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公开课教案
成语故事教案(八篇)
成语故事教案(八篇)二、研究生字词师:首先,让我们来研究一些生字词,读一读,记一记。
教师板书生字词,学生跟读、默写)三、详细讲解两则成语故事1、《滥竽充数》师:这则成语故事是讲述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君要在宴会上请乐师演奏竽,但是他并不懂音乐,于是他就让他的大臣们去找乐师。
但是,由于他们没有真正的音乐知识,于是就找了一些不会演奏竽的人来充数。
后来,XXX来到宴会,国君让他们演奏,结果这些充数的人一点都不会演奏竽,让国君非常尴尬。
师:这则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回答师:是的,这则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滥竽充数,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事情,否则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2、《画蛇添足》师:这则成语故事是讲述一个画家画了一条蛇,但是他觉得画得还不够好,于是他在蛇的脚上画了一双鞋子。
结果,这条蛇就成了“画蛇添足”的典故。
师:这则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回答师:是的,这则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过度追求完美,否则会适得其反,反而破坏了本来就很好的东西。
三、让学生认真领悟两则成语故事的寓意师:那么,同学们认真听了这两则成语故事,你们都理解了吗?请举手回答。
学生回答师:很好,那么请你们谈谈你们的理解,这两则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学生回答师:非常好,你们的回答都很到位,说明你们已经理解了这两则成语故事的寓意。
四、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研究了两则成语故事,《滥竽充数》和《画蛇添足》,通过这两则故事,我们研究到了很多的道理。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研究和生活中,避免滥竽充数,不要过度追求完美,做事要脚踏实地,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老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有关成语的趣闻或者小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狗急跳墙”、“画蛇添足”等等。
二、教学内容的讲解(20分钟)1.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或者黑板来展示本节课要研究的成语及其故事,比如“坐井观天”。
2.老师可以逐一讲解生字的意思,并让学生读出来。
3.老师可以讲解成语故事的背景和寓意,让学生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024小学语文五年级人教版下册《成语故事》教案
2024小学语文五年级人教版下册《成语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故事中的成语词汇及其意义。
- 培养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借助故事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学修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教学成语的意义及用法。
- 培养学生对成语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成语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 教材《成语故事》- 多媒体设备2. 材料:- 书面材料:成语卡片、练习册等四、教学过程:【导入】1. 上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幻灯片或电子板书,展示与成语相关的图片或短语,在黑板上写下“成语”二字。
2. 导入活动:- 教师展示图片或短语,引导学生讨论图片中人物的动作、表情或短语的意义。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呈现】1. 教学成语故事:- 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个成语故事的图片或文字说明,并简要介绍故事情节。
- 学生集中注意力,听故事或观看图片,理解成语的意义。
2. 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在故事中发现成语,并解释成语的意义。
- 学生尝试运用成语,表达出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练习】1. 成语卡片匹配:- 学生分组,教师将成语的卡片投放到桌面上,学生两两合作,将成语与对应的故事卡片进行匹配。
- 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增进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2. 填空练习:- 教师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完成填空练习,目的是巩固对成语的记忆和理解。
- 学生逐一检查答案,教师进行答疑解惑。
【拓展】1. 创作成语故事:- 学生小组合作,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成语,创作一个新的成语故事,并进行表演或演讲。
- 学生通过创作的过程,提升对成语的理解能力和创造力。
2. 成语接龙游戏:- 教师组织成语接龙游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学生接前一组的成语。
成语故事公开课优秀教案
六年级
课题
问题解决
授课时间
2019.9.12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பைடு நூலகம்授课人
徐兴玲
教学目标
读懂成语故事内容和道理,能理解运用成语;
有想要了解更多的成语故事的欲望,去图书馆借相关的成语故事书籍来看;
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敬意和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熟读课文发现归纳问题,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2.合作探究 3.情景教学
关键问题
理解运用成语,喜欢上成语故事的学习。
教具准备
PPT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流程
时间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一、谈话导入
二、讲一讲
三、学习新故事
四、小结
提问,用词语来表达今天的天气和此时此刻的心情
为老师和同学讲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
师生共同阅读四个成语小故事,合作理解故事的内容和道理。
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你们能喜欢上成语故事。
生:讲述成语故事,说说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理解。
(三)共同学习新故事
师:要求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资料,逐一读四个成语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理解成语意思,并能用成语写一个句子。
(四)小结
在中华文化宝库里还有很多很多这样有趣又有意义深刻的成语故事,如果有兴趣,课后可以去图书馆借相关的成语故事书来了解。
水口镇马跃小学公开课导学案
三、说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
师:这是什么季节了啊?几天的天气怎么样呢?你能用所积累的词语来表述一下这个季节和天气给你的感受吗?
生:春暖花开、阳光明媚、柳绿花红、、、
(导出课堂主题,成语故事,随机板书)
《成语故事》教案
《成语故事》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十个成语的故事背景和含义。
2. 通过成语故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成语概说1. 成语的定义与特点2. 成语的来源与分类3. 成语的作用与价值第二章:成语故事讲解1. 成语故事的基本结构与要素2. 成语故事的表现手法与技巧3. 成语故事的价值观念与思想内涵第三章:成语故事的教学设计1. 成语故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2. 成语故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3. 成语故事的教学评价与反思第四章:成语故事的教学实践1. 成语故事的教学案例分享2. 成语故事的教学问题与对策3. 成语故事的教学创新与拓展第五章:成语故事的教学资源与拓展1. 成语故事的教学资源分类与整合2. 成语故事的教学资源利用与开发3. 成语故事的教学资源评价与反馈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成语的定义与特点,掌握成语故事的教学设计、实践与资源利用。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参与、小组讨论、教学实践、课后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对成语故事的理解、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实践的效果等方面。
五、教学时间与安排第一章:成语概说(2课时)第二章:成语故事讲解(4课时)第三章:成语故事的教学设计(2课时)第四章:成语故事的教学实践(4课时)第五章:成语故事的教学资源与拓展(2课时)总计:14课时六、成语故事的教学策略1. 引导学生了解成语故事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举例说明成语的来源和用法。
3. 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七、成语故事的教学实践案例分析1. 分析成语故事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
3. 探讨成语故事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和解决策略。
八、成语故事的教学评价与反思1. 评价学生对成语故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出改进措施。
小学三年级语文《成语故事》优秀教案模板
小学三年级语文《成语故事》优秀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了解成语的含义和成语故事背后蕴含的道理;2.学会使用成语,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成语故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阅读理解成语故事,分析故事背后的道理;3.语言运用:运用所学成语进行段落写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认知成语(1)老师拿出一些成语的图片,让学生认识这些成语,例如:一举两得、金玉满堂、步步高升等;(2)让学生自由联想所学成语的含义,并配以图片,让学生加深对成语的印象。
2.故事阅读与讲解(1)通过朗读故事、现场讲解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及其含义。
(2)针对每一个成语故事,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例如“桃花运”这个成语故事,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时来运转、人事无常”等道理。
3.语言运用(1)引导学生使用所学成语进行段落写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例如:用“一鸣惊人”这个成语,写一篇有关成绩提高的段落。
(2)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展示段落,并通过互相分享、点评的方式,提高语言运用水平。
四、教学评价1.结合学生的口头表达、段落写作等方面,进行教学评价,从而了解学生在语言运用、阅读理解等方面的掌握情况,进一步优化教学实施方式。
2.快乐学生学语文,进行学情反馈。
通过对学生调查问卷和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学习成效,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教学质量。
五、教学建议1.温馨教学氛围:注重教学氛围的营造,提供富有创意的成语故事,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优秀的成语故事、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吸收所学知识。
3.温馨家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建立温馨的家园,让孩子们得到更多关爱,发挥出个人的优势,在成功的鼓舞下成为更好的人。
六、总结《成语故事》是小学三年级语文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学生语文阅读和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课程。
《成语故事》优秀教案
《成语故事》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十个成语及其含义,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通过成语故事,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画龙点睛、掩耳盗铃、亡羊补牢、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
2. 成语故事:精选与成语相关的故事,展现成语背后的历史与文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成语的读音、书写、含义及其运用。
2. 难点:理解成语故事背后的寓意,学会运用成语。
四、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成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分组讨论:分组让学生探讨成语的含义、用法及背后的故事,培养合作精神。
3. 案例分析:通过典型例句,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成语。
4. 课后实践: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成语。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成语及其来源,学习成语“画龙点睛”。
2. 第二课时:学习成语“掩耳盗铃”,并进行案例分析。
3. 第三课时:学习成语“亡羊补牢”,进行分组讨论。
4. 第四课时:学习成语“守株待兔”,进行案例分析。
5. 第五课时:学习成语“刻舟求剑”,进行分组讨论。
6. 课后:布置作业,巩固所学成语。
7. 第八课时:进行成语故事演讲比赛,展示学习成果。
8. 第九课时: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
9. 第十课时:布置长期作业,鼓励学生继续学习成语。
10. 第十一课时:进行阶段性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11. 第十二课时:针对测试结果,进行查漏补缺。
12. 第十三课时:学习更多成语,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13. 第十四课时:学习成语典故,深入了解成语背后的文化。
14. 第十五课时:进行总结评价,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出建议。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通过成语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课堂互动:观察学生在讨论、回答问题时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能力。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教案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十个成语及其背后的故事。
2. 培养学生运用成语进行口头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画龙点睛、掩耳盗铃、刻舟求剑、守株待兔、亡羊补牢。
2. 成语故事及寓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十个成语的掌握及运用。
2. 难点:成语背后的故事寓意及文化内涵。
四、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讲解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2. 情景教学: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成语。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成语故事背后的寓意,促进学生思考。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成语的写作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解成语“画龙点睛”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成语及背后的文化内涵。
2. 学习成语:让学生自主学习“掩耳盗铃”、“刻舟求剑”、“守株待兔”、“亡羊补牢”等成语,并讲解其故事。
3. 情景练习: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成语。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成语故事背后的寓意,引导学生思考。
6. 课后作业:布置运用所学成语进行写作的作业,巩固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成语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组织一个小测试,检验学生对成语故事及其寓意的记忆和理解。
3.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小组讨论的表现,评估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兴趣和投入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成语故事书籍或电子资料。
2. 教学PPT或幻灯片。
3. 白板和记号笔。
4. 写作纸张和文具。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学习成语“画龙点睛”和“掩耳盗铃”。
2. 第3-4周:学习成语“刻舟求剑”和“守株待兔”。
3. 第5-6周:学习成语“亡羊补牢”和其他相关成语。
4. 每周安排1-2课时进行成语故事的学习和讨论。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了解成语故事的文化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成语寓意。
2.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和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之成语故事教案(大全5篇)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之成语故事教案(大全5篇)第一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之成语故事教案“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活动教案《成语故事》教案教学目的1、搜集四字成语,会默写出十个成语;2、学会讲成语故事;3、培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能比较顺利地讲出自己搜集到的成语故事。
教学过程一、复习1、谈话引入。
(同学们:自从《成语精读》成为我校的校本教材后,我校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如:成语书写比赛、成语接龙比赛、成语故事比赛等等。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讲成语故事。
2、学生复习背诵学习过的成语。
(校本教程)二、学讲成语故事1、欣赏成语故事。
(播放成语故事录音)2、教师示范讲成语故事——拔苗助长。
3、各小组成员把搜集的成语故事在各自小组进行讲故事交流。
4、小组选派一名成员学生上台学习讲故事。
(男女生各一名)5、同学自由朗读《中华传统文化精选读本》五年级下册P112-113成语内容。
三、默写成语竞赛1、学生个人默写成语若干。
2、小组评比,选出优胜者。
3、各小组优胜者再评比,选出最优胜者。
四、成语补充练习。
(校本教材《成语精读》P8练一练中补充成语)第二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教育需要积极而有效的文化,学校教育价值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就是学校所拥有的文化,以强化超功利的人文教育思想,给学生一个东方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人格支撑、精神支撑是我校教育模式特色化创建的主导思想。
正是基于这一教育理念,我校决定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内容进行德育特色化学校创建活动。
一、指导思想:“用文化经营学校,用理念支撑学校” 是我校的特色化学校创建的指导思想。
中国有着五千年未曾中断的发展历史。
在漫长的、不绝如缕的繁衍历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
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系统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德育特色模式,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
《成语故事》教案
《成语故事》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成语,增强学生的词汇量。
2. 通过成语故事的形式,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成语的定义与来源1. 成语的概念与特点2. 成语的来源与演变第二章:成语的分类与用法1. 成语的分类2. 成语的用法与误用第三章:成语故事鉴赏1. 成语故事的特点2. 成语故事的价值与意义第四章:成语故事讲解与解析1. 《成语故事》教材解析2. 成语故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第五章:成语故事活动设计与实践1. 成语故事的教学活动设计2. 成语故事的教学实践与反思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定义、分类、用法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语故事的特点、价值与意义。
3. 实践活动法:设计成语故事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成语故事的学习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考察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学习任务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成语故事学习任务的质量。
3. 小组合作表现: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态度与成果。
4. 课后实践报告:评估学生运用成语故事进行实际应用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成语故事》教材:提供成语故事的学习内容与参考。
2. 教学PPT:展示成语故事的相关图片、资料等。
3. 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成语故事的学习资料与拓展内容。
4. 教学活动用品:如成语卡片、黑板等。
六、教学环境1. 教室布置:教室内的座位以小组形式排列,方便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
2. 教学设备:计算机、投影仪、音响设备等,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进行多媒体教学。
3. 学习材料:准备成语故事的相关书籍、文章、视频等学习材料,供学生自主学习。
4. 网络资源:确保学生可以访问互联网,以便查找相关成语故事和学习资源。
七、教学安排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安排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成语故事 讲课教案
成语故事讲课教案教案标题:成语故事讲课教案教案目标:1.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常用的成语及其含义。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重点:1. 学习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 学习成语故事的背景和意义。
教学准备:1. PPT或黑板、粉笔。
2. 成语卡片或成语手册。
3. 成语故事的相关资料和绘本。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准备一些常用的成语卡片或手册,让学生围绕成语的含义进行猜测。
2. 引导学生思考成语的来源和意义,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步骤二:学习成语故事(15分钟)1. 选择几个常用的成语,介绍其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2. 利用PPT或黑板,展示成语的字面意思和实际用法,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深层含义。
3. 分组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对成语故事的理解,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释。
步骤三:合作活动(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成语故事进行深入研究。
2. 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查找相关的成语故事资料,了解成语的来源和背景。
3. 每个小组准备一个简短的成语故事表演或演讲,并分享他们对成语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步骤四:巩固与拓展(10分钟)1. 进行成语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巩固所学的成语。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成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步骤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成语和成语故事,强调成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鼓励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更多的成语故事,并进行分享和交流。
2. 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故事的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写作能力。
3. 鼓励学生参加成语故事的演讲比赛或朗诵比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成语故事》教案
《成语故事》教案成语故事教案一、教案背景与目标教学内容:成语故事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成语故事,使学生了解成语的含义及用法,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准备教材:成语故事集教具:黑板、彩笔、投影仪、配套PPT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 显示一幅插图,让学生猜猜其中的成语并解释含义。
2. 引导学生进入主题,介绍成语故事的定义及作用。
Step 2:学习与探究1. 将几个常用的成语故事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自己阅读。
2. 学生互相讨论并分享各自读到的成语故事内容。
3.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成语故事的特点和作用。
Step 3:文化背景介绍1. 通过PPT展示一些古时的生活场景和文化背景,与成语故事的故事情节相对照。
2. 学生观察照片,回答有关成语故事的问题。
3. 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引导他们去理解成语故事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背景。
Step 4:巩固与拓展1. 将一些常见的成语列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配对,并找出成语故事的背景与含义。
2. 组织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成语故事,编写一份小栏目报道,介绍成语的来历、故事情节和用法。
3. 学生展示并互相点评,认识到成语故事的多样性。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成语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通过阅读故事理解成语的含义,进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修养。
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学习态度和合作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过于枯燥。
同时,可以结合更多的实例和互动活动,加强学生的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成语故事》教案
《成语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成语的定义与特点;2. 学习常用的成语及其含义;3. 掌握运用成语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与特点;2. 常用的成语及其含义;3. 成语故事的阅读与解析;4. 成语故事的编写与创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成语的定义和特点,并举例说明。
2. 成语的认识与学习(15分钟)教师给学生播放成语学习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应用场景。
然后,教师分发成语学习手册,让学生自主阅读学习,并回答相关问题。
3. 常用成语学习(20分钟)教师精心挑选一些常用的成语,通过图片与例句的呈现,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
然后,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成语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情境,并鼓励学生积极运用成语进行语境运用练习。
教师在黑板上列出所学成语,让学生进行查字典或问同学解释含义。
4. 阅读与解析成语故事(25分钟)教师分发几篇成语故事给学生,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并尝试解析故事中的成语含义。
学生可以在阅读完毕后,与同桌分享自己的理解,并进行比较和讨论。
5. 成语故事的编写与创作(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成语故事的编写与创作。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已学的成语,构思并编写一个与之相关的故事。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增加故事的趣味性与情节转折,并要求学生能够在故事中正确使用成语,突出成语的含义。
6. 总结与展示(5分钟)学生逐个展示自己编写的成语故事,并互相分享。
教师总结全堂,回顾课堂所学的成语,并再次强调成语的应用与运用。
四、教学评价与布置作业:1. 教师可根据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故事编写的能力,进行课堂表现和作业评价。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刚刚编写的成语故事为基础,深化发挥,进行文学创作,写成一篇短篇小说或寓言故事。
五、教学资源准备:1. 成语学习手册;2. 成语学习视频;3. 成语故事资料。
六、教学延伸:1. 拓展成语学习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扩充成语词汇量,提高成语的运用能力;2. 融入成语游戏,在游戏中学习成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成语,培养成语的口语表达能力。
成语故事公开课教案
成语故事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了解和理解一些常见的成语故事的含义和来源;2. 能够正确运用这些成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解读能力,培养学生对成语故事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能够详细理解和解读成语故事的内涵和用法。
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解读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运用成语。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好与成语相关的图片和课文资料;2. 制作PPT,便于教学展示;3. 备好白板、彩色粉笔等教学工具。
四、教学过程导入:1. 观看一段与成语有关的视频或展示几张与成语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入成语故事的主题,问学生对成语的认识和了解,并带领他们一起讨论成语的起源和含义。
讲解与练习:1. 针对一个具体的成语故事,展示对应的图片,并讲解该成语的含义和来历。
2. 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成语故事,并组织小组内外的同学进行问答互动。
3. 给学生发放卡片,上面写有与成语故事有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在一分钟内准备并回答问题。
随机选几位同学回答,并带领全班一起进行分析和讨论。
4. 同学们根据成语故事,写一段小短文,表述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鼓励学生举手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改进。
拓展和运用:1. 提供一些与成语故事相关的场景或情境,让学生根据所学成语进行表演或编故事。
2. 邀请一些有特长的学生,以朗诵、舞蹈等形式表演有关成语的作品,增加学生对成语的记忆和理解。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成语进行写作训练,例如写一篇关于爱情的短文,要求其中包含至少三个成语。
五、总结与反思1. 在本节课结束前,进行知识回顾和总结,巩固学生对成语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2. 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个人反思,并提出自己的感想和建议。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查找和了解更多与成语故事相关的知识,并积极分享给同学和家人。
2. 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故事比赛或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成语故事》教案
《成语故事》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成语,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通过讲解成语故事,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画龙点睛”的故事及其含义。
2. 成语“掩耳盗铃”的故事及其含义。
3. 成语“滥竽充数”的故事及其含义。
4. 成语“亡羊补牢”的故事及其含义。
5. 成语“井底之蛙”的故事及其含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五个成语的故事及其含义。
2. 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成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讲述成语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语故事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成语的运用场景,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 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成语,提高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述“画龙点睛”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成语的来源。
2. 讲解成语:解释“画龙点睛”的含义,让学生理解成语的意义。
3. 分析故事:讨论故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其他成语的故事及其含义。
5. 实践演练:让学生在课堂上运用所学成语,进行语言表达练习。
6.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查漏补缺。
六、教学内容1. 成语“杯弓蛇影”的故事及其含义。
2. 成语“狐假虎威”的故事及其含义。
3. 成语“草木皆兵”的故事及其含义。
4. 成语“破釜沉舟”的故事及其含义。
5. 成语“悬梁刺股”的故事及其含义。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五个成语的故事及其含义。
2. 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成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八、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讲述成语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语故事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成语的运用场景,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 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成语,提高表达能力。
《成语故事》公开课教案
《成语故事》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 通过成语故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3. 提高学生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丰富词汇量。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画蛇添足”的故事及含义。
2. 成语“掩耳盗铃”的故事及含义。
3. 成语“守株待兔”的故事及含义。
4. 成语“杯弓蛇影”的故事及含义。
5. 成语“狐假虎威”的故事及含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五个成语的故事情节、含义和用法。
2. 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的成语进行口头表达和写作。
四、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讲述成语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口头表达和写作,运用所学的成语。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述“画蛇添足”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其他成语故事,互相学习。
3. 讲解“掩耳盗铃”的故事,引导学生掌握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4. 实践环节:让学生用“掩耳盗铃”造句,巩固所学。
5. 总结本节课所学成语,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运用成语进行写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成语运用能力:评估学生在口头表达和写作中正确使用成语的情况。
3. 理解力测试: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成语故事和含义的理解。
七、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本节课学到的成语,写一篇小短文,运用该成语描述一个生活场景。
2. 家长参与评价:请家长协助监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并在作业上签字确认。
八、教学资源1. 成语故事书籍或电子资料。
2. 教学PPT或黑板。
3. 作业本和评价表。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学习成语“画蛇添足”和“掩耳盗铃”。
2. 第二课时:学习成语“守株待兔”和“杯弓蛇影”。
3. 第三课时:学习成语“狐假虎威”和总结复习。
三年级语文上册《成语故事》教案分享
本文将分享一份三年级语文上册《成语故事》教案。
该教案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
以下是详细内容。
一、教学目标1.掌握课本上的十个成语及其出处、含义和用法。
2.通过阅读成语故事,增强学生的语感、阅读理解技能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知,提高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课本上学过的十个成语,并介绍它们的出处、含义和用法。
2.教师讲解成语故事的概念,并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上的成语故事,学习成语的来源及其形成的文化背景。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成语故事,探索成语和故事之间的联系和特点。
4.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表达,让学生自主思考和发挥创意,展示对成语故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5.教师巩固本课的内容,可设计小组比赛、成语接龙等游戏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三、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教师可通过问答等形式,引导学生回忆和复习课本上的十个成语,并提出问题,检测学生对成语的基本掌握情况。
如:(1)请问成语是什么?(2)我们学过哪些成语?(3)成语有什么用?2、阅读成语故事(30分钟)教师给学生阅读课本上的成语故事,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和成语含义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理解成语内涵,提高学生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
3、分组探究成语故事(20分钟)教师分组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表达,探索成语故事背后文化的含义和历史渊源,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和理解成语,同时也锻炼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小组比赛和游戏(20分钟)为了增加学生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教师设计小组比赛、成语接龙等游戏环节,让学生进行口语交流、文化知识竞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5、总结(5分钟)教师可结合学生表现,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回顾学生对成语故事的理解和运用,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究中华传统文化。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核心在于让学生了解成语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成语故事》公开课教案
《成语故事》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五个成语的故事背景和含义。
2. 培养学生对成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
3. 引导学生通过成语故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画龙点睛、掩耳盗铃、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狐假虎威。
2. 成语故事及相关文化背景。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含义、故事背景和文化内涵。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成语的理解和用法。
3. 案例分析法:通过成语故事,分析成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成语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分别讲解五个成语的含义、故事背景和文化内涵。
3. 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成语的理解和用法。
4. 案例分析:通过成语故事,分析成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互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积极参与程度。
2. 成语运用能力:通过课后作业或小测验,评价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文化意识:评价学生对成语故事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或成语故事书籍。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成语卡片或挂图。
4. 课后作业或小测验题目。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五个成语的含义、故事背景和文化内涵。
2. 难点:成语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和文化意义的理解。
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或故事,引出今天要学习的成语。
2. 讲解:详细讲解每个成语的含义、故事背景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思考。
3. 互动: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分享对成语的理解和用法。
4.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或故事,展示成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九、课后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今天学习的成语故事的小短文。
2. 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十、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等。
《成语故事》公开课教案
《成语故事》公开课教案《成语故事》公开课教案【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课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语了,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板书:6、成语故事三则二、初读指导1、安排课内预习。
过渡:课文中讲了哪三则成语故事呢?⑴轻读课文,圈出文中生字。
⑵拼读生字,记住字音,字形。
⑶朗读课文,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⑷画出不理解的词。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生字词(幻灯片)。
⑵分析哪些字音易错。
⑶文中哪些词不理解。
⑷指名读课文。
三、指名书写。
四、安排作业。
誊写生字,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词。
1、认读生字词。
2、填词。
自相(矛)盾画龙点(睛)(滥)(竽)充数张口(结)舌二、精读《自相矛盾》。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2、讨论:“夸口”的意思。
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张口结舌”的意思。
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3、联系实际说说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
三、精读《滥竽充数》。
1、查字典:滥、竽、充、数4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他人一样的俸禄?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3、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呢?4、朗读课文。
四、精读《画龙点睛》。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⑴张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⑵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了?⑶“点睛”的结果怎样?2、逐题讨论,指导朗读3、启发想象,领悟寓意。
五、安排作业。
朗读课文,造句:不要……而要……。
板书设计6、成语故事三则自相矛盾夸口张口结舌滥竽充数得俸禄逃走了画龙点睛点睛飞走了。
《成语故事》教案范文(4篇)
《成语故事》教案范文(4篇)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言简意赅。
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
所以,学习成语是青少年学习中国文化的必经之路。
成语故事以深刻形象的故事典故讲述一些道理。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内容,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到帮助!《成语故事》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的生字词。
2、详细讲解前两则成语故事。
3、让学生认真领悟两则成语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点:1、理顺故事发展的思路,把握重点字词句。
2、让学生体会两则成语故事包含的寓意。
教学方法:讲授法,一抓一放(第一则以教师讲为主,第二则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不少成语了,谁来说几个给大家听听?生回答师:同学们积累得还真不少,那有同学知道成语的来源吗?生思索回答师引导学生,让学生知道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民间口语,一是书本记载,本记载包括故事,典故,寓言。
师:今天啊,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八课《成语故事》。
带领学生读课题。
二、精读《自相矛盾》1、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则故事《自相矛盾》。
老师想问问同学们你们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听过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吗?生:听过或没有师:有人听过。
那有人能说说你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吗?生回答师:那自相矛盾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学了这个故事就知道了。
2、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把这则故事读一读,读的时候注意画出本课的生字词。
生读课文。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本课的生字词。
“矛(茅) 盾楚锐戳”请学生读生字词,读准字音。
请学生自己说一说在写这些生字词时有哪些注意点。
最后让学生组词。
3、师:好。
本课的生字词我们就学到这里,我们来看这里“矛”这里的“矛”是什么意思呢?(生思索)盾呢?(生思索)矛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在长杆的一头有金属枪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故事》公开课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语了,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板书:6、成语故事三则
二、初读指导
1、安排课内预习。
过渡:课文中讲了哪三则成语故事呢?
⑴轻读课文,圈出文中生字。
⑵拼读生字,记住字音,字形。
⑶朗读课文,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⑷画出不理解的词。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生字词(幻灯片)。
⑵分析哪些字音易错。
⑶文中哪些词不理解。
⑷指名读课文。
三、指名书写。
四、安排作业。
誊写生字,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1、认读生字词。
2、填词。
自相(矛)盾画龙点(睛)(滥)(竽)充数张口(结)舌
二、精读《自相矛盾》。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
2、讨论:“夸口”的意思。
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张口结舌”的意思。
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
3、联系实际说说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
三、精读《滥竽充数》。
1、:滥、竽、充、数4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他人一样的俸禄?
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3、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呢?
4、朗读课文。
四、精读《画龙点睛》。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⑴张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
⑵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了?
⑶“点睛”的结果怎样?
2、逐题讨论,指导朗读
3、启发想象,领悟寓意。
五、安排作业。
朗读课文,造句:不要……而要……。
板书设计
6、成语故事三则
自相矛盾夸口张口结舌
滥竽充数得俸禄逃走了
画龙点睛点睛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