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学中科大4

合集下载

中科大电磁学课件--第五章

中科大电磁学课件--第五章

小结


无论是导线中的电流(传导电流)产生的磁场还 是磁铁(分子环流)产生的磁场本源都只有一个 即电荷的运动。也就是说前面介绍的各种实验 中出现的现象都可以归结为运动着的电荷(即电 流)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 来传递的。 电荷之间的磁相互作用与电(库仑)相互作用的 区别在于:无论电荷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它 们之间都存在着库仑相互作用;但是只有运动 的电荷才存在着磁相互作用。
在非均匀磁场中它会发生运动。
图5.8 无定向秤


实验一:安培将一对折的通电导线移近无定向秤 以检验对折导线有无作用力。结果是否定的,这 说明电流反向时,电流产生的作用力也反向,大 小相等的电流产生的力的大小相等。 实验二:将对折导线中的一段绕在另一段上成螺 旋形(如图5.10),通电后将它移近无定向秤。结 果表明无定向秤仍无任何反应,这表明一段螺旋 状导线的作用与一段直长导线的作用相同,从而 证明电流元具有矢量性质,即许多电流元的合作 用是各单个电流元作用的矢量叠加。

'

由毕奥萨伐尔定律和磁场的叠加原理可以 给出其积分形式
B
0
4


L
Id l Leabharlann R R2B
0
4

V
'
j dV R
'
R
'
2
B
0
4


S
'
i dS R R
2
4、磁场的几何描述

磁感应线
直观形象描述磁场在空间各处的强弱、方向分 布情况。 定义: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是该点磁感应 强度B的方向,曲线数密度与B的大小相等。 通过曲面S的磁感应通量B理解为通过曲面S的 磁感应线数目。

中科大-电磁学课件7.

中科大-电磁学课件7.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dφ d ε =− =− dt dt
∫∫ B • d S
s
其中B可以随时间变化。 线圈c 是唯一的,但 是,以线圈c为周边的曲 面是不唯一的,例如可 以是S1或S2 。 定律成立,即要求ε唯 一。
n2 n
n1 n

也就是要求:
∫∫ B • dS = ∫∫ B • dS =
s1 s2
2
2
v
(b)选取线圈b的绕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这时 S的法向 n与B的方向相反,于是通过线圈b的磁 通量为: 2
μI Φ=−
0
于是:
R 2 3 πr < 0 2 (R2 + Z 2 ) 2
2 2

因为ε < 0 ,所以感应电流的方向与选定的回路b的绕 行方向相反,即沿逆时针方向,结果与(a)相同。
dψ dφ ε =− = −N dt dt

2. 在回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原因是由于通过回
路平面的磁通量的变化,而不是磁通量本身,即使通 过回路的磁通量很大,但只要它不随时间变化,回路 中依然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通过平面s的磁通量为: 式中 θ是B与S 的法线n之间的夹角,所以,根据复合 函数求微商的法则,有:
第七章
电磁感应
§7.1 电磁感应定律 §7.2 动生电动势与感生电动势 §7.3 互感与自感 §7.4 暂态过程
§7.1 电磁感应定律



继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 磁效应后,人们便关心它的逆效应。1831年法拉 第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1845 年 才 由 诺 埃 曼 ( F.E.Neumann) 和 韦 伯 (W.E.Weber)将其实验成果表达为数学形式, 建立了电磁感应定律。 这是电磁学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成就之一。为 工业革命、人类 进入电气化时代 做出了巨大的 贡献,为后来麦克斯韦普遍 电磁场理论 的建立 奠定了基础。

中科大物理考研参考书

中科大物理考研参考书

专业代码及名称培养单位代码招生类专业代码及名称培养单位代码招生类别070121★数学物理001 硕,博3 623 数学分析《数学分析教程》常庚哲中国科大出版社数学分析:极限、连续、微分、积分的概念及性质4 802 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线性代数》李炯生中国科大出版社《空间解析几何简明教程》吴光磊高等教育出版社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线性空间线性映射与线性变换,二次型与内积;解析几何:向量代数,平面与直线,常见曲面070201理论物理004 硕、博3 624 普通物理A 中国科大、北大或其他高校物理系普通物理教材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4 811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第一卷曾谨言科学出版社第三版量子力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波函数和波动方程,一维定态问题、力学量算符与表象变换,对称性及守恒定律、中心力场、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定态微扰论、量子越迁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004 硕、博3 624 普通物理A 中国科大、北大或其他高校物理系普通物理教材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4 811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第一卷曾谨言科学出版社第三版量子力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波函数和波动方程,一维定态问题、力学量算符与表象变换,对称性及守恒定律、中心力场、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定态微扰论、量子越迁070203原子与分子物理004 硕、博234 硕、博3 624 普通物理A 中国科大、北大或其他高校物理系普通物理教材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4 835 原子物理与量子力学《近代物理学》徐克尊高等教育出版社《原子物理学》杨福家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原子物理学》褚圣麟高等教育出版社《量子力学导论》曾谨言高等教育出版社原子结构和光谱、分子结构和光谱、量子力学概论070204等离子体物理004 硕、博4 808 电动力学A 《电动力学》郭硕鸿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静电场和静磁场,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的辐射(包括低速和高速运动带电粒子的辐射),狭义相对论4 872 等离子体物理导论《等离子体物理导论》F. F. Chen科学出版社1980《等离子体物理原理》马腾才胡希伟陈银华中国科大出版社1988 单粒子理论、等离子体平衡、等离子体波动、等离子体不稳定性070205凝聚态物理002 博203 硕3 624 普通物理A 中国科大、北大或其他高校物理系普通物理教材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4 809 固体物理《固体物理》黄昆原著韩汝琦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晶体结构、晶体缺陷、晶体结合、晶体振动及热学性质、金属电子论、能带论、电导论4 811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第一卷曾谨言科学出版社第三版量子力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波函数和波动方程,一维定态问题、力学量算符与表象变换,对称性及守恒定律、中心力场、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定态微扰论、量子越迁231 硕、博234 硕、博070207光学002 硕、博3 624 普通物理A 中国科大、北大或其他高校物理系普通物理教材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4 811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第一卷曾谨言科学出版社第三版量子力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波函数和波动方程,一维定态问题、力学量算符与表象变换,对称性及守恒定律、中心力场、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定态微扰论、量子越迁070221★量子信息物理学234 硕、博3 624 普通物理A 中国科大、北大或其他高校物理系普通物理教材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4 811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第一卷曾谨言科学出版社第三版量子力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波函数和波动方程,一维定态问题、力学量算符与表象变换,对称性及守恒定律、中心力场、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定态微扰论、量子越迁070301无机化学019 硕、博157 硕、博3 626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付献彩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物理化学-概念辨析·解题方法》范崇政中国科大出版社热力学、动力学、胶体表面、电化学、统计热力学4 818 无机化学《无机化学》(上、下册)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无机化学基本原理、理论及元素无机化学234 硕、博070302分析化学019 硕、博3 626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付献彩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物理化学-概念辨析·解题方法》范崇政中国科大出版社热力学、动力学、胶体表面、电化学、统计热力学4 820 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定量分析化学》李龙泉等编著中国科大出版社误差与数据处理;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重量分析;常用的分离方法与复杂物质分析070303有机化学019 硕、博3 626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付献彩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物理化学-概念辨析·解题方法》范崇政中国科大出版社热力学、动力学、胶体表面、电化学、统计热力学4 819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伍越环编著中国科大出版社《有机化学实验》兰州大学、复旦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伍越环编著的《有机化学》全部内容070304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003 硕、博231 硕、博3 626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付献彩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物理化学-概念辨析·解题方法》范崇政中国科大出版社热力学、动力学、胶体表面、电化学、统计热力学4 815 结构化学《物质结构》潘道皑等人民教育出版社量子力学基础、原子分子电子结构、分子光谱、晶体结构4 818 无机化学《无机化学》(上、下册)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无机化学基本原理、理论及元素无机化学以下为第2 组考试科目,共有 2 组考试科目,可任选一组3 624 普通物理A 中国科大、北大或其他高校物理系普通物理教材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4 811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第一卷曾谨言科学出版社第三版量子力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波函数和波动方程,一维定态问题、力学量算符与表象变换,对称性及守恒定律、中心力场、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定态微扰论、量子越迁234 硕、博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20 硕、博3 626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付献彩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物理化学-概念辨析·解题方法》范崇政中国科大出版社热力学、动力学、胶体表面、电化学、统计热力学4 821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化学》潘才元中国科大出版社2001版;《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马德柱等科学出版社2003版考试范围包括指定参考书中所涉及的内容。

中科大电磁学期末复习答案

中科大电磁学期末复习答案

期末复习一、填空题1.电荷q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的圆环上,圆环绕圆环的旋转轴线以角速度ω转动,圆环磁矩=ωqr2/2。

轴线上一点A与圆心相距x,则A点磁场强度=ωqr2(r2+x2)−3/2/(4π)。

2.一电子在0.002T的磁场里沿螺旋线运动,半径为5.0mm,螺距20mm。

则电子速度的大小为2.08×106m/s,与磁场的夹角为arctan(π/2)或57.5°。

3.利用霍尔效应可判断半导体载流子的正负性。

4.空心螺绕环的自感为L0,加入铁芯后自感为L1,在铁芯上锯开一个断口后自感为L2,则这三个自感的大小关系为L0<L2<L1。

5.磁化强度为常数M的细条形永久磁铁长l,横截面积A,则N、S极间的磁力=μ0A2M2/(4πl2)。

6.两线圈串联,顺接时总电感为1.0H,保持位置不变,逆接时总电感为0.4H,则互感=0.15H。

7.RLC电路的固有频率f0=[2π(LC) 1/2]−1。

当f0不变时,在临界阻尼(欠阻尼、过阻尼和临界阻尼三选一)情形下,RLC暂态电路能最快地趋于平衡。

8.简谐交流电的描述方法有函数描述、矢量描述和复数描述,其中函数描述是忠实表述。

9.一材料电导率为5S/m,相对介电常数为1,电场强度为250sin(1010t)V,则传导电流密度和位移电流密度分别为1250sin(1010t)A/m2和22.2 sin(1010t) A/m2。

10.太阳光正入射到半径相同的球面和圆盘面上,均发生全反射,若球面所受光压为P,则圆盘面所受光压为2P。

二、判断题1.(×) 与电场线可起始于电荷类似,磁感应线可起始于电流。

2.(×) 由毕-萨定律推导高斯定理时,需要利用B∝1/r2的性质。

3.(√) 洛伦兹力对带电粒子不作功。

4.(√) 缓变磁场中带电粒子的回旋磁矩守恒。

5.(√) 均匀磁场中通以稳恒电流的一任意线圈由ABC和ADC两段不同材料组成,则二者所受磁场作用力大小相同。

大学物理《电磁学》PPT课件

大学物理《电磁学》PPT课件

欧姆定律
描述导体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 定律。
电场强度
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其大小与试探电 荷所受电场力成正比,与试探电荷的电荷 量成反比。
恒定电流
电流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
电势与电势差
电势是描述电场中某点电势能的物理量, 电势差则是两点间电势的差值,反映了电 场在这两点间的做功能力。
电介质的极化现象
1 2
电介质的定义 电介质是指在外电场作用下能发生极化的物质。 极化是指电介质内部正负电荷中心发生相对位移, 形成电偶极子的现象。
极化类型 电介质的极化类型包括电子极化、原子极化和取 向极化等。
3
极化强度
极化强度是描述电介质极化程度的物理量,用矢 量P表示。极化强度与电场强度成正比,比例系 数称为电介质的电极化率。
磁场对载流线圈的作用
对于载流线圈,其受力可分解为沿线圈平面的法向力和切线方 向的力,分别用公式Fn=μ0I²S/2πa和Ft=μ0I²a/2π计算。
05
电磁感应原理及技 术应用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
01
变化的磁场会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的
变化率成正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安培环路定理及其推广形式
安培环路定理
磁场中B沿任何闭合路径L的线积分, 等于穿过这路径所围面积的电流代数 和的μ0倍,即∮B·dl=μ0∑I。
推广形式
对于非稳恒电流产生的磁场,安培环路 定理可推广为 ∮B·dl=μ0∑I+ε0μ0∂/∂t∮E·dl。
磁场对载流导线作用力计算
载流导线在磁场中受力
当载流导线与磁场方向不平行时,会受到安培力的作用,其大 小F=BILsinθ,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

中科大电磁学课件第二章

中科大电磁学课件第二章
中科大电磁学课件第二章
§2.4.1 电介质的极化
1、电介质(dielectrics)
是绝缘体,内部大量的束缚电荷。 与导体和静电场的相互作用,既有相似之处, 但也有重要差别。
➢ 都会在电场作用下出现宏观电荷,反过 来影响电场(消弱原来的电场)
➢ 电介质的极化电荷;导体感应自由电荷。 ➢ 部分抵消外电场;完全抵消外电场。
当带电系统的电荷分布状态稳定不变,从而其电 场分布也不随时间变化时,称该带电系统达到了静 电平衡。
均匀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 导体内的场强处处为零。 “均匀”是指质料均匀,温度均匀。
推断其电场分布特点
(1)导体是个等势体,导体表面是个等势面 (2)靠近导体表中面科大外电磁侧学课处件第的二章场强处处与表面垂直
2、任意导体组,当导体带电并达到静电平衡时, 每个导体上有一定的电荷分布,有一定的总电 量和一定的电势。
➢ 其中任意两导体之间都有电容,但并不完全取决于自 己的几何形状和相对位置,与周围其他导体都有关。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不称这两个导体为电容器。
中科大电磁学课件第二章
§2.4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1、电介质的极化 2、极化强度与退极化场 3、电介质的极化规律
导状态的物体。
中科大电磁学课件第二章
图2.1 北极光
图2.2太阳风
图2.3宇宙中的星云
图2.4 中科院合肥等离子研究所 的超导托卡马克HT-7U装置
图2.5 超导体的发现者荷兰物理学家 默林-昂纳斯
§2.1.2 物质的电结构
导体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荷”(载流 子)
绝缘体中有大量的“束缚电荷”,几乎 没有载流子。
电子位移极化效应在任何电介质中都存在,而分 子取向极化只发生在有极分子电介质中。

中科大-电磁学课件3

中科大-电磁学课件3

第三章静电能§3.1 真空中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能§3.2 连续电荷分布的静电能§3.3 电荷体系在外电场中的静电能§3.4 电场的能量和能量密度§3.5 非线性介质及电滞损耗§3.6 利用静电能求静电力能量的基本概念一、引入的目的:1. 能量是物质的共同属性;2. 能量是物质运动的普遍量度;3. 便于研究不同形式能量的转换。

二、特点:1. 是状态的单值函数, 属于整个系统;2. 能量差才有意义;3. 用做功来量度能量。

三、描述的方法:要引入状态参量,规定零点能,然后用做功来计算能量。

对一个带电系统而言,其带电过程总伴随着电荷相对运动。

在这个过程中,外力必须克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而作功。

外界作功所消耗的能量将转换为带电系统的能量,该能量定义为带电系统的静电能。

显然,静电能应由系统的电荷分布决定。

点电荷在外电场中的电势能就是静电能。

定义§3.1 真空中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能设想空间中有多个点电荷, 其带电量用q i 表示, 相应的位置用ri表示, 任意两个点电荷间的距离可以由rij=|rij|=|ri-rj|给出,所谓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能,指的是与点电荷间的相对位置有关的静电能。

状态量取为rij(i, j = 1,2,…,N),时,它们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消失,很自然地取这时的相互作用能为零。

我们用一种类似于数学归纳法的办法来计算由N个点电荷组成的静电体系的静电能.ijr→∞一个点电荷q在电场U中的电势能W=qU当两个点电荷12212,4W q U r πε==W=3122113312332 2,24N i i i ji W q U U U rπε===∑∑∑其中§意味着电场空间中只允许导体和介电常量恒等元,ρ= a。

可求得电荷密度为、半径为a的均匀带电e2. 为荷元,它在自身产生的电势不会大于σ()dS σr3. 线电荷分布的情况1()()e W l U l dl λ=∫或11()()e e W l U l dl λ=∫N个带电体,体积分别为间的总电势U(r)分为两部分可写成:其中,例3.1]球的静电能(带电体的介电常量设为[解]0θϕ5. 对带电导体导体的特点是势体。

中科大强基试题物理

中科大强基试题物理

中科大强基试题物理一、关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量子力学中,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可以同时被精确测量B. 波函数描述了粒子在某一位置出现的概率密度C. 量子力学否定了经典力学的所有观点D. 量子纠缠是一种超自然现象(答案)B。

解析:根据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不能同时被精确测量;波函数是描述粒子量子态的数学函数,其绝对值的平方表示粒子在某一位置出现的概率密度;量子力学并不是否定经典力学,而是在微观领域对经典力学进行了补充和修正;量子纠缠是量子力学中的一种现象,并非超自然。

二、在光学实验中,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光的速度会增加B. 光的频率会改变C. 光的波长会变短D. 光的传播方向一定不变(答案)C。

解析:光从光疏介质(如空气)射入光密介质(如水)时,光的速度会减小;光的频率是由光源决定的,不会因介质改变而改变;由于光速减小,而频率不变,根据波长等于光速除以频率,光的波长会变短;光的传播方向在入射角不等于零时会发生改变,即发生折射。

三、关于牛顿运动定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 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C. 牛顿第三定律说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 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答案)D。

解析: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其中第一定律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第二定律给出了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第三定律描述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这些定律在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微观领域或高速运动中,需要引入量子力学或相对论进行修正。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而是说在这些条件下,牛顿运动定律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符。

四、在电磁学中,关于电场和磁场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A. 电场和磁场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B. 电场线总是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C. 磁场线总是闭合的,不会终止于某一点D. 电场和磁场都不能传递能量(答案)A、B、C。

电磁学中科大第一章

电磁学中科大第一章

主要参考教材:
《电磁学与电动力学》胡友秋等编 《电磁学》张玉民等编 《电磁学》赵凯华 编 《电磁学专题研究》陈秉乾等编 《电磁学千题解》张之翔编
科学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高教出版社 高教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一、迎接挑战—关于电磁学的教学
1. 电磁学-研究对象的重大变化,必将引起基本观念、规律 性质的深刻变化,必将导致新的概念、新的研究方法、新 的描述手段和新的数学工具的出现,从而标志新的研究领域 的开辟,预示新的理论的诞生。
试验指出,两个以上的点电荷对一个点电荷的作用力,等于
各个电荷单独存在时对该电荷作用力的矢量和.
q
F Fi
Fi
i
1
4 0
q0qi ri2
ri0
ri
qi
ri
0
qn
连续带电体对点电荷的作用力则为
q1 q2
(1)体电荷分布的带电体
f q0
40
v
r3rrdv
其中体电荷密度
r
q lim v0 v
(2)面电荷分布的带电体
即引入定量描述两点电荷带电多少的物理量-电量。规定库
仑力大小与两点电荷电量乘积成正比,既表明是电力,又能 通过 q1, q2 的大小、正负区分电力的大小以及吸引还是排斥。
3.库仑定律成立的条件是静止。即两点电荷相对静止,且 相对于观察者静止。两个静止电荷之间的作用力符合牛 顿第三定律.
4.关注库仑力平方反比律的精确程度和适用范围。 库仑力平方反比律的精度不仅直接影响电磁场理论的精度
2.电磁场理论的研究由静止转为运动,由稳恒步入变化,最终 建立了一组十分优美而简洁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它概括了麦 克斯韦之前所有的电磁经验定律。它不仅是物理学史上划时 代的伟大成就,也为理解什么是物理理论、怎样建立物理理 论提供了光辉的范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参考书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参考书目
《无机化学》武汉高校、吉林高校等校编高等教化出版社,第三版(上、下册)
《无机化学例题、要点、习题》张祖德等编中国科技高校出版社第三版

441分析化学
误差与数据处理;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重量分析;沉淀滴定,常用的分别方法与困难物质分析
《分析化学》武汉高校主编高等教化出版社
《定量化学分析》李龙泉等编著中国科学技术高校出版社
442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伍越环编著的全部内容
《有机化学》伍越环编中国科学技术高校出版社
《有机化学试验》兰州高校、复旦高校编高等教化出版社
443结构化学
量子力学基础、原子分子电子结构、分子光谱、晶体结构
《物质结构》潘道皑人民教化出版社
444高分子化学
聚合反应基本原理及高分子化学反应
《高分子化学》潘才元中国科大出版社
《近代物理学》徐克尊高等教化出版社;
《原子物理学》杨福家第三版,高等教化出版社;
《原子物理学》褚圣麟高等教化出版社
《量子力学导论》曾谨言高等教化出版社
436电动力学A
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静电场和静磁场;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的辐射(包括低速和高速运动带电粒子的辐射);狭义相对论
《电动力学》郭硕鸿其次版高等教化出版社
《数学分析教程》常庚哲中国科大出版社
322分析和代数
数学分析:一元和多元微积分,无穷级数,广义积分。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和线性变换,欧氏空间,矩阵标准形
《数学分析》(一、二、三册)何琛高等教化出版社
《线性代数》李炯生中国科大出版社
323科技考古学
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各领域的应用。
科技考古论丛(其次辑),中国科学技术高校出版社,2024年版,王昌燧主编,左健副主编;

中科大电磁学课件--第七章

中科大电磁学课件--第七章
图7.11 两个线圈之间的互感
互感系数M


线圈1产生的磁场穿过线圈2的磁通匝链数为 21,若线圈的形状、大小、相对位置保持不 变,周围无磁性物质,根据毕奥-萨伐尔定律: 21=M21I1 式中,M21为比例系数,单位亨利(1H=1Wb/A)。 同理有,线圈2产生的磁场穿过线圈1的磁通匝 链数为:12=M12I2 可以证明:M12=M21=M,称为互感系数。
d dI L dt dt
§7.3.3两个串联线圈的自感

两个自感分别为L1和L2的线圈,它们的互感为 M,由这两个线圈串联等效于一个自感线圈, 但新线圈的自感不等于两线圈自感之和,大小 与接法有关。两个线圈的串联有顺接和逆接两 种方式。
图7.12 串联线圈的自感


当两个线圈顺接时,两线圈电流的磁通互相加 强,每个线圈的磁通匝链数都等于自感和互感 磁通匝链数之和。总感应电动势等于每个线圈 的感应电动势之和。两个线圈顺接时,等效于 一个自感线圈,其自感系数为: L=L1+L2+2M 当两个线圈逆接时,两线圈电流的磁通互相削 弱,总感应电动势等于两个线圈的感应电动势 之和。两个线圈逆接时的等效自感系数为: L=L1+L2-2M
(v B ) d l
L

结论:动生电动势只产生于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上。 若导体是闭合导体回路的一部分,则在回路中产生感 应电流;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构成回路,则导体两端有一定的电势差, 相当于一个开路电源。
§7.2.2再论洛伦兹力不做功



在讨论动生电动势时,洛伦兹力移动单位正电 荷作功,提供非静电力。这是因为只考虑了电 荷随导体运动的速度,而没有考虑电荷受洛伦 兹力而在导体内部的运动速度。 把单位正电荷从a移动到b,洛伦兹力所作的功 正好等于外力克服阻碍导体棒的继续运动的力 所作的功。 洛伦兹力并不提供能量,只是起到能量的转化 作用。

中国科大《电磁学与电动力学[上册]》参考答案

中国科大《电磁学与电动力学[上册]》参考答案

= 0 (2.6).
上式给出了内球的电荷量和球壳的电势. 或具体地,
q=
¡R1R2
Z R1 Q (2.7). 以及 U =
q
=
1
R2 ¡ R1
Q (2.8)
R2R3 ¡ R1R3 + R1R2
E
=
¡rU
=
3ql2 £ ¡ 4¼"0r4
2 cos µ sin µµ^
+ (3 cos2 µ
¡ 1)r^¤ (1.42)
1.19
选取高为 h ZZ
而半径为
r(a
<
r
<
b)
的共轴圆筒面为高斯面应用高斯定理,
得到
°E
¢ dS
=
h¸e "0
(1.43).
解得
E
=
¸e r^ 2¼r"0
for
a
<
r
<
b
(1.44).
(1.12)
作为
r
的单变量函数.
欲求受力的极大值, 可对 (1.12) 两端关于 r 求微并其等于零, 或
dF dr
=
q0Q 2¼"0
l2 ¡ 2r2 (r2 + l2)2:5
= 0 (1.13) . 解得
r
=
p2 l 2
(1.14).
可判断该点为受力最大值点. 诸满足条件的点构成一个圆, 其半径由 (1.14) 电场强度是纵坐标坐标 r 的函数, 或
E
=
Zr
0
kxdx 2"0
Zb
¡
r
kxdx 2"0
=

电磁学课件

电磁学课件

§2-2 电容与电容器A capacitor can be "charged" and can store charge.⇨电荷在导体表面的分布必须保证满足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

⇨对于孤立导体,电荷在导体表面的相对分布情况由导体的几何形状唯一确定,因而带一定电量的导体外部空间的电场称为孤立导体的电容。

由半径决定.若把地球作为一个孤立导体球,其电容也可由上式决定。

对于两个导体组成的导体组,当周围不存在其它导体或带电体,这两导体间的当这两导体附近存在其它带电体或导体时,电量与电势差之间的正比关系将被破坏。

可以采用静电屏空腔导体的屏蔽作用可以使带电物体不影响周围其它带电体,即势差。

C 导体成正比,与导体这种特殊的导体组称为电容器,组成电容器的两个导体分别称为电容器的两个极板。

电容器的电容值为:电容器的电容与电容器的带电状态无关,与周围的带电体也无关,完全由电容器的几何结构决定。

电容的大小反映了当电容器两极间存在广义电容器:多个导体任意放置,构成广义电容器,各个导体的表面是极板。

1.平行板电容器由两块平行放置的金属板组成,极板的面积S大,两极板间的距离d小,两极板均匀带电,带电量为 Q,极板间的电场由极板上的电荷分布唯一确定。

忽略极板的边缘效应,两板之间的电势差为故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由此可见,增大极板面积,减少两极板间的距离可使电容器的电容量增大。

其电容为:若R B >>R A ,即外球壳B 远离球,则回到孤立导体球的电容公式;若R A 和R B 都很大,而比R A =d 很小,则R A ⨯R B =R 2, 则回到平板电容器的公式。

由于电容器每个电极上的电量q =,复杂电容器电容的计算C=Q/U 是一个普遍适用的公式,对Q 1≠Q 2的两导体,公式中的Q 应理解为用导线将两导体接通时所交换的电荷量。

符号相反,则接通两极板,转移的电荷量为两极板都不接地的情况,两极板的内侧电荷面密度σ2内,外侧电荷面密度分别为2外,两极板侧面积均为S用导线连接两极板后,因为两极板的几何性质完全一样,静电平衡时它们所带的电量相等,即:所以转移的电量为可见,尽管两极板所带的C=?四、电容器的联结1.电容器串联但实际电容器很少串联使用,因为一旦一只电容器被击穿,会使其他电容器相继被击穿。

中科大电磁学(全套课件)

中科大电磁学(全套课件)

课件
16
2、数学表达式
F12
k
q1q2 r122
er
F12是电荷1对电荷2的作用力,q1和q2是点 电荷1和2的电量,r12是两点电荷间的距离, er是两点电荷间的单位矢量,k是比例系数
2对1的作用力F21和1对2的作用力F12满足 牛顿第三定律:
F21 课件F12
17
图1.9 库仑扭秤实验装置
13
4、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守恒定律 对于一个系统,如果没有净电荷出入其 边界,则该系统的正负电荷的电量代数 和将保持不变,称为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只能发生改变,从一个物体转移到 另外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 移到另外一部分。
课件
14
讨论:
物理学的基本规律
适用于一切宏观和微观过程,在所有的惯性系中 都成立,是一个相对论性不变量。
(6) 电子是实物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L.V.deBoglie)提出 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
课件
11
图1.6世界上首次发现 反物质的科学家
赵忠尧院士
图1.7丁肇中教授领导 建立的α磁谱仪
课件
12
图1.8 在太空中 寻找反物 质的 α磁 谱仪
课件
2、电荷的特点:
(1)电荷的性质: 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2)电量:物体所带电荷的数量 测量电量的仪器:验电器、静电计 电子电量 1.602176462(83)×10-19C (1999年数据)
课件
4
(3)电子的发现及其电荷测量
1891年,英国斯通尼:电的自然单位electon 1897年,Thomson发现电子,并用荷质比测量了 阴极射线粒子的荷质比: e/m=107 ~3×107

电磁学与电动力学-USTC

电磁学与电动力学-USTC

3. 适用范围:尺度(1%的原子尺度)
1010 cm

速度 低速
高速
4. 重要性:四大相互作用之一;物质结构的基 础;高新技术的基础;其它学科的基础。
5.电磁学教材章节安排和主要特色
章次
章名
一 (真空中的) 静电场
二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静电能

稳恒电路
五 (真空中的) 静磁场
六 (静磁场中的)磁介质
226 88
Ra138
222 86
Rn136
4 2
He2
太阳上核聚变反应的一种可能链式过程:
1 1
H0
11
H0
12
D1
e
ve,
2 1
D1
11
H0
32
He1
,
3 2
He1
32
He1
42
He2
211H0.
1965年有人做了一个实验,估计出电子的 寿命超过 1021 年(比推测的宇宙年龄还要 长得多)。
应用与前沿: 有机地融入以上内容中。
6. 课堂教学、课外教学相结合
课堂教学: 讲点故事、多点讨论、 作点演示、加点小练习
课外教学: 辅导讨论、教师讲座、 组织参观、小论文竞赛

“物理学不应该教成一堆技术, 而应教成思想概念的诗剧。应该强 调思想概念的演变,强调我们企图 了解物理世界的历史,以使学生具 备洞察未来的能力。”
电磁学与电动力学
(上册:电磁学部分)
程福臻 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院 fzhen@
63606844 下载“电磁学pdf”网址:
/~fzhen/dcx
绪论
1. 什么是电磁学:是研究电磁现象、电磁相互 作用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

中科大-电磁学课件5

中科大-电磁学课件5

第五章真空中的静磁场§5.1 磁现象与磁场§5.2 毕奥-萨伐尔定律§5.3 安培定律§5.4 静磁场的基本定理§5.5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5.1 磁现象与磁场一、磁现象与磁学二、磁的库仑定律及磁场线引入三、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四、磁场的定量表述与洛仑兹力五、安培力公式与洛伦兹力公式一、磁现象与磁学磁现象的研究与应用(即磁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说她古老,是因为关于磁现象的发现和应用的历史悠久;司南勺、指南针。

“magnet”名词来源于古希腊语(magnes),一地名“Magnesia”。

说她年轻,是因为磁的应用目前越来越广泛,已形成了许多与磁学有关的边缘学科。

磁现象是一种普遍现象,即一切物质都具有磁性,任何空间都存在磁场。

磁学犹如一棵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尽管人们对物质磁性的认识已有两千多年,但直至19世纪20年代才出现采用经典电磁理论解释物质磁性的代表----安培分子环流假说;而真正符合实际的物质磁性理论却是在19世纪末发现电子、20世纪初有了正确的原子结构模型和建立了量子力学以后才出现。

基本磁现象对基本磁现象的认识可以分成三个阶段:1、早期阶段(磁铁⇔磁铁)2、电流⇔磁铁电流⇔电流3、电流⇔磁场⇔电流早期阶段(磁铁⇔磁铁)天然磁铁(吸铁石)能吸引铁、镍、钴等物质。

条形磁铁的两端称作磁极,中部称作中性区。

将条形磁铁的中心支撑或悬挂起来使它能够在水平面内运动,则两极总是指向南北方向分别称作S极和N极。

这是因为地球本身是一个磁体,所以条形磁铁(指南针)可以与地磁体发生相互作用。

铁与地球磁将一磁铁可以一直细分成很小很小的磁铁,而每一个小磁铁都具有N、S极(上图)。

自然界中有独立存在的正电荷或负电荷,但迄今却未发现独立的N、S极,尽管在近代理论中有人认为可能存在磁单极子。

二、磁的库仑定律及磁场线引入1、磁的库仑定律(讨论!?)2、磁场线引入r2、磁场线的引入与电场中引入电场线相似,磁场中可引入磁场线(又称磁力线、磁感应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经典金属电子论
金属导体的微观电结构图像(自由电子模型) 金属导体的微观电结构图像(自由电子模型): • 金属具有晶格点阵结构; 金属具有晶格点阵结构; • 电场力作用下电子的无规热运动附加了定向运动; 电场力作用下电子的无规热运动附加了定向运动; • 大量电子不断地与晶格碰撞。 大量电子不断地与晶格碰撞。 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是一段一段加速运动的衔接,各段 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是一段一段加速运动的衔接, 加速运动都从定向速度为0开始 开始。 加速运动都从定向速度为 开始。 欧姆定律的经典解释 金属内自由电子在电场E作用下, 金属内自由电子在电场 作用下,会在热运动的同时逆电 作用下 场E的方向附加一个定向加速度 的方向附加一个定向加速度

一、电流
电流 电流密度
电荷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电流分为传导电流和运流电流 电荷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微观机制: 电流的微观机制:导体内自由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在原来 不规则的热运动上附加了定向漂移运动. 不规则的热运动上附加了定向漂移运动 热运动速度: 热运动速度:105 m.s-1 定向漂移运动速度: 定向漂移运动速度:10−4 m.s-1 电流方向:正电荷的定向运动方向,即沿电场方向, 电流方向:正电荷的定向运动方向,即沿电场方向,从高 电势流向低电势。 电势流向低电势。 2
U2 ∆A P= = IU = I 2 R = R ∆t
9
焦耳- 焦耳-楞次定律的微分形式 热功率密度:纯电阻导体内单位体积内的热功率 热功率密度:纯电阻导体内单位体积内的热功率.
P E2 ∆I ∆U p= = = jE = = σE 2 ρ ∆ V ∆ S0 ∆ l
表明: 表明:在导体中某点的热功率密度与该点的电场强度的平 方成正比,也与导体的电导率成正比。 方成正比,也与导体的电导率成正比。 焦耳热的微观机制: 焦耳热的微观机制: 自由电子与正离子碰撞时将在电场力作用下增加的动能传 给了正离子,使正离子无规振动的能量增大, 给了正离子 , 使正离子无规振动的能量增大 , 这在宏观上表 现为导体温度升高。 现为导体温度升高。 10
R=∫
ρdl
S
σ= 1 ρ
−1
ρ 电阻率,单位: ⋅ m 电阻率,单位: Ω
电导率,单位: . σ 电导率,单位:Ω ⋅ m) (
注意:欧姆定律在某些情况下会失效,其主要表现是 与 注意:欧姆定律在某些情况下会失效,其主要表现是I与U 的比例关系遭到破坏,而代之以非线性关系。 的比例关系遭到破坏,而代之以非线性关系。 7
五、焦耳-楞次定律 焦耳-
电流通过一段电路时, 电流通过一段电路时,电场力要对移动电荷做功
∆A = IU∆t
U2 2 Q = ∆ A = I R∆ t = ∆t R
在一段纯电阻电路中,电功等于电热。 在一段纯电阻电路中,电功等于电热。但在非纯电阻电路 如含有电动机等输出设备)电功和电热两者不相等。 中(如含有电动机等输出设备)电功和电热两者不相等。 电功率则为
2
15
不变, 改变 设r不变,R改变 ∆R 时,则 Rab 的改变为 不变
(∆Rab )r
两者之比为
r∆R rR∆R r ≈ − = ∆R 2 r + R (r + R ) r + R
2
(∆Rab )R (∆Rab )r
R ∆r = r ∆R R = r
一、电源
电源是不断地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 为电能的装置。 为电能的装置。电源中非静电力的存在是 形成恒定电流的根本原因。 形成恒定电流的根本原因。 I
R
ε
B
A 不同类型电源中,非静电力不同: 不同类型电源中,非静电力不同: •发电机:电机作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 发电机 电机作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化学电池:化学作用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化学电池: 化学电池 化学作用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温差电源:扩散作用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温差电源: 温差电源 扩散作用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电池:直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电池 直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核能电池:直接将核能转换为电能。 核能电池: 核能电池 直接将核能转换为电能。
左侧:单位时间内由 面流出的电量; 左侧:单位时间内由S 面流出的电量; 右侧:单位时间内S 面的电量减少量。 右侧:单位时间内 面的电量减少量。 dq 当 > 0时 , 有 ∫ j ⋅ dS < 0 ,则流入 面内电荷量多于流出量。 则流入S面内电荷量多于流出量 面内电荷量多于流出量。 S dt dq 则流出S面内电荷量多于流入量 面内电荷量多于流入量。 当 < 0时 , 有 ∫ j ⋅ dS > 0 ,则流出 面内电荷量多于流入量。 S dt
5
利用数学上的高斯定理
∫∫ j ⋅ dS = ∫∫∫ (∇ ⋅ j )dV
s v
dq ∂ρ = ∫∫∫ dV dt ∂t v

∂ρ ∇⋅ j + =0 电流连续方程微分形式 ∂t
2. 电流的恒定条件
∂ρ =0 ∂t
∇⋅ j = 0

S
j ⋅ dS = 0
恒定电流的电流线不可能在任何地方中断,它们永远是闭合曲线。 恒定电流的电流线不可能在任何地方中断,它们永远是闭合曲线。 6
二、电流强度 与电流密度
1. 电流强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量 电流强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量.
∆q I= ∆t
取 ∆t → 0 ,则得
∆q dq I = lim = ∆t → 0 ∆ t dt
单位: 单位: 1 A = 10 3 mA = 106 µA 电流强度是标量,它只能描述导体中通过某一截面的整体特征 电流强度是标量 它只能描述导体中通过某一截面的整体特征. 它只能描述导体中通过某一截面的整体特征 为反映导体中各处电荷定向运动的情况,需引入电流密度概念. 电流密度概念 为反映导体中各处电荷定向运动的情况,需引入电流密度概念 3
e同原子实碰撞, 自由电子同原子实碰撞,只能在连续两次碰撞的时间间隔内 得以定向加速,从统计角度考虑, 得以定向加速,从统计角度考虑,平均定向运动速度为
1 e 1 e λ u=− Eτ = − E 2 me 2 me v
若导体内自由电子(载流子)密度为 , 若导体内自由电子(载流子)密度为n,则
2. 电流密度矢量 j 定义
∆S 0
∆S
∆S
dI dI j= n= n dS ⊥ dS cos θ
n
j
电流密度是一个矢量, 电流密度是一个矢量,其方向和该点正电荷运动的方向 一致,数值上等于通过该点单位垂直截面的电流强度. 一致,数值上等于通过该点单位垂直截面的电流强度 电流密度矢量构成的矢量场称之为电流场。 电流密度矢量构成的矢量场称之为电流场。 3. 电流线:用电流线描述电流场 电流线: 曲线方向:该点电流密度方向; 曲线方向:该点电流密度方向; 曲线密度:与该点电流密度的大小成正比。 曲线密度:与该点电流密度的大小成正比。 4. 电流强度和电流密度矢量关系
2.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 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 将欧姆定律应用于微圆柱体, 将欧姆定律应用于微圆柱体,有
dU dl dI = ,R=ρ , dS R dI j= , dU = Edl dS

j= E
ds
E dl
j
ρ
j =
E
ρ
= σE
上式适用于恒定及非恒定情况,是实验定律的总结。 上式适用于恒定及非恒定情况 , 是实验定律的总结 。 描述 了导体中电场和电流分布之间细节关系。 了导体中电场和电流分布之间细节关系。 注意:此处的dS是垂直电流方向的截面面积 是垂直电流方向的截面面积。 注意:此处的 是垂直电流方向的截面面积。 8
I = ∫ j ⋅ dS
S
说明:电流强度是通过某面积的电流密度的通量。 说明:电流强度是通过某面积的电流密度的通量。
4
三、 电流的连续性方程
1. 电流的连续性方程 在导体内任一闭合曲面内,根据电荷守恒定律, 在导体内任一闭合曲面内,根据电荷守恒定律,满足

S
dq j ⋅ dS = − dt
连续性方程积分形式
ne 2 λ j = n(− e ) u = E = σE 2me v
ne 2 λ σ= 2 me v
由经典电子论导出的结果只能定性说明金属导电的规律由 上式计算出的电导率与实际相差甚远.这些困难需要量子理论 上式计算出的电导率与实际相差甚远 这些困难需要量子理论 来解决. 来解决
12
例题4-1-1 两同轴铜质圆形套管,长为 ,内圆柱的 两同轴铜质圆形套管,长为L, 例题 半径a,外圆柱的半径为b, 半径 ,外圆柱的半径为 ,两圆柱间充以电阻率为 ρ 的石墨.若以内 外圆柱分别为一个电极, 若以内、 的石墨 若以内、外圆柱分别为一个电极,求石墨的 电阻. 电阻
2
2
当 ∆R = ∆r 时,便有
(∆Rab )R (∆Rab )r
因R>>r,故得 故得
(∆Rab )R >> (∆Rab )r
16

电源 电动势
为维持恒定电流,除了静电场外,必须有非静电力, 为维持恒定电流,除了静电场外,必须有非静电力,使正电 荷逆着电场力的方向运动,从低电势处返回高电势处,同时, 荷逆着电场力的方向运动,从低电势处返回高电势处,同时,用 其它形式的能量补偿焦耳热的损失。 其它形式的能量补偿焦耳热的损失。
Iρ 1 E = jρ = 2πL r
13
两极间的电势差为
Iρ dr ρI b U 1 − U 2 = ∫ E ⋅ dl = ∫ ln = a 2π L r 2πL a
b

U1 − U 2 ρ b R= ln = I 2πL a
例题4-1-2 图中所示是电学仪器中调节电阻的装置 其 图中所示是电学仪器中调节电阻的装置,其 例题 是一个较大的电阻, 是一个较小的电阻, 和 都 中R是一个较大的电阻,r是一个较小的电阻,R和r都 是一个较大的电阻 是一个较小的电阻 可以改变.试证明 试证明R>>r时,r是粗调,R是微调(即r改 是粗调, 是微调 是微调( 改 可以改变 试证明 时 是粗调 变某一数值时, 间电 变某一数值时,ab间电 R 改变较大; 阻 Rab改变较大;而R改 改 a b Rab改 变同一数值时, 变同一数值时,则 变较小) 变较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