纯粹的几何秩序“美”、功能理性“美”。
(2)对城市规划工作进行再认识与改进
强调城市规划是动态适应调整的过程,因此应该 由过去终极式的蓝图编制转变为过程型的规划。 强调要以多种可能的发展方案来适应城市未来发 展的种种要求。
(3)运用系统、数学方法分析、模拟城市

西方城市规划发展历史

西方城市规划发展历史

希波丹姆规划模式
古希腊的 城市生活 形态
古希腊的城市
-西方古典文化的先驱与欧洲文明的摇篮
希腊三大柱式:多利克柱式, 爱奥 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 对后来的建筑与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极 其重要的元素
希波丹姆模式: 利:理性的城市发展模 式; 弊:城市由有机灵活走 向机械呆板(eg山城)
帝国理想-古罗马城市规划思想及城市形态
文明禁锢 中古 城市 -中世纪时期 重启心灵 -文艺复兴时期
自然主义盛行
-城市建设尊重自 然地形
高雅与精英主义的 理想思维
绝对君权时期
唯理与 古典主义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及建设成就发展脉络
近代资 先驱探索-资本主义 初期的规划思想 大师理论:霍华德田园城市理 论,工业城市、带形城市理论;
本主义 社会的 城市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及建设成就发展脉络 总结
城市建设综 合成就 古 罗 古 古 希 马 埃 腊 及 等 中 世 纪 的 城 市 文 艺 复 兴 的 城 市 绝 对 君 权 时 期 的 城 市
近 代 资 本 主 义 的 城 市
现 代 的 城 市
时间轴 古代 前 几 千 年 中古 近现代资 纪 公 本主义时 元 期 18 世 现代以来 纪公 元 19 世 至 今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脉络
规划与建筑系规划设计教研室 20010.09 授课教师:朱凤杰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及建设成就发展脉络
城市建设 综合成就
古 罗 古 古 希 马 埃 腊 及 等 中 世 纪 的 城 市 绝 对 君 权 时 期 的 城 市
文 艺 复 兴 的 城 市
近 代 资 本 主 义 的 城 市
现 代 的 城 市
伊特鲁里亚文化与古希腊文化,前者

西方城市规划发展历史 PPT课件

西方城市规划发展历史 PPT课件
重启心灵 -文艺复兴时期
自然主义盛行 -城市建设尊重自 然地形
高雅与精英主义的 理想思维
绝对君权时期
唯理与 古典主义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及建设成就发展脉络
近代资 本主义 社会的 城市
现代 城市
先驱探索-资本主义 初期的规划思想
大师理论:霍华德田园城市理 论,工业城市、带形城市理论;
区域观:盖迪斯区域规划理论;
希腊三大柱式:多利克柱式, 爱奥 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 对后来的建筑与城市的发展理性的城市发展模 式; 弊:城市由有机灵活走 向机械呆板(eg山城)
帝国理想-古罗马城市规划思想及城市形态
古罗马思 想的渊源
古罗马思 想的内核
古罗马的 城市生活 形态
古罗马发展的简单历程 古罗马思想渊源与演化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脉络
规划与建筑系规划设计教研室 20010.09 授课教师:朱凤杰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及建设成就发展脉络



城市建设




代 的
综合成就


古 埃 及
古 希 腊
罗 马
中 世 纪 的 城 市
艺 复 兴 的 城 市
权 时 期 的 城 市
本 主 义 的 城 市
城 市

古代
中古

纪公



5


近现代资
现代以来
纪 公 本主义时 纪 公

元 18

元 19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及建设成就发展脉络
古代 城市
文明基石: 古希腊时期
唯物主义、“尚文” -小尺度的城市空间

外国大师城市规划思想史

外国大师城市规划思想史

1、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理论渊源(空想社会主义——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巴黎改建——城市美化运动——公司城)理论渊源:1、空想社会主义莫尔—“乌托邦”;欧文—“新协和村”;傅立叶—“法郎吉”;康帕内拉—“太阳城”。

2、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1833年英国成立委员会专门调查疾病的原因,1842年通过了《关于英国工人阶级卫生条件的报告》,1844年成立了英国皇家工人金额及住房委员会,184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法》,1890年颁布“工人住房法”。

3、巴黎改建1853年欧斯曼为巴黎的行政长官对巴黎进行了全面的改建。

•1)、完成巴黎的“大十字”干道和两个环形路。

•2)、市中心的改建,以卢浮宫、宫前广场、协和广场、雄狮凯旋门一代最为突出。

•3)、美化巴黎面貌,对道路宽度和沿路建筑物的高度都规定了比例,屋顶坡度也有定制。

•4)、建设两种绿地:一种是塞纳河畔的滨河绿地,一种是宽阔的花园式林荫大道。

•5)、巴黎改建把市中心分散成几个区中心,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适应了因城市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分区要求。

•6)、市政设施上有重大成就。

4、城市美化运动定义:城市美化运动主要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许多城市针对日益加速的郊区化倾向,为恢复城市中心的良好环境和吸引力而进行的城市“景观改造运动”。

前奏:1850年末开始的公园运动。

开始:是以伯恩海姆所做的“芝加哥规划”为开始。

城市美化运动中做出最重要贡献的是F.L.Olmsterd,他于1859年设计了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开敞空间纽约中央公园。

核心思想:恢复城市中失去的视觉秩序和和谐之美,采用古典主义加巴洛克的风格手法设计城市。

意义:城市美化运动的目的是期望通过创造一种新的物质空间形象和秩序,以恢复城市中由于工业化的破坏性发展而失去的视觉美与和谐生活,来创造或改进社会的生存环境。

然而这个活动的局限性是很明显的,很少从居民福利出发,很少考虑在根本上改善布局的性质,它并未给予城市整体以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总结西方城市规划发展脉络

总结西方城市规划发展脉络

•丰富的公共生活空间
•城市尊重自然地形
古希腊的城市
-西方古典文化的先驱与欧洲文明的摇篮
希腊三大柱式:多利克柱式, 爱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 对后来的建筑与城市的发展提供
希波丹姆模式: 利:理性的城市发展 模式; 弊:城市由有机灵活 走向机械呆板(eg山城)
帝国理想-古罗马城市规划思想及城市形态
•公元18世 纪
•公元5世纪
•前几千年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及建设成就发展脉络
•古 代城 市
•文明基石 : •古希腊时 期 •帝国观念 •-古罗马 时期
•唯物主义、“尚文”- 小尺度的城市空间
•唯心主义、尚武-大尺 度的城市空间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及建设成就发展脉络
•中 古城 市
•文明禁锢 •-中世纪时 期 •重启心灵 •-文艺复兴时 期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及建设成就发展脉络 •总 结 •城市建设
综合成就
•现代的城市
•近代资本主义的城市
•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 •文艺复兴的城 市 •中世纪的城 市 •古罗马 •古希腊 •古埃及等
•时间 轴
•古代
•中古
•近现代资 本主义时 期
•现代以来
•至今
•公元19世 纪
•公元18世 纪
•公元5世纪
•前几千年
帝国理想-古罗马城市规划思想及城市形态
罗马广场群
帝国时期的广场群主要是为皇帝歌功颂德。
广场由开敞转为封闭,自由转为严整,塑造供 人观赏的艺术组群,广场轴线垂直相交,以多 个彼此相交的垂直轴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 广场敞廊
• 广场群相 对轴线关系
罗马广场 群的相对位 置关系
帝国理想-古罗马城市规划思想及城市形态

01总结西方城市规划发展脉络

01总结西方城市规划发展脉络
凸显以教堂为核心的空 间组织理念
自然主义的非干预规划
西罗马的崩溃与西欧的 凋敝
凌驾于王权之上的神权
宗教与世俗权力的论争
市民生活与世俗文化的 萌芽
力显丰富多变的景观与 亲和宜人的特质 追求有机平和背后的内 在秩序
中世纪城市规划思想
中世纪封建思想严重禁锢了思 想文化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经 济等一度处于严重的衰落状态, 但是由于中世纪的拜占庭继承了 古希腊、古罗马思想文化的精髓, 才保证了欧洲文化根脉体系得以 延续。这个时期也创造了一些城 市建设的成就
时间轴
古代
中古
近现代资 本主义时 期
现代以来
至今
公元19世 纪
公元18世 纪
公元5世纪
前几千年
古希腊的城市
-西方古典文化的先驱与欧洲文明的摇篮
古希腊 渊源
古希腊 思想内核
古希腊发展的简单历程
唯物主义哲学观科学理性思维
人文主义
???四个城市发 展时期-希腊文明 走向普化
追求完美的数学几何 比例关系
三大柱式 希波丹姆规划模式
帝国理想-古罗马城市规划思想及城市形态
罗马广场群
帝国时期的广场群主要是为皇帝歌功颂德。广场 由开敞转为封闭,自由转为严整,塑造供人观 赏的艺术组群,广场轴线垂直相交,以多个彼 此相交的垂直轴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广场敞廊
广场群相 对轴线关系
罗马广场 群的相对位 置关系
帝国理想-古罗马城市规划思想及城市形态
公元18世 纪
公元5世纪
前几千年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及建设成就发展脉络
古代 城市
文明基石: 古希腊时期
唯物主义、“尚文” -小尺度的城市空间
帝国观念 -古罗马 时期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演变历程及思考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演变历程及思考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演变历程及思考摘要:按时间顺序,本文把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演变历程分为六个各阶段,分析了各个阶段的核心特质,抽取并剖析精华思想,以为中国城市规划实践提供经验借鉴。

1.前言在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构成了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必要背景和物质驱动后,现代城市规划就进到理论和实践探索的阶段。

从英国政府改善城市卫生条件和工人居住环境的实践开始,越来越多的先驱(建筑师、艺术家、规划师、社会家、政府官员等)关注城市问题和城市规划,他们或思考理想城市的模型,或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或支持追随,或批判指正……随着历史的发展,一些精华思想洗尽铅华,一些理论被遭贬弃。

但是,曾经某一时代的经典,依然值得我们研究。

探索历史,可以为我们正视历史、把握现在、预测未来提供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法。

本文将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演变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力求清晰系统地阐述规划理论的发展历程。

2.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演变历程2.1初期实践探索2.1.1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运动人类居住模式的转变,导致传染疾病在西方世界迅速蔓延。

14世纪“黑死病”和后来几次传染病的爆发,促使欧洲各国关注城市环境整治和基础卫生设施建设,作为最早的工业化国家,英国的情况毫无疑问是最严重的。

为此,英国于1875年制定了世界第一部《公共卫生法》,强制性规定了城市里的卫生设施和住宅的最低建设水准。

为了改善工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1890年,英国颁布了《工人阶级住宅法》,提出了旧住宅改造的标准,如对给排水、道路、房屋日照、室内日照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城市规划的雏形开始形成。

2.1.2 城市美化运动18世纪后,中产阶级对城市中四周由街道和连续的并列式住宅所围成的居住街道中只有点缀性的绿化表示出极端的不满,在此情形下,有园艺师亨弗利.雷普顿倡导的“英国公园运动”试图将农村的风景庄园引导城市之中,强调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要创造健康的环境和展现优美的美学特征。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与理论演变 ppt课件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与理论演变 ppt课件

给私营企业以发展的条件。霍华德於1899年组织田园城市协会
﹐宣传他的主张。1903年组织“田园城市有限公司”﹐筹措资
金﹐在距伦敦56公里的地方购置土地﹐建立了第一座田园城市
──莱奇沃思(Letchworth)。1920年又在距伦敦西北约36公里
的韦林(Welwyn)开始建设第二座田园城市。田园城市的建立引
二、《雅典宪章》与《马丘比丘宪章》
1. 《雅典宪章》(1933年) 2. 《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3. 《雅典宪章》与《马丘比丘宪章》的比较
ppt课件
2
近代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ppt课件
3
18、19世纪之交,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新的
生产方式产生,城市成为矛盾的焦点。某些开明人士、空想社
ppt课件
21
3. 柯布希埃的集中主义城市——现代城市设想
霍华德希望通过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规模 较小的城市来吸引大城市中的人口,从而解决大城 市的拥挤和不卫生状况;与此相反,柯布西埃则指望 通过对大城市结构的重组,在人口进一步集中的基础 上,在城市内部解决城市问题。
ppt课件
22
这两种思想界定了当代城市发展的两种基本指向: 城 市的分散发展和集中发展。这两种规划的思路也显示了两 种完全不同的规划思想和规划体系,霍华德的规划奠基于 社会改革的理想,直接从空想社会主义出发而建构其体系 的,因此在其论述的过程中更多地体现出人文的关怀和对 社会经济的关注;柯布西埃则从建筑师的角度出发,对建 筑和工程的内容更为关心,并希望以物质空间的改造来改 造整个社会,这正如他的名言“建筑或革命”所展示的。
赖特认为现代城市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也不能 代表和象征现代人类的愿望,是一种反民主的机制,因此这 类城市应该取消,尤其是大城市。他要创造一种新的、分 散的文明形式,它在小汽车大量普及的条件下已成为可能。 汽车作为“民主”的驱动方式,成为他反城市模型也就是 广亩城市构思方案的支柱。他在1932年山版的《消失中的 城市》中写道,未来城市应当是无所不在又无所在的, “这将是一种与古代城市或任何现代城市差异如此之大的 城市,以致我们可能根本不会认识到它作为城市而已来 临”。

西方近百年城市规划思想及其脉络

西方近百年城市规划思想及其脉络

西方近百年城市规划思想及其脉络摘要:对于城市规划的认识需要一个完备的理论体系,本文选取西方城市规划学的演变历史中的几个重要阶段的重要理论,即霍华德的“田园城市”,《雅典宪章》,《马丘丘宪章》,后现代主义和精明增长进行分析。

力图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对西方百年来的城市规划理论进行梳理。

关键词:城市规划田园城市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后现代主义1、引言城市规划是怎样一门学科,这对于学习研究城市规划学科的人来说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但是它又是一个很抽象的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问题,我们需要一个完备的框假和脉络来梳理它。

作为一名学习城市规划的学生,本文我想借用西方近百年的规划历史中的几个重要理念来阐述,也算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看问题。

2、对城市规划发展及其脉络的认识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有许多的转变,这主要是由于城市规划这门学科的特殊属性所决定的。

城市规划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要受到同一时期的经济学、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影响,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城市规划是一门主要解决城市问题的学科,城市在各个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问题,而城市规划自然要随之发展、转变。

下文就城市规划理论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的几次重大转折时期的代表理论进行分析从而对城市规划的发展及其脉络进行梳理。

2、1霍华德与“田园城市”英国社会学家霍华德总结了城市美化运动、公共卫生运动和环境保护运动这三大运动正反两方面的教训,同时受到当时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影响, 对城市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之后著述了于1989 年出版了《明日: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后改为《明天的田园城市》一书,他因此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山鼻祖。

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三大目标即空间目标,社会目标和管理组织目标。

在《明天的田园城市》一书中霍华德把古希腊关于任何集体或组织的生长发展都有其天然限制这一概念重新介绍到城市规划中来,并在他设想的城市规模中恢复了人类的尺度, 为了引进了希腊城市建设的做法, 他用社区去移民开拓城市, 这些社区从一开始就配备有能行使城市一切重要功能设施。

第二节西方近代城市规划思想与理论演变

第二节西方近代城市规划思想与理论演变

---
二、近代城市规划的主要思想、理论与实践 1.空想社会主义: 莫尔——“乌托邦” 欧文——“新协和村” 傅立叶——“法郎吉”
---
2.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 3.巴黎改建 4.城市美化运动 5.公司城
---
6.田园城市
霍华德 (E.Howard)是20世纪城市规划史上 最具影响的历史性人物。其职业是速记员,在一 生中他只写了一本书,一本薄薄的小册子—— 《明天——一条通向真正变革的和平之路》(后 改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但正是凭借着他 对城市问题的超乎常人的关注和责任感,改变了 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
在戛涅的设计方案中,他把一个不大的城市同一 大群工业部门结合一起,这些工业部门包括铁矿、高 炉、炼钢厂、锻压车间、造船厂、农机厂、汽车厂和 许多辅助设施。这些工业企业布置在一条河流的河口 附近,下游还有一条更大的河道,可以用来进行水上 运输。城市的其他地区与工业区相隔离,布置在一块 日照良好的高地上。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有一个铁路 总站,与铁路总站相邻的是旅馆、百货商店、市场等 公共建筑。
---
玛塔以一条宽度不小于40m的干道作为城市的
“脊梁骨”,电气化铁路就铺设在这条轴线上,两边 是一个个街坊,街坊呈矩形或梯形,其建设用地的1 /5用来盖房子,每个家庭都有一栋带花园的住宅。 工厂、商店,市场、学校等公共设施按照城市具体要 求自然分布在干线两侧,而不是形成旧式的城市中心。
---
“只有一条500m宽的街区,要多长就有 多长,这就是未来的城市。它的两端可以位于 卡迪斯和彼得堡,北京和布鲁基尔”。马塔写 道;“带形城市将构成三角形的三条边,它们 将在西班牙的地图上建立起一个巨大的“三角 形城市网”。
---
---
---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史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史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史【摘要】城市是发展的,动态的。

规划的理论的本质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时间上的目标预设和过程指导的规律和知识的总和。

学习外国城市建设史后简要介绍一下我对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的认识.【关键字】城市规划思想发展理论【正文】西方自城市的产生,城市规划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以及工业革命以来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人的出现,城市就开始形成了,城市形成便开始了他的进程。

从古埃及,古西亚,古印度,古罗马,开始功能分区,或者说是根据人们的身份地位开始出现阶级、贫富分区,例如卡洪门规划,路网的规划也开始产生了,方格网式的,这些城市的布局对今后一些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战争和从对自然崇拜,到祖先崇拜、自身崇拜。

阶级分化,生活方式,社会的意识形式等方面均对规划产生影响。

西方的城市规划在工业革命之前,我认为还是逐步的发展,从古希腊民主共和思想在规划上的反映--如议会,城邦大量的公共场所,人们可以畅所欲言,由于神人同形的宗教思想的存在,在城市的形态上相应的反映出,广场周围的建筑多有围廊,满足人们的交往或买卖的需要,典型的城市建设有卫城。

这一时期的著名城市模式——希波丹姆规划,规整的布局,棋盘式的道路网,按照阶级分化造成的分区,城市典型的平面形式为两条垂直的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的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街坊,中心广场空间常呈L形.古罗马经济迅速发展,统治阶级为了统治人们的思想,大量世俗享乐建筑开始建设例如公共浴场、斗兽场。

为了显示功绩,广场、凯旋门、记功柱成为城市空间的主题。

罗马营寨的建造形式发展起来,十字交叉的道路,中间建设神庙。

罗马共和广场,广场空间从希腊的开敞式逐步发展为较封闭的空间形式。

中间是一些记功柱或者铜像,代表功绩.典型的广场代表--图拉真广场。

这种布局形式是希波丹姆的演化。

这一时期形成的著名规划理论的书籍——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书的内容包括:城址选择,建筑物选址;街道的布置;提出了理想城市的模式。

01总结西方城市规划发展脉络

01总结西方城市规划发展脉络
凌驾于王权之上的神权
宗教与世俗权力的论争
市民生活与世俗文化的 萌芽
力显丰富多变的景观与 亲和宜人的特质 追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机平和背后的内 在秩序
中世纪城市规划思想
中世纪封建思想严重禁锢了思 想文化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经 济等一度处于严重的衰落状态, 但是由于中世纪的拜占庭继承了 古希腊、古罗马思想文化的精髓, 才保证了欧洲文化根脉体系得以 延续。这个时期也创造了一些城 市建设的成就
唯物主义哲学观科学理性思维
人文主义
???四个城市发 展时期-希腊文明 走向普化
追求完美的数学几何 比例关系
三大柱式 希波丹姆规划模式
古希腊的 城市生活 形态
以人的尺度的为出发 点的城市空间 丰富的公共生活空间
城市尊重自然地形
古希腊的城市
-西方古典文化的先驱与欧洲文明的摇篮
希腊三大柱式:多利克柱式, 爱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 对后来的建筑与城市的发展提供
广场敞廊
广场群相 对轴线关系
罗马广场 群的相对位 置关系
帝国理想-古罗马城市规划思想及城市形态
从圣彼得教 堂看罗马城
???思考: 罗马广场与 建筑群与故 宫建筑群的 异同
罗马广场 的现状
帝国理想-古罗马城市规划思想及城市形态
总结: 历史上东西方 发展有许多本 质上相同的东 西:帝王权威, 突出轴线的空 间组织关系
中 世 纪 的 城 市
艺 复 兴 的 城 市
权 时 期 的 城 市
本 主 义 的 城 市
城 市

时间轴
古代 前 几 千 年
纪公 元 5 世
中古
近现代资
现代以来
纪 公 本主义时 纪 公

西方城市规划发展历史

西方城市规划发展历史

现代以来
纪 公 本主义时 纪 公

元期


18
19
2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及建设成就发展脉络
古代 城市
文明基石: 古希腊时期
唯物主义、“尚文” -小尺度的城市空间
帝国观念 -古罗马 时期
唯心主义、尚武-大尺 度的城市空间
3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及建设成就发展脉络
中古 城市
文明禁锢 -中世纪时期
重启心灵 -文艺复兴时期
14
中世纪城市规划思想
罗马帝国解体 与西欧的凋敝
罗马帝国的分裂与拜占 庭(东罗马发展而成) 的文化延续
中世纪的宗教 思想禁锢
中世纪的城市 生活形态
宗教图景与自 然秩序
基督教对世俗与精神世 界的全面占领
教区与社区的合一
城市的兴起与城市自治 运动 凸显以教堂为核心的空 间组织理念
自然主义的非干预规划
西罗马的崩溃与西欧的 凋敝
凌驾于王权之上的神权
宗教与世俗权力的论争
市民生活与世俗文化的 萌芽
力显丰富多变的景观与亲 和宜人的特质
追求有机平和背后的内在
秩序
15
中世纪城市规划思想
中世纪封建思想严重禁锢了思 想文化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经 济等一度处于严重的衰落状态, 但是由于中世纪的拜占庭继承了 古希腊、古罗马思想文化的精髓, 才保证了欧洲文化根脉体系得以 延续。这个时期也创造了一些城 市建设的成就
自然主义盛行 -城市建设尊重自 然地形
高雅与精英主义的 理想思维
绝对君权时期
唯理与 古典主义
4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及建设成就发展脉络
近代资 本主义 社会的 城市

西方近代城市规划思想与理论发展

西方近代城市规划思想与理论发展

生法”。这部法律规定了地方当局对污水排放、垃圾堆集、供水、道路等方面应负的
责任。

由此开始,英国通过一系列的卫生法规建立起一整套对卫生问题的控制手段。对工人住
宅的重视也促成了一系列法规的通过,如1868 年的“贫民窟清理法”和1890 年的“工 人住房法”等,这些法律要求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住房。公司城是资本家为了就近解决工 人的居住条件、从而提高工人的生产力而出资建设和管理的小型城镇。
西方近代城市规划思想与理论发展
5、带形城市
西班牙工程师 索里一.伊.马塔(Arturo Soria Y Mata)认为那种传统的从核 心向外扩展的城市形态已经过时,它们只会导致城市拥挤和卫生恶化,在新 的集约运输方式的影响下,城市将依赖交通运输线组成城市的网络。1882年 他提出了带型城市(Linear City),希望建立一个城市与自然始终可以保持 亲密的接触不受其规模影响的新型模式。在这个城市中,各种空间要素紧靠 着一条高速度、高运量的交通轴线聚集并无限向两端延展,甚至可以横跨欧
实践框架。在19世纪中期以后的种种社会改革思想和实践的影响下,英国人霍华德于 1898年出版了以《明天:一条引向改革的平和之路》(Tomorrow: 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为题的论著,提出了田园城市(Garden City)的理论。1902年再 版时,书名改为《明日的田园城市》。霍华德针对当时的城市尤其是象伦敦这样的大 城市所面对的拥挤、卫生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用一个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 市一田园城市来作为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按照的霍华德的定义,田园城市是为健康、 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 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近百年城市规划思想及其脉络
摘要:对于城市规划的认识需要一个完备的理论体系,本文选取西方城市规划学的演变历史中的几个重要阶段的重要理论,即霍华德的“田园城市”,《雅典宪章》,《马丘丘宪章》,后现代主义和精明增长进行分析。

力图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对西方百年来的城市规划理论进行梳理。

关键词:城市规划田园城市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后现代主义
1、引言
城市规划是怎样一门学科,这对于学习研究城市规划学科的人来说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但是它又是一个很抽象的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问题,我们需要一个完备的框假和脉络来梳理它。

作为一名学习城市规划的学生,本文我想借用西方近百年的规划历史中的几个重要理念来阐述,也算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看问题。

2、对城市规划发展及其脉络的认识
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有许多的转变,这主要是由于城市规划这门学科的特殊属性所决定的。

城市规划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要受到同一时期的经济学、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影响,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城市规划是一门主要解决城市问题的学科,城市在各个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问题,而城市规划自然要随之发展、转变。

下文就城市规划理论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的几次重大转折时期的代表理论进行分析从而对城市规划的发展及其脉络进行梳理。

2、1霍华德与“田园城市”
英国社会学家霍华德总结了城市美化运动、公共卫生运动和环境保护运动这三大运动正反两方面的教训,同时受到当时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影响, 对城市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之后著述了于1989 年出版了《明日: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后改为《明天的田园城市》一书,他因此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山鼻祖。

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三大目标即空间目标,社会目标和管理组织目标。

在《明天的田园城市》一书中霍华德把古希腊关于任何集体或组织的生长发展都有其天然限制这一概念重新介绍到城市规划中来,并在他设想的城市规模中恢复了人类的尺度, 为了引进了希腊城市建设的做法, 他用社区去移民开拓城市, 这些社区从一开始就配备有能行使城市一切重要功能设施。

他提出了建设田园城市并给予了理论论证, 这个理论论证就是著名的三种磁力的图解, 这是城市规划总体目标的一种简练的阐述, 即现在的城市和乡村都具有相互交织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他提出“城乡磁体”学说, 认为建设理想城市应兼有城与乡二者的优点, 并使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像磁体那样相互吸引、共同结合。

这个城乡结合体称为田园城市, 是一种新的城市形态, 既可具有高效能与高度活跃的城市生活,又可兼有环境清净、美丽如画的乡村景色, 并认为这种城乡结合体能产生人类新的希望、新的生活与新的文化。

霍德华建议建设一个实验性的城镇模型, 用来检验能否创造一个实行得通的城市形势。

这个城市模型, 不论他的社会组织或者布局设计, 都比现有的村庄、乡间小镇、城郊住宅区、工业集合城市或者拥挤的大都是更为优越, 他将为将来的城市建设树立一个新的模式。

书中霍华德以一个“田园城市”的规划图解方案更具体地阐述了其理论(图1):对一
个三万人口的城市的内部布局进行了详细的构思。

城市占地404、7公顷,外部的2023、4公顷的土地为永久性绿地,城市平面为圆形,内部一系列同心圆组成,可分为中心区、居住区、工业仓库地带等。

6 条宽36m 的放射形大道从市中心的圆心放射出去,将城市划分为6个等分面积。

中心为花园,周围是市政厅、剧院、图书馆、等公共建筑,外围又是占地约58公顷的公园,公园外围是一些商店、商店展览馆,再外一圈为住宅,再外面为宽128米的林荫道,大道当中为学校、儿童游戏场及教堂,大道另一面又是一圈花园住宅。

图 1
2、2功能理性主义繁荣时期的《雅典宪章》
为什么将《雅典宪章》称为理性主义的产物?这是因为文艺复兴之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的奥秘就是推崇理性,发展科技,与宗教分道扬镳。

在功能理性主义盛行的时候,1933年在雅典召开的国际现代建筑会议中心议题是城市规划,在柯布西耶的倡导下,制定了《城市规划大纲》,这个大纲被后人称为《雅典宪章》。

《雅典宪章》认为,工作的主要问题是:人口密度过大,缺乏敞地及绿化;太近工业区,生活环境不卫生;房屋沿街建造影响居住安静,日照不良,噪声干扰;公共服务设施太少而且分布不合理。

因而建议居住区要用城市中最好的地段,规定城市中不同地段采用不同的人口密度。

《雅典宪章》的三大贡献:
(1)城市与其周围区域之间是有机联系的。

芒福德提出,今天的农村就是明天的城市。

城市
与周围区域之间不能割裂。

(2)创造性地概括了城市的四大功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

这是柯布西耶的杰出贡献,
并据此提出了阳光城的概念,即拆除城市中的低旧矮房,建设若干座高楼大厦,以享受充足的阳光。

(3)提出保存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和地区的重要性。

2、3《马丘比丘宪章》
在城市规划学的发展历程中,有两座里程碑,一是《雅典宪章》,二是《马丘比丘宪章》。

前面讲了《雅典宪章》的贡献,但《雅典宪章》同时还存在着许多缺陷。

《马丘比丘宪章》修正了《雅典宪章》的缺陷,树立了城市规划的第二座里程碑。

1977 年,现代建筑国际会议在马丘比丘召开,并制订了《马丘比丘宪章》,该宪章的前言中写道:“雅典代表的是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学说中的理性主义,而马丘比丘代表的却是世界上启蒙主义思想所没有包括的、单凭逻辑所不能分类的一切”。

启蒙主义指的是理性主义,人类的智慧是靠理性来发掘的。

但除了理性主义之外,世界上还存在着理性主义的不能包括的其它文化。

要对《雅典宪章》做出一些修改就是因为世界是复杂的,人类的一切活动不是《雅典宪章》所代表的理性主义所能覆盖的。

1977 年正是全球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又一高潮期,《马丘比丘宪章》对《雅典宪章》进行了批判,其主要观点有:
(1)不要为了追求分区清楚而牺牲了城市的有机构成。

(2)城市交通政策应使私人汽车从属于公共运输系统的发展。

(3)区域和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包括规划的制定,也包括规划的实施。

规划重
在规划的编制过程,尤其是规划的实施。

(3)规划中要防止照搬照抄不同条件、不同变化背景的解决方案。

因为不同的国家和民族,
不同的历史文化,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对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案应该是不同的。

如果照搬西方国家的规划,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有可能是灾难性。

如拉美国家智利,城市化进程相
当快,全国6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首都圣地亚哥,按理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应较高,但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将这一类的城市化称为殖民地式的城市化,是西方国家按本国的文化观念和理性主义来规范他国,随之带来的后果是经济萧条,生产要素浪费。

(4)城市的个性和特征取决于城市的体型结构和社会特征,一切能说明这种特征的有价值的
文物都必须保护。

保护必须同城市建设过程结合起来,以保证这些文物具有经济意义和生命力
(5)宜人生活空间的创造重在内容而不是形式。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宽容和谅解的精神是城
市生活的首要因素。

(6)不应着眼于孤立的建筑,而要追求建筑、城市、园林绿化的统一。

(7)科学技术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要正确运用。

(8)要使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城市是市民的城市,不是当权者或规划师的城市。

2、4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思潮于1980 年左右开始影响全球。

这一理论认为,城市是一个由多元空间、多元关系网络组成的以人为参与主体的多要素复合空间。

它决不是现代主义因果关系的直线型思维所能把握左右的。

后现代主义采用启发式的探询过程,将各要素构成的城市看成一个没有边际的整体,整个有机体维持着一种动态平衡。

其代表人物桑德库克提出了后现代主义五项新原则:
(1)社会公正。

社会公正与市场效应同等重要,而且不公正和不平等需要广泛定义,不限于
物质范畴和经济范畴。

(2)不同性质的政治团体对一个问题的界定要通过不同政治团体之间的讨论达到共识。

(3)公民性,建立包容性道德观。

(4)社区的理想,去除传统社区的概念,代之以基于“我”的多重界面的多重性质的社区概
念。

由自下而上的社区治理方式取代自上而下的国家意志的表达,从以国家政策导向为主转向“以人为中心”的城市规划。

(5)从公共利益走向市民文化。

规划师理解的公共利益与实际的公共利益有差异,经济力量
已经把社会分化,公共利益应该走向更多元化和更加开放的“市民文化”。

2、5精明增长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人意识到其“郊区化”发展带来的问题:低密度的城市无序蔓延,人口涌向郊区建房,“吃”掉大量农田,城市越“跑”越远,导致能耗过多、上班路程太长等城市病接踵而来。

而欧洲的“紧凑发展”却令许多历史城镇保持了其紧凑而高密度的形态,并被普遍认为是居住和工作的理想环境。

美国人因此取法欧洲,提出了“精明增长”概念。

精明增长目标:
(1)城市发展要使每个人受益。

(2)应达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公平。

(3)使新、旧城区都有投资机会,得到良好发展。

目前,美国三分之二的州选择了“精明增长”。

而且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比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波特兰,1975年至今人口增长了50%,而土地仅增长了2%。

可见精明增长对于防止城市蔓延还是很有效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