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
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观察记载标准
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观察记载标准(试行)一、试验概况1、试验田基本情况(1)土壤质地:按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填写。
(2)土壤肥力:分肥沃、中上、中、中下、差5级。
2、秧田(1)种子处理:种子翻晒、清选、药剂处理等措施及药剂名称与浓度。
(2)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
(3)播种量:秧田净面积播种量,以公斤/亩表示。
(4)育秧方式:水育、半旱、旱育等及保温防护措施。
(5)施肥:施肥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
(6)其它田间管理措施:除草、治虫等措施及药剂名称与浓度。
3、本田(1)前作:冬闲田、绿肥田、水稻(小麦、油菜、蔬菜等)生产田等。
(2)耕整情况:机耕、畜耕、耙田等日期及次数。
(3)田间排列:完全随机区组排列(区试)、大区随机排列(生产试验)。
(4)重复次数:区试重复3次,生产试验不设重复。
(5)保护行设置:对应小区(大区)品种。
(6)小区(大区)面积:实插面积,以亩表示,保留小数点后2位。
(7)移栽期:实际移栽日期,以月/日表示。
(8)行株距:以寸 寸表示。
(9)每穴苗数:1粒谷苗、2粒谷苗、3粒谷苗、4粒谷苗等。
(10)基肥:肥料名称及数量。
(11)追肥:施肥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
(12)病、虫、鼠、鸟等防治:防治日期、农药名称(或措施)及防治对象。
(13)其它田间管理措施:除草、耘田、搁田等措施及日期。
4、气象条件:生育期内气象概况及其对试验的影响。
5、特殊情况说明:如病虫灾害、气象灾害、鸟禽畜害、人为事故等异常情况及其对试验的影响,声明试验结果可否采用。
二、试验结果在填写书面记载表和制作电脑文件时,中籼、晚籼、晚粳区试及生产试验各组按统一编号顺序、早籼区试及生产试验各组按试验方案中的品种顺序填写,以便电脑汇总分析。
1、生育特性(1)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
(2)移栽期:实际移栽日期,以月/日表示。
(3) 秧龄:播种次日至移栽日的天数。
(4)始穗期:10%茎秆稻穗露出剑叶鞘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水稻调查报告
关于市水稻生产调查报告范文××是全国商品粮重点县市。
当前粮食生产情况到底怎样?粮食安全会不会出现问题?××市委、市政府对此非常关心。
最近,我结合“五同”活动下乡就此进行了调研。
农田没有抛荒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等原因,我国南方有的地方有的农田被抛荒,各界对此非常关注。
通过田间现场调查并走访乡村干部和农户发现,××市并没有出现大家所担心的抛荒现象。
××市有农田104万亩,其中一季农田10万亩,常年水稻播种面积200万亩。
近年来全市稻谷年总产量一直稳定在16—16.5亿斤之间,单季平均亩产820斤左右。
从目前情况看,××市的粮食生产形势比较稳定。
在调研过程中,据山区乡镇的村组干部介绍,极少数灌溉条件差的零星田块两季被改种一季的情况偶有存在,但数量极少,还不到百分之一。
尽管如此这种情况仍需引起重视。
两种人在种田一是留守在家的中老年人和妇女在种田,这是当前水稻生产的主力。
××市与其他中西部县市一样,田少人多,土地远远容纳不了现有劳力,农村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经商,留在家里的都是老人、小孩和少量中年以上妇女。
对大多数农户来说,务工经商收入是其主要经济来源,种粮收入只是农家经济的补充。
张巷镇何家村乌桕组共有32户农户,劳力58 人,目前常年在外打工经商的有51人,占劳力总数的88%,其中有3户全家在外,春节都未回家。
该组共有水田118.5亩,其中101亩由留守老人、妇女自耕自种,占农田总面积的85.2%。
乌桕村的情况在××市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即80%以上的劳力已经离开农田,近90%以上的农田仍为各家各户散耕散种。
二是种田大户即规模经营者在种田。
按农业部门的统计口径,种田50亩以上为规模经营。
照此标准,××市现有规模经营户650户。
但××全市农业人口人均农田只有1亩左右,50亩相当于10个以上家庭的责任田总数,要求农村十分之九的家庭退出农田让位于规模经营,目前还不大现实。
作物田间测产估产方法
• 每亩实际穴(窝)数= 666.67平方米 /[平均行距×平均穴(窝)距]
• (2)调查每穴(窝)有效穗数:在 每个取样点上,连续调查30-50穴 (窝),调查每穴(窝)有效穗数, 统计出各点及全田的平均每穴(窝) 有效穗数。
33.9 37.29
29.73 39.29
30.31 33.80
千粒重 (克)
54.69
60.10
59.25
二类田的产量构成
田块号
1 2 3 4 5
有效穗 穗粒数 (万/亩) (粒)
31.6 29.93
25.29 38.06 26.20 39.60 25.10 37.5
25.70 38.10
千粒重 (克)
✓ 吐絮率40%-60%,折算系数用0.75;
✓ 吐絮率低于40%,折算系数用0.7;
✓ 若烂铃率超过10%,则铃重折算系数应 减0.05,每递增10%,折算系数递减0.05。
5、衣分确定:
根据本品种常年平均衣分,考虑 当时的长势和气候确定。
(六)马铃薯产量测定方法
每亩产量=每亩穴(窝)数×每穴 (窝)薯块重(克)/1000
每穴(窝)薯块重=每穴(窝)大薯 块数×大薯块平均单个重(克) /1000+每穴(窝)中薯块数×中薯块 平均单个重(克)+每穴(窝)小薯 块数×小薯块平均单个重(克)
大薯块一般指单个鲜重50克以上的薯 块;中薯块一般指单个鲜重30-50克 的薯块;小薯块一般指单个鲜重低于 30克的薯块。
实验作业
48.20 48.30 47.80 48.20 48.00
水稻苗情观察记载内容
水稻苗情观察记载内容一、主茎叶片(一)叶片观察项目水稻每长出1个完全叶叫1龄,叶片从始出到全展所经历的日数即为该叶的日数。
1.叶龄即主茎长出的完全叶数,平均每日增长叶片数即为叶龄日增量。
2.始出期即上一叶叶尖伸出下一叶叶枕时的时期。
3.全展期即心叶全部露出下叶叶枕并可见到该叶叶枕的日期。
4.叶长从叶枕至叶尖的长度(单位:厘米)。
5.叶宽叶片最宽处的宽度(单位:厘米)。
(二)观察方法从3叶期起用印泥和号码机标记叶片。
移栽时,将标记过的秧苗小心地移植于观察点。
大面积生产为多本栽培,故样株也应插多本,即把样株分别插到各观察蔸中,确保观察的数据接近大田。
单株未定型叶片的叶龄记载方法,按心叶与其下定型叶的比值记作0.1、0.3、……0.9。
例如某稻株5叶叶尖露出下叶叶枕时记作4.1,5叶长度超过下叶1/3,但不足1/2时为4.3,超过1/2不足2/3时为4.5,超过2/3到4叶等长时为4.7,5叶比4叶长,但6叶未出之前为4.9。
二、群体动态及抽穗动态(一)观察点的系统记载1.定观察样本蔸群体消长情况与叶龄观察可结合一起共同定株,每个类型定两点,每点10蔸,共20蔸。
于返青后调查基本苗,应使样蔸的基本苗数与整个观察田平均每蔸基本苗数大体接近,否则应适应调整。
全省统一观察时间,每6天观察1次,以5月1日为中心,前后推算观察日期。
年度间观察日期不变,以便资料比较分析,每次观察分别将各蔸的总苗数(主茎加分蘖)填入表内,下次记载为累计数。
2.长势调查在观察群体动态的同时,对观察分蘖动态的20蔸同时观察蔸高,6天1次。
具体观察日期:早稻:3/30、4/5、4/11、……;中稻,4/12、4/18、4/24、……;晚稻,6/20、6/26、7/2、……。
3.抽穗进度抽穗时应隔天标记每蔸出穗株数分别填入表内,直到全蔸稻穗抽完为止。
然后根据10蔸总抽穗数计算出比较准确的见穗期、始穗期、抽穗期和齐穗期。
(二)大面积生产观察区的选定为了真实反映大面积水稻群体消长情况,应于观察点的同一丘田内,按五点取样,每点20~40蔸,选定观察区。
田间调查报告
田间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为了全面了解农田耕作情况,掌握农民用工量、农耕技术、作
物生长情况,以及农药使用等情况,提出科学的耕作管理建议。
二、调查对象
本次田间调查以某村庄的农户为调查对象。
三、调查时间
本次田间调查从2021年8月初至8月末进行。
四、调查内容
1. 农民用工量:调查结果显示,农民每天平均用工量为6小时,耕作时间主要集中在早晨和下午,休息时间为中午和晚上。
2. 农耕技术:农民普遍使用微耕机和手推车进行耕作,少数农
民使用牛耕,整地顺畅,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农民存在过度耕
作问题,需要加强技术指导。
3. 作物生长情况:经过观察发现,作物生长情况良好,虫害少,但是部分农民存在肥料施用不均匀的情况,需要加强对肥料施用
的指导。
4. 农药使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少数农民存在过量使用农药
的问题,需要加强对农民使用农药的宣传和培训。
五、研究建议
1. 加强技术指导,提高农民技术水平,减少过度耕作、肥料施
用不均和农药过量使用等问题。
2. 鼓励使用环保型农资,推广低毒、无毒农资,保护土壤和水
源的环境,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
3. 建立田间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民的管理和指导,确保农民的
生产和生活的安全。
六、总结
本次田间调查发现,部分农民存在一些耕作技术不规范、肥料
施用不均、农药过量使用等问题,需要加强技术指导和管理。
同
时,推广环保型农资,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水稻品种试验观察记载项目、方法及标准
国家水稻品种试验观察记载项目、方法及标准(试行)一、试验概况1、试验田基本情况(1)土壤质地:按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填写。
(2)土壤肥力:分肥沃、中上、中、中下、差5级。
2、秧田(1)种子处理:种子翻晒、清选、药剂处理等措施及药剂名称与浓度。
(2)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
(3)播种量:秧田净面积播种量,以公斤/亩表示。
(4)育秧方式:水育、半旱、旱育等及保温防护措施。
(5)施肥:施肥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
(6)其它田间管理措施:除草、治虫等措施及药剂名称与浓度。
3、本田(1)前作:冬闲田、绿肥田、水稻(小麦、油菜、蔬菜等)生产田等。
(2)耕整情况:机耕、畜耕、耙田等日期及次数。
(3)田间排列:完全随机区组排列(区试)、大区随机排列(生产试验)。
(4)重复次数:区试重复3次,生产试验不设重复。
(5)保护行设置:对应小区(大区)品种。
(6)小区(大区)面积:实插面积,以亩表示,保留小数点后2位。
(7)移栽期:实际移栽日期,以月/日表示。
(8)行株距:以寸 寸表示。
(9)每穴苗数:1粒谷苗、2粒谷苗、3粒谷苗、4粒谷苗等。
(10)基肥:肥料名称及数量。
(11)追肥:施肥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
(12)病、虫、鼠、鸟等防治:防治日期、农药名称(或措施)及防治对象。
(13)其它田间管理措施:除草、耘田、搁田等措施及日期。
4、气象条件:生育期内气象概况及其对试验的影响。
5、特殊情况说明:如病虫灾害、气象灾害、鸟禽畜害、人为事故等异常情况及其对试验的影响,声明试验结果可否采用。
二、试验结果在填写书面记载表和制作电脑文件时,中籼、晚籼、晚粳区试及生产试验各组按统一编号顺序、早籼区试及生产试验各组按试验方案中的品种顺序填写,以便电脑汇总分析。
1、生育特性(1)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
(2)移栽期:实际移栽日期,以月/日表示。
(3) 秧龄:播种次日至移栽日的天数。
(4)始穗期:10%茎秆稻穗露出剑叶鞘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作物长势情况调查及标准
水稻长势判断标准以其构成基本要素指标进行判断
构成基本要素定义 苗情分类判定 水稻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 水稻理论测产方法
构成基本要素定义
水稻
以株高、叶龄、单株带蘖、
每穴插秧株数、每穴总茎蘖数、群体茎 蘖数为水稻长势构成的基本要素。
构成基本要素定义
株高:指植株从地面到植株顶端生长点的高度,以厘 米为单位。
大豆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
播 种 期:播种当天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出 苗 期:50%以上的幼苗子叶出土时的日期,以月 ∕日表示。 出 苗 势:出苗期后3天记载,苗齐而壮者为“1”, 中等为“2”,差者为“3”。 开 花 期:50%的植株开始开花的日期,以月∕日表 示。
拔节期:全区50%以上植株基部茎节开始伸长达2-3cm ,
手摸茎秆基部能感到节的日期。 大喇叭口期:全区50%以上的植株上部叶片(棒三叶)甩 开呈现喇叭口形的日期。
玉米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
抽雄期:全区有50%以上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3-5cm的 日期。 开花期:全田有50%穗植株雄穗中部小穗开花。 吐丝期:全区有50%以上的植株雌穗花丝伸出苞叶2cm左右 日期。 成熟期:全区90%以上的植株籽粒硬化,在籽粒基部出现 糊粉层,乳线消失,并呈现出品种固有的颜色和光泽的日 期。 生育期:从播种至成熟时所经历的天数,(或出苗至成熟 所经历天数)。
水稻、玉米观测规范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玉米、水稻)观测目录第一章观测的组织1.1总则1.2观测地段第二章发育期观测2.1发育期观测的一般规定2.2观测的发育期2.3稻类发育期标准2.5玉米发育期标准第三章生长状况测定3.1测按时期和项目3.2生长高度的测量3.3植株密度测定3.4生长状况评定3.5主要作物有关产量因素测定3.6大田生育状况观测调查第四章产量结构分析5.1产量结构分析的一般规定5.2水稻产量结构分析5.4玉米产量结构分析第五章农业气象灾害、病虫害的观测和调查6.1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观测6.2主要病虫害观测6.3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调查第六章主要田间工作记载7.1观测时刻7.2记载项目和内容7.3质量和效果评定第七章观测记录簿、表的填写8.1农气簿-1-1的填写8.2农气簿-1-2的填写8.3农气表-1的填写附录:农业气象观测簿、表格式第一章观测的组织1.1总则1.1.1观测的目的和意义作物观测是农业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份。
通过作物的观测,鉴定农业气象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及品质的影响,为农业气象情报、预报,和作物的气候评价等提供依据,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服务。
按照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农业服务的需要,选择气候、土壤、作物和生产水平有代表性的站组成农业气象大体观测网,常规的农业气象观测在农业气象大体观测站上进行。
为本地农业生产服务和科研需要所进行的观测,各地可自行肯定观测内容和观测方式。
1.1.2观测的大体要求1、必需遵循平行观测的原则。
一方面观测作物环境的物理要素(包括气象要素、田间土壤湿度等);另一方面观测作物的发育期进程、生长状况、产量的形成。
气象台站的大体气候观测,一般可作为平行观测的气象部份(必要时可进行农业小气候观测),因此,作物观测地段的气象条件与大气候观测场应维持大体一致。
2、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
既要有相对固定的观测地段进行系统的观测,又要在农业生产的关键季节、作物生育的关键时期和气象灾害、病虫害发生时进行较大范围的农业气象调查,以增强观测的代表性。
水稻品种田间试验技术规范
水稻品种田间试验技术规范篇一: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技术规范4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主要包括大田作物肥料效应田间试验、蔬菜和果树作物田间试验。
4.1 大田作物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4.1.1试验目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品种、施肥比例、施肥数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
通过田间试验,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优化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设计提供依据。
4.1.2试验设计肥料效应田间试验设计,取决于试验目的。
对于一般大田作物施肥量研究,本规范推荐采用“3414”方案设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研究目的选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部分实施方案或其他试验方案。
4.1.2.1 “3414”完全实施方案“3414”方案设计吸收了回归最优设计处理少、效率高的优点,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表1)。
“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
4个水平的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推荐施肥量,1水平(指施肥不足)=2水平×0.5,13水平(指过量施肥)=2水平×1.5。
如果需要研究有机肥料和中、微量元素肥料效应,可在此基础上增加处理。
表1 “3414”试验方案处理(推荐方案)试验编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处理 N0P0K0 N0P2K2 N1P2K2 N2P0K2 N2P1K2 N2P2K2 N2P3K2 N2P2K0 N2P2K1 N2P2K3 N3P2K2 N1P1K2 N1P2K1 N2P1K1N 0 0 1 2 2 2 2 2 2 2 3 1 1 2P 0 2 2 0 1 2 3 2 2 2 2 1 2 1K 0 2 2 2 2 2 2 0 1 3 2 2 1 1该方案可应用14个处理进行氮、磷、钾三元二次效应方程拟合,还可分别进行氮、磷、钾中任意二元或一元效应方程拟合。
实验3 水稻田间测产及产量性状调查
实验3 水稻田间测产及产量性状调查一、目的要求掌握水稻成熟期田间测产方法。
学会成熟期有关产量性状的调查研究方法。
二、仪器用具钢卷尺、剪刀、天平等。
三、内容与方法1、水稻成熟期产量测定测产是在水稻收获前,通过田间调查,估测水稻产量的方法。
在实际生产中通常是把不同生产水平的田块进行分类,然后选出能够代表该类的田块进行测产,并通过计算(把测产的结果分别乘以各代表类型的面积,并将各类型田块的产量累计),便可求出全部田块的产量了。
代表性田块的田间测产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下列2种:(1)小面积试割法在大面积测产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小田块,进行收割,脱粒、称湿谷重。
有条件的则送干燥器烘干,称重,按70-85%折算干谷,并丈量该小田块面积,计算出每公顷干谷产量。
(2)穗数、粒数、粒重测产法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是由每公顷有效穗数、每穗平均实粒数和千粒重构成,对这三个因子进行调查测定,就可求出理论产量。
选好测产田块后,即取样调查,根据田块大小及田间生长状况定取样点(调查点),取样点力求有代表性和均匀分布,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对角线取样法和随机取样法等(如下图)。
确定取样点后,按下列步骤进行调查:①测定实际穴、行距,求每公顷穴数。
在每个取样点上,测量11穴水稻的横、直距离;分别以10除之,求出该取样点的行、穴距,再把各样点的数值进行统计,求出该田的平均行、穴距,则求得:每公顷实际穴数= 10000(m)/[平均行距(m)×平均穴距(m)](注:1公顷=10000 m)②调查每穴有效穗数,求每公顷穗数。
在每个样点上,连续取样10-20穴,数记每穴有效穗数(具有5粒以上结实谷粒的穗才算有效穗),统计出各点及全田的平均每穴穗数,则求得:每公顷穗数=每公顷实际穴数×每穴平均穗数③成熟期产量构成因素和主要植株经济性状调查结合测产取样,从调查田选取10个代表穴,拨出稻株,拨时注意保持较多的根系,洗去泥土,然后小心分株,注意不要把分蘖误作主茎拆出,分株时最好边洗泥边拆开,或洗尽泥土后,用剪刀剪去纠缠在一起的根系易于拆开了。
2022年安龙县优质水稻新品种筛选试验
安龙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珠江上游南盘江北岸,水稻是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8200hm 2左右。
为充分挖掘水稻单产潜力,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加快安龙县优质水稻推广步伐,满足农户对优质水稻品种的需求,2022年在安龙县招堤街道开展了水稻新品种筛选试验。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安龙县招堤街道海庄村某农户的责任田,海拔为1347m ,年均降水量为1200mm ,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2℃,大泥田,前茬作物为油菜,田块面积为1600m 2。
土壤肥力中上等、质地疏松、排灌方便。
1.2供试材料供试水稻:参试品种21个,分别为野香优丰占、野香优红占、野香优糖丝、馨优399、野香优959、旌优312、野香优冰丝、贵红1号、隆两优1308、和两优晶丝、香两优619、J 香优168、M 两优152、内6优6368、锦城优808、筑香19、香两优贵福占、泰优808、三优2号、泰优390及川优7021(对照),种子均由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提供。
供试肥料:复合肥[m (N)∶m (P 2O 5)∶m (K 2O)=15∶15∶15]、氯化钾(KCl 含量不低于60%)、稳定性氮肥(N 含量不低于45%)。
1.3试验设计试验共设21个处理,即1个品种为1个处理。
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共63个小区,小区面积为16.8m 2。
不同品种间隔为40cm ,区间走道为50cm 。
每667m 2栽植1.11万穴,种植行距为30cm ,穴距为20cm ,每穴栽2株,小区周边设置保护行。
1.4试验管理采用无纺布钵苗育秧,于4月10日进行浸种处理,4月11日统一播种,播种前使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0.136%赤·吲乙·芸薹可湿性粉剂拌种。
5月收稿日期:2023-03-17作者简介:韦思梅(1989—),女,贵州兴义人,本科,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
E-mail :****************。
作物育种与良种繁育学实验指导
《作物育种与良种繁育学》实验指导(适用专业:农学专业)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科技学院作物系目录前言 (1)实验一育种材料的播前准备工作 (2)实验二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总结 (7)实验三小麦面筋含量及蛋白质含量测定 (10)实验四面粉沉降值的测定 (13)实验五水稻杂交技术 (15)实验六小麦杂交技术 (18)实验七玉米的自交和杂交技术 (21)实验八大豆有性杂交技术 (24)实验九小麦田间调查与室内考种 (27)实验十玉米育种材料的室内考种 (30)实验十一水稻田间调查与室内考种 (32)实验十二大豆育种材料的室内考种 (34)实验十三农作物育种试验场圃的观摩 (38)前言目的: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应用育种的各种理论知识,让学生进一步在实践中学习掌握实际育种能力、加深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
了解我国当前作物育种的育种方法;并通过代表育种程序中的几个关键性实验,对目前作物育种理论及实践知识更进一步扎实的掌握,为将来培养遗传育种专业的人才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内容:以黑龙江省农作物育种程序各个环节为主,兼顾小麦一些品质性状的分析。
方法:室内实验以室内考种及品质分析为主。
田间则以田间育种实践环节、田间调查及各育种场圃的观摩为主,从而丰富课堂讲授及室内实验的知识。
室内实验按照教材中各项目内容的具体要求进行。
田间实验有些临时布置的综合性大实验内容,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进行。
用具:镐头、纸袋、电子称、量筒、震荡器、塑料盆、米尺、面粉、移液管、吸尔球、各个作物的室内考种材料、游标卡尺、电子天平、标签、烘箱、硫酸纸等。
学生自备报告纸、铅笔等。
作业:由指导教师在每次实验时具体布置。
实验一育种材料的播前准备工作播前准备工作是育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育种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
是每一个年度育种工作的开始,也是承上启下确保育种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
作物育种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内容多,既有室内准备,又有田间实施,因此,必须遵循一定的方法步骤和操作规程,以免发生差错,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水稻农艺性状及检测方法
浙江农业科学编辑部,农作物田间试验记载项目及标准,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丁颖,中国水稻栽培学,农业出版社,1961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作物栽培教研组,水稻栽培,浙江人民出版社,1979一秧田期1,、浸种和催芽期:分贝记载浸种和催芽日期、时间、天数及根芽长度(50粒平均值)和发芽百分率(100粒,重复3次,测算平均值)2、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3、净播种量:按实际播种面积(除去畦沟后的净秧版),计算的干净谷(经盐水选种)播种量,并注明秧田的利用率。
净播种量(斤/亩)= 净谷重(斤)*6000实际秧板面积(平方尺)二秧苗素质考察1、叶龄【叶片数】(不包括不完全叶):定单苗20~50株,从出苗起逐片点漆标记,调查主茎上的完全叶片数,调查时最上一片真叶如尚未充分展开,则以展开程度计算,如已展开一半,为0.5叶,绿叶片数则以绿叶为准,求其单株平均值。
2、秧苗最大叶片的长度、宽度:拔秧前选有代表性的秧板,横过畦面取样30~100株,测定其单株平均值(单位厘米)3、苗高与叶鞘长:测定的样本同2项,苗高为苗基部至最高叶片之顶端的高度,叶鞘长为苗基部至新叶以下的叶耳处(即至最高叶耳处)的长度4、分蘖数:测定的样本同2,求单株平均分蘖数和分蘖苗的百分率(亦可分别统计带不同分蘖数秧苗的百分率)分蘖苗百分率(%)= 有分蘖的秧苗数测算样本的秧苗总数5、秧苗基部宽:从测2、3项的样本中任取20根秧苗,每10根平放紧靠在一起,测量秧苗基部最宽处的宽度,求其平均值(不包括分蘖秧)6、发根数:数计总发根数及在半寸以内的新根数,各求其单株平均值7、地上部干物重:除根系外的地上部干物重,求其单位面积或单株平均值三、本田期1、插秧期:实际移栽日期,并注明秧龄天数。
秧龄天数从播种后一天算起到移栽这一天为止的天数。
2、返青期(活棵期):秧苗移栽后,晴天中午有50%植株的心叶重新展开时3、分蘖期:有10%植株的新生分蘖叶尖露出叶鞘时为分蘖始期,每隔3~5日调查分蘖数,达到最高分蘖数时为分蘖高峰期;与最终有效穗数相同的日期,为有效分蘖终止期。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水稻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水稻1、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稻品种试验的有关定义、试验设置、品种、试验田选择、田间设计、栽培管理、记载、抗性鉴定、米质检测以及汇总总结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级和省级水稻品种试验,其他品种比较试验、引种试验可参照执行。
2、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GB/T17891 优质稻谷3、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试验品种 testing variety(5TS-150A稻麦单株脱粒机)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与现有品种有明显区别,遗传性状相对稳定,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具有适当名称的水稻群体。
本标准中的试验品种包括常规稻和杂交稻。
3.2 对照品种 contral variety符合试验品种定义,在生产上或特征特性上具有代表性,用于与试验品种比较的品种。
3.3 品种试验 variety test(托普云农固定式无线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站)品种试验包括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区域试验是指在同一生态类型区的不同自然区域,选择能代表该地区土壤特点、气候条件、耕作制度、生产水平的地点,按照统一的试验方案和技术规程鉴定试验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米质、抗性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从而确定品种的利用价值和适宜种植区域的试验。
生产试验是在区域试验的基础上,在接近大田生产的条件下,对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性等进一步验证的试验。
4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试验设置4.1 试验组4.1.1 季别:分双季早稻、双季晚稻和一季稻(包括中稻和一季晚稻)。
旗Ⅰ优386等水稻品种的田间试种分析
Ana
l
i
so
fF
i
e
l
dTr
i
a
lo
fQiⅠYou386ando
t
he
rRi
c
eVa
r
i
e
t
i
e
s
ys
CHENZh
i
ke,ZHANGT
i
anb
i
n,CHENFa
i
ng,CHENChuan
f
eng,CHENZongy
i
j
摘
要:为做好三亚 水 稻 优 良 品 种 引 种 试 种 工 作,本 实 验 以 特
30 余个。为了找到适合在三亚市种 植 的 高 产、高 抗 水
稻新品种,本试验对旗 Ⅰ 优 386 等 7 个 水 稻 品 种 进 行
种植,深 入 分 析 各 自 的 优 良 属 性,为 推 广 应 用 提 供
369(生产商 为 福 建 禾 丰 种 业 股 份 有 限 公 司),旗 Ⅰ 优
386、特优 386、特优 9 号(生产商为海 南 海 亚 南 繁 种 业
。
[
1]
三亚每年种植水稻 约 1 万 hm ,充 分 利 用 南 繁 育
2
种基地的优势,不断推广杂交稻等优质品种,成为农民
增收的途径之一。为 丰 富 三 亚 水 稻 优 良 品 种,做 好 新
品种的引种试种工作,张天斌等 [2]和汪德锋等 [3-5]都曾
多次开展水稻品种的 田 间 引 种 比 较 试 验,涉 及 的 品 种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
2239(
2023)
05
0095
04
水稻调查项目
1.株高2.茎秆长3.穗长4.穗粒数5.有效穗数6.穗抽出度(测量穗颈节的长度)7.穗型(密集、中间型、散开)8.二次枝梗9.穗立形状(主茎穗轴直立≤20°、半直立20~50°、弯曲50~90 °、下垂>90°)10.结实率11.千粒重((随机选取成熟谷粒1000 粒,准确称至 0.1 g,并转化为水分含量达 13.0%时的重量。
)12.谷粒长度(风干)13.谷粒宽度(风干)14.谷粒厚度(风干)15.谷粒形状(长宽比短圆形≤1.80 、阔卵形 1.80~2.20、椭圆形 2.20~3.00、中长形 3.00~3.30、细长形>3.30)16.糙米长度17.糙米宽度18.糙米厚度19.糙米形状(近圆形、椭圆形、半纺锤形、纺锤形、锐尖纺锤形)20.种皮色(白色、红色、褐色、紫色、黑色)21.芽鞘色(无色、浅紫色、深紫色)22.叶鞘色(黄色、绿色、紫色)23.叶片色(浅黄色、黄色斑点、绿白相间、浅绿色、绿色、深绿色、边缘紫色、紫色斑点、紫色)24.叶片茸毛(无、疏、中、密)25.叶片卷曲度(不卷或卷度很小、正卷(叶片的两边向下弯曲)、反卷(叶片的两边向上弯曲)、螺旋状(叶片的卷曲呈螺旋状))26.剑叶长度27.剑叶宽度28.剑叶角度(直立≤20°、中间型20~60°、平展60~90°、披垂>90°)29.倒二叶长度30.倒二叶宽度31.倒二叶角度(直立≤45°、平展45~90°、下垂>90°)32.叶耳颜色(无色、黄色、绿色、紫色)33.叶舌颜色(无叶舌、白色、紫色线条、紫色)34.叶舌形状(无叶舌、尖至渐尖、二裂、平截)35.叶枕颜色(绿色、紫色)36.叶节颜色(无(白)色、绿色、紫色)37.主茎叶片数38.茎秆角度(直立≤30 °、中间型30~45 °、散开 45~60 °、披散>60 °、匍匐:茎秆或茎秆下部平铺于地面)39.茎秆粗细(主茎秆倒 3节中部的外径)40.茎秆节的颜色(浅绿色、紫色)41.茎秆节间色(黄色、绿色、红色、紫色线条、紫色)42.茎秆茎节包露(包、露)43.分蘖力(单株的分蘖总数)44.倒伏性(直≤30 °、中间型30~ 45°、斜45~ 60°、倒穗部触地>60°、伏:全株和稻穗平伏地面)45.柱头色(白色、黄色、浅绿色、紫色)46.柱头单外露率47.柱头双外露率48.柱头总外露率49.花药形状(细小棒状、水渍状、饱满)50.花药颜色(白色或乳白色、淡黄色、黄色)51.花药长度、开颖角度、开颖时间、花时范围、花时高峰52.芒长、芒色(白色、秆黄色、黄色、红色、褐色、紫色、黑色)53.护颖色(黄色、红色、紫色)54.护颖长短55.护颖形状(无、线形或披针形、锥形或有刺毛、小三角形)56.颖尖色(黄色、红色、褐色、紫色、黑色)57.颖色(黄色、银灰色、褐色、赤褐色、紫黑色)58.颖毛59.落粒性。
水稻田杂草调查报告
表1 农田杂草不同种类调查统计表
杂草名称
平均密度 (株/㎡)
频度(%) 多度(%)
备注
水稗
0.45
48
0.52
野慈姑
0.109
0.29
三楞草
0.04
11
0.07
表2 农田杂草不同种类危害严重度调查汇总表(三层三级法)
杂草名称
水稗 野慈姑 三楞草 雨久花 长芒稗 狼把草
水绵 芦苇 荩草 四叶萍 藨草 香蒲 牛毛毡 鸭舌草 千金
调查田块数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不同危害等级田块比例(%) 轻(I级) 中(II级) 重(III级)
匀导致(表1、2)。
3 建议
1)整地泡田时一定要保证同一小区内尽量平整,不发生串
水,水面没有稻草秸秆及其它飘着物,保证第一次土壤封闭药施
药均匀。
2)一般一年生杂草种子对厌氧条件敏感,只有表层1cm左右
的种子才能萌发。所以整地泡田时可以保持适当深水层5~10cm,
可以有效减少杂草萌发数量。
3)施药时要根据水温、气温及时调整施药量。有些除草剂温
度低于15℃或高于35℃药效都大大降低,而且容易产生药害。例
如异丙甲草胺、乙草铵等酰胺类要低温条件下易对水稻心叶产生
药害。氰氟草酯高于35℃易产生要害。高温期间,茎叶处理喷药
时间一般上午十点前下午四点后。
4)茎叶处理农药稀释时一定要采用“二次稀释法”,使药
液浓度混合均匀,保证药效。使用清水配药。不少除草剂是触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
3 水稻调查项目及标准
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
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
出苗期:全区80%植株达到立针期。
插秧期:移栽当天的日期。
始穗期:全区10%的稻穗顶端露出叶鞘的日期。
抽穗期:全区50%的稻穗顶端露出叶鞘的日期。
齐穗期:全区80%的稻穗顶端已露出叶鞘的日期。
成熟期:全区80%的稻穗基部2/3以上的籽粒达到玻璃质状,用指甲不易压碎的程度的日期。
生育日数:从出苗期至成熟期的天数。
活动积温:统计从插秧期至成熟期≥10℃的积温+200℃。
植株高度:收获前每小区连续取具有代表性的十穴,每穴以最高株为代表,从地面量至穗顶端(不包括芒),取其平均值,以厘米表示。
分蘖性:分强、中、弱。
倒伏调查:
倒伏性:目测记载倒伏日期、原因、程度、面积。
倒伏日期:记载倒伏当天日期。
倒伏程度:分五级。
0级:植株不到。
1级:植株倾斜度不超过15°。
2级:植株倾斜度在15°~45°之间。
3级:植株倾斜度在45°~85°之间。
4级:植株倾斜度超过85°以上。
倒伏率:目测倒伏面积占小区面积的百分比。
病害调查:
叶瘟:齐穗期调查,分为十级。
0级:无病株。
1级:植株叶片有针头大小褐斑点。
2级:较大褐点
3级:小而圆以至稍长的褐色的环死灰斑,直径1—2毫米。
4级:典型的稻瘟病斑或椭圆型,长1—2厘米,常限于两条叶脉间,病斑面积不足叶面积的2%。
5级:典型的稻瘟病斑,受害面积小于10%。
6级:典型的稻瘟病斑,受害面积为11—25%
7级:典型的稻瘟病斑,受害面积为26—50%
8级:典型的稻瘟病斑,受害面积为51—75%
9级:全部叶片死亡。
穗颈瘟(包括节瘟)于黄熟初期调查,分为六级。
0级:无病株。
1级:全区植株发病率低于1%。
3级:全区植株发病率1~5%。
5级:全区植株发病率6~25%。
7级:全区植株发病率26~50%。
9级:全区植株发病率51~100%。
白叶枯病:在发病时记载有、无。
空壳率:不结实籽粒占总粒数的百分比。
植株整齐度:目测植株生长的整齐度,分整齐、中等、不整齐。
品种纯度:典型植株占总植株数的百分比。
室内考种项目及标准
穗长:测量有代表性的10个穗,有穗茎节到穗顶端的平均长度(不包括芒),以厘米表示。
每穗粒数:在样本中取10个穗,计算每穗上的实粒数及空瘪粒数,取平均值。
结实率:实粒数占总粒数的百分比。
千粒重:随机取样1000粒(空瘪粒不计)测三次重复取平均数,重复间误差不得大于0.5克。
粒型:分长形(长宽比以上),椭圆形。
平方米有效穗数:查样本有效穗数平均值,以平方米有效穗数的平均值,其中总粒数5粒以下(含5粒)的为无效穗,不予计算。
小区实收面积:实际收获面积。
测产方法:
小区产量测产方法:
计算公式
小区产量(千克)=穗数/平方米×粒数/穗×千粒重(克)×结实率%×小区面积(平方米)÷1000(粒)÷1000(克)公顷产量测产方法:
计算公式
公顷产量(千克)=穗数/平方米×粒数/穗×千粒重(克)×结实率%×10000(平方米)÷1000(粒)÷1000(克)
比对照增减产比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
比对照增产%=〔试验品种小区或公顷产量-对照品种小区或公顷产量〕÷对照品种小区或公顷产量×100%
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