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档案事业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档案事业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我国档案的产生与夏朝档案工作的建立

1.我国档案起源于原始记事;我国历史上主要有结绳和刻契等原始记事方法。文字的产生是档案产生的前提;国家的产生是档案产生的社会条件。档案起源于原始记事,形成于文字的产生,国家的出现。

2.甲骨档案是以龟骨为材料形成的古代档案,商代甲骨档案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的官府文书。

3.夏朝档案文书:典、谟、训、诰、誓

第二章商朝的档案和档案工作

1.商朝甲骨档案的存储

商代的甲骨档案大部分是集中保管,集中保存在宗庙地区。

2.世人将甲骨档案早期研究成就最大者号称为“四堂”:罗雪堂(罗镇玉)、王观堂(王国维)、董彦堂(董作宾)、郭鼎堂(郭沫若)。其他名人:王懿荣;甲骨学的开上之作:刘鄂。

3.我国近代史料上的五大发现:甲骨卜辞、居延汉简、敦煌经卷、明清大内档案、长沙吴简。

第三章西周王朝的档案与档案工作

1.史官记注制度是我国古代历史记载方面独步于世界的制度,奠定于西周。

2.西周王朝档案的管理

a.登于天府。我国古代文书档案库至今有文献可考的以周代为最早。

b.制作副本。副本制度始于西周。

c.藏于金匮。“石室金匮”保管档案之传统始于西周。

3.在青铜器上为记事铭文,这种具有书史性质的青铜器铭文称为金文档案。

第四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档案及档案工作

1.计书:计书是战国时期的赋税档案,是封建地主阶级进行经济建设盘剥和政治统治的重要依据,是封建国家向广大农民征收赋税的依据,是春秋末年壮观的郡县制度的产物。

2.《尚书》是我国远古第一部档案文件汇编;《春秋》在我国历史上开创了私人利用档案修史的先例。

第五章秦朝的档案和档案工作

1.尊君抑臣——是秦建立的一套文书档案制度,所谓尊君即皇帝尊号不可侵犯,皇帝拥有不受限制的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帝只能在一家一姓中世袭;抑臣即对臣下的贬抑,尊君必然抑臣,这是对应关系。

2.文书抬头制度——即行文中遇有需要表示特别尊敬的字样(如皇帝姓名、尊号、皇帝的诏制),虽然一行没有写满,也要换行顶格书写,甚至高出一格以至几格。

第六章两汉时期的档案和档案工作

1.疏,也称上疏,凡官员对政事的建议、弹劾官吏等皆可用疏。一般多用于对朝廷表示看法或有匡谏,其特点为分条陈述。清代疏为题本的别称。

2.汉统治者在宫廷内外都建有保藏图书档案的处所。著名的有石渠阁、兰台、东观。西汉还有麒麟阁、天禄阁;东汉有石室、宣明、鸿都等处。

3.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档案机构的特点:集保管档案资料和著书立说为一体。

4.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表、书俱全的正史,开创了以人物记传为主,以书、表记述制度、历史情况的纪传体史书的体例。班固《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史书。

第七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档案和档案工作

1.东晋末年,桓玄代晋自立。公元404年颁令停止使用简牍。自此,纸张最终完全取代简牍成为国家文书的正式书写材料。

2.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中书省拟旨,门下省驳正,尚书省执行”的文书处理系统,为后世的公文处理制度奠定了基础。

3.谱牒——有族谱、家谱、宗谱等不同的名称,是以一姓一族的世系为纲,记述其来源,繁衍生息、婚姻状况、人物事迹等情况。夏朝就开始有谱牒,魏晋南北朝时期盛极一时。

4.北齐第一次在中央设置史馆,是为沿袭至清朝国家垄断修史机构的雏形。

第八章隋唐时期的档案和档案工作

1.唐代确立了“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三省分权运行体制。

2.除政务文书之外,唐朝专门档案主要有:记注档案、甲历档案、赋役档案、舆图档案、律法档案。甲历档案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期在官员?选、任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专门档案,是官员人事档案。

3.唐朝的律法档案主要有《唐六典》、《唐律疏议》。档案工作律令的出现是隋唐时期档案工作发展的重要标志。

4.贴黄制度——是唐首创的公文改错制度。唐代的敕书是用黄纸书写,当公文有错误需要更改时,便使用同样的黄纸覆盖在有错误的地方。

5.唐代甲库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期出现的具有专门性质的档案库,吏部甲库是甲历档案的主要收藏机构。

6.北齐是我国最早设立史馆的朝代,还只是雏形。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在禁中(皇宫)正式设立史馆。

7.《诸司应送史馆事例》是唐代专门制定的征集档案史料的法律文件。

第九章宋朝的档案及档案工作

1.北宋五阁:龙图阁、天章阁、宝文阁、显谟阁、徽猷阁。

2.金跃门文书库,相当于中央档案馆的性质。

3.架阁库——是以架阁形式保存文书档案的机构,不仅是档案保管装具的变革,同时还是宋代各级国家机关设置的保管现行档案的专职机构。

4.宋代有关文书档案的规定《庆元条法事类》。

5.地方志具备完整体例,成为后世志书的定型,是从宋代开始的。

6.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郑樵的《通志》。

第十章元朝的档案及档案工作

1.照刷磨勘制度——是指对政府文卷的定期检查审核,看有无稽迟、失错、遗漏、规避、埋没、违枉等情弊,有则限期改正,由御史台,行台肃政廉访司负责施行。

2.元朝档案的利用特点:a.对汉人严加防范,严格控制使用;b.注重对典章格例的编纂。

第十一章明朝的档案和档案工作

1.文书的票拟、批红制度——票拟是内阁阁臣在臣下的奏章上先用小纸拟出初步处理意见贴附在奏章上供皇帝参阅;批红是指群臣上奏文书经阁臣票拟后,呈皇帝用朱笔批之。

2.黄册和鱼鳞图册——黄册是记录土地、人丁和赋役的文书;鱼鳞图册又叫田亩册或丈量册,是登记土地所有权的文书,这两种文书总称黄册,是明代最普遍、数量最多的文书,是明王朝维持赋役制度的基本工具。

3.我国封建社会赋役档案名称变化及其管理制度

a.赋役档案是贯穿中国封建社会始终的重要政务档案,从战国、秦朝的计书,两汉的计簿,至隋唐的手实、计帐,宋代的版籍、丁籍、籍帐,一直到明清的黄册,这些档案都详细记载了全国各户的人口、地亩、钱粮、徭役等情况。

B.历代的赋役档案都有一套定期造籍,逐级上报,分级管理的制度,也就形成了一套规模巨大的档案工作制度。

4.后湖黄册库是明朝保管全国赋役档案和黄册的档案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