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上海的“现代性”:一份杂志与它的“城市”(一)

合集下载

《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札记

《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札记

《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读书札记1. 内容简述《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是一部关于20世纪初上海城市生活的研究著作,作者通过对当时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社会风俗、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一个繁荣昌盛、充满活力的上海滩。

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当时上海城市生活的窗口,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是如何度过他们的日常生活的。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对各种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揭示了当时上海社会的阶层结构、家庭生活、教育状况等方面的问题。

作者还关注到了一些特殊的社会群体,如妓女、乞丐等,展示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地位。

作者还通过对当时上海的文化、艺术、宗教等方面的研究,展现了一个多元文化的上海。

《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是一部具有很高学术价值和可读性的著作,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了解20世纪初上海的城市生活和社会风貌。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是如何在霓虹灯下度过他们的日常生活的,以及他们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和困境。

1.1 研究背景作为中国的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多元交融的城市。

在20世纪初,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上海成为了中西文化的交汇点,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变迁尤为引人注目。

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复杂多变,经济繁荣、人口迁徙、文化碰撞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上海现象。

而本书正是以此时期的上海为研究背景,通过丰富的史料和深入的剖析,展示了这一时期上海日常生活的真实面貌。

在当时的上海,霓虹灯初现,繁华的街道与小巷交织,新旧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由于战乱和移民潮的影响,上海的人口结构和社会形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本书的研究背景,在此背景下,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了怎样的影响?又是如何在这个变革的时代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些问题成为了本书所要探讨的核心内容。

现代性的意象例子、话语与建筑(中)

现代性的意象例子、话语与建筑(中)

JIGSAW OF MODERNISM现代性的拼图JIGSAW OFMODERNISM090-100专栏主持人刘磊刘磊(行者小刘)柯布西耶研究学者,中法营造学社中国区会长,中国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法国国家注册建筑师,高级工程师。

行者小刘20世纪90年代师从同济大学建筑系常青院士研习建筑历史与理论。

他将调研中国传统民居的经历著述为三卷本的《建筑孤旅——一个建筑师的旅行手记》。

后来留学法国巴黎拉维莱特建筑学院,在校遍览关于柯布西耶的文献。

他常年造访柯布西耶基金会图书馆,浏览柯布的建筑设计草图、文献以及绘画,还因为撰写论文多次于巴黎各区城市档案馆调取柯布设计建筑的报批图纸,访谈柯布生前相关人物,取得了第一手资料。

与此同时他历经多年访问了柯布在欧、美、亚洲的几乎所有重要建筑作品,取得亲身感受。

回国后,带领事务所的员工多年潜心研究柯布西耶,总结了数讲关于柯布西耶的讲座,并先后在中央美院、广州大学等高校演讲。

因研究需要,他还不间断地进行有关柯布西耶的法语文献的翻译,出版过“傅雷”图书资助出版计划的新精神从书中的《一栋住宅,一座宫殿》,同时还撰写了关于柯布西耶建筑的多篇论文,发表在《时代建筑》等学术杂志。

从事研究的同时,行者坚持建筑设计创作,先后完成了赤山湖游客服务中心、2019世界北京园艺博览会央视动画馆等项目,并获得金奖等奖项。

开栏语近年来建筑创作非常活跃,各种思潮、风格同时绽放。

这种蓬勃的设计氛围反映了建筑设计界学术自由和包容,同时也反映了时代转换之际价值观和审美趣味的多元化。

建筑师在信息爆炸的冲击中、在予取予求的物质供给下有时不知所措,如何在与时俱进的同时,保证“和而不同”呢?我们认为建筑师需要最基本的建筑理论和建筑历史的修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现代性”的深刻理解。

大多数中国的建筑师没有经历过现代主义发源的时代和现场,没有亲身的浸润和体会,对于现代主义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枯燥的建筑历史教材和几本经典的英语建筑历史典籍中。

《从上海到上海大都市圈:中国式现代化的都市圈规划探索》札记

《从上海到上海大都市圈:中国式现代化的都市圈规划探索》札记

《从上海到上海大都市圈:中国式现代化的都市圈规划探索》阅读随笔目录一、内容概述 (2)二、背景分析 (2)1. 城市发展与现代化背景 (3)2. 上海大都市圈概况 (5)3. 中国式现代化与都市圈规划关联 (6)三、上海大都市圈规划探索 (7)1. 规划目标与愿景 (8)2. 战略规划布局 (9)(1)经济布局 (11)(2)交通布局 (12)(3)生态环境布局 (13)3. 关键领域与举措 (15)(1)科技创新 (16)(2)人才培养与引进 (17)(3)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 (19)四、中国式都市圈规划特点分析 (20)1. 强调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相结合 (21)2. 注重区域协调与资源共享 (23)3. 坚持生态优先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24)4. 强调创新与科技引领 (25)五、上海大都市圈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27)1. 经济发展压力与转型升级挑战 (28)2. 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矛盾 (29)3. 人口规模与城市建设平衡问题 (31)4. 政策落实与执行效率提升途径 (32)六、结语与展望 (33)1. 总结心得与体会 (35)2. 对未来上海大都市圈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36)一、内容概述本书首先回顾了上海大都市圈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指出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之一,其都市圈规划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从战略定位、空间布局、交通网络、产业协同、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的思路与举措。

在实践与探索部分,本书总结了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的实施成效与经验教训,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通过本书的阅读,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的丰富内涵与实践意义,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二、背景分析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都市圈作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其都市圈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汇编(最新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汇编(最新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汇编(最新版)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汇编1.时务体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报刊政治家继承王韬报刊政论的传统,在政论写作中不断突破框框进行革新,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报章文体。

这种文体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政论最为典型,故被称为“时务文体”。

又称“新文体”、“报章体”,是一种不同于桐城派古文的比较通俗浅显的文体。

这种文体特征为:半文半白,平易畅达,语言丰富、笔调自由、条理清晰、笔锋常带感情。

其历史渊源:既是汉魏无文风的发扬也是思想解放的产物。

它的社会效果:令读者开眼,风靡一时,并为后世政论报纸纷纷效仿。

而守旧的老辈则痛恨它。

2.诗界革命(暨南大学05年)即戊戌变法前后的诗歌改良运动。

诗界革命冲击了长期统治诗坛的拟古主义、形式主义倾向,要求作家努力反映新的时代和新的思想,部分新体诗语言趋于通俗,不受旧体格律束缚,这些在当时都起了解放诗歌表现力的作用。

但是,梁启超等强调保持旧风格,这就又束缚了手脚,使得它只是旧瓶装新酒,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改革上虽有前进,却前进不大。

3.小说界革命(安师大03年)光绪二十八年十月(1902年11月),《新小说》杂志在日本横滨创刊。

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了“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的口号,这是“小说界革命”的开始。

“小说界革命”的影响相当深远,许多人投身于小说创作,直接促使了创作热潮的出现,在近代小说史上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

4.南社(苏州大学06年,中山大学12年,南开大学01年)是一个曾经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文化团体,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学社团。

该团体于1909年11月13日在苏州成立,发起人为同盟会会员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

1917年,因对“同光体”的评价发生争论,南社内部开始分裂。

1923年,南社解体。

以后又有新南社和南社湘集﹑闽集等组织。

前后延续30余年。

名人对上海的评价

名人对上海的评价

名人对上海的评价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上海作为中国最具活力和现代气息的大都市之一,吸引了无数名人的关注和赞誉。

让我们来看看一些著名名人对上海的评价。

中国当代文学大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曾在一次采访中表达了对上海的喜爱之情。

他说:“上海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城市,每一寸土地都透露着现代化的味道。

这里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和文化,让我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创造力。

”莫言认为上海是一个让人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城市,值得每个人去探索和发现。

国际影坛巨星李安也曾对上海进行过评价。

他表示:“上海是中国影视产业的中心,这里的电影市场非常繁荣,每年都会有大量优秀的电影和影视作品在这里诞生。

上海的电影节更是吸引了全球各地的电影人前来参与和交流,为影视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安认为上海是一个让人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城市,值得每个人去探索和发现。

知名企业家、亿万富翁马云也曾对上海进行评价。

他说:“上海是一个充满商机和创新的城市,这里的商业环境非常优越,吸引了无数国内外企业前来投资和发展。

上海的科技园区更是孕育了大量优秀的科技企业和创新产品,为城市的经济增长注入了巨大动力。

”马云认为上海是一个让人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城市,值得每个人去探索和发现。

第二篇示例:上海是一座充满磁性的城市,吸引了众多名人的目光和赞美。

不同领域的名人们对上海留下了各种评价,有些是对其现代化的赞美,有些是对其历史文化的追忆,有些是对其独特风情的吹捧。

下面就来看看一些著名名人对上海的评价。

首先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村上春树。

他曾在《挪威的森林》中写到:“每天站在阳台上望着上海的变化,永远也不会觉得厌倦。

”这句话展示了村上春树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喜爱之情。

他眼中的上海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城市,每天都充满了新奇和惊喜。

另一位国际知名作家保罗·柯埃略也对上海赞不绝口。

他曾说:“上海是一个古老而先进的城市,它蕴含着无限的魅力和活力。

介绍上海的书籍

介绍上海的书籍

介绍上海的书籍上海是中国的一座国际大都市,也是一个文化繁荣的城市。

在上海的书籍中,不仅有关于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建筑等方面的介绍,还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小说、散文和诗歌。

下面将介绍一些代表性的上海书籍。

《上海堡垒》是韩寒创作的一部小说,以上海为背景,描述了一群年轻人在这座城市中追求梦想、挑战困难的故事。

小说以幽默、犀利的文字风格描绘了上海的都市生活和年轻人的心态,深受年轻读者喜爱。

《霓虹灯下的哀思》是钱钟书的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他在上海生活期间的一些感悟和思考。

钱钟书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上海的街巷、建筑和人情,展现了他对城市和生活的独特见解。

《上海文化志》是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编写的一部百科全书,全面介绍了上海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这本书详细记录了上海的发展历程、名人故事、文化遗产等内容,是了解上海文化的重要参考书籍。

《上海的夏天》是陈彦的一本诗集,以上海夏天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集中的诗歌以简洁、抒情的方式描绘了上海夏天的独特魅力,读来让人心生向往。

《上海老房子》是徐志摩的一本散文集,记录了他在上海生活期间的点滴。

徐志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上海的老房子、街巷和人物,通过对城市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上海滩》是张爱玲的一部长篇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上海滩的风云人物为背景,讲述了一段爱恨情仇的故事。

小说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上海滩的繁华与浮华,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期特殊的社会背景。

《上海岁月》是丁玲的一本回忆录,记录了她在上海的求学和工作经历。

丁玲以真实的笔触描绘了上海的街巷、人情和社会风貌,同时也表达了她对于社会不公和人民疾苦的关注。

上海的书籍涵盖了丰富的内容,无论是对上海这座城市的介绍,还是对上海人文历史的探索,都能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这座城市的魅力。

这些书籍通过不同的文学形式和角度,展现了上海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娱乐和知识,也为他们激发了对上海的兴趣和热爱。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课后习题 第8单元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课后习题 第8单元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合格考过关检验一、选择题1.美国《时代》周刊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

”下列哪次战役粉碎了日军的侵华“时间表”()A.淞沪会战B.武汉会战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1937年”“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故A项正确;武汉会战发生于1938年,故B 项错误;台儿庄战役发生于1938年,故C项错误;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8月至次年1月,故D项错误。

2.下面为国统区民营重工业发展情况示意图。

图中数据的变化( )A.表明轻重工业的结构趋向平衡B.适应了应对民族危机的需要C.说明国统区初步实现了工业化D.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力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4年国民政府统治区民营重工业相比20世纪30年代初来说,得到了大幅度发展,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重工业的发展是为了满足战时的需要,故B项正确。

3.有学者评论:“抗战之前的中国是传统的、一盘散沙的、领导核心无力而且缺乏代表性的非现代化中国,而抗日战争给中国的历史带来了全新的现代性。

”“全新的现代性”是指( )A.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的胜利B.抗战结束促进了现代化建设C.战争促进中国民族意识觉醒D.抗日战争促成了全国的统一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抗战之前的中国是传统的、一盘散沙的、领导核心无力”,可知抗日战争改变了战争前一盘散沙的状态,将全民族紧紧地凝聚在一起,这反映的是民族意识的觉醒,故选C项;A项不符合题干材料,排除;抗战胜利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排除B项;抗日战争并未促成全国统一,排除D项。

4.日本华北方面军某作战记录载:“盘踞华北一带的中国共产党军队……于1940年8月20日夜,一齐向我交通线及生产地区(主要为矿山)进行奇袭。

上海建筑的书

上海建筑的书

上海建筑的书籍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文化名城,拥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在建筑方面,上海不仅拥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还有许多现代化的高楼大厦。

在这些建筑背后,蕴藏着许多设计师和建筑师的心血和智慧。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上海建筑的书籍。

一、《上海老洋房》《上海老洋房》是由陈丹青撰写的一本介绍上海老式建筑的书籍。

这本书以插图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详细记录了上海老式建筑的历史、风格、特点以及保护措施等内容。

书中所涉及到的建筑包括法租界、英租界、美租界等地区的住宅、商业和公共设施等。

此外,该书还包含了许多珍贵图片和资料,是了解上海老式建筑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二、《上海新天地:城市更新与历史重构》《上海新天地:城市更新与历史重构》是由张志华撰写的一本介绍上海城市更新的书籍。

该书主要介绍了上海新天地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以及该项目对于上海城市更新和历史保护的意义。

该书还包含了许多珍贵图片和资料,是了解上海城市更新和历史保护的重要参考书。

三、《上海建筑史》《上海建筑史》是由陈春芳撰写的一本关于上海建筑发展历程的书籍。

该书从上海最早的城墙、城门开始,详细介绍了上海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特点以及代表性建筑。

此外,该书还介绍了近年来上海现代化建设的情况,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该书内容丰富、详实,是研究上海建筑发展历程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四、《现代中国建筑大系:上海卷》《现代中国建筑大系:上海卷》是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介绍上海现代化建设成果的书籍。

该书收录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高楼大厦、商场、酒店等现代化建筑,并通过图片和文字详细介绍了这些建筑的设计、结构和特点。

此外,该书还包含了一些专题文章,介绍了上海现代化建设的背景、历史和未来发展方向。

该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是了解上海现代化建设成果的重要参考书。

五、《上海十九世纪西洋建筑》《上海十九世纪西洋建筑》是由刘宝琳撰写的一本关于上海西洋建筑的书籍。

李欧梵《上海摩登》文化批评的现代性

李欧梵《上海摩登》文化批评的现代性

李欧梵认为 , 虽然上海有西方殖 民存在 , 但上海 的作家们作 为中国人的身份意识从 不曾改变 , 他们公然 拥抱西方现代性 而不畏惧被殖 民化 , 这即是“ 一种中国世界主义” 《 。 上海摩登》 开篇从上海都市的声色光电说
起 , 托 出 旧上 海 的背 景来 。 烘 对存 在 于 旧上海 的月历 牌 、 电影 导 读之 类 的小 商 品进 行描 摹 归纳 , 引导读 者对 上 海微 观 揣摩 , 在这 细 细揣 摩 的过程 中 , 欧 梵是 作 为 上海 的他 者 而存 在 的 , 在 世 纪末 的尾 巴尖 上 追忆 这 座 李 他 城市 的现代 化 , 细体 味 , 细 娓娓 道来 , 这份 关于 昔 日上 海小 商 品 的细 致观 察一 直 贯穿 整 本 书 , 为之 后 篇 章将 提 及 的每个 小 说家 提供 了叙 述 的基 点 。 它的 前半 部 由十里 洋场 、 外滩 建 筑 , 渐描 绘 这个 风 华 绝代 的 都 市在 大 逐
海研 究 ” “ 的 文化 ” 向 。他 自觉 地把 “ 化研 究 ” “ 文 化史 ” 转 文 和 新 的方 法论 引入 到 “ 上海 研究 ” 中 , 之 尤其是 在 “ 文
化想象” 的层面上重建了上海现代性的某种“ 既在表面又是核心” 的特殊形态 。这些研究颇具特色, 中的一些 其 成果 、 观点和理念 , 在中国形成 了新的学术景观, 引起 了广泛关注。
收 稿 日期 :0 9 0 — 9 20-8 0
作者简介 : 何
玲( 9 5 , , 18 一)女 西华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 从事 中国现 当代文学研究。
通讯作者 : 傅宗洪( 9 3 , 西华师范大学教授 。 1 6 一)男。 博士, 从事 中国现代诗歌 与音乐文学研究。

上海双年展介绍(中文)

上海双年展介绍(中文)

*
城市馆项目的巨大成功
*
城市馆模式一经提出,即受到出乎意料的的积极响应。目前已有 柏林、旧金山、洛杉矶、悉尼、安特卫普、孟买、伊斯坦布尔、 德黑兰、万隆、柏林、温哥华、里昂、巴勒莫、阿姆斯特丹、莫 斯科、奥克兰、匹兹堡、底特律、墨西哥城、圣保罗、哈瓦那、 仙台、大田等30个城市参加。覆盖全球各地,远远超出预定计划, 甚至出现各地踊跃申报的情况。 专家预料,上海双年展的城市馆,未来将成为超越威尼斯双年展 国家馆的暂新模式,将为上海市带来巨大的收益。
赞助回报
16
上海双年展媒体平台
电视媒体: 上海综合新闻频道 、东方卫视、生活时尚频道(今日印象)、上海教育台、 CCTV(18:30晚间新闻)、ICS(City Beat)、IPTV等。
平面媒体: (一)大众类媒体:包括东方早报、人民日报、申江服务导报、解放日报、新 民晚报、新闻晨报、第一财经日报、文汇报、青年报、China Daily等。 (二)时尚类媒体:包括周末画报、Iweekly、ELLE、虹、芭莎、望、生活周刊、 外滩画报等媒体。 (三)专业类媒体:包括《艺术当代》、《艺术世界》、《美术》、雅昌艺术 网、Art Link Art、Flash Art、Frieze、Art Forum等。 网络媒体: 东方网、上海热线、新浪、搜狐、网易等。 商业广告: 在Art Asia Pacific,Art in America,Artinfo等平面和网络专业媒体上刊登广告。 户外广告: 道路指示牌(当代艺术博物馆附近马路),高架路旗 (延安路高架路旗和中山 南一路),车身广告 公交站点灯箱。 国内外主流媒体专访: 组织国内外媒体来访:组织中央电视台、《Lens视觉》 、纽约时报、艺术财经、 17 艺术时代、hi艺术、美术文献、 Artforum中国站记者等约25家国内外主流媒体 的记者进行专访。

公共卫生与城市现代性:1898—1949年的上海

公共卫生与城市现代性:1898—1949年的上海

公共卫生与城市现代性:1898—1949年的上海20世纪前半期是上海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卫生制度在其中充当了重要的推动角色。

公共卫生制度的形成是租界正向示范和反向刺激、政府和民众的民族意识觉醒、华洋冲突与合作等多方作用的结果。

公共卫生引发了国家与社会的互动,民间社会力量在近代上海公共卫生的发展中广泛参与,民众个体的文明习性因此逐渐养成,推动了上海都市文明的进程,反映了近代上海城市现代性的增长。

卫生通常与健康联系在一块,同时公共卫生的社会意义还在于其与城市现代性紧密相连。

本文试以近代上海为例,从卫生制度的形成、卫生的社会动员与整合、卫生与个体的文明习性养成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一、“西力”冲击与城市认同:卫生制度的形成公共卫生制度是都市文明的产物,近代上海公共卫生制度的形成,是在都市化发展的基础上,租界正向示范和反向刺激、政府和民众的民族意识觉醒、华洋冲突与合作等多方作用的结果。

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远东国际性港口城市,上海都市发展进程加快。

都市化带来的人口积聚,使都市公共卫生面临严重挑战。

由于上海与外界联系紧密,港口防疫体制常面临很大压力。

随着卫生领域的西学东渐,政府与民众的卫生意识觉醒。

如何应对日益凸显的公共卫生问题及由此带来的社会风险,成为都市自身发展题中的应有之义。

租界行政当局基于自身安全与健康的需要,于1898年首先成立了正式的公共卫生管理机构,制订了一系列的卫生制度与规范,建造了公厕、垃圾箱等各项公共卫生设施,并逐步在卫生防疫、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卫生统计等方面实施常规化、制度化管理,由此启动了近代上海的公共卫生事业,初步缓解了都市化进程中的卫生与安全压力。

在卫生管理模式上,租界强调疾病预防。

如1927年3月,上海政治、军事形势稍形紧张,公共租界工部局随即召开特别会议,总董召集各董事、警务处、工务处、卫生处等共同商讨若是界内发生严重骚乱,如何处理,“倘遇有必要宣布紧急状态,已经做好哪些准备”,特别强调了如何在动荡中正常维持生活垃圾、粪秽及污水“三大事”的正常处理。

上海摩登读书笔记

上海摩登读书笔记

摩登城市,摩登时代---------读《上海摩登》有感摘要:三十年代是关于上海“现代性”的年代,新感觉派小说,外滩上中西荟萃的建筑、租界里豪华的百货大楼,还有休闲的咖啡馆、舞厅公园和跑马场拼贴出了一个光怪陆离的西洋化的上海全景,我们可以从中窥探出这个当时世界第五大都市的繁华。

关键词:上海摩登建筑小资正文:上海,是一座有着自己的故事,有着自己个性,充满着魅力与神奇的城市。

多少年来,许多人为上海着迷,为上海的文化、上海的繁华而着迷。

也有许多学者将上海作为自己的探究对象。

课余之时,我翻开李欧梵先生所著的《上海摩登》,从他的笔下,了解到了更多关于上海这座城的文化。

《上海摩登》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上海都市文化的背景,第二部分主要讲以新感觉派和张爱玲为主的都市文学,具体分析施蛰存、刘呐鸥、穆世英、邵洵美、叶灵凤、张爱玲的文学书写,及此种书写与上海摩登的关系,泾渭分明而又溶为一体。

第三部分则重新思考30、40年代的上海世界主义和香港对老上海的怀旧以及80年代后都市上海的重建。

“太阳刚刚下了地平线。

软风一阵一阵地吹上人面,怪痒痒的。

暮霭挟着薄雾笼罩了外白渡桥的高耸的钢架,电车驶过时,这钢架下横空架挂的电车线时时爆发出几朵碧绿的火花。

从桥上向东望,可以看见浦东的洋栈像巨大的怪兽,蹲在暮色中,闪着千百只小眼睛似的灯火向西望。

叫人猛一惊的,是高高地装在一所洋房顶上而且异常庞大的NEON电管广告,射出火一样的赤光合青磷似的绿光:LIGHT,HEAT,POWER!”文章引用茅盾的著名小说《子夜》作为开头,我们可以从中一探摩登上海的风貌。

上海,对于许多中国人,甚至是外国人来说,似乎就是“摩登”的代名词。

在李欧梵的这本书里,他用外滩上中西荟萃的建筑、租界里豪华的百货大楼,还有休闲的咖啡馆、舞厅公园和跑马场拼贴出了一个光怪陆离的西洋化的上海全景,让我们可以从中窥探出这个当时世界第五大都市的繁华。

接着由这些物质所象征的现代性又引申到了文化意义上的现代性——上海作家们的“亭子间”生活、充满文化意味的公共空间、代表上海特色的杂志、电影和小说,在文化层面上重构了一个摩登的上海。

2023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 试题分析(不含作文题)【含答案】

2023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 试题分析(不含作文题)【含答案】

2023试卷类型:A 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分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竞速时代,速度浸入了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也不断重塑现代人的感知经验。

个体虽然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得更加自由,但越来越难以跟上社会的快节奏发展,焦虑感也愈发强烈。

与此同时,速度逐渐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主题,甚至成为一种随处可见的文化景观。

速度美学关注审美艺术中加速或快速的时间体验,强调审美感知的瞬间性、快节奏。

捕捉新奇、紧跟时尚,成为竞速时代审美艺术的共同追求。

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慢速生活”观念,具有某种反拨意味。

对“慢速生活”的提倡,并非逃避生活,而是通过远离加速生活和撤回内心来实现自我保护。

“慢速生活”理念通过减速来与加速的外在生活保持距离,强调关注内心体验,表现了对主体精神和情感的当下性的关注。

现代人对慢食、慢走、慢旅行和休闲阅读等生活模式的倡导,也是希望通过慢生活实现心理时间与物理时间的平衡。

在慢速生活的审美体验中,个体从外部物理时间中抽离,更亲近和关注当下,进而实现对竞速生存的审美救赎。

在“慢速生活”中应运而生的“慢速美学”,是对竞速时代的反思。

慢速审美的核心在于理解和挖掘“当下性”,进而建构过去、当下和未来的时间经验关系。

关注“当下性”,意味着将当下的瞬间固化,将当下视为过去和未来的连接,这实际上是以一种减速的时间模式对抗加速的时间模式。

慢速艺术尝试延长的时间结构,使用了犹豫、延迟和减速的策略,试图让我们暂停下来,体验“当下”短暂的存在。

在中国,对慢速审美的提倡古已有之。

在日常生活美学中,太极、书法、棋艺、茶道、园林等传统文化的审美形式,都提倡在快与慢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保持适当的生活节奏和张力。

无论是对文化记忆的留存和保护,还是对绿色城市的提倡,也都体现了身处竞速时代的人们对于传统生活态度、情感关系、文化精神的追忆和传承。

昆德拉反思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令人出神的速度”,发出“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的追问。

《新上海》主要内容是什么赏析

《新上海》主要内容是什么赏析

《新上海》主要内容是什么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新上海》主要内容是什么赏析【导语】:新上海清代白话长篇社会谴责小说。

近代小说中的上海都市现代性叙述

近代小说中的上海都市现代性叙述

近代小说中的上海都市现代性叙述作者:江韵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36期摘要:近代以来,上海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座被赋予意义的城市。

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上海在文学叙述中突出地呈现出一种现代性意义的堆积,甚至被赋予了宏大的近代民族国家意义。

本文认为,文学进行上海书写,应从近代小说开始。

近代小说这种新兴的文学体裁不仅建构起了上海鲜明的都市现代性身份,还以大众传媒、市民群体和都市公共空间为依托,承担起了现代化进程中人们对于都市现代性的共同社会想象。

因此,本文力图梳理近代以来不同文类的小说,展现其中对于上海都市现代性的叙述,并从中探讨此种叙述所包蕴的独特的民族国家性意义。

关键词:上海都市现代性近代小说叙述近代上海作为中国最早开埠的口岸城市之一,率先完成了中国城市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建成了近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成为中国近代最具现代化色彩的国际大都市。

无论是印刷文化、媒介文化的生产、消费、传播以及再生产等都市文化的生成与迅猛发展,还是报刊、杂志、电影、流行生活的日渐风靡,以及人们对于都市现代性意义的共同心理认同,我们都可以从中剖析出近代上海都市现代性的鲜明特质。

文学进行上海书写,应从近代小说开始。

就文类来说,近代小说大致可分为狭邪小说、通俗小说和谴责小说三种。

其对于上海的观察,基本上在于“维新”与“腐败”两个方面,即写洋场与欢场。

两者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书写者依据不同的理念诉求对上海所进行的都市现代性叙述。

由“维新”主题所衍发的是对于进步的上海融入世界的某种现代性叙述;而“腐败”主题叙述的则是对上海现代化过程中物质繁荣背后所隐现的道德性憎恶。

这三种文类以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开始了近代中国人关于上海都市现代性的叙述,并从中体现出了鲜明的民族国家性意义。

一、近代上海都市现代性的最初叙述近代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中国的“都市”是在传统城市基础上,随着西方现代文明的强势介入,各种意识形态和物质力量不断撞击融合而形成的。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整理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整理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整理绪论一、现代文学的范围与分期中国现代文学,指起于五四前夕,迄于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文学历史,即从1917年发难的“文学革命”到1949年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召开,大约三十二年文学发展历史。

分期1917年到1927年为第一个时期,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时期;1927年到1937年为第二时期,左翼文学运动的形成和壮大时期;1937年到1949年为第三个时期,抗战的民主的文学运动的勃兴和繁荣时期。

二、现代文学的性质1.“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学,即新民主主义文学”2.“改造民族灵魂的启蒙文学”3.“现代化的与世界文学相沟通的民族文学”4.“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

”三、现代文学的主题、题材与形式1.充满矛盾与张力的主题现代作家对待现代化的态度并不是统一的,主题的呈现往往充满了矛盾与较大的差异,呈现出一种“复调现象。

”所谓复调(poliphony)本是音乐术语,指欧洲18世纪(古典主义)以前广泛运用的一种音乐体裁,它与和弦及十二音律音乐不同,没有主旋律和伴声之分,所有声音都按自己的声部行进,相互层叠,构成复调体音乐。

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

"复调"也叫"多声部",本为音乐术语。

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托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

“复调小说”的概念是现代文论的一个重大飞跃,对读者反映论、接受美学、解构主义等都有深刻影响。

2.多样化的题材两大基本题材:知识分子题材与农村题材。

同时又极为广阔: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思想、命运、形象与心理情绪都无一例外地被摄入作家们的艺术视野。

3.文学形式的现代化与民族化的纠结现代文学前半期:文学形式的“现代化”诉求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抗战的爆发扭转了这一进程一直在复杂而曲折的历史轨道中寻求自己作为现代民族文学的位置和特色。

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 案例

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 案例

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案例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Shanghai Modern Urban Renewal Research Institute)是上海市政府领导下的一个专门从事城市更新研究与实践的机构。

该研究院成立于20XX年,致力于推动上海城市更新工作的发展,探索新的城市化模式,提供可行的规划方案,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案例(案例)一词,是指具体的实例或例子,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可以揭示一个现象或问题的本质及其相关实施的合理性。

在城市更新领域中,案例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为决策者、规划者和公众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通过深度和广度的评估,探讨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在不同城市更新案例中的作用、贡献和局限性。

我也会分享个人对于城市更新的理解和观点。

1. 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的使命和目标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的使命是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推动城市更新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该研究院的目标是为上海市提供高质量的城市更新解决方案,促进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2. 案例研究:上海某老旧工业区的更新针对上海市某老旧工业区的更新,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通过充分研究和调研,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

他们对该工业区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了解了工业区的历史和背景、土地利用现状、环境问题等。

研究院与多个相关部门合作,提出了一套综合性的更新方案,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建筑设计、环境保护措施等,旨在将该工业区转变为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和宜居的城市空间。

3. 价值和贡献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在这个案例中的价值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通过充分的研究和调研,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能够为城市更新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他们不仅考虑到了土地利用和建筑设计等方面的问题,还关注到了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等方面的考量。

这一综合性的规划方案能够帮助决策者和规划者更好地把握城市更新的全局和方向,确保更新工作的顺利进行。

“上海再造”:传播视野中的中国城市研究

“上海再造”:传播视野中的中国城市研究

“ 上海再造 " : 传 播 视 野 中 的 中 国城 市 研 究
孙 玮
( 复 旦 大学 新 闻学 院 , 上海 2 0 0 4 3 3 )

要: 在 不 断 升温 的 中 国城 市 研 究 中 , 传 播 学 基 本 处 于 缺 席 状 态 。 然 而 传 播 的 各 个 面 向— — 信 息传 递 、 公共交往 、 意 义 生 成
重要社会 基础 的。[ 6 ] 直 至现代 性 的发生 及其 在 全
世界展开 , 城市 与传 播 ( 特 别 是 大 众 媒介 的传 播 )
更是互为前 提 , 成为现代 性 的突 出表征。传播 的各 个面 向—— 信 息传递 、 公共 交往 、 意义生成 等等 , 都
在现代城 市 的情境 中得到彰显 。
作者简介 : 孙玮 ( 1 9 6 4一) , 女, 上海市人 , 复旦 大 学新 闻学 院教 授 , 复旦 大 学 信 息 与传 播 研 究 中心 研 究 员 、 博士生导师 , 主 要 从 事 新 闻传 播 理
论 与媒 介 文 化 研 究 。
型国际大都市” [ 2 ] ( P . 5 8 4 ) 。以开发开放浦东为具体历
城 市 学 研 究
杭 藉 州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一 社 稚 会 科 雏 学 版 一 ■ 圈 z 0 工 o 三 c 丁 j 。 0 一 ; n o i _ t | i , m 工 ∞ o 0 o ] o N n 卜 1 0 c n z _ 0 o 一 1 ∽ j n _ o e — 3 n c 己 ‘ 一 导
关键词 : “ 上 海再 造 ” ; 中 国城 市研 究 ; 城 市 传 播
中图 分 类 号 : C 9 l 2 . 8 1 ; G 2 0 6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2 3 3 8 ( 2 0 1 3 ) 0 2— 0 0 8 0—0 7

上海城市更新历史回顾和新形势下的思考

上海城市更新历史回顾和新形势下的思考

婆 坦 谊
建 区
夏 星
斗< 忙


岳 }
怪 蔼

赠 凶 -LJ
1 桓





廿躁 世 ,. 屋 震 兰覆 鑫
主 哥
兰 茬 逛

,:



檀 s
凶 导
舞 谴

正 避
神 冥桓 ÷


藿 ,

臻 趣 夏
丑;、
海 市 旧 住 区 更 新 改 造 与 宅 以 获 取 高 利 润 ,而拆 迁 居 民 购
住 宅 建 设 主 要 经 历 了 以 下 6个 买 能 力 很 低 ,大 都 选 择 易 地 安 置
阶段 ,解 放 前 主 要 是 租 界 周 围形 方 式 。 为 推 动 改 造 顺 利 实 施 ,.卜
观 察 与思 考 { G Al l
城 市 更 新 本 质 上 是 空 间 再 生 产 过 程 ,其 根 本 动 力 是 城 市 发 展 过 程 中功 能 的 不 断 提 升 。 本 文 通 过 回 顾 上 海 城 市 功 能 的 变 迁 ,梳 理 城 市 发 展 转 型 的 历 史 脉 络 ,探 寻城 乡更 新 推 进 的 本 质 因 素 ,提 出 了 提 升 上 海 市 城 市 功 能 和 塑 造 城 市 文 化 特 征 的城 市 更 新 策 略 和 路 径 ,希 望 为 上 海 城 市 发 展 和 土 地 管 理 提 供 参 考 :
30 Shanghai Tudi 2018/■曩
SHANGHAI TUDi观 察与思 考

城市复兴案例

城市复兴案例

城市复兴案例
1. 纽约市
纽约市在过去几十年中进行了城市复兴,当时城市犯罪率、工业关门和房地产泡沫等问题都逐渐显现,导致城市衰败。

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一位名叫吉尔尼奇的城市规划师开始重建城市,他设计了一个全面的复兴计划,将政府、居民、企业和非营利组织联合起来。

纽约市政府提供了良好的市政服务,同时大力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交通系统,使居民的出行变得更加方便。

此外,城市吸引了更多的技术行业和创意产业,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

2. 上海市
上海市在1990年代中期至今,进行了一系列城市复兴项目。

首先,他们对整个城市进行了规划,以使交通拥堵状况得到缓解,同时大力推进公交、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建设。

其次,上海市发展了一系列世界级的旅游景点,如豫园、城隍庙等。

这些景点的增加使城市的旅游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城市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贡献。

此外,上海市还打造了世界级商业区——陆家嘴,吸引了大量国际知名企业,在经济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3. 广州市
广州市也经历了城市复兴的过程。

在过去的20多年里,广州市变得越来越现代
化,城市的建筑、人文景观等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在经济方面,广州市在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设了广州海珠科技园,发展了新兴产业,为城市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此外,广州市还建设了广州深圳经济特区,吸引了国内外许多企业前来投资。

同时,广州市政府也大力推进城市文化事业的发展,如举办广交会等活动,提升了城市文化的知名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建上海的“现代性”:一份杂志与它的“城市”(一)关键词:现代性历史重建都市想象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们看到一个文化和媒介现象,那就是越来越多的文学和媒体开始关注上海这个都会,掀起了一股“上海想象”的热潮,本文以《上海文学》这份杂志为个案,探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现代性”历史的重建过程,并考察不同时期《上海文学》“城市想象”的变化过程。

一、文化范型与上海的“现代性”传统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们看到一个文化现象,那就是越来越多的文学和媒介开始关注上海这个城市,出现了一批专门以上海这个城市为表现对象的作品,例如王安忆的《长恨歌》,以及根据《长恨歌》所拍的电影,张生的小说《白云千里万里》,陈丹燕随笔的《上海的风花雪月》,卫慧的《上海宝贝》等等,而且一些并不熟悉上海的作家都参与到上海的城市书写中,例如吴正(《上海人》)、毕飞宇(《上海往事》、虹影(《上海王》)、朱文颖(《到上海去》)、艾伟(《去上海》)1],这几个作家除了朱文颖是上海籍贯并居住在苏州,对上海还算比较熟悉外,毕飞宇、虹影和艾伟对上海实际上是陌生,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上海想象”。

1995年电影导演张艺谋根据毕飞宇的小说《上海往事》拍摄的《摇呀摇,摇到外婆桥》和导演陈凯歌拍摄的《风月》,以及香港导演汪家卫、许鞍华、华裔导演李安都在他们的作品中热情地展开了上海的“都会想象”。

在这些作品中,上海日渐作为一个主体被记忆、建构和想象出来,张英进在谈到电影中的城市电影时曾经提到城市电影的两种叙事方式:“一种是把城市作为一个背景,另一种是把城市整个融入影片的结构、影像里面。

”2]从把“城市作为背景”,到把城市“融入作品的结构”中,实际上反映了上海这个城市正逐渐从“客体”变为一个“主体”被记忆、塑造和想象。

上海在作家和导演们的“集体想象”中逐渐成为了一个有特殊意义的象征符号,这个象征符号与“现代性”这样的词语紧密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像王安忆、王家卫《长恨歌》那样,对20世纪30年代“过去”上海的怀旧,还是像卫慧《上海宝贝》那样对当下上海都会生活的描绘,作家们是在“集体想象”中共同绘制和建构一个充满“现代性”的上海都会形象,像张英进所说的那样“上海的‘过去’已成为一种象征的资本,使‘未来’(正在建设的现代化新上海)的‘未来’(全球化后的上海)。

换言之,旧上海的‘旧’将成为未来‘新’。

”3]“集体想象”的意图是恢复上海的“现代性”传统、重建上海的“现代性”空间。

为何说“现代性”就是上海的传统呢?希尔斯在《论传统》中提出这样一种看法,他认为一种“文化范型”如果持续三代人以上便可以称之为或成为“传统”。

4]而自晚清以降,上海就逐渐发展成中国最具有现代性特色的城市,“现代性”伴随着历史变迁,已经成为上海最具有特色的一种“文化范型”,这种“文化范型”的储存、延续早已超过三代人,因而我们说“现代性”就是上海的传统,这也就是为何在今天上海迈向全球化的过程中,“老上海”被时时提及,上海的“过去”不被看成是“陈旧的历史”,而成了张英进所说的“时尚”和“未来”。

我们可以拿北京与上海来比较,在整个中国历史中,北京显然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一个重要而伟大的城市,但北京的“现代性”在20世纪早期远远不如“上海”,无论是老舍的《骆驼祥子》、林语堂的《京华烟云》,还是张恨水的《金粉世家》,描写北京的小说都不太具有现代气息,他们作品中的城市空间与中国传统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比较之下,20世纪20年代之后的上海,则被描述为一个活力四射高度国际化的“现代性城市”,茅盾的《子夜》、穆时英的《上海的狐步舞》、《夜总会里的五个人》、《被当作消遣品的男子》以及张爱玲的小说,都反映上海追求新奇时尚的“现代性特征”。

叶灵凤的小说《红的天使》(1928年)描写了主人公丁健鹤离开北京的片段场景,从这个片段场景,我们可以明显看出20世纪30年代初年轻人对“上海”和“北京”这两座城市的不同“文化想象”:火车驶出了前门车站,健鹤对于这古旧沉闷的都城,于童年梦境的惜别之外,对着它更怀有一种深堪的谢意。

5]“古旧沉闷”是丁健鹤视觉和心理中的“北京”,但是上海给他的感觉却是现代、摩登的城市,连同丁健鹤的两个表兄妹,她们离开小说中的“北京”来到“上海”,她们的性格也随着城市的不同而立刻变化,从温柔端庄的“传统女性”,变成了泼辣开放的“现代女性”,“传统”到了上海就变得“摩登”起来,轰轰烈烈的“革命”在上海都会语境中变成了“时尚”。

鸳鸯蝴蝶派作家周瘦鹃的作品中也有类似叙述,在他小说《一丛花》中,男主人公从北京回到上海看“未婚妻”,而他见未婚妻的“计划”是这样的:“一、吃夜饭,西餐或中菜,惟玉人之命是从;二、夜游法国公园;三、上跳舞场跳舞。

大华、卡尔登亦惟玉人之命是从。

”6]他抱怨北京空气古旧沉闷,没有上海那样现代开放,所以他要到上海这个现代性城市放松放松,娱乐一番。

一言以蔽之,20世纪20、30年代的上海引领各种流行时尚和文化趋向,是中国最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城市,所以,我们可以说“现代性”就是上海最显著的特征也是它的“传统”。

《创造月刊》刊登的张资平的《Cura,Coa》很有意思,小说描写了一对恋人站在“大洋百货”橱窗前的神态:“两人只是出到大街上来时,已是满街灯火了。

他们俩在大洋百货店的玻璃橱前站一站,眺望里面陈设的物品。

他们俩又在本市有名的首饰宝石店里转了转。

在煤气灯和电灯光的合成光波中金碧辉煌的装饰品和宝石把他们的视线迷得纷乱起来了。

”7]这对恋人的举动和神态不禁让人想起本雅明对于巴黎都市的描述,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被誉为“东方的巴黎”,它以特有的“现代形式”让都市街头的漫游者陶醉于“大洋百货”等商店丰富的物品世界中,但在上海极度物性化的现代氛围,早就让陶醉于中国传统城市“文化想象”中的作家们的不满,中国是一个传统性因素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传统思想和文化成规虽然在五四以后遭受强烈批判,但实际上传统思维还沉淀在人们的心里。

从晚清开始,描写上海的小说在羡慕上海“现代性”的同时,总包含着对这个“现代性”城市的某种恐惧,1927年1月1日这个万象更新的新年中,《语丝》富有意味地发表了周作人的随笔《上海气》,他在这篇文章中强烈地批评了摩登、现代的和物质化的“上海”:我终于是一个中庸主义的人:我很喜欢闲话,但是我不喜欢上海人的闲话,因为那多是过了度的,也就是俗恶的了。

上海滩本来是一片洋人的殖民地;那里的(姑且说)文化是买办流氓与妓女的文化,压根没有一点理性与风致。

这个上海精神便成为一种上海气,流布到各处去,造出许多可厌的上海气的东西,文章也是其一。

8]周作人称“上海文化以财色为中心,而一般社会上又充满着饱满颓废的空气,看不出什么饥渴似的热烈的追求。

”9]鲁迅对上海也没有好感,1931年他在那篇著名的《上海文艺之一瞥》中痛骂了叶灵凤的绘画和小说,称其小说和绘画受了“才子+流氓”那类通俗小说的毒10]。

就连鸳鸯蝴蝶派的作家包天笑都在《金粉世家》中说“上海这块地方,要糜烂一个青年,那是极容易的事。

各种魔窟,一处一处都设准备着,只要你能钻进去,就完了。

”11]“新感觉派”作家极力表现五光十色的上海城市生活,给人们提供了观察城市的新视角,但他们的作品仍不时对这种“高度的现代性”感到恐惧。

绝大部分作家提及北京,则多是溢美之辞,郁达夫的《古都的秋》、老舍的《想北平》都把北京描绘成适合居住的天堂城市。

总之,自19世纪末上海便建构了自己的“现代性”身份,它是一个令人好奇向往,却又让人恐惧不安的现代性大都会。

二、未完成的“现代性”但上面所述20世纪30年代前后上海“现代性”建构,被李欧梵等看成是一个“未完成的现代性”,李欧梵认为上海的都市文化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了高潮,而这一高潮随着抗日战争的到来被打破,尤其是在1949年,所谓“新中国”的建立反而被看成是上海,乃至整个中国“现代性”的中断。

张旭东、张英进等人并不把1949年以后的“中国”看成是现代性叙事的中断,而将其看作是另外一种“现代性叙事”。

我们在这里仍然延续李欧梵“现代性”中断一说,因为“现代性”意味着都市化、西方化、国际化和时尚化,而在1949年之后的近30年代中,中国关上了通向“西方化”的道路,“现代性空间”日渐衰微,这一时期描绘上海的作品也不少,如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和艾芜的《百炼成钢》,也有大量的城市想象,但在这些作品中“上海”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是五光十色,而变得有点寂寞冷清,《上海的早晨》的开头就展示了一幅极具“视觉化”的上海街道景观:一辆黑色的小奥斯汀汽车远远驶来,在柏油路上发出轻轻的咝咝声。

马路两边是整齐的梧桐树,树根那部分去年冬天涂上去的白石灰粉已开始脱落,枝头上宽大的绿油油的叶子,迎风轻微摆动着。

马路上行人很少,静幽幽的,没有声息。

天空晴朗,下午的阳光把法国梧桐的阴影印在柏油马路上,仿佛是一张整齐的图案画。

小奥斯汀穿过了横马路,降低了速度,在梧桐的阴影上开过来。

12]在这个视觉感极强的动态图景中,上海这座中国最大城市却显得有点清冷,大街上只剩下孤零零的法国梧桐树,行人很少,街道上的人群到那里去了呢?其他城市文本则告诉读者,街上的人群其实都在工厂和车间里进行“大生产”,在艾芜的小说《百炼成钢》中,工人们为了生产都忘记回家或者说根本不顾家庭生活。

但大街上都没了顾客,工厂里生产这么多东西是干吗,生产的东西给谁消费呢?而更奇怪的是,工人们夜以继日的工作,生产出来的东西居然还不够供应,整个市场只能采用供给制,看来工人们的生产效率很值得怀疑。

那么工人们到底在干什么呢?从《上海的早晨》、《百炼成钢》这两部红色经典中可以看到,工人们除了工作,大部分时间都在与资本家进行“阶级斗争”。

《百炼成钢》中除了和资本家斗争外,工人阶级内部好像也问题重重,为了评先进,很多工人违反了操作规律,盲目的加快速度,结果导致生产出来的东西不合格。

顾客不见了,上海街道上的橱窗只能封闭起来,这个城市的多色调也渐渐变得单一起来。

我们在《上海的早晨》中,能清晰地看到“杂色调”向“单色调”的转化过程,这种转化经常通过女性的服饰穿着变化显示出来,绝大部分女性开始穿统一的人民装,当然“万恶的”资本家小姐还能保留着30年代大上海的流风余韵,衣着鲜艳考究,例如小说里有一节便描写了资本家小姐江菊霞在“星期二午餐会”出场镜头:“她穿了一件黑色的丝绒旗袍,下摆一直拖到银色的高跟鞋面上,两边叉得很高,二分之一的大腿露在外面边;上身还穿了一件薄薄的白羊毛背心,一个玛瑙制的凤凰别针别在胸口;头发是波浪式的,正好垂在肩膀那里,右边的鬓角上插了一枝丝绒制的大红的玫瑰花。

”这样的装束载女工管秀芬的身上显然是见不到的,但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穿旗袍和西装的阶层不得不脱下旗袍和西装,穿上统一的“人民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