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分类

合集下载

城市道路分类分级

城市道路分类分级

城市道路分‎类分级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城市道路分‎为以下四类‎:1、快速路(又称汽车专‎用道):快速路应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

快速路对向‎车行道之前‎应设中间分‎车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

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

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

(中、小城市不设‎快速道)。

2、主干路(全市性干道‎):主干路应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为城市主要‎客、货运输路线‎,以交通功能‎为主。

自行交通量‎大时,宜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式‎,如三幅路或‎四幅路。

主干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的进出‎口。

一般红线宽‎度为30~45m。

3、次干路(区级干道):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性交通‎路线,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一般红线宽‎度为25~40m。

4、支路(街坊道路):支路应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一般红线宽‎度为12~25m左右‎。

城市道路的‎分级:除上列快速‎路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在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Ⅰ、Ⅱ、Ⅲ级,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Ⅰ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Ⅱ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Ⅲ级标准。

有特殊情况‎需变更级别‎时,应做技术经‎济论证,报规划审批‎部门批准。

居住区道路‎分级根据功能要‎求和居住区‎规模的大小‎,居住区级道‎路一般可分‎为三级或四‎级。

居住区道路‎是解决居住‎区的内外联‎系。

车行道宽度‎不应小于9‎米,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米;居住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次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内部的‎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7米‎,红线宽度1‎2~14米;居住组团级‎道路是居住‎区内的支路‎,用以解决住‎宅组群的内‎外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4~6米;通向各户或‎各单元门前‎的小路,一般宽度为‎3米。

城市道路的分类

城市道路的分类
交通岛:中心岛、方向岛、安全岛。便于交通而设于路面上的一种岛状的设施。
道路总宽度(路幅宽):规划建筑红线之间的距离。
3
分车带:车行岛上纵向分割行驶车辆的设施。
01
分车绿带:分车带上的绿地。
02
人行道绿化带:车行道和人行道之间的绿化带。行道树是最简单的形式。
03
防护绿地:将人行道与建筑分隔开的绿带,宽一般在5米以上:减少噪音、烟尘、日晒、有害气体等。
四板五带:红线45米以上
城市道路的分类
过境公路:交通功能
主要交通性干道:以交通为主
次要交通性干道:兼顾商业服务
主要生活性干道:联系小区
次要生活性干道
专用道路
道路类别
设计时速(km/h)
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宽度(m)
快速道
60-80
主干路
40-60
>35
次干道
30-50
支路
15-30
道路专业术语
2
1
红线:在城市规划图纸上,划分出的建筑用地和道路用地的界限。常以红色线条表示,是街面或建筑范围的法定界限,是道路划分的重要依据。
04
眩光
在视野内由于远大于眼睛可适应的照明而引起的烦恼、不适或丧失视觉表现的感觉。
眩光的光源分为直接的,如太阳光、太强的灯光等,和间接的,如来自光滑物体表面(高速公路路面或水面等)的反光。
02
道路的断面组成
车行道;
分隔带;
人行道
道路类型(断面)
一板二带;
二板三带;上下行,车速提高
三板四带;分快慢车道,红线在36米以上

市政

市政
1.城市道路的分类:
按城市骨架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按功能分类: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
按交通目的分类:疏通性道路、服务性道路;
2.城市道路系统的结构形式:
放射环式(优点:便于市中心与外围市区的快速联系,道路分工明确,路线曲直均有,较易适应地形变化;缺点:容易把车流导向市中心而造成中心交通压力过重)、
道路雨水排水系统按构造特点分为:明沟系统(沟盖板、涵管)、暗管系统(包括街沟、雨水口、连接管、干管、检查井、出水口)、混合系统
8.城镇燃气、供热管道系统:
城镇燃气供应方式分为:管道运输、瓶装;
城镇燃气管网系统组成:燃气管网、燃气分配站、储气站、压送机站、调压计量站、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
供热系统包括:热源、供热热网、热用户
它们之间的区别:a.环境保护方面:合流制排水系统管径大,污水厂规模大,建设费用高。分流制排水系统,将城市污水全部送到处理污水厂,可以做到清、浊分流,对保护环境十分有利;合流制排水系统会周期性的给水体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b.基建投资方面:合流制的造价一般还是比完全分流制的低。c.维护管理方面:合流制管道维护管理简单,维护费用可以降低,但进入污水厂的水量变化很大,运行管理复杂,增加运行费用;分流制管道流量稳定,可以保持管内的流速,不致发生沉淀,且进污水厂的流量和水质比合流制变化小得多,污水厂的运行、管理易于控制。d.施工方面:合流制管线单一,减少与其他地下管线、构筑物的交叉,管渠施工较简单。
视距三角形:交叉口转角处由两相交道路的停车视距所组成的三角形。
12.排水工程图:
排水管道的布置要求:P93
明沟:
暗管:
了解标注尺寸中每个值的意思:P99
13.道路工程结构、施工:

城市道路等级分类

城市道路等级分类

一、道路的组成及等级划分:(一)道路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

1、公路的组成:线形组成、结构组成(路基、路面、桥涵、排水系统、隧道、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交通服务设施)2、城市道路组成3、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包括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等)和路面三大部分。

(二)道路等级的划分:1、公路的等级划分: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5个等级。

2、城市道路的等级划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二、路基1、定义: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

2、分类:填方路基(路堤):填土路基、填石路基、砌石路基、护肩路基、护脚路基挖方路基(路堑):土质挖方路基、石质挖方路基半挖半填路基3、组成:路肩、边坡、排水设施、挡土墙。

4、对路基的要求:1)有足够的强度:在车辆荷载、路面及路基自重作用下,变形不超过允许值。

2)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在行车及自然因素作用下,不发生滑坡、塌陷等。

3)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在水温变化时,路基强度变化小,不产生翻浆。

三、路面(一)结构组成:路层:是直接与行车及大气接触的表面层,应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良好的温度稳定性、耐磨、抗滑、平整和不透水。

基层:承受面层传来的垂直荷载并扩散至垫层和路基中。

垫层:在基层和土基之间的结构层,起隔水、防冻及扩散传力作用。

(二)度与路面排水(三)路面的等级与分类1、路面等级: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中级路面和低级路面。

2、路面类型:(1)路面基层的类型:按照现行规范,基层(包括底基层)可分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和粒料类。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有:1)水泥稳定土基层:不应用作高级沥青路面的基层,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面板下2)石灰稳定土基层:适用于各级公路路面的底基层,可作二级以下的公路的基层,但不应用作高级路面的基层。

3)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

4)级配碎(砾)石基层。

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

级配砾石可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底基层。

城市道路分类和分级

城市道路分类和分级

城市道路分类和分级
一、城市道路分类
(三)以道路的地位、交通功能为基础,兼顾服务功能,将城镇道路分为四类,即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与支路。

二、城镇道路分级
除快速路外的各类道路分为Ⅰ、Ⅱ、Ⅲ级,大城市Ⅰ级,中等城市Ⅱ级,小城市Ⅲ级。

三、城镇道路路面分类
(一)按结构强度分类:1.高级路面用于快速路、主干路、公交专用路(水泥混凝土30年,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天然石材15年);2.次高级路面适用于次干路、支路(沥青贯入式碎(砾)石12年,沥青表面处治8年)。

(二)按力学特性分类:1.柔性路面,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垂直变形和弯拉应变,包括各种沥青类路面;2.刚性路面,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主要是水泥混凝土路面。

城市道路分类

城市道路分类

城市道路分类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类方式多种多样。

以下是对城市道路分类的简要概述:1.交通类型根据交通类型,城市道路可以分为交通干道、交通支路和居住区道路。

交通干道是城市主要的交通动脉,通常连接城市的主要区域或功能区,如商业区、办公区、机场、火车站等。

这些道路通常具有较宽的路幅和强大的交通容量,以适应繁忙的交通流量。

交通支路介于交通干道和居住区道路之间,通常连接交通干道和居住区、学校、医院等地方。

这些道路的交通流量相对较小,但仍然需要满足当地居民的出行需求。

居住区道路是为居住区服务的道路,通常较窄且只服务于居住区的居民。

这些道路的交通流量较小,但需要满足居民的日常出行和休闲活动需求。

2.道路结构根据道路结构,城市道路可以分为分离式道路和混合式道路。

分离式道路是指将不同方向的车流分隔开的道路,通常采用中央分隔带或分隔栏杆来实现。

这种道路结构可以减少交通冲突和提高安全性。

混合式道路是指没有明确分隔带或栏杆的道路,不同方向的车流在同一车道内行驶。

这种道路结构适用于交通流量较小的地区或短距离出行。

3.道路等级根据道路等级,城市道路可以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

主干道是城市的主轴线,通常是长距离交通的枢纽,连接城市的主要功能区或出入口。

主干道具有较大的路幅和较高的交通容量,以适应大量的车流和人流。

次干道是城市的次要交通动脉,通常连接主干道和支路,覆盖城市的次要区域或功能区。

次干道的交通流量相对较小,但仍然需要满足当地居民的出行需求。

支路是城市的毛细血管,通常连接次干道和居住区道路,覆盖城市的较小区域或地段。

支路的交通流量较小,但需要满足当地居民的日常出行和休闲活动需求。

4.道路景观根据道路景观,城市道路可以分为景观大道和一般道路。

景观大道是指具有优美景观环境的城市道路,通常具有宽阔的道路、绿树成荫的街道、精美的建筑和多样化的公共空间等特点。

这些道路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宜人的出行环境,同时也是城市的重要形象展示。

城市道路等级划分标准

城市道路等级划分标准

城市道路等级划分标准城市道路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等级划分对于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城市道路的功能、规模、交通量和环境等因素,可以将城市道路划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和背街小巷四个等级。

主干道是城市道路网络的骨架,承担着城市主要交通流量的运输任务。

主干道一般连接城市各个重要节点,如主要商业区、政府机构、交通枢纽等,其交通流量大、车速快、行车舒适度高。

主干道的等级划分应考虑道路宽度、车道数、交通流量、路口密度等因素,通常采用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路等等级划分。

次干道是连接主干道和居民区的道路,承担着较大的交通流量和较快的车速。

次干道的等级划分应充分考虑其在城市道路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通常采用快速路、次干路等等级划分。

支路是连接次干道和居民区的道路,承担着较小的交通流量和较慢的车速。

支路的等级划分应充分考虑其在城市道路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通常采用支路、小街道等等级划分。

背街小巷是城市道路网络中的末梢道路,承担着较小的交通流量和较慢的车速。

背街小巷的等级划分应充分考虑其在城市道路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通常采用背街小巷、巷道等等级划分。

在城市道路等级划分中,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整体规划和交通需求,合理划分各个等级的道路,确保城市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安全畅通。

同时,城市道路等级划分还需要考虑城市的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等因素,实现城市道路与城市功能的有机结合,为城市居民提供便利、快捷、安全的出行环境。

总之,城市道路等级划分是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内容,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于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地相关部门在进行城市道路等级划分时,能够充分考虑城市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划分标准,为城市交通的发展和居民的出行提供更好的保障。

城市道路等级分类

城市道路等级分类

一、道路的组成及等级划分:(一)道路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

1、公路的组成:线形组成、结构组成(路基、路面、桥涵、排水系统、隧道、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交通服务设施)2、城市道路组成3、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包括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等)和路面三大部分。

(二)道路等级的划分:1、公路的等级划分: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5个等级。

2、城市道路的等级划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二、路基1、定义: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

2、分类:填方路基(路堤):填土路基、填石路基、砌石路基、护肩路基、护脚路基挖方路基(路堑):土质挖方路基、石质挖方路基半挖半填路基3、组成:路肩、边坡、排水设施、挡土墙。

4、对路基的要求:1)有足够的强度:在车辆荷载、路面及路基自重作用下,变形不超过允许值。

2)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在行车及自然因素作用下,不发生滑坡、塌陷等。

3)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在水温变化时,路基强度变化小,不产生翻浆。

三、路面(一)结构组成:路层:是直接与行车及大气接触的表面层,应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良好的温度稳定性、耐磨、抗滑、平整和不透水。

基层:承受面层传来的垂直荷载并扩散至垫层和路基中。

垫层:在基层和土基之间的结构层,起隔水、防冻及扩散传力作用。

(二)度与路面排水(三)路面的等级与分类1、路面等级: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中级路面和低级路面。

2、路面类型:(1)路面基层的类型:按照现行规范,基层(包括底基层)可分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和粒料类。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有:1)水泥稳定土基层:不应用作高级沥青路面的基层,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面板下2)石灰稳定土基层:适用于各级公路路面的底基层,可作二级以下的公路的基层,但不应用作高级路面的基层。

3)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

4)级配碎(砾)石基层。

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

级配砾石可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底基层。

城市道路分类的方法

城市道路分类的方法

城市道路分类的方法
以下是 7 条关于城市道路分类的方法:
1. 按功能来分呀,这就像把人分成不同职业一样!比如说,有主干道,那就像是城市的“大动脉”,承担着主要的交通流量,就像北京的长安街那样车水马龙呀!还有次干道,这可以看作是“小血管”,辅助主干道呢。

2. 从车道数量来划分如何?想象一下,多车道的道路是不是像张开的大怀抱,能容纳好多车辆,比如上海的一些宽阔大道,而少车道的道路则更像是羊肠小道,比较窄小,但也有它的作用呀!
3. 可以根据使用对象啊。

比如有些道路是专门给机动车走的“高速赛道”,而有些则是留给行人的舒适“步行街”,就像成都的锦里,那可全是悠闲漫步的人呐!
4. 按道路的重要性分嘛。

那些重要的道路就像是舞台上的主角,备受瞩目,而普通道路就像配角一样,也在默默贡献着。

像深圳的深南大道对于城市来说可太重要啦!
5. 从景观角度分呀。

有些道路两旁全是美丽的风景,那简直是城市的“颜值担当”,像杭州西湖边的路,而有些就普普通通啦。

6. 依据车速限制来分好不好?高速路那就是风驰电掣的存在,汽车在上面“唰”地就过去了,而有些小路限速很低,你得慢悠悠地开,多有意思!
7. 还可以按区域来分呢!比如商业区的道路热闹非凡,充满活力,像广州的北京路,而住宅区的道路则相对安静些。

我觉得城市道路分类真的很有意思,不同的分类方法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城市道路的多样性啊!。

道路分级标准

道路分级标准

道路分级标准道路是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其分级标准对于交通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道路分级标准是根据道路的功能和使用要求,将道路划分为不同等级,并对不同等级的道路提出相应的要求和标准。

道路分级标准的制定,有利于合理规划道路网络,提高道路使用效率,保障交通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一、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是城市内部连接各个区域的主要通道,其分级标准主要包括快速路、主干道和支路三个等级。

快速路是城市主要交通干道,其设计速度高,通行能力大,主要用于城市快速通行和连接城市主要区域。

主干道是连接城市各个区域的次要干道,其设计速度较快速路低,通行能力适中,主要用于城市主次干道的连接。

支路是连接城市各个小区域的道路,其设计速度较低,通行能力较小,主要用于城市内部的小区域通行。

二、乡村道路。

乡村道路是连接乡村各个村庄和农田的重要通道,其分级标准主要包括一级乡村道、二级乡村道和三级乡村道三个等级。

一级乡村道是连接乡村主要村庄的主要通道,其道路宽度较大,路面平整,适宜机动车通行。

二级乡村道是连接乡村次要村庄和农田的次要通道,其道路宽度适中,路面平整度较一级乡村道低,适宜小型车辆通行。

三级乡村道是连接乡村各个农田和村庄的小路,其道路宽度较窄,路面平整度较低,适宜非机动车通行。

三、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是连接城市和城市、城市和乡村之间的重要通道,其分级标准主要包括一级高速公路、二级高速公路和三级高速公路三个等级。

一级高速公路是连接城市和城市之间的主要通道,其设计速度高,通行能力大,主要用于城市之间的快速通行。

二级高速公路是连接城市和乡村之间的次要通道,其设计速度较一级高速公路低,通行能力适中,主要用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连接。

三级高速公路是连接乡村和乡村之间的小路,其设计速度较低,通行能力较小,主要用于乡村之间的小区域通行。

道路分级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提高道路使用效率,保障交通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道路分级标准,为人们出行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条件。

城市道路系统和分类

城市道路系统和分类
优点:中心区与各区以 及市区与郊区都有短捷 旳道路联络,道路分工 明确,路线曲直都有, 较易适应自然地形。
缺陷:放射环形式道路 网轻易把车流导向市中 心,造成市中心交通压 力过重。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自由式道路网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自由式道路网
根据经典城 市分析特点
支路
支路用于居住区内部旳主要道路, 为次干路和街坊路旳连接线
16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城市道路旳分类
思索 1
在我们所居住旳城市里采用旳是 何种城市道路网吗?
思索 2
在我们所居住旳城市,你了解熟 悉哪些迅速路?主干路?
17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乌鲁木齐有两条迅速 环路,放射状旳迅速 路有12条。从迅速 路旳整体来看,乌鲁 木齐旳道路网形式为 放射环式道路网。
优点
便利,系统明
络,道路分工明
地形节省道路建 设投资,形式自
确,易于辨认 确,路线曲直都 然活泼。
方向。
有,较易适应自
有前述几种
然地形
形式道路网
旳优点,也
缺陷
对角线两点间 旳交通旅程长 ,增长市内两 点间旳行程, 非直线系数大 。
放射环形式道路 网轻易把车流导 向市中心,造成 市中心交通压力 过重。
(二)主干路
全市性干道, 构成道路网旳骨架。
(三)次干路
地域性或分区 干道,与主干路组 合成道路网。
(四)支路
居住区道路与 连通路。
14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 人和非机动车进入迅速车道。 2.全部控制出入且控制出入口间距 及形式,以实现交通连续通行。 3.与高速公路、迅速路、主干道相交采用立体 交叉;与交通量较小旳次干路相交可采用平面交 叉;过路行人集中设置过街人行天桥或地道; 4.设计车速为60km/h~100km/h

城市道路分类分级

城市道路分类分级

城市道路分类分级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城市道路分为以下四类:1、快速路(又称汽车专用道):快速路应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

快速路对向车行道之前应设中间分车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

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

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

(中、小城市不设快速道)。

2、主干路(全市性干道):主干路应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为城市主要客、货运输路线,以交通功能为主。

自行交通量大时,宜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式,如三幅路或四幅路。

主干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的进出口。

一般红线宽度为30~45m。

3、次干路(区级干道):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性交通路线,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一般红线宽度为25~40m。

4、支路(街坊道路):支路应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一般红线宽度为12~25m左右。

城市道路的分级:除上列快速路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在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Ⅰ、Ⅱ、Ⅲ级,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Ⅰ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Ⅱ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Ⅲ级标准。

有特殊情况需变更级别时,应做技术经济论证,报规划审批部门批准。

居住区道路分级根据功能要求和居住区规模的大小,居住区级道路一般可分为三级或四级。

居住区道路是解决居住区的内外联系。

车行道宽度不应小于9米,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米;居住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次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内部的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7米,红线宽度12~14米;居住组团级道路是居住区内的支路,用以解决住宅组群的内外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4~6米;通向各户或各单元门前的小路,一般宽度为3米。

此外,在居住区内还可能有专供步行的林荫步道。

北京目前车道宽度为3.75米,这个宽度是按照当时大挂车的宽度设计的,现在一般小汽车的宽度都在两米之内,而国外一般的车道只有2.5米宽。

城市道路分类分级

城市道路分类分级

城市道路分类分级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得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得服务功能等,城市道路分为以下四类:1、快速路(又称汽车专用道):快速路应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快速路对向车行道之前应设中间分车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

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得公共建筑物得进出口.两侧一般建筑物得进出口应加以控制。

(中、小城市不设快速道)。

2、主干路(全市性干道):主干路应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得干路,为城市主要客、货运输路线,以交通功能为主。

自行交通量大时,宜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式,如三幅路或四幅路。

主干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得公共建筑得进出口。

一般红线宽度为30~45m。

3、次干路(区级干道):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得辅助性交通路线,起集散交通得作用,兼有服务功能,一般红线宽度为25~40m.4、支路(街坊道路):支路应为次干路与街坊路得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一般红线宽度为12~25m左右。

城市道路得分级:除上列快速路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在城市得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Ⅰ、Ⅱ、Ⅲ级,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得Ⅰ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Ⅱ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Ⅲ级标准. 有特殊情况需变更级别时,应做技术经济论证,报规划审批部门批准。

居住区道路分级根据功能要求与居住区规模得大小,居住区级道路一般可分为三级或四级。

居住区道路就是解决居住区得内外联系。

车行道宽度不应小于9米,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米; 居住小区级道路就是居住区得次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内部得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7米,红线宽度12~14米;居住组团级道路就是居住区内得支路,用以解决住宅组群得内外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4~6米;通向各户或各单元门前得小路,一般宽度为3米。

此外,在居住区内还可能有专供步行得林荫步道。

北京目前车道宽度为3、75米,这个宽度就是按照当时大挂车得宽度设计得,现在一般小汽车得宽度都在两米之内,而国外一般得车道只有2、5米宽.深圳为3、5米。

城市道路等级划分表

城市道路等级划分表

城市道路等级划分表一、城市道路等级划分表城市道路等级划分是一种将城市道路按照功能和交通流量等级进行分类的方法,旨在提供道路规划和管理的依据。

根据道路的交通功能和交通流量,城市道路可以被划分为以下几个等级:主干道、次干道、支路、背街小巷。

1. 主干道主干道是城市道路网络的骨干部分,承担着城市主要交通流量的引导和分流功能。

主干道通常连接城市的各个重要节点,如市中心、商业区、交通枢纽等。

它们的交通流量较大,道路宽度较宽,路面平整,交通设施齐全。

主干道的交通流速度较快,交通信号灯设置合理,车辆通行效率较高。

同时,主干道上通常还设置了公交车专用道,以提高公共交通的优先通行权。

2. 次干道次干道是连接主干道和支路的重要衔接部分,承担着中等交通流量的运输任务。

次干道的交通流量较主干道少,但仍相对较大。

次干道的道路宽度适中,通常设置有交通信号灯和人行横道,以保证交通的安全和顺畅。

次干道的交通速度较主干道略慢,但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

此外,次干道上通常也设置了公交车站点,以方便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 支路支路是城市道路网络中的辅助道路,连接次干道和背街小巷,主要服务于周边居民和商业区的出行需求。

支路的交通流量较小,道路宽度较窄,通常只容许一辆车通行。

支路上通常没有交通信号灯,车辆通行速度较慢,但对于行人和非机动车辆来说更为便利。

支路的交通流量相对较小,但在某些时段可能会出现拥堵情况,因此需要合理规划交通信号灯和停车设施,以提高交通效率。

4. 背街小巷背街小巷是城市道路网络中的细支路,通常连接于住宅区和商业区的背面,主要服务于周边居民的出行需求。

背街小巷的交通流量较小,道路宽度较窄,通常只容许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

背街小巷不设置交通信号灯和停车设施,车辆通行速度较慢,但对于行人和非机动车辆来说更为安全和便捷。

背街小巷的交通流量相对较小,但在某些时段可能会因停车或货物装卸等原因出现拥堵情况,因此需要合理规划停车设施和货物配送区域,以提高交通效率。

城市道路分级宽度

城市道路分级宽度

道路分类分级2009-06-09 22:44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城市道路分为以下四类:1、快速路(又称汽车专用道):快速路应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

快速路对向车行道之前应设中间分车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

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

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

(中、小城市不设快速道)。

2、主干路(全市性干道):主干路应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为城市主要客、货运输路线,以交通功能为主。

自行交通量大时,宜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式,如三幅路或四幅路。

主干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的进出口。

一般红线宽度为30~45m。

3、次干路(区级干道):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性交通路线,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一般红线宽度为25~40m。

4、支路(街坊道路):支路应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一般红线宽度为12~25m左右。

城市道路的分级:除上列快速路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在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Ⅰ、Ⅱ、Ⅲ级,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Ⅰ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Ⅱ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Ⅲ级标准。

有特殊情况需变更级别时,应做技术经济论证,报规划审批部门批准。

居住区道路分级根据功能要求和居住区规模的大小,居住区级道路一般可分为三级或四级。

居住区道路是解决居住区的内外联系。

车行道宽度不应小于9米,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米;居住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次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内部的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7米,红线宽度12~14米;居住组团级道路是居住区内的支路,用以解决住宅组群的内外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4~6米;通向各户或各单元门前的小路,一般宽度为3米。

此外,在居住区内还可能有专供步行的林荫步道。

北京目前车道宽度为3.75米,这个宽度是按照当时大挂车的宽度设计的,现在一般小汽车的宽度都在两米之内,而国外一般的车道只有2.5米宽。

各个地方的路网知识点总结

各个地方的路网知识点总结

各个地方的路网知识点总结导言路网作为城市交通的组成部分,在城市的发展和交通运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路网包括城市道路、高速公路、铁路、桥梁、隧道等各种交通设施。

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路网结构和特点,了解路网的知识对于规划和管理城市交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铁路、桥梁、隧道等方面,对各个地方的路网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城市道路1. 城市道路分类城市道路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1)按用途分类:包括城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等。

(2)按道路等级分类:一般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等。

(3)按道路结构分类:包括高架路、地下隧道、立交桥、普通道路等。

(4)按道路功能分类:分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

2. 城市道路规划城市道路规划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道路的能力、布局、功能、规模等方面的问题。

城市道路规划需要考虑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络,解决交通拥堵等问题。

3. 城市道路设计城市道路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车辆的通行能力、安全性、舒适度等方面的问题。

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交通流量、车速、交叉口、行人通道等因素。

4. 城市道路管理城市道路的管理包括道路的维护、保养、交通管理、交通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这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统一管理,保障道路的正常使用。

二、高速公路1. 高速公路的作用高速公路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高城市交通的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2. 高速公路建设高速公路的建设需要考虑到地形、地质、生态环境、交通需求等因素。

在选择线路、设计、施工等方面都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3. 高速公路管理高速公路的管理包括道路的维护、保养、交通管理、交通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这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统一管理,保障高速公路的正常使用。

4. 高速公路监控高速公路的监控是保障高速公路安全的重要措施,可以通过视频监控、交通监控系统等手段实现对高速公路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城市道路系统与分类课件

城市道路系统与分类课件
交通工程设计
交通工程设计是城市道路系统的重要环节,它包括道路的线型设计、交叉口设计、交通讯 号灯设置等。交通工程设计的公道与否直接影响到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市民的出行体验。
道路施工与维护
城市道路的施工与维护是保证道路安全、顺畅的重要保证。在施工过程中,要重视工程质 量,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在维护过程中,要及时修复破坏的路面和设施,确保道路的安全 通行。
城市道路的功能
城市道路主要承担着城市交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重要 功能。它为市民提供安全、便利、高效的出行环境,同时也 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城市建设和计划提供基础保 证。
城市道路系统的构成
城市道路的分类
城市道路系统主要由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组成。快速路主要承担长距离、大流量的交通出行,主干路 是城市交通的主干道,次干路承担区域性交通,支路则主要服务于短距离出行。
02 城市道路分类方 法
按交通性质分类
交通性道路
主要承担城市内部和城际间的交 通运输,通常车流量较大,是城 市交通系统的主动脉。
生活性道路
主要承担城市居民生活和日常活 动的交通需求,通常车流量较小 ,以行人、自行车和公共交通为 主。
按道路断面情势分类
单幅路
断面情势为单向行驶,车道之间 没有分隔带,适用于车流量较小
02
如城市间交通计划协同、公共交通联运、智能交通系统互联互
通等。
区域交通合作的成功案例
03
如长三角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
THANKS
感谢观看
建设绿色生态道路
绿色生态道路的概念
绿色生态道路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勤俭 ,将道路建设与自然环境和谐融会的一种新型道路。

城市道路分类标准

城市道路分类标准

城市道路分类标准城市道路分类标准通常按照道路的功能、交通流量、地理位置等因素进行划分。

以下是常见的城市道路分类标准:1. 按照道路功能分类:a. 交通性干道:主要承担城市交通的干道,包括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路等。

这些道路通常具有较高的车流量和速度限制,是城市交通的主要枢纽。

b. 交通集散道路:主要承担城市交通集散任务的道路,包括次干路、支路等。

这些道路通常连接交通性干道和居住区、商业区等城市功能区,起到交通集散的作用。

c. 居住区道路:主要服务于居住区的道路,包括小区路、宅间小路等。

这些道路通常较窄,限制车辆速度,方便居民步行和自行车出行。

d. 商业区道路:主要服务于商业区的道路,包括商业街、步行街等。

这些道路通常较窄,限制车辆速度,方便人们步行和购物。

e. 景观道路:主要承担城市景观功能的道路,包括公园路、滨水路等。

这些道路通常较宽,具有较好的绿化和景观效果,提供人们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2. 按照交通流量分类:a. 高流量道路:车流量和行人流量都很大的道路,包括交通性干道和商业区道路等。

这些道路通常需要采取措施来缓解交通拥堵和保障交通安全。

b. 中流量道路:车流量和行人流量适中的道路,包括居住区道路和部分商业区道路等。

这些道路通常需要满足基本的交通需求。

c. 低流量道路:车流量和行人流量较小的道路,包括部分居住区道路和景观道路等。

这些道路通常需要限制车辆速度和保障步行安全。

3. 按照地理位置分类:a. 市区道路:位于城市中心地带的道路,通常是早期建设的老路,交通繁忙且路幅较小。

这些道路通常需要采取措施来缓解交通拥堵和保障交通安全。

b. 城郊结合部道路:位于城市边缘地带的道路,通常是连接市区和郊区的交通要道,车流量较大且路幅较宽。

这些道路通常需要满足基本的交通需求。

c. 郊区道路:位于城市外围地带的道路,通常是新建的道路,车流量较小且路幅较宽。

这些道路通常需要限制车辆速度和保障步行安全。

城市道路等级分类

城市道路等级分类

一、道路的组成及等级划分:(一)道路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

1、公路的组成:线形组成、结构组成(路基、路面、桥涵、排水系统、隧道、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交通服务设施)2、城市道路组成3、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包括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等)和路面三大部分。

(二)道路等级的划分:1、公路的等级划分: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5个等级。

2、城市道路的等级划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二、路基1、定义: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

2、分类:填方路基(路堤):填土路基、填石路基、砌石路基、护肩路基、护脚路基挖方路基(路堑):土质挖方路基、石质挖方路基半挖半填路基3、组成:路肩、边坡、排水设施、挡土墙。

4、对路基的要求:1)有足够的强度:在车辆荷载、路面及路基自重作用下,变形不超过允许值。

2)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在行车及自然因素作用下,不发生滑坡、塌陷等。

3)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在水温变化时,路基强度变化小,不产生翻浆。

三、路面(一)结构组成:路层:是直接与行车及大气接触的表面层,应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良好的温度稳定性、耐磨、抗滑、平整和不透水。

基层:承受面层传来的垂直荷载并扩散至垫层和路基中。

垫层:在基层和土基之间的结构层,起隔水、防冻及扩散传力作用。

(二)度与路面排水(三)路面的等级与分类1、路面等级: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中级路面和低级路面。

2、路面类型:(1)路面基层的类型:按照现行规范,基层(包括底基层)可分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和粒料类。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有:1)水泥稳定土基层:不应用作高级沥青路面的基层,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面板下2)石灰稳定土基层:适用于各级公路路面的底基层,可作二级以下的公路的基层,但不应用作高级路面的基层。

3)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

4)级配碎(砾)石基层。

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

级配砾石可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底基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分类
2008-12-23 20:35:21 来源:浏览次数:226 网友评论 0条
城市道路既是城市的骨架,又要满足不同性质交通流的功能要求。

作为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通道,首先应该满足交通的功能要求,又要起到组织城市用地的作用,城市道路系统规划要求按道路在城市总体布局中的骨架 ...
城市道路既是城市的骨架,又要满足不同性质交通流的功能要求。

作为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通道,首先应该满足交通的功能要求,又要起到组织城市用地的作用,城市道路系统规划要求按道路在城市总体布局中的骨架作用和交通地位对道路进行分类,还要按照道路的交通功能进行分析,同时满足“骨架”和“交通”的功能要求。

因此,按照城市骨架的要求和按照交通功能的要求进行分类并不是矛盾的,两种分类都是必须的,应当相辅相成、相互协调。

两种分类的协调统一是衡量一个城市的交通与道路系统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志。

(1)国际(按城市骨架)的分类
①快速路
②主干路
③次干路
④支路
(2)按道路功能的分类
城市道路按功能分类的依据是道路与城市用地的关系,按道路两旁用
地所产生的交通流的性质来确定道路的功能。

城市道路按功能可分为两类:
①交通性道路
根据车流的性质,交通性道路又可分为货运为主的交通干线、客运为主的交通干线、客货混合性交通道路。

②生活性道路
生活性道路又可分为生活性干道和生活性支路。

除上述两种分类外,还可将城市道路分为疏通性道路和服务性道路两大类。

当前我国城市中建设疏通性道路是疏解城市交通的重要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