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霜霉病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植物病害是农作物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其中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的主要病害之一。

本文将探讨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原因以及综合防治技术。

发生原因:
1. 气候因素。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与湿度、温度密切相关。

湿度大、温度适宜时易导致霜霉病的发生。

2. 病原菌。

霜霉病的病原菌是霜霉不动孢菌,这种菌在植物残体、土壤中很容易存活,并且非常容易在适宜的环境下形成病斑。

3. 营养不良。

因为营养不良导致的黄瓜生长不佳,会导致黄瓜被霜霉病侵袭的几率变高。

综合防治技术:
1. 病害预防。

在黄瓜生长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预防病害的发生,如适时施肥、及时清除植物残体、加强通风等。

2. 药物防治。

如果黄瓜已经感染了霜霉病,可以使用有效的药剂进行防治。

常用的药剂有磷溴铵、硫酸铜等。

3. 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微生物对霜霉病进行防治。

例如将夜壶菌发酵液喷洒在黄瓜上,利用夜壶菌可分解植物的堆积,增强植物的免疫力,从而达到防治霜霉病的目的。

4. 综合防治。

在病害要素分析和病情监测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手段综合防治。

同时强调生态、生物防治措施的综合使用,达到长期治愈的目的。

总之,黄瓜霜霉病的防治需要从防治原因、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入手,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防治霜霉病的发生,保证黄瓜生产的健康和增长。

黄瓜的几种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黄瓜的几种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黄瓜的几种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一、霜霉病1.症状:该病主要危害叶片。

发病初期叶面出现水浸状淡绿色或黄色小斑点,扩大后变成黄褐色。

后期叶背病斑上出现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斑连片,全叶黄褐色,干枯卷缩而死亡。

2.防治方法(1)农业措施:选用抗病品种、津研或杂交种较抗霜霉病。

加强通风排湿。

加强栽培管理,增施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2)药剂防治:可喷洒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 倍液或25%的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以上药剂可交替使用,每7~10 天喷一次连喷3~4 次。

用沈阳农业大学研制的烟剂一号,每亩每次350 克熏烟,或10%防霜灵粉尘,每亩1 千克。

二、白粉病1.症状: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能危害叶柄和茎。

发病初期在叶面或叶背产生近圆形白色小粉粒,发展到中期上面布满白色粉末状霉状物,后期叶片病斑上产生黑褐色小粒点,叶片枯黄变脆。

2.防治措施(1)农业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注意通风透光,降低湿度。

(2)药剂防治:可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500 倍液。

三、枯萎病1.症状:苗期发病,叶子萎蔫下垂,幼苗生长停滞,病重时幼苗枯黄而死,成株期发病,初期白天植株中下部叶片萎蔫,早晚恢复,数天后全株枯死,潮湿时茎部呈黄褐色纵裂,常流出胶质物,病部表面生出白色或粉红色霉层,剖开病株可见维管束呈褐色。

2.防治措施(1)农业措施:采用黄瓜嫁接技术;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

(2)药剂防治:每平方米苗床用50%多菌灵8 克与适量干细土配成药土处理床面;用500 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浸泡种子进行种子消毒;用10%双效灵200 倍液灌根。

四、细菌性角斑病1.症状:苗期发病,子叶上产生水浸状圆形或卵圆形凹陷病斑,后期变为黄褐色,干枯死亡。

成株期发病,叶片发病初期呈油浸状褪绿斑点,逐渐扩展,形成多角型黄斑,并产生菌浓病斑,中央干枯穿孔。

黄瓜霜霉病发生与防治

黄瓜霜霉病发生与防治

切寄主。
生 态 防 治
新 叶外 , 其 它 叶 片均 死 亡 , 病株 上 的果小 质 劣 。
2 管 理 。 增施 充 分 腐 熟 的 有机 肥 及磷 、 钾肥 , 推广配 方施肥 技术 , 提 倡 施 用 沼 渣 沼 液 。控 制湿 度 是 防治 霜 霉 病 的关 键 , 在生 长前 期 要 保温 、 提温 , 适 当控制浇水 , 以促 进 植 株 根 系 生 长 , 增 强 抗 病性 , 结 瓜 后 要 防止 大 水 漫 灌 。浇水 要 选 择
收 稿 日期 : 2 01 4 — 0 2 — 1 7
3 . 4
药 剂 防 治
1 ) 种 子 消 毒 。将 种 子 用 多 菌 灵 5 0 0倍 液 浸 泡
3 0分 钟 , 再 用 清 水 冲洗 干 净 , 以 消灭 种 子 上 所 带 的
2 0 l 4 . 0 3
地园艺
病虫 防治
则 的 多 角形 病 斑 , 受 叶柄 限制 。湿度 大 时 叶背 有 灰 黑 色 霉层 , 后 期 病 斑 连 片枯 死 , 病 斑不 穿 孔 、 不 危 害
块, 合理灌水 , 降低 湿 度 。 轮 作倒 茬 。 增施有机肥 , 注 意氮 磷 钾 及 其他 微 量 元 素 的合 理 搭 配 , 在底 肥 中增
2 ) 科学放风。 上 午 闭棚 升 温 , 升至 3 2℃时 开 始
通风 , 下 午温度降至 2 0 - 2 5℃时 闭棚 , 阴 雨 天 短 时
间通 风 。
3 . 3 物理 防治 选 晴 天 中 午 进 行 高 温 闷棚 ,使 黄
瓜 生 长 点 部位 温 度 上 升 至 4 4  ̄ 4 6℃ ( 注 意要 严 格 控
防治 黄 瓜 霜 霉病 要 树 立 “ 以 防为 主 , 防重于治” 的

黄瓜霜霉病发生及防治

黄瓜霜霉病发生及防治

黄瓜霜霉病发生及其防治1、黄瓜霜霉病发生规律黄瓜霜霉病是一种重要的黄瓜病害,在黄瓜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

其病原菌为古巴假霜霉,属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科。

该病菌在适宜发病条件下,流行速度快、发病重,给黄瓜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主要危害黄瓜叶片,春秋两季是发病的高峰期,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水浸状斑点,病斑受叶脉限制,逐步发展为不规则的多角形黄褐色病斑,湿度大时,叶背面的病斑上长出灰黑色霉层,后期病斑破裂,有时连接成片,叶缘卷缩干枯,以致整株枯萎,只有顶部几片新叶无病斑。

黄瓜霜霉病菌通过产生孢子囊、游动孢子或卵孢子进行繁殖,孢子囊呈卵圆或椭圆形,浅灰或紫红色,成熟的孢子囊从孢囊梗上脱落,随风或水滴飞溅传播。

孢子囊在寄主植物叶表面需水膜才能萌发,萌发通常是间接的:孢子囊在水中释放游动孢子,游动孢子游向气孔并定殖,失去鞭毛形成胞囊,然后从胞囊长出芽管,穿透气孔到达叶组织,在叶片气孔腔的菌丝上产生附着胞,这种气孔穿透是此类病菌常见的穿透机制,直接穿透是罕见的。

2、防治措施由于病菌繁殖速度较快,再侵染频繁,流行性强,一旦发生很难防治,生产中主要利用化学杀菌剂进行防治。

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采取以化学防治和生态调控为主,其他防治方法为辅的防治措施。

2.1选育抗病品种根据不同的栽培条件和季节选用不同的抗病品种,不仅能适当提高作物产量,还能改善果实品质、一定程度上减轻霜霉病的危害。

2.2 农业防治一些好的农田管理措施对黄瓜霜霉病可起到一定的预防发病或延缓病情发展的效果。

采用药剂拌种等方法对种子进行消毒,将苗床消毒,培育无病的壮苗;及时清除收获后田间遗留的病残体,减少田间残留的病原体数量;提高耕作水平,将合适的作物进行轮作或间作套种;尽量选择地势高、排水好、通风好的地块种植,并适度调整作物的播种期以及降低植株的种植密度,这些措施均可相对降低叶片湿度,减轻病害发生;科学施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等。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与无公害防治技术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与无公害防治技术

叶 面上凝 结 的水珠 是 霜霉 病 等病 害发 生 的前提 条件 , 面结 露 再 加 上适 宜 温 度 , 害会 迅 速 蔓 延 。 叶 病
农 村科技
2 l( ) _ l ooa ■
N o n g C u r K e J i l

制 种 玉 米 红 蜘 蛛 防 治 技 术
田外 , 深埋 或烧毁 。
5农 业 防 治 .
低 洼 、 植 过 密 、 风 不 良、 料 不足 的情 况下 , 造 栽 通 肥 易
成 病害 流行 。
四、 治技 术 防
1 用 抗 病 品 种 . 选
与 非瓜 类作 物 进行 5年 以上 轮 作 ; 前 , 定植 温室 大棚 用 5 %百 菌 清 烟 剂 熏蒸 ; 培 畦定 植 前 , 2 % 栽 用 5 瑞毒 霉可 湿性 粉剂 7 0倍 液喷 淋 。 5
温室 大棚要 加 强通风 。
4 田 间 管 理 .
黄 瓜 霜霉病 互 为初 侵 染源 ,病 菌 主要 靠 气 流和雨 水 传播 。 三、 病条 件 发 低 温 高湿 最 易发 病 ,该病 由古 巴假 霜霉 菌侵 染 发 病 , 菌借 助 风雨 传播 。低温 、 病 高湿 发病重 , 菌侵 病 染适 温 为 1 - 0C, 叶面 结露 或有 水膜 是 霜霉病 病 6 2 ̄ 且
菌 侵染 的必 要条 件 。气 温在 2  ̄ 6C、 0 2  ̄ 相对 湿度 8 % 0
①温 度 黄 瓜 光 合 作 用 适 宜 温 度 : 午 为 2 - 上 5
3 ℃ , 半 夜 温 度 为 l ~ O , 半 夜 可将 温 度 控制 0 前 52℃ 后
在 1 一 3c, 温 2 ℃ , 于 1 ℃时 , O 1q 地 4 低 0 黄瓜 生 长缓 慢 , 5 ℃以下停 止生 长 , 有死亡 的 危险 。 并

黄瓜霜霉病防治技术

黄瓜霜霉病防治技术

选择对霜霉病具有较强抗性的黄瓜品种,从根本上提高抗病能 力。
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黄瓜植株健壮生长 ,提高抗病性。
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合理浇水,避免浇水过多导致湿度过 高,诱发霜霉病。
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适时用药,按照农药使用说 明进行稀释和喷施,注意交替使用不同药剂,避免产生抗药性
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01
02
03
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对霜霉病有较好抗性 的品种,这是最经济有效 的防治方法。
合理轮作
避免连作,实施轮作制度 ,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的积 累。
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 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 力;及时清理病残叶,保 持田园卫生。
化学防治
药剂预防
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保护性杀菌剂进行预防,如 代森锰锌、百菌清等。
药剂治疗
发现病情后,选用内吸性杀菌剂进行治疗,如甲 霜灵、烯酰吗啉等。
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时机施药,避免在高温和阴雨天气进行 ;严格控制药剂浓度和用量,防止产生药害。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
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如 瓢虫、草蛉等,控制霜霉 病的发生。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井冈霉 素、农用链霉素等,对霜 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农业生态调控
通过合理密植、改善通风 等措施,创造有利于黄瓜 生长而不利于霜霉病发生 的农业生态环境。
03
黄瓜霜霉病的预防措施
建立无病留种田
建立无病留种田,选择远离老菜区、地势高、干燥、排水良好的地块,施足基肥 ,以有机肥为主,增施磷、钾肥。
选用抗病品种,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可用55℃温水浸种20分钟,或用40%甲 醛200倍液浸种1.5小时,或用2.5%咯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悬浮种衣剂10克加水100毫升,拌种 5-7.5公斤。

黄瓜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

黄瓜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

黄瓜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一)黄瓜霜霉病1.症状该病在黄瓜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

初发病时,叶背出现水浸状淡黄色的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逐渐扩大,并受叶脉限制形成多角型黄色斑,发病严重时小病斑汇成大病斑,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背后长出灰黑色的霉层。

病叶由下向上发展,严重时全株叶片枯死。

农业知识2防治方法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结瓜后及时摘掉下部老黄叶根外喷施0.2%磷酸二氢钾或者喷施1:1:100的尿素和糖的混合液,提高功能叶片糖总含量,提高叶片生理抗病能力。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下列药剂:(1)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2)9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3)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4)5%百菌清或5%万霉灵粉尘剂,每亩1公斤,每7~10天用药一次,连续防治3~5次。

(二)黄瓜白粉病1.症状该病主要危害叶片。

发病初期叶背及叶面产生白色圆形粉状斑点,扩大后成片,长一层白色粉状物,并逐渐变为灰白色,叶片变黄后干枯死亡,不脱落。

2.防治方法保护地熏蒸消毒。

在定植前先用硫磺粉或百菌清烟剂消毒。

用硫磺粉熏蒸的方法是每55立方米用硫磺粉0.13公斤,锯末0.25公斤。

如用百菌清烟剂每亩每次用药250克,分放几处傍晚点燃后密闭一夜,次日早上打开门窗通风。

可选用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农抗120生物制剂100PPM,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交替使用,没7-10天用药一次,连续防治2-3次。

(三)黄瓜细菌性角斑病1.黄瓜种植技术症状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但有时也危害茎和瓜。

子叶受害,初为水渍状,圆形或卵圆形凹陷斑,产生针头大小水渍状斑,后变淡褐色,受叶脉限制呈三角形,湿度大时叶背面斑上产生白色菌脓,干后为一层白色透明膜。

以后变为黄褐色斑,干枯。

病斑后期质脆,易开裂穿孔。

黄瓜霜霉病防治现状及综合防治措施

黄瓜霜霉病防治现状及综合防治措施

黄瓜霜霉病防治现状及综合防治措施黄瓜霜霉病是湖南省黄瓜生产上最常见的病害,该病在各个黄瓜产区均有发生,具有发生快、流行迅速等特点,经常造成黄瓜生产的重大损失,发病田,严重可减产10%~30%,局部田块可导致植株死亡率50%以上,甚至绝收。

黄瓜发生该病后,叶片枯黄,结瓜少而小,拉秧提前或未结瓜就死亡,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

为此,我们从2005年开始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一套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分述如下。

1 防治现状1.1 防治方式单一、化学防治占主导盲目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的现象普遍存在。

由于化学防治相对省工省时、防效迅速明显,广大农户依然把它当作防治黄瓜霜霉病的首选,甚至唯一选择,很少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生态防治等其他防效相对较慢的防治措施。

大量重复施用化学药剂不仅加大了病原菌的选择压力,从而降低防效,而且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

1.2 防治药剂老化、防治方法不科学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兼容性好的新农药因为相对价格较贵,推广应用速度不快,许多农户仍长期使用甲霜灵、乙膦铝等常规内吸性杀菌剂防治黄瓜霜霉病,见病就打、重复使用同种或同一类型的药剂,导致病原菌对这些杀菌剂普遍产生了抗药性。

另外防治方法不科学,施药不及时,造成防效不理想;防治次数多,用药量大,农药残留量超标,安全卫生质量受到威胁。

1.3 施药器械落后、防治技术不到位黄瓜霜霉病防治器械仍以20世纪70~80年代推广的工农-16型手动喷雾器为主,费工费力,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农药有效利用率低,防治效果得不到保障。

且进行防治时采用喷雨或粗喷雾的方法,或用水量不够,致使黄瓜叶面等发病部位药液覆盖不周,降低了防治效果。

2 综合防治措施2.1 农业防治①清洁菜园,病区灭菌处理黄瓜收获后,拔除残株败叶集中沤肥或烧毁,以减小残留在田中的病原数量。

重发病地块,在收获结束、拔秧之前,每667平方米用5%石灰水100kg均匀喷布全株和地面或每667平方米用熟石灰粉20kg进行喷粉处理。

黄瓜霜霉病综合防治技术

黄瓜霜霉病综合防治技术

为l 6 ~ 2 2 c I = 。气 温 为 2 0℃时 , 潜 育 期仅 4 - 5天 , 而 高温 或 低 温则 需 8 - 1 0天 。孢 子 囊 形 成 的 最适 温 度 为l 5 ~ 1 9 c C , l 7℃时 可 存 活 2 0 - 3 0天 , 2 7℃时 存 活
5 ~ 1 0天 。
株, 只需 3 ~ 4次 的 扩 大 再 侵 染 , 即可酿成毁灭性 的 灾 害, 故称“ 跑 马干 ” 。湿 度 低 于 7 0 %时孢 囊 孢 子 难
染 源, 周 年 衔接 。 露 地 春 黄瓜 一般 在 4月 中 、 下旬 始 黄瓜 霜霉 病 俗 称 “ 火龙” 、 “ 跑 马干 ” , 是 黄 瓜 最
主 要 的病 害 。该 病 能 大 大缩 短 黄 瓜 的开 花 结 果 期 , 严 重影 响 黄瓜 的产 量 和 品质 。 特别 是 设施 栽 培 的 黄 瓜, 一旦发病 , 造 成 的 损失 更 为 严 重 。 该病 除危 害 黄 瓜外 , 还 危 害丝 瓜 、 南瓜 、 冬瓜 、 苦瓜 、 甜瓜 、 瓠 瓜 等 其他 瓜 类 作 物 。
病严重时 , 除顶 端保存 少量新叶外 , 其余 叶片病斑
连成一 片 , 全 叶变为黄褐 色 , 干枯 , 由 叶 缘 向 上 卷 缩, 田问 一 片枯 黄 。 严 重 时全 株 叶 片破 碎 、 枯死 。 抗
病 品 种 叶 片褪 绿 斑 扩展 缓 慢 , 病斑少而 小 , 叶 背 霉
层 也稀 疏 。
1 症 状 特点
黄 瓜 霜霉 病 在 黄瓜 苗 期 、成 株期 均 可 发 生 , 主 要 危害 叶 片 , 也危害茎 、 花和卷须。
幼 苗 期 发 病 ,子 叶 正 面 产 生 不 规 则 的褪 绿 斑 点, 逐 渐 呈 黄褐 色 不 规 则 形 斑 , 潮 湿 时病 斑 背 面 产

黄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黄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黄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黄瓜病害主要有黄瓜霜霉病、黄瓜褐斑病、黄瓜灰霉病、黄瓜蔓枯病、黄瓜角斑病、黄瓜枯萎病、黄瓜疫病、黄瓜白粉病、黄瓜菌核病、黄瓜烂龙头、茶黄螨、蓟马、根结线虫病等。

一、黄瓜霜霉病1、发病症状:黄瓜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

在叶片背面出现水浸状病斑,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后为淡褐色,潮湿时病斑生有黑色霉层。

病叶由中上部向上发展,严重时全株叶片干枯。

2、药剂防治:用66.8%霉多克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75%克抗灵1500倍液,另加300倍液的白糖和醋防治霜霉病;当混合发生角斑病时加入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400倍液。

近年的新型药剂如10%科佳悬浮剂,成分为氰霜唑,是一种新的进口药,用在黄瓜、甜瓜和葡萄的霜霉病的预防,一般在定植缓苗后喷2-3遍,用2000倍液,间隔7~10天。

也可以作为治疗剂,发病初期用1000~1500倍液,连用2~3次,间隔7~10天。

此药持效期为10~14天,施药后1小时降雨不影响药效,可于大多数杀虫剂、杀菌剂混用,如与53%金雷500倍液混合,增加内吸传导性。

二、黄瓜灰霉病1.发病症状:病菌从败谢的雌花中侵入,长出灰褐色霉层,继而侵入幼瓜,造成顶部腐烂,变软萎缩,大瓜受害病部先发黄,直至腐烂脱落。

叶茎受害,多为病花落在叶面及茎部引起,形成大型枯斑,使茎叶腐烂,导致植株死亡。

2.药剂防治:用50%扑海因600倍液,或50%速克灵1000倍液、50%多菌灵800倍液、50%克菌丹1000倍液喷洒,连续3~4次。

三、黄瓜炭疽病1、发病症状:在茎和叶柄上形成圆形病斑,初呈水浸状,淡黄色,后变成深褐色。

叶片受害时,初期出现水浸状小斑点,后扩大成近圆形的病斑,红褐色,病斑边缘有明显的一圈黄晕,叶片上病斑多时,往往汇合成不规则形的大斑块。

后期病斑上出现许多小黑点,潮湿时长出粉红色粘质物,干燥时病斑中部易破裂形成穿孔。

瓜条发病时,表面形成圆形、淡绿色凹陷形病斑,上着生黑色小点,后期在病斑表面产生粉红色粘稠物。

黄瓜霜霉病防治方法

黄瓜霜霉病防治方法

黄瓜霜霉病防治方法
生态防治:方法是早晨开棚放风排湿30分钟,然后闭棚,温度控制在25~30℃,最高不超过33℃,湿度降到75%以下,可抑制霜霉病的发生。

午后放风,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降到70%左右,如果夜间棚外最低温度在12℃以上,可整夜放风。

阴天、下雨天也应适当放风,尽量缩短叶缘吐水及叶面结露持续时间。

烟熏防治:此法省时、省工、省力。

未发病时,可于傍晚用15%霜疫清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熏杀,每次每亩用250克。

熏蒸时,关闭温室,药剂分放4~5个点,点燃冒烟后关门熏杀。

每隔7天熏1次,连熏2~3次。

发病初期,每亩用45%百菌清烟雾剂(安全型)200~300克,密闭熏蒸1夜,次晨开窗通风,隔7天熏1次。

喷雾防治:未发病时,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预防,7~10天1次。

一旦发现中心病株,即用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喷细喷透,3天内喷2次。

农药要交替使用,以防产生抗药性。

粉尘防治:喷粉成本低,方法简便,不增加室内湿度。

可用5%百菌清粉尘或7%防霉灵粉尘,每次每亩喷1千克,傍晚用喷粉器喷,密闭一宿,次日放风。

隔7天喷1次,连
喷4~5次。

用药时不能直接对着植株喷,应喷在植株的上空,让粉尘自然飘落到黄瓜植株上。

温室黄瓜霜霉病防治技术

温室黄瓜霜霉病防治技术
栽 培 无 病 苗 , 改 进 栽 培 技 术 。 育 苗 温 室 与 生 产 温 室 分 . 开 ,减 少 苗 期 染 病 。采 用 电热 或 加 温 温 床 育 苗 , 温 度 较 高 湿 度 低 , 无 结 露 发 病 少 。 培 育 无 病 壮 苗 ,苗 床 增 施 有 机 肥 料 , 防 止 幼 苗 徒 长 和 老 化 。定 植 后 结 瓜 前 要 控 制 浇 水 , 并 改 在 上 午 进 行 , 以 降低 棚 内湿 度 。适 时 中 耕 ,提 高 地温 。及 时摘 除 病 叶 、老 叶 ,改 善 通 风 透 光 条 件 。

卷缩干枯。严重的田块一片枯黄。
2 病 原 及 发 病 规 律
21 病 原 。黄 瓜 霜 霉 病 为 真 菌 病 害 , 由鞭 毛 菌 . 亚 门 , 古 巴 假霜 霉属 真 菌 侵 染 引起 发 病 。 22 侵 染 循 环 。病 菌 随病 叶 或 散 落 地 表 的孢 子 .
囊 越冬 ,第 2年当温度达 1 时,孢子萌 发进 5℃
℃ ~3 0℃ ,湿 度 降 到 7 %, 夜 间 控 温 在 1 0 5℃ ~2 0℃( 半 下 夜最好控温 l 2℃ ~1 3℃) ,湿 度 8 % ~9 %,可 有 效 抑 制 病 0 0 情 的 发 展 。遇 阴 雨 天 气 ,夜 间 也 应 通 风 降湿 , 但 不 宜 浇 水 。 采 用 滴 灌 或 地 膜 覆 盖 浇 暗 水 技 术 , 以减 少 棚 内 结 露 持 续 时 间 ,利 于 控 制 病 害 。 35 药 剂 防 治 。 烟 雾 法 , 在 发 病 初 期 用 4 % 百 莳 清 烟 剂 . 5 2 0 5 ,分 放 在 棚 内 4~5 ,傍 晚 点 燃 , 发 烟 时 闭 棚 , 0 ~20g 处 第 2天 早 晨 通 风 ,每 隔 7 d熏 1次 , 连 熏 3 ~4次 。 粉 尘 法 , 于 发 病 初 期 傍 晚 用 喷 粉 器 喷 撒 5 百 蒲 清 粉 尘 剂 , 隔 9~ % 1 次 。喷 雾法 , 发 病 初 期用 7 %百 菌 清 可 湿 性 粉 剂 50 d1 1 5 0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黄瓜霜霉病是黄瓜上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由霜霉菌引起。

霜霉菌是一种真菌,对黄瓜植株会造成严重伤害,导致黄瓜生长受阻,产量减少甚至死亡。

以下将介绍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原因和综合防治技术。

发生原因:1. 气象因素:黄瓜霜霉病的发生与气温、湿度、光照等气象因素有关。

高温高湿的环境是霜霉菌繁殖的理想条件。

一般来说,温度在20-25摄氏度,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霜霉菌的发生频率会较高。

2. 传播途径:露天种植的黄瓜受到霜霉病的侵害的风险更大。

霜霉菌通过空气中的孢子传播,也可以通过昆虫、工具、人的带菌等方式传播到健康的黄瓜植株上。

3. 土壤因素:土壤的湿度和通风性对黄瓜霜霉病的发生也有一定影响。

湿度过高和通风不良会使黄瓜植株变得易感染霜霉菌。

综合防治技术:1. 病害预警:根据天气预报和农业气象信息,对可能出现高温高湿的天气进行预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可以通过定期测量农田的温湿度,及时了解到农田的病害风险情况。

2. 清除病残体:在露天种植的黄瓜田中,如果发现黄瓜叶片和果实上有霜霉病的病斑,要及时将其清除,防止霜霉菌继续繁殖。

3. 罩网栽培:在露天种植的黄瓜田中,可以搭建遮阳网或者悬挂东西等措施,减少阳光的直射,提高田间通风,降低湿度,从而减少霜霉菌的生长。

4. 适时播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黄瓜品种进行播种,减少病害的风险。

一般来说,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早熟品种更易受到霜霉病的侵害,可以选择抗病性较强的黄瓜品种。

5. 药剂防治:可以使用防霜霉菌的药剂喷洒,如得克松、氧化锌、过氧化氢、硫酸铜等,能有效抑制霜霉菌的生长繁殖。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气象因素、传播途径和土壤因素的综合影响。

在综合防治技术方面,病害预警、清除病残体、罩网栽培、适时播种和药剂防治都是有效的措施,能够减少黄瓜霜霉病的发生风险。

合理管理农田的温湿度和通风条件也能起到重要的防治作用。

黄瓜病害防治

黄瓜病害防治

三、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措施
(三)、发病严重时的药剂防治病。
1、800倍液醚菌酯或恶霉灵稀释喷施,3天
用药1次,喷药次数视病情而定。 2、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75%乙 磷铝锰锌500倍,58%瑞毒霉锰锌600倍, 64%杀毒矾600倍,75%百菌清600倍液。每 隔5~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三、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措施
(二)、药剂防治。
需要注意的是:粉锈宁对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很好,但尽量不要在黄瓜上使用。因为粉锈 宁会严重抑制黄瓜的生长,使用后1个月之内 黄瓜生长特别缓慢,直接影响其经济效益。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一、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症状
从底部叶片向上发展,叶的反面呈水浸状
(湿)、多角形病斑(比霜霉病斑点小)、 无黑霉层(无毛、透明状、比较薄、白纸一 般,易破裂)
(二)、药剂防治。 发病期间,可用以下药剂防治。 1、首选粉必清,此药防效较为理想。 2、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3、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4、25%的三唑酮(粉锈宁、百里通)可湿性粉剂 2 000倍波; 5、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1500~2 000倍液,

三、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防治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琥胶肥酸铜为淡蓝色固体粉 末,无臭无味,微溶于水,对热、紫外线和 空气稳定,对人畜低毒。具内吸性,是广谱 性保护剂,并有治疗作用,对黄瓜细菌性角 斑病、辣椒疮痴病等细菌性病害有特效。对 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腐霉菌、疫霉菌 等病菌效果也好。但应 注意,瓜苗对该药较敏感,施药浓度不宜过 大。

三、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防治措施
(一)、预防措施
2、加强管理
保护地栽培时要注意避免形成 高温高湿条件,覆盖地膜,膜下浇水,小水 勤浇,避免大水漫灌,降低田间湿度。上午 黄瓜叶片上的水膜消失后再进行各种农事操 作。避免造成伤口。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病力。

但 霜 霉病 的发 生 严 重 威 协着 黄瓜 生
( ) 大 棚 种 植 科 学 管理 四 对 上 午 ,日 出 后 使 棚 温 进 入 2 c~ 5C
产 , 适 宜 条件 下 , 害发 展 极 为 迅 速 . 在 病
1 2 内 可 使 整 个 叶 片 枯 死 。 接 影 响 —周 直
绿 色 斑 , 渐 变 成 黄 色 , 扩 大 成 多 角 逐 后
3 。 时可 抑 制 该 病发 生 。 0C ( ) 培 管 理 与发 病 关 系 三 栽
植 株 健 壮 、 低 田间 湿 度 等 可 减 轻 降 病 害 。凡 陆 地 栽 培 或 大棚 栽 培 过 密 、 通 风 不 良 、 料 不 足 、 水 不 当 以及 地 势 肥 浇 低 洼 等都 有 利 于 该 病 害 的 流行
限 制 温 度控 制 病 害 , 有 利 于 光 合 物 质 并
结 瓜 。一 般流 行年 份 黄瓜 减 产 3 % O~ 5 %, 重 年 份 损 失 达 到 7 %. 至 绝 0 严 O 甚 收 。 因此 , 黄瓜 霜 霉 病 已 成 为当 前黄 瓜
生产 的主 要 病 害 之 一 。
休 止 孢 子 ,休止 孢 子萌 发 产 生 芽 管 , 侵 入寄生 。
六、 注意 事项
厂 大 菜 农 对 黄瓜 霜霉 病 的 防 治 , 要 按 照 预 防为 主 综 合 防 治 的植 保 方 针 . 在
剂 2 0 液 , 7 % 菌 清 可 湿 性 粉 剂 0倍 或 百 5 6 0 液 , 7 % 森 锰 锌 可 湿 性 粉 剂 0倍 或 0代 15 O 液 ,或 5 % 0倍 0 甲霜 铜 可 湿 性 粉 剂 6 0 液 , 及 抗 枯 灵 5 0 液 进 行 喷 0倍 以 0倍 雾 ,每 隔 7 l d 1 。连 续 防 治 2 3 一 喷 次 O ~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黄瓜霜霉病是黄瓜主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着黄瓜的产量和品质。

其主要发病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 气象因素:黄瓜霜霉病多在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发生和发展,高温多雨的环境更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传播。

夏季高温多雨时,湿度大、温度适宜,容易引发霜霉病的大规模暴发。

2. 病原菌的传播:黄瓜霜霉病主要由霜霉病菌传播引起,病原菌常通过感病种子、残茎、病叶、病果、土壤、虫媒、风雨飘落的病菌孢子等途径进行传播。

病原菌可以通过器具、工具等非生物媒介进行传播。

3. 黄瓜品种的抗病性差异:不同黄瓜品种抗病性存在差异,一些品种易感病菌较多,容易感染霜霉病。

为了有效地控制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和传播,可以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技术:1. 基于病害预警的防治:通过观察气象条件、病害发病情况和病害发生规律,预测黄瓜霜霉病的发病趋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病害预警有助于降低病害的发生和传播风险,提高防治效果。

2. 合理栽培管理:合理的栽培管理可以减少霜霉病病害的发生。

在栽培环境中,应减少植株之间的密度,保持通风透光,并及时修剪疏导植株,以减少植株受病害菌侵染的机会。

要控制灌水量,避免土壤过湿,以减少病原菌的繁殖。

3. 防治化学药剂: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具有防治效果的化学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可使用三唑酮、环菌唑等广谱、高效、低毒的杀菌剂进行喷雾,可有效抑制病害菌的繁殖和传播。

4. 生物防治:可以通过使用一些具有抑制霜霉病菌的生物制剂进行防治。

利用一些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来抑制霜霉病菌的生长和繁殖,达到防治的目的。

5.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黄瓜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减少霜霉病的发生和传播。

6. 消毒处理:对容易受到霜霉病菌污染的物品,如工具、器具等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病菌的传播。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原因包括气候条件、病原菌传播和品种抗病性等因素,为了综合防治黄瓜霜霉病,可以采取病害预警、合理栽培管理、化学药剂、生物防治、种植抗病品种和消毒处理等综合防治技术。

浅谈黄瓜霜霉病防治方法

浅谈黄瓜霜霉病防治方法

浅谈黄瓜霜霉病防治方法【摘要】黄瓜霜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严重影响黄瓜的生长和产量。

本文从病原及症状、预防措施、化学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方法等方面对黄瓜霜霉病进行了全面介绍。

在病原及症状部分分析了霜霉病的发病原因和表现;预防措施中提出了保持通风通透、避免叶面湿润等方法;化学防治方法介绍了常用的杀菌剂;生物防治方法则强调了利用有益微生物控制病害;农业防治方法包括了合理栽培、轮作等措施。

最后在结论部分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并展望了未来在黄瓜霜霉病防治方面的发展方向。

综合起来,本文为防治黄瓜霜霉病提供了全面有效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黄瓜、霜霉病、防治方法、病原、症状、预防措施、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综合防治、展望未来。

1. 引言1.1 浅谈黄瓜霜霉病防治方法黄瓜霜霉病是黄瓜在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会给黄瓜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一定的影响。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黄瓜霜霉病,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综合的防治措施。

在日常种植管理中,对病原及症状的认识是非常关键的。

黄瓜霜霉病的病原主要是霜霉菌,症状表现为叶片、茎、花蕾等部位长有白色霉斑,严重时叶片会变黄、枯萎,影响光合作用。

针对黄瓜霜霉病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保持田间通风通光、及时清理病残体、合理施肥、调节适宜的温湿度等,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和繁殖。

化学防治方法主要是运用杀菌剂进行喷洒,如代森锌、炭酸氢铜等,注意按照规定的用药量和防治周期进行施用。

生物防治方法则是利用一些对霜霉菌有特殊拮抗能力的微生物制剂进行防治,比如枯草芽孢杆菌等,能有效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农业防治方法包括采用轮作、间作等措施,避免连作和单作,以减轻土壤中的病原压力。

综合防治措施是最有效的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方法,未来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更科学的防治策略,以保障黄瓜生长的健康和产量的稳定。

2. 正文2.1 病原及症状霜霉病是一种常见的黄瓜病害,主要由霜霉病菌引起。

霜霉病菌是一种真菌,主要通过风、水或昆虫传播。

黄瓜霜霉病综合防治方法

黄瓜霜霉病综合防治方法

黄瓜霜霉病综合防治方法此病苗期与成株期均可病。

主要危害叶片,偶尔也危害茎、卷须和花梗。

子叶被害初呈褪绿色黄斑,扩大后变黄褐色。

成株期发病,叶上出现浅绿色水浸状斑点,扩大后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黄绿色,后为淡褐色。

后期病斑汇合成片,全叶卷缩干枯,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长成灰黑色霉层。

二、发病原因1.肥水管理不当栽培与肥水管理和病害发生也有直接的关系,地势低洼、土壤质地差、肥料不足、栽培过密、通风不良或浇水次数过多,都能导致病害加重发生。

黄瓜进入营养生长阶段后浇水次数不可过多,白天应及时通风透光,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要增施有机肥料。

因为有机肥料养分完全,性质稳定,肥效较长,可以不断地供应黄瓜各个阶段生长的需要,增强抗病的能力。

同时要注意增施磷、钾肥,对促进根系发育与机械组织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能提高黄瓜的抗病力。

密植要根据不同的品种而定,不能过密,密度大了,通风不良,影响光照作用,也是诱发霜霉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2.2 发病因素2.1 气候因素黄瓜霜霉病的发病迟早和轻重与温、湿度条件密切相关。

病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湿度是决定病害轻重的主要因素。

在5~30℃时均可发育,以15~25℃最适宜,20~25℃时潜育期最短,仅3天,气温高于30℃,病害受抑制。

在有水滴的适温条件下,孢子囊只要1.5小时就可萌发,2~3小时就可完成侵入,而在干燥叶片上孢子囊则不能萌发。

在湿度较小时,病斑水渍状不明显或较小,湿度大或雨后,水渍状明显且迅速扩大。

在多雨多露的情况下,昼夜温差大,病害流行的速度最快。

当棚内湿度大,温度在16℃以上时,便可出现发病中心。

病害发生的早晚与气温的回升有直接关系。

温室和塑料大棚,如果温湿度控制不当,通风不及时,造成棚内湿度过高,夜间温度低,湿度大,容易结露;叶片上长时间保持水滴,容易加重病害的发生与流行。

2.2 栽培管理栽培与肥水管理和病害发生也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排水不良或灌水过多的田块,种植过密或中耕锄草不及时的田块,湿度较大,发病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瓜霜霉病防治技术
发表时间:2019-11-08T14:27:17.43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作者:陈玲玲
[导读]
黑龙江省通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随着当地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黄瓜种植面积逐渐增加,但是严重发生的黄瓜霜霉病给当地黄瓜产业带来了不利影响。

在气候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此病害发展迅速,经常在发生后1~2周造成黄瓜植株叶片全部枯萎死亡,直接影响黄瓜结果。

在一般情况下,黄瓜霜霉病可导致黄瓜减产3~5成,发生严重的情况下减产幅度可达7成以上,甚者造成绝产。

一、黄瓜霜霉病发生规律
1.发病原因
黄瓜霜霉病病原为鞭毛菌亚门假霜霉属古巴假霜霉菌,该病菌的孢子囊靠气流和雨水传播。

在温室中,人们的生产活动是霜霉病的主要传染源。

黄瓜霜霉病最适宜发病温度为16~24℃,低于10℃或高于28℃,较难发病,低于5℃或高于30℃,基本不发病。

适宜的发病湿度为85%以上,特别在叶片有水膜时,最易受侵染发病。

湿度低于70%,病菌孢子难以发芽侵染,低于60%,病菌孢子不能产生。

此病一经发生,蔓延很快,病叶枯黄,瓜条生长缓慢,早衰减产,甚至毁园。

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同温度、湿度有重要关系,尤其是湿度,高湿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

一般气温16~20C,叶面结露或有水膜,是霜霉病菌侵染的必要条件。

气温20~26t,空气相对湿度85%以上,是霜霉病菌生长的最适条件。

因此,气候忽冷忽热,空气潮湿,日夜温差大,将预示着霜霉病的发生与蔓延。

土壤中越冬孢子或气传孢子为其初侵染来源。

2.发病规律:病菌为活体专性寄生真菌,种子不带菌,病菌主要靠气流传播,从叶片气孔侵入。

霜霉病的发生与植株周围的温湿度环境关系非常密切,发生起始温度为16℃左右,而流行适温为20~24℃,且要求相对湿度在85%以上。

该病的蔓延速度很快,有人将其称为跑马干,一旦有了中心病株,只需3~4次的扩大再侵染,即可酿成大灾,因此防治此病的关键是尽早发现中心病株或病区。

3.气候因素:黄瓜霜霉病的发病迟早和轻重与温、湿度条件密切相关。

病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湿度是决定病害轻重的主要因素。

在5-30℃时均可发育,以15-25℃最适宜,20-25℃时潜育期最短,仅3天,气温高于30℃,病害受抑制。

在有水滴的适温条件下,孢子囊只要1.5小时就可萌发,2-3小时就可完成侵入,而在干燥叶片上孢子囊则不能萌发。

在湿度较小时,病斑水渍状不明显或较小,湿度大或雨后,水渍状明显且迅速扩大。

在多雨多露的情况下,昼夜温差大,病害流行的速度最快。

当棚内湿度大,温度在16℃以上时,便可出现发病中心。

病害发生的早晚与气温的回升有直接关系。

温室和塑料大棚,如果温湿度控制不当,通风不及时,造成棚内湿度过高,夜间温度低,湿度大,容易结露;叶片上长时间保持水滴,容易加重病害的发生与流行。

4.肥水管理不当
栽培与肥水管理和病害发生也有直接的关系,地势低洼、土壤质地差、肥料不足、栽培过密、通风不良或浇水次数过多,都能导致病害加重发生。

黄瓜进入营养生长阶段后浇水次数不可过多,白天应及时通风透光,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要增施有机肥料。

因为有机肥料养分完全,性质稳定,肥效较长,可以不断地供应黄瓜各个阶段生长的需要,增强抗病的能力。

同时要注意增施磷、钾肥,对促进根系发育与机械组织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能提高黄瓜的抗病力。

密植要根据不同的品种而定,不能过密,密度大了,通风不良,影响光照作用,也是诱发霜霉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二、防治方法
1.栽培管理栽培与肥水管理和病害发生也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排水不良或灌水过多的田块,种植过密或中耕锄草不及时的田块,湿度较大,发病重。

施肥不当,土壤板结,植株生长衰弱,抗病性下降。

保护地浇水过多,不及时通风换气,使保护地湿度过高,叶面长时间结露水,利于病菌产生孢子囊和孢子囊的萌发侵入,极易导致病害流行。

2.防治方法
2.1品种抗性不强,品种更新速度慢
不同的黄瓜品种对病害的抗性能力有差异。

因此,选择的黄瓜品种不同,发生黄瓜霜霉病的程度会不同。

相对而言,晚熟黄瓜品种的抗病能力更强。

汶上县有农户连续若干年种植同一黄瓜品种,造成其抗病性逐渐降低,发病程度逐年加重。

一般来说,品质好的整体抗病能力差,而农户喜欢选择更受市场欢迎、品质好的黄瓜品种种植,这也是黄瓜霜霉病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2.2农业防治
应结合的实际情况选择抗病品种,播种前先将种子浸泡在多菌灵500倍液中,30 min后捞出并用清水冲净,然后与适量的增产菌可湿性粉剂拌匀。

选择地势较高的地块育苗栽植,利用地膜覆盖、建高垄种植,提高田间通风透光性。

及时轮作换茬,一般每隔3年与其他瓜类蔬菜轮作1次。

采用配方施肥,要施足基肥,增加磷肥、钾肥、钙肥的施入量,适当补施二氧化碳气肥;在黄瓜生长后期叶面喷施0.1%尿素溶液+0.3%磷酸二氢钾、喷施宝等,或喷施葡萄糖水溶液,连喷4次。

要适当控制栽植密度,切忌栽植过密。

在浇水管理上,可采取膜下滴灌的方式,不可大水漫灌。

一旦有黄瓜霜霉病中心病株出现,要及时拔除并清理干净,同时做好消毒工作。

每次收获之后将田间病残体、落叶等全部清理干净。

2.3生态防治
采取高温闷棚方式防治黄瓜霜霉病,在黄瓜霜霉病严重发生时,高温的中午时段将大棚封闭,使棚内温度达到42℃以上,并保持2h左右,之后揭开膜进行通风,降低棚内温度,每隔1周闷1次,连续2~3次;闷棚前如果大棚内土壤干燥,则要先适当浇水;闷棚时温度控制在42~47℃之间。

正常情况下,棚内的温湿度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创造不利于黄瓜霜霉病发生的条件。

一般棚内夜晚湿度可在90%以上;清晨适当揭膜,随着温度逐渐上升加大通风口,以降低温度、控制棚内湿度;下午温度超过16℃时尽量多通风,低于16℃时则可适当盖上草苫、减少通风口,傍晚将草苫全部盖上;22:00左右可再次开启风口以降低棚内湿度,清晨温度超过10℃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